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6541#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3:33 | 只看该作者
祸兮,福之所倚,为什么这么说?
2018
10/29
21:12
深圳学佛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派给你祸。

如果你在祸面前心平气和,懂得反躬自省,那么你就能穿越祸,得到倚伏在祸后面的福。

人生就是站在一个福与祸的十字路口上,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那么你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好脾气带来好福气,人生才会好。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什么是气?”“气”便是一种需要的失落,“气”更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一种蠢行。正如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嘭”的一声就会粉身碎骨。人也是一样,心里存有太多的气,不仅伤心也伤身。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气”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动辄发怒、放纵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一旦“愤怒”和 “愚蠢”携手并进,后悔就会接踵而来。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嗔念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事情陷入愤怒之中,与周围人发生争吵,说些使人难堪的话,甚至大动干戈,发脾气以解恨,殊不知坏脾气很有可能将人的感情撕得粉碎,并导致伤害,结下仇恨,得罪朋友,气走亲人,失去贵人。

如果我们一直在抱怨中挣扎,而不懂得在感恩中成长,那么我们的人生注定是痛苦的,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世间万事危害健康最甚者,莫过于生气,咆哮如雷的“怒气”,暗自忧伤的“闷气”,牢骚满腹的“怨气”,有口难辩的“冤枉气”,乃一生之主宰,与人体健康关系甚密,

气不爽,心不顺,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和灾难,《黄帝内经》就明确指出,“百病生于气矣。”其实很多人都是被气死的。

每个人都希望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可是生活总有那么一些小波澜,小浪花。人不生气真的好难啊!但是,难,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的办法。对待生活中别人的讥讽,辱骂,甚至毁谤你时,最高明的态度就是漠视它,就是不闻不问,生气不如“消”气,这些气,你不理它,它就会烟消云散。

用争气,勇气,和气,大气去化解和取代,完成从生气到争气的改变,抛开烦恼,不和自己较劲,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博大的心量能稀释一切痛苦和烦恼。心量大小,在于自己愿意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一念之差,心门的格局便不一样。

“有德便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宽容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就从怨恨和疾愤中释放出来了,使自己始终生活在平静健康之中。人生就是这样,脾气好了,福气才会来,好脾气是人生的一座桥,将彼此的心灵沟通。走过这座桥,人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变的轻松,快乐,才能收获生命的幸福。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8:49 | 只看该作者
【感恩】石门素疏+321
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         
勇猛精进!普皆回向!禅悦法喜!
(一)【水南禅堂】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20140218-20180731150,888页。
【今日业绩】20181030课堂笔记321张。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200优秀3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81013
课堂笔记20180903
课堂笔记20180710
课堂笔记20180528
课堂笔记20180410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50,888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普皆回向!感恩三宝!阿弥陀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3:38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慈悲的真义
2018年10月31日 11:1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星云大师:慈悲的真义星云大师:慈悲的真义
  ‘佛教以慈悲为怀’,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然而,慈悲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人间因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满了无限的意义;颠沛的人生岁月里,因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无限的憧憬。

  慈悲之心是万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众生因此皆得成佛。慈悲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宁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一个有慈悲心的人,言行举止都如阳光、净水、花朵,可以带给人间光明、清净、欢喜。

  慈悲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当公理正义遭受无情的打压排挤、当正人君子受到无端的毁谤抨击时,能够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勇敢的、积极的慈悲。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而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慈悲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于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亲平等、是无我无私。

  慈悲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更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社会上有不少人往往曲解慈悲的含意,遂让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姑息纵容,导致社会失序;甚至运用不当,致使慈悲沦为罪恶的温床。例如:滥行放生,反而伤生害命;滥施金钱,反而助长贪婪心态等。因此,真正的慈悲必须以智慧为前导,否则弄巧成拙,反失善心美意。

  慈悲并不是一个定点,而是情感的不断升华,《华严经》的‘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种‘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胸怀,就是慈悲。

  天下之事不能尽如人意,以慈悲行事难免也有吃亏的时候;然而,唯有慈悲,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消怨怼于无形;唯有慈悲,才能广结善缘,成就事业。慈悲,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来源:佛光山,摘自《人间福报》二○○○年五月四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3:45 | 只看该作者
在家女众应该如何学佛
2018年10月30日 15:00  峨眉山佛教网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在家女众应该如何学佛?(摄影:惜缘法师)在家女众应该如何学佛?(摄影:惜缘法师)
  问: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慧律法师答:女众最难突破的就是感情,男女的感情,再来就是欲望。我们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在忙,忙到最后,我们的身体成熟了,她有繁衍后代的本能,她内心并不是想要做什么事情,但是,无量劫来所带来的就是欲望,因为有欲望才有生死轮回嘛。你这辈子来投胎转世,就知道你的欲并没有断,你不是愿力来的菩萨,你是欲望来轮回的凡夫。所以,在家女众最难断的,就是感情和欲望,还有一点就是怀疑的心。女众平常不相信别人,比如,她跟这个朋友相处得很好,也讲得很坦诚,可是回过头来,她有自己的看法,女众不相信女众,她宁可相信男众,这个是很严重的问题。

  再来,女众她有更年期,月事停止后,荷尔蒙失调,她会莫名其妙的起恐慌,晚上睡不着觉,一件小事情她会大发雷霆,没有事她就一定会搞成有事。女众在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之间,有的人迹象不是很明显,可是有的很严重,像神经质一样的,老公并没讲什么,她内心里面就开始不满;儿女没有跟她顶嘴,她内心里面开始起恐慌,她所想的东西都是负面的。所以,女众想要度过这个难关,就必须要把身体照顾好,尽量不要用西药,像消炎片、止痛剂、安眠药等,否则到最后就会发疯,你不要小看师父这样的理论,这是很贴切的。

  台湾有一个女众,五十几岁,她突然告诉我说:“师父,我这几年一直想去死,我莫名其妙的恐慌,莫名其妙的痛苦,莫名其妙的忧郁,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这个就是更年期,有的突得破,有的突不破的会去自杀。我所谓的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只是讲一个大概,并不是说一定,有的年龄层会更高,达到六十岁。因此,女众最主要的,还是要把身体照顾好,尽量不要用西药,同时,要听经闻法,对于你的无量劫来的习气,知道男女的感情太难突破,男女的欲望太难突破,你也知道不净观,你也知道人死后会发臭、会烂,也知道要送进火葬场,可是欲望来了,你拿它没办法的,为什么?因为你现在还是凡夫。

  所以,经典里面讲:‘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要到证阿罗汉果,才可以相信自己。在家居士你今天讲得头头是道,都不是你的东西,因为你没有三昧的功夫,你可以讲远离贪、嗔、痴,远离杀、盗、淫,可是你就是会偷偷地去做这些事情,为什么?那是无量劫来的习气。男的也是一样,好色,女的也是一样,难以突破母女的感情、儿女的感情等种种的情感和欲望。所以,一个女众,该如何下功夫?

  第一,平常就要听经闻法,要做笔记,把生命投注在正法的正确观念里,听法的时候做笔记,她的心就会集中在这个地方;

  第二,每天要定功课,要念佛,要诵经;

  第三,要远离恶缘,女众这辈子要走得没有障碍,就一定要远离恶缘,坏的朋友不能交,懈怠懒惰的朋友不能交,作奸犯科的朋友不能交,恶知见、邪见的朋友不能交,否则的话,你这辈子要顺利地走完,会很困难,这中间的过程还会发生许多的问题。所以,女众需要听经闻法,有正确的智慧,身体要运动,要调节好,把你的心寄托在正法,推广正法,那么,这些男女的执着没了,欲望也没了,同时你又把身体搞得非常好,那你一辈子就会走得很充实、很通畅。(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2018年10月31日 12:00  佛弟子文库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许想要告诉我们: 如果不注重内在修养,只关心外在的东西,想要获得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

  现下社会过于浮躁,人们极易陷入利益至上、唯利是图的境地。将外在的名利、金钱、地位看得过于重要,整日里陷入如何更快获得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无法自拔。将所谓的成功定位于是否拥有足够的金钱、是否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更有甚者直接将成功物化为是否拥有豪宅别墅、巨额存款。仿佛人生所有的一切目标都只是对这些物质的无尽追逐,这种对外在物质的盲目追求,极易使人迷失,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忐忑当中。当外在欲求得到满足,就得意洋洋,现实生活中一旦遭遇阻碍,无法及时获得满足,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失去人生方向。快乐与否全然由外界决定,失去了对自身的把控。

  有那么一个人,将他毕生的追求都放在追名逐利之上,幸运的是,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一家大型公司的董事长,也有了一个别人艳羡的家庭,只是这所有的幸福与成功都只是外人看来如此罢了。子女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陪伴,对父亲没有太多的感情; 与妻子的结合也并非由于爱情; 与手足的情感也因为长时间的疏离变得淡漠,他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每天或为了继续保有现有的财富,或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而惴惴不安。人不可能水远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当他年近不惑时生意遭遇失败,曾经的“成功”瞬间化为乌有。他没有了金钱,妻子离他而去,所谓的朋友也第一时间离开了他,所有的打击让他一蹶不振,甚至失去了活下来的勇气。他对未来迷茫不已,于是开始反思自己上半辈子的生活方式,开始反思自己对金钱、名利的态度。他过度迷信外在的名利、金钱、地位,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富足与否,将所有的快乐建立在金钱之上,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在失去金钱之后如此痛苦。

  哪有永远的志得意满,怎可永远一帆风顺? 或许我们更多的是需要走向自己的内心,注重对自己内在涵养的提升,找到让心灵富足的方法。正如佛语给予我们的启示,真正的幸福是注重内心的修养,关注内在,不盲目追求外在的物质,向内心寻求幸福之路。

  精神上的富有要比物质上的富有恒久得多,那么多文学大家在遭遇打击之后,仍能富足地生活着、诗意地生活着,因为使得他们快乐的源泉并非极易剥夺的物质,而是文字所赋予他们的内在信仰和涵养。花时间陪伴家人、用心找寻自己的爱人、及时回望自己的内心,做一个精神上富足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7#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3:56 | 只看该作者
“心诚则灵”,你理解对了吗?
转载 2018-10-31 10:57:47
标签:太桥旦曾堪布原创虔诚心

文:太桥旦曾堪布


虔敬心有两种,第一种是仅仅由信心而引发的虔敬心。比如说现在藏地全民信仰,藏地很多普通人的心中与生俱来、生下来之后受到全民信仰的环境、父母、家族的影响而生起的比较根深蒂固的一种信心,比如一看到佛像,一听到念珠、诵经的声音,一到寺庙,看到经幡、佛塔,听到法器、法螺,看到僧众在修法、跳金刚舞等等,没有任何理由而生起信心,这纯粹是信心而产生的虔敬心。这个虔敬心很难得。这个虔敬心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他过去世对三宝生起信心、种下了一个深厚的信心的种子,再加上他投生到一个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庭。这需要相当的福报,才会自身就有过去世的信心的相续,生下来就有信心,这个生下来就有的信心又依靠他缘,比如环境、家族、寺庙,慢慢地更加引发,让信心更加强大、增长。比如藏地很多女人心中,这种信心、虔敬心特别强。就像我们看到《冈仁波齐》的记录片当中,这样的信心非常强大,任何障碍也阻碍不了。



有些人虽然过去世有信心的种子,但是他投生这样一个环境,他看到的都与三宝无关,包括高楼大厦、很多商店、娱乐场所,他身边很多人、他的家庭都不信佛,这样即使过去世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的种子是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后天没有具备条件,没有他缘,所以他的信心发挥不出来,而且他曾经拥有的种子也会慢慢薄弱。但是在藏地就不一样,自身就有信心的种子,然后在这样的佛教环境当中、家庭之中,信心慢慢发挥出来。当然,也不一定所有的藏人都是这样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有的藏人小时候在佛教环境中成长,有很天真、很纯净的虔敬心,但是十五、二十岁以后接受了各种教育,去了很多城市、国家、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民族、宗教,在成长过程中他就变了,对自己的信仰、民族、传统都不满,觉得自己的民族多么地落后啊,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民族这些人多么地傻啊。他认为自己接受了那么多的教育、学了那么多的文化知识,自己是很先进的。在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他想的是对的。但是对于解脱和成就方面,他的想法完全是很大的魔障,这是特别可惜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比藏地很多人生活得更文明,生活条件比其他人好,他有很多的科学知识,讲究卫生,很多人觉得他是比较富裕、成熟、先进的。但是纯粹对解脱成就来说,他曾经有的天真、曾经有的虔敬心、曾经有的很单纯的思想,都已经彻底消失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第一种虔敬心是由信心而引发的,这种信心就像刚刚我们提到的例子,小时候那么天真、纯净、善良、单纯,那么有虔敬心,但是因为他这个虔敬心是由信心而引发出来的,所以长大之后随时都会动摇。因为他的虔敬心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因为他生在藏传佛教的环境当中,有这样一个传统,他的家族有信仰,所以他有信心,一旦他离开了这个环境,很多福报不够的人,慢慢会觉得自己家族、自己传统中的信仰是落后的,甚至认为这样的信心是迷信。这就是他福报不够的表现,非常容易动摇。但是不一定所有由信心而引发出来的虔敬心都是这样的,有些非常地成功,就像藏地偏僻地区的人,就像《冈仁波齐》里的朝圣者,因为这样一种信心的力量,才会不论遇到什么,无论日晒、暴雨,都坚持完成艰难的朝圣。密勒日巴尊者也是一样,密勒日巴尊者对因果的深信不疑,发自内心的忏悔,他必须要找一个具德的上师,终生地苦修,这都是他的信心之上产生的虔敬心的动力而引发的,后来才生起真正的虔敬心。



纯粹由信心而产生的虔敬心,需要特别大的福报,中等的福报不够。因为中等的福报,小时候有信心,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没有信心,这就是福报不够,不是说福报没有,福报不够,因为他的信心是半途而废了。虽然具备这样的虔敬心很难,需要特别大的福报,但也不是最可靠的虔敬心。最可靠的虔敬心,一定要通过佛法的闻思,在心中树立一个不动摇的见地,这就是真正的虔敬心。这个虔敬心,无论你去哪里,无论你受任何教育,无论你接触什么,无论你拥有什么,比如拥有权力、财产,你对三宝的虔敬心是永远不动摇的。


​这样的信心,我们可以在第一世大宝法王的故事中看到。冈波巴大师是第一世大宝法王的根本上师,让他闭关修行。大宝法王在禅修过程中,是八百位禅修行者中最了不起、最有韧性、艰苦修行的行者。后来大宝法王把他禅修过程中的觉受汇报给冈波巴大师。冈波巴大师说:“我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很可惜,你修错了。你还继续修六个月。”实际上他没有错,冈波巴大师是故意考验他的。大宝法王自己很有信心,知道自己没有错,但是上师是这么说的,就接受上师的话,继续禅修。他闭关六个月之后又找上师。上师问他怎么样,他说:“虽然我没有错,即使我错了,我也还是这样修,也不会改变。”上师看到他的见地有这样的把握,就跟他说:“哦,徒儿啊,你已经斩断轮回的因素了。”然后上师把手放在他的头上,说:“以前我说对你抱着那么大的希望,但是很可惜你错了,这是考验你的见地,考验你的虔敬心。第一个是考验你的见地有没有把握,第二个是看你能不能接受我的指导。”大宝法王都做到了,这就是真正的虔敬心的表现。为什么?首先,虽然他知道自己没有错,但是上师教导他,告诉他还要继续禅修六个月的时候,他很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代表两种虔敬心里面第一种虔敬心---由信心产生的虔敬心。然后,他自己修再长久,他觉得他的见地也不会改变,即使他修错了,他也继续会修,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见地有很大的确信。



第一种虔敬心是在信心的基础上产生的。虔敬心和信心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在小乘修行者的相续中有信心,在大乘显教修行者的相续中也有信心,但是这些都不是虔敬心,只是纯粹的信心,只有在金刚乘修行者、尤其是无上密法修行者的相续中产生的是真正的虔敬心。信心是虔敬心的因,虔敬心是信心的果。相同的地方是:虔敬心是信心的一种升华。虔敬心没有强大的时候,是信心;信心特别强大、无上提升的时候,是虔敬心。



不用说虔敬心,连具备信心都要一定的福报才行。了解佛法的知识,不一定需要具备很大的福报,因为现在很多学者,对佛法的知识是不缺的,但是缺乏信心,所以他知道的佛法知识不能成为解脱和成佛的条件。信心是特别重要的。佛法当中说:任何一个人入佛门的时候,入口就是信心。我们说皈依的人是佛教徒,没有皈依的人不是佛教徒,但是,皈依不是佛门的入口,因为皈依的前提是信心。所以说,信心是入佛门的唯一的入口、唯一的条件。《大智度论》中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心是相当有福报的人才具备,虔敬心就更不用说了。有些人没有学佛之前有信心,学佛之后信心更加地强大;有些人没有学佛之前有信心,学佛之后没有信心,变成法油子。


​真正具备福报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信心成为入佛门的基础;中间,信心加强闻思佛法的动力;最终,因为信心,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刚入佛门的时候,信心只是纯粹的信心而已;然后福报具备,因为信心的动力,所以不停地闻思佛法;因为闻思佛法,所以他的信心不仅仅停顿在信心的层面,信心和智慧汇聚在一起,信心变成了闻思的动力,闻思为信心提供智慧,它们两个相辅相成,最后把他送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刚开始的信心可能只是纯粹的信心,没有任何智慧的成分。如果我们一直念经、磕头、烧香拜佛,我们的信心永远是信心,没有智慧的成分。但是如果在有信心的同时,加强闻思,在闻思引发的实修上勇猛精进,我们的信心会拥有很多智慧的成分,这时候我们的信心越强大,我们的智慧越爆发;我们的智慧越爆发,我们的见地越稳固加深、越根深蒂固、越无上增长。



举个例子来说,刚开始的信心就像凌晨之前天空微弱的光,虽然不够明亮,越接近天亮的时候,越会引发日出、阳光普照。这样的信心当中有智慧的本质,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看书、闻思,停顿在信心的层面,这个信心有可能持之以恒,也有可能半途而废。所以古代的成就者说:要么你的信心里面有特别大的智慧成分,要么你有比较傻傻的信心就更好,这两者中间的特别不好,上也无法上升,下也下不来。打比喻的话,要么你拿一个空碗,很好带,要么一个碗装满了水,用盖子盖起来,也好带,但是一半水一半空的碗的不好带。要么你是特别有智慧的,要么你有特别傻傻的、单纯的、天真的信心,这样的人成就快。所以我经常说,我们学佛修行,不是得到我们所没有的东西,而是让我们的杂念、不好的东西,一直减少、减少、降低到变零的时候,不得了。所以我们现在是四十、五十岁的思想,慢慢通过修行变成三十岁的思想,再慢慢变成二十岁的思想,再慢慢变成十岁、八岁的思想,最后变成两岁、三岁的思想的时候,如此地天真、纯净、淳朴,已经离成就不是很远了。



具有真正的大智慧、通达经律论,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不如变成一个小孩,对我们来说不太困难。我们只需要保持单纯一点,有时候观察自己:我是不是想得太多了。这样信心的一个特别要求是:思维上师三宝的优点,对上师三宝、金刚师兄,千万不要从缺点的角度分析研究。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所听闻到的很多缺点,不是对方有缺点,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心里不够清净、不够单纯,所以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不清净。我们用这个方式来训练,慢慢有一天才会真正变成一个天真、实在的人。现在很多实在的人,在社会上、工作上很可能没有特别大的前途,很可能养家糊口都很困难,但是对于真正的佛法修行来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实实在在,很难生起虔敬心。


​有一个成语“心诚则灵”,意思是如果你的心足够虔诚,得到加持很快,“灵”就是加持。虽然这个成语我们常用,但是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想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前提条件是我们的心要诚。我们可以想一想,现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心诚的人有多少?我们的亲戚、朋友中,哪怕是一个小孩,多少是心诚的?现在很多小孩非常聪明,但是聪明小孩的心里面,诚心少。我不是特别喜欢聪明的人,因为聪明人的心里面缺少诚心。比如有人说,我这个珍贵的东西可以放在他那边,因为他很实在、老实、诚恳。没有人会说:这个东西一定要放在他那里,完全放心,因为他很聪明。聪明人的心中,诚恳不够,很重要的一个本质是缺乏的。所以我们要减少聪明的思想,发挥本来具有的、诚恳的思想。诚恳是信心和虔敬心的一部分。因为聪明人没有诚恳、实在、老实的基础,信心很难建立。比如说,上师给一个人讲一些道理,如果他很聪明,他不一定会相信,如果他很诚恳,上师说什么都会相信。在信心建立之前,这个人要足够地诚恳、老实、实在,这是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信心建立之后,虔敬心更有希望。虔敬心,从狭义的角度说,只是虔敬心而已;从广义的角度说,虔敬心包括一切法。宗萨仁波切在《人间是剧场》中说过:“理解什么是虔诚很容易,但要有虔诚心,则需要具备很大的福德。在有福德之前,你是不可能有虔诚心的。…… 当虔诚心增长时,就会转成智慧”。



我们要升华虔敬心,必须要加强闻思。但是加强闻思的时候,要特别特别谨慎。有些人佛法知识越通达,虔敬心越稳固加深。有些人,比如有些格西,越通达佛法、辩论无碍的时候,虔敬心越薄弱。虔敬心和闻思佛法就像鸟的两个翅膀一样,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学习佛法的理论知识,没有加强虔敬心,那么佛法知识通达得越深,虔敬心越薄弱。如果只是执著于虔敬心,没有闻思佛法的话,虔敬心就成为了流转轮回的因素,因为它缺乏了智慧的成分。有时候,想一想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为什么有两只手,为什么有两只脚,我觉得很有道理。一只脚走路的话,不能到达目的地,一定要两只脚配合。手和眼睛也是一样,一定要两只手、两只眼睛配合。这说明,佛法的理论知识为虔敬心的发展提供条件,虔敬心又成为了勇猛精进闻思佛法理论知识的动力,这才是非常健康的发展。我们付出一份代价,就得到一份证悟的力量。否则,有时候我们自以为已经学佛很久了,为佛法付出了很大代价,其实没有任何进展,如果我们做的一切没有成为流转轮回的因素,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8#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5:01 | 只看该作者
修了多少世的福德你才能闻佛法入佛门?
2018
10/31
11:37
佛教知识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佛教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

人身的获得是多劫多世修积善业的结果。

六道中,除了人道之外,寿命都很长,因此佛常常叹息人身真正难得。为什么特别说人身难得?因为六道中能闻佛法,能够觉悟的,确实人道是第一。其它的五道中:

天人乐多苦少,把生死大事忘掉、疏忽了,这是富贵学道难的原因;

阿修罗道好胜心、嫉妒心、瞋恚心特别重,这三样东西障道,所以修道非常困难,如果这三种心重,就是修罗;

地狱、饿鬼、畜生昏昧太多的苦,这也是修行的障碍,昧则不能辨别是非,多苦,障碍修行。

佛陀讲,我们得到人身犹如盲龟遇浮木——在幽暗的大海深处,住了一只乌龟,这只乌龟虽然寿命比宇宙还要漫长,但是它的双眼却瞎了,看不见一丝光明,每过一百年,它才有机会浮出广袤的海面。大海中飘荡着一根长长圆圆的浮木,浮木的中间挖有如盲龟劲项一般大小的孔洞。亘古洪荒以来,浮木随着惊涛骇浪载浮载沉。盲龟要凭它的感觉,在茫茫的大海中,追逐浮木不定的方向。当每一百年才浮出一次水面的盲龟尖尖的头恰巧顶住浮木小小的洞孔时,便是获得人身的机会。

而偶尔做一世人,因不明佛法,不知因果,只知妄逐欲望,不知造下多少罪业,这一世人做完后可能就要多生多劫投到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去,来偿还今世做人造下的恶业。等恶业偿还尽了,才能再投胎到人道里。

为什么说佛法难闻呢?

《佛说四十二章经》载,“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大般涅槃经·寿命品》亦载,“佛出世难,如优昙花,值佛生信,亦复甚难;佛临涅槃,最后施食,能具足檀,复倍甚难。”

佛陀出现于世,本就如昙花一现,我们能正好在佛法住世的这短暂的一瞬中,正好得到万劫难复的人身,又正好生在中国,还能信入佛法,进入佛门。

多少世我得人身恰遇佛出世,多少世佛出世时我沉沦,多少世我得人身佛灭度,但却生在异国,或虽与佛同处一国,却如世尊国家当时很多业障深重的人一样仍不闻释迦的名字。

由上可见,我们是修了多少世的福报,才得了这个人身;我们又是种了多少世的善根,才得已进入佛门,闻得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9#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9:04 | 只看该作者
【感恩】石门素疏+326
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         
勇猛精进!普皆回向!禅悦法喜!
(一)【石门素疏】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20140218-20180731150,888页。
【今日业绩】20181031课堂笔记326张。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200优秀3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81013
课堂笔记20180903
课堂笔记20180710
课堂笔记20180528
课堂笔记20180410
【石门素疏】【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普皆回向!感恩三宝!阿弥陀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2:53 | 只看该作者
金庸先生佛缘点滴(图)
2018年10月31日 15:2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金庸先生安详离开,引起世人在大音余响之后的无尽追思。金庸先生安详离开,引起世人在大音余响之后的无尽追思。
  文/延参法师

  风云几经年,了事拂衣去。

  笑红尘,多喧扰,风云几经年,了事拂衣去,侠骨仍留香。金庸先生安详离开,引起世人在大音余响之后的无尽追思。      

  用心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武侠世界,娓娓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洞察人心的世间故事,金庸先生以其渊博厚重、亦庄亦谐、雅俗共赏之笔,给这个世界描绘了一番独特的风景,多少人因金庸先生而对传统文化升起孺慕之情。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先生的小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常识普及,举凡诸子百家、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如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乃至文化中的各个领域、门类,传统文化中富有魅力、可濡养当代人精神的文化元素,无不被金庸先生恰如其分的运用。

  金庸先生的作品浸润了几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用最活泼的方式告诉你,传统文化到底好在哪里,可以说,金庸作品是无数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金庸先生并不曾刻意以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但我们都因为他而愿意进入文化传统的大门一探究竟。

  金庸先生的文学世界包罗万象,其中涉及佛教文化的随处可见,先生是一个有佛缘的人。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先生说过,因为家人的猝然离世,“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对生死问题的思索,对人生价值的探寻,让金庸先生最终选择了佛法作为自己精神的依怙。

  有人说,金庸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通俗化了, 金庸小说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入门书来读。对于那些想了解佛教文化而苦于经典难以深入的好学者来说,金庸小说也可以当做了解佛教文化的通俗读物。金庸先生把自己对佛教文化的领悟,用在对人物的着墨上,我们有幸因之重新思考,原来天下第一等的功夫不是武功,而是慈悲为怀的大爱大愿。

  金庸先生是一个认真的人,我们都知道他曾经为研读佛经而购置了全套的英文版《原始佛教》,为了能直接读佛经原典,金庸先生甚至学习梵文。对佛教文化研究越深入,对这个世界、对生命的认识就越深刻,金庸先生曾对朋友说, “研读这些佛经之后,我觉得看待许多事情都变得清朗,连死都不怕了,不再计较名利得失,心里坦荡荡的,无所挂碍。”

  把自己对佛教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融入作品,读者看到的是苦海中的众生百态,以及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金庸先生塑造了众多有着菩萨心肠的人物形象,对佛教文化注重“出世不离入世”的精神诠释也最为人所称道。一身浩然正气,一腔慈悲济世的胸怀,是金庸先生笔下的佛缘众生,也是作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选择,正如先生自己所言:我信佛,因为我相信人生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就信了。世事万千,不外佛光普照,这是一个真正在心灵世界耕耘过的忠厚长者对世界的认识与体察。

  金庸先生一生,心存大义,情牵众生,两万社评,纵横捭阖,是文字世界里真正的侠之大者;先生一生,进退有节,盛年激流勇退,洒脱超然,耄耋之年仍笃学不倦,好为人徒,做人雅量,读书海量,可谓至情至性,堪称学子典范;先生一生,悲天悯人,关注生民,世间冷暖,皆成笔底波澜,其佛心可鉴;先生一生,谦和儒雅,包容大度,及至晚年更如天心圆月,通透澄澈。

  斯人已去,绝响犹在,高山仰止,先生千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3:00 | 只看该作者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书名源自佛教
2015年06月17日 10:26  菩萨在线  我有话说(13人参与) 收藏本文     
婆罗门神话中有八种不同部类的神,是佛教八类护法天神婆罗门神话中有八种不同部类的神,是佛教八类护法天神
  “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罗,七归那罗,八摩听罗迦。八部众:婆罗门神话中有八种不同部类的神,是佛教八类护法天神。其中以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称“天龙八部”,亦称“八部众”。

  天 Deva

  龙 Naga

  夜叉 Yaksa

  乾达婆 Gandharra

  阿修罗 Asura

  迦楼罗 Garuda

  金那罗 Kimnara

  摩候罗伽 Mahoraga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天神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是“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

  “龙”是指神。佛经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大致差不多,不过没有脚,有的大蟒蛇也称。事实上,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佛经中有五龙五、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主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象”,如西来龙”,那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古印度人以为下雨是龙从天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中国人也接受这种说法,历本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和幼女八岁时到释迦反牟尼所说法的灵鹫山前,转为男身,现佛之相。她成佛之时,为天龙八部所见。

  “夜叉” 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门天王即率领夜叉八大将,护众生界。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

  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夜叉”是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注:“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乾达婆”是香神或乐神。原为婆罗门教崇拜的群神,据称是侍奉帝释天而司奏伎乐之神。乾闼婆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大多被描述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极为优美。在古印度神话中,他们属于半神,熟谙并揭示上天的奥秘和圣理,被视为太阳光焰的化身。相传,他们为天神备制苏摩酒。

  “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内、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打败,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罗听佛说法,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  

  “迦楼罗”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说岳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每天要吃一个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它命终时,诸吐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它在古印度神话中是大神毗湿奴的坐骑,众鸟之王。其形象为半人半鸟,生有鹰首、利爪和喙,身躯和四肢则与人无异。佛教中的金翅神鸟,极其庞大,据说两翅展开就有336万里。

  “紧那罗”,意为“音乐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龙八部”之一。因其头上长角又被称为“人非人”。此外紧那罗还有男女之分,男性长一马头,女性相貌端庄,声音绝美。在中国佛教里,紧那罗曾化为少林寺香积厨火头老和尚,持三尺拔火棍打退围寺的红巾军。因之被少林寺尊为护法伽蓝,又称其为“二辈爷”、“山门显武第一人”。紧那罗像有三尊,分别为持法法身、护法法身、妙法法身。头顶塑有发表上升的青烟,烟雾上有赤脚而立的观音像,法身形象则袒胸赤脚,手握烧火棍,完完全全一副武林人物模样。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佛教传说中拥有蛇的神,是大莽蛇神,人身蛇的头,又称作地龙,是佛教神祇的天龙八部之一。该神原本是腹行类,但由于其智力较低而无知,反而能得道挽回前因,摆脱腹行类的命运,脱胎换骨成为神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3:05 | 只看该作者
金庸皈依佛教心路历程
2015年05月15日 10:0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82人参与) 收藏本文     
金庸金庸
  池田:金庸先生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是缘起于什么事呢?

  金庸:我之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那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而且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

  池田:请往下说。

  金庸:1976年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池田:是吗?我可是初次听到。失去孩子的父母亲的心情只有当事者才可理解。我也是这样,我曾失去我的次子。我的恩师户田先生也有过这样痛苦的经历。他还年轻的时候,他的仅有一岁的女儿夭折了,这是发生在他皈依佛教前的事。他曾经感伤地缅怀道:

  “我抱着变得冰冷的女儿,哭了整个晚上。”过了不久,他的夫人也撒手人寰,这使得他认真地思考有关“死”的问题。

  金庸:此后一年中,我阅读了无数书籍,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详细细地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怀》(Man’s Concern with Death)。其中有汤恩比博士一篇讨论死亡的长文,这篇长文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

  这个疑问,当然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我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这时回忆书中要义,反复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我的想法,后来我忽然领悟到(或者说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于是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

  池田:户田先生也曾在失去长女及妻子之后的一个时期信奉过基督教,但是,关于“生命”的问题,却始终无法令他信服,也无法解答困惑和疑问。您之所以认为基督教不合您的想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解答“生死观”的问题吧!

  那次会晤,我们说起过的康丁霍夫·卡列卢基先生曾经说过:“在东方,生与死可说是一本书中的一页。如果翻起这一页,下一页就会出现,换言之是重复新生与死的转换。然而在欧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整的书,由始而终。”

  这也就是说,东方与西方的生死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生死观”,您曾作过竭力的思考,当然也不会满足于那种将人生视作“一本完整的书”的生死观吧!但是,佛典浩繁,不可能一口气学完,那种苦读和钻研殊非易事啊!

  金庸:是啊!中国的佛经卷帙浩繁,有数万卷之多,只读了几本简单的入门书,就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的成分太重,不符合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但还是勉强读下去。

  后来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不过中文佛经太过艰深,在古文的翻译中,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

  于是我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所谓“原始佛经”,是指佛学研究者认为是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纪录,因为是从印度南部、锡兰一带传出去的,所以也称为“南传佛经”。大乘佛学者和大乘宗派则称之为“小乘”佛经。

  池田:能以汉译的佛经与英译的佛经相对照比较,才可以对之进行研究。

  金庸: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觉者”)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

  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池田:我希望您能原原本本地谈谈当时的心情。

  金庸:随后,再研读各种大乘佛经,例如《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等等,疑问又产生了。这些佛经的内容与“南传佛经”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神奇、不可思议的叙述,我很难接受和信服。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法华经》中,佛陀用火宅、牛车、大雨等等多种浅近的比喻来向世人解释佛法,为了令人相信。

  池田:《法华经》富于艺术性,有“永恒”,有广阔的世界观、宇宙观,有包容森罗万象一切生命空间的广大。其中许多警句般的经文有影像般的美,简直可以说是一本庄严的“生命的摄影集”,可以一页一页翻转似的,那一瞬一瞬的画面如在眼前浮现。

  金庸:我也是了解了“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经不起反感。这个从大痛苦到大欢喜的过程大概是两年。

  池田:《法华经》是“圆教”,如果从作为大乘经典最高峰的《法华经》来看的话,其它的佛经,都可谓各执真理一端的说教,一切经全部都可收纳于“圆教”的《法华经》中,宛如“百川归海”。您先学小乘佛经,后再研读大乘经典,得出的结论认为《法华经》是佛教的真髓,这确实反映出先生对于佛教的认真探索之精神。

  金庸: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来源:《名家话佛缘:滚滚红尘中拈花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3:12 | 只看该作者
女众打坐时只可单盘吗
2018年10月31日 15:00  峨眉山佛教网 微博        我有话说(4人参与) 收藏本文     
女众打坐时只可单盘吗?(摄影:惜缘法师)女众打坐时只可单盘吗?(摄影:惜缘法师)
  请师父慈悲开示。请问师父,结婚女众打坐时只可单盘吗?盘哪条腿为好?初学该坐多长时间?请师父讲讲打坐具体方法。

  妙祥法师:这个戒律上有规定,女众盘腿要单盘,不允许双盘。没有规定说结婚以后就单盘,结婚以前就可以双盘,没有。不管你结婚和不结婚,都要单盘。我也知道很多女众,双盘盘得非常好,佛是慈悲,根据女众的生理,让单盘也可以入定的。

  至于哪条腿好?哪条腿都好,缺哪条腿也不能单、双盘,是吧,都得用它。就是说什么呢?你这条腿在底下,可以把那条腿放上;累了以后,可以把这条腿放下,那条腿再放上,不管吉祥坐还是金刚坐,无所谓。打坐只是一种方式,更主要的是,通过打坐而去掉我们的杂念和妄想。只要去掉妄想和杂念,你就是站着也叫禅定(打坐),不在于盘和不盘。

  当然腿盘上确实有殊胜的地方,一个是气血回流好。下肢控制着血液循环,上肢血液循环必然要多。由于静修,一个是心脏血液循环充多了,另外再加上我们的静,开辟了一条微循环,就是侧支循环(编者注:医学名词,或叫“侧枝循环”)。我们的心脏有个叫大循环,粗血管,动静脉血管循环叫大循环:进入的是动脉,但是血是静脉血;出来是静脉的血管,但有动脉的血,是通过呼吸、氧气,这样来营养心脏。

  但是一般人的正常的修行,如果打坐时间久了,可以开辟另一道的循环,就是医学上在七几年所发现的微循环,就是微小的血管都开放起来,达到另外第二个心脏,所以说打坐的人寿命比较长,就是因为他开辟了微循环。

  当然了你要坐得非常好,这个微循环也不用了,因为无我。要是无我了,他也没有血管和肌肉了,骨头也没了,呼吸也没了。因为这个四大组合的身体,本身就是个虚妄的。地、火、水、风,虽然地火水风是人体组成的根本元素,但是它还是个虚妄的。一个人如果持戒清净,努力修行,有时候你就不打坐,在那坐着有时就可以呼吸没有了,甚至你都自己都去找呼吸,哎哟,我怎么不喘气了,这都非常好的。

  所以说禅定不光要打坐为禅定,处处要有禅定。什么是禅定呢?这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大珠慧海禅师著)里讲:坐见本性为坐。所以说坐禅啊,得见性,才为坐。一心不乱为禅,禅定是这么回事。

  我们只要能达到坐见本性,一心不乱,那就是禅定,不管行走坐卧都是一样。怎样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把你的眼睛看住,把你的嘴看住,把你耳朵看住,不要看,不要听,不要去贪吃,不要贪睡。也就是财色名食睡要看住,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看住,这样的话我们就是禅定。

  打坐的方法,哪腿在上面都可以。有的人腿盘不下去,比如说这个人太胖了,他不光身体胖,腿也胖,一盘这腿就高起来了,就容易身体往后仰,坐不住,怎么办?后面可以垫个棉垫,可以这么厚也行,有的垫这么厚(手势,大约三指厚)。垫个垫,腿也能下去,下去以后再慢慢撤。(逐渐再不需要垫)在坐的时候,当你坐好了要晃一晃,因为有肌肉被压住了,或是垫给硌住了,晃一晃把它晃舒服了,这才可以坐。在坐的时候,后脖颈要靠到你的后衣领,轻轻靠着后衣领,下颌要往下,不要往上挑,这样就可以了。你要是正念要足,自然他就禅定。所以说打坐的方法有很多。

  至于手势(是否需要手印)那个问题,我的想法,你愿做就做,不做就拉倒。因为我们坐禅定,手也要放下(指不再想它)。刚开始可能需要做一种手势(手印),最后手也不要了,人都不要了还要这手干吗,是不是?所以不要执着这些胳膊腿和手。但是(手印)这个方法还是很殊胜的。

  佛也讲(过)了禅定的功德,在戒律上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3:39 | 只看该作者
药师经的三个名字中的秘密,了解一下?
2018
11/01
11:54
念念观自在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药师经的三个名字中的秘密,了解一下?

药师经札记一百零七

皆仁法师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亦名拔除一切业障;应如是持!”】

这段经文是说,阿难尊者问佛道:“世尊,我们应该如何称呼这一法门?我们又应该如何奉持这一法门呢?”

佛对阿难尊者说:“这个法门有三个名字,一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二是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三是拔除一切业障。你应该这样受持这个法门。


我们知道为了让正法能够流通,让正法能够永远的利益众生,而广宣流布在世间,就要以名摄法,作为纲要,让众生更好地受持佛法,所以阿难尊者就代大众请问佛陀这个法门的名称。

经名,可以统摄全经的要义,经文中所说的修法都可以经名来涵盖,有上根利智者,一听经名就可以了解经中大义,并且忆持不忘。

所以说,受持经名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再来看看佛陀所开示的三个经名:


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

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个经名之中就包含了药师佛的悲智因果。其中本愿功德,也就是药师佛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是因;而成就药师琉璃光如来是果。而药师佛以物药疗救众生身病,以甘露法要治疗众生心病,这是悲;琉璃光所彰显的是药师如来的智慧。

二、《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经》

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这所彰显的是十二神将护持药师经法的功德,这是护法的功德。


三、《拔除一切业障》

拔除一切业障是药师法门的功德之一,第一个经名就把这一层含义也含摄其中。所以,这部经以《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名。

我们牢记这部经的三个名字,恭敬受持,那过去生、今生所造的种种业障,也会因为受持药师经的功德而得消除,福报也得以增长,故而,这一法门也称为《拔除一切业障经》。

这就是药师经的三个名字,涵盖了药师法门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受持经名,进一步了解药师法门的深意。

这就是世尊慈悲,对后世弟子的教化。

THE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5:01 | 只看该作者
听闻过因果报应的事迹,你的心已经在冥冥之中受到了制伏
2018
11/01
11:41
弘化社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请大家按照以下方式“置顶”:

2018年已过305天 慎勿放逸


原文节选

良以如来设教,虽则正为出世,而随顺机宜①,循循善诱②。故于经世③之道,亦复发挥净尽,毫善弗遗。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凡一切伦常日用之道,与儒教所说,了无异致。其所异者,一一各示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使人心存敬畏,不敢逾越④。虽在暗室屋漏⑤之中,常如面对佛天。即下而贪残暴恶之伦,绝无信心。以久闻因果报应之事,其心已冥受制伏,亦不至十分酷烈⑥。观于列国杀人殉葬,以多为荣。佛教东来,遂灭此风,可以见矣。

???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增广卷二

?吉林哈尔滨创建极乐寺疏

参考今译

这实在因为如来设立教法,虽然说正式根本是为了出世之道,而随顺众生的根机适宜,循循善诱。所以对于治世之道,也发挥净尽,一丝毫的善,都没有遗漏。遇到父亲,给他讲慈的道理。遇到儿子,给他讲孝的道理。对兄长说友爱,对弟弟说恭敬,丈夫倡导,妻子随顺。凡是一切伦常日用之道,与儒家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其中不同的,就是每一法,各自显示三世因果,善恶报应的道理。使得人心存有敬畏,不敢逾越本分。虽然在暗室隐蔽之处,也一样如同面对佛陀天神,不敢有所放纵。就是下等贪婪残暴作恶之人,对三宝绝对没有信心。因为很久以来听闻过因果报应的事迹道理,他的心已经冥冥之中受到制伏,也不至于太过份残酷暴烈。看到春秋列国时,杀人殉葬,诸国君以多杀人殉葬为荣耀。佛教传来,这个风气得以灭除,可以明见啊!

①【机宜】事理;时宜。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吾不如 嗣宗 之贤,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人情,闇于机宜。”

②【循循善诱】谓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亦泛指教导有方。语本《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③【经世】1.治理国事。2.阅历世事。

④【逾越】跨越;超越。《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踰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⑤【屋漏】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作“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⑥【酷烈】残暴。《荀子·议兵》:“ 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

——如诚法师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5:07 | 只看该作者
吃什么,穿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要保持欢喜!
2018
11/01
11:30
山东大灵岩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无分别心是道

—一诚长老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宝峰寺,某天午斋毕。僧问:“饭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饭是滋养色身的,要做五观想。而且吃饭不要当饭吃,穿衣不要当衣穿。”

很多人不理解,吃饭不当饭吃,穿衣不当衣穿,那应该把衣食当作什么?其实呢,对这句话,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我只是在提醒大家,对衣食住行,能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不要有太多分别心。

有些人吃饭,总讲究色香味俱全,穿衣也要求漂亮、名贵、时尚,彰显身份品位。若是吃不到好吃的食物,穿不了漂亮昂贵的衣服,就感到失落、伤心。把人生的价值放在这些事情上面,是本末颠倒。

无分别心是道。古德云:终日吃饭未曾嚼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穿着一根纱。


《心经》中也说:“无色声香味触法。”在佛看来,眼睛看见的物象,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四肢周身的感触,以及这几种感知在心中所产生的判断和分别——它们的本质皆是空。

简单地说,人之所以在感官上有不同的感受、判断,只是因为心在分别,所以同样的一种颜色、味道,在不同的人那里,会形成不同的体验、评价。

假如不去辨别好坏,不去判定高下,那么,所有色、声、香、味、触、法的存在就都是“无”,也就是说,只要不去分别,那么所有关于它们的判定就都是不存在的。

唐代的懒瓒禅师在诗中写:“世事悠悠,不如山岳,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如果能够放下分别心,吃什么,穿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都能保持欢喜。对他来讲,睡在藤萝下,以石头为枕,可以过得无拘无束,很自在,这正是禅者无分别、无执著的生命境界。



诚如当初神秀作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尚有分别之心,而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完全消泯了分别,达到了无物无我的境界。

分别什么呢,都一样。

你说这个菜好吃,他说那道菜更美味,说来说去,不过都是在讲述各自的体验和感受。就连同一个人吃同一样东西,今天说好吃,明天可能就嫌弃它的味道了,可见关于“味”的评价,根本就不可能有固定的标准。

有个居士曾跟和尚讲,她如今最怀念的,其实是小时候吃过的一种廉价小吃,当然,这种小吃现在吃起来,早已不复当年美味,可是她还是对当年吃它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记忆犹新。

人所有的感觉和体验皆是如此,它们受情感、记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太多,以至于无法确立一个评判的标准,所以,不如不去分别,吃穿住行,够用就好,不必放进太多悲喜,也不必给它们强加太多意义,一切只在乎自己的心是否欢喜、安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5:13 | 只看该作者
晚课可以在早晨做吗?早晚课的关键是治心!
2018
11/01
11:18
天开法语堂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问:请问师父,弟子下班很晚,没有时间做晚课,把早晚课诵的内容合在一起,全部放在早晨这个时间可以吗?

宽见法师:一般在寺院里早课有早课的内容,晚课有晚课的内容。如果说我们确实是时间上安排不过来,把早晚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当然也是可以的。

早晚课的内容是来帮助我们调整我们的心的,因为佛法是心法。早晚课的关键在于“治心”,调整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保持正念。早晚课诵的内容是通过仪轨,帮助规范我们的心。调整我们的心,要有一颗恭敬的心、虔诚的心、皈依的心、五戒十善的心、出离心、菩提心、忏悔心、惭愧心、深信因果的心等等。

如果你实在没时间做晚课,把晚课的内容放在早课做,那也是可以的。但是注意摄心,虽然在晚上也一样要调适自己的心,这是个关键。让心能够保持清净的相续,能够接续在一起的话,对我们心的调适会有帮助。

录入 | 德晨

一校 | 德焱

二校 | 德凤

终审 | 惟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15:16 | 只看该作者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的心!
2018
11/01
11:15
印光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南无阿弥陀佛


文钞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无量劫来怨家,令汝横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将死,魔力已去,则苦不胜言,当生邪见,必致堕落。此执著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

——《印光法师文钞》?复唯佛居士书

白话译文:

你说“随时随地,能死就死”的话。也是求往生的根本,也是招魔的根本。死固然每个人都有,但是不能有求死的执著心,求速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如果不一心念佛,只求速死,必定招来无量劫来的怨家,令你横死。不但不能往生,等到将死的时候,魔力已经离去,就苦不堪言,定当生起邪见,必然导致堕落。这个执著心不可以有,有这个心就是病,不可以不知道。

——如诚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 20:13 | 只看该作者
【感恩】石门素疏+310
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         
勇猛精进!普皆回向!禅悦法喜!
(一)【石门素疏】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20140218-20180731150,888页。
【今日业绩】20181101课堂笔记310张。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200优秀3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81013
课堂笔记20180903
课堂笔记20180710
课堂笔记20180528
课堂笔记20180410
【石门素疏】【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普皆回向!感恩三宝!阿弥陀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6 07:48 , Processed in 0.05669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