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381#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1:4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以上二位光临,你们都是大连艺术界同行精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2#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14 11:52 编辑

朱纯一



个人简历  

1928年生,祖籍辽宁省大连市。满族。中国画画家,副研究馆员。字龟石,号磨道人,自幼酷爱民间艺术,勤奋好学、自学成才,热爱传统文化,尤爱唐宋佛教版画及明清版画插图等,解放前受教于吕世新,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考取区文工团任美术组长,创作大量宣传画在金州城内街头展览。为话剧《李闯王进京》设计布景。1949年合建大连市文工团受到朱鸣岗指导,1953年任市话剧团舞美队长。后在市艺术馆任美术组长,1959年任市文联(海燕)美术编辑。1960年应邀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和美代会。曾任市历届政协委员、市艺术馆艺校副校长,市《浪花》木刻会主席,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版画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版画学会副会长。1964年进中央美术学院古元工作室进修,结业后把艺术根基深扎于民族生活土壤中。

作品
  擅长写意山水动物,尤爱画龟刻龟成癖,对龟壳复杂花纹,用几笔简洁浓淡笔墨概括生动活泼。《龟寿图》具有独特情趣味。曾创作作品上千幅,追求艺术风格,纯朴沉雄,古朴苍劲,浑厚大方,赋色和谐、统一,融合中西传统精华开创自己的艺术道路,并有百余幅作品被百余家新闻媒介发表和选赴美国、俄罗斯、丹麦、比利时等国家展出。代表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的有《雄鹰》、《画龙点睛》、《争重担》、《延安宝塔》、《秋色秋声》、《渔汛到来前》,并入选参加全国第二至第七届版画展,《屈原投江殉国图》收入《世界满族书画大展选集》。与别人出版《浪花集》。1983年至1993年10年间,历数十一次赴长城内外黄河上下险隘采风,笔耕自画自刻自印,在继承中国古代画长卷传统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成"巨构"《长城风情图》,长40米,宽40米,展现了祖国的古国文化和英雄气概,充满爱国主义思想。并应中央文化部之邀,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赴吉林、厦门、台湾、日本举办太平洋6国国际交流,并讲演"巨构"展出。1993年由厦门和大连电视台拍摄两部专题片向国内外播出。

成就及荣誉
  曾获世界铜牌艺术家称号、
1994年获"民族百花"金牌奖、
1995年中国国际博览特别等级奖、
1996年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
传记被列人《世界名人录》等二十部大辞典中。

                                                    ----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14 12:20 编辑


  著名版画家朱纯一讲述创作版画记录国庆

来源:大连晚报 编辑:魏晓蕾 时间:2009-09-27

图片说明:1949年,朱纯一创作的国庆作品。



文、图 本报记者 林芝
81岁的朱纯一老人是大连著名版画家,对1949年国庆日时的场面依然记忆犹新,不仅是因为他年过八旬依然精神矍铄,更因为当年他以画家独特的眼光聚焦了那个时刻,同时用作品留下了那些难忘的瞬间。
A党员要服装整齐迎国庆
     对于朱纯一来说,1949年是极其难忘的,那一年,他从金县文工团调到了大连,进入了刚刚由多个团体合建的大连市文工团,担任美术组组长。来到大连不久,作为美术骨干、又是党员的他就接受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当时,市里面让我负责刻公章,比如说中共大连市委财委会印章啊,当时我觉得这个任务很重要,非常认真地刻了一批木章。从地下党转入公开,我一下子感觉周围多了很多的同志,新中国的成立也指日可待。”
     1949年5月,朱纯一开始接触版画,当时著名版画家朱鸣岗来到大连培训学员,那一批共有12人受训,朱纯一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当时只有20岁出头的朱纯一来说,听党话跟党走,开始认真学习版画,让他没想到的是从那以后他和版画密不可分,而版画也成为他歌颂祖国、记录历史的工具。
     “记得9月底,我们党员就知道了北京要举行开国大典,文工团的领导专门给我们党员开了个大会,要求国庆的时候,党员要服装整齐,有礼貌,走到庆祝队伍的最前面,和人民群众一起庆祝国庆。”
B毛主席讲话讲了很长时间
     1949年的10月大连秋高气爽,朱纯一和他的同事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日子。
     连续几天,文工团的大院里锣鼓宣天,彩绸飘舞,朱纯一至今记得很清楚,“当时舞蹈队的同志们是游行队伍的主力军,组成了腰鼓队,大概有六七十人,在大院里兴高采烈的练习。还有乐队的同志们也加紧排练,准备游行表演。”
     身为美术组的朱纯,他的工作是积极搜集素材,创作反映新中国成立新面貌的作品。
     “10月1日下午,当广播里开始转播开国大典时,美术组人都把手里的活放下了,很认真地听收音机里的播报。检阅的队伍从天安门经过,还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时感觉毛主席说了好长时间的话,我们大家激动地不得了。”
     朱纯一说,他还记得当天食堂为了庆祝国庆日,特地改善了伙食,虽然因为当时条件艰苦,所谓改善伙食也只是加了一个菜,但是大家依然非常高兴。10月1日,一夜难眠,表演队的同志们都酝酿情绪准备明天的庆祝活动,而朱纯一也有自己的打算:“到处走走,记录下国庆日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回来搞创作。”
C创作出人生中第一幅版画
     1949年10月2日,大街小巷彩旗飘扬。大连市民通过报纸广播,一传十,十传百,知道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12万人的游行队伍欢庆的队伍载歌载舞。
     此时的朱纯一拿着画笔到了寺儿沟的红房子,他想到来这里看看大连最苦的老百姓是怎样欢度国庆的。
“当时,大家住得条件还是很差,穿得也不好,但是他们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吃着煎饼,挥舞着国旗。大街上到处都是拿着红旗的人,大家都在喊着:‘新中国成立了,我们不再受欺负了。’”
     离开红房子,朱纯一又来到了港口,当时,港口依然是一番忙碌的景象:“休息时,装卸工们都手拿着国旗,在谈论着昨天开国大典的事情,开始上工了,他们就把国旗插在麻袋堆上。老远看去,船上也都挂满了国旗,当时,场面很壮观,我的第一幅画很快就构思成了。”
     回来后,朱纯一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始创作自己的国庆作品,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幅版画《新中国装卸工》。
画面中,货船上国旗招展,分外醒目,装卸工正在国旗的映衬下努力工作。“现在看来,当时的作品非常稚嫩,但是真实的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
     1960年,朱纯一代表大连市文化工作者参加了全国第三届文代会,见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当时,我们在会议厅里等总理,这时候旁边的人悄悄地问我,老朱,你看你旁边的人是不是总理啊?”这时,朱纯一才发现在与他相隔两个人的地方站着的正是周总理,总理正在亲切地询问大家的工作情况,有什么困难。
     在朱老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朱老一幅还未完成的作品,同样是为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画中一只雄狮,代表了从沉睡中醒来的中国:“我要加快进度了,把这幅作品抓紧完成,这也是我献给祖国60周年的生日礼物。”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2:00 | 只看该作者
朱纯一:不到长城非好汉

2006-07-09

从艺60年的朱纯一。钟启钢摄

画龙点睛

争重担

虔诚朝圣图(除署名外,其他图片均选自《朱纯一作品集》)

   中国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称《长城风情图》比中国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雄伟大气,寓意更深远,是世界珍品,实属无价之宝。   就像意大利画家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是欧洲艺术史上的最高成就的代表,说朱纯一先生的版画作品《长城风情图》是中国版画史上迄今为止难出其右的旷世之作绝不为过。   近日,在大连现代博物馆举办的“朱纯一从艺60年美术作品展”,展出了朱纯一先生60年从艺生涯中近千幅作品。震撼,是所有观者的评价。这感觉不仅来源于作者的鸿篇巨制中所反映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邃的艺术魅力,更来自于作品所折射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著、探索精神和浓烈的现实主义品格。

雄鹰

  雄鹰———志高有恒厚积薄发   《雄鹰》是朱纯一1957年创作的一幅版画作品,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一只雄劲的苍鹰翱翔在空旷的天空上,下面是雄伟壮丽的长城和巍峨起伏的群山。此画在当年的中国第三届版画展中展出,就引起了画界的震动。朱纯一说,雄鹰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不可战胜,也预示着中国的未来不可限量。其实,雄鹰何尝不是朱纯一自身的写照,早年的朱纯一正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去征服那不可预知的艺术世界。   朱纯一是满族人,1928年出生于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的普通农民家里。幼年在野外放猪,跟老艺人学过画,刻过挂笺。上小学时,老师夸他心灵手巧,神情专注,是个画画的好苗子。有时遇到邻居家里办喜事,他能用刻画出的小山羊和喜鹊组合成“三阳开泰”、“四喜临门”等条幅,送去祝贺,让全村老少分享快乐。乡亲们说,从小看大,这个小猪倌将来能有大出息。从那时起,他就同绘画结下不解之缘,梦想长大能拿出自己的“绝活”来,为家乡争光。   大连解放后,朱纯一先生先后被选进县市文工团,担任美术组长,并跟来连讲学的著名版画家朱鸣冈学木刻艺术。他把这段工作和学习看作是一生起步阶段的最好良机,加倍努力,潜心钻研,既从古典画论和诗词中汲取营养,又苦练现代刀法和艺术表现手段。他深知,艺术之道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和毅力,在生活中有独特的感受,方能摘取丰硕的创作之果。那几年,他起早贪黑,在完成了宣传画和舞台布景的绘制任务之后,就主动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去体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喜悦之情及创造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尽快使自己的生活积累又深又广。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艺术构思和形象概括。   1949年秋,朱纯一的处女作《为新中国装卸》在市展览馆里展出了。这幅版画黑白明快,构图新颖,颇有创意,表现出装卸工人们忘我劳动的激情,使人感到新中国的巨轮即将在欢乐声中出航,受到观众们的好评。接着,他又创作出《打夯之歌》、《友谊长青》、《寒风之夜》等版画,情景交融,催人奋进。尤其是那幅选登在《红旗》杂志上的套色木刻《画龙点睛》,意境深奥,颇具匠心。人们面对那穿戴质朴、神态凝重的农村老爷爷,握住画笔,正聚精会神给壁画上的飞龙点睛时的动人场面,会浮想联翩。这是作者在表现民族风格中大胆追求意象美的一次尝试,受到同行们的赞赏。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市群众艺术馆担任美术教师的朱纯一,被选送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在导师———著名版画家古元先生的指导下,全面地了解到古今中外各流派名家的创业经验和风格特点。   学习归来后,创作力正旺盛的朱纯一,有意避开那些乱批“白专道路”的吵杂声,多次去农村和工厂办培训班,抽空去参加劳动,力求对生活的主潮保持新鲜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发掘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有一次,他在兴修水库的工地上同生产队长搭伴运石头时,每次这位年轻的队长都是含着微笑,把抬筐的粗绳紧拉在自己一边,生怕从城里来的同志累坏了身体。这种细微之处见真情的场面,反复在画家心中“显影”,使他很快创作了《争重担》这一力作。此幅版画造型逼真,情感动人,寓意深刻,很快被选进全国美展和多种画集。在这前后的一些作品,如《熬战碧流河》、《青春之歌》和《冲破禁区》等版画,都是作者把握时代主调,依赖于社会实践的熔炼而表现出的灵性和悟性,显露出了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走向,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画好长城,朱纯一11次登上长城。?延安宝塔。  长城———爬坡不止勇攀高峰

  《长城风情图》是朱纯一中年时期的作品,画卷宽40厘米、长40米,朱纯一为画伏案创作10年,11次出入长城,穿行十几个省,行程达数万里。这幅鸿篇巨制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艺术成果。其实,《长城风情图》何尝不是作者此时的写照,它坚贞,和长城一样挺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它悲悯,为了唤醒人们而奔走呼号;它伟大,一个艺术家的品格因此而升华。   艺术精品的感染力量,在于精美的文化含量;而精美的文化含量则来自作者的文化修养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善于抓紧学习而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素养的朱纯一,在1979年担任了艺校副校长之后,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一次总结。他觉得这些年来在创作上是有不少收获,但差距也不小,有些作品,文化含量还不高,思想上还放不开,要趁着新时期的大好时机,扬长补短,好好拼搏一番。这时候,他特别想起了有几次去长城考察的情景和创作《雄鹰》、《黄河之水上九天》等版画的感受,脑海里反复地闪动出那长城沿着高山峻岭盘旋摆动的身影。长城是中华民族之魂,若能把长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中的国粹,用艺术的手法再现出来,既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又能引出怀古之幽情,且会激起奋发进取的精神。于是他静下心来,又经过认真思考,这位有胆识、有才气的满族画家毅然下决心:在知天命之年磨一剑,要把《长城风情图》的长卷创作出来,以不辜负家乡父老的期待。   为了实现这一夙愿,从1981年春天开始,他就背起背包,长途跋涉,不顾艰险,连续进入长城深处,进行实地考察、采风和写生,从多方面积累素材。   有一次,走进河北省抚宁县介岭口的狭长地带,画家被修建在群峰峭壁间的长城奇观所吸引。“无限风光在险峰”。为了摄取那无与伦比的奇特景观,他竟独自一人,冒着生命的危险,攀登悬崖峭壁,竭尽全力爬上了高峰,画下了那幅“浮云青山出,城堡遥墙来”的速写。当他汗流浃背地回到原地时,已经筋疲力尽爬不起来了,他在日记上写道:“攀登在险峻的岩石上是有很大风险的,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拼命爬上去看到另一层美妙的风景线,才知道坚持的可贵。为了用艺术手法再塑中华魂,我愿付出一切。”也许正是在这种信念下,朱纯一才能够攀险峰、涉沙漠、过黄河,几经生死,都能够坦然面对。   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平和、儒雅又干练的朱纯一则在10年的时间里先后11次去长城当好汉,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很好地完成了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罗布泊大沙漠的长城风光和沿线民俗的采风任务。   进入长卷的构思和起草稿的阶段,只见他在画室内苦思冥想,有时坐立不安。由于所有的经济收入都用到了《长城风情图》的创作中,朱纯一当时在大连的住房极其简陋,全家六口人拥挤在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冬天没有暖气,而朱纯一刻画的工作室,只能安排在自家院内临时搭建的仓房内,冬天,朱纯一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棉帽在里面工作;夏天,赶上雨天,夫妻俩要支着塑料布来保护朱纯一的作品不被淋湿;而在大风天里,妻子经常要在外面用木棍支撑着房子,以防风吹倒了房子砸到在里面工作的丈夫……即使现在,已经成为大连版画界泰斗的朱纯一生活依然简朴:两个卧室一间被当成存放版画的仓库,一间被用作主人的工作室,只容两三人落脚的客厅成为家中接待客人的场所,但朱纯一则对此居住条件毫不介意,并形象地称之为“满木堂”。   为使长卷能多包容长城的历史典故,并具有严谨有序、时空多变的动感型结构,老朱还多次征求史学界和同行们的意见,又经过多次筛选,才确定了画稿的整体框架和所涵盖的人物场景。   在老朱轻轻抚摩起那温馨的梨木板,又开始饱尝创作中的一笔一画一刀一刻的欢乐和艰辛的时候,他把自己最喜好的爬山和游泳活动都取消了。老伴怕他累坏了身体,就逼着他按时出去买菜,练健身操。他听令匆匆做完后,又投进已痴迷的创作中。   要完成这幅长卷是一项巨大的版画工程,画卷中要塑造的各种人物多达7000多,要刻画的大小佛像及塔庙、楼台、关隘有400余座。在那些日日夜夜,为了把长城沿线的著名历史人物、民族英雄及芸芸众生壮阔而缤纷的精神风貌、生活图景再现出来,画家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心血、才智和痴情熔铸到作品中。在《长城风情图》结尾的画面上,作者安排了前面高举五星红旗的一支骆驼队沿着古丝绸之路行进,它象征着长城内外的中华儿女正在振兴中华的大道上奋进不止……   当1989年阳春3月到来之际,我们的画家朱纯一用整整10年时间精心创作的长40米、宽40厘米的巨幅画卷,在他的家乡问世了,立即感动了大连全城!不久,应文化部邀请赴中央美术馆展览,在美术界引起了轰动,受到北京观众极高的赞誉。前外长、中国长城协会会长黄华赞扬说,这一杰作将万里长城的历史变迁、特景奇观和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气势磅礴,独异新奇,尽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风采,是一幅惊世之作。   大诗人艾青和著名版画家古元、常任侠等尽兴为《长城风情图》题词,说此卷构思宏大,刀法精纯,气贯长虹,开一代新风,堪称版画垂千古的一大工程。中国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称《长城风情图》比中国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雄伟大气,寓意更深远,是世界珍品,实属无价之宝。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纯一的这幅独创的国宝级大作,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评为金奖之后,又在国际美术家联合会评为国际金奖,他为家乡人民争得了荣誉。   唐晓波,高级记者,大连市作家协会顾问


   原文  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daliandaily/2006-07/09/content_1375987.htm  
作者:文/唐晓波 本报记者卢海军
大连日报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2:05 | 只看该作者
彩画人生朱纯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02:33 大连晚报

  彩画人生朱纯一
  ■本报记者郝岩
  知道朱纯一先生的名字,还是20多年前,那时自己的课本还总用报纸包着书皮,而书皮上有一幅名为《革命传统代代传》的版画,作者正是朱纯一先生。那之后,便留意报纸
副刊版上他的画作。20多年后,在79岁的老先生举办“朱纯一从艺六十年美术作品展”开展之前,记者见到了朱先生。三天前的上午,在大连现代博物馆4楼的展厅里,银发红衣的朱老先生忙碌地穿梭在一幅幅画作前布展。一会儿工作人员告诉老先生画太多了,摆不开,他便豁达地手一挥,“那就少挂点。”一会儿展馆的领导表示大力支持老先生的展览,楼下外大厅也可以让老先生使用,他又乐呵呵地告诉学生,“使劲挂,不够我家里还有的是!”那股天真劲儿,任谁看在眼里都能觉出这位瘦小干练老头儿的可爱。   79岁的朱老先生出生于金州,是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创作60年来,擅长版画、国画,代表作品《雄鹰》、《画龙点睛》、《争重担》、《长城风情图》等被国家美术馆及国内外名家收藏。  ●《长城风情图》构筑美丽的诗篇  在朱老先生60年的绘画创作中,他用长达十年时间完成的《长城风情图》可谓一部惊人之作。这幅画卷长40米,宽40厘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版画。画中塑造的各种人物7000多个,飞鸟2913只,各种牲畜、动物703头,大小佛像及塔、陵、庙、战台、关镒400余座。《长城风情图》在结构上独具风格,整幅画卷由长城线、历史线、风情线、时空线构成。在历史线中,朱老先生将长城沿线几千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故事及人物等融入卷中,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风烟、时代的巨变。在风情线中,他又将长城内外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以及风土人情,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而在时空线里,长卷依春夏秋冬四季将长城人物、山川、草木赋予季节特征,使整个画面时空鲜明、气象万千,给古老的长城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四条线相应对仗、巧夺天工、洋洋大观、气势恢宏。古往今来,中国乃至世界,多少画家画长城,多少诗人写长城,但是像朱纯一先生这样,把长城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三位一体的刻画出来还是前所未有的,实属罕见。《长城风情图》它不仅是一幅珍贵的艺术精品,而且它又是一首美丽的诗篇,同时又是一部动听的交响曲。  ●融半生的心血刻画惊人之巨作  朱先生的老伴吴秀英女士回忆起往事的时候,辛醉的泪水夺眶而出。是啊,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风霜雪月,他徘徊在长城脚下,一遍遍写生、走访、考证,他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又面临过多少次生死考验,这一切为他完成《长城风情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经30年的构思,11次奔赴长城考察,十年的创作,融进了他半生的心血和痴情,才刻画出这幅惊人之巨作。1989年春,《长城风情图》问世后,立即引来国内外画界的关注,这幅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国际美术家联合会评为金奖作品,朱先生的名字也被写入《世界书画艺术名人》和《20世纪国际杰出艺术家》。《长城风情图》部分内容被中国美术馆、中国齐白石纪念馆和中国鲁迅纪念馆收藏,并列为国宝。  ●淡泊大气绘出“彩画”人生  “壮心未与年俱老,鬓衰犹能挽硬弓”,近十余年来,朱老先生利用在国内外讲学办展览之机,又研究创作出“气墨彩画”这种世界美术艺术领域里前所未有的艺术珍品。从“气墨彩画”的名称到绘画手法乃至用色上,都有独到之处。创作中,朱老先生把各画派的优胜之处都巧妙地运用到“气墨彩画”之中,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徜徉在这些浓墨重彩的画作间,谁能不为老先生淡泊大气的“彩画”人生心升敬意?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6#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2:11 | 只看该作者

朱纯一,在他们眼中……

(2006-10-09 11:04:11)
转载
  


 手记:朱纯一是我采访过的最为优秀的艺术家,至少在我眼中是,优秀不只是他的作品,更是他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艺术家的品行和操守,他的《长城风情图》,有国外收藏家出资800万购买,他不为所动,他说他的画在他身后都是国家的。许多东西,用金钱是无法衡量的,并且一旦用钱衡量,只会玷污他的价值。今天上午,他来看我,也来看总编,是乘公交车来的,领导忙,我也忙,没说几句他就走了,兴起而来,兴尽而去,与其说他来看我们,不如说他出来散心。平淡的生活下是一颗超脱凡俗的心灵。我喜欢这个可爱的老头,和他在一起,只有艺术。我说的话可能你不一定信,不妨看看美术界专家们眼中的朱纯一。



   

张家瑞(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版协藏书票艺委会副主任、大连市美协名誉主席) 

 将生活融入到创作中


  看到朱纯一的画展感到很振奋。快到80岁的人搞展览,规模还很大,出乎人的想象。
  上世纪50年代,大连第一届艺术展就展出了朱纯一的版画,那以后他的精品就不断:从《雄鹰》、《画龙点睛》直到现在的《长城风情图》,不仅在大连市有影响,在省里甚至全国都是有影响的。尤其让人感动的是他的许多作品都是近几年创作的,真是老当益壮、宝刀不老,这种敬业精神让人感动。而且,朱纯一直到现在依然不断追求创新:手法上、题材上都不断出新。
  作品只是朱纯一艺术生涯的一半,艺术活动是他的另一半。这么多年来,他不仅自己搞创作,还对大连群众美术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大连搞版画创作的人不多,但每个月都有活动,这都是他组织的。他还组织与江西、重庆、云南、天津等地的版画联展,将大连的版画送出去。这种活动很耗费人的精力,朱纯一为此作出了不少牺牲。
  朱纯一已经将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入到了创作中,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唐宝山(大连群众 艺术馆原副馆长)

  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脚印


  我与朱纯一共事30多年,很了解他。他是我们大连土生土长的资深画家,他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一点炒作的成分,所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接近80岁的年纪,依然才思泉涌,刀耕笔种不辍,从艺60年来,他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脚印。
  朱纯一的成绩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作为艺术家,他的情感从来都和生活、社会、民族感情息息相关。《长城风情图》是朱纯一素描古文化的代表作品。朱纯一参加过碧流河工程,参加劳动,体验生活,吃在那,滚爬在那,然后从大场面中提炼了小镜头,用小镜头反映大事件,所以《争重担》这样的作品才格外感人。时代给了他冲动,他也记载了那个时代。朱纯一所有的作品都来自于火热的生活,所以都是风尘仆仆,质朴无华。
  第二,练就了非常深厚、精湛的功力,尤其是黑白版画的创作,非常精彩,刀法非常讲究,黑白灰点线面都研究得非常透彻。
  第三,有着对事业从不放松的追求。朱纯一的成就不是一日之功,是60年的积累,直到现在,他在创作上依然不“告老”,始终忠于自己的事业,将事业与这座城市、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去关注如何获得经济效益。

张天放(辽宁师 范大学原美术系主任)

  提到版画一定会想到朱纯一


  提起版画,大家一定会想到大连,而且一定会想到朱纯一。朱纯一为大连作出的贡献让人非常敬佩。
  作为画家,朱纯一是很有感情的,他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在美术界像他一样勤奋的人并不多,所以我们看到了他的许多好作品。艺术就是创造美,看到朱纯一最近的作品,觉得他一直在努力用各种形式将他对审美的理解表达出来。许多人老了就变得保守了,主要是因为社会实践少了,但在朱纯一的作品中看不到原地踏步,他始终在追求新的表现形式。

晁德仁(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不在于获奖而在于影响


  作画,更注重思想与艺术品位,这一点是朱纯一的长处。构思《长城风情图》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即使到他现在的年龄,他一直在动脑筋,不断出新作品,他是最勤奋的画家。我一直觉得作品不在于获奖而在于影响,朱纯一做到了。

高志华(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大艺术家的胸怀


  我小的时候就看过朱纯一的作品,在展览上重新看到感到十分激动,因为朱老师的版画作品一直是我心中的经典。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创作的源泉在于不断勤奋地对待生活,面对自然。从他近60岁开始创作《长城风情图》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艺术生涯的设计,一个大艺术家是能让自己的艺术生命不断向上的,是能设计自己艺术生涯的。一个艺术家在于修养与积累,看朱纯一近期的作品《和谐》,不像是近80岁老人画的,笔法非常现代、老辣,很有大家气魄。

林成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大连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大连画院画家)

  现实主义精神与品格是永恒的


  对朱纯一以前的作品我很熟悉,看了他的新作品又有了新的感受。
  艺术家只有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走现实主义道路,艺术才有生命力。作为艺术家,要有人文精神,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参与到现代社会中,否则作品就会空洞。中国的绘画艺术,包括外来的油画在内,都应该具备中国特色。朱纯一的版画,就把握住了中国特色,把握住了意象体系,属于中国式的现实主义。
  艺术作品要有可读性。要用艺术语言,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朱纯一的版画作品,雅俗共赏,是真善美的统一,作品的可读性很强。
  朱纯一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激情。激情,是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贴近时代、感悟生活、关注民生、热爱自然,他始终在用艺术家的眼睛寻找生活,用自己的艺术手法表现生活,这样的作品生命力就会很旺盛。
  朱纯一是一位很刻苦的艺术家,他一直都在坚持艺术的实践,是青年画家们学习的榜样。

陈邕(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1999年获中国鲁迅版画奖)  

充分考虑大众审美需要


  我也是学版画的,中学时就看过朱老师的版画,他的朴实、真诚和对艺术的执著让人感动。而且,他始终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要,做到雅俗共赏,这很难得。他的木刻棒极了。而且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接近80岁高龄,依然在探索抽象彩墨画等新的领域,这种探索精神让人感动。

林钧相(职业画家)  

他曾经亲手教我用刀


  42年前,朱老师对我就有影响。当我28岁在群众艺术馆画版画的时候,朱老师借我一把刀,问我好不好用,还告诉我这刀是他自己做的并教我怎么用,怎么制作。当时在给工人办班时,他一个一个亲自地教。这么多年来,朱老师一直用心于艺术创作,这种精神真的很可贵。
  按发言顺序记录、整理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9ece5010005pa.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7#
发表于 2010-8-16 2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发表于 2010-8-18 15:32 | 只看该作者
人才,大连出人才,人杰地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0:51 | 只看该作者
人才,大连出人才,人杰地灵!
飘STAVA 发表于 2010-8-18 15:32



    谢谢这位朋友的关注。欢迎来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21 21:22 编辑

张家瑞



版画家张家瑞

2010-03-25 16:28:52 来源:当代书画文化艺术网    

张家瑞,1934年生于中国辽宁大连市。历任大连日报编委、美术摄影部主任、高级编辑,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藏书票艺委会副主任、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  席、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
    其版画和藏书票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大展,为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和收藏家所收藏。出版有版画合集《浪花集》、艺术评论专集《苦乐居文集》以及《张家瑞作品集》等。先后荣获版画世界奖、中国鲁迅版画奖、中国新闻奖、编辑一等奖、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以及日本新孔版画展、日本书票协会奖。由于为“新闻出版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获国务院颁发的表彰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曾为国内外许多收藏家和著名人士以及收藏机构特约创作藏书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1:23 | 只看该作者
张家瑞:执着的追求(藏书票名家)

张志有



  20年来,中国当代藏书票艺术取得了初步繁荣。在为此不辞劳苦、矢志不移,曾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中国藏书票一代艺术家里,张家瑞先生可谓个中之佼佼者。
  张家瑞,1934年生,辽宁大连人。自幼酷爱绘画,自学成材。在创作上苦苦追求,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一位多才多艺、有奉献精神的艺术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即担任美术编辑工作,历任《大连日报》编委、美术摄影部主任。早年曾出版连环画册十余部,后专攻版画创作。五十多年里,他的版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国际重要美展、版画展;曾屡次被国内外众多画集、报刊辑入与发表,曾被众多国内外机构与人士收藏。他的作品富于时代精神,充盈生活气息,蕴含意喻丰厚,意境淡泊深邃。其主要作品《船厂之夜》《为海上油田鞴骏马》《巨手扶起镇海柱》《霜着高林万果红》等曾影响甚众。他出版有版画合集《浪花集》、艺术评论专集《苦乐居文集》以及《张家瑞作品(六卷)集》等专著。鉴于他的版画成就,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他“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由于他在新闻出版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经国务院批准享受特殊津贴,并荣获“中国新闻编辑一等奖”。
  张家瑞自1984年起开始迷恋于藏书票创作,他惯用木版油印套色技法和日本新孔版技法创作,多从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常以古代彩陶、金石篆刻、画像石砖、青铜玉雕、壁画造像、门画剪纸、蜡染刺绣中借鉴,善于融会外来艺术之众长。他的众多构思奇巧,造型洗练,刀法简洁,色彩淡雅,印技精良的藏书票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藏书票展”及“国际藏书票艺术双年展”;曾应约为国内外众多收藏家和著名人士以及收藏机构专门创作藏书票;曾荣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藏书票贡献金奖以及“日本新孔版国展·日本书票协会奖”;曾多次出任“全国藏书票展”评委;曾长期担任会刊编印工作;曾多次出席“国际藏书票协会联盟大会”;2001年为第四届全日本藏书票联欢会创作的纪念贺票(见上图),古朴高雅,受到众多中外人士的青睐。在“第30届国际藏书票协会联盟大会(2004奥地利韦尔斯)”上,他为我国赢得“第32届国际藏书票协会联盟大会(2008中国北京)”主办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家瑞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藏书票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藏书票馆馆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版画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报刊美术学会副会长、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会长、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兼职教授、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15日 第七版)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21 21:35 编辑

相关评论

---------2月14日,辽宁大连张家瑞先生寄赠《张家瑞作品集》、《大连日报六十年庆——张家瑞书票展》、《张家瑞书票》、《张家瑞画展——版画·藏书票》《彩贝总第9期》及贺年藏书票1帧。《张家瑞作品集》是张家瑞先生的版画、速写、书票、瓢画、摄影和文集六本选集的合集,每集选编了60件作品,合计360件。该作品集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一九九六年)。漫画大家华君武老先生为作品集作序;中国版画大师、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彦涵老先生撰文《书的良友——观张家瑞藏书票》;中国民族文化研究所理事兼秘书长开来女士撰文《富有的画瓢人》。《张家瑞版画》由彦涵老先生题签。该选集选编了他不同时期“风格独具,艺术造诣较高,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浓郁”的版画,这些作品“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动情,同时也令人兴奋,令人深思”。《张家瑞速写》由黄永玉老先生题签。该选集“无论勾画的是名山大川,胜景古迹,还是建设风貌,风土人情,都是画家妙施剪裁,别具匠心的艺术再现”,“风格鲜明,清新秀逸就是它的特色”。《张家瑞书票》由李桦老先生题签。该选集“对于造型艺术形式法则的运用是不拘一格的”,“他把自己对古今造型艺术审美判断的结果,纳入到形式视觉和内容感知范围之内,有了全方位的完成”。《张家瑞瓢画》由华君武老先生题签。该选集是在传统基础上,“将一番才情注入一种大自然的创造物,再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艺术样式产生出一种特异的,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张家瑞摄影》由沈柔坚老先生题签。该选集是作者在生活中受到触发而即时拍下的许多瞬间感受,在立意、构图、色彩、光线、节奏和韵律诸多方面,多有独特之处。《张家瑞文集》由尹瘦石老先生题签。该选集是作者在绘画之余所写的序跋、评论、随笔和散记,其中涉及多种艺术样式的诸多方面,对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都提出了某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新见解。各选集都有张家瑞先生的后记,其中《张家瑞书票》后记中这样写道:“……集子中收编的我为华君武老师所作的两枚八十以后藏书票,选用的一是华老的自画像,一是华老属兔,于八十华诞自画‘老兔长尾巴’自嘲幽默画。用华老的画,做成书票来祝华老健康长寿,虽说是取巧,但可说是‘取之有道’的吧!为日本朋友铃木先生所做的风筝和扁壶的书票,是对他为我所作风筝和扁壶两枚书票回赠。每每目睹这书票,便会想起与先生书信往来,交换作品、切磋技艺的许多往事,可惜先生已经离开人世,使我痛失一位国外艺友。本集卷首,选用了师友们在我藏书票册上的题词,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创作藏书票的动力。令人遗憾的是李桦先生和修军先生已离我们而去,我深深地怀念着他们。藏书票的画面是有限的,但在这方寸之中,可以表现无限,可以表现大宇宙的生气和节奏,愿它能为我们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起着熏陶和促进的作用。  1996年4月20日写于厚德堂灯下”。《张家瑞书票》册页上的题词:李桦原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精刻细镂 直追秦汉》、黄永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见微知著》、杨可扬中国版画家协会、中国藏书票艺术委员会顾问《同行共勉 携手并进》、彦涵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通精微》、李焕民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心旷神怡》、修军原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家瑞同志大连版画之名家也,数年前曾遨游古“长安”,今特嘱,将之素材,刻为微型麻胶版画,气象万千,耐人寻味,实乃一创举,特志以贺之》、吴凡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知鱼之乐》。《张家瑞书票》由大连出版社出版,版画史、美术评论家、鲁迅博物馆研究员李允经先生以“民族的美东方的美”为题作序,该画集收入了张先生的藏书票90帧、《大连日报六十年庆——张家瑞书票展》该画集共收入了藏书票艺术家张家瑞先生和著名书法家邵华泽先生联袂创作的藏书票39帧和李允经先生撰文《书法书票大有可为》



节选梧桐阁第93期
(2008-05-04 19:09:34)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bc90d01009ikv.html?retcode=0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2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21 21:52 编辑





第32届国际版画藏书票双年展获奖艺术家邀请展”在成都隆重开幕 ,研究会副主席及评奖委员会主席张家瑞致开幕词
http://www.ieshu.com/News/deital/52130c418d4f02c74f74a5bc1f8020b2.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发表于 2010-8-24 09:15 | 只看该作者
画家张家瑞我见过其人,大连美术界在我的印象中最深的有俩人,一是董风,另一人就是张家瑞。因为在那段日子里此二人的作品几乎是每天都会出现在“旅大日报”上,的的确确达到了家喻户晓的成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
发表于 2010-8-24 16:14 | 只看该作者
在大连日报主持美术作品专栏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张老了---印象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以上二位的关注,你们都是同行精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30 00:05 编辑

晁德仁




1948年生于大连,原籍河南省清风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辽宁省画院特聘画家,大连市美协主席,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海外联谊会理事。辽宁省美协副主席。早期从事油画创作,后从事大量的宣传画创作,作品德到国内外专家和权威部门的肯定。近年来,潜心研究水墨人物画,已逐步形成各人风格。作品近20幅入选全国美展,百余幅被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多幅作品被编入国内各种画册和杂志,《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杂志、《美术观察》等全国各大报刊多次介绍画家及作品。 作品《迎春》、《制止空气污染》、《欣欣向荣》、《欢庆》、《腾飞吧、中华》、《共和国万岁》分别在全国大展中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代表作《迎春》被全国中小学、中等师范、大学高考等美术教材作为范画选用,在纪念建国32周年中4幅作品被选为全国纪念邮票出版发行。在纪念建国50周年中被特邀创作的宣传画《共和国万岁》被中央有关部门审定为国庆唯一宣传画,人美出版社全国发行。 多次应邀赴日举办个展,作品曾出访美、日、博茨瓦纳、俄罗斯等国家展出,多幅作被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印尼、韩国、泰国、墨西哥等国收藏家所珍藏,作品多次作为政府礼品赠送国外政府官员。曾担任全国第六、七、八届全国评委,获得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美术家称号,获大连市政府文艺最高奖《金苹果》奖,国家有突出 贡献专家。









      原文http://detail.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detail/216699427.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30 00:00 编辑

晁德仁最新作品
晁德仁,祖籍河南省清丰县,1948年生于大连。1990年被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审定为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美术家。1992年获大连市政府文艺最高奖《金苹果奖》。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美展中连续三届被文化部和中国美协聘请为评委会委员。名字被收录全国各种名人专辑和大辞典。1996年作品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部分,1997年出版。现任大连市书画院专职画家(高级美术师)大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连市青年美协主席、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海外联谊会理事。晁德仁自幼习画,绘画功底深厚。近年来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百余幅作品被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多次被全国各种专业刊物和各种画册选用,并出访美国、日本、博次瓦纳、俄罗斯等国家展出。部分作品曾被日本、英国、美国、印尼、新加坡、韩国、泰国等收藏家所收藏。作品多次被市领导出访作为重要礼品赠送日本重要官员以及澳大利亚悉尼市、南威尔市州长等。1995、1996年应日本爱知县中日友好协会邀请,成功地举办了水墨人物画个人展,其中不少作品被收购。在全国重大美展中,作品曾多次入选并获奖。其中《迎春》获全国美展一等奖,《制止空气污染》获全国宣传画美展二等奖,《欢庆》、《腾飞吧!中华》获全国美展三等奖,在建国35周年中创作的作品被全国邮政总局选为纪念邮票全国发行,有的作品被全国中、小学、中等师范和大学高等美术教材作为范画选用,人民日报、辽宁青年、美术大观、跨世纪人才等报社和杂志等多次做介绍,部分作品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5年中央电视台作为艺术创作专题片给予介绍播出。为庆祝建国50周年,被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特邀创作宣传画《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出版全国发行。
                                                   原文http://4135.a.artokok.com/
                              





晁德仁作品集


[url=http://yishujia.findart.com.cn/172747-zp.html]

http://trade.findart.com.cn/477-word.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9-6 13:28 编辑

张本义






  
[/table]
张本义
大连图书馆馆长




在文化的沃土上耕耘
——记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大连市图书馆馆长张本义
      

      张本义,1950年8月出生,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1968年参加工作,曾任金州博物馆馆长,大连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兼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1997年调大连图书馆任馆长。2000年被评为研究馆员。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他在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张本义同志突出的工作业绩,2005年,他获得了大连市首批“五一奖章”。200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和“大连市市级优秀专家”称号。2007年,当选为大连市文联副主席。


一、在图书馆事业建设方面1998年,张本义同志带领大连图书馆全馆职工,经过艰苦努力,在文化部对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中,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国家一级馆的行列。1999年带领大连图书馆员工,独自圆满地承办了有1200多人参加的中国图书馆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会议——“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20周年活动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同年,主持了大连图书馆的改扩建工程。2000年大连图书馆四万平方米的改扩建工程胜利完成,从而,将大连馆建设成了国内一流的花园式的图书馆。2001年,大连图书馆获全国知识工程活动领导小组授予的“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称号”。读者到馆率由1997年的年60万人次猛增至2001年的130万人次,2004年又达到了160万人次。2004年,带领全馆职工在文化部组织的第三次对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文化部专家组在评估反馈意见中说:“大连图书馆一流的馆舍,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环境,即使与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相比,也可以并肩媲美,毫不逊色。” 2006年,大连图书馆荣获国家文化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张本义同志不断拓展创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领域。创建了全国第一家夜间图书馆——新世纪图书馆,第一家军营虚拟图书馆,第一家日本文献专业图书馆——大连图书馆日本文献分馆。在全市建立了120个分馆和流通站。创立了大连现阶段最好的美术馆——大连图书馆白云美术馆。仅2004年中该美术馆举办各种展览30余个,参观人次8万余人。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张本义同志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以传播和普及国学为主的“白云书院”。并自筹资金,以中国传统书院建筑风格为主对其进行了改造装修,使之成为大连市一道亮丽的文化艺术风景线。目前,已有近两千名学生在书院免费学完了《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等传统经典。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邀请海内外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和大师来书院讲座,由于是免费听讲,受到了市民极为热烈的欢迎。六年多来,已自筹资金邀请了近百余位著名学者来连主讲,听众逾十万人,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该系列讲座2003年被评为“大连市文学艺术界最有影响的十大活动”之一。由张本义同志主编的讲演集——《白云论坛》第一、二、三卷已经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好评。此外,他还在《中华诗词》等杂志上发表旧体诗作十多首。2006年,大连电视台在白云书院录制电视专题片《大连文化大讲堂——大连历史文化大家谈》,作为对大连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张馆长主讲《摛藻扬芬连海情—从诗歌看大连清代文人的爱国情怀》,受到热烈欢迎。为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诗词吟咏艺术,张本义在潜心研究辽南地区清代以来传统的诗词吟咏方法的基础上,为近百首唐宋诗词谱曲,并在《音乐生活》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创建了全部由大连图书馆员组成的“白云吟唱团”。该团走进学校、机关、部队、企业为广大市民演出,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2003年9月,在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组织的歌咏比赛中获得优秀创作奖和表演奖。2004年9月应日本枥木县那须地区日中友好促进会和诗吟团体的邀请,该团东渡日本,在枥木、千叶县演出了两场,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年,白云吟唱团赴日本交流演出三项活动,在大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大连市文艺界有影响的“三个十”评选活动中,荣获“2004年度大连市文学艺术界十项有影响的活动”之一。为了总结经验,扩大影响,白云吟唱团还编辑并正式出版了纪念文集——《含英咀华》和光盘。



二、在学术研究方面几年来,在繁忙的行政事务工作之余,张本义同志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工作,为大连图书馆的文献开发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先后主持编著出版和发表的主要论著除了《白云论坛》三卷外,还有:以全国满铁资料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参与主持了《全国满铁资料联合目录》(3500万字)的编制。该项目为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现已编辑出版;2002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连图书馆藏满铁资料目录》(180万字);1998年主编了《甲午旅大文献》(40万字),大连出版社出版;主编了《大连图书馆藏明清小说丛刊》计55种59函。该大型丛刊受到海内外学者瞩目,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了近代著名学者罗振玉的学术全集——《罗雪堂合集》,该合集共收有罗氏全部的论著、信札、书作等193种39函,在海内外学者的企盼中,也已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04年主编了于植元先生的学术文集——《卷葹书屋论丛》由华宝斋古籍书社线装出版发行;2006年编著的《辽海徵声集》和专著《松斋说论语》,也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2006年主编了《大连图书馆藏少数民族古籍图书综录》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除此之外,张本义同志为保存文献还组织了一批大连图书馆藏孤本善本书的出版,如《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三补编》(2004年)、《沈向斋稿本旧事重提》(2000年)、《弋阳县志》(2001年)、《明本文选纂注评林》(2002年)等。其已发表的重要论文有:《三首甲午诗歌及其本事》、《罗振玉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吟边紊语》、《论铁龛诗词》、《明初辽东倭乱与望海埚大捷》、《沈可培与旧事重提稿本》、《书法危机与书法家的责任》、《书院和“学为己”的书院精神》、《创新——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等等。为保护大连图书馆的古籍文献,近两年来,张本义同志还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申请了130万元的资金,为大连图书馆的古籍文献和碑刻拓本制作了函布套、樟木盒近三万个。作为大连市社科联常委,市图书馆学会的理事长,他认真细致地做好图书馆学会的各项工作。大连市图书馆学会历年来都荣获省市授予的“先进学会”的称号。



三、其它方面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三年多来在市文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主席团和理事会的作用,团结广大书法家,开展活动,多出成果,改变了大连市书界长期混乱的局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近年来,市书协举办“书春大赛”、“全市书法作品展”、“理论研讨会”、“与无锡市书协联展”等大型活动30多次,出版作品集三种,出版论文集一种,编辑《大连书法通讯》十二期,建成了“大连市书法家协会网站”,有十几名会员在全国获“兰亭奖”等各种书坛最高奖项。特别是,张本义自筹资金近百万元,取得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作品展”和“全国第六届篆刻展”的承办权并圆满地举办成功。同时,由其主编的《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览作品集》和《全国第五届篆刻艺术展览作品集》也由万卷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发行。在金州区政府的支持下,自筹资金200多万元,修复改建了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的中国书协大连创作中心——“柏林馆”(已经投入使用),同时还筹集上百万元在石河东沟建设了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的“中国书协书法创作中心”,主体建筑已近完工。这里即将迎接四海佳宾、文人墨客来此聚会、创作,为繁荣祖国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原文http://www.dlrenwu.com/show.asp?co_id=540







张本义获选2009年“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
2010-03-29 www.dlxww.com
来源:大连晚报
        2009年“中国书坛十大年度人物”新闻发布会日前在湖北武汉举行,大连图书馆馆长、大连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本义先生与张海、林岫、沈岩松、宋华平、李胜洪、韩天衡、旭宇、丛文俊、朱以撒9位国内书法界大家一起共获中国书坛年度人物的殊荣。此次评选活动由我国创刊最早的两家书法专业报刊《书法报》和《书法》杂志联合主办,评委包括了全国所有的书法媒体权威人士。24位候选人都是中国书法界的名家,而评选方式则结合了网络投票、纸质实名投票、评委投票三种方式进行,非常具有权威性。

    以“做事”胜出 年度人物当得名副其实

    记者在《书法报》刊登的24位候选人的情况介绍中看到,这24位候选人还包括了沈鹏、陈振濂、王岳川、毛国典、刘一闻、孙晓云、张改琴等当今中国书法界的名家,这些书法家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都堪称一流,而此次评选,除了注重书法家的“艺”外,对候选人在传承中华书法文化上所做的“事”也进行了重点的考量。在对候选人长长的情况介绍中,关于张本义先生的介绍只短短几行,不足百字但却“分量十足”:所作《大连赋》书文俱美;主持举办了首届罗振玉书法书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策划了书法男女20家展览;将自己书法作品义卖所得15万元捐献出来资助困难学生。
    张本义先生是中国书法界为数不多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自幼学习书法,14岁时便获大连市少年儿童书法展一等奖。之后,他又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于植元老先生长达22年之久。他长于行草,尤其精于小字,他的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很多家机构珍藏。而这样一位书法家却称书法只是他的“馀事”。
    张本义从小就熟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长大,对书画歌赋、诗词文章、中医中药、文物鉴赏都有很大的造诣。在他的心目中,书法是文人的馀事,真正的书法家不应是“职业的”,不能一门心思玩弄书法技巧,而无社会责任感。书法家应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应具有古代“士”的精神,就像北宋大学者、哲学家张载所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书法艺术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精华、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全部信息,而真正意义上的书家,绝不应是简单地会用毛笔写字的人。历代大书法家,无不同时是大学问家,无不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着力于“事功”。在这种文人情怀的影响下,张本义先生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的责任担当了起来。于是他写歌赋、办展览、开研讨会、搞义卖,不仅在宣传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用传统文化的光芒,泽被后人。

    集半生学养 挥就美文《大连赋》

    2007年6月4日,《光明日报》面向全国征集的100个城市辞赋中刊登了第15篇都市赋——《大连赋》。全文洋洋近两千言,用汉唐流行文体——赋的写法,写出了大连的历史变迁、经济社会、人文物产、地理形胜,辞藻华丽,气象万千,纵横捭阖,气势恢弘。此赋一出,立刻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诗词名家为之惊讶,各专业媒体纷纷转载。其文之美堪称大连历史罕见。这篇大赋不仅对今人了解和宣传大连,而且对为后来人了解今天的大连,提供了很好的资料。而这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的美文就是张本义先生集半生学养,用了10个不眠之夜挥就的。而且,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大连赋》已被选为大连市政府馈赠给中外贵宾礼品,成为大连新的名片。《大连赋》一书由张本义撰文、书写、作注和配乐朗诵,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创白云书院 传承国学竭尽全力

    在大连图书馆二楼,有一排装修得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教室,这里便是许多大连人读经诵典的地方——白云书院。书院的进门处,是先圣孔子的塑像,每个来这里读书的孩子都会换上蓝色的中式布衫,向孔子行过礼之后,再怀着虔诚的心开始跟着老师诵读,这里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是《论语》、《大学》、《中庸》……当然,读书的人中也有青年、中年及老人。张本义先生担任大连图书馆馆长后,就倾注了大量心血,创建了这个书院。十多年来,已有4000多个学员(大部分是青少年)在这里背完了上述国学经典,而这一切,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国学义塾”。用张本义先生的话说,“我们就是让孩子们从‘原典’出发,熟读传统文化的经典,现在他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这些经典,就像种子,已经种在了孩子们的心中,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结果,20年后,再来看看大连的文化实力吧。这些孩子中,或许还会出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可以继续传承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除了白云书院,大连还有一个已连续举办了10多年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这是大连图书馆与大连晚报社共同举办的一个国学高层讲坛。“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一直秉承宣传与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张本义先生利用自己在业界的影响请来李学勤、钱逊、方广    、楼宇烈、葛剑雄、周笃文、木田知生、龚鹏程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乃至日本的知名学者、一流汉学家,为我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以完全义务的形式向公众敞开讲座的大门,同时配合大连晚报文化版《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栏目大篇幅的报道,对每一个讲座的专题内容进行深度的探究及通俗易懂的解读。该讲座开办以来,已有200多位专家学者为公众进行了近250场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书法、宗教、礼仪、美术、教育、天文、服饰、中医、文化传播等诸多方面,已有近10万人次现场聆听了讲座。而通过讲座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栏目和讲座内容结集《白云论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则无法计数。为此,张本义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他所有的努力只为了一个目的——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让我们城市的文脉得以继续。

    谱古曲古韵 只为古诗词吟诵后继有人

    张本义身上有很多头衔:馆长、研究员、省政协委员、大连市书协主席、大连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吟诵学会副会长等等。张本义称,他绝不看重这些头衔给他带来的荣誉,而是看重这些头衔带给他的“话语权”,有了这些头衔,他就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说更多的话、做更多的事,为我们大连增加一点文化分量。
    作为中华吟诵学会副会长,张本义一手创办了“大连白云吟唱团”,这个全部由大连图书馆馆员组成的吟唱团体,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吟唱方法和技巧,将这一几近失传的古诗词吟唱方法传承了下来。而张本义先生不仅将少年时从老先生那里得到的古诗词吟唱的真传教给他们,还按照古诗词的吟唱方法和技巧,亲自为一些古诗词谱曲,供团员们演出。他谱的很多曲目在国内权威音乐杂志上发表,填补了古诗词吟唱上的空白,受到诗词界专家的一致首肯。如今,白云吟唱团不仅在大连、沈阳、北京唱响,还曾走出国门,唱到日本,将古诗词吟唱这一传统的中国文化传到了海外。张本义先生现已被确定为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吟唱的传承人。
    记得很多年前采访张本义先生时,他曾说过一段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总有一些人抱怨大连的文化根基浅,我的观点是,对大连的文化,你不要去急着说什么、抱怨什么,你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点什么,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事情。这些事情积淀下来,百年之后,大连的文化土壤不就深厚了吗?”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张本义先生一直在“做事”:是他,抢救了这个城市的众多文物,并将其保护起来;是他,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创建了全国唯一十年来全部免费的国学学堂——白云书院,并培养学子数千;是他,在网络语言盛行的时代呼吁发起了抢救汉字工程,在他的吁请下,辽宁率先在全国将书写规范汉字纳入了中考试卷;是他,创建了“白云吟唱团”,将古典诗词吟唱的传统保存下来;是他,积半生学养写下《大连赋》,为后人所传唱,并让我们了解到百年前的大连;是他,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地方文献,将前人学术成果和学术成就展示给我们;是他,带领大连图书馆在文化部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中,连续三次总分名列副省级城市前茅,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首席记者 龚兵)
      原文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daliandaily/2010-03/29/content_2998567.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0#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3:23 | 只看该作者


大连文化通家张本义:城市的文脉不能断

来源:大连晚报 编辑:叶鹏 时间:2009-05-30

文/首席记者  宋京
     今年,大连文化通家张本义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称号。
     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到达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会看到,张本义先生今天所做的许多事,会成为历史书中重要的章节。那时的历史书上会记录:在100年前,中国大连有一个叫张本义的文化大家,为城市传文脉,为往圣继绝学,生死以之。是他,抢救了这个城市的众多文物,并将其保护起来;是他,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创建了当时全国唯一全部免费的国学学堂——白云书院并培养学子数千,让国学精华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是他,在网络语言盛行的时代呼吁发起了抢救汉字工程,在他的吁请下,辽宁率先在全国将书写规范汉字纳入了中考试卷;是他,创建了“白云吟唱团”,将古典诗词吟咏的传统保存下来;是他,积半生学养写下《大连赋》,以为后人传唱,并让我们了解到百年前的大连……
     张本义生于1950年,自8岁起学习书法和研读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书画歌赋,诗词文章几乎无不涉猎,甚至对传统中医理论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拥有很多身份:大连图书馆馆长、研究员、省政协委员、大连市书协主席、大连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会理事等。他还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地方史专家、文献家和坚定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者。
为保护大连文物,他不遗余力
     大连是一座现代城市,文化根基并不厚重。文物之于这个年轻的城市,尤为珍贵。从小就从金州古城老先生那里通过耳提面命习得历史与国学的张本义对文物有着特殊的感情与深刻的认识。历史的选择总是有某些十分契合的机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张本义由金州博物馆馆长调任大连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兼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保护大连文物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张本义的肩上,他为此可谓鞠躬尽瘁。
     旅顺监狱、金州曲氏井等重要文物在城市建设中都曾遭遇被破坏的危险,张本义想尽一切办法,排除一切困难,妥善地保护了这两处文物。“我为此曾得罪了一些人,压力很大,但是如果我不这样做,觉得对不起子孙后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张本义先生日夜奔走呼号,协调权力部门和建设单位,仅为那些在这个城市的土地上沉睡了千百年的砖瓦。“领导上选择了我,是我的幸事,我有责任承担起这份担子,对历史有一个交代。”就这样,张本义顶着各种压力,保护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
     同时,他还创新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遗产。迄今仍为国内最大的古城模型——32平方米的金州古城沙盘是张本义先生在金州带领10个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耗时10个月完成的,上面4000多栋房子忠实地记录了金州古城上个世纪初的风貌,成为老金州永恒的记忆。
     如今,大连的许多文物已受到全国瞩目,而在百年之后,这些凝聚着历史文脉的大连文物会无声地告诉未来。
     近年来,张本义先生主持完成了数种国家级课题。其中全国清史编撰委员会的三个项目:《清史图录》、《清代内府档案》和《大连图书馆清代孤稀本图书校点》是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为了保护和整理珍贵的古典文献,他还主持并完成了《大连图书馆藏明清小说》、《罗雪堂合集》等篇帙巨大的文献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张本义说:“当今的中国文人应有古代‘士’的精神,就像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关键要勇于担当。”   
为传承中国文化,他呕心沥血
     保护是为了传承。张本义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他呕心沥血。
     全国唯一由图书馆建立的书院——白云书院是张本义先生的得意之作,他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书院设于大连图书馆内,装修典雅,古色古香。书院定期不定期聘请海内外文、史、哲等方面专家学者来馆讲学,两万多大连人在这里聆听过大家的会讲。十多年来,先后有李学勤、钱逊、楼宇烈、葛剑雄、周笃文等100多位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来院主讲,已整理并结集正式出版了5卷《白云论坛》。
     由于是免费教学,所以白云书院的“国学义塾”在全国享有盛名。一批又一批的学员在这里诵读和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文化经典。“古人说,长江之源仅可以滥觞,虽少且精。所以,学习国学必须学习源头上的经典,学原汁原味的东西,才能做到举重若轻,举一反三。如果这里能出一批国学人才,我就知足了。”义塾开办八年,已培养了下到6岁的孩子,上到70岁的学生4000多人。张本义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再次风靡世界。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就把握了未来。”
     他一手创办的“白云吟唱团”,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该团由30多名大连图书馆馆员组成。他们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吟唱方法和技巧,将这一几近失传的古诗文吟唱方法传承下来。吟唱团还曾走出国门,东渡日本,展示了中国的文化精华。张本义先生现已被确定为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吟唱的传承人。
     张本义先生担任大连图书馆长已有12个年头。在大图百年历史上,这12年也是最为值得称道的时期之一:改扩建后的馆舍现已成为东北最大、设施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管理最现代的图书馆;以文化部三次评估总分名列前茅的成绩,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被国务院颁布为国家首批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学术成果最大,数量最多,举世瞩目……
     为了做更多的工作,张本义夜以继日。他手不释卷地学习,每年要完成数十万字的学术论文和著作。“这些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完成的。”尽管很累,但他乐此不疲。“能有一个舞台为社会做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张本义感慨,“比起历史很多志士仁人空怀报国之私来说,生逢盛世,党和国家又高度重视文化,又有一个舞台,我们是何等的幸运。”
他挥毫作赋,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
2007年,张本义先生的一篇《大连赋》在《光明日报》一经发表,名震全国。他用汉唐流行文体——赋的形式,写出了大连历史变迁、经济社会、人文物产、地理形胜。辞藻华丽,气象万千,纵横捭阖,气势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这篇大赋不仅对今人了解和宣传大连,而且对为后来人了解今天的大连,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大连赋》已被选为大连市政府馈赠给中外贵宾礼品,成为大连新的名片。《大连赋》一书由张本义撰文、书写、作注和配乐朗诵,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张本义是文化大家,也是文化通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已是中国当代负有盛名的书法家。他长于行草,尤其精于小字。他的书画作品被国内外众多机构和个人珍藏。他的书法作品内容大都是书写自己的诗文,以此来表现和弘扬中国的文化传统。但他一直很低调,不以只当个书法家为荣。他说,自己首先是个文化工作者,为文化做事是主业,余事作书家。要有“事功”才行。
     人类之于世界,其价值在于传承。而传承有三个境界:一为传承生命与衣钵;二为传承技艺与知识;三为传承精神与灵魂。第三种境界是人类传承的最高境界,如果说结婚生子传承的是生命的DNA,而文化精神和灵魂的传承乃是文化的DNA,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它高于生命。所以,天下文人志士,无不生死以之。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张本义亦如是。为城市传文脉,为往圣继绝学成为他终身的使命。正如他在《大连百年书法展题辞》中所写的“百年人物蓦然间,连海文风一脉传。忝列书坛襄盛举,光前裕后慰先贤。”“光前裕后”一词,概括了他的志向和决心。


原文http://www.dlwb.com.cn/news/detailnews.htm?id=8698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7 18:13 , Processed in 0.20087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