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861|回复: 6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网络连环画】西域漫游记(三)从乌鲁木齐到喀纳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0 0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接【网络连环画】西域漫游记(二)从拉萨到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基本类型占全国68个基本类型的46%,占新疆56个基本类型的55%,拥有雪峰、冰川、松林、草原、戈壁、湖泊。她既有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又有色彩绚丽的多民族风情,还有雄奇神秘的自然风光。中外驰名的达坂城、浓郁民族风情的二道桥、被誉为“冰川活化石”的一号冰川、极富挑战的达坂城—博格达峰—天池黄金旅游线、风光秀丽的南山牧场、菊花台、白杨沟、水磨沟风景区,以及正在开发中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景区、达坂城王洛宾艺术城和天山国际滑雪场等,都是中外游客理想的游览胜地。乌鲁木齐有着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宗教历史文化古迹等都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src="http://wh.neooasis.com/site_cabs/alamhan02.wma">



[此帖子已被 老往 在 2008-6-4 9:33:18 编辑过]
2#
发表于 2008-11-18 10:5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安全月[/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翻江鼠[/B] 发表:


前景加了光,枯木?没明白,没看懂? [/quote]

这就是死后1000年不枯的胡杨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21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在准噶尔蒙古语,是“优美的牧场”之意。它位于天山北麓草原地带,东临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南依连绵千里的天山林带,西、北紧靠准噶尔盆地,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7-7-6 09:07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3-20 09:2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现代建筑看不出有啥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了,我倒更喜欢早先的低矮一些的民族建筑,望多介绍一些葡萄沟,马奶酒,牧羊女,哈密瓜,沙漠,雪莲,烤馕,肉串之类的,最好有少数民族姑娘的靓照啊。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7-7-6 09:05
分享!  发表于 2017-7-6 0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20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在历史上的两种说法   乌鲁木齐城为什么建在这里   历史上的乌鲁木齐城有好几处,包括达坂城古城、乌拉泊古城、九家湾明故城及今天的乌鲁木齐城,都建在这条乌鲁木齐河川内。为什么﹖因为新疆自古以来一向是祖国边关,首府选址首先要考虑军事重镇的功能。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天山中段的“白水涧道”,唐岑参称为“走马川”。它由达坂城白杨河峡谷、柴窝堡凹地和乌鲁木齐河谷通道构成。它是丝绸之路北道通天山的主干道路,向东连通赤亭道,向西联系碎叶道。在此处建立关隘,正好扼守住丝绸之路和南北疆交通的咽喉要道,有利于巩固边防,所以历朝历代都曾在此处建城,唐轮台古城应算是乌鲁木齐第一城。   今天这座乌鲁木齐城?大致为乌市天山区的核心部分?始建于1758年?乾隆23年?,它西靠乌鲁木齐河,北靠红山。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位置呢﹖按照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大多讲究风水的原则,城市选址应该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或者说“后山,前草,左池,右岗”。它的意思是:城市选址最好北靠大山,西面也有山,但最好比北方的山低一些,东或西要有河流池沼,南面和东面应开敞平坦。这种地形可以叫做“背山面水”或“依山傍水”。如北京市就是典型的适于建都的“风水宝地”,它北面、西面枕着燕山山脉,可阻挡西北寒风及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东有潮白河,西有永定河,保证了城市用水,南面和东面平坦开阔,能有效地接纳东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而且有利于城市发展。   乌鲁木齐选址也是如此。在这条河川中,唯有红山是道东西横向山脉,城市建在红山之南,乌河之东,西有雅玛里克山,东有东山。不过与北京相比,乌鲁木齐“风水”尚逊色一筹。一是北面的红山太矮,很难挡住北风,军事价值也有限;二是山南河东这片地方不够开阔平坦。但历代只把乌鲁木齐作为军事重镇,也还算差强人意。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7-7-6 09:07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23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尚未建成之前,是一片优美的牧场,汉代西域都护府开始派兵在此屯田,隋代始有“互市”活动。公元702年,唐朝在此驻军屯田,修筑城堡,渐渐成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清朝初年,旧城毁于战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廷筑建新城,命名“迪化”。1884年新疆建行省,迪化作省会。1945年建市,1953年改用乌鲁木齐原称。现在,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7-7-6 09:08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0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11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的旅游服务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目前乌鲁木齐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81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68家,二星级30家,一星级1家;有国际国内旅行社250多家,导游5000余人,旅游从业人员2万余人,各类旅游车辆1500多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齐全,建有乌鲁木齐旅游客运站,乌鲁木齐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极其方便。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7-7-6 09:08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22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的旅游资源具有其他省市无法代替的旅游特色和优势。首先她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必经之路,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其次少数民族聚集的现代化大城市,具有浓郁的、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再之,地处亚欧大陆腹心,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的自然环境,形成一幅幅神奇、古老、美丽的自然风光,都已成为国内外游客渴望一游的西域秘境。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8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0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2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初来乍到[/B] 发表: 楼主辛苦了!谢谢!

谢谢初来乍到朋友的光临!



乌鲁木齐西北部和东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邻,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海拔680~920米,城区面积83平方公里,全市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辖7区1县(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南山矿区、东山区、乌鲁木齐县)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43个民族。
这些在街头的人在围观什么?!

src="http://wh.neooasis.com/site_cabs/alamhan02.wma">



[此帖子已被 老往 在 2008-6-4 9:34:11 编辑过]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8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0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3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赤心[/B] 发表: 这些现代建筑看不出有啥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了,我倒更喜欢早先的低矮一些的民族建筑,望多介绍一些葡萄沟,马奶酒,牧羊女,哈密瓜,沙漠,雪莲,烤馕,肉串之类的,最好有少数民族姑娘的靓照啊。

谢谢赤心朋友的支持!现代化必然要取代一些旧时的建筑。这在全国各地都是如此,但要做好古建筑的文物保护工作。上一集——(二)从拉萨到乌鲁木齐里有哈密瓜,葡萄,烤馕,沙漠......,这一集里有羊肉串等......,呵呵,靓照不敢随便拍呀!特别是民族地区



[此帖子已被 老往 在 2008-3-20 9:37:57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老往 在 2008-3-20 9:38:39 编辑过]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13 | 只看该作者


西汉初年,汉朝政府即置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吉木萨尔)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重要地段,包括今乌鲁木齐在内的天山北麓处于游牧经济状态。东汉为东师六国的一部分。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县。现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乌拉泊水库南侧的古城遗址,即为当时轮台县。从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齐河畔屯垦。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轮台驻军增加。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轮台生活过3年的边塞诗人岑参,写过“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的诗句。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轮台设置“静塞军”,驻守这一战略要地。乌鲁木齐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乌鲁木齐筑土驻军。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乌鲁木齐农业、商业、手工业一度有较快的发展,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乌鲁木齐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鼓励屯垦,减轻粮赋,乌鲁木齐成为“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为适应人口增长、屯垦及商业贸易的需要,清军先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门外修筑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为乌鲁木齐城池的雏形;之后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将旧土城向北扩展,达到周长五里四分。竣工时,乾隆命名曰“迪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迪化城西另筑新城巩宁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乌鲁木齐同知改为迪化州知州,改乌鲁木齐参赞大臣为乌鲁木齐都统,陕甘总督奏准将马里坤道移驻迪化州巩宁城。于是巩宁城也就成为当时清王朝在乌鲁木齐的军政统治中心。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是经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批准,每年12月定期举办的中国西部最大规模的冰雪风情旅游盛事。以促进新疆与内地省、市冬季旅游双向交流为特点,经过多年的政府运作、企业参与,已逐渐发展成为新疆冬季旅游的品牌;区内、外旅游企业冬季旅游相互往来、交流合作的桥梁。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3-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谢!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15 | 只看该作者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划分建立7个区,54个街公所。在郊区建立农民协会,并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成立3个乡,至此,城乡各级人民政府初步建立。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复使用原名乌鲁木齐。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17 | 只看该作者



在乌鲁木齐市的大街人行道上,我发现了一座很像是解放前的地堡???不知是否???难道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不得其解!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最早进入此地的为古姑师-车师人。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09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机场是我国五大门户机场之一,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60余条,可直接与比什凯克、阿拉木图、伊斯兰堡、莫斯科、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等国际城市及全国各大城市通航。乌鲁木齐火车站是全国重要编组站,直通国际列车1对(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国内及疆内列车13对。公路四通八达,312、216、314国道贯穿城区,与疆内及周边国家相连。市区河滩快速路与吐—乌—大、乌—奎高速公路相接。乌鲁木齐通信业发达,是新疆邮电通信枢纽。亚欧通信光缆、GSM数字移动通信、DDN数字数据网、IP宽带城域网的发展,使城市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便捷的邮电通信设施。乌鲁木齐作为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作为全疆最大的游客集散地,已形成了日趋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16 | 只看该作者



乌鲁木齐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这里居住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47个民族的人民。   民族团结,风情万种。十二木卡姆舞曲、麦西热甫舞蹈令人神往。赛马、**羊、摔跤如醉如狂。维吾尔族花帽、刺绣、服饰、地毯、玉雕等精巧别致。民族乐器古风古韵。风味小吃香飘万里。众多的现代建筑、雕塑、园林、游乐园、度假村如阳春少女展示出青春的活力。   自然景观,雄奇隽秀。天池风景区冰蚀湖泊,郁郁杉林,皑皑白雪,相映成趣。南山风景区雪峰插云,林木葱郁,花草满坡,泉水淙淙。一号冰川如金字塔般矗立在海拔3500多米处,向四方宾客含首致意。     海内外宾客一来到这里,就会被这座城市独特的、浓郁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所吸引。从城市建筑到庭院设置;从家具器皿到饮食服装;从长幼礼仪到婚嫁习俗;你随时随地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09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0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3-20 09:59 | 只看该作者
老往辛苦了!这么多精美的照片,谢谢! 我2007年9月去了新疆,乌鲁木齐和喀纳斯,边疆的风情印象深刻,美丽的新疆令人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09:14 | 只看该作者



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决定设立甘肃新疆省,定迪化为省会。从此迪化成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隶州为迪化府,增设迪化县为附郭首县。民国2年(1913年),将镇迪道尹改为观察使,并同时撤销迪化府,保留迪化县。民国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员会。民国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设市并成立市政府;同时将市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区,迪化县隶属迪化专员公署,辖6个乡,2个牧区及达坂城镇。区以下设保甲组织。

点评

欣赏了!  发表于 2017-7-6 09:10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5 16:14 , Processed in 0.07602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