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30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5:52 | 只看该作者
口头上的忏悔没有用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2-02 07:06:35)转载▼
分类: 随机说法
口头上的忏悔没有用


我们忏悔时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四种对治力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如果连四种对治力都不具备,就不是忏悔,不能归纳到忏悔之中。

  

第一个是所依对治力。深信佛就我们的前上方,不只是这样想,而是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外在的所依对治力。这样,你随时都可以跟佛感应道交,这种所依对治力可不简单。



内在的所依对治力即菩提心。你刚才的那种认知,那种觉悟,就是内在的所依对治力,所以外在的所依对治力和内在的所依对治力,是要结合的,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是不能分割的。



我们有时候大概地观想一下金刚萨垛佛,但是没有内在的金刚萨垛。这样即使你观出来了,也不是真正的金刚萨垛佛。真正的金刚萨垛佛是你觉悟的心态,在觉悟的状态中才会显现,具有智慧的人才能感应道交。



迷是一切祸害的根,即无明,是佛法里讲的轮回之根。一个迷信者,在无明的状态中怎么能见到佛呢?在无明的状态中见到的不是佛而是魔!内心觉悟了佛才会现前,具有智慧的人才可以跟佛感应道交。如果没有依所依对治力去观想、去修持,很难。所以第一个条件所依对治力,很多人都不具备。



第二个是厌患对治力。厌患对治力是对自己曾经做过的恶业,生起了无比的追悔之心。这些恶业也是在无明的状态中产生的,如果具有所依对治力,内心觉悟,自然就有了第二个对治力,即厌患对治力。



第三个是返回对治力。这是改过的决心,不再犯同样错误的决心。如果具备了第一个条件,第三个条件返回对治力自然就具备了。



第四现行对治力。如果第一个所依对治力到位了,现行对治力也自然能圆满。



四种对治力的根本在哪里?就是所依对治力!先别想其他的,懊恼自己观不出来,背不下来,这都不要紧。把功夫下到所依对治力上,做到了所依对治力,其余的几个对治力自然就会圆满,就会到位的。



我们修行有时候需要低调,不能要求太高,一口吃不成胖子。部就班地来,着急容易跌倒,一旦跌倒了,很难再站起来。所以先把基础打好,比如刚才的四种对治力,先把第一个对治力做好,其他自然就一通百通了。



现在有些人开口闭口都是忏悔,到我这里来也经常说忏悔,这都是口头上的忏悔,没有用!最起码要具足四种对治力才是真正的忏悔。到我里来痛哭流涕,看上去好像很虔诚。其实在佛和上师面前忏悔,要不覆不藏,可是却有那么多的隐瞒,还说忏悔,我已经听腻了。




——摘自《2019关于忏悔的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00 | 只看该作者
明海法师:在生活中观自在
2019年12月04日 14:19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心经》简短的二百六十字直指般若的心要:不二。(摄影:@箫吟清)《心经》简短的二百六十字直指般若的心要:不二。(摄影:@箫吟清)
  文/明海法师

  ——《心经》与生活禅

  建设禅意的生活,实现禅与生活的不二,这是生活禅的主旨;空色不二,空受不二,乃至空识不二,总之,存在(生活)与超越(自在)不二,这是《心经》的主旨。生活禅与《心经》表达同一个主题:在生活中观自在,实现自在。

  一、《心经》的精髓是“生活与解脱不二”

  《心经》简短的二百六十字直指般若的心要:不二。“二”是什么?“二”是矛盾。凡夫因为有执著,所以有分别,因分别而有种种的矛盾(其实矛盾本无所谓有),烦恼由此而生。人类生活的世界里矛盾是很多的,这些矛盾都是“二”;人与自然是矛盾,个人与集体、社会是矛盾,权利与义务是矛盾;人的感情和理智是矛盾,精神与肉体是矛盾。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方面雄心勃勃,想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时或想逃离,逍遥自在,“归去来兮”,这也是矛盾,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总之,我们的生活里充满矛盾。这些矛盾中有一个根本性的矛盾,那就是生活与解脱的矛盾,用哲学术语说是存在与超越的矛盾。

  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一种强大力量的推动下在生活的轨道里转开了:上学、考试、升学、就业、婚配,生儿育女,一环接一环,没有喘息的机会,总是要你往前走,总是要选择,或者这样或者那样,选择后又有一系列的后果要承担,比如职业,选择了教师,那就要备课、吃粉笔灰,跟着找对象,自我介绍第一句就是:我是教师,由此你的婚姻就一定会按一种路线发展,由此……。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有人形容像是背着石头唱戏,很累很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用“虚无”描述人的存在,这种虚无是巨大的重量,沉甸甸的压在人身上,无法逃避,因为你总要选择,总要往前走,想开小差是不可能的;你能什么事都不做,但不能什么都不想。

  面对这样的人生,很多人都想:能抽身到另一个星球上歇几天假就好了。--这就是超越的问题、解脱的问题。

  人们生活的问题无非是要解决吃、穿、住、行以及家族、种族的繁衍,而解脱和超越则是人的终极关怀。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我是谁?如何获得自由?这些都是宗教所要解决的。几乎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或者是巫术,或者是发展完备的宗教。基督教许诺幸福圆满的千年王国,伊斯兰教提供真主安拉的庇荫。而佛教说:人生是苦的(空虚),充满烦恼,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是谓现证涅槃。禅宗最充分地发扬了佛教的解脱说,它要我们当下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在烦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生活禅”高扬禅宗现证涅槃、见性成佛的主题,提倡在生活中观自在,在繁忙中证解脱,在纷纭尘世中实证自在无碍、空灵澄澈的禅境,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心经》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这一点。

  《心经》开头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句是《心经》的总纲,后面从不同角度反复解释什么是“五蕴皆空”。这句里“照”字译得十分传神。什么是“照”呢?本来存在的事实,因为没有光明,就乱分别,瞎摸索;开关打开,光明显现,露出庐山真面目:哦,原来是这样,是五蕴皆空。可见“五蕴皆空”是一贯的,不是观自在菩萨的创造发明。“五蕴”与“空”本来就是不二的,它们不是两样东西。

  前面讲过,因为执著和分别,凡夫的世界处处是矛盾,而《心经》辟头一句就把一个最大的矛盾弥合了:五蕴皆空。五蕴即空,空即五蕴;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概括了人的感官、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这就是人的生存的全部内涵。空是超越,是解脱,是觉悟,是自在无碍。五蕴皆空,那就是:存在与超越不二,生活与解脱不二,入世与出世不二。《心经》把许多宗教家头痛的问题化解无遗。它劝导人们趋向当下最真实的解脱。空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只要不分别不执著,则当下还家,净土就在目前。所以观自在菩萨照见了五蕴皆空,就度过一切苦厄。其实这时是“本来无一物”(“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所谓苦不苦,无所谓自在不自在,因为心无挂碍,也就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了。

  《心经》将“生活禅”的旨意揭示无遗。禅本来就是生活的,它要我们在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中证解脱得自在。只要我们勇于认取承担本有的佛性,那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禅、时时是禅。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中的现代人,五蕴不空(执著),心有挂碍,在狭窄的盒子楼中,在污浊的工业废气中,在各种人际关系的紧张中累得喘不过气,毫无自在可言。“生活禅”告诫人们不离生活观自在,以清凉的心态建设真善美的人生。

  二、观世音与观自在--奉献的生活是禅

  “名以昭德”,佛菩萨圣号耐人寻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先贤圣觉的道德成就。

  《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给我们的印象是自在洒脱,无牵无挂。这位菩萨还有一个名号广为人知;观世音。观世音与观自在,从字面上看,这两个名号表达了两种矛盾的风范。观世音,《妙法莲华经》上说,这位菩萨寻声救苦,观世间的音声而令解脱。可是茫茫苦海,芸芸众生,求救声不断,于是菩萨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千处祈求千处应,无一爽约。以凡夫眼观,观世音菩萨纵或千手千眼也该是应接不暇,东奔西忙,又何以能“观自在”?

  这就是菩萨悲智不二的境界:既观世音又观 自在,在观世音中观自在,在无我的奉献中现证涅槃,以无尽的慈心悲愿救度众生,予人自在,己也自在,是为真自在。

  观自在,并非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对他人的救告充耳不闻,也不是脱离人群,逍遥山水,或 嫦娥奔月,乘风归去,更不是冷眼旁观,作高姿态。这不是生活禅,而是“枯木禅”、“石头禅”。“生活禅”提倡的观自在不是要我们在生活中心如冷灰死水,而是以超越的心态投入生活,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业,或者克尽人伦,或者忠于职守,或者发慈悲大愿,利乐有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未经战斗的妥协是轻佻的,未经苦难的超脱是虚假的。《楞严经》上有两句偈:“将此深心奉宝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而佛恩就是众生恩。“生活禅”的行者勇于承担众生的患难,他的生活是无我奉献的生活,因为无我奉献,同时又是自在的生活。

  诸佛菩萨无不在度生的事业中成就智慧的花果。佛祖释迦牟尼从苦行到说法,几十年的风雨人生,他的双足踏遍恒河两岸,他抚慰那些被人生烦恼折磨的人:贫者、贵族、婆罗门,他启发他们暗钝的心灵,给他们以光明和掌握命运的勇气。在一个科学不发达、交通和传播工具落后的时代,这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而佛陀总是那样平静、安祥,充满慈爱,象春风和阳光普覆一切而又不停滞,最后在灵鹫山上,拈花微笑传禅心,心灯之光照耀到今天。

  三、在生活中参读《心经》

  诸佛菩萨说一次法就是转一次法轮,我们后代学人读一遍佛经也应该是转一次法轮。转者,转动,转动思想,转动脑筋,转动全部的感官手段包括每一个毛孔,这样就是以全部的生命去读经,功夫纯熟,自然有相应的一天。这种读,已经不是理解字面意思的读了,而是参读。

  《心经》文字简洁,学人正可以在生活中仔细体味、仔细参读,用《心经》印证自己的生活,用生活去诠释《心经》。比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字面上,古往今来的许多善知识将这句话解释得一清二楚,我们读过一遍就能真正领悟吗?--不能草草放过,要生起疑情。别人的解释还是别人的解释,我并没有将这句话的真意握在手中。这时就要在生活中慢慢参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身心会慢慢得到调整,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会逐渐改变,终有一天,疑团打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二六时中,法喜充满,生活依旧如平常,可是其内涵大变。

  生活禅提倡在生活中读佛经、转佛经,用祖师禅“参”的方式去体悟佛经的真谛。这种“参”可以说是直觉,也可以说是用全部的生命去撞问题的门。它是活泼泼的,因为它发生在生活中(而不是闭门冥思苦想),生活的程序照常演进;它又是穷追不舍,惟精惟一的,行亦如是,坐亦如是,直到疑团打破,光明显现。

(来源:《禅》刊 1993年度第二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13 | 只看该作者
佛源老和尚:妄想是心里的影子
2019年12月03日 14:1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你一天到晚打妄想,妄想是心里的影子,是假的,不是真心。(摄影:惜缘法师)你一天到晚打妄想,妄想是心里的影子,是假的,不是真心。(摄影:惜缘法师)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进禅堂,修行办道也怕辛苦又怎么得了!实际上用功最快活,所以修道人又称为“无心道人”,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修行就是要有智慧,分别这是好事或坏事都要有智慧,贪玩贪吃,就会吃出一身病来。来光小鬼就是吃坏了,他不吃饭,跑到外面买饼干糖果吃,就吃出毛病来。现在的东西送给我都不敢吃!报纸上载的看到没有,油吃坏很多人,那油是从馊水桶里捞起来的,宾馆里吃剩的饭莱倒在馊缸里,拿来煮,煮得油浮起来,再放点什么东西就成了食用油,拿去吃,你看短不短命?得不得病?

  所以你们出家人要有智慧,贪瞋痴是三毒来的,不要怕死,怕什么死?只怕自己作不了主,出家人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死是业报,跑都跑不掉的。

  释迦佛在世时,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也逃不了业力,被外道用石头打死,这是因为帮派斗争。目犍连走到那里,大家都对他很恭敬,什么供养都有,而那些外道就没有人供养,没吃没穿,没办法,知道他那天从那里经过,就将他打死了。他为什么不用神通呢?他忘记了自己有神通吗?不是,他在过去生中,曾杀害他们,知道命债一定要偿还。

  《六祖坛经》云:“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我们现在坐在禅堂,下的是菩提种子,不开悟不要紧,像挑土一样,今天挑一堆,明天挑一堆,这一辈子难道挑不出一座山来吗?基础打好了,土堆子越挑越大,功夫越培越深,你不成佛成什么?你现在不肯做,土不肯担,你的功德林如何建起来?基础怎能稳固呢?所以不要怕不开悟,也不要想开悟,想也没有用,到了时候自然开悟,像烧开水,烧到了这当度数就开,没到那度数就不会开。

  我们打七,真正的豁悟,见了自性,那才是真心。你一天到晚打妄想,妄想是心里的影子,是假的,不是真心。《西游记》也讲这个东西,牛魔王无计可施就变成孙猴子,跟真的孙猴子一模一样,两个都在师父面前说自己是真的(像参话头一样,就是真的与假的打架,弄不清楚了),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唐僧也没有办法,妄想与真心两个人在争执,结果斗到观音菩萨那里去,又斗到地藏王菩萨那里去,地藏菩萨的座骑,像狮子又像麒磷,能知真伪:“谛听,谛听……”假的孙猴子就听不见了。

  参话头就是要你谛听谛听,观察观察,你不观察,真猴子与假猴子也弄不清,一天到晚打打闹闹……妙呀!实在妙呀!我们用功要谛听谛听,好好坐下来观察观察,念佛的是谁,到底是谁……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天天盯着它,看着它,就分出真假了,妄想自然消除了。

  “心印”是没有办法传授的,画不出,照不出,写不出,讲不出,只有自己知道。提起话头来——参!

  (来源:禅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1:34 | 只看该作者
莲池大师:杀生滋口腹诚不可
2019年12月05日 14:39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莲池大师画传(图片来源:净土杂志)莲池大师画传(图片来源:净土杂志)
  文/莲池大师

  陶隐君取生物为药,遂淹滞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诚为不可;损物命而全人命,宜若无罪焉?不知贵人贱畜,常情则然,而非诸佛菩萨平等之心也。杀一命,活一命,仁者不为。而况死生分定,未必其能活乎?则徒增冤报耳。抱病者熟思之,业医者熟思之!

  ——摘录自明代莲池大师著作《竹窗二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1:37 | 只看该作者
莲池大师:七条戒杀文
2018年08月30日 10:17  佛弟子文库 微博 我有话说(17人参与) 收藏本文     
莲池大师:七条戒杀文莲池大师:七条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是也!计其迷执,略有七条,开列如左,余可例推云。

  一曰生日不宜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现在桩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一也。

  二曰生子不宜杀生。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爱其子,庆我子生,令他子死,于心安乎?夫婴孩始生,不为积福,而反杀生造业,亦太愚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二也。

  三曰祭先不宜杀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俱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业耳。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起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而有害,智者不为矣!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三也。

  四曰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四也。

  五曰宴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餍饫于林盘,宰割怨号于砧几。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五也。

  六曰祈禳不宜杀生。世人有疾,杀生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杀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者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俱在,种种淫祀亦复类是。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六也。

  七曰营生不宜杀生。世人为衣食故,或畋猎或渔捕,或屠宰牛羊猪犬等,以资生计。而我观不作此业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冻馁而死也。杀生营生,神理所殛,以杀昌裕,百无一人。种地狱之深因,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矣!何苦而不别求生计乎?此举世习行而不觉其非,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七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0:19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禅宗的衣钵相传
2019年12月06日 14:3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达摩大师传法之后没有什么遗物,就把从印度带来的衣钵作为正法眼藏的代表。(图片来源:释小白小和尚)  达摩大师传法之后没有什么遗物,就把从印度带来的衣钵作为正法眼藏的代表。(图片来源:释小白小和尚)
  文/释小白小和尚

  中国禅宗初祖至六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信,所以被称为“衣钵相传”。“衣”一般是说“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衣: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钵”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钵多罗”而来。

  菩提达摩大师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因为达摩大师传法之后没有什么遗物,就把从印度带来的衣钵作为正法眼藏的代表,传给二祖慧可大师,这叫做灯灯续焰,奕叶相传。正是二祖慧可立雪断臂,禅的血脉方能传给二祖,不久之后,更如开源的大河流般的奔流。如果没有慧可的立雪断臂的求法精神,禅的大河也许不会很快地在成长发展。

  所以,之后在禅宗中传“衣钵”也可以理解成为传下去一种理念思想或是修炼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0:22 | 只看该作者
净界法师:修行的痛苦,会转成增上的力量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2-06 08:10:20)转载▼
分类: 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修行的痛苦,会转成增上的力量

  诸行无常,是一种无常概念的建立,经云:诸行无常。行者,造作迁流义。此中言诸行者,泛指一切有为诸法。常者,恒时固实不变义。谓一切有为法的存在,当体即是因缘和合而有的生灭法。无论是物质的色法,或精神的心法,都是生灭迁流,因果相续而显现,故名诸行无常。

  我们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对人生是一个善恶的概念,我们基于业力的思考要断恶修善,顶多是个好人,跟了生死没有绝对的关系。如果要把生命的安乐提升到生命的解脱,就要提升智慧了,不只是善恶的思考,而开始思考空有的问题,再上去就是真妄的问题,涉及到菩提道,我们先讲解脱道。

  人生不只有善恶而已,必须要把人生的空有问题厘清,你开始带着空有的眼镜观照你的身心世界,首先要有的第一个智慧就是无常的概念。生命会变化,一般人早上看到我们的车子跟昨天长得很像,昨天看也是这样,今天看也是这样,后天再看也是这样,所以产生常见,常见慢慢就产生自我概念,尤其因缘变化小的时候,容易产生常见。常见的结果就产生一种爱取,解脱道最重要就是调伏爱取。我们要告诉自己,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经中的“行”就是造作迁流。“诸行”指一切的有为诸法,“常”就是恒常不变,我们会认为,昨天的房子跟今天的房子都一样,产生一种常见。但是,事实上一切有为法的存在,当体是因缘和合而有的生灭法,是由因缘和合的,不是本来就有的,不管是物质的色法,或精神的心法都是生灭迁流,因果相续而显现,故名诸行无常。

  诸行无常套到人生来说有三个概念。第一、人生充满了痛苦,从无常的角度来说人生没有快乐,因为它给你不安稳,你没有安全感,所有的快乐都在变化,好像经典上说,魔术师拿一块布,今天变个兔子给你看,你看得很高兴,明天就变一只猫,后天变成一个石头,或者变成一团火,布是变来变去。我们在三界当中,对于果报体是追求安稳的。但事实上,三界没有安稳的东西。所以,人生充满了痛苦。第二、生命是无有止境的。在无常变化当中,有一种相续的力量,因为业力的相续就让生命相续。轮回没有止境,痛苦也没有结束的时候。只要你没有离开三界,痛苦是不会结束的。我们不要以为,今生造了善业,来生得到福报就算离苦得乐了,这样并没有究竟,只是吃个止痛药而已,病根在于轮回。从佛法的三法印的角度,你没有离开轮回,根本谈不到快乐,好像说“三界火宅”,火燃烧的时候,你在墙角的地方喝一杯咖啡,还是没有离开三界的火宅,轮回没有止境。第三、轮回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可能从三界的痛苦得到任何启示!这种痛苦是白费了,对生命没有任何增上的作用。你去地狱里面受刀山油锅的痛苦,出来以后也没有让你更有智慧。

  诸行无常从小乘的思想来诠释苦谛,把整个三界的果报全盘否定了。声闻人从诸行无常四个字开展出人生,认为人生没有价值,轮回毫无意义,第一,它给你痛苦;第二,它欺骗你,欺诳性,它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第三,你付出惨痛的代价,最后毫无意义。声闻人整个人生观,说悲观也好,是非常的厌恶。主要基于诸行无常这四个字开展出来。从无常得到很多结论,它是痛苦的,而且痛苦永无止境,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在修行中我们遇到的痛苦,会转成一种增上的力量,但是你在三界里面的痛苦对你来说一点帮助都没有。

  诸行无常等于否定了整个身心世界的果报,让我们调伏对它的爱取,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好东西,无常等于调伏所攀缘的相状。第二断除能攀缘的心,能攀缘的心就是自我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44 | 只看该作者
如瑞法师:吃饭也要有正念
2019年12月07日 14:18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图片来源:如瑞法师微博)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图片来源:如瑞法师微博)
  文/如瑞法师

  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

  -----《华严经·净行品》

  甘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食之能长寿,故称为“不死药”。

  因如来的法味清净,能长养众生的法身慧命,如果众生饮佛法甘露,最终可永断生死,故佛法是真正的不死药。

  菩萨在食用饮食、品尝滋味的时候,内心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世尊的无上法味,甘露法雨充满其心。

  正饮食的时候,佛教导弟子:不可以散乱心,边吃边讲杂话。否则,信施难消。古德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因此,应该各持正念,“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好好用心想想,一粒米、一顿饭,确实来之不易,这样才不会轻易浪费。

  二、忖已德行,全缺应供:衡量自己的德行、所修的道业,是否堪能接受信心檀越的供养。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观照内心是否生起三毒烦恼,防止对上好的饮食起贪,不好的饮食生瞋,中等的饮食起痴舍心,以此作为受用饮食的标准。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我们必须借色身修道,所以,还须吃饮食。但在受用饮食时,应观想作服用良药治疗饥渴病想。

  五、为成道故,方受此食:饮食是修道的助缘。为了成就出世的道业,才食用饮食。

  除了在开始“受味”前如理作意,起如上五种正念之外,在正式用斋的最初三匙,也必须正心发愿:

  第一匙,愿断一切恶:当愿此生,能断尽身口意三业全部恶法。

  第二匙,愿修一切善:当愿此生,能成满身口意三业所有善法。

  第三匙,誓度一切众生:当愿此生,将自己所修一切善根,全都回向施与众生,共同成就佛道。

  因此,在受用饮食时要善于用心,乃至二六时中,一切时都注意善用其心。这就是积聚福慧资粮,成就道业的最快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0:44 | 只看该作者
如瑞法师:吃饭也要有正念
2019年12月07日 14:18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图片来源:如瑞法师微博)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图片来源:如瑞法师微博)
  文/如瑞法师

  若受味时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满足

  -----《华严经·净行品》

  甘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食之能长寿,故称为“不死药”。

  因如来的法味清净,能长养众生的法身慧命,如果众生饮佛法甘露,最终可永断生死,故佛法是真正的不死药。

  菩萨在食用饮食、品尝滋味的时候,内心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世尊的无上法味,甘露法雨充满其心。

  正饮食的时候,佛教导弟子:不可以散乱心,边吃边讲杂话。否则,信施难消。古德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因此,应该各持正念,“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好好用心想想,一粒米、一顿饭,确实来之不易,这样才不会轻易浪费。

  二、忖已德行,全缺应供:衡量自己的德行、所修的道业,是否堪能接受信心檀越的供养。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观照内心是否生起三毒烦恼,防止对上好的饮食起贪,不好的饮食生瞋,中等的饮食起痴舍心,以此作为受用饮食的标准。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我们必须借色身修道,所以,还须吃饮食。但在受用饮食时,应观想作服用良药治疗饥渴病想。

  五、为成道故,方受此食:饮食是修道的助缘。为了成就出世的道业,才食用饮食。

  除了在开始“受味”前如理作意,起如上五种正念之外,在正式用斋的最初三匙,也必须正心发愿:

  第一匙,愿断一切恶:当愿此生,能断尽身口意三业全部恶法。

  第二匙,愿修一切善:当愿此生,能成满身口意三业所有善法。

  第三匙,誓度一切众生:当愿此生,将自己所修一切善根,全都回向施与众生,共同成就佛道。

  因此,在受用饮食时要善于用心,乃至二六时中,一切时都注意善用其心。这就是积聚福慧资粮,成就道业的最快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2:51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善知识者 出生一切佛种性
2019
12/08
10:20
人间福报社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金刚经讲话五╱宝山有限般若无价分第二十四(二)

文/星云大师

善知识者 出生一切佛种性


图说:文殊菩萨半跏像。图/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提供

讲话

《普贤菩萨行愿品》云:

「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执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现量,见外五尘执为实有,犹如牛羊不能觉知,生死轮中无由出离。

「善男子!佛说诸法无生无灭,亦无三世。何以故?如自心现五尘境界,本无有故;有无诸法本不生故,如兔角等。圣者自悟境界如是。

「善男子!愚痴凡夫妄起分别,无中执有,有中执无,取阿赖耶种种行相,堕于生灭二种见中,不了自心而起分别。

「善男子!当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萨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则能净一切刹,入一切劫。

「是故,善男子!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雨润泽自心,应以妙法治净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忍辱卑下自心,应以禅定清净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佛德发起自心,应以平等广博自心,应以十力、四无所畏明照自心。」

我们见外尘缘,执为实有,不知自心即三界,即一切佛法,净一切刹尘,入一切劫,恒常自在安稳。于尘缘境起,妄起生灭见相,由此生死轮中,无有暂息。如六祖惠能大师〈修心偈〉所说: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成佛作祖,驴腹马胎,境遇悬隔,福分高下,端视吾人休去妄心,修习真心,以一切善法扶助怯弱心,以戒律法雨润泽卑劣心,以精进坚固狐疑心,以忍辱调伏我慢心,以禅定清净妄想心,以智慧明照昏昧心,以佛心发起广博平等心。

二、四句功德,绝去百非

佛道长远,在因地修行中,闻法受持是自利,为他人说是利他,能深解义趣固然是什为希有,能发起大心为人解说,实是人中最尊最贵。甚深的妙法,若无善知识所教,如何识得有衣上珠、身中宝呢?因此,善知识是渡生死河的大船,是黑夜中的灯塔,是疲倦无力时的手杖,更是久旱干涸时的甘霖雨露。


图/取自网路

《普贤行愿品》云:

「善知识者,犹如慈母,出生一切佛种性故;善知识者,犹如严父,广大利益亲咐嘱故;善知识者,犹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法故;善知识者,犹如教师,示诸菩萨所应学故;善知识者,犹如善导,能示甚深波罗蜜故;善知识者,犹如良医,能治种种烦恼病故;善知识者,犹如雪山,增长一切种智药故;善知识者,犹如勇将,殄除一切诸恐怖故;善知识者,犹如船师,令度生死大瀑流故;善知识者,犹如商主,令到一切智宝洲故。善男子!汝今若能如是作意,正念思惟,当得亲近诸善知识。」

一切佛法,依善知识生。一切威德庄严,由善知识力,而得圆满。我们因善知识,得闻一切菩萨行,引发一切菩萨善根,开发一切菩萨法光明,成就一切菩萨功德。因此,《金刚经》在显发般若智德的殊胜时,教诫受持四句偈者应发大心,为他人说。空理虽非语言文字可以通达,但是「以指指月」、「渡河乘舟」,于因地修行中,仍是不可废弃的方便工具。

有一则寓意深长的故事说:

佛殿中供奉着一尊大佛,是铜铸成的;放在佛桌旁的大磬,也是铜铸成的。

有一天,大磬向大佛提出了抗议:「喂!大佛啊!你是铜铸的,我也是铜铸的,大家的身价相等,可是当信徒来参拜时,他们都拿着香花、水果供养你,并且向你虔诚的顶礼膜拜,为什么他们不供养我,不礼拜我呢?」

大佛一听,微笑着说道:「大磬呀!你不知道原因,就让我告诉你一个道理。当年我们从矿山被开采出来,同样都是一块铜,可是当雕塑师开始雕塑我们时,我忍耐了很多的苦痛,历经了很多的煎熬,譬如说:当他们发现我的眼睛太小了,就拿起铁锤猛打、猛挖;发现我的鼻子太大了,就又敲又锤的,可是我毫无怨言,因为我知道雕塑不好,必须再加以改正,就这样经过千锤百炼,我终于被塑造成一尊佛像。而你呢?只要有人轻轻的在你身上敲了一下,你就痛得嗡!嗡!地大叫,当然没有人会礼拜你、供养你啊!」

大佛和大磬同是铜铸成的,就像凡夫和众生的佛性也是一样,只是我们被妄想尘缘迷乱本心,造作恶业;而佛任人割截,心无瞋恨,广修一切善法功德,受一切世间人、天香华供养。凡夫被五蕴蒙骗,恐怖空无之理,于世间认假做真,执妄为实,不知空无的世界,弥盖天地,横竖法界。


图/取自网路

跋提王子,他本是佛陀的堂弟,后来出家做了比丘。有一次,他与阿那律、金毗罗等三人在树林里修行,在修行的时候,他们忽然大叫起来说:「啊!快乐啊!实在太快乐!」

佛陀正巧从旁经过,就问他:「究竟什么事使你们那么快乐啊?」

跋提说:「佛陀!我们过去做王子的时候,住在铜墙铁壁的王宫里面,有许多侍从勇士拿着武器护卫着我,我仍然畏惧刺客的谋害;我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过着非常奢华的生活,可是我老是觉得食不甘味,穿着不美。现在我出家当比丘了,一个卫兵也没有,独自一个人静静在树林中坐禅,却不怕有人来杀我,衣食都非常简单,但我内心觉得非常平静祥和,我现在可以自由的坐,自在的睡,一点也没有不安的感觉。因此,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呀!」

空无的世界,安稳充满;空无的世界,永不匮乏;空无的世界,威势坚固;空无的世界,任运自如。佛陀深知空无的宽广饱足,才会老婆心切,要我们听信受持无上的般若妙法。生命从有限到无尽,须有般若智眼去照见。我们的色身有限,但法身无尽;言语有限,情意无尽;播种有限,结果无尽;喜舍有限,功德无尽。佛陀要我们打破五蕴假相,认识那些有为有限量的人天福德,只是增添外相的端严,福乐的享用,而于生死苦厄时,却无法做为我们的依怙,于烦恼魔军来时,也难以聚集威力降伏。


图/取自网路

有一个国王,因为心爱的王妃病逝,悲伤过度而不思饮食,每天以泪洗面地陪伴在王妃的遗骸旁边。虽然许多大臣都劝国王要节哀顺变,但是丝毫没有作用。

过了一段时间后,一天,一位仙人来访,大臣将国王的情况告诉他,仙人便向国王说:「我不但可以说出王妃投胎的地方,甚至可以让国王直接与他交谈。」

国王听了以后,相当高兴,立即要仙人带他前往该地。仙人引导国王走出庭院,指着两只正忙于搬运牛粪块的甲虫说:「国王!这一只正是病逝不久的王妃,他现在已经投胎转世成为吃牛粪的甲虫妻子了。」

国王感到相当惊讶并且生气的说:「你怎么可以诬蔑我的妃子呢?」

仙人回答:「国王!您不要不相信,您仔细听听看吧!」说完,就呼叫着甲虫,却听到王妃回答的声音。

国王问着甲虫说:「你喜欢生前的我,还是喜欢甲虫为夫呢?」

王妃回答说:「在我生前受到国王的恩宠,过着幸福的生活。不过往事已如云烟,现在的我当然是喜欢吃牛粪的甲虫丈夫。」

国王听后,如梦惊醒,回宫立刻命令大臣埋葬王妃的遗骸。

般若空理旨在引领我们,觑破浮生诸相,回头上岸,一段现前风景,不属他人!世间忧喜不定,光阴石火,岁月如逝波。于此无常、无我的世间,如果不识般若宝、法身佛才是常住安乐,三界业识茫茫,生死谁能替代?佛陀因此慈心护念咐嘱行者,摒除诸相,返舍归乡,不要再于幻境里飘零流浪!如白云守瑞禅师的〈子规〉:

声声解道不如归,往往人心会者稀,

满目春山春水绿,更求何地可忘机。

【习题】

1.佛陀为什么要反复校量布施福德与般若功德的差别?

2.善知识对我们学佛修行有何助益?

3.空理非言语可以诠释,为什么受持者要为他人解说?

4.「无」的真正含意是什么?


图/取自网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0 13:18 | 只看该作者
学佛感悟:在生活中修行
2019年12月09日 14:1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摄影:海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摄影:海朝)
  ——读《虚云和尚开示录》有感

  文/林明珂

  虚云和尚是近代著名高僧,他的著述很多,但流传下来很少,净慧法师所编《虚云和尚开示录》则是流传下来的精华部分。笔者有缘,曾在此书付梓前读过两遍,面世之后,又读过数遍,每次拜读,如亲承謦欬,获益非浅。兹就读一九五五年闰三月十四日于云居山方便开示所感,谈一点体会,与读者共享。

  本则开示讲的是元末明初时,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称黄打铁。当时适逢元末农民大起义,朱元璋率兵南征北战,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有一天,一位僧人路过此地,从他家化缘,无以回赠,遂以一言相劝。他问黄打铁:“你为何不修行呢?”黄说:“修行虽好,可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行呢?”僧说:“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黄打铁遂如法修行,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将往生西方。归西之前,将家事逐一交代完毕,沐浴更衣,一面打铁,一面说偈道:“叮叮,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皆闻,无不感化。

  我们生活在世间,首先遇到衣、食、住、行等问题。没有衣服穿,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如何能借假修真?如何能了脱生死大事?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时就强调穿衣吃饭,经行劳动。六祖提倡:“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百丈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可见历代祖师都是强调在生活中修行的。那么在现代生活中应如何修行呢?我看黄打铁的修行办法最适宜,一面工作,一面念佛,岂不是一举两得!我自己曾有过这方面的体验,我每天上下班都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车,原来是观察南来北往的车辆、路上行人,路边鳞次栉比的楼群,或思考一天的工作来打发时间,常常心烦意乱,觉得路途遥远,回到家里疲惫不堪。自从读了这则开示后,我即发心以黄打铁为榜样,一边骑车,一边默念佛号,身心轻安,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

  以此类推,我想做其它事情时,也可如法试之。如洗衣服时,随着洗衣服的动作,每搓一下,就念一声佛号。走路时,每走一步,念一声佛号。等公共汽车时,一面等,一面默念佛号。乘坐公共汽车时,或乘坐火车时,也可以默念佛号,大家不妨一试。若能天天坚持,天长日久,功夫纯熟,定会与黄打铁一样久炼成钢。

  ——摘录自《禅》刊1993年度第二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0 13:23 | 只看该作者
怎样的人才算真正的富翁?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2-08 08:00:14)转载▼
标签: 知足少欲 富翁        分类: 堪布答疑
怎样的人才算真正的富翁?


问:怎样的人才算真正的富翁?

索达吉堪布:只有修行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富翁,而世间中的富人,人们再如何说他富有,实际上也不算富裕。为什么这样说呢?世间上的人们如果从事商业,那么就需要到处奔波寻找物美价廉的金银珠宝、茶叶等经营产品;务农的人们也同样需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操劳大豆小麦等五谷杂粮;依靠牛羊过活的牧民们也必须将全部精力耗费在肉类、酥油、牛奶、衣物等温饱问题上。可是再怎么悉心毕力地寻找,到头来也是一无所得。即使侥幸得到一些,也维持不了多久就空空如也了,或者被其它人抢劫等遭受各种难以预料的灾祸。总之,想舒舒服服、顺顺当当地享受那是绝对没有的事。

这些人虽然名义上是富翁,其实与乞丐没有任何差别。拥有财产的富人舍不得尽情享受,这与无有财产一模一样。实际上,那些乞丐因为一无所有而不享用与富人应有尽有而不享受这两者从对身体无利方面来说一模一样。富人们因为贪得无厌而需要通过经商等手段重新寻找财物与穷困潦倒的乞丐需要拄着棒棍、提着口袋去寻求食物这两者在需要重新苦苦寻找方面也是一模一样。富翁与乞丐这两者在许多方面无有差别。所不同的是,那些富裕的人们拥有过多的财物,不得不加以保护,白日里担心土匪抢劫,晚上又害怕盗贼偷窃,白天忐忑不安,夜里不能成眠,整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这么说起来,家财万贯的富人的痛苦与那些一贫如洗的乞丐相比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身为一名好的修行者与那些大富豪比起来那真是富中之富了。《亲友书》中云:“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正如这其中所说的那样,知足是一切财产中最为殊胜的。如果谁具有知足少欲这一财产,那么他就是超凡出众,任何富翁也无法与之相抗衡。具有知足这一财富的人不会患得患失,换句话说既不担心不能得到,也不顾虑用完耗尽,又不会忧虑别人抢占摧毁,从这三个方面来看都已远远胜过了世间上的任何财产。

知足的财富,一开始就没有得不到的忧虑。为什么呢?因为修行人并不需要多种多样的妙衣美味,只是化缘到简简单单的衣食就可以,所以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微薄之物。法衣也是粪扫衣就足矣,这么一来,别人也会毫不吝惜地给予,结果衣服也不难得到。施主从所拥有的财产里拿出任何低劣的粗衣淡食自己都会心满意足,因此施主也毫无吝啬之心,而是心甘情愿、欢欢喜喜地送给自己,从而也不会扰乱施主的心。对于自己方面来说,寻找衣食也就不成问题,双方都不为难。如此一来,施主们看见这位修行人依靠菲薄之物而维生并不再三追名求利的知足少欲功德后,更加满怀信心地愿意供养,这也是约定俗成的法则。

总而言之,如果不需求名目繁多的优质衣衫以及美食佳肴,那么对施主一方而言,提供一些简陋之物也是不会眉头紧锁深感为难的。如此修行人根本不必为得不到衣食而忧心如焚,再说修行人也无需担心衣食财物将会一无所剩。外出化缘一次,所得到的斋饭与树叶、树梢等合在一起作为食品,过着苦行的生活,仅仅能养活自己这个四大假合的身体便可,而无需吃得过多,所以也就没有必要三番五次地为饮食而费尽心思地去奔波了。假设需要去化缘也不难找到一些菲薄的斋食,因为这些粗衣粝食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当拥有了生活资具时也不会担忧用品不足,而且这些衣食用品也只是维持暂时几天或一个月内的生活,除此之外用不着积蓄贮存任何多余的财物。因此,土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抢劫以及盗贼在夜深人静鬼鬼祟祟偷窃的担心就根本不存在了,并且也不需要担忧被其它人所摧毁。所以说,知足的财富在所有财产中可算是首屈一指的。

知足之人被高度赞叹为住于圣者种性者。对衣食住行等一切都十分知足,这是在相续中生起圣法的基础,因此称为圣行。衣食住的事情上毫无挂碍,尤为喜爱闻思修行之人被称为圣者种性者。圣法是指现量证悟了无我之义后对于任何一法无有我与我所执著。这些圣法的实践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需在日常生活中断除将衣食住卧等方面的一切身外之物执为我所,以及将自己执为我而以妙衣珍馐对身体加以精心保养。也就是去除珍爱身体受用之心,随之根除我执与我所执。如《俱舍论》中所说的“三者即是知足性”,这其中的含义是指依靠褴褛法衣即知足,依靠菲薄斋食即知足,依靠简陋卧具即知足,这三种知足就是圣者所具有的风范。何出此言,因为凡是圣者无一例外都具有知足这一崇高品德。最起码也是对闻思修行兴趣浓厚,这是圣者的事业。作为圣者恒时奉行的事情就是断除所断,向上修行正道。由于前三种知足是与圣者的品德相一致,后一种闻思修行与圣者的所行之事相符合,所以才如是称呼的。对衣食住卧知足的修行人与圣者的品行相统一,因而成为永不知足穷奢极欲的所有世间人的上师。

简言之,自始至终知足少欲之人才可堪为名正言顺的大富翁。

——《山法宝鬘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0:47 | 只看该作者
道坚法师:佛教与自杀危机干预
2019年12月10日 14:18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道坚法师,重庆华岩寺方丈(资料图片)道坚法师,重庆华岩寺方丈(资料图片)
  佛教如何参与自杀危机干预,尤其是对自杀观念及企图的阻止,本文依佛教基本伦理道德理念,将佛教轮回学说、佛性论及戒律学等运用于心灵重建,帮助心灵残缺儿童、有自伤行为及观念者,让推动生活信心的孤独灵魂,振作精神,回归自信而健康的生活。

  文/道坚法师(重庆市华岩寺方丈)

  2008年可谓多事之秋,世界金融危机暴发,中国汶川大地震,南方大雪灾,天灾人祸不断,给精神支柱尚未确立或巩固的国人上了一堂“无常”课。特别是金融危机来临,频传国内外巨富大亨自杀消息,让人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巨富自杀,只是当今社会心理危机的表象,而深层的大众化的心理危机,才是值得密切关注的头等大事。

  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自杀之所以称之为危机,是这种不正常趋势已经在漫延扩大。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确定的全球第一个“预防自杀日”。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据官方统计,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即中国占世界自杀人数的1/4强。在中国,自杀是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一个人自杀直接影响到周边6人的生活,自杀未遂者是自杀死亡者的8至10倍,每年有17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16.2万未成年人因此失去母亲或者父亲。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了中国的自杀特征:自杀者79%居住在乡村,28%从未上过学,58%服用农药或鼠药自杀,47%有血缘关系的人或亲戚、朋友、熟人有过自杀行为,63%有精神障碍,27%有自杀未遂既往史,仅9%在精神科就诊过。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诱发自杀的首要负性生活事件是夫妻不和,其次是经济困难。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报告,中国的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22.2人,为高自杀率国家。

  当人们躯体的疾病和心理上的疲劳、绝望而引发的抑郁,严重时可以导致自杀,自杀是个人的精神困扰严重到难以控制,精神彻底崩溃的表现。目前的金融危机,让许多人受到严重心理挫折,为了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而选择彻底的逃避手段。杜尔凯姆在其经典著作《自杀论》(1897年)中将自杀分为动荡型自杀、利已型自杀和利他型自杀三个种类。“利已型自杀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找不到寄托;利他型自杀是由于人们觉得生命的寄托超出了现实生活;而第三种自杀来源于人类行动的缺乏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依照赫宁(Bernard Haring)的观点,只有出于自私的动机或不道德的杀害自己,才叫“自杀”。例如有的人因为情场失意、事业不顺、经济窘困、久病不愈,或因一时承受不了重大打击而以自杀来逃避责任,却把问题留给人间、留给他人来承受,这是一种公认的不道德行为。

  自杀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这几个方面:

  (1)自杀行为与生活方式、民族传统、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据有关比较研究资料揭示,墨西哥的自杀率为2人/10万;美国为10/10万;奥地利为24人/10万;日本为36人/10万,西柏林为42.7人/10万。从这些数据来看,自杀与国家和民族综合因素如人情淡漠、生活节奏紧张、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2)自杀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相关。自杀与其国家的意识自由、政治对抗剧烈、意识形态冲突激烈及经济发展相关。一般来说,经济、政治、秩序稳定,人们的心理平衡,自杀率相对就低,而经济与政治的剧变,引起社会动荡、秩序混乱,造成了社会与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人们的社会支持与交往,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对未来感到焦虑、忧愁,由此出现绝望的情绪状态,从而产生自杀。例如,中国的‘’文革‘’期间以及前苏联、东欧的自杀率非常高。

  (3)自杀行为与精神刺激因素相关。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竞争剧烈、经济状况不佳、教育方法不良、亲人死亡、天灾人祸、爱情失败、家庭矛盾、升学就业不顺利、事业无成以及别人的嘲讽打击、刁难、逼债等不良精神刺激因素,使人们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成为自杀的重要诱因。

  (4)个人的挫折容忍力:如文化、政治、经济、精神刺激等因素是自杀行为产生的外在诱因,而个人的挫折容忍力因素则是自杀行为产生的内在的直接因素。在同样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中,许多人处于同样的动机冲突、挫折情绪的精神刺激中,但产生自杀行为的毕竟是极少数人。显然,这与人们的心理承受力相关。

  自杀行为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用自杀作为一种报复手段。为了对阻碍自己欲望实现的人施以报复,以死来迫使对方承受法律的责任或道义上良心上的遣责;有的是为了对抗他所反对的势力,以死来示威;有的是因为外界或自身的生理、心理压力太大深感绝望,以自杀作为摆脱困境的手段;有的用自杀作为一种献身的、进攻的、追求某种心理满足的手段,例如有的人为了追求理想与正义事业而献身,以死唤起当权者或民众的觉醒。

  对自杀的防治,目前国内外有许多措施,如心理咨询、自杀者‘’热线电话‘’,自杀解救中心等,通过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协助治疗,对自杀危机的干预,已经放在了各国的施政纲领上。作为高自杀率国家的日本,已经尝到了提倡狂热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及武士道精神的恶果,每年将大量资金用于自杀心理危机的研究和预防。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关注心灵健康与人格发展为特征的佛教,在干预自杀危机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针对自杀危机的特性,本应防患于未然,即心灵健康关注或心理重塑为主。然金融等危机当前,自杀频仍,我谨提出一些佛教治心方以供参考。

  一、佛教对自杀问题的基本态度

  我通过《大藏经》的检索发现,“自杀”关键词共有526项,其中关键词出现最高的是《律部》,出现170次;《阿含部》排名第二,出现了56次。佛教的律部是专门论述行为道德及组织规范的典籍,频频出现“自杀”一词,说明佛教戒律对“自杀”问题的研究非常深入和专业。阿含中记载了佛教行化世间的事迹等,关于“自杀”的56次教诫,证明佛陀对自杀的态度非常明朗——是严令禁止的。

  1、佛教以戒律严格禁止自杀行为

  佛教重视戒学,即团契精神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引导。无论刚刚受持“三皈五戒”的初信之人,受持“八关斋戒”、“菩萨戒”的净信居士,辞亲出家的行童、沙弥、比丘等,莫不“以戒为师”,谨尊佛诫。这些戒律次第严明,根据信徒的信仰层次,制定了宽严不等的佛戒,以期“防非止恶,自净净他”,而各种戒法中,杀生一戒,列为首要。杀生包括“不自杀,不教他杀”等。如《阿含经》云:“尼拘陀,云何是汝修行?所持四戒:谓不生自杀生,不教他杀,不随喜杀。”(《阿含经》卷一第223页上)不自杀又有不亲自杀生,不自杀的内涵。不教他杀包括不教唆他人杀生及叫别人帮助自杀。也就是说,自杀也是一种严令禁止的杀生行为。

  佛陀在《大正藏》卷二中开示:“若有舍此身,余身相续者,我说彼等则有大过。”(P348页上)杀生罪过极大,《梵网经》云,凡生者皆为我父、我母,故杀生即杀父母。因此,自杀无异杀父杀母的极大罪过。

  据《大智度论》载,无论如何勤修福德,若未遵守不杀之戒,亦将失其意义。因此,不杀生包括不自杀,是保证修行进步的基石。《阿含经》中记述了佛陀时代比丘因为修习不净观而出现“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的自杀危机,佛陀现身说法,说生命的尊贵,以清静光明观克服厌世心理,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2、佛教以六敬团队精神安慰自杀企图者

  佛教注重团队精神的建设,佛陀要求弟子们“身和同住(共同参与,同事利行),口和无诤(言而有信,慈语互慰),意和同悦(统一思想认识),戒和同修(规范组织管理),见和同解(树立正确宇宙人生观念,建立共同愿景),利和同均(利益均沾)”,实现六和僧团。这种近于理想化的平等团队,对于弱势群体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关爱,不致被社会遗弃而产生不良心理。《阿含经》有载,有一个叫阐陀的人想自杀,佛陀的弟子就安慰他,鼓励他,要他“汝当努力,莫自伤害”,并为他“来往周旋”,即协调周边关系化解矛盾,“汝若有乏,我当给汝如法汤药。汝若无看病人,我当看汝,必令适意”。按照佛陀的理想,在一个人处于心理低谷期时,当全心帮助他,包括精神的开导和支撑,并解决他遇到的实际困难,化解生活矛盾,供给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重病的人给予如法治疗及心理安抚,令他感到社会需要他,并没有遗弃他。

  3、自杀有违生命之道

  每一个生命要经过成(生长期)、住(壮年期)、坏(衰老期)、空(死亡)四大基本规律,如果人为终止其过程,是违反自然之道的作法,佛教明确予以反对。在轮回的六道中,生为人道尤为不易,佛教常有“得人生难”的训示。因为人生苦乐参半的逼迫性,最易修习佛法而解脱,所以说人生是六道升沉的枢纽,若精进人长寿者。佛教视人格完善的佛为福慧具足者,而福的具足就有长寿的要求。如《阿含经》云:“若得大福者,便得生天、长寿。”如果破坏了生命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尽命而早夭,也是一种罪过很大的不道德行为。

  为了揭示自杀者的根本心理因素,佛陀在《阿含经》中说:“其有婬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嗔怒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痴者,亦欲自杀亦欲杀人。”佛陀将自杀之因归结为贪欲过盛、嗔恨心重及愚痴不明事理三大原理,认为要断除自杀杀他的大过,必须断欲去爱,静心息气,智慧明了,方能成就健康的人格。

  二、自杀观念及自杀企图的解除

  1、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在预防自杀危机中的应用

  佛教认为生命的全过程,离不开因果规律,即善、恶、无记的三种行为,会产生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业力,在一定的因缘下,让作业者感受到善、恶、无记的报应,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律称之为万有因果律。因果律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未来不是掌握到上天或神的手里,我们的行为决定未来的生活。

  目前虽然存在短暂的生活或精神的困境,但可以积极地面对现实,改变现实,成就美好的人生。而现实是不可以逃避的,就像债务一样,逃避并不是好的办法,尽管你逃离一方,债务却永远存在,并不会因逃避而减少或消失。对于现前的困境,应作还债想、报怨想,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有三宝信仰的力量在支持我们,我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的。

  自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毁灭鲜活生命的恶行,也是一种不道德的犯罪行为,其给并人、朋友及相关人员,带来的痛苦和打击,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那么,自杀所造的恶业就太大了,其恶报是无间地狱报——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痛苦报应,是比自杀更要痛苦百千万倍的惩罚。

  2、佛教轮回思想在预防自杀危机中的应用

  佛教认为生命并不是短暂的,而是生生不息的,“人死如灯灭”的观念是没有看清生命真相的认识。佛教生命观分生命形态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前三者为三善道,后三者称三恶道。生命依善恶业力的不同而轮转于六道,为善者死后往生天、人、阿修罗道,作恶者死后堕落地狱、饿鬼及畜生道,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六道轮回”。这种生生不息,生死相依的生命观,视死如生,视生若死,死生辩证不二,没有断然的分离。此一生命的死亡,是新生命的开始,自杀只是人为地改变了生命的自然过程,并不能阻止生命的轮回事实。

  “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一个生命终结了,一切钱财都带不去,而所造下的善恶业力却会如影随形,带给下一期生命,再一次承受未了的孽缘和善缘。而自杀不但没有减轻生命的负担,却加重了业力的恶的比重,甚至造下了新的恶业,等待下一世来偿报。

  从轮回思想看来,自杀无疑是增加了生命的轮回成本,使净化生命、升华生命的可能性无限延伸,并不利于生命的最终解脱和境界的升华。

  3、佛教戒律思想在预防自杀危机中的应用

  (1)戒律是佛弟子在三宝殿前的神圣誓言

  佛教在解除自杀危机时,一般要求弟子在大雄宝殿合掌长跪,上有三师七证,下有芸芸众生见证,在诸佛菩萨前,虔诚誓言:第一戒不杀生,汝能持否?能持!所谓不杀生戒,要求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生命的存在权。不杀生包括不自杀,不他杀,不见杀随喜,不为他人提供杀因杀缘杀法等。一呼“能持”,则终生信守诺言,受持不二。

  (2)戒律是佛弟子抵御生活及精神困境的坚强毅志

  戒律的规范化意识,受戒师的引发,受戒者本人的不断薰习,逐渐形成一种牢不可破的意志力量和人生信念,要求规范意识和形为、语言,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为伦理底线,以利已利人为基本目标。三皈五戒的受持,就成了保护身心不受外在恶劣环境影响及内在烦恼扰乱的坚强意志。有清静戒体护身,除了精神迷乱不受控制,否则是不会考虑自残或自杀的。

  (3)戒律是规范团体生活的美好愿景

  佛教注重团体精神,一般人称佛教僧团为僧侣共产主义,以六和敬和合共住。

  佛教注重团体精神,一般人称佛教僧团为僧侣共产主义,以六和敬和合共住。佛教徒出家在家四众依戒为师,和合相处,共同成就转凡成智、转凡成圣的大佛事。佛陀制五戒,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法则:不杀生,尊重生命的平等权,长养内在的仁爱慈悲之心;不偷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及私有财产,形成社会公义的道德环境;不邪淫,尊重配偶及国家的婚姻制度,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不妄语,尊重事实面对现实,养成社会大众公信力;不饮酒,远离毒品、麻醉剂、药物依赖及抽烟、酗酒、赌博等一切不良生活习惯,成就睿智的精神生活。自己的生命也是众生生命的一部分,自杀也是一种严重破坏团契的行为,不符合团体生活的美好愿景,应当不作如是观,远离如是恶念。

  对于自杀观念及意图的解除,还可以运用佛教的佛性论思想和涅槃论思想等。佛性论思想是佛教重要的贵生论,因为每个生命与生俱来,都有佛性的种子,即成佛潜在力量,都是未来佛,应当受到平等的尊重,连蝼蚁之命尚不可轻,何况人乎。涅槃寂静佛教修持向往的崇高境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永远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美好境界。因为有成就快乐境界的无限向往,佛弟子忍辱负重,能受一切苦,成就无上道。

  三、以佛教智慧化解自杀危机的内外机制

  导致自杀行为的内外机制非常之多,主要包括精神障碍(主要是抑郁症),社会因素(失望和失落感),人格异常(冲动性与攻击性)和躯体疾病等。通过佛教智慧来化解自杀危机,客观辩证看待这一事件的内因外缘,或以药物治疗,或以心理安抚,或以信仰疗法,应病与“药”,应机施教。

  自杀企图往往与自我毁灭方式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如长期的酒精中毒,鲁莽驾车,自残行为,通宵达旦赌博或上网,吸毒行为,药物依赖,暴力性反社会行为等自毁方式,都是轻视生命,逃避现实,企图自杀的强信号。自杀往往是自毁行为整个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行动。对自我毁灭方式者的关注,也是对自杀危机的干预。而自我毁灭方式者的形成与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有关,特别是家庭破碎或父爱,母爱的剥夺造成的痛苦,影响到成人后与人的正常交际,容易引发自毁的心理。受虐待的妻子以及儿童虐待案的受害者更易发生自杀企图,这反映了家庭内部情感剥夺和暴力的恶性循环。因此,皈依佛教的居士通常要求受持五戒,五戒中的不邪淫戒,即是提倡夫妻相亲相爱的法宝,也是为了家庭免于遭遇不幸的基本伦理道德。佛教为了保障在家居士有一个健康的家庭生活,在所有企图自杀的病例中,一半以上与抑郁症有关。抑郁症可由社会因素引发,例如婚姻不和,恋爱破裂和不快,与父母吵架(年轻人中)以及最近的生离死别(尤其是老年人)。伴发于躯体疾病的抑郁也会导致自杀企图,但躯体残疾,特别是慢性或痛苦的残疾,与既成自杀的关系更为密切。老年人的躯体疾病,尤其是严重、慢性与痛苦的疾病,与自杀明显相关,约占老年人自杀病例的20%。应该运用佛教心理训练方法,如禅修、念佛、诵经、持咒等方式,净化心灵,树立健康人格,避免或减缓因人格缺陷导致的家庭冲突和感情不和,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外在逆境的冲击和内在烦恼的困扰。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应该就医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饮酒可诱发自杀行为,因为酒会加重抑郁性情绪波动的强度,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大约30%自杀企图者在行动前曾饮酒。由于酒中毒本身,特别是‘’以饮酒为乐的酒鬼‘’,在戒酒期常会产生深深的懊悔感,所以,酗酒者特别容易自杀。佛教制定“不饮酒戒”,要求人们保持清醒理智的生活,对推进酗酒治疗计划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戒酒行为可能会相应降低自杀发生率。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容易发生抑郁情绪,从而导致自杀。其自杀方式往往很奇特,常是暴力性的。自杀企图并不常见,尽管它可能是精神病性紊乱的第一个显著症状,在疾病早期发生,这可能是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与意志活动出现混乱的结果。通过佛教的群体关爱方式,悉心照顾患者,安抚其受伤的心灵,并在发病前期给予药物疗法,对精神病患者自杀的预防有明显效果。

  人格障碍者容易发生自杀企图,尤其是具有边缘性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情感不成熟的人,其忍受挫折的能力差,遇到应激会发生感情冲动,暴力和攻击的反应。有时可发现他们有过量饮酒或滥用药物的习惯,或犯罪行为的记录。人格障碍的形成与童年生活的经历有一定关系,构建完善的人格须从小孩及家庭的幸福开始。佛教的《善生经》等有针对家庭伦理的论述,让希望组建家庭的青年人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活。已经处于边缘性人格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就需要大众关爱与包容、接纳,让人性的光辉再次在受伤的心灵中照耀。患者本人也应该积极面对心理的不足,打开心灵之窗,迎接阳光与大众的光临。

  器质性脑病的谵妄(例如药物,感染或心力衰竭引起的谵妄)或痴呆都可伴有情绪不稳定的表现。有时病人在短暂而深度的抑郁性心境波动时会发生严重的暴力自伤行为。此时意识常不太清楚,病人对当时情景可能只有模糊回忆。癫痫病人,尤其是额叶癫痫病人,会频繁发生短暂而深度的抑郁发作,加上他们手头又有药品,所以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高于常人。这些病症患者都需要社会大众去爱护他们,而不是遗弃和歧视。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亲朋好友的关爱,会让他们感到这个社会的需要,以及活下去的勇气在增长。

  结语:佛教是综合性的学科,尤其是一门精深的心理实验科学,如何实现转凡成圣,转秽为净,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向内在的生命不断的探索,实证佛陀所传授的戒定慧学,以期达到利及人天,普济含识的社会功用。如何光大佛学——这一门发源于东方,盛行于世界的智慧之学,结合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等,利益于社会大众,关爱生命,造福世间,是我等应该深思、践行的第一要务。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有志之士,深入经藏,研习佛法,让佛法变成更加贴近生活,指导生活的现实关怀。

  (来源:华岩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3:23 | 只看该作者
除了解脱自己内心的痛苦、烦恼,没有别的解脱
转载2019-12-03 07:32:02
标签:轮回解脱出离
察觉不到自己心里的轮回,又何谈出离?没有出离心,哪来的菩提心?——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希阿荣博堪布

我总认为,在修学佛法的整个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初始阶段,我们都应该时时反省自己的发心——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学习佛法的?

不要一讲到发心,就开始背书——“出离心”,厌离轮回、寻求解脱的心;“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心。定义是这样的,没错。如果这是考试,你答对了。

可结合自身呢?在你日常生活的细节里,在你具体的闻思修里,怎样是出离? 什么是轮回?慈悲喜舍都长什么样?这些可不是佛学名词而已,比背出它们的定义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当下的言行动念是轮回是出离,可是你知道吗?察觉不到自己心里的轮回,又何谈出离?没有出离心,哪来的菩提心?

曾有人问我:“生起出离心,是有厌离轮回、寻求解脱的想法就算,还是需要有实际出离的行动?”我想,提出这样的疑问,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出离心是相对于轮回心而言的,即在轮回的身语意生起时,反其道而行,并不是在轮回模式之外另建一套出离模式。

换言之,不是把每个当下的身语意活动撇在一边,不察觉,不对治,而单独去发一个出离的愿,说我多么强烈地渴望解脱轮回,甚至不只是发愿,还有一整套理论和行为,只不过这些愿望、学问、行为等更多的是用来塑造了一个“佛教徒”的形象,而不是用来对治自己的烦恼。

所以一方面,你会成为越来越娴熟的佛教徒,懂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渴望解脱”,另一方面你内心的痛苦、烦恼依旧。可是我不知道,除了解脱自己内心的痛苦、烦恼,还有什么别的解脱。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我们的心灵是一亩田,播种什么、收获什么。现代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却让我们的心田前所未有地干涸荒芜,拥有得越多,越浮躁空虚。《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结合传统禅修方法,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以正确的方法去实现身心轻安,像一盏灯,指引我们发掘内心的安乐之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1 13:27 | 只看该作者
柏林禅寺与吃茶去公案
2019年12月10日 14:0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柏林禅寺”一座创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刹。(摄影:@箫吟清)“柏林禅寺”一座创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刹。(摄影:@箫吟清)
  文/汉风

  “柏林禅寺”

  一座创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刹。

  也许您不会相信,该寺与唐代到西天取经的玄奘大师和日本茶道的形成有着难解的缘份。

  而最使柏林禅寺骄傲的是他在唐代曾诞生过一位卓越的大师--从谂禅师。

  我抚摸着斑驳的古塔回忆着那个佛教史上有名的故事:

  大唐时候,有两个人到赵州柏林禅寺参访一代名僧从谂禅师。从谂禅师问其中一人,“曾经到过这里吗?”对方答“曾到过”。从谂禅师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人,“曾经到过这里吗?”对方答“不曾到过”。从谂禅师又说:“吃茶去!”这时,寺院的院主感到非常奇怪,问从谂禅师“为什么曾到不曾到都吃茶去?”从谂禅师不答却叫道:“院主!”院主答到“有!”从谂禅师仍然说:“吃茶去!”

  面对这同一句“吃茶去!”那两个客人和院主也许甚为扫兴。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想在从谂禅师这里得到一种觉悟的法门。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得到的竟是如此平白的一句话--“吃茶去!”

  不过,妙处正在于此。它彻底杜绝了三人向外驰求的念头和心路。实际上从谂禅师已经告诉三人,法门只能从你自身存在的实践中悟得,任何人都不可能为你指出一个现成的法门,正可谓“平常心是道”。

  芸芸众生,上下几千年。“圣人”和达官们的教喻太多太多了。人们似乎只有领受的份,竟至于忘了自身。

  如何使芸芸众生摆脱这没完没了的教喻?如何才能唤起每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独特直觉和追求?这几乎是近现代所有哲学流派共同关心的问题。然而,唐代的从谂禅师已经这样做了,而且做得是那样的平实,那样的到家。

  一千多年的时光不能算短。可闭目沉思,又如弹指一挥间。

  眼前的僧人和居士们无不深情地凝视着柏林禅寺里那些曾经为佛教史留下极著名公案的苍翠古柏。他们到底有多少人已经理解了从谂禅师的苦心并直觉到了生存的真义?我不得而知。但我听说他们的真诚曾感动过佛祖。那是前年在柏林禅寺举行的一次法会上十吨重的汉白玉佛像忽然自动,持续达两小时之久。

  我对这佛像自动的瑞应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万物都在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心动、佛动皆是动,只不过是运动的主体:节律和参照系的不同而已。更何况面对如此多真诚而又善良的求道者,佛祖是不会不动心的。

  一上午的奔波,我已是大汗漓淋,口干舌燥。我问身边的一位老和尚,“哪里有水喝?”他平静地说“问禅寮就在前面”,我不禁自语道:

  ——“吃茶去!”

  (来源:《禅》刊 1993年度第二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12:48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保持一颗不动心
2019年12月11日 14:1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保持一颗“不动心”,具有无穷妙用。(摄影:海朝)保持一颗“不动心”,具有无穷妙用。(摄影:海朝)
  文/黄总舜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围的许多相好给他泼冷水,认为他这样做太迂腐了,不如从政、经商来得实惠。他开始有些心灰意冷了。当他进一步得知周围的同学绝大多数走出了学校,或从政,或经商,或去银行,或进报馆、电台、杂志社,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都比自己好时,他更是后悔不迭,竟憎恶起他一向认为神圣无比的做学问这一职业。工作后,凭他的才智,本来可以干得很好的,可是他不安于本职,心无所系,终日牢骚满腹,苦闷彷徨,一心想转行,却没有转成,结果因工作的不如意、爱情的失败而绝望跳楼自杀。我的这位朋友之所以落得如此地步,除了有社会环境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他缺乏一颗坚韧的“不动心”。

  人生立世,欲求得事业的成功,欲过一种自主的安祥生活,最要紧的莫过于保持一颗“不动心”。它是个体立身的主心骨,体现了个体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主体精神。失却了它,人便迷失方向,沉沦苦海,随波逐流,永世不得安宁。唯有保持“不动心”,方能抵制欲念,战胜邪魔,克服自身的软弱,披荆斩棘,直达清净自由的“如来”境界。“不动心”就本体而言,是指清净空寂的真如本性;就法门而言,是指无相无住的无念之心,也就是惠能所倡导的“禅定”。统言之,“不动心”就是破除我执法执,外离相,内不乱,保持内在心灵的安祥独立和圆融无碍,不被诸境所染。

  保持一颗“不动心”,具有无穷妙用。在欲念横流、烦恼迭起的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不动心”是获得安祥生活的内在保证。心不动则烦恼不起。“不动心”能从根本上使你免除“心火无烟日日烧”的痛苦;它使你在众生欲望被频频唤起而又无法满足的生活灼热的跑道中,独具一片荫凉,独饮一瓢甘露,让你恬然走完安祥而无悔的人生。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的生命之流就不会徒然流耗在欲念和烦恼的沙漠中,而能自始至终地款款地流向宇宙生命的永恒大海;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就不会因为别人的工作待遇好而徒生烦恼、怨天尤人,失却内心的平静与安祥,而能安于本职,毫无损耗地发挥自己生命的能量,从工作中发现乐趣,并体验生命的神圣;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就不会因为别人有钱有势而丧失自己的人格,你会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中发现生命的伟大,并力图无愧于这难得易失的人生;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就不会无理性地对自己一向认为神圣并加以追求的事物和理想发生怀疑,踌躇不前,半途而废,乃至一生功业无成,穷年浩叹。你会安于孤寂,安于清苦,在自己的一方净土中,默默地辛勤耕耘,抛洒汗水,最后你会因生命无悔而得到加倍的报偿;当你拥有了一颗“不动心”,你就会发现,在工作、职业上,无有贵贱之分,都是生命之流、真如本性的无限丰富的显现,诚如河流中有微波涟漪,有流水淙淙,有激流澎湃,你就会从无限多样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中感受到同样是尊贵与伟大的人格,你就不会因愚蠢的攀比而生种种烦恼,白白地消耗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有大的作为,你同样应当保持一颗坚韧的“不动心”。古之成大事者无不如此。有了“不动心”,你就会沿着自己崇高的理想一如既地追求下去,而不会被半道上跳出来的种种欲念诱惑所羁绊,你就会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用于所往追求的神圣的事业上,而不去追求世间庸俗的物质感官享受,你就会有勇气去忍受孤独,忍受误解,忍受诽谤,忍受贫困,而把自己生命的光束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当你事业成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把生命消耗在满足无聊的虚荣心、攀比心、嫉妒心是多么的不明智!是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著名学者、大商人、大企业家,但是真正成功者却是那些始终保持“不动心”的人。因为保持了“不动心”,就能战胜自己的欲望和软弱,抵制外来的诱惑,破除种种因随缘触境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怀疑、徘徊、困惑和苦闷,使生命自始自终地得以在一种清净安祥的心境中自由地、无有损耗地发挥它的能量。

  总之,人只有保持一颗“不动心”,才能真正地自信,才可以实现真正的自主的选择,才可以做到生命无悔,才可以安祥处世,才可以弥合因外在环境的冲突而造成的心灵的裂痕,才可以培养起健全而和谐的人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这些聪明才智在平时往往被徒然地耗费在见异思迁、迷茫、虚荣、嫉妒、猜疑、烦恼、妄想、自我否定等等无明业障中。

  热爱生命而真心向善的人们!愿“不动心”这颗摩尼宝珠,照耀您跨越无明的黑暗,融身于光明的佛海!

  任花花绿绿的诱惑在身边旋转,

  任欲求的烈焰把天地烧得通红,

  我们啊,且扬起那片不动的心帆,

  恬然自足,行一路生命无悔的航程!

  (来源:《禅》刊1993年度第二期,原标题《劝君常存“不动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3 16:18 | 只看该作者
修禅有没有最便捷的方法
2019年12月13日 14:13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时时刻刻观察我们的心态,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方法。(摄影:惜缘法师)时时刻刻观察我们的心态,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方法。(摄影:惜缘法师)
  文/《禅》刊

  问:修禅有没有最便捷的方法?

  答:时时刻刻观察我们的心态,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方法。这比专参话头更容易入门、见效果。

  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睡觉在内,分分秒秒中,我们的意念没有瞬间休息,生生灭灭,每天都是一笔糊涂账。没有修行的人,心态是不平衡的,总是在受外界的引诱,喜怒哀乐,随环境而转变。修禅的人,心态是安祥的,逢苦不忧,逢乐不喜,时时刻刻都在观心,使我们的心态在二六时中处于光明清净空朗的状态之下,做到念念自知、自觉,最后便可一念不生。这非常难,但最易获得效果。

  观心,简言之,就是时时刻刻照顾当下的一念,生活在现在,生活在当下,不追忆过去,不设想未来。我们平时依照此法训练此心,修行的对象和环境就非常灵活。要做到这样并不那么容易,必须通过专修,如参加禅七或早、晚有专修的时间,这样在平时修行才容易上路。

  问:我平时念佛不能成片,时断时续,这样念佛能开悟成佛吗?

  答:你这是散心念佛。散心念佛只要时刻提起,把意念集中在佛号上,日久功深,自能纯熟。念佛与参禅的目的,从佛教的宗旨来说,都是要求开悟,要求明心见性。不论禅、净,修定是共同的,静坐下来默念,比如每天一至二小时,这种定心念佛比散心念佛成就快。

  默念佛号要注意慢慢念,念快了伤气影响身体。要使意念与佛号同步,排除杂念,但也不必用心制伏杂念。有意制伏杂念这本身又是杂念了。当然根本上讲念佛本身也是一种杂念,这是以妄制妄,以毒攻毒,到最后真正念到一心不乱,那就连这个念佛的心也没有了,全身心是一句佛号,那时就相应了,真正达到了心佛不二的要求。

  忆佛念佛当来必定成佛。每个法门都能成佛,都是究竟的。佛说的法门都是教导众生如何修道成佛,都有一个完整的修行次第和思想体系。如果哪个法门不能成佛,那就不是究竟法门。念佛修慧,还要修福,要广行六度四摄,福慧双修,才能成佛。

  问:我是一名气功爱好者,觉得气功在许多方面与禅相近。我想皈依佛教,又担心皈依后能否继续练气功?

  答:修禅的入门方法与气功确有相通之处。但两者目的不同,效应也就不同。气功是一种有求著相的修行;佛教的修行是无所求的修行,不是要得到什么,而是要随时随地舍掉什么。舍掉贪嗔痴,就能成就戒定慧。学佛是以面向全体众生为修行的出发点,在解脱众生苦恼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道德,完善自己的人格。

  皈依佛教以后,可以把练气功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但不要皈依它,佛教的修行还没有上路时,先保持这种方法,但可以把佛教的内容加进去。等修行上路了,自然就不练了。

  问:我都六十岁了才有缘皈依佛门,学什么都太老太晚了,好多人劝我只管念佛就行了。是吗?

  答:可以。老年人修念佛法门容易得到受用。人生难得,佛法难闻。知命之年比起青年人来说是老了一点,但与那些对佛法一无所知或怀有种种误解的人相比并不晚。老年学佛,不要觉得自己信佛太晚而产生畏难情绪,正因为我们是六十岁的人了,比青年人更应勇猛精进,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勇气和信念。只要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紧迫感,也许会比青年人更快地得到受用,更快地与佛法相应。

  在家庭中,六十岁的人所处的位置很重要,上上下下都有关系,有儿孙、有老伴、或上面还有老人,要做好协调工作。有的人学佛后便与家人对立起来,整天只顾烧香、叩头、念经,屋子里供了许多菩萨,象进了庙堂一样,生活上也是别别扭扭,这样学佛是不能与家人达成共识的。

  学佛以后,一定要比没有学佛时具有更宽广的胸怀,更高一层的思想境界。在协调好家庭生活关系的基础上,使家人逐步接受道德与智慧的教化,最终成为佛教的家庭。

  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业障果能消除吗?

  答:这个成语原为佛教徒劝人修行的话,这里“成佛”是个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业障固然不能全消,但至少从今以后不做坏事了。

  (来源:《禅》刊 1993年度第二期《问禅寮答问 》,净慧法师主答 编辑部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10:29 | 只看该作者
达照法师:道理上真明白的是见道
2019年12月15日 08:3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内在有功,外显有德;内在如果没有功,外显就没有德。内在有功,外显有德;内在如果没有功,外显就没有德。
  文/达照法师

  出世到底有难度没有呢?三十个贤位分三部分走,第一部分没有难度,就是初住菩萨。别教的初住是干嘛呢?破见惑。只要是初果罗汉破见惑了,他就证初住。破见惑是什么?叫理上的惑。我们在道理上不明白无我,道理上不明白,尽管我们佛学学了很多。有时候很多居士也会说:“师父啊,道理上我都知道无我,就是做不到”。我要听到人家这么说,我基本上都会说:“你吹牛,你哪里道理上真明白了?”道理上基本上不明白。因为道理上真明白的是见道!初果罗汉他道理上明白了,我们一般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大脑想像一下,理解一下,再模仿比拟一下,模拟比较一下,然后说这个是空啊,这个是无我。那个不是真明白,你自己心都没静下来,你哪里知道是无我了?

  按照佛在《阿含经》里面所讲的那些场景,我们看很多时候,佛一堂课讲完,一部经讲完,无数的弟子都得法眼净,那些得法眼净的人都是证初果罗汉的人,因为只有初果罗汉,他才能得法眼净。为什么说初果罗汉才能够法眼净?他见到了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法,这才叫法眼净。初果汉他一旦看到了这个无我,他看真切了,他就知道天下没有事了,轮回已经结束了!这个道理他一下子就彻底到位了。到位了之后,但是在生活当中还不行。生活当中,初果罗汉甚至连欲界的禅定都没有,甚至连做人还有很多的瑕疵,初果罗汉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哦,理上明白的人,事相上不一定能证得。但是如果你按前面的二十八个位次已经到顶了,到了非想非非想处的时候,突然有人指导你一下子见道了,那你就马上证入四果罗汉,一下子证四果,而不是证初果。

  所以凡夫位你用功修行修得很高,如果没有见道,到时候还掉下来,还是凡夫,只是你多一次六道轮回。可是如果你见道了,你现在四禅八定什么功夫都没有,二十八层天一层都没爬,还是在人道,但是你见道了,你已经从二十八层的天跳出去了,那就是说初住位的位置已经属于你了。那么这个初住位,就是生命真正已经有站得住脚的地方。《金刚经》说:无住生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眼耳鼻舌身意生心。六根六尘六识生灭的世界不可能再住,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必须用你自己内在的这个智慧观照,一下子就把它看透了。

  所以初果罗汉这个见地啊,他打破了我见,破了见惑以后,才能称为发心住。天台宗专门解释发心住是什么?发明心地!你发明了你的心地,不是发明你的妄想执着,而是发明了你的心地,就是三界的这一切都在妄想的执我,以为有我---这个我执上建立起来三界九地,然后你看到了无我了,三界已经跟你无关。第一步是理上透过去。

  那么第二步呢?事上要过去。所以二住到七住是属于事相上的修行,事相上。因为你理上已经知道无我了,但是你一碰到好吃的东西马上想吃,一遇到名利财色马上想占点便宜。什么原因?无始劫来的习气太重!四果罗汉都有习气,初果罗汉所有的习气毛病都没断,只是见地他透彻了。

  (来源:达照法师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10:51 | 只看该作者
念佛却没有往生把握的原因何在?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2-11 08:00:27)转载▼
标签: 念佛 出离 精进        分类: 堪布答疑
念佛却没有往生把握的原因何在?


问:念佛却没有往生把握的原因何在?

索达吉堪布:不管学习净土、禅宗还是密宗,首先要看破轮回,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如果口头上说看破,实际上对世间的名声、地位、财产特别贪著,那是不可能得到解脱的。对此,截流大师曾以窍诀的方式开示道:“今时净业人,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

《净土圣贤录》里有一个公案。民国时期江西有一个农民叫赖祥麟,晚年他对世间生起强烈的厌离心,于是放下万缘,长斋念佛,一心求生净土。日子久了,邻人见到他都以阿弥陀佛称之,他也随声以阿弥陀佛应答。七十多岁时,他患了脚痛病,行走不便。他知道自己要离世了,便向家人告辞说:“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了。”孙子问:“你不是脚痛吗,怎么去呢?”他说:“不是身去,是心去。”说完就趺坐面西,念佛而逝。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到,如果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觉得世间没有任何意义,一定要远离这个世界,前往清净的佛国,这才有解脱的希望。这种厌离心类似有些出国者的心态,觉得国内没什么留恋的,在学术、地位方面都没有前途,应该去别的国家深造,学佛也要有这样的厌离心。

总之,大家应该想到,世间的很多事情确实无有实义。有些人可能认为:既然一切事情都没有实义,那行持善法、为来世积累资粮也不用做了吧?并非如此。《诸法集要经》中说:“有为皆无常,如水泡非久,应当行善行,为二世饶益。”意思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就像水泡易破一样无法久住,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精进行善,为来世而努力。

——《藏传净土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10:15 | 只看该作者
慧律法师:如何理解四念处
2019年12月16日 14:23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4人参与) 收藏本文     
慧律法师:如何理解四念处(图片来源:南普陀寺)慧律法师:如何理解四念处(图片来源:南普陀寺)
  文/慧律法师

  第一、观身不净。佛陀为了要破除这个我相,破除众生相,破除我们的贪心,第一个你一定要观照身体是不干净的,五种不净观,第一就是种子不净,就是父精母血交媾,种子不净,生处不净就是母亲的产道不清净,相不净,生出来的那种相污秽,第四叫做性不净,性不净就是整个身体统统不干净,再来就是究竟不净,从种子生出相到性不净,这个性就是整体统统不净,究竟不净就是你怎么看统统是不清净的身体,能够透视这一关,我们的烦恼就会少。

  还有九想观的不净,人死了以后发青,第二、肿,慢慢地肿起来,第三会坏,坏掉,第四会爆裂开来,血,第五会脓,长出脓脓久了蛆,一个虫再一个而且地且,蛆,再来就是散,散坏的散,到最后就变第八就是骨,第九就变成烧,烧就是坏的意思,全部都烧尽了,青、肿、坏、血、脓、蛆、散、骨、烧,观照我们的色身。在这里希望诸位稍微下一点功夫,下一点,还放不下的人,观身不净就可以包括一切,你感情放不下吗?你认为对方很漂亮吗?你认为这个世间有快乐可追求吗?试试看!这样九想观,很管用的。

  第二、观受是苦。观照一切的感受统统是苦的,观察世间的苦受,实在是苦的,观察世间所谓的快乐,也是苦的,为什么?快乐刹那之间会变化,所以,在师父今天的眼光里面,我曾经好几次对信徒讲,说我今天我真的不晓得要执著什么,这并不是说我很了不起,或者是一个圣者,我们冷静的思想看看,当然,今天是就师父的角度来看,我说我鸡肉也吃过了,狗肉也吃过了,猫、老鼠、鸭、海产,以前,没吃素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再来,最好的,请客、宴会也就是这个样子,再来,出国旅游,走了十几个国家,快乐是什么?到现在我还弄不清楚是什么,再来,什么叫快乐?

  如果说,结婚快乐的话,那么,不会有那么多家庭来向师父苦诉,痛苦来向我报告,婚姻哪里有什么快乐可言,金钱、三餐,我到现在为止,要照顾我的三餐,那简单得不得了,我吃那一碗稀饭,能够做什么?对不对?你冷静一下,冷静一下,好了!如果说看不开,纵然拥有那分感情,那分金钱,到死,你又能如何?你能如何?你讲,你能如何?还不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你还不是你走你的,她走她的,她能取而代之吗?也没有办法所以,冷静想想看!这些什么统统都摆平了,你冷静一下就什么都摆平了,所以,人家讲善于观心是入道之根本,善于观心,你善于观照你的心,你好好的观察看看,你就不难入道你就不会为了吃醋,你就不会为了那一点感情上的东西,弄得你昏头转向,也不会为了那个躯壳,化妆起来漂漂亮亮,就不可能会迷惑颠倒,绝对不可能。

  所以我常常告诉徒弟: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你想要骗他,都不可能的事情,绝对不可能,你即使是天仙美貌,他的内心都会很清楚告诉他:这个是无常法,这个是无常法。大家好好的下一番功夫,至于我个人的话,我的感受就很深,当然,我不是圣人,不过,告诉诸位是互相勉励,这个世间并不值得我们这样追求,也不值得这样执著,苦还是自己,来自于一颗无明的心,快乐还是来自于一颗能布施的心,苦来自于一颗无明的心,乐来自于一颗懂得布施的心,还是这样子,同样一颗心。

  第三、观心无常。观察我们这个妄想的心,迁流不住,虚妄不实,我们要舍,我们这个心,早上是快乐,晚上就烦恼,晚上快乐,听了一句批评的话就烦恼,是不是?今天儿子考上大学联考,很乐,明天儿子发生车祸死了,痛哭流涕,观心无常,我就告诉诸位再讲一句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全部靠不住,除非你好好的修行,你要靠谁,我问你,我们讲一句比较良心的话,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靠,唯一目前来讲,可以可靠的还是师父,真的,还是要靠师父。

  第二个就是要靠道场,知道吗?师父是没修行,靠道场,这里一共修就几百个人,六楼、七楼整个都满满的,是不是?就不要说师父是否有修行,有八百个人为你念佛,受八关斋戒,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是中品中生,我们这里受八关斋戒,一天要念二万声的佛号,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八百个人持八关斋戒,你说不会往生吗?所以,要对师父好一点,不然,我不要为你回向,如果说,你要依靠,讲依靠那就是这样子可以依靠,对不对?要不然,你说要依靠什么?依靠你父亲还是你母亲?你父亲说不定整天嚼槟榔,还是要依靠师父跟道场,目前就是这样子,不然,这个世间没有谁可以依靠,你依靠谁?依靠道场,所以要对师父好一点,要稍微讨好一下,开玩笑的。

  第四、观法无我。观色法是四大假合,心法是四蕴齐俱的,色、受、想、行:心法,修我空观,我空观,观法无我,这个法是遍一切处,所谓的物体当体即空,名观法无我,在天台宗有五停心观,天台宗有五停心观,把笔拿起来,多贪的众生修不净观,唉呀!我们内在里面的那个贪念。

  比如说,你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好享受,你就想:唉呀!我吃下去,入喉三寸是何物,对不对?吃下去以后,再吐出来,你就不敢吃,然后,你想想看,我们吃下去的时候,再拉,拉出来也是不干净,所以,不净观,多贪众生不净观,第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唉呀!如果说脾气不好,我们就常常在内心里面想说:唉呀!我们不要跟他结恶缘,结这个恶缘不行的,全世界的众生都可以伤害我们,那是他们的因果,可是就我们来讲,我们就不能动一个念头去伤害他,为什么?我们伤害他,是我们要负因果,他伤害我们,他要先起恶念,那个恶念就会侵蚀他的本性,他将来就必受果报,同学们!伤天害理造的是自己的恶业,你不可能伤害到任何人,你纵然把他杀死了,把他诽谤成功了,你将来的果报,还是你自己在吃苦,还是自己在吃苦,恶出自于人的心,报也是受之于人的身,要记住师父的话。

  (来源:南普陀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2 00:48 , Processed in 0.08641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