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笑看人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泳人日记

  [复制链接]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8:04 | 只看该作者
10.07.21(三)雨(128)有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都知道《中国冬泳网论坛》是我们冬泳人的家,在这里我们每天都可以感受到友谊和快乐。在我们冬泳人的眼里,坐落在锦州东湖公园的“冬泳之家”更是我们自己的家。最近锦州“冬泳之家”要进行二期工程,使我们家边的越来越好。  
  有家的感觉真好,主要是朋友们在一起才让人有愉快的心情。如果是寂寞的一个人,一定不会快乐起来的。冬泳之所以这样吸引我,不仅是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更主要的是广交朋友,其乐无穷。若是让我一个人去冬泳,我一定不会去的,而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感觉比冬泳本身更有吸引力,尤其是有众多的围观者在场,人的潜在能力会得到最大的发挥。怪不得在奥运会上容易出最好的成绩,因为围观的人们不仅在运动场里,更无法统计的是全球的电视观众在看直播。
  
  有家的感觉真好,还在于一大家子的人在一起的生活和娱乐等都是令人振奋的。有了家,会使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让自己的生命更愉快,更幸福,冬泳本身就是最好的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有了大家在一起的喜悦是真正的喜悦,小时候只满足有好吃的喜悦,大些时候有放几天假好玩的喜悦,如今是有了家,可以广交朋友、心情愉快,参加冬泳、浑身爽快,平安幸福、生活痛快的喜悦!
  
  有家的感觉真好,有“家”的喜悦来自于朋友们的共同追求和希望,这个喜悦要靠大家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来获得,只要这样的喜悦,才是全家人的共同喜悦。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8:53 | 只看该作者
10.07.22(四)晴(129)沈阳铁路陈列馆

今天和单位同事一起去沈阳参观沈阳铁路陈列馆,看到那件件展品,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会让人感慨万分。铁路作为世界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沈阳铁路是中国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铁路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进民相连,清新验证了中国铁路历史的发展轨迹。

沈阳铁路历史悠久,从1891年清政府修筑关内外铁路算起,迄今已走过120年的岁月,经历了解放前的屈辱与抗争,建国后的修复与建设,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铁道部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铁路建设,促进了沈阳铁路又好又快发展。

沈阳铁路陈列馆用丰富详实的史料,真实再现了沈阳铁路的发展里程和辉煌成果,展示了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28台不同年代的各种机车头,最早的是1907年美国制造的达波1型和颇勒型蒸汽机车,最现代的是2009年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厂制造的和谐3型内燃机车。

回顾沈阳铁路的厚重历史,进一步激发人们建设和谐铁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全面推进沈阳铁路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创造新业绩,铸造新辉煌。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2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0-7-28 17:21 编辑

10.07.23(五)晴(130)要学会使用权力

权力是指主体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主体的制约权数越大,其权力就越大;被制约主体与制约主体之间通常存在着一定的利益相关性或利益从属性,从而形成了权利。权力与权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正是这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涵盖并构成了一国的政治制度的本质和法律制度的特色。

在基层单位的领导也有着大小不同的权力,为了更好的使用和权利,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注意自己的权力范围。每个权力都有一个管辖的范围,这是十分重要的,即权力运作轨道。而权力作用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充实或支撑着这一轨道。否则,权力的指向性就是抽象的或是盲目的。


  第二,要注意权力运作的时间性。时间是衡量权力作用的坐标。就某种具体的权力来说,如果在一定时间不能为最终的权力客体接受,这种权利就化为乌有。要保持某种权力的连续性,就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对其进行补充能量。


  第三,要注意权力作用的效果。权力作用的记过与权力作用、权力的层次及时间都是都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权力作用的结果大致有以下集中情况;全部吸收或基本吸收;大部分吸收,少部分反射;少部分吸收,大部分反射;全部或基本上反射。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0-7-28 17:21 编辑

10.07.24(六)晴(131)事物总有两面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一利必有一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由于事物总有两面性,所以任何一种选择都是把双刃剑,都有利弊同时存在。

有了权力,看来是好事,因为有了权力就会带来权利,经济收入或政治地位都会相应提高,但是有了权力也会带来更多的事务性工作,操心费力的时候更多了,严重时会影响身体健康。

购买仓房,有地上和地下的,两者各有优缺点,地上的仓房面积大、价格高,一年四季的温度随气候变化,但是可以采光并通风防潮;地下的仓房面积小、价格低,一年四季的恒温保持在零上4度,有利于存放物品,但是有可能潮湿。
         
每个人每天都走在十字岔路口,都应当一停二看三通过下来,思考一下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当一个人在考虑选择走这条路时,一定会预计前面会是什么,到达的目的地是哪里,同时,他又在思考如果我不选那条路,会不会让机遇擦肩而过呢?

对行人来说,倘若只是欣赏风光,那么可以停下来多想想,或者走了一段后倒回去再选另一条路。可以,当时间紧迫或是不能走回头路时,行人就必须更加谨慎地进行选择。         

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自己和外界情况摸得透彻,完全了解时局,也不可能完全掌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做重大决定后总不能从头再来,要事先就担心到会不会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所以不能徘徊不前,左右为难。           

“鱼,吾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想把两者都想得到,似乎不太可能。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5 1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0-7-28 17:22 编辑

10.07.25(日)晴(132)浅谈三思而后行

我办事比较急,这也有两面性。办事急雷厉风行,这是优点,处事急缺乏全面和再三的考虑,这也是缺点。那么是不是应当做到三思而后行呢?很多人都以为“三思而后行”是孔子的主张,其实这是误解。恰恰相反,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我们不妨看看《论语》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见《论语·公冶长第五》。)这段话的意思是:季文子要三次考虑以后,才去做某一件事。孔子听到这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译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论语通译》。)由此可见,《论语》中“三思而后行”并非出自孔子之口,而是季文子的行事原则。季文子,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左传》记载,季文子之为人,于祸福利害,计较过细。孔子对季文子的做法进行了批评,认为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宋代学者程颐就此解释说:“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现代学者钱穆在《论语新解》一书中注解此句时指出:“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无足称。”这些注释赞同孔子的观点,对季文子的行事原则提出了批评,认为考虑过多就会生出私心杂念来,办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不值得称道。

在现实生活中,孔子对季文子的批评对各级领导干部很有借鉴意义。受长期以来传统体制和习惯思维的束缚,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大量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中求得突破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领导干部往往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善于研究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敢于突破陈规陋习,勇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为全局创造了经验,取得了显著政绩。改革开放以来涌现了大批这样的干部,值得称道。第二种是循规蹈矩、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虽然工作尚属勤奋,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开拓创新意识,习惯于围绕传统体制做文章,习惯于用管理和协调去弥补体制上的弊端,往往事倍功半。这样的干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提高,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和本领。第三种是看到了体制机制的弊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但害怕费力不讨好,害怕得罪人,害怕上级考核时有人说“坏话”,因此不愿触及矛盾,满足于“门市”工作,好做表面文章。实践中这种干部不乏其人,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往往发展还很“顺利”,但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对照一下孔子对季文子的批评,变三思而后行为二思而后行。一思问题症结何在,应不应该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二思怎么能改革好,如何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出台政策,增强预见性、提高科学性、注意协调性、完善配套性,努力实现预期目标。只要这两个问题考虑成熟了,足矣。如果有第三思,往往就是考虑推动这项改革会不会对我个人利益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得罪人、丢选票,会不会对个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甚至人身安全带来风险,等等。一句话,就是滋生私心杂念,“多思转多私”。因此,这第三思要不得,要下决心变三思而后行为二思而后行,把个人的利益抛在脑后,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只要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事情,就毫不犹豫地去做。全社会也要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消除犹豫不决的思想包袱,勇于开创新局面。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0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0-7-28 17:22 编辑

10.07.26(一)晴(133)不该发生的事故

早晨去东湖公园游泳,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云飞街与洛阳路的交叉路口发生了一场车祸。云飞街上由北向南行驶的轿车向洛阳路左拐弯,洛阳路上由东向西行使的面包车向云飞街右拐弯,按照交通规则,左拐弯的轿车应当向外拐大弯,右拐弯的面包车应当向内拐小弯,可事实上他们却都反其道而行之,左拐弯的轿车以为早晨车少,图近向里拐了小弯,右拐弯的面包车不知道什么原因,好象是临时想起要向右拐弯,拐了大弯,车子占了云飞街的右行道,结果两车相撞,各有严重损坏。

交通规则是制约司机安全驾驶的紧箍咒,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反,一旦不遵守交通规则,事故就必然要发生。

在交通中是这样的,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也都是这样的,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规则,所以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和法律法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单位工作也有许多制度必须遵守,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

勤请示,勤汇报,有事及时请示,经常沟通,这是必须的,千万不能忘乎所以,少了规矩,本来自己无所求,为了工作更要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关系,多照顾一下对方的想法,设身处地发为对方着想,避免工作失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烦恼。

点评

深思  发表于 2016-12-11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1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0-7-28 17:22 编辑

10.07.27(二)晴(134)人生要讲究缘分

和同事在一起工作,和朋友在一起游玩,这都是缘分。何为缘分?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虽心仪已久,却相会无期。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人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缘”,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听天由命,由此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殊不知,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的顿悟。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0-7-28 17:22 编辑

10.07.28(三)晴(135)投鼠忌器的新解

一只老鼠钻进卧室找东西吃,却把昂贵的床幔啮破了,主人生了气,抄起鞋子追上去,不想老鼠在慌乱中跳到了一架放着花瓶的茶几上,主人心疼花瓶,没有甩出鞋子,老鼠趁机跑掉了。

    以后,又接连发生了几次这样的事,老鼠自以为得计,认为有了花瓶的庇护,便可以变本加厉,故啮咬一通,一次,竟然把主人收藏的古代传世之画咬了几个洞,主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随手拾起一块砖头向老鼠砸去,老鼠认为又是虚晃一枪,不慌不忙地跳上了那个茶几上,谁知这次主人下定了决心,运足了力气,猛地一扔,砖头飞了过去,花瓶“啪”地一声破了,老鼠也被砸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它至死不明白:当一个人彻底放下顾忌的时候,眼前的一切东西什么也会看不见。

看来要消灭老鼠就要舍得花瓶,如果舍不得花瓶就难以消灭老鼠,因此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但是明知对方是狼,为什么还要舍孩子喂它?杀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现在主动拿孩子喂狼,到底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许是为了用一个孩子套住狼,保护更多的孩子不被狼吃,倘若真是这样,那这种精神也是可佳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少有人投鼠不忌器,更不会再有人能够做到舍得孩子去套不住狼的。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10-7-28 19: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发表于 2010-7-29 07:57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17:37 | 只看该作者
10.07.29(四)晴(136)让生活有滋有味

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过的怎么样,我觉得自己每天的生活都十分有滋有味:

衣食无忧,吃的香,睡的实;
工作顺心,忙的欢,干的好;
喜欢运动,游的快,跳的爽;
身体健康,玩的多,笑的甜;
朋友真诚,交的广,处的铁;
心情愉快,想的少,做的勤。

每天早晚都去东湖公园游泳,那真是如鱼得水,是我人生的一大享受。划臂蹬腿,做完一个动作后,身体轻松的漂在水面上向前滑行,和鸟在天上飞是异曲同工。如今我的蛙泳速度可以进入在东湖公园游泳的冬泳爱好者的前十,包括年轻的泳友,若是在同龄泳友中我可以进入前三了。

有时间上上网,那也是十分惬意的事。和网友有说有笑,畅所欲言,放飞心灵的翅膀,翱翔在虚拟的天堂世界,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人生的路上需要有更多的好朋友相伴,这样的生活才能够有滋有味。人与人的感情是多方位的,无论是红颜,还是蓝颜,都需要把握好朋友之间相互交往的尺度,这样才不会陷入失败的行为模式中。

让生活有滋有味,那完全是个人的感受,别人是无法体会到的。正如梨子是什么滋味,只有自己亲口去尝一尝才能知道,那是无法通过任何语言能够表述清楚的。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2010-7-30 08:55 | 只看该作者
游泳速度很快,写作文笔很好,难得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发表于 2010-7-30 09:01 | 只看该作者
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4:29 | 只看该作者
10.07.30(五)晴(137)不必亏待了自己

我一直认为,如果自己不亏待生活,生活也不会亏待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亏待自己。比如有的舍不得吃;有人舍不得穿。有人不注意休息,晚上八个小时的睡眠都不能保证,身体严重透支;有人对自己有病都不以为然,去医院看病一拖再拖,身体长期在亚健康状态或带病的轨道上运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为什么总有人亏待自己呢?我分析了一些,大体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爱惜身体不够。有些身体透支的朋友,也不是不知道身体的重要。但他们觉得人生苦短,所以要抓紧时间干工作。结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如果我们抓紧工作是在不透支身体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是对的。但如果超过了这个身体极限 就变得荒谬了。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因为工作,伤害了身体,我们也就没有“革命的本钱”了。所以有人说,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工作,这话是有道理的。

二是不敢正视现实。有的人讳疾忌医,怕自己得大病,自己接受不了,所以长期不敢进行健康检查。这就有点可笑了。有病要暴露是迟早的事情,躲也躲不过去。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泳友老魏患胃癌,及时开刀做手术,胃切除了4/5,他依然活得很好。如果当初不是早治疗,可能早就去见“马克思”了。由此看来,对自己的身体还是要做到心里有数。真有病,躲也躲不过去。如果敢于正视还有机会,如果不敢正视,恐怕连机会都没有。

三是迷恋儿女情长。有些人亏自己,但从来不亏孩子。孩子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溺爱孩子是很多家长的共同的做法,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有些人总想多存点钱,将来自己的孩子不吃苦,这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是“儿孙自有儿孙富”,更何况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我们首要的是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活出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真把身体搞垮了,不要说你怎样贴补孩子,就是想不拖累孩子都难。

四是支出安排不当。有些人你别看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在有些方面特别舍得花钱。比如有人好赌,在赌场上怎么花钱都不眨眼,有人好应酬,整天喝得烂醉,这就已经不只是亏待自己,简直是在伤害自己了。

五是视野不远不宽。有的人不能放宽视野,更缺乏远见,不能看开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是那么长,有的年纪人满头白发也不想染个发,有的人就想攒钱,根本就没有超前消费的观念。三十多年前,国人穿衣比较单一,不象现在这样色彩斑澜。有些外国人就是通过国人的穿衣来透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从这个意义上,有些人花自己的钱,穿了些好衣服,尽可能让自己光鲜些,这也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5:04 | 只看该作者
游泳速度很快,写作文笔很好,难得人才!!
笑天 发表于 2010-7-30 08:55



    愉快生活,幸福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2:35 | 只看该作者
10.07.31(六)雨(138)要有颗善良的心

知天命,晓人生,深深感悟到,做人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有颗善良的心就会对别人宽容, 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多为别人着想。就算对方做错事了,也不要去责备。因为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自己做的事情也不一定是对的,多宽容别人,给别人留点面子,留条后路,相信好人必有好报,就算自己不图任何回报,以后也总会对自己有所回报。
  

有颗善良的心就会对朋友关爱,能够真诚的希望别人更快乐,说话办事不伪装做作,对别人的优越不妒忌,当别人看不惯你幸福,因嫉妒而常常说你坏话也不要紧,因为总有个人老是关注你,这本身未必不是好事。对待朋友要热情友好。

有颗善良的心就会对自己严格,无论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别人对自己的好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相信老天是公平的,有些事情不必强求,人生的路其实很坎坷,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坚强地走下去。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 。

有颗善良的心就会对家庭负责,因为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做夫妻不容易,所以要珍重缘份,好好照顾自己的爱人,和谐美满,白头到老。

做人要有颗善良的心,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善待朋友,善待家人,这是最起码的。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16: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笑看人生 于 2010-8-1 17:17 编辑

10.08.01(日)晴(139)体谅妻子的辛苦

今天是周日,破例早晨没有去游泳,陪着妻子一起去早市购物。先买了一卷五香干豆腐、六穗黏苞米、15元钱的大虾、10元钱的鸡蛋和一个大西瓜,我先回来把这些东西拎到家,妻子又买了豆腐脑、大饼、烧饼、油炸葱饼、牛奶等,随后到家。

我拎着东西走在回来的路上,虽然路途很近,也就100米远,但是感觉东西很沉,还歇了两歇,换了两次手。想到妻子每天都去早市,经常买西瓜、东瓜、苞米、西红柿等,拎东西一定也很沉,到家还要做饭,真是难为妻子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去早市不知妻子的辛苦。是应当多多体谅妻子为操持家务付出的劳累。当好家庭主妇也真是不容易。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6:25 | 只看该作者
10.08.02(一)晴(140)好人是出在嘴上

古人云:“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得失真的全在于自己的话是怎样说。当然话说的恰倒好处也叫能说会道,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关键,也是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的前提。
  
俗话说的好:“一样话,百样说。”要表达一个思想或传达一个信息,可以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会说话的人,一定会让人听的悦耳欢心,相反,不会说话的人一定会是令人不满意的结局。

首先,要擅长说尊重对方的话。无论对方是谁,就是杀人犯,我也要尊重他的人格,说话的口吻要和蔼,绝不用任何敌视他人的语气说话。俗话讲的好:“守着矬人不说短话”,这本身就有尊重人的意思。

其次,要擅长说赞扬别人的话。我喜欢赞美别人,就是有残疾的人,我也会找出他的优点加以赞美。因为任何人的身上都有优点,这是不能否认的,所以赞美别人是一种学问,如果你赞扬得体,抓住了关键,一句话就会把双方的关系拉近了许多。当然,赞美别人并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实事求是,从多角度去发现对方的闪光点。

再次,要擅长说批评同事的话。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缺点或错误,因此批评别人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批评人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也要区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批评方式。我批评别人的原则是不得罪人。注意批评的场合地点,公开批评只说事,主要是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一对一进行批评。这样可以让对方领会到自己的一番苦心和好意,愉快地接受批评,改进工作。

第四,要擅长说检讨自己的话。检讨自己是话是应当经常说的,当然检讨自己并不是贬损自己。例如获得了先进称号,要真诚的说自己不配当先进,受之有愧;工作有失误,要及时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同事的批评。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06:33 | 只看该作者
10.08.03(二)晴(141)义务理发的小幺

近日,在锦州东湖公园的“冬泳之家”,我看到冬泳协会会员小幺,网名叫“借我一生”经常利用晚上来游泳的前后空闲时间,为20多名泳友理发。借我一生义务为泳友服务的助人为乐行动受到广大冬泳人的高度赞扬。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服务行为也都成为有价值的商业行为,而冬泳协会会员借我一生却能够主动为广大泳友义务理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应当大力提倡的。


我们要学习借我一生义务为泳友理发的助人为乐精神,积极参加冬泳协会组织开展的各种义务劳动,义务为泳友服务,使我们冬泳协会全体会员更加团结,会风更加高尚。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1 1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10-8-4 07:14 | 只看该作者
向无私奉献的借我一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4 01:00 , Processed in 0.05376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