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1215【石门随笔】学中西马 习儒释道 写诗书画 净身口意

  [复制链接]
1001#
 楼主| 发表于 2021-8-6 10:51 | 只看该作者
20180709辨别阴阳 舍阳取阴

  阴和阳的辨别很重要,不懂的话,很多人都是在做阳善。以我执推动,即使行善,也是为了增加知名度,这样会把福德损坏的。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

一个真正靠谱的人,能做情绪的主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驾驭。能控制情绪的人,宠辱不惊,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陷入悲伤和绝望。正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0180710一般人会说,修行的障碍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修行障碍,诸如生活、工作不顺利等等;一种是内在的修行障碍,比如身体不健康等等。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这些,内、外、密最大的违缘,是各种各样的杂念、情绪。

  从表面看来,不能说所有生病是因为情绪。《俱舍论》当中也讲过,肉体和精神是两个不同的属性,在五蕴的分类当中,它们是分开的。但从深层次而言,所有的疾病、痛苦,都是意识创造的。除了意识以外,所谓的病痛与苦难都不存在。
20180712从道祖在《道德经》中提出天地间大道至德的概念,再到赋予每个人自修要义的《清静经》,以及众生皆奉善而行的《感应篇》,三经皆自道起,最终又回归于道。

20180714倓虚大师在其《影尘回忆录》中记载,董子明居士一心求生极乐净土。曾经发愿:第一,身无病苦;第二,病即往生。发愿以后精进念佛,果然全身无病,临终预知时至,念佛坐化往生。

印光大师最经典的一段开示,应当收藏背诵下来!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之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20180715须知:僧人不入政府与人争权者,为欲节制世人争权之心也。僧人不入社会与人夺利者,为欲节制世人夺利之心也。不然,权与利,人皆好之,僧何独恶之也?假若僧人同入政府与人争权,同入社会与人夺利,更有何人能挽回世人权利之心乎?权利无节制,任性贪取,则大奸大恶,日日渐增。可怜世人,只顾眼前权利,不知脚下坑阱,快乐一时,凄凉万古。是故吾佛视世间之权,犹如猛虎;视世间之利,犹如毒蛇,举世之人皆不能免此毒害,唯佛一人能避免之。



20180720净土宗的五经一论,在历史上是有根据的,五经是佛说的,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一论就是天亲菩萨写的《往生论》。汉传的佛教功课是显密结合,早晨念《楞严咒》、《十二小咒》,结合念佛,晚上念《弥陀经》,也结合念佛。根据净土的功课,还可以念三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不管早晚都可以念,念了以后接着念佛、礼拜。平常则可以读其他的大乘经典,例如《地藏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念佛不读经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净土还有五经(指前面讲的三经加上《普贤行愿品》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哪能不读经?要做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2#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09:46 | 只看该作者
20200720出自佛教的五十条词语
20200721印光大师:人之德能,大端有四。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
人者,忍也。忍劳忍苦,担当柱地撑天之事,故名为人。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所歉缺,故名为人。此八事,匹夫匹妇皆能为之。此乃参赞化育,继往开来,撑柱天地之大事。若一疏忽,或亡一二,或八字俱亡,则成冒名之伪人,非与天地并名三才之真人矣。若能类推,则希圣希贤,学佛学祖,有余裕矣。
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
   
出自佛教的五十条词语出自佛教的五十条词语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后,逐渐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和流通,很多与佛教相关的成语逐渐成为我们汉语的一部分,使汉语的词汇更加丰富多彩。
  佛教成语应用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佛教,但是说到这些成语,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先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彻底掘弃佛教文化,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我们日常经常用到的佛教成语,借此普及一些佛教常识,也希望大家对汉语成语多一些了解和兴趣。
  1、胡说八道。
  出处:古代中国人把从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讲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人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有些人听不懂其中的意思,就把胡僧讲八正道说成“胡说八道”。
  释义:现形容信口开河,胡说乱说,不着边际。
  2、安身立命。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何如?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释义:现指生活安定,衣食无忧,精神上有所信仰和追求。
  3、八风不动。
  出处:佛教中常说八风吹不动,八风指的是利益、衰耗、毁谤、荣誉、称赞、讥刺、受苦、受乐这八种境界。佛教认为遇到这八种境界的诱惑时要不为所动,心不被外境所转,这是对一个修行者的基本要求。
  释义: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立场坚定、不动摇,不为外界压力和诱惑所动。
  4、百尺竿头。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十:“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道行虽然高深,但还是需要不断修行提高的。
  释义:比喻做人做事虽然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但也不能满足懈怠,还要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5、半路出家。
  出处:在佛教中,不是自小出家,而是成年以后才离开家庭,出家受戒的,称为半路出家。
  释义:现在比喻中途改行,开始从事其他工作。
  6、辩才无碍。
  出处:《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没有任何障碍。
  释义:现比喻一个人口才很好,能言善辩。
  7、不二法门。
  出处:《维摩诘经》:“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不二法门。”意思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无有差别,只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都会有所成就。
  释义:现在比喻最好的或者别无选择的方法、门径。
  8、不即不离。
  出处:《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释义:现指对别人的关系或态度要保持一定距离,既不太亲近,又不太疏远。
  9、不看僧面看佛面。
  出处:据说韦陀菩萨本来站在山门外的,因为他的职责是护法,出家僧人或在家学佛居士,有犯戒犯错的,他看不下去,就举起棍子直接把人打死了。佛陀慈悲,看了不忍,就叫他对面而站,每天就面向着佛看,这叫做“不看僧面,看佛面”。意思放人一马,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释义:现在比喻看在第三者的面子上,帮助或者原谅某一个人。
  10、晨钟暮鼓。
  出处:佛寺中早上撞钟,晚上击鼓,用来报告时间。比丘在讲经布道时,也会撞钟击鼓用来召集大众。
  释义:现多形容寺院寂静清苦的生活,或者指岁月推移,循环不已。
  11、痴心妄想。
  出处:佛教中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三种习气:贪、嗔、痴三毒,贪心、痴心、妄想等就叫做痴心妄想了。
  释义:现在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者愚蠢荒诞的打算。
  12、此中三昧。
  出处:佛教中指的是排除一切妄想杂念,心神平静。《智度论》卷七:“善心一处不动,是为三昧。”
  释义:现在引申为对某事深藏的诀窍、奥妙能够感悟理解,谓之曰:“深得个中三昧”。
  13、打成一片。
  出处:《五灯会元》卷二十:“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意思是各种人事、环境、苦乐本无差别,应该放下执着与分别,平等看待。
  释义:现在表示把不同的部分合为整体,也指思想、感情、生活等融为一体,密切无间。比如经常说某某领导干部下基层,和民众打成一片。
  14、大彻大悟。
  出处:佛教中指的是明心见性,彻底的觉悟,完全证悟“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真如实相。《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
  释义:现在形容一个人最彻底的觉醒和醒悟。
  15、大千世界。
  出处:佛教中讲现在世界的一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一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一千倍为大千世界。
  释义:现在指广阔无边,纷乱复杂的世界。
  16、单刀直入。
  出处:禅宗讲究痛快直接,不必依经论文字,迅速斩断烦恼分别,当下彻悟。《景德传灯录》卷十:“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释义:现在比喻一个人说话办事痛快利索,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17、当头棒喝。
  出处:禅宗大德接待初来学佛的人,经常一言不发的先用棍棒当头一击,或者大喝一声,要求对方立刻回答问题,借以考验对方对佛教信心的程度以及领悟能力。
  释义:现在比喻用比较强烈的手段和方法,促使人猛然惊醒,或者是给人提出严重警告。
  18、刀山火海。
  出处:指的是佛教中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其残酷的刑罚或者最凶险的环境。《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炕镬汤地狱;种种受苦;无复休已;何罪所致”。
  释义:现在比喻极其危险和艰难的地方。
  1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出处:道,指的是佛家修行的功夫。魔,是一切扰乱身心清净、破坏修行的事物。佛家常用这句话警戒修行者要时刻警惕外界带来的各种诱惑。
  释义:现在比喻为正义而奋斗,必定会受到反动势力的巨大压力。也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和困难。
  20、电光石火。
  出处:佛教常用来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禅宗也经常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领悟。《五灯元会》卷一:“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释义: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突然出现,又瞬间消失。
  21、顶礼膜拜。
  出处:这是佛教中的两种礼节。顶礼,指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膜拜,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佛教中通过顶礼、膜拜等礼节来表示放下自我,一心向道,以求证悟佛法。
  释义:现在比喻对某人特别崇拜,多含贬义。
  22、法力无边。
  出处:指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没有穷尽,超出想象。
  释义: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比喻力量、能量极大,不可估量。
  2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出处:《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里的屠刀,不是真正的刀,而是指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能成佛!
  释义:现在常用来劝导作恶之人停止作恶,改过向善,重新做人。
  24、功德无量。
  出处:《景德传灯录》:“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佛教中讲的修行,持戒、念佛、布施等等皆有功德。功德无量,就是功德很多,无法计算。
  释义:现多用来称赞人的功劳、恩德非常大,或者做了一件对大众非常有益的事情。
  25、呵佛骂祖。
  出处:这是禅宗接引学人的一种启示方法。《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释义: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作敢为。
  26、哼哈二将。
  出处:哼哈二将,是佛教中守护寺门的两个金刚力士。
  释义:现比喻有权有势者手下的得力干将,含有贬义。
  27、恒河沙数。
  出处:佛经中,佛陀经常用恒河中的沙子比喻数目多的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释义:形容数量非常多,多到无法计算,无法估量。
  28、灰飞烟灭。
  出处:《圆觉经》卷上:“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释义:形容一件事物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干净,或者是完全消亡。
  29、极乐世界。
  出处:佛教中讲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地方,也是学佛人最向往的地方。《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释义:泛指清净快乐,幸福安详的地方。
  30、家贼难防。
  出处:佛教中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内六贼”。家贼指的就是内六贼。《五灯会元》:“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释义:原指家里人偷东西是最难防范的。现多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很难让人防范。
  31、见风使舵。
  出处:原是禅语,意思是要随缘,应机。《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
  释义:比喻根据事态发展的形势随时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言行,改变自己的立场,一般含有贬义。
  32、将错就错。
  出处:《联灯会要·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释义: 比喻事情反正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33、皆大欢喜。
  出处:一般是佛陀讲经结束后的习惯用语,意思是大家听完佛陀讲经,各个法喜充满,身心愉悦。《佛说观无量寿经》:“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释义:比喻一件事让大家都很高兴,都很满意。
  34、劫后余生。
  出处:劫是佛教中讲的一个时间单位。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说的小劫,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人的寿命从80000岁开始,然后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的寿命10岁为止,然后再从人的寿命10岁开始,每过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0000岁,这样一增一减就叫一小劫。一中劫是二十小劫,一大劫是四个中劫。
  释义:现指经历灾难过后,能够幸存下来的生命。
  35、借花献佛。
  出处:意思是拿别人的花献给佛菩萨。《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使我生死不失此愿”。
  释义:现比喻用别人的东西送人,做自己的人情。
  36、金刚怒目
  出处:金刚,佛教中比喻坚硬、锐利,能够摧毁一切烦恼。金刚力士指的是寺院门口两个手持金刚杵的护法神,一般是怒目并且勇猛的形象,所以称金刚怒目。
  释义:形容面目严厉威猛,让人心生畏惧。
  37、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出处:浮屠,指的是佛塔。七级浮屠就是七层的佛塔。
  释义:比喻救人一命所获得的功德,比建造七层佛塔的功德还要大。
  38、聚沙成塔。
  出处:意思是只要与佛结缘,即使像小孩子玩沙子建造佛塔那样的游戏,最后都会成就佛果。《妙法莲华经》:“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释义:比喻积少成多,积水成河,做什么事情,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
  39、开山祖师。
  出处:开山,是指最初在某座名山建造寺院。祖师,宗派的创始人。
  释义:现比喻在文化事业中各个学派的创始人,或者某项事业的开创人。
  40、空中楼阁。
  出处:《百喻经·三重楼喻》:“昔有富人,痴无所知。至于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心慕之,即念:吾有资,盍造斯楼?乃召工匠,嘱以如是。翌日,工匠经地垒砖,日入而息。富人见之,怪而问:“欲作何等?”匠曰:“先做底重。”富人曰:“吾不欲下重之屋。”匠讶曰:“何有不做下重而为第三重者?”富人固言欲如是。时人闻人,毋不嗤之。”佛教中指修行要有次第,打好根基,循序渐进。
  释义:现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或空想不实际的理论。
  4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出处:佛教认为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但是只要肯于回头,回归自性,就能获得解脱。
  释义:现在比喻犯罪的人如堕苦海,只要肯悔改,还有人生机会。一般用来劝人弃恶从善或者弃暗投明。
  42、冷暖自知。
  出处:佛教中指个人修行的境界,只能自己感悟,无法用言语告诉他人。《景德传灯录卷》:“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释义:比喻自己经历过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别人很难体会。
  43、临时抱佛脚。
  出处:烧香礼佛是佛门的日常课程,但有的人平时不用功,等到大难临头的时候,才想起来烧香拜佛。
  释义:比喻平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了才开始想办法补救。
  44、六根清净。
  出处:佛教的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只要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就能保持清净无染,远离烦恼。
  释义:形容不受外界干扰,没有任何欲望。
  45、龙蛇混杂。
  出处:《景德传灯录·文殊》:“凡圣同居,龙蛇混杂”。
  释义: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让人很难分清。
  46、泥牛入海。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八:“我见两个泥牛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释义:比喻一去不回头,断绝消息,踪迹皆无。
  47、牛鬼蛇神。
  出处:牛鬼:传说中地狱里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 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
  释义:现比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坏人。
  48、抛砖引玉。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十:“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稔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墼子是指还有没有烧的砖坯)
  释义:比喻把自己还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拿出来,以便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
  49、普度众生。
  出处:《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是指佛家以慈悲为怀,普遍度脱世间一切有情无情众生。
  释义:佛法度脱众生,不分高低贵贱,一切有情无情都将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50、敲骨吸髓。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三:“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肌。”指的是修道人,为了求道应该放下身心,破除我执。
  释义:后世比喻极其残酷的剥削压榨。
  出自佛教的成语,非常之多,很难统计,今天先为大家分享经常应用的成语五十条,希望大家喜欢!阿弥陀佛!(来源:@禅理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3#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08:02 | 只看该作者
西方哲人说,“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相爱,或者死亡”。东方佛家说,“断舍离”。“因缘果报”。殊途同归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4#
 楼主| 发表于 2022-4-30 17:55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的业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父母可以给孩子买最好的鞋,但无法代替其走路,佛教称为“自作自受”。“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是佛教的因果律,相当于我们世人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5#
发表于 2022-4-30 23:20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6#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14 | 只看该作者
苏轼与众多佛僧的交往不仅仅局限在佛经学
理的探讨,书画交流、题画诗互赠更是长情之事,尤其是“乌台诗案”之后,友人渐有疏离,亲人戚戚,而方
外人士则给予他更多生活中的关怀和人生的开悟,使他在遭受厄运打击时生命意识和精神境界实现了
一次真正的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7#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16 | 只看该作者
佛禅经典对苏轼安顿其遭贬
谪后的失意心灵,以及促使他通过诗作,包括佛禅题材的题画诗来抚慰精神上的创伤,确实发挥了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18 | 只看该作者
苏轼的佛禅题画诗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悟、对佛禅之理的领悟、对
画家心境的体察、对画面的观感交相为悟,并最终融汇在一起,从而诗人之眼与画家之眼相互视看,诗人
心象与画作心象相互印证,诗境与画境相互映照,从而实现了诗境与画境双悟,而其间发挥“媒妁”作用
的则正是禅境。这个过程,对于苏轼而言,既是以禅喻诗,同时也是以禅喻画。以禅喻诗,在苏轼佛禅题
画诗中表现更多的是譬喻。苏轼佛禅题画诗的般若譬喻种,最明显的主题是人生的虚幻不实。《书〈破
琴诗〉后》:“此身何物不堪 为,逆 旅 浮 云 自 不 知。偶见一张闲故纸,便 疑 身 是 永 禅 师。”[6]344 《题 杨 次 公
蕙》:“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6]334《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一:“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
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6]350苏轼在人生的主题之外,结合其对绘画美学思想的体悟,创
造并丰富了以禅入诗、以诗喻禅、以禅说画的各色题材。因此,苏轼在其般若譬喻的题画诗作品中,也体
现出一种苏轼特有的禅味,这种东坡禅具有两重滋味:一是世间与出世间两皆无得,才是“究竟空”;一是
勿逐昨梦,以幻为戏,正是“游戏三昧”。东坡以禅入诗、以禅说画的结果,是在佛禅题画诗中融入人生哲
思与诗人对人世深刻的省思与领悟,因而也造成苏轼诗歌颇具理趣的思辨性与议论性。我们可以说,苏
轼由此展现了个体生命禅悦与坚定的自在之境界,同时也完成了北宋诗风“超越或扬起个人悲哀”、“议
论性”、哲学性之走向,从而打开宋代理趣诗的发展,也促进了文人画的产生,并且对后世文人画哲学层
面的美学意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21 | 只看该作者
苏轼在《虔州八景图》之 一 说 道:“却 从 尘 外 望 尘 中,无限楼台烟雨濛。山 水 照 人 迷 向
背,只寻孤塔认西东。”在模糊不清、变化不定的烟雨之中,城中的楼台排列于天地之间,若隐若现。
那浩渺浑苍的水光山色,炫人眼目,置身在这气象阔大、朦胧迷幻的郊野,无法分辨南北东西,只好寻找
在波涛汹涌中的一座孤塔作为参照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24 | 只看该作者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之后,“随缘自娱”“随缘委命”的思想更加显露,禅宗思想成为他生存的
一个支撑。由于外部直接压力的一时解脱,苏轼获得了一种萧散无碍的创作心境,这使他的创作呈现出
最佳态势,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只有与自然相对统一的轻盈的心灵状态,心存菩提,触目春
山。比如他的题画诗《又书王晋卿四首》之《西塞风雨》:“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仰看云天
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22]这首诗轻快的语调,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
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轼所歌赋之画是王晋卿根据张志和《渔
歌子》的词境而作,苏轼以诗叙写王晋卿画中的张志和自道其隐居江湖、寄情山水之乐,虽“无家可归”,
但在“仰看云天真箬笠”的胸次怀抱下,实则可以处处为家,浪迹江湖,以获得在青山绿水间自由自在、自
得其乐和高蹈出尘的自我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27 | 只看该作者
苏轼的哲学和文艺思想中,儒释道三家融汇掺杂,根据他
的处境和作文时的语境而择其可用者为用,随其所用而灵活为变,但无论如何,佛禅思想始终是他诗歌
与绘画观念的一个重要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2#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28 | 只看该作者
虚静观
苏轼说:“虚而一,直而正,万物之生芸芸,此独漠然而自定,吾其命之曰‘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3#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32 | 只看该作者
苏轼《送参寥师》一开头就说:“上人学空苦,百念已灰冷,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中间
又说:“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意思是说,高闲上
人苦修苦行,寻求超乎色相意思的空境,各种欲望杂念都灰冷消退,思想上绝无波澜,生命似乎已经枯
萎。诗的最后说:“阅世走人间,卧身观云岭。”说的是身在人间观察世象,横卧山岭体察身世,所呈现的
就不完全是佛家的空静观了,并不认为世界一切皆是空。这正说明苏轼吸收了佛家的空静观,经过改造
运用于诗歌创作中,认为在面对现实进行感受、想象、构思活动时,要有空静的审美心胸,只有处于静的
境界,才能了然掌握各种动态;只有处于空的境界,才能容纳万般景象。这就发展了佛家的空静观,并且
将之成功地运用到艺术理论批评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3 15:28 | 只看该作者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两大传统,
二者具有上千年交流、 交融 的历史, 形成了 不
可分割 的汉藏佛教体系 。 藏传佛教在中 国历史上与汉传佛教发挥了 同 样重要的作用 ,
深刻影响 了
西藏 以外地 区和 民族的宗教信仰 。 自 西夏至清朝, 藏传佛教于历朝宫廷 内都 占 主导地位 ,
“ 领天
下释教

, 并发展为西夏人 ( 党项人 ) 、 畏兀儿人 ( 回鹘人 ) 、 蒙古人、 满洲 人和大量汉人等多个
民 族百姓的共同 信仰 。 藏传佛教是 中国 佛教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汉藏佛教应当是 中 国佛教十分
重要的身份认同 。
藏传佛教最重要最鲜 明 的特性就是其独

无二的 密教性质, 藏传密教是世界密乘佛教唯一

和最好 的传人 , 藏传密教的历史是世界佛教史上最灿烂 的篇章之一
。 藏传佛教之所以 于今 日 之世
界能得到 如 此广泛的 传播和热烈的 追捧 , 其神秘的密教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5#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11:47 | 只看该作者
佛教所讲的“业”是指一种行为,包括身体、
语言与意识活动三方面的行为,即身口意三业,“业报”或“业起”致病,是说缘于个体行为不当而导致的
疾病。应该说,这是最主要的病因。绝大多数疾病缘于我们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尤其是不恰当的伦理行
为导致心理疾病,进而出现生理上的病变。
业报的疾病,智顗给出的医方很简单,但也很难,“修福忏
悔”:真心悔过,多做善事,彻底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由于患病,既有可能导致轮回六道,也有可能借此修行,成就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6#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15:47 | 只看该作者
古人云:意趣要乐,气度要宏。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有很强的抗病能力,有80%的疾病完全可以靠自身因素来解决。当然,这其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就是要有乐观的心态,把握住快乐的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5:39 | 只看该作者
吾人从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须知人之修持,果真诚无伪,便能转业,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凡夫肉眼,只能见当时之吉凶事实,不能知过去与未来之因果何如。


如所说念佛之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此系一定之理,断不致或有虚妄。然于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之理,未能了知,故不免有此种不合理之疑议也。昔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国有僧,名玄奘,当过三年,来此受法。”


  戒贤论师闻之,遂忍苦忏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后,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说其病苦之状。其说苦之人,哽咽流泪,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将谓戒贤非得道高僧。或将谓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惨病,佛法有何灵感利益乎?


  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见异相,便生惊疑,无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恶之人现得福报,亦复如是起邪见心。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齐之故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复周颂尧居士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7:19 | 只看该作者
在变换中得到休息;伺侯同样的主人是疲乏的。
•        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饿使饱成为愉快,疲劳使安息成为愉快。
•        如果没有不义,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        在圆周上,终点就是起点。
•        善和恶是一回事。
•        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失败可能有多种形式(因为恶属于无限的那个类,像毕泰戈拉派所说的,而善属于有限那一类);反之,成功只可能有一个方式(因此为恶是容易的,为善则是困难的——射不中目标很容易,而射中目标则很难);也是由于这些缘故,所以过度和不足是恶行的特征,而适中则是美德的特性。因为人们为善只有一途,为恶的道路则有多条。


福居利德的祷告是明智的——“许多事物当其适中是最好的;在我的城邦中,我愿处于一个中间的地位。”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
•        死与生之间并无分别。
•        我下功夫做一个诚实的人。


分给每一个人的是无限的不可测的时间中的多么小的一部分!它立即就被吞没在永恒里。还有,分给每一个人的是整个实体的多么小的一部分!是普遍灵魂的多么小的一部分!你匍匐在上面的是整个大地上的多么小的一块土壤!想到这一块,就要认定:除了按照你的本性所领着你去作,以及忍受共同本性所带给你的东西之外,就没有伟大的事情了。这种思想,最适于我们轻视死亡。一个人,如果对于他只有那在适当时机来临的才是善,那么,对于他,作较多的或较少的合乎正当理性的行为乃是同样的,对于他,有较长或较短时间来默想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个人,死亡也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了。


荣誉还有一种缺点,就是它能驱使好名的人为人处事完全依世俗的意见为转移。追求世俗所追求的事物,规避世俗所规避的事物。


经过深长的思索,使我确切地见到,如果我彻底下决心,放弃迷乱人心的资财、荣誉、肉体快乐这三种东西,则我所放弃的必定是真正的恶,而我所获得的必定是真正的善。


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有很多交往方式,但任何交往都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9#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15:47 | 只看该作者
昔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国有僧,名玄奘,当过三年,来此受法。”


  戒贤论师闻之,遂忍苦忏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后,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说其病苦之状。其说苦之人,哽咽流泪,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将谓戒贤非得道高僧。或将谓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惨病,佛法有何灵感利益乎?


  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见异相,便生惊疑,无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恶之人现得福报,亦复如是起邪见心。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齐之故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复周颂尧居士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4-28 07:09 , Processed in 0.04750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