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高统治者崇尚文治,随着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知识分子的队伍空前壮大。由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大都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们怀着“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意识,在施政中具有较强的民本思想和家国情怀,对改善政治、安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科举制度的公平取士和对举人的关心照顾,以及帝王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尊重,当是形成士大夫“共治”意识的主要原因。由于重视知识分子,使文化软实力得到加强,从而促进了忠君爱国价值观的形成,既防止了“内乱”,又增强了抵御外侮的力量,使宋朝的国祚得以绵长。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社会的良知,知识分子,特别是从知识分子中选拔出来的士大夫,其在政治上的表现,从来都是国家清明与否的风向标;他们在思想文化上的贡献,足以反映一个时代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如果这些人缺乏廉耻和担当,只会唯唯诺诺、趋炎附势,汲汲于个人名利,那么他们所在的国家的思想道德就会全线沦陷,社会必然走向黑暗和腐朽。由于文化软实力低下,国防力量也会遭到严重削弱。反之,如果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日益壮大,士大夫们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并具有某种“共治”意识,就会带动整个国家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宋代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最为高涨。北宋神宗朝(1068—1085),“以道德名世”的学者张载(1020—1077),针对当时的国情,向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个崇高的历史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番掷地有声的话,在宋代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朱熹(1130—1200)说,“此道自孟子后千有余岁,若天不欲此道复明,则不使今人有知者。既使人有知者,则必有复明之理。”南宋后期状元丞相文天祥(1236—1283),也不忘将此话写入其殿试策中,并表明要“以一不息之心充之”。 宋朝军事力量不强,外部环境恶劣,边患又特别严重,但立国时间却长达320年之久,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国祚最长的一个朝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