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09:42 | 只看该作者
农历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观无量寿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思益经》说:“我投足一处,震动大干,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大是所证之法身,以法身竖穷横遍,故名大;势是能证之般若,以般若智内破烦恼惑,外伏诸魔怨,故名势;至是究竟义,即解脱德,以菩萨位邻极圣,证近于佛故名至。


大势至菩萨,是极乐世界第二顺位递补佛位的菩萨。依《悲华经》载,当阿弥陀佛入灭后,由观世音菩萨补其位;观世音菩萨入灭后,则由大势至菩萨补处成佛,掌握化权,号善住珍宝山王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09:45 | 只看该作者
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表法的区别
2013年08月16日 13:14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8人参与)
  法师讲解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这是说出菩萨的行动。这话应该要用现代话来讲,大势至菩萨跟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方法不一样。观音菩萨是柔软慈悲,大势至菩萨现的相不是慈悲柔软的相,他所现的是威德之相,人家看了他尊敬又害怕,不像观音菩萨和蔼可亲。这个菩萨看到令人生敬畏之心,这就是“震动”,我们要明了这个意思。


  “地动”之处,唯有真实的智慧才能够净化世界人心,世界是依报,人心是正报。因此,佛法就是建立在真实智慧的基础上,佛教一切众生所求的,真实智慧,而不是求别的。智慧现前,所有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不但都能解决,而且是圆满解决。所有一切的困苦艰难都从迷惑颠倒中生,智慧一开显,不迷、不颠倒了,因此所有问题统统迎刃而解。所以他行动的地方“有五百亿宝华”,这"宝华"指的是莲花。这个宝花‘庄严高显’像极乐世界,这个意思是说,他老人家到哪个地方净化这个地区,把这个地区变成也像极乐世界一样,我们今天听到这佛门里常讲的人间净土,就是这个意思。


  菩萨是不是真有这个能力?真有。真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变成极乐世界?菩萨有这个能力,奈何我们不接受,我们不肯依教奉行,那他纵然有能力也没有法子。这是佛在大乘经上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力量很大,他是相等的。心,心是能现能变,这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佛是觉悟的力量,佛是觉,觉的力量很大;众生是迷。觉的力量大,迷的力量也不小,佛说这三个力量相等,这就难办了。问题是哪一个力量,这众生力量如果跟佛的力量结合,那就行了,那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能信佛,能接受佛的教导,能真实依教奉行,这个佛的力量跟我们自己的心力结合了,那决定能够破迷开悟,就达到净化身心世界的目标。我们不肯接受,那就没有法子。这也是经上常讲的佛不度无缘之人。


  什么人无缘?不相信佛的,不接受佛的,不肯依照佛教训去做的,这些人无缘。这个地方说的是这么一个比喻,我们要是仔细想一想,这话是真的。如果我们这个世界都能够依照经典教训去做,这个世界确实是‘如极乐世界’,虽然不是真的极乐世界,也有一点像极乐世界。不必说得太多,就依《无量寿经》的教训就够了,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过非常自在圆满的生活,这真的是可以做得到的。这是菩萨行的时候。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这段给我们叙说这“菩萨坐”跟观音菩萨也不一样,前面行不一样,坐也不一样,都是显示出无比的威势,可见这个大势至名号真的是名副其实,显示出菩萨的威德。无论是行、无论是坐都是惊天动地。这个地方动,诸位要记住不是真的地动,那地动变成地震,那还得了,那不是带来了灾难?菩萨怎么会可能给一切众生带来灾害?这不可能。佛的《戒经》里面告诉我们,菩萨不但没有害众生的念头,连叫众生生一点烦恼,菩萨都不愿意做,怎么会到一个地方造成大地震,那还得了!


  这个震动是说这一方的人人心震动,是这个意思。所以这“六种震动”是比喻,比喻什么?全面的震动,不是一部分,全面震动了,取这个意思。我们现在所谓譬如说是某一个专家发表一篇言论,震撼社会、震撼世界,就这个意思。这个大势至菩萨无论是行是坐,他老人家一举一动都能够震撼这个世界一切众生的心行。因为他是真实的智慧,众生久远劫迷惑颠倒,他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所以这是全面震动的意思。


  “从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于其中间,无量尘数”。这个“尘”是微尘,“数”是数量。“佛剎”说一个上、说一个下,其他都包含在其中。这里头究竟有多少佛剎?微尘数佛剎。这是形容佛剎之多,形容菩萨度众生面之广,这个面积之广,度众生数量之多,都是不可思议的。他跟观音跟阿弥陀佛可以说是三位一体,有一个必定有那两个,不会单独一个在的;有阿弥陀佛一定有观音、势至,有观音菩萨一定有大势至、有阿弥陀佛,有大势至菩萨也一定有阿弥陀佛、有观世音。“分身无量寿佛”,无量寿佛是阿弥陀佛,分身观世音菩萨,分身大势至菩萨,“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畟塞是充满。“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这一观很庄严、很殊胜,观想什么?西方三圣遍满了虚空法界,三圣为无量无边众生讲经说法,劝他们念佛往生。实在讲很不容易观,这个境界太广,太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09:50 | 只看该作者
虚云禅师: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2019年08月09日 13:5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4人参与) 收藏本文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闰三月十四日(1955年5月5日)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闰三月十四日(1955年5月5日)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根对六尘。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对合意的,则生欢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了。


  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


  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炼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黄请说之。僧曰:“你何不修行呢?”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我们现在也是整天忙个不休息,若能学黄打铁一样,在动用中努力,又何患生死之不了呢!


  我以前在云南鸡足山,剃度具行法师出家的事,说给大家听听。具行法师未出家时,吸烟喝酒,嗜好很多,一家八口,都在祝圣寺当小工。后来全家出家,他的嗜好全都断除了,虽然不识一字,但很用功,《早晚课诵》《普门品》等,不数年全能背诵。终日种菜不休息,夜里拜佛拜经,不贪睡眠。在大众会下,别人欢喜他,他不理会;厌恶他,他也不理会。常替人缝衣服,缝一针,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针针不空过。


  后朝四大名山,阅八年,再回云南。是时我正在兴建云栖寺,他还是行苦行,常住大小事情都肯干,什么苦都愿意吃,大众都欢喜他。


  临命终时,将衣服什物变卖了,打斋供众,然后向大众告辞,一切料理好了。在四月时收了油菜籽,他将几把禾秆,于云南省云栖下院胜因寺后园,自焚化去。


  及被人发觉,他已往生去了。其身上衣袍钩环,虽皆成灰,还如平常一样没有掉落,端坐火灰中,仍然手执木鱼引磬,见者都欢喜羡叹。


  他每天忙个不休息,并没有忘记修行,所以生死去来,这样自由。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


  (来源:《虚云和尚全集》   禅林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09:54 | 只看该作者
写在父亲祭日里的感恩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安立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人尊重的长者,一直是我儿子心中最重要的人,以至于我儿子在成人礼上,特别恳请外公坐在他身边,第一个接受感恩和拥抱。


多年来,我们早已知道父亲的肺是千疮百孔、功能不全了。作为一名佛弟子,我深知引导家人走好人生最后一程的重要性。从二〇一〇年在东林寺打过佛七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对家人讲讲念阿弥陀佛的好处。每到这时,母亲都会说:“又来了,你太迷信了,太消极了,年纪轻轻的,总讲死的话题。”父亲直接就当没听到,他不想打击我,但表情就是不相信。多年来,对说服这两位有知识、“讲科学”的老人信佛念佛这件大事上,我已不抱什么希望。但是随着自己念佛修行的不断增进,还是提醒自己不能放弃,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引导他们念佛。


二〇一六年七月,父亲默默忍耐了半年,一直到我儿子高考结束,才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当时,父亲经历了破坏性提取样本的肺镜检查,不料肺炎又发作了,癌症伴着炎症,因而进入了病危状态:开始发烧,不能平躺,也无力起床,每天二十四小时吸氧气、打点滴,全天生命监测。


这时有师兄推荐我们念《佛说疗痔病经》,既然父母信不及念佛的好处,这次我就试试念经吧。我告诉他们,这部经是治疗各种肿瘤疾病的,他们依然不信。我坚持早晚两次到病房念《佛说疗痔病经》及其中的咒语,共一个小时。持咒时我会用手轻轻抚摸父亲的胸部,观想咒语放着炽盛的光芒,通过我的手传遍父亲全身。刚开始那几天,父母都是一副不屑的表情,好像女儿是个搞迷信跳大神的,隔壁病床的一家人也都以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这个女儿让父母感到不好意思,但是他们知道女儿是个执着的人,绝不会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所以没有明确反对,只是不配合。在我念经时,母亲时常来捣乱,从我和父亲中间穿来穿去,故意大声和父亲讲话。父亲则有时看电视,有时看手机,无视我的存在。医护人员来来去去做着他们的事,我坚持念我的经。我的想法是,没关系,不论结果如何,我相信释迦牟尼佛,相信佛讲的每一部经。


尽管父母不信,但意想不到的奇迹很快就出现了,念经起作用了!我念经的第二天,父亲的体温就降下来了。第三天,父亲可以平躺了,血痰也少了很多,他明显感觉身体舒服很多,精神越来越好了,可以下床走走了。从第四天开始,父亲明显配合我念经念咒了,他会放下手机,也不看电视了,静静地让我在他前胸后背轻轻抚摸。母亲也开始有了变化,当医生、护士来时,母亲会挡住他们,让他们等我念完再来。后来,母亲还会问我:“念累了吧,渴了吧?我能帮你念吗?你教我念……”


念经整整持续了一周,正好遇到周末,母亲打电话说,医生让父亲周末回家休息,这两天医生不上班,父亲也不用特别治疗,周一再来医院。我还不敢相信,亲自向医生确认这是真的。父亲已经住院一个多月了,他自己本来以为这次再也回不了家了,以为他的人生将会在医院中痛苦地结束呢。在此,千言万语化为一句: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


接下来的几天,在医院里进一步确认癌症细胞的品种,看是否有靶向治疗的药。检查确认后,医生郑重地找我谈话,更像是宣判。医生打开彩色诊断书,告诉我,父亲确诊是肺癌晚期,身体里有两种癌细胞,而且都是野生品种,没有相应靶向治疗的药可以用。而我们一家人都反对做化疗和放疗,也反对动手术,所以父亲只有一种治疗方案,就是免疫系统疗法,意味着只有加强营养,尽量保存免疫力,多活一天是一天。出院的时候,医生竟然开不出给父亲用的药,只是交待我们,如果父亲开始疼痛,再来找他开止痛药。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父亲自从出院以后,一直没有出现过癌症病人各种疼痛的症状。七年以来,父母虽然不明白念佛念经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但这次念经减轻了父亲的病痛,他们还是相信了念佛念经有好处,能治病。我就趁热打铁,告诉他们,念经比较复杂麻烦,念阿弥陀佛比较简单,效果一样好。于是他们每天早晚自己念一念,身体稍好的时候,父亲每天还可以出去散散步。但父亲总是忘记自己已经是癌症晚期的病人,两人念佛也总是有一次没一次的,不够认真。我还要时常监督他们,像幼儿园里的阿姨哄小朋友一样,告诉他们“身体是自己的,不能靠别人念,自己念自己好,别人念别人好”“要长寿,就要多念佛”“我们的真实生命要移民到好的地方去,也要多念佛,请阿弥陀佛来接引”等等。我也教他们回向:“愿弟子在世时病苦减轻,有生活品质;离世的时候,恳请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弟子往生极乐世界,感恩阿弥陀佛!”就这样,父母念佛的习惯一点点逐渐养成。


二〇一六年十一期间,我再次去东林祖庭打佛七,也为父亲祈福。到了最后一天时,我忍不住到山上去为父亲求一支签。看着父亲每天好好的,我不免起了贪心,祈愿他能活到四年后,能看到我儿子大学毕业。然而我还是得到一支下下签,签文大概的意思是说,看父亲的外表是好好的,其实身体里面已是坏完了,不必再起延寿的贪心了。我知道父亲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接下来的冬天都不一定能过得去了。我突然感到所有的事情都要尽快计划了,于是下定决心给父亲打电话,说服他尽快皈依。我告诉父亲,我为他求了一支下下签,他的时间不多了。死亡并不是生命真正的终点,而是新旅途的开始,要如何开启光明的旅途,我们必须要计划了,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要开始了。为了使父亲更好地得到三宝加持,我希望他能尽快受三皈五戒。我问父亲:“您可愿意?”这次他很听话,马上答应了,我揪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


我回到厦门第一件事,就是趁父亲还有一点儿体力时找到了一座寺院给他授三皈五戒,寺里法师慈悲,为父亲和母亲专场授了三皈五戒。我当时担心父亲体力不支,拜佛时还在他身后放了凳子,让他随时可以坐一坐,由我代替他来拜佛。然而在佛力加持下,体重一百六十多斤的父亲在一个多小时里,每一拜都是自己慢慢认真完成的,直到结束时才精疲力尽地坐下。真是感恩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每天早晚念佛各半个小时。我时常告诉父亲,如果您对女儿有一分的信任,那么对阿弥陀佛就要有万分的相信,女儿没有能力救您,只有阿弥陀佛才能真正救您。此外,我时常问父亲,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事,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我都会替他完成。父亲心宽,总是说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心愿只有往生极乐世界。他每天还是照常回向:“愿弟子在世时病苦减轻,有生活品质;离世的时候,恳请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弟子往生极乐世界,感恩阿弥陀佛!”


二〇一七年春节后,父亲再没有出过门,咳血量也越来越多,但是一直都不疼痛,体重也还是一直保持在一百六十斤。直到往生的前一天,父亲还自己起床,自己在轮椅上洗漱,自己煮汤面,在网上和亲戚朋友聊天,早晚还念佛。第二天晚上,父亲开始有点难受了,因为身体太重,怎么躺着都不舒服,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快到了,向母亲忏悔这一生对她照顾不周,凌晨安然睡去。早上七点我赶到父母家,我让母亲安心睡会儿,我来守护父亲,带着安睡的父亲念佛。父亲睡得那样的安详,呼吸是那样的平静均匀,一点儿也不像是肺癌晚期的病人。到了八点半,在我的助念声中,父亲慢慢地停止了呼吸。强烈的悲痛化作一声声坚定的阿弥陀佛圣号,这一刻,还有什么比帮助父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更重要呢!我在佛像前燃起檀香,跪在佛像与父亲面前,专注地为父亲念佛,恳请父亲放下万缘,随佛而去,恳请阿弥陀佛慈悲接引父亲往生极乐世界。一个小时后,母亲醒来,面对父亲的往生,她坚强地忍着悲痛随我念佛。随后,有很多慈悲的法师、居士都来助念,还帮我们一家人处理各种事务。


父亲终于如愿顺利往生了,千言万语化为无尽的感恩,感恩大慈悲父阿弥陀佛!感恩护法菩萨!感恩诸位大德法师!感恩诸位同修莲友!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2:07 | 只看该作者
10首古人小禅诗,10种人生大境界
2019
08/11
07:00
读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1. 以退为进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生活中,碰到不如意时,低一低头,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即使外界认为我们是退步的,不必动摇,坚持心中的信念,退步原来是向前。


2. 山不转水转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士


从差别中来认识同一,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平安。




3. 回归自我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南宋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4. 淡定从容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唐·鸟窠


身在红尘,心在净土,滚滚红尘,只是浮生一梦。


5. 聚散随缘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自然有阴阳消长,人生有成败兴衰,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谓“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还是一切随缘!




6. 无是无非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唐·栖蟾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7. 笑口常开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


在短暂的人生中,应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不应费尽心机,舍本逐末,把时间花在争名夺利之上。


8. 闲云野鹤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宋·慈受怀深


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9. 庸人多厚福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苏东坡


聪明多被聪明误,傻人往往有傻福。


10. 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凡事以平常心看待,无事小神仙。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6:06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凡圣两忘 处闹市仍安稳自在
2019
08/11
12:18
人间福报社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金刚经讲话 4╱实相无相四果性空分第九(一)


文/星云大师


凡圣两忘 处闹市仍安稳自在


此分通过佛陀与须菩提的问答,就声闻行者证四种果位,能否动念有个证果的我相,展开了降伏证果妄心的教示。


译文


「须菩提!你以为如何?须陀洹能起这样的念头:『我已证得须陀洹果』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的,佛陀!为什么呢?须陀洹的意思是『入圣者之流』,而事实上实无一法可入,因为已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心中没有取舍的妄念,不随六尘流转,所以,才叫作须陀洹。」


「须菩提!你以为如何?斯陀含能起这样的念头:『我已证得斯陀含果』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的,佛陀!什么缘故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来』,已证初果后,还要再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才能断除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然而事实上,他对五欲六尘已不起贪爱了,只是随顺无为真如之理,在这无为真如之理中,哪有往来之相呢?因为他已无往来之相,所以才叫做斯陀含。」


「须菩提!你以为如何?阿那含能起这样的念头:『我已证得阿那含果』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的,佛陀!为什么呢?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三果阿那含,已永断欲界见思惑,与欲界已无因缘,因此不再来人间,所以才名为『不来』。但事实上,他的心中并没有来与不来的虚妄分别,因此,才称为阿那含;若他尚有证果之念,便是著了『不来』之相,就不可以称为阿那含。」


「须菩提!你以为如何?阿罗汉能起这样的念头:『我已证得阿罗汉果』吗?」


须菩提回答:「不能的,佛陀!什么缘故呢?因为并没有实存一法叫做阿罗汉,所谓的阿罗汉是断尽三界见思惑,不再随妄境动念,只是寂然如如,才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罗汉起了这样的念头:『我已证得阿罗汉果』,那么,他就是还有我、人、众生、寿者等法相的对待分别,就不可以称为阿罗汉。


「佛陀!您说我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离欲阿罗汉中第一,但我并没有起:『我已证得阿罗汉』的念头。佛陀!如果我有『我已证得阿罗汉』的念头,那么,佛陀就不会赞叹我是欢喜修习无诤行的行者。因为我并不存有修习无诤行的心相,妄念不生,行而无其所行,所以佛陀才赞叹我是欢喜修无诤行的行者。」




图说:佛光山佛陀纪念馆菩提尊者像。图/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提供


原典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不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释


本文叙述佛陀借声闻四果为喻,破除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妄念。所谓「般若实相」,乃非有相非无相,离一切相,泯绝有证果的我相、有能证的果位相,此方是为实相。


须陀洹:意译「入流」,乃声闻四果中之初果。有三种义:a.入流:谓初入圣流。b.逆流:谓逆生死之暴流。c.预流:谓得预圣人之流。此位须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当未断尽时称为「向」,已断尽方名为「果」。


斯陀含:意译「一往来」,又名「薄淫怒痴」,乃声闻第二果,其尚须于欲界的天上人间受生一次。此位除了断尽三界见惑外,须更断欲界九品思惑之前六品。当断一至五品时,皆名为「向」,已断尽第六品方为「果」。


阿那含:意译「不来」,或「不还」,是声闻第三果。此位断尽三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因此与欲界再无因缘,因此不再来欲界受生,而住于色界四禅的「五净居天」。当断第七、八品思惑时皆为「向」,已断尽第九品为「果」。


阿罗汉:意译「无学」,是声闻第四果。此位已断尽三界一切烦恼,究竟真理无得再学。含有三义:a.杀贼:杀尽烦恼贼。b.应供:智德圆满,堪受人天供养。c.无生:谓永入涅槃,不再受后有。此位须断尽三界一切见思惑,当未断尽时为「向」,已断尽则为「果」,具六神通,入无学位,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阿罗汉道:前三果都叫作「果」,为什么阿罗汉却称作「道」?因为初至三果的声闻还是有学位,尚须进趣修学,还未达到最高境界,因此以其道力所证得之「果」为名。而无学位的第四果阿罗汉,已证得般若、无为的真理,他已与「觉道」、「佛道」相近了,所以不用「果」来说,而称之为「道」。


无诤三昧:无诤,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的异名。无诤,则止息烦恼。三昧,乃梵语音译,汉译「正定」,就是入禅定之意。「无诤三昧」,就是无我人、彼此、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连真空亦无住,若有住者,即有对待,便生诤论,长系生死矣。


第一离欲阿罗汉:此专指须菩提尊者,因为须菩提是发愿修「无诤三昧」的阿罗汉,为人中第一,亦为罗汉中第一,故称第一离欲阿罗汉。




图/取自网路


讲话


从第七分佛陀以「菩提非证得非言说」,破除吾人对佛、法二相的执取;延续至第八分讲解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受持、读诵之功德胜于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第九分则从胜义谛的立场,大力驳斥有惑可断、有果可证的求取。对于第九分实相无相四果性空,我用四点来说明。


一、无惑断,无四果证。


二、离诤论,得三昧味。


三、灭习气,人中第一。


四、无想念,住寂静处。


此分通过佛陀与须菩提的问答,就声闻行者证四种果位,能否动念有个证果的我相,展开了降伏证果妄心的教示。


一、无惑断,无四果证


第九分显现佛陀善护念、善咐嘱诸菩萨的用心,不只度生──下化众生,要离相;连得果──上求佛道,也要离相,一切诸相皆不可住着。


从第一分至第八分,二乘圣人听闻般若空理,已生起回小向大的真心,只是疑惑如何在上求佛道时,能心离诸相,不住妄想?佛陀针对四果之果位说明,拔除二乘圣人断见思惑,求证涅槃的法执。


《大般涅槃经 如来性品》说:「明与无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菩提和无明,凡夫和圣贤,在真如法性海中,并无善恶高下的分别。佛陀在此引小入大,令声闻行者入般若性海,也借小喻大,声闻四果应不住证果之妄相,更何况大乘菩萨行于游化度众之事业,哪里能住着三乘十贤的阶次地位呢?


在《胜天王般若经》中,佛陀答复胜天王所问:「云何如如?」什么是真如之理时,回答到:


「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说。何以故?过诸文字,离语境界、口境界故。无诸戏论,无此无彼,离相无相。远离思量,过觉观境,无想无相。过二境界,过诸凡夫,离凡境界。过诸魔事,能离障惑,非识所知。住无处所,寂静圣智,后无分别智慧境界。无我我所,求不可得,无取无舍。无染无秽,清净离垢,最胜第一。性常不变,若佛出世,及不出世,性相常住。」


空性之理,离语言文字、智识见闻,当我们止息了颠倒妄想,就会发现最胜第一的空理和我们原是形影不离,常伴左右的。


南塔光涌禅师初次参访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来拜见禅师。」光涌恭敬的回答。


「见到禅师了吗?」


「见到了!」


仰山目光锐利地逼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我看禅师的样子不像驴马,更不像诸佛。」


「不像是佛,那么又像个什么呢?」


光涌镇静的答道:「如果有所像,和驴马又有什么分别?」


仰山赞叹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之中,再没有人可以打败你,你好好珍重!」


光涌禅师明了自性头上本无男女、驴马诸佛等凡圣净秽的差别妄相。凡圣两忘,得鱼忘筌,菩萨行道才能于红尘烈火中清凉自在。就如同圆悟克勤禅师所说:「报缘未谢,于人间世上有如许参涉交互,应须处之,使绰绰然有余裕,始得人生各随缘分。不必厌喧求静,但令中虚外顺,虽在闹市沸汤中,亦恬然安稳。」




图/取自网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0:06 | 只看该作者
“莫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白居易《护生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4:18 | 只看该作者
观自在菩萨的“自在”表现在哪十个方面?
2019
08/11
21:49
密法智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察这世间的一切法。“自在”即是“自由”,我们说他自由自在地生活,或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但这并不是佛法上所说的自在;佛法讲自在是指一个人摆脱了种种烦恼的系缚,内心没有执着。


不但如此,大乘经论里举出菩萨有十种自在——


一、寿自在:三明六通的阿罗汉在入灭前,能够随意住世一劫,但只限一生而已。菩萨的寿命要长可长、要短可短,不但随自己安排,而且是随机示现的,已无生死寿夭之相。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这就是寿自在。释迦牟尼佛也是寿自在,只要众生请佛住世,佛可以住世间一劫来度化众生。


二、财自在:菩萨所要一切所须之物,不用经营,自然可得到,这并非以神通力得到,而是过去世所修的果报殊胜,所须之物应有尽有,这就是财自在。天人心想要进食,其所想要吃的食物就现前,这也是财自在,只是其自在力有限。


三、业自在:众生随业力所转,随业力去投胎,随烦恼业习去造业,但佛和菩萨摩诃萨就不被业力所转,他们能够知道过去世的某些业因缘,跟某地区的众生有缘,可应机设化,利济自如。这与阿罗汉不一样,阿罗汉称为无生,这一生了结了生死,就进入涅槃,不再出生了。


四、受生自在:菩萨能随愿入胎,在六道中随愿到任何一道去度化有缘的众生。他的受生,并不像众生愚痴般的入胎。有些菩萨入胎不迷,住胎就迷惑了;有些入胎、住胎都不迷惑,但一出胎就迷了;只有不退转菩萨是入胎、住胎甚至出胎都不迷惑。悉达多太子就是如此受生自在,从兜率天观机缘,再决定到净饭王家中受生。


五、愿自在:凡夫有愿,难得自在做到,就成虚愿;而菩萨要做的事,必得圆满完成,随心想而做,随愿而成,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六、心自在:凡夫通常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心随境转,没有办法给予切实的控制;菩萨则不一样,能掌握自心,不被外境所转,不被贪、嗔、痴等烦恼所迷惑,于任何境界,内心自由自在。


七、如意自在:也叫做神力自在,菩萨具大神通,威力难量,要变化什么都能,要到哪里都可到,无障无碍。


八、法自在:菩萨能修行一切法,亦能演说一切法,普令众生,受法圆满。


九、胜解自在:菩萨于佛法中自得胜解,了彻胜义;亦为他说,令他普得胜解,了彻胜义。


十、智自在:菩萨具大智慧,善说法要,辩才无碍;众生爱乐,欢喜受化。


观自在菩萨即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这主要是指菩萨以慧眼观察世间的真相,心不再迷惑,身心自由自在。用经文来解释,照见五蕴皆空即是观,度一切苦厄即是得自在,所以凡是能观察真理获得痛苦解脱者,都叫观自在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向的强大力量,学佛人必看
2019
08/11
21:39
南海佛教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


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


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


不愿自己独享


而将之‘回’转归‘向’


与法界众生同享




关于回向


在民间却有着许多的说法


譬如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别人


别人的冤亲债主


会跑到自己身上去


功德分给别人了


自己就不够了


等等类似的说法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把功德回向给别人


也是破除悭贪的一种修行


心越广大,功德就越大


回向能够把功德


收拢、聚焦、稳固、放大


所以回向非常重要




顿顿讲堂


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六种:即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回有向空、回近向远。


回自向他


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于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回事向理


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由于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回因向果


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无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及‘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


回小向大


我给你一块面包,我给你一包饼干,虽然只是小小的布施,但是当我给你的时候,我心里在回向:我愿这块面包、这包饼干,能让天下的人解除饥饿之苦,获得温饱。本来只是一块小小的面包,经过我这一回向,普天之下的人都能获得这个功德,这是多么奇妙的真理。


回有向空


回向一定都有一个目标,你有目标,都是有限的,你能从有限变为无限,就是“回有向空”。世间上什么东西最大,就是“空”。虚空能包容万有;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所以“有形归无形、有为归无为”,回向的心理,等同虚空,等同法界。


回近向远


我现在做的好事,我把他回向到未来才享用,就好像我现在读书,为了将来聪明能干,报效国家;我今生的善行,不一定只在今生受益,也能储存到来生受用。所谓“心能转境”,你心中有这种意愿,必定能得到回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5:44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2019
08/11
20:46
东台市观音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东台市观音禅寺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释星云,出生于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国深,法号悟彻,其信徒常称之为星云大师。


江苏扬州(江都)人,十二岁于南京栖霞寺礼志开上人出家,是临济宗第48代传人。


1967年创建佛光山,并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其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中华学校、佛教丛林学院及大、中、小学等数十所。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


修行急务,立愿为先


我们读清朝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开宗明义就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为先。”


发心立愿,就成为我们学佛一生的修行要道了。


发心,简单地说,就是开发心地。心,广大无边,你如何开发它呢?你开发多大,它就有多大的收成。


心,好比一块田地,你开发多少,它就让你种植、生产多少,一粒种子播到心田里,就不知道会有多少收成了。其实发心的意思,用现在经营的理念来讲,就是投资赚取利润。


佛光山开山以后,又发现到,所谓发菩提心,要发觉人家比我好,我应该要很谦卑;要发觉人家比我有为,我应该恭敬服务。


我感到别人有所需要,我只是为他作一个垫脚石;我感到别人像是一棵大树,我只是一点水土的供养。


这时候发现,别人都比我更高、比我更大,我自己做事应该抱持“愈苦愈乐、愈难愈好”的心态。




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堂


实践真正的“给他”


从此,每见到一个信众,我就先想到他的需要:他会饥渴吗?我怎样提供给他喝茶、吃饭?


他想休息吗?我如何为他找寻一片树荫、一张椅凳,给他乘凉小坐?他要在这里住宿吗?我怎么样为他建筑房舍寝室?


他要阅读佛书吗?我要怎样赠送给他,让他获得受益的佛经书籍,让他增长般若智慧呢?


我也慢慢发现到,我要实践真正的“给他”,不可以贪求要他给我,所以我就立下佛光人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同时,我自己也感受到,自己待人的诚心仍然不够,真心仍然还有不足。


所以,我栽花种树,让他欣赏获得荫凉;我建筑会馆客堂,让他喝茶安住;我供奉诸佛菩萨圣像,让他恭敬礼拜。


我不觉得他受我多少的方便接待,只觉得自己还有诸多不周、不到,没有满其所愿。


我恐怕雨水淋湿,让人行路不便,就在山门口放置雨伞;我想到人进入殿堂,诸佛菩萨也没有跟他讲话,必须要有殿主、香灯师父,给他欢迎、释疑;


看到道路狭窄,行走不便,我想到应该给予拓宽;看到父母带着婴幼童前来,我设立哺乳室、提供婴儿车给予他们方便。


我也想到老人行动不便,我为他们准备轮椅代步,乃至残障人士行动不便,我设想如何让他们拥有无障碍空间的便利。




台湾佛光山


把信众当成诸佛菩萨迎接


我不认为一个信徒前来礼拜,他就是我的弟子、我的徒众,我都把他们当成诸佛菩萨迎接。


一直到现在,我虽然二次中风、手脚不便,但是有人欢喜与我照相,我总是尽量的站起来,让他知道我对他的尊重。我的发心立愿,就这样慢慢地随着岁月增长。


为了山区民众看病的艰难辛苦,我卯足全力送医疗到偏远地区;为了偏乡儿童的读书,我为他们建图书馆,增加云水书车。


挂念义工来寺院发心交通不便,我鼓励山上的徒众,要关心义工的交通往来,现在山上的大巴士、中巴士,就是这样子设立起来了。


对来山的信徒,怕他们走路辛苦劳累,我准备许多电动车,希望为老弱行动不便的朋友服务,给予他们一些方便。


我听到吃饭的板声,就想:今天的饭菜,不知道大众吃得欢喜不欢喜?满意不满意?


我听到钟声、鼓声,就想:大众听得到吗?他们能获得启发吗?


甚至后来,当我看到天上的乌云,就想:民众知道快要下雨了吗?


一到了夏秋季节,我挂念台风会不会给民众带来灾害呢?


我祈愿天上的太阳不要太过炎热,我也希望夜里的月光不要那么微弱,满天闪耀的星斗,新鲜流动的空气,不只是台湾,甚至全世界地球的人类都需要啊!




法国巴黎佛光山法华禅寺


唯愿所有众生都能吉祥


我也挂念退失道心、离开佛光山的青年,他们的生存有困难吗?我也关心海内外所有的信众,他们的衣食都能丰足吗?


所以,我要佛光山的弟子,人人都要培福修德,才能安住身心;人人都要知道照顾信徒、关心信众,储财于信众,让他们适时适能布施就好。


一般的世俗人,对于青年男女都说“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我们学佛的人,应不断地祈愿,使人人都能富乐平安。


所以,现在佛光人见面、招呼,彼此称念“吉祥”,就是在这样的提议下,时间久了,达成共识,也就彼此尊敬,互道“吉祥”了。


过去,这句话都是在皇宫王朝中呼喊:“皇上吉祥”、“太后吉祥”,现在,我希望把“吉祥”推动到普天之下,唯愿所有众生都能吉祥。




巴黎佛光山法华禅寺的释迦摩尼佛


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佛心


发心立愿,是要自我学习、自我精进的。为了让人人都能有职业,都能有顺利的人生,我都鼓励大家要“给人接受”。


我也希望所有的人自立自强,对别人不可以过分要求, 自己要做自己的贵人。


在世间上,不要有太多的贪欲,“享有”比“拥有”更轻松自在。


我普愿天下的人,你要有佛眼,看天下都是佛国净土;你要有佛耳,你就会感觉到天下美妙的声音,都是诸佛菩萨向我们说法;


你要有佛口,自然你的说话,就能给人欢喜; 你要有佛手,自然能为人间做许多的好事、善事。


最重要的,当然要具有佛心,普愿世界和平安乐,不但世间美丽, 自己的人生也就美化了。




巴黎佛光山法华禅寺的千手观音


别人需要什么,我就发心立愿


如今我已是年过九十的老人,常常有人问贫僧:“大师,你还有什么愿望没有了的呢?”我本来就没有什么愿望,所谓愿望者,都是因为感到需要而有。


我出家了,我要怎么做,需要什么,我就发心立愿;别人需要什么,要我怎么做,我也发心立愿。


你问我还有什么愿望未了?


在我来说,我还没有断尽烦恼、证悟菩提,当然还没有圆满我的愿望。


对你而言,就是你还没有随我得度,稍有一些挂念,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7:44 | 只看该作者
三年闭关圆满!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出关
2019年08月12日 09:05:34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51人参与23评论
ä¸Šä¼ å¤±è′¥


金佛寺月光洞关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金佛山月光洞,道坚大和尚在此闭关三年。(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月光洞关房前的出关仪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成都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师宣说开关法语(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道坚大和尚正式出关(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诸佛欢喜,人天共仰。(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重庆华岩寺大雄宝殿迎请法会,道坚大和尚拈香礼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则悟大和尚、身振大和尚拈香礼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大恩法师拈香礼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仁昌法师、道证法师拈香礼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则悟大和尚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身振大和尚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金佛寺监院德殊法师分享三年护关心得(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月光洞处在悬崖峭壁边,与世隔绝。(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前往月光洞的迎请队伍在岩壁和丛林中艰辛穿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ä¸Šä¼ å¤±è′¥


金佛寺护关法师三年坚守,功德无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各位保重,开始闭关!”2016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十一),道坚法师主法了华岩寺的传法大会,手机随后留下此条微信,便消失在重庆南川金佛山上的莽莽丛林中。


经历磨难种种,跨过生死障碍,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三年闭关期满,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于南川金佛山月光洞中,正式出关。


南川金佛山乃燃灯古佛道场,从唐宋尹始,这里就是佛门圣地。清代后期金佛山上出现了一位佛门大德——焕然大师,大师在重庆华岩寺出家,随后上金佛山修行,历经艰难,修复金佛山凤凰古寺,“月光朗朗照满林,龙归金山菩提现”,这是焕然大师圆寂前给弟子留下的最后遗言,其诗句中所提“朗满”二字,即为道坚法师出家法号。


金佛山脉绵延上百公里,山峰叠峦起伏,山中古树参天,道坚大和尚所选闭关之地,乃罗汉坪月光洞,处在悬崖峭壁边,与世隔绝。道坚法师闭关前,刚刚动过一次手术,身体状况欠佳。他顶住层层阻力,结庐金佛山掩关,不畏山中清苦,发宏愿闭关苦修,以身戴行,深入念佛三昧。


漫将浊手洗山泉,阅藏方知度日年。


此去蓬莱思旧路,蓠边幸遇养花天。


这是道坚法师于金佛山中写下的闭关感慨。


金佛山冬天大雪封山,气温低至零下15度,闭关山洞中阴冷潮湿,闭关房中的棉被板结成块,山中极端天气频频出现。闭关前两年,道坚法师的四肢难以暖和,风湿侵入,苦不堪言。


闭关环境虽恶劣,但闭关法师道心坚定。道坚法师终日在山中简素度日,心无旁骛,矢志向上。阅藏抄经,以念佛为正行,每日凌晨四时即起,坚持早晚课诵,修习佛门心法。


闭关第三个年头,道坚法师身体逐渐硬朗,此后能够耐受山中严寒,并可在雪中静坐几个小时。有趣的是,在道坚法师闭关期间,还不时有山中的小熊猫和梅花鹿到关房外驻足观望。


三年来,道坚法师勇猛精进,认真阅读批注了整部大藏经,每日坚持写闭关日志,完成了多篇佛教论著,硕果累累。


闭关,又称掩关,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时的、定期的功课以及一定时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如果环境许可,确实需要,也可为期一年、三年,乃至六年、九年、数十年。在寺院中,有人愿意闭关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寺院要举行隆重的闭关仪式。关主闭关结束时,寺院也会举办隆重的仪式来祝贺。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许大愿而去,证菩提而归!今天,道坚大和尚三年闭关圆满,诸佛欢喜,人天共仰。


8月11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则悟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双桂堂方丈身振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山东淄博普照寺住持仁昌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师,甘肃省酒泉市佛教协会会长、敦煌雷音寺方丈道证法师等诸山长老专程赶赴重庆,登顶金佛山,在悬崖峭壁下的月光洞迎请道坚法师出关。


连续几日阴雨连绵的金佛山,今日碧空万里,阳光灿烂,主法法师在月光洞关房前宣说开关法语,赞叹道坚法师道念淳厚,志效古德,真为生死,发菩提心。香赞毕,关房门开启,道坚法师缓缓走出关房,带领护关人员礼谢大众。


迎请队伍下山返回重庆华岩寺,彼时,华岩寺山门前佛教四众弟子列队欢迎,道坚法师在山门拈香后,经天王殿进入大雄宝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则悟法师,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双桂堂方丈身振法师,分别发表致辞,赞叹道坚法师的大愿大勇。最后,道坚法师对社会各界给与的护持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表示“通过几年的调整,对我个人的身、心都有好处。修行三年并不意味着圆满,只是一个开始”。


道坚法师生于1968年12月,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华岩寺方丈、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理事长、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九龙坡区人大代表。2016年的8月13日道坚法师发宏愿闭关苦修,不畏山中清苦,结庐金佛山月光洞掩关,阅藏抄经,乃以身作则,续接华岩法脉,为众弟子将身垂范。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双桂堂方丈身振法师在《贺出关法语》中赞曰: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发心闭关三载,效法贤德,舍身忘躯,不惜光阴,无畏寒暑,今逢圆满之日,禅风得以延绵,宗门得以光大,其躬先表率,令龙天欢喜;其开枝散叶,可陶铸后学。吾等随喜赞叹,为之道贺。愿道坚大和尚,以此闭关功德,丕振宗风,续佛慧命,护持圣教,显扬正法。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19-8-13 09:23 | 只看该作者
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2019年08月12日 13:58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1人参与) 收藏本文     
印祖言:“楞严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印祖言:“楞严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
  1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观无量寿佛经》云:“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在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是教主,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皆有摄护念佛行人的愿力,在临终时随佛来迎行者往生极乐世界。对于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普通百姓几乎是人人皆知。但大势至菩萨的知名度并不高,这和专门介绍大势至菩萨的经典不多恐怕有直接关系。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的念佛之法,对后世的净宗行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净土圣贤录》中说到:“夫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萨行,化度众生,皆不离此法门。修净土者,当知效法焉。”由此,亦可见大势至菩萨对念佛方法的指导意义。


  2


  在佛经中,《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描绘大势至菩萨开示念佛法门的篇章。按古大德的判教,《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叙礼白仪,第二部分为正陈所证,第三部分为结答圆通。在第二部分正陈所证中,大势至菩萨详细开示了念佛之法。


  在经文中,大势至菩萨首先回忆:“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势至菩萨于往昔劫中,遇到十二如来,这十二尊佛相继在一劫中出世。最后一尊佛,名号为超日月光佛。这十二尊佛都以念佛法门教示大势至菩萨。所谓的“念佛三昧”,如果按静权大师的说法,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诚如大师所讲:“又念佛亦有四种分别: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此四种念佛,皆名念佛三昧;因下手虽异,得果全同,故同名念佛三昧。又念佛三昧,为一切三昧中王,而能统摄一切三昧。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即成念佛三昧;因一心不乱之义,即正定、正受故。我们念佛,妄想纷飞,不能一心不乱;若依势至菩萨开导念佛法门,即得深入念佛圆通,定心修持,最易成就一心不乱之念佛三昧。”在四种念佛方法中,清朝续法大师认为,末法时期,人的根机陋劣,应当要持名念佛,而不是修前三种念佛之法。持名念佛相比前面三种念佛方法,是径中之径。大师在《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言:“虽念佛三昧,古称径路。而持名一法,径而又径。何者?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实相,则众生障重,解悟者希。至于无尽,则境界深广,从何领荷。唯此持名,最为简捷。但能继念,便得往生。如骥骤(余门念佛也)虽超群马(余门修行也),未及龙飞(持名念佛也)。鹤冲(余门念佛也)已过凡禽(余门修行也),争如鹏举(持名念佛也)。故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譬如跛人,陆道步行则苦,一日不过数里。水路乘船则乐,须臾便过千里。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本愿如是。”由此,亦可知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的念佛之法,依然是持名念佛。近代有人提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讲的念佛之法是在四种念佛方法之外的,这种讲法显然不符合经文本义。


  3


  关于如何念佛,经中先用了两处比喻。经文言:“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经文的譬喻,是借近明远、假浅入深,令读经之人易于领会。譬如甲乙二人,甲专门想念乙,但乙不想念甲,如同忘记了甲一样。这样的两人,虽然遇到,甚至对面相见,却如同未逢未见。今就专忘方面而言,二人虽逢等于未逢,虽见等于未见。若是二人相忆,二忆念深,那相见就不难了,这是从互忆方面言。是故乙忆念甲,如同甲忆念乙一样,这样的二人,必定如影随形,不会分离。不但今生不会分离,乃至生生世世亦不会分离。因为彼此念念相忆,心心相合,自然生生世世,不相舍离。所说一专为忆的人,即喻佛忆念众生。一人专忘,即喻一切迷惑的众生,心不向佛。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欠丝毫。若肯真实念佛求生西方,未来皆可成佛。但因众生迷惑颠倒,舍佛逃逸,误入娑婆浊恶苦海,生生世世受尽各种苦恼,直至于今。阿弥陀佛与此娑婆众生特别有缘,所以怜念的心也就更加深切,念念想度化众生,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乐邦。可惜众生大都无心向佛,辜负佛恩。没有听闻佛法与不信佛的人,固然不必说。就是已闻法信佛者,也有许多人并非真信。虽然念佛,不是真念,与此专忘的人相比也没有太大差别。所以佛虽念念不忘众生,奈何众生无心向佛,虽与佛逢,等于不逢;虽则见佛,亦如未见。所以念佛人多,生西方的却少。如同浪子在外习惯飘流,不想回家,自然终不能回。而终不能回的原因,全是由于专忘。如果众生真能心心向佛,如同久客思乡,一心想要回家去,往生西方决定不难。这正合经文所说“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不但今生与佛相近,生生世世,决定不相分离。


  后面的比喻是母子喻,则更显亲切。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母子骨肉相连,关系更密。正如续法大师所说的:“世间慈念最切者,莫如母亲。子若悖逆,忘恩负义。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于阿鼻地狱,代此众生,受无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世世相随,无有退转。故云佛念众生,如母忆子也。若子逃逝者,喻众生不念佛,而堕恶道苦也。虽忆何为者,喻如来单忆无益也。子若下,后喻双忆不离。初二句,即上相忆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异。谓六道众生,慕念如来。犹如如来,怜念众生者。然方得感应道交,生佛不二也。”


  父母之爱,只止一世。而佛对我们的怜爱,却是生生世世不相舍离。可惜众生迷惑颠倒、违负佛恩,逃逝于生死海中,轮转六道受苦无穷。我们现今幸得人身,得闻佛法,更有幸听闻求生极乐世界的念佛法门。更要如子忆母,念念求见,心心不忘。从今以后,将阿弥陀佛作大慈悲父想;将观音、势至及清净海众诸大菩萨,作极乐莲友想;将极乐国土,作安乐故乡想;将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作预备资粮想;将临命终时,作归家日期想。


  是故经文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由“众生心”三字,可以看出念佛重在心念,不是只限于口念。念佛,是指心里真有佛、真想佛。而忆佛、念佛这两者之间,祖师认为是有区别的。在《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中言:“众生心者,拣口念而心不念也。忆,记持不忘也。念,系缘在怀也。又初时偶然勉强记忆,曰忆。后时长久熟脱缘念,曰念。又忆是暂念,一忆之谓。念是数忆,常念之谓。若事忆念,则专心注意、毫无杂缘。若理忆念,则唯妙觉明,圆照法界。”大家果能这样重视念佛,时时忆念在心,那决定可以见佛;或现在见,或当来见。所谓现在见,或在梦中、或在定中,或见真佛,或见佛像。如净土宗初祖庐山远公大师,曾于定中三度见佛。又净土宗三祖和净土宗四祖修十六妙观,常于定中见佛,闻佛说法。又天台宗智者大师,修法华三昧,一日定中,忽然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以上都是现在见佛,所见的也是真佛。古时候见佛的情况挺多,今人能见佛的不多,纵然见佛,大多数情况下见的是佛的肖像,这是因为现在人的功行远不及古人。至于当来见佛,是指念佛行人信愿念佛,临命终时,见佛来迎,往生净土。


  4


  最后,大势至菩萨结答圆通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净土宗行人常讲的念佛要点。关于这一内容,近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有独到的见解。大师言:“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见《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详阅印祖开示,则何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更加明了矣。人说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盖不是虚语。


  5


  印祖言:“楞严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见《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四》)净宗最上开示,这六个字足以看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修学净土法门的重要性。是故,净宗行人于此章节不可不细加研读。


  (来源:本幻法师 《净土》杂志2014年第2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19-8-13 09:48 | 只看该作者
圣慧法师: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8-11 12:30:25)转载▼
分类: 精品推荐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听从徐福的挑唆,派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求仙访神、登高封禅、耗费财力民力建造亭台、宫观,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方士栾大;李世民,唐盛明君,为求长生不老,服用炼丹;明嘉靖,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


最后这些人没能一个长生不老,不是落下个劳民伤财的臭名声,就是落下个一命呜呼的下场。作为一国之君尚且不能求得长生不老之药,常人则更是望尘莫及,可知这长生不老不过是一个春秋大梦。


不过这长生不老梦,好像总是有人不愿醒来,他们前仆后继的在做着这个虚无缥缈的美梦。基因的发现,克隆技术的发展好像让人更加确信那不是一个梦,而是一个即将要实现的理想。也许因为科学的发展,我们人类会少受疾病之苦,多活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几百年,但身躯的死亡是必然,也是我们真正的归宿,这样才不会违反大自然的规律。


其实人之所以对长生不老之术如此痴迷,苦苦追寻解药,就是没有看透生死。为什么人们会惧怕死亡,因为他们还留恋尘世:或是对这一生的荣华富贵恋恋不舍,或是对这一世的爱恨情仇割舍不下。就算真的给人们一次重生得机会,又有多少人会懂得珍惜,懂得舍弃呢?于是乎,人们还是带着对尘世的留恋轮回到下一世,再经受同样的苦。


不死之身真的能使人快乐吗?对于痴愚、贪爱、瞋恚的人来说,不过是永世不得解脱的痛苦。也许人们之所以惧怕死亡,就是因为它所求不得,是人们心中贪念的表现。而人只要有恩爱贪欲,就逃不出轮回。


《圆觉经》里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在佛教看来,长生、永生、不死,仍然在痛苦的轮回之中,唯有无生,才能从生命的煎熬痛苦之中超拔出来,才是究竟常乐的清净生命。


所以,真正的长生不老不是不死之躯,而是超越轮回。唯一的方法就是看清六道轮回之苦,并产生出离之心。即“汝当求出离,得此佛说教。以恒坚实志,奉行次法规。如象推草寮,摧破死主力。当捨生死轮,灭苦尽无余。”


修持佛陀开示的法教,便能将烦恼如草屋般摧毁,进而除去我执,打破自我中心的迷思,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得到永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3 10:07 | 只看该作者
头上“戴”宝瓶的大势至菩萨,向人们传递着什么智慧?
2019
08/13
07:00
禅风网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7


/ 每天早上7点 / 发现美好禅意生活 /


今天农历七月十三,是大势至菩萨圣诞。


谈及“菩萨”,相信不少人条件反射都会说出“观音菩萨”。




而在中国的五大佛教名山中,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雪窦山是弥勒菩萨的道场。




这样看来,似乎人们对大势至菩萨会感到相对陌生。那么在如此殊胜的日子,禅风君就跟大家讲讲大势至菩萨的故事吧~


大势至菩萨的出身


“低调”的大势至菩萨其实“大有来头”。


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体系中,有“弥陀三尊”或“西方三圣”的说法。这三位“圣人”,除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便是大势至菩萨了。




根据《悲华经》记载,过去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之时,大太子是观世音菩萨,二太子是大势至菩萨。后来转轮圣王修行成佛,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便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


光是能跻身“西方三圣”,便足以看出大势至菩萨的地位有多重要了。




而《无量寿经》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更是可以看出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同行同愿,乃至庄严净土,先后次第成佛,其所修功德也等无差别。


所以,大势至菩萨虽说“低调”,但其实是极为重要的一位菩萨。


大势至菩萨的形象


关于大势至菩萨的形象,在《观无量寿经》中有记载:“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




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的身量大小一般无二,而在细节处有不同:“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诸余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根据这些特点,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的形象其实是极为相似的,只是观音菩萨头上肉髻中有一尊佛像,而大势至菩萨头上则戴着一个宝瓶。




而区分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另一个特点,则在于手中所持法物:观音菩萨持净瓶,大势至菩萨持莲花。在净土信仰中,极乐世界中的人是莲花中化生,而大势至菩萨所托莲花,便是为了迎接化生的人们。


大势至菩萨的智慧


在说到“智慧”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势至菩萨的得名因缘。


菩萨的名,一般都与其修行或功德相关,如观音菩萨得名,源于他以耳根证圆通、寻声救苦,这是因修行得名;地藏菩萨得名,是因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密藏”,这是从功德得名。




大势至菩萨,便是因功德殊胜而得名。《观无量寿经》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大势至菩萨用智慧之光普照众生,远离三恶道,得无上之菩提之力,故被称为大势至(得大势)菩萨。




由大势至菩萨的得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是用智慧之光普度众生,那他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就要提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了。




民国时期,由于印光大师的提倡,《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被列为净土五经之一。


在《楞严经》中,佛陀为了让弟子们了解圣弟子的修行经历,让诸菩萨与阿罗汉讲述自己的修行经历,总结起来有25种圆通,涵盖了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以及地水火风空识根这七大,而大势至菩萨所描述的念佛圆通,实际上属于七大中的根大圆通。




大势至菩萨说:“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也就是说,修行并非要不看不听不闻,隔绝世界一切外在的东西,而是要去感知、去察觉,但即使会让你有迷恋、厌恶等等不好的情绪,也要心中保持正念,能够从这些情绪中抽离出来,而如果能保持这种状态,心中有佛,便处处都能见佛。


值此殊胜之日,也祝愿各位读者朋友能像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那样,感知万物,心中有佛,能善其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19-8-13 10:13 | 只看该作者
佛说:人的运气好坏,都有因果
2019
08/13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点上方绿标收听【禅宗智慧】主讲:云谷禅师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看过一句话:“风水命运,身心德才。”


命运看似天定,但所动的每一个念头,所做的每一个行为,和后来所遇的每一件事,所见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成因果。【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如果真的有风水一说,那么,善心与德性,就是人一生最好的风水。


一切福地,不离善心


人若存善念,行善举,福虽未至,祸已远行。


无意间送出的善意或许不会立即获得馈赠,但总能在另一个节点听到回音;


或是为生活锦上添花,或是在逆境中带来转机。


有个饥渴交加的小男孩,敲了一户人家的门讨水喝。


一位姑娘打开大门,看出他的疲惫,微笑着给了他大杯牛奶,并且让他休息了会儿。




男孩由衷地感谢了这位天使般的姑娘。


很多年后,有位来自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怪病。


大名鼎鼎的霍德华·凯利医生亲自参与治疗,竭尽全力治好了姑娘。


当她拿到账单,鼓起勇气看到末尾,却不料没有想象中天文数字,只有一行字:


满满一大杯牛奶。


人们惊叹姑娘的好运气,但仔细想想:


如果不是姑娘的善良激励了男孩,说不定他早就沦为街头乞丐;


姑娘也没有想到,当初一个善意的微笑,竟在多年后救了自己的性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能够装点生命的,并不仅仅是成功的光彩。在人生的道路上,善良正绽放芳华。


花开得再美,也只能在原地欣赏,而芳香却能随着风,传到很远的地方。


心有善意,必将途遇光明。


好运气,与善良者长相随。




所有运气,都是积攒的人品


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没有人生来就人人喜欢。


但生活却告诉我们,善良的人往往有着更好的人缘,无论走到哪里,都如鱼得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好运”。


商圣范蠡,司马迁曾评价他:“富好行德。”


白手起家的他,富裕起来后并没有尽情享乐,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当天下大旱,农田颗粒无收,他把钱全部换成米,打开粮仓,尽数布施给国人。


没过几年,他又积累起万贯家产。后出现水灾,海边的百姓流离失所,他又用尽家财,帮他们重建房子。


当出现灾害时,他总是倾囊相助。


因为他的善举,人们心存感激,商家无不敬重,生意上大家都愿意帮衬,即便三散家财,最后依然富甲一方。




这样的神乎其神,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生命如一棵树,而善意就是叶子上一点一滴的露珠,凝聚着人生的精华。


它不像玛瑙那样缤纷璀璨,也不像钻石那样流光溢彩,却是高贵人格的自然流露,使美好在心灵之间传递。


而这种传递,往往比得到的回报更加珍贵。


心善才贵,意诚才高。人若有德,必结善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史记》里有一句话:“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很多人做事的初衷是好的,所以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在过程中逐渐迷失本心,所以无法得到完满的结局。


道德品性是立身的基础,也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一个人的德行和他的才华、权力不相匹配,这并不是一种好运气,反是灾殃。




还记得这首诗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李绅,凭借着这首诗一举成名,皇帝感其心系百姓而屡次升他的官。


可谁也想不到,当上宰相后,他竟然为政不仁,酷暴残虐。


不仅残害同科进士,还逼自己的叔叔自称“孙子”,更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最终不得民心,遭人唾弃。


死后数年,被他错判的冤案得以平反,皇帝下令其后代永世不得为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一个人即便再有才华,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终是祸害;


若是没有端正的人品,手里的权力越大,就越容易迷失自我。


所以《决罪福经》里说:“人心念善,即有善报;心中念恶,即有恶报”,成佛与成魔,往往一念之差。


德行具足,才能处事妥帖;俯仰无愧,可以开朗胸襟。


如此,人生哪怕不能一帆风顺,也能过得心满意足。




励志作家俞敏洪说:“运气永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


人的命运并不是一生注定的。


过得怎么样,很大部分取决于,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运气好坏,都有因果。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国学生活,未完待续...】


*作者:传播正能量,善知识,让传统文化的光芒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9-8-13 14:31 | 只看该作者
修行,天天要来忆念佛菩萨
2019
08/12
21:14
如瑞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想想因果不虚的,如果一件一件去承受,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那怎样才能免堕地狱、饿鬼、畜生呢?怎样消除这种恐惧呢?只有恳祷文殊菩萨、三宝来慈悲忆念我。


“忆念我”,也就是不要忘记我,希望能给我救护。实际上我们知道,文殊菩萨有忘记我们吗?三宝有忘记我们吗?我们流转在生死长河中,却常常忘记了佛菩萨!


修行,天天要来忆念佛菩萨。当我们遇到高兴的事了,常常会得意忘形;吃起来好吃的了,便沉浸于美味中;说起来快乐的事儿了,就津津乐道……佛菩萨哪里去了呢?更不要说我们在痛苦的时候,在饥饿难忍的时候。六道里有种种的苦难,还能够想起来佛菩萨吗?所以,不是佛菩萨忘记了我们,是我们想不起来佛菩萨了。


现在恳祷文殊菩萨、三宝来慈悲忆念,实际就是要唤起我们内心依怙于文殊菩萨、三宝的这种心。也就是说唤起我们内心的觉悟,让我们与文殊菩萨、与三宝相应。《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说得很清楚:“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这很简单,打比喻来讲,就像妈妈爱她的孩子一样,光妈妈爱孩子,孩子不投入母亲的怀抱而跑掉,那是不行的。只有孩子也像妈妈一样来忆念母亲,“母子历生”才“不相违远”的,才会生生世世这样地忆念。因此,训练自己从内心里发起来呼唤文殊菩萨、三宝的心,我们的心才能和佛菩萨的心相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9:45 | 只看该作者
圣严法师:心平气和处理事
2019年08月14日 08:3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要练习心平气和地处理事要练习心平气和地处理事
  文/圣严法师


  有的人经常在抱怨,抱怨这样、抱怨那样,对这个人不满意、对那个人批评,好像什么事都不顺心、不满意,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原因,可能是曾经被某一个人或在某些状况下受到伤害,从此缺少安全感。其实抱怨、批评,或者反击,往往只会造成自己更大的伤害,使得生活环境更加混乱,这样对事情没有帮助,也不能解决问题。


  该怎么办呢?要练习心平气和地处理事,试着去理解事情发生的可能原因。比方说有人对我不友善,一定是有原因的,也许真是我给他的打击,也可能是其它原因所致。而如果是我带给他麻烦,那我要向他道歉,是我对不起他;如果不是因为我,而是另有其它因素使他烦恼,那我更不需要反击他、埋怨他,反而要看看还可以怎样地帮助他。如果是这样子,我们的心经常是安稳的,生活是安定的,人生也一定是平安的。


  (来源:圣严法师文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10:0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烦恼
转载 2019-08-13 10:00:10
标签:佛法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因位,为宝海梵志时,于宝藏佛前起了五百种誓愿,舍净土成佛,而取秽土成佛。释迦牟尼佛于过去因位中,所作种种之难行、苦行,乃至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等,都是基于他往昔所发的大愿。
我们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也是发过无上大愿的。佛教经典记载,在无量劫之前,观世音已经是一位发心度尽众生苦难的菩萨。在救度众生之苦经过若干劫(即很长的时间)后,观世音在他的普陀洛伽净土上观视六道轮回中的众生,发现未度的生命仍然无穷无尽,他们受种种痛苦的折磨,经历无数次的生生死死,轮回不停。所以观世音又再发心:“我当度尽一切众生,若我退心,当令我身裂为千片!”然后观世音又继续度化众生。又过了很长时间,他再观视六道苦海,发现众生数目仍未减少,痛苦也丝毫不见息减,观世音发心度尽众生痛苦的决心在那一刹那动摇了。因为他以前发的大誓愿,他的头立刻碎为十块,身体裂为千片。这时,观世音的上师阿弥陀佛化现在他的面前,以神通力把裂开的头和身体合在一起,并变化成为具足千手千眼的身体,裂为十片的头化为十面,有的面露微笑,有的现忿目相,在十面的顶上再化出一面阿弥陀佛的面容作为接引加持的表义,这就是观世音以十一面千手千眼之相救度众生的缘由。这个故事出自西藏文献《玛尼全集·大悲观音千佛大史》和西藏文献《西藏王统记》中。


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烦恼和感悟。


几乎每天,我的微信群里都会有各种求助的信息,有的是先心病患儿的求助信息,有的是白血病患者的求助信息,还有其他疾病患者的求助信息。我在十年前做过白血病患儿的救助工作,前后一共救助过九个孩子,大的有二十岁,小的只有四岁左右。这九个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孩子活下来了,其余八个孩子都先后去世了。有的孩子还是做完骨髓移植手术后去世的。每一个孩子离世,我都很伤心,甚至比他们的父母还要伤心。为了救助这些孩子,我把当时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并把不少收藏品都一一变卖,筹款来救这些孩子,但是白血病的成活率真的很低,这种救助做到最后近乎绝望。


后来在一个同学的建议下,开始转做助学,再后来又开始做先心病患儿的救助。助学和先心病患儿的救助,都是能看到结果的。我们助学的很多孩子,不少都已经大学毕业了,有的还考上了公务员,在机关里工作。而我们救助的先心病患儿,也几乎都康复了。做这些事情,能看到一个好的结果,对我来说是非常欣慰和高兴的事情。而这几年,我没有再参与过白血病患儿的救助,是真的不敢碰这个工作,怕接受不了最后的结果。


有一段时间,康汇在我们群里分享了一个救助白血病患儿的众筹,我看到这个众筹时,就想起了我原来救助过的那些孩子,我就在群里跟大家分享了我的想法。我并不是反对大家来做这件事情,而是希望大家有个心理准备,也可能钱捐出去后,会等来最坏的消息。康汇在群里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救这个孩子,哪怕最后这个孩子走了,至少我们不会因为当时没有伸出援手而自责一辈子,此外佛弟子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即便孩子没有救活,但是会给孩子种下一个善因,希望他来世不再受苦,能有机缘听闻佛法。我对康汇说:如果你决定了要做这件事情,我肯定会支持你。后来为了筹款,我还捐了几幅唐卡义拍。


这件事情过后,几乎每天我们的群里都会出现各种求助信息,而且白血病患者的求助信息占了一多半。我当时是有一些想法的,因为我们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我每年在助学和救助先心病患儿的项目上是有固定捐赠数额的,这些捐赠项目对我来说本来就有不小的压力。如果再分精力和财力去做其他的救助,特别是像白血病这样的救助,几乎就是无底洞,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哪个项目都没有做好。


给我发这些求助信息的师兄,几乎都是这样说:多吉师兄,你的网络影响力大,你来发起吧,这样我们还能多募集一些款项。而我的想法是:如果我来发起或者用我的账号转发,我必须要先捐款,而且不能少捐。我不捐款的话,如何带动别人来一起做这些事情?而如果拒绝这些求助,从我受过的菩萨戒的角度说,又不能这样做。为这些事情,我真的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和烦恼。


我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唐卡,有一天我在看这幅唐卡时,就想起了上面观世音菩萨的这个故事。虽然现阶段我没有能力去帮助到每一个来求助的人,但是依然可以借此来发愿,来巩固菩提心,哪怕捐五元、十元、二十元,在留言中为患者写上一句佛号,送上一份祝福,可能对患者和家属都会是一份安慰和鼓励,他们看到佛号,也会在相续中种下一个未来解脱的种子。不少师兄跟我说:多吉师兄,现在很多求助信息分不清真假,但是我相信你的判断力,你发起的事情,我一定跟上。这些话真的很让我感动,也给了我很多鼓舞。


我后来看到一个故事,很受启发,分享给大家: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他们不解地问:“高僧,这是什么道理?”


高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地不解了。


于是,高僧让他们中的一个人,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高僧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


众人问道:“那么请问高僧,具体该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高僧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意味着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少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我们在世间做事就是这样的道理,找到底线,量力而行,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我们的菩提心,不断的发出利益众生的大愿。这样循序渐进,就会逐步趋向目标,也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和烦恼。这样想时,先前的一些烦恼就消失了,这几天再接到这样的求助时,都会在众筹平台上给患者和家属留下一些鼓励的话,并写上一句佛号,送上一份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10: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衰老中,可并不清楚“老”是什么
转载 2019-08-13 08:06:30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说的不仅是死亡之时,我们一生都这样,没有什么是真正拥有、被携带进未来的,任何持续都只是我们的幻觉,只有我们造作的业如影随形。——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希阿荣博堪布


许多人都觉得,有个老伴能部分地解决随衰老而来的诸多问题。比如,不会太孤独,日常生活互相照应,生病了有人照顾。然而,到老年依然相亲相爱、互相扶持的夫妻并不多。


更常见的情况是,活到老,吵到老,越老吵得越厉害。年轻时或许还会努力去弥合分歧,为了维系感情而自我检讨和约束,到老了根本懒得再去顾及对方,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不行就吵一架,哪里谈得上陪伴和照应。


我认识一对老夫妇,两人年纪都八十多了,家庭条件很好,子女也孝顺,按理说,是很令人羡慕的,但他们却每天争吵不休。先生身体不太好,喜欢安静,而太太喜欢热闹,每天忙于各种活动。两人都不能适应对方的生活节奏,先生嫌太太打扰了他休息,并且不照顾他的起居;太太嫌先生妨碍了她的社交活动和生活自由。


先生想去别的地方调养身体,太太不愿意,觉得身边没朋友,没有交往的圈子,会很寂寞。让太太自己留在家里,她也觉得寂寞,没人陪伴。总之,在一起也不行,分开也不行,怎样都不行。两个人生儿育女,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年轻时总以为性格不合的问题会被时间解决,但事实是,最后连起码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也不会有。


即使性格很好,彼此也亲爱的夫妻,老来能相伴的也很少。大部分人是做不得自己的主的。有一位居士的父母关系本来不错,后来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母亲身患癌症,两人在一起谁也照顾不了谁,只好分开,一个住进了养老院,一个在家里养病。平时难得见面。再说,见面了,也是无法相认的。


关于衰老,在自己的人生中观察,旁观他人的生活。然后呢?然后我们会知道什么是“老”。


听上去有点可笑,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衰老中,可并不是很清楚“老”到底是什么。对待衰老的问题,许多人到老都是一厢情愿的天真,以为时间还早不用担心,以为问题自己会解决,以为情况不会更糟。


所以,衰老并非突如其来,而多数人仍然措手不及——根本还没学会面对失去,所剩已经不多,后面更加无助的时日,靠什么支撑走下去?


家人亲友的照顾陪伴固然是安慰,但人生走到后面,越来越只是自己的事,旁人帮不上忙。“自己”,到这时,不是曾经的自己(虽然我们一路挣扎着与曾经的自己连接),那些头衔、位置、角色、能力等都已远去,我们还剩什么?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说的不仅是死亡之时,我们一生都这样,没有什么是真正拥有、被携带进未来的,任何持续都只是我们的幻觉,只有我们造作的业如影随形。


生而为人,意味着一大波机会来了。我们每个人一生都有许多创造未来安乐的机会,可是我们只把它们认作现前的种种优势处境,而不是可以利用的机会,所以享受安乐的同时也浪费着机会。结果呢,就是我们发现自己的处境越来越不利,也越来越难改变,“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10:17 | 只看该作者
姨父与鸽子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8-12 05:02:48)转载▼
标签: 大安法师 东林寺 东林寺净土苑 佛学 净土        分类: 《净土》2018、2019年文章
姨父与鸽子


姨父与鸽子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正道


姨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养鸽子。他在楼顶上做了一个鸽子笼,养了一大群鸽子。每天黄昏,他几乎都坐在楼顶喂鸽子,跟鸽子讲话,好像跟朋友交流一样。


姨父听人说鸽子肉很滋补,就隔三岔五杀一只来炖着吃。但是吃了很多鸽子,他的身体反而各种大病小病不断。在四十八岁那年,他在做了一次肾结石手术之后,越来越没有精神,干脆办了病退回家休息,还要大把大把地吃药。每个月的工资够吃够用,只是不上班的生活对他来说非常无聊,平时就是买点菜,给放学回来的小表妹做两顿饭。表妹上学以后,他就靠看电视、看报纸和睡觉打发时间,每次看见他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我学佛后,听到慧律法师开示:“未曾听闻佛法,人生就毫无意义可言。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讲就是一种惩罚,浑浑噩噩、烦烦恼恼过日子,等待无常的到来。”听到这句话,我第一个想起姨父,感觉他就是这样的人。他不用上班,大把的时间不知如何打发,我曾经想要结缘一些碟片和佛经善书给他看,但是才跟他提起就被拒绝;也劝他到城西的念佛堂去跟同修们念佛,多认识几个善友,但他也不感兴趣。我劝他把那些鸽子放掉,让它们回归大自然,而且不能再杀生,但是他总是听不进去,还嘲笑我,说放生是浪费钱财的傻瓜行为。如此严重的颠倒邪见,让我再也不敢跟他提这些事。姨父与鸽子


然而最近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彻底使姨父转变了。那个周末,我和丈夫回老家看我母亲,母亲住在离城市十公里的乡下。刚好那天表妹补课不回来,姨父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就说跟我们去一趟,因为我老家风景很好,他就当乡村旅游。


老家的客厅有佛堂,当时姨父就坐在佛堂供桌旁边的一个沙发上。忽然,一只鸽子从门外急速飞进来,径直钻进了供桌下面,刚好落在我姨父的脚边,瑟瑟发抖,一副受了惊吓的样子,好像在躲避什么。紧接着,一只大老鹰跟着飞进来,原来是它在追杀鸽子,想把鸽子当作一顿午餐。当时鸽子就躲避在我姨父裤腿下面,老鹰没有找到鸽子,见屋里有好几个人,可能觉得害怕,就想飞出去。它刚好落在窗子下面,可能不知道窗子有玻璃,便使劲地飞起来,重重地碰在玻璃上,然后滚落在地上。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正要过去看老鹰怎么样,它忽然又憋足了劲儿,再次往玻璃窗上碰,这一回滚落下来就不动了,就这么几分钟的时间,一条生命就没了。老鹰给我们示现了生命的无常,同时似乎在启发姨父:想追杀鸽子,自己却先死了。


我们检查后确认老鹰死了,就用随身携带的陀罗尼被包着,给它念三皈依、念佛,让它听佛号,准备拿到外面去埋。这时,姨父从惊吓中回过神来,低头抓起脚下的鸽子,很慈爱地捧在手里说:“别怕别怕,老鹰死了,你安全了。”姨父养鸽子久了,对鸽子有感情,又很细心,他发现这只鸽子的脚破了一点皮,就跟我妈找一点药膏给鸽子涂上,亲自去院子里把鸽子放飞了。鸽子飞走之前还回头看看他,令他忽然有所触动。


老鹰听了一下午佛号,我们返城之前把它拿去屋后的树林埋了。我总觉得,当天这一幕太蹊跷,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巧合的事,老鹰追杀鸽子,不但没有追到,自己却先葬送了性命。鸽子为何别处不去,偏偏飞进了我妈的佛堂,而且刚好落在姨父脚下寻求保护?这戏剧化的一幕,似乎是佛菩萨有意安排,来启发我们每一个人的。尤其对姨父的影响最大,回来的路上,我看他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第二天,姨父忽然打电话给我,让我们带他去放生。我以为听错了,反复问了两遍,他都很肯定地说,他要把剩下的六只鸽子放生,不懂得要念些什么,让我们去帮他一下。


如此大的转变,一定跟昨天那件事有关。姨父用笼子提着六只鸽子,还给每只鸽子脚上系了红绸带。我们很欢喜地带他来到一个大水库边,因为那里有山有水,适合鸽子生存。放生之前,姨父依依不舍地对笼子里的鸽子说:“老朋友,以前我做错了,杀了很多你们的伙伴,吃了很多你们的亲人,现在我知道了,杀生害命对自己没有好处,我决定以后不再杀鸽子了,所以把你们放生,让你们回归大自然,自由自在地生活。”我问姨父为什么要给鸽子系上红绸带,他说:“毕竟养了这么久,还是有感情的,系一根红绸带作个记号,万一以后他们被人抓住了,我如果看到就再买来放生。”


想不到姨父一天之间转变这么大,还这么有心,善根开始显发了,真是令人欣慰。也深感有时候生命中一些事情,绝非单纯的偶然,或许正是佛菩萨有意的安排。


我们念了《放生仪轨》,姨父亲自把六只鸽子放了。鸽子们得到了自由,欢天喜地地飞走了,姨父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它们,直到看不见为止。


谁知等我们回到姨父家,姨父又听见鸽子叫,上到楼顶一看,六只系着红绸带的鸽子又在往常的地方,像老朋友一样看着他。原来鸽子认识路,仍然回到自己住过的地方,舍不得离开,而且还先我们一步到家。


姨父看着它们不想离开,着急地说:“你们怎么又回来了?不怕我哪一天改变主意,又把你们杀了吃了吗?”鸽子毫不在意,有的还飞到他手上,很亲热的样子。我就说:“您看,它们舍不得离开您,对您多有感情,鸽子也是通人性的,您怎么忍心杀它们呢?既然它们不愿意离开,您就一直养着不杀,就当做点善事吧。”姨父点头说:“好吧,反正也就是用一些碎米喂喂它们,用不了多少钱,以后就一直养着吧。”鸽子像是听懂姨父说话一样,叽叽咕咕地叫起来,纷纷飞来他身边环绕着,真是令人感动的一幕。


过后不久,表妹考上几百公里外的Q市一所大学,姨父的老家刚好在Q市,父母都已经去世了,留下一套空房子,他准备过去那边住一段时间,周末顺便照顾女儿。小姨在乡镇工作,周末才回城里一次,有时候遇到值班就两周才能回来,鸽子的喂养就成了问题。姨父再次决定,把鸽子放掉,让它们自寻生路。


临走那天,姨父又把六只鸽子带到上次放生的大水库去放掉,并且很郑重地跟它们说,自己暂时要到另一个城市生活,不能再照顾它们了,让它们以后就在这里生活。姨父与鸽子


放生以后,姨父回家提了旅行包就上了火车。谁知他去火车站的路上,看见那六只鸽子一直在他头顶上空飞着,似乎一路跟着他,因为脚上都系着红绸带,所以不会认错。姨父抬头一直看,实在不敢相信它们居然能找到自己,他有点舍不得离开,但是想想为了几只鸽子,反而不去照顾女儿,似乎有点不合情理,就咬咬牙上了火车。上车以后,他还看见那几只鸽子跟着火车飞了很长一段路,后来火车越来越快,就看不见了。姨父一路很揪心地流泪,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抛弃孩子的父亲,他不知道鸽子究竟是一直跟着火车,还是回家去了,还是去了别的地方。


表妹上学以后,姨父花了一天时间打扫卫生,第二天到处转转看看,第三天去了大姐家,第四天去二姐家,到了星期五,就开始买菜,准备等女儿回来吃饭。谁知道表妹打电话回来说:“爸,周末我不回来了,明天要上特长课,后天我要跟同学去玩,我都十九岁了,会照顾自己,不用您这么远来陪我读书,周末如果我不想住在学校,还可以去两个姑姑家,您还是回去照顾鸽子吧,我看您总是心不在焉的。”表妹这样说,姨父开始听了很失望,但随后一想,觉得正合心意。来这边一星期,时间比原来更加难打发,至少以前还有鸽子陪伴。


于是姨父又买了火车票回来,一路上他不停地探出头,想看看会不会见到那六只被遗弃的鸽子,但是没有看到。谁知回到家跑到楼顶一看,六只脚上系着红绸带的鸽子还在原来的地方!姨父就像见到久别的孩子一样,泪眼婆娑地跑过去,捧起一只鸽子说:“幸好你们还活着,我再也不走了!”


过了几天,姨父忽然来跟我请碟片和经书,说是要看看我们平时究竟都在学些什么,我结缘了一些初机的碟片和一些善书,让他先看看。没过两天,他又说一个人在家看觉得很孤单,有些地方看不懂,想多认识几个学佛的朋友。


我带他去了城西的念佛堂,把几个熟悉的同修介绍给了姨父,看大家对他很热情,他就留下了。过了十几天,姨父很高兴地来跟我说:“这些天我天天都去念佛堂,你介绍的那些人都很好。早上念《佛说无量寿经》,我不会念还有人手把手教我,到第三天我就能跟得上他们了。中午在那里吃素,还有素糕点和水果,下午很多人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不用教就会了。有一天下午我还跟他们去放生,放完之后感觉非常快乐!我还认识了一个姓吴的朋友,他懂得很多,我们一路走回来,他跟我讲了很多佛法的知识,我才知道原来我生病和杀鸽子吃鸽子肉有关。过去我只当鸽子是没有思想和感情的畜生,是人类桌上的一盘菜,经过这些事情我才知道,它们也是有思想和感情的,它们对我这么有情有义,相比之下我实在太残忍太无情了。”


我告诉姨父,在佛门里,同修之间一般不叫朋友,互相称“师兄”。那位吴师兄学佛二十多年,是个老修行了,于是让姨父多去念佛堂,多跟吴师兄这样的人来往,进步就会很快。


后来听说,吴师兄结缘了一本《地藏经》和《了凡四训》电视剧碟片给姨父,让他每天晚上念一遍《地藏经》,再看《了凡四训》电视剧,学习主人公袁了凡怎么改变命运。姨父的生活从此变得忙碌而充实:早上去念佛堂跟学佛吃素的善友们念经念佛,有时候集体去放生。下午回来吃过饭就要忙着念《地藏经》和看碟片,连喂鸽子的时间都缩短了很多。生命变得有意义了,姨父药也好久忘记吃了,精神面貌也跟以前判若两人,这一切的转变,都有鸽子的功劳。


姨父与鸽子,从以前的杀与被杀,变为现在的互相依恋,虽然是很大的转变,但仍旧是世俗凡情,如果不求解脱轮回,将来难免互相牵绊。希望随着佛法熏习的深入,姨父能彻悟生命的苦空无常,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与鸽子共同生出离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迷惑与觉悟的差别,愿姨父和鸽子将来都能成为西方净土中永不分离的菩提伴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1 22:57 , Processed in 0.08587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