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54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5-5 13:25 编辑

新中国60年大连英模谱:著名教育家-冷冉
中广网    2009-11-18

        四大理论启发后辈教书育人  教育定向干预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人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什么是教育?”或“教育是什么?”的理解与回答。相对于国内外教育家对教育的认识和界定,冷冉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表述,是基于半个世纪对我国教育实践的认识与反思的独特视角,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教育是培养理想人的事业:遗传——自然的人;环境——社会的人;教育——理想的人。”他指出,学校的任务就是最有效地进行对儿童社会化的干预,就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按照教育科学的要求,最有效地组织、培养、发动和使用教育力量,以便使他们最有效地进行对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干预。  阶段连续德育体系说。包括“人的社会适应说”、“阶段过程连续说”、“优势诱导说”,以及社会锻炼、“八心”、“八德”、“两意识”理论体系和养成性教育实践等。“德育过程阶段说”作为德育内容序列安排的“德育三大学说”之一被写入我国第一部高等师范教育通用的《德育原理》教材中。《优势诱导说》一文发表后立即被《新华文摘》转载。  情·知教学理论。《谈情·知教学》在《教育研究》1982年01期上发表。情·知教学理论的提出,是冷冉针对“重知不重情与重教不重学”、“教学理论上的唯知主义和教学实践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弊端而发的,旨在冲破当时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唯知(智)论”的束缚,确立情·知并重的新的教育教学观,把人的心理素质培养放到了应有的高度。该教学理论对大连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查有梁将冷冉的“情·知教学”模式与陶行知“行知模式”、毛泽东的“群知模式”并列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课程模式。时任大连市市长的魏富海在观看教师的情·知教学课后,说:“情·知教学是过去的老局长冷冉同志搞的,校长一定要抓好情·知教学,我对推广情·知教学坚定不移,目前还没有第二个办法比这更强、能取得大面积丰收。我希望中小学都要推广,全市要开花结果。”  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活力说。办好学校,冷冉认为建立学校管理机制需要内行的校长要懂得教育方针和政策,要通晓教育和教学的一般原理和具体方法。强调办学有自己的特色是因为这样学校才能由局部优势发展为整体优势,才能把学校办活。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成果 除上述基本理论之外,冷冉对其他教育理论和问题多有论及,如了解学生、情性目标、主体表现、学习环境、学习互补、教会学习等均有精要的论述。20多年来,冷冉的教育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它反映着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上的新高度,是一笔宝贵的理论财富。 大连市教育系统始终在积极实践冷冉教育理论,对“情·知教学”理论的实践经历了三轮教学实验过程。前两轮主要是对冷冉提出的教育理论假说进行验证性实验,第三轮主要是在前两轮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进行应用性实践。20多年来,在冷冉教育思想的实验和成果的推广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干部,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冷冉教育理论对国内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全国范围看,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以来,济南、武汉、重庆、成都、南昌、上海、湖南等省市许多教师和区域教育开始对冷冉“情·知教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12月24日,著名教育家冷冉因病去世,终年88岁。他的教育思想如同冉冉升腾的火焰,带给人们温暖与光亮。

四大理论启发后辈教书育人
  教育定向干预论。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人都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什么是教育?”或“教育是什么?”的理解与回答。相对于国内外教育家对教育的认识和界定,冷冉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表述,是基于半个世纪对我国教育实践的认识与反思的独特视角,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教育是培养理想人的事业:遗传——自然的人;环境——社会的人;教育——理想的人。”他指出,学校的任务就是最有效地进行对儿童社会化的干预,就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按照教育科学的要求,最有效地组织、培养、发动和使用教育力量,以便使他们最有效地进行对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干预。
  阶段连续德育体系说。包括“人的社会适应说”、“阶段过程连续说”、“优势诱导说”,以及社会锻炼、“八心”、“八德”、“两意识”理论体系和养成性教育实践等。“德育过程阶段说”作为德育内容序列安排的“德育三大学说”之一被写入我国第一部高等师范教育通用的《德育原理》教材中。《优势诱导说》一文发表后立即被《新华文摘》转载。
  情·知教学理论。《谈情·知教学》在《教育研究》1982年01期上发表。情·知教学理论的提出,是冷冉针对“重知不重情与重教不重学”、“教学理论上的唯知主义和教学实践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弊端而发的,旨在冲破当时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唯知(智)论”的束缚,确立情·知并重的新的教育教学观,把人的心理素质培养放到了应有的高度。该教学理论对大连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查有梁将冷冉的“情·知教学”模式与陶行知“行知模式”、毛泽东的“群知模式”并列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课程模式。时任大连市市长的魏富海在观看教师的情·知教学课后,说:“情·知教学是过去的老局长冷冉同志搞的,校长一定要抓好情·知教学,我对推广情·知教学坚定不移,目前还没有第二个办法比这更强、能取得大面积丰收。我希望中小学都要推广,全市要开花结果。”
  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活力说。办好学校,冷冉认为建立学校管理机制需要内行的校长要懂得教育方针和政策,要通晓教育和教学的一般原理和具体方法。强调办学有自己的特色是因为这样学校才能由局部优势发展为整体优势,才能把学校办活。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成果 除上述基本理论之外,冷冉对其他教育理论和问题多有论及,如了解学生、情性目标、主体表现、学习环境、学习互补、教会学习等均有精要的论述。20多年来,冷冉的教育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它反映着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上的新高度,是一笔宝贵的理论财富。 大连市教育系统始终在积极实践冷冉教育理论,对“情·知教学”理论的实践经历了三轮教学实验过程。前两轮主要是对冷冉提出的教育理论假说进行验证性实验,第三轮主要是在前两轮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进行应用性实践。20多年来,在冷冉教育思想的实验和成果的推广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干部,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冷冉教育理论对国内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全国范围看,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以来,济南、武汉、重庆、成都、南昌、上海、湖南等省市许多教师和区域教育开始对冷冉“情·知教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12月24日,著名教育家冷冉因病去世,终年88岁。他的教育思想如同冉冉升腾的火焰,带给人们温暖与光亮。






原文http://www.cnr.cn/dlfw/dlrw/200911/t20091118_505635379_1.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2#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7:28 | 只看该作者
徐世政
2010-02-02 www.dlxww.com

徐世政(1935—),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共党员,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创始人。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美术教育事业,创建全国第一所美术特色学校——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在他的努力下,十五中的美术教学闻名全国,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升入高等美术院校。他先后出版专著13部,有40余幅美术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多篇论文在权威杂志发表,指导学生美术创作版画作品累计1500余幅,其中被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和出版500余幅,他是大连市第一位功勋(中学)教师,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曾任中国少年儿童版画协会副主席。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7:29 | 只看该作者
徐世政
  徐世政 (1935.4—) 辽宁大连人。 擅长美术教育、水彩画。 19 5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大连十五中学美术教师。先后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 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 出版有《徐世政水彩、水粉作品精选》 画集。
  198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6年辽宁省美术特级老师,1987年日本国家教育版画协会颁发最高功劳奖,1989年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辽宁省功勋教师,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获得者。
  徐老一生育人无数,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美术人才,学生遍及世界各地,徐老自己更是荣誉赫赫:198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6年辽宁省美术特级老师,1987年日本国家教育版画协会颁发最高功劳奖,1989年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辽宁省功勋教师,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获得者……
  退休后,本该享清福的他不肯赋闲,再次拿起教鞭,手把手地教会孩子们什么是“美”……
  绘画人才的“种子基地”
  “在我的人生里程中,没有‘退休’二字!”徐老告诉记者,1995年从大连15中退下来时,《辽宁日报》记者曾经采访过他,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当时他表示,“我还要继续为国家培养美术人才!”
  因为徐世政是大连美术界、教育界家喻户晓的重量级人物,许多人看好了他这块“金字招牌”,退休后,想找他合作办学的人很多,找他当顾问的更多,除世政却一一回绝了。他说,我是个有“教书癖”的人,但是要做就做到最好,要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前来学习的孩子。1996年,经过多方面考察,徐老终于答应了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办学的请求,创建了世正业余美校。从1998年到现在,已经有6届学生从此毕业,每年考入大连15中和西岗中学美术特长班的学生达85%以上,世正美校成了学生与家长心目中培养小画家的“种子基地”。
  老人一生命运多舛
  很难想像,拥有旺盛的工作热情的徐世政竟然经历过那么多的人生变故。1960年,出身不好的老父亲因为想不开,上吊自杀了。1961年,徐世政与妻子两地分居,怀孕、劳累加上营养不良,妻子的眼睛突然看不见了,后来落下视神经萎缩的毛病,成了半失明的人。在15中学任教的38年间,在徐世政的字典里,根本没有休息日与寒暑假的概念,最支持他的,永远是妻子。
  1981年,徐世政跟妻子双双被煤烟熏倒。若不是住在另一间房子里的大儿子警觉,他们早就告别人间了。住院8天后,妻子又出现了幻听幻视的毛病,成了半个“疯子”,直到半年后,她的精神状况才渐渐好转。
  1984年5月21日,是徐世政永远忘不了的日子,在鲁美版画系读书的二儿子徐俊与同学一起游泳时,永远地留在了北陵的湖底……
  工作,直到终点
  “没有任何变故能够挡住我工作的热情。”徐老说,每当遇到挫折,他都给自己打气,“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他说,人活着,要与天斗与地斗,更要与自己斗。
  最近,徐世政编写的5本《中小学生速写教程》出版了,这是他一生教学智慧的结晶。老人说:“我这一生,大半的心血都投入到15中的美术教学中了,为祖国培养了很多美术人才。退休后,我还要不停地为国家培养美术人才,为社会培养美术爱好者,直至人生终点……”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5-5 07:40 编辑


徐世政

http://www.hjcun.com  发布:2010-2-12 19:34:45  来自:画家村网站



画家徐世政   


徐世政:男,汉族,出生于1935年4月5日,辽宁大连人,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曾任中国少年儿童版画协会副主席、辽宁美协理事、辽宁版画研究会理事、辽宁中学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主要业绩:个人自1966年到1998年间。先后40余幅美术作品被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并参加国内外多次展览,其中《师徒之间》(宣传画)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套色版画《晨读》、《春催桃李》、《渤海渔汛》多次被国内各级报刊发表,并参加国内联展。先后在《中国青年报》、《美术大观》、《普教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著作有:《徐世政水彩、水粉作品精选》、《徐世政色彩作品精选》、《美术高考色彩教程》静物篇、《美术高考色彩教程》风景篇、《美术高考色彩教程》人物篇、《中小学速写教程》中学篇、《中小学速写教程》小学篇、《小学水彩教程》静物篇、《小学水彩教程》风景篇、《小学素描教程》、《全国美术院校高考状元榜》、《名师指导、素描头像》①册②册、《我们的木刻纪程》(15中版画30年)。本人被《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全国中小学教师名典》、《特级教师名人录》等诸多名典名录收入。 在15中的30多年来,指导学生美术创作版画作品1500余幅,其中被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和出版500余幅,其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大连15中学版画作品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旅大中学生版画集》。15中学学生作品占65﹪。1985年获《版画世界》金杯奖。有近300幅学生美术版画作品先后出国展出和出版、收藏。其中有30余幅版画作品在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面向世界80多个国家展山并被收藏。33幅版画作品被日本国家《教育版画》杂志分两期发表并撰文予以高度评价。同时,在日本国巡回展出。日本国家版画教育协会于1985年授予15中学“日本儿童版画最高奖”。1986年《中国青年》英法文版以“艺术家的摇篮”为题向世界报道15中学美术成就。1974年至1995年间,全国上至《人民日报》下至省级报刊,先后有30余家报道15中学美术组的成就。期间,中外来15中参观考察的有50余家。自1977年至1998年间,与同仁共同为高等美术院校输送大学生640余名,其中曾在英、美、日、德留学10余名,还有30余名成为国家、省级青年画家、企业家、设计师,在高等美术院校任教的有30余名。 在40余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以卓越的业绩先后获得诸多荣誉:1985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辽宁省政府授予“美术特级教师”、1987年日本国家教育版画协会颁发的“中日儿童版画交流最高功劳奖章和证书”、1988年“全国首届中小学美术大赛园丁杯奖”获园丁奖杯和徐悲鸿奖学金奖、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辽宁省政府授予“功勋教师”光荣称号、1995年年获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辽宁省授予“优秀专家”称号。 同年,成为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特殊津贴获得者,2004年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专家成员。





徐世政作品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5#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0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5-5 07:38 编辑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文/王平善 2009-07-26 www.dlxww.com
来源:大连日报


徐世政先生近照





《女学生头像》





《山村白桦》   





近年来采访过不少较有成绩的中青年画家,交谈中他们总会提到徐世政——原大连第十五中学美术教师。夏日里我采访了这位著名美术教育家徐世政先生。    徐世政1935年生于大连,美术特级教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曾任中国少年儿童版画协会副主席、辽宁美术家协会理事,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津贴。    从小就酷爱画画的徐世政,1951年考入大连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美术教师。三年后,为追求挚爱的美术教育事业,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师范学院美术教育系。在这座艺术殿堂里,他系统地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理论,受益匪浅。毕业后他重新走上教师岗位,并于1960年调入大连第十五中学任教。在美术教学中,他反复琢磨如何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喜爱画画的学生,经过调研和细致的考察,他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并得到领导的支持,1963年成立了版画小组(兼学别样)。版画组成立后,徐世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之中,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寒暑假也排满了课程。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徐世政循循善诱启发下,美术组学生的绘画水平提高得很快,创作了一批较好的版画作品,先后在各大报刊发表。    1977年恢复高考后,更激发了徐世政引领学生走艺术之路的信念,“为国家输送优秀美术人才”成为他既定的目标。他重新调整教学计划,踌躇满志地投入到美术基础教学之中。他白天上课,晚上备课作画;课堂示范,课后传授绘画技巧;不辞辛苦带学生们走出去采风写生;言传身教地忘我工作。在他的精心指导下,1985年校美术组的11名学生,8名考上了“三大美院”(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浙江美院),在大连市引起了极大轰动。    骄人的成绩与徐世政及同仁们辛勤耕耘分不开的,大连第十五中学成为喜爱美术中学生向往的殿堂,成为培养优秀美术人才的摇篮。《中国青年》英法文版以《艺术家的摇篮》为题,向世界报道了他们的教学成就。    徐世政继续攀登着新的高峰,1997年时任教研组长的他与同仁指导的71名学生全部考入大学,其中20名考入清华大学,5名考入中央美院,创造了大连第十五中学建校以来的辉煌。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徐世政启蒙、培育了640名莘莘学子,他指导学生创作的版画在各大报刊发表500余幅,其中300余幅作品多次出国展出、出版或被收藏。    2006年1月徐世政在大连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如今已成为老师、教授、画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的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幅幅珍贵的画面,再次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和情感,师生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同品读精彩画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们说:“当年为了培养我们画画的兴趣,徐老师经常利用休息天、节假日带我们外出写生,耐心指导我们习画,老师的言传身教令我们至今难以忘怀。”几位学生伫足在水彩画《山村白桦》前交谈着,一位学生激动地说:“看到这幅作品好像回到了少年时代,作品是当年徐老师带我们去大连市郊写生时创作的,如今看到它倍感亲切。”    确切地说,徐世政的绘画作品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他教学中的“副产品”,绝大部分作品是为学生示范创作的。徐世政说:“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他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使他创作了许多精彩的画卷。四十余年来,徐世政为学生示范创作了数百幅作品,仅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就百余幅,如油画《女学生头像》、水彩画《小学生》、《老人头像画》、《中学生》等等,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油画《女学生头像》中,我们看到一位衣着朴素,落落大方的中学生,面目清秀,目光炯炯,眉宇间透着质朴与纯真,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作品不仅展示了徐世政严谨的治学风格,同时也展现了其扎实的绘画功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四十余年来,为追求挚爱的美术教育,徐世政可谓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他先后出版了《小学素描教程》、《小学水彩教程》、《美术高考色彩教程(静物篇)》等十余本教学专著,为教学生涯增添了浓浓的一笔。特别是退休十三年来,他开办的业余美校培养了千余名学员。    另,欣闻由徐世政主编的《我们的木刻纪程》即将问世,衷心祝愿他艺术之树常青。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6#
发表于 2011-5-5 10:4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12: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上朋友的亲临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8#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1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5-12 12:04 编辑

张存浩
2010-02-02 www.dlxww.com



张存浩(1928-),山东省无棣市人,民盟盟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领导了我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激光器的化学效率达34%,超过前苏联1988年发表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一、二等奖,1997年获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第八届陈嘉庚化学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9#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12:17 | 只看该作者
张存浩
百科名片
张存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他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开创激波管高温快速反应动力学和气体爆轰波脉动结构研究;领导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在激光化学和新型化学激光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一系列成就为他带来一系列荣誉,他曾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等众多奖项。









简介  
中科院院士、研究员、教授。中外知名的化学家。1928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无棣抗战时随姑父傅鹰(享誉中外的化学家)、姑母张锦(化学博士)到长汀。曾就读于张伯苓所创办的重庆南开中学,1944年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并且考进厦门大学,次年转入中央大学化学系,1947年毕业。1948年赴美留学,在爱阿华州化学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后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于当年10月返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8年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4年当选为中科院化学部常委。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化学部副主任、主任,中科院主席团成员,《化学物理通讯(阿姆斯特丹)》国际编委,英国化学会法拉第会志国际编委,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光谱化学学报》(纽约—牛津)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大、复旦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科院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顾问。曾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四大”主席团成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大事记  
      1947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50年代,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1951年起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任所长。

  60年代,致力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研究,参与提出燃速理论及侵蚀燃烧理论,并开展激波管高速反应动力学等研究。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料理论,并建立理论模型。

  70年代,领导化学激光研究,发展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氟化氘化学激光器,从事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方面的研究。

  80-90年代,研究短波长化学激光新体系及氧碘化学激光研究激发态分子的光谱学和能量转移,进而参与设计双共振电离法,研究了扬-特勒效应及一种新型费米共振和分子电子态的亚转动能级分辨的传能精确规律。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陈嘉庚化学科学等多项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执行局成员,《光谱化学学报》(纽约-牛津)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

      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学术贡献  
他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究,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60年代,他和合作者在国内开创了激波管高温快速反应动力学和气体爆轰波脉动结构的研究,并取得了较高水平。70年代,他领导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取得的成果相当于当时美国发表的水平,为发展中国国防高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以来与合作者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在激光化学和新型化学激光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1983年他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激光器的化学效率达34%,超过前苏联1988年发表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上述研究成果分别于1956、1982、1993年三次获国家自然科奖三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1986、1989、1994、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二等、一等、二等、特等奖),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第八届陈嘉庚化学科学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先后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生30余名。

主要荣誉  
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化学家。1947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起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任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执行局成员,《光谱化学学报》(纽约-牛津)编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50年代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60年代,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料理论,并建立理论模型。70年代从事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方面的研究。80年代以来,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陈嘉庚化学科学等多项奖。
技术成就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石油资源十分短缺,被外国称为贫油国。张存浩回国后,到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的“燃料第一研究室”工作。当时水煤气合成石油是世界性热门课题。他急迫地要为新生共和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学,于是,寻找新的催化剂、新工艺,尽快使国家甩掉“贫油”的帽子,一度成为张存浩和同事们的奋斗目标。在我国催化科学尊基人张大煜的指导下,张存浩开始与楼南泉等人全力投入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提出科学研究“三严”作风——“严格、严肃、严密”,一向严以律己的张存浩是忠实的履行者。他说:“科研工作必须一丝不苟,你的工作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过多少年回头看,脸也不红才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钻研,张存浩和同事们终于研制出一种性能很好的催化剂——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并创造了新的工艺——氮化熔铁催化剂流化床水煤气合成石油,取得了“小试”和“中试”的成功。张存浩在解决流化床传热与反混问题上也有所贡献。研究成果在产率、产品分布及催化剂寿命等方面都在国际上领先,每立方米煤气得到产品200克,而当时美国只达到150克。该成果1956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组织上对年轻人取得成绩给予诸多鼓励,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张存浩作为青年代表出席了科学界最高学术机构的这一会议。同年9月,27岁的张存浩当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次年1月,又作为全国政协的特邀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5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并迅速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张存浩很快转入火箭推进剂研制这一对他来说几乎是全新的领域。他和楼南泉负责领导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方面的研究,在这项重要前沿课题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火箭需要高能燃料,为火箭研制新燃料是一个全新课题,一系列复杂问题必须求得准确回答。他和同事们在硼烷高能燃料、固体推进剂、固液推进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这些研究在国外是绝密的,文献资料很少,而且实验的毒性和爆炸危险性很大。张存浩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不仅组织指导、出主意,而且亲自冒着生命危险在火箭试车台上做高能燃料的燃烧实验。在从事大量实验的同时,他和何国钟等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模型,第一次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这项在1964年完成的成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当时国外几十家科研单位也在同时研究这一课题,而张存浩与何国钟推导的理论最为精确,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最能说明本质问题。改革开放后,在与美国科学界人士的一次交流中,美国科学家惊叹:“没想到中国在20年前就有了这么完美的燃速理论。”

  在承担指定国防任务的同时,张存浩也能兼顾学科基础研究。60年代,他和沙国河、张荣耀等在国内开创了激波管高温快速反应动力学和气体爆轰波脉动结构的研究,水平较高。“文革”期间,火箭推进剂研究室迁往三线,张存浩作为“五七大军”的一员,全家人一起被下放农村一年半的时间。如此卓越、从事这样重要工作的科学家被迫中断研究,无疑是对国家的一个损失,然而,这却也使他长期紧张工作的大脑获得了暂时的休息。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73年正式成立了“化学激光研究室”。“搞激光比搞火箭还困难,主要是一无所有。缺资料、仪器、设备,连基本的光谱仪、示波器也没有。”张存浩重提当年,记忆犹新。在资料、仪器、设备样样欠缺的条件下搞出成果来,困难不言而喻。当时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激光研究也起步不久,有自由电子激光、X光激光、化学激光等等。在各种激光器中,化学激光器是最有希望的候选者。所里当时有一个小组已做了几年的化学激光基础研究,但与强激光的要求还相距甚远。这是一项真正的尖端高技术,以当时的中国科技水平来搞这项研究,难度是很大的,而这项工作又需要相当多的光学知识,对张存浩来说,意味着又一次“改行”。但以他的性格,愈是新的,愈是难的前沿研究,就愈不惧怕。我国科学界有的老前辈老领导主张搞自由电子激光,张存浩认为应该做化学激光,它较自由电子激光有明显的优越性。他据理力争,与老领导较劲:“我只要你十分之一的经费,还可比你早做出成果来!”

  70年代中期,张存浩开始领导我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经过他和何国钟、沙国河、杨柏龄等人的艰苦攻关,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氟化氘激光器终于诞生了。这一项目获1979年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二等奖。此项成果相当于当时美国发表的水平,为发展我国国防高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80年代以来,张存浩领导了激光化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多项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的成果。1983年他与庄琦、张荣耀等人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激光器的化学效率达34%,超过前苏联1988年发表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84 年他与庄琦等发明了一种在超高速流中大量制备一氟化氮两种电子激发态的方法,为研究可见光化学激光创造了条件。80年代他与沙国河等开展了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学的研究,指导解金春发展了能够观察超短寿命分子态转动结构的方法,称为离子凹陷光谱,解金春因此获首届吴健雄物理奖。进而在转动分辨基础上研究分子激发态的扬—特勒效应,发现了一种扬一特勒诱导的费米共振,其选择定则不同于常规的费米共振。他和沙国河等还从1983年起用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学的方法,进行了小分子电子激发态的量子态间传能的研究,从实验中得到一系列倾向性定则,包括碰撞引发的角动量取向变化规则。他和沙国河把量子散射理论中无限阶突变近似的不可约张量处理方法和半经验的指数能隙定律结合起来,拓展了半经典的理论,新得到的理论公式不仅能圆满解释大部分实验规律,而且可以计算出转动传能截面的相对数植,与实验值符合很好。这是在量子数广泛变化的范围内第一次做到理论与实验相一致,使量子态分辨的传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上述领域研究成果曾获得1997年、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张存浩从事科学研究40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2/3以上发表于国际知名刊物。对于发表研究论文,张存浩的态度是极为严肃的,不仅对数据采集、公式推导要求准确、严格,而且对文字、修辞都要再三推敲,往往要反复修改多次。他的英语从小受到姑父母的严格训练,他撰写的英语论文被国外稿件评阅人赞为“beautiful English”。他曾应邀到美、德、法、英等国的著名大学讲学,其纯正流利的英语令外国教授交口称赞。

                                                                                                                                                       ----张存浩_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12:24 | 只看该作者

张存浩:献身科研 此生无悔


  清晨,我如约在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存浩院士的办公室门前等候,还没有看见张先生,就已听到走廊里传来的爽朗笑声。在参加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60周年庆典、煤化工论坛和联欢晚会等一整天的活动后,张先生的精神依旧那么矍铄,满脸的笑容让我倍感张先生的和蔼可亲。  张存浩院士热情的把我招呼进屋,并请秘书为我泡茶,之后马上就和我谈起昨天的庆典。张院士说,庆典办得很好,所里上下着实是花了不少心思,这样有新意的庆典并不多见……我的采访就在这样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当问及在建所60周年之际的感想时,张院士意味深长地说:“我百感交集,我们一批人,不光是我自己,还有和我同龄的,从20岁出头到现在80岁出头,把一生都交给了大连化物所,我们觉得非常充实,没有遗憾,如果生命再来一次,我还会到大连化物所来。”  张存浩院士在1951年来大连化物所工作以前,曾经放弃了留在美国继续深造和在北京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工作的机会。谈到原因,张院士说:“我当时就是心里憋着一口气,美国人为什么欺负我们,美国帮助国民党打内战,要不是美国帮助国民党,国民党也不敢打。所以,我去美国时思想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觉得我挺恨美国的,但是另外也知道美国的科技还是先进的,有东西可以学习,所以作为一个学习的地方,我还是去了,但是并没想在那呆很长时间。去了之后,对美国还是有所了解,对他看穿了,也不是那么神秘的,当然我们是有差距的,但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到大连来还有一个原因,大连化物所的物质条件实在是太好了,我不是说生活条件,而是科研条件。不但比北京、上海好,而且比美国好,我指的是大学,美国的大学经费也是有限的。当时我们是搞能源研究的,我刚一来,张大煜先生就把研究所定位为以能源研究为主,从这个角度来说,全世界都很难找,当然我那时没有到国外搞能源研究的单位去看过,至少很有名的大学都比不上我们。后来我发现,我们的老所长张大煜先生特别能团结人,启发人的兴趣,在他手下工作也是很愉快的,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当时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我就觉得非到大连来不可。我觉得我的判断是准确的,来了以后,几个月就做了很多工作,可能在其他学校,几年也做不了这么多事情。”  张存浩院士认为,现在的大连化物所,科研上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超过国际水平的成果越来越多,国外也知道我们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研究所,这点他很自豪,我们化物所为国家做了很多踏踏实实的事情,而且高水平的很多。  张存浩院士也非常重视青年一代的培养和教育,在采访中他说:“我想现在的年轻人里,爱国主义大家都是应该无条件接受的。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飞速发展,这点大家应该有一致的认识。在若干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我也有些迷茫,不清楚我们发展那么快能行吗?事实证明,我这全都是多虑的。中国的发展速度不但国外想不到,连我们国内也没有想到。说明我们改革开放这条路是正确的,是走的通的,而且走的很平稳。年轻的人,如果说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还有些看不准的话,现在应该看得很准。”张院士还说:“我也是来所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人格。我们是在实践当中克服了很多障碍和困难,总结了很多经验,一点点成长起来,我们走的路也不能说是很平坦的。年轻一代,也要准备克服一些比较大的困难……”  与张存浩院士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这位曾经获得无数殊荣的老人那强大的人格魅力,最后引用张存浩院士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庆60周年的亲笔题词作为这篇采访记的结语:  满怀热情的引进并培育科研杰出人才,更好更多的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 关佳宁发布时间:2009-11-27


原文http://www.cas.cn/ys/gzdt/200911/t20091127_2676081.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1#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12:29 | 只看该作者

张存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存浩,男,中共党员,物理化学家。1928年生于天津。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随即回国。曾于1986年至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化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委员,《化学物理通讯(阿姆斯特丹)》国际编委,《光谱化学学报》编委,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    张存浩同志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到火燃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50年代他与合作者在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究中研制出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60年代,他为研究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料方面的领导人之一,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烧理论,并建立了响应的理论模型,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70年代开始从事化学激光和激光化学方面的研究,“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获国防科委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80年代以来,又在激光光谱和激光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СО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研究”项目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发表论文近100篇,带博士生20余名。1956年、1982年、1993年三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79年获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1986年、1989年、1994年、1996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二等、一等、二等、特等奖。


原文http://www.dicp.ac.cn/gkjj/lyys/zch/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2#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4:00 | 只看该作者
卢佩章
2010-02-02 www.dlxww.com




卢佩章(1925-),福建省永定人,九三学社社员,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60年代,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70年代,开展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研究的K-1型细内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编写出版《色谱理论基础》等7部专著,并出版了《卢佩章选集》。曾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前苏联色谱学会Zwett奖、美国传记研究所 “世界终身成就奖”。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5-19 14:18 编辑

生平概况 

 

分析化学家,福建省永定县人,1925年10月生于杭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色谱学会名誉理事长。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化学系任教,1949年9月调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等导师指导下获得副博士学位。1959-1986年任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78-1983年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长。担任第五届北京国际分析测试报告会及展览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任《色谱》杂志主编,《高效色谱(HRC&CC)》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建国初期,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为开创中国色谱学科,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液态燃料的费一托合成研究(气相色谱应用于产品的分析)”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为四个获奖者之一。六十年代,发展了腐蚀性气体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七十年代,开展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研究成功K-1型细内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荣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八十年代以来,他领导开展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色谱专家系统理论、技术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1959年曾在莫斯科在Rogingskii通讯院士A.A.Zhukhovitskii教授领导下工作半年,后以客座教授身份在国外许多大学,如德国Tuebingen大学、意大利Urbino大学、荷兰Einhovern大学讲学及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学术报告。1992年在美国匹兹堡会上作为中国人第一次作了特邀报告。

  至今荣获各种奖励20余项。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1989)和前苏联色谱学会的Zwett奖(1990)、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终身成就奖”(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编写出版《色谱理论基础》等7部专著,并出版了《卢佩章选集》,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



简历
 卢佩章1942年在重庆清华中学学习,后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当时卢佩章得到了汤腾汉教授、李国镇教授的亲切教导,卢佩章认为这些人奠定了他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之后,卢佩章在当时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并作为上海市学联代表到南京,参加了“五二零”游行,被捕入狱。1949 年9月,卢佩章放弃了上海同济大学助教的职位,怀着科技报中国之志奔赴大连,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当时,很多人连“色谱”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但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累积,终于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设计出中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用这台机器分离一个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不足一小时,很快全国的石油化工企业都采用了他们研制出的色谱分离技术。这一开创中国色谱学先河的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应用。1956年,刚刚30岁的卢佩章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作了中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的骄傲,卢佩章和他领导的小组负责浓缩及扩散分离过程中的气体分析这一核心技术。在计划开始以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卢佩章和他领导的小组几乎一天也没休息过,研制了三代机器,为中国国家节省了上亿元资金。简单地说,就是在把同位素235也就是浓缩铀从同位素238中分离提取过程中,监控气体氟化铀的纯度,连百万分之一的杂质都不能有,否则就会爆炸。卢佩章院士是当时题目组的负责人、研究小组的主心骨。就是在文革时期,工作也没有停止。外面打枪打炮,室内灯光明亮。为取得高浓气,卢佩章和他的同事连续倒班一个多月,干得腿发软,吃的是大饼子加白菜萝卜,但也能能产生这么大的干劲。色谱在核潜艇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连续航行数月以至一年以上,艇上空气如何净化、再生及解决含氧量是制约各国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一大要素。卢佩章等人接受了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密封舱气体分析的紧急任务,随后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

  “文革”结束后,年过半百的卢佩章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了细管径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当时曾独步世界,西方国家直到两年后才研制成功。卢佩章领导了色谱专家系统工作,通过软件,普通操作者也可以完成以往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复杂色谱分离技术,这被认为是色谱研究中的一场革命

  卢佩章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加入九三学社。中国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大连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色谱》杂志主编,中科院化学部委员。是中国色谱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其水气合成液体燃料全分析的研究。

个人成就  
1、卢佩章中国色谱研究奠基人之一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卢佩章怀着发展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勃勃雄心,奔赴百废待兴的    卢佩章

东北,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几十年来,卢佩章主要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建国初期,他参与国家从煤里制取石油这一国民经济急需的科研任务,承担了其中水煤气合成产品的分析任务,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任务,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为了克服原始低温分馏方法分析速度慢、周期长的不足,卢佩章开始了色谱分析化学的研究。

  色谱是一种快速、高效、灵敏的分析、分离技术,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农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国防、科研、医学、生物制药、基因分析学科等方面有着广泛且十分重要的应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个空白。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经几百次试验和探索,于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而且所用样品量仅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项技术迅速在全国石油化工企业普及应用,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卢佩章接受国防科研分析任务,协助鞍钢焦化厂制取甲苯,为生产前线急需的TNT炸药并提高产量做出重大贡献。

  卢佩章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先后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刚刚30岁的卢佩章做了我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1959年建国10周年之际,作为新中国的一项科学成果,卢佩章在前苏联第一次色谱分析报告会上做特邀学术讲演,这个报告被苏联人编撰到色谱学专著里,随后又被德国翻译发表。 卢佩章的色谱研究,作为中国科技界的崭新学科,和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0年代初期,中国国民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此时也正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前苏联专家撤走、我国自己制造原子弹最困难之时,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承担了测定金属铀235和铀238同位素中气体杂质的科研课题。卢佩章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原子能工业应用的气相色谱研究,创建了固体中痕量气体的色谱分析,准确地测定出金属铀235和铀238?这两种同位素气体杂质的含量,并从扩展到工厂实际出发,为设计新工艺流程提供了一套核原料中腐蚀气体的分析方法,保证了我国自己生产纯净的适于裂变的合格铀235,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尽了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之后,卢佩章又接受了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79号密闭舱气体分析的中国国防科研紧急任务,组成了科研小组。经过方法研究、仪器试制和现场反复考核,把色谱技术应用到潜艇密闭舱中,研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使用这台色谱应用装置,可以迅速、连续净化密闭舱中的气体组分,确保潜艇人员在水下长期作业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需要,为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和人民解放军的的现代化建设尽了自己的职责。

  拥有先进可靠的运载火箭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火箭需要液做燃料。制备高纯液氢的关键之一是必须除去其中的痕量氧,否则无法安全生产运行。卢佩章接受了任务,组成科研小组,开始了长达20年的科学探索。从60年代起,他们利用分子筛色谱技术开始了超纯气体净化和测试的研究,并为工业生产超纯气体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由于成功研制了当时国际上仅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的新型吸附剂--分子筛,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吸附剂用做催化剂将有特殊性能,使我国先于国际上其他国家首先研制成功脱氧分子筛105催化剂,解决了液氢生产制备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液氢用于火箭燃料,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卢佩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一度被迫中断研究。当他从“牛棚”中被“解放出来”之后,虽然仍带着“白专典型”的帽子,但他立即投入到色谱科学的继续探索中。白天他钻在实验室里观察色谱分析情况,晚上回家分析数据,设计方案,总结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规律。1975年卢佩章被下放到青岛化工厂进行“思想改造”。“改造”期间,他继续悄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找到高效色谱柱的高级填料——超细无定型微粒硅胶。后来回到大连,他和同事立即制成高效液相色谱柱。经多次试验,改进了色谱柱的内部结构,使色谱柱效能一下子提高了10倍。

  回所后,卢佩章先后被任命为研究室主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色谱被列为化物所四大重点科研方向之一。他带领科技人员经过一年的实验、分析、运算、反复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柱形结构,使柱外效应降到最低限度,柱效由每米2万理论塔片很快升至每米6万理论塔片以上,超过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年后,细管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试制成功。中国色谱研究的突飞猛进,令许多发达国家为之惊叹。1978年11月,德国色谱专家来大连化物所参观气相色谱组时赞扬说:“你们是最出色的。”1979年9月,德国色谱学会主席邀请卢佩章参加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十四届色谱报告会。卢佩章在会上做了“色谱高效柱”的学术报告,博得了全世界色谱专家的赞誉和认同。会后,卢佩章应邀赴德国讲学1个月。卢佩章等人研制的高效液相色谱柱所达到的水平,连美国著名色谱专家埃特伍德也承认,美国PE公司也进行这项研究,但要1年以后才能达到中国的水平。

  卢佩章和所有致力于色谱研究的专家们同心联手,为中国的色谱研究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时间。当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到来时,卢佩章率领这支年轻的色谱队伍已开始向更新更高目标挺进了。

  1980年,卢佩章以他30年间在新中国分析化学方面、尤其是在开创色谱学科领域、并把这种先进的色谱分析分离技术运用到中国国防工业和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中国和其他国家色谱研究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连化物所色谱中心,在卢佩章的设计下,开始了色谱专家系统的研究,即用专家的知识,编成软件由计算机来代替色谱专家去完成色谱的分析任务,并根据需要,通过系统获得足够的定性信息和准确的定量数据,尽快找到合适的分析方法,达到分析的目的。有了专家系统,就是普通操作者也可以完成平时需要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复杂的色谱分离技术。经过3年的努力,这套系统已经初步实现,成为色谱研究中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

其他成就简介  
卢佩章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9年曾在莫斯科在Rogingskii通讯院士A.A. Zhukhovits    卢佩章

kii教授领导下工作半年,后以客座教授身份在国外许多大学,如德国Tuebingen大学、意大利Urbino大学、荷兰Einhovern大学讲学及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学术报告。例如,1992年在美国匹兹堡会上作为中国人第一次作了特邀报告。他是第五届北京国际分析测试报告会及展览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任《色谱》杂志主编,《高效色谱(HRC&CC)》等杂志编委。1956年在“液态燃料的费一托合成研究 (气相色谱应用于产品的分析)”中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三等奖,为四个获奖者之一。至今已得到16项以上的各种科学奖,例如:关于GC填料(1962年)、痕量分析仪器和方法(1965年-1982年)、腐蚀性气体分析的专用仪器和方法(1978年)、高效微粒HPLC柱(1979年)、不可抽提GC毛细管柱、高效GC填充柱(1979年-1989年)及多组分分离的色谱理论(1978年)、智能HPLC仪器(1989年)等。曾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1989年)和前苏联色谱学会的Zwett奖(1990年)、美国传记研究所的“世界终身成就奖”(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在研究兴趣集中在发展色谱新技术、GC和HPLC的专家系统及其理论基础。已发表论文250余篇。2007年6月5日卢佩章获得第30届国际毛细管色谱的“高里奖”,高里奖是该领域的重要国际奖项之一,于1988年由国际毛细管色谱会设立,每年颁发一次,以1956年发明毛细管色谱技术的美籍瑞士人M. J. E. Golay 的名字命名。

  卢佩章院士自1949年以来,投身科学半个世纪多,他参加的科研课题研究和培养的色谱学科的专业人才不计其数。20年来,他曾到过25个国家或地区参加学术交流、讲学授课。多年来,卢佩章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但是他最看重的是党和中国国家给他的荣誉。他曾参加1977年10月中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议、1981年第四次和1984年第五次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1999年9月18日,卢佩章参加了党和中国国家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专家庆功大会。从1956年获第一届中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9年1月,卢佩章获得的各种科学奖达30多项。
个人专著或主编的专著
  《气相色谱法讲义》(1964年)、《HPLC微粒填料》(1980年)、《中德色谱报告会文集》(1983年)、《色谱理论基础》(1989年)、《高效液相色谱及其专家系统》(1992年)、《气相色谱法》(1993年)、《气相色谱的专家系统》(1994年)等。

  卢佩章自1978年来,培养出博士生11名、硕士生18名。1993年以后,卢佩章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培养下一代中国国家级科研人员工作中,由他培养指导下的博士生共13名,硕士生20名,博士生中已有6人成为研究员、其中5人也已成为博士生导师。培养毕业的十个博士生,有四名已从国外回来中国,一共有九名在中国国内工作,已得到不少成果。已有三人被提为研究员,其中一名邹汉法31岁,是中国100名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青年科学家,是到2009年1月为止,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最年轻者;另一名梁鑫淼27岁,是辽宁省首届先进科技工作者。

个人贡献
  1985年,卢佩章指导他的学生们在克服了许多困难之后,先后研制成1000型系列气相智能色谱仪和2000型系列液相智能色谱仪,系统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到1994年,“气相和液相色谱专家系统”终于完成并出版了专著。 中药是中国的瑰宝,中药生产现代化一直是医药行业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其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中药的质量控制问题。在卢佩章的指导下,大连化物所已把发展能更加体现中药综合作用的更全面的化学成份信息做为近年来新的研究重点之一,他培养的学生进行了中国国家关于中药复方的研究。针对不同中药提取物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高效分离分析手段进行多模式综合分析,发展建立重复、稳定、可靠的色谱方法,并结合色—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没有对照品成份下的定性,形成中药复杂样的分离分析方法。多篇对国内外有影响的中药分析论文相继发表。其中有“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中草药分析展望”、“中药复方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反相液相色谱中同族化合物作用指数的预测”等。卢佩章提出了中药复方分析的新方法,并对黄芪中66个组分、当归中78个组分和当归补血汤中71个组分进行了a、c指数和紫外光谱的联合定性,发展了复杂体系的智能优化和峰识别的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

  卢佩章认为,环境保护是中国长期的重要国策,同时也成为色谱分析的重要应用领域,卢佩章先后和美国EPA、德国GSF合作进行空气中痕量毒物的分析。建立了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柱上保留指数统一方程上提出了多柱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从而对EPA提出空气中70种毒物选择了最佳柱系统,并进一步进行了多台阶优化而获得最后分离。对GSF提出的136个PCDD和PCDF用色谱—质谱联用时的所有保留值发展出了更精确自动化的计算机软件。

  谈及科研成果,卢佩章认为自己在做分析工作是服务性工作,但它却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两弹一星’这样重大国防科研工作中,化物所是一滴水,卢佩章认为自己仅仅是这滴水中的一个分子,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他觉得自己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卢佩章被认为是淡泊名利,专心科研,专心培养下一代的科学家,几十年来,卢佩章被认为是默默地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

  卢佩章热爱中国、热爱科学。他是新中国最早访美的学者之一。美国曾有人主动提出为他申办绿卡,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如果问我为什么不去美国?道理很简单,我们这一代人受中国传统的影响是不可更改的;身为中国人就想为中国自己做点事情,为炎黄子孙留下一点科学的财富。”

  到2009年1月,卢佩章年逾古稀,几十年来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硕果累累,但他仍壮心不已。2000年6月18日,他应邀参加第一届两岸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分析化学技术交流研讨会。他正在运用专家系统去探索和解释“生命科学”的重大课题。色谱分析——作为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认识自己的眼睛,正日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原文http://baike.baidu.com/view/162201.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4#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4:20 | 只看该作者

卢佩章:带领中国色谱走向辉煌2007-7-25  
来源:  浏览次数:3470次    2006年10月7日是1980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


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卢佩章先生80寿辰。    作为开创中国色谱科学从无到有、从平常到辉煌的一位领军人物,卢老先生将50余载的宝贵光阴奉献给了色谱研究,为中国色谱学及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乃至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色谱学在大连化物所研究基地的奠基人。“我是集体中的一个小兵”    2006年8月7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卢佩章院士80华诞学术报告会及庆祝会”在大连化物所礼堂举行,一摞红色封皮的厚重大书摆在礼堂入口。“这本《难忘的岁月——卢佩章80岁生日回顾》,生动地诉说了中国色谱事业发展的历程。”一名工作人员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封皮说。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发来贺信,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特地赶来做学术报告,20位中青年色谱界精英也分别做了报告。坐在台下第一排的卢老先生含笑聆听。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满怀欣慰,中国色谱研究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已跻身国际一流。   “色谱简单地说就是有颜色的谱带,比如我们把胡萝卜汁倒进色谱柱中用溶剂淋洗,就会分出六七个有颜色的层带,每一层就是一种化合物。还有,我们靠色谱分析,发现了香烟里有5000多种化学成分,就连一瓶茅台酒里,都有900多种化学成分。”卢佩章院士把一项高深的技术向记者娓娓道来。在卢佩章院士和弟子同事的回忆中,在手中的《难忘的岁月》的铅字中,卢佩章院士的科学人生清晰地展现出来……    1949年9月,卢佩章放弃了上海同济大学助教的职位,怀着科技报国之志奔赴大连,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当时,很多人连“色谱”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但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累积,终于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设计出了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用这台机器分离一个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不足一小时,很快全国的石油化工企业都采用了他们研制出的色谱分离技术。这一开创中国色谱学先河的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关注,1956年,刚刚30岁的卢佩章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作了我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的骄傲,卢佩章和他领导的小组负责浓缩铀及扩散分离过程中的气体分析这一核心技术。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一天也没休息过,研制了三代机器,为国家节省了上亿元资金。“简单地说,就是在把同位素235也就是浓缩铀从同位素238中分离提取过程中,监控气体氟化铀的纯度,连百万分之一的杂质都不能有,否则就会爆炸。”面对记者的“无知”,这位大科学家用60个字做了简明解释。多年后,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朱道乾在一篇回忆中写到:“卢佩章院士是当时题目组的负责人、我们的主心骨。就是在‘文革’时期,工作也没有停止。‘外面打枪打炮,室内灯光明亮’。为取得高浓氟气,我们当时三个人连续倒班一个多月,干得腿发软,吃的是大饼子加白菜萝卜,却能产生这么大的干劲。”张玉奎院士回忆说:“卢老师中间曾被抓进牛棚,我们遇到心里没数的时候,就想办法把老师从牛棚接出来请教。”    色谱在核潜艇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连续航行数月以至一年以上,艇上空气如何净化、再生及解决含氧量是制约各国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一大要素。卢佩章等人接受了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密封舱气体分析的紧急任务,随后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   “文革”结束后,年过半百的卢佩章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了细管径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当时曾独步世界,西方国家直到两年后才研制成功。卢院士还领导了色谱专家系统工作,通过软件,普通操作者也可以完成以往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复杂的色谱分离技术,这无疑是色谱研究中的一场革命。    卢佩章回首往昔,无限感慨:“我们确实做了一点工作,但这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我从事了55年的科学研究,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我是集体中的一个小兵。”“看到他们干出成绩,比自己成功还高兴”    我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现在大连化物所色谱研究生队伍已近200人,色谱仪等设备总价值一亿元。卢佩章院士的弟子中有7名已是博士生导师。22岁即到所和他共同工作,后又协助其带研究生的张玉奎也于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昨天在报告会现场,卢佩章院士由衷感慨:“看到他们干出成绩,比我自己成功还高兴。”“卢院士弟子并不是特别多,但挑大梁成为国际色普界著名专家的多。”大家这样评价。   “我们当时怕得要命。”卢院士的弟子许国旺研究员告诉记者。“他对想要做的研究思路非常清晰,一个电话把我们这些学生叫到家里,把想法告诉我们,边讲边录音。之后我们带录音机回去,反复琢磨试验。有时候,他晚上布置任务,第二天一大早就来检查,你说我们能不害怕吗?可正是这种压力、信任和机会,才成就了我们的今天。”许国旺说,卢佩章最早打开了中国色谱界走向世界的大门,一方面他带队到国外交流学习参加国际会议,另一方面把国外名家请进来。“我记得1979年11月第一届中德色谱会议在大连棒棰岛宾馆召开,那时连暖气都没有,德国专家和我们一样穿着厚棉袄甚至披着毯子开会。频繁的国际交流让我们大开眼界,进步很快。现在我们很多色谱专家和国外名家平起平坐。”    卢佩章挑选学生,看重的是其创新能力。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关亚风回忆说:“那时卢院士告诉我,如果方法和思路是别人都想到的,那么只要实验员照本宣科做实验就好了,还要博士生干什么。博士生就是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戴朝政是卢佩章院士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生,他考试成绩在物理化学方面是最出色的,而外语不及格,因而要由导师做最后的决定。就在此时,戴朝政的工作单位给卢院士来信,要卢院士千万不要收这个不听话的学生,因为他“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但卢佩章偏偏喜欢他的“不听话”,破格录取了他,而戴朝政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老师的慧眼。    卢佩章把培养年轻一代作为历史的责任,不仅注重培养年轻人严谨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一代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卢院士说,他的导师张大煜院士对我的影响最大,帮助最大,他教育我科学家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我牢记心中,我不相信一个只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能在科学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链接:中国化工仪器网
http://www.chem17.com/news_Market/Detail/160.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5#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4: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卢佩章
张婷 2009-10-07 www.dlxww.com
来源:大连日报
    记者采访他的那天,2009年9月18日,恰是他在大连工作生活整整60年的纪念日。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分析化学与色谱专家——卢佩章先生将他的科学人生向记者细细道来,令人十分感奋。卢院士是开创中国色谱科学从无到有、从平常到辉煌的领军人物,他将60载的宝贵光阴奉献给了色谱研究,为中国色谱学及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乃至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今已85岁高龄的卢院士依然精神矍铄,眼中时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雄心多磨难    卢佩章祖籍福建永定,1925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那是一个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年幼的卢佩章饱经忧患。1938年杭州沦陷,卢佩章小学未毕业就随家人踏上了流浪之路,最后在重庆落脚。日本轰炸重庆造成大批伤亡,卢佩章作为一名童子军,目睹了尸首不断从面前抬过的一幕幕惨景。少年卢佩章眼见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虐家乡,无比愤恨。    其父卢公恒早年留学日本,一生厌恶官、商。受父亲影响,卢佩章立志长大献身科学,走科技报国之路。在重庆读中学时,他接受了进步思想,因此被学校开除。他找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的临时工作,一边教学一边自学,同年考入同济大学化学系,成为优才生。1948年,卢佩章留校任助教,同时他积极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并作为上海市学联代表到南京参加“五二○游行”,后被捕入狱。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卢佩章怀着发展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勃勃雄心,奔赴百废待兴的东北,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初创色谱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气相色谱研究还是个空白。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探索,于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设计出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使分析石油样品的速度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而且所用样品量仅是原来的千分之一。这一开创中国色谱学先河的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石油化工企业普及应用,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抗美援朝期间,卢佩章接受国防科研分析任务,协助鞍钢焦化厂制取甲苯,为生产前线急需的TNT炸药并提高其产量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期,卢佩章先后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30多岁的卢佩章作了我国第一篇气相色谱研究的学术报告。    卢佩章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色谱技术其后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医学、生物制药、环境保护等方面广为应用。几十年来,卢佩章执著于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这位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色谱之父”。    国防贡献多    卢佩章的色谱研究,作为中国科技界的崭新学科,和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在前苏联专家撤走、我国自己制造原子弹最困难之时,卢佩章和他的研究小组承担了测定金属铀235和铀238同位素中气体杂质的科研课题。在卢佩章的领导下,研究小组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原子能工业应用的气相色谱研究,创建了固体中痕量气体的色谱分析,准确地测定出金属铀235和铀238这两种同位素气体杂质的含量,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尽了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色谱在核潜艇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核潜艇可以在水下连续航行数月以至一年以上,艇上空气如何净化、再生及解决含氧量是制约各国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一大要素。卢佩章接受了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密封舱气体分析的紧急任务,随后他带领科研小组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用色谱仪。    拥有先进可靠的运载火箭武器系统是当今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卢佩章和他的团队在长达20年的科学探索中,成功研制出当时国际上仅少数国家才能生产的新型吸附剂——分子筛,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吸附剂用做催化剂将有特殊性能,使我国先于国际上其他国家首先研制成功脱氧分子筛105催化剂,解决了液氢生产制备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液氢用于火箭燃料,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是一个兵    在“文化大革命”中,卢佩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一度被迫中断研究。“文革”结束后,他立即重新投入色谱科学的探索中,不久率领团队研制成功了细管径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当时,这项技术曾独步世界,西方国家直到两年后才研制成功。卢佩章还领导了色谱专家系统工作,通过软件,普通操作者也可以完成以往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复杂的色谱分离技术,这无疑是色谱研究中的一场革命。    卢佩章和所有致力于色谱研究的专家们同心联手,为中国的色谱研究赢得了荣誉,也赢得了时间。1980年,卢佩章以他30年间在新中国分析化学方面、尤其是在开创色谱学科领域、并把这种先进的色谱分析分离技术运用到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内外色谱研究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连化物所色谱中心,在卢佩章的设计下,开始了色谱专家系统的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这套系统得以实现,成为色谱研究中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    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满怀欣慰,回首往昔,他无限感慨:“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淡泊名利,专心科研,专心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几十年来,卢佩章就是这样默默地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着自己。    甘于做人梯    卢佩章研究色谱分析半个多世纪,300余篇论文以及大量专著,凝结着他数十年科学探索中的丰硕成果和心血。    上世纪90年代初,卢佩章提出不再担任研究领导和学会的领导工作,而是将重点转向培养年轻一代上,使年轻人能挑起更重要的担子。    卢佩章院士的弟子中有8名已是博士生导师。22岁即到所和他共同工作、后又协助其带研究生的张玉奎也于200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提起他的弟子们,卢佩章由衷地说:“看到他们干出成绩,比我自己成功还高兴。”“卢院士弟子并不是特别多,但挑大梁成为国际色普界著名专家的多。”人们这样评价。    卢佩章把培养年轻一代作为己任,不仅注重培养年轻人严谨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一代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卢佩章告诉过许多人:“中国的科学家应该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心。我不相信一个只追求个人名利的人,能在科学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卢院士严谨的科学作风,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十分值得晚辈们学习。已经85岁高龄的卢院士,如今仍然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并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他们提供最新的科研方向。    卢院士将一生的心血全部倾注于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为“科教兴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插图 阎峰樵) 原文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daliandaily/2009-10/07/content_2850429.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4:24 | 只看该作者
卢佩章院士获得“高里奖”(Golay Award)
仪器信息网 2007-6-6 7:53:02

    6月4日此次大连国际色谱学术会议及展览会的三个会议之一的第30届国际毛细管色谱大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第一会议室举行了开幕仪式。大会主席P. Sandra教授、张玉奎院士、大会名誉主席卢佩章院士、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Novotny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国际毛细管色谱大会主席P. Sandra教授宣布向卢佩章颁发“高里奖”,以表彰他对中国和世界毛细管色谱科学技术研究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Golay奖项是国际毛细管学会为了纪念第一位发明毛细管色谱柱的Golay教授而设立,至今已经颁发给29位在此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大连化物所的卢佩章院士是第19届、第30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奖的中国科学家。珀金埃尔默公司从1990年开始赞助此项奖项。开幕式上珀金埃尔默公司亚太区总裁卢毓琳先生为卢佩章院士颁发了获奖证书。

卢院士与卢毓琳总裁亲切地拥抱
    卢佩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析化学家。在过去近60年时间里,他主要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并成为中国这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先驱,开创了中国色谱学科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天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介绍说,毛细管色谱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全世界关注的人类基因组科研计划,正是利用了毛细管技术才使得测序进程大大加快并提前完成。亲子鉴定、女性化妆品的优劣、酒和食品质量检测、大气和水环境监测等,都在使用毛细管色谱技术。

    国际毛细管色谱会议是世界毛细管色谱领域最著名的学术会议。自1975年在意大利举行第一次会议以来,今年在中国大连举办,是首次在美国和意大利以外的国家举行。卢佩章及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毛细管色谱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国际毛细管色谱会议在大连举办的重要因素。


附:历届Golay Award获奖者名单
1989: Raymond D. Dandeneau, Hewlett Packard, Inc., Avondale, PA, USA
      Rudolf E. Kaiser, Institut für Chromatographie, Bad Dürkheim, Germany
      Ernest H. Zerenner, Hewlett-Packard Inc., Avondale, PA, USA

1990: Daido Ishii, University of Nagoya, Nagoya, Japan
      Gerhard Schomburg, Max Planck Institut für Kohlenforschung, Mülheim,Germany

1991: Milos V. Novotny., Indiana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 USA

1992: Leslie S. Ettre, Yale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1993: Konrad Grob, Kantonales Labor, Zürich, Switzerland

1994: James W. Jorgens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NC, USA

1995: Pat J. Sandra, University of Ghent, Ghent, Belgium

1996: Fabrizio Bruner, University of Urbino, Urbino, Italy
      Walter G. Jennings, J&W Co., Folsom, CA, USA

1997: Karel A. Cramers, Eindhove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ndhoven, The Netherlands

1998: Milton E. Lee, BrighamYoungUniversity, Provo, UT, USA
      Hans Popp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1999: Csaba Horváth, Yale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Kiyukatsu Jinno, Toyohash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oyohashi, Japan
Sigeru Terabe, Him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mei, Japan

2000: Ernst Bayer,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Tübingen, Germany
      John H. Knox,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Edinburgh, United Kingdom

2001: B. Burger, University of Schellenbosch, Sellenbosch, South Africa
      Fred F. Regnier, PurdueUniversity, Lafayette, IN, USA

2002: Keith D. Bartle, University of Leeds, Leeds, United Kingdom
      Stellan Hjerten, University of Uppsala, Uppsala, Sweden

2003: D. Jed Harris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Alberta, Canada
      A. Manz, University of Dortmund, Dortmund, Germany
      James G.H. Ramse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NC, USA

2004: Wilfried H. König, University of Hamburg, Hamburg, Germany
      Volker Schurig,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Tübingen, Germany

2005: Frantisek Sve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USA
      T. Tsuda, University of Gifu, Gifu, Japan

2006: Edward S. Yeung, IowaStateUniversity, Ames, IA, USA

2007: Peichang L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原文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7/016518.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3:27 | 只看该作者
沈其震
2010-02-02 www.dlxww.com

     



沈其震(1906—1993),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共党员,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首任院长,生理学教授。沈其震对大连大学医学院和大连医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向党中央建议在大连创办大学,1948年大连大学成立,被任命为大连大学医学院院长;1950年大连大学撤销,大连医学院独立,沈其震继任院长。他在任期间,聘请了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为师资队伍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奉调北京工作,筹建中央卫生实验院,后任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曾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3:34 | 只看该作者




沈其震(1906-1983) 医学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沙人,沈荩侄孙。长沙长郡中学毕业。先后就读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1927年留学日本,获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在天津开诊所,创办《医学知识杂志》。1937年参加新四军,负责筹建新四军军医处。1941年加入共产党并赴延安。历任新四军军医处处长、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大连医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等职。著有《发热论》、《我国历代本草概论》等。


人物介绍
沈其震,湖南长沙人,1906年2月生于四川重庆[1],医学家,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个人简历
1923年至1927年先后入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学习[1]

  1931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平协和医学院研究员。

  1933年,在天津开业行医,受聘为《大公报》医学顾问,主办《医学周刊》和《医学知识》杂志。

  1937年参加新四军,负责筹建新四军军医处[3]

  1939年,任新四军军医处处长、卫生部部长,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医学顾问。

  1941年5月加入中共。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医学顾问,以后在上海、香港等地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1943年到延安,任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募集了医药器材,为解放区输送了大批急需物资,动员了大批科技人员到解放区工作[1]

  1949年后,历任大连医学院院长,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等。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

  1979年10月、1983年12月先后当选为农工党第八、九届中央副主席。

  1988年11月后,任农工党中央咨监委员会主席。

  1993年6月16日在昆明病逝。[3]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八、九届中央副主席,第一、二、三届中央咨监委员会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沈其震1906年出生于一个开明士绅家庭,祖父沈克刚,清末举人,兴办过多种工矿事业,创办湖南仁术医院和游民习艺所。叔祖父沈荩烈士,从事推翻清王朝活动,1903年因揭发清政府与沙俄密谈丧权辱国条约,就义于北京刑部。父亲沈明彝,同盟会会员,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积极支持者,表兄陈公培,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沈其震少年时期即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并阅读《原富》、《法意》、《天演论》等介绍西方民主思想的译著。在他读小学时,正值袁世凯称帝、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强烈地刺激着他发愤自强的少年壮志,在课堂上,目睹徐特立老师断指血书“誓雪国耻”,更在幼小心灵上刻下爱国主义印记。1919年,在长群中学读书的沈其震,参加了驱逐封建军阀湖南省督军张敬尧的运动。
  1923年,母亲患肺结核后为庸医所误而去世,沈其震决计学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25年,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发生后,沈其震被同学推举起草抗议传单,并与进步同学一起上街散发。1926年因反对军阀孙传芳的斗争,与学校当局闹翻,偕同一批同学转入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学习,并继续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结识了叶挺、郭沫若、李一氓、柯麟等革命知识分子。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清党。同窗好友金世杰(共产党员)被捕惨遭杀害。大革命失败后,沈其震不满国民党的血腥统治,负笈东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沈其震回到祖国,在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林可胜教授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由于不满足于从故纸堆里寻求拯国救民的答案,便积极参加了由同济大学老同学徐冰(邢西萍)领导的读书会。为了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作之余,沈其震还将《苏联五年计划概论》一书译成中文。并在朋友的帮助下秘密印刷,以国际文化学会名义出版。该书是当时风行介绍苏联五年计划的第一个版本。
  1934年,根据党组织的授意,沈其震来到天津,在法租界开设诊所,并以诊所为我党提供秘密联络点。在天津他广泛接触各界各方爱国民主人士。同时担任《大公报》医学顾问和该报“医学周刊”主编。创办《医学知识》杂志,并以此为阵地,发表有关我国古代的医学论文,颂扬我国自古以来在医学科学上的卓越贡献;同时还写了一系列介绍苏联卫生事业的文章,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的这些文章对唤醒民众,推动革命起了一定的作用。
  1937年春,华北形势日益紧张,沈其震的行动受到监视,党派谢甫生通知他迅速离津赴沪。在浙江兴业银行资助下创办了上海健康保障会。“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健康保障会改为伤兵医院,负责收容抗战伤员。
  1937年10月新四军筹备处成立,在军长叶挺的动员下,沈其震出任新四军军医处处长,负责筹组军医处。当时,国民党政府已开始向重庆转移,所有大学均往内迁,大批知识分子集中武汉。沈其震通过导师林可胜教授创办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获得了第一批医务人员和医药物资,从掌握的志愿报名投奔抗日前线的医生名单中,着重挑选了战伤救治急需的医生,如奉天医科大学的宫乃泉,上海医学院的吴之理等,亲赴他们住处探望。在他的感召下,一批教授、医务人员先后参加了新四军,并于1938年春汇集南昌军医处,这样,一个具有一定医学水平的朝气蓬勃的军医处组成了。
  1938年夏,新四军军部移驻安徽泾县云岭村,沈其震在该村和邻近的太平县小河口两地分别设立前、后方医院,医院办得很认真,设有装备相当齐全的手术室、X光室、化验室、药房,以及用竹筒作管道的淋浴室等,床位最多时达二百五十张。医院的医疗效果很好,受到周恩来和中外人士的高度赞扬。1938年秋,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辗转来到新四军。她对新四军在山区农村建立这样好的医院和医院高质量的服务感到震惊,并热情将在上海的英国上层人士介绍给沈其震。沈其震通过这些人为新四军募集到一批药品器材。接着,又通过宋庆龄的引荐,在香港和上海为新四军募捐到一批药品器材。
  为了提高干部战士的科学文化水平,沈其震请韦悫教授从上海商务印书馆购到整套进行
  众科学普及教育的模型、标本、挂图等,在军部组织了两次科学卫生教育展览会,参观者达万余人。沈其震在展览会上还亲自作了报告。
  1939秋,叶挺军长偕沈其震赴重庆向蒋介石交涉增加经费,途经贵阳图云关红十字会总队部,沈其震请林可胜教授协助派遣两支医疗队和拨发200片抗疟药支援新四军。这两支医疗队到达新四军后,大部分成员参加了新四军。叶军长在重庆交涉后,新四军经费由原来的每月六万元增至十三万元,其中只有少得可怜的二千元卫生经费。随后叶挺又偕沈其震飞香港谒见宋庆龄,保卫中国同盟募得大批药品器材。
  1940年夏,日本侵犯泾县和繁昌,沈其震亲临前线指挥战地救护工作。是年初冬,陈毅率部开辟了苏北根据地。根据地医药两缺,急电军部支援,叶挺委派沈其震绕道温州前往上海,就近动员医务人员并募集药品支援苏北部队。“皖南事变”消息传来。在上海的沈其震强忍悲痛,向上海中外人士说明真象,揭露国民党的造谣诬蔑。
  “皖南事变”后,他同国际友人罗生特等一起来到苏北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受到刘少奇、陈毅的亲切接见。1941年1月,军医处按我军编制改为卫生部,沈其震任新四军卫生部部长。同年5月,经刘少奇、陈毅介绍沈其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6月14日,《江淮日报》发表了沈其震在军卫生部作的《目前医务工作的新方向》的报告。报告精辟地分析了当时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落后的根源和人才贫乏的情况,认为今后从社会上大批动员医生和护士参军的可能性很小,提出必须以百倍的努力,立足于自己,有计划地培养大批医药卫生干部,才能满足解放区卫生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为将来建成新民主主义中国作好干部准备。文章充分表达出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度的科学分析能力、高度的说服力及远见卓识。
  为了加速实现自力更生,沈其震于1941年至1942年间,先后从上海动员一批教授、专家(包括化学教授挥子强、刑其毅,生理学教授沈霁春,卫生学家江上峰,奥地利泌尿科专家罗生特等)到根据地,同时派出医务人员到上海学习疫苗制作技术,创办制药厂采购物资,以便自行解决药材供应的困难。
  1942年10月,华中医学院在淮南盱眙县大刘郢成立,沈其震任医学院院长,这是一所新四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最早创办的、培养高中级卫生干部的医学院校。
  1943年,沈其震随刘少奇赴延安。7月,沈其震作为华东解放区的代表,在延安出席了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大会,并被任命为中国解放区救济总署副主任。日本投降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为了争取和平,同意在北平成立军调处执行部,以求逐步解决国共间的军事冲突。1946年初,沈其震随叶剑英同志到北平,任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医学顾问,当时美蒋两方捏造四平发现鼠疫,以此为由,要求三方共同组织防疫队前往调查。沈其震在谈判中点破对方阴谋,峻言拒绝。但沈其震同对方部分医生仍友好相处,取得他们的同情,并为解放区运回大批破伤风、伤寒等疫苗和药品。
  同年6月,在国民党军队步步紧逼,我军被迫后撤情况下,陈毅电令沈其震回华东。陈毅详细了解了沈其震可以联络的人士后,指示他利用自己独特关系,配合我方暂时撤退的战略部署,并为支援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在外建立工作点。沈其震接受任务到上海,将一批急需物资运回苏北陈家港,再从陈家港抢运一船盐去上海作为在外建立工作点的资本。随后,周恩来在上海办事处撤退前会见了他,要他去烟台协助抢运一批物资到上海。沈其震利用联合国救济总署的船只再次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还从上海医学院动员了一批医生到解放区。接着沈其震又赶赴香港、广州,着手建立从大沙头通往内地的内通线,并在外邀请爱国人士建立了一家进出口公司,自任董事长,为解放区服务。
  1947年,沈其震向周恩来建议在大连办学。1948年,中央电示沈其震即去大连办学。当时,国民党崩溃在即,许多大学教师正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经请示,沈其震急赴香港、上海,广泛做动员联系工作。在他的积极周旋和精心安排下,一批卓有声望的科学家从各地汇集香港,通过海路到达大连。这些专家学者甚至包括他们的家眷在内,都是我国最著名的科技人才,其中尤以医学方面各科齐全,人才结构配套。1949年秋,大连大学医学院筹办成立了,沈其震任院长。
  全国解放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行封锁,科学仪器也在禁运之列。新中国的科学院教育事业面临着与世界隔绝的严重局面。1951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科学仪器采购团,请沈其震任团长,并有物理、生物、生理、矿冶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沈其震通过解放前在外建立的公司协助,从国外采购了一大批发展现代科学所急需的各种精密仪器、稀有金属、先进设备以及许多难以购到的物资,探索出一条打破西方禁运的路子。
  1952年,周恩来任命沈其震为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当时该院研究力量极为薄弱,课题分散,设备奇缺,工作处于无计划和各自为政的状态中。沈其震上任后,在着手建立科研队伍的同时,改组原有机构,以便集中人力物力研究几个与当前国民经济有关的重大课题。由于工作目标明确,局面迅速打开。中央卫生研究院后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沈其震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副院长、教授。先后领导组织创建了药物研究所、抗菌素研究所,医学生物研究所等十余个科研机构。在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中,沈其震以其革命家加科学家的远见卓识、组织才能和严谨作风,既是领导者,又是实际工作者,带领研究人员攻克一个个科研难题,不仅及时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而且有效地保障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在许多领域内取得瞩目的成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五十年代后期,全国脊髓灰质炎流行严重,千百万儿童的生命受到威胁,由于沈其震颇有远见地“抓紧”小儿麻痹疫苗的研制与生产,使我国继美、苏之后成为第三个普及使用预防小儿麻痹疫苗的国家。
  1966年,“文革”开始,沈其震受到迫害。1973年,沈其震结束了七年的铁窗生活,获得了自由。直到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是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组组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八、九届中央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咨询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第五至七届常委、著有《发热论》、《我国历代本草概观》等论文。
  1993年6月16日,沈其震在昆明逝世。



个人著作
著有《发热论》、《我国历代本草概观》、《中西医学交通史》、《宋元医学概论》等。

来源: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9#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5-27 13:52 编辑


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记老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医学科学家沈其震

  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我们无比怀念那些为共和国的缔造,一生奋斗的先贤和前辈们。2006年,我们有幸参加了《沈其震画传》的编纂,随着编纂资料的渐见丰盈,研究的逐步深入,沈老的人生慢慢浮出了深邃的历史海面,他多舛的经历、坎坷的命运,代表了为新中国解放和建设事业毕生奋斗的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和理想信念,令我们无比敬仰和怀念。   沈其震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医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是革命烈士的后代,秉承先人的遗志,毁家纾难,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早在1937年,他便被叶挺军长任命为新四军军医处处长。他组建了高水准的军医院和医疗队伍,在抗日战争中建立赫赫战功。
  他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与科学界、医学界以及文化界的中外知名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在遭到外国严密封锁的五六十年代,他不懈努力,引进了很多留学海外的优秀人才和一批尖端的科学仪器,推动了我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
  他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在医学、生理学研究方面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杰出的领导者,医科院许多科研机构的创建都浸透着他的心血。
  他还是一位善于团结、爱护和信任知识分子的领导人,得到人们由衷的尊敬和爱戴。受其人格魅力的感召,许多留学海外的游子纷纷回国参加新中国医学科学的开创性事业,其中不少人成长为学科带头人,为我国医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立志学医 投身革命
  沈其震于1906年(光绪31年)2月出生于四川重庆。沈家是清代后期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的名门望族,世代书香门第。祖父沈克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开明士绅,曾在岳麓书院讲学多年,兴办多种工矿事业,担任过湖南慈善救济会会长和与美国雅理会合办的湘雅医学院中方董事长,创办了湖南仁术医院和游民习艺所,并聘请当时卓有声望的徐特立为游民习艺所所长。父亲沈明彝曾参加同盟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积极支持者。
  少年时代沈其震便熟读四书五经,擅长书画,精于赋诗填词,可谓多才多艺。小学时代,他目睹徐特立老师在课堂上为反对袁世凯称帝、接受出卖中国的“二十一条”而断指血书“誓雪国耻”的壮举,深受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染。1919年,他入长沙长郡中学,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并开始阅览《新青年》等进步刊物。
  1923年,沈其震的母亲周蒲英因患肺结核,年仅38岁就过早地逝世了。他痛感中国的医学落后,立志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沈其震慕上海同济医学院之名,中学毕业后即考入同济医学院,当年他仅17岁。1925年沈其震和进步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五卅”运动反帝大游行,他们的举动为保守的学校当局所不容。1926年春,沈其震和一批同济医学院的进步同学到了革命策源地广州,转入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读书。在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读书的沈其震在课余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的爱国民主运动,得以结识叶挺、郭沫若、李一氓、柯麟等革命志士,并与他们成为至交。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负笈东赢,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愤而返回祖国,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科从事神经介质的研究。当时华北局势严峻,他常常与张申府、徐冰、陈公培、杨秀峰、许德珩等在一起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还和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组织了国际文化学会,研究我国的盐政史、厘金关税史等,从而进一步了解帝国主义如何勾结封建势力剥削人民和操纵中国经济的命脉。
  1934年,根据党组织指示,沈其震到天津法租界开设诊所,供党作为地下工作联络点。同时,他以《大公报》医学顾问的合法身份主编《大公报·医学周刊》,还自费创办了《医学知识杂志》,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我国古代医学史以及介绍苏联卫生事业的文章,以此作为宣传阵地,唤醒民众,推动革命。在党的领导下,沈其震广泛接触各方爱国进步人士。1937年春,华北形势日益紧张,沈其震的行动受限,根据党组织指示,他迅速撤离天津去上海。
  1937年5月沈其震到上海以后,积极在卫生界、金融界、企业界爱国人士中联络奔走。不久,在上海市卫生局局长李廷安的支持和浙江兴业银行的资助下,沈其震创办了一个社会慈善事业的群众团体——上海健康保障会。“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上海,上海健康保障会改为伤兵医院。11月新四军办事处在汉口成立,叶挺任军长,沈其震被任命为军医处处长,立即着手新四军军医处的筹建工作。
创建一支新型军医队伍
  新四军初成立时,基本队伍仅8000多人,是由主力红军北上后留在南方八省边区分散作战的游击队伍汇合组成。他们长期风餐露宿,缺医少药,身体素质很差。时任新四军军医处处长的沈其震,意识到要担负起这支队伍的医疗任务,必须首先争取一批政治素质高并在业务上具有一定水平的医生和护士作为基础。
  抗战初期,沈其震为发展新四军医疗事业,曾回到长沙,从仁术医院带走了一批爱国医务工作者,加入新四军的军医队伍。 通过各种途径,他先后动员了40多位进步医护人员参加新四军,还千方百计从一些爱国团体、国际组织那里筹集了大量医药器材输送到新四军,并先后举办了6期卫生干部培训班,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组建了新四军的前、后方军医院。这些年轻人后来都成为新四军各师卫生工作的负责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担任过新四军卫生部部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的崔义田、担任过新四军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的宫乃泉、担任过新四军三师卫生部长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卫生部长的吴之理、担任过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的章央芬……
  “皖南事变”后,沈其震奔赴苏北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经刘少奇、陈毅介绍,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批准为秘密党员。
  这一年新四军改回红军编制,全军已达9万人,扩编为7个师。军医处改名为军卫生部,沈其震首任新四军卫生部部长。部队规模和根据地的扩大,迫切要求增配卫生干部,加强卫生工作。沈其震在军卫生部做了《目前医务工作的新方向》的报告,于1941年6月14日在《江淮日报》发表。文中精辟地分析了当时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落后的根源和人才匿乏的情况,认为今后从社会上大批动员医生和护士参军的可能性很小,必须以百倍的努力,立足于自身发展,有计划地培养大批医药卫生干部,才能满足解放区卫生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并为将来成立的新民主主义中国做好干部准备。文章充分表达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高瞻远瞩的科学思想。
  1941年沈其震将奥地利著名泌尿科专家罗生特从上海带到了新四军的根据地。罗生特医生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志愿参加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受到陈毅和刘少奇的热情欢迎。罗生特医生精湛的医术对新四军的卫生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给根据地军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1942年沈其震先后从上海亲自动员化学教授恽子强(恽代英烈士之弟)、药剂师孙方琪和阮学珂等10人到解放区工作。他还派承担化验工作的同志到上海学习疫苗制作技术,派药剂师常驻上海为在敌后创办制药厂采购物资。同时,与上海医学院教务长商定秘密派人去解放区讲学的计划。
  1943年,沈其震奉调带领着一支由一百多人组成的“文化人队伍”,历时9个月,步行八千里来到延安。 到达延安不久,任命担任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副部长。1945年,他代表华东解放区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全国解放区代表大会,后又被任命为全国解放区救济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沈其震受周恩来、陈毅指派,配合我方暂时撤退的战略部署,到上海、香港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利用自己的独特关系,为支援即将到来的解放战争,在外建立工作点。沈其震巧妙地利用当时驻上海的联合国救济总署的关系,运送了一批急需物资到苏北。他还利用渊博的知识和社会声望,频繁地出入国统区,周旋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国民党上层人士之间,一面为解放区输送大量医药和其它急需物资,一面动员高级科技专家及知名人士到解放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揭开了中国医学科学研究新的一页
  1948年9—10月间,周恩来通过潘汉年的情报系统给沈其震发了一个电报称,中央已同意其在大连兴办大学的建议同意沈其震的建议,决定在大连创办理、工、农、医科综合性大学,让沈其震筹办大连大学,大学以培养自己的人才,迎接全国解放。沈其震接受任务后,乘国民党政府崩溃在即,不少专家教授正处于进退抉择的时机,在短时间内从内地和香港动员理、工、农、医等各学科的爱国知识分子。1949年大连大学创立,沈其震担任大连大学医学院院长,此后,他把全部心血放在医学教育及科研管理工作中。
  1952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沈其震出任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沈其震结合研究院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理论联系实际,科研与防治疾病相结合的科研工作方针,根据当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制定了研究课题,从此揭开了中国医学科学研究新的一页。 当时该院研究力量极为薄弱,课题分散,设备奇缺,沈其震又面临着白手起家的局面。他首先抓科研队伍建设,从研究与当时国民经济有关的大问题,如严重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等问题入手,工作局面迅速打开。
建立劳动卫生研究所。1954年,沈其震建议成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专门从事劳动卫生、职业病、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是他主持研究院工作以后组建的第一个研究所。由于旧中国历来对工矿企业的劳动保护措施不予重视,沈其震决定先从一些基本调查入手,在工作中培养一批干部。他完成了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一系列有害气体的分析测定方法,制订了最低容许浓度的指标,在各地工矿企业和卫生防疫站得到推广应用。1956年,沈其震亲自主持了极为棘手的矽肺防治研究,他邀请协和医学院多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的教授,偕同卫生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学习通风除尘专业的工科毕业生前往前往规模最大的九华钨矿山进行现场调查,在当地建立工作观察点,为开展职业病防治研究培养了一批精干队伍。
建立寄生虫病研究所。解放初期,恶性疟疾和血吸虫危害严重。沈其震亲自率队到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云南思茅和景宏等恶性疟疾高发区建立研究站和分站,培训当地技术人员,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研究,找到中华微小按蚊这种恶性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在短期内生产出国际上最有效的抗疟药氯喹。由于防治措施有效,使恶性疟疾的流行范围逐渐缩小,在高发区被完全消灭。这支防治队伍也成为全国范围内防治疟疾的主力。在沈其震的领导组织下,寄生虫病研究所于1956年成立,在当时已成为一个学科齐全、人力充实、设备完善、图书资料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科研机构。
创建我国第一个抗菌素研究所。50年代,中国抗生素研究事业倾注了沈其震大量心血。由于青霉素和链霉素相继问世,作为医药科学的新兴领域,抗生素研究发展生机蓬勃。沈其震高瞻远瞩,决心在当时的中央卫生研究院组建抗生素专业。他四处奔走,把国际知名的抗生素专家张为申教授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进行抗生素研究,1956年以卫生部生物制品所抗生素室、中央卫生研究院真菌室、生化室的部分人员为基础,组织力量成立了抗菌素系,1958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抗菌素研究所。短短几年,一批重要的抗生素陆续由我国生产,为全国控制感染性疾病掀开辉煌的一页,因此,沈其震不仅是我国第一个抗菌素研究所的创建人,而且也是我国抗菌素事业的奠基人。1987年研究所改名为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创办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位于云南昆明的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创办和发展,也是沈其震的功绩。1958年国内脊髓灰质炎流行,严重威胁千百万儿童的生命和健康。根据“中苏科技合作协定”,沈其震决定在云南建立猿猴实验生物站,开展以猿猴为对象的医学生物学研究工作,他亲自去云南,在荒山野岭之间选出西山花缸洞为建站地点。由于1960年前后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医学生物所的工程困难重重,沈其震千方百计突破封锁,从国外购得钢材经河内滇越路运到昆明,又到上海解决冷冻机的马达问题。在他的支持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基建项目顺利竣工,19座楼房拔地而起。截至1960年底,就完成2000万份疫苗的生产任务。
  1956年8月11日,中央卫生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沈其震任第一任院长。沈其震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1958年药物研究所实验大楼正式动工兴建,8月15日,一座新型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研究新药和中草药的研究机构——药物研究所诞生了,这里凝聚着沈其震大量的心血。同时在原中国医学科学院病理系、生理系、生化系和实验动物学系四个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实验医学研究所,后改名为基础医学研究所。1959年成立放射医学研究所等。这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组织健全、具备独立攻克科研难关的能力的医学科学研究学府。这些无不透露出沈其震的心血。
  沈其震长期从事医学、内科和生理学研究工作,在条件反射理论和神经递质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他精通英、德、日三种语言,撰写了大量的医学研究与医学管理文章,由于他的学识,1955年,新中国的中国科学院首次评选学部委员时,沈其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成为全国医药卫生界来自解放区的老干部中“中科院学部委员”第一人。
  沈其震就这样,站在医学科学的前沿,孜孜不倦地为新中国创建一支强大的医学科学力量而奉献他的一切,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完善和发展,先后亲自规划,亲手组织,创建了十多个研究所,使中国医学科学院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唯一的具有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研究、实验动物研究、仪器研究、信息研究、图书馆等门类齐全,综合统一的国家级医学学术基地,沈其震的贡献和功绩将永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历史长卷中。
  文革期间,沈其震被冠上“假党员”等莫须有的罪名投进监狱,非法关押长达七年之久。从监狱出来后不久,他的健康尚未完全恢复就忙于全国政协、对外统战等工作。他亲率政协卫生组成员,深入多个单位组织召开调查会,登门问寒问暖,帮助知识分子反映情况,解决困难,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了许多重要工作。
  为了缅怀沈其震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卓越功绩和对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突出贡献,弘扬其高尚的品德和精神,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于2006年3月18日举办了沈其震百年诞辰纪念大会暨《沈其震画传》首发仪式。人们用深情的话语表达着对他的敬仰和思念:那是一名革命知识分子探索共产主义真理的人生轨迹和坚毅品格,他把为民服务、济世救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是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原文:http://www.cams.ac.cn/60/renwu/renwu_9.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5-27 13:54 编辑


沈其震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日期:2006-3-20

    北京3月18日电 今年是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医学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沈其震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卓越功绩以及对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突出贡献,弘扬其高尚品德和精神,激励后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京隆重举行“沈其震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大会暨《沈其震画传》首发仪式”。  
  沈其震同志原籍湖南长沙,青少年时代深受“五四”运动和老师徐特立、叔祖父沈荩烈士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沈其震奉周恩来之命,在大连创办组建大连大学,出任大连大学医学院院长。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沈其震出任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沈其震根据当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疟疾、脊椎灰质炎、矽肺病等研究课题,确立研究院医学事业的方针,从此揭开了中国医学科学研究的新篇章。195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沈其震出任第一任院长。  

  沈其震长期从事医学、内科和生理学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他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两院院士。耄耋之年,沈其震依然心系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1993年6月14日,他不顾年迈,远赴中国医学科学院昆明医学生物所视察,不幸病逝,实现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愿望与诺言。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卫生部部长高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等领导同志出席了纪念大会。




来源:科技日报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3 07:23 , Processed in 0.107498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