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11:33 | 只看该作者
幻化世间,谁不是过客?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9-24 08:00:54)转载▼
标签: 世间 幻化 过客 空性        分类: 堪布开示
幻化世间,谁不是过客?


幻化世间,谁不是过客?

以前密勒日巴尊者到卫藏求学多年,最后回家见到家中种种情形:母亲死了、妹妹当了乞丐、《宝积经》成了鸟窝……他悲伤之极,唱了一首无常幻化的道歌:“敬礼胜士马尔巴足,加持穷子生厌离;贪恋执著世间众,可悲可叹亦可悯。每念众生我心悲,作兮为兮徒苦恼;流兮转兮堕轮回。业力所转可怜众,欲超度之唯勤修;圣不动自性金刚持,加持穷子得山居。幻化无常世间域,过客空留野遗塚;昔日可爱草原上,牛羊野马逐鹿处;而今唯闻鬼啾啾;此即无常幻化证,我今依此而修行。昔日四柱八梁家,而今一如破狮爪;房柱屋梁与四壁,而今一似死驴耳;此即无常幻化证,行者依此而修行。昔日俄马三角田,而今野草四处生;昔日亲友与乡里,今已大部成仇人;此即无常幻化证,我今依此而修行。我父米拉喜惹蒋,而今生死两隔绝;我母抑察葛锦母,而今唯留枯骨具;此即无常幻化证,我今依此而修行。贡却那崩我塾师,而今亦已离人世;大宝积经藏妙法,而今鸟雀栖巢处;此即无常幻化证,我今依此而修行。阿库勇加我伯父,而今已成死仇敌;琵达贡加我爱妹,而今流落在何方?此即无常幻化证,我今依此而修行。圣者不动自性大悲者,加持令我得山居。”

认识了诸法无常虚幻的本质后,他便彻底断弃了对世间的留恋,立志安住深山苦修,终于使二利事业得到圆满。密勒日巴尊者传记中这一段,每一个修行人看后都会有深刻感触。在座每一位都应仔细回想,往昔的经历已经给了自己许多无常幻化的教育,只是可惜我们没有能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感受醒悟。昨天我回家乡去放生,见到了二十几年前自己上小学时住的房子,如今只剩下一小块土墙了,原来的房子中间长了一棵大树,小时候的一切都已经是梦境了,只能恍恍惚惚地想起一点点。你们想想自己往昔一切、世间一切,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想呢?我想再过若干年,你们重回喇荣沟,那时候学院还能否存在呢?学院如果还在,你的房子也可能破败不堪,或成了一堆废墟……大家要反复观修如梦如幻的空性,断除实执,这样“恒常守此意”,则一切作为不会成为轮回之索,迅速使自己趋入大安乐的自在之境!

——《入行论广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1:39 | 只看该作者
净慧长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图)
2019年09月24日 14:15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净慧长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版画:桂圆君)净慧长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版画:桂圆君)
  养成四无量心态

  “慈悲喜舍”的心态怎样才能养成呢?佛教是把“慈悲喜舍”这四种心态放在修禅定的过程中逐步地养成这四种精神、四种心态。只有通过禅定的修养,使烦恼逐步地淡化,一直到最后的烦恼清净了,这四种心态就会逐步地成为我们每一个修行者的身心当下的状态。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是要等到明天,不是要等到下一念,而是要每一个当下就只有这四种心态,没有第二念,那就是无量,那就是无限。无限既言其广大,也言其没有任何的障碍,所以四无量心又叫四等心、四等智。等智也好,等心也好,都是三昧的意思,因为禅定的状态,三昧的状态是平等的。如果心里还有高下,还有你我,我们的心和佛法、和真理、和实相还有距离,平等不了,三昧也不可能现前。所以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一个人修行到与真理、与实相没有任何距离的一种精神状态,那才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智度论》对这种境界有一个解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每一种精神都是无量的。

  慈心无量

  所谓“慈无量”,首先众生是无量的,众生无量这是一个现实,这是一个真实,这就是事物存在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心态应该怎么样呢?普通人的心态,都是在这无量的众生之中选择某一部分人,或者很小的一部分人,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弟弟、哥哥,我的妻子、儿子,以及与自己有关系的极少的一部分人,可能会保持一种比较好的关系,能够在某种情况下体现一种和谐的心态,对其他与自己的关系不密切的那些人,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的心好像从来没有想过。

  这样,我们的心态就和实相不一致,相违背。因为众生无量无边是一种实相,是一个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相状,而我们不能够直接去认识它,直接把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能放在我的每一念的修行当中,所以就不能够体现慈心无量的思想境界。“慈无量”就是要让我们这个心念每时每刻都以无量无边的众生作为考虑的对象、所缘的对象、关怀的对象,时时刻刻想到要让这无量无边的众生得到快乐,得到安乐,得到自在。

  我们可以在打坐的时候试一试:将自己的心量放开,把所有的局限都排除掉,让心的能量无限地释放。这个时候,可以观察我们的心态能不能达到慈心无量的状态。在定中,在修禅的时候,能够有慈心无量的状态出现,出定以后,就要保持这种精神状态,以这种精神状态去面对这个世界,面对所有的众生。以这种精神状态面对人和事能不和谐吗?当然就和谐了。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大地众生都是一体,那就是和谐的最高境界、最高状态。

  所以,在修慈无量心的时候,要让无量无边的众生,成为我们发慈心的一种对象,久久就可以进入慈心三昧,也就是进入慈心定。因为一切良好的心态,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都是要通过一种修养,才能够养成一种稳定的、良好的心态,像慈心三昧,更是要在定中来养成、来培养。

  悲喜无量

  “慈”是要与众生乐,那么“悲”呢?无量的悲心也是以无量的众生为对象,要拔除无量众生的苦恼,所谓“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即使我们做事情是一件一件地来做,度众生是一个一个地来度,如果是在没有分别心的前提下来做每一件事情,你就是以无量的众生为所缘,以无分别心、平等心指导下做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那你就和“慈无量”、“悲无量”的精神保持一致。

  第三是“喜无量”,喜,就是欢喜,但不是一般的欢喜,是什么欢喜呢?是看到众生幸福快乐而欢喜,那就是菩萨的欢喜,菩萨的欢喜是以无量的众生离苦得乐为前提,所以“喜无量”这种心态,也是要在禅定当中来养成。这种欢喜是一种内心的喜悦、内心的平和、内心的充实,绝对不像我们凡夫一般的很粗俗的那样的一种喜悦,他是一种在慈悲中透露的一种愉悦的精神,是一种喜而不露的精神,是一种安详的精神、安详的状态。

  舍无量心

  第四是“舍无量”,舍什么呢?“舍”字在这里不是叫你拿钱财出来,而是叫你把内心的执著放弃,把分别心放弃,把偏执的见解放弃。要一切平等,无有冤亲地来发慈心、发悲心、发欢喜心。

  我们凡夫做一切事情,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有喜有悲,“舍”就是要舍去我们凡夫的心态,要在平等地看待一切众生的前提下,发慈心、发悲心、发喜心,那才是无量。有差别、有分别、有偏执,那都不符合“舍”的精神。

  所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要在禅定状态下去培养。以上讲的,是四无量心的基本内容。

  (来源:邢台大开元寺  注:本文选自《真际禅话》2005年7月18日,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09:45 | 只看该作者
明一法师:四禅八定方便说
2019年09月25日 15:34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四禅八定在佛经里面讲的地方很多,因为语言定义的关系很难理解。(摄影:海朝)四禅八定在佛经里面讲的地方很多,因为语言定义的关系很难理解。(摄影:海朝)
  文/明一法师

  四禅八定在佛经里面讲的地方很多,因为语言定义的关系很难理解。这里是用现代语言描述的四禅八定,仅供大家参考。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到地定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㈠、粗心住:

  刚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腿痛,身体不正,东倒西歪,这是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扶直,这是有心去造做的,而且连呼吸也不顺畅。

  这样,我们就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段时间,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门头跑来跑去。

  ㈡、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定--欲界定。

  ㈢、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㈣、未到地定: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即进入未到地定。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到地定,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到地定,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真正的禅定,既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①、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升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②、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升起思想,知道它在做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去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

  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③、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去的回忆来分别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④、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①、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把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②、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的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③、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④、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又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15:41 | 只看该作者
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信、解、行、证
2019
09/25
19:21
南海佛教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许多刚刚接触佛法的小伙伴

常常会有疑问

学佛的过程、步骤、方法是什么

今天顿顿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修学佛法的四个阶段

“信、解、行、证”


信:就是信乐

首先要听闻正法,欢喜信受,这就是学佛的第一个过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信心、要相信才能做好。如果不相信,即使勉强去做,也无法深入,心怀疑虑,这样如何能做好呢?

正如患有疾病的人,只有对医生的医术有坚强的信心,才能配合医生的医疗,病情才能康复,如果对医生和药品有所怀疑,那自然就不会配合医生去积极治疗,自身的疾病就难以治好。

同样的道理,学佛的过程也一样,我们作为凡夫都有无明的病根,八苦的病痛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只靠我们的自力是难以战胜这些恶魔的,只有借助于先知先觉的佛力,激发我们的正信,对佛法深信不疑,这样我们的身心有所依止,依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悲愿和威神,抚慰我们脆弱的心灵,战胜种种恶魔,跳出三界,因此, 我们学佛的第一过程就是“信”。


解:就是了解

信乐正法之后,就要进行思维、探索深入了解,这就是学佛的第二个过程。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第一就是相信,第二还要去了解,如果不去深入了解,勉强去做,那一定会产生种种障碍、或适得其反,佛法如果不去深入了解的话,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利益。至于怎么深入了解呢?答案则是读经,听经。

讲经的法师、善知识,都是过来人,讲的肯定都是他所了解的佛法的精华。听经要用真诚恭敬的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不要带着挑剔批判的心理去听,这样才能得利益,久而久之,也就悟了。

而读经,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经就是修定,得定了,也能开悟,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但这都是解悟,不是证悟。不管听经还是读经,都要一门深入,不能广学多闻,读一部经典就行,修一个法门就可以,不要去读大藏经,那样你得到的是佛学知识,不是智慧。


行:就是修行

信乐、了解之后,就要按照正法精进修行,这就是学佛的第三个过程。

我们去办任何一件事情,除了自己相信、了解之外,如果不去实行,那就无法见到效果,就等于空想他的好处,也就得不到实际的利益,这样无异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因此,信乐、了解之后就要实践佛法,就是学佛的第三步“行”。

当然真正的行,也并不是盲修瞎练,而是要有理论基础,有正确的修行方法,有了方法,你就要依教奉行,老实真干了。比如佛说要修五戒十善,那就要真干,真把五戒十善落实到生活当中。通过实际修行,又加深了对经教的理解,边学边解,解行并重,这就能契入佛法。

如果不落实到生活当中,不去改过、断烦恼,光学理论、知识,还希望学的越多越好,这叫“有解无行”,其结果是增长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证:就是证得

修行的终极,万德庄严,证得佛果,这就是学佛的第四个过程。

什么叫做‘证’呢?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所信、所解、所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著、统统融合了,这就是‘证’。

譬如我们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就是我们所想的、所行的,我们所行、所想的就是经,经跟生活融化成一致了,这是‘证’,这个叫真如,佛法可贵的地方是在此地。

文/图:顿顿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10:33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1:30
虚云禅师:用功两种难易(图)
2019年09月27日 14:22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虚云禅师:用功两种难易(资料图片)虚云禅师:用功两种难易(资料图片)
  门人妙宗敬辑

  用功两种难易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的难易。

  初用功的难易

  初用功的难——偷心不死

  初用功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气放不下来,无明、贡高、嫉妒、障碍、贪嗔痴爱、懒做好吃、是非人我,涨满一大肚皮,哪能与道相应。或有些是个公子哥儿出身,习气不忘,一点委屈也受不得,半点苦头也吃不得,哪能用功办道。他没有想想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个什么人出家的?或有些识得几个文字,便寻章摘句,将古人的言句作解会,还自以为了不起,生大我慢,遇着一场大病,便叫苦连天;或腊月三十到来,便手忙脚乱,生平知解,一点用不着,才悔之不及。

  有点道心的人,又摸不着一个下手处。或有害怕妄想,除又除不了,终日烦烦恼恼,自怨业障深重,因此退失道心;或有要和妄想拼命,愤愤然提拳鼓气,挺胸睁眼,像煞有介事,要与妄想决一死战,哪知妄想却拼不了,倒弄得吐血发狂:或有怕落空,哪知早已生出“鬼”,空也空不掉,悟又悟不来;或有将心求悟,那知求悟道、想成佛都是个大妄想,砂非饭本,求到驴年也决定不得悟:或有碰到一两支静香的,便生欢喜,那只是盲眼乌龟钻木孔,偶然碰着,不是实在功夫,欢喜魔早已附心了;或有静中觉得清清净净很好过,动中又不行,因此避喧向寂,早做了动静两魔王的眷属。诸如此类,很多很多,初用功摸不到路头实在难。有觉无照,则散乱不能“落堂”;有照无觉,又坐在死水里浸杀。

  初用功的易——放下来单提一念

  用功虽说难,但摸到头路又很易。什么是初用功的易呢?没有什么巧,放下来便是。放下个什么?便是放下一切无明烦恼。怎样才可放下呢?我们也送过往生的,你试骂那死尸几句,他也不动气;打他几棒,他也不还手;平日好打无明的也不打了;平日好名好利的也不要了;平日的诸多习气也没有了;什么也不分别了,什么也放下了。诸位同参呀,我们这个躯壳子,一口气不来,就是一具死尸。我们所以放不下,只因将它看得太重,方生出人我是非,爱憎取舍。若认定这个躯壳子是具死尸,不去宝贵它,根本不把它看作是我,还有什么放不下?只要放得下,二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遍身内外只是一个疑念,平平和和不断地疑下去,不杂丝毫异念,一句话头,如倚天长剑,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还怕什么妄想?有什么打得你闲岔,哪个去分动分静,哪个去着有着空?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觉清净,早已不是清净;怕落空,已经坠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所谓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不是一天盘起腿子打坐,才算用功办道的。

  老用功的难易

  老用功的难——百尺竿头不能进步

  什么是老用功的难呢?老用功用到真疑现前的时候,有觉有照,仍属生死:无觉无照,又落空亡。到这境地实在难。很多人到此洒不脱,立在百尺竿头,没法进步的。有的因为到了这境地,定中发点慧,领略古人几则公案,便放下疑情,自以为大彻大悟,吟诗作偈,瞬目扬眉,称善知识,殊不知已为魔眷。又有的错会了达摩老人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和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意思,便以坐在枯木岩为极则。这种人以化城为宝所,认异地作家乡,婆子烧庵,就是骂此等死汉。

  老用功的易——绵密做去

  什么是老用功的易呢?到这时只要不自满,不中辍,绵绵密密做去,绵密中更绵密,微细中更微细,时节一到,桶底自然打脱。如或不然,找善知识抽钉拔楔去。

  寒山大师颂云“高高山顶上,四顾极无边。静坐无人识,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禅。”首二句就是说独露真常,不属一切,尽大地光皎皎地,无丝毫障碍。第三句,是说真如妙体,凡夫固不能识,三世诸佛也找不到我的处所,故曰无人识。“孤月照寒泉”等三句,是他老人家方便譬喻这个境界;最后两句,怕人认指作月,故特别提醒我们,凡此言说,都不是禅呀!

  结 论

  就是我方才说了一大堆,也是扯葛藤,打闲岔,凡有言说,都无实义。古人接人,非棒则喝,哪有这样罗嗦。不过今非昔比,不得不强作标月之指。诸位同参呀,究竟指是谁,月是谁?参!

  (来源:《禅》刊1989年度第三期 )
支持 反对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12:13
吟东林佛号享极乐盛宴——我的新年从二十四天闭关开始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9-30 07:56:28)转载▼
标签: 大安法师 东林寺 东林寺净土苑 佛学 净土        分类: 《净土》2018、2019年文章
吟东林佛号享极乐盛宴——我的新年从二十四天闭关开始
吟东林佛号 享极乐盛宴
——我的新年从二十四天闭关开始

《净土》2019年第2期    文/旻安

在三亚呆久了,就很期盼北方的雪,弟子去年四月份第一次到庐山东林寺净土苑参加闭关时,由于时间特别匆忙,就没来得及拜大佛,心中一直隐隐地留着些许遗憾。没想到此次刚来净土苑第二天,天降瑞雪,弟子在欣喜中终于踏上了礼佛之路。

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仿佛记录着自己多年来的修行之路,艰涩甘甜交织,酸甜苦辣中始终不离弥陀名号,弟子心中坚信终能到达极乐的彼岸!上了平台,当看到匾额上“回来吧孩子”这几个大字时,弟子忽然止不住流下了激动而惭愧的泪水,心中默言:“阿弥陀佛,弟子终于回来了!放心吧,这一生孩儿一定回到慈父的怀抱。”这时请人帮忙拍照,想记录下这个难忘的时刻,帮忙拍照的人有些疑惑地望着我浸着泪水的双眼。是啊,她又如何能够了解一个流离多劫的浪子,今生终于可以归家的那种欣喜呢。

终于到顶了,由于大雪的缘故,上来礼佛的人很少,感觉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一切不复存在,都笼罩在茫茫的雪海中。于是,弟子在大雪中快乐地经行绕佛拜佛,任凭雪花扑打在脸上,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我和弥陀。仰望弥陀全身散发出的金色的光泽,如太阳照耀,我竟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感觉身心非常温暖、幸福!这才是久违的新年味道!

更值得庆幸的是,此次弟子第一次参加二十四天闭关实修,就有诸多的惊喜收益!这二十四天中,弟子在东林佛号中尽享念佛的美妙。忽尔兴奋,忽尔悲伤,忽尔惭愧,忽尔又不知为什么就喜极而泣……悲欣交集,怎一个“妙”字了得。弟子每天念佛有许多的感受自然涌现,现撷取部分来作分享:



首先,感受到东林佛号的美妙,体验到弥陀名号妙义难思。

弟子此次闭关以唱念经行为主,以东林佛号为主旋律。虽然以前曾学过一点,但没有这么深的体会。这二十四天通过反复地吟唱,便熟能生巧起来,一口气贯通下来,可谓酣畅淋漓,再将抑扬顿挫拿捏得当,其所具有的清、畅、哀、亮、微、妙、和、雅的音声特质就会完美呈现。更关键的是,这种音声特质节奏很是奇妙,因为它特别容易摄心,可快可慢,可高可低。先以慢来开启,最易调服妄想浮躁的心,令其沉静下来。就如印光大师教我们一口气十念佛号一样,就是为了达到借气束心的目的。在唱东林佛号时,每个字都要用心来观想,慢慢的,佛号中所本具的妙义就会自现。东林佛号前二句比较哀婉:观想由于众生无始以来,迷失自性,如摩尼宝珠堕入粪坑,苦不堪言。因为业障极重,罪业极深,很想出离却苦无方法。后二句则清畅响亮:观想幸好遇到持名念佛法门来拯救,令一切众生念佛成佛,即生成就。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开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有学人问:“如何做到都摄六根?”曰:“净念相继。”又问:“如何才能净念相继?”曰:“都摄六根。”其实唱念东林佛号,就是对“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的一种诠释与践行。



其次,二十四天闭关所体验到的几种训练,也使我受益颇多。

(一)降伏烦恼的训练

每天虽在昏沉、困苦挣扎中起来念佛,但这样坚持久久念下去,自会收获名号中所蕴含的无穷妙义,令人心开得解。念佛是寂照双运、止观双修。用一句佛号代替一切妄想杂念,是为止。止久了自然生定,在寂定中念佛,耳边只听得佛号明明历历,是为观。观久了,自然生慧。以弥陀一念代一切念,念念放般若光,不再轻易取外相,只取弥陀圣号,是为用心如镜的训练。

吟东林佛号享极乐盛宴——我的新年从二十四天闭关开始

(二)制心一处的训练

名号久久持去,不再轻易地随外境所牵动。彻悟禅师云:“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彻悟禅师语录》)久久专念下去,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不会被他念所转,则渐入一心不乱之境矣。能念的心是自性,真我皈投处即自性弥陀,妄想假我放下处,即是唯心净土。彻悟禅师说:“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彻悟禅师语录》)

(三)一心不乱的训练

凡夫无始以来,阿赖耶识污染太多,今用弥陀名号照耀,所谓“一智能灭万年愚,一灯能破千年暗”(《庐山莲宗宝鉴》)。凡夫由无明而堕入生死之流,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毗婆尸佛经》)。如今佛以一句名号加持我们制心一处,从生死流转门直入如来涅槃寂静门,正是“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楞严经宗通》)。

娑婆是无明心所感的秽土,应当远离;极乐是真心所感的净土,应当欣求。善导大师云:“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观经四帖疏》)

感恩东林大佛,感恩大安法师,感恩东林净土苑,感恩一切坚定成就我们道业的善知识!最后祝愿莲友道业早成,同生净土!

支持 反对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12:27
蕅益大师:神之所亏,虽受病不等,总不外贪瞋睡掉疑五种
2019
09/30
11:30
五台山文殊道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示乳生

夫置身海州,而伯牙善琴,其情移也。望似木鸡,而余鸡却走,其神全也。世闲小技,尚非聊尔,况学出世太道,仔肩如来正法者乎。圆顿十乘观法,必先以二十五前方便,所谓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修五法。就二十五事,各具表法,及观心法门,然后正助合行,事理双备,足目并运,安隐入清凉池。后来禅士讲徒,率情任意,逞一得之见,罔达大方轨则。以此蔑裂学问,求世伎术,戛戛乎难之,投足宗教两涂,思自利利他,诚奚望也。真正学人,必先移夙情,则神自全。情之所牵,虽万别千差,总不出色声香味触五种。神之所亏,虽受病不等,总不外贪瞋睡掉疑五种,急须诃弃,则圣贤可阶梯而至矣。
支持 反对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 18:15 | 只看该作者
丰子恺与弘一法师《护生画集》节选
“护生者,护心也。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
——丰子恺创作《护生画集》的宗旨

丰子恺花了45年的岁月,坚守着十年画一本的盟约,完成了450幅图文并茂的《护生画集》,是由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师们绝世合作的结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1928年,丰子恺为祝贺恩师李叔同50寿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绘制的50幅《护生画集》。10年后,第二集《护生画集》完成,共60幅。李叔同非常高兴,很快为画集配上了文字,并回信:“朽人70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70幅;80岁时,作第四集共80幅;90岁时,作第五集,共90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

收到恩师之函,丰子恺回信:“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但是丰子恺又继续画了第三集70幅和第四集80幅。

此后,丰子恺谨记李叔同的嘱托,为报师恩而发奋而作。然而,就在丰子恺打算继续完成最后两集时,意外却降临了......


再后来,丰子恺又被下放到上海郊区,从事田间劳动,乐观的丰子恺瞒着家人称,管教的人看他年纪大了,很照顾他,因此自己过得很好。直到有一年冬天刚下过大雪,女儿丰一吟去给他送御寒的衣服,女儿是在一个一望无垠的田野里找到丰子恺的,他孤独地站在寒风飕飕的地里,胸前挂着一个蛇皮袋,正在一点点地摘棉花,全身冻得直发抖。

之后,在丰一吟的一再要求下,丰子恺才带着她去了自己的住处——一间破得不能再破的旧牛棚茅草屋里,因为屋顶年久失修,女儿清楚地看到在父亲床上的草枕边上,还有一堆没融化的积雪……

即便是在如此简陋的卧室里,老人也很难睡上一个踏实的觉——管教他的人,经常会半夜三更,突然吹响集合号。丰子恺年纪大,手脚又不灵活,自然每次起床都不能像其他人一般麻利,于是被推搡被斥骂成了常有的事情,后来,他干脆睡觉不脱衣服。

虽然遭受到如此非人般的不公虐待,但丰子恺依然没有任何的抱怨,从没想过要放弃绘画,从不敢忘记对恩师的那句承诺。“护生即护心,慈悲在心,随处皆可作画”,劳动改造期间,他以苦为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继续《护生画集》的绘画,并完成了第五集的90幅画。

丰子恺一生虽然作画几千幅(算上重复的有上万幅),但画“护生画集”,犹怀着一颗虔诚之心。

在创作第五集《护生画集》期间,丰子恺常常梦见成百上千的禽兽前来向他叩谢,表达欢喜鼓舞和感激。1965年3月31日,丰子恺在给广洽法师的信中写道:“所述梦境,实非偶然,精诚感动万方故也。弟昔年作护生画时,亦常梦见千禽百兽欢喜鼓舞,有时梦中景象助威画幅……”

但环境的恶劣最终还是击倒了老人。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此时的他已经76岁的古稀老人了。回到家中的丰子恺便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相反,他甚至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全身心地扑到绘画上去。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开始着手画《护生画集》的第六集。此时与恩师约定的最后一集还有6年时间,但丰子恺似乎隐约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拼命画。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把他的笔和纸都藏起来了。丰子恺就向他哀求道:“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呀,快还给我吧。”

儿女们只好作罢,晚上即便睡在一个需要蜷缩起双腿才能睡下的小床上,他也一点感觉不到不便。他的所以心思都沉浸在画作中,《羔跪受乳》、《首尾就烹》等名画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1973年底,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恩师的重嘱,画完了《护生画集》的最后一集的100幅画,这与他送给恩师第一集《护生画集》时,整整相隔了45年。两年后,老人与世长辞。

“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后人这样评价丰子恺独特的漫画。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简单朴素中画出悲悯和仁爱之情,堪称中国一代漫画大师,而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这6集《护生画集》,一共450幅。

今日,让我们来欣赏画集中的片断。在生活中,处处播种护生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49
什么是佛教的七佛通戒(图)
2019年10月01日 09:1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资料图片)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资料图片)
  文/拙缁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偈,在佛经中是作为“七佛通戒”而提出的,它概括了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佛教徒思想言行的准则。在《增一阿含经》卷一中,阿难与迦叶的一段对话,认为此偈能“出生三十七(道)品及诸法”:

  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是故,迦叶,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净。……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叶:戒清净者,意岂不净平?意清净者,则不颠倒;以无颠倒,愚惑想灭,诸三十七道品果便得成就。以成道果,岂非诸法乎?”

  (来源:《禅》刊1991年度第三期)
支持 反对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55 | 只看该作者
中峰明本禅师:苦行受得在前,日后必然次第
2019
10/03
13:34
明贤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既到出家地位,听我谆谆训诲;

前生修得为僧,今生岂能容易。

第一要发道心,晨昏切莫贪睡;

诵经报答四恩,礼拜自求福慧。

每日作务勤劳,真心兼管常住;

早晚自己工夫,心静事业好记。

莫道终夜不眠,须要更深早起;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粗衣淡饭随缘,莫学奢华富贵;

无钱莫去强求,有钱不可轻费。

亲俗莫去攀缘,朋友莫交财利;

无事莫过他门,饮食莫择粗细。

出去干事竟归,切莫兜三惹四;

知命守道存心,端端安分一处。

饶你走尽天边,那有皮宽大树;

但要慈善温柔,莫学猖狂硬气。

好人可以相亲,恶人切须回避;

客来动问公私,待茶陪坐启对。

写字学体学真,诵经要熟要背;

学得藏在胸中,切莫未会先会。

经行叉手当胸,趺坐脊梁挺起;

寻常习惯自然,不必装威作势。

既然动静如斯,又要心口相应;

口不道其非言,心不怀其恶意。

般般老实至诚,自然使人尊贵;

苦行受得在前,日后必然次第。

若享安乐在前,后来恐防不济;

要做贤达好人,依我这般行去。

要做世谛下流,如自随心任意;

我先二三十年,不曾依得此偈。

硬强不听好言,常常被人说背;

错过事业千般,至今方得理会。

若能依得此偈,定到龙华三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4:55 | 只看该作者
在因果前面,抱怨有什么用
2019
10/04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本文系国学生活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

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抱怨不止,人生不前

佛曰: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禅师有个弟子,每天都在不停地抱怨,于是这天禅师让弟子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弟子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禅师让他把盐倒进水杯,溶解后,让弟子喝下去,问他味道如何。

弟子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很苦。”

禅师笑着带上弟子去了湖边,又让弟子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他说:“你再喝一次试试看。”

弟子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很清凉。”

“咸吗?”禅师又问。

弟子说:“没有味道。”

于是,禅师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弟子身边,对他说:“人生的苦痛就像这些盐一样,有一定的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而我们觉得痛苦的程度,取决于承受痛苦的容积。当你自怨自艾的时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积放大成一片湖,看开,便不抱怨了。”

抱怨,就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人生虽苦,但人生并不是只有苦。抱怨生活不顺,就会忽略生活幸福的时光。

抱怨,是一件很傻的事。智者从不为苦而抱怨,愚者总在抱怨生活苦。苦难已经发生,抱怨也改变不了事实。

常常抱怨的人,心情也不会好。一个总在抱怨的人,再难有对明天的信心,幸福早已被自己否定,生活再美好,他也看不到。

抱怨不止,人生不前。抱怨越多,生活越苦。抱怨,是对过去事的执着,看不透过去,放不下得失,又怎么能看得到明天。


抱怨,只会让你运气越差

佛在《法句经》中说: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

有两个青年大学毕业后一起打拼天下,其中一个青年很快就谈好了一笔大生意,升为部门经理;而另一个过了很久还只是一个业务员,并且在成为部门经理的同学手下干活。

这让他心里很不平衡,于是他去向一位禅师诉说,禅师只说:“你过三年再看。”

三年后,还是业务员的他又找到禅师,抱怨道:“他现在已经升成了总经理了!”禅师还是说:“再过三年看看。”

又三年,他又去见禅师,气急败坏地说:“他现在已经自己当老板了!”禅师说:“你这样是无法胜过他的!”

谁知,一年后他又来了,幸灾乐祸地说:“禅师,这回您可错了,他的公司破产,他去坐牢了!”禅师不语。

十年后,曾是老板的他在服刑期间出版了一本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因此他得到了减刑,可以提前出狱。出狱后的他,经常在电视上与禅师一起探讨人生感悟。

当年的业务员在出租屋里看着电视,手里翻着他的书,内心极度痛苦。他给禅师发短信道:“我相信命运了!他就是坐牢都能坐的这么风光!”

禅师回道:“这不是命运在作怪。作怪的是你还没找到自己。你的一生,都在和他比较中抱怨,你丢的不是职位、金钱、面子,而是你自己!”

常常抱怨的人,运气不会太好。抱怨,会让人心充满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就像自己亲手种下的恶因,果报就体现在自己日后的命运上。

爱抱怨的人,总容易冲动,伤人又伤己。一个爱抱怨的人,心中处处黑暗,所见之事,也处处不满;而一个常知足的人,心中常有阳光,所到之处,春暖花开。抱怨,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只会让你的生活,充满霉运。

一个怨天尤人的人,厄运时常伴随。没有人想听抱怨的话,如果一个人常常抱怨,那么,他身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在因果前面,抱怨有什么用!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北宋年间,一个村庄里有个十来岁的孤儿,身患腿疾,只能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

有一天,这孩子发现村子里的有条河在涨水时,很难通行。于是,他每天捡块石头,堆在河边。

一天天过去,石头堆成了小山。乡邻们一开始不解何意,现在也逐渐明白孩子是要修一座石桥,为大家行走方便。于是也纷纷加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

石桥开始建造,谁知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孩子却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桥终于建好,一场大雨中,孩子突然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众人愤怒之下,指责孩子如此命苦,为何苍天不公!

就在这时,包拯因公事来到此地,百姓拦住官轿为孩子鸣不平讨公道。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包拯听闻事情经过,挥毫疾书,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

回京后,包拯面见皇上,将路上见闻一一禀明,独独未提题字一事。说完便要退下,却被皇上拦住。原来前些天,皇上新添了一位龙子,可这皇子整日啼哭不止,于是皇上特意让包拯去看看。

包拯一见那孩子就惊呆了,原来孩子的手上竟写了一行字“宁行恶勿行善”。正是自己先前所做,包拯赶忙伸手一擦,那字竟瞬间消失。

可这字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个胎记而已。皇上见皇子的胎记消失,唯恐孩子的福根不再,便大声斥责包拯。包拯连忙将自己在气头上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皇上不解,命令包拯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


原来,那孩子上世作恶多端,罪业甚大,需三世恶报才能偿还。阎王原本安排孩子,第一世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双目失明;第三世雷击惨死。可那孩子转世后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阎王便让他三世恶业一世还。而他积福甚多,才能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改变。生活的苦,不在于多苦,而在你是否努力。这世上,谁的人生不是充满了苦难。荆棘之路,虽然难走,但只要过了,便是一片坦途。

在因果面前,所有的抱怨都是无用功。善心之人必有善果。人生,祸福因果定,想要幸福,就要广种善因。

人这一辈子,机遇难同,因缘各异。一帆风顺、跌宕起伏都是命运。与其抱怨世态,不如鼓起勇气,做出改变。

不贪,欲念就少;不嗔,心就易平。常知足,常珍惜,常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10:24
寺院为何把十小咒作为日常功课
2019年10月05日 09:1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今日的汉传课诵,出自《禅门日诵》。(摄影:惜缘小和尚)今日的汉传课诵,出自《禅门日诵》。(摄影:惜缘小和尚)
  文/昌善法师

  网友提问:法师吉祥,想问问关于十小咒的问题,为什么寺院把十小咒作为日常功课,又是谁把这十个咒语放在一起,十小咒里面有准提神咒,准提菩萨不是藏传佛教供奉的吗,为什么汉传佛教也要念诵这个咒语,念诵十小咒真的功德无量吗?

  昌善法师答:准提是密传,密传有两大系,一是东密、一是藏密。

  今日的汉传课诵,出自《禅门日诵》,十小咒是不同时期,不同禅师,根据自身的修持也根据众生因缘,方加入禅宗的日常课诵中。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最大效用:为观世音菩萨所说,持诵此咒,能佛光普照,得佛的智能,妙法,明白佛法的道理,把烦恼转成菩提,事事顺利,吉祥如意,幸福平安。 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有大陀罗尼明咒。所谓无障碍观自在。莲华如意宝轮王。第一希有能于一切所求之事。随心饶益皆得成就。

  《消灾吉祥神咒》消灾吉祥咒为禅林所用四陀罗尼之一,亦为密教通用之息灾法。又称消灾咒、消灾真言、消灾陀罗尼。乃消除诸种灾害,成就吉祥事之神咒。出于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唐代不空译)及大威德金轮佛炽盛光如来消灭一切灾难陀罗尼经(译于唐代,译者佚名)。敕修百丈清规卷一所述祈晴祈雨,皆用此咒。

  《功德宝山神咒》诵此咒一遍,如礼大佛,名经、四万五千四百遍,所造众业,纵愈世界微尘数,应堕阿鼻地狱者,虔持此咒、临终亦能往生西方,其功效之大可知矣。

  《准提神咒》此咒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出自《准提陀罗尼经》。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于耳边一一具报。若有无福、无相、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禅宗《传灯录》中引古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此咒出自《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诚心持诵此咒能使众生消除短命夭折,增寿吉祥,速证菩提,早日成佛。

  《药师灌顶真言》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常常念诵此咒,可以健康长寿,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界,或者由八大菩萨护送到西方极乐世界。

  《观音灵感真言》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咒语。诚心读诵此咒,可以驱妖辟邪,可解除灾难。

  《七佛灭罪真言》此咒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世尊因文殊师利法王子的请求,而说过去七佛曾诵过的咒。一个人若造了四重五逆罪,不仅后世受极大苦报,现世也不得平安,为了消灭罪障,最宜持诵七佛灭罪真言。

  《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是出于《小无量寿经》(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与《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曹魏三藏菩提流支译)。它完整的名称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又名《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通常称为《往生咒》。

  《大吉祥天女咒》此咒出自于《金光明经》。这是善天女说的咒语。善天女也叫大吉祥天女。念诵此咒语,可以使修行者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并能早成正果。

  (来源:昌善法师微博)
支持 反对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11:27 | 只看该作者
紫柏尊者:身执心执皆根于我相
2019年10月03日 08:3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紫柏尊者:身执心执皆根于我相(摄影:海朝)紫柏尊者:身执心执皆根于我相(摄影:海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

  夫《心经》一书,乃世出世间圣贤豪杰之神术也。是以得其旨者,御大千而王天下,如黠童牧羊,鞭策指挥之间,靡不得其所者也。

  究其关键,则“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又此经之心焉。

  今有人于此志在闻道而欲兼善一切,舍是书而他求,所谓夜行而弃烛,非愚即狂矣。

  大抵道之不明,世之难治,皆根于我相,我相既立,见可欲者即欣然而悦之,悦之而不满所怀,即勃然而怒矣。天机由是而塞,好恶由是而偏,以故本有智慧光明,埋没尽矣。

  以日用而观之,则爱憎交战于灵台,情识浮沉于宠辱;以今古而观之,七雄五伯之相戮,汉唐宋元之得失,虽复尽善不尽善不可同年而语,及乎非武则乱不可定,非智则国不可守,要而言之,皆不出我相也。

  是以真性日昧,妄想日浓,质朴日漓,世道日下。故曰以智治国,国之贼;有我治人,物之敌。

  夫贼之与敌,虽父母施之于子,必不能行。宁惟不能行,将必反目而攻之矣。

  如来知我相之毒天下,其害甚大。所以即一念而开色心,即色心而开五蕴,即色尘而开十二处。又即五蕴而开十八界。使夫众生悟知身执、心执俱本于我相,我相根本又生于无明。支支相缘,苦集相起。

  故达无明之所由生者,则真性自朗,达色心无性者,则一念不可得。达五蕴无性,则色心亦不可得。达十二处之所由生者,即如庖丁解牛,了无全牛矣。以十二处观现前此身,亦无全身可得也。达十八界之所由生者,则知色心二法,外则析为六尘,内则析为六根,中则即将现前分别历历觉知之心,又析为六识。

  嘻!非我佛大慈深悲,则我相之根,毒害之本,众苦之垢,岂易拔易涤哉!涤垢如寒涛漱石,拔根如金刚破物;漱之不已,石必终易;破之不已,物必终空。石易终穿,物空我废,所谓若亏其一,必丧其两耳。

  夫物我既忘,则本心自露,故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也。若夫将此光照出世,则觉路可登;照世间,则古道可复。余故曰《心经》一书,世出世之神术也。

  般若总部,其名有八,文则六百余卷,惟此经又六百卷雄文之关键也。此经之关键,又“照见五蕴皆空”一句是矣。“照见五蕴皆空”,又本乎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又本乎瞥起一念;瞥起一念,又本乎真心。

  惟真心初本澄湛,本无根尘物我,而独立于五蕴之先,绝无所感。则一念瞥起所由,虽大智高明之士,扣其瞥起所由生,竟无有能酬者也。小子于此亦疑之久矣,安得有破疑之大师,我以身肉充供,亦所甘心焉。

  ——见《卍续藏》第26册,第815页

  (来源:禅林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09:43 | 只看该作者
将亲人引入解脱道才是最大的爱护
转载2019-10-07 18:42:29
我们的爱父母和家人,不只是因为他们对我们好,跟我们亲近,更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苦,并且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远离痛苦烦忧及造成这些痛苦的因缘。——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土登银鹏

我一直十分执着家人和亲情。一次,侄子生病时我在外地出差,因为交通不便赶不回去,我急得满嘴起泡。兄弟姐妹物质上有什么要求我都尽量满足,认为这是对他们的爱护。学佛后我才慢慢地体会到,将亲人引入解脱道才是最大的爱护。

近年来,每当我想起多年前就离开我们的母亲,都会有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掠上心头——母亲,你现在在哪里呢?虽然她心地善良,但不懂因果取舍的道理,造了很重的罪业——我爷爷曾酷爱抓鱼,他每次抓到的鱼都是交给我母亲收拾处理。后来爷爷死于癌症。母亲才五十岁就半身不遂,在床上躺了整整十九年。

佛教也是提倡做好人,但佛教意义上的好人与世俗中所说的好人相比,范围更加广泛。眼下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父亲早日信佛,成为佛教意义上的好人。

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妻子和儿子、兄嫂都皈依了希阿荣博堪布。他们现在每天都做功课,侄子天天在寺院里做义工,如今已经出家了。  

是希阿荣博堪布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了这样变化。虽然堪布常说自己没有加持力,但很多弟子们都亲身体会过堪布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前些日子,我的厂出了一次重大事故:那天真空泵坏了,一直到中午才修好。平时真空泵运转时是不能离开人的,但工人以为原料的温度一时还不会很快升起来就吃饭去了。等他回到车间时,发现因为原料温度过高,真空泵将原料抽出去了,原料转换化为易燃气体在室内弥漫。他急忙关上真空泵——真空泵的开关是电子打火开关,火花遇到易燃气体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厂房的水泥板盖、三面墙都炸飞了,对面仓库上的瓦片都飞到天上,隔着很远的前厂房的玻璃都震下来了,大家还以为地震了。看到现场的惨状,谁都以为人必死无疑了,按常理,气体爆炸是一瞬间的而且威力巨大,来不及逃生。这时却听到有人说话:“我在这里。”现场的人都惊呆了。只见这名员工蜷缩在地上,压着块大水泥板。大家赶紧送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更是让人难以置信——只是脸有些轻伤,其他地方毫发无损。我的一位从事消防工作二十年的朋友也认为此事太神奇,他现在开始学佛了。

我牢牢记得堪布的开示中有这样一句话:堪布在世间停留不是因为留恋,他是不忍离去。我还会记住另一句话——“咬定青山不放松”。

文章选自菩提洲网站——佛子心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09:50 | 只看该作者
冶开禅师:工夫不可求速达
2019年10月08日 16:06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冶开镕禅师语录》卷第三(图片:禅林网)《冶开镕禅师语录》卷第三(图片:禅林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观本观源居士道鉴。前接手翰,得悉精进行持,深增法喜。湘筠归里省亲,问亦痊善。据云本居士现审无住生心八字能恒相应,久久自能悟入。又能发大慈心喜兴学佛教办法,是菩萨兼行六度法门。更增欢源居士从万法归一处谛审,何又生出欲求方便以解其缚之句。既有觉观,念念不散,已属归一,归何的法门,这就是一大方便,此中谁缚谁解耶?当知本自无缚,今则无解,无缚无解,岂非归一归何的根据乎?工夫不可求速达,贵乎纯净不离,久久自有消息。湘筠居士带上念佛珠二十串,各赠十串,其不敷送,容再寄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11:37 | 只看该作者
破戒了怎么办?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0-08 06:00:00)转载▼
标签: 东林寺 大安法师 破戒 观经下品 大愿业力 杂谈        分类: 修学导航
破戒了怎么办?

      信众:请问师父,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

     法师:杀、盗、淫、妄、酒,前四戒为性戒,又为根本戒。毁破根本戒,称断头罪,意为头被砍下来,无法接上去,不可救了。在戒律中,称不通忏悔,必下地狱。所以,对受戒、持戒,要严肃认真地对待。

受戒是在佛菩萨前的庄重承诺,筹量自己的根机能力,或受满分戒,或受多分乃至一分戒。只要受了,就得一丝不苟地行持,宁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如是求戒、受戒、持戒功德无量。

破戒了怎么办?

        这一切都是自动自觉的,戒律既具有原则性,也有变通性。出家修行也是自己发心的,没有谁来强迫你。出家得奉行出家的戒法,如世间法放不下,还可以舍戒还俗。还俗一段时间,又想出家,还可以出家。可以七次往返,这是对男众的施设,女众只有一次机会。

      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诚忏悔,固然比不认识自己错误、不忏悔强,然就声闻戒律而言,犯根本戒的罪是忏悔不了的,果报在地狱。

      所幸净土法门给了破戒行人一线生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就是针对破戒的众生施设的,经云:“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

      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破戒了怎么办?

        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

      证知破根本戒必将下地狱的人,阿弥陀佛悲愿予以救度,彰显阿弥陀佛威神愿力不可思议。吾人当如是领纳弥陀的悲愿,生感恩心。

      然不可以此作为放逸破戒的借口。念佛行人宜奉持净业三福,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9 11:40 | 只看该作者
净界法师: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0-08 08:30:50)转载▼
分类: 净界法师
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

你知道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吗?有两件事,人生只有做两件事:第一个来还债,把过去的债还完。第二个更重要,创造来生;第一、“酬偿过去”,第二、“创造未来”。这时候你对今生的态度,你如何用智慧去面对你的生命,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人生的重点在“过程”,你重视“结果”有什么好处?结果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临死亡,结果是每一个水泡都要破裂,没有一个例外,你福报再怎么大,这个水泡也要破裂。问题是在破裂之前,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破裂,那你的智慧就很重要。

我们要经常观察,对人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我们对于已经要成熟的业力,保持“认命随顺”,但是我们内心当中要创造另外一个功德:如何忆佛、念佛积集来生的资粮,这个才是重点。

“宝觉”是一种智慧。“禅净双修”的心态,他看人生跟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一个安住在不生灭心的人,他不是来享用的。如果你是抱着一个来受用人生的心态,你很难往生极乐世界,你要把人生当作历练,“历事练心”。它是让你积集往生资粮的所缘境。

人生不是让你来享用的,是让你来“历事练心”,假借人事的因缘,来积集你往生的资粮。遇到顺境我们感恩阿弥陀佛,遇到逆境加强我们往生的力量,如果能这样的话,所有的环境对你来说都是帮助修道的增上缘。

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不要想去改变外在的环境!你会越弄越糟,你会把今生弄得很糟,也会把来生破坏了。你如果老是注意外境,你就误了今生,你来生也没希望了!

最好的心态,是把这样的环境,当做你往生的资粮。我遇到“顺境”,我深深感恩阿弥陀佛对我的加持;我遇到了“逆境”,让我更加的觉悟,我不能再轮回下去。这样任何环境对你来说,都是增上的力量。这种智慧就是一种不可破坏、任何因缘都不能破坏你往生愿力的一种智慧,叫“金刚王宝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0:31 | 只看该作者
如瑞法师:持戒离不开智慧
2019年10月09日 14:34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大家在持戒当中,一定要用智慧来指导。(图片来源:如瑞法师微博)大家在持戒当中,一定要用智慧来指导。(图片来源:如瑞法师微博)
  文/如瑞法师

  真正用功夫是要通过持戒使我们远离非缘——不好的事,能够禁恶生善,从心里头产生智慧,所以持戒离不开智慧。

  如果你真持戒就会有智慧,这也是佛说的:“有戒则有慧。”有智慧自然能持好戒,“有慧则有戒。”“戒能净慧,慧能净戒,如人洗手,左右相须。”洗手是两只手互相洗,彼此离不开的。

  从一些来信当中得知,个别居士持八关斋戒,六斋日过中不食,大家开饭了,他拿上个冷馒头到旁边去,于是遭到了一致反对。持戒当中也是要有智慧的,要有智慧就是要看时宜,要用智慧做出善巧方便,不要去触恼大家。比如说找个理由,把大家欢欢喜喜地服务好。

  持戒也是要能够吃苦的。如果受了八关斋戒,到了集体中就说我要先吃饭,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就会被人家讨厌。所以,千万不能以持戒去触恼众生,持戒是要避讥嫌的,持戒的人是要吃苦来生增人信的,让大家知道持戒好,持戒是为了解脱。像大家受五戒也好,受八关斋戒也好,叫做别解脱戒,持一条解脱一条。要让别人对持戒生起来欢喜心,不要因为我们做得不好令别人动念,这个不可以的。

  大家在持戒当中,一定要用智慧来指导。佛告诉我们有戒就有慧,有慧就有戒,二者不要偏了。再说得高一点,持戒要真正发起来成佛的心,用通达无我的慧来观照。持戒的人一定要培养菩提心去关照别人,不要为自己。就是说持戒不要为自己持,而是要发“为利有情愿成佛”之心来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2 00:55 , Processed in 0.04177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