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52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3-20 18:37 编辑


大化所领导祝贺衣宝廉、桑凤亭当选工程院院士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04-01-07     
    1月6日,大连化物所所长包信和、所党委书记张涛、副所长黄向阳、所党委副书记包翠艳及所长助理兼人事教育处处长卢振举带着鲜花先后来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研究员和桑凤亭研究员的实验室,向他们表示祝贺。

    两位新院士表示,能够当选院士要感谢化物所提供的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人文氛围,感谢所领导及各方面的支持。他们都认为,搞工程、大项目不是依靠哪个人,而是团队的力量,功劳归功于团队。

    包信和所长说,机遇和外因固然有一定作用,但个人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当选为院士,与他们多年来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和不懈追求是分不开的。希望两位院士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做出新成绩,为化物所、为国家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两位新工程院院士的当选,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光荣,也是化物所的光荣,这也是大连化物所的科研人员首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文http://www.cas.cn/ys/gzdt/200401/t20040107_1676565.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7:58 | 只看该作者
邱大洪 院士






邱大洪,男,1930年4月出生于上海市。现任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到大连理工大学任教。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结构与材料工程学部组长。先后任国际近海力学及极地工程会议流体力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及中国港口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水利学报》、《海洋工程》、《港口工程》、《海洋通报》等杂志编委。


    邱大洪教授是我国海岸和近海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50年代末主持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渔业基地--大连渔港的设计工作;70年代初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主持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原油输出港--大连新港码头造型、总体和结构设计,并任施工现场的设计代表,提出的19个巨型桥墩采用预制沉箱浮运方案属中国建港史上的首创,该项设计研究获我国科学大会奖和70年代优秀设计奖。86年为开发中国海南北部湾的石油资源,牵头和主持的由五所高校联合承担的"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钢筋混凝土多用平台可行性研究",获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邱大洪教授多年在浅海波浪和波浪力等主要研究领域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工作,研究成果为中国海岸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科学依据,发展了浅水区非线性椭圆余弦波的工程应用理论和试验论证,系统地研究了波浪在海窗中的渗流与海工结构的相互作用,部分成果已列入交通部修订的设计规范,主持完成的"波浪渗流理论的工程应用简介"项目,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998)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基金项目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他编著的研究生教材《波浪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获交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与他人合编我国第一本港口工程专业教材《港及港工建筑物》,主编了通用教材《工程水文》,自1979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原文

http://slcoe.dlut.edu.cn/n12c9.asp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8:01 | 只看该作者

邱大洪(1930年4月6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湖州)。海岸工程和近海工程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邱大洪童年时,祖母和父亲对他教育很严。三岁跟姐姐上一所教会办的幼儿园。5岁又跟姐姐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中学是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度过的。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邱大洪在清华大学学业和思想大有长进。他记的笔记全用英文,印刷体写得工工整整;他从参考书上找来各种练习题,从头做到底,他还担任了学生自治会干事,辛勤为同学们服务。1949年初,北平获得解放,邱大洪参加了工作团,到城里做了近两个月宣传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宣传群众,也使他明白了不少革命道理。��

1951年,我国第一次实行大学毕业由国家统筹分配的制度。邱大洪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建国前夕我们党亲手创立的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开始从事高等教育和科技工作。��

大连工学院当时师资力量短缺。开头几年,他一面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一面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他曾为4位教授、副教授担任助教,帮助开设了“工程画”、“测量学”、“土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在工作实践中博采众长,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1952年,学校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港工程专业。邱大洪跟着我国著名的力学家钱令希教授从事创建工作,协助开设“港口工程”课,开办港工培训班,并结合我国港口建设的实际,指导第一届毕业生做毕业设计。��

邱大洪主要从事海岸工程、港口工程和近海工程中的应用基础和工程设计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工作。在波浪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对浅水区非线性椭圆余弦波的工程理论,不规则海浪和椭余波对常见海工结构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他参加过许多工程的设计、研究和施工。��

1955年,邱大洪开始主讲专业课。1956年在中国力学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宣读了题为“关于高桩码头的力学计算”的学术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力学界的关注。��

1958年,大连市为发展海洋渔业资源,要修建一座当时亚洲最大的大连渔港。大连工学院承担了海上工程的全部设计任务。邱大洪作为技术总负责人承担了此重任,从勘察、设计,直至施工,各个阶段都熔铸了他的辛劳与智慧。大连渔港于1966年建成投产。��

1973年,大连工学院又承担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原油输出港――大连新港的设计任务。这是国家重点工程,对大庆原油出口关系重大。因与外商谈判未成,邱大洪迎难而上,担任码头的主要技术负责任务。他主持码头造型、总体和结构设计,并任施工现场的设计代表。在近3年艰苦奋战的日子里,根据地质条件,邱大洪首次大胆采用高近20米的大型重力式圆柱形沉箱墩,并创造了两次浇注办法,使自重780吨的沉箱墩屹立在海中,确保了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这座油港原油年通过能力为1500万吨,具有同时停靠10万吨级和5万吨级油轮的离岸式码头,于1976年5月1日建成,至今仍安然无恙。这项工程的设计和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全国70年代优秀设计金奖。��

邱大洪还先后参加了秦皇岛油港、海军浮码头、连云港集装箱码头、深圳赤湾港集装箱和散粮码头、海南岛油码头、广东省珠江崖门出海航道工程等的模型试验、设计、科技咨询和顾问工作。他对这些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咨询,从而提高了设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0年代初,我国海上采油业勃然兴起。1971年,邱大洪又转而投身海上采油平台的研究、设计和建造工作,参与了“海五井”沉浮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工作,并着力于研究风、浪、冰等多种载荷对海工建筑物的作用,提出了设计中可采用的科学方法。1983年,为开发我国南海北部湾的石油资源,他成功地主持、组织了139名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14项专题实验研究,编制了17项专用计算机程序,主编了6册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项成果于198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邱大洪始终坚持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浅海波浪和波浪力等主要研究领域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工作。在理论研究中,既重视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又重视理论的工程应用和方法的实用。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海岸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科学依据。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痹谇乘�区非线性波浪的研究中,论证了在我国海岸工程设计实践中所取的设计波浪标准,在浅水区大多数是属于椭 圆余弦波的适用范围。为此,他主持研制了在实验室水槽内产生椭圆余弦波 、孤立波的造波软件,对其波形、水质点运动速度、加速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论证了前人提出的将椭圆函数描述的浅水区非线性波近似地用线性波的组合来逼近的可行性。他用这方法研究了波浪与墩、墩群、直墙等常见的海岸工程理论,并通过在水槽内进行的实验得到验证。他据此编制了计算软件和工程应用的计算用表。这些成果在学科上和工程应用上都有较大价值,已列入交通部修订的设计规范。��

2�鼻翊蠛樵诓还嬖蚝@送臣铺匦匝芯恐校�将对海浪波面极值的统计分析理论应用到对建筑物波浪力过程线极大值的统计分析中,对柱、柱群、墩、墩群等海工建筑物波浪力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在工程上简易可行的计算波浪力极大值的方法,对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具有较大价值。在浅水区不规则海浪的研究中,他提出了用一系列随机的椭圆余弦波来描述非线性不规则海浪的模型,以改进常用的一系列随机的余弦波描述的线型的海浪模型,并研制了在实验室水槽内产生这种不规则海浪的造波软件。��

3�惫赜诓�浪引起海床内的渗流与海工建筑物相互作用,邱大洪系统地对墩柱、平台、直墙、埋设管线等一系列海工结构上的波浪渗流力及其周围的波浪渗流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得到了解析解和数值解。研究工作的特点是可考虑孔隙水及土壤骨架的可压缩性,浅水区椭圆余弦波的作用,粗颗粒土体介质内的非线性渗流等各种特殊情况,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较高评价。��

邱大洪教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50多年来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他注意言传身教,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他多次带领学生到海岸工程现场,在工程实际中学习,向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引导他们走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他教育过的30多届毕业生,不少人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岗位的领导力量和业务骨干。��

邱大洪自1979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中文论文23篇、英文论文9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1篇,并编有专著《波浪理论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他和侯穆堂合作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港工专业高校通用教材《港及港工建筑物》,该书在高教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工程设计界也把它当作主要的参考书。��

邱大洪在校内还担任海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土建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他在国内外学术界担任的职务有: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中国港口工程学会等理事;中国造船学会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海洋学报》、《水利学报》、《海洋通报》编委;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会近海力学及极地工程分会、水动力委员会委员。��

邱大洪于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1992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

 

原文

http://www.93.gov.cn/hero/academ/51716711408608849363.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08:04 | 只看该作者


理论贡献  
邱大洪始终坚持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浅海波浪和波浪力等主要研究领域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创造性的工作。在理论研究中,既重视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又重视理论的工程应用和方法的实用。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海岸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加符合实际的科学依据。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区非线性波浪的研究
  区非线性波浪的研究中,论证了在我国海岸工程设计实践中所取的设计波浪标准,在浅水区大多数是属于椭 圆余弦波的适用范围。为此,他主持研制了在实验室水槽内产生椭圆余弦波 、孤立波的造波软件,对其波形、水质点运动速度、加速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论证了前人提出的将椭圆函数描述的浅水区非线性波近似地用线性波的组合来逼近的可行性。他用这方法研究了波浪与墩、墩群、直墙等常见的海岸工程理论,并通过在水槽内进行的实验得到验证。他据此编制了计算软件和工程应用的计算用表。这些成果在学科上和工程应用上都有较大价值,已列入交通部修订的设计规范。 2椭圆余弦波
  将对海浪波面极值的统计分析理论应用到对建筑物波浪力过程线极大值的统计分析中,对柱、柱群、墩、墩群等海工建筑物波浪力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在工程上简易可行的计算波浪力极大值的方法,对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具有较大价值。在浅水区不规则海浪的研究中,他提出了用一系列随机的椭圆余弦波来描述非线性不规则海浪的模型,以改进常用的一系列随机的余弦波描述的线型的海浪模型,并研制了在实验室水槽内产生这种不规则海浪的造波软件。 3引起海床内的渗流与海工建筑物相互作用
  引起海床内的渗流与海工建筑物相互作用,邱大洪系统地对墩柱、平台、直墙、埋设管线等一系列海工结构上的波浪渗流力及其周围的波浪渗流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得到了解析解和数值解。研究工作的特点是可考虑孔隙水及土壤骨架的可压缩性,浅水区椭圆余弦波的作用,粗颗粒土体介质内的非线性渗流等各种特殊情况,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较高评价。

  邱大洪教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50多年来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他注意言传身教,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他多次带领学生到海岸工程现场,在工程实际中学习,向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引导他们走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他教育过的30多届毕业生,不少人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岗位的领导力量和业务骨干。

  邱大洪自1979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国内一级学报上发表中文论文23篇、英文论文9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1篇,并编有专著《波浪理论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他和侯穆堂合作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港工专业高校通用教材《港及港工建筑物》,该书在高教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工程设计界也把它当作主要的参考书。


节选----百度百科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1:19 | 只看该作者

何国钟
2010-02-02 www.dlxww.com



何国钟(1933-),广东省南海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科研工作40余年,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60年代任固体与固液火箭推进剂燃烧理论与实验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在火箭推进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70年代初开展连续波千瓦级化学激光器的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千瓦级燃烧驱动的HF(DF)连续波化学激光器。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名。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1:25 | 只看该作者

化学家——何国钟
作者:龚思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386 更新时间:2009-9-28 20:46:45


    何国钟 ,1951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工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1979年以来曾先后在美国、德国、香港进行访问研究或讲学约四年半,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1996年任分子反应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国际燃烧学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库入选专家。50年代在国内首先研制出小型固体粒子密相输送双流态化反应器系统,获1960年辽宁省文教先进工作者称号。60年代从事火箭推进剂燃烧的实验及理论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70年代在国内首先研制出燃烧驱动连续波千瓦级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1979年获国防科委重大成果二等奖,1978年开始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曾先后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称号。近十多年来培养了多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
    来源http://www.lnkp.gov.cn/renwu/e1/200909/10072.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4-11 18:46 编辑

姜淑珍
2010-02-02 www.dlxww.com




       姜淑珍(1927—),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共党员,原大连市中山路小学校长。从教40余年,为人师表,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形成一整套在全国有影响的班级管理模式。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多次在全国、省、市上公开课和观摩课,参与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教学经验材料《认真备课》、《怎样准确计算》、《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思维能力》、《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数学教学》等出版发行,课堂教学录像在城乡教育界广为播放。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1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4-11 18:46 编辑


小学教育专家姜淑珍
宋京 2009-10-10 www.dlxww.com
来源:大连日报

   

   搜集姜淑珍老人的资料,只有短短的几句话:辽宁大连人,1943年毕业于辽宁省旅顺师范讲习所,曾在大连第九完全小学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旅大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大连市中山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称号,是第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但是,这短短的介绍中,浸润着姜淑珍一生的心血和爱,她的舞台不是机声隆隆的车间,不是钢花四溅的炼钢炉,而是她至今也无法忘怀的三尺讲台。在这个讲台上,她为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扫盲运动 功不可没    1927年8月,姜淑珍出生于旅顺水师营。在她成长的年代里,旅顺处于日本殖民者统治下,姜淑珍受的是奴化教育。在殖民者的学堂里,中国的孩子备受欺凌。童年时的姜淑珍就立下志向,长大后,她要自己教中国的孩子读书识字,再也不受日本人的欺负。    1943年,16岁的姜淑珍毕业于旅顺师范讲习所,这也是一所由日本人控制的学校。成绩优异的姜淑珍毕业后被分配在大连春柳学堂的睦堂幼稚园任教。尽管幼稚园仍然由日本人掌控,但是,她终于可以为中国的孩子讲授知识,这让姜淑珍十分高兴。    转眼两年过去。刚刚解放的大连满目疮痍,一穷二白,当了两年教师的姜淑珍内心涌动着为建设新中国奉献自我的热血。当时,教师奇缺,像姜淑珍这样优秀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姜淑珍先后被安排在大连第九完全小学、大连第二完全小学、旅顺师范学校附小教书。站在属于人民自己的讲台上,姜淑珍兴奋不已。年轻的她充满了热情,在讲台上向刚刚当家作主的中国孩子传道解惑、读书识字。    1949年,新中国成立。摆在国家领导人面前的巨大难题是:全国有80%以上的人是文盲,扫盲,成了那个年代的巨大特征。作为这个城市里少有的科班出身的教师,姜淑珍在上世纪50年代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她白天在学校里上完课后,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备课,中午和晚上去上扫盲课。上完夜课后,她回家再备第二天要上的课,批改学生们的作业。    那个时代的姜淑珍正是青春年华,而她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没有任何空闲的时间,她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教育事业上了,以至于错过了寻找伴侣的最佳年龄。    “在旧中国,那么多人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连男女厕所都不认识,我没有时间想自己的事情,只争朝夕啊。”姜淑珍回忆起那个忘我的年代,仍然感慨万千,她教过的学生,有六七岁的孩子,还有四五十岁的成年人。尽管他们都是从不识字起步,但是教授的内容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特殊的接受方式,而姜淑珍几乎对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对方接受的方法。    情系讲台 一生无悔    1960年,姜淑珍被调到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小学,直至1992年退休,她一直在中山路小学的讲台上默默耕耘,这所学校也因为姜淑珍老师的名字而声名远扬。    在中山路小学的32年中,姜淑珍可谓毫不保留地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她办公室的灯总是第一个亮起,她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她的生命里,只有讲台,只有教育,只有学生。    为了每一个孩子都爱学习,会学习,学到真知,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在上世纪60年代,每天下班后,人们总能看到姜淑珍孤独的背影,她行走在去往学生家的路上,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课,直到他们赶了上来;对于眼睛近视的学生,她要亲自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保持用眼卫生;对于情绪低落的学生,她会像知心姐姐和慈爱的母亲一样找他们谈心;那个年代,很多孩子吃不饱饭,姜淑珍就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省出钱来给孩子们买零食……大连一位70多岁的老人至今念念不忘姜淑珍当年买来生鱼在炉子上烤着分给同学们吃的事。她的学生一辈子都难以忘怀自己年幼时遇见的这位好老师,她像母亲,像姐姐,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螺丝钉,把全部身心都扑在教育上。在她面前,似乎每一个学生都像被点亮了一盏心灯,焕发出向上的光芒。    她是远近闻名的楷模教师,她教的学生成绩一直十分优秀,无论多么调皮、难管的学生在她那里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她教过的30多个班,每个班都是优秀班,从没有一个不及格的学生。当年教育部门曾作过一次测试,把全区同年级学生的算术考卷摆在一起,不标明校别和班级,让行家挑选出成绩最优秀班级的考卷,姜淑珍所教的班级考卷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这份考卷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总结姜淑珍在教育上取得的成就,只有一个字:爱。她太爱孩子,太爱教育,太爱讲台了。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中,她用成千上万天实践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    为了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上,她辞去了副校长的职务,一心一意站好自己的讲台。直到今天,姜淑珍还经常梦见自己站在讲台上讲课。三尺讲台,已经融入了这位老师的血液里。    小学教育 奠定丰碑    姜淑珍说:“教师是培养人的人,人有知识缺陷可以弥补,可是品质上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 “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一生太重要了。”“老师要把自己的知识变成孩子自己的知识,这其中太有学问了。”“培养孩子不能只看分数,关键是孩子的能力,这是他(她)一辈子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    因此,她注重塑造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成为健康的人,积极的人,有理想的人。她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方法激发每一个孩子积极地走向自己的人生。为此,姜淑珍的备课时间通常很长,不只是备课本,也是“备人”,根据不同班级与孩子的特点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    姜淑珍的事迹开始在教育界传播,她的课成为全省的观摩课,她成为全国知名的小学教育专家。她的经验材料《认真备课》、《怎样准确计算》、《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思维能力》、《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数学教学》等公开出版发行;大连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等单位邀请她去作经验介绍;大连市教育部门将她的课堂教学录像在城乡教育界播放。    1960年,姜淑珍走进人民大会堂,戴上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大红花;同年,她应邀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1964年、1980年、1984年她三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0年,全国第一批仅有的5个特级教师中,就有姜淑珍的名字;1983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儿工作者、全国“五讲四美”优秀教师。姜淑珍在平凡的讲台上创造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她曾数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曾先后当选第三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六届人大主席团成员。    在大连小学教育的历史上,姜淑珍是一座永远的丰碑,她创造的高度后人难以超越。为此,她终生未嫁,晚年与妹妹和妹妹的孩子一起生活。她,奉献一生;她,无怨无悔。    (插图 阎峰樵)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9#
发表于 2011-4-17 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2# bywwcnll976


      姜淑珍老师的事迹非常感人,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像姜老师那样去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的话,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就会出现崭新的可喜局面了!
    感谢谭老师不辞辛苦地搜集大连名人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熟悉、了解、学习本地精英的机会!您辛苦啦!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0#
发表于 2011-4-17 1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田草 于 2011-4-17 16:11 编辑

   我的母校就是大连中山路小学,正好是60年上的小学,小学的记忆虽然不深,但姜校长和班主任何恩田老师(后调入沙河口区区委文教办,曾与我父亲在一起共事)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升学时我能以满分考入那时的大连重点中学21中和母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我喜欢文学、美术有现在的成果和少儿时期老师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至今,我还能记得当年升学考试的作文命题:《他有了进步》,我写的主人翁是同学,最后段用打油诗结尾“袁清江,袁清江,处处办事为大家,活赛一只小老虎。”我很认真,考场上可能没有像我这样的作文先打草稿。结果铃响时,这段没来得及抄上,我灵机一动,用小队长标牌上的管针将草稿别再卷上。后来是姜校长告诉我的,得了满分,被第一志愿录取。
   谢谢谭老师的倾情介绍!勾起我那段难忘的记忆。吃水不忘打井人!我打心底敬佩这些做出卓越贡献的园丁们!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1#
发表于 2011-4-18 13:1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母校就是大连中山路小学,正好是60年上的小学,小学的记忆虽然不深,但姜校长和班主任何恩田老师(后 ...
田草 发表于 2011-4-17 15:48



      田版真幸运,能够在这样一位辛勤园丁的教育下度过一段难忘的岁月!
    她就像是一位母亲一样关怀着每一个学生,而无论顽皮与否,都能在她的点化下,焕发出积极向上的光芒!
    我们向这位教育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4-19 17:38 编辑

欢迎以上各位光临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3#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7:40 | 只看该作者
顾元宪
2010-02-02 www.dlxww.com

顾元宪(1954—2005),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原主任、工业装备与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教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预研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工程软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军工和工业应用中创造了重要经济效益。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4-19 18:30 编辑



顾元宪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入选者。1982年毕业于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本科,1984年和198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计算力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4年起留校从事计算力学和工程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90年和1992年分别任副教授和教授,199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是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计算,主要研究方向有:结构与多学科分析与优化、有限元及其建模方法、计算生物力学、计算工程软件系统。





成就及荣誉  
主持的重要科研项目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课题、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防预研课题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5部、国际会议文集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辽宁省劳动模范(2002年)。辽宁省优秀专家(2002年),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辽宁省优秀专家(2002年),辽宁省高等学校“十佳”科技标兵(2000年),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2000-2001年)。主要学术兼职:亚太地区计算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力学学会理事长,“计算力学学报”副主编,4个国际期刊和8个国内期刊编委。组织9次国际学术会议,20多次出国讲学、合作研究。培养博士11人、硕士38人。

鞠躬尽瘁铸师魂  
2005年5月30日,顾元宪同志在代表学校赴巴西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期间,因劳累过度猝死,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将死亡原因以电报的方式通知了国内,年仅51岁。顾元宪同志的逝世是中国和国际学术界大连理工大学的重大损失!


-----源自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4-19 17:54 编辑

鞠躬尽瘁铸师魂---追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顾元宪


2005年11月04日14:33  来源:保先办  访问量:4696




顾元宪教授
                                       
鞠躬尽瘁铸师魂---追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顾元宪  
北京时间2005年5月31日,巴西,第六届世界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大会拉开帷幕,但没有掌声,没有欢笑,会场上全体代表肃立默哀,为了一名赶到大会却不能出席会议的科学家,一名在工程力学方面享誉世界的中国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顾元宪。  51岁的顾元宪因心脏病突发,在里约热内卢去世。为了缅怀这位对结构优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会场奏响,全体与会代表默哀一分钟。  大会执行主席、世界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主席本德森说:“顾元宪是国际上该领域成就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去世是中国和国际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治学不辍,众多领域探索,硕果累累  顾元宪常对他的弟子们说:“力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程水平,中国一定要有人为此忘我拼搏。”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一拼就是21年。  1954年,顾元宪生于大连,当过知青,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从此就和工程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还是在读研究生阶段,顾元宪就出色地参与完成第一个课题“直升机旋翼桨叶优化设计”。何谓“优化”,简单地说,就是应用计算机对装备和产品进行力学分析,以达到最佳的结构设计。这项科研工作,需要涉及多个领域,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每名该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是不小的考验。但21年来,顾元宪不仅在优化设计理论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得到国际、国内学术界的承认,而且还将理论研究、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由顾元宪领导研发的结构优化软件系统,在前辈科学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为我国有代表性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返回激扬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士气,可很多人并不知道,“神舟五号”的成功返回就有顾元宪领导研发的这套软件系统的贡献。  航天界有句话,“飞船发射升空难,安全返回更难。”“神舟五号”回收伞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伞包由柔性织物制成,引导伞、减速伞以及主伞需要多级打开,受力分析困难,稍有闪失,整个回收工作就会前功尽弃。顾元宪带领课题组,建立了完整的伞包动力学分析模型,发现了伞包原设计上的不足,提出了设计改进意见,直接为飞船回收伞包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我国新型通讯卫星的设计上,他们还承担了中央承力筒荷载的优化设计。应用他们的优化设计软件系统,卫星结构减轻了13%,增加了有效荷载。仅此一项,就节省经费1000多万元。  凭借在工程力学方面的扎实功底,顾元宪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默默奉献自己的才智。  沈阳鼓风机集团设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万空气分离压缩机,在运转中出现了难题。顾元宪带领他的结构分析小组在现场测试,另一部分人马在大连用软件进行分析,经过一周奋战,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实现了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性能、节省材料和能源消耗,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顾元宪和他的团队,凭借优化设计软件,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等方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人民币。这正应了那句话“知识就是财富”。顾元宪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课题等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6部。他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荣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他先后出国20多次,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留在国外工作的机会,顾元宪不为所动,他对母亲说:“国外生活条件再好,也不是给自己的祖国干活,成绩都是人家的,所以我一定要回来。”这正是他献身于中国力学事业,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不竭动力。  提携后学,创建优秀团队,槐香满园  顾元宪将自己的人生“优化”到极限,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提携有潜质的青年教师,顾元宪在科教的道路上,将发展拓展至无限。仰赖老一辈科学家钱令希院士等人的提携,顾元宪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继承和发扬了老一代科学家的师德风范,将青年教师的培养当作一个关键的课题。针对青年教师研究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顾元宪积极倡导青年教师写科研立项报告,全系每个研究组的青年教师都要写报告,而且,每一份报告都要有指导教授认真修改。顾元宪从自己做起,对青年教师报告中的创新思想、研究方法,报告文本的段落甚至具体字句,都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通过修改报告,交流思想,帮助青年教师明确研究方向,理清创新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一个时期的强化,顾元宪所在团队的关振群、陈飚松等7名青年教师在讲师阶段都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在基金申请竞争激烈的今天并不多见。不仅在学术上,在思想上,甚至在生活上,顾元宪都为学生们考虑得细致入微。青年教师陈飚松,学成回国,爱人工作无法安排,顾元宪主动帮助向附属学校推荐,并亲自陪着他们去试讲,解决了陈飚松的后顾之忧;为了一名家境贫困的学生能完成学业,顾元宪悄悄拿出个人的5000元钱,帮助这名学生支付了学费;学生赵红兵出国拿不出几万元的教育补偿费,顾元宪就把自己家的存折拿出来交给他;顾元宪的笔记本扉页上,记着几十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电话、生日、原毕业学校、留学经历甚至爱人的名字……“我怎么也接受不了老师会离我们而去。顾老师是我们的恩师,是我们学术上的领导人,更是细心呵护我们成长的慈父……”即便是在顾元宪逝世整整100天后,青年教师赵国忠面对采访依然是泣不成声。“顾老师临走前,还特意提醒我等他回来后带我参加特殊评审,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作为科技工作者,要着眼今后的发展,要全面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要讲可持续发展。顾老师是个重承诺的人,可这次他却失约了。”顾元宪是个有成就的科学家,更是个负责任的老师。每名研究生都接到过他在深夜里发来的电子邮件,静谧的夜里,顾元宪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并且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研究生们至今还希望哪一天早晨醒来,能收到顾老师在他们熟睡时发来的邮件。对于团队,顾元宪常常自豪地对旁人说,这是个创新的队伍,而在旁人看来,这更是个英雄的队伍。团队首先就应该是团结的队伍。发放团队津贴,顾元宪亲自制定“上限”。青年教师关振群说,顾老师制定的“上限”实际上是给他自己封顶,执行的结果是顾老师拿大伙的平均数,比几个年轻的副教授还少。仅凭这一条,整个团队没有不服气的,更不用说顾元宪在学术上高山仰止的独步成就。“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顾元宪身体力行地在团队中做好每一件事情。2004年7月,他领导的团队参加国家创新群体申报答辩。所有参加答辩的队伍都是一流团队,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把团队的工作业绩、建设理念、工作思路表述清楚至关重要,大家压力都很大。张洪武教授回忆说,申辩的头天晚上,在宾馆里,顾老师一遍遍地试讲,大家反复研究、修改,到凌晨四点,几个人都坚持不住了,顾老师说他自己再讲一遍,还约好六点半叫他再最后试讲一遍,可早晨他们刚想叫顾老师起床,顾元宪却先打电话来叫他们起床了。12月,顾元宪领导的计算力学与工程科学计算科研团队成为当年批准的20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之一。在这个创新群体里,顾元宪既是准确把握学术发展动态的领头人,又是身体力行从事科研攻关的骨干;既是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把握团队研究方向的领军人物,又是学术创新的组织者。顾元宪的鞠躬尽瘁带动了团队,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他让这个优秀的团队迸发出更加惊人的力量。现在,这个群体中的中青年成员,全部独立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999年以来,承担了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5项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基础研究经费达1500万元。  兴趣广泛,和时间争朝夕,真爱一生  为了事业,顾元宪几乎放弃了很多爱好,游泳、足球和长跑都是他的长项。学生时代,他每天都要收听体育新闻,并在早晨绕校园跑一圈,还曾得过5000米跑冠军。在他堆满资料的书房里,一摞几十厘米厚的体育报刊整齐地码放在一角,特别引人注目。这些年,工作越来越忙,他再也没有时间游泳、长跑了。甚至节假日他倡导全体同志去郊游,自己却没时间参加。当了博士生导师以后,他还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踢球,但学生们知道他得了冠心病,就不带他了,顾元宪还央求大家,“我还可以守门啊!”顾元宪不仅是学术带头人,还承担了相当多的管理工作及学术兼职,白天工作干不完,只好晚上加班。青年教师赵国忠这样回忆他跟顾元宪一起出差开会的经历:夜里两点钟一觉醒来,顾老师还在工作,四点半醒来,顾老师还说有些活要干完。早上他起床的时候,顾老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而上午还要开会,没办法只得叫醒他。在科学的道路上,顾元宪就是这样一个拼命和时间赛跑的人,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奋工作着。白天,协调安排系里、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的工作,找人谈话,指导学生,以及学位评审、编辑部稿件评阅、各种会议、国内外合作项目、211工程、863和973课题……晚上,依然是伏在电脑前整理论文,回复邮件……顾元宪家的书房正对着钱令希院士家的窗户,由于总是熬夜太晚,钱先生好几次都忍不住打来电话,嗔怪地说:“顾元宪同志,我命令你现在去睡觉!”顾元宪干事业执著,做工作认真,待同事真诚,对学生负责,唯独对个人的事,他却马马虎虎。他的妻子杨国玲回忆起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顾元宪工作经常一干一宿,早上还要正常上班,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早上叫醒他就成了全家人最头疼的工作,而顾元宪特殊强调,早上七点半必须把他叫醒;这次去巴西开会前,顾元宪就已经连续3个晚上没好好休息;有一次,顾元宪去理发,因为睡着了,把头偏向一边,结果理出来的头发一边长一边短;坐班车时他总是选择最后一排,因为可以好好打个盹,有时候司机看不到他,不止一次地把他拉到车库里;顾元宪生活简朴,因为长期伏案工作,毛衣的两个手肘部都磨破了,他舍不得扔,拿到鞋摊上补两块皮子再接着穿……顾元宪爱父母、妻子和女儿。他在学校附近为父母买了房子,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他先跑到母亲那里把奖章给老人戴上,还照了张相。结婚15周年纪念日,顾元宪特意请妻子在大连最高档的酒店住了一夜。在他随身的包里,一直都放着女儿的照片,女儿在父亲去世后的悼文中写道:“老爸你走了,深夜里,不能再悄悄来到我床前,为我盖上被子;吃饭前,不能再对我说,快洗手,把凳子摆好;放学后,也不能问我今天在学校过得快乐么?”“老爸,你的离去就好比天空失去了云朵,而我的天空失去了颜色……”也许,妻子最能读懂顾元宪,“这些天,我不断在思索,也更加理解了你。我知道这就是你想要的人生,你为了祖国的科教事业发展,为了创新团队的建设,呕心沥血,为大家舍小家,最后献出了一切,包括生命。但我坚信,如果再给你一次生命,你依然会做这样无悔的选择。”顾元宪,这位毕生从事结构优化研究的优秀科学家,以其超乎常人的勤奋、执著和智慧,在其51年的短暂人生历程中,也实现了自我人生价值的最优化。附:顾元宪生平顾元宪同志,1954年7月31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祖籍四川省新津县,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入选者、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05年5月3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第六届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术大会时心脏病突发,因公殉职。顾元宪同志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1年,在力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发表论文270多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两项和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两项。他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入选者,1997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9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他领导的科研创新团队2004年获得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向顾元宪同志学习的决定  顾元宪同志生前是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05年5月30日,顾元宪同志在代表学校赴巴西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期间,因过度疲劳,导致心脏病突发,因公殉职,年仅51岁。  顾元宪同志从事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21年,为力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学术带头人,他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应用中取得重大成果,特别是在大型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及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系统的研究中做了系统的、具有原创性的工作。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工程软件。他把这些理论成果应用于重大军工产品和工业装备的研制中,解决了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上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指导青年教师和培养学生中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以自身博学笃行、求实创新的人格力量与师德风范,激励青年学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高质量地培养出50名博士和硕士,并形成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计算力学人才队伍。  顾元宪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我国的教育科技事业怀有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多次毅然放弃在国外工作的机会,回国投身国家现代建设之中,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把生命融入了祖国的科教事业,表现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作为一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他既尊重师长,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学术传统,又提携后学,为勇于创新的青年老师提供发展空间和机遇。在工作中,他尊重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群策群力,同时把自己的创新思想无私地奉献给集体,极大地增强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2004年他领导的科研团队被批准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  顾元宪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教育、科技事业的无比热爱,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为宣传顾元宪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弘扬他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教育部党组决定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向顾元宪同志学习的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顾元宪同志学习。学习他对教育、科技事业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学习他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学习他献身科学事业,勇攀世界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倾心人才培养,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学习他重视团队建设,团结协作,共同创业的无私品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像顾元宪同志那样信念坚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向顾元宪同志学习的活动,要把学习顾元宪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结合起来,与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与改进和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的能力,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中共教育部党组                                                                二OO五年九月三日



原文 http://www.cuit.edu.cn/NewsCont.asp?type=530&id=7998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4-19 18:16 编辑

为科学而生——

追忆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专家顾元宪教授

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言荣 通讯员 田守智







记者手记  
6月1日早晨,正走在北京上班的路上,我的手机铃声响了,传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林安西那沙哑低沉的声音:我校一位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在
巴西出席国际会议时心脏病突发去世。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脱口问了一句:“顾元宪?”他回答“是。”“五一”期间在大连时,我与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马辉、宣传部长姜再华在一起时还谈起过他,那时他刚刚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
  我说:七十年代末,光明日报曾以《“伯乐”和“千里马”之间》为题发表长篇通讯,报道过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老前辈钱令希院士慧眼识珠,发现与培养他的弟子钟万勰院士;后来,他们这支力学队伍中又涌现了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程耿东院士;现在又有了顾元宪这样属于第四代的力学拔尖人才。少长咸集,人才辈出。我有一个愿望:再为《“伯乐”和“千里马”之间》写一个续篇。
  不幸竟来得这样突然。回到报社,我立即给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打了电话,找到正在处理此事的蔡剑鸣领事。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样感人的一幕:在顾元宪原本要出席的第6届世界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大会上,为了缅怀这位对结构优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会场奏响,与会的各国专家默哀一分钟。大会执行主席、世界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主席M.P.Bendsoe评价顾元宪说:“他是国际上该领域成就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去世是中国和国际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2003年2月12日,顾元宪(右)与钱令希(左)、钟万勰(中)两位院士讨论力学学科建设问题。

堪称一代领军人物

  顾元宪1954年生于大连,当过知青,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从那时起,他就把一切献给了祖国的力学事业。他先后出国20多次,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国家的公司挽留过他,可他对他的母亲说:“国外生活条件再好,干活都是给外国人干的,成绩都是人家的,所以我一定要回来。”这正是他献身于中国力学事业,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不竭动力。   顾元宪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是应用计算机对装备和产品进行力学分析,达到最优化的结构设计。从研究生阶段出色地参与完成第一个课题“直升机旋翼桨叶优化设计”起,顾元宪便一发而不可收,和有限元、优化、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20年的拼搏,他不仅在优化设计理论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将理论研究—软件开发—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由顾元宪领导研发的大型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软件系统,在前辈科学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为我国有代表性的自主知识产权软件。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回收就应用了这项技术分析。飞船发射升空难,安全返回更难。“神舟五号”回收伞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伞包由柔性织物制成,引导伞、减速伞以及主伞需要多级打开,受力分析困难,稍有闪失,整个回收工作就会前功尽弃。顾元宪带领课题组,建立了完整的伞包动力学分析模型,发现了伞包原设计上的不足,提出了设计改进意见,直接为飞船回收伞包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新型通讯卫星的设计上,他们承担了中央承力筒荷载的优化设计。应用他们的优化设计软件系统,卫星结构减轻了13%,增加了有效荷载。仅此一项,就节省经费1000多万元。   沈阳鼓风机集团设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万空气分离压缩机,在运转中出现了难题。顾元宪带领他的结构分析小组在现场测试,另一部分人马在大连用软件进行分析,经过一周奋战,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顾元宪和他的团队的优化设计软件,仅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和军工装备研制中,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亿多元人民币。   作为工程力学系主任,顾元宪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课题等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6部。他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荣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力学界老前辈钱令希院士听到顾元宪去世的噩耗,泪洒衣衫,题词悼念:冲锋陷阵,创新立业,尊称一代领军人物。 他带出了一个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的力学专业,在我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顾元宪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团队。   顾元宪要求严格,学生对他又“怕”又“爱”。博士生戴磊说,顾老师看论文连错别字、标点符号、语法都一一挑出来。对很多学生来说,收到顾老师凌晨三四点发来的电子邮件是常事。顾元宪的笔记本扉页上,记着几十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电话、生日、原毕业学校、留学经历甚至爱人的名字。学生赵红兵出国拿不出几万元的教育补偿费,顾元宪就把自己家的存折拿出来交给他;青年教师陈飙松从国外回来,妻子工作没着落,他就多方奔走,还亲自送他们去面试;一些青年教师申请国家基金没经验,他又亲自动手帮他们修改申请报告书。   他的学生说,顾老师不仅教我们写论文、做项目,还教我们怎样做人。现在英国留学的郑毅记得,顾元宪说过这样一段话:“力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程水平,中国一定要有人去做,而且要做好。”郑毅说:“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很少感受到他人精神力量带来的震撼,现在我切实感受到了。”   顾元宪就像磁石,牢牢地吸引着一批才华出众的青年学者。从澳大利亚回国的陈飙松说:“如果没有顾老师我肯定不会回来。在他身边工作非常开心。”   近两年,顾元宪所在科研团队中,就有7位青年教师在讲师阶段就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仅2004年一年就有4名青年教师拿到了青年基金项目。这在基金申请竞争激烈的今天并不多见。顾元宪领导的科研创新团队2004年获得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和时间赛跑只争朝夕   很多人都说,顾元宪太累了。这次到巴西参加第六届世界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大会,走之前他就连续三个晚上没怎么睡觉。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评审专家,走之前他认真评阅了10多份通讯评审材料;拿出“985工程”二期建设力学学科的初步规划方案,同班子其他成员深入讨论;他还对即将答辩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了逐一审阅。就在北京转机的间隙,他还给创新研究群体里的同事张洪武教授打来电话,研究9月份的东北力学年会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研讨会、上海CAD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   在科学的道路上,顾元宪就是这样一个拼命与时间赛跑的人,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奋工作着。   青年教师赵国忠回忆起他跟顾元宪一起出差开会的经历:夜里两点钟一觉醒来,顾老师还在工作;四点半醒来,顾老师还说有些活儿要干完;早上他起床的时候,顾老师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顾元宪家的书房正对着钱令希院士家的窗户,他总是熬夜太晚,钱先生都忍不住打去电话,半是嗔怪半是心疼地说:“顾元宪同志,现在去睡觉!”   一位学生在纪念顾元宪的网站上写道:“如果真有天国,相信顾老师也绝不会休息的,请天国为他准备一张办公桌。”   顾元宪干事业执着,很少有时间照顾父母和家人,但他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弥补。他为父母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以方便有空去陪陪老人。妻子本命年,他不忘托人代买一套红色内衣和一条红腰带。妻子评价他:特别热爱生活。   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他首先跑到母亲那里,把奖章给老母亲戴上照了张相。他走到哪儿都带着爱女潇潇的照片。13岁的女儿在父亲去世后写了一封信,深情地说:“风雨过后的天空,只有我在飞翔,那是因为我想念我的父亲。”
  顾元宪教授走了,走完了他不断追求优化的人生。他永远离开了深爱着他的父母双亲和贤妻爱女,离开了他和同事们倍感自豪的创新团队和热爱他的学生们,离开了大连理工大学这片热土和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力学事业。   6月22日,中共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做出决定,在全校开展向顾元宪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他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学习他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学习他献身科学事业、勇攀世界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倾心培养人才、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学习他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团结协作、共同创业的无私品格。



原文光明日报 http://www.gmw.cn/01gmrb/2005-07/28/content_278805.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4-19 18:41 编辑


教育部作出决定向顾元宪同志学习
记者 宋言荣 吴琳
  北京9月11日电  日前,教育部作出《关于向顾元宪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顾元宪同志学习。  顾元宪同志生前是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顾 元宪的事迹本报7月28日一版头条曾以《为科学而生》为题做了报道)顾元宪同志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特别是在大型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及大规模计算工程软件系统的研究中做了系统的、具有原创性的工作,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工程软件。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指导青年教师和培养学生中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以自身博学笃行、求实创新的人格力量与师德风范,激励青年学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高质量地培养出50名博士和硕士,并形成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计算力学人才队伍,2004年他领导的科研团队被批准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  《决定》强调,顾元宪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教育、科技事业的无比热爱,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为宣传顾元宪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弘扬他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教育部党组决定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向顾元宪同志学习的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顾元宪同志学习。  《决定》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顾元宪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结合起来,与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与改进和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科技创新能力,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另据报道,日前中共大连市委也作出了《关于向顾元宪同志学习的决定》。
  
《光明日报》
  



原文http://www.edu.cn/20050912/3151198.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4-19 18:15 编辑


大工师生挥泪告别顾元宪教授
功业千秋天下共悼人师楷模 劬劳一生海内齐挽力学翘楚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2005-6-15

  6月13日早,大连市殡仪馆告别大厅里花圈成排,哀乐低回,大工师生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惜惜送别令人尊敬爱戴的顾元宪教授。



  


顾元宪教授英年早逝,因公殉职,是大连理工大学的重大损失,他的一生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我国科教事业发展辛勤探索、殚精竭虑的一生;他是我校新时期中青年教师的杰出代表,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品德,博学笃行、提携后学的高尚师德,对科学的求实创新精神是全校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顾元宪教授患上了冠心病,但他仍然忘我工作,把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2005年5月,他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第六届世界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术大会,任职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此次出国前,顾元宪教授连续三天三夜工作,加之旅途奔波引起过度疲劳,导致心脏病突发,于2005年5月30日4时20分永远离开了我们。
  顾元宪教授不幸去世后,先后共收到来自海内外数百封唁电,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深切哀思和对顾元宪教授的崇敬之情。钱令希得知这一不幸消息后,泪洒衣襟、赋诗悼念这位至友英才,“冲锋陷阵,创新立业,尊称一代领军人物”。在巴西第六届世界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术大会上,闭幕式专门安排了悼念顾元宪教授的仪式,奏中华人民共和国歌,大会主席M Bendsoe教授介绍了顾元宪教授对国际优化研究的贡献。



  


顾元宪教授遗体告别仪式由校长助理邵龙潭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孔宪京宣读了顾元宪教授生平。  
  参加顾元宪教授遗体告别仪式的有:大连市总工会副主席吕家福、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杨亚政,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辽宁省力学学会、东北大学、湘潭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唐山学院、鞍山市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鞍山市科技局、上海科学院、辽宁省高等交通专科学校、化工出版社、上海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局805研究所、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参加顾元宪教授遗体告别仪式的还有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大连市科技局、大连市建委、大连市教育工会等单位的领导,我校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林安西教授,校长、中科院院士程耿东教授和其他校领导、各院系部处的各级领导以及顾元宪教授的亲属、同事、学生和生前好友。



  


送来花圈和发来唁电的单位及个人有:中华全国总工会、辽宁省总工会、教育部科技司、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大连市科技局、大连市劳动模范协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科学委员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力学学会、江苏省力学学会、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863计划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专家组、沈阳鼓风机厂、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部等单位;牛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法国Evry大学、日本北海学院大学等高校及个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27所国内高校及个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中国航天科技公司、厦门市建设管理局、中国科技促进经济投资公司等单位及个人。大连海事大学等大连市高校及个人。送来花圈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令希教授、钟万勰教授夫妇,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周喜鼎同志、大连市市长助理曲晓飞同志等。中共大连理工大学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全体员工、在校学生以及学校有关院系部处、顾元宪同志的亲属、学生和生前好友等也敬献了花圈。  
  顾元宪同志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原文 http://gonghui.dlut.edu.cn/display.asp?id=164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9:56 | 只看该作者

冷冉
2010-02-02 www.dlxww.com





冷冉(1919—2007),山东省乳山县人,中共党员,大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在继承中国教育传统和吸纳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情·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当是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辩证统一过程,第一次破除了传统教学中的唯知论。他尤为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德育的“阶段连续”体系的假说,同时又提出在中小学进行“八心”“八德”“两意识”教育,有效构筑起我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框架。几十年来,他的教育思想已被实践证明是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5-5 13:22 编辑


冷冉生平简介

2009-5-14 11:31:55  
   
冷冉(1919——2007),山东省乳山县人,著名教育家。1919年10月出生,1942年7月参加工作,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5月离职休养。
    冷冉同志解放前曾在山东海阳县望海小学和抗日根据地中小学任过教员,在威海第二中学任过教导主任。1948——1960年,先后任旅大市教育局编审科科长,中教科科长,教育局副局长,兼任旅大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作为“五七战士”下放农村8年,粉碎“四人帮”后,回城恢复工作。1978——1979年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研室主任。1979——1982年,任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兼任大连教育学院院长。1982——1983年,任大连市教育局顾问。
    冷冉在继承中国教育传统、吸纳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情•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当是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辨证统一过程,第一次破除了传统教学的“唯知论”束缚,把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到了应有的高度。他尤为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德育的“阶段连续”体系的假说,同时又提出在中小学进行“八心”、“八德”、“两意识”教育,有效构筑起了我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框架。他在学校管理上还提出了“学校运行机制活力说”的重要观点,揭示了学校管理的科学规律。
    二十多年来,冷冉同志的教育思想已被实践证明是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我们大连宝贵的财富和骄傲!





原文 http://www.xgedu.cn/news/2009514/n10701182.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9 16:39 , Processed in 0.157547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