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36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17 18:38 编辑

彭过春先生的书画印
(2007-10-22 23:02:15)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8242101000bf6.html

彭过春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三十几岁,早已在全国书坛名声大振了。第二届中青展,他是全国10获最高奖的书家之一,接下来的第三届中青展,他又获优秀奖,第四届国展,再获二等奖。众所周知,能在两三年时间频频在全国最高级别的书法大展中获奖者,实属凤毛麟角。之后,彭老师逐渐淡出各大展事,潜心学问。

彭老师,以书法名世,篆刻造诣颇深,尤工汉印,国画水平也十分了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6: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23 07:19 编辑

李宗贵


辽南剑侠--李宗贵 发布时间:2009-9-26  阅读次数:130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李宗贵,男,1950年生,大专文化,大连市武术协会会员,现任大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兼任中华武馆副馆长,大连海顺武术专业学校客座教授,被武林同仁誉为“辽南剑侠”在民间也有“螳螂大师”之传说。

  他一生酷爱武术,自幼习武数十年,历经数家名师指点,先后跟随姜连进、赵连福、邹忠家、张炳斗学艺,擅长少林短拳、地功拳、螳螂拳、通背拳、予以螳螂拳见长在武术技击方面又深得王传玉大师的新授,被原大连市武协主席阎子奇纳为入室弟子,为原中国武协管理中心主任张山得意门生,是一代宗师王少飞的第三代传人,曾多次为国家、省、市领导、外国史节进行表演。受到原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的亲自接见。2004年、2005年被大连市纳入名人录在《大连年鉴》上刊登发表,他所习练的“螳螂拳”“游龙追魂剑”“滚龙板门刀”,受到名家好评,并多次在国内各大媒体、电视台进行报道,并在大连电视台的体育频道和《城市发现》栏目做过专题、专访。

  自2002年首次参加“赵长军杯”全国武术观摩大会至2005年底,共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赛事24次,共获金牌54枚,2005年在烟台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烟台国际武术节中,被大会指定为“形象大使”对外展示,并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受邀,作“名家表演,”屡屡获得“最佳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的光荣称号。同年在甘肃天水市付羲文化节暨庆祝天水市建市二十周年活动中,被邀为“城市嘉宾”做“名家表演”。2005年在中华华夏武状元争霸赛的民族盛事上一举获得“金腰带”和“武状元”的最高奖项和最高尊称。2002年起共参加国内武术大赛九次获金牌一等奖31次。2003年至2005年起共参加在张家界、烟台、青岛、香港、澳门举行的国际武术大赛15次,获得金牌一等奖23次,为大连武术争得了荣誉。2005年12月10日,率徒参加澳门武术大赛,徒弟马玉宽获得二金一银的好成绩。








市长之窗
朱程清副市长出席李宗贵拳师获武术大赛百枚金牌庆功会并颁奖

2009-11-29

  

昨日上午,大连市武术协会在远洋洲际酒店为市武协副主席李宗贵举行“百枚金牌庆功表彰会”,副市长朱程清向李宗贵颁发了市武协为其特制的纯金金牌。



  李宗贵出生于1950年,7岁开始练功,一生酷爱武术,被武林同仁誉为“辽南剑侠”,在民间也有“螳螂大师”和“武痴”之说。自2002年首次参加“赵长军杯”全国武术观摩大会至今,李宗贵共参加国内各项赛事60余次,获得金牌超过百枚,屡获最佳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称号。在2005年中华武术状元争霸赛上,李宗贵一举夺得“金腰带”,并成为“武状元”。
  朱程清说,大连市武协常年坚持开展武术健身活动,积极培养武术后备人才,万人太极拳展演、武术文化节活动越办越好,已经成为我市全



大连武协200克纯金金牌重奖武术名师李宗贵
时间:2010-03-18 23:15来源: 作者: 点击: 14次


      

 
  11月28日上午,大连市武术协会在远洋洲际酒店为市武协副主席李宗贵举行“百枚金牌庆功表彰会”,副市长朱程清向李宗贵颁发了市武协为其特制的纯金金牌。
  李宗贵出生于1950年,7岁开始练功,一生酷爱武术,被武林同仁誉为“辽南剑侠”,在民间也有“螳螂大师”和“武痴”之说。自2002年首次参加“赵长军杯”全国武术观摩大会至今,李宗贵共参加国内各项赛事60余次,获得金牌超过百枚,屡获最佳运动员、优秀教练员称号。在2005年华夏武术状元争霸赛上,李宗贵一举夺得“金腰带”,并成为“武状元”。
  朱程清说,大连市武协常年坚持开展武术健身活动,积极培养武术后备人才,万人太极拳展演、武术文化节活动越办越好,已经成为大连市全民健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大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7:01 | 只看该作者
痴迷武术拿到百块金牌 “辽南剑侠”欲写武术书籍(图)2009-10-08 16:12:00 来源: 东北新闻网(辽宁) 




  图片说明:李宗贵拿到的金牌可真不少。

  记者 常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连晚报讯走进机场街道郭中社区一个偏僻的办公室,记者惊异地发现这里摆着大刀,一位头发花白,扎着大辫子的男子就是有着“辽南剑侠”之称的李宗贵。他本是酒厂厂长,因痴迷武术,几乎把办公室变成了练武馆。

  今年59岁的李宗贵不太爱说话,递给记者一大堆有他报道的报纸,说:“你自己看吧。”记者问:“看来你为了练武,把酒厂快变成武馆了,酒厂经营不咋地吧?”李宗贵说:“谁说的?经营的好着呢。不然我也没有闲暇来学习武术啊。”

  李宗贵说,小时候他的身体并不好,受到爱练武术的父亲影响,也对武术产生了兴趣,跟着父亲练。7岁那年,父亲请来了大连的拳师徐成宝,本是让哥哥系统学习武术,却启蒙了李宗贵。之后,李宗贵还跟山东文登的姜连进大师学习梅花螳螂拳、地功拳和少林拳的基本功。上世纪70年代,李宗贵偶然间遇到了舞剑大师赵连福,便拜师学习青萍剑和七星螳螂拳。李宗贵对武术已经到了痴迷地步,哪有名师他就去学。2002年,李宗贵第一次参加赵长军全国武术大赛,便获得了金牌。从此,哪里有武术比赛,哪就有他的身影,他的愿望是在60岁之前拿到100块金牌。今年,李宗贵59岁,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

  可这并不代表他对武术的追求到了头。这位被誉为“辽南剑侠”的武术大师欲写一本武术书籍。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7:03 | 只看该作者
[tr]
酒厂厂长螳螂拳“血猛”武术锦标赛获冠军(图)
2008-11-03 07:20:48
   


图片说明:李宗贵在大连第三届武术文化节表演螳螂拳。
    11月2日,记者获悉,在世界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等联合在武当山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我市武术选手李宗贵代表辽宁省武协参加40岁至60岁级别螳螂拳比赛,他力压群雄,以优异成绩喜获冠军。
    李宗贵还凭借自己的“神州第一长剑”(1.54米),以精湛娴熟出神入化的剑术在全场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剑术比赛第一名。    家住我市沙河口区春柳街道的李宗贵,是大连星光酒厂厂长,又是大连武术家协会副主席、大连中华武馆副馆长。今年59岁的他,自小习武于五台山等地,20岁时,已有武功在身,在部队服役时就小有名气。记者 王士俊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23 09:29 编辑

李宗贵代表武协参加第三届华夏武状元国际争霸赛归来 [图文]
作者: 洪其骏    来源: 大连市武术协会    更新日期:2008-9-10    阅读次数:581



4月18日,2008年迎奥运第三届华夏武状元国际争霸赛在湖南省娄底市开幕。本届大赛共有来自湖南、江西、福建等28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的60支代表队500多名运动员参加,参加的运动员中有多名曾经在全国性武术大赛中夺得过武术冠军。 本次大赛将进行武术套路、跆拳道、散打比赛、武功绝技、健身气功等赛事,赛期3天。

  应邀表演的武术精英及项目有:“西比棍王”李森林和全国武术名家汇演《全身短棍》、《双枪刺喉》、各路拳术、刀法表演,场面火爆刺激。让武术爱好者大饱眼福。

  我市“辽南剑侠”李宗贵代表大连市武术协会参加这次比赛,获得四枚金牌,并在名家表演功夫展示中获得得第一名,夺得“金腰带”和武状元的最高奖项和最高尊称。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7:07 | 只看该作者

59岁“辽南剑侠”李宗贵独闯香江摘5金(图)
2008-02-25 07:52:07
  
  图片说明:李宗贵现场演示他的功夫。  提起“辽南剑侠”李宗贵,武术界的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螳螂拳、游龙追魂剑和滚龙板门刀耍得是出神入化。这不,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他在代表大连市武术协会参加完2008年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后,以5金1铜的成绩胜利凯旋。  59岁仍单枪匹马闯大赛  初见李宗贵时,记者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相貌身材很普通,但一提到武术,他的眼睛就会变得很明亮,精气神也立马变得不一样。59岁的李宗贵告诉记者,作为大连武术协会会员、大连武术协会副会长,这次他是单枪匹马去参加的这次香港国际武术比赛。要知道,这次大赛有来自20余个国家168个代表团的1700多武林豪杰共同逐鹿香江。而李宗贵一人独得拳术、刀术、剑术三个大项的第一名,在40~59岁年龄组600多人参加的三项全能中得第三名,同时在名家表演中获得了金牌和奖杯。  习武主要是受父亲影响  李宗贵告诉记者,其实他习武主要是受父亲影响。从他记事时起,印象中每天院子里的老槐树都“啪啪”作响,不用看他就知道是父亲在院子里练功,于是,他也照猫画虎的自己比划着练。大约7岁时,父亲给哥哥请来了大连的老拳师徐成宝老先生,让哥哥系统的学习武术,“那时候徐老师每周来一两趟,我也跟着学。”李宗贵回忆道,但好景不长,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其他一些问题,徐成宝大师不能教他们武术了,于是李宗贵跟随父亲的师弟山东文登的姜连进大师学习梅花螳螂拳、地功拳和少林拳的基本功。  “18岁的时候我就下乡了,因为生产队长看出我会功夫,所以就让我负责看山。”李宗贵说,之后他又到了部队。那些年虽然没有跟师傅练功,但自己一直也没断了练习。  上世纪70年代,李宗贵家搬到了西山村附近,有一天早上他在附近铁道边看到有个老人练剑,“他的剑实在是舞得太好了,我连着去看了好几天,后来才知道那老人是名剑师赵连福。”于是,李宗贵再次拜师,学习青萍剑和七星螳螂拳。  80年代,他听说昆明街有个王传玉老师,岁数不大但是拳法出神入化,于是李宗贵就慕名去讨教。“他让我随便打套拳,我就打了少林拳,结果王老师也打了一套,我一看就服了。”于是,李宗贵又拜他为师,系统学习了三年武术技击。  就这样,对武术永无止境追求着的李宗贵到处访名友拜名师,直到2003年他在中华武馆剪彩的武术表演时遇到了原大连武术协会主席闫子奇老师,他的功夫就更上一层楼了。  睡觉也会突然爬起来习武  要说李宗贵对武术的痴迷程度,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说完的,且不说平时他每天都要把刀剑拳练上一遍,就在记者采访时,他也不能安安静静的讲述,必须要边打边说。“我动不动就在睡觉时能想起平时练拳的情景。”李宗贵说,每当这时他都会从被窝里爬起来,衣服也不穿光着身子对着镜子练身形。“十年前我老伴去世前,我在医院照顾她,半夜手脚痒痒,就跑到走廊练拳去了。”结果,一个小护士半夜查房,一看走廊一个黑影一闪一闪,吓得大叫起来。  2004年烟台国际武术比赛前,李宗贵去澡堂洗澡,不小心踩到肥皂上,一个“一字马”飞出去一丈远,把澡堂的人吓坏了,当时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第二天一早就发现脚踝肿得像面包一样,而此时离比赛只有几天了。“我每天都找人按摩,但还是来不及,最后就缠上绷带去比赛了。”李宗贵说,他咬着牙坚持比赛,就这样他仍然得了3枚金牌。  自从2002年李宗贵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得了剑术金牌后,这些年来他参加过无数国际和国家级的比赛,共获得了74枚金牌,他的愿望就是在明年60周岁的时候能获得100枚金牌,并希望中国武术能发扬光大。记者 王颖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23 09:27 编辑

2005香港国际武术节 滚龙板门刀 李宗贵





李宗贵的双手剑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30 12:41 编辑

梁文敏



当代板桥梁文敏简介(2010-02-02 13:27:19) 转载

标签: 杂谈分类:当代板桥梁文敏

当代板桥梁文敏简介



梁文敏先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原名梁凯,曾用名梁山,师竹。19457月出生于山东平度,1949年冬随父母闯关东来到大连。1961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1963年光荣的应征入伍,军旅生涯15年,是党和人民军队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军旅画家1978年转业,曾任大连文物店裱画组组长、大连墨宝斋经理、大连墨宝斋业余美术学校校长,现任,中国第一个文化大篷车车长、板桥画苑苑长、国家一级书画师、英国皇家联盟科学院名誉博士、中原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副会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大连警察》艺术顾问、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郑板桥竹派学会会长、世界艺术家协会理事。

梁文敏先生,自幼酷爱丹青,潜心研究与致力中国书画艺术60余年。功力深厚,修养全面,喜爱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尤其以画竹著称,闻名遐迩。梁文敏先生爱竹、画竹、师竹与竹结下毕生之缘,人如其竹,竹如其人。

梁文敏先生的墨竹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一代宗师郑板桥作为自己的偶像,终身为师,立志要做一个像郑板桥那样的人,弘扬“板桥思想艺术”。

他广拜名师学画墨竹,曾得到刘海粟、娄师白、韩美林、孙其峰、董寿平、陈大羽、范曾、沈鹏、宋雨桂等书画名家大师的指点和帮助。梁文敏先生不泥古法,师法自然,博采众长,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其画法笔法豪放,刚健有力,墨色淋漓浓淡有致,层次分明,大刀阔斧,行笔如行云流水之势。他笔下的翠竹清新秀丽,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气盎然,栩栩如生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观梁先生画竹,可以感受到“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心中之竹”。他将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法融会贯通。创出自己的墨竹风格。既有板桥遗风,又有文敏风采。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誉为“竹魁”、“竹仙”、“竹魂”“当代板桥”。

梁文敏先生是一位名震中国画坛,杰出而传奇的画家。他的作品曾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和国外多次展出并获奖。被许多国内外新闻媒体发表和关注。有近千幅竹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郑板桥纪念馆以及知名博物馆、画院、宾馆收藏。其作品已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当今收藏家、书画爱好者视若珍宝,不惜重金购买。

梁先生的墨竹画已成为当今书画市场的“抢手货”、“香饽饽”,是中国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实力派画家1998台湾大千画廊非常赏识梁先生的墨竹画,采取了买断的方式,达成共识,成为签约画家独家销售,实现了许多画家梦寐以求的心愿。为此,近年来,梁先生多寄情于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他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搜尽了天下美景仙境,奇山秀水,在他的山水画中,他吸收了川派,岭南画派,西安画派,宋雨桂北派等众多画派,创新打造“风水山水画”、“篷车画派”。他的山水画注重写实,兼容中西画理、画法、清新秀美,壮观而又气势磅礴。笔法细腻飘逸,在他的山水画中,一丘一壑,一山一水,烟云变幻,极造之功。在他的笔下,流露出一位画家对祖国丽山秀水的钟情和热爱,赢得了各界好评。2000年2月经中国现代书画名家润格认定委员会专家组评议认定,梁文敏先生的书画润格:书法绘画作品一万元一方尺,墨竹画,二万元一方尺

梁文敏先生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画家,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一位勇于改革的开拓者,怪才,奇人。他所经历的人生是“大智大勇,大退大进,大起大落,大沉大浮,大失大得,大难大福,大悲大喜。”他平生经历了200多个生死磨难和风险凭借着无畏不屈的精神、超人的胆略和毅力,无私奉献的“篷车精神,青竹品节”开创了十几个“中国第一”感动中国,受到了党中央,国家,中央军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国内上百家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给予高度关注和宣传报道。其中就包括《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等。

2000年元月,世界艺术家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授予梁文敏先生世界艺术大师称号、2008年在人民大会堂荣获第八届“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称号和中国艺术年度人物、2009年当选辽宁省第五届经济与社会发展新闻人物,授予十大改革先锋称号,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授予爱心大使的光荣称号、入选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推选的建国60周年大连不能忘记100个先进模范人物”。


梁文敏开创10个“中国第一”感动中国

1)      开创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不吃大锅饭,砸碎铁饭碗,辞去公职,从事个体经营,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党员个体户(1981年)

2)    开创全中国第一个个体经营书画店——大连墨宝斋,是将中国书画走向市场的第一人(1983年)

3)      开创全中国第一所个人办学,面向全国免费招生的墨竹函授学校——大连墨宝斋业余美术学校(1986年)

4)    开创全中国第一辆函授流动辅导车,开创中国画《墨竹速成》教学法第一人,创画家全国巡回教学辅导之先例(1987年)

5)      开创被中央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第一个文化大篷车(1988年)

6)    开创中国“篷车精神”第一人(1988年)

7)    开创中国“篷车文化”第一人(1988年)

8)    开创全中国第一个被誉为“当代板桥”的画家(1991年)

9)    开创中国最大的书画批发销售基地{桂林瓦窑国际旅游工艺品批发城}——板桥画店(1994年)

10)  开创全中国第一个文化“拥军大篷车”(2007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30 12:14 编辑

“当代板桥”梁文敏(一)

来源:中国商报.辽宁经济特刊 | 作者:本报记者 于贵华 2010.3.5

  古往今来,艺术从来都是对人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和反映。
  艺术大师梁文敏,就是这样一位来源于真实生活,又立志为群众服务的画坛巨匠。几十年如一日,他以血浓于水的赤子情怀,倾其心智,游艺画坛,遍洒艺术之雨,滋润着丹青翠竹。
  梁文敏。1945年7月出生于山东平度。现任中国第一个文化大篷车车长、板桥画苑院长、国家一级书画师、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副会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郑板桥竹派学会会长、世界艺术家协会理事。
  梁文敏自幼酷爱丹青,潜心研究与致力中国书画艺术60余年。以画竹著称,闻名遐迩。他的墨竹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一代宗师郑板桥作为自己的偶像,终身为师。他幼年的梦想就是能够像郑板桥那样画出竹的神韵,拥有竹的品质。成年后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为他掌握墨竹绘画绝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梁文敏,出身贫寒的他却有君子之志,他还把对竹的热爱转化为师竹的过程,从他的人品也可以看到竹的影子。他在师竹的过程中学到了竹的挺拔、竹的虚心和竹的品节等,清秀的竹子成了他心中真、善、美最好的物化形式,以墨画竹也成了他最大的爱好和艺术表达方式。
  他笔下的翠竹清新秀丽,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气盎然,栩栩如生之感。他所创出自己的墨竹风格,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誉为“竹魁”、“竹仙”、“竹魂”、“当代板桥”。2000年2月,经中国现代书画名家润格认定委员会专家组评议认定,梁文敏先生的书画润格:书法绘画作品一万元一方尺,墨竹画,二万元一方尺。
  如今,“当代板桥”梁文敏的名字早已响彻画坛,不胫而走。他的画不光被国内收藏家珍藏,并被海外华人奉为珍品,并已成为代表民族精神傲骨铮铮的“中国结”。
  在享有画坛盛誉的同时,他还是一位教育家、旅行家、社会活动家。他勇于开拓,历经许多磨难,创出了许多中国第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勇于第一个吃螃蟹,毅然辞去公职,从事个体经营,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党员个体户,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个体墨宝斋画店,是将中国书画走向市场的第一人。1983年,他的个体画店“墨宝斋书画店”开张。作为全国第一家个体画店,他经受了当时人们质疑的目光。这不仅是梁文敏一生的转折点,也是新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青竹品节,“文化大篷车”艰难诞生

  在积极参加各种义务书画活动中,梁文敏感到一个人力量太有限了。新中国的文艺复兴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于是他又倾其所有,1986年办起了全国第一所个体业余美校,第一个面向全国免费函授招生。接受培训的1600多名学员就像文化艺术的“种子”撒向祖国各地,为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授课的过程中,残疾农民王明盛的求知若渴,老山前线战士田宽强在猫耳洞里寄来的求知信,一次次刺痛梁文敏至真至诚的心。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以文化大篷车的形式进行全国巡回授课,把文化艺术送下乡、送上门。
  梁文敏不知道,这个念头后来会把他推向了一个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玄奘西游的旅程。
  多年的军旅生涯,梁文敏养成了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说做就做!然而,事情进行得并不像预想的那么顺利。在那个凡事皆需签字盖章的时代,为了搞到钱款,他拿出全部积蓄,倾其家产,加上贷款,投资十万余元,购置了一辆大客车及相关教学设备,通过改装,成为适合流动教学的野外食宿的全国第一辆流动函授辅导车。为了给大篷车上牌照,和办理外出手续。梁文敏又经过长达一年的奔走呼号,多亏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终于把有关大篷车的80多个手续、200多个印章全部办好。1987年2月15日,中国第一辆流动函授辅导车终于在寒冬中的大连诞生!这辆函授辅导车创画家全国巡回教学辅导之先例。后发展为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1#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30 12:15 编辑

“当代板桥”梁文敏 (二)

来源:中国商报.辽宁经济特刊 | 作者:本报记者 于贵华 2010.3.5

文化大篷车,被中央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第一个文化大篷车”。开创了中国“篷车文化”。
  1988年1月12日,“中国第一辆文化大篷车”满载着辽宁省委、大连市委及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关怀与嘱托终于上路了。第一站是去往首都北京。1988年2月5日一大早,大篷车终于到达北京。
  1988年3月11日,是一个让梁文敏终生难忘的日子。上午9时,梁文敏向文化部汇报。
  难得的机会让他久久不能平静。从部队生活的洗礼,到不吃大锅饭辞职办画店,再到被开除党籍蒙冤后又昭雪平反办大篷车……梁文敏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场下掌声四起。当时的文化部对大篷车给予充分肯定,称这是“中国第一个文化大篷车”,还专门为他开了面向全国的介绍信。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还为他挥毫题字:“墨花飞紫露,笔阵起雄风”、“大地之花”。

征途漫漫,一路艰险死神相伴

    在北京,梁文敏得到的是赞扬与荣誉,然而,当大篷车驶离北京,等待他们的却是艰险和挑战,摆在他眼前的,是一条荆棘丛生的曲折之路。  
    1988年7月,大篷车到了古城西安,而后又到了咸阳。此时的黄土高原正逢雨季,当大篷车行至黄帝陵一带山路时,特大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泛着漩涡漫上路面,将大篷车团团围住。司机董永财吓得两眼发直,怎么也踩不动油门,水位一点点升高,全车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梁文敏凭借着军人的果断,当即跳下车,双手不停地朝司机挥动着:“向前,快!全车人的生命就在你的手中,冲啊!”大篷车浑身猛烈地震颤起来,瞬间冲出了60米开外!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哗啦啦”的巨响……回头望去,就在刚才抛锚的位置,山上滚落的一堆乱石,陷出一个直径达数米的大洞。
    去兰州的经历至今还是让梁文敏有些后怕。由于路途遥远而荒凉,梁文敏用四个大塑料桶装了180公升汽油上路了。9月的大西北,车内温度高达40多度,四大桶汽油就像四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他用棉被隔开油桶,有时十几个小时不敢合眼的守着它们。不过最危险的一次还是那次夜间行车,急刹车时大篷车冲到了悬崖边上,其中一个车轮已悬在万丈深渊之上空转……
    在去四川的路上,梁文敏一行明白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真正含义。地势艰险复杂不说,严重缺水是一个更难以应付的问题。在一次高度达300多米的爬坡过程中,汽车的水箱都烧干了,幸好他们发现及时,否则车辆在千米深峡边失控的结果不堪设想,最后他们只得集尿灌入水箱才支持到山顶,脱离了危险。最后得到一位苗族老大爷的支持,解决了人和大篷车用水的困难。
    这些困难对梁文敏来说,其实并不算什么。接下来的灾难,残酷的丧子之痛,才给了梁文敏最沉重的打击。
    1988年11月17日,大篷车终于抵达成都后,“长征”进入了一个更为艰难的时期。一天,梁文敏突然接到一封加急电报:家中失火。安顿好大篷车的各项事宜,心急如焚的梁文敏和妻子连夜赶回大连办理后事。大火是所在街道某皮鞋厂工人因违章引起火灾,一场大火将梁文敏家中书画物品及重要资料全部烧毁,损失惨重。
    两个月过去了,留在成都的大儿子梁军和小儿子梁东,在父母留下的有限资金面前,不得不节衣缩食。当时正值隆冬,兄弟二人在饥寒中一天天煎熬着。
  大篷车前途渺茫,家中大火烧掉了全部画作,回家的父母迟迟不归,梁军再也无法承受这一连串打击。他对弟弟说了句:“我出去了。”推开车门,梁军深情地对着大篷车凝视了许久。
  望江楼公园,一个年仅17岁的生命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中年丧子,哀莫大焉”,这种打击是致命的,梁文敏几近绝望,他是一个人,不是机器,他有自己的感情和苦衷。多少次,他在梦中忆起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忆起了两鬓苍苍的老母亲,忆起了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30 12:16 编辑

“当代板桥”梁文敏(三)

来源:中国商报.辽宁经济特刊 | 作者:本报记者 于贵华 2010.3.5

一家人曾经在大都市那段相安无事的幸福生活……悲愤、苦痛、屈辱、生的欲望、死的念头,杂乱地涌进脑海,命运把他举向高空,然后把他无情地推进深渊。怎么办?怎么办?他一次次地质问自己。
  “石压竹笋斜,涯悬花倒生”,对于已经被逼上绝路的梁文敏来说,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发生什么,也绝不放弃,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要带领大篷车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擦干泪水,大篷车又踏上征程,经夹江、峨眉、乐山、自贡、泸州、重庆、遵义、贵阳、柳州一直向南进发。

桂林“南泥湾”,创建全国第一板桥画店

  1989年年底,大篷车风尘仆仆地驶进桂林。遵照文化部指示,梁文敏开始以桂林为函授基地,向全国各地学员书信函授,在当地举办十几期学习班,讲课上百次,学员达8000余人。
  为了解决文化大篷车的活动经费,确保全国巡回教学能顺利进行到底,解决农村家庭贫困、下岗职工函授学生学习和生活经济问题。梁文敏和他的妻子、儿子又于1994年在桂林创办了当时中国第一个经营规模最大、产销量最多的个体私营书画批发店。
  与此同时,梁文敏的艺术造诣亦为更多的人认可。2000年,在首届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精品拍卖会上,他的画作《云起溪山泉声鸣》拍出了全场最高价8万元。
  梁文敏原计划在桂林休整半年,待筹足经费后再继续行程,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税案”,将梁文敏一家从此拖入了调查、起诉、抗议、复议的官司沼泽。
  原来,日益壮大的梁文敏无形竞争中抢了当地几个画贩的饭碗,一时间生意冷清,他们怀恨在心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们联名向桂林市税务局告了梁文敏的状。
  这场马拉松式的官司整整打了四年,虽然梁文敏最终胜诉,但时间耽搁,抛锚在桂林农行干校的大篷车再也没有启动,变得锈迹斑斑,成了一堆废铁,然而,在梁文敏心中,带领大篷车走完全程,始终是一个不舍的梦。

篷车精神四海桃李,一路播撒爱心种子

  20年来,梁文敏和他的文化大篷车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累计行程8万多公里,经历大小灾难170多次,途经13个省70多个市县、200多个活动点,先后对近2000多名学员进行了面授辅导,此外沿途又招收上万名学员。途中他举办了书画展览100多场、书画表演200多次,观众超过十万多人次。
  在漫长的历程中,他真正领悟了文化艺术的真谛,不仅自己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画家,还成为代表新中国先进文艺发展方向的先行者。20多年来梁文敏一直坚持用文化大篷车这么一种形式走进基层到群众中去,把绘画艺术送到农村,送进山乡。他的文化大篷车所到之处留下的文化“种子”也早已遍地开花,翰墨飘香。而范曾大师为他题写的“篷车精神,青竹品节” 八个大字,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
  篷车精神四海桃李,一路播撒艺术种子。在帮助贫困农村家庭脱贫的过程中,梁文敏的文化大篷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创造的最大奇迹和贡献是:无私奉献,甘当人梯。让农民“变”成画家。让下岗工人“永不下岗”,让贫穷农民“变”成富人,让残疾人自食其力。
  让正在种田的农民成为画家,这是一般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梁文敏硬是把它变成了事实。他和文化大篷车到桂林后,进行免费办班教学。当时人们得知他免费教学的消息后,很难相信他的三包“政策”:包教、包会和包卖作品。这让很多人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有的老师收了学费也不会把看家本领教给学生,而梁文敏的三包“政策”怎么可能呢?对梁文敏的三包“政策”体会最深的还是他的学生们,桂林的阳勇超就是其中之一。
  阳勇超是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甲山乡矮山塘村人。1986年的一天,他干了一天的农活回来,看到报刊的一则消息:“大连墨宝斋美术学校免费招生。”看了一遍又一遍,就像拾到宝贝一样。当天晚上,他一夜都没合眼,真是又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3#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30 12:16 编辑

“当代板桥”梁文敏(四)

来源:中国商报.辽宁经济特刊 | 作者:本报记者 于贵华 2010.3.5

高兴又怀疑。现在还有这样的活雷锋?第二天,他怀着试试的心理报上了名。就这样,阳勇超开始跟着梁老师学习画墨竹。在梁老师精心帮助培养下,阳勇超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画画卖画走上了致富道路,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20余万元。盖起了一栋60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办起了自己的画廊,并被选为村长。
  在梁文敏支持和带动下,桂林农民画的事业发展更是形势喜人,有很多农村人专职从事绘画工作,变成了不种田的农民,而且成了画家,像桂林临桂县五通镇农民杜金铭、李连会就是其中的两个。
  在文化大篷车的带动下,桂林市还建起了书画艺术一条街,成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1995年,广西桂林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工艺品、奇石和书画基地,梁文敏也成为了业界的领军人物。同年在“中国广西桂林国际旅游工艺品交易大会”上,程思远副委员长和丁关根部长还亲自为“书画一条街”剪彩,并参观了板桥画店,亲切地握住梁文敏的手说:“板桥画店堪称全国第一,办的很好,你是新中国书画个体户的典范,文化个体经营者的一面旗帜。”
  大篷车帮助无数战功卓著的老将军、部队老干部找到了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画出了一片绚丽的夕阳红;大篷车帮助无数残疾人自食其力,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大篷车帮助万千农民学到了一门实用的本事,让其依靠着过硬的绘画技艺脱贫致富,过上了殷实的生活;大篷车让无数平民百姓走进了姿态万千的竹世界,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对艺术的激情……
  “一筹壮举通民意,万里征程显胆识”,大篷车满载着梁文敏对艺术的终身追求,对广大美术爱好者的一片赤诚,在征途上的15年,大篷车撒播了无数美好种子,栽培了无数艺术之花,成为当代文化艺术领域一个闪亮的坐标。“篷车精神”成为闪亮的文化品牌,新时代的最强音!

燃情岁月,留取丹青映照军旅

  作为一个人民军队培养出来的画家,梁文敏始终为自己曾经有过当兵的历史而骄傲和自豪。文化大篷车漫漫征途上,军营是梁文敏的重要一站。拥军篷车进军营,丹青翰墨献战友。
  当他的大篷车进入部队的时候,干部战士个个喜出望外,高兴得像过年一样。而曾经是军人的梁文敏则像回到自己的家里,回想当年燃情岁月。
  在为部队函授学员和全体将士义务讲课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他从基层部队讲到训练操场,从内地军营讲到边防哨所。郑和舰上他为战士们送上《长城颂》巨幅画作,小哨所里他为战士们题写了“英勇善战”的大字。他不仅讲绘画技巧,还与大家分享师竹的心得体会。为推动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梁文敏作为一个离开部队30多年的老兵,向海、陆、空部队赠画的拥军活动是从200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开始的,其中赠送的单位有大连空军指挥所军招二部、旅顺海军基地郑和舰、红星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放军65731部队、65188部队、61285部队、65081部队、91480部队、65541部队、武警大连支队二中队、外长山要塞区等部队全体官兵。拥军活动的范围遍及大连市区、县、瓦房店等周边地区,主要赠送的书画有《长城》、《江山魂》、《红梅赞》、《军民鱼水情》等80多幅作品。
  65541部队政委张天鹏说,梁文敏先生带着对军旅生涯的眷恋,到部队献画献艺,这是对战士的最大关怀。梁老高尚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梁文敏曾在西岗区日新街道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主题广场艺术晚会上做了感人肺腑的发言:“我是一名有着十五年军龄的退役老兵,是党和人民军队把我培养成为一名画家的,多年来,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心愿,能开着大篷车回部队,把我精心绘制的书画作品奉献给我们的战友、共和国最可爱的人。我所做的一切,我无怨无悔!”

壮心不已,前行永远没有终点

  如今,梁文敏沉心书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30 12:17 编辑

“当代板桥”梁文敏(五)

来源:中国商报.辽宁经济特刊 | 作者:本报记者 于贵华 2010.3.5

画艺术60载,创作了许多的书画精品。他的墨竹画已成为当今书画市场的“抢手货”、“香饽饽”,是中国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实力派画家。
  目前他的作品远销海内外,在异国他乡被奉为上品。有的远道拜访,不惜重金求得一幅真迹。他所画的竹子,为国内众多书画家所肯定,被誉为“当代郑板桥”、“墨竹大师”。
  2000年元月,世界艺术家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授予梁文敏“世界艺术大师”称号;2008年,他在人民大会堂荣获第八届“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称号和中国艺术年度人物;2009年又当选辽宁省第五届经济与社会发展新闻人物,被授予“十大改革先锋”称号;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授予他“爱心大使”的光荣称号,他还入选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推选的建国60周年“大连不能忘记100个先进模范人物”。
  如今,已年过花甲的梁文敏壮心不已。创办大篷车博物馆,创立墨竹研究会,办墨竹艺术报,建墨竹艺术学校——梁文敏正盘算着一个个宏伟的计划。虽已脱下军装多年,但梁文敏始终有着一颗军人的心,保持着当初的自信与豪迈,坚守着自己的篷车梦。
  如今,梁文敏又购置了一辆崭新的大篷车,准备开始新的长征,大篷车走遍全中国走向全世界。他脚下的路,永远没有终点……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5#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30 12:20 编辑

鸿鹄之志青竹品节

——记墨竹画家梁文敏和妻子许秀娟

文/芳草

http://q.sohu.com/topic/6416570




老兵梁文敏和他的“文化大篷车”
http://www.chinajilin.com.cn/travel/content/2007-08/02/content_878377.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6#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2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7 11:43 编辑

崔猛





雅号猛子。

先入辽宁工艺,又修业于鲁美
术善装潢,妙造丹青
早岁即摹宋元之画法,于碑于帖筑基
及长,转益多师,兼书兼画
八法中透澈侠义心肠,肝胆中愈显高蹈风神


现为《中国画研究》杂志社东北办事处主任
沈阳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书协举办的各大展览
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各博物馆、纪念馆均有收藏


1993年入选国际现代书画家篆刻大辞典,并荣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
1995年出版《钢笔书法摘要》
1999年《藕不负莲》国画入选沈阳市举办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展,并被收藏
1999年书法作品入选辽宁省建国五十周年书法展览
2000年入选辽宁省新人新秀书法展览
2001年获法国巴黎文化中心举办的第六届国际书画作品展金奖
2003年辽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2004年大连瓦房店市图书馆举办个人画展
2004年入选全国当代美术书法名家精品展
2005年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大连)《夏日恋歌》获全国奖
2005年因在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联合国60周年庆典世界和谐钟敲钟仪式暨
世界华人艺术盛典大型系列活动被评为“促进世界和谐友好使者”称号
2006年《荷之韵》入选全国名家书画邀请展,并被济南市政府收藏
2006年美国洛杉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销售一空,
其中《夏日恋歌》以6.8万美元售出
2007年美国洛杉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销售一空
其传略入大连瓦房店市志
2008年入选中韩国际书画作品展


                                   ---中国书法家论坛




大连画家将赴美办画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1日00:41 大连晚报

  大连画家将赴美办画展
  崔猛的中国画充盈着猛劲和才气
  ■本报记者 张明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当崔猛不经意间说他12月份要去马来西亚、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明年1月份要到美国洛杉矶办展的时候,记者不禁有点惊讶和羡慕,尽管这在他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但这家伙动作的迅猛着实令人佩服。
  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崔猛,得了家乡瓦房店北部山区的那点灵性,居然轻易地考上了鲁美。这家伙专玩中国传统的,书画都整,后来,居然得了宋雨桂的真传。笔墨中有鬼气,有侠义心肠,还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与他放浪的形骸和“猛子”的外号都颇为贴切。杨仁恺老先生在给猛子画册所作的序中说,观猛子的画作,在“感受清新的同时,更多的是一股摄人心胆的猛风”。
  这家伙“发迹”早,1993年即入选国际现代书画家篆刻大辞典,并荣获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1999年,作品《藕不负莲》国画入选沈阳市举办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展,并被收藏。2001年,获法国巴黎文化中心举办的第六届国际书画作品展金奖。2003年,他在辽宁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转过年又在大连图书馆举办个展。2005年,他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大连),作品《夏日恋歌》获全国奖。那年他相当走运,在艺博会上,一企业老板看好了他的山水画,一下子就买走了6万多元的画作。2006年7月2日至9日、2007年2月3日至14日,应美国洛杉矶市文化艺术委员会的邀请,崔猛在洛杉矶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展后所有作品销售一空,其中《夏日恋歌》等画作均被当地收藏家以高价收藏。猛子成为在美国第一个把作品销售一空的中国画家。美国参议院为其颁发了奖状,夏威夷市还授予了他荣誉市民的称号。
  崔猛现在名气大了,头衔也多了,他现为《中国画研究》杂志社东北办事处主任,沈阳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但这家伙没架子,见面就一句话:“哥们就是个画画的。”
  我曾仔细琢磨,这家伙的个性和灵性到底从哪儿来?那些写意花鸟画,怎么寥寥几笔就能卖得出大价钱?辽宁美协主席宋雨桂说:猛子的猛劲加上他的灵气、才气与魄力,会帮他在中国画领域占有一席之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7#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2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6 23:32 编辑

辽宁画家崔猛马来西亚办展
来源: 沈阳晚报   2009-07-22    文娱新闻  


本报讯 (记者 盖云飞)日前,辽宁画家应邀在马来西亚举行个人书画义展,引起当地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而这已经是画家崔猛连续第七年在国外举办自己的个人展览了,他那具有西方油画味道的国画作品在国外备受好评。

  据悉,崔猛在本次慈善画展中展出约40幅个人画作,其中以花卉的作品居多,还有部分作品是山水画。在众多展出作品中,一幅长25米的画作最受人瞩目。这幅名为《苍原计》的作品,是崔猛以家乡辽宁为背景创作的,作品充分表现了东北的苍茫和江南的灵秀,创作时间长达三个月,其中光是构思就用了两个月。从2003年至今,崔猛每年都应邀去国外举办个人画展,备受好评。


崔猛作品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

2009-08-05 09:11:54

崔猛义展“要你好看”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009-6-17

《崔猛书画义展》(为南方学院筹募发展基金)

联办单位:新山中华公会教育组、南方学院校友会、星洲日报

展出日期:2009617-19

展出地点:新山中华大厦顶层大礼堂

在众多的展出作品中,其中一幅长25公尺的画作最受人瞩目。这幅作品可是崔猛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的。这幅名为《苍原计》的作品,是崔猛以家乡为创作背景,作品充分表现了东北的苍茫和江南的灵秀。

中国辽宁省画家崔猛把颜料调和墨汁,姿意地在画纸上挥洒,使得他的作品不纯粹是墨的黑与纸的白,还添加了许多色彩,跳脱了中国国画多以墨汁作画的风格。

现年38岁的崔猛,这次是应3个主办单位的邀请在新山举行慈善义展,为南方学院筹募发展基金,为马来西亚的华教贡献一份力量。

展出40幅画作

崔猛将在慈善画展中展出约40幅画作,其中以花卉的作品居多,还有部分作品是山水画。

在众多的展出作品中,其中一幅长25公尺的画作最受人瞩目。这幅作品可是崔猛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的。

这幅名为《苍原计》的作品,是崔猛以家乡为创作背景,作品充分表现了东北的苍茫和江南的灵秀。

他接受本报访问时说,他用了2个月的时间构思这幅作品,然后凭着一股激情,只用3天的时间便完成作品。

他表示,最难的是之后的修饰,有时他得用上1天的时间,就只为了在作品上加入一群雁鸟;修饰的部分共用去崔猛一两个月的时间。

崔猛完成作品后感到十分兴奋,因为他觉得《苍原计》更像是一幅精品。

受父亲影响16岁开始学画

崔猛自小受到务农的父亲的影响,对绘画情有独钟,并于16岁那年开始学画,开启了他的绘画生涯。

但是,他也像其他一样需要填饱肚子,曾在大学毕业后便放弃了绘画,投入其他行业。

他说:“我开过装修公司,也做过服装业,可是最后都做不成,因为我没有坚持。但是,唯独绘画,我坚持下来了。”

他停止作画6年后,再次拿起画笔作画。或许冥冥中,早已注定崔猛是作画的材料,结果他凭着墨汁融合颜料作画的风格,画出了名堂。

但是,他不满足于目前的水平,他仍坚持每天学画、作画,抓紧时间学习,因为他深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另一方面,崔猛劝勉有志投入绘画领域的年轻人“勤勉用功,认真做好”。

他说:“做好自己热爱的事,并做出名堂就算成功。自己的真材实学,把亮点发挥至极限,事业也会见光彩。虽然,途中必经磨难,可是不要放弃。”

美国人惊叹崔猛画风色调

崔猛曾经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举办过画展,其中他在美国的经验让他印像深刻,因为美国人对他的画风与色调感到惊叹。

他说,美国人觉得他的作品的画风很特别,予人一种不管是中国国画或西画都别具一格的感觉。

他还曾经以中国国画的作画方式,画出具有浓浓西方画风的油画。此外,他还会在作品上题字,讲述自己创作的心情或表达作品的意境。

他说:“国画讲求文化底蕴,画不只是画,而是一种修为。”

崔猛是首次来到我国,他对初次到访马来西亚是怀抱着喜悦的心情,他也会藉着这次机会,了解国人对中国国画的理解与接受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2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8-6 23:27 编辑

著名书画家崔猛先生作品展在福建漳州举办

2009-05-12 08:59:44 / 个人分类:新闻


  
福建省东山书画院邀请,辽宁省著名书画家崔猛先生作品展2009年5月5日至11日在福建漳州“名庄画廊”展出。展出崔猛先生近期创作的书画佳作60幅。

  崔猛先生现为沈阳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画研究》杂志社东北办事处主任。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书协举办的各大展览,2001年获法国巴黎文化中心举办的第六届国际书画作品展金奖。2006年7月和2007年2月,应美国洛杉矶市文化艺术委员会邀请,崔猛在洛杉矶举办过两次个人画展,成为在美国第一个把展出作品销售一空的中国画家。美国参议院为其颁发奖状,夏威夷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崔猛先生能书善画,尤擅画桃,着色、构图别具一格,画面凝重浑厚,朴实清灵。 (林长华)







《崔猛画集—花卉卷》
http://bbs.china-shufajia.com/thread-143119-1-1.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9#
发表于 2010-8-8 22:53 | 只看该作者
对搞摄影的还算较熟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发表于 2010-8-9 19:32 | 只看该作者
对崔猛印象深刻!了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4 01:00 , Processed in 0.06956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