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1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国学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15:17 | 只看该作者
老舍先生十句**,句句通俗现实,暗藏人生大智慧
2020
02/03
11:31
刺猬看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老舍,原名叫舒庆春,因为他出生在立春,所以父亲便给他取了“庆春”这个名字,意思是庆祝春天快要到来。老舍读书后,自己给自己改名叫“舒舍予”,舍予两个字不仅组成了“舒”的左右结构,意为舍弃自我,也表达了当时的老舍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


1899年2月3日,也就是121年前的今天,老舍出生在北京。今天,在老舍诞辰121年之际,我们用老舍的十句**,一同纪念这位杰出的现代小说家、作家和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并且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经久不衰。1936年出版《骆驼祥子》,1937年写成《我这一辈子》,1946年出版《四世同堂》,1957年发表《茶馆》,这些都是至今依旧影响世人、为人们所喜爱传唱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饱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力量,是老舍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文化食粮和财富。


除了小说作品,老舍还创作有诗歌作品、曲艺作品、书法作品等。他的话剧《龙须沟》、《西望长安》、《张自忠》以及一些歌剧、京剧、地方话剧等,形式很多,涵盖丰富,不少作品被人艺搬上剧院,《龙须沟》更是成为人艺奠基之作。而《茶馆》更是经典中的精品,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无数赞誉,是中国近代戏剧创作的不朽作品。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他的作品风格中,有着浓浓的北京文化体现。以北京小市民为题材写出的一幕幕,完整的构建了当时北平生活,还原了那个时代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1966年,老舍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这是文艺界的损失,也是我们的损失。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纪念他。

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污吏。——老舍


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老舍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老舍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老舍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老舍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老舍


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老舍


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老舍


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老舍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0-2-4 1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2-5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1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0-2-9 0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0 18:45 | 只看该作者
天道忌满,人道忌盈,《易经》8句经典名言,背下来慢慢悟
2020
02/10
13:47
易三讲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易经》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64卦、384爻经文,传为周文王、周公父子所作,谈天论地,直指人心,阅历越丰富的人,越能读出味道。这里和大家分享其中最经典的8句名言,一起感悟《易经》的神奇魅力。


一、潜龙勿用。

出自首卦“乾卦”的初九爻辞。乾卦本身是刚健之卦,倡导的是自强不息,但自强不等于争强好胜。

乾卦初九是萌芽期,实力较弱,地位较低,所以喻为“潜龙”,“勿用”是说要积攒实力,不宜过早出头,只有当时、位都合适的时候,一步步往上走,方可游刃有余,这跟庄子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异曲同工。


二、履霜,坚冰至。

出自“坤卦”初六爻辞,字面意思是脚下踩到了霜,就知道冰天雪地的季节不远了。坤卦是效仿大地的精神,厚德载物,但一个人首先要懂得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处事才能从容。否则,连自己都迷茫,又何以载物?

总之,用《易经》思维看待人生,智慧、德行和能力缺一不可,而见微知著的能力,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出自“泰卦”九三爻辞。泰卦,地在上,天在下,天地阴阳之气交流不息,而九三爻正是地天相接之处,得以感悟天地变化,总结为人之道。

人生之路不会一马平川,有上坡就有下坡,时不时还有坑坑洼洼,不管走出去多远,最终总要回来。所以在任何境遇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不畏艰难,固守本心。做人做事,泰然处之。


四、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出自“大有卦”上九爻辞,很多人把这个“自天佑之”,理解成来自上天的保佑,其实仍是依赖于外在力量的消极思想。

实际上,《易经》的思想是以人为本的,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天助自助者”,人体的小宇宙,要与外界的大宇宙达到和谐统一,才能吉无不利,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即“天人合一”。


五、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出自“谦卦”初六爻辞,谦卦是《易经》64卦当中唯一非吉则利的一卦,从它的象上看,是山在地下,代表一个人既有实力,同时还有谦逊的美德,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天道忌满,人道忌盈,有实力而又谦虚的人,当然做什么事都顺顺利利,这就叫“用涉大川,吉”。


六、不远复,无袛悔,元吉。

出自“复卦”初九爻辞,复卦是由坤卦这一纯阴之卦变化而来,所谓“一阳来复”。不远复,无袛悔,就是说要及时改变,试错时间不要太长,否则积重难返、积习难改,所以不管是修身还是立业,都宜早不宜迟,这样人生不容易留有遗憾。


七、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出自“家人卦”九三爻辞,“嗃嗃”是训斥之声,尽管训斥会带来懊恼,但最终会吉祥。如果妇女孩子嘻嘻哈哈无拘无束,反而会有困难。这里谈的其实是家风问题,家风正,任何问题都好解决,家风不正,就会走向衰败。


八、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出自“解卦”上六爻辞,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一个射手在高墙之上射鹰隼,一定能得手,无所不利。孔子对此有段注解很精彩,他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自己做好了万全准备,耐心等待出击的时机,这样一旦有所行动,还怕没有收获吗?

以上就是《易经》64卦中最经典的8句爻辞,言简意赅,对人生极具指导意义。《易经》每一卦、每一爻其实都有丰富内涵,我们接下来会继续深入发掘。

相关文章:人在什么条件下会变得富有?《易经》这一卦说得很清楚了!

中外历史文化,有趣有味有料,感谢您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1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14:4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文化没落了吗?不,是要回归了
2020
02/19
06:22
有话郝浩说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中国传统文化落寞了吗?是的,确实很落寞,就像一个蹒跚挪步的老人,永远赶不上现代文化这个小青年。

资本主义用短短200多年的时间,创造的财富,比过去2000多年的总和还多,而且不知多出多少倍。中国也只用了短短40多年,就达到了人均GDP10000美元,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基数,中国的GDP总量是仅次于美国的。


资本主义经济带给人类的发展,是古人做梦也想不到。正是这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制度,使人们越来越富裕,让人们对之深信不疑,进而接受他们的文化。再加上全球一体化的加剧,外来文化冲击中国文化在所难免,例如我们中国人也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而且也像中国的节日一样重视。这其实没什么不好,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于学习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不排外,反而要坚决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

但随着中国商业化进程的加剧,中国很多人都被金钱冲昏了头脑。不能全怪西方文化的入侵,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人自己放弃了传统文化。中国人认为传统文化过时了,应该躺在博物馆里,或者让那些国学大师们来研究就行了,自己过多学习没多大用处,关键是不赚钱。


传统文化过时吗?我觉得没有过不过时,只有符不符合当代人的需求。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是过时的,它束缚了社会的发展,所以要批判;我们现在又要重拾传统文化,它又是不过时的,因为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社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性。

现在是重拾传统文化的时机吗?一直都是,不存在说现在是时机还是未来某一天是时机,也不必后悔以前错过的时机。文化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就像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论是资本主义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文化,能发展到今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过去几千年发展基础上的。过去的好东西能丢吗?那可是基础,根本。


如果我们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被继承、发扬。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生活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生产当中去。让每个中国人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好处。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3:52 | 只看该作者
苏东坡:游戏人间的不老顽童,超然物外的谪居达者
2020
02/22
09:22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苏东坡是最为大众知晓和喜爱的大文豪,是什么造就了他无可企及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可爱之处吧~


四川眉山三苏祠
苏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人见人爱。具体而言,有四大可爱之处。

01

名震宇内的文艺全才

第一,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全才与天才。何以见得?

在诗歌领域,苏轼与弟子黄庭坚并称 “苏黄”,被公认为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词的领域,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被公认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与代表作家;在散文的领域,与自己的老师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人们评价他们的散文风格是:“欧文如潮,苏文如海”;在书法的领域,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在绘画领域,他是宋代“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擅长画枯木、怪石、墨竹;在学术思想领域,他是宋代三大学派关学、洛学、蜀学中蜀学的代表人物;此外,苏轼在史学领域也颇有创见。一个人一生如果有这其中一项成就,也足以骄傲了,苏轼却在这许多领域同时取得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有才华,是个人才,还是个天才,更是个全面的天才,这怎么能不令人尊敬,怎么能够不人见人爱?

天才加全才,这就是苏轼人见人爱的基础。苏轼的这个特点,在八大家当中具有唯一性,在古代众多的文学艺术家当中,也极为罕见。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辙、苏洵、曾巩、王安石这七个人,在文学以外都有所长,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像苏轼那样全面占有文学艺术的几乎各个领域,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苏轼为我们留下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四千八百多篇文章,数量、质量均居北宋著名作家之首。他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六岁,如果从二十岁算起,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如此之多的作品、精品,真是一个奇迹。

正因为如此,他的朋友与弟子们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宋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吕本中认为苏轼:“自古以来,语文章之妙,广备众体,出奇无穷者,唯东坡一人。”(《童蒙诗训》)苏轼的弟子,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对苏轼的书法艺术给予极高的评价:“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于今为天下第一。”(《跋自所书与宗室景道》)“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跋东坡墨迹》)。

正因为如此,宋神宗虽然不满苏轼的反对变法,将他贬往黄州,但还是深深折服于苏轼的文学艺术才华。神宗在宫里吃饭的时候,如果停下筷子开始看书,宫人都知道,这一定是在看苏轼的诗文,神宗看着看着会突然感叹:“奇才,奇才!”一次,神宗与身边大臣议论古今人物,问苏轼与哪一位古人比较相似。大臣回答说,与李白比较相似。神宗想了想,说:不对。李白有苏轼的才气,却没有苏轼的学问。我们姑且不评价李白与苏轼孰高孰低,一个文人能够得到皇帝这样的肯定,而且是在他被贬黄州之际得到这样的肯定,这充分说明苏轼在北宋文坛的崇高地位。

苏轼的文学艺术才华,在当时的外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苏轼的好朋友张舜民奉旨出使辽国,在辽国的馆驿中,看到墙壁上刻有苏轼的诗作《老人行》。来到书店里,也看到有苏轼的诗集在售卖。张舜民非常感慨,题诗云:“谁题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儿向大苏。”(《渑水燕谈录》)没想到在国外也能看到苏轼的诗句,看来连外国人也喜欢苏轼啊!后来苏辙奉旨出使辽国,辽国大臣们也纷纷打听苏轼的情况。苏辙很有感触,写诗给苏轼说:“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莫把声名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坚瓠集》)来到辽国,人人都在打听你的消息,你的大名在外,将来想要隐退江湖恐怕就难了。


三苏祠·云屿楼
02

人人倾服的士林领袖

苏轼的第二个可爱之处,在于他是士林的领袖,也就是知识分子的领袖。领袖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的,一种是柔性的。国家元首、军队总司令,这是刚性领袖。精神领袖、士林领袖,这是柔性领袖。一位士林领袖,应该有巨大的声望,超强的人气,强烈的凝聚力。

苏轼在政治上影响力大。他曾在中央与地方长期担任行政首长,中央如吏部郎中、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地方如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登州知州、杭州知州、颍州知州、扬州知州、定州知州。在北宋朝的党派斗争中,他又是“蜀党”的领袖。综合这两方面来看,他算是一个政治领袖。但这不是苏轼领袖的主要内涵,在北宋,苏轼主要是一位杰出的士林领袖,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

他门下有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也就是说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最杰出的有七十二位。苏轼教授、教导过的弟子肯定很多,但是真正为大家公认的最有水准的还是这四学士与六君子。这个组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与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声气相投,更重要的是四学士、六君子仰慕苏轼的道德品行、人格修养与立身为政的原则,他们愿意凝聚在苏轼的周围,成为一个君子的组合、道德的组合、文学的组合。六君子当中,黄庭坚、陈师道擅长诗歌,是北宋诗歌巨匠;秦观是一代词宗,并擅长散文;晁补之擅长诗词;张耒擅长诗歌、散文;李廌擅长散文,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士。北宋的文坛与文人群体,因为有了这个组合而光芒四射。四学士与六君子,也成为后代文人向往的理想化的文人群体。

在这个组合中,苏轼士林领袖的作用是明显的。他对于自己这个领袖的地位,有着高度的自觉。他说:“文章之任,亦在名世之士,相与主盟,则其道不坠。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某也。”(《师友谈记》)意思是说:文章事业,要靠一代代人主盟相传,才不会衰落。当今太平盛世,文人辈出,必须要有所宗主,才能使文章事业兴旺发达。昔日欧阳修将文坛盟主的重任交付给我,我不敢不勉力为之。将来文坛盟主的重任还要拜托更年轻的一代,就好像当初欧阳公托付给我一样。

文坛盟主、士林领袖的职责重大,也很风光,同时也要有盟主的风范,要尽到盟主的责任与义务。

李廌性情豪爽,初到京师游学,总是科场不利,他很着急,于是穿梭于权贵之门,频频投文献诗,时时遭人轻视,惹人白眼。苏轼很欣赏李廌的文章才气,却不赞成他这种“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见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作法,便以长者的口吻劝导他说:你天分很高,定有出头之日,最要紧的是循序渐进,决不可轻浮躁进、做有伤气节的事情。李廌入京以来见过不少巨公大卿,却没有人这样真诚地关心过他,因此心中十分感激,此后便常常以苏轼的劝告引以为戒。但他连年科场不顺,经济上十分窘迫。宋神宗元丰八年,苏轼刚刚结束在黄州的贬谪生活,将赴常州。有位朋友特意给他送来十匹绢、一百两丝作为安家之费。这天正巧李廌前来拜谒,苏轼知道他家境贫寒,家中几位长辈先后病故,均无力安葬,便将朋友的馈赠全部转送给李廌。

神宗元祐四年四月,苏轼出守杭州前夕,朝廷赐给他一匹宝马,苏轼想到李廌经济拮据,便想将这匹宝马转赠给他。转念又想,李廌家贫,说不定哪天就会卖马救急,而此马是朝廷赏赐的御马,必须写张公据给李廌,说明此马的来源才好。于是便亲笔写了一张“马券”,措辞婉转,又不至于伤害到李廌的自尊心:

元祐元年,余初入玉堂,蒙恩赐玉鼻騂。今年出守杭州,复沾此赐。东南例乘肩舆(即轿子),得一马足矣,而李方叔未有马,故以赠之。又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出公据。四年四月十五日,轼书。(《赠李方叔赐马券》)

这张马券后来在眉州刻石,有拓本流传于世。

有趣的是,苏轼写完这张马券半年之后,黄庭坚又给李廌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作用竟然是为李廌公开叫卖这匹马:

翰林苏子瞻所得天厩马,其所从来甚宠,加以妙墨作券,此马价应十倍。方叔豆羹常不继,将不能有此马,御以富贵之家,辄曰非良马也,故不售。夫天厩虽饶马,其知名绝足亦时有之,岂可求锡马尽良也?或又责方叔受翰林公之惠,当乘之往来田间,安用汲汲索钱?此又不识蛘痛者从旁论砭疽尔。甚穷亦难忍哉!使有义士能捐二十万并券与马取之,不唯解方叔之倒悬,亦足以豪矣。众不可。盖遇人中磊磊者,试以余书示之。元祐四年十月甲寅黄庭坚书赠李方叔。

这其实就是在给李廌卖马打广告,苏轼这个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具有传奇意味的是,黄庭坚为李廌做的这篇广告,经过九百多年后,在2007年,出现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这件《书苏东坡马券贴后赠李方叔真迹卷》,引首有张大千作水墨仙并赞辞,还有梁启超、罗振玉、黄宾虹、王国维等名家的题跋及印章,起拍价近千万。其实给这封信定价太委屈它了,900年前那匹马都能卖20万钱,现在九百多年过去了,这么真情、珍贵的信笺,是名副其实的无价之宝,值得流芳百世。它记录的不仅是一匹马的故事,还是一段情意、一段传奇,是苏门中的眷眷深情与友谊。


三苏祠·百坡亭
03

游戏人间的不老顽童

苏轼的第三个可爱之处,在于他是一个世俗方外的老顽童。什么是老顽童?就是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赤诚之心。无论这个世界多么艰难,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尔虞我诈,总是能够以热爱、喜爱、欢喜的态度来看世界,看他人。总是能够以热情的态度、乐观的态度看待世界。这样一来,这个人的身上就拥有一种特别的气质、特别的趣味,就像辛弃疾说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换言之,我看世界多可爱,料世界看我也应该很可爱吧?这其实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世界丑恶还是美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世界的态度是美好的。

苏轼自己就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说郛》)。我跟谁都能聊到一起,玉皇大帝可以聊,乞丐收容所的穷孩子也能聊。苏辙曾经劝他哥哥跟人交往的时候要慎重,要有选择的交朋友,苏轼回答他说:“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此乃一病。”这话听上去有点儿傻,但是生活中的我们,其实都太精明了、太聪明了,所以也就不可爱了,这时候突然有个傻傻的苏东坡冒出来,看见谁都是自己的朋友,这样的人难道不可爱吗?

唐宋其他七大家的身上,有很多的特点与苏轼相似,但唯独这个特点是他们都没有的。苏轼在世俗世界与方外世界,都是一个热闹人,一个有趣的人。

比如,苏轼很喜欢吃猪肉,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很理解他。有段时间,佛印住在润州(镇江)金山寺,苏轼常常去寺里探望他,佛印就会偷偷做点儿猪肉犒劳他。结果有一天发生了意外,佛印辛辛苦苦、小心谨慎地烧好了猪肉,藏好了地方,等苏轼来。苏轼来了,可猪肉却被人偷吃了!这说明有人早就知道佛印偷偷做猪肉,但是知情者非但不举报,反而将佛印的猪肉偷了去,弄得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苏轼看到朋友尴尬的样子,即兴赋诗一首,诗云:“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戏答佛印》)意思是,东晋高僧慧远主持庐山东林寺,曾邀请陶渊明与他一起修习佛法,并特别准许陶渊明饮酒。现在佛印为招待我而辛辛苦苦烧猪肉。遗憾的是猪肉不知落到谁的嘴里了,就像蜜蜂辛辛苦苦采成了蜜,却不知道最后是谁尝到了甜。虽然有点拿佛印开涮的意思,不过这玩笑却开得很雅致。


三苏祠·晚香堂
04

超然物外的谪居达者

苏轼可爱的第四点,在于他还是贬谪与流放中的达者。人都有倒霉的时候,倒霉的时候如果就是一副倒霉相,那就很可怜、很可悲了,如果倒霉了还有一副相对轻松的心情、从容的心情,那就比较可爱了。

古代遭遇贬谪流放的文学家不少,如屈原、柳宗元、秦观等人,他们或者自杀,或者死在贬所,生命力都不强,没有后续发展空间,也没有重振生命的机会。韩愈、欧阳修的贬谪流放时间都很短,在仕途与人生经历中几乎算不得什么,也不是他人生经历的转折点。王安石、曾巩、苏洵根本没有贬谪流放的经历。苏轼则不一样。他自己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四十五岁,这一贬就是四年;他被贬惠州的时候五十九岁,在惠州居住了三年;他被贬儋州的时候六十二岁,在儋州住了三年,离开海南的时候已经六十五岁了。所有贬谪流放时间,加在一起整整十年。在八大家当中,若论贬谪累计时间之长、年龄之大、次数之多、条件之艰苦,贬谪之后尚能全身而回,贬谪对创作、人格产生重大影响,所有这些综合因素加在一起,苏轼独占鳌头。贬谪流放生活,对苏轼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塑造着他的人生与个性。

据苏辙回忆,当初苏轼曾经告诉他:“‘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确是事实。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那个“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其实都是在经历了贬谪流放生活之后的新的苏轼。我们可以这样说,贬谪之前是我们还不太熟悉的苏子瞻,而在经历了贬谪流放生活之后,苏子瞻就变成了后来为我们所熟悉的苏东坡。这个改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苏轼能够以达观从容的态度来对待贬谪流放,所以经历了这个遭遇,苏轼不会自杀,不会因身体虚弱而病死,而是顽强的活了下来,而且努力活得更好、更精彩,活出一个新的可爱的苏东坡。

苏轼被贬广东惠州,生活很艰苦。他的老朋友和尚道潜给他来信,为他的健康而担忧。他给道潜的回信是这样写的:

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遣,更不能细说。大略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便吃,便过一生也得。其余瘴疠病人,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气,但苦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参寥闻此一笑,当不复忧我也。(《答参寥三首》)

什么是达观?就是看透了生死。道潜来信所担心的不就是死亡么?那我告诉你,在哪儿都免不了一死。这样想问题,似乎非常消极,其实是以退为进。常言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来到惠州这个当时的不发达地区,从表面看,的确是增加了死亡的几率,但是退一步想,在哪里都有死亡的可能。这样想问题,实际上是大大降低了会病死在惠州的恐惧感与危机感,反过来说,也就是大大提升了在惠州生活下去的安全感与空间余地。在艰苦的地方,生存的空间本来就小,能够生存的理由本来就很少,只有退一步,才能给自己的生存挪出一块空间来,才能给自己继续生存下去找到更多的理由。这不是鸵鸟哲学,也不是懦夫的哲学,而是生命遭遇到不可克服的困境时表现出的特殊的坚强。

◎本文摘自《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作者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3:17 | 只看该作者
延参法师:活出生命的诗意情怀
2020
02/25
06:06
海月禅林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传统文化覆盖面很广很泛,它包括历史典籍,人文传承,民情风俗,民族精神,国学经典,生活信仰,这都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它是生活的全覆盖,它是纵贯古今、无所不容、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一个精神、人文、历史宝库。

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传播,继承传统文化,传递传统文化,分享传统文化,需要做到八个字:深耕精粹,古而不旧。

为什么要向国学致敬,为什么要向传统文化致敬,为什么要向人文情怀致敬,要向民族内涵致敬?生活需要去理解它的多元,去看到它的活泼,去承载它的落差,去成为内心的继往开来或心平气和。

从历史长河当中,从人文情怀当中,从那些生命故事当中,探寻那些闪光的,力量的,积极的,向上的,具有传递价值、具有生命情怀、具有伟大意义的那些精神,传承下来,从那些赞人向上、催人奋进、鼓励温暖、传递情怀的优美篇章中汲取力量。

从那些人文典籍、文学经典,那些具有情怀、具有高度、具有深远教化意义的生命故事当中,去发掘力量和价值,在这个时代呈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新的精神内涵、新的思索和探求,需要深耕精粹,古而不旧。

苏轼的《题西林壁》写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通俗易懂,很简易,不复杂。细品其中味道,这就是生命的生活经过,这就是生命的情怀表达,这就是生命的崭新认知和生命的诗意倾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命当中会有那些曲折、困惑、焦虑和烦恼,但总会找到方向,也总会有方向,总会迎接未来的新方向。

这首诗古老吗,陈旧吗,苦涩吗,枯涩吗吗?当遇到生活的麻烦、困扰、焦虑和不安的时候,来读一读,是不是感觉到内心的一种释然、幡然醒悟和内心洞明、豁然开朗?

人人爱读纳兰词,人人不舍纳兰词,为什么现代那么多的人都爱读纳兰词?在那些人文经典当中,总有那些积极向上的,总有那些撞击你内心柔软地方的声音和共鸣,总有那些力量陪伴你人生向前。你看,纳兰词中有一首《谏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生活当中那么多的怀疑、焦虑、忐忑和不安,让人生成为了一种徘徊不前,深陷其中,悲酸不堪。生活有一个最大的功能叫翻篇儿,包容,宽恕,原谅,愿未来向前还是温暖依然,愿未来相见,似是未曾遇见,恰似未曾遇见。

抱着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么人生何事不敢亮肝胆?“何事秋风悲画扇”,哪有那么多的浮躁和计较沉沦其中、沉迷其中?原谅那些不如意,原谅那些不可以,原谅那些想不到,原谅那些意料之外,人生还要向前。

有些时候感觉到累了,苦了,酸了,悲伤了,崩溃了,绝望了,再读一读纳兰词,是不是感觉到一种共鸣和关怀、温暖和力量、通透和豁达?

传统文化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更需要深耕精粹,古而不旧。让那些历史长河中的人文典籍活起来,那些文学名著活起来,让那些人文情怀活起来,让曾经在历史长河当中熠熠生辉的人物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让经典活起来,让精神活起来,让情怀活起来,所以要深耕精粹,古而不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05:23 , Processed in 0.03622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