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鱼象鱼说】今日诗词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10:46 | 只看该作者
宋词之前,尚有花间:十首经典花间词,你知道多少?
2019
08/22
00:0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花间词是一种活跃在晚唐和五代的汉族词派,从它的来源《花间集》得名。以温庭筠为鼻祖。《花间集》所收,只有小令和中调而没有长调慢词。这倒并不是选者对小令有偏好,故摒弃慢词而不录,实在因为自晚唐至五代慢词还没有发展出来。花间词开启了倚声填词之先河,可以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闺人弄妆】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倚楼相思】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倦游思乡】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春游邂逅】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梦里江南】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临别赠语】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生查子


五代·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别后相思】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诉衷情


五代·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亡国之感】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临江仙


五代·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金陵吊古】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田园风味】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风流子


五代·孙光宪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渌。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2 17:44 | 只看该作者
最任性的扩充:苏轼抓到一首唐词,加了15字就成了一首经典宋词
2019
08/20
22:2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古典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也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诗篇,也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文人轶事。


在诗歌当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引用他人诗句的形式,此所谓用典的一种。古典诗词当中,很多情感的表达都用意象来指代,而且这种意象和情感之间形成了相应的关系,后人在想表达这种情感的时候都没有直接说这种情感,而是用情感相配合的意象来说明,赋予了诗歌独特的审美韵味。




但对于大多数古诗来说,最多也不过是用其中的一句或者两句诗词,进而扩充自己的诗词意象和意境表达。但是有一首宋词,将这种扩充到了极致。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一首宋词就是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渔父》,看上去是苏轼的作品,但实际上我们能够看得出我们最熟悉的一首唐词的原貌,那就是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然后拿这两首诗词加以对比,就会发现,苏轼把张志和的这首诗词一个字都没有变动,甚至连顺序都维持原样,只不过扩充了15个字。


分别是相片当中的“散花洲外片帆微”,以及下片当中的“自庇一身”和“相随到处”。




如果说要评选最任性的引用典故的唐诗宋词,苏轼的这一首诗词一定榜上有名。显然此时的苏轼已经超越了一般程度上的写诗作词,而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最大程度地显现出自身的文学才华。


一句话,写诗作词就像是玩儿。


不过即便如此,相片当中的“散花洲外片帆微”,这七个字读起来还是很美的。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散花洲是一个地名,散花洲的江上看到片片白帆,和第一句当中的飞鸟白鹭相得益彰。构成了青山绿水当中白颜色的色彩之美。




下片当中的扩充就像是添加的形容词一般。写这个渔夫“相随到处”的“青箬笠”。与斗笠相伴的是绿蓑衣,更加细致地刻画了渔夫的形象,也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渔夫的惬意生活。


抓住一首唐词,加上15个字就成就绝世名篇,苏轼何乐而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2:00 | 只看该作者
岑参最神乎其技的七绝唐诗,前几句并无新意,最后一句却出神入化
2019
08/22
20:0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盛唐诗歌的豪爽志气,很多都是依靠边塞诗来展现出来的。那个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都是昂扬的斗志,都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姿态。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描写边塞壮丽的风光,却也把边塞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出来。




而这些诗人对于在当地戍边人们的心理,把握得更是非常准确,延续了《诗经》当中的征夫之苦的文学传统,极大地拓展了唐诗的表现境界,也赋予了这些诗歌以厚重的悲壮感。


岑参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著名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我们中学时代必备的唐诗作品,也是最能够代表他诗词风格的作品。




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唐诗也是他的经典之作,不过就可以称得上是他最神乎其技的七绝唐诗,前几句读来并无新意达,最后一句却出神入化。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这首唐诗就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崔子还京》,单纯看这个故事的题目知道,只不过这是一首送别唐诗。不过其中却有着深厚的意境之美,但是前几句读来并没有什么新意。




诗歌的一开始是一幅剪影,是人知道好朋友崔子要返回京城特来相送,内心也非常激动。“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诗人骑着马独自从西方那远在天边的地方归来,扬起马鞭急切地赶路,好像是和鸟儿在争先一样。


岑参为什么会如此激动?为什么要如此急切地与朋友相见?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很舍不得朋友,体现两个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心中的苦闷。他在边塞已经待得够久了,如今却没有机会回到京城。




要知道这个诗人曾经写出过“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诗句!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这个是人对于边塞之行有期待,但同时也怀揣着对故乡的依恋。


“送君九月交河北”,第三句写的是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最后一句是在前面三句的铺垫之下,情感一下子爆发出来。“雪里题诗泪满衣”。


前三句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新意。只不过就是为了表达诗人敢来和朋友送别的心情。单最后一句写自己告别之后的泪流满面,抒情意味非常浓厚。




诗歌并没有直接写自己是多么不舍的朋友的离开,也并没有直接写自己是多么的思念故乡,以至于想要回去,而是借助自己情感的爆发“泪满衣”,非常形象地抒了一把情。而这一句也是那个时代的边塞诗人最为真切的画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2:15 | 只看该作者
无须死记硬背,10分钟教你推导近体诗平仄格律
2019
08/23
09:48
梧桐树边羽飘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格律诗的格律表其实不需要死记硬背。


格律诗有四种平仄基本格式,即“仄起不押韵、仄起押韵、平起不押韵、平起押韵”,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这四种格式是针对格律诗首句分析得来,而整首诗的平仄关系是根据“对”、“黏”的规则进行推导即可。


我们用五绝举例,具体讲解一下如何进行推导,大家学会这一套推导方法(一二句相对,二三句相黏,三四句相对),应用熟练,根本就不需要去背平仄格律表。


仄起不押韵


我找个例子结合着讲第一种格式啊,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看首句平仄“仄仄平平仄”,这个是属于仄起不押韵的写法。我们说到的首句平起,仄起都是指首句的第二个字,首联首字是可平可仄的,这里“白”字为入声字,以仄音入韵。


格律诗的韵脚采用平声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都一样。




我们来看第一种格式下整首五绝的具体平仄推导。


“仄仄平平仄”,第二句平仄要跟第一句完全相反,“平平仄仄平“,再根据“黏”的原则,第三句要和第二句发音相似,但是不要押韵,一般最后一字就会选择仄声,对应的就可以推出第三句的平仄“平平平仄仄”,再根据“对”的原则,第四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这就是仄起不押韵的格式,按“对”,“黏”的原则推导出四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起押韵


第二种格式仍然是仄起,但是首句要押韵,也就是说第一句结尾要改成平声。但这样一改呢,首句五个字的平仄间的关系就被打破,第一种是“仄仄平平仄”,那么因为尾字用平音押韵,又不能孤平,又不能三平尾,就只能把第三个字改了。那么第二种格式首句平仄就是“仄仄仄平平”。看例子,李峤的《中秋月》: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起句“仄仄仄平平”,那么我们按照对黏的推导原则,可以推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大家对照着诗检验下,有没有问题。第二句因为要入韵,所以跟第一句不能对那么死,只要在“二、四”的重要位置上平仄相对就行。


我们再回头看看刚刚第一种格式的平仄关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然后再看刚推出的第二种平仄关系,发现联系没有?其实只有首句的三五字平仄关系调换了一下,其它的根本就没变。所以“仄起押韵式”也是不用背的,两种格式只是稍微变化了一点。




平起不押韵


举例子看第三种格式,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我们直接把平仄标出来: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里要注意第一句的平仄“平平仄平仄”实际上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又称“鲤鱼翻波”,是合律的,我们按照“平平平仄仄”进行格式推导就可以。


关键来了,我们不要孤立看问题,我们再把这种格式和第一种对比一下。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发现了什么没有?这就是把后两句先说,把头两句后讲嘛!


你写诗的时候前后句调整都可以的。




平起押韵


既然要押韵,那么首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啊,直接把第三种格式的首句最后一个“仄”改为“平”,同时,前面第三个字的平仄也改掉。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种格式就不举例了,大家自己可以去发现。四种格式到这里就全齐了。


总结


所以,大家只需要记住“仄仄平平仄”,第一种基本格式的首句平仄,那么五绝的四种格式全都能推导出来。律诗也是一样的。


五言是这样,七言就是往前加字,加字的时候注意平仄关系就行。


所以,近体诗的格律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有这四种基本格式。四四(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一十六,一共就十六种格式,而且完全是可以推演出来,不用劳心费力的去记。


要做到在格律中游刃有余,无他,唯手熟尔。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5:41 | 只看该作者
46岁李商隐终成牺牲品,老朋友14字唐诗,是给他最好的评价
2019
08/21
19:5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每个人到最后都会面临死亡,而对死亡之人的评价就由活着的人来完成。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几十年,究竟活成了什么样的为人,后人心中自有公论。此所谓盖棺定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每个人死亡的价值是不同的。对于死去的人来说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而对于活着的人来说,生活还需要继续。他们对死去的人的评价,是一种仪式,也是对那一段历史的终结。




古典诗词当中有不少写道悼亡的事做。对妻子的悼念、恩师的悼念、朋友的悼念等,有很多种,也产生了非常多的非常精彩的作品。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唐诗,就是李商隐的老朋友在他去世之后写给他的悼念之作。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这就是崔珏《哭李商隐》,题目当中就能够看出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诗歌一开始的这14个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是诗人给李商隐最好的评价。46岁的李商隐很有才华,可惜这成为了党争的牺牲品。满腹的才华无处施展,满身的抱负找不到现实的出口,就这样郁郁而终,让诗人感觉到非常惋惜。


在世人来看,李商隐虽有“凌云万丈才”,可惜却是“虚负”;李商隐有“一生襟抱”,但是这一辈子却是“未曾开”。对比杜甫写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商隐的命运更值得惋惜。




他本来年少成名,年少时与令狐楚家族交好,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取得了进士的职位,但是在令狐楚去世之后,他基本上就和令狐楚家族决裂。投奔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王茂元对他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还把女儿嫁给了他。但就是这样的一种历史事件,把他拖进了党争的漩涡之中。




令狐楚家族和王茂元家族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派别,而李商隐就处在夹缝之中艰难度日,这使得他根本没有机会出人头地,而且更成为两派斗争中的牺牲品。


这一点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后来《大宅门》当中的白家老二白颖轩,整个故事的起源就在于他给王府格格把脉而引出的。实际上他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可惜的是成为了白家和王爷府两大家族斗争中的牺牲品。电视剧后来借白景琦的口说出父亲“一生襟抱未曾开”,还是很贴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5:46 | 只看该作者
王维不仅诗写得好,人也长得好,被公主相中,科举直接被评为状元
2019
08/22
08:15
无风起念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之人,尤其是在唐宋期间。在这段岁月中,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出现了许多文豪和诗人,比如王维便是其中之一。世人大多都知道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但实际上,王维也是一名状元,不过,王维的这个状元却是“活动”而来的。




刘先澄向人们介绍,唐朝的进士不好考,因此当王维考试之前听说当朝名士张九皋也打算考试,并且拿到一封太平公主名义写的推荐信,呈给长安的主考官了之后,他很担心自己在长安考试的名次,于是去找岐王想办法。


岐王跟王维的关系不错,再加上王维长得很不错,因此岐王便同意帮忙了。岐王让王维精心修饰一番后,将他带到了九公主府,说是献酒乐。王维不仅长得好看,并且还很有艺术细胞,因此,当王维演奏了一曲哀切的《郁轮袍》之后,本就对王维外貌心生好感的公主更加高兴了。




在这种时候,岐王趁机说,这是位书生,不仅通音律,而且诗作也无人能及。公主听了之后,感到无比的惊异,当即要了王维的诗作品读。公主本来就是一个学识不错的人,至少是懂诗的,因此读完了王维的诗之后,她更加吃惊,因为王维写的都是她平常爱读的诗。之前的她,读完了这些诗作之后,还以为是古人的佳作。




既然公主对王维有了好感,她也不是一个娇羞的小女子,因此自然是需要表现出来的。于是乎,公主马上请王维换上正装,并让她坐到贵宾席。在后面的时间里,王维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大施个人魅力。看时机成熟,岐王便漫不经心说明来意,公主也答应下来,愿意为王维的长安考区解头之名“尽量使劲”。解头,相当于后来的“解元”,也就是乡试第一名。




公主也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不久之后,她便将京兆府主考官招到府中,让婢女传话,将解头换成王维。京兆府的主考官自然是不敢得罪公主的,同时他也不是公正不阿之人,而且这对他而言也不错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因此便照做了。就这样,王维当上了解头。


不过,王维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因为在后面的科举考试之中,公主是没有办法进行暗箱操作的,但是王维依旧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第二年春天的省试中被点成状元。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5:57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悔”的经典宋词,年少时只觉得简单,读懂已经人到中年
2019
08/21
20:0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诗词向来都是以抒情为主的,所描绘的都是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故事下的个人的感触。


看到美丽的景色要写诗,人生种种的不顺利也要写诗,离开亲人、思念故乡要写诗,好朋友送别也要写诗。有的诗歌是为了祭奠亲人,有的诗歌是为了表达同情,有的诗歌也在写自己怀才不遇,还有的诗歌就是为了表述自己的“后悔”。




人的旅途是一个顺向的生命历程,选择了不同的路,就没办法选择另外一条路。而对于当时的这个选择,唯有在之后才会知道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了皆大欢喜,而如果是错误的,只能是后悔不已。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样一首宋词就是宋代诗人贺铸的《踏莎行·杨柳回塘》,其实就是古代诗人优雅的在表达后悔这个字词的意思。而这种后悔的意味主要集中在诗词的最后14个字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当年不肯在春天的时候开放,如今却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这一句诗词可以引申出很多的意思。当年不肯嫁给那个一心爱着自己的人,到如今年老色衰却再也找不到年轻时代的爱情。




当年明明可以选择一条更好的道路,有更好的职业生涯,却不料当初选错了路,以至于今天后悔不已。


这种诗词原本是写的荷花,有意思的是,整首诗词当中没有一个字写的荷花。诗词其中也只不过是有“红衣脱尽芳心苦”这样子词来隐喻荷花存在的形式。


荷花就是这样的一种花朵,在百花竞艳的春天它也并不开放,夏天开放也已经是比较晚了,还是在秋天来临的时候,更是受尽秋风之苦。莲叶片片凋落,莲花更是本来娇嫩,却要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词人之所以写荷花“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就是在隐喻自己的人生选择。想当年孤高自傲,人到中年却变得无可依靠,他内心也是悔恨不已,就借用荷花的遭遇来写自己当时的选择,字字都是悔恨。


年少时只觉得是一首写荷花的古诗,读懂时却已经人到中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6:11 | 只看该作者
跨越时空的相遇:李白诗歌在德国的传播
2019
08/22
04:12
光明网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深度解读】


作者:张杨(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中国与德国,相隔数千公里;盛唐与公元19世纪,其间横亘着千余年。而堪称唐诗艺术高峰的李白诗歌,却通过近两百年的译介历程,跨越时空界限,西传德意志,在异质文化中不断激起共鸣并受到关注。现在,让我们随着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走进这徐徐展开的传播史画卷,去探寻和感受这场跨越时空的相遇。




资料图片


传播之滥觞:零星译介


在德国,李白诗歌的传播最早或可追溯至汉学家、翻译家库尔茨和东方学家、汉学家肖特。1836年,库尔茨的《花笺:中国人的叙事诗》问世,这是中国明末清初粤调木鱼书《花笺记》的首个德译本。在其旨在勾勒中国诗歌概貌的导言性说明中,就包含有对李白的简要介绍,“近体诗时期最重要的诗人是杜甫和李太白”“李太白沉溺于饮酒;其贪杯导致了他被逐出皇宫;甚至亦死于醉酒”。显然,“酒仙”诗人的形象已跃然纸上。如果说库尔茨是德国首位介绍李白的人,那么肖特则当属李白诗歌德译尝试的第一人。1857年6月18日,时任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和柏林大学教授的他在皇家科学院宣读了《论中国的诗歌艺术》一文。在该文中,肖特指出,中国的诗歌艺术可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即近体诗——笔者按)这两个时期;为向读者展示今体诗,他从《佩文斋咏物诗选》选译了数首诗歌,其中就包括李白的《静夜思》和《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海因里希·库尔茨 资料图片


虽然在传播初期,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译介零星而残缺,但“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就已经出现在了百科全书的词条释义中。例如,德国极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第八版第二卷(1833年出版)的“中国”词条中,对“中国文学”仅有差不多一页篇幅的介绍,其中寥寥数语提及诗歌,“在中国诗歌中,杜甫和李太白(公元750年)的诗特别有名。”有意思的是,这套百科全书的第八版实为“社交词典”,全名叫“针对有教养阶层的通用型德语实用百科全书”。由此可推断,在当时,李、杜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典型代表就已成为有教养阶层应了解的百科知识了,足以管窥其知名度。


传播之发展—繁荣:李白潮流


谈及这一阶段李白诗歌的传播,就不能不提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出现的两个现象级唐诗法译本:其一为德理文侯爵选译的《唐诗》(1862),其二为俞第德的译诗集《玉书》(1867)。正是这两个译本,让李白诗歌开始大规模地走入德国人的视野,并给予其翻译的激情和创作的灵感。与《唐诗》忠实于原文且注释详尽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玉书》的翻译大多极其自由,很多译诗都并未拘泥于原诗,而仅选取原诗的某个片段或场景,甚至某个意像或词为基础来进行自由发挥,从而“译”出面貌全新的诗。这类“仿作”通常与原诗相去甚远,有的甚至已很难找出其对应的中文诗了。正是在《玉书》的影响下,“仿作”成为这一阶段颇受青睐的一种译诗形式。很多不懂中文的德国诗人、作家以已有的法、英、德译文为基础,根据原诗中的母题或主旨创作出了不少德语诗歌佳作。


作家伯姆与李白诗歌的结缘就应归功于《玉书》。1873年,伯姆将该书译为德语出版,名为《译自朱迪特·孟戴斯〈玉书〉的中国诗歌》,其中收录了李白诗歌共12首。在伯姆笔下,仅20字的五绝名篇《静夜思》被改写成了一首7节21行的长诗《客栈》,将“仿作”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我在床上醒来/整晚沉思神游/在客栈。/月儿洒下白亮的光/洒在地上/洒进客栈。……抬头朝向明亮的月光/慢慢洒在我的脸庞/在客栈。……因此,我轻轻低下头/思念故土,思念友人/他们我却再难见。”


另一位作家海尔曼也正是通过接触法译版的李白诗歌才与中国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1905年,其译诗集《公元前十二世纪至今的中国抒情诗》出版,选译了李白诗歌共24首。该诗歌集的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唤起了德国人对中国诗歌,特别是李白诗歌的热情;此外,其散文形式的译文亦启发了很多作家进行翻译创作,并成为供其参考的一个重要译本,例如德默尔、贝特格、霍尔茨和克拉邦德等等。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人贝特格。他不懂任何东方语言,却因仿作东方诗歌,特别是中国诗歌而闻名。贝特格于1907年出版的中国诗歌仿作集《中国之笛》大获成功,其中包括15首李白诗歌。在导言中,他指出,中国诗歌文学在公元八世纪达到其巅峰,而唐代的李白无疑是“中国诗歌艺术中最光彩夺目的花朵”,并评价道,“李白性格自由不羁、情感充沛,既是名探险家,又是位饮者”“他的艺术既是尘世的,又是超世俗的”。让贝特格的仿作诗享有经久不衰的知名度和跨界影响力的,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1907年,马勒接连遭受命运的残酷打击。当他在这年秋天读到《中国之笛》时,被那些充满道家和神秘色彩的诗歌深深触动,于1908-1909年间从中选择了数首译诗稍作修改后配乐,创作出流传至今的六乐章交响性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涉及李白、钱起、孟浩然和王维4位唐代诗人的7首诗歌。在贝特格的第二本中国诗歌集《中国桃花》(1922年首版)译诗部分的前一页上,有“谨纪念古斯塔夫·马勒,《大地之歌》创作者”的字样。就在此前11年,马勒因病离世,但他留给世人的,却不仅仅是诗歌与音乐相得益彰的典范,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勒《大地之歌》专辑封面 资料图片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正处于工业化迅速推进和社会急剧转型的阶段,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欧洲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欧洲文明,不少欧洲学者,特别是德国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以中国为代表的遥远东方,试图“借中国智慧,释自身焦虑”。在这一背景下,李白诗歌因其浓郁的道家色彩、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鲜明的人文主义情怀和跨时空界限的普世价值而备受关注和推崇,甚至变成了一种时髦和潮流。像海尔曼、贝特格、克拉邦德等的诗集不仅一时洛阳纸贵,而且在当时广为流传的李白形象——放荡不羁的天才诗人、皇宫中的宠儿、豪饮者、“流浪骑士”——还为德国的文学创作,乃至整个文艺创作都提供了灵感:霍尔费尔德1910年在《青春》上发表的“西施的美妙花园”,写的就是李白笔下所歌咏的那位西施;西默斯于1920年在《笛子》上发表了“李太白之歌”;克莱门斯男爵创作了一部名为《李太白:皇帝的诗人》(1920)的歌剧,不一而足。


在译者层面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仿作”译者之外,不少德国汉学家也投身于李白诗歌翻译和研究。佛尔克《中国诗的繁盛时期》(1899)第四章“李太白诗歌选”中选译了李白诗歌共36首,所选之诗在他眼中都是“最美和最新奇独特的”。此外还有例如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传”的重要功臣卫礼贤、于1924-1937年间在北京大学德文系任教的洪涛生。


传播之成熟:系统而深入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中德两国建交以及两国在各层面互往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德国汉学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有关中国文学的文本和文献资料。不少新生代汉学家都将译介和研究重心放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继续从事中国古典诗歌译介和研究的学者屈指可数。尽管如此,就译介和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李白诗歌在德国的传播和接受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代表非汉学家德博莫属。他对遥远东方的着迷肇始于与汉学的亲密接触。在其汉学研究生涯中,德博一直对中国诗歌怀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对“诗仙”李白更是青睐有加。从诗作数量来看,李白是他译介得最多的诗人;此外,他还出版了一本专门的《李太白诗歌选集》(1962),分乐府诗、古风、古体诗和近体诗、序这四部分呈现了自己的李白诗歌译作共56首;此外,在长达16页的导言中,还对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特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由于德博同时亦倾心于德国文学,倾心于“自在”的诗歌创作以及语言之美,因而通过其译作常常能看出这位汉学家游刃有余驾驭德语进行诗歌创作的功底。也正因如此,德博的译文既能准确达意,又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中国唐诗的语言和形式特色,可谓在翻译技巧上独树一帜。


此外,当代汉学家和翻译家吕福克师承德博的翻译风格,也为李白诗歌在当代德国的译介作出了不小贡献;那位因庞德所译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最终被汉学改写人生轨迹的汉学家、翻译家、诗人顾彬,则在阐释和研究方面亦推动了李白诗歌在德国的传播。


从东到西,以其诗歌为载体,诗仙李白远游德意志。这场跨越时空的相遇,亦是一场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文化之间的相互镜照与互动阐释,虽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少错译和误读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成果一方面在时空上延长了作为民族文学瑰宝的李白诗歌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为李白诗歌作为世界文学珍贵遗产而大放异彩添助了一臂之力。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2日 13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6:21 | 只看该作者
美好都在这八首古诗词里,期许着与金秋相见
2019
08/23
00:0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立秋过,处暑至,对于秋天,其实从第一片落叶开始,就已经让人期许着与金秋相见。若要寻得最美处暑,不如一起穿越到古诗词中去探个究竟。




长江二首


宋 苏泂


其一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早秋曲江感怀


唐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后风雨


宋 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 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 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七夕处暑


清 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闲适


宋 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处暑前三日


胡茂文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1:57 | 只看该作者
诗豪的这首诗,后两句是千古名言,奠定了牡丹“花王”的地位
2019
08/24
10:22
小珏说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我国目前没有确定国花,但在多次网络投票中,牡丹的得票率总是居高不下,显示出中国人心目中的牡丹情结。牡丹花原产于长江与黄河流域各省山间或丘陵中,因为被发现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之后,被大面积地家养,并且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品种,影响力越来越大。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培育牡丹,至少在南北朝就开始了,所谓“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讲述了它的风采。在清末的时候,牡丹就被视为当时的国花,然而,它作为鼎盛而耀眼的时代,还是在繁荣昌盛的唐朝。




我们不能亲眼看到,在牡丹花开时的洛阳,人们是如何竞相奔走,在盛世时欣赏着娇媚硕大的花朵。我们却能在唐朝人的诗歌中,领略那种“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轰动场面。李白在《清平调》中也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可是,最让牡丹成为花中之王的,还是刘禹锡的《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这一首七绝之中,一口气写下了三种花。不过,刘禹锡没有对牡丹花进行一个字的正面描述,而是先点出了其它两种花的不足:庭前的芍药虽然艳丽,但是格调不高;池塘边的荷花虽然明净,却缺少了热情。这两种花,也是无数文人曾经歌咏的对象,但在刘禹锡的心中,却喊出了唐朝人的内心冲动:只有牡丹花,才是国色天香,才是最美的花,盛开的时候,可以轰动全京城。


在此处,刘禹锡其实还使用了一个典故。在唐朝之前,芍药极具观赏价值,但在唐朝之后,特别是在武则天时候,不知道是因为变异,还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原因,芍药的颜值大幅度下降,而牡丹花却日益娇艳。




这不是小珏的胡说,北宋时的文人王禹偁在《芍药诗序》中,就表示“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 。因此在牡丹确定花王地位的时候,人们将芍药比作“近侍”。


芙蕖就是莲花,也就是荷花。提起它我们就会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而它确实给人以高洁的形象。但是,荷花生在池塘中间,只能远看而不能近玩,纯洁之余也给人寡情的感觉。这不是热情洋溢、胸怀广阔的唐人所喜爱的花卉。




在前两句之后,轮到牡丹出场时,可谓是话锋一转,诗人将全部的聚光灯都投射在牡丹的身上。它是全场的焦点,立即将前面登台的芍药和芙蕖比了下去。一个“唯有”,一个“真”字,将刘禹锡对于牡丹的热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出来。


这种偏爱,虽然带有感情色彩,虽然贬低了其它两种花卉,但是作者将艺术化的美感融入自然美之中,显得那么自然。最后一句更是让这种热情达到了顶点,只要牡丹花一开,全京城的男女老少,不分贵贱,都要驻足观赏,欣赏这全天下最美的景致。一个“动”字,将原本静态的诗全篇盘活,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人头攒动,万人空巷的场景。在诗中能让人产生画面感,想象力,这就是一篇伟大的不朽之作。




唐朝人重视牡丹花,看到它的富贵荣华,就像看到了国家的兴盛强大一般。他们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赋予了牡丹最为强大的传承力,而刘禹锡的这首诗,更是奠定了牡丹“真国色”的地位,奠定了牡丹“花王”的地位。从此之后,但凡看到牡丹,没有人不会在心中默默念着这首千古名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4:44 | 只看该作者
李白很用功,杜甫重友情,韩愈爱絮叨:唐宋诗人逸闻趣事了解一下
2019
08/24
07:07
文汇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唐诗和宋诗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诗歌的两种精神志趣,也构成了中国古人的两种艺术境界。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以及两者的特色,数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这持续数百年的争论,不仅使唐宋诗歌各自特色得以彰显,也推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日前,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和四川大学周裕锴教授做客上图讲座,以“唐风宋韵——漫谈唐宋”为题,通过讲述诗人的逸闻趣事和生平事迹,带领人们直观感受唐宋诗超越时空的魅力。


说到唐诗,不得不提李白和杜甫,他们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尊为“诗圣”。陈尚君透露,杜甫和李白留存下来的诗在唐代所有诗人中分别排第二位和第三位。杜甫存世大概1450多首诗,李白存世大概1000余首。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李白比杜甫年长12岁,两人还有过一年左右的同游。杜甫生前至少有20多首诗在回忆和李白的交往,但是李白似乎忘记了这段经历,过后鲜少提及。这是两个人的性格差异使然,李白具有享乐精神,而杜甫相对比较循规蹈矩。对于李杜二人,后代诗人也各有偏向。比如,王安石对李白的诗评价很低,他说李白的诗十有八九写的是酒与妇人;而欧阳修正好反过来,他是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


而就两人的诗歌创作技法,周裕锴认为:李白是既往,杜甫是开来。李白的诗里面乐府诗特别多,他继承了汉魏六朝的乐府,可以说把古体诗推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而杜甫创作了许多近体诗,他的律诗写的特别好,还有七言歌行都是开了后来的法门,是中国古代诗歌转折的一个最关键的人物。


在许多人眼里,李白是个天才,作诗信手拈来便是,但陈尚君在研究中发现,李白其实是一个特别用功的人,他把《昭明文选》(六十卷)这样的大书从头到尾拟撰了三遍,详尽体会各种文章的做法。另外,李白写诗过程中也是反复斟酌、反复修改,好多诗作都是几易其稿。




相比唐诗,宋诗的存世量要大得多。据统计,唐诗存世量总计五万余首,宋诗如今的存世量在25万首到30万首之间,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以北京大学编的《全宋诗》为例,从出版到现在才20多年,新的整补已经出版了十数本。


研究宋诗,韩愈是一个关键人物。韩愈在写诗的时候很特别,如果韵部的字很多,他喜欢从这个韵部跨到那个韵部,一个韵部之中字很少。他认为所有的字都是可以写成句子的,所有的字都可以押韵的。所以,韩愈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从司马迁以后,对于汉语的创造力、表达能力贡献最大的文人。我们现在用的很多成语也是从韩愈笔下出来的。


当然,他也闹出过出不少笑话。比方说韩愈的牙痛他也写,大致意思是: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过了多少年以后我的牙齿还能剩几个,整首诗就在唠唠叨叨讲他的牙齿如何了。这很难说是好诗,但是韩愈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他大大地开拓了诗歌可以表达的范畴。宋诗里面就有很多学韩愈的,这也正是宋诗的精髓所在,总是想写别人没有写过的内容。




至于唐诗和宋诗哪个更好,周裕锴给出的答案是:各花入各眼。总体上来说,唐诗比较意气风发,宋诗则相对比较老成。举个例子,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充满了感性,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宋代诗人曾巩也写过一首咏柳的诗,风格跟贺知章完全不一样。曾巩这样写的:“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意思是说这个柳树,柳条还没有变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得意了。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曾巩是在借咏柳,讽刺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相比贺知章的诗作,理性的成分更多。


“这两种形态的诗都有它的价值。”周裕锴表示,钱钟书就曾经说过,他说世界上有两种诗也有两种人,一种就是唐诗一种就是宋诗,唐诗叫风神情韵,宋诗以诗律见长。就是一个人少年的时候才气发扬就喜欢唐诗,晚年的时候诗律深沉就喜欢宋调,因此唐诗和宋诗应该各有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4:51 | 只看该作者
苏东坡写“老夫聊发少年狂”时才38岁,为何还自称为“老夫”?
2019
08/24
08:53
无风起念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宝藏,比如诗词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在诗词领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作品,比如苏轼,便是一个高产且创作力极佳之人。




一般而言,每一位诗人的诗词中,是可以看出一些时代的痕迹的,而苏轼的作品也不例外。苏轼曾经写过一首名为《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品: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一首豪放类型的词,描绘了苏轼的狩猎生活,他带着上千名骑兵,黄犬以及苍鹰在山岗上纵横,一同饮酒。喝到了兴头上的时候,苏轼顿时有了征战沙场的感觉,他渴望着朝廷可以派他带兵去与西北的西夏军队作战。


整首词中,充满了作者的追求与抱负,也充满了他对自己年纪的感慨。而最有意思的便是开头一句话:“老夫聊发少年狂”。其实,写出这首诗的时候,苏轼不过仅仅38岁,那么为何他会自称“老夫”呢?




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人们一般可以活到七八十岁,因此三十八岁便是壮年时期,是一个人事业的黄金时期。而这个时期的人,往往充满了斗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充满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因此,38岁的人,在如今的世界,定然算不上是老夫。




而在宋朝时期,虽然医学水平远不如现在,但是此时社会处于比较发达的状态,因此人的寿命也并不会太短。就拿苏轼而言,他出生于1037年1月8日,病逝于1101年8月24日,享年64岁,也就是说,当苏轼到了32岁的时候,人生不过是过了一半而言。而38岁的苏轼虽然已经度过了自己大半个人生了,但是也决定没有达到老夫的境地。




那么,苏轼为何如此自称呢?其实还有一种老,不是外貌上的表现,而是体现在内心上的。苏轼最喜欢的诗人便是唐朝韩愈,他甚至写过一首《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也是说,苏轼觉得自己还没到四十岁就已头白如雪,而这样的状态,自然称得上是老夫。或许,这是寒窗苦读以及工作带来的压力,使得苏轼消耗了许多的心神,因此身心疲惫,所以自嘲吧。




参考资料:《古今词话》、《词林纪事》、《苏东坡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5:03 | 只看该作者
格律诗是不是都要按照平仄格律来创作?
2019
08/24
10:35
梧桐树边羽飘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顾名思义,格是指格式,律是指韵律。


格式包括字数、句数这些明显可见的规则,也包括句式、文法这些内在的内容。韵律则包括押韵的规律,以及每个字的平仄音调。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规矩,就是我们说的格律体。


而严格遵守格律体规矩的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排律三种。


这就好比是把规矩画在这里,你按这些规则写出来就可以称为格律诗,如果不按这个规矩写,就是古风。这中间只有非左即右的区别方式。


那按照平仄写出来的诗就是格律诗,不按照平仄写出来的文言诗就是古风,白话诗就是现代诗,各有各的身份区别,根本就谈不上不按平仄写的格律诗。




有朋友肯定会说,为什么在唐朝会有那么多平仄不严合的诗也归入了绝句,律诗?因为平仄一说是在则天皇帝时期提出来的,近体格律诗的规则也是在这以后慢慢严格、规范化。而平水韵是在宋朝时期根据唐韵整理而成,虽然一脉相承,但是发生发音平仄变化也非常正常。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格律体的规范问题。初唐、盛唐之时,本身格律体也在归纳进化之中,出现不符合平仄格律的诗是极为正常的。而近体诗就是在诗歌大发展时期精中选优出来的发音规则下的诗体,所以,唐宋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类格律体出现。不过后人在整理之时,对这些半律半古的诗都另外总结命名。


如一二句,三四句相对,但是二三句失粘,这个就好像腰断了,就命名为“折腰体”。如首句用韵宽松,可以窜韵,就叫“孤雁出群格”。




这种方法,是归纳总结,并不鼓励后来者这么做,这是前人在格律未成熟的情况下的各种实验之作,在格律体成熟之后,“折腰体”这种现象基本上就不会发生了。本身我们将它划到古体诗中也没有问题。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好诗吗?当然。可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平仄关键位置是“仄平仄”,按照格律诗要求,第三句平仄要相黏,但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二四六位置是“平仄平”,是相对的,这其实就是出律,古人称“折腰体”即是。


其实我们要简单些看的话,这就是一首七言古绝,不算格律体。


但这会影响这首诗在中国诗词史上的崇高地位吗?绝对不会。




所以,前人不叙。我们今天如果写格律诗,不存在有不按平仄的格律诗一说。要么是按平仄来的近体诗,要么就是不按平仄来的古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5:48 | 只看该作者
王国维最扎心的一首词,面对离别不能坦然,意境之逼最精美宋词
2019
08/23
22:10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国学大师。不管对于诗词,还是对于文字学、考古学,包括诗词绘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他自己不光写下了《人间词话》等论述经典诗词的词论作品,还付诸实践,自己写出了很多精彩的词作。




我们今天读他的那些经典作品。如果隐去时代和作者,我们并不觉得他和那些精美的宋词存在多少的差别,可以看得出他的文学造诣非常之高。我们在他的世界当中可以寻求到诗词原本的意味。


古典诗词当中对于离别不能坦然相待,到了王国维的送作品当中,同样也是如此。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这对于手持作品就是近现代王国维的《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全文笼罩着一种伤感的情绪。从所用的字眼当中也能够看出,这是一首继承古典诗人对离别的伤悲感触之后所写出的经典作品。


这首词堪称是王国维最扎心的一首词。即便是距离宋词过去上千年,但是面对离别依然不能坦然。他继承了柳永、苏轼而来的诗词文学传统,所创造出的独特萧瑟的意境,更是直逼最精美的宋词作品。




开篇就是一副凄冷的画面。“满地霜华浓似雪”,满地都是霜雪。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人们告别“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真可谓是字字凄冷,字字充满凉飕飕的意味。此时“一曲阳关”响彻在这人们的耳旁,让人们意识到这是离别的场景。


古人写离别最常用的意象,一是杨柳,二是青草。杨柳的折柳送别成为习俗,芳草萋萋更是代表着送人远去的满腹惆怅。“换尽天涯芳草色”,青草已经变得枯黄,毕竟已经是秋末了。“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但是回家时深深的车辙,依然是他来时的模样。




“人间第一耽离别”,这一句直面离别,但是并不能坦然。全文的诗词悲苦,都在这几个字当中有所体现,让我们一下子就想起柳永的那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王国维的这首诗词当中自然有送别的意味,但是他还有另外的感触。他为什么要告别朋友回到故乡?就是因为他的父亲去世。此时和朋友告别感到悲伤,回家和父亲的诀别不也是人生最大的离别?




这样的诗词背景实在是太扎心了。但是其中凄冷的意境之美却直逼最美的宋词,体现出了王国维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和诗词造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9-8-25 16:11 | 只看该作者
唐诗宋词里的十三杯酒,今夜可否不醉不归?
2019
08/25
00:0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千百年来,或浅酌,或豪饮,或脸红微醉,或烂醉如泥,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绝妙诗词。




独酌第一杯:花间对影交相欢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邀饮第二杯:醇醪生色暖暮雪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对饮第三杯:离情三叠成绝唱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宴饮第四杯:激越铿锵写悲壮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小酌第五杯:浓墨淡染画烟雨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醉饮第六杯:共月神交舞清露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曲侑第七杯:花落燕归伤春衰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愁浇第八杯:独倚涤愁化思泪


《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闷饮第九杯:良辰美景奈何天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痛饮第十杯:红衰香散情难寄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清酌三连杯:醉梦花阴声孤凄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陆游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刘禹锡说“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愿你有醇酒芬芳,也有诗意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9-8-25 16:25 | 只看该作者
本是主人却成过客,宋代最后一个词人,一首词24字多少凄凉
2019
08/24
20:40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古代文学的经典形式都和具体的朝代密切相关,比如说大赋,只有在汉朝才体现出它的品格;比如说诗歌,自然唐诗是最好的;又比如说词,那宋词的精美无可超越。




不过对比唐诗更加追求意境之美,宋词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尤其是南宋末年那一段历史,意味着文化的断层,给这些传统的词人带来了非常大的震动。他们把国破家亡的人生感受书写到诗词当中,成就了一首首精美,但是却又非常凄凉的作品。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这首宋词就是宋代词人张炎的《清平乐·采芳人杳》,作者张炎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在所有的《宋词三百首》的版本选编当中,这个词人都是最后一个作者,堪称是宋词的终结者。他和蒋捷周密等人被誉为宋末四大家,所写出的诗词更是有国破家亡之感。




在南宋末年那一段时间,张炎祖祖辈辈都居住在临安城。可惜后来国破家亡,他也被迫抛家舍业流浪天涯。终于在天下大势都已经安定之后,他又重新回到京城。这里曾经是他的故乡,如今他却在这里变成了一个过客。如此悲情,但却是他的命运之殇。




整首诗词读下来,我们总觉得写的是秋天,但其实下片当中的燕子意象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春天。就如同杜甫笔下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诗歌当中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但是给诗人带来的感触却非常的悲伤。


诗词一开始的凄凉就已经展露出来。“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采集花草的姑娘都已经无影无踪,而诗人也失去了游山玩水的心情。春天本来是非常美好的季节,有诸多的景色可以慢慢的欣赏,可惜“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上片已经笼罩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下片更是词人情感爆发的起点。他先是看到天边的燕子,想到今天自己的漂泊不觉间感慨。“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去年的燕子都已经飞回到了遥远的南方,今年飞回来的燕子又会在谁家的房檐下筑巢?


写的是燕子,隐喻的却是自己。曾经这里是诗人的家,可惜现在他就成了一个过客。物是人非造化弄人,而在这样一个季节,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之下,“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千万不要听这夜晚的春雨。




此时的春雨可不是滋润百花开放的,而是吹得遍地落红。而这春雨也更像是时代的变革,诗人自己的身世就如同那花朵倍受摧残。下片24个字,引用的燕子和花朵的意象,其中蕴含了词人多少悲凉?


词人是宋词的终结者,也是宋词发展到最后最出色的代表作家。从他以后宋词真正的开始没落。中国古典的文学形式逐渐被别的形式所期待,属于诗词的时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9-8-25 16:37 | 只看该作者
字字惊艳!28字写雪景经典之语,最后的典故更是用得恰到好处
2019
08/24
21:3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春花,夏荷,秋月,冬雪,这是季节变化当中最美的景色,也是最能够吸引诗人的目光的。诗人们把这些意象写点诗歌当中,我们就能够明白是什么季节。




正如之前在一篇文章当中所写的,在那个缺乏屏幕的时代,人们更愿意把目光投向于现实的世界当中。不管是山川景色,还是田园风光,不管是春花秋月,还是夏天的荷花,冬天的雪花,都能够在诗歌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这首诗歌就是唐代诗人戎昱所写的一首《韩舍人书窗残雪》,古典诗词当中写到雪的诗歌有非常之多。但是大多数都在描绘雪花的洋洋洒洒,或者雪花的晶莹洁白,甚至于用雪花来表达自己内心高洁的追求。


但是在今天的这首古诗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对雪后初晴残雪景色的描绘。在经典诗词当中,这样的现象是并不多见的,不过却也赋予了这首古诗以独特的美感。整首古诗虽然只有28个字,但是字字精美。




诗歌的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此时的天气是“风卷寒云”,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雪,今天终于要放晴了。呼啸的寒风卷走了天上的乌云,还给这个这一片大地无比清朗。


“江烟洗尽柳条轻”,下雪所带来的烟气一扫而光,天地间的苍茫再也没有了。而且昨天晚上下雪时产生的暮霭,更是在寒风当中消失不见。寒风还吹动柳枝,下雪的时候柳条上也积攒了厚厚的雪花,但是风吹过,雪花全部掉落下来,更赋予了它本身的轻盈。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最后的这两句是写的雪过天晴之后,留下的遍地残雪。毕竟下了一夜,早晨的时候也无人打扫。想来这个房间的主人,昨天晚上秉烛夜读的时候,也能够借着雪花的光芒,彻夜苦读。


其实最后的一句用到了一个典故,但是却了无痕迹。我们之前都应该懂得映雪夜读的故事。晋代的读书人孙康读书非常刻苦,而且家境贫寒,夜点没有灯光,就靠着雪花反衬出的光芒,夜以继日地读书。诗人把这个典故用到这里。显然是在极力的夸赞韩舍人夜读的勤奋。而且这首古诗用的这个典故可谓是入了化境,丝毫没有雕琢,恰到好处。




这首古诗对于雪景的描绘可谓是用心良苦。他抓住了雪厚风吹的细节。风卷残云,吹落柳条上的积雪,这些细节都描绘得非常细腻。而后更是运用这样一个历史典故,来比喻读书的辛苦和勤奋,也绝对是精彩的之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08:4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读古诗词?这25句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2019
08/26
00:0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古诗词是一份珍宝,流传千年,传承的中国人情感、风骨、气度。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下面25个回答,一定有能触动你的。


1.


大概就是为了思念爱人的时候可以对她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而不是只会说“呜~我好想你,啥时候才能见你啊”


知乎@Carmen Leung


2.


因为从古自今,我们对美好的期盼始终如一,我们和古人的精神链接并没有断裂。


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词语形容。体察万物的敏锐,拨开云雾的格局。


知乎@闪火3ho


3.


总而言之, 学习中国诗歌,既继承了中华文化遗产,又能享受读语言之美,还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诗,会让你不苟且在现实的无奈,还憧憬着美好和远方。


知乎@王一鑫


4.


让我不孤独。让我感受更高级的快乐。


知乎@羊大爷




5.


诗词使人浪漫,心静,通达。


知乎@雨亭


6.


我们之所以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精致有趣,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则是充满激情的。毋庸置疑,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电影《死亡诗社》


7.


毕业的某一次,我一个人在宿舍。无聊喝着闷酒,本来就不能喝酒的我,一下就微醺了。熄灯后,月光直撒在我的脸上,地上我的影子也甚是孤独。


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呐。。。


知乎@钟敏瑶


8.


等你老了,你的孩子拿语文课本来问你的时候,不至于让你太尴尬。


知乎@Feather-wit


9.


中国古诗词构筑起了我们所有人最牢靠的集体意识,中国古诗词也让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空间取得了最大的公约数。


——杨奇函


10.


要是生个女儿,让她懂一点古诗词总是好的,这样当她长大后有哪个中二文艺青年古风爱好者为她写“诗”的时候,她脑子里就会萌生出一种“这什么玩意”的想法。


要是生个儿子,让他懂一点古诗词总是好的,这样当他长大后,给姑娘写诗不至于让人家脑子里萌生出一种“这什么玩意”的想法。


知乎@莫晓柒




11.


孔子说过的:“不读诗,无以言”,如果没有背过诗的,你的语言表达就会非常贫乏。什么都是只会用“好”字来描述:东西好吃,风景好看,游戏好玩。。。想要表示好吃程度的不同,就只有“好吃”和“太特么好吃”两种区别!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了对生活质感的感受力和描述能力!


知乎@熊管家


12.


小时候诗词背多了,长大后每一次旅行,都像是故地重游。


知乎@张方


13.


悲伤时


读诗的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你:“卧槽。”


高兴时


读诗的人:“无为快乐,不羡王侯。”


你:“卧槽。”


知乎@西羽


14.


心灵的土壤不被古典的美好占领,或许就会被杂草占领。


知乎@楚云飞


15.


背诵古诗词的意义在于:我相信,人生里,总有一段诗意在等你。所以,年少时,我们要先把诗意的种子种进心里,静待与之邂逅的美好瞬间。


知乎@卢羿伶


16.


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就是这个道理!


知乎@李陌


17.


多年后的某个时刻,某个场景却令人想起往事,纷纷扬扬间,一句早就烂熟于心的诗句忽然直击心灵。仿佛收到一个传递了太久的礼物,当你拆开它时,自己已是截然不同的大人,可那诗句带来的美好,却一如当年。“我一直在这里等着你,直到你感受到我的存在。这些美好早就根植于你的内心,是的,你发现它了吗?”


知乎@哪吒




18.


诗是讲我们心里东西的,若心里龌龊,怎能作出干净的诗,心里卑鄙,怎能作出光明的诗。所以学诗便会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


文学是人生最亲切的东西,而中国文学又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了。


——钱穆《我们如何读古诗》


19.


让一个中国人获得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知乎@匿名用户


20.


为了长大以后我们面对三千世界的无数美景里,脑子出现的不是“我X、牛X” 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知乎@流苏


21.


每一首歌和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人生,而每一段人生的背后,也许承载的是辉煌,也许承载的是失落,但是跨越千百年之后再到现在,无论辉煌还是失落,它们共同成为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自信和骄傲。


——康震


22.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知乎@胸毛爆炸


23.


你是愿意和那个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人一起欣赏落日,还是喜欢那个张口就是“卧槽,这夕阳!卧槽,还有鸟!卧槽,真好看”的人呢?




24.


台湾著名美学家蒋勋,他小时候,爸爸让他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背下了,但他并不理解诗词的意思。


他真正读懂这首诗是在巴黎留学的时候。那时候他和家里联系得很少,对家的思念却很深。有一年春天,他在巴黎看到了一棵树,树的花瓣全部飘落了,《春江花月夜》的诗句忽地一下跳入了他的脑海: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那一刹那,那句话仿佛说出了他想说的话,他一下子就懂了,而且似乎没有比这14个字更能贴切地表达他的思乡之情的了。


25.


我觉得还是视界更广,看得更远,想得不多,心不浮躁。高兴时吟一句,失落时叹一声。了解更远更远的世界,想象更多更多的生活方式!


知乎@骤雨打新菏


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结尾时的总结说: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所以无论明天你将回到哪里?身处何方?又将展开怎样的人生?不要忘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共同体会到的那份感动、那份沉醉、那份喜悦、那种振奋,那是你们所绽放出来的光芒,那也是中国诗词永恒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09:21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有很多都有“鸡”的身影
2019
08/25
00:0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有很多都有“鸡”的身影。人们在诗词中赋予鸡很多意义。




君子于役


先秦·《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是一篇来自于《诗经》的民歌,记录了一位家庭妇女,因为丈夫在外服劳役而苦苦思念的心情。鸡、牛、羊,到了傍晚都可以回到自己的窝里,而人却不知归期,真是可怜。


鸡鸣


先秦·《诗经·齐风》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


关于这首诗,很多人都争论,到底是讽喻,还是规劝,未有定论。但是,有一点不容怀疑,那就是这是夫妻两人黎明前的一段对话。妻子说,鸡叫了。丈夫说,不是鸡叫,是苍蝇在嗡嗡叫。妻子又叫他,他又抵赖说天还没亮。总之,这位丈夫各种理由贪恋暖被窝不想起床,蛮有趣的。


斗鸡诗


三国·《刘桢》




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


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


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


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


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斗鸡,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项娱乐活动。本诗中所描写的斗鸡形象,勇猛、激烈的样子跃然纸上。刘桢在建安时代,既是作诗之妙手,且又“仗气爱奇”。因此,他的《斗鸡诗》,也写得“高风跨俗”、非同凡响。“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中唐即庭中道路,正是闲人免进、公子哥儿戏乐之处。但在斗鸡眼中,却是争夺天下的鏖战之场。当其出战时,心中早已立下宏愿,定要在逐鹿“中唐”中一抖威风。


檄英王鸡(节选)


唐·王勃


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


允为阳德之所钟。


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


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


遇风雨而胶胶,最足增人情思。


处宗窗下,乐兴纵谈;


祖逖床前,时为起舞。


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


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


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


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


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


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


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


惟尔德禽,固非凡鸟。


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


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嬴氏。


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


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


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


体介距金,邀荣已极;


翼舒爪奋,赴斗奚辞?


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桀隐若敌国。


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


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


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





唐·杜甫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


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


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致酒行


唐·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新买啼鸡


宋·陆游


峨峨赤帻声甚雄,意气不与其曹同。


我求长鸣久未获,一见便觉千群空。


主人烧神议已决,知我此意遽见从。


秋衣初缝惜不得,急典三百新青铜。


怜渠亦复解人意,来宿庭树不待笼。


狐狸熟睨那敢犯,萧萧清露和微风。


五更引吭震户牖,横梃无复须元戎。


明星已高啼未已,云际腾上朝阳红。


老夫抱病气已索,赖汝豪壮生胸中。


明朝舂黍得碎粒,第一当册司晨功。


金鸡报晓


明·朱元璋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 扫退残星与晓月。


咏鸡(题金鸡报晓)


明·唐寅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


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


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1:47 | 只看该作者
诗词:有一种情,不必朝暮相见,却胜似朝暮
2019
08/24
13:48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6


有一种情,不必朝暮相见,只在灵魂深处相偎;


有一种朋友,不在生活圈,却在生命里;


有一种陪伴,不在身边,却在心间。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却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一个人在心里挂念你,无论在海角还是天边,都割不断这份牵连,你的快乐他感同身受,你的难过他格外心疼。


人生最幸运的事情,就是你想念的那个人,也在想念着你,互相牵绊,互相懂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距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


你的梦想,你的情怀,我也许无法参与,但是我可以赶走你眉头的伤悲,支持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是永恒的,是无所不在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妻子去世十年后,苏轼梦到了她。她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眼前,可自己一路行来,满目沧桑,可能她已经认不出自己了吧!


苏轼对亡妻的想念,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反而会越发浓郁,像是一壶老酒,越久越醇。


这世间,有多少相聚,便会有多少死别;这世间有多少死别,便会有多少人感同身受。


有一种爱,即使天人永隔,却依旧难以忘怀!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


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范晔。


朋友,送给别人的礼物,如果不贵重,我拿不出手。


可是当遇到你,一本书,一枝花,甚至是一枚落叶,都可以是我的礼物。


因为我知道,你明白我的心意。


朋友如酒,比酒更醇厚,更温暖,更悠久,更多情,更回味无穷。


朋友又胜过酒,温暖人生到永久;友谊长存心中留,欢声笑语梦中游。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是王昌龄委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


当时王昌龄一直被贬,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


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


培根说,“人没有朋友,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


是的,人生不仅要有朋友,也应该有知己。


真正的知己,总是互相信任,一起进步。


知己是一面镜子,能显现自己的不足;


知己是旅途的驿站,可随时停留,歇歇脚步;


知己是心灵的港湾,无论何时,可遮风挡雨。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是元稹写给亡妻韦丛的。


纵观元稹的一生,韦丛在他的生命里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最深刻的。


他将极致的深情都给了韦丛。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才会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才会轻而易举让我们深深感动。


曾经到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正如沈从文说: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即便你永远离我而去,我还是不会忘记你。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分,人和人相处,靠的是一点诚心。相信这世界有一种情,即使时光老去,经年久别;即使青春不再,垂垂暮已,也永远烙印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温暖,永不褪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7 21:48 , Processed in 0.12185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