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16|回复: 3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22 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鱼象鱼 于 2019-7-29 13:36 编辑

不要让学佛的机缘得而复失
2019
07/21
22:07
密法智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无穷无尽,每一个众生,包括地狱的众生都一样,都喜欢享受快乐,不愿意感受痛苦。他们为了离苦得乐,为了实现种种目标和欲望,采取各种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结果只能带来痛苦,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现在我们要永远地脱离痛苦与烦恼,获得快乐与幸福,唯一的方法就是修持佛法。如果你能依教奉行,断恶行善,精进修行,可以解脱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实现最终的愿望。


但不是谁都能遇到佛法,也不是谁都能得到学佛修行的机缘的。我们在《暇满难得》里面讲过,其他道里的众生,连佛法的名字都听不到,又怎么能学佛、修行呢?在这个地球上,茫茫人海中,很多人还是没有遇到佛法,对佛法没有生起信心,没有得到佛法,只有极少数人才有这样的机缘。我们遇到了,确确实实得到了如意宝,但如果认识不到,不珍惜的话,那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就像在垃圾堆里捡到了如意宝,但是没有认识到,又把它扔回垃圾堆里了。


我们现在得到人身了,而且闻到佛法了,真正得到了无价之宝。有了佛法,无论是暂时的问题还是究竟的问题,都能解决。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又把它浪费了,机会又错过了。真的,别再错过了!把人身利用起来,让自己今生解脱,即身成佛。


我们今生今世有这么好的机缘,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这个机缘不可能总有。今天有,明天不一定有;今年有,明年不一定有,失去了不可能再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上师难遇今已遇。现在是了脱生死的最佳时刻,我们所遇到的净土与大圆满法,一个是临终往生的方法——今生解脱的方法。一个是大圆满法——即身成佛的方法。

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2: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7-22 15:25 | 只看该作者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5:46 | 只看该作者
一日禅:自己就是一把标尺
2019年07月22日 08:14:37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10人参与5评论
ä¸Šä¼ å¤±è′¥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


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别人的评价并不是主要的,自己的价值所在取决于你怎样看待自己。你认为自己是珍珠,你就是珍珠;你认为自己是草芥,你也就只能如此卑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15:47 | 只看该作者
智慧法语:普贤菩萨行忏悔时 都说了些什么?
2019年07月22日 00:10:03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3人参与1评论
编者按:普贤菩萨如何形容恶业之大?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普贤十大愿中的第四愿即“忏悔业障”,普贤菩萨行忏悔时,想起自己数不清的恶业,即使尽虚空界也无法安放。圣贤如菩萨都如此陈诉己罪,更何况平凡众生。并且,忏悔也是克服并战胜凡夫心的重要手段,所谓“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


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华严经》


【注释】普贤菩萨想起自己:从过去难以穷尽的劫数起,由于贪心、嗔心、痴心三种业因,发动了身、口。意三种业缘,而造出种种数不清的恶业。因为这些恶业没有实质的形相,所以感受不到;如果有的话,这恶业的实质形相之大,即使尽虚空界,也无法安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3 08:36 | 只看该作者
趣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7-20 05:58:14)转载▼
分类: 随机说法
趣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若要证得、趣入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用我们的肉眼、以我们的分别念很难见到。我们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以我们的分别念所知道的,统统都是幻相,不是事实真相!





世间人只相信自己的肉眼,包括所谓的科学家、哲学家,都只用肉眼,以自己的分别念去研究判断,所以都是错误的。说什么“用这些仪器观测不到,哪有西方极乐世界?哪有地狱?”即使你用再先进的仪器,通过科学的手段去推测、观察,用的还是肉眼和自己的分别心,没有超越。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哲学家观察出来的,包括通过天眼等神通所看到的这些,都不是真相。





比如密勒日巴和扎博瓦格西之间的一次辩论。密勒日巴是已经成就的瑜伽士,扎博瓦是格鲁派的一位格西。扎博瓦格西说:“虚空是无碍的!”密勒日巴说,“虚空是有碍的!”扎博瓦格西说:“哪有说虚空是有碍的?”密勒日巴说,“如果不相信,你现在就动一下!”扎博瓦格西果然动不了。然后,扎博瓦格西又说:“柱子是有碍的!”密勒日巴说:“柱子是无碍的!”格西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观点。格鲁派的修行人特别精通因明,因明里讲“虚空是无碍的,柱子是有碍的”,所有的辩论师都会承认这个观点,但是密勒日巴的观点却截然相反。扎博瓦格西说,“怎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柱子怎么是无碍的呢?”只见密勒日巴穿越柱子走来走去,“你看看,我不是说柱子是无碍的吗?”





密勒日巴用的是神通,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能像鱼一样在水里游,能穿墙过壁,小的变大,大的变小……但这些都没有超越我们的言思。





真正的佛法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言不可喻的,已经超越了我们的言思和分别。一般的神通和神变都是从分别念中产生的,所以都属于世间,属于轮回,属于三界,没有超越。真正的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是出世间的。





密勒日巴示现过很多神通,但都不是真正的诸法的本体,他钻牛角的时候示现的才是诸法的本体。如果密勒日巴变小或者牛角变大了,密勒日巴钻进去能理解,但是密勒日巴没有变小,牛角也没有变大,他却钻进去了。他示现的是什么?是诸法的本体——空性。只要允许空性,什么都可以允许; 若是不允许空性,什么都不允许。





如果证入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就不难了,包括修大圆满都不难了。








——摘自《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9-7-23 08:41 | 只看该作者
心静境自安,心远地自偏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7-22 08:00:27)转载▼
标签: 观心 散乱 放逸 觉醒        分类: 堪布开示
心静境自安,心远地自偏




心静境自安,心远地自偏


无垢光尊者有一句教言令我推崇备至,虽然自己因恶劣习气所驱,并没有时刻遵从,但也不妨说出来与道友分享。


那句至理名言就是:“时时刻刻应观察自心,若实在无法避免散乱,则应精勤于顶礼、转绕等与善法相应的散乱,切莫造作恶业。若居静处时,应当修持禅定等胜义善法,不能于浑浑噩噩当中度日。”也就是说,不要让毫无意义的散乱占据了自己的宝贵时光。任何心情、任何环境下,都应与佛法相应。


一些好的修行人,即使居于闹市,也能把握自己。表面上看来很懈怠,常睡懒觉。其实却躲在被子里看书、念经、修行、甚至修习梦光明,像骏马一样远远超胜于整天忙于吹嘘自己的人。根登群沛于印度时翻译的一些零散佛经中也说道:“放逸之中未放逸,睡梦之中已觉醒,犹如骏马之智者,远远超离平凡众。”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也说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即使把家安于闹市,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一旦心静下来,环境自然会随之而安静。身体所在的环境,往往会随因缘而变更。心若调服了,周遭的环境自然不会对自己有所侵害。哪怕是身居喧哗,也能如如不动。心远了,“地”自然就偏了。


——《旅途脚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2:56 | 只看该作者
如瑞法师: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互通的
2019年07月23日 11:2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一个人发心学佛,就是要从尊重善知识、归依佛法僧三宝来学。一个人发心学佛,就是要从尊重善知识、归依佛法僧三宝来学。
  文/如瑞法师


  我们修学佛法,是怎样知道有佛法僧三宝的呢?实际全是仰仗善知识来引导我们。所以我们要看《华严经》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是在赞叹善知识的功德。那为什么说“善知识者即是如来”呢?我们想想,佛在世的时候可以亲自来教导我们,但是佛灭度了,善知识替补佛处来代如来教导众生,所以说“善知识者即是如来”。


  一个人发心学佛,就是要从尊重善知识、归依佛法僧三宝来学。在家人最容易修的法门,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因为在家人接触的人多,办的事多,最容易来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佛对在家居士的很多教授,都是由培养慈悲入手的。就像我们受持五戒,第一不杀生,不杀生就是慈悲的。因此,在家人学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是最为相应的。


  我们要了解,善财童子瞻仰观世音菩萨,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而且作念“善知识者即是如来”。《心经》里说的观自在菩萨,实际都是说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观世间音声寻声救苦的。那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有这样的威德神力,能够听闻众生的呼唤来帮助众生呢?就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得到了自在。


  我们现在为什么痛苦烦恼啊?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得自在。我们不要说去帮助别人,即使自己的很多烦恼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因此学佛法慢慢就了解到,要想真正地帮助别人,首先要能够管好自己。如果自己有一分智慧,能断自己的一分烦恼,那我们就可以帮助别人也来断一分烦恼。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互通的。有了真正的大悲心,一定会有智慧的。有了真正的智慧,一定能够引发大慈悲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2:59 | 只看该作者
时间的钝刀终会磨去尖锐的痛感,总有一天,会老成习惯
转载 2019-07-23 08:07:55
别再想方设法绕过这份痛苦,绕不过去的;也别想粉饰衰老,它的面目就是狰狞残忍的。——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希阿荣博堪布

从中年开始,衰老的问题逐渐突出,不再是不喜欢就可以忽视掉的。

中年不光是个年纪的问题,更多是生命力达到顶峰后从此走下坡路。那个转折点具体从何时算起,因人而异,实在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面始焦、发始堕只是表象,更要紧是你开始失去某种力气,某种纯粹性,这个自己心里是清楚的。

矛盾的是,人到中年,往往也是一个人在世间生存的能力和智慧趋向全面成熟的时候,终于开始了解,懂得欣赏,也有条件享受,并感觉更有能力控制生活了,而生命力却全然不可控地衰退起来,就像你终于制作出一个精美绝伦的茶杯,盛茶在手,你发现自己开始尝不出茶的滋味。

在衰老这件事上,我们多数人恐怕首先面对的是这个矛盾或者说错位。你觉得很不公平。这种被亏待的感觉不会因为知道别人也都在衰老,或者懂得衰老在所难免等道理就减弱。没那么容易。承认衰老并不比衰老本身的痛苦小。有些人会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内心那份抗拒,比如尝试各种长生不老、返老还童的方法;更多人,是默默与衰老对峙,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这事和他人无关,和外面的世界无关,惊动自他亦无济于事。

有没有发现,我们描述年龄的角度是会变的。年轻时,每过一年,我们说自己又大了一岁,计算的是离起点的距离,是面朝过去做加法;而从某个阶段开始,每过一年,我们会说又老了一岁,计算的是离终点的距离,是面朝未来做减法。这种变化并非刻意,是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

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语言变化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对世界的整体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变化——从累加式转向减去式,从以起点为参照,转向以终点为参照。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转变是不自觉的,于是问题便来了——你仍要固执地前进,而你的大部分身心已经往回走了,只好自己跟自己较劲。好在时间的钝刀终会磨去尖锐的痛感,总有一天,会老成习惯。只是这个过程中,固执和不自知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痛苦。

常常有人问:佛法里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对衰老?在很多时候,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可以理解为:佛法里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绕过衰老,或至少让它看上去美妙一点?我的回答是,像莲师那样证得虹光身,可以永葆青春,否则,似乎没有别的方法可以绕过衰老。在我们成为像莲师那样之前,更好地面对衰老,明智的办法可能就是面对它,并让自己明白:别再想方设法绕过这份痛苦,绕不过去的;也别想粉饰衰老,它的面目就是狰狞残忍的。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我们的心灵是一亩田,播种什么、收获什么。现代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却让我们的心田前所未有地干涸荒芜,拥有得越多,越浮躁空虚。《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结合传统禅修方法,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以正确的方法去实现身心轻安,像一盏灯,指引我们发掘内心的安乐之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7:44 | 只看该作者
一日禅:心头无尘三界宽
2019年07月24日 08:24:46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15人参与8评论
ä¸Šä¼ å¤±è′¥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即使给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觉得得到太少,有诸多不满;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即使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觉得天地很宽,心怀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2:58 | 只看该作者
如瑞法师: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2019年06月05日 09:0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6人参与) 收藏本文     
找到我们业障的根,那才能够真正地忏悔。找到我们业障的根,那才能够真正地忏悔。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离过,所以金山活佛说,修行就是去除我们的病,病的根就是贪嗔痴,贪嗔痴需要慈悲喜舍来对治。


  昨天一位居士说:“道理我都明白,但在实际生活当中没办法来克制管理好自己。”我说,那你还是没真正明白,真正地明白了佛的悲心,你还发脾气吗?发脾气伤自己,发脾气伤别人。就说对自己都没有这种的慈心,又何能以慈心去对待他人?


  金山活佛在世的时候有些人老问他,老家哪儿呀,家里做什么呀……他很反感:“不问年老年少,但问有道无道。”


  我们出家人,天天要能够对得起自己,就是天天该起就起,该睡则睡,该过堂过堂,该上殿上殿,该诵经诵经。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就不枉住一回道场丛林,在我心目中就是相对完美的一个修行人。


  经常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最喜欢做的是什么?你的晚年要怎样过?”实际我现在已经到晚年了,六十多岁了。我就是努力地一点一点地做一个能够随众修行的出家人,我认为这就是我这一生在丛林道场里住着,从相上圆满的一件事情。不管每个人的心里怎么样,我们一定要注重点滴的学修,功夫都是练出来的。


  有一个不孝之子,他的母亲全靠他养活,但是他对母亲一点也不好。金山活佛为了度化他,就去他家里教他母亲念佛等等。但这位不孝之子特别厌恶:一个和尚老来我家干啥?


  有一次,他用马桶装上粪便站在高处,等金山活佛出门的时候,把粪便从金山活佛的头上浇了下来,当时引来很多人围观看热闹。金山活佛一点儿不生气,他说:“没关系,没关系!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大的臭布袋,现在再给我加个小的臭布袋,这有什么嘛!”他边说边来到河边,口里念念有词,边洗边说。


  这些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我们在生活当中住一个广单,为什么有些人住着住着就不欢喜旁边的人?为什么在一起相处久了,看到了对方的缺点毛病就生起来厌恶的心?我们来反省观照一下,自己的这些心都是从哪儿生起来的。


  我们常常说我的身体不好,我的这样,我的那样。固然由过去世造的业而来,但我们看看现在的心有没有平。所以那天早晨说:“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找到我们业障的根,那才能够真正地忏悔。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3:03 | 只看该作者
观世音菩萨三个节日的由来
转载 2019-07-22 01:23:04
标签:佛教


农历六月十九是佛教里的一个重要节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一年之中,观世音菩萨有三个重要节日,是佛教徒非常重视并且加以纪念的,一个是生日农历二月十九,一个是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一个是出家日农历九月十九。




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在久远劫前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那么观世音菩萨这三个节日是怎么确定的呢?




中国人最早知道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是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 《正法华经》中得知。竺法护初译“光世音” ,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玄奘法师新译为观自在,后民间略称为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音菩萨三个节日的由来,有不同说法,最早见《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第十卷。书中记载唐朝时的著名僧人,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创始人道宣法师(596年一667年),在终南山创设戒坛。道宣法师持戒严格,道行高超,已经修行达到可以接受天人的供养。




有一天,道宣法师请教天人讲述观世音菩萨的来历,天人告诉道宣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庄严王,王后是宝应夫人。他们生了三位公主,长公主叫妙严,次公主叫妙音,三公主叫妙善。观世音菩萨最初到人世间来,就是以庄严王三公主妙善的身份显示的。


中国民间流行最盛的,是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1254年一1322年)的妻子管道升在元大德十年(1306年)所作的《观世音菩萨传略》。在这本书中比较完整地讲述了观世音菩萨的身世。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妙庄的国王,生有三个女儿。长女名妙因,次女名妙缘,三女名妙善。


当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后,妙因、妙缘都听从父王的旨意出嫁了。唯妙善公主不听父命,不肯嫁夫,决心出家修行。妙庄王再三劝说,妙善公主也不回心转意,妙庄王十分气愤,就将妙善公主贬为庶民,赶出皇宫。从此妙善公主就到香山出家修行了。




赵雅芝饰演的妙善公主
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久治不愈,眼看就要死去。这时的妙善公主已修行成仙,听到父王病危,就变化成一个老和尚来给妙庄王治病,诊脉之后告诉妙庄王,只有服用直系亲属的手和眼,病才能痊愈。
妙庄王认为妙因和妙缘两个女儿是最听话的至亲,就传旨让她们献出手眼。可是两个女儿谁也不肯。于是妙善公主就让父王派大臣到香山去求神仙帮助。当妙庄王派出的大臣到达香山时,妙善公主就把自己的双手和双眼剜割下来,交给大臣带回给妙庄王服用。


妙庄王病愈后到香山拜谢神仙,才发现救他的竟是自己的女儿妙善。当妙庄王见到自己的女儿已无手眼,悲痛万分,他向天地呼吁、叩首,求天地神灵帮助女儿恢复手眼。上天神灵被妙善公主的孝心所感动,使妙善公主长出了千手千眼。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庄严宝相的典故。




昌列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
正因为观音菩萨受到广泛信仰,中国民间也就出现了以观音菩萨为题材的小说,最有名的一部是《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传奇小说。这部小说的内容是,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妙善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道宣律师《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其中提到他曾经听说观音过去是妙善公主。《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13完整记载了这一传说。


观世音菩萨,在随类应化上是可以有男相和女相的。不过观世音菩萨本身的大菩萨相,是大丈夫相。比如《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唐代以前的观音,以大丈夫相居多,也现女相。但到后来,特别是妙善公主的传说流行以来,汉地的观音形像越来越趋向女性化,如提到的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像,基本都是女身。一些学者,则直称观音为东方的女神。


佛教所说的慈悲和女性的某种内心特性具有类比性,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表现为日常行为中即是爱,比如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深重和无微不至的。但是佛教认为:世间的爱是私我的慈悲,是慈悲的局限化;而慈悲是爱的无我扩大。所以大众更易接受观世音菩萨应现女身,彰显无私大爱和平等慈悲。


我们通过纪念观世音菩萨的三个节日,来忆念菩萨的大悲精神。大乘佛教极为强调悲心,视悲心为佛法的根本。《佛说法集经》中观世音菩萨说:“菩萨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因为大乘的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就是“菩提所缘,缘苦众生”的悲心发动。悲心人皆有之,而没有菩萨的广大,但能通过不断修学发挥悲心,成为无穷的深广。没有悲心所修的功德是人天果报或小乘功德。若具有悲心,一切修行都是成就果德的因缘。所以经中总是说“大悲为上首”。


一切清净功德都以大悲为领导。扩大同情而成为菩萨的平等悲心,凡夫似乎不易做到。若能以缘起正观,观察人与人间的关系,则不难发现到自身与众生的关切,而能体察一切众生的苦痛。这是大乘佛教极为重要的价值观,也是诸大宗派的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3:26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史第十五课:日本佛教史
2019年07月25日 14:3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图片来源:黄梅四祖寺)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图片来源:黄梅四祖寺)
  第十五课 日本佛教史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其间曾引起正反两派不同意见的争执,后由崇佛者获得胜利,自此开展日本佛教史新页。日本佛教的发展、演进,可略分为:飞鸟时代(五四六-六四五)、奈良时代(六四五-七八一)、平安时代(七八二-一一九二)、鎌仓时代(一一九二-一三三三)、室町时代(一三三三-一六○○)、江户时代(一六○○-一八六八)、明治维新之后(一八六八-?)等七个时期。


  一、飞鸟时代


  日本佛教初期的建立,归功于圣德太子的推展,在他摄政的三十年之间,下诏兴隆佛法,创建寺院,亲自宣讲佛经及著疏,遣使入唐,将自朝鲜传入中国文化的途径,改为由日本直接与隋唐文化的交流,并以佛教为国教。推古三十三年(六二五),高丽沙门慧灌抵日,弘传三论,开日本三论宗之始,门下俊杰甚多,三论便成为此期佛教的主流。另道昭入唐(六五三),从玄奘大师习法相,为日本法相宗的初传。综观佛教于此初传期间,得到国家的保护,唯当时社会仍多以求神的心态奉佛,尚未进入真正的慧解与行持。


  二、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传承飞鸟时代的护佛政策,以兴隆佛教来护国佑民。有圣武天皇热心推展佛教,兴建壮丽宏伟的东大寺,铸造世界有名的奈良大佛,并请唐监真大和尚设坛授戒,正式确立日本佛教的戒法,并推崇华严思想,以体现其政教合一的理念。本期佛教学风鼎盛,主要宗派有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律宗和华严等六家,即所谓‘奈良六宗’。各寺大多诸宗并存,研究者也数宗并学。唯其中以华严宗受圣武天皇的重视,具有优势地位。又法相宗人才辈出,成为本期佛教思想的主流。其它方面如写经、佛教文学、美术等,也同时盛行。综观此期佛教,着重人间性、国家性,并有学术发展的特色,在教理上传承于中国,尚无新论。


  三、平安时代


  平安前期的佛教,以最澄和空海从唐朝传入的天台及真言宗最盛。最澄入唐,兼学密、禅、戒各宗,日本佛教因此具有复合性,融和而成日本特色的天台教。空海著有《辨显密二教论》,是最早的密宗教判理论书。至此,日本佛教已渐脱离中国的范畴,而发展出民族化的佛教。另在最澄及空海度唐前后,许多僧侣亦同时至中土求学,即所谓‘入唐八家’,也闻名古今,所学皆与密教有关。因此,平安前期的日本佛教,可称为密宗的兴隆时期。又本期佛教深受贵族们所信仰,因此贵族青年皆以出家为风尚。


  平安中叶之后,贵族与武士间的矛盾严重,佛教为保护寺产,征集武士为僧兵,于是佛教僧侣涉入了日本政治漩涡,奈良六宗衰微,末法思想产生,但也因对末法的警觉,佛教开始出现新的宗派。首先出现的便是含净土思想的念佛往生派,以空也上人与惠心源信为代表。因此奈良时代国家性、学术性的佛教,到了平安时代,便转变成民间化的佛教。


  四、鎌仓时代


  平安末期经过惨烈内战后,由源赖朝于鎌仓设置将军幕府,开展了鎌仓幕府时代,亦拉开日本武家专政制度的序幕。在佛教方面,新兴宗派纷纷出现,奈良六宗亦有复兴之势,新旧佛教之间产生多元化的互动与影响。依发展时间先后约分三期。


  第一期:1。法然(源空)提倡以称名念佛为主的净土宗;2。荣西提倡兼融台、密、禅的临济宗;3。慈圆中兴天台宗、贞庆中兴法相宗。


  第二期:1。明惠提倡华严宗的‘信满成就’论;2。亲鸾创立以信心为本的净土真宗;3。道元倡立修证一如的曹洞宗。


  第三期:1。日莲提倡口念‘南无妙法莲华经’经题为证悟之本的日莲宗;2。一遍强调以一心念佛为主的时宗。


  净土宗与净土真宗两派,信仰人数最多,为日本最普遍的宗派。因此,净土真宗与日莲宗可说是日本本国化的佛教。日本佛教在鎌仓时代是一个转变时期,新的改革运动使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历史上展开新页。


  五、室町时代


  由于社会动乱之故,佛教亦由鼎盛而至衰微。唯有禅宗因武士的归仰及其‘明心见性’的宗旨,所以能在战祸中一枝独秀的盛行于社会各阶层,也因此产生混合禅味的日本茶道、花道、书道和剑道。又禅宗高僧受到将军和武士的尊崇和拥护,也自然推动了‘禅’的盛行。这时期最被推崇的是确立‘五山文学’地位的梦窗国师与大灯国师。另外,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等宗派,皆在创始人圆寂后,因思想正统之争,而逐渐分裂成许多派别,但仍受到许多农民信众的护持。室町末期,进入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佛教形成两种不同的形势:一是与武士联合以适应环境的真言、天台等宗;另一股力量则结合被压迫的民众,如农民及下阶层人,以争取有利形势,如净土真宗及日莲宗等即是。


  六、江户时代


  战国时代的动乱结束后,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置幕府,为使日本减少外国的压力与内部纷争,颁行‘锁国政策’,以禁止耶稣教及其它容易引起动乱的活动,佛教与其它文化因而能在稳定中持续发展。德川家康是净土宗的信徒,因此努力保护佛教,并将佛教纳入封建政权的体系中。他颁布‘寺院法度’,用来制定各宗派所属寺院的属从关系,及对寺院的种种规定。又实施‘寺檀制度’,使全国每一个国民都有归属护持的寺院。由于法度的限制与寺檀的建立,寺院僧侣的生活获得了保障,但也导致佛教发展的停滞。


  本期佛教有隐元隆琦禅师(一五九二-一六七三)从中国应邀至日本创黄檗宗最受瞩目。‘黄檗宗’与临济、曹洞二宗并称,为日本禅宗第三大派。整体来说,本期的法度制度,是奖励学问的,然在思想方面却受到限制,因此在佛学研究上并无特殊表现。反之,江户末期,儒学与国学却积极推展,此时日本神道也应时复兴,但是受到‘废佛毁寺’的影响,佛教又进入黑暗期。


  七、明治维新


  孝明天皇庆应三年(一八六七),将大政奉还,第二年开始‘明治维新’。明治天皇在明治元年(一八六八)颁布‘神佛分离令’,以神道教为国教,又以种种理由,迫令僧侣沿用俗姓,甚至鼓励僧侣食肉带发娶妻。佛教界因此集合信徒发起‘护法一揆’(团结一致)运动来反抗,才获得停止,但有日本净土真宗受其影响。至福田行诫、大谷光尊、赤松光映等新佛教先驱,以世界宗教大势,评驳政府的宗教政策,又有真宗西本愿寺派的岛地默雷等大力宣导宗教自由立场,终于在明治二十二年通过宗教自由的法律规定,佛教至此才得以渡过困厄时期,进入新的时代。


  明治二十年前后,自由研究佛学的新风气普遍展开,佛教大学的建立、经典的整理,以及佛学辞典的编纂发行等工作,更充实了日本现代佛学的内容。而在信仰方面,已经脱离中国佛教型态与观念,并且在日本文化酝酿下的佛教也已普及于民间。二次世界大战后,佛教更是蓬勃发展,新兴宗教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其中以日莲系分化出来的最多,如创价学会、灵友会、立正佼成会等,发展极为迅速。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四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3:33 | 只看该作者
我相和众生相,如何度化众生呢?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7-25 08:00:28)转载▼
标签: 佛陀 无相 度化 事业        分类: 堪布答疑
佛陀无人我相和众生相,如何度化众生呢?




问:佛陀无人我相和众生相,如何度化众生呢?


索达吉堪布:有人说,佛陀成佛后已无我相、众生相,自然不能见众生。又有人说,不能见众生又如何度化众生呢?


对此问题应如此回答,佛陀成佛后于如所有智前,一切平等无碍,无相无众生;而于尽所有智前,能照见一切众生之起心动念,但无迷乱相,无有执著。


近代藏地著名大德俄巴活佛,曾得弥勒菩萨摄受,法王如意宝曾于其前听闻过佛法。他于《辩宗派见解论》中引用荣索班智达的教义举例说:如同两人于一房中,其中一人做梦,另一人具他心通,而得知其梦境,但因知其为梦,而不生执著。若此时做梦之人因梦中遭遇恶境而生大苦恼,清醒之人可用神通入其梦境,令其消除恐怖直至苏醒。同样,佛陀也了知众生之境现及分别念,但无相执,却能以方便法,令各种根器众生逐渐趋入解脱道。


如来的智慧、功德,即使得地菩萨也不能如实了知,凡夫之分别念就更难以揣度。法称论师云:“如来智慧不可思。”对于如来之究竟智慧,应以信心与教证了知,绝非以分别念思维推理所能决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11:56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史第十六课:韩国佛教史
2019年07月27日 08:3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韩国曹溪寺(资料图片)韩国曹溪寺(资料图片)
  第十六课 韩国佛教史


  公元四世纪,佛教从中国向东传入韩国,时当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足而立的时期。到了七世纪中叶,新罗联合唐朝,灭了高、百两国,建立统一王朝,佛教逐渐脱离中国的传承,树立韩国佛教独特的教学。十四世纪末叶,新罗王朝被高丽王朝(九一八-一三九二年)所取代;佛教在王室护持之下,四百多年期间,由发展走向兴盛,由融摄的转变过程形成富有韩国特色的宗教。


  一、高句丽佛教


  据《三国史记》所载,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三七二),中国前秦王苻坚遣顺道法师及使者齎来经书、佛像;四年,秦僧阿道亦前来传教;翌年,王为二僧建肖门寺和伊弗兰寺,这是韩国佛寺创建的开始,佛教乃正式传入韩国。至枕流王元年(三八四),佛教由东晋的梵僧摩罗难陀传入百济;而新罗则迟至公元四一七年以后,才由高句丽僧传入。佛教传入前,朝鲜半岛人民崇拜鬼神,信奉巫教,因此佛教初传时期亦被视同民间信仰一般,以王室贵族为中心,进而形成护国祈福的国家信仰。


  高句丽因国土和中国北方相接,又时值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此,佛教的发展受北朝影响较大。帝王多信佛,更有不少高僧渡海至日本传教,其中惠慈被日本圣德太子礼请为师;尔后慧灌则任僧正之职,并为日本三论宗始祖,佛教因此广为传扬。直到荣留王七年(六二五),王遣使入唐传回道教后,佛教才受到迫害。当时道教虽兴,高句丽却也走上灭国之途(六七五)。


  二、百济佛教


  百济佛教受中国南朝影响较大,诸王亦崇信佛教,阿莘王、圣王(又称圣明王)、威德王、法王、武王等,都是有名的护法仁王。至六世纪初,高僧辈出,其中以谦益盛弘律宗,推为百济律宗之祖,最为有名。百济佛教对隔海的日本也有深远影响,圣王二十四年(五四六)致赠佛像、经书等予日本,是为佛教传入日本之始;此后至日本弘法的百济僧侣遽增,主要以弘传三论和成实二宗为主。


  三、新罗佛教


  朝鲜半岛三国中,佛教虽最晚传入新罗,但发展却最为兴盛。到了真兴王时代(五四○-五七五在位),佛教的发展,如丽日中天。新罗在统一朝鲜半岛前,高僧圆光和慈藏都曾前来中国参学,回国后不仅大弘佛法,且受朝廷重视,辅佐国政。新罗统一王朝后,佛教受中国唐朝的影响,大乘各宗传入,元晓、义湘大师弘传华严;圆测、太贤大师宣扬法相,因此,华严、法相两宗最为盛行。另外净、律、密等宗派也日渐弘传,禅宗在新罗后期至高丽初期已发展为九派之多。概言之,新罗佛教因受到王室的支持,寺院遍布,硕德辈出,著作丰富,确为后继的高丽佛教奠定发展的基础。


  四、高丽佛教


  高丽的创国者太祖,是有名的佛教护法仁王,他深信高丽的建国是凭仗佛力之故,因此发愿保护佛教,订定信佛事佛的训要。信佛护教,祈求国泰民安,便成为高丽王室的一大传统。其中,为了攘敌救国而雕印的《高丽大藏经》,最具历史意义。高丽时代常遇外敌入侵的窘局,因此常以建寺、举行法会等各种佛事为国祈福消灾,这是‘祈福禳灾,镇护邦国’的国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另外,对僧尼的统理政策,除承继新罗时期的僧官制度外,还仿照进士科举制度,遴选优秀僧侣授予僧阶。


  高丽佛教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高祖至肃宗时期(九一八-一一○五)。此时中国佛教仍继续传入朝鲜,同时深入普及于社会,华严、法相、禅宗法脉持续,国师大觉义天由宋回国后,成立天台宗。中后期:自睿宗即位后形成的民族佛教。主要是指智讷所创的曹溪宗禅法,本宗成立后,广为高丽人民所接受,不仅超过禅门九山,后来由中国再传入的临济禅,也用曹溪宗的名义弘扬,成为民族化的大宗派。绵延至今,在韩国佛教中,仍最具代表性。


  高丽佛教的发展极为辉煌,直到末期,兴起儒学,逐渐形成一股排佛的思潮,为李朝的排佛崇儒种下了远因。


  公元一三九二年,李朝太祖推翻了高丽,建立朝鲜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三九二-一九一○年),称为‘李朝’。初期仍延续高丽时期以佛教治国的风范,自太宗登基后,立即表明崇儒排佛的方针。故自太宗至显宗(一四○一-一六七四)两百多年期间,颁行毁寺、迫僧还俗、禁止僧侣进城等种种措施,使得佛教走向衰颓的境地。


  近代,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朝鲜受到西方列强与日本的入侵,佛教也有了转变。首先,解除对佛教的种种限制与禁令,并逐渐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以掌理僧政。在佛教复兴的同时,结构、型态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因为受到日本佛教影响,教团里出现了带妻僧。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成南北两个国家。韩国的佛教相当盛行,仍以曹溪宗最有势力。五十年代,新兴的宗派不断出现,其中以圆佛教发展最为迅速蓬勃。目前佛教界办有综合大学等教育机构,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一九七五年,政府在佛教徒极力的请愿下,明定四月八日佛诞日为国定假日,可见佛教在韩国已积极展现出重生之姿。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四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12:01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史第十三课:民国佛教史
2019年07月19日 14:3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3人参与) 收藏本文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资料图片民国高僧弘一法师(资料图片
  第十三课 民国佛教史


  佛教历经太平天国之乱,衰颓不堪。至清末民初,庙产兴学的风潮,更使佛教的发展雪上加霜。当时迫害佛教的不再是少数帝王官僚,如三武一宗,而是整个社会,使得佛教面临历代最大的危机。幸有佛弟子们起而护法,如:章炳麟发表〈告佛弟子书〉及〈告白衣书〉两篇文章,燃起僧青年佛子护教的热忱。又有陈樨庵、周叔迦等以金陵刻经处与只洹精舍等处为中心,影印刊行佛经,以及倓虚、谛闲、太虚、月霞、东初、欧阳渐、吕澂等兴校办学,为佛教复兴作育人才。这一切皆予中国佛教复兴的契机,不仅使佛教教义的阐扬与研究较清代进步,也使佛教各宗逐渐抬头,尤其禅净双修的行持,成为佛教的主流,水陆法会及各种经忏为主的法会也迅速发展,且延续至今,仍隆盛不衰。


  另外,佛教为了应变民初政治、思想、文学等变革而筹组教会,倡导革新,人间佛教的理念应运而生,成为民国以来一大特色。公元一九一一年,天童寺敬安法师等人创设‘中华佛教总会’,初步提出了保护寺产、振兴佛教的口号。太虚大师提出佛教教产、教制、教理的三大革命,发表《整理僧伽制度论》,设立武昌、闽南佛学院及汉藏教理院,创办《海潮音》、《人海灯》、《佛化报》、《佛化新青年》等杂志,乃佛教革新运动最著力者。


  ‘七七事变’后,太虚大师又号召佛弟子群起救国,全国佛教僧青年齐力响应,可说是中国佛教由旧趋新的一个转折点。惟经八年抗日,中国佛教方期重建之时,又值国共失和,中国大陆佛教几至灭绝。在此同时,佛教僧青年于一九四九年随国民政府来台,中国佛教得以在台延续发展。计民国肇立至国民政府迁台约三十八年间,为教为法的高僧大德有虚云、来果、弘一、慈舟、圆瑛、印光、敬安、大醒及欧阳竟无、梁漱溟、汤用彤、王恩洋、唐大圆、江味农、范古农、吕碧城、周洋光、戴季陶等。政府来台前后的台湾佛教已有月眉山灵泉寺、大湖法云寺、观音山凌云寺和大岗山超峰寺等四大主流法派,佛教多具闽南、斋教或日本化的性质。直至中国僧侣陆续来台后,不断的努力,如一九四八年慈航法师主持‘台湾佛学院’,一九五三年白圣、太沧、智光、南亭在台南大仙寺首开戒坛,台湾佛教才重新回归到传统中国佛教的形式制度。


  此后,在台湾政治、经济渐趋稳定、繁荣的情况下,佛教在各方面都有相当的成就,兹说明如下:


  一、佛教文化出版:重修大藏经、影印大藏经、佛教丛书、佛教刊物、工具书的发行编印、图书馆的设立等,皆超过大陆时期甚多。


  二、佛教教育:自慈航法师渡台,于中坜圆光寺首创台湾佛学院,提倡僧伽教育后,各地佛学院亦相继成立,其中历史最久远者为从一九六四年创立至今的佛光山丛林学院,历时已三十五年以上。


  三、佛教弘法:已由早期少数人的街头布教,演进为国家殿堂听众万人的弘法大会;弘法的媒介则从日据时代的纸剧和幻灯片,到现今多元化的舞台、电台、电视、多媒体等;弘法范围地区则从家庭普照发展到世界道场的成立。


  四、佛教社会福利:此乃本于佛教慈悲、福田思想,加上摄众生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思想教义等,所推动的社会福利工作。近年佛教团体在这一方面的表现,获得相当的成效与肯定。


  五、佛教社团组织的成立:政治解严后及人民团体法的修改,各种佛教社团组织纷纷成立,形成佛教界多元化的盛况。


  六、国际宗教文化交流:对促使各宗教间融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及国民外交,贡献甚钜。


  七、人间佛教的实践:佛光山在开山之初即遵照佛陀一代时教,以人间佛教为弘法的原则,实践六祖惠能大师‘佛法世间觉’的主张,回归佛陀佛法在人间完成的本怀。其它如慈济、法鼓山等也有所推展。


  目前台湾佛教显现出蓬勃发展的迹象,但也出现许多的附佛外道扰乱视听,破坏佛教声誉。综合其产生主因:(一)组织松散:佛教缺乏整体组织,无法规范、审核僧众教团资格。(二)佛教教育未纳入教育体系,弘法人员水平不一,正信佛教教义尚未普及于社会。因此,为使中国佛教重新确立于国际宗教界,筹组佛教总部、僧伽法庭,订立各种法规,普及僧众教育,应是当前佛教迫切之道。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四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12:06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史第十课:隋唐佛教史
2019年07月15日 08:14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龙门石窟(资料图片)龙门石窟(资料图片)
  第十课 隋唐佛教史


  结束南北分裂局面而开展的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经典翻译、宗派竞立的巅峰时期,其影响不仅深入中国各阶层,而且远播至韩国(高丽、百济、新罗)、日本、越南,开启各国佛教的灿烂新页。


  隋唐佛教的兴盛繁荣,除得力于佛教本身在南北朝所奠定的稳固基础外,更有赖于国家的统一强盛及护持提倡。隋朝高祖文帝即位后(五八九-六○○),立即废止北周毁佛政策,下诏修建寺院、重整经像、设‘五众’及‘二十五众’宣讲佛教义理,更以大兴善寺做为译经的中心,计其一生致力于佛教的推广,所度僧尼达五十多万人,修建寺院三千多所,立塔一百一十座,写经十三万卷,佛教在隋文帝时代的盛况可见一斑。


  隋炀帝承文帝以佛教治国的方针,对佛教的提倡亦不遗余力,建寺、度僧、造像一如文帝,并亲从天台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迎请吉藏大师入慧日道场弘扬三论,因此三论与天台二宗在隋代帝王的大力护持下能开宗立派。另外,信行以末法思想为前提,所创的三阶教亦流行一时。


  唐朝皇帝除武宗外,对佛教多采保护政策。高祖于帝业初创时,曾奉佛求福,即位后,更设十大德以统摄僧尼。太宗则于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归国后,于慈恩寺组织大规模的译场,法相唯识宗即在太宗的支持下创立。武则天时代更是崇信佛法,他实行了一连串的佛教措施:开沙门的封爵赐紫,诏令僧尼于道士、女冠之前,于寺院中设立悲田养病坊,组织译场,开凿龙门石窟。其中以对神秀大师的礼遇,使禅宗大盛,而诏令新译《八十华严》,更是直接促成法藏创立华严宗的大功臣。玄宗则崇信密教,对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礼敬有加,曾请不空入宫授灌顶法,因之密宗兴盛一时。肃宗亦曾召不空等百余沙门入宫朝夕诵经祈福,并受灌顶皈依。代宗除下令建寺、度僧外,并于戎狄入侵之际,召沙门诵《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为国民消灾。宪宗时,迎佛骨于凤翔法门寺,更掀起社会上一股崇佛的热潮。


  隋唐佛教因有帝王的护持,得以迅速发展,其兴盛繁荣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译经、著述、艺术等,尤其中国化佛教宗派的成立,更是重要的特色之一。


  在译经方面的成就:隋朝在短短三十多年中,共译经典一百七十部七百卷,主要的译家有那连提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彦琮等。其中梵汉文俱佳的彦琮,为中土僧侣主持译场的先锋,曾在《辩正论》中提出译经者须具‘八备’的条件,对后来译经人才的评选发挥极大的作用。


  唐代的译经,基本上由国家护持,规模块织完善,而且多由精通梵、汉的中国僧侣主持,使得译经在量上、质上皆为历朝之冠。著名译师有玄奘、义净、不空、菩提流志、实叉难陀、般若三藏、善无畏、金刚智等,其中尤以前三位最为杰出,他们都被列入中国‘四大翻译家’之内。此三人译经各有所专,玄奘所译包括瑜伽、般若、大小毗昙,成就最大;义净重在律典;不空专于密典。概言之,截至唐朝,印度大乘佛教的精华几已全部译介,而且所译经论较之前朝,更有选择性、系统性与完整性。


  随著经论的大量译出,高僧硕德的著作也相对丰富,如针对佛典,加以系统分类精确的经录,较重要者,在隋代有法经的《众经目录》七卷、彦琮的《众经目录》五卷、费长房的《历代三宝纪》;唐代有道宣的《大唐内典录》、智升的《开元释教录》、圆照的《真元新定释教目录》。其中以《开元释教录》影响最大,为后世大藏经编目和雕印的准据。


  另外,还有大量针对经论所作的各种佛典注疏,而结合个人体验和研究所撰著的通论专书也纷纷问世。这些表现各人独特思想见解的著作,乃各宗派形成及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显示隋唐佛教兴盛的天台、三论、法相、华严、密宗、禅、净、律等八大宗派的创立,实与经典的翻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隋唐佛教的发展,对文学、艺术也提供了绝佳的题材与灵感,当时文人学士对于佛教的磅礡精深与僧侣的精神修养,产生崇高的敬意,归向者颇多,如韩愈、白居易、柳宗元、王维、李翱、裴休等,都与佛教有深厚的因缘,因此蕴含佛教哲理的诗文创作也应运而生。又由寺院的讲经发展至社会的俗讲也甚为流行,进而创作了许多变文作品。随著变文的流传,又发挥成多彩多姿的经变图相,更增添寺院画像以及继南北朝以来持续开雕的石窟壁画的内容。


  此外,隋唐佛教的兴盛也引起韩、日各国的仰望,纷纷派遣学僧前来学习观摩,韩国方面有义湘、太贤、惠日、法朗、信行、道义等,日本有道照、智通、玄昉、智凤、最澄、空海等。韩、日佛教因此获得大规模的开展。


  总体而言,隋唐帝室除了对佛教护持,对于儒、道亦采支持的态度,亦即以‘三教并用’做为其宗教政策。因此,佛教与儒、道在当时鼎足而立,互为争胜,尤其道教对佛教的明争暗斗更是无有间断,因此在武宗时,因个人极度的偏好道教长生之术,再加上道士赵归真、宰相李德裕的反佛鼓动,终于进行一连串的毁佛事件,以会昌五年(八四五)最甚,总称‘会昌法难’,共废毁寺院四千六百多所、小寺四万余座,迫令还俗僧尼二万六千五百余人,没收寺田数万顷。这次的灭佛,使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佛教文化财,包括经藏典籍大多佚失。幸宣宗即位(八四七)后,立即下诏复兴佛教,尔后几代皇帝也相继护持。唯随著唐末王朝的日趋衰落,佛教的鼎盛时期也随之结束。


  唐灭,五代十国分治北、南二地,动乱频仍,五代中版图最大的后周,在国家财政窘迫之际,于世宗当政时又再一次的毁佛(九五五),佛教经此法难及战火的摧残,已衰颓不堪,着重义理研究的宗派盛况不再,唯剩着重实践的禅宗以及强调信仰的净土宗在民间流传著。以永明延寿禅师提倡禅净双修,最受崇敬。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四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12:13 | 只看该作者
东方人文精神中的悲悯情怀
2019年07月26日 14:29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为幸福加分,活出对幸福生活的知行合一。(图片来源:延参法师微博)为幸福加分,活出对幸福生活的知行合一。(图片来源:延参法师微博)
  文/延参法师


  东方传统文化的人文精华是什么?悲悯关怀。东方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观是什么?平等,分享,参与和结缘。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何在?为时代点赞,为时代丰富,为时代应机,传递一份智慧,传递一份内涵,传递一份价值。


  在东方传统文化深深的历史印迹和悠久的历史脉络中,处处都有着观音菩萨的精神品格和人文高度,观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基因,深深融入了东方传统文化的文化传承和人文脉络。“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根本所在在哪里?在于观世音菩萨的精神,贴近大众,悲悯大众,关怀大众,伴随大众,观音菩萨的精神成为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基因。


  日子还是这些日子,故事还是这些故事,琐碎中有烦恼,困惑中有迷茫,行进中有压力,生活中有感伤。常念观世音,增长诸福慧,自己去活出自己生命的经过、幸福的实践、光明的凝聚和有力的推动与改变。


  活出对生命的力量所在,活出对生命的希望所在,活出对生命的愿景所在,活出对生命的行动所在。活出对生命的信念、愿力和出发,活出生活的信愿行。学会为幸福加分,学会去安排好自己内心的秩序,凝聚好自己生命的信心,自己才是自己命运当中最大的依靠。


  生活需要传递,生活需要光明,生活需要参与,生活需要分享,生活需要积极,需要乐观,需要洒脱,需要看到希望。所以念念观世音,六时都吉祥;念念观世音,光明常伴身;念念观世音,吉祥就在心;念念观世音,美好照四方。


  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道在何方,道在对生活的信仰,道在生命的呼吸,道在生命的依托,道在生命的根本,道在这脚下的出发,道在不改的初衷。劝念观世音,广行大慈悲,来结众生缘,皆发菩提心。一份清净心,来发无上愿;一份慈悲心,来发光明愿;一份善良心,来发分享愿。


  生命向前,方向在哪里,方向在内心的那份光明、坚持,还有内心的那份支撑。总是要出发,去链接未来的世界,去链接未来的生活,去活出对幸福生活的知行合一。活出生命的信愿行,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让生活更清凉,更洒脱,让生活在更洒脱、更力量中推动,我们叫做安顿过往,塑造现在,展望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13:10 | 只看该作者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7-25 05:02:03)转载▼
标签: 大安法师 东林寺 东林寺净土苑 佛学 净土        分类: 《净土》2018、2019年文章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净云


《七笔勾》乃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弃尘出家明志之作,该词作既是大师看破和厌离红尘的表达,也勾销了他在红尘世间的一切因缘。据《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记载,大师虽身出世家,学行皆重一时,然出家之前,人生颇多变故。元配张氏,产后不久母子双亡。母亲强迫,续娶汤氏。大师年二十七,父丧,三十一,母又丧,至此发出家决定之志。嘉靖乙丑大年三十,大师命汤氏点茶,捧至案时,茶盏破裂,师笑曰:“因缘无不散之理。”第二年,诀别汤氏曰:“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汤氏亦洒然曰:“君先往,吾徐行耳。”大师即作《七笔勾》落发出家。汤氏后亦剃度出家,法名袾锦,亦为女丛林主。袾锦终后,葬于云栖寺右山,第二年,大师亦往生,全身塔于云栖寺左山。以是因缘,后世传为佛门佳话。(注:本文所引词作引自《净土诗韵》,演莲法师辑,福建莆田广化寺2009年刊印。亦可参阅《卐新续藏》第62册No.1214《莲修必读·云栖诗偈》)


大师所作《七笔勾》,警示我等世人,表面繁华美妙的娑婆世间,须臾不常,实是茅坑魔乡、火宅牢狱,应及早厌离舍弃,一笔勾销,若汲汲以求不知回头,将在生死轮回之中无由得出。“若不猛省回头,改恶从善,洗心念佛,岂非徒得人身,虚生浪死?”(《云栖净土汇语》)感于大师的行止和德业,末学不揣鄙陋,今对《七笔勾》略作解读,以期自我警诫,亦望有缘得见者道业增进。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封章一笔勾。


【译白】父母恩重如山丘,即使至隆至重的五鼎或三牲(五鼎:即内盛羊、豕、切肉、鱼、腊等五个鼎;三牲:即牛、羊、猪。形容丰富美好的食物)也不足以报答。唯有双亲脱离苦海轮回,为子之道业才真正成就。哎呀!出世间的巨大因缘机由,凡情怎可剖析得明白?真正的孝子贤孙,应该好好去追究般若空性、圆成佛道。所以,要把皇权加封以光宗耀祖等事一笔勾销。


【解析】中国古代,五色分别为黄、青、红、白、黑,为五正色,对应中、东、南、西、北。地谓之黄,皇为黄,一统四方。为人子孙,若能为朝廷纾危解困、建功立业,得到皇权嘉奖,则可加官进爵,光宗耀祖,世人认为这是对父母祖宗最大的孝敬。自古以来,世人多以光宗耀祖、满父母之愿作为自己毕生理想,于出世间法却难得一问。


在佛法看来,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只是现世的短暂利益,终会败坏,荣尽辱至,实为苦因,无法解脱生死轮回。“人生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饮食、衣服、玩好,乃至娇妻、爱子,无常到来,那一件是将得去者?”(《云栖净土汇语》)在孝道方面,佛教之孝为大孝,除了世间的赡养、承欢之外,尤其注重父母脱离三界六道,圆证本具佛性。对此,莲池大师教导我等行人,要放下功名官爵的追求,转而励行修德,求生西方,同证永劫不死之大事,才能报答父母之恩,才是真正成就子道,是为“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净业行人要帮助父母超越生老病死的烦恼,安住于无量光寿寂静涅槃中,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才是最大的真正孝亲。民国高僧、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也曾开示:“为人子者,荣亲之道,在于励行修德,俾一切人,均以敬己而追念于所生,方为最切要之方法。”印祖进而具体谈到居士如何以佛法利益父母时,开示说:“固当预为劝导,俾死尽世间一切人天福报之虚荣心,决志往生,以超凡入圣为志事,则其利大矣。”(《复沙庸之居士书》)这些祖师大德的开示,屡屡可见,对我等念佛行人如何报答父母之恩,都如同醍醐灌顶。





二、鱼水夫妻一笔勾


【原文】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首。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译白】男女爱情如凤似鸾成双成对,可这恩爱牵挽缠缚,何日得以休止?像活鬼一样乔装相守,缘分一旦尽,各自要分开。哎呀!你们两个情意殷切,实际就是相互缠缚,披枷带杻。彼此为冤家,一旦看破,各自寻出路。所以,要把鱼水之欢的夫妻恩爱一笔勾销。


【解析】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世间人们追求和歌颂的美妙事物。事实上,爱不重不生娑婆,男女爱情对世人的缠缚极为深细剧苦,人们往往为之受尽诸般痛苦,却甘愿沉迷轮回,难以觉醒。“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大藏一览》)“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楞严经》)


实际来看,爱情的本质仍然是苦空无常,人们的爱恋之心,是无常易变的,爱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往往远远大过幸福。作为修行人,应该随顺众生,珍惜夫妻因缘,但也绝不能为情所困,为情所迷。男女之间的种种纠缠烦恼,祸害甚剧,苦毒无量,实在都不值得贪著留恋。“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习谛。”(《增一阿含经》)“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四十二章经》)


莲池大师也教导我们,男女夫妻之间的感情,都只是因缘聚合,变化无常,犹如梦中空华,无有实义。“忽缘变而情迁,转爱为憎,憎而又憎,向之爱安在哉?转憎为爱,亦复如是。是故爱不必喜,憎不必怒,梦事空花,本非实故。”(《竹窗随笔》)人生在世,唯有老实念佛,回归西方,才是真正要紧之事,届时有缘人都是菩萨伴侣,方为最美好之事。“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因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今但万缘放下,回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紧大事。”(《云栖净土汇语》)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三、桂子兰孙一笔勾


【原文】身似疮瘤,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终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桂子兰孙一笔勾。


【译白】人之色身,皆是四大假合而成,如疮似瘤,不要为子孙后代作长远打算。想想五代后晋时期的窦燕山(《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今天还存在吗?哎呀!就算再好的子孙,终究有结束消亡的时候,最后都无后人存在于世。谁还记得当初声名显赫之人呢,从古至今都是物是而人非啊。所以,要把孝子贤孙永保家业的想法一笔勾销。


【解析】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一个家庭多子多孙,可以传宗接代,世代传家,继祀祖业,即使贫苦人家,子孙众多也是劳动力充裕的保障,这些都是世人可以拿来自夸自荣的,诚谓世间美事。


但佛法认为,人世间父母子女等各种眷属,不出四种缘分: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有缘则来,无缘难见。“儿孙有千数,因缘和合生,长夜迁过去,我与君亦然。子孙及宗族,其数无限量,彼彼所生处,更互相残食。”(《杂阿含经》)修行人应该智慧地观察,家族之中,过患众多,苦空无常,若没有积善行德覆佑子孙,家族不可能长久兴旺发达。《十住毗婆沙论》对此有很多表述,如云“家是斗乱种种因缘共相违诤”,“家是无常虽久失坏”,“家是变异会必离散”,“家如幻假借和合无有实事”,“家如梦一切富贵久则还失”。


所以,索妻养儿,经营家计,期望子孙发达,继承家业,终极来看都毫无实义。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早日信佛念佛,求生西方,才是智慧的选择。“当思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好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稳当当了也。”(《净土或问》)




四、富贵功名一笔勾


【原文】独占鳌头,慢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粱,一笑终无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


【译白】科举发榜,状元郎独立于宫殿门前鳌鱼前迎榜,赞誉交加,真是一个男儿最春风得意的时刻。可即使金印高悬,其大如斗,再大的官势也不恒常永久。哎呀!不知有多少人枉费心机驰求功名,黑发变成白发,少年变成老年。最后却是黄粱一梦,不值一笑,终无所有。所以,要把富贵功名一笔勾销。


【解析】在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读书人苦读圣贤书,大都不过是为换取功名,获得金钱、地位和权力,享受荣华富贵。金榜题名几乎成为读书人最崇高的价值选择,这是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达官贵人,都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追求。


然而功名权势所在,都是虚幻不实,不能长久的。烜赫固易,衰败亦易,世态炎凉,自古皆然。于生死分上,功名权势再大,都毫无助益。莲池大师曰:“世间荣华富贵,亦不过片时间事,厄难苦恼,亦不过片时间事,倏忽便无。且万般皆属前缘,非人力所能奈何者也。”(《云栖法汇》)印光大师则说:“富贵学问盖世,亦幻梦中所现之虚华幻相。至现过之后,又有何实迹可得哉。”(《复叶沚芬居士书一》)念佛人的终极追求是了生脱死,回归极乐,还度有情。两位莲宗祖师都劝导我们,宜将身外功名利禄等事,尽情放下,使空无一物,一心念佛,才能了生脱死,往生西方,方受用无尽,来去自由,得到真实大利。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五、家舍田园一笔勾


【原文】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


【译白】富贵可比王侯将相,对你来说,是无比欢乐之事,在我来看,却认为值得忧愁。你追求财富时就会有很多痛苦觉受,得到时又害怕失去,患得患失。哎呀!出家为僧之人,快乐自在,粗茶淡饭就像美味佳肴,身着百衲衣如同锦绣莽袍,上天下地就是我的庐舍,何必还去建盖高楼大厦呢?所以,要把家舍田园尽情放下,一笔勾销。


【解析】娑婆世界,虽然剧恶极苦,但世人迷惑颠倒,无论男女老少,大都去追求钱财、田园、屋舍等身外之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以为这些是自己安身立命之资,若有所得,也是极痛快之事。事实上,求不得是苦,得到了也不一定快乐,患得患失,古今同然。对此,佛陀早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世人的这种迷惑颠倒,《佛说无量寿经》中有着大量篇幅来描述,经云:“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忧念愁怖。”


事实上,这些山川田园、家舍屋宅、金银珠宝等财富,都是无常之物,不可长久,须臾即散,到破败之时,原主人则痛苦不堪,以致因福得祸、伤身败命者大有人在。古人诗云:“不结良因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七十年。”这些外在的财富属于“五家”共有,“横为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佛说无量寿经》),终究化为苦因。作为净业行人,要珍惜时机,多修福修慧,行道进德,老实念佛,回归极乐世界,彼处受用,随念而至,才是最幸福安稳之处。“何不弃众事,各遇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佛说无量寿经》)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六、盖世文章一笔勾


【原文】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字不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译白】学识渊博,如海水般长流不断,文坛竞技,才气万丈可达云霄之斗牛星。身怀百艺,随意拈来,斗酒之间,能写出百千首诗。哎呀!纵使满腹经纶,文章锦绣,但又有什么值得夸口的呢?生死到来,诗文再多,半字不能来相救。所以,要把盖世文章千古流传的想法一笔勾销。


【解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涌现出了很多的文艺大家,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名篇佳作。但世间稍有文化之人,往往即有好名习气,喜欢吟诗作文,附庸风雅,卖弄见识和才华。印光大师云:“文人习气,每有心尚未了,即欲发挥之弊。”(《复丁福保居士书九》)


在佛法来看,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些通通是世间法,世间智,无益于解脱生死轮回。印光大师云:“纵令文章盖世,官居一品,终是一穷微极妙之艺人。”(《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莲池大师才具也足以经邦济世,但认为这些世智聪辩实为妄心之智,不值得后人效法:“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竹窗随笔》)


作为净业行人,无论学问多大,才华多高,要把解脱生死轮回作为首要大事,力修净业,圆证佛性,方可不负所学,为大丈夫真佛子。如印光大师所教:“将从前所得之学问文章,抛向东洋大海外,作自己原是一个无知无识之人。于不生分别心中,昼夜六时,专持一句洪名圣号。果能死尽偷心,当必亲见本来面目。”(《复叶玉甫居士书》)





七、风月情怀一笔勾


【原文】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稠。烟雨迷花柳,诗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瞬息光阴,懡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译白】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外出赏景游览,歌舞娱乐场中,也是一片欢乐,情意浓浓。烟雨迷蒙中,去妓坊淫舍寻花问柳,或者琴棋书画酒,亲朋欢聚一堂,多么快活逍遥。哎呀!眼前短暂风流快活一时,来日痛苦方长,甚至殃及子孙后代。为了瞬间的快活光阴,到老来悔不当初,羞愧不已,惜已晚矣。所以,要把那寻欢作乐的风月之情一笔勾销。


【解析】世间多数人以放荡享乐为受用和自得,因此任性纵情,放浪形骸,奔走歌楼,调情月下,自逞风流快活。如《佛说无量寿经》所云:“辜较纵夺,放恣游散。串数唐得,用自赈给。耽酒嗜美,饮食无度。肆心荡逸,鲁扈抵突。”


在佛法看来,这些寻欢作乐的行为都逃离不了因果法则,终会折损福报,深积罪愆,种祸招殃,苦归身后,殃及妻女。苦事逆境自然痛苦,乐事衰败时也会产生痛苦,万事无常也是一种痛苦。“一苦苦,若根若境,乖违逼迫,生老病死,诸现苦相。二坏苦,因乐变异,生诸忧恼,所谓乐未毕哀又继之,即爱别离、求不得之类。三行苦,即念念迁谢之相,五趣蕴苦,皆行苦摄。”(《妙法莲华经要解》)所以,净业行人应认真思惟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事,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遇净土更难,要乘着有限的光阴,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回归西方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以经世之才、妙手之笔,通过明志之作《七笔勾》,对世人样样看重的光宗耀祖、夫妻恩爱、孝子贤孙、富贵功名、田园家舍、诗词文章、山水风月等七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剖析,一一道出了它们虚妄不实、苦空无常的本质。我等净业行人要凛遵祖师教诲,深切地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信愿,老实持名念佛,至诚恳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归慈父阿弥陀佛的怀抱,那里才是我们的本来故乡。唯有如此,方可不辜佛化,不负己灵,为出格之丈夫,如来之真子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0: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想获得快乐,却也从来没有和快乐的因共处过
转载 2019-07-25 07:58:42
实际上,我们认为会带来快乐的事情本身并不具有乐的自性,否则,我们一直做这些事,会一直快乐并且越来越快乐。像财、色、名、食、睡,大家都认为的乐事,钱越多就越快乐吗?名气越大就越快乐?不尽然。——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慧灯法师


我们想要避免痛苦,却在造作痛苦的因。痛苦的因就是恶业和烦恼。由恶业作为因,烦恼作为缘,两者相结合就会产生痛苦。


比如我们想要获得金钱、财富、名利或地位,在追求的过程中,由于不了知业因果,可能会采取欺骗、偷税漏税等不正当的手段。然而,偷盗会感得贫穷,因为欺骗、谎言等而使自己获得资产的过程非常辛苦,或者即使得到之后也会受到别人的欺骗而无法享用。这不还是事与愿违吗?


我们想获得快乐,却也从来没有和快乐的因共处过,没有去造作任何乐因。


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很多生活压力,所以下班之后会参加一些活动,以此来放松、减压、获得快乐。比如去唱卡拉OK,玩一晚上,回来之后筋疲力尽,而且喝了酒头痛欲裂。彼时,我们非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增长了无量的烦恼,造下了恶业,而且还毁坏了自己的健康。这就是心里想要获得快乐,行为却在毁坏快乐。


因为两种愚痴,才导致了这样的现状。第一个愚痴——业果愚:因为不了知业因果这一无欺、周遍的规律,所以采取事与愿违的行为。业果的规律是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比如想要获得财富就必须进行布施,可我们完全相反地认为获得财富需要抠门儿、小气、多占便宜。行为完全和因果规律相违背,事情的结果当然就会和愿望完全相反。


第二个愚痴——真实义愚:真实义就是空性,因为我们不知道一切万法在胜义实相中都是空性的,所以误认为真实的“我”存在,外境世界也真实存在,由此认为“我”的感受是真实的,“我”痛苦,就一定要去灭除那个带给“我”痛苦的人。因为有“我”,所以有强烈的贪嗔痴,有想满足自己愿望的强烈欲求,而造下了种种恶业。


因为没有听闻过佛法,这两种愚痴在我们相续当中一直存在,导致我们一直在造作各种苦因,毁坏快乐。


——文章根据菩提洲网站在线课程讲释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21:21 , Processed in 0.05720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