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1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国学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6:18 | 只看该作者
庄子: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2019
09/05
12:37
圣贤人生智慧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庄子一生经常与人辩论,但是他却说:大辩不辩。
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辩。
对待有些人,唯有沉默,才是最好的方法。
01
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庄子在《秋水》篇里讲过这样一句话: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要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冰,因为这纯属浪费时间。
孔子也曾劝诫弟子,不要和春生秋死的蚂蚱谈论四季。
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他从未去过你到过的地方,不知道你读过的书,不认识你遇见的人。
隔着太多的障碍,沟通就是一场漫长的无用功。
《道德经》里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正厉害的人,没有工夫辩来辩去,他们都在笃实地行动。
你站山巅,告诉他前面是一片海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满目的荒凉。
与其和他辩论,不如朝着大海前行。
02
内心丰盈的人,从不活在别人眼里。
《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听到时人常常夸赞老子,于是跋山涉水,来拜访老子。
看到老子其貌不扬,住的地方也乱七八糟。
士成绮说:别人说你是圣人,我看是老鼠还差不多。
老子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读自己的书,完全不理他。
士成绮只好走了。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太过分了,来找老子道歉。
谁知道老子对他说:“我如果有获得大道的实质,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我。”
你说什么,是你说什么,并不能影响我,也不能改变我。
别人说两句就急着跳脚,要和人争论,多半是内心还不够笃定。
内心丰盈地人,活在自己心里,而不是活在别人嘴里。
他们从不在意别人怎么说,自顾自地,做着自己地事情。
03
人生不在言,而在行。
古人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能说会道,巧言令色的,一般不是什么好人。
况且,很多道理不是说辩论就能辩清楚的。
赵括纸上谈兵,在沙盘上把他爹说得哑口无言。
皇上把兵权交给他,他转眼就把几十万大军带入火坑。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与其争论不休,不如踏实去做。
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西方哲人有句话:“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
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面对那些指责自己的人,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请相信,时间会为沉默的人正名。
先贤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3:30 | 只看该作者
道德经:善,可积福;德,能聚财
2019
09/05
17:59
中华善德网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善良,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福气;
品德,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善不积,不足以得福;德不立,不足以聚财。
1
善,可积福
《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天不会偏袒任何人,却从不亏待善良的人。
善良,并不意味着要做出什么惊天的善举。
但一定要心怀善念,为自己和家人积福。
你若善良,福报必当如影随形。
福从哪里来?从每个人善良的心上来。
古人云:一切福田,来自心地。
又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待人始终怀有一颗善心、一颗诚心、一颗宽心。
一切善因必有善果,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一个人最大的福气,莫过于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偶尔做件善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不泯灭善良的初心。
种福得福不易,因此更要珍惜。
惜福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你有没有资格享受福报。
对待世间的任何东西,都要珍爱它,不要轻贱它。
对待日常所用之物,要物尽其用,不要浪费,这就是惜福。
做人懂得知足惜福,天地万物都会眷顾你,让你逢凶化吉。
2
德,能聚财
《道德经》有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品德高尚的人,对金钱不存占有之心,也不会刻意积累财富。
他们获取钱财是为了关照他人,因此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的财富反而越丰富。
人所能承担的财富是有限度的,德行越高越能聚财。
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了凡四训》里讲:“享百金财富,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一个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承受得起财富、权力、声望这些福报。
财从哪里来?从良好的品德中来。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功名利禄转瞬即逝,金钱财富终不带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人不能昧良心,宁可缺钱,不能缺德。
《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若要追求物质财富,必先修行仁义道德。
在你潜心修行的过程中,富贵也会随之而来。
舍弃德行而去追求财富,实为本末倒置。
清末有位商人在生意中惨败,急需大笔资金周转。
这笔资金数额巨大,放眼天下只有埠康钱庄才能筹集。
于是商人找到阜康钱庄的主人胡雪岩,主动开出低价,求他收购自己的产业。
胡雪岩听闻,立刻安排手下人去调查商人所言是否属实。
查明后二话不说,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收购了对方的产业。
商人既惊又喜,不明白胡雪岩为何到手的便宜都不占。
胡雪岩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说:“你放心,我只是代为保管这些资产,等你挺过这一关,随时都可以来赎回属于你的东西。”
多亏胡雪岩及时出手,商人最终渡过难关,成为胡雪岩最忠实的合作伙伴。
在他的鼎力协助下,胡雪岩也将生意越做越大,成为百姓交口称赞的“活财神”。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遭奇祸;
善行善德而受磨难,必有后福。
劝君积德行善做好事,贫富莫要太贪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4:00 | 只看该作者
到底什么才是“真心”?什么是“人欲”,什么又是“天理”?
2019
09/05
10:25
勺布斯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不久前的周末,和朋友逛灵隐寺来。
是难得的空闲。
路上有遇见在树下休憩的,很小的一只吉娃娃。还有寺里半点也不怕人的猫。
素面格外好吃。现在回想起来,还津津有味。
记得在寺中闲逛时,有看到“常住真心”的牌匾,朋友不解其意,说他知道什么是“常住”,可到底什么才是“真心?”
我说,其实无非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
人生在世,无法不因外物杂扰。心体原本清净无染——譬如朗朗晴日的清晨,于饱睡中醒来,未与人事物相接时的那个瞬间。
在那个瞬间里,每个人的心,都是无善无恶的。可但与人事物相接,此心就容易被蒙蔽,就不再是真心了。需是要在“去人欲,存天理”上下功夫,方可整日都能得见心体本来面目。
朋友又不解,什么是“人欲”,什么又是“天理”?
我说,严格来说,都是欲望。只是强做出区别罢了。
“人欲就是你不想要的欲望,天理就是你想留下来的,且无愧的欲望。”
然而,人欲天理,绝难立出个格式。什么该做,什么又不该做。尤其愈到细微处,就愈难诉诸言语。
譬如孝敬父母,固然是天理。可过分的顺从,又何尝不是人欲?
无愧是个大巧处。能致无愧,便能致那过与不及的中和处。
那天过后,却由着话头,总觉言有未尽处。
无愧人人都知的。
然而,若要无愧,却还需常存个“戒惧”之心。
也是近年来用功,才体当得分明——就是戒惧之心,假如稍有不存,便会流入邪念中去。
既流入邪念,愧与不愧虽能觉察,然而终究难用其力。
亦慢慢明白,为何《中庸》里,会写下“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两句话。
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常常在那些别人不知,而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内心的细微邪念里下功夫。
如若在人前,是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是有那样的念头的,那么心中亦不能有。
否则便是作伪,便是自欺,便不是至诚了。
能无时无刻如此警惕,就是戒惧。
这样的戒惧,能让一个人,把那愧与不愧,察觉得更为分明。
如同走天上钢索之人,能在两侧的过于不及之间,走得如履平地。
而那钢索,正如人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人把“逝”,当作时间的流逝。也有通“誓言”的“誓”。
我更喜欢后面的解释。
立誓此道的人,如奔流不息的江水,
哪怕不眠待旦,哪怕废寝忘食。
只是时时刻刻珍惜这一份戒惧,仿佛下一刻就要失去。
因为若不如此,下一刻,它真的会失去。
戒惧并不意味着某种十全十美,毫无纰漏。
恰恰相反,它是为完美留下一个缺口——又或者不如说,它指向的,是这个世界上某种更为永恒的存在。
即,若世界是完美的,那皆是寂然不动的。正是因为有了残缺,才有了动作。有了动作,这世间万物,才得以存在。
如幼苗之破土,如月盈之向缺。
每个人的每颗心,皆是这世间发窍最精处,是圆满无缺的。
人事物未来,此心固能寂然。
人事物纷至,若不主动在心中存下戒惧的缺口,便会心随物转,无有定处。
那是时时刻刻的飘泊。
飘泊于因人事物而喜悲的苦海。
可若有这份戒惧在,立时便能回头,而登彼岸。
能致那过与不及的无愧处。
能常住真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9:20 | 只看该作者
许抗生:未来的儒学将是符合当今时代所需的“新儒学”
2019
09/09
14:12
中华善德网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
儒佛道三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儒道两家是固有的文化,佛教则是从古印度传来的文化。儒佛道三教,互相纷争,又互相吸取融合,从而推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就我国固有文化而言,儒道(道包括道家与道教)两家是我国社会上影响最大的两大派。两千多年来,儒家在政治、伦理道德、哲学人性论和教育学等方面具有主导的地位。而道家则在哲学的宇宙生成论、本体论、古代科学,尤其在古代医学和养生学等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如果说,我国哲学具有真、善、美三方面的内容,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求真、孔子求善、庄子求美,在他们思想影响下,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可见,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其精华部分,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未来的“新儒学”绝不是原封不动的传统儒学,而是经过了现代诠释和改造之后的,符合当今时代所需要的新的儒学。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是当今社会的两大特点。市场经济导致人们物欲膨胀、道德滑坡,为了使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特点,摈弃儒家观念中的等级思想、家长专制思想等,以现代平等的理念重新对其进行诠释,充分发挥儒家思想中的伦理思想的作用,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学说。
世界上不同的文化要对话、共融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贫富差距扩大、个人主义膨胀等,这些问题不是依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可以解决的。不同国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同,中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说反恐,需要所有国家联合起来,但何为恐怖主义,美国与中国的定义标准却不同。我们要建立统一的标准,才能共同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
关于世界多元文化共融的问题,首先就要找到各个文化思想上的共同之处。我们可以找出不同宗教的共同点,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以及儒家思想的共同点。另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能不能提供给整个世界所用呢?儒家可以提供哪些?伊斯兰教可以提供哪些?印度教可以提供哪些?佛教可以提供哪些?这就要认真地讨论。各种文化之间要进行对话,各自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亚洲文化也是多元的,不可能是以儒家为独尊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精华,可以互学互鉴。(许抗生,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图源网络)
(来源:国际儒学联合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9:27 | 只看该作者
孔子:被如来悄然取代的东方圣人
2019
09/09
11:00
小宝说书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本文声明
本文所有推理分析,均只来自《西游记》原著本身
不参考《西游记》以外的任何资料(小说、典籍)
所描述的为虚拟世界,不涉及现实的历史、宗教
第71期主要内容:
1、西游中儒教是怎样的?
2、孔子是如何早期传教的?
3、如来对待孔子态度如何?
孔子既然能代表儒教,咱们就检索原文找找儒教的信息。
1、《附录》唐太宗发布招贤榜:
各府州县,不拘军民人等,但有读书儒流,文义明畅,三场精通者,前赴长安应试。
大唐科考要考儒教,从上到下都尊儒。
2、《第23回》四圣试禅心,黎山老母道:
“因是先夫无子,即把他们当儿子看养,小时也曾教他读些儒书,也都晓得些吟诗作对。”
四圣老林在西牛贺洲,西方女流也可以学习儒教。
3、《第63回》孙悟空说唐僧:
“你老人家自幼为僧,须曾讲过儒书,方才去演经法,文理皆通。”
科举要学习儒教,当和尚也得看儒书。
在外人看来,不懂儒教讲佛法,就是瞎扯。
您还记得西游世界的四大学科吗?——术、流、静、动
《第2回》须菩提解释“流字门”:
“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孔子是“流字门”最具代表的人物。
您注意,只是代表,并不是代表整个“流字门”
“流字门”里还有释家(佛教)、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
“流字门”头三家:儒、佛、道
如来(须菩提)变相承认儒家最大。
《第2回》须菩提解释“术字门”:
“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术字门”简单来说就是算卦。
前面咱们说了,孔子也是有名的算卦先生。
咱们也多次提及,算卦在《西游记》中是一门——法术
最能体现“术字门”的就是求雨的“五雷法”。
所以孔子既是“流字门”代表,又是“术字门”代表。
回到三教问题上来,各教派为发展,都会印刷书籍:
儒家有儒书,释家有佛经,道家有道经。
《西游记》里,佛道之争体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最流行的儒教,有没有参与纷争呢?
儒教的线索已经全部找完了,没有明确提及。
但奇怪的是《西游记》里一直强调:三教合一
却从未说过“二教合一”“佛道合一”
如果儒教没有参与纷争,何来三教合一呢?
孔子自己都说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小金鱼认为,三教必然有纷争:
孔子最先强占了东土大唐的市场,传播儒教。
而且打压其他教派在大唐的传播,尤其是西方佛教。
常年以来,儒教在大唐一家独大,形成了垄断。
大唐尊儒不假,但贬佛从哪里能看出来呢?
《第12回》观音变成游僧售卖袈裟、锡杖:
“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
那愚僧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
这可不是普通和尚,来来参加水陆大会的高僧。
吴承恩下笔也没留情,大唐的高僧也直呼是愚僧!
如果不是愚僧,唐僧又怎能在水陆大会上脱颖而出呢?
底层不信佛,高层总信佛了吧!
《第11回》太史丞傅奕就水陆大会一事上书:
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
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
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
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傅奕的上书总结一句话:西方佛教就是LJ
再说说唐太宗,如果不是受观音所迫,他会“信佛”吗?
佛教尚且如此,道教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水陆大会以前,大唐从上到下只信儒教。
《第98回》取经团队来到灵山,如来演讲:
“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
翻译一下如来的话,就是一套“西游明学”:
你们大唐人太蠢了,孔子那套根本不管用。
现在只有我的三藏经书可以解救你们。
你们以后别拜孔子了,来拜我就好了。
解读到这里,您肯定还想问孔子去哪儿了?
原文没有交代,不过小金鱼认为:
孔子和三皇一样,陨落了。
前有孔子立仁义礼智之教。
后有如来传超脱苦恼、解释灾愆之经。
从三藏经书传到大唐那一刻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早晚有一天,孔子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千百万年后,孔子不再是大唐的圣人。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人——如来
他将会抹去孔子的存在,把孔子的功劳占为己有!
就像老君抹去老祖的存在,强占老祖补天的功劳一样。
世人已经立老君为开天辟地之主了。
如来成为大唐的治世之尊,还会远吗?
至此,《孔子》篇,完结!
撰文:小金鱼插图:弓长
再次郑重声明
《西游记》只是一本小说,不涉及现实的历史、宗教
《西游记》所构建的世界,均为虚幻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里的宗教与现实的宗教,完全是两回事
《西游记》里的神佛,并非现实中人们信仰的神佛
请读者与宗教人士,分清现实与虚幻,切勿混为一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1:37 | 只看该作者
庄子:人到中年,记住这五句话,你就活明白了
2019
09/11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走在濠水的桥上,庄子对着水中的鱼儿感叹道:“这些鱼儿,游的多快乐啊!”【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它们的快乐呢?”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生活就像一出戏,悲欢离合都是自己的。唯有活得明白,才能活得精彩。

记住庄子的这五句智慧箴言,今生做个明白人。

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庄子曾经说过:“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很多事情,一旦多了就会变得复杂,一旦复杂就会变得纷乱,一旦太乱了就会招灾惹祸。

所以,我们的祖先都将立身看的很重,只有自己站稳了,才能把他人拉起来。

一个人总要先把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去帮助他人。如果他自己都自顾不暇,谈何兼济天下呢?

古人说,人要先修身,再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自己的修行都不过关,又怎能得到足够的能力,帮助天下苍生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学会爱别人,应当先从爱自己开始。


有自知,才能成大事

庄子曾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螳螂用自己细小的手臂阻挡马车,必然会失败。这正是因为它太过高估自己了,对自己的力量缺少自知之明。

一个人,可以缺乏能力,也可以缺乏财力,但是不能缺少自知之明。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对于自己有多少本事,心里一定要有数。

我们目前的成就,到底是团队给予我们的,旁人吹捧出来的,还是我们自己脚踏实地得来的呢?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唯有认清形势了解自己,这样才不会陷入自负或是自卑的误区,遭遇人生的滑铁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缺陷,绝不可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过度的高估自己和低估自己,都不是明白人该有的姿态。

人唯有用客观、全面的眼光审视过自己,才知道这辈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而免去诸多灾祸。


看不惯,是自己境界不够

庄子曾经说过:“不谴是非,与世俗处”。

做人最优雅的姿态就是不去争论是非,而是学会和俗世和平共处。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有过这样一段生动有趣的描写:【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这个世界很大,每个人的立场都会有所不同,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角度。

那些成熟的人早已学会了换位思考以人为善,学会了用别人的眼光看待问题。

而那些幼稚的人,依旧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反复计较着得失,和自己过不去。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看不惯的人和事,别太在意,笑笑就过去了。


事不可为,顺其自然

庄子曾经说过:“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内心强大并且很有修养的人,无论面对怎么样的困境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境。

即便是面对人力无法改变的灾难,他们也能安于天命,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在一些天灾人祸面前,再强大的人也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这不是谁的错误,只是因为,我们终究只是凡人。

在这种情况下,比起自责和强求,我们应该给自己更多的宽容,给外界更多的理解。

人这辈子,真正的大成境界唯有六个字:尽人事,听天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面对无法逆转的局势,我们就要学会调整心态,随遇而安。


内心清明,才能不迷失

《庄子·人间世》中记载了一段话: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人是世上最复杂,也是最智慧的生命,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倾听,眼睛可以用来观看,心可以用来冥想。

但是,这些感官带来的能力终究都是有限的,只有用虚空的心境才是体悟大道的源泉。

想要达到虚空的心境,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心斋”。

心斋,即是心的斋戒,唯有压制住欲望的干扰,拂去迷茫与焦虑的尘埃,我们的内心才能清明澄澈,少走弯路。

我们的心灵就像是一面镜子,只有清理掉上面的灰尘,才能映照出更美的景象。

庄子曾说:“嗜欲深者天机浅”。

人想在世界上生活,就要依靠物欲支持我们获得物质资源,让自己好好地过日子。

可是过度的放纵欲望和沉迷欲望只会让我们迷失本心,在欲望的操控下做出不可挽回的错事,失去自己的福报。

诸葛亮也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明白的人生,就像是深深的湖水,保持简单淡泊安静,才能涵养万物,波澜不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4:45 | 只看该作者
民间儒学:保持文化主体性与生态平衡
2019
09/09
17:48
社会科学报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30日期。

近10多年来,民间老百姓对自己的文化精神资源有了自发的需求,国学与儒学出现了复兴之势。


原文 :《民间儒学:保持文化主体性与生态平衡》

作者 |武汉大学 郭齐勇

图片 |网络

民间儒学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起作用

民间儒学是儒学灵根自植、重返社会人间的文化思想形态。自汉代至民国,儒学本来就是活在民间社会,起着指导、凝聚人心作用的精神价值。历史上儒学的形态既有上层社会的经典注疏传统等研究性的层面,又有把经典中的精神与经验转化为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制度与管理方略的层面,更有将其中的精神信念与价值体系通过各种方式教化民众,转化成“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行为方式的层面。民间儒学是活生生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儒学的精神价值。

杜维明先生说:“在儒家的底层,像一般的农民、工人,他们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候是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用西方的说法就是‘心灵的积习’。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认为尽管五四以来儒家被摧残得很厉害,但是儒家心灵的积习、潜存的影响非常大,只要是中国人就会受到影响人的自我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道的关系,都和儒家有关……民间所蕴含的儒家的基本价值,远远比一般知识分子更为深厚。”也就是说,中国人一般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儒家文化观念的影响,越是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越是拥有儒家的基本价值。这是民间儒学的基础。

仁义礼智信等我国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是活着的、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普通平凡的老百姓,例如蹬三轮捐钱给贫困生的白芳礼老人、奋不顾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道德模范吴天祥、防治艾滋病的专家桂希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以及一些青年志愿者朋友,仍然继承并实践着中华文明的精华,以一颗仁爱之心,诚朴信实,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爱利他人,服务社会。


将儒学引入基础教育体系

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根本上还是要将国学,特别是儒学教育引入基础教育体系。国学是国本,当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在体制内的国民基础教育中加大国学、传统文化的分量。用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只能是失败的。国学教育是生命教育、性情教育,是管总的。国学、中国文化中的很多珍宝还未被我们认识,我们应以健康的心态,以同情理解的方式,学一点经典,慢慢培养我们的兴趣,慢慢理解我们的传统,并创造性地加以转化,使我们的现代化得到健康的发展。

民间儒学,也可以理解为在民间、在日常生活世界里的儒学,或民间办儒学,即民间组织推动的儒学。王阳明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别诸生》)这说明儒家的道有终极性,同时又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来儒学就不是书斋之学,而是生活之学,但由于西方化的影响,儒学有变成书斋、会议之学的危险,所以我们尤其要提倡民间儒学,并鼓励青年学子立志到民间去弘大儒学,再植灵根。

民间儒学的现代意义:第一,弘扬以“修身”为中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克服现代病症,治疗顽疾,促使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特别使人的心灵得到安顿,使社会生活与现代化良性发展。第二,在广泛吸取东西方各民族文化优长的基础上,在肯定文化的时代性的同时,确保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坚持并发展中国文化之为中国文化、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主张“中体西用”或“中体外用”。第三,与佛教、道教、其他民间宗教及文化一道成长,与已经在民间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督教(含天主教、新教等)交往对话,保持良好的宗教文化的生态平衡,从根本上使人的精神生活有所寄托与安立。在这里,儒家中人要向基督教徒、教士学习,动心忍性,深入草根民间,博施济众,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推广儒家诗教、礼教、乐教,让我们这个社会多一些君子,多一些有教养的、温良恭俭让的国民。


就社会理想而言,儒学的理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古人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从古至今,从上层精英到普通老百姓的社会理想。与此相应的表达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等。就今天的社会而言,人们普遍期待的社会状况是:失业率不高,犯罪率很低,公序良俗得到护持,有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贫富差距不大,公民的基本人权、政治经济权与尊严得到尊重与保护,全民享受住宅、教育、医疗保险,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人口预期寿命增加,生活品质提升。这就包含着人人平等、伸张每个公民的民主权利、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的诉求。

在社会层面的文明上,儒家的理论与实践是大社会小政府,主要是地方与村社自治,有很多自治组织与较大的发展空间,有社与会,有乡约、义庄等,士绅阶层作用很大。

在制度层面的文明上,儒家的制度架构,行政、司法制度,土地、赋税等经济制度,征辟铨选制度(荐举、科举考试),文官制度,教育制度,开放教育,平民子弟通过接受教育参与政治甚至最高政治,荒政、赈灾的制度,优待老人与弱势群体的制度,君相制、三省六部制、谏议制、封驳制与监察制等,这些制度文明中有不少实质公正的内涵与制度设计的智慧,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大,都可以在现时代作创造转化。


就核心价值与个体道德而言,儒家倡导的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四维八德是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之最重要的核心的道德价值,这属于“内圣修己”的层面,但人们有了这种价值理念,往住就能敬业乐群,有益于“外王事功”的开拓。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仍是我国社会生活中最需要的道德价值。应当看到,当下仍有很多不健康的现象,如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现象,毒奶粉、地沟油、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假文凭与学术不端,金钱与权力拜物教盛行、钱权色的交易等,腐蚀着社会,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价值失序与道德信念的危机。我们要唤醒人的爱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人性人情之根;面对社会诚信出现“断裂带”,我们要努力建设关乎人心的、具有内在约束力的信用系统。健康的市场经济,健康的官德吏治,非常需要“仁爱”、“诚信”价值理念的支撑,这有着现实针对性,有助于美政美俗,整饬秩序,是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对今天的社会规范、法律体系起指导与辅助的作用,有助于社会规范、法律体系的健康建构、实施与完善。

儒家或儒学或儒教,特别是民间的儒家或儒学或儒教在文化身份的认同、维系世道人心,乃至社会制度层面的改革等方面,在今天的中国文化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儒家学者不仅要努力与官、学、商界打交道,以儒家正道指引官、学、商界,还要眼中有民,努力到民间去,弘扬儒学,把会议儒学、书本儒学转化为民间儒学、生命儒学。同时,民间儒学是多样的,它与各宗教的活动,包括外来宗教的传教活动形成健康的互动,保持文化的主体性与生态平衡。

文章原载于复兴之路·智库建设丛书《道德的困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6:13 | 只看该作者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019
09/12
06:10
张其成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坤卦的初六爻: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水也。

“履霜坚冰至”是什么意思?就是踩上微霜就预示着将迎来坚冰。简单讲,就是顺的意思。先有霜,霜越结越厚,后来就成了冰,得依着次序来。霜和冰都属于阴性事物,慢慢地发展,阴气开始凝聚,最后凝成盛阴。这里强调一个顺应的次序,所以下文接着出现了“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先有霜后有冰,这是一个次序,提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小后大,先薄然后慢慢丰厚。可是孔圣人还是怕我们不能领会,又在《文言传》中更明白地补了一笔:“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如果初六爻只有这么点内涵的话,那我们不少人估计要后悔学习《周易》了。别着急,看了孔圣人在《文言传》里的借题发挥,你肯定就不会这么想了。原文如下: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文言传》)

“坤至柔而动也刚”,坤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纯阴卦,阴就是柔,所以“至柔”。然而最柔弱的一旦动起来就是最刚强的,就像万事万物中最柔弱的是水,而最厉害的也是水,一旦发动起来最厉害,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动”指我们前文说到的变,坤卦六阴爻变卦后成乾卦,无疑又是最刚强的。“至静”,最安静,所以它的德是方的。在科技非常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心目中都有一个“天圆地方”的概念。因为最方的东西是大地,大地、女人都属于阴性事物,大地最方正,引申到具有坤德的人最安静,也最有主见,这是坤德之人的一个天性。“含”就是隐含、包容、宽容,把这种特性发挥出来,所以找到主人了,它就要来顺从这个主人。“坤道其顺乎”,因为“顺”所以找到了方向。“承天而时行”,顺应天道按时而行,也就是按照客观世界的规律办事。

回到正题,孔夫子能把“顺”和“积累”扯到一起,那是需要相当强悍的想象力的。其实,“顺”有三个意思,柔顺和顺应之外,还有一个顺序、次序,就是初六爻里的“履霜坚冰至”。这很明显就是一个积累的次序。先有霜,后有冰,霜结厚了才能成冰。积善越多,厚报就越大,恶事做得太多,最后有恶报,同理,都是从“积累”这个意思上引申出来的。“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其所由来者渐矣”,这个“渐”字引申为渐变的过程、积累的过程。“由辩之不早辩也”,“辩”通“辨”,分辨、辨别之意。该认识的时候没有认识,所以矛盾越积越大。任何状况的发生,不管导向的结果是好是坏,都会经历一个积累的漫长过程,都有一个积少成多、由小渐大的顺序,所以“其所由来渐矣”。

无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点在渐卦中也有说明。渐,女归吉,利贞。我们看卦辞。这个卦辞它是以女子出嫁作比喻,说女子出嫁就吉,为什么呢?因为女子出嫁它要遵循礼仪,而渐渐地前进就可以获得吉祥。“利贞”,利于守正道。那为什么它要以女子出嫁作为意象呢?因为在古代女子出嫁的时候是要经过一个非常严格的礼仪的。女子先是处在闺门当中,男子要行六礼才能迎娶她。哪六礼呢?这个男子要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礼仪缺一不可。首先是要纳采,然后经过这六种礼仪,这样这个礼才算是完成了。所以迎娶新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孟子在《孟子 公孙丑》里说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就是揠苗助长。你如果心急火燎地想要禾苗快快长大,于是就去把禾苗一棵棵拔起来,那么反而会使禾苗枯死。这就是从反面说明,事物的发展它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能超越这种规律,也不能违背这种规律。

下面看《象传》 :

象日:山上有木,渐。君以居贤德善俗。


渐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木;下卦为艮,艮为山,即“山上有木”。也就是山上面有一棵树,这个树渐渐长大了。这个成长的过程是渐渐的,有一种渐渐之象。君子要按照这么一种意象,要“居贤德善俗”,渐渐积累这个善德,这个贤德,改善这个风俗。首先这个“贤德”是指自己的,自己要贤,然后要让别人贤,这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后使得这一方的风俗都改变了,改善了。这就是渐卦给我们的启发。

下面我们看渐卦的初爻: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这个“鸿”就是大雁,我们整个的六根爻就是以这个大雁作比喻。大雁它就相当于一个主语,好比是一只大雁渐渐停在水边。这个“干”就是指水边,《诗经》里面有一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干就是水边。“小子厉”,就是像小孩一样遇到危险。“有言,无咎”,为什么这个小孩子遇到危险了?“有言”就是遭到了言语的伤害,却“无咎”,没有灾祸。

为什么呢?我们看《象传》的解释:

象日: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说这个小孩子遇到了危险,但是却“无咎”,是为什么呢?是“义无咎也”,是因为有义,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小孩子在这里是指小雁。“鸿”就是大雁。表示这个大雁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像小孩子一样,它因为有义,义就是一种规则,就是一种正当性。那么这只鸟正好是处在阳位上,一开始它是一根阴交,阴交居在阳位上,它保持着一个渐进的状态,这样的话它就没有灾祸。这里为什么卦辞是以女子出嫁作比喻,而这个六根爻辞是以大雁作比喻呢?那这个卦究竟是指女子还是指大雁呢?实际上这都是种意象,这两个意象有一种相同的地方。这个大雁是种什么鸟呢?叫作随阳鸟。随着阳,就是跟随着雄性的那种鸟,它具有这样一种候鸟的属性。所以这就比喻女子,女人出嫁从夫,顺从男人,所以说这两个意象是有共同之处的。

这一爻就是以这个意象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从小事做起,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就会变成很大的成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9-9-13 18:06 | 只看该作者
孔子:做人,要常积这“五德”
2019
09/13
07:40
曾国藩读书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喜欢我们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吧!

每一个成大事者,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成功,他们的身上都会有常人不具备的优点。

孔子身上有许多优点:温、良、恭、俭、让,乃是孔子具备处世的五德。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然会知道那里的政事,他是求来的呢?还是人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说:“老师是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些优秀的品质而获得其所求,老师获得所求的手段是不同与常人的。”


1

温和是人的品行

温和能够产生亲切感,一个商情商的人,性情总是温和的。

温和并非一概地萎缩,而是具有原则的基础上,保持人的温和的状态,这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

孔子与南子的对话,一问一答,温和中充满了机智。

孔子自始至终语言精练,温文尔雅,把自己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几句话就把南子吸引住了。

南子对这样一位圣贤顿生好感,想约孔子留下来与她一块“读书”,可孔子还是婉拒了,温和的孔子,能够使南子倾情机诉,其温和的性情可见一斑。


2

善良是人的品格

善良是人人都具备的一种品格,好人善良,坏人同时也有善良的一面。

大德至善,大善至美,倘若要做到大善,就不容易了。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善良,这只不过是一种基本的善良,而我们对待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来说,更需要至善至美的大善了。

爱惜生命,至善至美,是人的一种最为高贵的品格。

“扫地勿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是一种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种善;

心怀天下,拯救民生,又是一种善。

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和爱护。

善跟恶有时候会结伴而生。杀楚王,杀秦王,项羽坑杀赵国40万人,烧阿房宫,屠城,对他的敌人斩尽杀绝。

最终,还是失了人心,被刘邦所灭,岂不悲哉!


3

恭敬是人的修养

恭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修养。

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相互恭敬,是人天生的一种本份;当政见不同时,相互恭敬,就是一种修养了。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可我尊重你说出你的观点的权利。

孔子跟老子,门派不同,观点甚至是相悖的,然而,却要尊重不同政见的人,这就是孔子的修养。

孔子怀有恭恭敬敬的心态去见老子,像对待自己的老前辈一样,孔子老子一经交流,孔子马上对老子发出“龙”的赞叹之声。

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4

俭朴是人的美德

俭朴是名人圣贤的一种高贵美德,穷人俭朴是本份,富人俭朴就是一种美德。

汉文帝贵为天子,他善于体察民情,施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自己也非常俭朴,穿普通的衣服,责令皇后的衣服不许拖到地上去,蚊帐上面也不得文绣,敢于给天下人做榜样,终于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5

谦让是人的胸怀

齐恒公当上齐国国君,想让鲍叔牙做宰相,鲍叔牙却推荐了管仲。

鲍叔牙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起用管仲。”

管仲这个人,对百姓宽厚仁慈,我不如他;

治理国家不失权柄,我不如他;

指挥打仗军事谋略,我不如他;

制定国家政策礼仪,我也不如他。

管仲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不请管仲呢?”

果然,管仲当上齐国宰相后,大胆改革,使得国富民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鲍叔牙懂得谦让,成就了管鲍之交,唱响一段千古美谈。

没有五德的人,无论表现得多么天花乱坠,终究纸里包不住火,算不得成功;

而怀有五德的人,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9-9-13 18:14 | 只看该作者
古人追求的“无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2019
09/12
09:34
梧桐树边羽飘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这个题目,看起来轻飘飘的,实际上非常宏大。


因为“无我”这两个字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所有学派的中心。而中华传统哲思流派纷繁复杂,一时也不好从何说起。我就几千年淘汰下来,如今依然保存并发扬的几大流派角度粗略地进行回答,希望能勾勒出中华古人追求“无我”的境界。

儒家

先秦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是“仁”。他的理想社会是人人守“仁”,则天下大治。原始儒家学派是以修身为准则,用道德来对每一个人进行约束,以达到友爱互助的乌托邦。孔子曰仁,孟子曰义。“义”和“仁”有些不同,多了社会之间与人之间的互相约束,不止要修身,还要互义。“仁”是以“我”为基础的,而“义”是以对方为要求的。到了后期的儒家,更是要求“存天道,灭人伦”,在对君王大道的追求下,将小“我”压缩到零。这也是儒生死君最多的时候,气节固然可赞,但是这是违背人伦的。

所以,儒家中的“无我”,实际上是讲“大我”,弃“小我”。为了整个社会、集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这在今天,虽然值得赞扬,但并不可取。因为我们现在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有价值的。再小的“我”,也是独立的、有权益的“我”。


道家

老子说过:“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我有了这个身体,才有这些俗世拖累,到我的身形归于大道,我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很多人就把这里理解为道家的“无我”。

其实道家一直提倡的是“天地大道,众生平等”,修行也只是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讲究的是思想上的“逍遥游”,摆脱身体的桎梏,但是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无我”的概念。“道”存于万物,自然也存在于“我”,我最终会归于大道,但不代表无我。而庄子的《逍遥游》中也提到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里面的这个“无己”,就是无我。这个“无我”并非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而是认识到自己和万物并无区别,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而感觉不到“我”的特殊性。这也叫“忘我”,并非忘掉自我,而是忘掉物我之间的区别。


佛家

佛教中人讲“无我”就比较多了,特别是盛行中华的禅宗一派。“三法印”,即《杂阿含经》中的“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也就是原始佛教“苦集灭道”四真谛的另外一种表述。其认识逻辑是,由于“无常”而“空”,由于“无我”亦“空”,而成佛就是明白这些道理后的“涅槃寂静”。基于龙树的中论,这种“空”并非指万物皆空,而是指万物的本性都一致,也就是万物是没有自性的,如果有,这种“自性”也只能是“空性”,也就是“佛性”。

所以佛家的“无我”,更多地是通过修行来认识到修行者本身已有的佛性,所谓“明心见性”,就是通过不断地修行来摆脱人世间各种杂念对佛性显现的干扰。所以,在佛教中,进入“无我”之境,就是“见性”之时,也就是开悟进入“涅槃寂静”的必须过程。


诗词

诗词创作中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是来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阐述,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是指在作品里以作者的视角来观察,客观景物和诗人自己都是作者观察的对象。要写出了作者的参与,所以描写出来的客观景物和诗人自己,都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体现的是作者的观感。

而“无我之境”,是指作者不参与进描写对象,即便写到诗人自己的活动,诗人在诗里的形象也是客观形象,好像山水画中的人物一样。而诗词创作者更是一种远远的上帝视角,并不强行传递自己的感情,所有感受都需要读者通过诗词自己去悟。

这个诗词创作的“有我”、“无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


儒家思想指导了官场生活,道家、佛家思想指导了日常生活,而诗词创作表现了古人的精神生活。从以上这几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应该算是比较完备了的。

总而言之,古人在生活中几千年下来在以上几个大的方向对“无我”的追求大致如此。当然,其中又分门别类,花开几枝,那就不是简单一篇文章能说清楚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11:57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1:47
宇宙的终极秘密:《道德经》里的生命起源和圣人之道
2019
09/14
18:34
符号帝国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7

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现在站在C位的是西方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这位聪明到谢顶的大兄嘚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是朱熹老爷子所提倡的“格物致知”,从一种生物的远古分布、化石等遗留这一条历史的线索捋下来,“即物穷理”,以丁对丁卯对卯,绝对机械的方式进行,再加上一些推论,就凑出了一幅地球起始的图景。

不得不说,达尔文算得上一个生物系的好学生,但距离哲学意义终极意义上的生物起源,还相差十万八千里,照他这个架势,穷尽三世三生也无法回答生命究竟从哪里来这样高级且送命的问题。

一句话,达尔文搞得最多只能算是学术,跟“道”基本没啥关系。他的研究办法在中国老祖先面前,也显得太笨了一些。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华夏的先民一出场,一般都是气场八丈,往往从非常宏大的角度着眼,站位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所谓的小角度切入的办法,他们统统看不上,那还是因为你能力不够,驾驭不了才会从小处下手。《道德经》一开场就回答了生命起源的问题,不过它解释的不是哪一个物种的来源,也不是人类的起源,而是直接开车开出了高铁的气势,回答的是世界上一切物质来自哪里的问题。

你就说,解不解气,霸不霸气?

老子怎么说的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么说有点太深奥,文化程度不行的小伙伴还以为是在敷衍,说得再明白一点儿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以至于无穷无尽。

还是不明白?

那就用一个神话来作比喻。无极说的就是“道”的本体,相当于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宇宙那种混沌一片的状态;两仪就是阴阳二气,就像是用斧子劈开了天和地;四象就相当于五行,几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然后它们之间再自由组合,这就是一切物质诞生的经过。


很多小伙伴有个误解,以为五行是专属道家的学说,其实在上古时代,三教都是共通的,他们就像是一个三通的接口,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连通了宇宙大道和天地人三个维度的生生之道。

儒家所说的“性”,所说的心,其实就类似于“道”,诚意、正心、致良知其实就是遵从道的运行规律,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存养天理。

佛学进入中国之后,其实已经跟在天竺的佛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印度佛学衰落之后,中国的佛一派系,已经完全被本土化了,现代的佛教,基本就是中国的释教,跟印度已经没多大关系。

正是因为三种学说的内核和基本的基因是基本契合的,在数千年的长河里,才会有三教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而不是哪一个出现了水土不服中道夭折。



知道了道是一切物质的起源,但是道这种东西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所谓“常道不可道”,所以在整部《道德经》里,老子用了很多借代和比喻的方法来描述它,“道”本身就是一个差强人意的名称,后面还有“恍惚”这个词。

老子曾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儒家的经典里也有类似的说法,孔门把圣人成为“生而知之”的人,岁最上等根器的人,也就是老子说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行为绝不逾矩;孔子把中等人成为贤人,他们虽然不能天生就与道合一,但是立志坚定,矢志不渝,坚持克己存理,追求大道。

第三种人就是普通的学者境界,也就是下士,通过学习也能对道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因为资质有限,所以经常会有动摇,甚至中途会有放弃、反复。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大部分都属于这个层次,包括我自己在内。


因为道无法描述,所以老子又用“恍惚”来指代它,《道德经》21章中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用简单的十六个字就概括了世间万物的起源问题,那个达尔文用了整部书都说不明白的要命题。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就是开天辟地,世界分出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就是宇宙中已经出现了最原始的物质。

短短的一句话,可以说是力贯千钧,有四两拨千斤的气势。

所以说,如果让达尔文和老子对战,拿《武状元苏乞儿》中的降龙十八掌打比方。达尔文是把前十七掌的每一掌又分成了几十个动作,等他打完一整套数百个动作,自己把自己累得半死却没有实质上的杀伤力,老子只是轻轻一动,轻松将第十八掌推出,就实现了KO绝杀,秃头倒地而死。



第21章在整部《道德经》里十分重要,因为它不只说出了宇宙的起源,万物的来源,同时还说出了人类的终极使命——修行的根本道路和方法。

在接下来的原文中老子说了,“窈兮冥(mǐng)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中有精很好理解,宇宙的本体是一团无边无形的气,这种精气分给谁一口,就变成了一种生命。人之所以能够拥有肉体,是因为物质元素的和合,人之所以有灵魂和精神,就是因为分到了道体的精气。其他的动物也有精气,只是它们体内的气相比比较粗糙,所以灵力智力都比较低。

其中有信,说的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就像有情生命都是精气和物质的结合;星球之间有万有引力;地球上有昼夜和四季,这些都是板上钉钉分毫不差的事情。这就是“信”的原始含义,也是最高级别上的“诚信”。

接下来这句话非常重要,表面上平平无奇,却说出了一个人类命运和圣人成道的终极秘密。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从古至今,沧海桑田,时移世易,但是“道”是永恒不变的,宇宙大道依然畅行无碍,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后人才有幸看到如此壮美繁荣的众生万象。

那么我是怎么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从这里。

“众甫”这个词的范围很大,既包括了一切生命和物质,也包含了三界众生,以及古往今来的圣贤,他们统统都是这么来的。

反者道之动,为道益损。生命诞生是从道到气,再到器,也就是物质层,最终肉体与精气结合,便形成了人这种生命形式。修行之路正好是反着来的,这个顺序就得倒过来。

我们首先第一步先得让自己的身心安静下来,体会胸中的那一团“元气”,看它是如何运作的,其中就包含着来自生命本源的种子基因。最终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如果能够将自己的心性修炼到至纯至善,与来时一般,就可以回到生命的源头。


就像《黑客帝国》中的救世主回到电脑主机一样,那时候生命就完全自由了,完全不受形体的限制,可以变化成任何事物。神话中的神佛境界,便是这种境界,也就是儒家和阳明心学所说的圣人,圣人之道。

所以古代的三教圣人,没有哪一个不重视对心性的修行,最基本的方法都是修心打坐,不是为了“尸坐”在那里胡思乱想,而是为了体会胸中的真气,那股来自遥远本源的气息,感受生命的“母体”。

这便是修行的根本之路,宇宙的终极秘密。
支持 反对

7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16:49
生命的富有与高贵,不仅仅是因为得,也是因为舍
2019
09/16
12:00
思维与智慧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立即加星标

每天看好文


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贾平凹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生就是由舍和得构成的。该舍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和答案。如果什么都不想舍,那么最终可能两手空空。舍,像锄草,为的是庄稼的丰收。星云大师说得更彻底:“舍,于人是慈悲,于己得精进。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在与人交往中,一般来说,你付出得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相反,你对人越吝啬,别人对你也就越小气。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你给人一朵花,而你收获的可能就是一个春天;你给人一杯水,而你收获的可能就是一片海洋;你给人一片枫叶,而你收获的可能就是整个枫林……人都喜欢被人尊重,不喜欢被轻视。有时候,面对你的抠门,别人可能就跟你较起劲来,与你死磕。因此,你想得到的,可能就会因为你的抠门而与你失之交臂。

毋庸置疑,人们都有一定的贪欲和私心,一些东西舍不得,一些地方舍不得,一些人舍不得,一些权力舍不得,一些财富舍不得,一些利益舍不得,等等。这是人的一个劣根性。要想把这个劣根性根除掉,就必须让自己的品德变得足够高尚。就是说,只有品德足够高尚的人,才懂得去舍、喜舍。

《梦溪笔谈》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李士衡在昭文馆为官时,和一个武官出使高丽。高丽曾赠送给他们很多礼品,世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让那个武官去管。当时船底不严密,有些渗水,那个武官就把高丽送给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礼品放在上面,以防备被渗水打湿。到了海上,遇到大风,船将要倾覆。驾船的人大为恐慌,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卸掉,否则,船会因为太重而沉没。武官赶紧把船中的财物扔进海里。约投了一半,风停了,船又稳定下来。随即点检所投,发现都是那武官的物品,士衡所得礼物都在船底,一无所失。

如果李世衡不肯舍弃自己的私心,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上面,那么最后受损失的就是他了。也许,你不在乎,反而得到更多;你很在乎,反而得到更少。冥冥之中,老天没有忘记那些慷慨者,所以把好的回报给他们。佛经里有言:“舍一得万报。”就是这个意思。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这样的人——总要舍弃一些东西。你要想在精神、灵魂上绽放异彩,就必须舍弃那些世俗的东西,并且超然其外。乔达摩·悉达多本来是一个王子,可是他舍弃了尘世的欲念和追求,一心修行,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佛教创始人。如果贪恋红尘,那么他也就不可能修成正果。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舍什么。而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到底会舍什么,这取决于他的追求、理想、品德和做人的境界。

南非女作家奥利弗·施里弗在《画家的秘诀》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画家,只用一种颜色画画,那画中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红辉。其他画家问他:“你从哪里得到这种颜色?”他笑而不答,继续埋头画画。画面愈发鲜红,而他却愈发苍白。终于有一天,他死于画前。安葬时,解其衣襟,见他左胸处露出一块儿旧疤痕。然而,人们依旧在问一个问题:“他从哪里得到这种颜色?”不久,画家被人们忘却,而他的画却永远鲜活。为了追求,这个画家连生命都可舍,值得我们深思。

都说一诺千金,其实,一舍也同样千金,甚至无价。生命的富有与高贵,不仅仅是因为得,也是因为舍。
支持 反对

74#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5:57 | 只看该作者
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2019
09/16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人生在世,你可以不优秀,

可以不卓越,但是不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云聚云散,缘去缘来,皆是天意。

董卿曾说过:“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激。

做人,记人恩,忘人过

人活一世,如露水一朝。少记人过,常记人恩。

人生匆匆,艰难前行,一路走来我们遇见了很多人。有的人擦肩而过,有的人转眼就忘,而留在我们生命中的人是我们今生有缘遇到的人,是我们应该感恩并珍惜的人。

很久之前,两个僧人外出云游在沙漠中行走。途中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甚至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

被打的那个僧人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漠里写道:“今天我的好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两人便继续向前走。

他们路过一块沼泽地,其中一个僧人不小心踩到了沼泽里,另一个僧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踩到沼泽里的那个僧人得救了。

被救的僧人很高兴,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的好友救了我一命”。

另一个僧人一头雾水,很奇怪得问他:“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漠里,而我救了你,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


刻字的僧人笑了笑回答说:“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就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僧人听后便大彻大悟。

真正的朋友间的伤害往往都是无心的,不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反而铭记那些朋友帮助过你的地方,你就会发现这世上真心朋友会不断多起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你和谁相处,都要常怀包容心,容纳万物,少计较,少对比,不苛责他人,多去欣赏放大他人的好,忽略他人的不足。

有一种心安,叫念人恩;有一种轻松,叫忘人过。

帮过我们的,铭记于心。不念人过忘人错,不忘人恩,知恩图报。

做人,善待他人的心

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形形色色的遇见,可并不是谁都懂得真诚以待的道理。

古时候,一位商人刚搬到新买的宅子里。他发现隔壁住了一户靠卖草鞋为生的穷人家,一个老妇人与一个小孩子。

傍晚时分,天空不作美,突然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屋里一片漆黑,于是商人连忙找出蜡烛点上。刚点上蜡烛,商人就听到了敲门的声音。

商人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穷人家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请问您家有蜡烛吗?”

商人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我可不能借给他们,免得被他们赖上了。”

于是,商人对小孩吼了一声说:“没有!”


然而,正当商人准备关门时,小孩笑嘻嘻的说:“我就知道您家一定没有!”说完,小孩竟从怀里拿出了两根蜡烛,又说道:“奶奶和我怕您刚搬来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您。”

商人顿时羞愧,无地自容。

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

眼里容得下别人的人,才能让人容得下他;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柔和待人的心态常伴让自己处处祥和。

不要以自己的判断去评论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波及其它人。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

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

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的推销商品。但推销的不是很顺利,到了傍晚,小男孩感到十分的疲惫和饥饿,想要放弃。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

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询问后给小男孩端来了一杯浓浓的热牛奶。小男孩拿到牛奶十分感激,和着眼泪把牛奶喝了下去。从此,小男孩对人生鼓起了勇气,多年后,小男孩成为了一名外科大夫。


有一天,一位患病的妇女,因为病情严重,被转到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外科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

而在无意中,大夫惊喜地发现这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于是,他决定悄悄地做点什么来报答这位善良的妇女。

就这样,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了这样七个字:手术费 =一杯牛奶。

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的生命里,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份,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佛法常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心怀感恩吧,美好才能不期而遇,幸福才会回馈到自己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6:1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的深度与人生的厚度
2019
09/17
09:25
大众书法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为什么读书?

有人是“为中华之崛起”,有人是“学而优则仕”,有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人是“穷者,独善其身;达者,秉济天下”,还有人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读书,天下为公也好,修身养性也罢,还是劳心者“治”劳力者,说明多读书于人生于社会于民族是大有裨益的,要不然孔夫子也不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富人与穷人都是人,为什么贫富就把人分得这样泾渭分明?聪明与愚蠢,为什么聪明人与愚蠢的人却能相安无事?君子与小人,为什么明知君子光明磊落却无处安身立命?明知小人“难养”却能处处逢源,威风八面?我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或许这与读书已无多大关联,只是人的好恶,人性使然。但是不思考这样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读书就缺乏深度。

读书是为什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读书是为了海阔天空般纸上谈兵,以彰显自己的才学恃才傲物,那也不见得读书的功用,不如韬光养晦铸就人生的厚度。财利虚名,宦海沉沦,人最容易囿于欲望的贪婪,“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可世界是大众的,谁也不能在不可掌控的世界中随心所欲肆意而为,所以佛陀讲,“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是有道理的。


读书何谓深度?

恐怕很少有人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生在这么一个躁动与文化张狂的时代,是人之大幸还是生不逢时,还是“既生瑜何生亮”的诘问。世界太乱,但规则与秩序井然;人心太鬼,但道德与良知在反省;社会太阴晴不定,有时让你满目创伤又让你见到曙光。

任何一本书,不会告诉你,褒奖还是愤懑这个社会,因为你看到的都不是生活的真实。怎么办?这就是读书的深度,你得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真正含义。孔孟之道之所以能统治中国人的思想几千年,让我们时至如今仍然认可,那是有其博大的思考情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读书就是洞穿人生和你的菩提世界,读书没有深度吗?


人生何谓厚度?

人固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存在这世间就是短短的几十年,庄子曰,“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生命无形无状,生又何欢,死又何哀?世间万物原本只有变化而并无生灭,生死又在乎什么?所以庄子有了“鼓盆而歌”。只是芸芸众生能参透生死玄机,超脱尘世名缰利锁羁绊又能有几人?

人生旅途始终是在人的群落中穿梭不停,在快乐与烦恼交织的生活中踯躅独行,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既没有孔夫子的超凡入圣,也没有庄子般的逍遥洒脱。

人生的厚度——学识、涵养、儒雅、君子气质,需要注入读书人的“亢奋荷尔蒙”,才见其人生不菲薄,不妄语,不薄幸!我们才可在恣肆的生活的汪洋大海中从容淡定,过往的岁月中月朗风清。


人最可怕的是什么?

贫穷、兵祸还是伯乐难求?还是在惆怅“壮志未酬身先死”,然后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还是在垂暮之年吟诵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诗句?其实贫穷富贵、卑微显赫、平庸跌宕,都是人生的印记,人可怕的是愚蠢和无知,最可怕的是愚蠢和无知之人发现不了自己的浅薄,甚至整天还在卖弄自己的一无所知。

“知耻而后勇”,我们得搞明白浅薄和无知带给我们人生的种种“闹剧”。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明明是对某个问题一知半解,却硬要高屋建瓴阔论其问题根本;明明是门外汉,硬要指手画脚充当专家;明明对某个领域一窍不通,因为嗓门大脖子粗,硬要别人洗耳恭听。人无耻常常表现在无知上,这样的人却不肯也无勇气去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知耻”倒成了高境界人生,因为只有知耻了才能发现自己时常妄自菲薄,也才能激发“后勇”,去弥补人生的缺憾。

中国古人喜欢讲“厚积薄发”,怎样“厚积”呢?读书!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世界上没有绝对无用的知识,说知识有用、无用,不过是把人生的目标庸俗化、利益化而己。同样书籍也没有绝对有用和无用,好书和坏书,它只是针对某种人,人的某个阶段而作出的定义。但书籍蕴含有思想,思想却有高尚和卑劣之分,因此我们读书是要读高尚的书,是需要高尚的思想来感动人生。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虽说愚蠢和无知可怕,但读书却是一副良药。只是在这网络虚拟、文化庸俗功利的年代,读书精神是稀缺的。人们的生活可以离开书籍,却无法离开网络,就好像人可以愚蠢无知,却不能不披着浅薄的外衣招摇过市。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读书因为有了深度,因而有了思想,因而有了人生的厚度。灵魂因为有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衬托,我们的精神便会芳香四溢,勃勃生机,生命更有了一种品质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11:49
善待家人,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2019
09/18
06:13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善待家人是最好的风水。

人最大的教养,就是善待父母

《史记》中有记载,战国时严仲子因为上书指责宰相侠累的过失,害怕被宰相报复,于是找上聂政,想先下手为强。

没想到聂政回了句,“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原来聂政之所以不受严仲子的礼物,是因为老母亲还在世,需要照料赡养,也怕老人家担惊受怕,因此此身不敢随意许人。

后来聂母过世,聂政为酬知己,才主动去见严仲子,以身报知遇之恩。

父母赐我们血肉之躯,我们只有平安健康,不让他们整日为我们担心,精心侍奉,让他们安心和顺地度过晚年时光,才是最大的孝道。

曾国藩谈及治家之道时,认为“贵体孝道”是家庭和睦的关键。百善孝为先,善待父母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教养。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有个小伙子去找自己的父亲要钱,父亲不给,因为那是给母亲治病的救命钱。

结果小伙子一气之下对父亲拳打脚踢,打断了老人的三根肋骨。结果小伙子被带进派出所,那个老父亲还在说,“警察同志把孩子放出来吧,骨头断了不碍事的。”

果真是应了曹雪芹的那句“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乌鸦皆知反哺,羊羔跪乳谢恩,兽亦如此,人无愧乎?

谈及教养,往往都是建立在孝顺父母的基础上。若是一个人做不到善待父母,即便事业再成功,财富再雄厚,一切也都是空谈。

如果你在现阶段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那就孝顺父母吧,这是唯一一件永远不会出错的事情。


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对亲人好好说话

我们自从长大之后,往往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对待陌生人和身边的同事朋友谦逊有礼,言辞得体;反而是面对父母时毫无顾忌,什么话都能说得出口。

父亲问,“我看你朋友圈发的那个东西挺有意思的,那是个什么原理啊?”

你答,“哎呀你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

母亲问,“最近天气冷,降温降得厉害,千万多穿点。”

你答,“我又不是小孩子,用不着你跟我唠叨。”

……

想要善待父母,其实不用其他多余的东西,好好说话就够了。有的时候生活艰难,年轻人往往会慢慢忽略父母,言语伤了他们的心。

孟子曰,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孔子对此也有论述: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现在所说的孝子,是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然而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按“礼”去孝敬父母,那和饲养牲畜有什么区别呢?

言外之意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的标准,不仅仅是养活,还应该体现在更高的层面,那就是表达尊敬。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做到孝最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有了事情,子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先吃,而脸色却像是父母欠了自己很多钱似的,难道能认为这就是孝吗?

和颜悦色地好好说话,不单单是一个人教养的体现,更是由内而外的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


善待家人,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汉朝有个叫郭巨,家里非常穷,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祖母心疼孙子,就会把自己的吃的分给孙子吃。

郭巨就对妻子说,咱们家穷得没吃的了,母亲吃不饱,儿子又得分母之食,不如把儿子埋了吧?“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

于是郭巨就掘坑三尺有余,忽见一罐黄金,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虽然郭巨的行为以今天的伦理来看并不可取,但是从他的故事中我们能够获得如何善待父母的一些启示:

父母在世时,应当竭尽全力地俸养,尽全力为年迈父母提供衣食住行,创造好的生活环境。

当一个人把善待父母置于第一位时,就是遵从了社会家庭关系中至高无上的道德;反过来说,却也或许能够带来新的机遇和福报,“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父母的爱很无私,不掺杂质,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天性,我们的孝则是觉悟、是责任、是担当。

善待父母是本分,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是一个家庭生息繁荣的根基所在。不能好好善待父母,家里总是鸡犬不宁,乌烟瘴气,即便有再好风水,又有何用?
支持 反对

7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15:17
学术的守望者:清华国学院和五大导师
2019
09/16
20:34
学术守望者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旗帜下,清华师生掀起了“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改良清华”等一系列奋争,历数清华学校“一切均仿照美国学堂”办学的危害。1924年,曹云祥任清华校长,清华学校的“改大”(改办大学)工作正式提上日程。1924年10月,清华学校校务会议通过了“大学筹备委员会”草拟的《清华大学之工作及组织纲要》,决定于筹建大学部的同时,创建研究院,以“备清华大学或他校之毕业生,对特种问题为高深之研究”。1925年,吴宓任教清华学校,并应曹云祥之邀担任研究院筹备主任。

关于创办研究院的目的与宗旨,曹云祥在《研究院章程·缘起》中给予了详尽说明。吴宓则进一步概括为:“曹校长之意,约分三层:(一)值兹新旧递嬗之际,国人对于西方文化,宜有精深之研究,然后可以采择适当,融化无碍;(二)中国固有文化之各方面(如政治、经济、哲理学),须有通彻之了解,然后今日国计民生,种种重要问题,方可迎刃而解,措置咸宜;(三)为达上言之二目的,必须有高深学术机关,为大学毕业及学问已有根柢者进修之地,且不必远赴欧美,多耗资财,所学且与国情隔阂。”

研究院首先开办国学门,原因有二,一是经费有限,二是对作为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的国学研究不足:“良以中国经籍,自汉迄今,注释略具,然因材料之未备与方法之未密,不能不有待于后人之补正。又近世所出古代史料,至为夥颐,亦尚待会通细密之研究。其他人事方面,如历代生活之情状……自然方面,如川河之迁徙……无不需专门分类之研究。”

进一步说,国学研究不只是“整理国故”,其更与“科学”的大旗相关。北大国学门的顾颉刚曾分析道:

所谓科学,并不在它的本质,而在它的方法。它的本质乃是科学的材料。科学的材料是无所不包的,上自星辰,下至河海,变幻如人心,污秽如屎溺,没有不可加以科学的研究。国学是什么?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研究国学,就是研究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用了科学方法去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所以国学是科学中的一部分(如其是用了科学方法而作研究),而不是可与科学对立的东西。倘使科学不是腐败的,国学也决不会腐败;倘使科学不是葬送青年生命的,国学也决不会葬送青年生命。

这里强调国学研究要走向科学化,清华国学研究院亦然:“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即时人所谓科学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也。”

1925年6月18日,吴宓正式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8月1日,清华学校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章程》的第一条就明确了“研究高深学问,造成专门人才”的宗旨。培养人才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当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可谓名师荟萃,指导学生的教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和讲师李济被称为“五大导师”,更得“五星聚奎”之美称。


王国维,著名国学大师。早年留学日本,精通多门外语,在文学、教育、哲学等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积极引进西方文化,传播西方教育思想并翻译发表了大量教学著作。1922—1924年,王国维被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吴宓十分敬佩王国维的渊博学识,曾亲自到他家中,恭敬地鞠了三个大躬,聘请其到清华任教。王国维任教期间,在西北地理与元史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始终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宽阔的学术视野,同时十分重视学术研究中的科学方法。梁启超曾称赞他的学术方法说:“我们看王先生的《观堂集林》,几乎篇篇都有新发明,只因他能用最科学而合理的方法,所以,他的成就极大。”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投湖自杀,死因成谜,一代国学大师就此与世长辞。

梁启超,清末民初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895年梁启超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掀起戊戌变法,是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时,他的学术与教育业绩也为学界所公认。清华任教时期的梁启超十分重视西方科学技术,认为:“一国之学问独立,须全国各部分人共同努力,并不望清华以独占。但为事势便利计,吾希望清华最少以下三种学问之独立自任:一、自然科学——尤注重者生物学与矿物学。二、工学。三、史学与考古学。”他也十分重视科学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在清华时期出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他明确提出要注重专史的研究,认为专史是做好通史研究的基础,还开辟了自然科学史与社会科学史的研究领域。

陈寅恪,著名史学家。1909年毕业于上海公学,后留学欧美,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巴黎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学校,但这位通晓各国语言文字达二三十种的学术“怪才”,却不曾有任何一校的文凭和学位。受聘于国学院时,他只有36岁,却因其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始终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与科学方法做学术,据其学生回忆:“陈师对历史研究,常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而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发现。”听他课的人不仅有学生,还常有教授如吴宓、朱自清等。1929年国学院停办后,陈寅恪继续留在清华大学任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

赵元任,哈佛大学博士,“中国语言学之父”,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作为20世纪杰出的语言天才,赵元任于1910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研习包括数学、物理学、音乐、哲学在内的多个专业。他于191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于1919年与1921年分别任教于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如此“鬼才”,1925年来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如果说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是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的大师,那么赵元任则是横跨东西方学术领域的拓荒者,他将作为西方科学基础的语言学研究扩展到了汉语领域,开辟了中国语言学的现代研究事业。

李济,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克拉克大学、哈佛大学,于1923年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担任南开大学教授,1925年来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年仅29岁的李济之所以能跻身五大导师之列,并不令人意外。早在1922年,李济就发表了《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一文,被哲学家罗素在其文章中引用,其才华可见一斑。清华时期的李济与梁启超(时任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关系紧密,1926年的山西考古之行,得到梁启超的大力支持。1928年,李济应蔡元培与傅斯年之邀,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担任考古组组长,迎来其考古事业的黄金时期。

1929年6月,清华国学研究院停办,前后持续开办4年之久。毕业生近70名,其中成为中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的有50余人,包括王力、姜亮夫、刘盼遂、吴其昌、徐中舒、高亨、谢国桢、陆侃如、罗根则、姚名达、蒋天枢等,在当时代表了中国国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支持 反对

78#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10:28
如瑞法师:充实人生不断努力
2019年09月16日 11:17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人生应当积极地去做一切应该面对承担的事情。(图片来源:如瑞法师微博)人生应当积极地去做一切应该面对承担的事情。(图片来源:如瑞法师微博)
  文/如瑞法师

  丰子恺先生把人生的境界比喻成三层楼:一层楼就是人一定要温饱,二层楼是追求艺术,三层楼就是要了解宗教。他认为,如此人生才会活得有意思,才会活得充实,人生才可以圆满。

  不管人们怎么样去划分,归到佛法上,真正觉悟了解了自己,就要积极向上创造进取,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因为佛教里说,人不是孤立地只有这一生,而是有他的过去,有他的未来。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从凡夫开始修行的。那时他只是一个做瓦盆瓦罐的工人,因为见到佛生起欢喜心,所以发心学佛。古释迦佛告诉他可以成佛,定光佛还给他授记将来一定成佛,这些他都不敢告诉别人。他生生世世只是在做两件根本的事情:怎么样求得智慧,怎么样去为大众服务来积聚自己的福德。

  所以,学佛一个是修行自己的智慧,一个就要广结善缘,培植自己的福德。不管出家在家,都要修行。在家吃喝拉撒睡工作学习,需要修行。如果没有智慧,就不能让自己生活在正确的生活方式当中,建立起来正确的生活理念:令我的身体健康,保持精神饱满,努力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一个人有了佛法的智慧就能够很好地生活,不会被生活当中的逆缘逆境所挫败。因为他知道,必须得学会面对它、接受它、看破它、放下它、拿起它,人生应当积极地去做一切应该面对承担的事情。
支持 反对

79#
 楼主| 发表于 2019-9-21 14:56
曾国藩:家风,是让子孙受用一生的宝藏
2019
09/21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本文为国学生活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子孙后代的成败。

而好的家风, 不会从天而降,需要父母用心营造。

纵观历史上的家族,比较出名的有《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曾国藩家训》等等。

因为有好家风,这些世家大族,摆脱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家族百年长盛不衰。

家风,是一个家族欣欣向荣的命脉。【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有了命脉,子孙才能在安逸环境中不失本分,在人生磨难面前不忘初心。

好的家风,与物质财富无关,它给予你气质和价值观。

好的家风,立品格

古人崇尚以德服人。

好的家风,处处有“德”,比如,家庭和睦,兄弟相让,一家人相敬如宾。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他不光官当得出色,而且在家风的营造方面也是能手。

曾国藩特别崇尚勤俭的家风,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在京做官期间,虽然家隔千里,但曾国藩通过一封封家书,打破空间限制,建立了一个纸笔上的“亲情网”。

他从不间断,后来这些家书被收集装订起来,便有了《曾国藩家书》。

他在给父母家书中说“勤俭本持家之道”。

四弟信中向他请教如何教育好子女,他说:“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

曾国藩认为,勤俭是君子所为。

所以他在信中告诫儿子纪鸿“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此外,他对弟弟们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晚年,当他的官级越升越高时,财富和地位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他说,“后辈诸儿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菜”。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曾国藩不留钱财给子孙。

他说,“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

曾氏家族在曾国藩的苦心经营下,成为方圆百里的大户,曾国藩死后,曾氏家族依旧代代出人才,兴旺了百年。

家风不是靠钱财来经营的,而是靠思想力,靠每位父母身体力行。不义之财不取,好吃懒做的念头不要有。

勤勤恳恳,保持简朴的品格,这就是好的家风。

好的家风,能给予子女好的品格。


好的家风,定性情

家风养成人的性格,而性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性格好的人,面对生活有信心,可以走的更高更远。

教育家蔡元培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诚然,家庭是每个人最初的学校,孩子将来如何,全在父母怎么塑造孩子性情。

国学大师梁漱溟的家风是直道而行。

父亲梁济的“尸谏”影响了梁漱溟,成为最有警示性的家风,那就是“道德理想和卓立精神”。

梁漱溟因此一生都很少顾及自己,而是为国为民。

可他并不薄情,相反,他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可圈可点。

他给两个儿子取名培宽、培恕,因为“宽恕是我一生的自勉”。

他的家教使得儿子在多灾多难的世纪得以平安度过,两人在历次运动中都没有遭到太多磨难。

史学大师陈寅恪的家风是笃定务实。【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陈家是书香门第,祖父陈宝箴21岁便中得举人,他的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深为曾国藩所赏识,称他为“海内奇士也”。

父亲陈三立为光绪年间进士,官拜吏部主事,以改革天下为己任。

陈家重视后代的教育,开设家塾,延聘名师,使子孙很早就发蒙读书。

陈寅恪幼承家训,很早就把读书同正心、立志与做人结合起来,在阅读大量经史著作的同时,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观念,濡染了他幼小的心灵。

这些成为他日后的立身之道和行为规范。

正是好的家风, 培养和塑造了他们家族后人的性情。


好的家风,树志向

有句话说:“立志是事业的大门”。

好的家风,会潜移默化一个人将来的志向。

作家莫言,出身于高密东北乡,长辈都是淳朴的农民。

祖母好讲故事,每天晚上,为了哄儿孙们,会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来自民间的传说,这为日后莫言写作打下了基础。

幼年的莫言,坐在祖母旁边听她讲故事,得到不少知识,立志“做一个小说家”。

莫言后来成为一代文学大家,和早年的家庭熏陶息息相关。

科学家钱伟长是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的后人。

钱家的家风,就是好读书、重教育。

钱伟长回忆说,自己幼年里,受父亲和叔父影响很深,他们喜欢看书,我便也跟着看书,我看不懂的地方,他们便教我。

钱伟长还说,自己就是在这种好读书的家风里,读了很多的中外文学典籍,受尽了华夏文化的陶冶。

后来,钱伟长虽然没有走文艺路,而是做了科学家,但是那种家庭的良好氛围却让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好的家风,是一台空气净化器,在为你营造出一片清新空气的同时,也会在你的幼年的心灵深处埋下种子。

古人认为,家庭是一个国家的缩影。

而一个家庭有好家风,更是关系着个人命运乃至国家的命运。

当下,社会进入城市化发展中期,很多家族成员分散各地,人们生活越来越丰富。

时代变了,但家风还是不能被遗忘,它是家庭育人的宝殿,是子女成才的富矿。

物质上的财富可以丢,但家风千万不能丢。

有家风,一个家庭才有未来。
支持 反对

80#
 楼主| 发表于 2019-9-21 15:05
孔子的六大人生智慧,你学到了吗?
2019
09/21
10:26
明伦书院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京博国学】jingboguoxue

1、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

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3、君子之态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4、失人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

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

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

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

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

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5、自强不息

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

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

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6、处世圆明

孔子问礼老子。

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宽则得众,苛则失人。

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4-27 05:09 , Processed in 0.13452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