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08:50 | 只看该作者
圣严法师:如何在工作中相互体谅
2019年09月12日 15:3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3人参与) 收藏本文     
要练习心平气和地处理事要练习心平气和地处理事
  文/圣严法师

  如何在工作中相互体谅?

  大家一定听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礼尚往来’这两句话,只要我们主动地尊敬、赞歎、肯定他人,那对方也会尊敬、赞歎、肯定我们。

  反过来说,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傲慢,而且动作粗暴的人,别人也会以傲慢、粗暴的态度回应你,那我们所处的社会、家庭等环境就会因你而被污染了。就好象是带著病菌的人,将病菌传染给周围的人,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就变成流行的传染病;但相反的,如果这个环境里,很多人都感染流行病,而你不但已经打了预防针,而且还劝别人去治疗,告诉他人怎样把病治好,这样,对于所处环境的问题与人就产生了净化的功能。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我们常常会原谅自己,却不能够原谅他人;要求他人,却不要求自己;常常把他人的缺点看得很清楚,却故意忽略自己的缺点。因为人几乎都是有惰性,而且是自私的,都希望他人给我们利益,却不愿意付出奉献。

  很多人虽然想要付出、奉献,也有慈悲、宽容等提升人品的观念,但总缺乏实践力。遇到状况使不上力时,就自我安慰说:‘毕竟我还是凡夫,慢慢来就好了……。’总是给自己找台阶下,总是掩饰自己、袒护自己,却不停地要求他人,这样只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裂痕,无法透过包容体谅,相互提升。

  相互体谅,也可以从身仪、口仪、心仪,这三方面来做起。所谓身仪,就是日常生活的规矩,包括吃饭、走路时的威仪。口仪呢?就是要说赞歎、勉励人的话,如果一开口就说粗话、俗话,那就是没有口仪。

  好的身仪或口仪都须以‘心仪’为根本,所谓心仪,就是让心随时随地有规范,心中经常保持平静、喜悦,即使遇到非常恶劣的情况,还能够甘之如饴。心仪,实际上就是链心、观心,使自己的心不受外在环境所影响、所左右,不去想对错。我常常说:‘有理由的固然是理由,没有理由呢?没有理由也是理由!’

  所以如果有人对你的态度不好,不要因此对这个人产生厌恶的心,因为他有这样的状况一定是有原因的,可以找个时间和他谈心,主动给予关怀。你可以说:‘这几天看你的心情好像很不愉快,我想一定有原因,能不能告诉我究竟发生什么问题?你要说出来,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一来,问题就容易弄清楚了,也许他根本没有问题,也许是听到什么人说了一些让人不舒服的话,也许只是你做了什么事,让他觉得很严重。

  如果真的是自己做错了事,就向对方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样做是错的,我不是故意的,以后我会改进。’这样就没有事了。如果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他遇到其它不舒服的事,你可以安慰他,而且自己的心中不要产生烦恼。如果你心里还有‘这家伙可能下次还会对付我’的想法,那你就是自寻烦恼了。

  要常常提醒自己,别人发生了问题,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要因为他表面的反应而产生烦恼。所以,待人要有宽阔、柔和的心胸,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让自己以及相处的人感到欢喜,广结善缘,而没有遗憾。如果抱持这种心态,无论身在何处,你一定是愉快的。

  工作便利贴

  所谓心仪,就是让心随时随地有规范,心中经常保持平静、喜悦,即使遇到非常恶劣的情况,还能够甘之如饴。

  (来源:圣严法师文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15:30
“近事男”,“近住女”这些佛教徒的称谓你都听过吗?
2019
09/12
15:04
上海玉佛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9
佛法讲究众生平等

人人都可信佛

皆有可成佛的可能

然而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从修行层次上而言

佛教徒也存在着不同的身份

佛教徒,有在家四等和出家五等。在家的四等分别是近住男、近住女、近事男、近事女。出家五等,则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近事男

在中国也被称为居士,音译为优婆塞、邬波索迦,又作清信士。指受五戒的在家男子,有亲近三宝、奉事如来之义。五戒指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近事女

音译优婆夷、优婆斯迦。和近事男相对应,指受持五戒的在家女子。

近住男

指受持八戒或者住在寺院的在家男众。八戒内容包含五戒的内容,再加上六戒着香华(即不戴花环,不涂香),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即过午不食)。

所谓“近住”,是指所住境地接近阿罗汉,或者是亲近阿罗汉而住,因其心乐于出离世间,故又较“近事”优胜了一层。

近住女

指受持八戒或者住在寺院的在家女众,和近住男相对应。


沙弥

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不足20岁的初级出家男子,称为沙弥。沙弥是梵语,意为勤策男,意思是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又有息慈之义,谓当息恶行慈。其地位低于比丘。

沙弥尼

和沙弥相对应,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的出家女子。

式叉摩尼

意思是“学法女”,指沙弥尼和比丘尼中间阶段的女性出家者。一般认为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使沙弥尼习惯出家生活和戒律。


比丘

受具足戒之后的男性出家众,称为比丘。比丘有乞士、净命、怖魔、破恶等意。

比丘尼

与比丘相对应,指受持具足戒的出家女众。


虽然佛教徒有不同的身份

但是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众生皆有佛性,皆有成佛可能

因此无论处在哪个等级

都可以发菩提心

受菩萨戒、行菩萨道

在学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支持 反对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15:39
一切顺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
2019
09/14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要尽力而为,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就顺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强求。

因果是同时存在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一件事,只要把因做好,结果就会出现。一切随缘就好,剩下的老天自有安排。

生活,让它随缘吧!

佛曰:一切随缘,能得自在。

唐朝的药山禅师,有一天在庭院里打坐。忽然他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问他的两个弟子:“这两棵树,是繁荣的好呢?还是干枯的好呢?”

其中一个弟子道吾回答:“繁荣的好。”另一个弟子云岩却说:“干枯的好。”

这时路过了一位姓高的侍者,药山用一样的问题问他,他回答说:“繁荣的任它繁荣,干枯的任它干枯。”

道吾在禅上好荣,所以后来的弘法事业光辉灿烂;云岩喜欢枯,于是他选择了隐居独处于山林深处。谁又能说他们的选择孰好孰坏呢?

人生最怕什么都计较,最后都是两手空空如也。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全都住在缘分的尽头。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才是最好的活法。

人生如梦,梦中如何谁都无法言喻。那些意料之外的欢乐喜悲,即便你能力再大,也无法全部控制。

生活充满了不如意,当你回首往事时,却也发现当初过不去的坎坷也不过如此。看淡是福,少点执着,就会多点幸福。

生活,就让它随缘吧!人生不必做到事事都尽如人意。那些意外也许就是生命中的惊喜,多点随缘,多点自在。随缘,是达观,是洒脱,是顺其自然,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人生苦短,珍惜当下

禅宗曰:饥来吃饭,困来眠。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一切当下即了,何来烦恼?

有个小和尚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对他来说,清晨起床扫落叶是在是件苦差事,尤其是在秋冬之际,冷风总会带来更多的落叶。

清扫完这些树叶总是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小和尚对此头痛不已,于是一直想要找个好法子能让自己轻松些。

有个和尚听说后,跟他说:“明天打扫之前,你先用力摇树,把那些落叶统统摇下来,这样你后天不就没什么落叶要扫了吗?”

小和尚听后,隔天大清早就来到院子里,站在树前使劲摇晃树干,然后将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这一整天,小和尚都十分开心。

可到了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这才明白,这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惟有认真地活好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该发生的你怎么阻挡也阻挡不了,不会发生的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了,就无怨无悔。

四季皆不长久,方才有四季长久。花开必有花落日,花谢另有花开时。所以烦恼什么呢?人生如棋局,输赢得失相伴其中,只有挣脱心灵的枷锁,打破心中的块垒,才能追求一份宁静淡泊,淡看世间风云。

人生苦短,充满遗憾,那些人和世界我们都来不及一一看完。所以不要再随意浪费自己的时间了,珍惜当下的每一分幸福,才是我们最值得去做的事情。

人,不能重活一世。这一世的相遇,来世难再有。这一世的富贵荣华都将化为浮云,只有内心的快乐才是永恒的,所以,请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才最珍贵。


一切顺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

佛说,命里一尺,难求一丈。人生,自有天注定。得到或者失去,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是人力能够更改的。

从前有个国王,很少珍爱他的小女儿。一次下雨,小公主 看到于水打在花园水池里冒起了一个个水泡,晶莹如珍珠,心想:“太漂亮了!如果能把它做成花环就好了。”

于是,小公主请求国王。国王一听连连摇头:“这怎么可能呢?”但是公主执拗的要求,国王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下令召集所有能工巧匠,为女儿制作水泡编成的花环,“如果做不成,我就杀了你们!”

工匠们无不震惊,但惶惶无策。后来,有位智慧的老公匠想出了办法,他对公主说:“尊敬的公主,我可以为您制作花环,但不知您喜欢的水泡是什么样的,请您亲自捞取所喜欢的水泡,我立即开始制作。”

公主开始捞取水泡,可看好的水泡一碰,就破了。公主试了又试,一天下来终于厌倦,放弃了这个用水泡做花环的计划。

她跑去跟父王说:“一点意思也没有,水泡太不结实了,就算做成花环戴在头上,一会儿就破了!”

是啊,世间万事万物,有什么不会破碎?就算你能一直抓着,有一天它自己都会碎。


果子熟透了就会烂,花开到最盛就开始败,塑料会老化,钢筋、水泥也有使用寿命——世界就是如此,不承认、不相信、不愿接受也没用。接受这个事实,一切随缘,心里就能平静,就不会执着,不会在人和事物变化、败坏、失去时充满痛苦。

我们这辈子能得什么,能得多少,都只是眼前的,不执著于此,放宽心随缘对待,一切顺其自然,该发芽的地方自然会长出小草。

喜怒伤心事,胜负平常心。大喜大悲都是有损身心的事,无论得失、无论聚散、无论胜败,皆是平常,皆是历练。

生活中是悲是欢,总是去经历。就算经历很多的无奈和痛苦,内心的淡然足以抵挡所有的风雨,祝福别人的幸福,善待那些存在的风景,在人世间许一个愿,化解内心的烟火纷争,菩提烦恼,再无分别。

人生,随缘便是福!一切顺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
支持 反对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0:21
恭迎鸠摩罗什圆寂日:陛下请放开那个和尚
  特别提示:本文获菩菩公园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或与原作者联系授权!

  【辣么佛】陛下,请放开那个和尚——陛下表酱紫

  他生于贵族,容貌倾城、才智倾国,诸多枭皇雄主为他不惜兵戎相向,几个政权甚至因他先后覆灭。

  他是二乘融通的大比丘僧,却被迫娶妻生子妾侍成群。金庸小说人物“虚竹”的著名香艳经历,就是以他的遭遇为原型创作。

  他一生辗转,被多个王权禁锢,在乱世战火的夹缝中,却成为“译界第一流宗匠”。

  《金刚经》中 “六如偈”即出自他手。他译风优雅文采斐然,留存无数旷世经典,至今1600多年,仍无人能增减改动一字。
支持 反对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13:32
凡事有因果,万事有轮回,去留有天,一切随缘
2019
09/15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佛经有言:“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际遇时,果报还自受。”为善为恶的种子会在因缘成熟之时,开花结果,需要自受自报才可了。

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要得到人生美好的果,必须怀一颗慈悲宽容的心去做该做的事情。

凡事皆有天意

佛说:“去留有天,一切随缘。”冥冥之中,天意常在。人生得失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有些事情,缘分比努力更为重要。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曾向众弟子说道:“近来感到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劝慰不一而论。

其中有一位弟子却问道:“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禅师十分安详,他以一种亲切的口吻反问:“你说怎么样才好呢?”

弟子毫不犹豫地说:“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保福禅师听到如此答复,很是高兴,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面对生死,自有天意。如果能生死由它,生死自如,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人生,凡事都离不开一个缘字。缘分,妙不可言。缘分未到,万事皆难。你一直苦恼着的,等缘分一到,自然能水到渠成。

人生,一饮一啄皆有天意。注定相见的,自然能见;注定别离的,强求也留不住。有些一见钟情,不过是前世的情缘,今生的天注定。

凡事,自有天意。不是你的不必强求,该是你的,老天也不会忘记。人生,得失随缘。


一切有天意,更是因果

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个大雨天,一位老太太恰好路过百货公司便进去躲雨。进去后,走走看看,柜台人员看到这位老太太就知道不是来购物的,所以根本没有人搭理她。

只有一个年轻人,十分热情地上前问道:“老太太,需要我什么服务吗?”老太太也很直率地告诉他:“我是进来躲雨,待会雨小一点我就走了,我不买。”

这年轻人说:“老太太,您不买我们也很欢迎您的光临,您有任何需要一定告诉我。”说着,还搬了把椅子过来,“您走累了,坐一下。”后来,老太太离开的时候,他还送到门口,帮老太太把伞打开,才把老人送走。

老太太走之前,看了看这个年轻人,然后说:“你可不可以给我一张名片?”这年轻人赶紧把名片递给老太太。

过了段时间,这个年轻人接到一份工作邀请,原来是那天进来躲雨的老太太,她买了一个像城堡一样的房子要装潢,指定要年轻人来负责此事。

年轻人有这样的机会是怎么来的呢?敬老、恭敬他人、乐于服务他人,他一生的福报、光荣都是靠他这颗心感召而来的。

人生,一切有天意,更有因果。缘分靠天安排,幸福靠人努力。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世事随缘,做好自己,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尽力过后只需等待,其他的随缘就好。一切以善为先,行善举,种善因,自有善果。

人的祸福都是有因果的,你的一举一动便是一种因果。

所以,不用羡慕别人的福报;也不用抱怨自己的不顺。一切全是你曾经种下的因。你今日种下什么因,来日必定收获什么果。


凡事有因果,万事有轮回

佛经上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过去种什么因,现在就受什么果;现在造什么因,未来就结什么果。

明代有户人家叫吕玉,吕玉家的儿子喜儿在六岁那年走丢后再无踪影。于是,吕玉外出,打算边做生意,边打探喜儿的消息。

几年后,吕玉来到陈留县,在厕所里捡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包里装满了银子,大约有二百两左右。

吕玉等了一天,不见有人来寻,只好找到一家客店住宿,等待失主。巧的是,客店里遇到了失主陈朝奉,吕玉二话没说,便将所捡之物,原物奉还给了陈朝奉。

陈朝奉喜出望外,当下就要与吕玉均分这银子,吕玉不肯。陈朝奉见实在不愿,便请吕玉到自己家中做客,还提起自己的女儿,想与吕玉结为儿女亲家。吕玉叹气一声,便将儿子走失一事讲了出来。

陈朝奉想起之前买来的一个男孩,如今也已十三岁了,想将那男孩叫来送与吕玉聊以安慰。吕玉一见,痛哭流涕。原来,这竟是他当年走失的孩子。

父子相聚,陈朝奉一家也非常欢喜。后来喜儿与陈员外之女做亲,子孙繁衍,五世其昌,出了很多达官显贵。


凡事有因果,万事有轮回。世间一切,皆逃不过因果。为善为恶的种子,不管历经多少年月,仍会埋在泥土里滋长。

人生,就是一场轮回。人活着,心善为首。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上天从来都不会偏袒坏人。你的善良,或许会被辜负,但不用伤心,因果自有安排。

世间一切有因果,人间无常善为福。因果轮回,是对你的善良最好的保障。你的善良,终有善报。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儒家圣贤文化
支持 反对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16:20
世态若空即清净;俗情一了即成灰
2019
09/15
14:59
佛法僧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在寺庙门口看见这样的一副对联:

世态若空即清净;俗情一了即成灰。

吃了一惊,真的,我们在俗世中的情感一了结,不都化成灰烬吗?

可悲者,是没有俗情不了的,因为人生是如此短促。

人生苦短,是人生最大的悲剧,面对这个悲剧,唯有觉悟,才能快乐地过活。

在人生的痛苦中还能觉悟、能快乐,并能使别人也觉悟、快乐的人,是最勇敢的人。

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成灰的俗情中看见清净的空性;也唯有这样的人,

才能在寒冷的情之灰烬中,保有温热无畏的性情。


人俗仙

俗,是人谷,一个人往山谷里走,于是他成了“俗”。

仙,是人山,一个人往高山上走,于是他成了“仙”。

佛,是人弗,“弗”乃“不是”,脱离了世俗,佛从凡人中来,而又不再是凡人也。


情感禅

情,是心青,一个人的心地能辽阔如青草,就能包容人间的一切,真心的对待。

感,是心咸,一个人对外在所对映的一切都是心的作用,是一切由心的意思。

禅,是单示,是简单的表示,简单的意念。


无所不在

美丽,无所不在。

丑陋,也无所不在。

爱,无所不在。

恨,也无所不在。

因为,心念无所不在。

一个人心地光明,他的世界就有阳光照耀;一个人心地幽黯,他就会在阴暗的世界中萎缩。




业,就是我们从前欠这个世界的债。

障,就是我们往昔因为欲望而造成的盖子。

因,就是我们过去种在心田的种子。

果,就是我们现在与将来的收成。

缘,就是与世间相流动的电流。

空,是我们舍去了一切所得的真实,也是我们得到了一切之后的舍弃。

没有任何现象是无意义的,为恶时的喜是悲剧的开始,行善时的悲心则是一切喜乐的根苗。

没有任何存在是毫无理由的,我们欠这世界的债,必会偿还,在还清了一切之后,莲花才从水面开起。


两只眼睛

情感是我们心的眼睛。

智慧是其中一只,慈悲是另一只。

当我们过度钟情的时候,一只眼瞎了,因为钟情使我们痴。

当我们生起怀恨的时候,另一只眼瞎了,因为怀恨使我们嗔。

一个爱恨强强烈的人,两眼就会处在半盲状态。

在我们从爱欲中得到菩提,有更广大的爱时;在我们连那些可恨的人都能生起无私的悲悯时,我们心的眼睛就会清明,有如晨曦中薄雾退去的湖水。


众生的心

众生的心,清楚时就散乱了。

菩萨的心,在散乱中更清楚。

众生的心,静下来就睡着了。

菩萨的心,在睡着时犹沉静。

散乱的心如风中之烛,动摇不定,不能起用。

静下来就睡着的心如河水封冻,见不到水里的游鱼。
支持 反对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0:36 | 只看该作者
放下自私自利,烦恼自然消失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8-26 06:31:25)转载▼
分类: 随机说法
放下自私自利,烦恼自然消失

我们的心态很重要,心态若是调整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包括世间的这些福报也自然而然会有,想躲也躲不掉。



那些大德高僧们要的不是名闻利养,但他们把火点燃了,灰自然就有了,没有办法,躲不掉啊!比如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躲到喇荣沟里去了,也没有躲掉啊!大家若是真心想跟佛学,想跟上师学,就要这样学,最后世间的福报躲也躲不掉。



自我解脱也是一样。如果你真正有利他心,真正能利益众生,一切烦恼和痛苦自然就会烟消云散。大家现在是不是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的事?那就发菩提心,真正地去利益众生,那时就不会有任何的烦恼了。烦恼怎么生起的也许你不明白,也不用弄明白,你只要发菩提心,放下自私自利,烦恼自然就没有了。



我们是不是因为没有吃的穿的、没有钱财和地位而烦恼?不是,这些都不是烦恼真正的因。自私自利、我执我爱才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若是有一天你真正放下了我执我爱,放下了自私自利,你就再也不会烦恼痛苦了。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具备什么条件都是如此,所谓“地狱和天堂没有差别”就是这个意思。到那个时候,无论你是街上的乞丐还是宝座上的国王,都是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幸福。



其实人是烦恼还是快乐和钱没有关系,在没有看破放下之前,乞丐有乞丐的烦恼,国王有国王的烦恼,都一样烦恼痛苦,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的痛苦,有钱没钱都一样。若真正看破放下了,也都是一样的快乐幸福。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很深,不明白也正常,这就是平等。



我们既然遇到了大乘佛法,就应该好好地发菩提心。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山下,多发菩提心,多发利他心——利益众生的心,去对治我执我爱,去对治自私自利,这个是根本。



此前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烦恼痛苦的根源,所以很难解决问题。今天我给你们讲明白了,烦恼痛苦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现在我们就要放下自私自利,要发菩提心、利他心。如果你能明白,甚至能深信不疑,那你今天到山上来,尽管很辛苦,但是意义重大而深远。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34


分享:
6

喜欢

4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905)┊ 评论 (3)┊ 收藏(1) ┊转载(13)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解脱的心要下得狠一点
后一篇:在心里立下志向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发评论]
欧热措

至诚顶礼大恩根本上师仁波切!!!
8月26日 08:49回复(0)

幸运百合J调风浪

开心
8月26日 08:54回复(0)

扬弃2017

自私是万恶之源。顾自己而不伤害别人不叫自私。所谓自私就是为了自己的官能享受,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完全不注意别人的感受。
8月27日 16:06回复(0)

法名-心海

好了
9月8日 23:59回复(0)

发评论
正阳斋随笔 :

小新小浪炮炮兵张富贵旺狗悠嘻猴酷巴熊更多>>
就不买你股市发霉陈水边裁员音乐贴你抢车位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新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解脱的心要下得狠一点
后一篇 >
在心里立下志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4000520066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0:40 | 只看该作者
打开心扉去拥抱一切,最终寻求解脱的幸福
转载2019-09-14 08:01:12
我执有一个特性,就是烦恼。凡是有烦恼的地方,就有我执在。——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秋吉尼玛

前不久,有幸与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一起散步,上师关于“无常”和“执着即烦恼”的开示令我如饮甘露,豁然开朗。是啊,万法无常,执着才是痛苦的根源。放下执着,意味着幸福的到来,那是真正的自由。

值遇佛法之前,我就像是骑着野马的疯子,充满了恐慌,只能紧紧抓住一些似乎可靠的“救命稻草”——财富、家庭、事业、梦想、爱情……,以为只要紧紧抓住就万事大吉。

不知不觉中,心性的天空被贪婪、怨恨、痴迷、傲慢、疑惑、嫉妒的乌云所笼罩,此生在毫无实义的漂泊中空耗了近四十个年头,无时无刻都苦不堪言。虽然自己偶有意识想要摆脱,却由于缺乏智慧和无始以来的习气而没有力量对治,终究无法自拔,只好把那些“稻草”抓紧再抓紧,实不知那执着恰恰是所有烦恼与痛苦的根源。

九十年代初,我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万众瞩目的高等院校录取,人杰精英当然满目皆是。我在原来的生活圈中自认为是凤毛麟角,来到新的环境,满眼皆是强力的对手,争先恐后却处处败下阵来,无形的压力不知不觉中时刻笼罩着我。

终于,心中的愤懑找到了喷薄而出的出口,在一次突发事件中,我看似有理地挥舞着拳头,甚而举起了刀……鲜血溅在墙上、脸上……我被开除了。

我流放了自己,躲到一个无亲无故的城市。事隔两年,我重新考回那所大学,亲朋好友都感慨我的坚韧不拔,我也再次踌躇满志,但愚昧的我丝毫没有觉察,这是我执的又一次胜利。

再次上大学后,对名利的贪求驱使我咬牙生扛,一刻不停地在功名利禄的道路上攀爬,小有成绩就徒生傲慢,不可一世;偶遇挫折,又辗转反侧,一蹶不振,像名利的奴隶一般片刻不得安宁。孰不知,浮华俱是过眼烟云,若罔自向外驰求,转眼白了少年头,待到大限,两手空空啊!

而立之年,成家立业,经历了些许人生的变故,貌似对功名利禄看淡了许多,其实是出于无奈罢了。

此时却对感情产生了极大的执着,每每回家探望父母,都要一厢情愿地去安排他们的生活,买回去很多自以为可以尽表孝心的物件,教他们如何使用,完全没有顾及家人的感受,好像是让大家都来看看这个儿子有多孝顺,这自我标榜似的“关爱”真是让人羞愧啊!

而父母无论怎样都应和着我,慈爱地承受着我带给他们的一切,待送走我后,我留下的许多的负累却只有他们才能体会。现在想来,自己口口声声的“爱”其实都是自私,是强制的“要求被接受”,是索取“你们也要如此爱我”的筹码,真是可悲。

二零零八年的元旦,是诸佛菩萨不舍众生的慈悲引领我皈依三宝,是希阿荣博堪布与佛无二的智慧和悲悯给了我这个在凄冷暗夜里不断漂泊的浪子如父般的拥抱。

在希阿荣博堪布的引领下,我试着打开心扉,试着去拥抱一切,试着为别人着想,试着给予无私的爱……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子孙满堂,这些恩恩爱爱的执着曾经像无形的绳索,捆缚着我,稍不如我意,就怨天尤人或针锋相对,在患得患失中尝尽苦楚。

而现在我才知道,世事无常,夫妻因缘尽时,还得分手;子孙满堂,却任谁也不能代为死亡;高朋满座,也只如擦肩而过的路人,毕竟分离。今日佳偶,怎知不是昔日冤家;今日对头,又怎知不是过去父母。

希阿荣博堪布的开示有这样一句:阖家团圆从来不是我们心目中幸福的体现。我们最大的幸福是解脱。所以只要一家人都走在通向解脱的路上就满足了。这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啊!

文章选自菩提洲网站——佛子心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5:44 | 只看该作者
冶开禅师法语:非心亦非月,皎皎光明洁
2019
09/17
10:19
五台山文殊道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冶开镕禅师语录》卷第三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中秋。师拈拄杖云:无量百千妙法,红菱角上展开。一千七百葛藤,藕丝孔中收纳。寒蝉无语,蛩韵吟秋,岩桂芬芳,香风扑鼻。

寒山云:我心似秋月,澄潭光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先师定老人云:我心非秋月,无得亦无说;牛矢比麝香,南无佛陀耶。天宁则不然:非心亦非月,皎皎光明洁;彻底一轮辉,处处同欢悦。卓杖下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6:53
隆莲法师:原来佛门中的“空”是这个含义
2019年09月17日 08:07:16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0人参与0评论


隆莲法师(图片来源:四川尼众佛学院提供)

佛法中观“我”是不是真的实有,认识到这个“我”是烦恼、业的根本,而众生就是整天被这个“我”所牵引、左右。

世间人说佛教把本来有的说成没有——是说瞎话,岂知佛法是从根本上看问题的,各个宗派的看法也有深浅不同。

从某个角度看,唯识宗没有中观宗看得彻底,中观宗的应成派与自续派的讲法又有所不同。世亲菩萨的《三论玄义》就是讲般若理。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都是讲空理。《百论》有一百个论,都是总结三论讲空的道理。

佛法不同于世俗谛。世俗谛是世间上的人认为的真理,是习惯,是俗成共许的。圣义谛是圣人的智慧所亲证知的真理,所以是“深般若”的看法,表示不同一般俗人所见,“深”亦有“重要”的意思。

“时”:是菩萨用深入的眼光看世间宇宙问题的时候,是心用功时。

最后讲“行”字,“行”是心深入一层看问题的时候,这时得出了“五蕴皆空”的道理,世间上的人认为空就是没有,所以佛法说“万法皆空”——有人会说佛法是睁眼说瞎话;我们说“空”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世间人又说和尚在诡辩,说的话不尽人情,一会说空,一会又说空不是没有。

从前般若宗流行时,空理没有讲清楚,俗人称为“鼠唧鸟空”,如鸟啄树之声“空空”作响。

般若里讲空讲得很透彻,大家都知道释迦世尊被尊为“空王”,说出家是入空门,若不把空讲清楚,佛法里就叫“断灭空”。

更不能讲得笼统,应下一个界限,即“空”的是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是没有,除了“没有”的,还有没有“有”的?

简单说“空”就是空掉我们的执著——凡是对每一样东西起的执著,我们认为万物是实有的,这种看法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因为万物都是缘起性空,而并非说东西不存在。

如桌子是存在的,若在这个东西上起了“这个东西是不灭的、是实实在在有的”这种错误认识——就叫执著。

即使最小的执著都应破除,如果保留一点都是流转生死的根子。佛已断尽了金刚习气,也即是断尽了众生最坚固的执著,我们应把所执的对象找出来。

本文节选自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支持 反对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10:26
宗舜法师:药师法门意义及修持仪轨
2019年09月17日 15:0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无尽传灯精舍设计塑造的琉璃药师如来像(图片来源:宗舜法师微博)无尽传灯精舍设计塑造的琉璃药师如来像(图片来源:宗舜法师微博)
  文/宗舜法师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

  我曾给我的《药师经》讲座起了一个题目,叫“幸福健康的佛法”。《药师经》的核心,第一个是带给我们幸福,这个幸福包括今世的利益,也包括来世的利益。今世的利益是在财富、家属(就是你的家人家庭)、职场(即药师经里说的官位)、寿命等等方面给你帮助;同时,他会遮止你在世间的各种灾难,比如横死、犯小人(有人在背后作障碍)等,《药师经》对魇(yǎn音演)魅咒诅有遮止作用。来世的利益,就是我们死后的利益,比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药师琉璃光国土。但是,这些利益、这些幸福还不是最终的。药师如来希望

  我们最终能够成佛,获得究竟解脱。另外,求健康是《药师经》一个重要的宗旨。虽然健康也可以包含在我们前面说的幸福之内,但是由于本经特别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针对不健康的办法,所以我们把健康这块单独提出来。《药师经》涵盖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幸福和健康。《药师经》是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健康的一部经典。相信大家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生活状况都有深刻的了解。妙湛老和尚生前常说:“莫忘世上苦人多。”释迦牟尼佛特别宣说药师法门,可以说正是为了利益这些苦难众生。今日专修药师法门,是极为契机的。

  第二、释迦牟尼佛揭示的重要性

  我们先看《药师经》凝聚着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什么样的苦心。

  古往今来,大家对《药师经》始终重视不够。追求利益是不是一件坏事,这是我们在学药师法门的时候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药师经》里面讲的各种利益是一些不正当的追求,释迦牟尼佛为何要苦口婆心地宣说此经呢?而且,为什么《药师经》不由他人发起,而是由曼殊室利(文殊室利)来做发起者(请问的人)呢?因为发起这个经典的人,要么是一个对此好奇一无所知的人,要么是一个久修通达,配合佛演一出戏的人。因为只有他才明白这部经的重要性。这部经的发起人,既不是舍利弗这样的声闻大弟子,也不是普通的菩萨,而是被称为智慧第一、三世觉母妙吉祥的文殊菩萨来问。我们用佛教常说的一句话来说,《药师经》非文殊师利菩萨不能问,非释迦牟尼世尊不能说。没有文殊的大智问不出东方药师净土。这在《药师经》的结尾是有呼应的。佛问阿难,你对我讲的药师佛的这些本愿功德相不相信?阿难拍胸脯保证说,我对佛说的一切肯定没有怀疑,“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但是,在早期的东晋译本里,记载的是阿难是有怀疑的。因为《药师经》多次宣讲,第一次听经的时候,阿难是真的怀疑了,他假装说不怀疑,但是被佛识破了。我的意思就是要告诉大家,深信不易啊,信心的生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这一段,佛对文殊师利讲完了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种种本愿功德后,佛问阿难是否相信他为文殊师利说的内容。阿难回答说,既然是您所说的话,我哪里敢不相信呢。佛却马上说,“阿难,汝口为言善,而汝内心狐疑不信我言。”你是口里说好,但是内心深处是根本不相信我说的话,“阿难,汝莫作是念,自毁伤败汝之功德。”你不要这样怀疑,你这样狐疑不信败坏的是自己的功德。“阿难,我见汝心,我知汝意,汝知之否。”我明白你的心意,你知道吗?“阿难既以头面着地,长跪白佛言,甚如天中天所说”,真的是您说的这样子啊。“造次闻佛说是药师琉璃光极大尊贵,智慧巍巍,难可度量,我心有小疑耳敢不首伏。”我忽然听说,心里是有小小的怀疑。您现在点破了,我哪里还敢不承认啊!“佛言,汝智慧狭劣少见少闻,汝闻我说深妙之法无上空义,应生信敬贵重之心,必当得至无上正真道也。”你如果是真相信我说的,你将来就一定能够成佛。

  佛说的不是大家都会相信,有的时候你口里应着“我相信”,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怎么会说谎话呢,但是心里想“真的是这样的么?”其实心里是在怀疑。所以,在《药师经》里面,佛对阿难说,这部《药师经》不是普通人能学能信能修的。

  佛第二次说《药师经》再问阿难,这个时候阿难是真的没有疑惑了。佛接着说,《药师经》的甚深之境,不是普通人能够明白的。你现在能够接受是药师佛和释迦牟尼诸佛世尊的威神加持。佛说,“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对于药师法门,普通的菩萨都信不了。只有一生补处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地藏这些菩萨,才对《药师经》深信不疑。

  这是等觉菩萨才能学的一本经,他们才有真实的信心。大家今天肯信肯修肯受,是何等深种的善根,是何等大的福报!按照《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善根少生因缘得生彼国”,同样,能够听闻信受《药师经》的也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的。

  求长寿、求富饶、求官位、求男女,这四求有的人厌之如毒蛇恶蝎;但是有的人求它求不得,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痛苦。怎么办呢?《药师经》明明白白地说,只要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佛早就已经预见到我们这个时代的这些问题,所以佛才特意讲了这部经,解决我们越来越严重的现世的这些问题。

  第三、大德对药师法门的感悟

  古往今来弘扬药师法门的人虽然比较少,但清代以来,逐渐被大家重视。

  清代玉琳国师讲“人间亦有扬州鹤”,是讲《药师经》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统一,是不离于世间而能完满出世间的事业。玉琳国师在《题药师日课语》中说:

  予辞恩绝尘,不暇披览。偶入藏,阅《药师如来本愿功德》,不觉手额失声,愿人人入如来愿海也。或问:“何于此经惊叹如是?”告之曰:“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为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癸巳之夏,山居不宁,偶奉亲归养江上。晏如程君以刻成《药师日课》见示,此出人意表。是经流传已久,编成日课未之闻也。乃得之吾江之善士为之助喜,信能修持,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玉琳国师的侧重点在于学佛人无法忘记和放弃世情(世间的感情和物质欲望)的时候该怎么办。你如果想解脱,就要学习《药师经》。所以,玉琳国师强调的是不离世间法而修出世间法,一手抓住我们现世的享受,一手抓住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或者说出世间的解脱)。这就是《药师经》的一个特殊之处,并不要你完全放弃世间所有。

  弘一大师则提出药师法门的“四种利益”。在《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中说:“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其所谓第一种利益:维持世法。《药师经》对于维护我们家庭、社会的稳定有帮助。第二种利益:辅助戒律。我们的戒律持起来都不圆满,都是有缺戒的,还有犯戒,怎么办?这个时候不是机械地像法院一样判你有罪,你要堕落下地狱,这个不能解决问题。《药师经》更多的是说犯戒之后怎么办,我指给你一条什么样的出路去弥补,如何忏悔还净。药师佛发愿,持我的名号,让你还复清净不堕恶趣,决定不堕三途恶道。这就给了我们末法时代这些犯戒破戒堕落之人一条出路。所以,弘一大师说它能辅助戒律。第三种利益:决定生西。念《药师经》保证你百分之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四种利益:速得成佛。念《药师经》成佛很快。

  特别对于东方净土与西方净土的沟通之处,弘一法师强调说:“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于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于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在在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著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然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无尽传灯精舍药师佛堂

  第四、修药师法门与修念佛法门并无冲突

  关于这个问题,向来多为专念阿弥陀佛的净土行人担心。其实,《药师经》中明明白白地指出:

  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菩萨,乘(chén)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ɡènɡ )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这一段要点有二,一是药师佛发愿帮助那些想往生西方净土、但信愿并不坚定者,临终派八大菩萨送行者往生西方。所谓东送西迎,是真正的“双保险”。二是,没有发愿往生的行者,因药师如来的愿力功德,临终生于善趣。即使是生在人间,也有各种殊胜过人之处。包括甚至可以做转轮圣王等。可以说,药师佛不仅解决我们现世问题,来世问题也负责解决。最终令众生速成佛道。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十三祖,终生都在弘扬西方净土法门,但是在他的《文钞》里保留下来了两篇为刊刻《药师经》写的序。他写道:“《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请注意这句话。印光大师说,药师法门是能够让我们离苦得乐的无上妙法。大家今天来听讲药师法门,是不是跟平时修的西方净土法门矛盾了?不要担心。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药师法门是“禅教律净之总持法门”。意思是说,药师法门和西方净土法门一样,总摄禅、教、律、净,也是一个无比殊胜高妙的法门。所以他说:“故受持者,或生净琉璃世界,或生极乐世界。待至豁破凡情,圆成圣智,则直契寂光,东西俱泯,而复东西历然。随愿往生,则与弥陀、药师,同归秘藏。是名诸佛甚深行处。”他在《药师佛像赞》中写道:“十二大愿德难量,称名即得脱苦缰。待到业尽情空后,东西原是一觉场。”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是同一个道场,不要认为西方是西方,东方是东方。这个是针对念佛求生西方的人讲的。因为有的念佛人说,我修其他的都是假的,念阿弥陀佛就好了,念观音菩萨都觉得是夹杂,念《金刚经》就是夹杂,更不要说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说,“东西原是一觉场”,这两个根本就是同一个地方,不要误以为东西是两处。印祖见地高明,破除我们念佛修净土的人在这方面的执着。这些话,加上前面弘一法师所谈到的“决定生西”,我们怎么还会有兼修药师法门会妨碍专修念佛法门的错误认识呢?

  第五、应采用《药师经》的哪个版本?

  这个问题一般人可能没有想到,但研究过本经的,一定会想到《药师经》译本据经录记载有五种之多:(一)东晋帛尸梨密多罗译(317~322)本,名为《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二)刘宋慧简译(457)本,名为《药师琉璃光经》;(三)隋代达磨笈多译(615)本,(四)唐代玄奘译(650)本,名为《药师如来本愿经》;(五)唐代义净译(707)本,名为《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其中,刘宋慧简译本其实是抄录东晋译本,故后被剔除。其他四本均现存于大藏经。其中前三译强调药师佛之功德,简称《药师经》。义净所译者,简称《七佛药师经》,详述七佛药师之本愿及其陀罗尼。一般最通行者为玄奘译本。

  但自古以来,民间流通本则是一种以玄奘译本为底本的“补遗本”,即在谈到八菩萨送往生的时候,玄奘译本没有列明菩萨名字,于是后人根据东晋译本补入“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菩萨”。

  在后文“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之后,据义净译本补入说咒一段,从“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至“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尽管这样的增补是何时何人所为尚待考证,但印光大师在“《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重刻序”中指出:“此经系唐玄奘译,文理畅顺。而八菩萨名,与说咒一段,二皆阙如。东晋帛尸梨蜜所译之《大灌顶神咒经》‘第十二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有八菩萨名。唐义净所译之《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有说咒一段文,凡四百二十八字。三经实本一经,以流通已久,致贝叶脱简,各据所得之梵本以译耳。而药师如来拯拔初机,咒力居多。以故前人取帛尸译本八菩萨名,义净译本说咒一段添之,令文义周足。而药师如来救度众生之心,亦无遗憾。亦如《法华》之‘普门品’重颂”,《华严》之‘普贤行愿品’,合之则称悦佛心,离之则有阙化导。况此经此咒,举世受持。若不添入,则诵经者不蒙密咒利益,持咒者不知出自何经。前人此举,可谓契理契机。故数百年来,依之流通。张瑞曾居士,发心重刻。恐少知见者谓与藏本不同,致生疑虑。因略述源委,以期共知所以耳。”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流通本多半是坊间刊刻,难免错误。而且会有把一些难认难读的字词加以修改的。最典型的是“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疟(nüè)干消、黄热等病”一句,“瘦疟”流通本作“瘦挛”,然此词检索《大正藏》电子版无用此词之例。而“瘦疟”有宋智广、慧真集《密咒圆因往生集》、清受登集《药师三昧行法》引用为证,故据高丽藏本改正。疟,即疟疾。

  还有把玄奘法师特有的译法,改为通行译法的情况。如经文开头佛十号“无上丈夫、调御士”,流通本及永乐北藏、径、清本均作“无上士、调御丈夫”,二义虽相同,但玄奘译经,多作“无上丈夫、调御士”,如《大般若经》“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一”,即云:“东方尽殑伽沙等世界,最后世界名曰多宝,佛号宝性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时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菩萨摩诃萨众说大般若波罗蜜多。”故当从高丽藏本、碛砂藏等早期刊刻大藏经本。又如“杀诸众生,取其血肉,祭祀药叉、罗刹娑等”一句,“罗刹娑”在流通本及径山藏、清龙藏本作“罗刹婆”。按:古有此二种译法,然玄奘译《大般若经》、实叉难陀译《入楞伽经》等均作“罗刹娑”,故应据高丽藏本。

  更有“不孝五逆,破辱三宝,坏君臣法,毁于信戒”之“信戒”被流通本改作“性戒”,极容易被混淆而不易发现的例子。“性戒”,是佛法和世间法都不得违犯的戒条,如杀盗淫妄,不论佛陀制定与否,这类行为的本身就是罪恶,犯者将感得三途的果报。而“信戒”,其实就是信(净信三宝)和戒(净戒),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说:“三宝及戒之四证净法总收于信戒之二种。盖三宝净者,以信为体,戒净即为戒也。《俱舍论》二十五曰:‘由所信别故名有四,应知实事唯有二。谓于佛等三种证净以信为体,圣戒证净以戒为体,故唯有二。’《药师经》曰:‘坏君臣法,毁于信戒。’”流通本的改动,是不符合本经之原意的。

  所以,我在最初讲经时,往往不知所依。后来干脆发心,把今日所存的大藏经各种版本都找来,逐字核对。包括两处增补,也据大藏经版校正,最后编辑成一个底本完全依照大藏经版,又参考流通本增补两处经文的新流通本,并根据情况,对一些难字参考经义和辞典,予以注音。这个流通本完全只是方便学人自己诵读,并不期望人人接受。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起码符合大藏经的玄奘译本的旧貌,增补的也符合各自在大藏经中的旧貌,而非随意更改。读着可能有些不顺口,但熟读之后,没有任何窒碍。当然,校书如扫落叶,扫而复生。希望大家在使用中继续提出问题加以完善。

  第六、诵经使用的仪轨

  对于诵经来说,只要一个简单的仪轨就可以,不必太复杂。一般来说,安置佛像,陈列供养,燃灯焚香,尽力而为。若有办不到者,皆可省略,选择清静之处,虔诚读经持咒即可。现在有电子版,也可以用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阅读,并不是非要纸质书。一切以能办到为限。弘一法师著有《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解说颇详,现敬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一、礼敬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礼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礼敬之时,须至诚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赞叹

  礼敬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

  归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我今申赞扬,志心头面礼。

  右赞偈出《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宗舜按:不会唱,朗读亦可。后同。]

  三、供养

  赞叹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

  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四、诵经

  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宗舜按:经行,指在一定的场所中往复回旋之行走。]

  五、持名

  先唱赞偈云:

  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

  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

  续云:“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后即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八遍[宗舜按:指念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108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六、持咒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唵”字以下之文。未经密宗阿阇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持咒时,不宜大声,惟令自己耳中得闻。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宗舜按:此处即明确指,各人随各自机缘念诵即可。按寺院传统念法念可,念梵文或藏文发音亦无不可。不会持咒,仅诵经亦可。]

  七、回向发愿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修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

  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

  [宗舜按:最常见的回向,如“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或者“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等皆可。]

  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师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完)

  为方便初学,故长篇累牍,撰此缘起。普劝行者,不畏艰涩,受持此等真净大法,方可谓不负良师,不负妙药也。学人校点注音之简体版《药师经》,令行发布,以供学者参考。或有不当,盼指正是幸。敬白。

  曹洞宗嗣法沙门宗舜 2019年9月16日于京华无尽传灯精舍

  (来源:宗舜法师微博)
支持 反对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10:47 | 只看该作者
虚云禅师:凡夫心尽当下是佛
2019年09月08日 08:04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5人参与) 收藏本文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四月二十八日(1955年6月8日)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四月二十八日(1955年6月8日)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蓬境界,不讲究这些。

  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天到晚在烦恼中过日,你们多礼,我就更麻烦了。随便随时,哪里都可以问,可以说,禅和子在巷里牵牛,直来直去。譬如说点灯,用的是香油,就说是香油,是洋油,就说是洋油。你用功是念佛,就谈念佛,是参禅,就谈参禅。有那样便说那样,洒洒脱脱的好。若说我样样不晓得,请你慈悲开示,这就是虚伪了。如德山隔江招手,他也知你的长短。

  本来法法都是了生死的,参禅、念佛、看经、礼拜,种种法门,对机而说。你是什么机,对你说什么法。“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君臣药,配合妥当,吃了出一身大汗,病就好了。病好了,药就不要了。

  古人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凡夫心尽,当下是佛,不用向外持求。向外持求,即是外道。心外一无所得,自心是佛。凡夫心就是执着心,生气、生欢喜、毁誉动心、贪色、贪财、穿好、吃好、偷懒、打无明、不上殿等等习气毛病,甚至想成佛,都是凡夫心。若能凡圣双忘,一切处如如不动,不向外求,则见自心是佛。辞亲割爱,以参禅、念佛等法门除此等凡心,以毒攻毒,病去药除。

  同参们请开示,常说妄想多。这不要紧,不参禅、不念佛,你还不知有妄想,因为用功回光返照,就知道有妄想。识得妄,你不要理会它,如如不动。若生心动念,就见鬼了。日久功深,水滴石穿,口诵心惟,自然归一。参禅可以悟道,念佛忘了我也能悟道。一念不生,直下承当,这里正好用功。希望各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来源:《虚云和尚全集》   禅林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11:56
为什么说佛法还要从培福的过程当中悟出来?
2019
09/17
21:04
文殊菩提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佛经是过来人的智慧结晶,所谓的过来人即是佛陀,佛陀过去世用无量劫的时间,行大布施,修大忍辱,方才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成就了无上的福报。凡夫众生要想证得如佛一样的智慧,就需要具足如佛一样的福报。

由此可见,福报的大小决定着我们对佛法领悟的深浅,比如,同样两个人对佛法都很好乐,但他们对佛法的悟性取决于他们的福报大小,福报越大,对佛法的领悟力越深;福报越小,对佛法的领悟力就越浅。所以,佛法不是单单靠学出来的,还要从实际修行培福的过程中悟出来的。

正如祖师大德常常告诫初学佛者,修行先要从培福开始,唯有具足了一定的福报,才能承载佛法的大智慧,否则,学再多的佛法也不能称为是智慧,充其量只能算是知识,不但缺乏说服力与感染力,自己也难以生起信心,更不用说去度化他人了。
支持 反对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10:05 | 只看该作者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2019年09月18日 17:5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摄影:惜缘小和尚)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摄影:惜缘小和尚)
  文/明贤法师辑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二知识?一者恶知识、二者善知识。譬如贼师造恶逆,杀害君父破乱天下,众生被毒殃无不加,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罪。如释迦文菩萨发意求道救护众生,四等四恩接护一切,三界五道靡不蒙度也!所谓善知识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福。

  ——《杂譬喻经》

  若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何谓为四?宁舍身命不诽谤法,宁舍身命不谤菩萨,宁舍身命不亲近恶知识,忆念诸佛无有厌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

  ——《大宝积经·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若能远离恶知识,则得亲近善知识;若得亲近善知识,则修无量诸功德。

  ——《华严经》

  莫亲恶知识,亦莫愚从事;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根。

  ——《增一阿含经·善知识品》

  恶知识应当远离,所以者何?恶知识者,能烧燋然,今世后世,众苦集聚。

  ——《杂宝藏经》

  佛言:“教令远离六波罗蜜,语菩萨言:‘莫学是,非佛所说,但合会作,是不足听闻、不当受持、不当讽诵读,亦不当教他人。’当知是菩萨恶知识。”

  ——《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空行品》

  见恶知识终以远离,所以然者,恶人所禀终无善行,堕人在冥不覩大明,是故说曰,不与愚从事,毕故永以乐也。

  ——《出曜经》

  诸不善法中恶知识为最,诸善法中善知识为最。一切苦法中邪见为最,一切乐法中正见为最。

  ——《寂调音所问经》

  若恶知识沮坏,则失菩萨道;受世间果报,不能至无上道。

  ——《大智度论》

  诸恶知识不善之人,以为朋友,共相狎习,围绕游从。是等痴人,行不纯故,使彼如来佛法僧宝,速疾隐没不现世间,所有经书,悉皆灭尽。

  ——《佛本行集经》

  若能远离恶知识,则得亲近善知识;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集广大善。若能修集广大善,彼人成就大因力;若人成就大因力,则得殊胜决定解。若得殊胜决定解,则为诸佛所护念;若为诸佛所护念,则能发起菩提心。若能发起菩提心,则能勤修佛功德;若能勤修佛功德,则得生在如来家。

  ——《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

  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沩山灵祐禅师警策

  若能发心,是人则能求菩萨行,值遇善知识恒无厌足,亲近善知识恒无劳倦,供养善知识恒不疲懈,给侍善知识不生忧慼,求觅善知识终不退转,爱念善知识终不放舍,承事善知识无暂休息,瞻仰善知识无时憩止,行善知识教未曾怠惰,禀善知识心无有误失。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五·入法界品》

  善男子!其有随顺善知识教,诸佛欢喜!其有随顺善知识教,近一切智!于善知识教,心无厌故,一切诸义悉现在前。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因善知识,令我见佛;因善知识,令我闻法。善知识者是我师父,示导于我诸佛法故;善知识者是我眼目,令我见佛如虚空故;善知识者是我津济,令我得入诸佛如来莲华池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善知识者,则为慈母,生佛家故;善知识者,则为慈父,以无量事,益众生故;……善知识者,则为导师,教化令至彼岸道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来源:禅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10:11
净界法师: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9-16 08:30:46)转载▼
分类: 净界法师
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征问原由。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那么这个虚空它的体性到底是从哪里而来?说这个井中的虚空是从泥土挖出所产生的,或者是在挖凿泥土的过程当中因为不断地挖凿而产生的,把这个虚空创造出来,或者说虚空是没有因缘自然而生的?提出三个问题。

我们先看第一段。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都是先破自生,再破他生,是把无因缘生放在最后面。那么为什么这一段是把无因缘生放前面呢?古德说,因为我们习惯性会认为说,这个地水火风它的产生是自生的,所以佛陀先破。但是我们一般人会认为虚空是自然而有,是无因缘生的,这一方面的执着比较重,所以佛陀先破无因缘生。说,阿难!这个虚空假设是没有因缘而自然产生的,那么为什么在没有挖凿泥土之前,我们没有发觉这种无碍的虚空现前呢?我们只见到一片广大的土地之相,不像虚空一样是通达无碍的呢?你说无因缘生,其实是不合乎事实。我们一定要把泥土挖出来了,虚空才显现。所以说这个无因缘生是不合理的。

再看第二段。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 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说这个虚空啊,它的产生是因为你挖出了泥土,所以才出现了虚空。那么这样子讲,当我们挖出泥土的时候,你应该看到虚空进入才对呀,因为你这个虚空要等待嘛。等待什么呢?等待泥土出来了你才能够进去。那么当泥土出来的时候,你看得到泥土出来,那你也应该看得到虚空进去才对。事实上,当泥土挖出来的时候,我们是看到了,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虚空进去,那么你怎么能够说虚空是因为泥土出来而产生的呢?因为你没有人看到虚空进去嘛。

“若无出入”,那么假设虚空根本没有出,也没有入,那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没有一个人看到虚空进去或者出来,那表示虚空跟泥土它本来就是合成一体的,它们两个一体的。是一体的时候,“无异则同”。

既然是一体的,表示这两个同进同退,要么一起进去,要么一起出来。那么当泥土挖出来的时候,虚空为什么没有跟着出来呢?我们只看到泥土出来,虚空为什么没有出来呢?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说是把泥土挖出来虚空才生起,这个是不合道理的。

我们再看第三段。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应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说虚空是我们挖凿的过程中用这个铁锹去挖泥土,不断地挖,就把虚空给创造出来,是挖凿的过程而产生,那么这样子,我们在挖凿的过程中,应该是把虚空挖出来,而不是把泥土挖出来才对。虚空既然不是从挖凿的过程生出来,我们是挖凿出泥土,那又怎么能够见到虚空呢?我们挖凿的时候是把泥土挖出来,不是把虚空挖出来,所以你不应该说是由挖凿的过程产生。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把前面的三段作总结。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说,阿难!你应该要对这件事情详细观察而且是如实地观照,这当中的整个过程有几个因缘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凿。挖凿这个动作,是随顺于人的手,顺其方向而运转的。挖凿是人的手产生的;而这个泥土,是因为土地的移动而出现的。一个是在人的手,一个是在地上的泥土,那么这个虚空之相到底是怎么有的呢?

因为“凿空虚实”。这个凿是属于“实”,这个空是属于“虚”,因为挖凿是一种有形相的动作,所以它是属于实;虚空是无形相的,这两个不应该产生一种相应的作用。一个有形相的东西怎么会创造一个无形相的虚空出来呢?这两个没有相应的作用,所以应该说“非和非合”,彼此间既非参杂了相和,也不是一种上下的结合。到这个地方,等于是破虚空是因缘生。它不是因缘生,因为它没有自体。

那么以下是破非因缘生,就是自然生。不应该说虚空是无因无缘自然而有。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虚空它本身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也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而有。总而言之它是当体无生的,它只是一种虚妄相。所以这个地方它所要描述的,就是破除我们对相的执着。它只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种幻妄称相。

这个地方讲到相状是一种虚妄的影像而已。虚妄的影像,当然没有一个生的地方,它没有生处。它如果有一个生处,这个东西就是真实的,它就不能有变化了。 它来无所从,去无所止,所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哪有说从哪里来?它根本没有来处的。它也不是从泥土而来,也不是挖凿而来,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具足显现出来而已。所以这个地方是破除它的相状,是破除它相状的一个实体,它是没有实体。
支持 反对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10:20
三论宗祖庭草堂寺:鸠摩罗什译经处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户县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约五十公里,是国务院确立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约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这里东临沣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草堂寺内松柏参天,翠竹轻拂,亭阁玲珑,意境幽邃。它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三论宗祖庭。

  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院内一部分。后秦国王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经典,后在园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  以草苫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摩罗什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唐初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因而成为三论宗祖庭。三论宗在唐初盛极一时,并流传到日本等国。

  隋大业二年(606年),唐高祖李渊为郑州刺史时,曾为次子李世民目疾来草堂寺求佛保佑,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养。唐朝时草堂寺曾改名为“西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天宝年间飞锡法师主持寺务,传播佛法。804年,日本高僧最澄 (767-822年)来我国游学,在天台山从道遂、行满二法师习天台教观,归国后在比睿山创立日本天台宗。13世纪,日莲(1222-1282年)在比睿山学习天台宗,1253年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这样,日本日莲宗信徒就把草堂寺作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1982年日莲上人圆寂七百周年纪念,日本日莲宗信徒为了表达对鸠摩罗什的敬仰和对草堂寺的向往,捐资雕塑了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坐像和修建了纪念堂。元和年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宗密禅师常在此弘扬佛法,被称为草堂寺的中兴之时。宋朝初年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金、元、明时期仍称草堂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鸠摩罗什弟子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为“圣恩寺”。清同治年间,寺院曾毁于战火;光绪七年(1881 年),草堂寺有被山洪冲毁。1949年前,草堂寺有僧8人,土地一百多亩。1949年后,国家曾三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1984年,由县民政部门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草堂寺坐北朝南,高大的山门上方挂着赵朴初先生所书“草堂寺”金字横匾。沿青砖林荫道北行,道旁立一座古色古香钟亭,挂一口明万历十九年 (1591年)铸巨钟。钟重2吨,高2.6米,口径2.2米,钟脚饰以浮雕龙凤狮子图文。与钟亭相对是碑亭,内有《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定慧禅师即唐高僧宗密,华严宗祖师之一。大殿西侧门外,有一塔亭,亭内矗立着草堂寺最珍贵的文物—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塔身八面十二层,用纯玉石襄拼而成。舍利塔北边竹林深处,掩映着远近闻名的“烟雾井”。

  草堂寺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沧桑,香火不绝,高僧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寻幽觅古,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文。今天,草堂寺修缮一新,寺内种植了竹林,培育了园圃花坛,既美化了寺院环境,又实现了自养。
支持 反对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9-9-20 13:49 | 只看该作者
印光法师:念佛不分圣凡
2019年09月10日 08:5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3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学文钞:念佛不分圣凡,惟人最易念。(图片来源:弘化社)学文钞:念佛不分圣凡,惟人最易念。(图片来源:弘化社)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念佛不分圣凡。圣指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凡指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但天以乐故,不能念者多。三途以苦故,不能念者更多。修罗以瞋故,亦不能念。惟人最易念。而富贵之人,便被富贵所迷。聪明人,以聪明迷。愚痴人,以愚痴迷。芸芸众生,能念佛者,有几人哉。既知此义,当勇猛修持,勿致欲念而不能念,则不负此生此遇矣。

  参考今译:

  念佛不分圣人凡夫。圣:指三乘圣人,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凡:指六道凡夫,就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但天上因为享乐的缘故,不能念佛的多。三途因为受苦的缘故,不能念佛的更多。阿修罗因为瞋恨的缘故,也不能念佛。只有人最容易念佛。而富贵的人,就被富贵所迷惑。聪明的人,因为聪明而迷。愚痴的人,因为愚痴而迷。芸芸众生,能念佛的,有几个人呢?既然知道这个义理,应当勇猛修持,不要到想要念佛而不能念佛的地步,就不辜负这一生,这个际遇了。——如诚法师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9-9-20 16:18
知道这“三不”,让你布施更圆满
2019
09/19
16:00
上海玉佛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6

布施就是以福利施与他人

使他人得到利益

《大智度论》譬喻

如月初出,无不爱者

如是果报,今世所得

譬如树华,大果无量,后世福也

布施有无量功德

大家都知晓

但大家真得懂如何布施吗?


布施,不傲慢

将自己经年理解领会的佛法与他人分享,这是一种法布施。但是如果分享的初衷不纯正,带着几分炫耀甚至傲慢,你的法布施可能要大大打上折扣。

“我懂,我给你讲,我比你厉害……”“小年轻啊,你这样再学也没用,你看我……”有人学佛年头长了,很容易在法布施的过程中,心生傲慢。原本是布施,结果变成了自己显山露水炫耀的机会,大显自己的功德、能耐,这样的傲慢布施未必让对方舒服,也会让自己在行为上偏离了真正的佛弟子轨迹。

布施,无分别

无论你看见贫穷、孤苦无依陷入困难中的老人、小孩、妇孺,当你有能力为他们做事,或者帮助他们远离恐惧、窘迫的环境,使他们免于饥渴、恐惧等等,你可以力所能及布施,伸出援手。

如果我们有分别心,在意的是谁相貌更好,谁和我更有眼缘,那我们在布施的过程中,可能修得便是世间法,没有用清净和平等心来修佛法。

布施,不着相

佛弟子在布施的过程中,最怕着相了。比如说有人布施,心里就在想:“啊!这回我做了布施,将来我会得到好的果报。”一旦着相,就像装功德的袋子有个洞,把功德漏掉了。

昔日,梁武帝曾问达摩祖师:“我从登基以来,造佛像、印经书、供养僧众,为三宝做了不计其数的善事,这个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回答:“没有功德。”据说梁武帝当时很不高兴,拂袖而去。

至于梁武帝布施功德,我们不去讨论。梁武帝布施而着布施之相,他对于布施的事或有所贪求,或希望通过布施成就自己的功德善行,或心中惦记被布施的财物。凡是有相的布施都是世间有为的布施,有果的布施,因此不管如何发心,终究有漏。不着相的布施,才是属于无漏的果报。


常修布施,常得功德。

愿大家在布施的过程中,皆得无漏的果报。

编辑 | 近思

图片 | 网络、晓峰、儒文

责编 | 慧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支持 反对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9-9-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人生“一字诀” 让你一生受用不尽
2019年09月20日 08:24:05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1人参与1评论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改变自己人生观的人事物,有的人因受到一句话的影响,而改变人生的方向,也有人是受到一个“字”的启示,而改变人生的抉择。

人生的“一字诀”是什么呢?有四点说明:

一、为人之德只一“让”字

俗语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之德性最重要的就是谦让。“让”,是中国固有的礼法,大至帝王的“禅让”政策,小至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都是让人千古赞扬的德性。《六祖坛经》云:“让则尊卑和睦”,生活中,如果人人重礼让,则能减少彼此的磨擦,且能相互尊重,更不会有相忌相争的行为。如荀子说:“争则乱,乱则穷。”只要人人礼让,则社会必能安和,所以“让”是为人的重要德行。

二、立身之道只一“正”字

人要立身于天地之间,凡事都应该要本着“正”字,如正知、正见、正思、正派、正念等。“正”,是处事的根本,“正”是领众的基础,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只要凡事“正”直,心胸坦荡,即使在困难逆境之中,仍能守“正”而行,则其德风,必能让众人心悦诚服,其处事之道,必能摄服众人。

三、行善之要只一“施”字

你要做善事吗?做善事要能施,如布施时间、布施体力,布施财务,甚至一个笑容,一声问好,都是行善之举。行善如果要求别人感谢你,对你有所回报,甚至希望因此而获得名声,那就不叫布施,而称为“贪”。

布施要如《金刚经》所说“三轮体空”,才是真正的布施,就如太阳普照大地,如甘霖润泽万物,都是无悔的付出,是不求回馈,没有利害的往来,这才是真正的善行。

四、朋友之交只一“淡”字

莎士比亚说:“有良友为伴,路遥不觉远”,朋友是人生旅途上非常重要的伙伴。但是朋友相交要能生死与共,而不是只在利益上的往来,如欧阳修说:“君子以同道为友,小人以同利为友”。如果朋友往来是在“利”上相交,当利益冲突,或是无利可图的时候,友谊将因此生疏甚或交恶。因此友谊不在浓情密意里,而在礼义道德上;朋友之交,要“淡”才能长久。

金钱有用完的时候,道理则能一生受用不尽;能够让人受用的道理,即使一句,甚至一字,都是弥足珍贵。人生一字诀有四点:

一、为人之德只一“让”字

二、立身之道只一“正”字

三、行善之要只一“施”字

四、朋友之交只一“淡”字

本文摘自星云法师著《星云法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10:53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做人七品(图)
2019年09月20日 14:3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9人参与) 收藏本文     
星云大师:做人七品(图片来源:星云大师微博)星云大师:做人七品(图片来源:星云大师微博)
  文/星云法师

  生而为人不能没有“品”,没有“品”,生活就会与现实脱节,就会与良心相违背。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大都只重视所谓的民生必需品、健康补给品,甚至有各种的医疗备用品等等。其实,在人生的另一个精神层次上,尤其需要有各种“营养品”,例如:

  一、礼貌是必需品:有的人言行举止总是莽莽撞撞、冒冒失失,弄得人家难以忍受,还自以为是无拘无束、洒脱自在,殊不知这是无知、幼稚的行为。

  二、信仰是补给品:人在世间生活,不论工作上、家庭里、朋友间,多多少少都会有压力,有误会,有难解之处。这时候精神力量的提起便显得格外重要,而信仰就是内心最好的补给品。

  三、能力是备用品:所谓能力,会煮菜、会写作、会策划、会讲话等都是能力。一个人宁可有能力备而不用,但不能没能力,致使要用时却使不上力。

  四、不守信用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即使赚了大钱,那也是一时的,往后就是花上千金也买不回来。

  五、不耐烦是半成品:养成耐烦的性格,才能胜任大事。做人要有恒长心,切莫急于一时。

  六、嗔心是毒品:根据医学研究,人若经常动肝火,体内容易产生毒素,久而久之,毒素没有排出,就会惹病上身。

  七、好名是装饰品:有名,若使经过个人努力所得,继而借此名位帮助更多人,并非不好;但是如果只是沽名钓誉、爱出风头,如此好名,就值得商榷了。

  (摘自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作《如何安住身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6 08:49 , Processed in 0.06401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