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1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国学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15:46
这是《道德经》中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看看你能做到几条?
2019
09/21
22:09
符号帝国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网上有一个段子:某锋做好事不留名,全都写在自己的日记里。这当然是假的,如果他日记中写的全都是自己做过的好事,那他就不是某锋了,除非他本就是个沽名钓誉之辈,事先就打算出版自己的个人日记,以此来树立自己的人设。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妈妈,就是典型朱熹“格物派”的门徒,她是一个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平时对待陌上人总是露出慈母般的微笑,待人十分和善,用他儿子的话说,就是别人眼中的“圣母”。

但是一旦回到家,马上就变成一个“悍母”,原形毕露,跟家里人说不了三句话准会吵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圣母婊”,心里其实并非那么高尚,只是为了在工作中有个好的表现,赢得名和利,就可以完全不走心,“凭着职业习惯”做好事。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比如前几年风行九州的“首善”陈光标,被人做好事是因为自己心甘情愿,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开心。他做好事完全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然后再利用这种善良的形象和口碑来做生意。甚至为了把“首善”的人物设定立起来,不惜诈捐,通过欺骗的形式获取自己的美誉。

就像《神雕侠侣》中的绝情谷主公孙止,表面上人模狗样,贵为一谷之主,一派之宗师,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上,其实内心极其阴险龌龊,一切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再爱的人,转过头就变成了死敌,要置你于死地。


相反,他的女儿公孙鄂则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姑娘,她不管是救谁还是帮谁,都是出于本心,不求回报。这就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不把那些事情做了,她就会内心难安,久久耿耿于怀。

孔老夫子就很讨厌那种“八面玲珑”的人,他曾经说“乡愿德之贼也”,意思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处处见风使舵,游刃有余地做着墙头草的人,是窃取道德的盗贼。

因为其实他们对善良一无所知,正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明德和善意,所以才会行为狷狂,没有底线和原则。

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情商很高,让所有人都很舒服;其实是骗了所有人,甚至连自己都骗了,让人误以为那就是真实的自己。而真正的正义就会受到侵蚀和排斥,慢慢的,大家就会“处鲍鱼之肆,久之不闻其臭”,成了温水煮青蛙。

到最后所谓的公正便会不复存在。



就像《射雕英雄传》中的杨康,处事圆滑,只要你有他可利用的地方,前期就会毫无原则地投其所好,他的父王完颜洪烈正是用这种手段将他的母亲包惜弱一步步瓦解的。

欧阳锋叔侄、梅超风、穆念慈都被这这种表面上的谦谦君子打动了,结果一个个都被他害得很惨。欧阳克因为觊觎他的女朋友,虽然心存歹意但罪不至死,可是杨康毫不犹豫就将他杀了。


梅超风怎么说也是他的师父,教给他九阴白骨爪,还处处护着他,为了救他可以以身犯险,只身独闯归云庄。但是杨康在发现她与自己为敌时,欧阳克要害死她,并陈以利害之后,杨康马上就默许了。

穆念慈不过是他手中的玩物,高兴的时候就千方百计骗过来,但是要想让他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马上就会翻脸,露出狐狸尾巴。

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行为,做好事“不走心”,很容易就会变成各种圣母婊和伪君子。本以为自己是在“行圣人之道”,其实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即使内心没有恶意,也不过是个糊涂虫,是个烂好人而已,本质上还是与真正的善良背道而驰。

王阳明先生之所以说朱熹“玩物丧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佛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如果一种行为没有在主人翁的心里留下任何涟漪,他做这些只是外在的机械的模仿,即便是在做好事,培养出来的也是一些伪君子。

只有知行合一,心里想的和手里做的是一样的,这样的才算是真正的“知道”。



给父母下跪,替爸妈洗脚,一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如果这些不是因为你首先在心里对老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只是对着什么《新时代二十四孝》占本宣科听话照做,就说明你只是在意给自己搏一个“孝子”的好名声,在乎的不是父母的身体和状况,而是别人一句夸奖而已。

最善于行走的人,应该是列子那种御风而行,来去无踪。失少也应该是段誉那样的,修得“凌波微步”的绝技,脚不沾地,神行千里。善于说话的人,总能牢牢守住中道,保持公正公平,不会有任何的偏私;善于设计闭锁的人,不是那种打一把无坚不摧的玄铁大锁,而是根本不用锁子,但你就是打不开门户,找不到入口。


善于结绳捆绑的人,就像《谍影重重》中的杰森伯恩,三下两除二,不知不觉就打了一个谁也解不开的死结。善于计算的人,一定是心算的高手,而不是运算盘如飞的小会计。

所以在圣人的严重,没有佛家所说的“一阐提”,没有不可救药的人,他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众生。因为能够看到人和事物的本质,他们的眼中也没有废物,会像传递明灯一样,把本性中的光明传授给每一个人,点亮心中的良知。

做好事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就是佛家所说的着相布施,做了好事总是沉迷于自己的“成就”,我给了你什么,我为你做过什么,你就应该以相当的行为或者好处来回报我,否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最怕的就是欠这种人的人情,你不接受他的好意,他会死缠烂打;你接受了他的善意,他就总觉得你欠他的,所以就应该容忍他,满足他的一切要求。事出突然必有妖,这样的“免费”往往是最贵的。

就像很多影视剧中,毒品贩子往往最开始让你吸毒都是免费的,等到你上瘾了,就彻底成了任他摆布的玩具。


第二种做善事的人,他也不会要求你回报什么,但是为你做过什么,给过你什么,他总是记在心里,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无私的人。做好事带给他的不是内心的丰富和扩展,而是寻求优越感,刷存在感的手段。

做好事的最高境界是佛经中所说的佛菩萨的境界,境来则应,事过不留。做事的时候完全处于本性中的良知,做过之后马上就忘了,完全不会在意自己做过什么,别人一直记着他们的好,本人却早就忘了。

这就是所谓的“不着相布施”,没有功德之心,反而功德无限无边。就像地藏王菩萨说过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也不欠谁的,可是却为了素昧平生的人甚至是动物野兽,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善意,一切都是为了帮众生解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支持 反对

82#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2:10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1:29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把珍贵的善根浪费了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9-24 06:40:43)转载▼
分类: 随机说法
不要把珍贵的善根浪费了

我们在修习《普贤行愿品》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量无边的善根和福德,现在都要做回向,将所有的善根福德都毫无保留、不折不扣地全部回向——“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对一个真正的智者来说,真的不容易,一点都不留给自己,统统回向,真的有点舍不得啊!因为生起点善根、积累点福德太不容易了。但是,作为大乘行者,不是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吗?所以心量要大一点,将这些善根福德都拿出来回向,回向给三界里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以我们善根和福德的力量,愿沉溺于轮回里的一切众生,迅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同时获得阿弥陀佛的授记。



如是回向,所回向的善根是无量无边,对境众生也是无量无边,所获得的功德和善根也是无量无边的,这是保存和增长自己善根最殊胜的方法。善根福德回向,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每时每刻都在增长,更加广大无边了。



有的人说:“我可以先这样回向给众生,之后可不可以再回向给我的儿子、我的妈妈啊?”这样也可以,不敢说不行,怕你们不接受。



如果先回向给一切众生,善根增长了,变得无量无边了,然后再单独回向一下,善根又缩小了。刚才心量那么大,现在心量缩小了,功德也减少了。没办法,你的心量没打开,发心没到位,只能先这样,不能说绝对不行。



《百业经》里讲,当时佛陀在世时,每天都有供养者,佛陀在善根回向的时候也单独给他们回向,因为这是众生的需求,没办法。佛在世的时候,身边的很多众生都是小乘根基,不给他们回向他们会不高兴或不理解,这也是佛在随顺众生。



佛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为什么讲的是小乘法?因为身边的众生都是小乘根性。后来有几位菩萨来求法,身边稍微有一些具有善根的人,他才开始讲大乘佛法。但是他一生当中注重讲的是小乘法,因为身边全是阿罗汉,都是小乘根性。



也许有人会想,佛当时也单独给众生做回向了,我怎么不行呢?也行。其实你还不如先回向给家人,然后再回向给一切众生,或者实在没办法,就先偷偷做一下回向。虽然这样不够虔诚,但也没办法。



众生无边,功德也无边,所以要回向给众生,祈愿一切众生都能迅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将众生送到西方极乐世界,任务就完成了;将众生都交到阿弥陀佛的手上,就放心了。他见到阿弥陀佛以后,乘愿再来时,也许智慧和福德比你还厉害,这个时候就不用担心了。之所以要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因为这里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更容易一些。



愿六道轮回里的所有众生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面见阿弥陀佛,都获得阿弥陀佛的授记,都达到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这是最后的总回向。







——摘自《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1:46 | 只看该作者
李叔同的教育观:艺术不要专精,多管齐下才称得上天才
2019
09/26
07:05
货二喵说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2
古往今来,许多匠人能士都是术业有专攻那一类,鲜少有全才。

有些奇人,一辈子只专注做一件事情,在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他们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但如果把他们放到其他领域,他们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人做得好。

而李叔同所倡导的教育,正好相反。

他认为“艺术不要专精,多管齐下才好”。

李叔同自己就把这“多管齐下”四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多管齐下”李叔同

李叔同出生于光绪年间,五岁时从仲兄文熙受启蒙教育,少年时就已读了《左传》、《孝经》等书,青少年时期就已有画报出版。

1905年,二十五岁的李叔同东渡日本留学。

留学期间,他在东京编辑过《音乐小杂志》,还参加了日本名士组织的“随欧吟社”之雅集,后以“李岸”之名考取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

李叔同可谓是一个全才。


他在美术、音乐、书法、戏剧等方面造诣颇深,也是我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曾经与曾延年等组过话剧团体——春柳社,这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后来李叔同留学归国,曾在工业学堂里担任图画教员,家道中落后仍然选择教书,最终选择在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音乐、美术课教师。

1914年,李叔同与金石书画大家吴昌硕常有往来,遂加入了西冷印社。


课后,他召集学生朋友创建了“月石社”,开始从事金石研究与创作。

后来,李叔同放下名与利,选择皈依佛门,钻研佛法。

李叔同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光是这些外在的光环就令旁人羡煞不已,何况是他的才华。

尽管李叔同后来选择了出家,但他留给世人的,绝不仅仅是他的作品这么简单。


在李叔同任职教师期间,教出过不少“天才”。

丰子恺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二、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1914年,丰子恺进入李叔同所在的学校读书。

丰子恺无疑是幸运的,上学的第二年,他便遇到了他的人生导师李叔同。

丰子恺入学的第二年,李叔同开始教他们班绘画课。


丰子恺因为从小就对绘画格外感兴趣,所以学得十分认真。

李叔同老师讲课跟其他老师不太一样,其他老师教绘画课,都是拿了一幅画直接让学生临摹,要不就纸上谈兵。

而李叔同则是直接在课堂上放了一个木炭的石膏模型,一边教一边进行讲解,学生不懂得地方,还会亲自在黑板上进行示范。


也许是李叔同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气场,深深感染了丰子恺。丰子恺对绘画又多了一些了解,在绘画上进步神速。

有一天,丰子恺到李叔同老师办公室做事,做完事准备离开时李叔同叫住他:

“你画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书,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有悟性的学生,好好学,以后有问题尽管来问我……”

当晚,丰子恺激动不已,辗转难眠。

从此,丰子恺便真正喜欢上了绘画这门艺术,也喜欢上了这位温文尔雅的教书先生。

后来,丰子恺还跟着李叔同学过许多东西,诸如书法、篆刻一类。连丰子恺的诗文里,也有他恩师李叔同的影子。

丰子恺曾撰文回忆说,那一晚先生对他说的话,基本决定了他一生的志向。


三、李叔同的教育观

李叔同是艺术世界的全才,每一门艺术都有极高的造诣。

尽管教书没几年,但他这“艺术全才”的气质仍然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弟子。譬如丰子恺、钱君匋、吴颐人等。

李叔同教育弟子:“艺术不要专精,要多管齐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只专研一门学科,艺术是相通的。

故而,他的弟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艺术方面不是仅仅只会一门,而是多管齐下。

后来,他们的成就大多是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散文学者……但绝不会单单只是书法家。

只是他的弟子们在追随和继承先生的多项艺术上,有强有弱罢了。


而丰子恺追随李叔同,继承了先生的诗文、书画、篆刻、音乐、翻译乃至宗教等多项艺术,尤其是他的书画和散文,独树一帜,半个多世纪以来,依然拥有大量的读者。

由此可见,李叔同“多管齐下”的教育观,成就了一批“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2:17 | 只看该作者
孔子诞辰纪念:孔子的人生六大乐事具体是什么?
2019
09/28
09:00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学习之乐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人们每每于学习,则厌学、倦学、恨学、弃学,这是因为不真知学之滋味。若能进入深里,得其知识,晓其义理,获其智慧,养其情性,便能好学且乐学,能精进且不能自已了。孔子活到老学到老,便是由好之而进入乐之,从而乐此不疲了。


交友之乐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交友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互相慰问、交流、切磋、帮助,这是一种快乐。孔子不仅善交朋友,且广交朋友,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歌舞之乐

音乐与舞蹈,孔子不仅喜爱,且精于研究,敏于鉴赏,长于教育。他会作词作曲,是卓越的词曲作家;会多样演奏,是多才华的演奏家;酷爱歌唱,以歌声表志趣;音乐的教育,他又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音乐能使人快乐,音乐也与孔子这位真正的大音乐家结伴相随一生。孔子有名言:“成于乐。”(《论语·泰伯》)


育人之乐

孔子弟子三千,在培育人才之中,自己也获得了巨大的欢乐。弟子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志趣、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碰撞、不同的教学相长,就像三千朵不同色香形的花朵盛开在孔门这座大花园里。孔子门墙桃李芬芳,争奇斗艳,春色满园,怎会不令人快乐、令人愉悦、令人陶醉!此亦如《孟子·尽心上》所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第三种乐趣)也。”


山水之乐

孔子喜欢登山临水,且每每于此时此境此情,志舒意畅心欢。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这水可以让人“乐”,这山也可以让人“乐”,可以乐以忘忧,乐而生智。因此当弟子曾说出其志:“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此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同)点(指曾)也!”其奥秘之一便是孔子既眷恋人世,亦依恋大自然。投入、欣赏并享受大自然,是孔子人生之调节、超脱、快乐,乃至于获取智慧与灵感的一个主要源头。今天关在水泥与玻璃窗里的圈内人士,如果常常亲近大自然,乐水乐山,一定能获得生活的真正快乐!


饮食之乐

孔子是个美食家,此中所获乐趣良多。《论语·乡党》载,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一种美食家的风采了。《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固然可以看到孔子对《韶》乐所达到的痴迷境况,同时也可以反观孔子于饮食审美“味”之深邃。《中庸》里孔子就说:“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此句真堪玩味,且味之无穷。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哲学之路”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自由而有趣的灵魂终将不期而遇。)

《吕氏春秋·慎人篇》:“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这也就是孔子“得道之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17:27
梁漱溟:年轻人的焦虑,在于把欲望当做志
2019
09/27
19:55
腾讯儒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作者 | 梁漱溟

编辑|腾讯儒学

欲望与志气

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在这时代,有一个大的欺骗他,或耽误他,容易让他误会,或让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这样的用功,自然不得其方。也许他很卖力气,因为背后存个贪的心,不能不如此。

可是他这样卖力气,却很不自然,很苦,且难以长进。虽有时也会起一个大的反动,觉得我这样是干什么?甚或会完全不干,也许勉强干。但当自己勉强自己时,读书做事均难入,无法全副精神放在事情上。甚且会自己搪塞自己。

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仿佛他期望自己能有成就,要成功怎么个样子,这样不很好吗?无奈在这里常藏着不合适的地方,自己不知道。自己越不宽松,越不能耐,病就越大。

所以前人讲学,志气欲望之辨很严,必须不是从自己躯壳动念,而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张横渠先生颇反对欲望,谓民胞物与之心,时刻不能离的。自西洋风气进来,反对欲望的话没人讲,不似从前的严格;殊不知正在这些地方,是自己骗自己害自己。


梁漱溟与北大同事在中山公园

左起:雷国能、李大钊、梁漱溟、张申府


1924年,随梁漱溟到山东办学诸人合影

心理的调整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恳切的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在这里能有一点,才算是真进步。

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面。

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写一段文字,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一篇东西,得要让它有总有分,对一个问题也要能仔细分辨。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

至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或散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没有。社会上也不会有人去理他,在写日记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来。日记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偷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成不像,这就完了。

乱或暴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暴乱或偏激,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变化,改造环境。这种无能的陷于机械性的人是可怜的。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

这是要在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就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地去说去做。

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得成为一气。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这不是一件小事体,这是一个很要紧的根本所在。

所以大家要常常回头看,发见自己的缺欠,注意去调理。做事则要集中精力去做,一面须从容安详,一面还要挺然。挺然是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详则随时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为在安详悠闲时,心境才会宽舒;心境宽舒,才可以吸收外面材料而运用融会贯通。否则读书愈多愈无用。


梁漱溟在山东乡建院时期与工作人员合影


1936年暑期梁漱溟与长子培宽(右)、次子培恕(左)

留影于济南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

做人必须要时时调理自己,求心志清明,思想有条理。如果大家能照此去行,简直是一生受用不尽;如果不能够注意这话,就是自暴自弃,就是自己不要自己。

但在这调理自己的上面,有什么好方法呢?前次曾说过调理自己要自觉,要反省,时刻去发现自己的毛病。比如自己的毛病在于性子太急,或在于太乱太散懈,这都须自觉地去求医治。但是人每不易做到,不易自知其病,虽治病又不易去管理自家。古人云:“智者不能自见其面,勇者不能自举其身。”这就是说人不易看清楚自己的面孔,即看清了又不易随时可以自主地调理自己。于是这时唯一的方法,就是“亲师取友”。此外别无他法。为什么呢?因为每人常会把自己忽忘了,如果不忽忘,就一切都无问题;无奈都易于忽忘,因此就得师友常常提醒你,使你不忽忘。

靠朋友之提醒以免于忽忘,这是一层;更进一层,就是靠朋友的好处,以融化感应自己的缺短而得其养。假定我的脾气是急躁的,与脾气和平者相处,可以改去急躁;我的精神不振,而朋友的好处是振作的,我处于其中,也自然会于无形中振作起来。

所以如果我们有意去调理自己,则亲师取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而得其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说得再广泛一些,如果要想调理自己,就得找一个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就是说朋友团体,求友要求有真志趣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如果在一块的人是不好的,那就很危险,不知不觉地就会日趋于下流。

再则,朋友彼此帮忙时所应注意的,就是:以同情为根本,以了解为前提。我们对朋友如果是爱护他的,自然要留意他的毛病短处,而顶要紧的,还是要对于他的毛病短处,须有一种原谅的意思。我们指点他的毛病短处的时候,应当是出于一个好的感情,应当是一个领导他帮助他的意思。是要给他以调理,不是只给他一个刺激就算完了。自然,有时候一个严重的刺激,也是不可少。即是说有时候有给他一个痛责的必要。但大体上说,你不要只给他一个刺激算完,必须得给他一种调治。如果爱惜他的意思不够,说话就不会发生效力。


1942年梁漱溟五十岁留影于桂林

同年手书“吾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


1948年,梁漱溟在北碚勉仁文学院工作时的留影

本文来源于阳明心学传习会(作者梁漱溟)
支持 反对

87#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12:35
古代神话中,“神”与“仙”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一句话就能概括
2019
09/30
11:40
史书凌轩阁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何谓“古代神话”?我们熟悉的《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算不算古代神话?严格来说不算,这两部古典神魔小说都利用了“古代神话”的体系,却又做了大量的修改和糅合。相比之下,《封神演义》比《西游记》的体系更杂乱,既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这样的道家神仙,还有菩提、接引这样的佛家神仙。

此外,《封神演义》还杜撰出了一个地位超过三清的“鸿钧老祖”,这一点完全违背了道家神话体系。在道家神话体系中,太上老君才是大道主宰,万仙之祖。


“神”与“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了“神仙”这一称呼。那在古代神话中,什么是“神”,什么是“仙”,“神”与“仙”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等你看完史书凌轩阁的这篇文章,就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下面咱们就来分析一下神与仙之间的区别,本文不依据《封神演义》,也不依据《西游记》。

咱们先来说一说“神”。在古代神话典籍《山海经》、《淮南子》、《左传》中,很少出现“仙”字,一般都是以“神”来称呼诸位神仙。打个比方吧,《山海经》中烛龙是钟山之神,西王母是灾厉刑罚之神,共工是水神,祝融是火神,羲和是日神,常羲是月神,帝俊、黄帝是众神之王。


这里面没有“仙”,只有“神”,你肯定没有听说过“水仙共工”和“火仙祝融”。从《山海经》和《淮南子》中看,“神”大致能分为三类,分别是先天神、自然神和技能神。先天神就是鸿蒙时期生而为神,比如伏羲、女娲、盘古、燧皇等等,他们一出现就是神,不用经过任何后天修炼,也不用通过吃什么灵丹妙药来增强实力。

在《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古代神话典籍中,“自然神”代表了凡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比如水神、火神、雷神、风神、雨神等等,其中“东皇太一神”和“昊天神”就代表了凡人对天空的崇拜。“技能神”则是有一项特殊技艺的神,比如说造字的仓颉、养蚕的嫘祖、打造兵器的蚩尤,他们也算是“神”。


那么“神”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修炼,第二个特点是不一定是“人”。在《山海经》和《淮南子》中,“神”的形象多种多样,很少有人模样。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盘古是龙首蛇身,西王母是“豹尾虎齿而善啸”,钟山山神烛龙是一条没有爪子的巨龙。也就是说,“神”不一定有人格,也许是动物或者某种自然力量。

说完了“神”,咱们再来看看“仙”。“仙”主要出现在道家神话体系中,是凡人修炼而来的。道家神话中,凡人可以悟道,也可以练气,也可以吃丹药,最终修炼成仙。太上老君的原型不就是战国时期的老子李耳吗,他留下五千余字的《道德经》西出函谷关,成了道家神话中的“太上老君”。


在古代神话中,“仙”既有神格化,也有人格化。把“仙”字拆开来看,人在山中即为仙。把“神拆开看,“示”和“申”,因为展示上苍的力量。跟神相比,仙是靠自身天赋或后天造就,使自身完善达到长生不老的水平。在道家神话中,正牌“仙人”基本上是没有动物的,绝大部分都是人修炼成的。真武大帝身边的龟蛇二将也只能算是小跟班。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能把古代神话中“神”与“仙”之间的区别看出个八九不离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神与仙之间的区别的话,那就是:“神”是先天,“仙”是后天,“神”是自然力量的展示,“仙”是凡人修炼成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支持 反对

8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2:24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生活,不失为一种幸福之法
2019
10/04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文/芈忘机

老子说:“大道至简。”

本文系国学生活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纷繁复杂。

琳琅满目的物质商品,对人充满诱惑;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身心俱疲;莫衷一是的各种言论,令人困惑不已。

老子说:“大道至简。”越是简单,便越接近本质和真理。

生活中,越简单朴素,也就离浮躁越远,离安宁越近。

在复杂的当下,简单生活,不失为一种幸福之法。【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所用不繁

俗话说:“广厦千间,夜眠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

日常生活,所用真的不多,只是我们有太多的欲望,总想占有这占有那,结果把自己搞得疲惫又痛苦。

古人小酌,用三杯两盏淡酒,就能欢愉无限;闲暇之时,以棋会友、剪烛夜谈就能快乐满满;孔子生活,饭疏食饮水,却自得地说“乐在其中”。

要活得快乐幸福,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财富!

“六一居士”欧阳修把生活过得趣味盎然,也只用了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万卷书,外加他一个老翁而已。

学会简单,所用不繁,可以知足常乐,可以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独得清静。


所交不滥

当下的很多人都忙于各种应酬,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不遗余力地广泛结交。

殊不知,那些没有质量的泛泛之交,除了让自己不胜其扰,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与其相识满天下,倒不如用心交得二三真正的朋友,既不用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纠缠不清,亦能有几个至交真朋推心置腹、把酒言欢。

《围炉夜话》有言:“滥交朋友,还不如终日读书。”

不滥交、不乱交,能享受孤独,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缩小自己的圈子、纯净自己的圈子,都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家人和真正的朋友上。


所思不杂

思虑多则精神疲,思虑少则精神逸。

很多人郁郁寡欢,甚至抑郁不能自拔,其实并非生活有多么不如意,而是思虑太多、杞人忧天。

如果能减少思虑,只关注当下,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一定会得到一个豁然开阔的世界。

古人说:“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一技长,足以惊艳世界;一招鲜,足以吃遍四方。

不管知识和信息如何繁多,专注一事,就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相反,这也想了解,那也想学习,只会让自己不堪其重,甚至思维混乱,最终什么都做不好。

化繁为简,将心思用在一两件事上,既是成功的法门,也能让生活由此而简单清净。

作家马德有一段话:

“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复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

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

余生,愿你学会简单生活——化繁为简,其实也是化“忧多乐少”为“乐多忧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10:30 | 只看该作者
十万残荷:在寂寂的时光里,努力地绽放,从容老去
2019
10/05
09:27
思维与智慧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立即加星标

每天看好文


又是一年凛冬到,山寒水瘦,我乘车穿过半座城,去湖边看荷,拍荷。当然到了这个时节,沿着曲曲折折的湖畔,能看到的只剩残荷了。

路上遇见熟人,得知我去拍残荷,大为不解,一脸惘惑,这么冷的天,跑去看枯枝凋叶?我只是笑笑,也不作答,世间事,原本懂得就值得。

倘以为那些残荷,孤绝、凄冷,尽是凋败景象,倒也不尽然。若单看每一株残荷,纤枝枯瘦,孑然如鹤,但十万残荷,一片连着一片,绵延数里,便显得声势浩荡。

算来,我搬来这座小城已二十余年,体会到残荷之美,却是近几年的事。

在葱绿的年纪,也喜欢荷,只是我那时迷恋的,是亭亭而开的荷,绽于碧波之上。“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它从《诗经》中迤逦而来,宛若临水照花的仙子。

犹记那年,去江南小镇游玩,看上一件旗袍。青绿的锦缎底子,一朵荷盛绽在裙摆处,令人想起苏轼的那句词: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只轻轻地一望,便被深深吸引了,我穿上它,想去西湖走走。漫步在苏堤上,眺望湖中的荷,红红白白,开得绚烂浪漫,我心里的喜悦一圈圈漾开。

我虽生得寻常模样,好在有鲜亮的青春底子,一袭玲珑旗袍穿在身,便有了风情,有了味道。想来,那时对荷的喜爱,是沉醉于它浓烈、张扬的美。

而今人至中年,越来越喜欢简静的生活,守着一颗简单的心,平平静静,安安宁宁,岁月如此静好。

走过小半生光阴,再看残荷,终是懂得,当繁华落尽,洗却尘俗,它已抵达至简之境。生活的美,不在于曾经轰轰烈烈,而是归于平淡后,那一份宁静从容。


沿着湖边一路走来,赭褐色的枯枝,高掣着残破的叶子,自在地随风摇曳。并非一朵,两朵,百朵千朵,而是十万残荷,恣意地临风起舞,犹如万马奔腾的狂欢。

近观株株残荷,或弯曲如弓,或扑倒水面,或昂然挺立,无论哪种姿态,都是一幅幅水墨写意。它曾有过多妖娆,多盛大,而今就有多苍凉,多萧落。

画坛怪才李老十,独怜残荷,斋号“破荷堂”。他懂荷,惜荷,画荷,与残荷仿若前世的知己,有着灵魂的相通与相吸。他笔下的秋荷、雨荷、风荷、月荷、墨荷,萧索冷峻,独立苍茫,自有一种清净深远的意味。

他有一幅画作《十万残荷》,洇染纸上的十万朵残荷,携着冷瑟的萧杀气息,在你面前铺延开来,充溢着铁马冰河的悲壮。这满目凄荒里,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吴贯中也画残荷,却枯而不朽,凋而不伤,相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画中的意境。明快简洁的淡墨线条,舒展横斜,虚实有致,勾勒出残荷独有的韵致。

那一茎茎枯荷,萎了,败了,已撑不起昔日的繁华记忆,却又枝叶清朗,筋骨铮铮。一如画家本人所说:想画的已非荷非塘了,而是自己的春秋,自己的风骨。

一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年近半百才热衷画荷。他笔下的荷,红花墨叶,偶有鸳鸯、蜻蜓、翠鸟点缀其间,热烈,饱满,奔放。即使画的是荷枯藕败,也画面清朗,天真洁净,显现着灵动的气蕴和勃勃的生机。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能抵达哪一重,看各自的修为。白石老人的作品中,充满禅味禅趣,不贪,不求,不争,不执,如此圆融平和,已达人生至境。

人活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也无需讨好任何人,只安心做回自己。以一株残荷的姿态,不攀援,不依附,在风中在雨中,站成一道绝美的风景。


我沿着湖畔边走边拍,走出十余里,满目残荷,一塘连着一塘,一片挨着一片,寥落,冷清,宛如一曲悲壮的歌。它们在凄风苦寒中,敛尽光芒,于时光的无涯里,站成永恒。

那一株株残荷,看似枯瘦清冷,却又坚韧饱满,或弯折,或扭曲,蜕变幻化成不同的形态。就连小小的莲蓬,也桀骜,孤高,带着凌驾万物的美,挺立在水面上。

我默望着,心中忽地充满感动。要知道残荷的凄美,何尝不是一种新生,它们在积蓄力量,等待来年的再次盛放。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写道: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还真是如此,仿佛是转瞬之间,青春远去,鬓角白发渐生。

终有一天,我们也将老去。老了,亦无需伤怀,要老得有气韵,有风骨。其实,只要你愿意,依然可以活得优美、精致、高贵,拥有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

那么,你就活成了一株残荷,在寂寂的时光里,努力地绽放,从容老去。既不负光阴,也未曾辜负自己,这样的人生,才算是完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11:4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最强大的靠山,不是金钱,不是婚姻,不是子女,而是……
2019
10/06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来源:水木君说(ID:shuimujunshuo)

人品,才是一个人最硬核的靠山。

一个人的品德,才是才干的主人;而才干,只是品德的奴仆。

我们可以没有优越的学历,没有充分的资本,但不能没有好的人品。

人品,才是一个人最可贵的通行证,才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才是一个人最硬核的靠山。

培根说:“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

人品,反映一个人做事的态度,也反映一个人做人的修养。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为人处事,只有拥有好的人品,才能走得更稳更长远。

人品,才是一个人最硬核的靠山。【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人品好的人,自有福报

《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

这里所指的“立德”,就是强调做人要有良好的德行和人品。

有好的人品的人,命运自然也不会亏待他。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时期的一天,大雪纷飞,道路泥泞,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却因为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奉命开车夜行。

就在车子前行途中,艾森·豪威尔发现一对老夫妇,正蜷缩在路边瑟瑟发抖。

他顿时起了怜悯之心,就让司机停车询问情况。

原来,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的,因为天气原因汽车抛锚,加之地处偏僻,求助无门,无奈在此等待好心人的救援。

艾森·豪威尔听了,二话不说,就让老夫妇上了车,并让司机送他们去巴黎。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那天路上,敌人早就安排了埋伏,但因为他中途变换了行进路线,这才逃过一劫。

事后,艾森·豪威尔感叹地说:“原来我以为是自己救了那对法国夫妇,现在才知道是他们救了我!”

有句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好的人品,就是心里装着别人,懂得为别人着想,愿意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

只有懂得与人为善,积善行德,我们才能活得心安理得,也才能给自己积攒福报。


人品不过关,不能深交

《孔子家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与人品好的人交往,是相得益彰;与人品不好的人交往,却迟早会深受其害。

在《非你莫属》的舞台上,出现过这样一幕。

一个年轻人去应聘销售,他各方面都表现良好,口才绝佳,赢得了不少老板的认同。

后来,有人问他最满意的一次销售经历是什么。

这个年轻人眉飞色舞地说,他把一套智力开发课程,以5000元的价格,成功推销给了月收入才2000元的清洁工大叔。

因为清洁工大叔的孩子才5岁,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年轻人正是抓住清洁工大叔望子成龙的心理,拿走了他2个半月的血汗钱。

老板们听了以后,本来决定录用他的人,也纷纷开始摇头。

其中一位老板评价的一语中的: “我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是却不看好你的人品。”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我们固然需要会挣钱的聪明人,但更需要人品过硬、德才兼备的人。

如果一个人脑子里只想着自己的私利,只在乎个人的得失,甚至不惜坑蒙拐骗、过河拆桥、以邻为壑,怎么可能赢得人心?

人品不好的人,不但没有人愿意与之深交,更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做人,就要以人品为先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钱财会散尽,名利如浮云,做事先做人,人品第一条。

年近六旬的陈贤妹,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拾荒阿姨。

直到2011年10月的那一天,遇到两岁的小悦悦。

当时,小悦悦在广东佛山连续被两车碾压,整整七分钟,18名路人路过都视而不见。

只有陈贤妹,果断上前施以援手,将小悦悦送到医院抢救。

虽然小悦悦最终离开人世,但人们却记住了这位善良的老人。

后来,陈贤妹因为身体患病,到医院动手术,需要支付一笔金额不小的手术费。

结果看病的时候,被医院的院长认了出来。为了表达对这位老人的敬意,医院分文未收。

《菜根谭》有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品德,才是才干的主人;而才干,只是品德的奴仆。

我们可以没有优越的学历,没有充分的资本,但不能没有好的人品。

人品,才是一个人最可贵的通行证,才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才是一个人最硬核的靠山。


人生到最后,拼的是人品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方丈慧通大师为了挑选自己的接班人,就把弟子智能和文远叫来,给两人分别发了一袋稻谷。

慧通大师说,等谷子播种丰收后,哪个弟子收的谷子多,哪个弟子就借任方丈。

到了谷子成熟的季节,智能挑来了满满一担谷子,而文远却两手空空。

慧通大师问他俩原因,文远惭愧地说:“我没有种好,谷子根本就没发芽!”

慧通大师听了,哈哈大笑,当即就指定他来做未来的住持。

智能不服气,追问原因。慧通大师说:“煮过的谷种,又怎么会发芽呢?”智能听了,脸红不已。

原来,慧通大师在真正在意的,不是弟子到底会不会种稻谷,而是弟子有没有诚信的人品。

有句话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人品好的人,始终坚守本心、牢记底线、行事坦荡、顶天立地,行得正,坐得端,走到哪都自带光芒。

而人品不好的人,哪怕头脑再聪明、能力再优秀,但如果总是处处想着占别人便宜,总是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迟早会尝到恶果,走上下坡路。

人事纷繁,世事无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钱财会散尽,名利如浮云。人生到最后,拼的是人品。

愿你我,都能成为一个人品过关、德才兼备的人,赢得大家的尊重和认可。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12:00 | 只看该作者
儒家思想家的五个哲学故事 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
2019
10/09
06:30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现实距离越来越近,而人与人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看似近在咫尺,其实我们都远在天涯!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我在一起,而各自玩各自的手机!这是一个冷漠的时代。

冷漠是人伦关系的死敌,人类之所以能从禽兽变成人,依靠的是温情脉脉的互相支撑。而中国的儒家学说,就是以仁为中心的关于人伦关系的学说。

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学说,已经入血液一样渗入我们的基因,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思维和习惯。好玩的国学精选儒家思想家的故事,阐释人生哲理,希望能对朋友们的人生有所帮助。


“父母虐我千百遍,我对父母如初恋”

舜生长在一个“问题家庭”,舜的父亲是个瞎子,人称“瞽叟”;继母心狠手辣,同父异母的弟弟更是以搞死舜抢两个嫂子为最高理想。他们组成紧密协作的“暗杀三人组”,处心积虑搞死舜。

有一次舜在房顶维修房屋,“暗杀三人组”竟然将梯子抽掉,放起火来,想烧死舜。但是机智的舜把手中的草甸当作降落伞,像飞鸟般飘然落地,回头一笑走了。

还有一次,舜在家里挖井,“暗杀三人组”趁着舜在井底时,竟然把井给填死,但是机智的舜提前在井底挖了另外一条地道,逃出生天。

几次预谋已久的暗杀,舜都应对自如化险为夷,每一次逃出生天,舜就更加孝顺父母、帮助弟弟。

“亲人虐我千百遍,我对亲人如初恋”,因此,舜又被看成是大孝和大善的典范。

人生启示:孝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也是儒家最为推崇的理念。

孔子认为人子要报父母三年怀抱之恩,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而孟子更是提出三不孝、五不孝的思想。

这些思想其实源于中国儒家性善论的主张,认为如果对父母不孝,则会产生羞恶之心和愧怍之心,而不孝会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得不到安宁!


曾子杀猪的智慧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儿子哭着跟着她。母亲说你回去,我回来时为你杀猪。妻子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给儿子杀猪吃。曾子的夫人舍不得,说那不过是和孩子开的玩笑而已。

曾子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身教重于言传,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于是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了。曾子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言而有信、诚实无欺是做人的原则,吃不吃猪肉,这是关乎诚信的大问题。

人生启示:中国儒家文化特别重视诚信,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说,人如果不讲诚信,都不知道他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为撒了两次谎,后来诸侯们都不再相信他,在犬戎兵临城下的时候,没人来救他,最后身死国灭;那个在山上呼喊狼来了的孩子,同样是两次撒谎,最后被狼吃了。

所以,做人以诚信为本,这是周幽王和被狼吃掉的孩子,用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儒家思想家,他主张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进一步提升,成为封建社会中国思想的主流,但也造成了儒家思想的转向。

作为一个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综合体,董仲舒并没有躺着享受祖上的光荣,而是发奋努力,终于成就一代大儒。据说董仲舒骑了好几年的马,都不知道他的马是公还是母。

董仲舒刻苦攻读学业,在三年之内,甚至没有踏进园子一步,可见他的用功之深。

人生启示:学问之道无他,勤奋而已;收获之道无他,奉献而已!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惺惺相惜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同学,同事,是一起倡导改革的干将,是同遭贬谪的倒霉蛋,是唐朝文坛的大佬,是一起开心一起烦恼一起漂泊心心相印的好兄弟。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和柳宗元同一天遭贬,十年以后,刘禹锡被贬播州,柳宗元被贬柳州。

由于刘禹锡有八十老母,柳宗元上奏皇帝,要求“以播易柳”,自己去更远的播州,免得刘禹锡的老母舟车劳顿,身体吃不消。最后刘禹锡由播州改贬连州。

柳宗元临死前,将孩子和自己的全部遗稿托付给他。此时,刘禹锡的母亲刚刚去世,护送灵柩路过衡阳的刘禹锡,惊闻柳宗元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如得狂病”。他立即停下来为柳宗元料理后事。刘禹锡为柳宗元整理遗稿,编纂成集,抚养柳宗元的小儿子长大成人。

人生启示:所谓朋友,就是那个多年不联系,有事你就能求他帮忙的人,所谓朋友就是麻烦你的人,你麻烦的人,而你们却不嫌麻烦的人!


哲学家张载的民胞物与的大境界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因政见不合,辞职回到老家,潜心研究哲学。他在自己的书房的东西两边的窗户上都写下一行字,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在他的西边的窗户上写下的,就叫《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天是我的父亲,地是我的母亲,人都是天地所生,禀受天地之气而成性,其在宇宙间是很渺小的,和万物一样生存于天地之间。阴阳二气构成了人的身体,太虚之气规定了人善良的本性。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地间的人和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

人生启示:你不是哲学家,但你同样可以有大胸怀。因为,你用爱爱着世界,世界也会给你善意的回报。

中国文化历来讲温柔敦厚,与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的冷冰冰的判断不同,中国文化从来都是温情脉脉的,在以性善论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看来,他人就是我们的兄弟,万物就是我们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12:35 | 只看该作者
做人,要时常积好这“五德”
2019
10/09
06:30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每一个成大事者,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成功,他们的身上都会有常人不具备的优点。

孔子身上有许多优点:温、良、恭、俭、让,乃是孔子具备处世的五德。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然会知道那里的政事,他是求来的呢?还是人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说:“老师是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些优秀的品质而获得其所求,老师获得所求的手段是不同与常人的。”


1

温和是人的品行

温和能够产生亲切感,一个商情商的人,性情总是温和的。

温和并非一概地萎缩,而是具有原则的基础上,保持人的温和的状态,这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

孔子与南子的对话,一问一答,温和中充满了机智。

孔子自始至终语言精练,温文尔雅,把自己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几句话就把南子吸引住了。

南子对这样一位圣贤顿生好感,想约孔子留下来与她一块“读书”,可孔子还是婉拒了,温和的孔子,能够使南子倾情机诉,其温和的性情可见一斑。


2

善良是人的品格

善良是人人都具备的一种品格,好人善良,坏人同时也有善良的一面。

大德至善,大善至美,倘若要做到大善,就不容易了。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善良,这只不过是一种基本的善良,而我们对待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来说,更需要至善至美的大善了。

爱惜生命,至善至美,是人的一种最为高贵的品格。

“扫地勿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是一种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种善;

心怀天下,拯救民生,又是一种善。

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和爱护。

善跟恶有时候会结伴而生。杀楚王,杀秦王,项羽坑杀赵国40万人,烧阿房宫,屠城,对他的敌人斩尽杀绝。

最终,还是失了人心,被刘邦所灭,岂不悲哉!

3

恭敬是人的修养

恭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修养。

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相互恭敬,是人天生的一种本分;当政见不同时,相互恭敬,就是一种修养了。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可我尊重你说出你的观点的权利。

孔子跟老子,门派不同,观点甚至是相悖的,然而,却要尊重不同政见的人,这就是孔子的修养。

孔子怀有恭恭敬敬的心态去见老子,像对待自己的老前辈一样,孔子老子一经交流,孔子马上对老子发出“龙”的赞叹之声。

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4

俭朴是人的美德

俭朴是名人圣贤的一种高贵美德,穷人俭朴是本分,富人俭朴就是一种美德。

汉文帝贵为天子,他善于体察民情,施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自己也非常俭朴,穿普通的衣服,责令皇后的衣服不许拖到地上去,蚊帐上面也不得文绣,敢于给天下人做榜样,终于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5

谦让是人的胸怀

齐恒公当上齐国国君,想让鲍叔牙做宰相,鲍叔牙却推荐了管仲。

鲍叔牙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起用管仲。”

管仲这个人,对百姓宽厚仁慈,我不如他;

治理国家不失权柄,我不如他;

指挥打仗军事谋略,我不如他;

制定国家政策礼仪,我也不如他。

管仲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不请管仲呢?”

果然,管仲当上齐国宰相后,大胆改革,使得国富民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鲍叔牙懂得谦让,成就了管鲍之交,唱响一段千古美谈。

没有五德的人,无论表现得多么天花乱坠,终究纸里包不住火,算不得成功;

而怀有五德的人,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2:13
孔子拜访老子:问了4个问题,影响中国2500年
2019
10/10
06:47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1
孔子曾拜见老子,问了几个问题,孔子十分佩服。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01

第一段对话

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

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解释:聪明的人容易死,是因为喜欢讥讽别人的过失。

喜欢辩论还很厉害的人容易招祸,因为他们喜欢说别人的错误。

如果是别人的晚辈,就不要把自己态度放高;如果是别人的下属,就不要显摆自己的高明。

感悟:月明星稀,月亮明亮的时候,星星就很稀疏。

一个人太有才华的时候,就容易显得别人黯淡无光。

每个人都爱面子,太聪明的人容易损伤别人的面子。

苏轼遭难,苏辙说:苏轼何罪,独以名太高。

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把事情做好,才是避祸保身之道。


02

第二段对话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

孔丘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解释:孔子面对河流感叹,逝者如斯,自己年华老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子却说:人生天地之间,本来和自然一体,人的生老病死,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其实没什么区别。自然而生,自然而死,顺其自然,就不会迷失本性,心中常想功名利益,心中才会焦虑,才会生出烦恼。

孔子解释说:我是担忧仁义不能施行天下,战乱不能停止,国政不能清明,而匆匆一生几十年,所以我才会有一种大丈夫生于世间,却不能建功立业,为民众做些事情的感慨。


老子说:天地没人推动却自然而行,日月没有人推着却可以井然有序,飞禽走兽不用人造却也欣欣向荣,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哪里用得着劳烦我们。

人的生死荣辱,也都是自然之道罢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国政自然清明,人心自然归正,哪里用得着去提倡仁义礼乐呢。

越是提倡这些,离人的本性越远,就像是击鼓追人,敲的越响,人跑的越远。

感悟:孔子要推行仁义,但是人生短暂,怕不能施行,因此感叹烦恼。

老子却说:仁义这个东西,顺其自然,不要人为推动。

对于老子的观点,胡适先生曾有发挥: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 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03

第三段对话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

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解释:老子说,为什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争抢,处在众人厌恶的地方,这是谦卑的德行。

江海能这么广阔,都是因为他可以卑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却也没有比它更刚强的。

这就是柔德。所以柔软可以胜过刚强,它没有“有”,所以可以自由出入于“无”。这就是不言之教,这就是“无为”。

孔子说:我知道了,大家都往高处走,只有水往低处走,大家都在容易的地方,水独自在困难的地方,大家都是洁净的地方,只有水在污秽的地方,它所在的地方,都是大家不喜欢待的地方,所以,谁能和他争抢呢?

老子:与世无争,所以谁也不能和它争。这就是水德。

水无处不在,道无处不在,水不曾失败。

空而静,适合为渊。

损害自己,施恩不求报,这是仁。

圆的地方一定打旋,方的地方一定折转,塞住一定停止,掘开一定流出,这是守信。

洗净万物,齐平高低,这是善于治理。

东西放上能浮,看东西能清楚,冲击起来势不可挡,这是善于使用他的才能。

昼夜不停,满了再进,这是善于等待时机。

善于圣人随机应变;智者顺其自然。

你此去,一定要礼让恭谦,戒掉骄矜之气,去掉脸上的志向和欲望,不然风风火火,气势逼人,谁敢用你。

感悟:这段话在《道德经》中有类似的表述。

顺其自然很难理解,所以老子用水来打比方。

水就是懂得顺其自然,所以可以成百谷王。

无为不是消极应对。

而是抓住时机,找准方法,善于使用才能,懂得尊重万物必然存在的规律。

不要以人为尊,而以天为尊,不要违逆天道,胡乱作为。

04

第四段对话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

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解释:老子说,想要窥伺大道,就一定要把心放在物的本源上。

天地万物,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其实本质是相同的,都随着天地自然运行。

万物不同只是表面,相同才是内在。舍不同,观相同,才能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

万物本源,是一,没什么性状,没什么区别。

孔子:观察到相同,有什么快乐的吗?

老子说:物我齐一,是非、物我、生死、昼夜、福祸、吉凶、贵贱、荣辱,都没什么区别。

心中古井无波,自得其乐。

感悟:一念不生,万念不在,空空如也。

老子在讲去“我执”,把“我”放下,把自己脑子里的条条框框都放下,把所有的偏见都放下。

才能看到万物相同的本质。

比如:你分辨好人坏人,那就无法懂得“人”的本质,见识上有愚妄,情绪上就有波动。

只有万物其一,物我不分,心灵才能真正安宁快乐。
支持 反对

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0:28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活的明白?
2019
10/11
22:39
王帝文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1

中午,和朋友一起闲聊。

聊到《易经》,颇有感触。

朋友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但其中往往会夹杂一些无奈。

这个无奈就是,读不懂,且不知道如何去用!

我说,是呀!这正是我们要去做的事情。要不然,做为一个中国人,不懂自己的文化,谈何文化自信?谈何中国梦?

2

聊天中,我就想到了一个客户。

前两年,她的经历,可谓是极度的不走运,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生活的磨难,曾一度让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么努力,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后来,在我的影响下,开始学习《易经》。

当她逐渐学习明白之后,再回看自己的经历。她说,真是豁然开朗。原来,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绝非偶然。

我说,是的。

就比如发财,你走的正财运,可偏偏要花巨资去买彩票。请问,你不赔,谁赔?

3

道的体现,就是规律。

就比如,老百姓种地一定要参照二十四节气一样。现在刚刚过了寒露节气,正是北方种植冬小麦的时期。

民间早有谚语: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而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规律。如果违背规律去做事情,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4

《易经》先不谈给别人服务,首先把自己活明白,就非常有意义了。

何时走运?何时不走运?走的什么运?如何走运?......

这些搞不明白,那就是在撞大运。

撞对了,挣个钱;撞不对,回归解放前。

朋友说,多数人都不是很相信,尤其是年轻人。好多都是经历了一些敲打之后,才会逐渐的去相信,原先不曾相信的东西。

其实,这就是生活,也是坎卦所描述的内容。坎卦代表了坎坷,也代表了智慧。

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只有经历了坎坷,才会增长一个人的智慧,这叫“吃一堑,长一智”。

所以,我们可以吃苦,但我们要明明白白的吃苦。活得明白,才真正对得起高贵的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5:0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酒文化?请不要再误解酒文化以及奉行所谓的“酒桌文化”了
2019
10/14
10:54
老陈说酱香酒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如今,酒文化的核心应当是“酒民文化”。酒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酒更加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生日宴、婚庆宴、丧宴等等均有相关的酒俗和酒礼。根据2013年外媒的报道评出了世界十大最爱喝酒的国家,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中国。中国的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与中国人打交道,饮酒无论在怎样的场合,都能够表达精神层面的内容,即便看起来是形态层面的饮酒也大多是这样。酒能抒发豪情壮志,能消除寂寥忧伤,能表达欢快惬意和哀伤肠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中国的酒文化也融入了更多具有时代性和中国特色的内容,尤其是人情文化。


酒文化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酒逢知己千杯少”,举杯推盏,酩酊大醉,倒也酣畅淋漓。即使没有诗仙诗圣的才气,也要作出凡夫俗子的放浪不羁。三杯落肚,话匣子立刻爆开,海阔天空古今中外一股脑儿涌动出来,说个滔滔不绝,水漫金山。“六六顺”,“五魁手”,嚎啕大叫,响彻云霄,男人的野性的至尊的摧毁一切的声音!大多数人不喝酒的时候,情感理智,交流都比较客气,说话很难“掏心窝子”,而三杯两盏淡酒下去,人人都打开话匣子,大家聚餐,经常是在喝酒前都比较拘束,喝到面红耳热后放开了,水到渠成的找到很多共同话题。中国人本性拘谨,而酒,确实能让拘谨的中国人,显露真性人情。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无论怎样,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酒搭上关系。这种关系的物化表现就是酒趣。酒趣富于酒令之中,酒令则纯是以文化入酒的,是酒文化中的文化精粹。


但是酒文化不是所谓的社交中的酒桌文化。其实与其称之为文化,不如礼仪更为贴切。因为我所听到的、所看到的,都是在酒桌上的喝酒规则。小辈分儿的要敬酒,要尊重老者等等。酒桌礼仪,为何不直接说餐饮礼仪或者饮食礼仪?学习社交礼仪是提高我们的教养,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这无论是在酒桌上,还是餐桌上,都是应该有的,礼仪,是一个人教养的体现。劝人饮酒、甚至强迫他人喝酒,喝了就是给面子,喝的多就是有面子——我认为这是畸形的酒桌文化。 平常生活里,总是在听别人教育孩子,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最好会喝点儿酒,谈事儿都是酒桌上谈的,又或者喝酒是你的交际能力之一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这是错误的。请记住,当你不能喝酒,不会喝酒,没有喝过酒,就请选择礼貌拒绝,不要硬撑。这是为你的生命健康着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5:07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12:00 | 只看该作者
《尚书》: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2019
10/17
09:17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尚书·伊训》中有这样一段话: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文中伊尹讲述商汤始修为人纲纪,有过则改,从谏如流,必先贤之言是顺的美德,要求居上则明,居下则忠,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对自己则严加检敕,感叹如此才能拥有天下万邦,这一切得之不易。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两句话蕴意丰富。

其一是宽以待人。如前述,“与人不求备”的本意就是不要苛责于他人,换句话说,即要以包容和豁达的心胸来与人相处。这一点是中国传统伦理所十分看重和强调的,如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薄责”,正是要求“无求备于一人”,亦是“与人当宽,自处当严”。

这种“不求备”,还内蕴了对他人应有厚德载物的同情心与同理心。“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应宽容他人的过错,“不念旧恶”,并时时处处考虑他人的处境与感受,“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后来荀子以“以绳”“用枻”的对比,更为生动地阐释了孔子的“薄责于人”之意:“君子之度己则以绳,待人则用枻”。文中之“枻”本意为舟楫,“用枻”比喻为与人方便,体恤、照顾他人;而“绳”意指墨线之直,它是刚性的,不可弯曲,不可通融,故所谓“度己以绳”,即不求自我方便,而严格照章办事。


其二是严以律己。和“与人不求备”相对应的“检身若不及”,包含有“检敕其身,常如不及”的谨严束己之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十分推崇的美德。前引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厚”,就突出了一种高标准的自觉的责任担当,即事事求责于己,而非诿过于人,即“反求诸己”,亦如孔子所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中国古代哲人曾再三致意于此。如“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又如:“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再如:“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孟子·离娄下》)文中的“如射”“求诸己”以及“自反”,均是“躬自厚”的具体表现,其宗旨都是主动与自觉的“处己严”,坚持从我做起,从自身找原因,而且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自加压力。


其三是超越自我中心。“检身若不及”,特别强调其“不自大以卑人,不恃长以陵物也”的谦和品格与忠恕精神。其实,这也是中国古代伦理一贯的鲜明价值取向,在立身处世与人际交往中,非常着意对自我中心的超越,倡导以一种平等心尊重和体谅对方,凡事多替他人着想,要从“他者”的立场来反思自己的欲求是否合理与妥当,“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也含蓄地表达了这一指向,而孔子所强调的“忠恕之道”,则突出地宣示了此意。

所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所谓“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显然,不论是“忠”抑或“恕”,其所倡导的都是在人际交往中突破唯我独尊意识,以实现利人利己的双赢,而其着力点则是强调对他人的存在、感受和利益的关切,而不是目中无人,更不是恣意妄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忠恕之道其实包含了一种对他人的礼敬之心,“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一种对他人的“忠敬之心”:“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显然,不论是忠敬之心抑或礼敬之心,既体现出一种审慎戒惧的持己态度,更显示出一种对“他者”的敬重以及自觉的谦逊,而绝不是自以为是的飞扬跋扈,其底蕴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所说的:“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种律己、担当和追求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12:07 | 只看该作者
道德经奥秘:人生的难题是如何战胜自己,孔子和老子给出不同答案
2019
10/17
09:50
许多年后我还会想起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人多想插上翅膀飞过万水千山,可是实际上多数情况我们只能仰天长叹;

我们中国人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犯错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经常憋得人泪流满面。面对自然、面对他人,我们有很多无奈、很多做不好的事,真令人沮丧。如果选择疯狂发泄情绪很可能造成人设崩塌,当我们清醒时又会感到后悔。

如何战胜自己?孔子和老子给出不同的方案。


孔子讲求的是“克已复礼”他要设计一个规规矩矩、雕梁画栋的四合院,在梦想中把老少爷们围在其中,让大家彼此忍让,克制坏情绪做一个君子,去照顾彼此的关系。这样的四合院,孔子建议全地球人都照样建造。不管你是旅途劳累归来,还是在大江大河洗浴唱歌回来,孔子都在门口恭敬地说声“请进入大同社会!”当我们懂得了很多规矩,却发现很多限制已经捆绑了我们的心,也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重要的?老子要告诉人们世界的规律就是道,他把人拉到天台上仰望星空,重新回想起自己飞翔的愿望。面对幽深的夜空,当我们骄傲地展开双臂尝试飞翔的感觉,老子背着手转过来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翅膀有没有,别人可能看不见,你自己心里得有。

战胜自己,比战胜他人更有意义。战胜自己的困惑、战胜自己的无知、战胜自己的浮躁或许迎接的是新生。

但老子绝不只是告诉你天空,他还告诉你大地,让你放弃所有的傲气,不管是来自成功还是来自兴奋,都要学会低调做人。在老子看来,战胜自己的高傲,要有虚怀若谷的道行,姿态不只是低到地平线还要低潜到深谷,深如大海为妙。《道德经》讲: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古代很多能人都尊老子之道,各有建树。比如兵家要战胜自己的冲动,要学会走心用智谋,所以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有一天失去了这种低调而高明的感悟,只想着冲锋陷阵屠杀,就有可能面临失败的降维打击。所以古代讲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那不打仗的孔子呢?孔子探索如何与人相处,战胜低情商,追求的是仁者爱人。他没有多少对自己人品的担忧,他对自己的修养很自信,很明确地提醒大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接受的就不施加于人噢!他在人群里一看就是君子,如鹤立鸡群一样。仁义拔到高处,如一座山。“仁者观山”啊,他倡导君子修养准则,可是后世的人偏不想叫他君子,而称他是儒家圣人。圣人就好吗,老子有看法。老子总能从大本大源看问题,他说战胜自己重要,就要和光同尘,绝圣弃智。

不要想着比别人光辉灿烂,帮助了别人也当是应该的。放弃所谓的圣贤聪明,返璞归真方好。

这听起来舒服,做起来太难了。老子也明白这种战胜自己甚至是折腾自己的境界太难了,就给大家举个偶像例子,水!让大家想着“上善若水”之道。他在《道德经》反复叮嘱后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彻底地执掌了自己的情绪,战胜了自己欲望的人拥有的美德吧。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无私关爱境界吧……


战胜自己太难了,有时忘记自己真的需要什么。

孔子用“吾日三省吾身”的办法监督自己,还跟大家解释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担心别人不理解你啊,你只要想想自己是否理解别人就好了。

老子在青牛上银发飘飘回头一笑,教大家另一绝招“无为”。面对自然万物,面对人海,战胜自己的盲动索求,无欲无为,如同地球在银河奔驰,岂不逍遥……

读《道德经》,一生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0:36 | 只看该作者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2019
10/21
09:53
28non古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

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感到恍然大悟。

是啊,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语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意思是说: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

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就能辩论出来真理。一切真理与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实修,才能真正领悟。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论语·学而》中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来,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还是一般的社会活动,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只说动听漂亮的话而没有实际行动。


细思之,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与别人辩论什么,不会只用言论去证明自己是正确,即使面对诽谤或人身攻击,他也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

忍辱不辩的人往往都是在埋头做事,他必定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与此相反,那些天天与别人辩论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尽管他们在与别人辩论时处处表现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语去赢得别人赞许,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行为将一事无成。

修口德就要先远离高谈阔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真诚待人,与人为善,遇到磨难时忍辱不辩,才是正人君子之所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0:44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早四千多年:中国有8000年文字史?
2019
10/21
07:35
百家杂评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西方学界定义文明的四项标准:城市、文字、青铜、神庙和祭坛。

可见,确定一个地区的文明史,文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么,中国文字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呢?河南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还要早四千多年,考古发现令人不解:难道中国有8000年的文字史?


众所周知,殷墟甲骨文是公认的中国最早、最系统、最成熟的文字,一共发现5000余字,如今已经辨认出2000余个,距今约3300年。如今,我们只要掌握3000余字,就能基本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而甲骨文却有5000余字,可见甲骨文的成熟度。

然而问题在于,如此成熟的甲骨文,肯定需要漫长演化期,不可能短期形成,那么甲骨文的前身又会是什么呢?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山东潍坊至济南一带和关中、内蒙古赤峰等地区,不断出土刻划文字的骨头(材料以骨头居多,此外还有陶器、陶片等),但没有引起考古专家重视。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刘凤君有了重要发现, 始称“东夷文字”,后称“骨刻文”,距今4600—3300年。经过10余年研究,2015年刘凤君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宣布,骨刻文就是甲骨文的前身。


但骨刻文遇到了与甲骨文相似的问题,因为骨刻文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文字,所以在骨刻文之前,中国应该还有更原始的文字。随着不断考古发现,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浮出水面,这就是贾湖龟甲文,比甲骨文还要早4000多年。

1987年,在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考古专家挖出一些甲骨契刻符号,其中龟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其特点均是契刻而成,后被统称为“贾湖刻符”。

经过学者研究辨认,贾湖刻符至少十七个,从其形状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而且,部分文字与甲骨文极为相似,比如“目”字、“曰”字等(见上下图),尤其如形似眼目的“目”,光芒四射的太阳纹等,与甲骨文几乎一样。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现代的测年仪器判断,这些符号出现在至今8000年以前。


那么,贾湖刻符到底是一种文字,还是原始先民无意识的刻符?

重量级学者研究确认,贾湖刻符就是一种文字。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认为,“我们称其为原始文字,或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当然是成立的”。

其实,能刻下“目”、“日”之类的字样,又怎么可能是无意识的涂鸦?

而且,通过对贾湖刻符与甲骨文的研究,又再一次佐证贾湖刻符是文字的判断。

与甲骨文相比,贾湖刻符有三个相同之处:一,载体和书写工具相同,都是利器在龟甲或骨器上刻写;二,甲骨文用于记载占卜内容,而贾湖契刻也与占卜相关,两者作用相同;三,造字原理相同,贾湖契刻是事理符号,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很多。

正因如此,有学者宣称:贾湖刻符的出现,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经过贾湖刻符等的漫长演化,最终形成了成熟的骨刻文、甲骨文等。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贾湖刻符有着明显的文字特征,但却得不到西方学者的认可,甚至部分西方学者斥之“纯粹是一派胡言”。

其实,中国文字与西方字母文字表现大相径庭,发展演化规律自然差异很大,用西方字母文字的起源理论来衡量汉字起源,又如何能做出正确判断?更何况,还有一种叫偏见的东西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4-26 00:18 , Processed in 0.04856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