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5:51 | 只看该作者
从因到果有多远?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1-15 07:38:03)转载▼
分类: 随机说法
从因到果有多远?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业肯定会产生果,但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受报时间是不确定的,业也有很多不确定。



有些是现世现报,在今生中感受果报,也叫顺现法受业。何种情况下会变成现世现报?要看自己当时的对境和动机。比如遇到一些特别殊胜的对境,或者生起了特别强烈的嗔恨心等对境,这是不确定的。



现在很多人求现世现报,下午要出去谈事情,早上就到庙里来烧香拜佛,事情没谈成就觉得佛不灵验,谈成了就觉得很灵,上更多的香去还愿。其实现世现报的很少,除非遇到殊胜的对境,但这不是谁都可以遇到的。如《易经》所讲的道理,即使是块风水宝地,也要看人,镇得住才能为其所用,如果是毫无福德之人,风水宝地对他也不起作用,谁有福德谁才可以主宰。



以前有个乞丐,见到佛生起了无比的欢喜之心,想供养佛,但除了手里的七颗豆子外一无所有。于是他以恭敬之心把豆子轻轻地撒在佛的身上,有一颗掉进了佛陀的钵里,以这个善因他后世转生为帝释王;以其它几颗豆子种下的善根,他七次投生为转轮王。但后学者即使跟他做同样的事情,也未必能得到他这样的果报。不要说七粒豆子,就是供养佛七斤黄金也不一定能投生为转轮王,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那个乞丐当时有无比的欢喜之心,动机非常强烈,对境也非常殊胜,各种因缘聚合在一起才有这样的结果,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



比如讲经说法的福德就非常大,如果以清净心,毫无自私自利,完全为了众生而讲经说法,而且日不缺讲,用自己的生命等一切来做这个件事,也是现世现报。这是真实不虚的。



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之后我应有尽有。我没有做别的事情,就是给大家讲经说法,可见这个福德非常大,所以现世现报是有的,但不一定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是属于极少数的情况。



善恶因果是不虚的,但是果报成熟的时间不确定。现世现报很少,来世来报也不多,大多数都是后世后报,但过多少世也不确定,有过两三世、七八世甚至更多世的。但是种下的善根一般情况下不会浪费,若是出现违品,有些情况下果报也会受到破坏 ,这是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发生。



因果报应没有什么奥妙之处。它是自然规律,如同农民种地一样,种子同时种下去,结果的时间不一样,善恶因果也是这样。所以大家一定要深信善恶因果,不能只看眼前发生的事情而随意评判,这是错误的。





——摘自《俱舍论》讲记(三十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5:55 | 只看该作者
学佛到底是学什么呢?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1-17 13:41:12)转载▼
标签: 学佛 智慧        分类: 堪布答疑
学佛到底是学什么呢?


问:学佛到底是学什么呢?

索达吉堪布:很多人认为学佛是一门很简单的课题,有些人看两三本书就觉得“我已经学佛了!”其实看了一两本书的确还算不上真正的佛教徒,也算不上真正的学佛。就像无边无垠的大海,你在里面喝了一口水,可以说是喝了海水,但实际上大海是什么样的面积?什么样的深度?……所以,从根本上讲你还算不上真正的学佛。

有些人到寺院里面去烧香拜佛,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供养、转绕、礼拜,这样就认为自己已经是佛教徒,是学佛的。当然那些也是我们佛教当中的一种行为、仪式,但并不能真正代表学佛,因为真正的学佛实际上是学一种智慧。

所谓的佛教,可以说是宗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也可以说它不是宗教,它是一门科学。按照科学的一些定义,实际上就是宣说事物的真理。我们可以在众人面前非常确定地说,佛教其实是一种智慧。

有些人认为佛教就是禅修,简单地在寺院里面或者某个地方修个瑜伽、修个禅定,就认为自己是在学佛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学佛,但不完整,因为真正的佛教实际上是一种智慧。佛教里面有没有放生啊、做慈善啊,这些有没有呢?有。但这些是不是完整的学佛呢?不是。我们也做很多很多的慈善活动,包括现在有些名人、慈善家,他们经常做一些善事,那么因为做善事的原因就认为“我是佛教徒”吗?其实也不一定,因为佛教根本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单一的一个慈悲心。我们在《释量论》中也讲过,慈悲等并不与无明相违。意思是什么呢?我们修的慈悲心再好,如果没有斩断轮回的智慧,也根本解脱不了。

所以归根结底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如果我们对万事万物,对自己的内心,对整个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真相通达无碍,这样的智慧可以称为佛教的智慧。那这一点是我们佛教徒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说的呢?实际上专门研究、学习、闻思佛法的人最终会明白,虽然佛教有很多很多的行为、仪轨、仪式,有许许多多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等,但这些实际上是佛教部分的内容,并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就是智慧!这种智慧可以说涵盖所有,用我们佛教的专用名词来讲,包括胜义谛和世俗谛;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实相和现相。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人类面前、不同的行者面前所显现的有一种道理,还有一种是它实际的道理,这两个道理都通达的话,这就是佛教的智慧,也就是说通达佛教。那么真正名副其实的佛教徒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佛教里面所讲的道理完全明白,这就是精通佛法。一切万法都有实相的空性和光明的部分。最近我们学院当中也正在给大家讲一个光明、智慧、信心方面非常有深度的、藏传佛教当中极其著名的论典。如果要明白实相的话,可能需要讲这些。

......

作为一个佛教徒,至少在智慧上有一点沉淀和积累;如果没有的话,轻飘飘的,随着自己的信仰……对某个上师或者某个崇拜的大德,非常非常有信心当然也是很好的。我们有时候看到有些佛教徒特别有信心,比如说见到佛像、上师,整个态度都不同,哭呀……有很多感动的表情,这是很好的。但是呢,有些学佛的人,刚开始学的时候,佛在眼前,学了四年以后,佛在西天,也有这样的。刚开始学的时候,对上师也有信心,对法也有信心,对三宝有特别坚定的信心。但过了三年以后,好像佛也好、上师也好,基本上没啥感觉了。这样不是很好,这种信心特别容易改变,不坚定。

坚定信心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一定要懂得事物的真相,通过闻思,对佛法真正的实相和道理生起了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会被别人夺走、偷走,我们通常称这种信心为随法的信心。还有一种是随补特迦罗的信心,而真正随法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学佛是一门技术活》双语开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2:0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你得自己去看见
2012年11月26日 16:36  新浪佛学
  别将自身的命运交托他人之手

  某夜,我到山丘上散步后返回隐修的小屋,发现小屋的门窗都被风吹得洞开。我出门时并未将门窗锁紧,所以冷风灌进屋子,吹开窗户,把书桌上的纸张吹得满屋都是。我马上关好门窗,把灯点亮,拾起散乱一地的纸页,整齐地排放在书桌上。然后我在壁炉间生起火,很快整个房间又充满温暖。

  有时置身人群中,会感到疲倦、冷漠和寂寞。我们或许会希望能静静地独处,让自己再次感到温暖,就像我在小屋中,坐在炉火边,不受外头湿冷寒风的侵扰。

  我们的感官犹如与外界接触的窗户,有时强风灌入,扰乱内心的世界。许多人往往长期让感官的窗户洞开,任由外在五光十色的现象侵犯渗透,将悲伤、困惑的自我暴露在这些刺激之中,让我们觉得非常寒冷、寂寞和害怕。

  你曾有观看某个可怕的电视节目却不想转台的经验吗?那些刺耳噪音、枪弹爆炸声都令人感到心烦意乱,但这时你却不愿起身关掉电视。我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折磨自己?你难道不想关上自己的感官之窗?你害怕孤独吗?那种在你独处时内心所涌现的空虚和寂寞。

  我们对这世界的感受和理解,正形塑了我们的存在。我们如果是愤怒的,我们就呈显出愤怒;我们如果充满爱心,我们就是爱:如果凝视著白雪皑皑的山峰,我们就是那座山:观赏劣质的电视节目,我们就是那个电视节目;在做梦时,我们即是梦。

  即使没挥舞魔杖,我们仍能随心所欲成为任何事物。所以,我们为何要让自己的感官毫无选择地接受那些恶劣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它们出自一心只想赚大钱的煽情制作人之手,只会刺激我们血脉贲张、心脏狂跳,看完后使我们全身疲惫。是谁容许这类劣质电影和电视节目大行其道?尤其是为迎合非常年轻的观众。

  是我们!我们要求的标准实在过低,太轻易就接受电视频道所提供的任何节目,我们太寂寞、懒惰或厌烦,不愿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我们打开电视后就看个不停,容许他人牵著我们的鼻子走,形塑我们的心智,并且毁灭我们。

  以这样的方式丧失生命主权,是将自己的命运交托于他人之手,而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可能不会对你负任何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察觉哪些节目会损害我们的神经系统和精神心灵,而哪些节目和影片对我们有益。

  让你的窗户开著,随时迎接生命中的奇迹

  我谈的不只是电影和电视节目。环顾周遭,有多少由同伴和自己所设下的诱惑?每天我们有多少次因为它们而感到迷失与心神散乱?

  我们必须非常谨慎保护自己的命运和内心的平静。这并不表示要关闭所有的窗,因为在我们称为“外面的”世界里,有许多神奇的事物。让你的窗户开著,随时迎接这些生命中的奇迹。让自己带著觉知的亮光注视周遭所有的事物。

  不论是坐在一条清澈的潺潺溪流边,聆听美妙的乐音,或是观赏一部电影佳作,请别将自己全然交托给溪流、音乐或影片。继续觉察自我和自己的呼吸。只要觉知的太阳在我们内心闪耀,就能够避免大部分的危险——溪流将更纯净,水声愈加和谐,而影片也能完全彰显艺术家的灵魂。

  初学禅修者或许会想离开城市的喧嚣,避到静谧的乡间,好使心灵不受到干扰。他可以在那儿与宁静的森林合而为一,重新发现自己、重整自己,而不会被“外面的世界”牵著鼻子走。清新又静默的森林有助于保持正念。

  当觉知的根基稳固,能够毫无迟疑地保持觉知,这时你或许会想回到城市里,而且内心也比较不受干扰。但在达到这样的程度前,必须非常小心,要时时刻刻滋养你的觉知,选择最能够帮助你的环境和支持。

  学习让感官之窗收放自如

  如果你是专业评论家,就会带著审视的眼光来阅读一本书或看一部电影。在阅读或观赏时,你了解身为评论家的责任,不会让自己沦为这本书或电影的“受害者”。你依然能掌握自己。当你安住于觉知中,也保持能自我节制的状态。虽然你接触外在世界的窗户是开放的,但却不会受其摆布。如果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觉受,那是因为你还没强壮到足以完全面对世界,犹如感冒或著凉的人因为体质太单薄,不能够冲冷水澡。

  我记得某日在锦囊出版社,那是我们几个人在越南成立的小出版社,有人请我谈谈艺术和文学。我说,它们必须兼具揭露与疗愈功能。揭露代表呈现人们与社会的真实情况:疗愈则是指出治愈的方法。

  佛陀常被称为大医王,因为他视不同的人和情况而随机教化。悉达多太子①当年曾在森林里隐修,在一条溪边静坐许多年后,才又回到红尘世间。如今我们生活在喧嚣又充满污染的社会,放眼尽是不公义之事,伹我们可以在公园或河边休憩片刻。

  当代的音乐、文学和娱乐对疗愈没什么帮助,其中有许多作品反而混杂著众人皆能感受到的苦痛、绝望和厌倦。我们必须找出保护自己的方法,学习在适切的时机让感官之窗收放自如。这是禅修初学者的第一步。

  我发现自己需要适合的环境和对象,以及能增进快乐、平静和健康的东西。它们在哪里?它们仍旧在“外面的世界”。森林中的一条溪涧、孩子的眼睛、一位好友、一本很棒的书、一场音乐会、健康美味的一餐,我知道这些东西俯拾可得,但缺乏觉知,就无法完全享用和欣赏它们。

  整个社会可以因一个人平静的存在而改变

  当我们坐在小溪边,耳听哗哗如笑语的水声,观赏飞溅的晶莹水花,眼见水中闪烁的小鹅卵石和溪旁鲜绿的植物,这时内心可能感到无比欣悦。因为我们与溪流的清新、纯净和澄澈是一体的。

  但转眼间,我们可能就觉得厌烦了。我们的内心充满困扰,思绪牵缠著其他事物,不再与溪流合而为一。若你的心失落于纷扰红尘,那么端坐于寂静森林也无济于事。

  当我们与孩童或朋友为伍时,他们的清新和热情能让我们身心放松:但若是你心猿意马,忽视他们珍贵的存在,那他们便不存在了。我们必须觉察他们存在的价值,让他们成为我们快乐的泉源。

  如果由于轻率和疏忽,使我们内心感到不满,对他们要求太多或训斥他们,那他们将会离去。等他们走了之后,我们才心生懊悔,真正发现他们的可贵;一旦人去楼空,追悔便已成惘然。

  在我周遭充满了各种生命的奇迹——一杯水、一道阳光、一片树叶、一只小毛虫、一朵花、笑声和雨滴。若你保持觉知,随处都可见到奇迹。每个人都是奇迹的综合体。我们的眼睛能看见各种形状和颜色:耳朵听得见蜜蜂振翅和雷鸣的声音:大脑可以冥思一粒尘沙犹如整个浩瀚宇宙:心跳的节奏与万物的律动和谐一致。当我们每日为生活艰辛奋斗而感到厌倦和沮丧时,或许不会留意到这些奇迹,但它们一直都在那儿。

  看看院子里那棵苹果树吧!全神贯注地瞧著它,它真的是个奇迹。如果你注意到它,就会好好照顾它,而你也会成为奇迹的一部分。即使只是照料一个星期,它的树叶也会变得更鲜绿闪亮。对待你周遭的人也是如此。在觉知的影响下,你变得更为警醒、善解人意和慈爱,你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自己,让你更加可爱和吸引人,也使别人看起来更美好。整个社会可以因一个人平静的存在而改变。

  我们的心创造了万物。当你观照覆盖著皑皑白雪的壮丽山峰时,会发现它就是你自己。它的存在端视你的觉知。当眼睛闭上,只要你的心在,那山就会在那儿。当我们关闭感官之窗静坐时,会感受到整个宇宙的临现。为什么?因为那颗心在那儿。若你闭上眼睛,就会看得更清楚。外界的五光十色并非你的“敌人”,你的“敌人”是缺乏觉知,是失去正念。

  我们就是自己所呈现的事物

  就在我写作的同时,法国的劳工们正在为争取每周工作时数由四十小时降低为三十五小时而努力。他们艰辛奋斗才达到目的,但是他们将如何利用这多出来的五个小时?他们如果利用这些时间的方式跟平常星期六夜晚一样,是在酒吧里或电视机前度过,那真是一种可怕的浪费。

  我们都需要时间休息和生活,伹该如何生活?通常当我们閒暇时,就会毫不选择地看电视,只为了避免“无事可做”,因为这意味著我们独自在家。看电视可能让我们感到更疲倦、紧张、不平衡,但我们极少注意到这些后果。我们努力争取而得的閒暇时间,就被电视公司和各种广告产品占领,结果我们就被它们殖民了。我们应该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来休息,让身心安乐。

  我们能选择优质的电视节目来观赏、到风景秀丽的地方走走、跟好友相聚,或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和唱片。因著这些事物,我们可以用轻松、满足的方式生活。请记得,我们就是自己所呈现的事物。

  你曾于旭日初升时在海边,或是正午时置身于山巅吗?你可曾尽情伸展四肢,深深地呼吸,让你的肺充满纯净、清新的空气,享受那毫无拘束、天地悠悠的无限感?你是否感觉到彷佛自己正是那天空、海洋和山?若是距离海洋或高山过于遥远,你可以盘腿静坐,缓缓地深呼吸,那海洋、高山和整个宇宙都会进入你心中。

  别让觉知和觉知的对象分离

  所谓觉知,就是觉知某一事物。当心灵安住于高山,就成为那座山:当它安住于海洋,即变成海洋。当我们说“知道”时,被知者(所知)和知者(能知)都包含在内。当我们谛观自己的身体,我们即是自己的身体:但我们的观察习惯仅限于自己的身体,虽然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与整个宇宙不可分割。

  如果我们静观无限的空间,那我们就变成无限的空间(空无边处):如果静观那包含空间和时间的意识,我们就进入无限意识的状态(识无边处):如果静观万物的无有分别相,便进入空无所有的状态(无所有处):若静观知者和被知者之间的无分别,就进入“既非有念也不是无念”的状态(非想非非想处)。只要觉知时时照耀著心的每个动作,意识的四无色定②并不如你所想像是那么困难到达的境界。

  或许你想体验其中的滋味,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关键在于绝不要让“觉知”和“觉知的对象”分离。只要保持觉知,身体、山峰或河流都会成为你的心。

  我们的困惑来自于区分内与外的二元对立观念

  你或许已注意到,每当我使用“外在世界”一词,都会加上引号,因为对我而言,它并非真的是“外面”。好好思考一下:这个世界真的在你身体之外吗?它在你的心灵之外吗?我们的身体——血、肉、骨头——都属于这个“外在世界”。事实上,我们的脑和神经系统当然也不例外。构成大脑数百平方厘米的面积,或许会被认为是在“里面”。但事实并非如此,脑部所在的“空间”,是“外在世界”的一部分,不是吗?

  我们的心属于“内在”世界吗?心在“内在世界”的哪里可被找到?你能指出它的所在位置吗?不行,你唯一能做的事是观察,观察“心正在观察自身”。请试著直视自己的心灵,彷佛它是某种有形的东西。

  我们知道心灵和大脑与神经系统是相关联的,是记忆、感情、思想、知觉、知识之所在。这些心理现象有其生理学上的基础,生生灭灭,自有其可测量的强度。但是我们能在时空坐标中找到这些心理现象的位置吗?

  从空间上来说,神经系统是心理现象的活动基地:由时间上来看,心理现象可以在过去、现在或未来发生。所以,心本身可被视为所谓“外在”世界的一部分。再继续审视下去,你将发现,每件事似乎部属于“外在”世界。但外在世界在什么之外呢?若没有“内在”,又怎么可能有一个“外在”呢?

  不过,先别遽下结论,认为“外在”世界就在我们心中,所以心涵括了整个宇宙。因为这个结论仍然认为有“内”与“外”之别。

  “万物皆在心中现,心之外无一物。”这种说法就跟“外在世界为心所造”一样荒谬。

  我们的困惑来自习于区分“内”与“外”的二元对立观念。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区分是必须的。我们如果待在室内,即使是寒冷的冬天,穿得轻便也感到舒适:但如果身在室外却没穿得保暖,可能就会感冒。诸如高低、多少、来去、生死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都很重要。但当我们脱离实际事物的范畴去观察宇宙的实相时,就必须将这些概念抛诸脑后。

  例如,当你抬眼仰视星辰和月亮,你说它们是在“上方”:但对于同时间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人而言,你所注视的方向却是“下方”。当我们放眼整个宇宙时,就必须扬弃所有高低等等的概念。

  对禅修者而言,首要之事即放弃概念

  对禅修者而言,首要之事即放弃名相概念。我们观察自己的身体、觉受、思想和知觉时,一如我们观察物理现象,是将它们置于空间与时间之中观察,因此,我们会看见心理现象,以及物质、生理学上的现象。

  你或许会问:“当心成为自己的观察对象,这个被理解和掌握到的对象究竟是心的本身,抑或仅仅是心的投影或反映?”这是个好问题。

  你或许还想问:“当生理或物质现象被当做观察对象时,它们还能够保持真实的本性,或因成为被观察的对象而被转化,变成只是真实本性的投射或反映?”

  我们的心创造各种概念类别:时和空、上和下、内和外、人和我、因和果、生和死、多和少,并且在审视它们以及试图找出其真实本性之前,把所有生理和心理;现象归类成各种概念性范畴,这就像在许多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酒瓶中注入水,想要藉此找出水的形状和体积。

  实相本身是超越这些概念,所以你若是想要洞彻实相,就必须打破日常生活使用的所有概念性范畴。

  相对论③宣称,若不扬弃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且彼此孤立的想法,在理解宇宙时就无法有所突破。

  量子理论④则指出,若想了解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世界,就得抛掉日常生活中极管用的物质与虚空、因与果、前与后等概念。

  禅修所揭示的并非真理的概念,而是真理的直观

  当今的量子物理学家了解到,“观察者的意识”与“被观察的对象”关系极密切,并且他们的注意力愈来愈集中在意识上。一九七九年,“法国文化”(France-Cul—ture)组织在西班牙的科铎巴(Cordoba)举办为期一周的会议,主题为“心智与科学”(Mind and Science)。许多知名学者都出席会议,其中有些人坚信,世界与心灵具有相同的本质。

  虽然有些科学家已经了解心的基本特性,但恐怕仍有许多人是抱著观察实验对象的态度来研究心:因此它不再是心,而是其投影或反映,已受到概念的建构。请记得《四念处经》中所言:

  观身如身,

  观受如受,

  观心如心,

  观法如法。

  这表示你必须安住于躯体之中来全面觉照身体,而不是将身体当做和自己漠不相干的对象来研究。同样地,安住于觉受(受)、安住于心的对象(法)来觉照它们,切莫研究它们。

  当我们禅观自己的身体,如实地与它同在,并赋予最清明的注意力时,我们将与它合为一体。花朵盛开是因为阳光温暖地抚触花苞,花朵与阳光合而为一。

  禅观所揭示的并非真理的概念,而是直接见到真理。我们称为“领悟”,乃是基于止和观所产生的了知(般若智慧)。

  思惟,就是从记忆库中搬取概念的炉渣砖来建造不朽的建筑,我们称这些陋室屋和宫殿为“思想”。但这类思惟本身并没有创造性的价值,唯有当思惟被般若之光点燃,才获得真正的价值。般若智慧并非思惟的产物,而是长时间保持觉知的结果。

  思想有时能转译般若智慧,伹往往太过死板和局限,以致无法传递太多般若智慧。有时,一个眼神或笑容所表达的般若智慧,更甚于千言万语或思想。

  语言和文字只是用来传递讯息的工具

  你曾看过有关蜜蜂的书或电影吗?当工蜂发现一片覆满花朵的山丘,会飞回蜂巢告知同伴花朵的正确位置,而牠是以蜜蜂之舞来传达这个讯息。它甚至能够引导蜂群到达极遥远的地方。费里契⑤在研究过蜜蜂的舞蹈语言后,向我们揭露了其中的奥秘⑥。

  人类也知道如何跳舞。有些人以身体来舞蹈,有些人则以彩笔或音乐来表达。即使文字和语言,也和舞蹈的律动、歌曲的音符和绘画的笔触一样,都只是用来传递讯息的工具。它们的技巧或许有深浅之别,诠释想法的方式可能也有好坏之分,但这技巧不仅掌握在艺术家的巧手或演说者的口才,接收者也必须懂得这种技巧和有足够的理解力。

  使用语言文字尤其难以跳脱概念的范畴,即使演说者有技巧地避开概念范畴,但听众依然会落人概念范畴的陷阱。还记得那些空瓶子吗?在装满东西之前,它们已有明确的形状和尺寸。禅修者经常被告诫切莫使用语言文字,这样做并非贬低语言文字,而是避免执著语言文字的危险。这是鼓励我们为了让听众听懂,在使用语言文字时要尽量有技巧。

  第二世纪时,龙树菩萨⑦在他的作品《中论》中,运用概念来摧毁概念。他并不是想创新教义,而是要打破所有的瓶子、酒瓶、花瓶和容器等,以证明水的存在是不需要任何形状的。他为我们编出一支舞,一支可以让我们摆脱各种名相概念和文字蔽障的舞,于是我们能直接面对实相,不再满足于反映的倒影。

  智慧,是努力不受知识束缚的结果

  伟大的科学发现乃源于智慧而非思惟的呈现。科学家们的工具不仅是智力和实验室,他们整个灵魂都沉浸于工作中。智慧为心灵准备好沃土,并在其中播洒种子。在种子发芽前,智慧只能静观其变,企图揠苗助长只是徒然挣扎。

  然后,在出其不意的时刻,种子在智慧中茁壮。由于科学家事先“孵育”它们,所以这些时刻往往都会降临。不论行住坐卧间,科学家都在脑中“孵”这个问题,直到解答“突然灵光一现”。

  新发现会打破固有知识的藩篱,而有“智”之士也必须毁掉旧有的架构去建造明天的新气象。旧知识是通往新智慧的障碍,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知识障”。伟大的科学家犹如觉者,内心也经历过巨变。如果他们能够获得甚深的了悟,那是因为他们的观察、专注和觉知的能力都高度开发。

  智慧,并非知识的累积,相反地,是努力不受知识束缚的结果。智慧粉碎旧知识以迎接更能契合实相的新知识。当哥白尼⑧发现地球绕著太阳运行,使当时大部分的天文学知识都必须舍弃,包括天在上、地在下的观念。

  今日的物理学正勇敢地奋斗,希望摆脱古典科学所强调的恒等式和因/果观念。科学就像“道”一样,强烈要求我们抛弃所有预设的观念。

  当释迦牟尼提出“无我”的观念,他推翻许多有关生命和宇宙的概念。他严厉批判一般人最坚固和广泛的认知——即有一个“永恒自我”的存在。

  凡是了解“无我”意义的人都明白,其作用在于推翻“自我”,而不是以新的实相概念来取代。“无我”的概念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沦为一种概念,就必须跟所有其他概念一样被摧毁。

  般若智慧常被人类用概念、思想和文字来描述。但是般若智慧不是零散知识的聚集,而是一种直接而当下的融人。在感觉的领域,是觉受(受):在知性的领域,是知觉(想)。智慧不是理性思惟的顶点,而是一种直觉。它无时不刻在我们身上展现,而我们却无法以语言、思想或概念来描述它。“不可名状”正是这种境况的写照。

  在佛教中谈及这类的了悟,也是“不能以理智推演、讨论,或纳入任何教义和思想体系之中的”。

  “知晓”,遍存于所有生物

  我们为人类所获得的知识成就沾沾自喜,这些知识,是自人类还从“无机物”进化到“有机物”的远古时代,即开始流传的珍贵遗产。当我们讨论“知晓”(knowing)时,立即想到拥有发达大脑的人类,而忘了知晓乃遍存于所有生物,就连我们视为无生命的东西也有知晓能力。

  蜜蜂、蜘蛛和黄蜂当然属于具备高度技巧的生物,牠们善长构筑精巧的结构。瞧瞧蜂窝或蜘蛛网,我们承认牠们具备非凡的能力,但却说:“这些生物不懂如何思考:牠们不会解数学:牠们不懂计画和企画。牠们没有智慧,有的只是本能罢了。”

  然而,并非人类把这些蜂巢和蛛网赐给它们,而是这些微小的“无脑”生物自己设计和建构出那些令人赞叹不已的伟大建筑。若牠们不知晓,那谁知晓?牠们是知晓的。这些物种在其进化过程中已经获得这种知识。

  当我们观赏植物时,也能够见到“知晓”的奇迹。苹果树知晓该如何生根,长出枝叶、花朵和果实。而你们却说苹果树没有智力,没有其他的选择。但你身上的肋骨、腺体、脊椎等,这些难道是你以自己的智力所创造出来的吗?

  这一切都是“知晓”在发挥作用,它涵括万物,包含我们的思考能力。

  智慧无处不在,永远展现在世人面前

  让我们抛开自我的观念,使用一种没有主词的语言。例如,我们说:“It is raining。(在下雨。)”这个“it(它)”是主词,但实际上并没任何意义。我们可以说:“The rain is falling。(雨落下来了。)”“Rain”是主词,“is falling(落下来)”是动词。但这句子也没说明更多的道理,因为下雨时必然会有水落下来,否则就不是雨了。因此我们可以说:“Raining in London。(伦敦在下雨)”或“Raining in Chicago。(芝加哥在下雨)”而不须用到主词,也能清楚表达事实。

  让我们以这种方式使用“rknow(知晓)”这个字。“Knowing in the person。(这个人知晓。)“Knowing in the bee。(蜜蜂知晓。)”“Knowing in the apple tree。(频果树知晓。)”,这些句子听起来很奇怪,因为在英语的使用习惯上,我们习惯使用主词。

  “Know”(知晓)这个字在这儿可当主词或动词。就像“Raining in London(伦敦在下雨)”或“Raining in Chicago(芝加哥在下雨)”中的下雨,如果“Raining in London(伦敦在下雨)”表示伦敦有雨,那么“Konwing in the person。(这个人知晓)”表示这个人有知,这没有什么不清楚的!在我心中,智慧无处不在,永远展现在世人面前。

  Knowing in Fred(佛瑞德知晓)、Knowing in Rachel:(瑞秋知晓)、Knowing in a bee(蜜蜂知晓)、Knowing in an appple tree(苹果树知晓)、Knowing in nothingness(虚空知晓)、Knowing in the Milky Way(银河系知晓)。若我们能说:“Raining in Chicago。(芝加哥在下雨)”,那么就没理由不能说:“Knowing in the blue sky。(蓝天知晓)”。⑨

  禅师在指导修练无我的禅七时,可能会要求禅修者只能使用这种没有主词的语言。我坚信这种方法能带来极佳的效果。

  我们自己把“心”落入概念的陷阱中!

  让我们暂且以一支舞自娱,以使自己更深刻理解“知晓”。假设我说:“我知道有风。”“我”指的主要是我的“心”而非身体,所以,这个句子真正的意思是:“我的心知道有风。”心是那位知者(knower),所以实际上我们是在说:“知者知道风很大。”“知者”是主词,“知道”是动词,“风很大”则是受词。但“知者知道”(the knower know)这种说法很好笑,不是吗?

  我们认为,“知者”是一个独立于所观察对象的实体,栖息在脑中,为了了解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进入“外面世界”做短暂浏览。就像用尺丈量东西,我们也把自己的“心”套进由心本身所创造的预设模式中。因此,所谓的“心”,是既不纯净又不真实的心,它已落入概念的陷阱之中。

  实相,是无法被概念捕捉到

  当我们说:“我知道风在吹。”我们并不认为有某个东西在吹其他东西。“风”随著“吹”存在,若没有吹的动作就没有风。知晓的情况也是如此。心就是知者,知者便是心。我们是在谈“知晓”与“风”的关联。“知晓”是去明白某些事。知晓与风不可分离,风与知晓是一体的。

  我们可以说“风”就够了。“风”的存在暗示了[知晓”的存在,以及“吹”这个动作的存在。若把“我知道风在吹”这个句子浓缩成只剩下“风”,就可以免去文法上的错误,并且更趋近真实。

  日常生活里,我们已习于某种思考和表达模式,因而在认为万物都是彼此独立存在的认知基础上思考和表达,而这种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使我们难以穿透幻相,难以进入非二元对立、无分别的“实相”——无法用名相概念表达的“实相”。

  The wind blows(风吹)、The rain falls(雨落)、The river flows(河在流),在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主词与动词是同义的。没有风不是在“吹”,没有雨不是在“落”,没有河流不是在“流”。若我们仔细看,就会见到行动的主词就在行动中,而行动本身正是主词。

  最常见的就是“to be”这类动词如:I am(我是、You are(你是)、the mountain is(山是)、a river is (河是)。“to be(是)”这类动词并没表达出宇宙活生生的动态。若想要表达这层境界,我们必须说“变成(become)”。这两个动词也能够当做名词使用:“being(当下是)”、“becoming(正在变成是)”。但是(当下是什么)being what?(正在变成是什么)becoming what呢?“Becoming”(正在变成)意味著“无止尽地发展”,与“to be(是)”这类动词同样通用。我们不可能在表达现象的“being(当下是)”和“becoming(正在变成)”时,把它们当做彼此不相干的现象。在风这个例子中,“blowing(吹)”就是being(存在的状态)和becoming(正在变成某种存在的状态):对雨而言,它的being(当下存在的状态)和becoming(正在变成某种存在状态)是“落下”:对河流来说,它的being(当下存在的状态)和becoming(正在变成某种存在的状态)就是“流”。

  我们说“rain falls(雨落下了)”,伹“fall(落下)”并非最精确的词汇,雪花、树叶甚至辐射都是以“fall(落下)”为动作。若我们说“to rain”(下雨),对于“雨”这个主体的活动反而是更精确的描述。我们可以说“the rain rains”来描述下雨,这时“rain(雨)”同时当做主词和动词。或者我们只说“raining(下雨)”,甚至是“rain(雨)”。

  同理,我们可以说,“The painter paints。(画家画画)”、“The reader reads。(读者阅读)”、“The medita—tor meditates。(禅修者禅修)”。依此模式,我们还能说“The king kings。(王王)”、“The mountain mountains。(山山)”、“The cloud clouds。(云云)”。

  国王之所以为国王是因为是国王(to be king),扮演好国王的角色(to act king);山之所以为山因为是山(to be mountain)、扮演如山的角色(to act mountain)、行为举止有山的样子(to do mountain)。“Acting-being]的国王,表示去做一个国王该做的事——统治百姓、接见贵宾,以及许多其他的事。所以,依照“rain rains(雨雨)”的例子,我们可以只说:“The king kings。(王王)”第一个字当做主词,第二个字视为动词来使用,而这个动词不具普遍性,只限用于国王这个主词。如此一来,每个主词都成为动词,而动词则是主词的存在状态。

  听起来,“the painter paints(画家画画)”似乎比“the king kings(王王)”顺耳,但事实上两者并无区别。久远以前,孔夫子也使用过这类语言,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君王的作为要像君王”、“臣子的作为要像臣子”等。我们还能更进一步详释,像是“君王必须恪尽君王的责任”或“君王必须尽忠职守”,但到头来,这些附注和润饰都没说明什么。当我们见到每种行为都是行为本身的主词时,就会开始领会“知晓”这个字无限的应用性。

  无生物呀,你们有灵魂吗?

  我们早已习于从觉受(受)和知觉(想)的角度来看待“知晓”,所以,凡是无生物都被我们贴上“无生命的、没感觉的、缺乏智力的”等标签。但这只是从我们的眼光看来,它们是无生物。岩石是由无数分子所组成,而分子又是由无数原子和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子所构成,这些粒子全都因电磁力和原子核力而聚合。

  原子并非无生命或不能移动的实心物质,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能容纳无数的粒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这些粒子并以极快的速度毫不间断地运动。它们为何以这种方式运作?我们还能说一块岩石是“无法栘动、无生命、无感情的吗”?法国诗人拉马丁⑩曾说:“无生物呀,你们有灵魂吗?”⑾若是依照我们的观念和想法来判断,它们无疑是没有生命,或至少是无法显现生命样态的;但是,就实际上所展现的充满活力与生命力而言,它们当然有生命!

  这个律动和生命是一种宇宙性的宣言

  “知晓”以许多方式展现自身,凡有听闻、观看、感觉、比较、记忆、想像、反省、忧虑和希望之处,“知晓”就很活跃。佛教的唯识宗特别钻研“意识”(识)的领域,认为人类还有许多的活动都是属于“知晓”的范畴。

  例如,在阿赖耶识⑿或“贮藏所意识(藏识)”中,“知晓”的活动范畴就是“维持、保存和展现”。根据唯识宗的看法,所有的感受、知觉、思想和知识都是从这基本的贮藏所意识中生起。

  末那识⒀知晓的一种方式,它奠基于阿赖耶识,功能就是紧抓著阿赖耶识当做“自我”。

  意识⒁则是掌理所有感受、知觉、思想的总部,并尽其所能地创造、想像和分析实相。

  阿摩罗识⒂则是犹如照耀在阿赖耶识上的纯净白光。⒃

  不论心理、生理或物质层面的现象,都充满活力的律动,也就是生命。我们可以说,这个律动和生命是一种宇宙性的宣言,是“知晓”最常见的作为。千万不要;将“知晓”视为某种随呼吸进入宇宙内的外来物。它就是宇宙的生命本身。舞蹈与舞者是一体无分的。

  重要的是必须“看透”实相,而不是去理解我所说的话

  你知道,我说了这么多,并非为了娱乐嘉宾而说些逗趣、戏耍式的言语。这些话是要用来击碎我们因袭平日生活所产生的的习性和令人困扰的思考方式。这些话语犹如凿子、铁橇和斧头,能够劈碎家具或把树干劈成柴火。在劈木头时,我们必须将斧头砍入裂缝,然后锤击木头让它碎成两半。同样地,阅读这些话语可能也在你内心打入一个楔子,但能否击破,就看你的兴致和禅修功夫了。

  若你对我所说的话不明白,或许是因为你还不习惯以这种颠覆的方式来看世界:或者是第一次有人鼓励你以无分别心来审视实相:也可能是我的舞蹈仍然过于笨拙。这都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再试著找其他方式。我们如果无法穿越某扇修行之门,还是有许多其他方式可以尝试。

  佛教说,有八万四千种法门可契入法味。我想,我们还必须创造出更多的方法。重要的是必须“看透”实相,而不是去理解我所说的话。我的话语仅仅是一种暗示,是一根指头,指向唤醒觉知之舞的提示,你还是必须张大你的眼睛,以全然的觉知亲眼去看。

  我希望你不要将我的话语化为慨念,一些放置在内心贮藏的新概念。我不想给你们任何东西,我只想为你跳舞,像蜜蜂一样地跳舞。若是你看见了什么,你必须了解,这是你自己看见它;它就在你心中,而不是在我的舞蹈里。

  请坐到熟睡的孩子身边吧,仔细瞧瞧那孩子:或走进你的院子,坐在苹果树下;或到厨房为自己泡一杯茶。不论做什么,请保持全然地觉知、全然地专注,切莫在恍惚之中失落了自己。

  请千万别去想有关与那孩子、树、那杯茶合而为一的事,完全不须去想。请“亲自去体验”亲近孩子、树和那杯茶的滋味,并在嘴角扬起微笑的花朵。

  注释

  ①悉达多太子(Prince Siddhartha):释迦牟尼在出家成道之前,原本是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一切义成,就是能够成就一切的善事。

  ②四无色定(Four Formless States of Consciousness):又称为“四空处定”,即超离世间物质(色法)系缚的四种境界,是灭除一切对外境的感受与思想的修行,以达到清净无染、虚空静寂的精神境界。包括:空无边处定(akasanantyayatana,指从一切物质色相的观念中解脱,感受到虚空无限广大的禅定境界)、识无边处定(vijnananantyayatana,指摆脱外界虚空的概念,进而体认到内观意识无边际的禅定境界)、无所有处定(akincanyayatana,指否定意识的作用,而领悟心念其实是一无所有的禅定境界)和非想非非想处定(naivasanjnanasanjnayatana,指舍弃“识无边处定)认为意识无限广大的“有”想,而成为“非想”观法,又舍弃“无所有处定”全然否定心念作用的“非”想,而成为“非非想”观法,终而达到无思无念的非想非非想境界。

  ③相对论(Theory of Relativity):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指出在宇宙中唯一不变的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其他任何事物——速度、长度、质量和时间,都会随观察者特定的观察环境而变化。

  ④量子理论: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一1947)提出“量子”的概念,他认为光并非以持续的流线前进,而由振动的微小粒子构成,这些粒子就是量子,为量子理论奠定基础。后来陆续由爱因斯坦、波尔等科学家建立更完整的量子理论。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它能很有效地解释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等方面的物理问题。

  ⑤费里契(K.von Frisch,1886—1982):法国动物行为学家,专门研究蜜蜂的采蜜行为,发现蜜蜂是以舞蹈的方式来传递讯息。费里契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奖。

  ⑥参考费里契,《蜜蜂的舞蹈语言与定向》(Tanzsprache und Orientierung der Bienen,Berlin,1965)。

  ⑦龙树菩萨(Nagarjuna):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为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出身,皈依佛教后,大力弘法,又广著大乘经典的注释,树立大乘佛学的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广为传布全印度。龙树菩萨的著作极多,包括《中论》、《大智度论》等,有“干部论主”的美称。后世基于他所作的《中论》而宣扬空观的学派,称为中观派(Madhyamika School),并尊为中观派之祖。中观派认为,由世俗的名言概念所获得的认识,皆属于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只有依照佛理而直觉现观,才能赞得诸法实相,称为“真谛”。

  ⑧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出生于波兰,率先发现地球绕著太阳运行的现象,打破长久以来认为地球是字宙中心的观念。他将发现所得写成《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一书,但碍于教会势力,至七十岁才出版。

  ⑨参考大卫·波姆(David Bohm,1917—1992),《整体性和隐秩序》(Wholeness and the lmplicate Order,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80),第二章<on the rheo—mode>。

  大卫·波姆(1917—1992):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科学思想家和哲学家。波姆坚持认为,科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描述自然,而且在于理解自然:他进行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始终在进行哲学研究。

  ⑩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1790—1869):法国诗人。他的诗,特别是代表作《沉思集》(Meditations poetiques,1820),予人以轻灵、飘逸、朦胧的感觉,著重抒发内心的感受,不重外界事物的具体描写,语言朴素,不尚藻饰。《沉思集》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重新打开法国抒情诗歌的源泉,为浪漫派诗歌开辟了新天地。

  ⑾语出拉马丁的《沉思集》。

  ⑿阿赖耶识(alayavijnana):八识之一,即第八识。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所以又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的种子,所以也称为“种子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所以唯识宗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

  ⒀木那识(manyana):八识之一,即第七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为“我、我所”而执著,所以其特质为恒审思量。

  又此识为我执的根本,若执著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的真理。⒁意识(manovijnana):这里是专指八识之一,即第六识。依据唯识宗的说法,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各是因缘色、声、香、味、触等五种对境而产生,但这五识仅是由单纯的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境,而不具有认识、分别对境的作用:第六意识才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分别事识。

  ⒂阿摩罗识(amala):在唯识宗的八识之外的第九识,又译为无垢识。人心的本来面目乃是远离迷惑而本自清净,所以,如果转阿赖耶识的迷妄而回归觉悟的清净本体,即阿摩罗识。

  ⒃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功能,在于“保存”那个保存者(maintainer)、被保存的对象,以及被第七识末那识紧抓住视为自我的对象。

  阿赖耶识也有保存我们所有种子的功能,即所有事物的本质或能量:以及具有调和的功能,也就是转化和让所有业力成熟的功能,于是就有新的物质、心理和生理上的现象生起。

  末那识是企图抓取阿赖耶识的一部分为自我的一种我执。

  阿摩罗识是纯净无染的意识——在阿赖耶识不受到末那识的缠缚之后的名称。

  在第四章中对此有详尽的解释。

  “种子”:物质(色法)与精神(心法)等一切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佛教以“种子”来做为比喻,最早见于《杂阿含经》。“种子”一词,后来成为大乘唯识学的重要术语之一,在唯识宗的理论中,种子藏于阿赖耶识中。

  我们对这世界的感受和理解,正形塑了我们的存在。

  如果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觉受,那是因为你还没强壮到足以完全面对世界……

  若你的心失落于纷扰红尘,那么端坐于寂静森林也无济于事。

  外界的五光十色并非你的“敌人”,你的“敌人”是缺乏觉知,是失去正念。

  只要保持觉知,身体、山峰或河流都会成为你的心。

  若不扬弃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且彼此弧立的想法,在理解宇宙时就无法有所突破。

  有时,一个眼神或笑容所表达的般若智慧,更甚于千言万语或思想。禅修者经常被告诫切莫使用语言文字,这样做并非贬低语言文字,而是避免执著语言文字的危险。

  “无我”的概念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沦为一种概念,就必须跟所有其他概念一样被摧毁。

  让我们抛开自我观念,使用一种没有主词和语言。

  就像用尺丈量东西,我们也把自己的“心”套进由心本身所创造的预设模式中。

  若我们仔细看,就会见到行动的主词就在行动中,而行动本身正是主词。

  当我们见到每种行为都是行为本身的主词时,就会开始领会“知晓”这个字无限的应用性。

  阅读这些话语可能也在你内心打入一个楔子,但能否击破就看你的兴致和禅修功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0:4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梦幻泡影”
2019年11月21日 11:4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人生是一场梦吗?(图片来源:释小白小和尚)人生是一场梦吗?(图片来源:释小白小和尚)
  文/@释小白小和尚

  人生是一场梦吗?

  梦幻泡影是佛教用语,意指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佛陀讲法完毕,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0:49 | 只看该作者
印光法师:劝人戒杀吃素利益多
2019年11月20日 14:1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38人参与) 收藏本文     
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较比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了无所减者,利益多多也。(图片来源:弘化社)  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较比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了无所减者,利益多多也。(图片来源:弘化社)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复骆季和居士函

  近来放生者,多多不得其道,名曰放生,实无放生之益。以张名揭晓,令捕生者多捕,以故光绝不赞成定期放生。西湖,若不是不知事务者,提倡复放生池,何至冤枉花万数千元净资,犹令多少生命,得莫救之灾。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较比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了无所减者,利益多多也。

  近来放生的人,大多不知道放生的方法原则,名为放生,实际没有放生的利益。因为大张旗鼓,大家都知道你要放生,就会令捕生的人多多抓捕,所以印光绝对不赞成定期放生。杭州西湖,如果不是不知事务的人,提倡恢复放生池,何至于冤枉花掉上万几千元净资,还令多少生命,得到不被救护的灾害。很希望你认真劝人戒杀吃素,比起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没有一点减少来说,利益就多多了。——如诚法师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0:53 | 只看该作者
素食养生:木耳豆腐羹(图)
2019年10月26日 08:5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素食养生:木耳豆腐羹(图)素食养生:木耳豆腐羹(图)
  原料:

  黑木耳20朵、

  嫩豆腐1盒、

  胡萝卜1根、

  盐1茶匙、

  素高汤750毫升、

  水淀粉4汤匙、

  香油1/2茶匙。

  做法:

  1、黑木耳用冷水泡发后,捞出沥干备用;

  2、将嫩豆腐冲洗干净后切成0.5厘米见方的小块备用;

  3、将素高汤倒入锅中烧开,然后加入豆腐丁,煮约4分钟后再加入木耳,调入适量盐和调料;

  4、最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起锅前淋入少许香油调味。

  功效: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的光感物质,人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干木耳是经暴晒处理的成品,在暴晒过程中会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经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余卟啉会溶于水,因而水发的干木而可安全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12:2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痛苦是修行的良伴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1-21 17:23:15)转载▼
标签: 违缘 痛苦 转为道用 助缘        分类: 堪布开示
其实,痛苦是修行的良伴


其实,痛苦是修行的良伴

在生活中遇到违缘时,比如身体不好、家庭不和、工作不顺,不学佛的人因为始终想快乐、平安、顺利(这种人我们经常遇到,很多人的心愿就是如此,此外就再没有其他想法了),结果反而觉得特别痛苦;而学过佛法的人,尤其是会运用修心窍诀的人就不同了,由于他们不是很希求现世的快乐,所以遇到违缘时不会觉得很痛苦。

实际上,快乐的生活往往对修行不利,而痛苦则有可能成为修法的顺缘。如果一个人每天过得很快乐,就像天人一样在放逸散漫中虚度时日,那他根本不会对轮回生起出离心。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受痛苦,这个人就有机会生起出离心。藏传佛教的修心法门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将痛苦转为道用,那么遇到任何痛苦都会成为修行的助缘,有一次痛苦就有一次修行的机会。博朵瓦尊者说:“有的商人下雪时说:‘下雪很好,这对马蹄有利。’晚上下雨时也自我安慰:‘这样敌人就不会来侵扰了’。同样,我们遇到痛苦时也要将其转为道用,如果能这样的话,违缘就成了修行的最佳良伴。”

大家应该掌握这些窍诀,今后遇到痛苦时,可以观想以此代受众生的痛苦,或者观想这是遣除前世业障的机会,或者通过感受痛苦认识到轮回的真相。有些人就是这样,当他们极其痛苦时才明白:原来轮回就像火坑那样痛苦,现在自己只有祈祷三宝了。有些人痛苦时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佛陀最伟大,唯有佛陀才是开启智慧的明灯。还有些人痛苦时才明白:轮回中处处都是欺惑,即使最信任的人也不可靠,最耽著的欲妙也会欺骗自己。

大家应该明白,在轮回之中没有任何可依靠的东西,包括自己最执著的身体也是如此。其实人的身体和破车差不多。我们知道,破车再怎么维修也不行,一会儿螺丝不行了,一会儿轮胎爆了;同样,身体也是血肉筋骨组成的“破车”,不仅非常不清净,而且质量也很差,这样的臭皮囊肯定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平时总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不锈钢一样坚固,一旦生病时就接受不了,尤其接到病危通知书时特别伤心。当然,我不敢肯定自己接到病危通知书时能不能接受?但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毕竟自己多年来学习佛法,也很清楚这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它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因此,如果我们懂得了佛法,遇到痛苦时就会有面对的方法,这样不光能对治暂时的痛苦,还能让自己获得究竟的解脱。

——《无量寿经广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12:33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转载2019-11-21 07:39:04
我们不能越学佛法,越不相信因果,反而觉得凡事都有个什么窍门捷径,自己不需努力,求求加持,一切就搞定了。真的没那么神奇,佛法不是魔术。——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慧灯法师

断除烦恼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亲自灭除过患。如果自己不努力,想依靠外境来灭除烦恼,这可能吗?非常困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公案足以说明这一点。我们都知道阿难尊者是佛陀的堂弟,被誉为佛陀“多闻第一”的声闻弟子,对佛陀说的每句教言悉皆铭记于心,功德殊胜。但据《楞严经》记载,在佛陀讲解《楞严经》时,尊者在佛陀的教诫之下曾多次哭泣。

佛陀说:世间一切诸修学人虽然成九次第定,但仍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所以,你今天虽然多闻却不能证果。阿难闻此教言流下悲伤的眼泪,五体投地顶礼,复又在佛陀面前长跪合掌说:“自从我跟着佛陀出家以来,借助佛陀的威神力,心里常想着自己不需要劳苦修行,如来也会给我三昧。却不知‘身心不可替代,身虽出家,但并不能仅凭这个身份就认识本心’,从而丧失了认识本心的功德与机会,一直处于迷茫中。”(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楞严经》)

阿难尊者以为凭着与佛陀的亲戚关系,借助佛陀的威神力就可以获得阿罗汉果,所以他不想修,也不觉得应该修,于是一次一次地错失了证悟空性、获得圣果的机会。

阿难尊者后来是怎么证悟的呢?是在佛陀灭度后,诸大阿罗汉要结集经典(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必须证得阿罗汉果才有资格进入结集场),阿难尊者身为“多闻第一”的弟子,本应在这时背诵他曾听闻的佛陀的所有教言,可是迦叶尊者不让他进去,对他说:“你未证悟阿罗汉果,没有资格。”阿难尊者当即精进修行,仅在当夜就获得了阿罗汉的圣果位。

我们可以反复认真地思惟这段公案。阿难尊者作为佛陀的堂弟,具有多闻第一的功德,而且出家不久就获得了预留果,可就是因为他相续中长期认为“可以依靠佛陀加持代替切实修行”,在修行上有不劳而获的心态,所以即便他作为侍者在佛陀身边承事,却直到佛陀灭度之后才最终证悟了阿罗汉果。

阿难尊者的悲涕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后世众生,千万不要想着:有一个人可以替我灭除烦恼,我现在偷一会儿懒不要紧,可能过段时间福报突然现前,上师拍我一下,马上可以灭除我相续中的所有烦恼与过患。其实,上师和诸佛菩萨的加持能否融入自心,关键还要看我们自己是不是努力精进地修持,能否与他们相应。如果我们妄想不劳而获,不想从根本上改变自心,那修行则很难有进展。

——文章根据菩提洲网站在线课程讲释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12:54 | 只看该作者
憨山大师:修行之方亦有节次
2019年11月22日 14:2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画像(资料图片)明代高僧憨山德清画像(资料图片)
  文/憨山大师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即诵《弥陀经》一卷,持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或三五千声,或一万声,完即对佛回向,发愿往生彼国。此是早课,晚亦如之,如此日日以为定课,定不可缺,此法教诸宫眷,如法同修更妙,是为常行也。

  若为末后一著大事,做工夫更要亲切。每日除二时功课外,于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舍,乃至饮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

  若遇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者一声佛提起一拶,即见烦恼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

  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

  若念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即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分明了了,便知去处矣。

  此事不难行,只要一念为生死心切,单单靠定一声佛,再不别向寻思,久久纯熟,自然得大安乐自在,得大欢喜受用,殊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舍此,更无过此直捷省事者也。

  (——摘录自《憨山老人梦游集》,来源:禅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4 13:27 | 只看该作者
出家心路:一袭袈裟永不回头
2019年11月24日 08:1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一袭袈裟永不回头,但求不忘初心,但求此志不渝。(图片:福建佛学院)一袭袈裟永不回头,但求不忘初心,但求此志不渝。(图片:福建佛学院)
  文/释明通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短暂的暑假生活结束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学期。这个暑假是个有意义的暑假,甚是欢喜,给我的生命留下深深的印记。

  以前,我还是小居士的时候,从不愿意主动早起上早殿,每次都是等师父上到一半才肯爬起来。这是我落发的第一个假期,却能够能自觉地早起做功课,我想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修行的意义吧。

  农历七月十五,在世间上称之为鬼节,在僧团中是一个殊胜的日子,七月十五称为吉祥日、欢喜日、感恩日和教孝日,所以每个寺庙都会举行诵经超度等各种佛事。当然,我们庙也不例外,一个七月份都在诵经、念佛,师父们还会带领居士们念佛、诵《地藏经》,内心总会无比欢喜。

  在这个假期,我们班又诞生了七位法王子。当然,也包括我。有句话:洗去浮躁,除去繁发。我曾读到过一句话——人生那么无常,既然都是活着,为什么不能活得不一样点呢?我想做那个很酷的人,一袭袈裟永不回头,但求不忘初心,但求此志不渝。

  以前的心境易动缘,而现在已经淡然。刚出家没几天,在街上有个小女孩看着我突然说:“妈妈,你看,她是和尚。”一时,感觉自己的头越来越低了。其实心里并没有任何的涟漪,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就感觉路上的行人一直在瞪着我看,可能刚出家有点不习惯吧。然而,出门在外,以后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毕竟我们都是穿着僧服的师父,跟世俗人不一样。

  出家的那一天,欢喜而又激动,是甜的。居士菩萨合掌向我问讯,是甜的。听小庙那边的信众说出家后很庄严,是甜的……其实,从出家的那一刻起,便是甜的。

  在落发的前一天晚上,师父问过我:“想过为什么要出家了吗?出家之后要做什么?”我想: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发大愿力,这才是在僧团中应该做的事。

  我们的小僧活是多姿多彩的,是五颜六色的,就像修行的法门一样,像个万花筒。所以,我们既然选择了出家,就应该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在这里,要感恩一切善缘成就,让我得以出家,感恩!  

  (来源:福建佛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5 09:5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梦幻泡影”
2019年11月21日 11:4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5人参与) 收藏本文     
人生是一场梦吗?(图片来源:释小白小和尚)人生是一场梦吗?(图片来源:释小白小和尚)
  文/@释小白小和尚

  人生是一场梦吗?

  梦幻泡影是佛教用语,意指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幻术、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佛陀讲法完毕,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1:59 | 只看该作者
广钦老和尚: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1-24 19:37:12)转载▼
分类: 学佛入门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朗,无明散去。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并没有感到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不要以为佛菩萨是多苦,佛菩萨已从苦中磨得业障消除,没有苦感,做什么事都已轻松自在,而不觉得在做什么,也不觉得自己在度众生。

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那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

我们念佛就是要念到花开见佛,什么叫花开见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颜悦色以道理行之,对人要亲切和蔼,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令人望之却步,当法师的也要如此才能度众。凡事照道理来,就事论事,不可用烦恼心去应付,对人不论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我们心也清爽,照这样做去,心无烦恼,便是花开见佛。

参学是在参自心,参我们的烦恼心、烦闷心、对人善恶是非的分别心,参我们对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别,不起烦恼,得无烦恼心、无挂碍心,是心参。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炼我们不起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对一切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开发智慧。

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这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什么事都要学习放下,不要执着,不要样样记挂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么戏。否则,自己跟着起烦恼,一起堕到三恶道去。

这个人生就像在演电视剧一样,各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剧情发展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戏的人也随着剧情忽喜忽乐、忽忧忽悲,而这好恶忧乐,也不过是我们自己眼根对尘境,在分别取舍。我们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样,顺境、逆境、善的、恶的,心境随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恶习深重,眼根对境,见恶易随,见善难徙,看到恶的,契合自己的恶性习气,就心生欢喜,恣心纵意,随顺而去;而听到佛菩萨的作为,像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却心生为难,认为那只是佛菩萨们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效得来,心生退却,对佛菩萨只有空赞叹。结果,好的没学到,坏的却越染越深,这就是本身没有誓愿力的缘故。

如果要练不倒单,先要从淡泊两字开始学起,等到衣食住都能无碍,贪嗔痴也都消灭了,这样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谈到禅定功夫。

如遇高兴欢喜,则问是什么人在欢喜?如遇烦恼,则问是什么人在烦恼?

凡遇到什么事,皆一句阿弥陀佛,高兴也好,烦恼也好,要远离是非,也是一句阿弥陀佛,要静下来念佛,念到睡着也很好,一念(一念不生)能超出三界,又一念(念而无念)到西方。修行要眼假装没看到,耳装没听到,老实念佛,现在你们都是眼睛睁大大的,仔细看看。修行要人家愈不认识,愈好修。

我们打鼓时,念“公事办,公事办,公事办完办私事”,就是不可人劳我逸,只图自己念佛、拜佛、诵经,这些是属私人的事,若不发心于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顾自己的念佛、拜佛,这样的修持,乃是执我相,心地只有越来越窄,一辈子无法解脱。反之,将身心奉常住,为众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这样,虽然没时间拜佛、诵经,但一切的经藏已在其中,则智慧渐开,心胸渐广。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历练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方能得到解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至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如获至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2: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境界真的没法说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1-23 06:30:16)转载▼
分类: 随机说法
这个境界真的没法说

佛有五种智慧: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如实通达法界的智慧为法界性智。这个法界是华严宗讲的一真法界。众生有分别,所以安立了十法界;佛没有分别,安立了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一即是不二的意思。现在不要说出家人,连在家居士都会说“不二法门”。那什么叫“不二”?其实他们并不明白,说不二、不二,可说着说着就变成“二”了,越学越“二”了!



一真法界,一即无二;真即不妄,交彻融摄,故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故称一真法界。

  

这样讲大家都听糊涂了,这就对了,如果你明白了,就不正常了。除非你是极特殊根基者,一点就开悟。大家慢慢来,我们有九加行,通过九加行的次第修行,我们最后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这是一个超越的境界,不是言思的范畴,是说不清楚的,只能给大家这样表达或形容。也许你能找出很多漏洞,但没有办法,这是语言的问题,不是佛法的问题,也不是我的问题。用语言只能这样表达和形容。




这个境界是远离言思的,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正法。当初达摩祖师不想诸法实相被世人曲解,所以一句话也没说。这就是一真法界,也是唯一的真如,如实通达即为法界性智。





——摘自2019年莲师法会开示(二)关于五身五智的讲解


分享:
2

喜欢

1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284)┊ 评论 (2)┊ 收藏(0) ┊转载(3)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厉害了,我的佛!
后一篇:一个人的含金量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发评论]
欧热措

至诚顶礼大恩根本上师仁波切!!!
11月23日 15:39回复(0)

曹盛华1993

南無阿弥陀佛,喇嘛牵
11月24日 07:04回复(0)

幸运百合J调风浪

开心
11月24日 09:33回复(0)

发评论
正阳斋随笔 :

小新小浪炮炮兵张富贵旺狗悠嘻猴酷巴熊更多>>
就不买你股市发霉陈水边裁员音乐贴你抢车位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新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厉害了,我的佛!
后一篇 >
一个人的含金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2:14 | 只看该作者
石头希迁禅师与《肇论》
2019年11月25日 11:1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石头希迁禅师(资料图片)石头希迁禅师(资料图片)
  文/黄夏年

  石头希迁(700—790),青原行思门下大弟子。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县)人。少年时投身六祖慧能门下出家,不久六祖圆寂,按六祖临终嘱咐转为行思门下,辩对问答,敏捷承当,颇得行思首许,得法印可,随后至南岳结庵而居,住于南台寺东石台,因而获得“石头和尚”美名。希迁禅师道风卓著,戒行高超,对法蜿转,细腻有致,世人瞩目,是我国晚唐的著名禅师,禅宗曹洞宗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由于他对禅宗做出了重大贡献,寂后唐僖宗赐谥“无际大师”。身后弟子多人。说法不一。

  一

  希迁禅师礼六祖,六祖一见忻然,堪其为法器,再三抚顶而劝之曰:“子当绍吾真法矣。”(《祖堂集》卷四)于是落发离俗出家。无元十六年(728)受大戒于罗浮山(今广东省境内)。出家后,涉佛书,出法相,虽自称“不拘小节,不尚文字”,(同上)但却又因读《肇论》而多有感。关于这一问题,史乘曾有记载,文不见多,俱载如下:

  《祖堂集》卷四云:

  “因读肇公《涅槃无名论》云:‘览万象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乃叹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已,法身无量,谁云自它。圆镜虚鉴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真一,孰为去来,至哉斯语也。’”

  《五灯会元》卷五云:

  “师因看《肇论》至‘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呼!’师乃拊几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已。法身无象,谁云自它。圆鉴灵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

  《肇论》是东晋著名僧人僧肇所著的一部佛教哲学著述。释僧肇,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俗姓张。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家境贫寒,只好替别人抄书,一边抄书,一边努力学习,“历观经史,备尽坟籍”。(《高僧传》)初“每以《庄子》、《老子》为心要”,(同上)为书中玄幽匿测的高深哲理而叹报,后读《维摩经》,于深邃义理,乃“欢喜顶受,披寻玩味”,(同上)决定皈依佛门,剃发为僧。出家后遍览佛书,学善方等,挹龟兹鸠摩罗什之名,西去凉州求法,得什师真传,主述空义,罗什誉为“秦人解空第一者”。

  僧肇的《肇论》是一本佛教哲学论文集。全论由《涅槃无名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和《物不迁论》4篇文章组成。从南朝起,《肇论》就享誉在中国佛学界,建邺小招提寺僧慧达曾为之作《肇论疏》2卷,唐代有僧元康的《肇论疏》3卷,以后又有北宋遵式的《注肇论疏》6卷,宋净源的《肇论中吴集解》、《肇论集解令模钞》二种,元文才《肇论新疏》、《肇论新游刃》二种,明德清的《肇论略注》6卷等多种。总之,据统计现存的注疏不下数十种,散失的则更多。(参见日本牧田谛亮《关于肇论的流传》载冢本善隆《肇论研究》第281页,法藏馆)《肇论》的哲学思想丰富,思维绵密,体系严谨,逻辑性强,因之深为中国哲学界重视,是中国哲学的经典名篇,亦是中国佛教哲学的代表作,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

  《祖堂集》和《五灯会元》载希迁阅读《肇论》之《涅槃无名论》因而有感。《涅槃无名论》是僧肇在鸠摩罗什师逝世后,痛感恩师远去,追悼永往,翘思弥厉而作的。一天,后秦安成侯姚嵩向僧肇请教有关涅槃的问题,于是僧肇撰写了此文。全文共8000字,以问答的形式,“十演九折”,即问者提出9种责难,辩者一一作出10种回答,解释了涅槃的定义、理论、意义等等,强调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体现出一种“寂寥虚旷”的精神,变化微妙,没有相状,全无踪迹,不在轮回之中。人们对它既不能从形式上或名称上去判断,也不能去直观地把握它、认识它,涅槃在虚空中永远存在,失掉了它,也就失掉了真实的一面,得到了它,又暴露出自己的无知愚蠢,所以这是一种非世俗之人可以了解或掌握的“智慧”。僧肇撰完此文呈给秦王姚兴看,姚兴读后备加赞赏。敕令缮写,颁给诸位太子皇侄,流传甚广。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涅槃无名论》看作是僧肇的优秀文论,从没有怀疑过它的真伪。但是从1938年以后,汤用彤先生对此文提出质疑,认为它不可能是僧肇所作,以后引起人们的争论。现在学术界分为二派,一派认为它是僧肇所作,另一派持怀疑态度,至今仍无定论。(参见拙作《僧肇著述研究综述》载《广东佛教》1996年第3期)

  希迁禅师所读有感《涅槃无名论》的一段话,载于文中“通古第十七”,全文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槃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这一整段文的大意今译为: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槃。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槃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涅槃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

  总之,僧肇就是以般若无二,不一不异,相即相离的道理来说明涅槃解脱的通古之道。希迁禅师仅是撷取了最前面的一段话有感而发而已。他叹曰:‘圣人无己,靡所不已。法身无量(象),谁云白它。圆镜虚鉴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真(非)一,孰为去来,至哉斯语也。’”很明显,希迁对僧肇所说的“空洞无象”、“会万物以成己”的不一不异、“物我玄会”的般若观照的思想,有一种共鸣,因此他对它评价甚高,认为“至哉斯语也”,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佛学思想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

  般若思想是印度龙树大师建立的一种独特观照理论,由鸠摩罗什完整地在中国介绍出来,僧肇亲承乃师的真传,将其发扬光大。般若思想也是中国佛学最早流行的思潮,僧肇因对建设般若学有铸鼎之功,故被人奉为三论宗祖,继之而后的是涅槃佛性的思想。般若学的重要性在于给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空有相即、不一不异的思维模式使中国人对印度的空观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但是佛教是一种宗教,宗教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心灵问题,它的使命是让人获得解脱,所以涅槃解脱、佛性当有是佛教的最后归宿。僧肇作为一代龙象、佛学大师,他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希迁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涅槃无名论》虽然是应命之作,但是它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体系。僧肇阐释涅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无疑是般若观照,即用相即相离、体用不二的思想来说明涅槃的现实性,“涅槃非有亦复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涅槃无名论·开宗第一》)他反对在有无之外再树立一个独立的涅槃,认为取得涅槃要不离诸法,他批评说:“有无之外别有妙道,非有非无,谓之涅槃。吾闻其语,未即于心也”。)《涅槃无名论·徵出第四》)这是说只强调“非有非无”离开有无谈涅槃,是没有抓住涅槃的实质。“既论涅槃,不可离涅槃而语涅槃”。(《涅槃无名论·玄得第十九》)他最后给涅槃下的定义是:“夫涅槃之道。妙尽常数,融冶二仪,涤荡万有。均天人,同一异,内视不己见,返听不我闻,未尝有得,未尝无得”。(同上)但是从僧肇的涅槃发展思路来讲,由于他要以空观的理论来强调涅槃实践的境界、体验特点,在逻辑上必然要发展到“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的唯心所造之结果。

  希迁说“圣人无己,靡所不已”,是对僧肇的“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的理解。“无己”的前提是“空洞无象”,既是“空洞无象”才能推出“万物无非我造”,有了这个前提才能“不已”,即在“无己”的情况下,做到了“会万物以成己者”,最后推出“靡所不已”的逻辑结果。唐元康也认为:“空故无象,故以万物为己体也。会万物以成己下,圣人为体,以万物之体,为己体耳”。(《肇论疏》卷下)希迁在“万物成己”的看法上完全继承了《肇论》的思想。

  僧肇认为在“儒童菩萨时于七住,初获无生忍,进修三位”(《涅槃无名论·难差第八》)的说法是不通的,因为“若涅槃一也,则不应有三,如其有三,则非究竟。”(同上)也就是说,按佛教的说法,得第七住可获得法性身,但还需要继续修习八、九、十三位,才得大圆满。从般若观照来看,涅 槃不应有三,如果有三不能达到不二之究竟,所以它与般若不符。唐《元康疏》亦云:“若涅槃一也,则不应有三。……若有三乘,若有三位,明知未究竟之道。……诸经各说不同,何为取正耶。”僧肇继续评论说:“无名曰:然究竟之道,理无差也。……夫以群生万端,识根非一,智鉴有浅深,德行有厚薄,所以俱之彼岸而升降不同,彼岸有异?异自我自,然则众生经殊辩,其致不乖。”(同上《辩差第九》)肯定同趋彼岸是同,升降则有异。希迁说:“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正是对此义的继承和发挥。希迁又举有名论的话说:“有名曰:经称法身已上,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象测。体绝阴入,心智寂灭,而复云进修三位,积德弥广……既以取舍为心,损益为体,而曰体绝阴入,心智寂灭,此文乖殊,而会之一人,无异指南为北,以晓迷夫。”(《涅 槃无名论·讥动第十四》)僧肇接着批驳了这种责难,他说:“无名曰,经称名人无为而无所不为,……菩萨住尽不尽平等法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即其事也。而以南北为喻,殊非领会之唱。”(同上《动寂第十五》)唐《元康疏》云:“七地以上菩萨悟无生忍,得法性身,何得云儒童菩萨进修三位,广积众德耶?可见他们都从三乘三位的角度,批评了渐悟的涅 槃观。希迁说:“法身无量(象),谁云自它”,也是站在般若的角度支持僧肇有为与无为相统一,顿渐圆融的观点。他认为,法身既是无象无量的,应是圆融自如的、圆满的,既进修三位,积德弥广地渐修,又入于没有生、住、异、灭变化的“无为境”,因此“法身大士,体实相空,以智寂灭,而形充八极”(《慧达疏》),“圣人自在,无为即为,为即无为也”。(《元康疏》)故圣人不执着于外缘,对“自它”强作分别自然,纯属多余了。

  “圆镜虚鉴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是希迁对“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的涅槃观之认识。“圆镜”是指“至人之心,皎明如镜,照万事尔”(《元康疏》)的一种自在认识,即是《肇论》所说的“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体玄”之“玄”,指“至人戢玄机于未兆”之“玄机”,是“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之“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的“理”,是“道远乎哉,触物而真也”,(僧肇《物不迁论》)“无生即真,真即空也”(《元康疏》)的“空理”。“圣人体此空理以成圣……得此心者,名大涅 槃。”(同上)所以希迁认为,以圆明澄净虚灵寂昧之心,鉴照于六合三世,世界万象的空理都是自现的,即自性是空的。希迁的确把“肇公此言,妙尽幽极也”(《元康疏》)的特点给牢牢地抓住了,并真切地给再现出来了。

  希迁和尚曰:“境智真(非)一,孰为去来”,“境”指证悟之阶位或境界,如“法身已上,入无为境”,“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之“诸法”;“智”指“圣智”,即“以知涅 槃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之“圣心”、“空理”。“境智真一”即是“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 槃。”唐《元康疏》云:“《中论》云:不离生死而别有涅槃。又去诸法无边放下,此谓诸法与菩提同也。契会妙理,即是涅槃也。知万法冥然一体,是谓妙契也”。“孰为去来”则是说“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元康疏》云:“覆明不二也。物我同归无极之理也。推进涅 槃,于先不光,抑退涅槃,于后而不后。既而不先不后,有何始终乎?”希迁从般若观照之角度把非一非异、来去无二的思想做了归纳,肯定了境与智的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先后始终的时间关系,融于汇通,达于一处,推为至极,誉之“至哉斯语也”。

  以上笔者介绍和考察了希迁禅师与《肇论》的关系,可以看出,希迁和尚虽然对《肇论》的解说不多,但书中记载的他的这些话都可以在《肇论》中找到根据,说明他的确是非常了解《肇论》,曾经仔细、深入地读过《肇论》,而且将其消化后,加以提炼,用自己的话来作了精辟的总结。因此我们可以说,《肇论》的般若空宗思想对石头的思想起过很大的影响。在唐代,三论宗已经衰微,研习《肇论》者鲜有人者,一部《续高僧传》仅在《玄奘传》、《道超传》、《智周传》中谈到研读《肇论》的事迹。希迁禅师就属于少数研习《肇论》之一,而且取得了成绩。史书记载他“不尚文字”,但从他与《肇论》的因缘来看,说明他并不是不读书,而是他不唯经、不唯上,通过读书,消化内容,最后为我所用。

  (来源:《禅》刊1998年度第二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12:08 | 只看该作者
戒体戒行与戒用之浅释
2019年11月26日 14:08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道宣律师像(资料图片)道宣律师像(资料图片)
  文/大安法师

  南山律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之一,它的开山祖师道宣大师曾以圆宗的理念建立戒学的体系,将戒学总结为戒相、戒体、戒行、戒用四种情况,既缜密又深广。我们沿用他的体系接着来讲五戒。

  五戒戒相的具体内容,上篇已经谈过,接下来谈一下五戒的戒体、戒行和戒用。

  一、戒体

  五戒的体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它是借助于一种授受的羯磨法熏习而成的。

  我们本来就有一颗清净之心,在这个基础之上,通过羯磨作法,到第三遍时,我们的阿赖耶识就会自动熏习成一颗种子,即心体上自然形成清净戒的德相,就称为“无作戒体”。

  无作戒体又为什么被称为“无作”呢?

  “无作”即是无因缘的造作,是因为此戒体能够在我们未来的修行生活当中任运地止恶修善,虽然无形无相,却有功能作用,所以称之为无作戒体。

  二、戒行

  我们已经知道无作戒体是修行生活中任运地止恶修善戒行之因,由戒体称性而行就可称为戒行。

  受戒之后,遇境逢缘,就得思惟自己受过五戒。就是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这五种行为规范,绝对不能去触犯。这叫止——就是不能去做。

  三、戒用

  通过得戒体,我们生起持戒的行为,任运地止恶修善,这就是持戒的作用。

  我们持戒越精严,戒体发挥作用就越强;持戒越松弛,戒体发挥作用就越弱。如果我们不持戒了,行为上破戒了,戒体的作用也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护持戒律,要如护持明珠,勿使其沾染灰尘。

  ——摘录自大安法师五戒开示(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0:40 | 只看该作者
净界法师:一念心性清净本然
2019年11月28日 14:13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妄本无因,因迷故有。(摄影:海朝)妄本无因,因迷故有。(摄影:海朝)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妄性真。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长相不同,你看你的长相跟他的长相不同,我们的长相跟蚂蚁的长相也不同,但是这个长相是生灭的。

  你前生长得跟今生也不同,你来生的长相跟今生也不同。而我们在不同当中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本性,在《法华经》里面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把生灭的相状,啪!整个破坏了,开显众生本具的心性。

  在《法华经》当中,所有的人听过以后,没有人产生怀疑;所以《楞严经》是圆教中还带一点别教的思想,有些人还是产生怀疑,佛陀还要再宣说。所以,它只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因为它是方等时,四教并谈,以圆教为根本,但是含有藏通别的教法在里面。

  这个地方先把二乘心中的问题提出来。

  这以下我们看戊三,正说。佛陀正式地说明所谓的“胜义中真胜义性”,就是所谓的真妄不二、性相圆融的道理。分两段:第一段,答迷真起妄以释理违事难;第二个,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

  先看第一段,佛陀讲到这个理违事难。说,我们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说你这个心是无相的,无相怎么就产生这些身心世界的男人相、女人相出来呢?佛陀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因为“迷真起妄”。“迷真起妄”,这个“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妄”就是无明妄想。

  我们解释一下。我们只能够说“迷真起妄”,不能说“从真起妄”,真怎么能够生起妄呢?佛陀观念里面是说“妄本无因,因迷故有”,妄想是没有理由的,没有原因的。妄想从哪里来?它本来就是没有根本嘛,达妄本空嘛,你说它从哪里来?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嘛,“妄本无因,因迷故有。”你不能够说妄想从真心出来,那就完了。清净本然怎么会有妄想?我们只能够说,因为我们迷失了本性,所以产生了妄想。

  后面佛陀又讲一个故事。他说,什么叫迷真起妄呢?说有一个人,一个很健康的人,早上起来照镜子的时候,诶,突然觉得:我的头不见了。他的头还在,但是他认为他头不见了,产生这一念的迷情,然后就到处说:“我的头到哪里去了?”

  一个有智慧的人过去,一个巴掌“啪”打过去,诶,他醒过来了。他醒过来的时候,他头就在了;但是他在迷惑的时候,他头也在啊。他只不过是怎么样?只不过是一念的迷情嘛!

  所以我们凡夫跟佛差在哪里呢?“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所以虚妄地显现了三界。当我们返妄归真的时候,最后觅之了不可得。

  这个就是所谓的迷真起妄。这个观念,这四个字,佛陀后面会详细地说明。

  (来源:佛教导航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34 | 只看该作者
印光法师:劝人戒杀吃素利益多
2019年11月20日 14:1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59人参与) 收藏本文     
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较比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了无所减者,利益多多也。(图片来源:弘化社)  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较比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了无所减者,利益多多也。(图片来源:弘化社)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复骆季和居士函

  近来放生者,多多不得其道,名曰放生,实无放生之益。以张名揭晓,令捕生者多捕,以故光绝不赞成定期放生。西湖,若不是不知事务者,提倡复放生池,何至冤枉花万数千元净资,犹令多少生命,得莫救之灾。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较比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了无所减者,利益多多也。

  近来放生的人,大多不知道放生的方法原则,名为放生,实际没有放生的利益。因为大张旗鼓,大家都知道你要放生,就会令捕生的人多多抓捕,所以印光绝对不赞成定期放生。杭州西湖,如果不是不知事务的人,提倡恢复放生池,何至于冤枉花掉上万几千元净资,还令多少生命,得到不被救护的灾害。很希望你认真劝人戒杀吃素,比起劝人集资放生,仍旧吃肉,没有一点减少来说,利益就多多了。——如诚法师译

  (来源:弘化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3:37 | 只看该作者
印光法师:善恶因果皆自心感召(图)
2019年10月29日 14:1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2人参与) 收藏本文     
夫善恶因果,皆自心之感召。世人不知,佛为详说,汝谓佛设,岂真聪明乎哉。(图片来源:弘化社)夫善恶因果,皆自心之感召。世人不知,佛为详说,汝谓佛设,岂真聪明乎哉。(图片来源:弘化社)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某居士书

  阅来书,知汝聪明尚不彻底,故以儒佛之因果,与世间王法之赏罚同论,则似有理,而实无理矣。世间赏罚,约人情为定。因果,乃心识所感召,儒释无二道。汝以儒所未发明者,谓儒尽乎此,此亦汝聪明不彻底之一证。夫善恶因果,皆自心之感召。世人不知,佛为详说,汝谓佛设,岂真聪明乎哉。果报之来,有在即刻即世者,有在来生后世,及多生多劫者。汝嫌报远,而欲令速报,则成邪见。

  看完你的来信,知道你聪明的还不彻底,所以将儒佛的因果,与世间王法的赏罚等同来讨论,似乎有些道理,而实际上没有道理。世间王法的赏罚,是约人情来楷定的。因果,是自己的心识所感召,儒家佛家没有二个法道。你认为儒家没有阐发显明出来,认为儒家就到此为止了,这也是你聪明的不彻底的一个证明。善恶因果,都是自心的感召。世间人不知道,佛为我们详细说,你认为这是佛陀的布置施设,这哪里是真的聪明呢?果报来的时候,有的在当下一刻、当下一世的,有的在来生后世,以及多生多劫的。你嫌果报太远,而想要让这个结果快速地现报,就成为邪见。——如诚法师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4:44 | 只看该作者
蕅益大师:福慧二轮不可暂废
2019年12月01日 08:27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福慧二轮,不可暂废,废则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矣。(摄影:惜缘小和尚)福慧二轮,不可暂废,废则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矣。(摄影:惜缘小和尚)
  文/蕅益大师

  示用晦二则(其一)

  法身之性,本无差别,佛异众生,修德有功而已。修德亦皆性具,众生日用不知者,痴爱异见,为之障也。欲彰修德,莫先除障。修德有二,一般若,二解脱。欲证般若,须勤闻思修三慧。欲证解脱,须勤施戒心三福。施除贫乏,得大助道,戒除垢染,成就法器,心除散乱,能引实慧。所以福慧二轮,不可暂废,废则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矣。

  呜呼,末世求真修福慧者,厥唯艰哉。或师心任意,或纵恣宿习,或精勤不得其门,唐捐苦行,或知路不肯举足,坐待日暮,或甫欲入路,外魔内障,顺逆境缘,纷纷竞作,有志不展,可痛哭流涕者,不止一二事也。彼发心不真正,志愿不远大,誓力不勇猛者,具不足论。

  且如朽人,二十四岁出家,父未葬,母乏养,毅然剃发染衣,作务云栖,坐禅双径,住静天台,心真正,志远大,誓勇猛。将出家,先发三愿,一未证无生法忍,不收徒众,二不登高座,三宁冻饿死,不诵经礼忏,及化缘以资身口。又发三拌,拌得饿死,拌得冻死,拌与人欺死,终不出一言理是非,竞得失,何况有报怨复仇之事。故数年行脚,不敢乱走一步,轻发一言,动大众念头。特因少年,稍通文墨,未几为道友所逼,辄为商究佛法,遂致虚名日彰,于三愿中违却不高座愿。又因初出家时,急要工夫成片,不曾依剃度师作务三年之训,始意工夫成片,仍可作务,岂料虚名所误,竟无处可讨务单。一蹉百蹉,福轮欠缺。三十年来,自利既不究竟,利他又无所成,虽种种著述,仅与天下后世结般若缘,而重兴正法之志,付诸无可奈何矣。岂不大可恸哉。

  汝志兼修福,甚慊予愿。但汝资虽颖,质虽诚,志虽正,而禀气柔弱,短于人情世故。既柔弱短智,莫若一笔句倒,作一痴呆汉好。若不能涉入,又不能句倒,反多一种,不觉福慧具受伤矣。孔子谓邦家必达者贵质直好义,察言观色。此双修二轮之秘诀也。夫质直者,正念真如也,好义者,乐集功德也。二者皆以察言观色为进修方便。盖修此二轮,必须亲近知识,儒所谓亲仁也。必须随顺众生,儒所谓泛爱众也。夫亲爱之道,非察言观色,则我法炽然。我法炽然,不唯不能升堂入室,竭力尽诚,恐不至深获戾于仁众不止。良由智光未露,则福德全伤,福德全伤,则智种灭没,是修惑业,非修福慧也。

  汝欲修此观察妙法,请从一笔句倒始,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逮积福多,善根淳厚,只此痴呆汉子,却能如水之随处流行,泛应曲当。若坐立去来,悉不逆前人意,如须菩提是相似痴呆,亦相似察言观色。若观十法界众生,称汝名者之音,令彼前人悉得解脱,如观世音,是分真痴呆,亦分真察言观色。若外道婆罗门怀善恶心而来,莫不悦可其意,乃至随缘赴感靡不周,如释迦牟尼,则究竟痴呆,亦究竟察言观色。身证二严,号称两足,邦家必达,义极于此。呜呼,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一个荔枝,壳剥了,核去了,放在你口里,只代咽不得。用晦其深思之。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

  (来源:禅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4:54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佛的“四无畏”
2019年11月30日 14:1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4人参与) 收藏本文     
无所畏,这是指的四无畏,无畏就是指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图片来源:南普陀寺)无所畏,这是指的四无畏,无畏就是指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图片来源:南普陀寺)
  文/宏圆法师

  无所畏,这是指的四无畏,无畏就是指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

  第一是一切智无畏,就是佛在大众中说,我是一切智人,佛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无所畏惧。比如有几位比丘从远地来,佛就慰问他们说,这一路上住的安乐吗?乞食能够得到食物吗?有人就说了,佛是一切智人,应当无所不知,为什么还要问呢?佛对此无所畏惧,回答说,我是一切智人,无所不知,但是是为了摄受他们,让他们听闻佛的慰问发起道心,所以随顺世间的师资人情才这样说的,就是顺世间人情故。佛是悉知悉解,所以一切智无畏。

  第二是漏尽无畏,佛在大众中说,我断尽一切烦恼,佛这样说的时候无所畏惧。那又有人问了,佛说自己断尽烦恼了,既然烦恼断尽了,为什么对罗睺罗用爱语,却骂提婆达多呢?佛对此无所畏惧,对他说,我确实烦恼已尽,之所以这样做,是随顺他们的根性来教化来调伏他们的。佛本身没有烦恼,是为了调伏众生,随他们的根性。

  第三是障法无畏,佛在大众中说诸障法而无所畏惧。比如佛为弟子们说,欲爱能障圣道,有人问,为什么斯陀含最后一次返回人间的时候,还对妻子生起爱欲呢?斯陀含,二果圣人,也叫做一来,生到天上后,还要往返人间一次。佛对此无所畏惧,对他说,我说的是爱欲障碍证三果以及阿罗汉,不是说初果二果已经能离爱欲,这是障法无畏。

  第四是苦尽道无畏,佛在大众中说,戒定慧等尽苦之正道而无所畏惧。比如有人问,佛说圣道能尽诸苦,为什么迦留陀夷已经证了阿罗汉,还会被人杀死?阿罗汉也是被人杀死,最后还是把他埋到大粪当中的。佛对此无所畏惧,对他说,我说圣道确实能尽苦,是说未来,不是看现在。

  (来源:南普陀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2 01:10 , Processed in 0.04842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