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291|回复: 2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罗大海春泳日记—5月4日 春泳最后一天 嗷!春泳一直是在冬泳的水温中度过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4 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5-12 13:17 编辑

                          今日“立春”
罗大海冬泳日记,今日开始启用
“罗大海春泳日记”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66帖
    罗大海春泳日记——
        2012年2月4日——正月十三 “五九”第9天   今日立春
     

                             “春游”第一天                    
     


      一、“立春”开始,“罗大海冬泳日记”接续启用“罗大海春泳日记”  
    今天是正月十三了,今日立春。标志着春天来了。
   “冬泳”是不是应该进入“春泳”了。看来,好像是没大有人称“春泳”,起码电脑里还敲不出“春泳”这个“词组”。
   “春泳”就应该是“春来海水绿如蓝”了,应该在大海的春泳中感受“春游”的气息了——春的气息——
     对此,罗大海觉得,在游泳中感受“春夏秋冬”可能会另有一番诗情画意吧。因此,罗大海冬泳日记,今日开始接续启用“罗大海春泳日记”;“立夏”时启用“罗大海夏泳日记”;“立秋”时启用“秋泳日记”,是也!
    二、春游”第一天——冲水房自来水管全冻了
    昨天下午4点,跟35个泳友一起乘车去海阳看“大秧歌拜海”。计划今天下午5点回来。为了不耽误今天冬泳,就提前拿好了冬泳的“家把什”,提溜着到海阳去,想着今天下午5点一下车,直接去冬泳。
     今天下午2:30分回到虹口,就径直去了第一海水浴场。
     一到,冲水房锁着门,就耐心等。我的一个伙伴终于等不及走了。我就执意死等。我就不信就没有人拿钥匙来?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来了钥匙。
    开开门一看,自来水龙头全冻死了,一个也不能用了。怎么办?不是大庆工人有句名言吗?“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毅然就我1个人也穿好泳裤,下海!
   今天仍然冰水0度,气温3度,向前走40步,冲过两个浪,回游25下上岸。没有水冲就不冲了,身上不就是有点海水少吗?多大点事。就直接穿好衣服,活动了一会儿,身上暖和了,花11块钱打“的士”回家冲凉水澡。终于干完了今天的“活”——游了一个“立春”的冬泳。
    我觉得可能是“海阳大秧歌拜海”没有白看,算是“忠于”大海,“忠于”冬泳了吧。就是嘛,看贫下中渔的“海阳大秧歌拜海”不能白看,得有点实际行动是不是?

       三、随“海阳大秧歌”一起拜海
    “海阳大秧歌”,我早就看过,不是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还上过奥运会的开幕式吗?但“海阳大秧歌拜海”我还是第一次看。不过,看,就是得挨点冻。
      昨天晚上6点到了海阳宾馆住下。晚上住的标准间,条件挺好的,有暖空调。可能由于春节期间没人住,床比较寒气。我穿着棉衣在被窝里暖和了半天,被窝仍冰凉。睡觉时,我想脱下棉大衣铺着,大衣不是不凉吗?睡了一会儿,全身还是凉,冻的睡不着。干脆不脱衣服了,大衣也穿上了,“囫囵个”钻进了被窝里,没想到睡得还挺好。早晨6点叫醒时,还在做梦呢!
    早晨6:30吃饭,7点出发。先去海阳大辛家“龙王庙”看“海阳大秧歌”拜龙王。挺好看。我用录像机录了全过程。
    9点又到大辛家东海看“海阳大秧歌”拜海。连乳山的秧歌队都来了。嫩想,在扭着秧歌中磕头,把磕头变成了文化艺术,不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好看,真的好看。与嫩看舞台上的海阳大秧歌绝对两个味。我也录了像。我觉得我的任何的文字描述,都描述不好。我就不描述了,嫩去想象吧。反正挺好看的。我在看期间,光顾的看,忘了脚下踩到了一墩酸枣刺,“刺啦”一下把我的裤子挂撕了一个大口子。一直看到上午11点。来看得人那是挤不动,汽车停的漫山遍野。我们的大客车差点被堵到里面开不出来。还有一个大客车挤的真的开到沟里了。就今天演一天了,明天就不演了,嫩要想看——再等到明年春节吧——拜拜!


        

                                              摄影    夕阳红似火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8 收起 理由
百灵鸟 + 2
沙中金 + 4 很给力!
鲨鱼皮 +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2-2-4 21:42 | 只看该作者
   大海!这样的节目干嘛不通知我一声,我还从来没见过拜海呢?要知道这么热闹,还是国家非文化遗产,那俺买船票去观观。您的视屏干嘛不发上,让大家欣赏一下!您描述的也太有意思了。俺差点笑喷了奶。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2-4 22:33 | 只看该作者
鲨鱼皮 发表于 2012-2-4 21:42
大海!这样的节目干嘛不通知我一声,我还从来没见过拜海呢?要知道这么热闹,还是国家非文化遗产,那俺买 ...

     不知姐姐想去来年再去啊我本来也是想去出发前有事没有成行
     我们都等罗大海的录像吧一定很热闹
     罗大海会把这个热闹的场面写给我们细读啊谢谢罗大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2-5 13:26 | 只看该作者
罗大海;动作神速写上了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23:41 | 只看该作者
鲨鱼皮 发表于 2012-2-4 21:42
大海!这样的节目干嘛不通知我一声,我还从来没见过拜海呢?要知道这么热闹,还是国家非文化遗产,那俺买 ...

  鲨姐姐给来了好多帖子和加分,由于忙着赶写日记,都没有回,深表歉意。
  民俗光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不仅好看,重要的是有着很深刻的主题思想。如海阳大秧歌,嫩在电视上看,嫩永远也看不出什么深刻的含义,不就是在扭秧歌吗?但在乡土的大海边的龙王庙前,在贡桌前,跳着秧歌、踏着鼓点磕头,他们的表情,他们的虔诚,男女一对一对的依次跪拜,真的好感动人。
   因他们大都还是住着乡间平房,大都是还不富裕的贫下中渔,没有固定的月工资,常年靠在海上瓢泊、打渔挣钱养家糊口,他们对来年的大海的希望的追求可想而知,他们的拜海的祈求,能不打动人吗?请姐姐有兴趣,明年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2-6 2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7 12:11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4 22:33
不知姐姐想去来年再去啊我本来也是想去出发前有事没有成行
     我们都等罗大海的录 ...


正月十三,是渔民拜海的日子,愿明年在“乡土地”,不!“乡土海”再相见!一定得是在“乡土海”,离开了这个地方,就不如在家看电视了,多舒服自在?但那个感受、那个味可就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2:12 | 只看该作者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5 13:26
罗大海;动作神速写上了赞一个

随着“立春”——春天的到来,“罗大海冬泳日记”开始接续启用“罗大海春泳日记”,嫩看怎么样?嫩觉得怎样写“春泳日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5:12 | 只看该作者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73帖
    罗大海春泳日记——
        2012年2月5日——正月十四“六九”第1天   
       1、在春泳的“海不扬波”中体味“渔家灯火”      
        2、庙岛
新春拜海(4集连续剧——第4集)         

     一、火红的“渔家灯火”——祈盼着“海不扬波”
    今天是正月十四了,“六九”第1天 。昨日立春——春打六九头。      
    上午10点,照常到第一海水浴场冬泳。原先还怕昨天的水龙头全冻了今天没有水,不想,水来了。
    今天风平浪静。冬泳的海水跟丝绸缎子一样。不仅继续联想到古老的拜海,其中一个重要的信念,就是祈望“海不扬波”。
    要说“海不扬波”,莫过于我们所熟悉的蓬莱的大季家镇初旺村的“渔灯拜海”了。
   初旺渔村的“渔灯拜海”跟海阳的“大秧歌拜海”同是正月十三日过,昨天我去了海阳,自然就没法到初旺了。但前几年我曾去初旺看过。那时,初旺还归蓬莱市管。近两年,烟台开发区一再西扩,就把大季家镇连同初旺吃了,成了烟台经济开发区的初旺渔村了。本来是蓬莱市的、又与蓬莱仙境有联系的“渔灯节”,现在成了烟台开发区的了。
    初旺的渔灯节很有自己的特色。她是一家一户为单位,到自己家的船上“祭船、拜海”。有的几家“嘎伙”的,就这几家都到这一条船上一块祭拜。用红色的“大礼盒”抬着“贡品”:大猪头、大馍馍、大鱼等,浩浩荡荡抬到船上,摆到船头上,磕头、放鞭炮。
      各家的船都打扮得特别漂亮,最耀眼的当然是“国旗”了,高高的挂在桅杆上。因大都是木头机帆船。既有机器,又有风帆。几百只帆船停在一个港湾,还停的很整齐,一片红旗迎风招展,光这一大片红旗看着就很壮观。几百只船上贴满“福”字和对联。其中对联贴的最多的就是:“出海平安顺,船归鱼满仓”,横批:“海不扬波”。
    “海不扬波”四个大字,不是还写在蓬莱阁的照壁上吗?
      
     初旺的渔灯节拜海,最讲究的就是每家要在自己的渔船上点燃一盏“鱼灯”。鱼灯是一支红蜡烛插坐在红色的胡萝卜上,用火柴点燃,象征着“渔家灯火”,火红火红——
      2007年蓬莱市举办的春节晚会上还专门创作、演出了“渔家灯火”的节目,并搬上了电视荧屏。

   火红的“渔家灯火”——
   祈盼着“海不扬波”,风调雨顺——
   祈盼着“四海平安”,鱼虾满船——
   它是每一个渔家在“希望的大海上”心中的一盏明灯——

      
  火红的“渔家灯火”——,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深深地回味——
           “渔家灯火”——
           “海不扬波”——

            


            二、庙岛新春拜海(4集连续剧——第4集)         
     庙岛“三拜”,是海上渔民众多习俗中最具代表的一种。这种习俗,对一代一代的渔民们为什麽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恐怕你只有了解了他们打鱼的艰辛与他们的心理,才能从中悟出点什麽。
    风帆时代,是渔民以人力与大海较量的时代。因无力回天,败倒在大海风浪脚下而付出的生命代价无计其数。
     1911321日,飓风成灾,庙岛群岛的砣矶岛翻沉渔船14只,200多名渔民遇难。
     1946417日,风灾造成岛上翻船122只,破坏网具873具,128名渔民遇难。
     1964年,岛上25名渔民遇难。
     1974829日、1124日砣矶岛14名渔民遇难。
     1978年,隍城岛8人遇难。
    一次一次的风浪,带来的海难惨不忍睹。有的渔民一家几代人连尸首都没进过坟地。岛上流传着一句“能到南山去当驴,不到北海去打鱼”的谚语,恐怕是人们对海上风险的惧怕最深刻的说明了。
     你如果有机会亲自到大海上体验一下,你才会感到大海的神秘。在陆地,山再高再陡,沙漠再大再广,你也是脚踏实地,可停可歇;而在大海,你是一只永远摸不到深浅、随波逐流的小瓢虫,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
    这时,你才会理解常年漂泊在海上的渔民们,为什麽会在自然界幻化出一个神来,来弥补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屈从……
    你才会理解渔民们为什麽会把经自己辛勤劳动捕来的鱼虾,把自己遇难得救的功劳都记到庙的、龙王的功劳上……
   你也才会理解渔民“庙岛‘三拜’”中的精神世界及不惜燃放几千元鞭炮的感情上的高投入……


           

                                                                   摄影  夕阳红似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7 15:16 编辑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78帖
    罗大海春泳日记——
        2012年2月6日——正月十五  “六九”第2天
     
      元宵节
我给大海“锚”红灯引起的童年记忆——
                         正月十五蒸“面灯”
    一、元宵节我给大海“锚”红灯  
     今天是正月十五了,是猜灯谜闹元宵的日子。年年岁岁闹元宵,年年岁岁花不同。今年自然是以“冬泳”来欢庆元宵了。
    上午9:36分高潮。我上午10:50来到海水浴场。带来两盏红灯笼,在灯笼的底下拴上绿色呢绒绳子,绳子上分别拴上一块石头当锚,正晌午时12点,一手拿着一个红灯的“锚”,带着两盏红灯下海。
   下海时气温3度,阴,有太阳。海水-1度。海水结冰,风平浪静。继续退潮,露出了一大片海滩,我小跑步100步,水齐胸深时,将两盏红灯“锚”到海里,像“浮漂”一样随海浪荡漾,挺漂亮的。一群逛海的男女看了直拍巴掌,有的掏出手机拍照。我回游30下上岸,回头再一看两盏红灯,确实漂亮。我冲完水,活动结束后,又要后来的泳友帮忙,把红灯从海里捞了上来,挂在冲水房的门楣上。
   今天的正月十五给大海“锚”红灯,对我来说可能会在久后留下久远的记忆。因在我的人生中,也过过不少正月十五的红灯闹元宵,但最使我难忘的有三:
   1、难忘小时候看《珊瑚颂》时,至今还永远留在脑海里的一首歌: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花开,哎——
   2、难忘小时候学唱的《正月里来挂红灯》: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
   3、还有一个最难忘的就是童年的温馨记忆正月十五蒸“面灯”》。今天我就主要说说童年记忆里的正月十五蒸“面灯”》。
                              
                                 二、正月十五蒸“面灯”
     乡土的“五谷”在父母的手里也会变成一种农家的文化艺术。
     父母做为旧社会过来的人,对风俗的挺挺讲究,不仅体现在他的思想深处,还体现在他善于用自己精巧的双手,利用“五谷”面团团捏呀、蒸啊,捏、蒸出各种“面雕”,成为一种农家艺术,既给家庭带来欢乐,又给家人带来“口福”。正月十五“捏面灯”可算是其代表吧。
     乡间的正月十五有一种民俗文化“闹灯会”。如果说除夕夜“发子”是一种虔诚的“敬”的文化,那么,正月十五闹灯会就是一种欢快的“闹”的文化。                        
      闹灯会,有各式各样的灯,但在我家,就是父亲、母亲用双手“捏”的一种“面灯”,一种用来表达心愿、预兆吉祥的别具乡土特色的灯。
     面灯,是用“玉米面”掺合着“小麦面”捏成的各种形状的灯。过正月十五的头一天,父母亲就发一大盆玉米面,掺上三分之一的白面,和上“引子”(酵母),放在被窝里把它发好,十五这天上午开始蒸,父亲揉面、母亲“捏”。
    捏灯,首先是捏“月灯”。月灯是为一年的十二个月,每月蒸一盏灯,共蒸十二盏。月灯是一个圆柱梯形,底下粗上头细。上顶中间捏一个碗,好盛油。为辨别是哪个月的灯,一月的灯就在上顶的边沿捏一个折,二月的灯就捏两个折,三月的灯就捏三个折……,十二月的灯就捏十二折。十二盏灯中,其中农历六、七、八、九、十月这五盏灯上顶,要在油碗的边上再捏一条剩虫,盘在上面,以示这几个收获的月份,月月“五谷丰登”。
     “月灯”捏完后再捏“属相灯”。“属灯”就是“十二属相灯”,其中包括着“六畜兴旺灯”。它是根据家里有几口人,分别按各自的属相给每人蒸一盏。我父母同是1919年己未年生人,属羊,就捏两盏羊形状的羊灯。“羊”背上面留一个碗,在碗中间插一根灯草杆的灯捻芯,以备点燃。我哥哥是属虎的,就捏一盏虎头虎脑的虎灯,“虎”背上也是留一个碗。我是属“小龙”的,就捏一灯盏跟蛇的形状相似的长长弯曲的“小龙”灯。“小龙灯”的背上不是一个碗,而是九个碗,可点燃九支灯头。大妹是属鸡的,就捏一盏跟鸡的样子很像相的“鸡灯”。我弟弟是属老鼠的,就捏一盏“老鼠灯”。小妹妹是属“大龙”的,再捏一盏大大的长长的大龙灯。我家小妹妹岁数最少,可她是属大龙的,灯却蒸得最大。大龙背上的碗也是九个。
      捏完属灯,再捏“看门灯”。我家没有属狗的,属猴的,就再蒸一盏“狗灯”,一盏“猴灯”,好放在门口的两个门枕上看门。
最后还要蒸一些“吉祥灯”。蒸三盏“宝葫芦灯”,四间房子三个窗台,一个窗台放一盏。意为“丫丫葫芦压窗台,金银元宝滚进来”。蒸两盏“元宝灯”,以便放在大衣柜、衣厨里,还要蒸猪灯、鱼灯等。
      这些“面灯”,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真想不到父母亲的手怎么那么巧,会把一盆“面团团”变成乡土艺术。
      这些灯捏好后,其码要分两大锅蒸,父亲烧火。父亲拿来大笼屉,把面灯放进锅里,锅底下一改烧茅草的习惯,要点燃木头,旺旺的炉火,使蒸出来的面灯又暄又好看。
      这时,母亲就去掐来灯草杆,灯草杆又细又光滑,农田里不长,是父亲每年秋天去三十里外的昆嵛山割草时,专门从山峰上割回来的,留着做正月十五的面灯灯杆。母亲把灯草杆一根一根地掐成二寸长,再在每个杆头上捻上棉花做灯捻,等把灯在锅里蒸熟后,就把这些灯捻一根一根插到各盏灯的灯碗中间。然后,顺着每根灯捻,从灯捻头上往下倒花生油,以当灯油点燃。
     晚饭后,就开始掌灯。月灯、属灯、吉祥灯分别放在三个“戈档瓤”秸杆的圆盖子上,母亲亲手一盏一盏把所有的灯全部点上。三个圆盖子上的灯形成三团灯火,把农家的茅草屋照得通明。我们兄弟姊妹都围着灯看,高兴地直拍手。
     这时,母亲下令开始送灯。要让这些灯各就各位。十二盏“月灯”分别放的地方是:正月灯放在正屋窗台上;二月灯放在东厢屋;三月灯放在西厢屋;四月灯放在庭院中间凳子上;五月灯放在麦囤子里,意为五月端午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六月灯放在谷囤子里,意为“六月六,看谷秀”;七月灯放在玉米囤子里;八月灯放在豆囤子里;九月灯放在花生囤子里;十月灯放在高粱囤子里;十一月灯放在地瓜干囤子里;十二月灯放在盛着“五谷”的一个专门的粮囤里,以示农家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父亲作为一个庄稼人,自然年年向往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这里,体现了他不仅用自己的辛勤——耕种“五谷”,饲养“六畜”,而且还通过正月十五“捏面灯”,把自己的这种向往、自己的这种愿望化作一种乡土艺术的“面雕”,再现在“闹灯会”的民俗文化之中。
     接着,把“属灯”送到各自的位置。羊灯放在羊栏里;虎灯放在门口;大龙灯、小龙灯放在院子里;鸡灯放在鸡窝上;鼠灯放在磨盘上;狗灯、猴灯放在大门口一边一个的门枕上;猪灯放在猪圈里,以示农家岁岁“猪羊满圈”;鱼灯放在水缸里,以示“年年有余”。
     二十多盏面灯各就各位,布满庭院。这是一年一度的农家院落里一个灯火通明的最辉煌的时刻。月灯兆丰年,属灯照平安,吉祥灯照亮幸福的前程。
     是啊,农家茅舍里的面灯,比起华丽的宫灯、彩灯,虽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它点燃的却是天下千万父母心中的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2-7 15:38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以前的年有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6: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9 23:29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6 22:22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78帖
    罗大海春泳日记——
        2012年2月7日——正月十六  “六九”第3天
     
   
感悟2012年第一次——海浪滔天的滚滚“春潮”
   
  
     一、人生60年,第一次知道这就是“春潮”!
    今天西北方7——8级,气温零下13度,海水水温-1度。
    早晨7“30 分迎着飞雪,先到海航游泳馆游泳。游到9:00,10:00来到第一海水浴场。
    吆!七、八排浪,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的扑向岸边。上午10:24分高潮。10:24分下海。冰凉刺骨。啊!这就是“春潮”吗?零下1度的冰水,零上几米高的海浪,冲卷的耳朵眼里都是泥沙?但,这就是“春潮”!这就是地地道道的“春潮”!
    要在以往,就在这之前,我不知道,也不会知道这是“春潮”,还以为是冬天的“寒潮”。但,今天,就在今天的此时此刻,我通过“冬泳”,知道了,我也是人生60年来第一次知道了这就是“春潮”!  这是烟台海2012年——“立春”后第四天来的第一次“春潮”。
    如果按“阴阳说”,“春”已从“阴阳图”的“鱼眼”处的那个“小尖尖”开始走上“春潮”了 ,虽然还是寒冷的“春潮”。
   二、大荒——感悟人生60年,亲身经历的一次次“春潮”。
   “春潮”滚滚,心潮澎湃,不仅联想起人生亲身经历的一次次“春潮”,深感就在眼前。大荒一想——
     1958年代的大跃进潮——
     1960年代的吃野菜潮——
     1966年代的红卫兵潮——
     1970年代的上山下乡潮——
     1979年代的“独生子女”潮——
     1983年代的工农兵上大学潮——
     1985年代的百万大裁军潮——
     1989年代的改革开放潮——
     1994年代的安装电话潮——
     1997年代的手机“大哥大”潮——
     2003年代的买商品房潮——
     2006年代的汽车潮——
     长嘘一口气,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同龄人亲身经历的“春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2-7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2-7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2-8 13:30 | 只看该作者
向罗大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10 08:14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7 22:45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84帖
    罗大海春泳日记——
        2012年2月8日——正月十七  “六九”第4天
     
   春泳中
领略2012年“早春二月”的渺渺“春光”

    “今天海边的海况实在是太糟糕了,大风依然猛烈吹击着路人,海浪还是掀起排排浪花,恐惧的是退去的大潮和几十米的浮冰挡在每个冬泳人的面前。干洗者就成为一浴早上的高手了”。
    我是上午9:30来到海边,太阳已经高高的照着了。海冰已不少的被冲到了岸边。上午11:12分高潮,我10:00下海,这时,注意观察了一下,阳光下的海面已开始有点波光粼粼了。这是渺渺的“春光”了吗?这大概就是 “早春二月”的渺渺“春光”了吧。
    今天是下海后,10:30再到海航游泳馆。昨天是先游的游泳馆,后游的大海,游的顺序“颠倒”了,今天,“正”过来。
    游到中午12点,游兴挺高的。嫩知道为什么“游兴挺高的”吗?
    嫩看哪——,哈——,我在琢磨:为什么我把“冬泳”的概念一改到“春泳”,把“冬泳”的眼光换成“春泳”的眼光来看一切 ,怀着一种“春”的心情,哎——“兴”就高起来了——
   一、以“春”的眼光看“春光”——
   1、昨天的飞雪,不叫“冬雪”了,叫“春雪”了!“春雪”中“春泳”,看“春雪”迎春不更美吗?
   2、海里的冰,也不叫冬天的“冰”了,叫“春冰”了!“春冰”还会越冻越厚吗?“春冰”迎春不就有了意境吗?“春泳”——“春冰”,不更亦乐乎?
   3、海里的“冰水”,可以叫“春水”了,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春来海水绿如蓝”了——不诗情画意吗?
   4、海风——再怎么“西北”,也抵挡不足即将的“春风浩荡”了——
   等等。“春”的心态,给人带来的多么“春意盎然”呐!这不真真的“春泳迎春”吗?
   二、以“春”的心态想“春光”——
    我闲着就想,为什么春天可以叫“春光”?而冬天就不叫“冬光”,夏天不叫“夏光”,秋天不叫“秋光”呢?唯独春天叫“春光”呢?为什么呢?我不知道。莫非是——
   1、逛海的青年男女,早已迫不及待了,虽然上身穿着貂皮大衣,但下身却只穿着丝袜,早已“光”露出了大腿——
   2、新婚伴侣,在海边早已开始穿着婚纱拍照了,吊带的婚纱,早已“光”露出了臂膀——
   3、嘿!这算什么“光”?看咱冬泳人的!唉?又说顺嘴了,叫,看咱“春泳人”的!“春泳人”下海怎么“光”的还用说吗?
   三、以“春”的臂膀游“春光”——
   今天是海里“春泳”阅“春光”,游泳馆里游泳也算“春泳”吧——览“春晖”——     
    我上午10:30到的海航游泳馆,开始在游泳馆北部浅水泳道游。因这个点我压根没想到会有冬泳人来游,就自己“孤独”的在游。忽然,听到南边深水泳道有人叫“罗大海——”。我一看,是马老师,不禁喜出望外,原来,他和几个泳友在掐着“秒表”练呐。便赶紧凑付过来了一块游。
   游了几个来回,又叫我参入比赛。我这个游泳水平一上比赛场就了戏了。既然瞧得起,那咱就试试?马老师安排我和一个高手美女比一比,50米泳道游蛙泳。
  第一次,我和美女各人一个泳道,美女游了52秒。我游了58秒。
  第二次,马老师又叫美女和我再比一次。可能和美女一块比赛,有“兴奋剂”?我始终和美女齐头并进。冲线时,我头还在美女之前,但美女双手却先我触壁。结果,她游了54秒50,我游了54秒72.
   这个成绩,对大连18届全国冬泳锦标赛男子55——59岁组冠军——杭州徐政37秒67的成绩,不足一谈,但对我来说,可是我50米蛙泳的新纪录呀!棒吧?我自己都觉得棒!吆!将近1秒钟游1米了。自己也表扬起自己来了,现在不是兴“别人表扬与自己表扬相结合”吗?

   说了半天,嫩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游的这么棒吗?
还不是因为今天“游春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2-8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2-8 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2-9 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3: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11 19:59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9 19:58


罗大海春泳日记——
        2012年2月9日——正月十八  “六九”第5天

         
      春泳中遥望带着春节喜庆的“春乡”
             (梗概)
     
     上午12:00分高潮,10:35分下海,老游法。

     正月十三日“立春”,今天是立春第6天了。从“腊月23日小年”到出了正月十五,就算是年过完了吧。乡村就开始准备下地干活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在人民公社时一过正月十五,就要去整“大寨田”了。那时总觉的怎么刚过年就下地干活?父亲说,都过十五了,还不干活,能挣工分吗?因此总记着“一过十五就要下地春耕了”。现在,住城市了,还看得到春耕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还看得到“春乡”吗?今天,在烟台第一海水浴场,只能遥望对面的芝罘岛东口村、崆峒岛渔村了。遥望那尖顶的红瓦房。据说,也已准备卖给开发商了,很快,嫩就看不到这里的“炊烟”了。
   从遥望这里的“春乡”,情不自禁的“遥想”横飞——
   1、想起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也是胶东沿海,草房,叫“草乡”吧。
   2、北京皇城根的“东四”四合院,灰瓦,门口爱斜插着国旗,叫“京乡”吧。
   3、西藏的色彩平顶房,房顶上插着“柳条经幡”,风刮得“一呼啦”的,叫“藏乡”吧。
   4、安徽黟县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的西递、宏村为代表的水乡,砖木雕刻,琳琅满目,这里不叫“水乡”叫“徽乡”吧。
   5、贵州朱元璋留下的“屯堡村”,村口高高的别具一格的“城楼”、家家院子里别具一格的“碉堡”,叫“堡乡”吧。
   6、陕西黄土高坡上平着挖下去的“天井”窑洞,和半山坡上开凿的一座座窑洞,门口小不了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叫“洞乡”吧。
   7、辽宁新民的这屯那屯,每家一个大院子,起码得有2亩地,都用木栅栏围着,像古代的“营寨”,叫“寨乡”吧。
   8、江西井冈山的红土地上,都建着一座座“天井”黄粉墙,山上的一片片红杜鹃映衬着黄粉墙,非常醒目,叫“红乡”吧。
   9、还要专门说一下陕西“大寨”。因从小就整大寨田,学大寨赶大寨,那时刻心铭骨,2007年,特意、专门去了一趟大寨,看了看“虎头山、狼窝掌”,大寨的山水,陈永贵的儿,圆儿时的梦——。“大寨”称“山乡”吧。
   这些“春乡”在早春时节都在孕育着什么呢?慢慢品味,慢慢琢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4-28 19:57 , Processed in 0.05665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