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鱼象鱼说】今日诗词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8:13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
王军


2019年07月29日08:28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




  红旗,中国革命的色彩。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山下旌旗在望”,到中央苏区“风展红旗如画”;从两万五千里长征“红旗漫卷西风”,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从离别韶山32年作“红旗卷起农奴戟”,到重上井冈山“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都折射出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可以说,“红旗意象”“红旗情结”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历史进程和民族命运的塑造之中,体现着强烈的革命时代精神,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8月,陈毅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时,曾以称赞的口吻说:“秋收暴动最先挂了红旗。”8月20日,毛泽东即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向中共中央报告:到湖南来这几天,看到工农群众对国民党则已另眼相看,认定“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秋收起义前夜,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赶制了100面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是最早的红旗。
  秋收起义后,红旗插上井冈山。在井冈山两年多的时间,毛泽东诗词中体现了浓浓的“红旗情结”。比如:“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等。
  1930年1月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在“红旗情结”中,既感受现实,更关注理想。从这首小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日后在艺术上提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相结合趣味的滥觞。这首词正如毛泽东在同年同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中描绘的那样:“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一词一文,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必胜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正如毛泽东所言,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当时,红军指战员平均年龄不足20岁,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战胜千难万险,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是红旗,是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崇高理想而宁可奋斗牺牲的精神。1935年10月,在长征到达六盘山时,毛泽东作诗:“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实录毛泽东》里战士回忆,“战士们举着的红旗在迎风招展,我们的队伍像奔腾的铁流,涌向前方。此情此景,真是壮观万分,我们的心情也实在难以用语言表达。”1935年10月是个节点,此前一年,长征开始;此后一年,胜利会师。此前14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再过14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经过“风卷红旗过大关”“壁上红旗飘落照”“万水千山只等闲”“百万雄师过大江”后,毛泽东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下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民族命运和国家面貌。天安门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所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始终没有减退。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关键时期,诗人柳亚子作了“天安门上万红妍”。毛泽东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妙香山上战旗妍。”
  1959年,毛泽东回到老家韶山,离别故土已经32年了,作《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在他的战友、同事诗词中也多有体现。1955年6月,周世钊陪同毛泽东游岳麓山后作诗:“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1959年底,针对国际上反华浪潮甚嚣尘上,毛泽东作了三首《读报有感》,董必武和诗五首,其中一句是“革命红旗要擎紧,责无旁贷是神州”。1963年郭沫若作了两首词,《满江红·领袖颂》和《满江红·读毛主席诗词》,其中有“迎东风革命展红旗”“红旗卷地地如绣”等句。1964年10月,毛泽东观看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在听到《秋收起义歌》里“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时,右手托住下巴,神情凝重。1965年,叶剑英写了一首七律《望远》,请毛泽东指正。这首诗首联是:“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反映了马恩列斯离世之后,共产主义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身上。毛泽东非常欣赏,将题目改为《远望》,其他一字未动推荐到《光明日报》副刊发表。同年生日这天,毛泽东手书这首诗送给儿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华。
  (摘自2019年7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06 | 只看该作者
朋友歌女去世很是悲伤,温庭筠用这首诗劝慰,说话很有艺术
2019
07/30
10:20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想来人们这一辈子确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这么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悄无声息地来到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人都说人生享受的是一个过程,因为不管怎样到最后都要回归大地。对于逝去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无论他留恋与否;但对于活着的人尤其是经历过他的死的人来说,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遗憾。




尤其对于那些对自己的生命比较重要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比如亲朋好友的去世总会让人短时间内怀疑人生。但是过去一段时间之后一切都有回归平常,不过在刚刚接受的这样的打击的时候。每个人难免都会流露出负面的情绪。有人伤悲也就会有人安慰。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这首唐诗就是温庭筠的《和友人伤歌姬》,温庭筠我们不必都说,这是晚唐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诗人和词人,是能够和李商隐相提并论的人物。他的诗词作品成就非常之高,这首古诗是他写给朋友的,朋友家的歌女去世之后朋友非常伤心,写了一首诗悼念他。温庭筠见状也写了这首诗安慰他的朋友。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诗词的一开始就力争用一种委婉的语气来劝慰朋友。月缺月圆,花残花开,都是人世间常见的事情,不可避免的。言下之意也就是说人的生死也是如此。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经历了一生的岁月,最后都要死去的,但同时也会有新的一批人来到这里经历他的人生。




后面的诗句真是把关注点放到了朋友的身上。“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人死去,每天也都会有人出现,不光光是你的歌女会死去,其它的人也是会这样的,所以你也不必太过于伤心。“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即便是她去世,但是她唱出的歌谣依然会回到了你的脑海当中,即便是深埋在地下,也会有漫天遍野的青草守护着一缕芳魂。




诗人可以说是用了非常宽慰的话语,更难能可贵的是是能够从友人的情感触发点来出发,赞美歌女就是为了友人划为同类,产生“同病相怜”的效果,毕竟同病相怜才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更好一些,这也是温庭筠这首古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是这首古诗之所以拥有动人心魄力量的源泉。




最后的诗句还是进一步的来让对方宽慰。“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自古多情之人都是如你这般,但是这样除了会对你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损害之外,别无任何益处,死去之人已不可知,而且她在九泉之下也不愿意看到你对她如此悲伤。




这首唐诗的很有技巧的一点就是温庭筠的语言表达很有艺术。他也在说这个歌女如何的美丽,歌声如何的宛转悠扬,就是为了能够让对方不要更多的悲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11 | 只看该作者
王勃的千古诗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竟是仿造来的?比原版还好
2019
07/30
13:05
诗词歌赋汇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黄鹤楼,因为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同名诗而闻名天下。黄鹤楼火了,崔颢也因为这首诗而一诗成名!关于赞美黄鹤楼,崔颢曾凭这一首千古名诗让诗仙李白在黄鹤楼之上罢笔。李白的情愿罢笔,是打心眼里佩服崔颢的。而白帝城,也因为李白的古名诗《早发白帝城》而被世人皆知。


古人留存于世的建筑古迹有太多太多。其中一部分古迹有幸因为这些文人墨客的诗歌夸赞而被后人得知,到如今也都成为了旅游胜地。江西省著名景点滕王阁,素有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之美称。因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




而让这座楼真正流传于世的,是因为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千古诗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千古诗句出自于王勃的《滕王阁序》,整篇字数共计954字,要是将全文全部背下来倒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们上学那会老师也都明白,并没有要求我们将全序全部背下来,但其中的这两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必须要背下来的!


也正因为老师的严厉要求,这两句经典诗句才得以一直印在小田的脑海里,没有忘却!我想大多数朋友也和我一样吧。


不过对于这两句诗句的真正出处,很少有人提起,就连初中那会儿教我们的语文老师也都没有提起过。其实这两句诗并非王勃首创,而是仿造了南北朝文人庾信(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的诗句。王勃的这两句流传了千年的经典诗句到头来却被发现是仿品。




这就有点尴尬了。


为何有人会说是仿造庾信的作品呢?我们来看看庾信的原版句子。庾信的著作《马射赋》中有句子写到:“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与王勃的这两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比起来,几乎完全一样!王勃只是将“景”给替换了,并没有改变诗的结构。


而且,“落霞和孤鹭”从场景广阔、气势恢宏来说,要远远高于“落花与芝盖”的,所以说,王勃的这两句诗并不比庾信的原版差!虽然是仿造,王勃却在原版诗句上进行了改进、升华,使得意境更加的宽广,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黄昏之景,落霞伴着孤鹭齐飞,秋水与长天融为一色。


这晚景,该有多美啊!


仿,并不是下三滥的手段。从古至今,很多书法大家的书写风格多是仿。在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世人皆知,那一副神秘之作《兰亭序》虽然下落不明,但从后世书法大家临摹的作品来看,也可窥见王羲之字体的唯美。




而后世临摹的字体中也确实有些要好于王羲之,毕竟王羲之的这幅稀世之作是其酒后即兴发挥,避免不了有些失误。后人的临摹作品有些得到了改进,看起来倒也不错!在仿的基础上,能加入自己的灵魂和风格,才会让自己进步,才会创新。王勃的这两句经典诗句,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15 | 只看该作者
李白归隐,王维隐居,北宋的苏轼也要选择回归山林
2019
07/30
09:4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中国古典诗词当中有太多的诗人、诗词和酒有关了。很多的时候酒就像是诗人才华的催化剂,借着酒这些诗人可以最大程度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借着酒这些诗人可以说出平时不敢说出的话,借着酒这些诗人的独特人生感悟才能得到真实的还原。




一直觉得人的精神状态是非常特别的一件事情。如果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处于同等的地位,那么对于诗人来说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对于诗人来说,如果真的想要写出那些名垂千古的诗句,不但要具有丰富的学识,独特的人生经历,还有感悟之外,还需要借助外界环境的催化。


而饮酒之后的醉酒状态就是一种和平常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的状态,也有助于这些诗人把才华和人生经历酝酿在一起,最终写出一首首精美的诗词来,让后世的我们为之感慨。




对于苏轼来说,他的内心是世界也是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坎坷,少年得志的风流。人到壮年仕途之路越走越窄,都带给他非常深的感受,也让他感受到人生失意是多么的痛苦。所以他把这把这份苦痛全部倾注在酒水之中。饮酒作乐,在醉酒当中寻求到一个诗意的世界,让他能够暂时的忘却现实生活的苦涩。


我们之前在他的一首宋词曾经进行过很深入的分析。《行香子·述怀》中有“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这首宋词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苏轼对于未来的想法。当他仕途抱负没有办法实现的时候,他渴望回归田园,辞官回家做个闲人,像个孩子一样天真。而且他所需要的也不过就是一张琴一壶酒,真正的回归大自然,和盛唐的王维一般。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精神追求都有两面,一方面是为了能够青史留名,仕途得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而当这一条路被堵死的时候,又渴望回归田园,回归山林,在隐居生活当中寻求的更为超脱的人生理想。




年少时的苏轼很早就树立了这样一种人生的盼望,他在和弟弟两个人进行诗词唱和的时候,也曾经流露出这样的心迹。苏轼 26 岁赴陕西凤翔当签判,面对弟弟苏辙送别,苏轼写出“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寄之》),已经表露了这样的痕迹。




后来被贬黄州之时所写的一首词,更是深刻的表达出了这种盼望,《满庭芳(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自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饮,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写这首诗词的时候说是已经年近半百。他在这里待了五年,对于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了,可是朝廷要让他去汝州任职。所以诗词的一开始非常的悲哀,“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其中的苦涩不言而喻。




人生最悲哀的就是,本想有所成就的时候被贬。而在被贬之地非常熟悉的之后,却又要经历颠沛流离。人生的不得意,忙碌的大半生,最多收获这样的结局,实在是苦不堪言。而家此时,苏轼内心的苦涩只能用酒来寄托,渴望像陶渊明一般归隐山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21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中“黛玉谈诗”的格律问题
2019
07/30
09:56
读书与国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第一节缘起


近日,重读俞平伯先生论《红楼梦》诸文,深感老一辈学人宏博浑厚,如入宝山,所获甚丰。唯其“林黛玉谈诗讲错了”一节,虽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发前人之所未发,不可妄加雌黄,然而终觉意犹未惬,不能已于言。聊将俞先生所论视为一种解读,我们不妨以之为参照,再作一种解读,以就教于方家先达与海内同好。


俞先生说:“《红楼梦》中文字有各本皆同,实系错误,又不曾被发现的。如第四十八回,香菱跟黛玉学诗,黛玉告诉她说:‘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好像不错,实则大错而特错。当真做律诗,把虚字对实字,实字对虚字,岂不要搞得一塌糊涂?难道林黛玉这样教香菱而《红楼梦》作者又这样教我们吗?这是承上文‘平声对仄声’,句法顺下,因而致误。恕我不客气说,恐非抄者手底之误,实为作者的笔误……作者偶尔笔误,忘记校正,事或有之,而文理未尝讹谬,亦无冗赘,故无伤其日月之明。其原本当作:‘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可谓毫无疑问的了。……这样性质的错误,若再不改正,未免会对不起读者了。”


略有律诗常识的人都知道,律诗的主要格律之一就是中间两联诗必须对仗。所谓对仗,就是一联诗的上下两句之间相应位置上的字词要平仄相反,词性相同。如果不能做到词性完全相同,至少也要做到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也即是俞先生所说的“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旧时代写律诗的人都懂得这种对法,即使有时对的不够严谨,也绝不至于反其道而行之。若是真如俞先生所说,黛玉教人作诗,竟然黑白颠倒,教人故意破坏对仗格律,岂不是荒唐之极了吗?本人涉猎有限,这种低级而严重的错误,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得未尝睹,而作者曹雪芹本以诗名世,创作小说时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竟然一直视而不见,任其“笔误”到底,真是匪夷所思。与曹雪芹写作同步批书的脂砚斋、畸笏叟等人也都具备深厚的诗词修养,经过他们反复的字斟句酌,而在存留至今的各种脂评本中,也无一语道及此项惊人大错。不仅如此,自《红楼梦》问世至俞先生评说,已历时二百余年,其间批书者层出不穷,读者数以万计,其中知诗者占很大比重,个中高手也不乏其人。然而,这么多人对黛玉谈诗这一段有引人注目的常识性错误的文字,仍然是悠然而过,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不仅如此,其中还有两位对这段谈诗文字专门加了批语,一个在“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处批曰:“黛玉上等聪明人,故说的容易。”一个在“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处批曰:“观其所说,林姑娘自是惯家”。不仅不以为非,反而甚以为是。此外,《红楼梦》传世版本之多,一向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之冠,诸本之间异文纷披,难衷一是,而偏偏就是林黛玉讲诗这一段文字,俞先生也注意到:“各本皆同”。


第二节“虚字”和“实字”与“虚句”和“实句”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二百余年漫长的岁月中,如此众多的“抄红”、“批红”、“读红”者对于黛玉谈诗这段文字,不约而同地保持了高度的认同性,没有一个人发表异议。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可以设想,一定会有不少人曾经把黛玉所说“虚的”、“实的”当作“虚字”、“实字”来理解,因而也曾动过俞先生之念:“作者笔误”。但他们熟悉,至少记得起“虚的”、“实的”也可能指“虚句”、“实句”,而且知道,在律诗中二联的句法中,虚句对虚句、实句对实句平板不可取,而以虚句对实句、实句对虚句为佳。应该说,这就是他们缄口的原因。而到了俞平伯的时代,旧体诗词在文坛上的主流地位已为白话诗所取代,俞平伯本人便是著名的白话诗人。人们开始忽略律诗的做法、读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这难道不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吗?


从律诗上下句字词对仗的角度说,俞先生所言甚是,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是基本常识,所谓“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确不应说成“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尤其是从表述形式上看:“承上文‘平声对仄声’句法顺下”,就更像是在说字词对仗的常识了。然而,从文章的内在理路上看:黛玉说的是“虚的”、“实的”,而没有说“虚字”、“实字”。如果真说了“虚字”、“实字”,那就只能从字词对仗这一个定死的角度来解读,从而俞先生的指责也就成了铁案。而说“虚的”、“实的”则所谓“差之毫厘,失之万里”,大有阐释的空间。因为“虚的”、“实的”内涵甚为广阔,至少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一种是俞先生所认定的“虚字”、“实字”;另一种则是“虚句”、“实句”。按照第二种解释,黛玉所说“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讲的就是律诗中间两联的四句诗,要讲究句法的变化,如果前一联的上句是虚句,那么下句就应该是实句,形成虚句与实句相对的格局,这才有变化。如果两句都是虚句,或都是实句,那就太单调死板了。同理,其第二联上句如果是实句,那么下句就应该是虚句,形成实句与虚句相对的格局。当然,这种句法上的虚实相对没有字词上的虚实相对那么严格,一定要虚对虚,实对实才合乎格律。既可以“虚对实,实对虚”,也可以“实对虚,虚对实”,还可以“虚对实,虚对实”,也可以“实对虚,实对虚”。总之,以有虚实变化为佳。实在不能这样大开大阖地虚实相对,也可以在“虚对虚,实对实”的结构中寻求内部小范围的虚实变化(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其他变化(如不用虚实对,而用流水对等)。试看杜甫的五律《登岳阳楼》的中间两联诗,就是按照这样的虚实相对律组织起来的传世佳作:


吴楚东南坼——实句


乾坤日夜浮——虚句


亲朋无一字——虚句


老病有孤舟——实句


用林黛玉的说法,就是“实的对虚的,虚的对实的”。


比起词语对仗那种律诗入门常识来,这种句法上的结构技巧虽然门槛稍微高了一点,却也是旧时代读诗、写诗人的一种常识、常技,这在授受律诗的师生之间是很自然的口耳相传之事,也是以律诗为工具沟通思想感情的文人之间心照不宣之事。我们这样说,绝非想当然,更不是个人经验体会,而是其来有自的。


以“虚”与“实”指称虚句、实句,用以探讨诗中句法的变化是由来已久的,只要略微翻检一下古代诗话著作就会得到很多这方面的教益。如吴景旭《历代诗话》《杜诗》己集八,引屠赤水之论曰:“诗有虚有实。有虚虚,有实实;有虚而实,有实而虚,并行错出,何可端倪。”又如《清诗话续编》《围炉诗话》卷一载:“轻重虚实,浓淡深浅,一篇中参差用之,偏枯即不佳。”再如,《清诗话续编》《絸斋诗谈》卷二:“做诗无别法,但会虚实顾盼,首尾蟠结,中间行吾意处不漏不浮而已。”至于律诗中间两联的出句和对句,那就更讲究虚实的变化了。关于这个问题,应该说还是与曹雪芹同时稍早的沈德潜所述最为精当,他说:“中联(按,律诗中间要求对仗的两联诗)以虚实对、流水对为上。即征实一联(按,征实,即一联诗上下句均为实句),亦宜各换意境。略无变换,古人所轻。”何谓“虚实对”?冒春荣《葚原说诗》卷一有甚为详明的解说:“中二联或写景,或叙事,或述意,三者以虚实分之。景为实,事意为虚(按,可视作‘虚实’之一解),有前实后虚,前虚后实法。)”稍后,方东树《昭昧詹言》中也载有与沈德潜完全相同的论述。


第三节曹雪芹的律诗技巧


这个情况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曹雪芹恰好生当这一律诗结构技巧完全成熟的盛时,当时诗友言谈吟咏,耳濡目染,他自然应该精于此道。从《红楼梦》中的律诗也可以窥见他实际掌握的诗句结构技巧。我们如果细细品味宝钗、黛玉咏白海棠的七律便可以觉察到他精鹜八极的诗思,确实常在虚实、实虚的对照中灵动。如宝钗诗的中二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颔联上句写白海棠的颜色,洁白中透出微微的红润,既表露了洗尽铅华的本真,喻示了美少女般白皙红润的健康气色,又真实地摹写了白海棠的微妙花色。句中充满妙丽想象和荡漾情怀。句中有虚有实,但仍以写实为本,可视为实句。颔联下句咏花魂,歌咏冰清玉洁的花魂。何谓花魂?即花之精神。这句显然是以赞颂白海棠的精神气质为主,可视作虚句。颈联上句正面赞颂白海棠极力追求素淡、本真、清心寡欲,反而由此让人感到它更为鲜艳华丽。这是妙合辩证法的,正所谓“素以为绚”。此句显然是自况。在封建社会中,这是一种具有很高道德风范和格调的自况,虚的成分不可谓少,若与上联相较,似可称虚句。但掂量一下此联下句还应视为实句,因其归根结底是正面写花的素淡朴诚之美,写自己的理想人格。此联下句则是设想一种与此花风度矛盾,也与自己人格矛盾的应世态度:多欲多愁,因而也无法淡出纷争的社会,而使自己易于受损。这是诗中起陪衬作用的负面诗句,与上句相较,一正一负,二者若分虚实,当然要以正者为实,而以负者为虚了。对于这种情况,清人刘熙载提出一种“遮表法”:“律体中对句用开合、流水、倒挽三法,不如用遮表法为最多。或前遮后表,或前表后遮。表谓如此,遮谓不如彼,二字本出禅家。昔人诗中有用‘是’‘非’‘有’‘无’等字作对者,‘是’‘有’即表,‘非’‘无’即遮,惟有其法而无其名,故为拈出。(按,实则‘表’即实,‘遮’即虚)”。通观中二联的虚实关系,是实对虚、虚对实。


再看黛玉的七律,中二联是:“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颔联上句写白海棠之白,说它的白是从梨花那里偷取的,并非自己本来的白,巧妙地表现了它那出乎人们意料的白,虽有喻象,仍不失为写实,可以算作实句。颔联下句写白海棠之魂,写的是一种精神,说它借到了梅花的一缕魂魄,是极力形容那种凌寒不屈的精神与梅花酷似,是从总体表现上去感知的,并没有具体可见的形象。所以,应算作虚句。


颈联两句充满了李贺诗的想象。上句写同气相求。白海棠素净的衣裙看起来就像是月宫里的仙女缝制,因为月亮是那样光辉皎洁,想来其中的仙女也应是通体晶莹的。白海棠的气质、仪态使这样的仙女同气相求,惺惺相惜,亲自为之缝制衣裙,可以想见,那样的银装素裹该是何等动人。下句写同病相怜。名花如美人,多愁多舛,泪浸孤寂,引发出本质多愁多怨的秋闺女子的切至同情,竟然抛开自己的处境不顾而为之拭泪,深加抚慰。两句诗想象叠加,诉之于情,可谓虚之又虚,当然应属以虚对虚。然而却并非死板的上下一意一式,而是择取了一仙一凡的不同意象着笔,从而使上句成为虚中之虚,下句则成为虚中之实。这正合上文所引,屠赤水所言之意:“有虚虚,有实实;有虚而实,有实而虚,并行错出,何可端倪。”


钗黛二律可视作曹雪芹小说中律诗的代表作,我们观摩了这两首诗中二联虚实运用的变化技巧之后,便不至于再见到他所说的“虚对实,实对虚”还是条件反射似的,只想到一种解释了吧。


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红楼梦》中诗词、对联的字词对仗也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如上引黛玉诗“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其中的字词对仗也并没有按常规的虚对虚,实对实,而是以虚对实,具体说就是以形容词“白”对名词“魂”。又如史湘云“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也是以实对虚,以虚对实。具体说就是以名词“霜”对形容词“倩”,以形容词“冷”对名词“魂”。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上文提到,在旧体诗词对仗中,除名词性字词之外所有词类都算虚词。“白”和“冷”在曹雪芹所设置的特殊语境中都产生了词性的变化,成为名词性的,故可作为实词与名词对仗。“倩”虽是形容词,但与“女”组合成名词“倩女”,也便可以与名词“霜娥”对仗了。这是典型的词语活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吟诗属对的灵活性和超越性。


明乎此,即使仍按俞先生的意旨来解读黛玉谈诗这段文字,也无大忤,甚至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如果我们真的判定曹雪芹这段文字因笔误而铸成大错,而且屡次修改都未能发现,那也只能说“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作为诗句结构技巧在他的意念中根深蒂固,甚至超过了学律诗入门时所说的“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字词对仗格律。这是很合情理的。因为前者是更高层次的东西,而后者只是入门的初阶。至于二百年来的受众对前者的普通认同,则更是意料中的事,他们与作者一样,对这句讲律诗结构技巧的话并不生疏,如果一定要他们将此言视作字词对仗格律,可能反倒会使他们觉得意外。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项关于律诗中二联句法结构的技巧,虽然已被古人精当、详尽地论述过,并在千百年来的写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的经验,已成为律诗写作与鉴赏不可或缺的借鉴,却被今人忽略了。不仅在读《红楼梦》时忽略了,而且在研究或介绍旧体诗词写作的专著与入门读物中被忽略了。而且这种忽略其来甚久,其去无形。说“其来甚久”,我们可以追溯到五四以来,为此,我们遍检覆盖诗律的名著,从黄节的《诗学诗律讲义》到王力的《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再到启功的《诗文声律论稿》,无一言及。说“其去无形”,是说至今诗学论坛尚不见任何改观的迹象。倒是个别并不显赫的讲诗法的小册子,像地下潜流一样,断断续续地承传了这一诗学余脉,虽不甚完整,却也可以使之不至于绝绪。如民国时期的刘坡公就是一个显例。他在自己的学诗入门书《学诗百法》中就专门设了“参间虚实法”一节。他说:“咏物须要虚实相间(按,岂止咏物),不有虚笔,即无灵气;不有实笔,即无真意。”他以杜牧《早雁》为例,指出其颔联实,颈联虚的艺术构思和效果,颇有见地。


文可深读,可浅读,可正读,可负读。《红楼梦》并非“圣经”,其中文字不妨浅读、负读。然而,其书毕竟不同凡响,亦不可不深读、正读,否则必有失之交臂之叹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40 | 只看该作者
鄙人评论:力道很足,
方向有误。
虚实泛泛,
阴阳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41 | 只看该作者
人都说“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今日一读其宋词之作,果然如此
2019
07/30
09:5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北宋文学史上最为出名的一对父子词人,在文学史上是有很高的名气。两个人都专注于婉约词的诗词创作,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各有千秋。


虽然后世对于父亲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评价甚高,因为他的诗词当中总充满着一种哲理韵味,涉及到人生,涉及到命运,值得细细品味。但是就在于文学史上的发展来讲,普遍认为儿子晏几道的宋词成就要远高于父亲。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今天我们品读的这一首宋词就是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两个人对于宋词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儿子晏几道诗词当中对于离愁别恨的书写达到了顶峰。即便诗词内容相对比较狭窄,但是他把这种情致、这种情韵都玩转到了极致。




这首宋词依然是写相思之苦,这也是晏几道宋词当中的主要内容。开篇语句虽然只有七个字,但最后三字非常美丽。“曲阑干外天如水”,回楼上的栏杆是弯曲的,所谓曲径通幽处,这很符合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意识。接下来镜头一转,外面的天色像水一样清澈湛蓝。


很明显,诗人先描绘出了抒情主人公的所处环境,就是为后人他的出现奠定基础,但是这一句“天如水”,看上去是写天空湛蓝,但是衬托了多少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纯情?果不其然,“昨夜还曾倚”说明抒情主人公经常在这里相思等待,凝望着远方痴痴的发呆。




“初将明月比佳期”,很多人都会把明月比做“佳期”,认为月圆之时,人也都会团圆。所以抒情主人公“长向月圆时候”,就是为了能够“望人归”,盼望对方能够来到抒情主人公的身边。


下边一开始就是女子的痴情。“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两人相见之时所穿的衣服,如今都已经穿坏了。但是抒情主人公纪念两个人一起经过的美好瞬间,余情尚在,缅怀留恋。




想到曾经相逢的日子,再看今天一个人的孤单,抒情主人公“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瞬间泪流满面。


诗词当中女性很多都处于被看的地位,是诗歌描绘的客体。但是居然能够描绘得惟妙惟肖,如此真切能够看得出这个词人的功力确实非同一般。




人都说“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今日一读其宋词之作,果然如此。他的诗词虽然也是离愁别恨,但相对柳永来比,总觉得意境要更加高远。尤其是这首宋词的一开始,“天如水”、“望人归”,无不让人心神摇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5:58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才能把古体诗写好?做到以下六个方面就行了
2019
07/30
11:00
诗词轩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怎样才能把诗写好


(周谊平)


首先,诗要走心。写诗要动真情,先为给自己营造一种情绪氛围,使自己沉浸其中,与此同时去捕捉触动你心底最敏感的神经去弹响它,这样便会迸发出不同于他人的心声,这就是所谓的先感动自己再去感动别人。


其次,入语境有诗意。写诗要进入诗的语境,写词要进入词的语境,诗的语境是特定的,特定的语言有特定的含义和风格,它需要不断学习,多读经典,悉心体味,长期积累。诗自然要有诗意,诗意就是蕴含丰富内容、能给人以美感令人产生想象与联想的一种艺术境界。只有用诗的语言写成的具有诗意的作品,才能称得上诗,并非简单地按格律要求进行文字排列。


第三,重视间架结构。一首诗上下句之间要有生发,有关联,才能表达出一篇完整的意思,才能令人读懂。我们经常会读到一些一句不挨一句、相互没有关系的作品,这就是结构上出了毛病,有人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那么诗也是浓缩的文章,谋篇布局非常重要,马虎不得。


第四,合律合意。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句子也美,意思也好,但却不合格律,修改后合了格律又不合本意,这种情况几乎每个人都会碰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要一味在原句上纠缠,建议推倒重来,可以考虑换一种表达方式,有时甚至会收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第五,且忌生造词汇。写诗为了用韵有时会出现凑韵现象,经常看到有人采用自造、倒韵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首先要合乎汉语语法,千万不可造出既不合语法又不知所云的词来,好好的一首诗可能会因此而大跌眼镜。倒韵时要注意原词的语法结构可不可以倒装,一般传统的外来词和固定搭配是不可以颠倒的,颠倒了就什么也不是了。


第六,关于用典。典分事典句典、熟典僻典、古典今典等等。句典可以省却许多语言而使作品增色,事典可以使作品丰厚蕴藉,凡是写诗都是从熟读和模仿开始,因此不经意间都会用典,用典一是要意思契合,二是化典无痕,三是要有新意。名家用典能做到羚羊挂角,不着形迹,化腐朽为神奇。当然,业余与专业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一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最后我还想说,写诗千万不可虚妄地、刻意地去追求奇辞丽句,更不可过分地无理地夸张而弄巧成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2:19 | 只看该作者
苏轼求雨老天爷给面,还愿时口渴,随口一首宋词却有无尽意味
2019
07/31
11:2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苏轼的一辈子可以说是颠沛流离,他本是四川眉州人,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华。20岁名满天下,高中进士,但此后的一段时间,长达40年到处颠沛流离。他去过密州,去过陕西凤翔,到过徐州,去过惠州,来过黄州,住过杭州……




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才成就了他精彩的诗词创作。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他总算实现了古人所说的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所读他的那些经典诗词,都可以从中看得到他对于现实生活现实世界有强烈的关注精神。




尤其是那些很接地气的诗词,让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觉得十分精彩: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宋词就是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写于苏轼在徐州任上。当时徐州大旱,为了尽到父母官的职责,苏轼亲率官员去秋雨。说来也奇怪,老天爷还真给他面子,以后不久,当地就下了一场大雨,有效地缓解了旱情。苏轼也很感激天降甘霖,大雨之后,就去龙王庙还愿。




这首宋词就写于他在还愿的路上。上片写的是他对于田园风光独特的感悟。“簌簌衣巾落枣花”,一阵风吹过,枣花纷纷凋落,甚至落到了人的衣服上,这是苏轼最早看到的景象。“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村南村北想起了纺车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还有一个身穿布衣的农民正在叫卖黄瓜。




这样的田园风光非常富有生活气息,也非常的接地气,我们少年时代在农村度过的都应该能够想想当时的场景。上片是景色描绘,下片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悟和心情。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路程遥远,走路走得也苦也很匮乏。苏轼更是酒性大发,昏昏然只想睡上一觉。正在此时太阳当空照,人很疲倦马也乏,真想讨一点茶水来解解渴。


于是苏轼“敲门试问野人家”,敲开野外的一户村民家:能不能讨一杯茶水喝?




这样的一个场景我们记忆当中是很常见的,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平和也更为融洽。今天我们生活在城市当中,家家门窗紧闭,隔人于千里之外。但是在我们那一辈人少年时代的农村不是这样的,家家户户厂的大门随时欢迎客人的到来。




苏轼这样一首诗词就是描写了这种淳朴的民风,想必当年苏轼的内心世界也是平和的,也是充满欣喜的。毕竟他作为父母官,确实给当地带来了一场大雨,功德无量!他向老天爷求雨老天爷给了面子,他敲开村民家门讨杯水喝,相信这一户村民也会给他一个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2:26 | 只看该作者
唐诗中少见的六言绝句,精心雕琢字字对仗,有行云流水之妙
2019
07/31
10:4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古典诗词当中我们最常见的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因为这样的诗句最适合对偶,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古代诗人独特的文学审美追求。


这样一种格式的存在,并非是独一的。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首唐诗,就体现出了和别的唐诗实际存在的差异。虽然它也是只有四句,但是每一个句都是六个字。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唐诗就是王维的《田园乐七首·其六》,显然是王维非常知名的一首田园主题的诗词。王维向来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后世,但我们最熟悉的是那些山水诗歌,而对于田园诗歌的内容,我们接触的比较少。不过仔细品读这样一首唐诗,我们完全可以看得出王维对于田园诗的把握,依然十分精彩。




古诗的一开始就是两句绝对的对偶佳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新雨,碧绿的柳树枝条更带有淡淡的春烟。这两句乃是千古名对,且不说“桃红”和“柳绿”能带来一种桃红柳绿的春意盎然的境界,“宿雨”和“朝烟”这两个词更是绝对,妙不可言。




前面两句古诗已经创造了一个生意盎然的新奇的世界,后面的诗句更是进一步的增加这种美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在王维的视野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花瓣凋落,家中的书童还没有来得及打扫,一地上一片都是残花都是落花。在其它诗人的眼中定然十分伤感,但在此时王维的心境当中,且充满着平淡自然。




更何况此时“莺啼山客犹眠”,黄莺鸟的啼叫,更让王维感觉到内心的平和自然。在这个春意阑珊的早晨,半睡半醒的状态之下,契合了孟浩然笔下的“春眠不知晓”。


通读这首唐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行云流水的自然之美,作为王维最为出色的田园诗歌之一,我们可以看到诗歌中那个隐逸者的平和自然的形象。而且这首古诗全篇采用的都是六言绝句的形式,更赋予这样的诗歌以独特的格式之美。




精心雕琢,字字对仗,王维对山水田园的描写真正到了极致。就是在这样的诗歌当中,我们从中体会到王维对隐逸世界的精神追求。意境之美的塑造,一切就如同在梦境中一般,让今天的我们也心生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4:02 | 只看该作者
白居易原本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却对一晚辈苦求:请你重写
2019
07/31
09:36
小珏说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在世的时候,境遇可比杜甫好得太多,几乎是全民偶像,甚至可以与李白当年的地位相当。李白的诗让唐玄宗欣赏,可也没有见过唐玄宗为李白所写过赞歌。


然而,白居易却实实在在得到了唐宣宗这个皇帝拥趸。如果不是因为白居易在唐宣宗即位的当年就去世了,他还真被皇帝作为宰相人选考虑。而且唐宣宗得知他去世的消息,亲手写了这首《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在这里,唐宣宗称其为诗仙,可见白居易的地位是何等之高。然而,白居易如此的才华,如此的地位,交朋结友时却并不拘泥。他一生中最好的知己应该是比自己小7岁的元稹。他们在科考场上相逢,一同喝酒作诗,一同寄书遣怀,互相唱和的诗歌,多达900多首。


然而,元稹虽然年轻,却比白居易早去世15年。白居易晚年,没有元稹这样的好友,但意外又认识一位忘年之交。那就是比他小41岁的李商隐。




白居易和元稹关系好,这还并不奇怪,两人毕竟是同科,在诗歌创作上还有共同的语言,因此他们很多诗文被共同列为“元和体”,而且他们还认为诗歌应该像诗经时代一样,有讽喻时事、“补察时政”的功能,所以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李商隐的诗,是出了名的艰涩难懂,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感。其实,这本应该是白居易最为痛恨的,他就认为诗歌应该老少皆宜,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让老妇人听得懂才行。但是,缘分就是这样一个不可琢磨的东西,偏偏李商隐的诗,就是打动了白居易,偏偏让白居易屈尊与他结交。




两人的性格也是很有区别的,白居易刚直不阿,敢于进谏,年轻的时候就和元稹在朝廷得罪了很多权贵。李商隐却不同,他陷入牛李党争,虽然是一个小角色,但两头都想站队,却两头都得罪人了。按理说,这样的人,白居易也不应该喜欢,偏偏就是李商隐成为了白居易晚年的至交。


在唐朝,人过世之后写墓志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杜甫生前并不出名,死后之所以大红大紫,就是因为元稹为他写的墓志铭中,尽情抬高他的地位,这也开启了李杜之争的先河。元稹死后,他的墓志铭自然是白居易来写。那么白居易死后,墓志铭归谁写呢?




以白居易的地位,一开始并不想假手于人,大概在他的心目中,这些后生晚辈都没有资格评价他吧。于是,他自己写了一篇《醉吟先生墓志铭》,在其中不仅叙述了自己的生平,而且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


我殁,当敛以衣一袭,以车一乘,无用卤薄葬,无以血食祭,无请太常谥,无建神道碑。但於墓前立一石,刻吾《醉吟先生传》一本可矣。




但是,遇到李商隐之后,白居易却改变了主意。他认为唯有李商隐,能够支撑起唐朝诗坛,因此也请求他为自己写墓志铭。要知道,作为晚辈的李商隐,能给文坛宗师写墓志铭,这简直是白居易临死还要送他一个大人情,送他一个名扬天下的机会。只不过,机会是有了,李商隐也名扬天下了,却对他的仕途并没有什么改善。


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白居易死前,居然还对李商隐说:相逢恨晚,希望我下半辈子能做你的儿子,那你要好好教我啊。这话对李商隐的影响很大,当年他就生了一个儿子,唤作老白。可惜这个老白天资愚钝,哪像白居易投胎?后来他又生了一个儿子,天赋不错,李商隐一度还以为真的是白居易来了,经常写诗夸他。然而,那个儿子,也逐渐泯然众人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6:10 | 只看该作者
叶嘉莹“词心一片付斜阳”: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019
07/30
17:53
禅不斋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叶嘉莹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在北宋词人中,秦观是以独具善感之“词心”著称的作者。冯煦在《宋六十一名家词例言》中即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秦少游在词中,往往能写出一种极为纤细幽微的感受。当他在仕途上遇到挫伤,体受到极深重的悲苦时,其词作便由早期的纤柔婉约转入哀苦凄厉的境界。这首《踏莎行》,便是秦少游晚年由处州被贬到郴州以后所写,因此最能表现此种哀苦凄厉的心情。


开头三句中的“楼台”和“津渡”都不是实景,而是一种象喻。这个形象也不是现实形象,而是一种象喻之象。这样说,是因为其与后边两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时间景物是冲突、矛盾的。我们过去所读的词一般写的都是现实景象,秦少游现在所写的却不是。因为在他内心之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落空、绝望的,他以这种沉痛绝望的心情,创造了这样的形象。


“楼台”和“津渡”的形象代表什么呢?前者代表一种崇高的境界,后者代表一种出路的所在。津渡是码头,可以从那里上船、前进,所以表现为一个出路。现在秦少游的心中,这些东西都失去了,想找一个渡口、一个出路,但在月光下的迷蒙之中,完全看不见这个渡口了。


后一句“桃源望断无寻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也有象征和比喻的性质。此典故的桃源在湖南武陵,秦少游贬官在郴州,也在湖南,这中间有一个触发的因素。陶渊明《桃花源记》结尾说“后遂无问津者”。以前的人要追求一个美好的地方却找不到,后来的人是根本连追求的理想都没有了,这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情。


现在的秦少游也是如此。崇高美丽的楼台不见了,指示出路的渡口也不见了,即便“望断”也找不到传说中的美丽桃源。所以“可堪孤馆闭春寒”,他说,我怎么能够忍受一个人被贬谪到这么遥远、这么孤独的客舍之中?春天本来是美好的,他一个人在客馆之中却只能感到春寒的料峭。何况还有“杜鹃声里斜阳暮”。中国古人认为,杜鹃鸟的啼声就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又到了一天的日暮时分,秦少游什么时候能回去呢?他认为自己再也回不去了,过去的理想都落空了,已然断送了整个春天。


下半首“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他说,我怀念我的家人亲友,想托驿使带去一封家信。这里同样有两个典故。“驿寄梅花”的典故讲江南有一个人叫陆凯,春天的时候要折一枝梅花寄给北方的朋友,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至于“鱼传尺素”则是出自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其中有句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在这里,秦少游还不仅仅用了两个典故而已,还要看他的用字。“砌成此恨无重数”,他说,我这个恨是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如同砌墙要把砖一块一块地连起来,中间还要用黏土黏住,是非常坚固的。秦少游的恨是重重叠叠的悲恨,是数不清说不尽的这种悲恨。这“砌”字用得多么好!


前面几句都很容易讲清,但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一直是很难讲的,很多人也难以体会它的好处。诗词之中时有“无理之语”却是“至情之言”,这两句词便是“无理之语”。郴江发源于郴山,其下游流到潇湘水中,这是地理上的写实。秦少游问:郴江从郴山发源,就应该永远留在郴山,为什么要流到潇湘水中去?天地与山川本来就是如此,这真是无理的提问。然而,这让我想到《楚辞·天问》屈原对天地宇宙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宇宙之间有这种现象?那是怀有深悲沉恨的人才会发出的对天地终始的究诘。“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李商隐《西溪》)为什么人间的江水要东流到海?为什么天上的牛郎织女要阻隔着一条银河?正是那生活遭到极大忧患挫伤苦难的人,才会对天地之间的不平发出这样的究诘。所以秦少游说,郴江就应该留在郴山,有这样美好志意的人,应该成就他美好的志意。我们为什么不能挽回那东流的逝水?为什么不能使美好的东西永远留下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非常沉痛的两句词。


总之,这首《踏莎行》词是秦观以其天赋之锐敏、善感之心性,结合了平生苦难之经历,透过多年填词之艺术修养,凝聚成的一种词境,其更加深了象喻层次的开拓。这是我们在讨论秦观词时,所绝不该忽视的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6:18 | 只看该作者
他暂别长安城,在夹城挥笔写下一首名诗,无一喜字却句句是喜
2019
07/31
11:29
诗词歌赋汇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小田


本期为“诗词歌赋汇”原创连载,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李白、杜甫的朋友圈羡煞旁人


从古至今,人际关系都是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人与人之间的朋友圈子都是不同的。就拿大唐两位史诗级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来说,这两位就是一对让众人羡慕的好基友!这二位大诗人一生之中仅仅有过三次会面,也正是这仅有的三次会面就将“友谊的种子”深埋在了李杜二人的心里。


李白的斗酒成诗和信手拈来着实让年少的杜甫羡慕不已。不出所料的,杜甫成为了李白的小迷弟。李白走到哪,杜甫就后脚跟到哪。虽然人生只是相逢过三次,但他们彼此深知:好基友,是一辈子的事,纵然天各一方,但彼此牵挂的心一直都在为对方所牵动。




后来李白因为投靠叛军李璘,摊上“谋反”大事,他身陷囹圄。远在一方的杜甫百般担忧李白的处境,还写了一首诗,叫《梦李白》。原诗句如下“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大体意思是:你李白现在被流放是身不由己,怎么还能够自由地飞翔呢?梦醒时分月光洒满了屋梁,我仿佛看到你憔悴的容颜。看看,杜甫多担心李白这位大哥啊!


这就是李白和杜甫羡煞旁人的朋友圈子。


李商隐加入王茂元(李党)的朋友圈,身陷“牛李党争”


但并不是所有人的圈子都是这么令人羡慕。有些诗人就因为加入了一些“圈子”后,终生不得志。仕途之路屡次遭受打击和迫害,人生之路可以说是荆棘遍布、举步维艰!晚唐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一位!李商隐与妻子王氏成婚后便加入到了王茂元的朋友圈里。


而这个圈子的利益与朝廷中另外一个圈子(牛党)对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牛李党争”。李商隐身陷“牛李党争”,在朝廷屡次遭受“牛党”的打压和迫害,不得已,李商隐曾过着到处漂泊的日子。他的这首千古名篇《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应该也是在他漂泊之时所作,全诗都在写他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子王氏,期待着能快点与妻子相逢。




李商隐暂别长安城,远离“党争”,来到夹城,写下千古名诗


在牛党的排挤和打压下,李商隐曾暂别长安城,远离“牛李党争”,他来到夹城,此时正值清和的初夏,没有党争之事的烦恼,李商隐的心终于开了晴,紧绷的精神也得到了释放。他望着初夏夹城外的初夏美景,神清气爽,于是挥笔写下了这一首千古名篇:


晚晴


唐代: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从这首的字面上看,李商隐用词清新、活泼,看得出此时的李商隐心里是非常轻松、怡然的,写出了他暂离党争漩涡后的欢喜心情。全诗中看似无一喜字,却句句是喜,句句在抒发李商隐的喜悦心情。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一二句是说,诗人在春末夏初的一天,走出深居的庭院,来到城外的夹城,此时春天已经走远,初夏的味道已经浓厚,诗人登高俯瞰全城。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三四句诗人看见幽静处的小草,感慨万千:那幽静之处的小草刚刚经历过大雨的洗礼,好在天已晴朗,暴雨已经过去,上天的垂怜,让它能够坚强地活了下来。人世间也非常地珍惜这傍晚时分的晴天。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小草的描写,暗喻自己仕途的不顺。


他感慨无人怜爱的小草都能得到老天的怜爱,而重获新生。而自己却前途未卜。不过暂时远离党争的戕害,让诗人感觉到了短暂的欣慰和喜悦。晚晴虽美,但毕竟已是黄昏,人们珍惜这短暂的美丽,而李商隐更加珍惜这片刻的安宁与美好!这10个字借物喻情,道出了尘世间的至深道理,自然而然被后人流传至今,成就千古名句。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七八句越鸟的巢穴已经晒干,那些鸟儿飞回来的样子显得轻松了不少。诗人再次将那越鸟归巢的喜悦比喻成此时的自己,表达出诗人暂别党争后的欣慰、喜悦之情。




这首诗中全诗无一喜字,却句句是喜,李商隐这独特表达手法也确实让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6:34 | 只看该作者
苏门四学士谁的成就高?谁的名声大?他们的诗词作品有何特点
2019
07/30
14:59
诗词茶座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7
苏门四学士,是指北宋后期在苏轼提携下而知名于时的四位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苏轼作为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享有盛誉,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宋史·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同时也是苏轼最先将四人的名字并提,“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名满天下。


此四人都工于诗文,但各有侧重。黄庭坚长于诗,在作诗方面与苏轼并称,世称“苏黄”,又擅书法,宋四家之一(书法界称“苏黄米蔡”);秦观本来诗和文也很出色,但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的词。晁补之诗、文、词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可能是黄秦二人太出色了,显得他也名声没那么大。张耒在四人中可能名声最不显,但在当时,也是名动天下的人物,留下诗作2200余首,而词作只留下6首。




01丨黄庭坚:一代诗“宗”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老人,江西修水人。黄庭坚是两宋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总盟主。南宋方回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祖指杜甫,宗则是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可见其影响。就作诗而言,黄庭坚在南宋的影响甚至盖过了苏轼。


黄庭坚的诗,文人气和书卷气较浓,喜欢吟咏书斋生活,却也并不完全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黄庭坚作诗有一大法宝,曰“点铁成金”或者说“夺胎换骨”。简单来说是,对前代诗歌的语言艺术作积极的借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无一字无来历”,用批评大家严羽的话说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相比他老师苏东坡汪洋恣肆的才气,他这法宝对年轻诗人特别是资质普通的人来说,提供了可资范例的创作路数。容易上手,拿来即能使用,也因而拥趸众多,在两宋开一代风气,成为“诗宗”级的人物。他的诗,以生新、奇崛为特点,人称“山谷体”。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後生不解故次韵道之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


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


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


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


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


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


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


但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


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厖。


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


黄庭坚以鲜明的风格自成一体,连他的老师苏东坡都反过来效仿他,说是“效黄鲁直体”。黄庭坚赶紧作诗和之,以“韩愈效仿孟郊”作比,表示谦逊。




不过,他晚年的诗客服了早年生硬、不够自然的缺点,体现出返璞归真的倾向,达到“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艺术境界。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黄庭坚的词虽不如诗出名,但也有192首词存世。其词多贴近日常生活,大俗大雅,充满高妙之趣。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在作词上学老师苏东坡,沿着苏轼的路子而自成面目。他也多次被贬,却能淡然处之,表现出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态度。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02丨秦观:当行本色“词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又有人称其淮海居士。在后人看来,秦观与黄庭坚相反,他最富盛名的是词。作为晏几道似的的“古之伤心人”,其词中到处充满揪心的愁恨。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宋四家词选》),从而给传统的艳情词注入了新的情感内涵。其词卓然一家,和婉纯正,典型地体现出婉约词的艺术特征。又如: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作为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秦观擅长以小令作法的长处弥补慢词创作的不足,创作出许多情韵兼胜的作品。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秦观存词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秋日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钱钟书说他的诗,“内容上比较贫薄,气魄也显得狭小,修辞却非常精致”(《宋诗选注》)。


春 日


(宋)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就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说的女郎诗。“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意思是说,把韩愈老夫子(字退之)的《山石》诗搬出来后,这才发现秦大官人做的不过是“娘们诗”罢了。


韩愈《山石》节选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韩愈是以文为诗的鼻祖,是个久经考验至刚至猛的纯粹儒者。这首《山石》气势遒劲,风格壮美,秦观不幸躺着中枪。




03丨晁补之:诗文兼擅


晁补之(1054~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来自大名鼎鼎的山东巨野晁氏家族。有宋一代,晁氏文士辈出,群星灿烂,光进士就有三十余人,之字辈的有晁补之、晁冲之、晁说之、晁用之等。晁补之较早受知于苏轼,在诗、文、词诸方面均有所建树,著有《鸡肋集》70卷,其中诗赋23卷,杂著散文47卷。


晁补之的词受老师苏轼的影响较深,被认为走的是豪放一路。哪怕是咏梅花,也写得劲气凛然。


盐角儿·亳社观梅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晁补之跟苏东坡一样,宦海浮沉,屡遭贬谪,词中颇多人生的不平和失意的苦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吟咏隐逸,自抒退隐情怀,成了他一个乐此不疲的主题。




摸鱼儿·东皋寓居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本词是晁补之最负盛名的作品,词中景物描写清新旷阔,安然自适的心境中又饱含着“儒冠曾把身误”的不平之气。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沁园春》(三径初成)等词作似乎都能看到此词的影子。


晁补之的诗以古乐府见长,南宋批评家胡仔称道其诗“辞格俊逸可喜”。


豆叶黄


蒹葭苍,豆叶黄。南村不见冈,北村十顷彊。东家车满箱,西家未上场。


豆叶黄,野离离。鼠窟之,兔入畦。豕母从豚儿,豕啼豚咿咿,衔角复衔萁。


豆叶黄,谷又熟。翁媪衰,餔糜粥。豆叶黄,叶黄不独豆。


白黍堪作酒,瓠大枣红皱。豆叶黄,穰穰何膴膴。腰镰独健妇,大男往何许。


官家教弓刀,要汝杀贼去。




04丨张耒:全力作诗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耒“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秋怀十首》之一)。《宋史》《东都事略》有传。有诗文集《柯山集》《张右史文集》《宛丘集》等,今人辑《张耒集》,收诗约二千三百首。张耒专力诗文,词仅存六首,今人赵万里辑为《柯山诗馀》一卷。


和周廉彦


天光不动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


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


钱钟书说,“在苏门里,他的作品最关怀人民的内容,风格也最不作妆饰,很平易舒坦。”(《宋诗选注》)。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初见嵩山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福昌官舍


小园寒尽雪成泥,堂角方池水接溪。


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


这几首七绝都清丽可喜,流畅婉转,颇有唐人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2:2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起来到大漠戈壁看日出,景色太美,心情爽得不得了。


一般人是:“哇,太漂亮了!”


传统诗人一定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散文家则是:“我漫步在戈壁之上,万里黄沙,正在吞没那一轮日光。”


现代诗人有可能是:“沉沦的太阳,淹死在沙海。”




现代诗是格式相对自由,情感非常激烈的诗体。


如果你没有强烈的感情冲破你的文字感染读者,你的现代诗就失败得像白开水。哪怕你是写的悲伤、哀痛,如果写得风轻云淡了,那就不是现代诗,那是散文诗。


散文这种文体在感情的表露方面和现代诗正好是两个方向。其实好的散文的情感表达更像咱们中国的古诗,如饮极品好茶,入口清淡芳香,却或苦或甜,给你留下无穷的后味。


而现代诗如果在是诗句之内不能打动读者,那就可以扔了。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由现代诗的特性所决定的。




诗是韵文,诗以言志,诗以言情。


严格平仄格式要求的近体诗,语言精悍的文言古风,都是在语言艺术上构成诗的意境。写古诗,格式、意境缺一不可(哪怕是古风)。而现代诗,是以白话文作为基础的诗歌,是主动放弃了“诗歌艺术的镣铐”——平仄格律的约束之后的纯意境作品。


它也有相对应的诗家语,也就是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表达方式。但现代诗对意境的塑造比任何文体都要强烈。因为它已经剥离了所有不属于诗歌的特点,留下了赤裸裸的感情喷发。


并不是说其它文体对意境的塑造不重要,而是现代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是区别其他文体的主要特点。所以现代诗的意境营造、情感宣泄远比其他文体要极端。


诗的意境可以有很多种特征描述,但总的说起来无外乎追求迷幻和新奇。如果一首现代诗不能给你迷幻、新奇的感受,那就不是诗了,写得再好也就是一些金句,最多算得上俳句。




现代诗的文字表达方式也和散文以及其他文体不同。首先,它偶尔还得押韵。虽然可以转韵,可以随便押,但是一首诗总归还是要有那么一两个地方押韵。然后,现代诗要使用一种避免雷同而追求诗的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并不是什么新的修辞手段,而是将现有的手法用得更巧妙和密集。包括但不限于比喻、拟人、断句、对仗、重复、排比等等。比如: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这种重复排比的语言特性,即便是不分行,也不可能被认成是散文。在短短几行诗里面,密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虽然都是白话文,可这种语言却是和我们正常说话最不相同的一种表达方式。诗的内核就是充沛的感情,诗的外骨骼就是不好好说话,诗人呢,则多少有些细腻而偏激的神经质。




散文是冷静的,用普通语言的组合平淡地叙述、描写一些事情,静静地散发自己的魅力。在冲动的现代诗人看来,散文其实有些端着、放不开的味道。有啥要遮遮掩掩,皮里阳秋的呀,喷就是了。这也许就是现代诗人的想法。


当然,他喷的是自己的感情,不但不伤人,还能带动读者一起思考,甚至带来艺术的美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3:32 | 只看该作者
藏在古诗词里的科学小思维
2019
07/31
17:00
时代书局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古诗背了千万首,


你发现了多少藏在其中的科学现象?古诗词和科学有什么关联呢?


近日,在西安书博会上,陈征带着自己的新书《当诗词遇见科学》和读者一起分享古诗词中的科学思维。




《当诗词遇见科学》是由CCTV-1《加油!向未来》科学实验技术支持、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陈征著作。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坠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学物理,如雾里,雾里看物理,勿理物理。


陈征首先用一副有趣的对联将大家带进诗词的情境中,跟随着陈征的讲述,小嘉宾们开始对平时朗诵的诗词中的科学知识有了懵懂的感受。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陈征认为,科学和诗词也可以说是硬币的两面,这枚硬币就是大自然。


科学和艺术并非绝缘体,就像科学和诗词也可以共存。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当我们以感性的体验,用情感或情趣去感知它,就会形成艺术。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在陈征的解读下,平静的湖面就如同一面镜子,而镜子早在2000 多年前就已经制造出来。为什么镜面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这就关联到了物理学的反射定律。只要符合这一定律,我们随时可以造出一面“镜子”——在军事博物馆广场的空地上倒一瓶水,然后用手机对准水面,就可以拍出军事博物馆大楼的倒影,我们也就看到了诗词中描述的“湖光倒影”的效果。




陈征老师教孩子利用小孔镜像原理聚焦放大视觉效果


通常语文老师让学生学会一首诗,最基础的就是完整背诵,但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理解,要想象出诗词中的场景和诗人的情绪,这样才达到了语文老师的要求,再进一步,我们可以对诗句有更深层次的挖掘。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当我们脑中构思出这个场景后,可以继续思考,为什么是“大漠孤烟直”, 而不是“ 大漠孤烟斜”?


陈征老师最后总结道:“诗词,是接触自然界的一个窗口,但它只是大自然的A 面。面对大自然,我们除了可以用感性去体验它产生的艺术作品外,也可以用理性去探究它蕴含的科学知识,也就是大自然的B 面。当AB面同时被受众感知和接受,才是人类完整地面对大自然、面对世界的最好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3:37 | 只看该作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王维这首绝句并不押韵 还算诗吗?
2019
08/01
07:46
老街味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前言


前几天遇到了一个问题,有人说王维有一首有名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按照平水韵,末尾的每个字也不能算押韵的,请问这个算诗歌吗?或者说,这样不押韵的诗歌只能算“杂诗”?


这个问题挺有代表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不押韵当然不是诗。押韵是诗词最基本的要求。古人诗词今天读起来不押韵的现象并不少,例如王维《杂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押入声韵,老街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念奴娇不押韵吗 闲聊高中40首必背古诗词》。但是王维的《杂诗》就不同了,这是一首押仄韵的诗,搞明白这首诗的押韵就略微有些疑惑。




一、王维《杂诗》两个韵脚 在平水韵中不是一个韵部。


绝句的第2句和第4句必须押韵,而且要么同时是平声韵,要么同时是仄声韵。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的这首诗,2、4句尾字都是仄声,但是题主说:”按照平水韵,末尾的每个字也不能算押韵的 “


这首诗的韵脚是:事、未。按照平水韵:事【去声四寘】、未【去声五未】。的确,这两个字不是一个韵部。


要搞明白这首诗押韵的问题,先要清楚近体诗和古体诗押韵的区别。




二、近体诗押韵与古体诗押韵的区别


大家知道绝句分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除了第一句可以用邻韵外,其双数句必须用同一韵部。古体诗就宽松一些,可以用同一个韵部,也可以押邻韵。


例如李白《古风 十二》用【 删】韵,一韵到底。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但是李白的《古风 十九》就不一样了,【青】、【庚】韵部混用,这叫做邻韵通押。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星【 青】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庚】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庚】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庚】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冥【 青】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庚】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庚】


星、冥两个韵脚用【 青】韵,其他韵脚都是用【 庚】韵。


学诗的人都知道,仄韵诗都是古体诗,所以仄韵诗当然可以用邻韵,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怎样判断仄韵的邻韵呢?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就是要搞明白王维这首诗的韵脚 “事、未”两个字是邻韵吗?




三、如何判断仄韵诗的邻韵通押


平声韵中的东、冬;先、寒;青、庚等韵部,因为普通话韵脚一样,我们还好辨别出这些是邻韵,但是仄韵就难了。很多朋友搞不清楚仄韵中的邻韵是哪些韵部。


这就是题主对于王维《杂诗》产生疑惑的原因。


当然老街自己也记不住,但是可以查呀。 关于平韵的邻韵好查,因为近体诗押平韵,所以大家比较重视平韵的邻韵,随便一百度就能看到。可是仄韵的邻韵,就很少有文章提到过。


在这里,老街告诉您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词林正韵》。 词林正韵的韵部“基本上”是合并了平水韵邻韵,所以在词林正韵中的同一韵部的字,大多数可以判断为是诗韵的邻韵(有些除外,例如十三元、九泰等在词韵被分到了不同韵部)


我们可以查一下《词林正韵》的第三部,其中仄韵部分包括了平水韵中的好几个韵部:


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


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


从这里可以看到四寘、五未是词韵中同一个韵部,可以判定为是诗韵的邻韵。




四、唐诗中【寘】、【未】通押的几首古体诗


知道了用词林正韵来分辨仄韵的邻韵,不过没有见到实例的话,估计还是半信半疑。我们来看几首【寘】、【未】两个韵部通押的唐朝古体诗。


1、《谒诸葛祠》 唐:刘希夷


孤云何其高,明月不可系。 系【去声八霁】


灼灼抱此心,与世自泾渭。 渭【去声五未】


释来从所欢,感乱亦歔欷。欷【去声五未】


咨惟今之人,窃国未云耻。耻【上声四未】


白首入吴市,秋风恐燕水。水【上声四纸】


区区袁与曹,等是刺客耳。耳【上声四纸】


而我于其间,秉义不敢坠。 坠【去声四寘】


袁音回衡飙,清义动幽邃。邃【去声四寘】


天心固难亮,吾独信所履。履【上声四纸】


溶溶日间云,漠漠点寒砌。砌【去声八霁】


饥鼯堕苍瓦,澹薄公所憩。憩【去声八霁】


静然想英姿,孤怀亦差;【去声五未】


刘希夷的这首诗更热闹,用了【未】、【纸】、【霁】、【寘】4个邻韵通押,都在《词林正韵》的第三部中:


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


注:这首诗并不是换韵,换韵诗至少要有两个韵脚才能称为换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我有一篇文章专门说了古体诗换韵的注意细节 。


,这个字据说在康熙字典中都没有收录,似乎是“慰”的异体字,差慰是指很能使人的心感到安适或者满意。


2、《横吹曲辞· 陇头水》(唐·于濆)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事【去声四寘】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泪【去声四寘】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 寐【去声四寘】


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渭【去声五未】


四个韵脚,三个是【去声四寘】,一个是【去声五未】。


注:不能说词林正韵中合并的诗韵肯定是邻韵,但是可以作为参考。




五、唐韵与宋韵


写到这里,一定还有人会说,平水韵是宋朝的韵,唐朝人押的是唐韵。的确如此,但是平水韵几乎是合并了唐韵的邻韵 。所以平水韵的邻韵当然一定是唐韵的邻韵了,不必在此纠结。


平水韵的【五未】就是唐韵的【未】韵,平声韵的【去声四寘】合并了唐韵的【 寘】、【志】【至】3个韵部。


最后,录一首苏轼的《蝶恋花》,韵部是词林正韵【第三部】,我们看看他的诗韵韵部(平水韵)


自古涟漪佳绝地。地【去声四寘】


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比【上声四纸】


倦客尘埃何处洗。洗【上声八荠】


真君堂下寒泉水。水 【上声四纸】


左海门前酤酒市。市【上声四纸】


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起【上声四纸】


倾盖相逢拚一醉。醉【去声四寘】


双凫飞去人千里。里【上声四纸】


用了三个诗韵的韵部【去声四寘】、【上声四纸】 、【上声八荠】。




结束语


再回到题主的问题,王维的这首是古体诗,可以押邻韵: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去声四寘】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去声五未】


所以王维的这首《杂诗》当然是诗喽,另外这首诗题目叫《杂诗》和押韵一点关系也没有。


《文选》中有杂诗一目,不属于献诗、行旅、赠答、公宴、游览、哀伤、乐府这些类别的诗,都列为杂诗项。唐代知名学者李善解释:


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6:20 | 只看该作者
李清照的这首词不算出名,却情真意切,最后三句被辛弃疾用得更好
2019
08/01
09:24
小珏说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处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中国文坛的一个传奇。后世大凡出现有才华横溢的女子,都会与之相比,只不过,后来的女子再出色,李清照依然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她被称为“词国皇后”,更被认为是婉约词的“词宗”。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又被称为易安词。易安词的内容,有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线,那就是以南渡前后来区分的。在南渡之前,李清照过着富足无忧的生活,而在南渡之后,她遭遇了家国不幸,又遇人不淑。因此,前期的易安词婉转清丽,虽然也有愁苦,但多为女子思念丈夫的闺怨词为主,后期的词作中,却更多饱含对家国的感伤。




大部分人认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经历了生活巨变之后,李清照后期的词价值更高。其实,李清照前期的词,小珏认为并不逊色,比如这首《行香子 草际鸣蛩》: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这首词,李清照的思维跳跃很快,它先从地上所见写起,再叙述心中所想,继而联想到神话世界中的牛郎织女。词人以牛郎织女的聚少离多,抒发了对于丈夫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上阙以写景起笔:蟋蟀在草丛之中幽幽地鸣叫,惊落了一片又一片的梧桐叶。此时这正是天上人间最为愁苦浓烈的时刻,天宫以月为地,以云彩为台阶,有着重重的关卡。即使可以像昔时之人那样,可以乘槎到天上,也能乘槎回来,也不能与织女、牵牛相逢。


词的下阙则借助牛郎织女的神话而大发感慨:牛郎、织女依靠着鹊桥,需要一年才见到一次,想是他们对于离愁别绪,依然是难舍难分,情意绵绵。可是,即使鹊桥已经搭建好了,也不见得就能团圆,因为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恐怕他们又受到别的阻碍而无法相见吧。




这首词的意境很美,虽然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诗词比比皆是,用以形容爱情、恋人的离别更是寻常至极,但李清照的这首词却境界深远,曲径通幽,确实是千古佳作。相比于其它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词并不算特别出名,但最后三句尽显词人的才华。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本来诗词之中,很是忌讳使用叠词,让人又重复冗余之感,然而在高手运用而来,却构思新颖,让人耳目一新。此处叠用三个“霎儿”,将词人的烦闷心情写得活灵活现,更诉不尽对丈夫的幽幽思念。




晚清词人况周颐认为,最后三句虽然写得非常精妙,但被辛弃疾活学活用了之后,更是称为了佳作。他说的其实是《行香子·三山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农耕生活,其实说的却是自己想要退居山林,又想要等待朝廷立下雄心壮志的矛盾心态。它的最后三句,明显是脱胎于李清照同名词牌,但却是别有另外一番意味。它借用天气的时晴时雨,来说明政治气候的阴晴不定,匠心独到,而又容易理解。这句话,也写尽了辛弃疾报国无门的郁闷心情,比之易安词,又更胜一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9-8-2 10:18 | 只看该作者
怎样避免诗词中的新旧韵混用?
2019
08/02
09:11
梧桐树边羽飘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初入门径,新旧韵混用是很难避免的。


这就好像中国人和老外讲英语,不自觉地会讲“Chinglish”是一样的。平仄格律可以学习,平水韵也可以学习,但是你在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时候,本能地会使用最初学会的语言系统来思维,哪怕出口已经是英文,背后思维逻辑关系依旧是中文。这是本能。


旧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就像长大后才学习的外语一样。




诗,是人类感情的出口。


为什么现代诗如今大行其道?因为这个感情的出口是畅通的,没有语言文字的限制,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呼喊出心中所想。


而古诗词的平仄和各种限制则会在你的表达上加上各种弯道,让你的感情宣泄在这些弯道中逐渐沉淀、平和,激情逐渐消退成幽深、隐匿的含蓄。这种细水长流的感情释放方式很受中国人内敛性格的喜爱。所以国人到了一定年纪后,会逐渐离开现代诗而走向把玩字词的近体诗。就好像可乐和茶吧。大部分人最终会归于平淡,寂静,不再被那揭盖时的气体所感动。




而古诗词在当今的音韵系统下来说,其实是个过时的玩意。作为一种艺术品,他更讲究形式,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仪式感。咱们普通人喝茶,讲究的是入口,大师喝茶,更多讲究的是哪一套所谓的“茶文化”。


而使用古韵,更多意义上来说,是满足这一部分人心中的仪式感。


其实学习平水韵是重要的,因为你要学习古诗词,绕不过去的是对诗词的鉴赏力的培养,如果你根本不了解旧韵,朗读古诗词这种声韵作品会步步艰难。又何来美感?最终只会消磨你学习的信心。


但是在新作诗词的时候,就各人随意吧。本人虽然写五绝的时候尽量使用平水韵,但是绝不强求。因为水平不高,从来没有碰到过需要“不以词害意”这么高级别的问题,如果不合韵,不合平仄就进行字词的更换,或者干脆写古风就好了。所以在这方面并没有多纠结。




大部分背着“不以词害意”大旗的诗作者,水平并没有达到一字不能更改的境界,只是不愿意学习、修改、炼词罢了。这样的诗心,不能说没有感情,只是在表达的时候会在那些粗糙的文字和词句中掉了档次。


其实新旧韵的最大差异就是入声字,以及各种平水韵邻韵韵部在中华新韵中的重新组合。我们在写古诗词的时候,其实每首诗韵脚并不多,也就那么几个字。最简单地方法就是韵表查重。网上随时都可以查,拿不准就去搜一下,就可以避免新旧韵混用,也可以系统地查一下入声字。


其实,我们在读到古诗,觉得不通顺的时候,大部分情况就是入声字在作怪。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常用的入声字基本上一看就知。像那种背入声字表和平水韵部的努力用功,就好像背英文字典一样,本人并不赞成。只要你不是靠古诗词吃饭的教授专家,用这种方式去学习一种文字游戏,效率太低而且没有价值。




何况那些诗词大会的背诵专家,真地写出了一首好诗吗?


写诗还是以灵感为主,其他的都是辅助输出手段。


这就是个靠天分加上后天一些努力的事情。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这话才是爱因斯坦老爷子完整的话,别被前面半句给骗了。


不过话说回来,写诗这件事情,作者抒发完自己心里所想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天才关系也不大,无非不流芳百世罢了。


这有什么打紧?




爱都做完了,你还在关心用了什么样的姿势?


话糙理不糙,高雅的看官们别生气。


我写完了,心里舒坦了。谁还关心混用了新旧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9-8-2 12:33 | 只看该作者
海啸:书法是诗歌的另一只“眼睛”
2019
08/02
11:20
书法网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海啸:著名诗人,1973年出生于湖南隆回。1987年开始发表诗歌,代表作品有长诗《祈祷词》、《击壤歌》、《追魂记》)及《暮雪》等,出版诗集《爱的漂泊》、《最后的飞行》、《海啸三部曲》,主编《中国当代诗歌选粹》、《2004新诗代年度诗选》、《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朦胧诗精选》、《海子经典诗歌》、《百年中国长诗经典》以及《美丽悦读:中国经典诗歌读本》(30卷)等40余种。2003年创办《新诗代》并提出“感动写作”。现居北京。


海啸对书法的热爱,源于多年来在写作与阅读中的感受与体验。由心而至,亦是在岁月中不断沉积、出空的过程。他的字,已形成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备受关注,并被国内外众多机构和友人收藏。


诗与“诗像”|诗人海啸书法作品选辑




阿弥陀佛


长恨歌


长乐未央


达观


丹青





贾人渔父联


境界


可爱的中国


妙机


清明


诗像


太一生水
天上大风


无处幽篁




无邪


夕阳西下


西风诗《远行》


写作,写作


心经


应知故乡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4-20 22:32 , Processed in 0.06964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