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1215【石门随笔】学中西马 习儒释道 写诗书画 净身口意

  [复制链接]
601#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10:38 | 只看该作者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在世界政党史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在成就方面可同中国共产党比肩。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百年大党因何依然年轻,怎样才能永远年轻?主要在于:坚持人民至上,赢得人民支持;创新思想理论,凝聚党心民心;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吸纳和培养党员干部队伍;推进自我革命,保持清正廉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2#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10:3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早期的敬天祀神仪式。在传说中,周公制礼作乐,从此中国人开始建立文明,自觉培植品德、理性的力量。两千多年来,随着社会日趋世俗化,传统的礼文化经历了因时变迁的过程。
中国礼文化涵盖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家庭教育及国家制度等方方面面,奠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文质彬彬、怀柔天下、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礼文化还辐射影响到周边国家,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古代礼乐是社会必要的统治体系和工具,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是规定人们义务和责任的准则,有其社会客观性。古代礼文化在长期演变过程中,不断强化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西周礼乐制度和教化德治传统是儒家直接的思想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儒家是在保存礼教、完善礼教、发明礼义的过程中创始的。
中国礼文化的形成脉络清晰、完整有序,不仅成为中华儿女品德言行的重要指导,也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从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中国传统礼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废除,烦琐的部分需要优化,只有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优秀礼仪才能得以传承。要通过增强礼文化的吸引力,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学习和传播礼文化,建构一种继承中国礼文化优秀传统和优质基因、融入当代礼仪和国际礼仪、符合各种社会规范和时代潮流的新型礼文化。
历代的礼仪形式都包含着因时制宜的因素,但其价值诉求则是一贯的,即人类要有敬畏心,要有准则、守规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10:3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救国、富国和强国,推进了中华民族文化自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进程,最终坚定自己的传统走向世界。
岁序更迭,新年已届。春气奋发,万物遽只。中华民族振奋精神步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又更近了一步。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普遍陷入严重危机。然而,纵有风急浪高,“中华民族复兴号”这艘“战舰”因为有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有力的领航掌舵,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十三五”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大考之年”,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4#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10:39 | 只看该作者
过去一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海观潮”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紧扣世情、国情、民情,始终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选题策划方向,展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最新理论成果。
  未来,我们仍然倡导“把学问写在中国大地上,用理论提炼中国经验”。从历史的眼光、时代的观照、国际的视野推进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理论成果,推动社会伟大变革,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5#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09:30 | 只看该作者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只要理解了一国的地理,就能判断出一国的外交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09:31 | 只看该作者
在经济学领域,有“帕累托改进”,即个人受益,但别人不受损,不存在负外部性。
在经济学领域,同样也存在“卡尔多改进”,即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为福利经济学的一个著名的准则。核心思想是允许个人受损,因为可以拿集体收益来补个人受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赵汀阳教授提出“孔子改善”,强调自我利益的改善必然要使他者的利益同时获得改善。“孔子改善”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承认个体的自我利益;其二,自我利益的改善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的;其三,自我利益的实现是在他者利益的实现中完成的。
外交学院原院长秦亚青教授提出“孟子最优”,其基本含义是,只有在足够合作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个人的自我利益才会得到最佳的实现。“孟子最优”有三层含义:其一,个体和群体是共存共生的;其二,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也是共存共生共同促进的;其三,只有群体处于和谐状态的时候,个体的自我利益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7#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09:32 | 只看该作者
礼,不在于形式,若只是遵守这些形式,莫如无礼,它徒然增加人的负担。相反地,它更加重视内心真实的情感,那种至真至纯的情感。“独”恰恰在于“舍体”,舍弃身体感官对外物的依赖,而回归自己的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8#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09:32 | 只看该作者
但无论如何,一个父亲怀着对儿子的爱所作出的行为未必是对孩子好的(其他的伦常同样)。溺爱害子,说得正是由于“过分地”爱孩子,以至于让孩子丧失了真正的“爱”;由这种爱所引导的行为于孩子而言恰恰是“不恰当的”。由于爱是一种情感,本身无法限制,这就要求对爱者的行为作限制,或者说,让爱者知道怎样去爱,以至于作出恰当的爱的行为;并且这种限制恰恰证明了爱的行为的某种普遍性。这是因为一方面,无限制的爱本身造成了对对象的伤害,因而爱应该是有边界的;而另一方面,这种边界恰恰使得爱和爱的行为能够真正地施行下去,从而它们是有可普遍化的依据的。我们把这些约束爱的情感、并使爱者的行为可普遍化的规范称为“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9#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09:33 | 只看该作者
自古无现成的圣人。圣人只是一种理想的、永远需要努力的存在境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无穷地“以善进善”、“一迁一改,时迁时改”。
  ——这是生存的宿命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0#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09:35 | 只看该作者
哲学在轴心时代以宗教的对立面出现,否弃了外在神圣超越,而走上了人本主义的内在超越之路,但在取得丰硕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当今思想的根本任务是克服理性与信仰的对立,这意味着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对此,现象学“解构→还原→建构”的思想方法和《周易》“古歌→形而上者→形而下者”的建构路径都有深刻的启示,后者“理→性→命”的命题结构亦可用以阐明重建神圣超越的具体步骤。
哲学家首次出现了,人敢于依靠个人自身。中国的隐士和云游哲人,印度的苦行者,希腊的哲学家和以色列的先知,尽管其彼此的信仰、思想内容与内在气质迥然不同,但都统统属于哲学家之列。人证明自己有能力,从精神上将自己和整个宇宙进行对比。他在自身内部发现了可以将他提高到自身和世界之上的本原。
这里所说的“整个宇宙”,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者整体”或“存在者之为存在者”。海德格尔指出:“从哲学开端以来,并且凭借于这一开端,存在者之存在就把自身显示为根据……它是实在的存在者状态上的原因,是使对象之对象性得以成立的先验可能性,是绝对精神运动和历史产生过程的辩证中介,是那种价值设定的强力意志。”(《面向思的事情》,第68-69)关于这个终极“根据”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展示,海德格尔实际上追溯了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和尼采的哲学。⑦然而,雅斯贝尔斯称之为“世界之上的本原”的存在者,却是指一个绝对的“超越者”(TheTranscendent)。这个超越者本来在“世界之上”,当然更在人之上,即对于人及世界来说是外在的,亦即“外在超越”(externaltranscendence),这是前轴心期、亦即哲学出现之前的超越观念,诸如西方的“众神”(gods)“上帝”(God),中国殷周时代的“帝”“天”,其地位“至高无上”⑧。不仅如此,这个超越者本来是神圣的,即是“神圣超越”(sacredtranscendence)。而当哲学出现的时候,人“将自己和整个宇宙进行对比”,“在自身内部发现了可以将他提高到自身和世界之上的本原”,这就意味着人自己充当了超越者。然而,这个超越者被安置在了人的“自身内部”,亦即所谓“内在超越”(immanenttranscendence)
“内在超越”是牟宗三等人提出的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中国哲学的特质乃是“内在超越”,它区别并且优越于西方哲学与文化的“外在超越”。⑨这样的两个判断其实根本不能成立,我称之为“‘内在超越’的两个教条”,因为实际上西方哲学的主流也是内在超越的,而且未必是优越的。根据上文的讨论,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讲:“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哲学与宗教的对立,或者说是理性与信仰的对立、世俗性与神圣性的对立。
  如果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哲学的诞生意味着人类的思想观念走上了“人本主义”(humanism或译“人文主义”)的道路。然而,人本主义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人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即人取代了原来那个外在的神圣超越者。这样一来,人的欲望就可以凭借理性这个工具恣意妄为。所幸西方这种哲学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未能独霸思想文化领域,神圣超越世界以新的形态开展出来了。不幸的是,近代文艺复兴以来,神圣超越的观念日渐式微,人本主义开始进入一个变本加厉的新阶段,哲学理性主义尽管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其中尤为值得警惕的是权力(包括资本的权力和政治的权力)的为所欲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09:36 | 只看该作者
深研《易传》,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序列:易—道—阴阳—天地—乾坤。《周易》是讲万物变化生成的,即所谓“易”,故《系辞上》曰“生生之谓易”。此“易”乃是形而上的超越者,《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此“易道”即阴阳之道,故《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体现为哲学宇宙论的模式,即是“天地”模型,故《说卦传》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系辞上》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这个“天地”模型体现在《易经》卦象上,就是“乾坤”,故《系辞下》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对于万物的生成来说,这种“天地—乾坤”的模式类似父母生育子女的模式,故《系辞下》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无论如何,从哲学宇宙论来讲,最根本的就是“天地”范畴,故《系辞上》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不仅如此,《易传》明确指出,这种宇宙论的“天地”比传统宗教的“鬼神”更为根本,即《系辞上》所云“易与天地准……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态”“大衍之数五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鬼神”是殷周时代即已存在的神圣超越者的观念,而“天地”虽然具有超越性,但并没有宗教信仰上的神圣性。
轴心时代以来,人类一直在不断重建哲学,即推翻旧哲学、建构新哲学。康德曾这样比喻哲学的重建:“人类理性非常爱好建设,不只一次地把一座塔建成了以后又拆掉,以便察看一下地基情况如何。”(27)这里的“拆掉”就是解构,“察看地基”就是还原,重新“建设”就是建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2#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09:56 | 只看该作者
凡一切医不能治之病,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药而治之。(《文钞》三编上册复秉初和尚书)
岁至年尾,疫情尚未远去,所幸吾等还得值遇佛法,印祖开示。古人道:不诚无物。望有缘见闻者,为自为他,志诚发心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则必得佛力加持,化解疫情困扰,转危为安,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09:57 | 只看该作者
德国生态神学家莫尔特曼认为:“生态危机,首先是由西方科技文明所带来的危机……如果不是以他人为代价、以第三世界为代价、以下一代为代价、以地球为代价,西方的生活标准就不可能维持……同时,全球化的市场还迫使穷国不得不放弃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不得不为了世界市场植入单一的文化……西方世界毁灭了第三世界的自然,又迫使第三世界破坏他们自己的自然环境。而反过来,第三世界的自然破坏(如砍伐热带雨林、污染海洋)则用气候变化的方式回击第一世界。”肇始于西方科技文明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最终会危及全人类的生存,而要应对这种危机,不能单单依赖西方的思想智慧,还需要全球各地的地方生态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4#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09:5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对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地域特点作鸟瞰式勾勒,可以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于对周文疲敝的不同应对之道。儒家主张对周文进行损益,奠定了温和政治和士大夫精神修养的基础,并确定了中华文化的经典系统。墨家用俭约、功用来反对靡费、虚文,用大众趣味反对精英文化。道家摒弃了周文的礼乐教化,建立了以道法自然为最高原理,守柔谦下为行为准则的哲学,并在避世隐遁中保持批判精神。法家以法律、权势和御臣术为基点,批评儒墨,推崇功利,扭转了周文的思想指向。从地域特点说,孔子以鲁地的礼乐传统和东夷的仁爱精神结合,建立了仁礼互相依持并敬畏天命的儒家系统。道家融合楚地巫觋传统和诗经中的浪漫风格,形成喜言天道,富于想象,厌弃礼乐,不事虚文的特色。墨家重视鬼神的传统是商代“先鬼而后礼”文化的遗留。齐晋较早应和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变动因而较早致力于制度改革,及北方剽悍易于法制化管理的习性,所以法家思想最强。南北不同文化传统在后世经学、佛教、道教、宋明理学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儒墨道法是先秦最重要的四家,其他都是这四家的派生。对周文疲敝的不同应对之道,这四家及其衍生出的各学派之间的斗争、融合,构成了中国思想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展开。
老庄据以产生的地域文化特点:喜言天道,尊信鬼神;富于想象,不乐拘管;厌弃礼乐,不事虚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5#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09:59 | 只看该作者
之为诗,不在其是否谐声押韵,不在其是否有整齐的句式,也不在是否有比兴,而在其是否有形象化的思维与抒发情志的韵致。章学诚曾说:“学者惟拘声韵为之诗,而不知言情达志,铺陈讽喻,抑扬涵泳之文,皆本于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0: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哲学的地域性是个十分明显而又不易理清其源委、明晰其流变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哲学的早期,因交通所限,迁徙不易,学术传承全靠书院教育,师徒授受,传播不甚广远,又因宗族制度的牵绊,受地域影响尤深。中国长期的南北政权对峙,特别是晋人南渡、宋人南渡对南北方文化交融影响极大。而分裂之后的统一,又是各种地域文化减弱其特色,形成更广大、统一的文化的契机。中国哲学因为有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才显得这样风格各异,气象万千;而其一多、分合之际,正是哲学家发舒思考、展开论说的切入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0:01 | 只看该作者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钱穆也提及:“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都是强调创造某种新历史、新文化,必须得建基于既有历史的基础之上,要扎根于传统,放眼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0:01 | 只看该作者
何谓民族精神?法律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呢?德国历史法学派巨擘萨维尼对此阐述:“在人类信史展开的最为远古的时代,可以看出,法律已然秉有自身确定的特性,其为一个民族所特有,如同其语言、行为方式和基本的社会组织体制。不仅如此,凡此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实际乃为一幅特立独行的景貌。将其连结一体的,乃是排除了一切偶然与任意其所由来意图的这个民族的共同信念,对其内在必然性的共同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0:02 | 只看该作者
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吏治原则
  “明主治吏不治民”的思想是中华法系中一条著名的治理之术。加上《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揭示的民本主义,合在一起,就成为最经典的古典治理原则。历史上,凡这两条做得好的,一般都会出现盛世、治世的局面,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如果只严以治吏,不宽以养民,那么国家也可以勉强维持运转;如果宽以治吏,而残苛害民,就到了乱世和亡国之际。所以王夫之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而非以时为进退者也……故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无择于时而并行焉,庶得之矣。而犹未也。”历代立法,首重治吏,而治吏之法,又首重选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0#
 楼主| 发表于 2021-2-7 10:03 | 只看该作者
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教化原理。似乎在法律面前“讲人情而不讲是非”,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类现代法律原则相冲突。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却是保守人类伦理底线的自然反应,是中国传统法“亲伦”精神的体现。一个毫无亲情的社会,绝难实现“法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2-28 17:55 , Processed in 0.0477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