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鱼象鱼说】今日诗词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6:54 | 只看该作者
华人少年作文比赛:我与古诗词的相遇
2019
08/30
12:01
人民网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图片来源:百度
我出生在美国,父母来自中国,从小我就在两种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吃着汉堡、薯条,听着京剧、评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都带给我很多美好的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我最喜欢的是古诗词。
从我记事开始,妈妈就时常给我和哥哥念一些像“儿歌”一样好听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爸爸还会用一幅幅图画来给我们讲解这些诗词,让我们知道诗人笔下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会背的诗词越来越多了,它们就像老朋友一样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当看到壮观的瀑布,我会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我参加钢琴演奏会,听到美妙的旋律,脑海里浮现的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我会想到远在中国的亲人,不禁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父母从小在我心里种下的诗词的种子慢慢发芽、开花。
上五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白静老师。白老师深深地爱着古诗词,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生命和力量。白老师发现我对古诗词很有兴趣,就开始系统地教我学习。白老师讲解诗词,不仅是让我明白每句诗的含义,还给我讲诗人的生活经历、诗词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我对诗词的理解也从解读字面意思到体会其中的意境,再到领悟作品的寓意。我慢慢地能感受到诗词所蕴含的美感和意境,能理解诗人的感情和精神境界。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勉励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017年春节,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评委老师们的妙语连珠、选手们的出口成诗、主持人的丰富学识都让我非常着迷。每一期节目,我都会跟着选手一起答题,一起参与,会为他们的晋级激动不已,也为他们的离开感到惋惜。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站上诗词大会的舞台,和评委老师面对面谈诗论词,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有了这个“小目标”,我开始更加勤奋地学习和背诵诗词了。
同年秋天,白老师鼓励我报名参加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海选选拔。我很高兴,同时也担心我的诗词量比不上国内的小朋友。白老师开导我,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展现出海外青少年的风采就好了。第一轮电话面试,导演考了我一些诗词及相关问题,我基本上都回答出来了。又过了一周多,我迎来了第二轮视频面试,题目难度要比之前大一些,我也尽力回答了大部分。接下来我就处于焦急的等待状态。眼看离节目录制的时间越来越近,我还没有收到节目组的通知,直到节目开始录制前两天,终于接到了导演的电话,告诉我入选了“百人团”,可以到现场参加这个节目。梦想变成现实,我满怀激动地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当我走进演播大厅时,感觉太震撼了!节目录制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朋友,大家的经历不同,但热爱诗词的心是一样的。在这个以诗词为中心的盛大节日里,我感受到了中国古诗词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无穷魅力,这也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参加完《中国诗词大会》回到美国后,我继续学习古诗词,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古诗词不仅让我的中文水平得以提升,还让我获得了历史、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对我来讲,古诗词就是一幅包罗万象的画卷,带着浓浓的中国味道,是我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诗词如春风化雨一般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让我的生命更加精彩!
(寄自美国)
(该文获第二十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7:39 | 只看该作者
意境最美且最含蓄的唐诗,不知道是写的是什么,却能进入你的心中
2019
08/29
23:3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中国诗歌向来追求含蓄,这其实和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都是含蓄的,很少用直白的语言。这种心理在诗歌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很多的诗歌当都在努力地塑造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就比如很多的诗歌,读完我们并不知道诗人写的是什么,但是却总是觉得是写得很美。不管是环境的描绘,还是情感的抒发,都有过人之处。读来让人感觉到清新,读来让人感觉到味道的醇厚。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首唐诗就是唐代诗人赵嘏的《江楼旧感》,全文虽然只有28个字,但描写的事情基本上非常简单。就是写一个诗人在一个月圆之夜,独自登上江楼所发出的感慨。他看到月光如水非常美丽,依稀想起了去年此时曾经有人和他一起来此地赏月。如今风景依旧,斯人何在?
这就是这首古诗当中所抒发的一种淡淡的哀愁,但是能具体说清楚诗人是因为什么而愁绪满怀吗?单纯的就是因为去年有人陪伴自己,而今年只是孤身一人。这其中或许有离别之愁,或许有思念之苦,也或许吧人生的命运放置在与自然界的对比当中,以永恒的自然来对比人生的有限。
我们并不清楚诗人在诗歌当中所表达的情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诗人在诗歌当中所写出的这种含蓄意味的意境之美,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今天我们或许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我们却写不出这样的诗篇。
很多诗人,很多评论家都曾经拿这首古诗和盛唐的《春江花月夜》相比较。相比《春江花月夜》的广泛接受,这首诗词的知名度要低了很多。而且相比那首古诗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和对于景色描绘的极致,这首古诗也是各方面都是有差距的。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首古诗的喜爱。
因为它其中淡淡的哀愁,因为它其中含蓄的意味,因为它其中清新的语句,因为它其中美妙的意境。这是纯粹中国式的诗歌,是纯粹盛唐的诗篇。虽然我们未必真正明白适应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但在此时此刻和我们的心理相契合,那就是这首唐诗最美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1:45 | 只看该作者
被误解的“诗佛”王维:“无我”是一种没有温度的高雅吗?
2019
09/01
09:00
界面新闻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的这首《鹿柴》对于中国的读者已是耳熟能详,在西方,它亦被视为中国山水诗的典范之一。著名诗人帕斯曾评价这首诗“将中国诗的一些特性推至极端:普遍性,无个性,无时间,无主题”。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首诗写出了一种“无我”之境,也就是所谓的“禅意”。相比李白的豪迈和杜甫的沉郁,王维在众多盛唐诗人之中显得格外“清淡”,甚至有些“高冷”,正因如此,王维被世人冠以“诗佛”的称号。在他最广为流传的山水诗中,人们很难看到诗人自身的影子,也难以捕捉到他的情感动向。这些山水诗大多写于王维中年归隐辋川之后,这似乎说明了,是大自然的空灵与幽静将诗人自然而然引入了禅宗之道,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鹿柴》作于开元末年,是王维的组诗《辋川集》之中的一首。在这个集子中,王维以游览辋川山谷时途径的二十处地名为题,为每一处景色赋诗一首,除了鹿柴外,还包括孟城坳、临湖亭、南垞、竹里馆、辛夷坞等。与《鹿柴》相似,这些诗多数不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只是描绘客观的自然世界,但在隐居辋川之前,王维与其他文人一样,是个积极入世、求取功名之人。自年少起,王维就显露出过人的天赋,二十岁出头时,王维已经完成了许多人的鸿鹄浩志——中进士、入官场、建功立业。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将诗人的命运推向了悬崖边,在受到一系列清算和排济后,他勉强保住了性命,隐退至辋川。
从“神童”到“罪臣”再到“诗佛”,少有人像王维一样在一生中经历了如此剧烈的转变。在近日出版的《诗人十四个》一书中,专攻古代文学的学者黄晓丹对王维一生的起伏与他在诗歌中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解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隐居期间的王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悠然而平静。他有悲愤、失落,也有惆怅、懊悔,这些内心深处的动荡难以平复,或许唯有寄情山水,甚至将自我消解于山水之间,才能对抗现实中的不堪。在黄晓丹看来,王维在晚年时期的“无我”已经不再只是玄辩,而是“自我否定的真实体验”,了解这一切之后,再去看他在辋川的山居生活,也会感受到别样的意味。
《诗人十四个》
黄晓丹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07《春山的追寻》
文 | 黄晓丹
神童与罪臣
在大学的古代文学课上,喜欢王维的学生非常少。学生最喜欢纳兰性德,接下来是李白,再接下来是苏轼。纳兰性德和李白是富有激情的作家,苏轼那么可爱,谁不喜欢?但王维如此缺乏认同者,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来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到他作品中最精粹的部分,二来他成就最高的中晚期诗歌所表达的禅悟与理趣也不是青少年乐于欣赏的。
我直到工作之后才喜欢读王维,感慨他早年、中年、晚年的作品风格差异之大。王维是少年天才且家世清贵, 父系为太原王氏,母系为博陵崔氏。因为被寄予复兴王氏的厚望,王维十五岁就离开家乡,成为长安城里皇亲国戚的座上客。那首著名诗歌“每逢佳节倍思亲” 就写于这个时期。
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这样记载 :
维将应举,岐王谓曰 :“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 :“《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延于上座曰 :“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 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
唐代的科举考试还不封卷,考生的声名也是考察范围之一。因此,当《江南逢李龟年》里那个“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岐王想帮王维获取科名时,就让王维打扮成伶人的样子,去玉真公主府上。王维以诗歌和音乐方面的才华获得玉真公主的赏识后,顺利考中状元。
王维少年得志时的作品,远非我们后来熟悉的《终南别业》或《山居秋暝》的样子,而多是古体乐府,比如写贵族女子奢华生活的《洛阳女儿行》、写贵族少年仗义疏财的《少年行》、写闺情的《扶南曲歌词》等。粗糙一点说, 少年时代的王维正是以后来纳兰性德和李白善于写的那些主题著称的。《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中对他的这些作品曾有精彩的分析。前几年《刺客聂隐娘》《妖猫传》等电影中,现代的美工团队极尽想象堆叠出的唐代长安繁华景象,使观众觉得如同幻境,但倘若照着王维早年那些乐府诗布景,奢华程度可能还要增加数倍。
王维的晚年形象也与神韵淡远的“诗佛”不同。安史之乱中,他没能逃出长安,虽“服药取痢,伪称喑病”,但仍被安禄山携至洛阳任伪职。乱定后,王维虽得以免罪,但内心极度痛苦。他晚年的文章中翻来覆去反省自己为何不能自杀殉国,其自我贬责、自我作践的程度,让人不忍卒读。
当贼逼温洛,兵接河潼,拜臣陕州,催臣上道。驱马才至,长围已合,未暇施力,旋复陷城。戟枝义 头,刀环筑口,身关木索,缚就虎狼。臣实惊狂,自恨驽怯,脱身虽则无计,自刃有何不可。而折节凶顽,偷生厕溷。纵齿盘水之剑,未消臣恶;空题墓门之石,岂解臣悲?今于抱衅之中,寄以分忧之重。且天兵讨贼,曾无汗马之劳;天命兴王,得返屠羊之肆。免其衅鼓之戮,仍开祝网之恩。臣纵粉骨糜躯,不报万分之一。况褰帷露冕,是去岁之缧囚;洗垢涤瑕,为圣朝之岳牧。臣欲杀身灭愧,刎首谢恩,生无益于一毛,死何异于腐鼠?
阅读《王右丞集》会觉得五味杂陈。早年那些才华横溢、设色明艳的乐府诗,每首之后都写着“时年十五岁”“时年十六岁”“时年十七岁”,俨然神童的得意;中年隐居辋川,恍然看透了生命的真相 ;晚年却深陷于懊悔之中。明治时代的日本僧人释清潭甚至认为王维死于自责 :“深痛叹此间之事,无疑促其早亡。……如无此事,则能后保十年余生。然四年弱即死,其原因可察。”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大概很少在其他诗人身上看到。
有些诗人终生感慨怀才不遇,而他们渴望的终点不过是王维的起点。他在二十出头时就拥有了别人渴望的一切,然后一点一点失去。中年时,他寄情山水之间,大概以为繁华剥落,已照见了五蕴皆空。没想到步入晚年,“无我”不再只是玄辩,而成了自我否定的真实体验。了解这一切之后,再回头去看他的辋川生活,更觉其中的理趣和情味并不是没有温度的高雅。
王维中年时隐居在陕西蓝田县西南十公里处的辋川山谷,这里原先是初唐宋之问的旧居。宋之问是武则天的文学侍臣。武则天曾令东方虬作诗,诗成,武则天大为赞赏并赐予锦袍,宋之问诗后成,武则天览毕,竟夺东方虬锦袍以赠。宋之问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后来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就是说他俩是齐梁缛丽过渡到盛唐气象的关键人物。宋之问约逝于公元712年,而王维营建辋川别业大概在公元744年左右,距宋之问去世只有三十余年,但王维眼里看到的辋川却是一片颓垣。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辋川集》的第一首就是《孟城坳》。“古人”“来者”并举的手法,很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但显然王维比陈子昂更具有哲学性。王维《辋川集》组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每首都表达了一组对立的呈现和消解。比如有和无、静和动、美和丑,而这首诗表现的,就是“现在”正在成为“过去”的意识。
在首句中,王维告诉读者,他的“新家”不过是一片衰朽的旧宅,很难说没有自我调侃的意味。但他的目的终究不是在讲景物,而是在讲人。宋之问先谄事张易之,又依附于太平公主,最后被赐死。在他身上,恩荣与惨怛的变化犹如翻云覆雨,自然容易使人生出“空悲昔人有”的感慨。但王维的不同在于他在宋之问身上看到了生命的普遍悲剧。来者复为谁?“复”字意味着当王维在凭吊古人时,已预见到在未来的时空中也已安排了对王维的凭吊。既然古人的“有”已眼见成空,今人又怎能幻想自己成为例外,永恒地持有何物?以此可见,王维晚年将整个辋川别业捐为寺产,但其起心动念却是在买下产业之时。在这片明知终将失去的田园中,王维将寓居过出了天长日久的意味,其“浮舟往来生,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才显得格外动人。
王维《辋川图》
《辋川集》只收有王维的五言绝句二十首,总共四百字,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澄澈明净而又生机盎然的作品。
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发展出无数的周边一样,《辋川集》周边产品的生产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结束。首先,《辋川集》带有一个极其美妙的小序,序只一句话:“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其名词之美已足连缀成文,不必再求文法。其次,《辋川集》收有裴迪二十首和作,每首都严循王维原唱意旨,但实在写得有点呆。而且,在创作《辋川集》的同时,王维画有《辋川图》但并未流传下来。从宋代开始,《辋川图》的摹作和借辋川图之名自我发挥的作品渐多,如宋代郭忠恕、元代赵孟頫、明代仇英、清代王原祁等都画过辋川景色,连现代人蒋勋也说自己当东海大学艺术系主任时,带领学生去把工地围挡都画上了辋川图。
《白鹿原》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
如果说中国人的心目中有什么精神家园的话,桃花源算一个,辋川也算一个,而辋川别业因为王维以诗画真实而具体的书写,使后来文人在创作时更有所本。前几年我看到台湾一位学者用文学地理学的方法研究《辋川集》,论文中附有一张二十一世纪辋川的遥感照片,并注明绝句中二十个景点大概所在之处。在这张照片上,山脉半数枯黄、辋水不见踪迹,川上有大片黄土筑成的高地,标注着“白鹿原”。其时由陈忠实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白鹿原》正在热映,我不由产生时空错乱之感,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那干旱贫瘠的土原居然就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的积雨辋川。这让我想起英国学者伊懋可(Mark Elvin)探寻“大象为何从中原大地消失”问题的著作《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再也不愿去想那张遥感照片上的辋川与王维的辋川有什么关系。白鹿原还是留给白嘉轩和鹿子霖吧,“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王维果然说对了。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诗人十四个》一书第一章,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4:33 | 只看该作者
一首只有两句的奇怪古诗,却几乎人人都会背
2019
08/31
10:38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2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
这是一首宋诗,而且全诗只有上面两句。很多人以为这两句只是民间流传的谚语,但是究其源流,我们可以看出,这显然不是。而且有意思的是,这首诗的作者和北宋文豪范仲淹是同时期人,而且,这首诗最早是写给范仲淹来看的。
北宋诗人范仲淹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麟,一个并不怎么知名的诗人。这位诗人和其它的很多文学家一样,学而优则仕,担任了巡检。不过由于常年出差,回头发现很多原来职位不如自己的人,现在全都在职位上超过了自己。内心起了波澜,所以就写诗一首,送给了当时的大权在握的范仲淹。
而范仲淹因为这两句诗,对苏麟多了注意,也最终提拔了他。在古代的入仕当中,文人之间的唱和多以诗文为主,其中不乏上下级之间的交流。这首诗与其说是一封引荐书,倒不如说是文人之间的诗词唱和。
除了这首诗,苏麟在文学史上并没有很出色的表现。但是这一首诗,却可以让他的名字被后世所记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4:47 | 只看该作者
两首词,两首诗,3000字,带我们了解不一样的花间派鼻祖
2019
08/31
21:58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一、温庭筠简论
今天我们提到晚唐文学史,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商隐和杜牧。他们两个人并称为小李杜,延续了唐诗最后的辉煌,确实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但同时晚唐文学史又不是被他们两个人所垄断的,其它的一些著名的诗人或者词人也在这一个时间段大放异彩。
不得不提就是温庭筠。文学史上对温庭筠的评价很高,他和李商隐并称为温李。实际上在整个唐末宋初的文学史,温庭筠的影响力甚至还要高于李商隐。遗憾的是,温庭筠作为花间派鼻祖,诗词内容的相对轻佻,影响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印象。
事实上温庭筠诗歌在当时的名气以及对晚唐五代诗风的影响都不逊于李商隐,在当时主要仍是以诗名世,他是晚唐五代公认的诗歌大家。
《旧唐书》代表了当时官方文人的观点,这本书中评价温庭筠
“诗赋韵格清拔,文士称之”,
并说
“初至京师,士人翁然推重”。
唐宣宗在诏书中更盛赞
“夙著雄名”、“词赋诗篇冠绝一时”、“以文学为极致,己霸一于此”
可以看出温庭绮在当时诗坛的名气和影响力。
二、温庭筠《花间词》:性别审美关照下的闺中女子
花间词词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文学流派,主要活跃的时间在外唐和五代中期,以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为鼻祖。所写的诗词大多风格柔媚,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
作为花间鼻祖,温庭筠确实给这一流派留下了非常经典的作品。比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整个花间词派基本上都是在描写女子的相思,而且对于她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服饰打扮都有细腻的描绘。在这首《菩萨蛮》当中,温庭筠表现的更为明显。
这首诗词所描绘的内容是一个女子早晨醒来还没有早起,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过程,整个过程描绘的非常细腻。“小山”指的是眉,“云”指的是“鬓”,“雪”就是“腮”,眉妆漫染,额上的额黄半明半暗的闪耀着,鬓边发丝散漫将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颊。
早晨醒来,昨晚上的妆容已经残破,女子“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慵懒的状态。而整个下片的词句都是在不经意中渗透女子的相思。“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以人面和花朵对比,“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以“鹧鸪”的成双成对凡尘女子的形单影只。
整首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
俞平伯《读词偶得》看来:
旨在写艳,而只说“妆”,手段高绝。
而在陈廷焯的笔下,则是推崇其表达情感之深厚
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
又如一首著名的《望江南·梳洗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全文只有27个字,但可以称得上是温庭筠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在那首《菩萨蛮》当中,温庭筠笔下的女子是在闺房之中,在这首简短的唐词当中,温庭筠笔下的女子走出了绣楼而登上了江楼登高望远,只为期待那远行的情郎早日出现在眼前。
女子“梳洗罢”盛装打扮,在江楼之上痴痴的望,可惜“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天地间一片苍茫,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没有收获理想的结果。女子“肠断白蘋洲”,只留下一幅让人伤感的剪影。
其中的意境悠悠,正如清陈廷焯《云韶集》所云:
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吾安得不服古人?
通过以上这两首词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温庭筠诗词的风格。作为花间词的鼻祖,他的诗词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尤其是宋词婉约词的一流派对于温庭筠的继承非常多。无论是欧阳修、晏几道、周邦彦还是吴文英,他们的作品当中都能够找到温庭筠花间词的影子。
事实上在很多评论家的眼中,温庭筠的诗词最能当得住“绮靡”这两个字的评语。
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中论述诸家诗风时,说
“温飞卿之绮靡”;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十三中评价到
“绮靡妖艳”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史湘云教香菱作诗时说:
“温八叉之绮靡”。
“绮靡”,就是温庭筠花间词的代名词。
三、温庭筠诗词风格的多样化
但是作为晚唐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温庭筠的成就绝不仅限于那些描写闺阁女子的花间词,另外还有两首唐诗非常精彩。而且这两首唐诗完全写出了和花间词不一样的内容选择、不一样的风格特征。
(一)羁旅行役中的思乡之情
古代文人为了此生有所成就,从少年时就要离开故乡,去远方追求梦想的实现。他们大多数人的一辈子都在到处漂泊,由此产生了许多的羁旅行役诗。而温庭筠的这一首诗最为精彩。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古诗我们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就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公元859年,48岁的温庭筠从长安城赴隋县,当道出商山。在道路的奔波当中感悟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感触,随即写下来这样一首精彩唐诗。
诗歌当中最精彩的是第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名气。只用十个字,就写出了多达十个意象,诗词内容非常丰富。
这一首旅途当中的思乡古诗,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充满深切的情感。“客行悲故乡”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诸多的意象都在含蓄的说明诗人心中的那一份苦涩。“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旅途景色虽然扎眼,但是却挡不住诗人“因思杜陵梦”昨夜梦回故乡的回忆。
在这首诗的当中,我们完全看不到花间词中香艳风格的描绘,而代之以更为深切的真情实感。清盛传敏《碛砂唐诗纂释》评价这手唐诗:
三、四非行路之人不知此景之真也。论章法,承接自在;论句法,如同吮出。描画不得者,偏能写得。句句早行,故妙。
(二)怀才不遇的怀古之思
温庭筠的一生和古代很多具有悲剧色彩的文人一样,身负才华却没有实现自我的机遇,而且他还是才傲物,时不时的在文学作品当中讥讽权贵。这也直接带来他在科考之中屡次受挫,终生不得志。所以当他走到古代一个著名文人的坟前的时候,以怀古之情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书写怀才不遇的悲愤。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首唐诗就是温庭筠的《过陈琳墓》。全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和那首著名的《商山早行》在诗词风格上存在相同之处。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三国时非常富有文名,后被曹操重用。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曾经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来到了陈琳的坟前,不胜感慨。他想到陈琳当年被曹操重用,而今天的自己“霸才无主独怜君”,无人识英才,顿觉心中悲伤。
但无论是久负盛名的陈琳,还是当年重用陈琳的曹操,都已经在历史的烟云当中化为乌有,他“欲将书剑学从军”,心中更加的悲伤。他想要像陈琳那样从军以求重用,但是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一定能有陈琳之幸运?想到这里,怎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呢?
所以《唐诗绎》评价这首古诗
此诗吊陈琳,都用自上伴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伤琳即以自伤也。
《唐七律隽》:
飞卿负才不遇,一尉终身,此诗借他人杯酒,浇自己块垒,读之堕千古才人之泪。
通过对以上温庭筠四首不同诗词的品读,我们可以看得出温庭筠的诗词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广泛。
他能够把目光投向于闺阁之中,写那些慵懒的是闺女子,甚至把她们的妆容细细道来;
他在旅途当中,也能够把目光投向于广阔的自然环境之中,继承盛唐诗歌的文学传统,展现出其中的意境之美。
同时在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也能够把目光投向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以怀古之情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温庭筠者,和李商隐齐名,却被小李诗名掩盖,花间派鼻祖本是文坛奇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4:47 | 只看该作者
开头一个字引领全篇,王维20字唐诗境界,乃是诗佛的高度
2019
08/31
21:32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相比李白杜甫,今天的人们对王维的诗歌的接受程度是最广泛的。因为相比李白的狂放、杜甫的悲苦,王维诗词当中浸透的那种自如的境界是今天的我们最为向往的。王维的诗歌向来如此,诗中有画,用非常简短的篇幅,就能勾勒出意境深远的景色之美。有的在其中还带有独特的哲理思考,无一不对我们今天的审美有极大的帮助。
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唐诗,可以说是王维最简单的唐诗,全文只有20个字,但其中勾勒的境界却无可超越。然而也正是这20个字,使得这首古诗成为了唐诗300首当中的经典名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唐诗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其中的环境非常简单,就是写王维孤独地坐在山林当中,一边弹琴一边高歌。这样的一个场景在王维的诗歌当中经常出现,因为他毕竟选择了归隐山林。那就注定这一生要和山林、山水、山月为伴。
这首古诗简单,写的是诗人月下独自我的游悠闲生活,遣词造句非常的朴素。写出了诗人安贫乐道、宁静淡泊的心境,其中更有一种高雅绝俗的境界,让今天陷于世俗当中不能自拔的我们心生向往。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此时的王维是孤独的。他一个人在这山林当中,但是开头的这一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他独自坐在竹林当中干什么呢?“弹琴复长啸”,在古典诗词当中,弹琴唱歌不单单是一种娱乐方式,而且也是诗人自我修养的绝妙途径。
王维在山林中修禅,注定和孤独为伴,但这份孤独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他弹琴,他高歌,真正的把自己的生命和着山林景色融为一体。而且这种孤独也是他自己有意为之。
“深林人不知”是他现在环境的结果,也是王维主动的选择。没有人知道更加有助于他在这里修行。即便是没有了知音,但是却能够收获“明月来相照”,也是一种绝美的境界。
这首唐诗之所以备受赞誉,就在于其中有绝俗的高雅境界。就如同陶渊明所创造的世外桃源一般,也让今天的我们向往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4:52 | 只看该作者
一人一首成名诗,首首足以传千古
2019
09/01
00:0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全唐诗》收诗49403首,作者2807人,然而就有那么几个人,作品仅仅流传下来十来篇,甚至只有两篇,然而一首诗,有的时候就是孤篇横绝的气势。
一首诗,有的时候是一份唯美的爱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简简单单的表述,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生活体验,一诗成名,当之无愧。
一首诗,有的时候是失而复得的力量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郊《赠婢》
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
一首诗,有的时候是妇孺皆知的经典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天宝十二年,张继中了进士;十四年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因而不少文士纷纷逃到苏、浙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一首诗,有的时候是一条年轻的生命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少年时就有才名,25岁中进士,死时还不到30岁。他是怎么死呢?据资料记载,凶手就是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刘希夷写罢此诗以后,还未对外示人,就被宋之问看到了。宋之问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十分欣赏,要求刘希夷将这两句诗送给他,被刘希夷拒绝了,致使宋之问“大怒”,遂“以土囊压杀之。”
一首诗,有的时候是孤篇横绝的气势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实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知道张若虚及其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5:10 | 只看该作者
古人9首劝学诗,最适合今天读
2019
09/01
07:21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一杯茶,一部手机,一份好心情。经典散文精选美文,我们一起品读。
本文来源于:读散文赏美文dusanwen.cn
开学啦,按照惯例,诗词君是一定要分享一些劝学诗词给大家的。
9月开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今天,一起读读这9首诗,劝君切莫负时光,须惜少年时。共勉!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悲伤了。
《杂诗十二首·其一》
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有益于自身的事。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少年时期辛苦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不要浪费了大好光阴。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莫负人生最好的时光!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到年老白头才知道要勤奋读书那就太迟了,后悔也来不及。
《劝学诗》
宋·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浪费。
《明日歌》
明·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天过去了又有明天,明天真的是何其多。人如果一辈子都在等待明天的话,什么事情都会办不成。
《湖上杂诗》
清·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我不羡慕那些神仙却羡慕少年,因为青春是最令人如痴如醉的。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这是最好的时光,也是最应该努力奋斗的时光。
-------------------
你若喜欢,记得点个在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09:5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古诗词,美到不言而喻
2019
09/01
11:30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诗词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那人生最细腻的情感,或喃喃自语,或娓娓道来。
一首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一首极美的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让你我陶醉其中,久久无言。
今天且随诗词君,一路流连在这诗词间,感受这岁月中最美的语言,最美的感情。
花开再美,怎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纳兰性德《木兰词》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
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很多时候,初见,惊艳。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平生。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天地如炉,谁不在其中烧。尽管各有各的辛苦操劳,难言之隐,需知做人顺势却如倒茶,逆势如饮酒,不妨满上一杯,慰藉平生。
敬你我一杯酒,生活总要继续,前路也总是光明的,且行且共勉。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世人千万,只择一人终老。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亲阅沧海,再没有见过真正的波浪;履历巫山,世上哪还有入眼的云彩?轻轻挥去一路上迷离的风景,我的心只和你的音容紧紧相依。
见多了舞榭楼台,灯红酒绿,看惯了莺歌燕舞,花径逶迤。就算把俗世的春色尽收眼底,也比不上梦里看一眼你盈盈的笑意。
韶华流逝,物是人非,风亦感伤,人亦彷徨。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千帆过尽,才开始知道回头;要等到流离失所,才开始懂得珍惜;等到物是人非,才会开始怀念。
世上伤病千百种,情伤病入膏肓,心病无药可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
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十年是一个恰好的跨度,看似不长,却足以让一个呱呱婴儿变成一个懂事孩童,足以让一个满怀热血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晚年。
然而时日再长,内心的思念就于是绵长。越是夜深,越是刻骨。
当真正的美好逝去的时候,回忆,又能挽留什么呢?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一个“已”字,可怕至极。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懂得珍惜。
聚散离合,人生平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时光的流逝,距离的遥远,可以使人淡忘很多往事,但彼此间的情谊,却永远都不会磨灭。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才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老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要怕,老话还说,人生何处不相逢。离别时,各怀思念,各自珍重。再度相见,你我一诉衷肠。
学会豁达,无论好的坏的,都是生命的风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
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跌宕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此生来生都愿识尽世间好人,读尽世间好书,看尽世间好山水,于愿足矣。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苦苦追寻,却总不见其影踪。
蓦然回首,才发现想追寻的人或事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将你我最好的思念,寄托在诗词中,但愿人可长久。
将你我最好的祝愿,藏匿在诗词中,但愿各自安好。
一缕缕最细腻的情感,编织在字里行间,用心糅合一起,最后成就一首首美到极致的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5:14 | 只看该作者
冷门而有韵味的小句,正如人群中独特的你
2019
09/01
16:59
诗经情话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01
拂罢淄衣此日轻,归来直向栗溪行。青山如故先迎我,到处秋华白露生。
——青弦《香炉山》
02
城邑熙熙近海崖。烟云磨洗古繁华。遍街犹种刺桐花。
客未来时春已老。风将过处雨初斜。人间各自记生涯。
——吴季玄《浣溪沙》
03
蝶舞平坡,禽翔止水,长郊晓日明霞。过马流云,穹庐乍现人家。东翁不扫庭前萚,任春风、长在梨花。转灵山,晚景分灯,暮色藏鸦。闲寻故旧庄门外,便轻呼表字,暗整肩纱。见也惊心,年来感事纷拿。还教戴月巡江去、小舷窗、听断琵琶。立多时,思到荆妻,有泪悬麻。
——种桃道人《高阳台 患癌有记》
04
自下吴江一梦遥,梅花竹影旧亭皋。小楼无寐停寒雨,半月如冰上石桥。
——种桃道人《又过垂虹》
05
泉台纵有翰林封,终是阎君勤笔工。撇此诗囊无债累,何方做鬼不从容。
——种桃道人《自寿》
06
风怀郁郁守苍苔,不遇奇缘不肯开。为报美人多眷顾,一宵吐尽一生才。
——李梦唐《昙花》
07
万里寻春到海涯,开元寺外访君家。行尽鲤城人不识,相迎只有刺桐花。
——李梦唐《泉州避寒寄香港友人》
08
美酒烟花贺四邻,举杯应道未归人。谁知此夜他乡客,犹自沉疴瞒老亲。
——李梦唐《除夜思亲》
09
何事看花到佛前,春风有力破禅关。江郎词笔今萧瑟,尚可从君赋牡丹。
——李梦唐《与孟依依约赋戒台寺牡丹时方暮春花谢殆尽先成三章以寄》
09
家国沧桑陌上尘,三生书剑与瑶琴。新诗写罢无由寄,今世公卿不解吟。
——李梦唐《今世》
10
我忧今世君忘我,君嘱来生我嫁君。今世不遗兰芷珮,来生犹系绿罗裙。已归复顾垂红泪,方聚旋分散彩云。恐有情深人薄寿,谁能陌路哭新坟。
——孟依依《我忧》
11
长车鸣夜过江桥。杯酒客魂销。繁灯细雨,萤窗旧梦,一地碎琼瑶。青衿红伞花光映,采采忆蘅皋。此夜归人,当年游女,木叶走波涛。
——李子《少年游 车过武汉长江大桥》
12
生活原来亦简单。非关梦远与灯阑。驱驰地铁东西线,俯仰薪金上下班。无一病,有三餐。足堪亲友报平安。偏生滋味还斟酌,为择言辞久默然。
——李子《鹧鸪天》
13
大城灯火夜缤纷。我是不归人。浅歌深醉葡萄盏,吧台畔、君且沉沦。莫问浮萍身世,某年某地乡村。梦痕飘渺黑皮裙。梦醒又清晨。断云残雨青春里,赌多少、幻海温存。一霎烟花记忆,一生陌路红尘。
——李子《风入松 出台小姐》
14
流云长带远山痴。心事畏人知。黄梅雨下,白茅风里,衣袂少年时。只今杯酒长安老,赢得是谈资。花讯倾城,歌楼傍月,灯火夜驰驰。
——李子《少年游》
15
灯火长安街晚,瞥过青花纸伞。或我不能逢,逢我去年人面。三愿,三叹,与子宛如初见。
——发初覆眉《如梦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0:25 | 只看该作者
他是大宋传唱度最高的词人,一生专攻艳曲,因一事得罪皇帝被封杀
2019
09/03
09:51
唐风宋月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柳永,福建崇安(武夷山)人,字耆卿,出生于南唐降臣柳宜家,因为排行第七(大排名),所以被后世称为柳七。柳永最初不叫柳永,而叫柳三变,字景庄。据明万历《镇江府志》卷三六载,“永字耆卿,始名三变,好为淫冶之曲。仁宗临轩放榜,特绌之,后易名永登第。”就是说,柳三变被宋仁宗拉黑了,换了个柳永的马甲,考上了进士。柳永两个兄长柳三接、柳三复也是才情绝艳,并称“柳氏三绝”。
柳永极为自负,对参加科举充满信心,以为自己“雁塔题名”只是举手之劳,“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但是赤裸裸的现实狠狠扇了他一记响亮的大耳光,第一次参加科举的柳永落榜了!得知这个不幸消息,正在欢场饮酒的柳永心底震荡可想而知。晚年柳永抚今忆昔,在其所作《戚氏-晚秋天》一词中回忆道: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据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狭邪就是青楼妓院,因为这些地方一般都在小街曲巷等隐蔽之处,故名。柳永名落孙山,心底的失落可想而知。黯然销魂之下,笔走龙蛇,一阙《鹤冲天》顷刻而就。一歌伎如获至宝,纤手轻挑慢抹,唱道: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下摊上了大事。 柳永是知名作词人,他的歌词流传相当广,也相当快,很快传入宋仁宗耳中。最令仁宗难以接受的是,柳永蔽履功名也就罢了,居然说什么“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花街柳巷的吸引力,居然比庙堂高廷还要大,这种粪土之墙,难不成还得摆上台面粉刷粉刷?当下毫不犹豫道:“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于是“柳三变”三个字上了宋仁宗的黑名单。
柳永一看,欲哭无泪,于是半自嘲半哀怨地逢人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跟武状元苏乞儿拿个金碗“奉旨乞讨”一样,从此成为大宋娱乐界的词坛教父,捧谁谁红。汴梁城中的歌妓,只要得到柳词的品鉴,立即声名雀起、身价百倍。很快在坊间就流传了一句俗谚:“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被柳永捧红的歌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位。
秀香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昼夜乐》)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柳腰轻》)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凤衔杯》)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木兰花》)佳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同上)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姿偏持俊。(同上)酥娘一溺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同上)
这些“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的大宋佳丽,为柳永词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洞仙歌-佳留心惯》——咏其眼。“偶认旧识婵娟,翠眉开,娇横远铀”《玉蝴蝶-误入平康小巷》——咏其眉。“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消袖举”《夜半乐-艳阳天气》——咏其脸。“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合欢带-身材儿》——咏其身。
“男不唱艳词,女不唱雄曲”,柳永词多是柔艳之曲,正适合十七 、八岁的歌妓演唱。其词凭借歌妓的妙曼歌喉鲜活生动地流行于当时,歌妓将柳永词演绎的淋漓尽致,使得柳永词成为一种文学、歌舞的艺术整合体,在歌楼舞榭、勾栏瓦肆、大街小巷尽情传唱。
柳永身为拥有超高人气的资深词人,和妓女在一起,不仅惺惺相惜,更是同病相怜。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之间坦诚相见,平等相处。柳永摒弃了士人把歌妓当“玩物”的观念,把她们当做知音。歌妓们也对柳永怀着深厚的友谊,给他寄来书简,柳永多数简带在身边,时时拿出来阅读。他欣赏的不仅是她们的体态和容貌,更是她们的才华和品格。这些欢场女子所看重的,也并不是柳永的金钱(实际上柳也没有钱),而是他的才华。
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玉女摇仙佩》)当日相逢,便有怜才深意。(《殢人娇》)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如鱼水》)结前期,美人才子,合是相知。(《玉蝴蝶》)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玉女摇仙佩》)
柳永打破世俗观念,率先提出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在北宋年间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这种裸婚观念,摒弃了世俗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排除了门当户对的陈腐婚姻观,深得歌妓们倾心,虽然只是一厢情愿。柳永死后,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无人过问,谢玉英、陈师师等歌妓感念他的才情和多年友谊,共同出资为他安排后事。出殡之日,满城妓女大放悲声。其实她们哭的不仅是柳永,更多是在哭自己的红颜薄命。
正是柳永对宋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歌伎伶工奉他为祖师爷,岁时致祭,相沿成风。直到明代,歌儿舞女们都会在柳永忌日这一天,不约而同地去他的坟前祭拜,称为“吊柳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0:34 | 只看该作者
刘禹锡最精彩怀古诗作,没有《乌衣巷》有名,但比《泊秦淮》更美
2019
09/01
22:31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3


时间来到了中唐时期,怀古诗开始越来越多起来。此时盛唐的风华已过,整个朝代的未来发展已经处于下坡路的阶段。这样的发展态势最容易被当前的诗人所感知。所以他们就登上故国,感悟千年的历史,写下一首首怀古诗作,并在其中渗透着对天下兴亡的思考。
对于中唐诗人刘禹锡来讲,他最精彩的怀古诗应该是《乌衣巷》。尤其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经意间的两者对比,体现出了时光悠悠的时代变幻。也正是因为浓厚的意境韵味,这首诗词入选唐诗300首。
刘禹锡还有另外精彩的作品,和《乌衣巷》所描写的地点是一致的。这首唐诗虽然没有《乌衣巷》有名,但是比杜牧笔下的《泊秦淮》意境更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首唐诗就是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刘禹锡登上了金陵古城。在这里感悟到六朝曾经的衰败。28字当中有千古兴亡,也寓意当时的唐朝统治者能够吸取前车之鉴的渴望。
这种诗歌的韵味非常足,和那首著名的《乌衣巷》一样,这首古诗也采用对比的方式来书写曾经的繁华,如今的凄凉。“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唐诗的一开始依然是景色的描写,但是词一开始已经有了浓厚的抒情意味。就是在这种景色的描写当中,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兴亡。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这是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景色。群山依旧,潮水依旧,它们不知道在这里存在了多少年,它们就如同见证者一般,见证了六朝如流水,见证了六朝的繁华,也见证了六朝的衰落。
今天它们依然在这里,而在诗歌的后两句更引出了一个更富有韵味的见证者。“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青山流水不过是现实固定的存在,而月亮如此循环往复,是一个动态的意象。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依然爬过城墙,赋予这一片残旧之地以淡淡的月光。
唐诗就到这里结束了,留在我们印象当中的这是一幅意境之美的剪影。在这里有青山有流水,还有天边的月亮。他们共同见证了这一片土地的繁华,也共同见证了他今天的衰败。今天的唐王朝,已经有了衰败的气象,而月亮依然还是那个见证者。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语中的,而这首《石头城》,更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0:46 | 只看该作者
宋代最有诗意的一首诗,全文28字,诗人不出名但最后14字惊艳
2019
09/01
22:42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3


相对于唐诗追求意境之美,宋代的诗歌无论是思想情感的抒发,还是题材内容的表达,都要单薄了很多。毕竟唐诗的高峰在那里摆着,后人实在难以超越。
但是诗歌当中的诗意,不管是在任何朝代都有可能会被激发出来。即便是宋朝的诗歌整体上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但并不妨碍偶尔会有经典之作。宋朝的诗人们也能够发现日常生活当中的诗意瞬间,并且把他们写的诗歌当中。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这首古诗就是宋代诗人刘攽所写的《新晴》,题目的意思就是大雨过后,刚刚迎来晴朗的天气。
这首古诗之所以充满诗意,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古诗的最后两句。“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人在夏日的雨后初晴,一个人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他或许会想起了远方的朋友。但此时院子里吹过来的风,就像是他的旧相识一般,非常从容地推开了房门,又掀起了桌上的书页。
这样一个美丽的瞬间,就是富有诗意的。诗人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南风以生命力,赋予南风诙谐的品格。本来雨过初晴之后,一阵凉风能够带来丝丝凉意,本就让人感觉到这个夏日的午后是多么的清爽。但是诗人把它吹开乱翻书这个细节加以描绘,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其实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不是诗人的独创。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李白的《春思》有“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融薛、李诗句于一炉,经过锤炼锻造,又添上绝妙的“偷”字,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原作。
古典诗词就是如此,包括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只要注重生活的细节就能够写出诗意的作品。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这个诗人,一生当中或许只发现了这么一个亮点,只有这么一首诗,就让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诗人这种写作手法也带给我们今天以启迪。所有鲜活的文学,都来源于鲜活的生活。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看待这个社会当中的一切,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0:49 | 只看该作者
李贺最经典的唐诗,写战争字字悲壮,但全文却是色彩斑斓
2019
09/02
23:21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李贺,也叫诗鬼。李白诗仙,杜甫是诗圣,刘禹锡是诗豪,白居易是诗王,到了李贺这里,却变成了诗鬼。
他的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色彩,确实有几分鬼魅之气。今天我们读他最著名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他虽然是一首写边关的古诗,但其中却有着色彩斑斓的颜色,确实是相当别致。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就是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他描写的就是战争的场面,一开始就拉开的架势,双方要进行一场鏖战。敌军“黑云压城”,唐军则是“甲光向日金鳞开”,丝毫也不泄气,表现了我军将士的英雄气概,战事一触即发。
这场战是发生在秋天,更是给战争的悲壮意味又增添了几分凉意。“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战场上被鲜血染成了紫色,战争的残酷性不言而喻。但是在诗人的笔下。却幻化出了另外一种神秘的色彩。
“半卷红旗”指的是战场谋略,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以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易水”让我们想起荆轲刺秦王易水寒,视死如归的气概呼之欲出。而在寒冷的季节,甚至连鼓声都敲不响。
最后的诗句乃是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爱国忠君的思想蔓延开来。报效君王,报效国家,报效朝廷,是那个时代普通人建功立业的最高愿望。
李贺因为自己父亲的名字和君王有重复的字,没有避讳,以至于没办法参加科举考试,郁闷一生。所以他只能把建功立业的这种渴望凝结在诗词当中。而五彩斑斓的色彩,就是这种渴望的外在展现。
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战场上的颜色并没有这么五彩斑斓。诗人却能够从容不迫地挥洒出其中的五颜六色,也在侧面回应了诗鬼这两个字的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1:39 | 只看该作者
您能把徐志摩《再别康桥》改成诗词吗?学会这几点其实也不难
2019
09/03
00:32
老街味道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前言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怎样把《再别康桥》改成一首古诗的形式?
老街以为,所有的文章或者新诗,都可以可以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如同翻译外国的著作一样,只要你肯作,总是能够翻译出来的。古人就常作此事, 无非是改得好与不好而已。
例如宋词人方岳《沁园春·隐括兰亭序》。
序云:“隐括兰亭序。汪强仲大卿禊饮水西,令妓歌兰亭,皆不能,乃为以平仄度此曲,俾歌之。”词曰:
岁在永和,癸丑暮春,修禊兰亭。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带山阴。曲水流觞,群贤毕至,是日风和天气清。亦足以,供一觞一咏,畅叙离幽。
悲夫一世之人。或放浪形骸遇所欣。虽快然自足,终期于尽,老之将至,后视犹今。随事情迁,所之既倦,俯仰之间迹已陈。兴怀也,将后之览者,有感斯文。
宋人特别喜欢做这种隐括词,苏轼、辛弃疾都有这种作品。老街闲来无事,根据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改编了几首诗词,权当文字游戏,练练笔墨。
一、改编的思路 注意这几点
在改变以前,我们还是先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录于此处作为参考: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改编别人的诗文第一要注意:原来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再别康桥》写的是惜别,这种题材在古诗词中比比皆是。
其次,注意其中主要的意象都有什么,这些都是自己的诗料。好比改造一个古建筑,砖瓦栋梁门窗拆下来要保存好,然后按照自己的设计重新组装起来。《再别康桥》里的夕阳、金柳、云彩、虹梦、星辉、长篙、青草等等都是需要利用的意象。这些意象可以略微改变,可以做减法,尽量不要作加法,即使作加法,也一定是和原有意象紧密相关的事物。
最后,把这些意象围绕主题,按照旧体诗的规则重新组装,调整到最佳状态即可。
改编诗文,就如前言里举例的隐括词,其实并不稀奇。只需要按照以上这种思路来作即可,当然,做的好不好就看个人造化了。
二、老街改编的几首《再别康桥》
1、绝句一首《再别康桥》
折柳暗笙箫,沧波青荇摇。孤舟载星月,不语过康桥。
五绝四句,放不下太多的东西,所以挑了几个极为重要的意象,即可表达离别出来。 离别有了,“惋惜”之意,藏在“不语”之中。
星、波、柳、笙箫、青荇、康桥都是原有的意象,加了一个月、一个舟,都和原有意象”星辉、长篙有一定的关联。
根据原诗的特点,桥、箫、篙、摇等韵部的字比较多,所以取平水韵【二萧】韵部。篙在【四豪】韵部,所以格律诗中不能用,但是可以用在词中。
2、填上四句,作五律一首 《再别康桥》
落日波中荡,软泥青荇摇。浮潭碎虹梦,折柳暗笙箫。云彩自来去,羁人不见招。孤舟与星月,缓缓过康桥。
五律八句,容量大了,放进来的意象就多了一些,又加上了落日、软泥、潭、虹梦、云彩等。略微难一点点的是中间二联对仗。
3、每句句首添两字,作七律一首《再别康桥》
遥看落日波中荡,水底软泥青荇摇。榆荫浮潭碎虹梦,江风摆柳暗笙箫。
无心云彩自来去,羁旅行人不见招。一叶孤舟载星月,离魂缓缓过康桥。
五言律诗每句添上两个字就七律。荫,在古韵作去声,因此用作平声是需要用”阴“,用仄声用”荫”。
4、减一字,拆一句,作《鹧鸪天》
金柳江潭艳影飘,等闲别却暗笙箫。天边落日波心荡,岸底青泥荇带摇。
云两片,水半篙,孤舟缓缓过康桥。沧溟一叶星辉满,寻梦离魂不可招。
⊙⊙,⊙⊙ 。⊙⊙,⊙。
⊙ ,。⊙,⊙,⊙。
鹧鸪天的第一句必须押韵,第六句也必须押韵,这就比五律和七律多出来两个韵脚。好处是词韵可以用诗韵的邻韵,因此“篙”也可以作韵脚了。
5、去两句,调整一下作《浣溪沙》
金柳江潭艳影飘,等闲离别暗笙箫。白云自在不须招。
青草长篙人悄悄,星辉明月水迢迢。孤舟一叶过康桥。
⊙,⊙,⊙。
⊙,⊙,⊙。
《浣溪沙》不仅仅是去两句的问题,而多了两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式,所以需要将七律中两组⊙换成⊙。
结束语
旧体诗可以改成现代诗,现代诗当然也可以改为旧体诗。 只要动笔,就没有改不了的文章。就像上面说过的,改得好不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无论好坏,权且当作文字游戏,闲暇时练练笔也未尝不可。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味抒情,其实并没有写出康桥本身的特点。古人论诗,如果写某地或者某物,不具有某地、某物的显著特征,这首诗可用搬运走描写其它地方或者其它物体的话,算不上佳作。
因此改编起来也简单一些。
有诗友们喜欢这种文字游戏吗?欢迎一试身手。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27 猛将张巡两首律诗 被认为应和六经放在一起接受致敬
餐霞红日晓悟道谪仙知 观唐习律合集11-20 老街味道原创律诗十首
观唐习律26 盛唐之人选盛唐之诗 常建排名第一李白第二没有杜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1:55 | 只看该作者
《长恨歌》用840字叙事,此诗四句足矣,千年来收获无数美誉
2019
09/02
09:35
小珏说历史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2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一个最为强大的王朝,由此暮气沉沉,再也恢复不到巅峰时代了。这一点,不光我们知道,唐朝人也已经很清楚认识到了。无数文人哀叹唐玄宗由明变昏,葬送了一手好牌,为此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长恨歌》。
《长恨歌》一共120句、840字,它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反映了那个历史转折点的社会现状。这首诗很长,却不拖沓,正如明代文学家瞿佑在《归田诗话》中所说:“乐天《长恨歌》凡一百二十句,读者不厌其长。”其实,这只是翟佑的上半句,他下半句是:
元微之《行宫》才四句,读者不觉其短,文章之妙也。
元微之就是元稹,白居易的终身师友。现在不算出名,但在当时和白居易并称“元白”,小珏认为他的成就在唐朝诗人之中,排进前十可能有些困难,但排进前二十,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元稹的的为人,特别是私生活,历来为人所诟病,但他的诗歌确实非常棒,比如今天要说的这首《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很短,只有区区4句20个字,翻译起来也不复杂,理解起来也没有多大的难度,但在历史上却好评如潮,赢得了无数大家的点赞。诗中原意是指在空旷冷落的古行宫中,宫花艳丽却更加衬托了宫人的寂寞。满头白发的宫女们无所事事,只能闲坐在一起说说唐玄宗。
看起来,这首五绝属于“宫词”系列。这种题材的诗歌,是以宫廷故事入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盛衰。在元稹之前,出现过一个写宫词的高手叫做王建,他写过宫词百首,据说素材就来自于同宗宦官王守澄,可信度极高,不仅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对于研究唐朝宫廷也有非常大的辅佐作用。
然而,王建的百首宫词,在许多文学大师看来,也不及元稹的这一首《行宫》。明代著名文人胡应麟就在《诗薮 内编》中毫不掩饰地表明了立场:合(王)建七言《宫词》百首,不易此二十字也。
那么,这首《行宫》到底好在哪里呢?诗歌的长短不是好坏的评价标准,甚至连诗歌的文采也不是最重要的标准。纵观历史上得到认可的好诗,最重要的是要有画面感和诗意。
所谓画面感,就是要用笔墨,勾勒出场景。这种不用颜料的方式,才是诗歌要表达的最高境界。诗人用字在读者脑海中勾勒画面,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但观这首《行宫》便是如此,诗人这20字一出,废弃行宫、白发宫女的形象立即丰满起来,根本不用细节描写。
说到诗意,就更容易理解了。那就是要留有余地,不必要事事说清,说透。读者不是傻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好的诗歌,就可以像一盘已经非常美味的佳肴,呈献给读者,让他加入佐料,进行二次创作。这个过程,就是作者与读者隔着时空相互配合,相互沟通,从而让诗歌能够产生更大的共鸣。
《行宫》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诗意十足,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白发宫女守着寂寞行宫,这其中有多少伤心往事,又有多少悲欢离合,诗人点到即止,让读者再加工。她们是悲剧性的人物,又是历史的见证者,她们闲谈的故事,是多么令人神往。而且,她们说的是玄宗,其实就是玄宗朝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到底说的是爱情,还是政治?作者不说,完全交给读者。
所以,这首诗诞生之后,好评就没有中断过。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就指出“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清朝诗人沈德潜也夸赞道: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5:23 | 只看该作者
最豪迈霸气的88句诗词,谁是千古豪放第一人?
2019
09/02
20:55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李白(飘逸洒脱,豪气干云)
李白(701年-762年)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3.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5.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
6.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
7.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8.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9.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南轩松》
10.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11.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江夏别宋之悌》
1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13.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蜀道难》
14.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
15.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16.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7.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
苏轼(豪放中尽显旷达)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1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19.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
20.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2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
22.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
23.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南乡子》
24.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25.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
26.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27.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
28.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鹊桥仙》
29. 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虞美人》
30.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杜甫(沉郁顿挫,心系苍生)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一生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3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3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5.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
36.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兵车行》
37.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
38.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诗》
39.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
4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1.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42.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江汉》
43.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太白》
44.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恨别》
45.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归雁》
辛弃疾(豪放中倾尽悲壮)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46.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47.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48.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
49.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
50.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
51.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破阵子》
52.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
53.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54.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
55. 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水调歌头》
56.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
57.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送湖南部曲》
陆游(雄起奔放,沉郁悲凉)
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58.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59.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0.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1.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62.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63.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64.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65.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
66.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水调歌头》
67. 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汉宫春》
68.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文天祥(铁血丹心)
文天祥,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6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70.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71.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金陵驿》
72.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南安军》
岳飞(精忠报国,豪情壮志)
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73.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74.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满江红》
75.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76.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寄浮图慧海》
77. 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题翠岩寺》
78.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79.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朱敦儒《鹧鸪天》
80. 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王安石《浪淘沙令》
8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82. 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元好问《临江仙》
83.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84.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唐寅《桃花庵歌》
85.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贾岛《剑客》
86.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87.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88.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6:03 | 只看该作者
古诗词中的秋雨,滴滴都落在心头
2019
09/02
10:48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5


秋雨
秋天的雨
没有春雨般细腻温柔,
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热烈,
却是如此地宁静、典雅。
《微雨夜行》
【唐】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
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
无点亦无声。
初秋的雨,不再是匆匆忙忙,它从容、舒缓、胜似闲庭信步,款款淡淡舒卷自如于无垠的天空中,更有一份人生的自如与散淡。
《咏秋江》
【宋】林逋
苍茫沙嘴鹭鸶眠,
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
一蓬烟火饭鱼船。
有没有在初秋赏一川烟雨?有微黄的芦苇,有缓缓上升的炊烟,时不时还会飞过几只水鸟,一切静美的就像一幅水墨画,你也成了画中人。
《桂殿秋》
【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
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
小簟轻衾各自寒。
秋雨寒,寒人心。雨飘飘洒洒,往事过眼云烟,掩书长叹“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雨夜思君归,待君归时再话雨夜,那时的心情肯定与现在不一样。
《如梦令》
【清】纳兰性德
黄叶青苔归路,
屧粉衣香何处。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风吹去了一些秋雨,却吹不散满腹心绪,若可以,就请秋风带来一些你的消息,以慰相思。
《睡起作》
【宋】修睦
长空秋雨歇,睡起觉精神。
看水看山坐,无名无利身。
偈吟诸祖意,茶碾去年春。
此外谁相识,孤云到砌频。
秋雨连绵,不如睡去,一觉醒来,天气处晴,空气更是说不出的清新,丝丝凉意,沁人心脾。独坐山前饮茶,无忧无恼自在。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声响起时,兀然独坐,静听天籁,只有听凭“古往今来多少事、都随风雨到心头”。
也总会令人相信,雨过天晴,必定是一个碧空万里,天高云淡,清风送爽的金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0:40 | 只看该作者
陈子昂这首诗是抄来的吗?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2019
09/04
06:37
老街味道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前言
前天回答了一个关于陈子昂的问题:怎样欣赏陈子昂的千古名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题主所说的这两句诗是化用了前人的作品,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但是现代人未必知道,总以为是诗人的原创。南宋周紫芝的《竹坡诗话》中说过:
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
陈子昂这两句或者说整首诗,都脱胎于南北朝谢朓的一首作品。
一、《春夜别友人》 简析
这两句诗出自于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在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及第,年方24岁。这两首诗应该是在此前陈子昂离开家乡时的作品。我们先看看陈子昂的作品再去比较一个谢朓的原作。
1、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起句是对仗,不但是上下联对仗,而且还是句中对。如果仔细看一下的话,这首诗的前三联都是句中对。第一句写的是夜宴送别,杯盘交错。
2、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出句要注意,思,是仄声,离堂思琴瑟,平平仄平仄。思,作为仄声时,多用作名词,例如秋思、离思。用作动词时一般是平声,如相思。动词作仄声的思,最有名的是:一弦一柱思华年。
注意上下联其实是有区别的,从句子结构看似乎都是主谓宾结构:别路--绕--山川。但是“离堂思琴瑟”的意思是“(在)离堂(人)思琴瑟。
上联典出诗经《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3、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这两句表示宾主双方喝起来通宵达旦,不忍分别。说这两句是千古名句有点夸张。
隐,表示月亮落下;没,表示星河渐渐消失在黎明的天空。这两个字下得准。上下联都省略了一个(于)字:明月隐(于)高树,长河没(于)晓天。
4、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唐朝得国都是长安,怎么诗人去了洛阳呢?因为洛阳是唐朝的东都。
陈子昂及第的公元684年有两个年号,文明元年(公元684年)9月6日,临朝称制的武则天改元光宅,大赦天下。"光宅"意思是"光大所居",即"建都"之意。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 以洛阳为首都 。
陈子昂应该是离开家乡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前往洛阳,好友设酒宴为之践行。
这首诗前三联都是2-1-2结构,未免单调缺少变化。不过要注意同样是2--1--2,同样看上去象是主谓宾结构,但是前6句有三类不同句法:银烛吐青烟;离堂思琴瑟;明月隐高树。
另外有古代的诗评家认为每一句的中间字都是仄声:吐、对、思、绕、隐、没、洛、在,也是一个小毛病。
二、从谢朓《离夜》脱化而来
上面说过,陈子昂的这首诗是整体化用而来,原版是谢朓的《离夜 》 :
玉绳隐高树,斜汉耿层台。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
翻潮尚知恨,客思眇难裁。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杯 。
喜欢作诗而不是读诗的人可能会注意到,谢朓的诗避免陈子昂前六句的雷同,颔联是2-2-1结构: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
很明显陈子昂的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脱胎于”玉绳隐高树,斜汉耿层台。“玉绳,常泛指群星,被陈子昂换成了明月。而长河就是斜汉,银河的两个不同说法。晓天代替了层台。
其它的诗中意象,离堂、山川没有变化,银烛代替华烛,琴瑟代替清琴,表达的都是离愁别恨。
黄庭坚曾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但是陈子昂的这首诗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区别是把谢朓的古体改成了一首五律。
三、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
正如南宋周紫芝所说: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古人很多的诗作都有所本,例如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脱胎于乐府诗集《梅花落》 :
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
空海和尚在《文镜秘府论》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唐朝诗人随身带有前人诗歌的手抄本,作诗苦思不得时,就打开“锦囊”看一看:
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文镜秘府论》
不知道陈子昂喝酒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个“随身卷子”放在身边。或者很多过目不忘的”最强大脑“本来就储存了成千上万首古诗,自己创作时不由自主带出了古人的零部件。
结束语
鲁迅曾经有一段话说: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太圣”,大可不必动手。
不过他又接着说:
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殊亦可笑。
其实每一代人恐怕都有这种感受,总觉得好句子都被古人写尽。宋朝的王禹偁写了首诗: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春居杂兴》
没想到撞到了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绝句漫兴》
古人的诗作,只要读书多的人,估计都能找到”前人作语“。只不过陈子昂是有意,王禹偁是偶遇。老街以为,化用也好、偶合也好,只要是好诗,英雄不问出处。
@老街味道
您能把徐志摩《再别康桥》改成诗词吗?学会这几点其实也不难
观唐习律27 猛将张巡两首律诗 被认为应和六经放在一起接受致敬
餐霞红日晓悟道谪仙知 观唐习律合集11-20 老街味道原创律诗十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5:29 | 只看该作者
30首最美落花诗词,朵朵芬芳,从春华到秋实
2019
09/03
13:57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春天花开,秋天花落,这是自然规律。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过花开的春日,来到了落花的秋节。曾经花满枝头,百花争艳;现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从含苞待放到怒放枝头、成熟凋零,花朵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美好。它的一生,甜如歌,美如画,陪伴我们从春日走到秋时。
纷飞的落花,告别春夏,迎接秋时,你看到它的美了吗?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曲江》
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画堂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点绛唇》
宋·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浪淘沙令》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浣溪沙》
宋·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落花》
宋·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葬花吟》(节选)
清·曹雪芹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夹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摸鱼儿》
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宋·黄庭坚
洪福僧园拂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著游人撼落花。
《欸乃歌戏王穉川》
宋·黄庭坚
花上盈盈人不归,枣下纂纂实已垂。
腊雪在时听马嘶,长安城中花片飞。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落花。
花开花谢,有时候带来的不一定是岁月匆匆的感慨。有些东西,注定随时间流逝,但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都不妨且行且珍惜。
风来了,听听风;花落了,看看花。
心素如简,自在安然,在落花纷飞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读着这些最美的落花诗,珍惜飞过眼前的最好的那一瓣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4-27 14:39 , Processed in 0.09763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