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6:44 | 只看该作者
“看破红尘”并非佛家用语,“逃避现实”更非佛教本义
2019
08/30
07:00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8


“红尘”是出于中国文学的词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其实佛法中,没有讲看破红尘,而是认为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能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文:圣严法师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词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东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度长安,人多、事多、钱多,豪华热闹。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诗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回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红尘二字都是指世俗的、官场的、富贵人间的繁华景象。
“看破红尘”这句话亦非佛家所用,而是中国古来的文学家,受到道家自然无为的影响,以及后来隐遁之士厌倦官场虚幻的富贵生涯,向往山林的田园生活,而经常使用的辞汇。所以,看破红尘就是从烟云似地繁华生活隐退到自由、简朴、自然的林野或山野生活环境中。
佛教在中国常常受到误会,一般人常把逃避现实,隐遁于山林的风气和现象,归之于佛教的信仰以及学佛的结果。其实佛法中,不讲红尘,也没有讲看破红尘,只有讲到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
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牲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福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可见,佛法所谓的六尘,是指身心所处的环境。繁华的富贵生涯,固然是属于六尘,隐退的自然生涯,也没有离开六尘,因此,禅宗有言“大隐隐于市廛,小隐隐于山林”。这也就是说,心有所执,身有所系,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都不自在。山野的狂风、暴雨、恶兽、猛禽、毒虫,或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都会引起你的烦恼;如果心无挂碍,处于皇宫、华厦和居于洞窟、茅舍是一样的,何必要去分别。
通常都说看破红尘就是落发为僧,那可能是指仕途失意、事业失败、婚姻离散、家庭破碎,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在穷途末路,心灰意冷之余,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所谓:伴着青磬红烛,了此残生。这景象是非常消极、悲观,甚至悲惨的!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
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也并不等于出家。佛教徒分为在家与出家两大类,出家只是少数,在家才是佛教徒的多数。出家是全部生命的投入,所谓将此身心施予三宝和施予众生:施予三宝是为求法;施予众生是为度众。施予三宝乃为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施予众生则可摄化、救济苦海的众生。
能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才是出家的正确目的。从难舍能舍而言,是放下名利、物欲;就难忍能忍而言,是承担如来的家业和众生的苦难,故所谓看破红尘实与出家的宗旨无关。至于出家学佛,可以包括社会的一切阶层,且绝不为逃避现实,乃在和睦人间、净化人间,也就是佛化人间。如果学佛之后要离开人间,离群索居,那就违背了佛化人间的旨趣。
在家学佛,在五戒、十善的生活原则下,对于家庭、社会、国家都应尽责尽分。所以学佛之后的在家人,他会更积极于人间的生活以及分内的责任。这也就是大乘佛教将菩萨的形象分为出家、在家两类的原因;出家菩萨是无牵无挂的比丘相,在家菩萨是福德庄严的天人相。
如果以看破红尘的本意而言,是属于消极的,而学佛却是积极的。我们可以把人间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分为三类:第一,绝对的多数是属于恋世型的,对于任何事物都放不下,争名夺利、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死向何去?活着的时候放不下,要死的时候舍不得,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悯者。第二类人是厌世者,他们或是愤世嫉俗,或怀才不遇;或是消极、悲观,对于生命抱着无可奈何的态度。
因此,前者会变成玩世不恭,或退出人间社会的大舞台,而过隐遁的生活;后者若不自杀而死,也会逃避现实,抑郁以终。第三类,是属于放得下、提得起的人。他们见到人间的疾苦,世事的危脆,以悲天悯人的怀抱,拯救世间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跋山涉水,乃至于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这就是被后世称为贤者和圣人的型范。
以佛教的观点看,第一类人是凡夫根性;第二类人,类似小乘根性;第三类人,类似大乘根性。不过,若以佛法化导,第一类人虽是凡夫,也能够渐渐获得智慧,洞察世间现象,为人们减少烦恼,为社会减少灾难。第二类的小乘根性,则至少不会愤世嫉俗,或者寻短自杀,而会积极修行,早求出离生死苦海。进而也能为人间留下自我奋发,自我救济的模范和典型。
第三类大乘根性者,则能由于佛法的化导,而赋予无限的生命、无穷的悲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佛化人间,成就佛国净土;不仅度人,也要度尽一切众生。他们不会因阻挠而失望,也不会因便利而狂热;时时努力于因缘的促成,默默地耕耘,成功不必在我,却永远精进不懈,像这样的学佛态度,当然与看破红尘的观念了不相关。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0:40 | 只看该作者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2019年06月20日 14:3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2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摄影:海琳)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首:-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法性,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剎那间。-

  第三首:-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第四首:-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第五首:-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第六首:-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第七首:-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第八首:-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第九首:-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第十首:-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第十一首:-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第十二首:-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

  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

  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生像;-

  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

  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

  涅盘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第十三首:-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第十四首:-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第十五首:-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第十六首:-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第十七首:-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第十八首:(自性真佛偈)-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5:19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修诸善业 培植福德因缘
2019
09/01
10:33
人间福报社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金刚经讲话第一/恒河七宝不如无为分第十一
文/星云大师
粮修诸善业 培植福德因缘
图说:供养人像(局部)。图/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提供
讲话
二、受持读诵,第一供养
经文中说:「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在第八分中我们已说明财施与法施功德的差别,及受持四句偈的殊胜法益,此分以「为他人说」的法布施,做进一步阐述。《华严经》说:
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说法者如灯炬,为人照破无明迷暗,再微妙的佛法,若没有人演说弘传,智者也难以入解脱门。财施与法施的方法、对象、利益各有不同。
(一)财施简易可行;法施唯有智者,能广说法义。
(二)财施可针对一般人;法施则须具有善根者,才能信受奉行。
(三)财施利害参半,物质的施与,易令众生起贪心和懈怠;法施则普施利益,令众生开启觉性,生惭愧勇猛的向道心,不只自利,也能利他。
(四)财施享用有限,一时的救济,并无法使众生永久身心安乐;法施则是救济众生的心,播种正法的菩提种子,令众生今生后世,利益无穷。
(五)财施功效短暂,仅能利益色身,无法令人见性成佛;法施的一言一偈,如醍醐灌顶,令众生顿开佛慧,转凡成圣。
既已判别财、法二施功德的劣胜,那么,对于「法」要如何受持?我列举出受持《金刚经》的十法行:
(一)书写:恭敬抄写经文。
(二)供养:供奉经典于塔庙、佛殿。
(三)施他:印行经典流通。
(四)谛听:专注听讲经教法义。
(五)宣说:为他人讲解经文义理,解除文字的障碍。
(六)受持:奉行教义,应用于生活中,自利利他。
(七)开演:广开演说微妙经义,令他人开悟自性。
(八)讽诵:专心背诵,或诵读经文。
(九)思惟:深入法海,静默思惟经义,以悟解奥密之旨。
(十)修习:由思惟而深解义趣,进而发起大行,证入圣果。
受持十法行,可以做为我们日常修持的指导。为了增长受持《金刚经》功德的信心,我用一则故事来说明。
以前,有一个苦行僧,每天耐烦做着种种劳役苦行,一有空闲,从不和人攀谈戏论,一天定课六十卷的《金刚经》,数十年如一日,从未荒废休息。
有一天,他和以前的师兄重逢,师兄已是个大名鼎鼎的大和尚,四处有人邀请,前往讲经说法。十几年没有见面,师兄关切的问他:「师弟!这十几年来,你是怎么用功呢?」
「师兄!除了寺里的劳役工作,我每天只有读诵《金刚经》。」
师兄闻语,气恼他没有多多学习经教,十几年来还是做杂役的事务,摇摇头就要和他告别。
苦行僧说:「师兄!我们难得见一次面,我就诵一部《金刚经》来祝福您吧!」
苦行僧席地而坐,开始诵念。从一开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顿时空中响起梵乐弦歌;诵到「一时,佛在舍卫国」,四周异香扑鼻;再诵念到「尔时,须菩提即从座起」,只见天雨曼陀罗花,纷纭四落!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师兄能演说经教,如人有眼目;师弟奉持经教,如人有足,能感天华梵乐,称扬歌咏。成佛之道,须依循教义之指引,身体力行,才能亲证经典所言的涅槃圣境。
一个做小偷的父亲,有一天儿子问他:「爸爸!你老了,将来我怎么来谋生呢?你总该传授我一点秘诀吧!」
父亲说:「好啊!今天晚上传授给你!」
到了夜静更深的时候,父亲叫儿子随他出去,找到一户人家就准备下手偷东西,他们偷偷的跳了墙,进了室内,打开柜子,父亲叫儿子先藏在柜子里,忽然父亲大叫:「啊!有贼!有贼!」
主人听到后,马上醒来要捉贼,老贼已经跑了,小贼就关在柜子里面,心想:「父亲真是岂有此理!怎么把我关到柜子里,自己大声一叫就跑掉了,叫我怎么办呢?」不得办法,他只能靠自己脱离这个险境。情急智生,他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在柜子里学老鼠叫,「叽叽、叽叽……」主人拿着灯在找贼,听到老鼠叫也就松懈了。当他们防守一松,小贼立刻冲出去,用力把灯吹灭往外奔逃,主人也随即在后追赶。小贼很着急,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跑到一个古井边,拿一块石头丢入井中,「咚!」一声,主人追到井边听见声音,就说道:「唉!今天出人命了!」说完就走了。这小贼就这样安然的回家了。
回到家,小贼就责问爸爸说:「你今天怎么这样捉弄我?」
爸爸问:「我怎么捉弄你?」
儿子说:「你把我关进柜子,大叫有贼!有贼!」
爸爸就问:「那你怎么出来的呢?」
儿子就如此这般一说,爸爸听了很高兴,说道:「儿子!我有传人了!你悟到这个道理,你就知道随机应变是要靠自己的啊!别人是不能传授你什么啊!」
受持《金刚经》的十法行和功德,都已说明了,如何获致这无上法宝,就像故事中小偷的父亲所说,只能靠自己,别人是不能传授我们什么啊!
三、深解经义,解脱生死
拥有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璎珞,人的心也未必能知足常乐。《正法念处经》说:
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不能劫法财。
受持四句偈的法益,就像于正法田中播种,因缘合会时,必结出菩提华果。法财不畏水、火、恶王、盗贼、不肖子孙的掠夺,而且,由此法财能登法王宝座。法财之性德能度众生至清净庄严、究竟常乐的佛国,因此,《金刚经》才会再三叮嘱,短短的四句偈,胜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
图/取自网路
有四个婆罗门,他们精进修行,各具有五种神通,但是对死亡仍然感到怖畏恐惧。他们相互讨论著,如果有一天,索命的小鬼来到时,就各显神通,让小鬼找不到。
第一位婆罗门用飞行术,也逃脱不了死神的追赶。第二位婆罗门潜藏海中,也难逃拘魂的链锁。第三位婆罗门隐入须弥山里,还是躲避不了索命的刀斧。第四位婆罗门遁进土坑地层,仍旧抵挡不了业风的崩裂。
佛陀观见四位婆罗门,各自想尽办法要逃脱死亡,却无法如愿。佛陀以此事告诫诸位比丘:
空中或海底,山中或地底,这些处所都无法避免无常的来到。想要真正不死,应该思惟四法。什么是四法呢?
一切诸行无常,不起贪恋,如是修行。
一切有为皆苦,厌苦欣乐,如是思惟。
一切诸法无我,不住我相,如是受持。
熄灭三毒火焰,涅槃为安,不依神通,如是证得。
信受奉持经教圣谛,乃至四句偈等,都是解脱烦恼的入手处。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只树给孤独园向佛陀请法。因为身躯肥胖的缘故,全身汗水淋漓,气喘如牛的向佛陀顶礼问讯。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大王!您的身体太肥胖了。」
波斯匿王羞惭的回答:「佛陀!我真的是太胖了,才走几步路就气喘如牛,我也常为肥胖感到羞愧和苦恼。」
佛陀说:「人应该常常忆念,饮食知节量,身体才能健壮,不但不受肥胖之苦,而且肠胃容易消化,得到养生延寿之利。」
波斯匿王听完后,欢喜的返回王宫,把一位名叫欝多罗的少年叫来,每次在进餐时,就让他大声念诵佛陀的偈言。当波斯匿王想要大快朵颐时,欝多罗就开口念诵:「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波斯匿王因为佛陀这首偈言,从此节制饮食,恢复健硕的身材,行动轻便敏捷,不再受肥胖之苦。
一首偈言可以使人远离口腹之欲,护命延寿,也可以止息众生三毒的造作,解除身心背负的重担,得到寂灭的轻安与喜乐,其妙义威力无穷。
四、无为福德,究竟常乐
《金刚经》一再强调无为福德的胜妙,为什么呢?前文我们也提到要行财施,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做到,一般的众生也欢喜接受施与。财物的布施,就像我们面对一群哭闹不停的孩童,用糖果或玩具的给予,暂时安抚他们的哭闹,这种「欲钩牵」只有短暂的功效,无法让孩子永远不哭不闹。反观法布施就不同,它是用种种方法,调理孩子的情绪,教育他们不能用哭闹解决问题。就像一句俗谚:「你应当教孩子点石成金的方法,而不是送他们黄金。」
每个人都期望过着平安吉祥的生活,周围的人事都能和极乐世界一样,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没有冤仇瞋怒的逼害,但是现实的生活中,往往适得其反。阿弥陀佛用四十八大愿建设他的极乐净土;释迦牟尼佛更以五浊恶世,做为他万德庄严的佛国世界。净土在哪里?如何得生彼国?在《阿弥陀经》中说,要得生彼国,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什么是善根福德呢?
(一)五戒十善,是善根福德。
(二)四圣谛八正道,是善根福德。
(三)三十七菩提分,是善根福德。
(四)四摄六度,是善根福德。
修诸善业,都是培植善根福德因缘,由此而入解脱门。想要无忧无惧的生活,当然也必须具备善根福德因缘。外在的祈求,不如反观自求,用念佛停止人我的争执,用忍辱赢得自在,用持戒远离恐怖,用慈悲广结善缘。「从心开始」,改革我们的内在,如禅门的诗偈:「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斐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赐封为翰林。裴休不希望儿子因为年少得志,以致心高气傲,因此把他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从行单(苦行)的火头和水头做起。
这位翰林学士,每天挑水砍柴,工作十分劳累辛苦。看到寺里的老和尚每天就是闭目静坐,因此心中觉得愤愤不平,但碍于父命难违,只得强行忍耐。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按捺不住的开口对老和尚说道:「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老和尚听了,微微一笑,也念了两句诗回答他:「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这一炷心香,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与无为福德相应,不仅能消万劫粮,更胜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因为无为的福德性,遍满虚空,功德无量无边。奉劝诸君:
(一)转烦恼为菩提。
(二)止啼哭得安乐。
(三)导迷津至彼岸。
(四)度有情登佛境。
从舍财宝破悭贪,继而开拓无为的财宝,一分善根福德因缘都不轻忽;四句偈等,都应全力依法而行。
习题
1.如何正确使用财富?
2.财施和法施的差别是什么?
3. 什么是受持《金刚经》的十法门?
4.无为福德具有什么功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0:15 | 只看该作者
自古佛门多孝子:看似决绝,却最是深情
2019
09/01
07:00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3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王氏去世之时,一个人落寞地在房间里弹钢琴,轻轻吟唱自己所作的歌——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
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
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哀游子怆怆而自怜兮,吊形影悲。
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
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
这首歌通过许多生活的细节,写出了他对父母的思念,也写出游子茕茕无依的漂泊感。而在父母的心中,即使孩子到了垂暮之年,他们也只是自己的孩子而已。
在世俗的的观念中,许多人误以为出家人是断除一切情感的,却不知“多情乃佛心”,自古佛门多孝子。
唐代的慧斌法师,敬爱年近百岁的父亲,念及父亲在朝为官,无以为报,就在汶水之南,都城通衢大道的路口,凿了一口义井,供养四方过往的行人使用,以此功德来报答父母。
而义井竣工之时,他刻碑为记,人们读到铭文之中“殷忧暮景,见子无期,百年几日,对此常悲”(心中十分担忧父亲垂垂老矣,怕是见子无期;百年几日,只得对此徒增悲伤),心中都感慨不已。
人们常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实为莫大的误会。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这叫作“无后”。可见出家并非我们世间所说的“无后”,相反,更多的出家人尽到了为人子女的责任。
可是,世间哪有舍得孩儿出家的母亲呢?正如洞山良价禅师的母亲所言:“来书坚欲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赖!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一自汝住地方,日夜常洒悲泪,苦哉苦哉!”
洞山禅师遂作《辞北堂书》,劝导母亲“相牵沉落,永入轮回,欲报无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恩四有,无不报矣。”
如果耽湎片刻的团聚,则轮回升沉,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不如出家修行,度脱生死烦恼,还能与父母在未来之时,佛会相逢。而现在的暂时离别,不是无情抛弃,而是因为修行大事,时不待人!
这番话打动了善良的母亲,母亲在回信中告诉他:“但如目连尊者度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如其不然,幽谴有在,切宜体悉。”愿我儿能够像目犍连尊者救母一样,能够度化我下脱沉沦,上登佛果,否则,则辜负母亲,阴德有亏!
母亲能够尊重孩子的选择而出家,将孩子布施给无量无边的众生,诚为伟大之举!
这不禁让人想起日本的一休和尚,他的母亲在临终前给他写了一封信:“我即将度完此生,复归寂灭。我希望你好好用功,明悟佛法。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我是进了地狱,还是一直和你在一起。如果你是个大丈夫,就应该去普度众生。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却无一字可说,何以如此?你应知道。假如你不知道却想知道的话,那就避免去做无益的妄想。”
《禅林象器笺》记载,黄檗希运禅师出家以后就精进修学,很少回家,得道之后,有一次回到福建老家看望母亲,却见母亲出来,问道:“您从那里来?”
“江西!”
母亲带着哀婉的语气说:“我家亦有一子,在江西,多年不归。”
原来自己乡音已改,面容也苍老了,可惜母亲年暮,记忆衰弱,并没有认出孩儿,黄檗禅师便请求借宿一晚,母亲亲自为他洗脚,以作供养,可是黄檗禅师足心有一颗大痣,母亲还是没有想起自己的孩儿。
黄檗借宿一晚便离去,走了三里,见到邻人,感慨道:“吾母不识山僧,但母子一见,足矣!”
后来邻人怜悯母亲,告诉了她,那位僧人就是您的儿子啊!母亲又惊又喜,连忙追出去,可是黄檗已经走远,她越跑越急,赶到福清渡,竟跌入了河里而命终。
黄檗在船上看到这一幕,悲从中来,秉炬为母说法火化。法语云:“一子出家,九族登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言。”
此时,乡人都看见火焰之中,他的母亲转为男子身,乘大光明,上生夜摩天宫。后来福清渡就改名为大义渡。
故知僧家看似决绝,却最是深情!
也有人说,出家是忤逆父母,是为不孝,可是儒家的《孝经》亦有云:“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问孔夫子,是不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了呢?子曰:这是什么话呢!不义之事,子不可以不争,如果一味顺从,又怎么能是孝顺呢?
不因循父母因为烦恼驱使的言行,进而帮助父母认识烦恼,断除烦恼,真正让父母得到今生后世的利益与安乐,则是正信弟子的责任。
唐代长安大安国寺的子邻法师,他的母亲不信三宝,便自己悄悄跑到东都洛阳出家,后来思念父母,向常住告假回乡探亲。
这才知道,原来母亲已经逝世三年,而父亲也已经双目失明。念及父母的恩德,他心中悲痛难当,不仅为父亲说法,还勤诵《法华经》,为母亲超荐。
有一天夜里,泰山神东岳大帝真的现身,告诉子邻法师,“您的母亲死后落入地狱,现在受苦无量。”子邻法师听了,泣涕涟涟,东岳大帝又告诉他,“可以鄮山礼拜阿育王塔,以此功德回向母亲,或许可以救拔。”
子邻法师听了,立刻启程前往礼塔,哀泣礼拜,拜到四万之数时,忽然听见空中有呼唤之声,却见天上正是母亲来向他辞行:“因为你礼拜佛陀舍利的功德,我得以往生忉利天!”说完,便不见了。如此孝行,如地藏王菩萨一般,何等深邃!
而唐代的玄沙师备禅师,乃谢氏之子,他的父亲以捕鱼为业,他自己也常常在河里钓鱼嬉戏,后来父亲落水而死,他为了报答父亲生养之恩,遂出家修苦行,布衲芒屦,终日宴坐,每天吃的东西仅够维持气息而已。
后来,他正计划收拾行囊外出遍参诸禅德,却被石头划伤了脚,豁然大悟。后来便留在雪峰帮助义存禅师建立道场,一天,他梦到了父亲前来告诉他“荷子出家,了明心地,已得生天,故来报耳”。可谓大孝!
在孟子看来,“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确实,世俗有许多人,好吃懒做,或者饮酒赌博,不孝养父母,甚至好勇斗狠,做一些危险的事,让父母担心,都是不孝。而只顾娇妻与孩子,不关心父母,也是令人叹息的现象!
而佛门孝子多,许多僧人在精进修行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们的父母的关怀,称得上事无巨细。
唐代睦州的陈尊宿道明禅师,为人称作“陈蒲鞋”,黄巢大军压境,陈尊宿把自己编的蒲鞋挂在城门上,攻城之人却无法挪动,便叹道:“睦州有大圣人!”城中百姓也得以幸免。
而“陈蒲鞋”之名却是因为禅师的孝行!
原来他出家后遍参诸方,于黄檗希运禅师座下得法,住持观音院,有百余人亲近学习,后来因为父亲去世,母亲无人侍奉,便不再领众修行,前往睦州开元寺常住,临济义玄、云门文偃等祖师都在他的座下参学。
他却不私取僧物,而是自己手编蒲草鞋,到道路旁卖鞋来奉养母亲,不仅尽到了孝养母亲的责任,也化导一方,报佛深恩。丛林遂称之为“陈蒲鞋”。
北齐的道纪法师,常常往邺城东郊为众讲经,人们总是看到他讲经书与母亲一并挑着,前往东郊。
每每他的母亲饮食、衣着、大小便利之事,他都亲自侍奉,有人要帮助他料理,他总是宛然谢绝,并告诉大家,“这是我的母亲,并不是别人的母亲。母亲形骸的劳累,就如同我自己的身体一样,有身体就必有痛苦,我的痛苦又何必去劳累别人呢?”人们听了,都深受感动。
他常常对人说,能够亲自供养母亲,所得福德与登地菩萨相等。
这正应了《大方便佛报恩经》所云:“於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
梁朝的法云法师,生性笃孝,侍奉父母尽心尽力,而母亲去世以后,他悲恸不已,多日不食,瘦得皮包骨头。
他的知交好友僧旻法师劝解道:“儒家都曾教导,哀毁不可伤及性命。更可况佛有至言:要报答父母深恩,近则孝养侍奉,使之欢乐,远则教化觉悟,导其神识。”法云法师听了,这才慢慢开始吃东西。
从僧旻法师的话中,我们可知佛家的孝顺,不仅仅是世俗层面的物质奉养,更有解脱层面的孝,也就是引导父母建立信仰,教化父母,乃至成就无上福德智慧,究竟安乐。简单说来,佛子之孝,不仅有今生之孝,更有来生以至于生生世世之孝!
正如宋代的宗赜禅师,幼年丧父,母亲陈氏便把他带到舅舅家抚养,他二十九岁时出家,参通玄理,笃信净土法门,念及母亲老病,便将她接到寺院,住在方丈院东室,并劝母亲出家修道,勉励她精进念佛。
七年后的一天,母亲身体有不适,大众便一同为其念佛,两天过后,陈氏忽然合掌瞻视佛像,往生净域,并感得瑞相。而宗赜禅师也曾作《劝孝文》,曲尽哀恳。
莲池大师《七笔勾》有云:“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之恩,无以为报,真正的孝子贤孙,又怎么会满足于世俗功业,五色金章,光耀门楣,何不深究真空,帮助父母得离尘垢,究竟安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2:00 | 只看该作者
佛说六根清净,是哪六根呢?
2019
09/01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24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佛经上说:人一切的苦难都是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造成的。所以,要想摆脱这些苦难,必须彻底地超脱人间的这些烦恼和无明。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就像是六个强盗,占领我们的身体。它们每天攀援六尘,作恶造业,影响着我们思想。外界的种种因素都会轻易扰乱我们的内心,其实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在我们自己。如果心灵的修养达到了,即使身处闹市,一样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无德禅师座下有一位学僧元持,参学多年,虽然刻苦精进,但是仍然不能参透禅法。
有一次,元持请示禅师:“弟子进入丛林多年,但是仍然无果,请求老师慈悲指示。”
无德禅师回答:“你要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约束口中的一条虫,同时要和一只大熊争斗,看好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一定会对参禅有帮助。”
元持内心十分疑惑:“学僧孑然一身,并没有带老师口中说的这些动物,怎么看管呢?”
无德禅师微笑说:“我说的两只鹰,其实指的是你的两只眼睛,非礼勿视,不要看一些不该看的。
两只鹿,是你的双腿,不走恶道,非礼勿行。
两只鹰,指的是你的双手,非礼勿动,不要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条虫,就是你的嘴,不要说不该说的话,非礼勿言。
大熊就是你的心,不要自私固执。
我说的病人,是指你的身体,不要让身体陷入罪恶。
明白了我说的这些,并且能够看管好它们,你一定会有所成!“
眼睛是我们的第一器官,我们总会看到别人的过错。如果眼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好,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平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要学会看别人身上的优点。
耳根是我们聆听善知识、汲取智慧的器官,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恶语,从而内心产生不平。听到好听的,我们不要太过执着,听到不好的,也要用平常心对待,及时修正自己,或安定下心来恭敬远离。
鼻根能嗅香,舌根能品味。吃东西不要挑三拣四,这个也嫌不好,那个也嫌不香。如果到了真正饥饿的时候,你还会觉得难吃吗?
身体不要沾染恶习,如果身体有了恶习,就会影响我们的正念。我们要学会用一些好习惯替代掉那些不好的习惯,保持我们的身根清净。
意根清净,时刻要保持正心正念。我们每个人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念,如果处在善心之中,理应生起欢喜,尽量使善业与日俱增;倘若处于恶意之下,那就必须立即忏悔。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福禄随之,众神卫之,众邪远之,众人成之。
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
“六根清净”就是眼见了色,不为色尘所摇动;耳听了声尘,不为声尘所摇动;鼻不为香尘所摇动;舌不为味尘所摇动;身不为触尘所摇动;意不为法尘所摇动。能不为境界所摇动,就能保持内心的安定!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儒家圣贤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2:13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看佛陀如何解答“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谜
2019
09/01
17:00
东台市观音禅寺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东台市观音禅寺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生命从何而来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为生命的存在与意义而奋斗。
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真相又是什么?
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来才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佛教,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宣说的「缘起法」,就已说明生命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
佛陀以「十二因缘」说明生命的由来与三世轮回的关系,帮助我们解答「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谜。
谈到生命从何而来,星云大师首先开宗明义:
“人活在世间,就是因为有一条命,如果没有命,就没有身体,没有活动;因为有命,才有世界、才有人我、才有幸福、才有欢喜,生命的重要于焉可见。”
生命到底从何而来?佛教的教义能否为我们解答生死之谜?
自有人类文化以来,生命的起源就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
但千古以来唯有释迦牟尼佛和历代悟道的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却又不易为人所了解。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提起「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疑情。
生,不会像孙悟空一样,突然之间从石头里蹦出来。
人既不是石缝里蹦出来的,也不会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那么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依一般世俗的说法,人是父母所生!
父母从哪里来?从祖父母来!祖父母从哪里来?从曾祖父母来!曾祖父母从哪里来……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最后就不得而知。
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
随着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色心和合的生命体,是为“名色”;
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分,色则指物质部分。
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
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
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因为“无明”的关系而有了“行”为,有了行为就产生业“识”;
有了业识,所以有精神与物质的“名色”,有了名色故而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
透过六入与外境接“触”,产生触觉对苦乐的感“受”;
有了感受就会拣择贪“爱”,有了贪爱进一步就会执“取”;
执取的结果有了后“有”的生命,因为后有的因缘而出“生”;
生命又会随着缘灭而“老死”。
因此在十二因缘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
所以佛教的「十二因缘」,明示一个人的生命是三世流转的,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循环不已,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对生命看法的最大不同。
一般宗教对生命的思考模式都是直线式的,佛教讲生命则是环型的。
佛教认为“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教对生命的看法是“无始无终”,佛教把人定位在六道轮回、五趣流转的枢纽地位。
五趣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在六道里轮回,就是靠着“业”这条线来维系生命。
业的生命线犹如念珠的线一样,一颗念珠等于一期的生命,一期一期的生命靠着“业”来串连,就像一条线把念珠串成,不会散失。
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宇宙根源都在心中
过去有一首歌《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江水流到哪里,又会再流回来。
生命之流不但在五趣六道里流转不停,而且佛经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我们的生命不是突然就有,也无法单独存在。
例如,我们要仰赖农人耕种,才有饭吃;要有工人纺织,才有衣穿。
父母养我、老师教我、社会大众共同成就之外,还有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分等宇宙万有众缘和合,“我”才能存在。
如果宇宙万有缺少了一个因缘,“我”就无法生存了。
我们的生命不是建筑在自己的身体上,而是必须仰赖士、农、工、商、社会大众的众缘成就;失去大众的因缘,我们的生命就难以维系。
尤其在众多因缘当中,因为父母相爱,有缘结合,再加上我的业“因”和他们为“缘”,因此生养了我。
所以,我们要研究生命从哪里来。
简单说,生命是从因缘所生,人是从业感而来。
由于我们的行为造下各种业,最后就会随业而受报,生命就在“因缘果报”里随着业力流转不停,这就是生命的去来。
人,生从何来?死又往何去?宇宙人生是怎样形成的?
天台宗的“百界千如”最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具足“十法界”,每一个法界又都具有“十如是”,所以“百界”、“千如”都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的心,就时间来说是“竖穷三际”,就空间来说是“横遍十方”。
所以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宇宙万有的根源,都在我们的心中。
佛教有一部《大乘起信论》,就是要我们相信自己的真心。
真心就如一块黄金,把黄金做成戒指、耳环、饰物等,甚至把它丢进阴沟里,或弃置垃圾堆中,它的形态虽然千变万化,但黄金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正如一个人的生命,虽然在中阴身时不得不受生,已生不得不变老,已老不得不生病,已病不得不死亡,但是在生老病死的不停流转中,我们的“真心”却是圆成周遍,恒常不变的。
所以,世界可以毁灭,而我们的真心不会毁灭;生命的形相虽有千差万别,生命的理性则是一切平等。
只是凡夫在分段生死中,一期期的生命因有“隔阴之迷”,也就是说换了身体就不知道过去的一切,致使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生命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起源、终始,生命只是随着因缘而有所变化,随着业力而相续不断。
因此只要我们对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义理能通达明白,“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即不问自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10:18 | 只看该作者
恭迎六祖惠能大师圣诞:《惠能画传》欣赏
  惠能,是中国禅宗的第六祖。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唐贞观十二年(638)生惠能,遂为广东新州人。惠能幼年丧父,后移南海,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有一天,能在市中,闻客店有人诵《金刚经》,颇有领会,便问此经何处得来,客人告以从黄梅东冯茂山弘忍禅师受持此经。他因之有寻师之志。咸亨初(670),他把母亲安顿后,即北行。到了韶州曹溪,遇村人刘志略,引其出家之姑无尽藏尼,持《涅槃经》来问字。惠能说:我虽不识字,但还了解其义。尼说:既不识字,如何解义?惠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闻其言,深为惊异,遂告乡里耆老,竞来礼敬,即请惠能居于当地宝林古寺,称他为卢行者。
  惠能在宝林寺住了不久,又至乐昌西石窟,从智远禅师学禅,智远劝他到黄梅东禅寺(寺在黄梅双峰之东,亦称东山)去从弘忍受学。惠能于咸亨三年(672)到了黄梅东山,弘忍见著他即问:居士从何处来,欲求何物?惠能说:弟子是岭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当时中原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如何堪作佛?!惠能说: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和尚佛性与獦獠佛性无别;和尚能作佛,弟子当能作佛。弘忍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
  惠能在碓房间踏碓八个月,当时东山禅众达七百人。相传弘忍有一天为了考验大众禅解的浅深,准备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验。时神秀为众中上座,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时传诵全寺。弘忍看后对大众说:后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并劝大众诵之。惠能在碓房间,闻僧诵这一偈,以为还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这句是较通行的记载,敦煌本《坛经》此句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众见此偈,皆甚惊异。弘忍见了,即于夜间,召惠能试以禅学造诣,传与衣钵,并即送他往九江渡口。临别又叮嘱他南去暂作隐晦,待时行化。因此惠能回到广东曹溪后,隐遁于四会、怀集(今广西怀集县)二县间,过了十余年,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惠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印宗便延他至上席,请问深义,惠能回答,言简理当。印宗便问: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惠能便出示衣钵,印宗欢喜赞叹,即集众就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惠能剃发。又请名德智光律师等为他授具足戒(按法性寺即今广州光孝寺。寺中有六祖瘗发塔、菩提树、风幡堂、六祖殿诸古迹)。两月后,惠能即于寺中菩提树下,为大众开示禅门,说般若波罗蜜法。
  不久,惠能辞众归曹溪宝林寺,印宗与道俗千余人相送。那时,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率同僚入山请惠能入城,于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兼授无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又加入后来的法语,即世所行《法宝坛经》(今世流通的《法宝坛经》有四本:一、敦煌本,二、惠昕本,三、德异本,四、宗宝本。参照本书‘法宝坛经’条)。从此以后,惠能在曹溪宝林寺说法三十余年。其间,中宗曾请慧安、神秀二师于宫中供养,并问禅法。二师皆说: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可就彼问。神龙元年(705),中宗即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他入京。他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中宗因赠摩纳袈裟一领及绢五百匹以为供养。并命改称宝林为中兴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给予法泉寺额,并以惠能新州故宅为国恩寺。延和元年(712)惠能回至新州小住,命门人建报恩塔。先天二年(713)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弟子等就在那一年迎其遗体归曹溪。宪宗时(806—820)赠以大鉴禅师谥号,柳州刺史柳宗元为撰《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碑并序》。元和十年(815)刘禹锡因曹溪僧道琳之请,又撰《曹溪大师第二碑》。从达磨六传而至惠能,故一般称他为六祖大师。
  惠能的遗体未坏,弟子方辩裹纻涂漆于其上,形像生动逼真,现存于广东曹溪南华寺(即古代的宝林寺)。
  中国禅宗从达摩始百余年间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故亦称为楞伽宗。达摩的三传弟子道信开始兼以《金刚》等经为典据,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了《楞伽经》,其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惠能本与神秀同为弘忍门下的大弟子。但因对禅的看法不同,后来遂分为南北二宗。北宗禅法多弘传于北方贵族阶层,南宗初行于岭南一带。后由惠能弟子神会于开元十八年(730)在洛阳定南北宗是非大会上,极力批评北宗禅为‘师承是旁,法门是渐’,影响所及,北宗的势力遂逐渐衰退。
  惠能的禅学思想,见于其弟子法海集记的《法宝坛经》。此经后来曾被神会系一度改编作为传宗的典据,故其中夹杂后后之说,但大体上还可见到惠能主张是舍离文字义解,而直澈心源。他说这种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以为定是慧体,慧是定用,犹如灯光,有灯即有光,灯是光之体,这是所谓定慧一体观。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这就不同于北宗的教人静坐看心,以为那样将心境分为两截,不能契自心性而生智慧。他教人只从无念著手,并不限于静坐一途。
  惠能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因此他对于当时僧俗念佛愿生西方的净土法门,另有一种看法。他对韦刺史开示说:‘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
  惠能的弟子很多,《景德传灯录》及《传法正宗记》皆载有嗣法四十三人。《法宝坛经》说有门人十人,《祖堂集》列举八人。但是最著名于后世的,即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五人。他们得法后,都各成一家。其中以青原、南岳二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衍为临济、沩仰二派;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形成了禅宗五派法流。
  此外,《僧传》、《传灯录》所未载而见于金石著录者有净藏(675—746),也是六祖知名弟子,他把南宗禅传入嵩山(《金石萃编》卷八十七《净藏禅师身塔铭》)。(林子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0:12 | 只看该作者
永明延寿禅师:菩萨能行忍辱
2019年09月03日 15:0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0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来源:《宗镜录》卷第二十六(摄影:海朝)

  又,但与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大宝积经》云:“实行沙门,以正法身,尚不见佛,何况形色?以空远离,尚不见法,何况贪着音声、言语?以无为法,尚不见僧,何况当见有和合众?”

  又,舍利弗问诸比丘:“汝等从何闻法?”

  答:“无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从是闻法。”

  又问:“汝等为谁弟子?”

  答:“无得、无知者,是彼弟子。”是以悟者方知,非言所示。

  又心为苦实际,名苦谛;心性无和合,名集谛;心本寂灭,名灭谛;心本圆通,名道谛。观心空,出声闻乘;观心假,出菩萨乘;观心中,出诸佛乘。观实相心,非色、非心,不同顽碍,故非色;不同受等妄情分别,故非心;非色非心,以为戒体,出律藏。

  《广博严净经》云:“若能持此经,具足一切戒。”

  《金刚三昧经》,明悟本觉者,佛言:“如是之人,不存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虽无法服,虽不具戒,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

  《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一切诸法,毕竟寂灭。心寂灭故,名究竟毘尼。”又云:“若不得心,则不念戒。若不念戒,则不思慧。若不思慧,则无复起一切疑惑。既无疑惑,则不持戒。若不持戒,是则名为真持戒也。”

  《文殊师利所问经》云:“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萨犯波罗夷。”

  《菩萨璎珞本业经》云:“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

  《大乘千钵大教王经》云:“一者、如来一切心法,金刚自性本来清净,毕竟寂灭。菩萨若于大乘性中,能持十重戒者,觉心真净,了见心性,无染无着。是故,菩萨能持十重戒者,是则名为不坏毘尼。”

  又,一切善恶等法,可轨可持,出经藏;观心能研妙义,出论藏。是以檀因心舍,圆清净之施门;戒因心持,成自性之净律;辱因心受,具无生之大忍;进因心作,备牢强之进门;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则禅因心发;般若灵鉴,穷幽洞微,则智从心起,即六度门。

  故经云:“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何者?经云:“无可与者,名为布施。”岂心外有法可住相耶!经偈云:“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宁执事法,分持犯耶。经云:“忍者,于一剎那,尽一切相及诸所缘。”又云:“何谓菩萨能行忍辱?佛言:见心相念念灭。”岂可伏捺自心,对治前境,而为忍受耶?”经偈云:“若能心不起,精进无有涯。”又云:“何谓菩萨能行精进?佛言:求心不可得。”宁着有为,妄兴劳虑耶?经云:“不见心相,名为正定。”岂避喧杂,而守静尘耶?经云:“不求诸法性相因缘,是名正慧。”宁外徇文言,强生知解耶?

  是知,心外见法,尽名外道。故经云:“外道乐诸见。”若直了自心,则不为诸见所动。如经云:“菩萨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则一切法。”夫言无所见者,非是离一切法,云无所见;即见一切法,而无所见。以无所有,即一切法;一切法,即无所有故。

  《首楞严经》云:“法法何状?”所以经颂云:“若能除眼翳,舍离于色想,不见于诸法,则得见如来。”大足法师临终题壁偈云:“实相言思取,真如绝见闻。此是安安处,异学但云云。”

  (来源:禅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0:16 | 只看该作者
佛弟子交朋友有何标准
2019年09月02日 14:2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0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图片来源:溯源佛教)

  妙祥法师开示

  《梵网菩萨戒》里,其中有一条“愿得好师”。修行要拜明师,明师可以指点我们迷津,又令我们得法。

  “愿得同学善知识。”我们要发愿拜明师,还要有好同学。同学是助道之缘,未悟道前,需要同学切磋。所以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要遇好师父及好同学。

  就是说一个人要成就,一是明师,一是好同学,这两者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菩萨戒里非常强调,一个好的菩萨必须按照佛法去做,要选择名师,选择善友知识,选好的同学。

  在《有部毗奈耶杂事》中,阿难陀言:“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

  阿难陀说:诸修行者,修行是由善友力——有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才能成办,才能得道。因为得到善友以后,恶友就远离了。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同事,他非常烦人,尽说一些别人的坏话,尽说别人是非,不知道怎么能把他撵走,劝也劝不了,说他也不听……你怎么办?找一个善知识,成天和善知识在一起,那个恶知识自然就远离了。

  这是很好的一个办法,因为什么呢?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善知识他有这种力量。恶的一看到善的在,自然他就退去了。所以这个办法使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避免很多的恶知识。

  比如说有人老劝你打麻将,你就跟那些好读书的人在一起,找你打麻将的人一看,你这儿几个人正在读经呢,来两回以后他再也不来了。好赌钱的也是,你跟那些善友在一起,三回两回他就不来了。所以应该选择善友。

  阿难陀说:“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什么叫半梵行?一半梵行,就是清净的意思,是来于善知识。

  佛言:“阿难陀勿作是言,善知识者是半梵行。”佛告诉阿难陀,你不要这么说,善知识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识者是全梵行,”不是一半梵行来源于善知识,你不知道你整个梵行全靠善知识的指引。

  这就是说佛亲自给认定了,善知识是指导我们整个修行的关键。

  “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无事不办,”因为有了善知识我们就不造诸恶业了。常修众善,就是特别清纯、清白,不会去犯戒。

  比如说你看到单位有一张纸就拿回来,善知识看见了,说:“你这纸从哪儿来的?”你说:“这是单位办公室的。”善知识就告诉你:“赶紧给送回去,千万不要拿公家东西,不要占这点小便宜。”

  你可能这次回家,从厂子、路边摘了一朵花,善知识问你:“这花从哪儿来?”你说:“我从厂子门口摘的。”善知识告诉:“你赶紧给送回去,千万不要到人家厂子摘花。”这就保持了我们的梵行清净。

  恶知识就不是了:“你才拿一朵,你应该把它都拔过来才好呢。你要拔不动,晚上找个麻袋,咱都给它装回来得了,反正谁也不知道,我给你把风,你就随便拔。你太有能耐了。”

  那个善知识能使我们不造诸恶业,这个恶知识可不是了,就怕我们造得少,一个劲儿鼓动我们去造。

  过去曾有一个孩子,老偷东西,父母一看他拿东西就称赞他:“啊,偷得太好了!”鼓励他,这孩子一看父母不管,母亲还特别称赞,以后胆子就大了,逐渐开始偷了,越偷越大。

  最后被人抓住了,要执行死刑。这时候孩子后悔了,说:“我这年纪轻轻的怎么可以死呢?我没做啥错事啊!就是偷点东西,最起码我母亲非常赞成。”思前想后,自己为什么能达到今天的地步?原来是母亲一直赞成,最后形成了这个因果。

  在监狱里他要求最后见他母亲一面,后来母亲就见他了。以前母亲就娇惯孩子,现在孩子提出要吃奶,在吃奶的时候这孩子一使劲儿,把他母亲的奶头给咬下来了,就是恨他母亲,说:“全叫你给我惯的,我才落到今天的地步。”

  这个故事是我母亲在我小时候讲的。就是说一个好的善知识,一定会阻止人造恶因的。

  当你要造恶因,有人在称赞的时候,他一定不是善知识,一定是恶知识,要远离。(可参考:这四种人,佛弟子要远离)(溯源法语·摘自《吉祥经讲记》)

  (来源:溯源法语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0:22 | 只看该作者
净界法师: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2019-08-30 10:00:36)[url=]转载[/url]

分类: 净界法师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多,成就的人非常的少。 为什么?
有人提倡念佛人不看大藏经典,不看祖师的开示。
不看经典自己就胡思乱想。往生净土的根本在发菩提心!你为什么求生净土?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你去净土不是去享受的,是成就佛道的,亲近十方诸佛,成就佛道!
不管是出家或在家,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刚亲近三宝的那一念初心,那个上求佛道、对无上菩提希求的心,那个心你现在还在吗?那个道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又是昙花一现的!
我们如果不经常读诵大乘经典,看看佛菩萨的功德来自我期许,不读诵经典,你的心就攀缘世间法。我们的心是停不下来的。
攀缘世间法久了以后,你累了也到佛堂念念佛,但是你心中对佛号的期许,目标不再追求佛道,因为佛道对你是如此的遥远!
你追求的是身体健康、赚钱、福报大、眷属美好,你儿子考上什么学校。你的著眼点都是在现世的安乐,就是印光大师说的把摩尼宝珠换糖果吃。这句佛号本来是无量光、无量寿,结果你用来追求人天福报。当然你不发菩提心,整天追求人天福报,你自然而然贪恋娑婆,对娑婆世界的美妙境界产生常见。
佛号确实是有求必应,因为它是万德洪名!你把这万德洪名的佛号用来求人天福报,自然而然它就给你人天福报。结果你贪恋娑婆,临终不能往生。别人就诽谤你:你看看,修净土一辈子临终还是颠倒!印光大师说以身谤法!
你今天念佛一生没有求生净土,人家诽谤净土,人家的诽谤跟你有关系,你要负一部份的责任,你用你的身来谤法!
因为净土法门的教授,历代祖师的传承讲得很清楚:三辈往生,发菩提心。净业三福也告诉你“发菩提心,读诵大乘,解第一义谛,劝进行者”。 净土法门是大乘善根界,你不发菩提心,用世俗的心来念佛,佛号变成糖果了。蕅益大师说得好“诸法无性,境随心转”,一个法门对你产生什么功能,是由你的心决定的!
为什么这句佛号,文殊菩萨念的时候,他产生了无量的功德庄严;为什么这句佛号,印光大师念的时候是上品上生;为什么这句佛号,我们念的时候只是个健康长寿如此而已!就是“诸法无性,境随心转”。因为我们的胸量就是这个样子,久了以后,净土的传承就这样断了!
其实你求人天福报不是修净土法门,你只是在念佛而已,因为你的三资粮不具足,你没有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这样念佛不能说修净土法门,大家要分清楚,否则净土法门被这些人搞坏了,大家看不起净土法门。
其实净土法门是圆顿中最极圆顿的法门,它本身就是一种乘佛的愿力为利有情愿成佛。为了快速成佛,赶快去净土成就法身,成就方便,然后再广度众生。 它本来是极度大乘的法门,但是我们都忽略了祖师的传承,印光大师讲什么,蕅益大师讲什么,我们不在乎了!自己创出一套方法出来,然后你自己盲修瞎练,你也教别人盲修瞎练,“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净土宗就是这样子搞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4:03 | 只看该作者
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2019-09-02 08:00:09)[url=]转载[/url]

标签: 爱欲 轮回苦海分类: 堪布开示



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藏族有句谚语:“草地上中了箭,很容易拔除;心中了爱箭,就难以自拔了。”

爱欲,是会给人带来痛苦的利箭。佛在《出曜经》中云:“犹如自造箭,还自伤其身,内箭亦如是,爱箭伤众生。”

难怪西方人也将爱情比喻为丘比特的箭,虽然无数文人用美文嘉言赞叹褒颂过它,但只要是箭都会有危害的。《本师传》云:“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离爱无怖畏。”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恋是产生痛苦的根源。且不论爱别离苦,即使形影不离的恋人,也会因彼此执著而引生无穷痛苦。美色如霞转瞬空,弦歌似水弹指灭。世间情感如同朝露,转瞬即逝。深陷爱河而难以自拔,只会徒增烦恼的牵绊。

如何才能得以逃脱呢?佛经中的一段公案将此答案告诉了我们:曾有一驯象人将千辛万苦驯服的大象献予国王,当他与国王骑着大象去到森林里时,大象因嗅到母象气息而狂奔不已。国王责怪驯象者,他回答说:“它的贪心增长,铁钩及绳索皆无能为力,我只能调服它的身体,却不能调服它的心。”“那么此等众生的身心何人皆能调服呢?”“唯有佛陀!”

的确,牵缠俗缘溺爱河,唯有佛陀拯救之。《楞严经》也有“入大爱河,令汝解脱”之说。要逃离爱河,免中爱箭,解除怖畏,唯有修习佛陀的教言。

苏轼也有诗云:“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欲救众生于轮回之苦海,必须先斩断儿女情长之束缚。

在漫长的人生中,遭受爱箭痛苦的人有多少呢?

——《旅途脚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5:42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在梦幻泡影上用太多的心思
2019
09/05
07:00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不要在梦幻泡影上用太多的心思
《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
所谓修行者,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性,修性也是修心,心性不一不二。禅宗的功夫以明心见性为目标,所谓:明自本心,见自本性。
心性有何差别呢?心有生灭变易,性者如如不动。所以,性是体,心是用。明心用,见心体,这就是修行切要的功夫。
佛教讲的一切法,阐释的一切道理,都是根据世间万事万物本自具足的体和用而宣说的。把体用弄明白了,在修行上,少走弯路,容易见效果。比如说,一盏灯,也有体有用。灯的本身就是体,灯所发的光明就是用。体用结合,才能把世间的万事万物说清楚。体用搞清楚了,在修行中才能真正找到本末,找到究竟的东西是什么。
因为不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本体,就容易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修行的根本,明心见性,找到这个根本了,就不会胡思乱想,找到这个根本了,就不会痴人说梦。
我们修行,不是要在眼前的点点滴滴的奇特现象上去用心,要从根本上用心。点点滴滴的奇特现象不用功的人也会有的,比如说日常做梦,梦境有好有坏,有善有恶。
梦毕竟是梦,一般来讲梦里的事情总是相反的。比如说梦到好的境界,恰恰就是有一件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梦到惊险的事情,往往就会有顺利的事情出现。那些解梦的人,圆梦的人,多半都是用这种方法来为人解梦。
相反的,我们修行的人呢,就会迷于梦境的虚幻。在梦中看到有师父给我说法,看到菩萨在点化,这固然反映了一个修行人日常心心念念在追求佛法,追求神异,如果从解梦的角度出发,梦中好的境界,恰恰是消极的现象、不好的现象将要产生的一种征兆。
我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修行人不要在梦幻泡影这些虚假的现象上去用心思,这不是根本,是枝末。修行得好或者不好,有进步或者没有进步,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遇缘逢境来考验自己,在逆境中来考验自己。
逆境现前动心还是不动心,有烦恼还是没有烦恼,信心是动摇还是坚定,这个才是根本。
因为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要了生脱死,最终在生死这件大事面前能够作得了主。在日常的逆境来临的时候能够不动心,能够作得了主,经常能如此,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就能作得了主。
逆境能做主,能不起烦恼,在顺境中又如何?也是考验修行人的一种现实的境界。在逆境中不能动心,修行才有少分相应。
因为人生的烦恼无非是八风,所谓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在八风中能够不动摇,能够作得了主,在生死中,在生死到来的时候,在腊月三十日才能勉强打发得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0:03 | 只看该作者
一家人,多看优点和功德 (2019-09-03 06:30:08)[url=]转载[/url]

标签: 凡夫 优点 功德分类: 随机说法




有些人对身边的人总是不服气,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自己才是最聪明、最有能力的,这叫傲慢。如果一个人心里有傲慢,这个人就不会有任何功德,因为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

作为凡夫,我们怎么会没有缺点和毛病呢?只有成佛的时候才没有缺点和毛病。所以我们应该时刻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真正的修行,这样的人才会有进步。我们无论是面对家人还是面对其它人的时候,都应该看对方的优点和功德,看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心里应该想:我的毛病和缺点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断掉呢?

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功德,我们要看优点和功德,不能只看他们的缺点和毛病。现在有些家庭父母只看儿女的缺点和毛病,儿女也只看父母的缺点和毛病,然后就互相指责和嗔怨。这样的家庭怎么能和睦呢?儿女要看父母的功德和优点——若是没有父母,我怎么能生存呢?怎么能长大呢?父母也要看儿女的优点和功德。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所以都有功德,都有优点。

尤其是夫妻之间,更应该多看对方的优点和功德。夫妻就是冤家,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刚才在外边还很开心,一进家门,看到对方就开始生气,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你心里不舒服,这就是冤家。尽管他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但你就是看他不顺眼,这就是冤家。有些人还说我对别人挺好,但是对家人不行,你对家人不行才是真正的不行,你对别人好那是装的,只是在外面装好人而已。你可以装一时,但是在家人面前要装一辈子,这个很难。

你对别人好不叫好,这叫装,对家人不好才是真正的不好。因此,我们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和功德,对彼此都会有利益和帮助,这样家庭自然就能和睦。既然双方走到一起,成立了家庭,虽说这也是暂时的,但是佛法里讲这叫缘,我们一定要好好了这个缘。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1:39 | 只看该作者
抄经:佛门这一殊胜的修行法门,帝王明星为何都青睐?
2019
09/06
07:00
禅风网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一种“怪相”。很多人在闲暇时光的爱好不再是打牌、聊天了,而是把自己的“爱好”转移到了“抄经”上面,一旦有些闲暇的时间就会抄经。
佛门小白可能会问,
什么是抄经?
抄经有什么好处?
听禅风君一一道来。
1.抄经,是对佛理最直接的接触
古人对抄经很是喜爱。在印刷术发达的古中国,经文的传播大可不必手抄,僧人却把抄经作为对佛理最直接的接触方式。
佛经的经字,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经,是"契"的意思。契,就是契合、符合。佛教的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心”。它既符合佛陀所说的真理,又能根据众生的心病来对症下药。
第二个经,是“径”的意思。径,就是路径。佛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径,指出了什么路径呢?指出了从凡夫到成佛的路径。
抄经的经文是固定的,而字的浓淡、力度等却是无穷的。从固定的规则中衍生无穷的变化,这是佛语中万化的境界。
其中,以《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坛经》《地藏经》六大佛学经典为典型代表。它们跟我们每个人的学习、修行、成长最是息息相关。
《心经》是教你掌握佛学纲领
《金刚经》是教你怎样来破除幻相
《维摩诘经》是教你进入“不二法门”
《法华经》是教你怎样直截了当地成佛
《坛经》是教你怎样修行生活禅,怎样在生活中禅修
《地藏经》是教你怎样来消除业障
2.抄经,是一条殊胜的修行法门
在佛门中,大家认为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
抄写佛经,可以熏习佛法。
现在网络与印刷事业高度发展,佛经通行不是问题。但是只有亲自动笔抄写,才会对佛法知解得更加深刻。抄写时易于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获益是很大的。
可以在笔墨中立见因果。
中国书法里有句行话,叫“书为心画”。抄经书法的笔迹,则会很快地以果报形式出现。使人不得不深信因果。
可以在严分次第的笔墨境界中,参悟佛法。
传统书法的创作与欣赏,经过几千年的经验积累,有着自身独特而成熟的方法体系。仅仅对于用笔来说,往往是功力增进一层,心念更细一分,一直可以无限地微细下去。书写者也会因此体验到各种境界。
正所谓,手执一杠毛笔,在清香的墨气之中小心翼翼而不能分神,一笔一划地学习书写般若智慧,任时间在笔尖溜走而浑然不知,只知佛陀的智慧在逐渐渗入心中,刻印在脑海里,感受到平和的喜悦。
3.抄经,是一种调心养性的行为
抄经历来深受古今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推崇。
在注重内修的古代皇朝,古代帝王康熙、雍正,每日抄写经书,将汲取的智慧运用到治国上,终造就康乾盛世的一派繁荣。
康熙皇帝手抄《金刚经》手迹
雍正皇帝手抄《金刚经》手迹
在现代生活中,更是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家也加入到抄经这一行列中来。
王菲修佛之心虔诚笃定,抄写经书是她日常修为之一。在一笔一划的抄写之中,身心得到了专注,精神得到了放松。在抄经的过程中,王菲就只是那个王菲。
王菲手抄经书《佛说长寿减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经书的下款为“三宝弟子王菲血书”
孙俪手抄《心经》手迹
孙俪正怀第二胎待产时,从小信佛的她,非常具有智慧,常抄经来为自己和宝宝祈福。2014年4月,她晒出自己抄写的《心经》的书法作品,金色墨汁,令人满目生辉,字迹清秀,迥脱尘氛。网友们纷纷表示“看了孙俪的手抄经文,忽然也很想抄经”。
孙俪手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手迹
刘德华也是一位热心抄写《心经》的名士,众所周知,2014年世界各地灾情频传,他在“华仔天地”官网上传一张亲笔抄写的心经,为各地祈福,盼死者能安息,生者要小心。
此外,像陈坤、刘昊然、李小璐等,也都喜欢拜读、抄写佛经。吴秀波称《金刚经》治好了他的病,蒋勋带着《金刚经》去旅行。
当今之世,逐物迷己、迷己逐物,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现象。
在这个功利的、匆遽的、浮躁的时代,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围着外面的境界在转圈子,从来没有人真正地思考过: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来干什么?
我们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喧嚣,我们的压力越来越重,我们的定力越来越差,我们智慧的光芒越来越混浊黯淡。而佛经中的大智慧,恰恰是当代人缓解压力、增强定力、开启智慧的一剂良方。
互动时刻
你喜欢抄经吗?
欢迎留言分享哦
精选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3:37 | 只看该作者
学佛路上,这三个“法宝”一个都不能少
2019
09/05
15:59
上海玉佛禅寺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
“老王,你一天到晚,总是念佛有啥用啊?佛都要被你烦死了!”隔壁李阿姨一脸鄙夷。
“师父说可以积福积慧,去极乐净土。”
“净土有那么好吗?”
“那是,据说那里黄金铺地...”
“哦,你就是想发财享福吧!”
“......”
念佛有什么用?学佛只念佛就可以吗?发愿去极乐净土是为了贪财享福吗?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佛弟子该如何应对呢?本期讲堂,我们继续结合《佛说阿弥陀经》来讲述修行路上的三大资粮。
信、愿、行三大资粮
作为净土三经之一,整部《佛说阿弥陀经》都是围绕着“信、愿、行”这三大资粮所展开的。
上期讲堂我们重点从参加法会的菩萨以及佛陀极乐净土的描绘讲述了“信”与“愿”这两大资粮,本期我们讲讲“行”。
两大行门之“念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佛说阿弥陀经》
有了信心,就要发愿,而要想最终能花开见佛,就要修行,如此信与愿才能落到实处。那该如何修行呢?
佛陀就告诉大家往生净土的方法: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念佛。
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认为念佛是老人才会做的功课,但念佛的益处在于收束妄想与杂念,有一刻念佛,就有一刻不打妄想,念念不离佛,也就念念无妄想。
当然,对于我们末法时代善根浅薄的众生而言,单纯念佛积累的资粮可能并不充足,因此佛陀在法会上讲到: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佛说阿弥陀经》
所谓的善根是“因”,福德是“缘”。我们借由持诵弥陀圣号,来种下善因之外,还应该通过多修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万行来与广大众生结下善缘。如此,借助这些殊胜的因缘,就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两大行门之“受持”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佛说阿弥陀经》
我们把背著经本念出来,称为“诵经”,把对著经本念出来,称为“读经”;而“受持”就是不光要能背诵,还要把《阿弥陀经》领纳到自己的心里,忆念不忘。
求生净土是为了贪图享乐吗?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佛说阿弥陀经》
也有人会疑惑,佛陀说极乐净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如此堂皇的景象不会引起众生的贪心而染污发愿求生净土的决心吗?
佛陀说法往往“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极乐净土的庄严之景正好能与众生的贪心相应,令其生起信心与愿心,而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满大街都是由黄金白银、珍珠玛瑙构成。
就好像生活中没有人会去抢路上的尘土砖石,物以稀为贵,当它不再稀少,而是随地都有时,又怎么会生起贪心呢?更不会因争抢而生起嗔心与痴心,因此净土正是修行的宝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5:5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念佛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
2019
09/05
19:55
如瑞法师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6


念佛修行是为了什么?念佛修行,我们说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在求生的这个过程当中,为什么圆瑛老人还要求福、求慧、求生西方?我们要知道,成佛一定要聚集福德智慧资粮。我们要能够在生活当中,把这句阿弥陀佛念得让自己不烦恼,做什么事情都欢欢喜喜。
我们在做每件事情的当下,如果能够善用其心往道上来会,那这个当下就是学习的最好机会。认认真真地去听别人讲话,认认真真地来做当下应该做的事情。念佛的人,凡是一天当中所做的一切,乃至点滴的善法,都要作为往生西方的资粮,成佛的资粮,那才不会错过每一个当下的修行。如果觉得当下有障碍了,这也不是修行,那也不是修行,居士们你们看看,你们什么时候能修行呢?
实际菩萨的发心,就是要在做每件事情的当下,发起来利益众生的心。乃至于给孩子家人做饭,我们以前也举过例子:“若做饭时,当愿众生,得无上味,共成佛道。”当然这是我随便说的,是不是符合于文殊菩萨教给智首菩萨所说的呀?在生活当中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做饭的时候,看上去只是做了三五个人的饭,但如果一发愿——愿我这顿饭,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无上的法味,都能和我共成佛道离苦得乐,做饭的当下贯穿了菩提心,你能说它不是修行吗?
这就是要让我们懂得怎样把智慧用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一切往道上会。把当下的这一念安住在道上,那我们就不会错过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4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2019年08月30日 14:3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12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我们的工作状态最好保持稳定、安定。(摄影:海朝)

  文/圣严法师文摘

  在一些职场中,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离职,流动率似乎很高。有时有人刚到一个新的单位没多久,就感觉不适应,原因不外乎工作量多、不适应新办公室的风气文化;但是也有人一做就好几年,觉得工作非常稳定,胜任愉快。

  我们的工作状态最好保持稳定、安定,一方面自己能安安心心地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循序渐进地接受公司的专业培养。工作稳定了,自己的身心也能跟著稳定,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经常变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老是在适应新环境,无论到哪里,都会被当作新进人员看待。所以,如果能够抱持著‘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才能好好学习成长。

  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工作换来换去。经常换来换去,或许可以多见世面,然而却不能深入累积专业能力,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无法打下深厚的基础,如此消耗时光非常可惜。

  人通常有两种习性,一种是喜新厌旧,一种是忌新念旧。喜新厌旧,是喜欢新鲜的人、事、物,讨厌旧的东西;忌新念旧,则是指当新的事物发生时,会担心生活发生变化,所以怀念旧的状态。这是人之常情,就像家中养的小鸟看到一只外来陌生的鸟飞过来时,也会紧张、戒备一样。

  我初到美国参与美国佛教会的时候,佛教会的许多元老对我既是欢迎,却又担心。欢迎,是希望我给他们一些新的奉献;担心,是怕我会玩什么花样,所以似乎有一点不安。于是我跟他们说:‘你们不要期待我太多,也不必那么害怕我。我来就是要参与团体、适应团体,但是我有我的成长背景、优缺点与做人做事的原则,因此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好处,但也可能造成不便。无论好坏,都请你们包涵、接受我的整体,我会尽量配合大家,让大家满意。’

  进入新的团体,要能够到港随俗,学习、了解与适应这个文化。等到能适应与融入团体时,它就会变成你的团体,而你也就代表这个团体。

  人都有习气,习气指的是自我的主观、自我中心、自我的价值观、自我的自尊心;这些自我最容易伤害人,也最容易被伤害。凡是自我中心非常强、主观意识非常重的人,烦恼一定多,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如果能全心全意投入团体服务奉献,虽然工作可能很忙,却会忙得很快乐,累得很欢喜,因为这是自己愿意做的事。能以这种心态工作,不但身心都愉快,工作质量也会很好。

  工作便利贴

  人都有习气,习气指的是自我的主观、自我中心、自我的价值观、自我的自尊心;这些自我最容易伤害人,也最容易被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10:27 | 只看该作者
五种可以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了解一下
2019
09/06
20:00
腾讯佛学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1


每个人因为环境不同,兴趣不同,有人欢喜这一种办法,有人却以那一种较为适宜,所以我提出的办法,只是供各位参考而已,各位举一反三,一定可以自己想出更多更好更适合的方法,来做这种有意义的修行的实验。
哪几种方法呢?
作者丨沈家祯居士
01
利用各种机会安定你的心境
各位中如果有过晚上睡不着的经验的,一定能够了解安静的心境是何等的重要。
安定心境的好处,不仅是修佛法的正道,而且对于你的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全都有莫大的关系。
定心并不是叫你不要有思想,而是叫你的心不要散乱。佛法中有两种办法,可以帮助你将心安定下来,不会胡思乱想的散乱:
第一种是“松”字诀。随时随地记著这个“松”字。肉体要尽可能放松,精神也要尽量放松。心里一紧张起来,肌肉紧张了,要马上放松;声音提高起来了,心情暴躁起来了,要马上放松。
总之,紧张是散乱的主因,而“松”能助你安定。所以“松”是第一个妙方,随时随地,都可记得。
佛法中的第二个安定心境的方法,是集中思想。佛法是讲因果的,所以非常重视愿力。诸佛菩萨都有救度世人的宏愿,如果人的心境,和佛菩萨的愿力相应,正像收音机转到某一波长,能够收音一样,会得愿力的感应,助你定心。
所以佛法中顶简单也顶普遍的教人集中思想,安定心境的方法,是默念或诵佛号。譬如一心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都是顶有效的好办法。
02
遇事试作进一步观
这类庸人自扰,以幻想为真实,弄得坐立不安,睡眠不稳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对这类事,若能够透过表面作进一步的观察,则自会烟消云散。
神经紧张,疑神疑鬼,属于情感。进一步观,透过一层去想,是理智的作用。随时随地能够作进一步观,即是训练理智与情感并起。这种修法,可以减少许多的无谓烦恼,使生活愉快轻松而有趣味。
03
将你自己比作佛
佛是大智大悲的人格,是理智和情感同时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是至善至美至真的人格。同时提到,人人原本具有和佛一样的本性,只是受了分别思惟和幻觉的影响,以致埋没了本性。
在要发怒时,应立提正念:这样是不是顺乎佛性之道呢?如果佛陀处于这样的境况,他会不会像我一样的发怒呢?
我们虽不能和佛陀一样,但我们既以仿效佛陀的言行,以开显本具之佛性为我们的人生观,则我们的一切努力,也应照这方向去发展,对此当前之境,就不致于像平常人的容易放肆发怒。如果我们能常将“仿效佛陀”四个字记在心里,一切言行,自会与本性相应,与佛法相应了。
习惯此点之后,更进一步,就要放弃比较和仿效,而将自已直接想作佛。“我是佛,我遇到这种境况,将如何处置?”
佛说人人本具佛性,你把自己想作佛,并没过份。切切不要自已畏惧,不敢自比作佛,放弃一个极好的修行方法。
04
时时要想到因果
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个顶基本的理论。人在没有成佛之前,是没法跳出因果圈子的。有这样的因,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果,丝毫不能勉强。
有的人做了坏事,硬说不相信因果,这种人只是自己骗自己,其实他心里毫无把握,只是口硬心里慌,一旦恶果成熟,亦无人能替他代受!
还有,一个人的种因,并不一定全是善因或者全是恶因,往往是多种善恶的因都有;有的果也可能由于缘的不足而消沉,因此单看某个人某件作业(因),就很难说他一定会得如何的果。
明白了上面所讲的道理之后,看到世界上往往有许多害人利己的人,终身享乐;而不少忍让乐善的人,却常常吃亏,就不会有因果无信的感慨,更不必恨人生无是非,无果报,而生悲观傍徨的断见。
佛法说任何因,不论大小,一定会产生它应有的果。《法华经》上明明讲,任何微小的功德,如向佛像低头稍稍致敬,如小声唱念一、二句经句或佛号。这种小因,都会渐渐成熟,最后得成佛道。
所以我们倘若能随时随地想到因果,就自然而然的会种下多种善因,无论其大小;至少也可以少种点恶因。
此种随时随地想著因果的习惯,一旦养成,力量是很大的。各位不妨从今天起,就试试看,在做任何事时,都想想此事的可能因果如何,即是一种极有力量的修法。
05
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佛学里的一个专门名词,需要解释一下。简单的说来,就是你观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样,要尽你的可能来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使一切众生都能有佛的知见和成就。
随时随地发菩提心,就是随时随地连想起这种普救众生的决心。普救众生,也可以说是大乘佛法的基本悲愿,我们在做任何事,遇到任何人,都能时时想到将这了脱生死,解脱苦痛的佛法,判绍给人,即已经在佛法譬修持上,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我这里要想著重的是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检讨是否时时在兴起这普救众生的悲愿。倘若在做任何事时,能提醒检讨:这件事究竟对解除人类痛苦或众生沉迷有何帮助?这样你的菩提心已经不小,用佛法的术语来说,你已经具有菩萨心肠了。
菩提心并不是一下子就会发起,普通人只好慢慢的增进。第一步不要待存害人。第二步常常自已提醒,我做这件事,与别人有益没有。第三步进一步想是否能够帮他脱离人生种种的痛苦。
开始时的对象,每每是很狭窄的,也许只及到你的至亲好友,慢慢及到你认识的一小群人。但倘若对这一小群人,你能时时兴起这种助人救人的念头及行动,你的菩提心,可已经就不算小了。
随时随地,做任何事,起任何念,都念念不忘于普度无数无量无边的众生。救度一个众生,即救度无数无量的众生;救度无数无量的众生,还同于救度一个众生;因为诸佛、众生及我,本是一体无别的。虚空无尽,本性无际,到此境界,你的理智和情感已平等一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2:06 | 只看该作者
凡事有因果,万事有轮回
2019
09/09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5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佛经有言:“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际遇时,果报还自受。”为善为恶的种子会在因缘成熟之时,开花结果,需要自受自报才可了。
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要得到人生美好的果,必须怀一颗慈悲宽容的心去做该做的事情。
凡事皆有天意
佛说:“去留有天,一切随缘。”冥冥之中,天意常在。人生得失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有些事情,缘分比努力更为重要。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曾向众弟子说道:“近来感到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劝慰不一而论。
其中有一位弟子却问道:“时限若已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禅师十分安详,他以一种亲切的口吻反问:“你说怎么样才好呢?”
弟子毫不犹豫地说:“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保福禅师听到如此答复,很是高兴,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面对生死,自有天意。如果能生死由它,生死自如,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人生,凡事都离不开一个缘字。缘分,妙不可言。缘分未到,万事皆难。你一直苦恼着的,等缘分一到,自然能水到渠成。
人生,一饮一啄皆有天意。注定相见的,自然能见;注定别离的,强求也留不住。有些一见钟情,不过是前世的情缘,今生的天注定。
凡事,自有天意。不是你的不必强求,该是你的,老天也不会忘记。人生,得失随缘。
一切有天意,更是因果
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个大雨天,一位老太太恰好路过百货公司便进去躲雨。进去后,走走看看,柜台人员看到这位老太太就知道不是来购物的,所以根本没有人搭理她。
只有一个年轻人,十分热情地上前问道:“老太太,需要我什么服务吗?”老太太也很直率地告诉他:“我是进来躲雨,待会雨小一点我就走了,我不买。”
这年轻人说:“老太太,您不买我们也很欢迎您的光临,您有任何需要一定告诉我。”说着,还搬了把椅子过来,“您走累了,坐一下。”后来,老太太离开的时候,他还送到门口,帮老太太把伞打开,才把老人送走。
老太太走之前,看了看这个年轻人,然后说:“你可不可以给我一张名片?”这年轻人赶紧把名片递给老太太。
过了段时间,这个年轻人接到一份工作邀请,原来是那天进来躲雨的老太太,她买了一个像城堡一样的房子要装潢,指定要年轻人来负责此事。
年轻人有这样的机会是怎么来的呢?敬老、恭敬他人、乐于服务他人,他一生的福报、光荣都是靠他这颗心感召而来的。
人生,一切有天意,更有因果。缘分靠天安排,幸福靠人努力。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世事随缘,做好自己,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尽力过后只需等待,其他的随缘就好。一切以善为先,行善举,种善因,自有善果。
人的祸福都是有因果的,你的一举一动便是一种因果。
所以,不用羡慕别人的福报;也不用抱怨自己的不顺。一切全是你曾经种下的因。你今日种下什么因,来日必定收获什么果。
凡事有因果,万事有轮回
佛经上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过去种什么因,现在就受什么果;现在造什么因,未来就结什么果。
明代有户人家叫吕玉,吕玉家的儿子喜儿在六岁那年走丢后再无踪影。于是,吕玉外出,打算边做生意,边打探喜儿的消息。
几年后,吕玉来到陈留县,在厕所里捡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包里装满了银子,大约有二百两左右。
吕玉等了一天,不见有人来寻,只好找到一家客店住宿,等待失主。巧的是,客店里遇到了失主陈朝奉,吕玉二话没说,便将所捡之物,原物奉还给了陈朝奉。【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陈朝奉喜出望外,当下就要与吕玉均分这银子,吕玉不肯。陈朝奉见实在不愿,便请吕玉到自己家中做客,还提起自己的女儿,想与吕玉结为儿女亲家。吕玉叹气一声,便将儿子走失一事讲了出来。
陈朝奉想起之前买来的一个男孩,如今也已十三岁了,想将那男孩叫来送与吕玉聊以安慰。吕玉一见,痛哭流涕。原来,这竟是他当年走失的孩子。
父子相聚,陈朝奉一家也非常欢喜。后来喜儿与陈员外之女做亲,子孙繁衍,五世其昌,出了很多达官显贵。
凡事有因果,万事有轮回。世间一切,皆逃不过因果。为善为恶的种子,不管历经多少年月,仍会埋在泥土里滋长。
人生,就是一场轮回。人活着,心善为首。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上天从来都不会偏袒坏人。你的善良,或许会被辜负,但不用伤心,因果自有安排。
世间一切有因果,人间无常善为福。因果轮回,是对你的善良最好的保障。你的善良,终有善报。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0:41 | 只看该作者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精美圣像集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在汉传佛教中,中秋节这一天,恭逢月光菩萨圣诞。
  月光菩萨为药师如来二肋侍菩萨之一。药师经曰:“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无量无数菩萨之上首。” 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又,月光菩萨与秘密曼陀罗中表如来化他之德,表示迁变众生苦厄,使为利益安乐者也。其形像身为白色,左手为拳,安于腰,右手持莲华,其莲华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为三形。
  月光菩萨,梵名:Candra-prabha。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的胁侍,又作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灌顶经》卷十二云︰“有二菩萨,一名日曜,二名月净,是二菩萨次补佛处。”
  《觉禅钞》曾引《药师经疏》卷一而言,过去世电光如来时,有一梵士医王,养育日照、月照二子,发心愿利乐众生,二子亦发愿供养。梵士医王即今之药师如来,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萨。
  依《药师仪轨布坛法》所载,月光菩萨身呈白色,手持月轮,坐鹅座上;但此像与历代相传者颇为不同,历来所造皆为立像,而月光菩萨即立于药师如来之右侧。
  月光菩萨,有关他的出处众说不一,普遍有三种解释:
  传说一:他是印度古帝王,即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前身。据佛教贤愚经卷六、月光菩萨经、大宝积经卷八十记载,“此王具有大威德,后施头予劳度差婆罗门,满足檀波罗蜜行,又称月光菩萨。”
  传说二:佛世时中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异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波斯匿,梵名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又作逻犀那恃多王、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他为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为释尊教团之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王初暴恶无信,归佛后,屡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与其夫人摩利迦问答,得“人皆深爱自己”之结论。其后请教释尊,其对话迄今仍知名于世。
  传说三:月光菩萨又称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药师如来,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三尊菩萨合称“东方三圣”。亦有相传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菩萨本为父子,曾于电光如来法运中勤修梵行,受电光如来咐嘱分别改名为医王与日照、月照,发无上菩提大愿,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轮回苦。
  [颂偈]月光菩萨赞
  护月赞
  月宫永德。总摄群阴。俄逢阳厄被相侵。
  晴晦俨巡遮。恩戴照临。惟愿永光明。
  解脱月
  月宫云散空净。独露婵娟。皎浩无瑕体自圆。
  不动历周天。照彻无边。恩泽布大千。
  月光藏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众悉永蒙恩。
  一点净圆明。性海澄清。随处映禅心。
  如同日光菩萨一样,月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有密切的关系。凡是至心持诵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萨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修行者在持诵大悲咒过后,如果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则月光菩萨当会来加庇护,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与病痛,并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5 05:06 , Processed in 0.07808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