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1215【石门随笔】学中西马 习儒释道 写诗书画 净身口意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8:58 | 只看该作者
古人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情的,世界是一个有情世界,天地是一个有情天地。王夫之在《诗广传》中称:“君子之心,有与天地同情者,有与禽鱼鸟木同情者,有与女子小人同情者……悉得其情,而皆有以裁用之,大以体天地之化,微以备禽鱼草木之几。”古人推己及人,由己及物,把山水、自然、万物当成朋友兄弟,王维诗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李白感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清照称:“水光山色与人亲”;辛弃疾则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古人移情于物,更有甚者,忘情融物,物我合一,庄周化蝶就是例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一个大的境界中,心与天地合一,生命与宇宙融为一体,人得以心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8:58 | 只看该作者
爱默生被誉为“美国文明之父”,特别提倡自然文学,惠特曼和梭罗都是他的弟子,爱默生曾经强调:人类应该遵守两句格言,一是认识你自己,二是研习大自然。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神庙里镌刻的一句格言。研习大自然,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终于醒悟人类再也不能自大,不能一味坚持自我中心主义,人不过是大自然里的一分子,应该平等对待其他物种,与之和谐共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8:59 | 只看该作者
《管子》有言,“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史记》有云,“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张载提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仁人志士担当精神的真实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0 | 只看该作者
孟子认为,“廉”没有大小之分,判断“廉”与否跟“取多少”无关,即“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在中国传统为政思想中,清廉这一优秀品格是受到高度赞誉的。正如《晏子春秋》所言,“廉者,政之本也”;《庄子》也指出,“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德”具有极高的地位。《礼记》认为,“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尚书》提出“九德说”和“三德说”,“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三德”是箕子所述的“九政”之一,即正直、刚克、柔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1 | 只看该作者
《管子》认为,“法者,天下之仪也”;《商君书》又言,“民本,法也”;《天论》言道,“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对法纪尤为推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2 | 只看该作者
大道易简,识之简,行之也简,何来认识错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必为圣人之志,自甘堕落;我们缺乏恒心,好高骛远,小看自己的良知;我们缺乏勇气,没有信心,把“生身命子看得来太重”;我们有时走错了道路,见解颠倒,持钵效贫,舍心逐物,舍近求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主张心灵先天地具有“好善恶恶”和“知善知非”之良知,那么,我们或许实际上是将最后的东西当成了原初的东西,把生成的东西当成了本有的东西,把获得的东西当成了自源的东西,把社会的东西当成了个体的东西,把历史的东西当成了永恒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3 | 只看该作者
在某种意义上,阳明心学的主要意图之一,是希望克服朱熹为学方法的某些弊端。在两个理论体系中,理的最终根源是一样的,天理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心的作用和地位是不一样的,格物致知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2]790阳明本为朱熹信徒,按朱子方法格物穷理不得,遂疑之,终弃之,创良知之学。和朱熹相比,如果不考虑其行的一面,则其致知的路径是由外转内,由物转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5 | 只看该作者
研究过社会基础的哲学家们,都认为有追溯到自然状态的必要,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追溯到这种状态。……所有这些人不断地在将人类的需要、贪婪、压迫、欲望和骄傲的时候,其实是把从社会里得来的一些观念,搬到自然状态上去了;它们论述的是野蛮人,而描绘的却是文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6 | 只看该作者
阳明良知概念最根本的一层含义是不学而能的先天能力。良知是道德情感和法则的统一体,是道德之源,德性之知,当循从本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7 | 只看该作者
正所谓“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受众德性的养成亦为立法之要义。
  “立法的最高目的是,使人拥有全面的德性而达致灵魂的完善。”
正如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言:“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也。”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社会契约论》“论立法者”一章中说道:要为人类制订法律,简直是需要神明。
“法理在古代律学和现代法学中像精灵一样穿梭于法学体系之中,并在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中激发美德和智慧。”法理具有激发美德和智慧的意义,这表明法理本身就是美德与智慧的集合体,是德性的体现。在西语中,jurisprudence从词源上来看,来源于拉丁语prudentia(实践知识、理性和智慧),prudentia又来源于希腊文phronesis,即实践智慧的意思,所以法理是一种实践智慧,法理本身就可以视为一种德性。早在古希腊,哲学家就将德性视为保证功能能够发挥好的品质。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德性,一类是伦理德性。理智德性包括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两种。伦理德性关涉快乐和痛苦的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天生具有接受德性的能力,而习惯则将这种能力予以实现并完善。换言之,这种获取德性的能力仅是一种潜能,德性的实现需要人通过反复训练后才能获得。德性伴随着理性。至于完满的德性,他则认为是公正,“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7 | 只看该作者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08 | 只看该作者
临终中阴最后一个阶段的分解过程是:“完全证得”的黑暗经验降临,“就像虚空笼罩在全然的黑暗中”。在这个时候,中阴教法提到一个喜悦和幸福的时刻。濒死经验有一个主要特色就是:记得“以极快的速度”移动和“感觉轻飘飘地”通过黑暗的空间,“一种全然的、安详的、美妙的黑暗”,走进一条“漫长、黑暗的隧道”。
不要怕,因为我确实已经从死亡的掌握中回来,我获准再度活在人间。但今后我却不可以像过去一般地过日子,我必须过一种非常不同的生活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09:30 | 只看该作者
归返自身,由在而显
  自身者,“此在”而“在”也,非外在于吾人身心之外之自身,乃与吾人身心通而为一、境识俱泯、能所不二之自身也。如此之自身,既是具体之主体,亦通于总体之道体。道体者,包孕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之总体也。《易经》云“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也。自身者,“身心一如”之自身,非“以心控身”之自身。“以心控身”乃专制皇权、父权高压,两千年业习所致也。吾人当解开“三纲”之弊病,回复“五伦”也。三纲者,上下宰制隶属之局也;五伦者,左右匹配相待之局也,两端而一致之局也。草木虫鱼、鸟兽飞禽、万类生民,皆天之所降生者,皆有其身也。然人之所以为人,其独特者,非只有“身”,而有“自身”也。自身之“自”,能觉者也。能觉其自身,且以其自身参赞天地之化育。如此之自身,“此在”而“在”,由在而显也。
  “此在”者,人也。“在”者,天地万物人我通而为一之总体根源也。“此在”而“在”者,由“人”之“觉性”参赞“天地万物人我通而为一之总体根源”也。其参赞必接地气而得通天道,通天道而入乎本心。“参赞”之接地气,必由万事万物始,比类取象,以见其意。“此”者,由具体万物之情伪而上契天道之真实,入于本心灵明之觉也。灵明之觉所以成其“此在”也。然而,“此在”有不“在”者焉,当得疏理。人生于天地之间,必有文明焉。文明必有文蔽,文蔽者,业力习气所致也。由此业力习气,而使“此在”疏离异化为“彼此”之“彼”,落于彼此,两端对待,对峙而敌,相刃相靡。久之,因彼而失此,顾此而失彼,彼此相是相非,无有已时,“此在”遂失其“此”,亦失其“在”也。
  睿明曰哲,惟“此在”之归返也。“反身而诚、忠恕一贯”,“致虚守静、去蔽复明”,“去贪嗔痴,转识成智”,斯可归返也。此儒、道、佛,“敬”而无妄,“静”而无躁,“净”而无染,修养实践,内修外行,工夫不可废也。23“此在”而“在”,斯可以比类取象,取象而见义,此所以归返自身、由在而显也。寂然不动者,参造化之微也;感而遂通者,审心念之几也;范围天地,曲成万物,斯所以观事变之势也。天道以生,地道以成,人道以兴,此大易之道所以生生不息也。
“境识俱泯”为佛教唯识学用语,“寂然不动”出自《易经》,两者所论虽异,却可同参。“可说”与“不可说”,东方传统儒道早有所论,非徒佛教禅宗之论也。夫子喟叹“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首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都涉及存在之本源“不可说”。不可说者,跨于可说事物之上,入于不可说。由“可说”进到“说”的层面,完成了世俗的认识论,而此世俗的认识论必须回到本源,入于无分别的不可说,这便是正视存在本身。回归存在本身、正视存在本身是东方哲学最为根源的要求。“无名天地之始”,当我们回溯到存在的根源状态,它是不可说的,是无分别的。而将要显发的是一天地场域,有此天地场域才进而有对象物的安立问题。“有名万物之母”,这已落在“存有的执定”上说,涉及对象物安立的问题。
《易经》本为天人性命之书,要在“参造化之微、审心念之几”,而“观事变之势”。须溯及本源方能如其本源,须落实于所具现的卦象、爻象去审时度势。其关键是不能人为造作,须明其本末、终始、先后,不能以人为之说为准,不能师心自用,而应回到道体根源,落实到具体事物之上。本末交贯、终始如一,这样的理解诠释自有其先后,先者先不先,后者后不后,如其本然而已。
《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有卦象,爻有爻象。“卦”观其全局,“爻”观其变易。卦象、爻象都是象征,象是拟诸其形容,象其事物之宜;征是征其心念之几,是验察于人伦日用。如此言之,就有总体根源的“道”,参赞开显之几的“意”,进而有其显现而成的“象”,再由此“象”而开启人们的理解与诠释,因之而有“言”。“言”为“话语”,“象”为“象征”,“意”为“意向”。
跨越实然、应然,回归本然,指出“存在、价值、实践、知识”和合为一。最后,总结“归返自身,由在而显”为《易经》现象学与道论诠释学之极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09:31 | 只看该作者
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09:32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宗教接触到人的意识源泉的最深处,我相信,将有一种意识到人生局限的文化,在某个时刻,重新回到对神圣意义的发掘上来。
现代性开启之前,宗教一方面以象征性的“恶魔”口吻,警惕世人,以免践行任何可能的亵渎行为,从而维系着社会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保持了人类过往的延续性。“宗教通过这两种功能,巩固了几乎历史上所有的西方文化。”然而,现代性的莅临,剔除了宗教的上述作用,使现代人如同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一般,不断追求着自我扩张的满足。现代文化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困惑的“超越性”需求,反而将现代人推向了一种无意义的空洞感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性的真正问题就是信仰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09:32 | 只看该作者
丧亲之痛也会尖锐地提醒你,在日常生活中,不愿表达你的爱和感激,或请求宽恕的后果;如此可以让你更关心那些目前还活着的亲人。库布勒罗斯说:“我试着教人们,当别人还听得见的时候,要把这些话说出来。”雷蒙•穆帝在毕生从事濒死经验的研究之后,写道:“我开始了解,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是多么接近死亡啊!现在我会比从前更小心地让每一个我所爱的人知道我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09:3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
曰: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09:3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容易接受?因为马克思主张性善论,西方的许多法制的设计则是出自于性恶的预计。虽然他们没有像中国人这么明确地来谈,但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自私是私有财产所造成的,如果没有私有财产,人就不会自私。他们所希望的就是能够达到国家消灭、政党消灭、阶级消灭、警察消灭、军队消灭、法庭消灭,实际上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最高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3 21:31 , Processed in 0.05011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