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9181#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2: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孩子最缺的奢侈品,就是父母的夸奖
2019
07/16
09:54
书单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9
对大多数人来说,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避风港。但不幸的是,总有人不属于“大多数”。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中,她的母亲早早让她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她告诉我,母亲似乎从不在意她的感受,不仅各种控制,还什么脏话都骂的出口。

最令她困扰的是,母亲翻脸比翻书还快。刚在外人面前夸她懂事、孝顺,回到家却对她恶语相加,“没用的东西”,“我怎么生下了你”。

但是,用不了几天,母亲似乎又会忘了自己之前羞辱过她,依然在外人面前夸她能干、聪明。最令她崩溃的是,这样的情况时常反复上演,以致于让她怀疑,自己一定有哪里不好,才让母亲如此生气。

这个朋友和她母亲的关系,让我想到了一本书:《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作者金伯利·罗斯和弗雷达·弗兰德曼,是美国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作家和医师,他们认为,那些在家庭里总是被讽刺、打击、谩骂的孩子,也许并没有错,反倒是他们的父母,无论打着“爱”或者其他什么伟大的旗号,也依然是有问题的。

在书中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指称这类父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

我打击你、谩骂你,其实是“为你好”

知乎上有个话题:童年受过的伤,能被时间治愈吗?

一位网友的经历,获得了1700个赞同:

没有家暴,但是父亲的语言毒死了我。长大后,我出现了情感障碍。

我有一个爱我的男友,他包容我照顾我的情绪,可是我不信任他;和我一起长大的闺蜜理解我、开导我,可是我不信任她。

我无法信任身边的任何人,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都对他们很排斥。

这位女士的父亲是个中学老师,他和学生之间关系很融洽,对她却总是嘲讽和打击。

父亲在写作上小有名气,出了自己满意的诗集。年幼的她也喜欢写作,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父亲却对她写的文字嗤之以鼻,认为她没有写作天赋。


有一次,她获得了市级比赛的优秀作文一等奖,父亲眼中明明流露出欣慰,却在颁奖礼后甩下一句“垃圾”,转身离去。

当她第一本书大卖,回家报喜时,父亲却说:你也就只配做个三流作家。

她很难过,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父亲要这样对待她。

为了和父亲缓和关系,她甚至一度想过放弃写作。可不写的话,父亲又会说她没用。

有次喝酒时,她问父亲:为什么你总是在打击和排斥我?

父亲回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她心里想,你说是为我好,可是我没看出来。

正如罗斯在书中说:“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对子女从爱到打击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

他们的子女永远无法得知下一刻将面对什么,甚至不敢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表现出兴奋,因为这会引起父母的剧烈排斥。

每次,她获得不错的成绩,父亲总会顷刻之间变脸。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在争吵,自己莫名其妙地被骂。别人家其乐融融,她家里只有暴怒和打击。


书中说,对于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父母而言,他们会把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都归于子女的过错。因为他们的情绪很容易激动,那个激动非常突然,你无法预料。

就像这位女士的父亲,苦读多年,本以为可以做个大学教授,结果却当了半辈子中学教师。所以他无法容忍子女比他更好,担心这样会间接暴露自己的失败。

宫崎骏说,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是理解、欣赏、和鼓励。

而对于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父母而言,控制、打压、谩骂,才算是“爱”。

罗斯认为,这会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安全感,成年后,心里的伤口会结为性格上的一块疤。

这位女士说,自己很难信任别人,无论对方有多亲近,她都很难放松下来去敞开自己,即使在亲密关系中。

她的父亲,正是很多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无论孩子多么成功,他们都会批评打击,并且口口声声说,“我打击你、批评你,正是因为‘我爱你’”。

打击不是教育,更不是爱

在成长过程中,你可能因为父母的言行没有道理、不可预知而感到很压抑。也可能认为,父母的行为是你触发的,如果你再乖一点、聪明一点、能够更好地预知父母的需求,也许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罗斯说,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父母,很容易为孩子贴上标签。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的话,往往会把其中一个当作天使来宠爱,而把另一个当作引起一切麻烦的小恶魔。

就像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一样,妈妈在对待她与妹妹的态度上,就有着很大的偏差。

妹妹成绩下降,妈妈会怪她没带好头。妹妹早恋、玩游戏,妈妈会怪她没有树立好榜样。

不管她做任何事情,给家里添置用品,还是在工作上有成绩,妈妈都视而不见。好像她不是这个家中的一份子,他们三个才是一个圆满的家。



她说:原以为社会很难过,现在发现在家才是最难熬的。

外公外婆说,妈妈是为她好,如果她再听话点就好了。

于是她努力工作,没想到妈妈到公司找到领导,说公司加班太多,她回家太晚。妈妈的举动让她非常难堪,最后选择了从公司离职。

家里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导致成年后她在亲密关系中也很缺乏安全感,一段恋情还没开始,她就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

许知远在《十三邀》里问过姜文:你这么多年遭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姜文回答:没跟妈妈处理好关系。

他拍电影赚了钱,给妈妈买房,但她不愿意搬过去。他的电影让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妈妈却始终对他不冷不热,甚至从来没有当面肯定过他。

没被妈妈认可过的姜文,内心一直很自卑。

他说: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再好一点,就能得到妈妈的肯定了。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中说:你在童年时遭受到的待遇并不是你的错, 并不是因为你很坏,而是你的父母可能患有疾病。然而他们往往不愿承认,所以你总以为是自己的问题,不是父母的问题。

成长过程中,经常被打击,不被认可的孩子,其实他们一生都在等一句父母的夸奖。姜文的母亲已经去世,于是,没有被妈妈肯定过,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我的那位朋友,因为妈妈的否定,所以她从心底里看不起自己。她说:“连至亲之人都不愿肯定我,还有谁能真心待我呢?”

所以,她一直活在自我怀疑和否定中,一方面她觉得妈妈是爱她的,另一方面又总认为是自己不够好,配不上妈妈的爱,不然为什么妹妹活得那么幸福。

弗兰德曼说:打击不是教育,更不是爱。

对于成年子女而言,他们最最看重的就是父母认可他们的行为,并得到父母的尊重和鼓励。

如何治愈童年的创伤?

很多“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早年都遭受过心理创伤,没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支持,但这并不能使他们对子女所做的事变得正当。

有些人很幸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走了出来,有些人则反之。他们从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甚至复制父母那套模式用在子女身上。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告诉我们,虽然无法选择出身和过去,但我们要试着去抚平童年这道心灵伤疤。

这条路也许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但仍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些改变。

你可以改变对父母的态度,自己把控局面。

比如,当父母再三嘲讽打击你时,你可以学着适当反抗。因为与父母反抗,不代表报复、发泄,而是一个自己把控局面的过程。

有个朋友的父母经常在外人面前嘲笑他小时候尿床,这让他感到很羞耻。

很多时候,父母在外受气,回来就全部倾倒在他身上。他的沉默和不知所措,反而成了父母的饭后谈资。

有一天,他终于不打算再忍下去,决定搬出去独立生活:“请不要将你们的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上,28年来,我忍够了,到此结束吧。”

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指责父母,只是告诉他们他的真实内心。因为他明白指责毫无意义,他已经不是小时候的自己了,完全可以自己把控局面。


当然,你也可以试着去原谅自己的父母。

也许你会觉得,凭什么他们如此伤害我,我却要原谅他们?

但罗斯却告诉你:原谅不是忘记或否认你的经历,不代表着既往不咎,也不需要被原谅的人表现出忏悔。

原谅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当你被严重伤害时,它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虽然听上去有点讽刺,但那些伤害你最深的人,恰恰是被你原谅的最佳人选。

原谅不是一次性的,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使你慢慢弄懂自己的过去遭遇,让你不再那么自责和痛苦。

罗斯说:我们不应该期盼自己的父母改变。但是,你可以改变,你也应当改变。

你必须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我们并不指望事事都能完美顺心,但如果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必须付出努力。

每个人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这份价值不是父母赋予给你的,而需要在成长中,自己去发现。

最后,书单君想告诉大家:

成长过程中,没有创伤,就没有成熟;没有处理心理创伤的能力,就不会真正地长大。

人心皆有裂缝,但那可以成为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主笔 | 小九 编辑 | 黑羊

图源 | 《天使之城》、《十三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3:06 | 只看该作者
观音给李世民撒的最大谎是什么?唐僧取完经后他才明白
2019
07/16
09:05
蜗牛看西游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蜗牛看西游第2800期)

文/牵着蜗牛散步

只要读过原著的都知道,如来传经的目的是推动佛教东进,取经只是一种形式。

在原著第八回,如来这样告诉观音和众弟子——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

在这段话里,他告诉大家西牛贺洲是最好的,南赡部洲愚蠢得很。但唐僧取经到了西牛贺洲,老百姓们却告诉他,取经应该在东土取啊,我们这里的人都想死后托生在东土中华福地。


其次,如来说得很明白,经书一袋烟功夫就可送过去,但这样达不到我们的目的,所以必须把送经变成取经,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来取。

为了把如来指示落到实处,观音菩萨想了不少办法,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袁守诚算命,把李世民弄到地府去走一遭,吓他一跳,然后回来叫他开水陆大会。

但是,如果仅仅是开水陆大会的话,取经的理由还不充分。于是观音这样告诉李世民——

“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说白了,就是唐僧现在讲的东西没用,必须到西天如来处取得大乘佛法三藏,才可以达到目的。


既然观音都这样讲了,李世民不敢不派唐僧去取经啊。走的时候,还怕唐僧不愿意,专门与他结拜为兄弟。其实唐僧的前身就是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如来还怕李世民不安排唐僧取经呢。

哪里证明观音说了谎呢?在双叉岭,因为猎户刘伯钦把唐僧从虎口里救了出来,还送到家里给他饭吃,唐僧很感激,就念了几卷经。结果晚上全家人都收到他父亲的托梦——

“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

这里说得很明显,唐僧念的经是管用的,根本不需要去什么西天!

但李世民一直蒙在鼓里,一直到唐僧取经回来,他才明白上了当。

首先,唐僧并没有按照之前约定的取三藏之数回来,其实只取了一藏之数5048卷。并且还差点取到无字经书。

其次,唐僧还没来得及念,就被八大金刚叫回西天去了。这说明,唐僧取经的目的,并不是帮他念经,而是完全这个任务,就回去受封。

但是,即使知道如来和观音说了谎,李世民也没办法。在唐僧走之后,只得另请高僧念经,至于有没有超渡效果,观音可就不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3#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3:11 | 只看该作者
王勃最经典的送别诗之一:堪比《送杜少府》,如今却鲜为人知
2019
07/16
10:29
读书狗子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提起初唐的送别诗,几乎人人都会想到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表达出身后的友情,又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劝慰友人,浑然雄阔,风骨凛凛,开唐代阔别诗之先河。


王勃能居“初唐四杰”之首,从这首诗便可见其功力。不过经历千百年岁月,王勃最有名的是其所作的“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写尽登临风光。一序既出,王勃的诗作反而被气光辉所掩,以至如今大多数人对王勃的诗作仅仅熟悉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其《滕王阁诗》。

其实王勃现存的诗作有80多首,其中佳篇甚多,甚至有一首送别诗能堪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惜的是如今少有人知。且来欣赏王勃的这首送别诗《别薛华》:

别薛华

唐·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送别之时离愁别绪最是真情流露,最易引发文人骚客无限感慨,不吐不快。古诗词中送别题材的是可谓数不胜数。尤其是唐诗中的送别诗更是风格多样,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谢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恋别、还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是君”的壮别。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可算是壮别。而上面这首《别薛华》虽词句悲苦,却气骨苍然,有惜别之柔,也有壮别之骨。

首联便点题送别,前路之坎坷艰难、离人之惶惶悲苦,将送别的情景与心情一语道来。颔联则进一步深入此景此情:千里行程,唯悲凉为伴,百年人生,也终究凄然。肺腑之语,似乎是说友人的遭遇,又像是到处自己的坎坷。


颈联“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情感一转,由悲转以劝勉,便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般劝勉好友,也是聊以自慰,大有“相濡以沫”的情意!然而同甘苦共漂泊也难免此刻离别,唯有寄托一句“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诀别之时,断言彼此都将互相入梦,既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相思之切。

整首诗如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般,不用景物描写衬托离情,而是以叙事直抒胸臆,大开大合,洗练之语道出形象生动的离别意境和情思。后代诗家评价此诗“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并与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提并论。只可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被列入教材,知之者更广,而此诗却渐渐鲜为人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3:16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里三首古诗词:初读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梦中人
2019
07/16
09:57
真游泳的猫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毫不夸张的说,《红楼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天地,让人们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红楼梦》这本小说里面,有大量文采飞扬的诗词。这些诗词加深了我们对红楼梦故事的理解,也让我们更加懂红楼梦里面的人物。这些诗词第一遍读的时候可能有些难懂,但是多读几遍,诗歌中的韵味就出来了。我是真游泳的猫,记得关注我,一起来欣赏红楼梦里3首古诗词。正所谓,初读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梦中人,但愿我们都能有一个好梦。


第1首,《咏白海棠》: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这首诗是贾探春所作的一首歌咏海棠的咏物诗。全诗中没有出现海棠的字样,却将海棠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们仿佛看到了近在眼前的海棠花。

经过雨水冲刷的海棠花,显得特别白,所以探春用玉和雪来比拟海棠的洁白高贵。而一个“难比洁”说明这种比拟还不能够将海棠的白完全展示出来,那么读者心中所想的白就更加纯粹,简直不可方物。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这两句主要是写海棠之柔。海棠虽然洁白,但顶多只能孤芳自赏,却无法左右命运,它只留下无奈的啼痕。这是海棠生来就有的忧患,即便有心打破框架,却也无力自主。

诗歌末尾的“黄昏”字样,更是将海棠最后命运含蓄说出。我们仔细读这首诗,便会明白这首诗不只是说海棠,更是说贾探春。尽管贾探春是一个志向高洁的奇女子,但是她根本无力扭转家族的命运,最终只能远嫁他方,感叹黄昏的无情。


第2首,《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首诗是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这首歌的形式乃是模仿唐代著名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区别在于《春江花月夜》围绕着春天而写,而这首《秋窗风雨夕》则是围绕秋天而展开。

我们都知道林黛玉多愁善感,她的性格十分敏感,所以很容易感受到外在环境的变化。因此,这首诗不只是写景,更是将林黛玉心中无限哀愁描写得淋漓尽致。

开篇点出秋花秋草秋灯秋夜,正是意象重重堆叠,让情绪不用酝酿而直接达到一个高峰。而接下来的秋风秋雨更是无法驱逐的痛苦,完全吞噬了少女无助的心语。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这两句与《春江花月夜》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可以相互参照。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是人生天地间永恒的愁绪,那是一种人类对于时空的一种思考。而在林黛玉这里,她所思考的却是自己的命运与时空的关系。她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她知道不论身在何处,她都无法摆脱这秋风秋雨的愁绪,她都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可以说,这首诗虽然是模拟之作,却将少女林黛玉的心绪描绘得妥帖得体,完全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这也是曹雪芹才华高超的地方,他借书中人物所写的诗词,几乎每一首都符合那个人物那个时候的心境,真是天才啊。


第3首,《临江仙·柳絮》: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首诗是第七十回柳絮诗会,薛宝钗所作。这首诗留下了一个千古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两句虽然说的是柳絮被风吹上天,却也将薛宝钗的心思揭露得淋漓尽致。

我们都知道薛宝钗是一个胸怀大志却又懂得各种礼教的一个传统女子。她的心中很有想法,但是一般情况下却又不表达出来。这首词估计是曹雪芹特意点出薛宝钗真正的胸怀,所以才表达得这么显眼。

其实更加符合薛宝钗的还是那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她这个冷美人的形象,完全符合传统定义的淑女,将是帮助男子建功立业的好媳妇。只可惜贾宝玉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建功立业,所以这一点上贾宝玉和薛宝钗存在着无法弥合的裂痕。

尽管如此,最后却是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了。这也是诗中所说“韶华休笑本无根”的意思。哪怕没有贾宝玉的喜欢,薛宝钗依然凭借着外在的“好风”达成了心愿。只不过这样的结局,“到底意难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3:22 | 只看该作者
唐诗三百首之二:诗人仅存6首诗,这一首20字却妇孺皆知
2019
07/16
09:3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年少时唐诗启蒙,最喜欢的就是五言绝句。这样的古诗非常的短小精悍,而且表达的内容还非常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有充足的押韵之美。


而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更是影响我们一生,让我们受用一辈子。比如今天谈到的这首古诗,就是唐诗300首当中的经典之作。诗人虽然只留下了六首古诗,但是这一首20个字的五言绝句却是妇孺皆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唐诗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我们对于这首古诗的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非常熟悉。这两句诗句非常通俗易懂,而且表达的哲理确实非常精彩:想要看得更远,就只能站得更高。

这样的道理今天的我们来看或许非常的简单,但是在诗人生活的时代却代表了一种斗志昂扬的积极和自信。在唐朝之前,没有人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毕竟中国人的情感向来表达也含蓄为主。这样的诗句情感太过于外露,锋芒毕露。


但是在我们看够了含蓄的诗句之后,这样的诗句横空出世,去也带出了不一样的色彩。虽然这首古诗只有20个字,虽然这个诗人流传下来的作品非常之少。但是这首古诗在历史上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以至于跨越千年依然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

唐诗300首当中,盛唐的诗篇有很多,而这首古诗最为经典。因为其那代表了盛唐的朝气,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这样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古诗的前十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画面雄壮有力,意境波澜壮阔。短短的十个字,就把太阳、山脉、黄河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幅有着无限豪情的诗句,抒写着那个时代诗人心中的胸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3:25 | 只看该作者
余敦康:《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9
07/16
09:30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2019年7月14日清晨,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敦康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0岁。

余敦康先生,生于1930年5月,湖北汉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1978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87年调入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1989年返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至退休,1993年起至2002年,历任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余敦康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对儒、释、道三家均建树卓著,代表作有《何晏王弼玄学新探》《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魏晋玄学史》《中国哲学发展史》(合著)、《中国哲学论集》《易学今昔》《周易管理学》等。余敦康是当今中国哲学研究中最具思想创造力的学者之一。他的易学研究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国内外学者推重。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探究和阐发,孜孜探求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哲人其萎,风范永存,今天,我们整理了《易学今昔》一书中的部分内容,深切缅怀余先生。

余敦康丨《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周易》这部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承认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但是,怎样来解释这个事实,如何估价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就主要倾向而言,有四种看法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认为,《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中所蕴含的巫术文化的智慧就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因而应从卜筮的角度来解释。另一种看法认为,虽然《周易》由卜筮演变而来,但它的宝贵之处不在卜筮,而在于卜筮里边蕴含着的哲学内容,卜筮不过是它的死的躯壳,哲学才是它的本质,因而应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第三种看法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天文历法的书,也就是一部科学著作,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不仅对古代的科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相吻合,因而应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第四种看法认为,《周易》是一部史学著作,其中保存了多方面的古代珍贵史料,特别是反映了殷周之际的历史变革,因而应从史学的角度来解释。

可以看出,研究者对《周易》的性质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便会选择什么样的解释角度。今尝试对《周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作出几点说明。

应该承认,以上四种看法都能在《周易》本文以及后人的论述中找到自己的根据,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以立一家之言。实际上,《周易》作为中外历史上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性质十分复杂,巫术、哲学、科学、史学这几个层面的性质全都具有,也全都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影响。如果我们尊重历史事实,按照历史演变的顺序把这些复杂的性质整合在一起,分清它们的主次本末,区别它们的正传与别传,从文化精神的生成角度来解释,而不是各执一端,以偏概全,那么我们就可以使以上四种彼此分歧的看法达成某种共识,从而较为全面地把握《周易》的性质,更好地来探索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了。

《周易》的复杂性质归根到底是由它的复杂的历史所造成的。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的过程是“人更三圣(或四圣),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氏画八卦,中古周文王重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下古孔子作十翼以解经。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尽管“人更四圣”未必实有其人,“世历三古”却是大体上符合实际的。这就是承认,《周易》的成书是一个历时数千年的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并非一脉而就。既然如此,它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分别受到上古、中古和下古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的影响,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而它的性质也就会变得十分复杂,不可能是那么纯粹单一了。

据考古发掘,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周易》的发生史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相当于传说中的伏羲时期。当时尚未发明文字,人们的思维水平极为低下,所掌握的知识也很贫乏,不仅不可能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世界,连至上神的观念也没有产生,而普遍奉行着一种原始的巫教。龟卜、筮占以及其他一些古老的占卜形式,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由于筮占的特点是根据青草排列所显示的数与形的变化来预测吉凶,所以与其他的占卜形式相比,具有一种潜在的优越性,可以通过无数次的排列,逐渐把数与形的变化推演成一个整齐有序而又稳定规范的符号体系。《周易》的那一套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交所组成的符号体系,反映了这个时期受原始思维支配的巫术文化的特色。如果说这套符号体系蕴含着某种智慧,至多也只能肯定其中蕴含着一种神人交感的观念,表现了人类试图掌握客观事物因果联系的努力,除此以外,不会再有什么更高深的意义,因为处于蒙昧状态的原始人是不可能产生高深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的。

大约于殷周之际编纂成书的《易经》,则是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水平,实际上是继承了原始的巫术文化传统,把它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拿《易经》来与原始的筮占相比,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易经》除了那套并无高深意义的抽象的卦爻符号以外,又增加了一套由卦辞和爻辞所组成的文字表意系统,其卦爻符号是继承了原始的筮占而来的,其文字表意系统则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虽然这套文字表意系统的素材不过是一些筮占的记录,但是经过一番整理分类、加工改造的工作,提炼成为卦辞和爻辞而系于卦爻符号之下,就具备了多方面的功能,容纳了更大量的信息,启迪了更丰富的思路,而原始筮占的意义和性质也就从此开始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首先,《易经》用确定的文字对六十四卦题了卦名,用九六奇偶之数对三百八十四爻题了爻名,这就在巫术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影响极为深远的承先启后作用。当时的占卜巫术,形式多种多样,所谓“难短龟长”,龟卜受人尊重的程度又远远超过了难占。由于《易经》给卦爻符号题了确定的卦名与三名,不仅充分发挥了筮占的潜在的优越性,使得它的那套符号体系变得更加规范、更加稳定,在与其他占卜形式的竞争中后来居上,而且可以借助文字的提示作用,给那套符号体系赋予某种意义,引发出一种象数的思维模式。就《易经》本文而论,六十四卦的卦名尚未出现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类的象征意义,其三名也没有提炼出阴、阳、刚、柔的概念。但是,由于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其造字条例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本身就是以联想律与类比律的思维为基础的,人们受象形文字的启发,从八卦的卦形推演出一套卦象,如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等等,是十分容易的,这就为尔后发展起来的象数思维模式提供了前提,而扬弃了原始筮占的那种单纯根据蓍草的排列去窥探神的意旨的幼稚低级的思维模式。

其次,《易经》凭借它的一套文字表意系统,充分反映了殷周之际人们的精神风貌,记录了当时人们所掌握的文史知识、科学知识、政治伦理知识以及哲理性的生活知识,从而扩大了《易经》内容,具有多方面的性质,这是原始筮占的那种抽象的卦爻符号所不具有的。关于殷周之际的史实,顾颉刚先生在《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中已作了很好的考证,指出有王亥丧牛羊于有易。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箕子明夷、康侯用锡马蕃庶等故事。关于天文历法的知识,《丰卦》的“日中见斗”、“日中见沫”;《明夷卦》的“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复卦》的“七日来复”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关于政治伦理知识,如《临卦》的“知临,大君之宜,吉”;《益卦》的“有孚惠心,勿问元吉”;《谦卦》的“谦谦君子”;《恒卦》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等等。关于哲理性的生活知识,如《泰卦》的“无平不蕃陂,无往不复”。但是,从总体来看,《易经》所记录的这些知识,其意义不在于这些知识的本身,而是为了卜筮的参考,因而我们不能把它归结为一部科学著作或史学著作,而只能看作是一部卜筮之书。

第三,从《易经》的文字表意系统还可以看出,它反映了殷周之际宗教思想的变革,接受了当时发展起来的以德配天的天命神学观念,并且把这个观念与卜筮相结合,构成一个以天人之学为理论基础的巫术操作体系。在卦爻辞中,天是一个最高的概念,如《乾卦》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大有卦》的“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畜卦》的“何天之橘,亨”;《姤卦》的“含章,有陨自天”。这个天既有自然之天的含义,也是一个主宰人事的至上神,人们可以通过合乎道德的行为获得天的福祐,天与人相互感应。很显然,这是由原始巫术的神人交感的观念发展而来,但是,理性的成分是大大提高了,系统性的程度也更为增强了。原始巫术的神人交感的观念,其世界图式是混乱无序的万物有灵论,而以德配天的天命神学则把世界看作是一个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在这两种观念支配下的卜筮巫术,无论是就思维水平还是就文化意义而言,都是大不相同的。从原始的卜筮到《易经》的卜筮,经历了长时期的演变,中国的文化也由此而从蒙昧状态进入了文明状态,如果我们对这种文化发展阶段的性质差异视而不见,把《易经》的卜筮简单地等同于原始的卜筮,不严格区分蒙昧状态与文明状态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巫术文化,那是很难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的。


殷周之际宗教思想的变革使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这种转折一方面表现在它对以往的巫术文化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并且熔炼成为一种以天人关系为核心的整体之学;另一方面表现在它以曲折的形式反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理性内容,为后来人文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路,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我们应该把《易经》的性质问题放在这个总的文化背景中作全面的考察。

《易传》包括十翼,是对《易经》的一部解释性的著作,大约于战国末年经多人之手陆续写成。就其思想内容的基本性质而言,诚然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哲学,与《易经》本文的那种卜筮巫术大异其趣,但是,作为一部解经之作,它又不能不把用于卜筮的卦爻符号与卦爻辞奉为神圣,力图从象数与义理方面来阐发其中的意蕴,这就使得它的哲学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形成了一种哲学思想与卜筮巫术的奇妙的结合。有人强调它的卜筮的一面,其实它的卜筮经过哲学的改造,是一种哲学化了的卜筮,与《易经》本文中的那种卜筮有很大的不同。有人强调它的哲学的一面,其实它的哲学是在卜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相当浓厚的巫术文化的色彩,而不同于其他的那些较为纯粹的哲学。因此,如果我们把《易传》的性质简单地归结为卜筮,或者简单地归结为哲学,都是失之于偏颇,不能确切地把握它的特殊性质。

《周易》是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的。在经学传统中,向来是经传不分,把《周易》看作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并且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伏羲,提出了“四圣一揆”的说法,这就把《周易》的性质问题弄得更加混乱不堪,由于它具有多重结构,既包括《易经》的卦爻符号与卦爻辞,又包括《易传》的十翼,在内容上反映了上古、中古与下古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容纳了卜筮、哲学、科学、史学等各种复杂的成分,所以人们可以各执一端,根据自己的所见把它的复杂性质归结为某种单一的性质。后来易学研究中派别的分歧都是由此而来的,《四库全书总目》在描述这种情况时,把它归纳为两派六宗。所谓两派是指象数派与义理派。象数派分化为三宗,即汉儒的卜筮,京房、焦延寿的禨祥,陈抟、邵雍的图书;义理派也分化为三宗,即王迅的“说以老庄”,胡瑗、程颐的“阐明儒理”,李光、杨万里的“参证史事”。加起来就是两派六宗。除此以外,《四库全书总目》还指出:“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房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所有这些派别分歧都是由对《周易》性质问题的不同看法所引起的。这种分歧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并且一直延续到当代。尽管每一个派别对易学研究作出了贡献,扩大了易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但是关于《周易》性质问题的研究也由此而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为除了需要仔细分辨它所固有的复杂性质,还需要花费气力来克服各种历史上沿袭下来的顽固的门户之见。

鉴于目前的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我们觉得,那些由历史所造成而又各有其合理内核的门户之见不能再重复了,有必要对它们抱一种超越的态度,从广义的文化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探索。所谓广义的文化,这个概念可以通过其外延与内涵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把握,如果其外延无所不包,广泛涉及各个文化领域,那么其内涵则必然缩小为某种本质的核心的层次。其实《四库全书总目》所说的“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早就把《周易》看作是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了,虽然它的外延广大到无所不包,而居于本质核心层次的内涵却收缩为一种很小很小的易道。这个易道就是《周易》的思想精髓或内在精神,从根本上规定了《周易》的本质属性。就《周易》所容纳的内容而言,诚然是广泛涉及到卜筮、哲学、科学。史学以及其他的许多文化领域,但是所有这些都只是文化分支而不是广义的文化。从逻辑上来看,文化分支的属性与广义文化的属性,二者是不能等同的。只有当我们从所有这些文化分支中找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易道的东西,才能真正看出《周易》在外延上的扩展以及在内涵上的渗透。因此,我们对《周易》的性质问题的研究可以摆脱以往的那些门户之见,而转化为一种广义的文化史的研究。如果我们结合这种在外延上无所不包的广义的文化,侧重于研究《周易》的内涵,极力弄清究竟什么叫做易道,把它的本质的核心层次发掘出来,那么我们将不仅可以据此而较为准确地判定它的基本性质,使目前的各种分歧获得一定程度的会通整合,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为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7#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3:47 | 只看该作者
笔法是书法的基础,那笔法的核心是什么呢?
2019
07/16
09:12
大众书法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所谓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即中国画特有的用线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峰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唐张怀瓘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故元赵孟頫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中国画中用笔的“功夫”,其深度与广度都具有极高的审美格调和品位。用笔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因时代的不同,用笔的特征也在发生变化,加之每一个人的喜好,秉性差异,导致用笔变化的差异。但是不管用笔如何变化,如何有差异,近代画家黄宾虹所总结出的用笔“四要素”还是值得我们认真体会。这就是“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大家可在写生中仔细体会其中道理,亦可扩大用笔精神的外延。


从接触到的资料,清代到民国,光是一个执笔法,都能吵个势如水火。比如关于手指能不能动,就能分为三派:

一派是主张运腕的,以沈尹默为代表,认为手指不能动,指一动,腕力就没有了,只有指力了;

一派是主张运肘的,以祝嘉为代表,要求指腕皆不动,以肘移来去,若指腕一动,全身之力就不能贯注笔端了;

一派是主张运指的,比如沈曾植、张裕钊、李瑞清,好象他们不转指就写不出碑的各种棱角。


关于中锋和侧锋,历来也是吵架的重点:沈尹默说要笔笔中锋,周汝昌却说除非写篆书,否则只要切起就是侧锋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锋。有的人说侧锋就是偏锋,也有人说是侧锋也可以纳入中锋的范畴。看人家吵得越乱,我越高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清晰起来。

另一个能证明笔法问题的,是学校的古籍书库里的石版印刷的碑帖。50年代以前的石版印刷技术很让我惊讶,竟然可以那样清楚地表现墨的轻重浓谈,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锋颖在纸上运动的轨迹,让你直接对应起笔头形状——笔锋是如何分布的,锋在哪,肚在哪,如何顿注,如何散开,如何聚敛等等。

柳公权兰亭诗,所谓的古法用笔,或言晋唐笔法,笔法的关键。至于一般的用笔线路,包括起笔角度,回锋的方向等等,我认为不如放到结构中去谈而非笔法的范畴。


书法所使用的毛笔是是一种软性物体,在书写的过程中,如何达到笔毫齐顺、万毫齐力、笔毫复原,这便构成了书法用笔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实际是毛笔的性能运用问题,笔法的一切技巧都首先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出去。所以,学习笔法,首先要通熟笔性。

古人没有提过“笔性”的概念,但他们十分精熟笔性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深知要善假于物,才能得自然之妙理,晋唐的许多书家,同时也是毛笔的研究者和改良者,从他们的遗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毛笔性能的无比谙熟和科学运用。书法的线条点画,无论形状、质感、力度,都与能否正确掌握笔性有关,不了解笔性就谈不上懂得笔法。掌握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1、控制笔毫的能力

点画和造型,取决于:

(1)笔起落的角度,运行方向;

(2)笔入纸深浅(轻重);

(3)笔头形状。

第(3)条笔头状态变化,指运笔中,笔毫锋颖因受力产生的各种变形,如聚、散、扁(方)、圆等,包括笔头触纸方式,是用锋端触纸,还是笔腹着纸;是作势欲弹,还是腰软无力;是整齐铺展,万毫齐力,还是绞纽破败,声嘶力竭。

(1)和(2)的作用为大多数书法教材所论及,也容易在纸面上画出示意图,所以为大多数学书者所知,也较易于掌握,但最关健的因素——笔毫的组织状态——却往往给忽略了,结果造成运笔似的而非,点画外貌相近而质感意味相去甚远。

如图一些书法教材介绍写魏碑或欧体的方笔


挑点,为追求三角方棱的形态特征,逐个角地依次填填满,特别是专门去填b处第二个角,类于画字而不是写字,笔画形象呆滞造作,极不自然。这种运笔是不足取的。理由是:画字不是写字,笔画造作不自然;速度太慢,没有笔势可言;古人运笔绝不是这样的。

正确的运笔法是:

(1)笔由左上向右下顿落,笔锋落处形成a角。

(2)笔刚顿即反挫撑起,笔腹离纸,笔毫沿上下方向平整展开(下展溢出的笔锋自然的形成b处劲利的棱角,绝不需刻意描画)。

(3)向上劲健提笔出锋(得c角,展开的笔锋由两向中间收聚,自然留下劲挺有力的三角点造型)。

以上运笔熟练之后,只需一按一提即成,不过这提按的刹那之间,暗藏了个挫锋动作,使笔锋能一按提起,由聚而铺,再由铺而聚,这面需要有极其良好的控制笔毫的能力。


不仅方点这样用笔,横竖的起笔收笔,撇、挑的写法,钩的出锋等均这样运笔。这一点,欧阳询《九成宫》等碑版经过刻拓失真,很难看得出来,要看欧的行书墨迹《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辨其锋芒细微处,方可明了。


欧阳询《梦奠帖》
以上例子说明运笔仅考虑行笔线路、提按轻重,虽也可写出笔画的样子,但往往不得要旨,距古人的精髓相去甚远。

古人运笔的玄奥之处,在于对笔锋的控制,控制笔锋的聚散、扁圆、卧挺等状态以塑造笔画形象,利用笔头的圆锥状,可成圆笔,利用好它的齐(扁平展开)可成方笔,顺转着走,笔画圆润,侧逆着用,则出现方棱。所谓“方笔用铺,圆笔用裹”,“转便圆,侧成方”。

一支笔在你手中笔毫要铺就铺,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圆就圆,要开就开,要收就收,则无论什么笔画,均可下笔成形,笔势自然,绝无多余来回动作。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

优秀的书法,不论是行草书,还是体态端静的篆、隶、楷,都可体现出笔画流动徜徉的时序意味,笔一按下提起就应取得需要的造型,试观晋唐及宋人书法墨迹,用笔简练自然而然,依据笔性而为,所以下笔自然得法。后人越搞越玄,比如明清,论著逾丰而去笔法逾远。清代蒋和《书法正宗》中,一个竖钩可以为12个动作,繁复精微,煞有介事,令人感慨。


赵子昂号称快笔,据说能日书万字,哪怕写正楷,用笔法也极其快速简炼,表现了对毛笔极强的控制能力。

2.选择最有效的传力点——锋

笔毫的末梢——锋,是笔力集中到达,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笔者,能使笔站起来以锋芒运使,这叫“立锋”,笔锋挺而健,有效得传达指腕的力量。在曲张之间“杀”入纸中,获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发挥锋的用场,单以笔腹扫顿按,笔画必质感薄弱,墨象虚浮。


古人强调“用笔在用锋”,包含两个要求:

(1)“立锋”行笔。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清代蒋和说:“(用笔)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得入纸,才有“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

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镂金,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唐·张怀瑾)。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这些都是甘苦之言。


立锋用笔示意图
“立锋”关健在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因势利导,更关系到功力,功力到时,虽极柔长锋羊毫亦铮铮作弹。

初学者可能开始时体会不到锋端的弹力,锋立不起来,可用薄长如竹蔑一类柔而有弹性之物,做用力压下又竭力撑起的动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领会其运动的技巧,再运用到毛笔上,相信不难掌握。




(2)“笔锋无处不到”。任何一点一画,从始至终,四面八方,都应是笔锋运走形成的。如写一点顿下后,须顿中有提,使笔锋走至原笔腹按下的位置,使笔力充分作用于纸面,如此方得收笔处坚实凝重的笔触。

刘熙载《书概》说:“张文史(张旭)书,微有点画处,意态自足,当知微有点画处,皆是笔锋实实到了。不然虽大有点画,笔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云!”“大有点画”指简单的笔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锋不立,笔画再大,也是笔腹形成的虚浮呆滞形象,而非锋端真力贯注的坚实笔质,细审王羲之行书诸帖,欧阳询行书,褚遂良《阴符经》,赵孟頫、文征明行楷书墨迹,无不如此。





笔锋无处不到

理论上所说的笔锋的顶端,实际运用上,锋指的是锋端及笔毫近的那一段,再远些就是笔腰,笔腰是笔毫产生弹性的部位,也有不少书家惯用笔腰,如颜真卿等,“力点”常不在锋而在笔腰,腰一触纸即能弹走,所以顿重而能清劲。可惜很多学他的人,一顿即倒腰软无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异。近代康有为,笔腹腰也运用得很精彩。




从学书的进程来说,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努力练习立锋的本领,尽量以锋端运使。练到笔锋什么情况下都能弹起来的程度,则无论笔锋,笔腰、笔根、笔侧,无不能力透纸背,就如武功高强之人,无论拳、肘、肩、臂,全身各处,无一不能发力伤敌。

3. 保持和恢复笔毫的弹性

弹性物体都有个弹性限度的问题,在一定力的范围内,弹性物体可迅速恢复原状,超过限度。弹性破坏难以复原。(启明按: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大家参考启明之前发布的《怎样辨别毛笔最适合写多大的字?毛笔的大小、尺寸如何区分?》)毛笔性柔,弹性是很有限的,这要求我们:


三分笔示意图
(1)控制毛笔下按的程度:

一般要在笔头一半以内,向来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说法,用意即在使用近前端的笔锋,笔锋变形程度小,易于恢复。选择毛笔时,要选“大笔写小字”也是这个道理。

(2)运行过程中,要不时将散卧软弱的笔毫扶立起来。

笔往前运走,就免不了要倒下来,弹性就会惭弱下去,需做个 “回顶”的动作立起笔锋,如折角处的挫锋,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微回缩(所谓挫、蹲、回,都是回顶用劲的一种),均使散败的毛笔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复原立起,甚至使笔处于特殊的强劲状态,铮铮欲弹走,大大增强了“笔力”。



(3)一笔完成之后,用收笔动作使笔头恢复成挺直齐顺的原状,如同掭过一般,可直接书写下笔,保持了行笔的前后连贯性。

关健是利用反作用力弹直笔锋,反作用力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回锋反弹,回锋时正好逆着行笔方向提笔,将笔锋回顶弹直,所以回锋动作正确与否,应看笔锋是最有效地弹直顺利齐。



二是用在出锋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笔作按势,借急按的反弹之力弹起笔锋。如悬针,长撇就应这样用笔,悬针和撇的中后段常常显出丰腴之态,就是借势出锋用笔的自然结果,其它捺、挑钩也是这样重按而提出的。



所以运笔的时候,笔毫总是一曲一挺,时展时聚地运行着,尤如钟表的发条,铮铮欲弹走,笔一提纸,笔头就能恢复挺直齐顺,这就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其所说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苏轼说“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笔锋收起时象悬着重物的绳子一样挺直,古人是何等自如地运用毛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8#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4:05 | 只看该作者
马未都:山水之画,在山水中寄托文人的情感
2019
07/16
09:00
观复博物馆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中国画中,山水画乃是最大一支,起源早,魏晋南北朝初露端倪,至隋唐成熟独立,开一代先河;五代北宋大兴,蔚为大观;元代四大家,寄情山水,清高避世,成为后世山水画家心中的旗帜;明清两代,将中国山水画着意挥洒,成为定式。

中国文人实际上是在山水中寄托他的情感。以青花瓷板画,表现中国的山水,可能比表现中国的其他题材,如人物、花鸟、动物等题材的受众体更为广泛。瓷板画是一个室内陈设品,兼具收藏的功能。挂在屋内,为了不跟其它物品发生冲突,它只有山水。它像一扇窗,挂在墙上能远远的看出去。

中国的山水自隋唐以来逐渐定型,尤其到了宋代以后很快就定型了。中国山水从外行人的角度看它变化并不大,但你从内行人的角度上看,它确实有一些风格和流派的变化。比如南派和北派,南派更为粗犷一些,北派更为疏淡一些,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的一个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就是一诗一画。

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故宫博物院藏

现在看到的这幅山水,是中国山水中的一种基本共识:有山有水;有近景有远景,有诗文。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一首著名的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它下面两句比这个还有名叫:“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一幅山水,是中国人心目中所向往憧憬的山水,有时在生活中并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景致。但是画出来以后,尤其这种青花的颜色它在室内的感受,会让你感到你看到的是这种心目中的山水。


观山复水瓷板画

编号〇三三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中国山水画到唐代的时候已经非常宏伟了,它跟唐代的整个政治形势是非常吻合。唐代的山水画都是高山峻岭,都是大山。从这个画上可以看到,这个山就显得非常宏大险峻,上面还有一首诗叫:“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写的是风,画的是风。它隐隐约约有竹子,入竹万杆斜,竹子它隐藏在这里,它的这种感受就是把诗人的感受和画家的感受都通过笔下来表达出来。像这样的山水更多的程度是一种感觉,中国画是一种感觉,并不是真正像西方人真正客观的去写一个山,画一个山,它是画一种内心的感受。


五代·南唐 董源《潇湘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人认为的山水被赋予了人的性格,比如水是柔的,山是比较硬,所以一柔一硬的正好表达了人们内心中的一种常态。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心里有一非常坚强的时候就是硬的表达,有时候心里有非常柔软的时候,它就是一种软的表达。那么在山水当中,山代表你内心中坚强的这一部分,水就代表你内心中比较柔软的一部分,所以它比较容易反映我们内心的世界。

南宋 夏圭《溪山清远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画的留白,让你有一个空间想象,比如这一幅留白就比较多,这种留白比较多的对于初入门的人,它不会太喜欢,他觉得你没画满,那么这对于有修养的人来说,他有时候更喜欢这种大幅留白的。


观山复水瓷板画

编号〇三六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仔细看这种留白,实际上远远的隐隐约约的还能看到远山。这诗写的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它从诗歌的寓意上也很容易表达它的那种空间感,我们对绘画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空间感的,这种空间感实际上在文学中的描述是很多的,不过在读文学书的时候,不容易捕捉到,而画是非常容易捕捉到它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9#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6:06 | 只看该作者
两句宋词写出7种景物,苏轼被贬,一首词却字字都有诗情画意
2019
07/16
14:20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来,我们聊聊苏轼。

文化史上的苏轼鼎鼎大名,文学史上苏轼更是不得不提的人物。5000年来都说这个人活的最为潇洒,我们说5000年来,这个人是最有才华的那个人之一。


在苏轼的一首宋词当中,两句宋词写出了七种景物,可以看出他的功力。虽然他的人生遭遇被贬,虽然他的人生困苦无奈。但是在他的诗词当中,却也无不反映的这个世界的美好,带给后世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更多了几分温暖。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宋词就是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诗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他在乡间生活,百无聊赖、心情烦闷之时,把目光投向了山村田野。美丽的景色和他敏锐的感悟,以及本身的才华产生的碰撞,激荡出了火花,成就了这首精美的诗词。


公元1083年,此时的苏轼46岁,来到黄州已经三年。经历了乌台诗案的劫难,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悲愤。此时的他有了随遇而安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在这首诗词当中也得到了体现。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开篇的两句宋词只有14个字,但是却写出了七种景物。苏轼诗词容量之大,令人惊叹。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出树林、看得出山脉、看得出竹林、看得出墙壁、看得出鸣蝉、看得出草地,看得出池塘。


这两句宋词所呈现出的一派幽狭的气氛,没有了之前诗词中的明媚,而表现出一种幽暗。毕竟当时苏轼被贬来到这里,乃是戴罪之身。这样的一种生活经历,明显就在当中体现出来。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相比而言,后面的诗句更有几分诗情画意,也更加显得清新淡雅。虽然苏轼被贬来到这里,但是此地的景色还是非常美好,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满池的荷花映照的丽水,发出柔和的色彩,还有淡雅的清香。


虽然苏轼生活在一个幽僻的环境。但他还是很善于发现周边生活的景色之美。下片一开始苏世隐出了更多的意象。“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苏轼手扶仗藜徐徐漫步,看天边太阳西坠。


夕阳把词人的背影越拉越远,映照在苏轼的脸上,有一道明媚的光芒,赋予画面无穷的韵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本来黄昏之时,空气中含有几分燥热,但是天公作美,昨晚上殷勤的下了一场雨使得苏轼这个在外漂泊的人又享受到一日的清凉。

诗词到这里戛然而止,但苏轼的形象长久的留在我们心间。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面:词人迎着夕阳,走在野外,此地有青草池塘,有飞鸟落花。他慢慢的躲着方步走向远方,夕阳下的影子越来越长,天地间一点风吹过,让人感觉到清凉。


这样的画面是最有诗情画意的,这样的画面也才能激荡出词人心中豁达的情感。相比在朝堂当中争得你死我活,这样诗情画意的场面,让经历生死大难的苏轼如何不能产生随遇而安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0#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7:08 | 只看该作者
王昌龄的《出塞》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
2019
07/16
08:51
梧桐树边羽飘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王昌龄处在一个初唐到盛唐的时代。诗坛上联初唐四杰、陈子昂,旁生李白、孟浩然、杜甫、王维、高适,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古诗冲出齐梁体陈旧的意象窠臼,生机勃发。同时又承接了宫体诗的规制,开始向近体格律诗发展。

初唐的诗以五言为主,毕竟从魏晋南北朝下来,这是诗歌主流。而七言虽然出现很早,在汉武帝时期便有七言“柏梁体”,张衡、曹丕也写过七言,却一直不被重视,被认为“体小而俗”,直到初唐胡乐大规模进入中原,作为演唱的歌词大发展,七言诗开始被重视起来。而王昌龄、王之涣就是七言绝句的重要的开创性人物。

诗一直是伴随音乐发展的。而七绝用在送别歌咏是非常合适的,短短四句,后味无穷,又不拖沓缠绵,所以七绝中的送别诗特别多。王昌龄自负“七绝圣手”,送别诗大概占了他所有作品的四分之一,而盛唐七绝四百多首,王昌龄一个人就贡献了七十多首,将近六分之一。他以一人之力,扛下盛唐七绝一角。

王昌龄把七绝的题材、用途、境界都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他对七绝的体式、写法、结构、表现手法做了很多尝试,被后人沿用,并且基本没有超越。

正是他和李白等诗人的努力,让七绝成为唐诗中最流行、最有味道的一种诗歌形式。


王昌龄是有压卷盛唐七绝的能力的。我们来看他这首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称为神品,是明朝李攀龙、杨慎的看法。不过就像以前说过,诗歌这种文艺类的东西,虽然有上下优劣之分,但要分出第一、压卷这种绝对位置,是因读者而异的。你说这篇压卷,也有人说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才是七绝之冠(胡应麟《诗薮》),这上哪儿说理去?

与其去争这些无法判定的高下,不如来看看这两首边塞诗的差异。《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两首诗都是写戍边士兵的眼中所见的边疆景色和心里的感情。

《出塞》没有细致描写景色,“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冷月照边关的苍茫景象,同时加上“秦、汉”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说明边塞历来是兵家重地。“万里长征人未还”指出中原到边关路途遥远,空间辽阔。这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上下手,“人未还”让人联想到战争的苦难。

三四句却没有继续感叹战争残酷,而是转写现在的军事状况是良将无用,“但使龙城飞将在”,如果当年的卫青、李广还能在如今纵马边疆,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如今没有龙城飞将一样的人物,而是没有受到重用而已,“不教胡马度阴山”,不但是承接上句,更加表明了边关士卒誓死守卫边关,愿意为国牺牲的壮烈之心。


《夜上受降城闻笛》前两句写景相对较细致,而且对仗。“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个描写就是诗人登上受降城看到的景色。“沙似雪、月如霜”虽然同样苍茫、冷浸,和“秦时明月、万里长征”比起来,气势上差了一个等级。

“不知何处吹芦管”这两句点题,听到笛声,心内有感。什么感想?“一夜征人尽望乡”。前两句写目之所见,第三句写耳之所闻,最后一句写心之所想。“征人尽望乡”是李益的想象而已,当然也代表了大多数人彼时心中的感情。这种景色、声音、想象构成了一个意境空灵的艺术整体,绝句已绝,诗意未绝。

两首诗的区别在哪?《出塞》苍茫大气,士卒望战,意象昂扬。《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意空灵,征人望归,厌战情绪忽隐忽现。

这是盛唐与中唐的区别,是整个时代气息的区别。年轻多爱“龙城飞将在”,年老便知“征人尽望乡”。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品。昂扬与反思,都是最好的作品。哪一首更好,得看读者自身处在那个时代,那个时期。

《出塞》、《夜上受降城闻笛》都是一流作品。但是以王昌龄的“七绝圣手”的成就,加上《出塞》这种家国情怀、昂扬向上的情绪喷薄,称为边塞诗中七绝的压卷之作是没有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1#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7:15 | 只看该作者
佛教中常常出现的这些动物,有何示意?
2019
07/16
15:58
上海玉佛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狮子、象、牛等

这些我们常见的动物

虽身处畜生道

在佛教中却常常出现

如成为诸佛菩萨的坐骑等

佛教中也常有很多动物譬喻

关于慈悲仁德、教化说理

以众所周知的动物形象

寥寥数语点明深刻的佛法

狮子


骑狮文殊

狮子是百兽之王,常用来比喻佛陀的无畏和巨大威力。佛陀以无畏声说法,振聋发聩,像是狮子,佛陀说法也常被称为“狮子吼”。

诸佛菩萨摄化众生的法门也称“师子法门”,即以狮子王来彰显诸佛菩萨的功德。

狮子同时也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骑象普贤

象,是古印度皇室常见的坐骑。佛陀入母胎时,即化身为白象。白色表示没有沾染世间杂尘,象则象征佛的法身能够负担重荷。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

“香象渡河,彻底截流”,常譬喻听闻教法, 所证甚深。佛经中经常以兔、马、香象三兽渡河, 譬喻小、中、大三乘证道的深浅。兔渡河则浮在水面, 马渡河则及半, 香象渡河则彻底截流。

象也是普贤菩萨的坐骑。




《五牛图》局部

牛的形象一向是温驯踏实的, 它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 代表高贵。在佛陀的诸多称号中, 也常用“ 人中牛王” 来赞美佛陀德行的广大无边, 就如同力大无穷的牛王。

在《法华经》中则以牛车来比喻菩萨乘,以大白牛车来比喻佛乘——大乘妙法。

孔雀


明,阿弥陀佛骑孔雀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孔雀开屏极其美丽动人,象征着贪欲和虚荣, 因为人们一见到美丽动人的东西就容易起贪念,不舍放手。人类终生的烦恼是毒害心灵的“ 五毒”,孔雀能吃尽一切毒虫,雀尾象征着拂去五毒五识的烦恼,息灾除病,所以孔雀常被用来形容本尊能啖尽一切五毒烦恼。

阿弥陀佛以孔雀为座,代表断除终生的恶毒罪业,使其常住不坏之寿命。阿弥陀佛转大法轮,又犹如孔雀的十分智慧端丽,具有种种妙色。




龙居住在水中, 能够腾空飞行, 呼风唤雨, 是守护佛法的八部众之一。龙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 代表恐怖的大能力, 能够影响人间的五谷收成。

佛陀诞生之时,也有天雨花香、九龙吐水为之沐浴。

摩羯鱼


摩羯鱼也是佛经中常见的一种动物,用以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满成佛,终不放弃,如同摩竭大鱼,张口吞噬一切,无一可免。

相传,佛经中有摩羯国。佛陀为了救护摩羯国中深受疮病之苦的百姓,跃入水中,化身为大鱼。摩羯国人吃了佛陀幻化的鱼肉,如服灵丹妙药,病体痊愈。

动物形象在佛教中各种各样

在佛经中也常有不同意义

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佛陀在过去世也常示现为动物

以动物身实践菩萨行

并且也产生了很多譬喻

由此讲述了深刻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7:21 | 只看该作者
林语堂论读书: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
2019
07/16
15:56
延河杂志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论读书

林语堂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帐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

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

(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有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

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一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楼,有身份,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人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是亡种逆天,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与之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

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在官僚商贾亦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媚,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面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貌不可憎。

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美人。但是识趣的人如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此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然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

至于语言无味(着重“味”字),那全看你所读的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那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

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做一场噩梦。甚至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恶果。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

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怀胎滋长出来的。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下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

且同一本书,同一作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之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譬如我此时重读Lamb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 其文之佳境所在。一人背痈,再去读范增的传,始觉趣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由是可知读书有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灵魂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 Eliot(乔治.爱略特)自叙读《卢梭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终可深入,深入后,然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love at first sight)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的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

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及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排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砺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必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六十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的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于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

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就是读书未入门,未觉兴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怪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从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理由出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滥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作者简介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3#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8:23 | 只看该作者
唐诗三百首之三:媳妇总要见公婆,20字描出新嫁娘的忐忑不安
2019
07/16
14:29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我们说唐诗之所以流传甚广,很大程度上描写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最有生命力的诗句都是扎根于泥土之中的,都是扎根于普通人的生活的。因为这样的诗句最能契合人们的生活,人们也乐于传诵。


而在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婚丧嫁娶是最不能避免的。所以很多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在婚姻生活当中,新嫁娘的形象在唐诗当中出现了很多次。而其中最经典的诗句莫过于这首入选唐诗300首当中的经典诗篇。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首古诗就是王建的《新嫁娘词》,全文只有20个字,而且省略了主人公。题目当中恰恰相反,只写了一个主人公。所以这四句古诗我们都可以加上主人公来重新整理。(新嫁娘)“三日入厨下”,结婚第三日,新娘子开始进厨房里准备做饭,这是当时的一种习俗。

(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新娘子要做什么饭呢?洗干净手准备做汤。古人对新娘子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才能够为丈夫家所认可。而做饭是最能考验人的。


(新嫁娘)“未谙姑食性”,新娘子初来乍到,做饭肯定也不知道公公婆婆的口味。所以她也是非常自觉的明白:要讨得公婆的欢心,才能够在这里有更为幸福的生活。她不知道公婆的口味怎么办呢?这个聪慧的新娘决定“先遣小姑尝”。

“小姑”小姑子是跟在公公婆婆面前长大的,她最能熟悉公婆的口味。所以做好了,让小姑子先尝一下味道如何,然后再加以调整,这样才能把饭菜的味道烧到公婆的心里去。


虽然全文只有20个字,但是把这个新娘心中的忐忑不安描绘的淋漓尽致。俗话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厨房手艺不管好与坏,总要是总是要在公婆面前露一手的。如果合了公婆的口味,就会加强公婆对她第一印象变得更好。如果味道不喜欢,那么这个新娘在这个家的处境也会受到更大的挑战。


这样的一首古诗和盛唐其它类别的古诗有很大的差别。诗经而来的诗词传统,追求的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但这首古诗显然是更加侧重于叙事。

虽然其中有少许情感的渗透,写女子的忐忑不安,写着女子的聪慧,但是和传统诗歌追求的含蓄、情意绵绵的传统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不过这样充满生活情趣的诗词,因为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反而更有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8:38 | 只看该作者
佛教故事:佛陀也不能违背业力因果的法则
2019年07月15日 21:28:36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7人参与3评论
编者按:为何说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佛陀用什么方法来展现业力的力量?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就是因果律,一切皆有因,有因必有果。佛教的基础就在于因果报应之说,所谓万事皆空,唯独因果不空。世尊在世虽贵为佛陀,仍然会因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而示现果报,何况凡夫大众。所以信佛就要信因果、信业力,不可借助外力来改变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菩提子

一个晴朗的早晨,竹林精舍的比丘们刚从城里乞食回来,各人在寮房里整理衣物,忽然感到房子和地面无端地摇动起来。接着,听到外面有人传说佛陀受伤。大家不由一怔,急忙放下工作,相继赶到佛陀的住处。

佛陀端坐在房中,伤口在脚上,阿难尊者正细心地为他敷药包扎,一根沾有鲜血的木棍横卧在地上。大家都明白,一定是被木棍所伤。可是就不明白,为什么一支木棍能伤及佛陀的身体,佛陀不是有无边的神通法力吗?

佛陀的脚伤并不轻,众弟子都守侍在旁边,有不少人竟躲在人后啜泣。佛陀看着,内心很感动,微笑着安慰他们道:“大家不必担忧,些微的疮伤很快就会好的。“佛陀金刚不坏的身体,为什么一根木棍能伤害呢?”有几个弟子齐声问道。“这就是业缘。凡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众生,都有这样的受。说起来已经是很多世前的事了……”

说到这里,阿阇世王也闻讯带来了名医耆婆赶到,国王满面焦急,边跑边喘来至佛陀面前。“佛陀!伤势可要吗?”阿阇世王的声音在颤抖,显然地,他的内心非常焦急。“没什么,你放心!”佛陀笑答道,一边叫他坐下,继续说道:“当时我是个商人,有一次和朋友全夥渡海到外埠经商,我们的计划很周到,也进行得很顺利,所以不多久就赚得一大笔钱。归途中,我们的船停靠在一处港口,那是个很繁华的都市。

一上岸,就忘记回家。尤其是那儿的美女,我的朋友被迷惑得六神无主。这时,有个好心的船夫告诉我们,再不离开此地,危险就要降身了。原因是,这个地方每年都要遭受海啸的袭击。海啸的季节就将到来,不走,将会人财两亡。我的朋友全无动于衷,我劝他,吓他都没有用。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一味迷恋那个城市和女人。船只船只,我不能忘却道义,抛弃他,独自先走。

一天晚上,我们为此争吵来。在生命存亡的关头,我急昏了,怒火上升,顾不了许多,抓起身边的木棍向他挥打过去,他的脚被我打伤。”“现在,你们不难知道我受伤的理由了吧?如你们说,佛陀还会受伤吗?应该知道,不会受伤的,那是佛陀的法身和报身。佛陀的应身和众生一样,有生老死。佛陀的神通法力虽然不可思议,但敌不过业力。种如是因,就应承受如是果,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法则。

四大假合的肉身,本来就不真实,生老病死在所必然。一切事物的法性原是这样,顺应法性才能称佛陀。不错,我已经证得真如法性成为佛陀,但现在我也是人,我由父母生养,和你们一样具有人相。所以我必须顺应荣性,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我都具有,佛陀的应身除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和众生并没有两样,没有什么玄奥。”大家听佛陀这么一说,才了解业力因果最胜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09:58 | 只看该作者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81+17=198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一)【喜报】末学数字读书笔记《石门素疏》: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最新业绩】20190716读书笔记187页。
【最高纪录】20181015读书笔记399页。
【最近统计】 20140218-20190630共227,701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20190601-20190630共5432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统计举例】
《石门素疏》数字读书笔记: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晨钟暮鼓,早课晚殿,
过午不食,夜不倒单,
弘法利生,三皈五戒,
勇猛精进,感恩三宝,
诗书画意,不二法门。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偈】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三高相伴无知,一朝卒中突发。
五行有救未死,五月住院康复。
三百善人探访,一心发露忏悔。
戒贪戒嗔戒痴,素心素食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行修道修心。
阴鱼仍象阳鱼,芥子还纳须弥。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心素食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七)【诗书画意】向阳花开
《石门集》
石门赋
春花漫漫,秋月皎皎
夏风习习,冬雪皑皑
石门曲
人间理想,近心至真
人生理念,静心至善
人道理性,净心至美
为人修心,唯心至心
石门联
有门无门,实为石门,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大关小关,斯乃禅关,
风风雨雨在在朝朝暮暮。
石门偈
朝阳东升,暮月西沉。
夜黑犬吠,天晓鸡鸣。
石门令
采菊石门前,
悠然水南边。
登芝田春台,
享处州太牢。
观之江涨潮,
感中土盛世。
觉天大地大,
悟菊香人生。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10:44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史第十一课:中国大乘八宗的开展
2019年07月16日 14:19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八大宗派在隋唐正式形成,开创了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摄影:海琳)八大宗派在隋唐正式形成,开创了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摄影:海琳)
  第十一课 中国大乘八宗的开展

  中国佛教经南北朝时期的拓展发扬,随著隋唐的统一,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融和及帝王的护持等条件下,使得佛教经典翻译更有系统,义理更为明确,南北各学派的思想学说特色更加明显,且因各有师承、专重的经典及独到的思想主张,于是八大宗派在隋唐正式形成,开创了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兹将大乘八宗在中国的开展分述如下:

  一、天台宗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成立的佛教宗派。奉《法华经》为根本经典,智者大师依据此经‘会三乘归一大乘’的思想开展出‘五时八教’的教相判释,建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本宗教学组织主要分为教、观二门。教相门为一念三千、性具善恶;观心门有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等。本宗法统传承,初祖上推至龙树菩萨,其次为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等祖师。隋朝四祖智顗(五三八-五九七)以慧文、慧思的禅观思想为基础,进一步依据《法华经》撰述《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及《摩诃止观》,开创出具中国特色的教义及教判理论,乃天台宗实际创立祖师。入唐后,唯识、华严创立并大兴,天台相形失色,直至中唐,九祖湛然提倡‘无情有性’之说,使天台宗风大振,后世称其为天台中兴之祖。唐武宗会昌法难及五代战乱后,宗门式微,至北宋有四明知礼、慈云遵式的弘扬复兴,民国以来则有谛闲、倓虚及慧岳等诸师的弘扬。

  二、三论宗

  三论宗是由鸠摩罗什传译龙树、提婆中观学,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奠定三论宗的理论基础。主要思想是透过‘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涅槃世间’的道理,阐释《般若经》‘诸法空性’之义。其传承法统为龙树-提婆须利耶苏摩-罗什-僧肇-昙济-僧朗-僧诠-法朗-吉藏。罗什之后,因北魏太武帝灭佛,宗风不振,经僧朗的复兴,至唐朝吉藏,完成三论的注疏,又著作《三论玄义》,集三论思想的大成,因此被誉为三论宗的开祖。该宗至唐中叶后,因天台、唯识、禅宗的盛行而趋衰退。目前台湾研究三论者,以印顺长老最负盛名。

  三、唯识宗

  唯识宗乃通过分析‘法相’而得出‘万法唯识’的结论,因之得名。唯识宗亦称‘法相宗’。根本经典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六经十一论。其学说承继无著、世亲印度瑜伽行派的理论,主要教义有唯识说、三性说和五种姓说等。本宗由玄奘大师自印度传译一系列瑜伽唯识的经论而奠定基础,实际创宗者为其弟子窥基,二传弟子慧沼,盛极一时。该宗以义理繁琐,晚唐后逐渐式微,直至清末民国间,因唯识富科学探讨的意义,研究者增多,如杨仁山、太虚大师、欧阳竟无等。

  四、华严宗

  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根本经典而得名。主要教义有‘六相圆融’、‘十玄缘起’、‘法界三观’等,总称为‘如来性起法门’。华严宗判释一代教法为五教十宗,以《华严》为所宗,杜顺和尚著《五教止观》,即为此教判的奠基者,被誉为华严宗初祖。智俨大师撰著《华严经搜玄记》等,奠定华严立宗的基础,是为二祖。三祖法藏贤首大师,集华严宗的大成,建构以‘法界缘起’为本宗思想体系的理论,曾为武则天宣讲《华严经》,令其心开意解,茅塞顿开,故华严宗可说是在武则天的护持下,由法藏所创立。四祖清凉澄观大师则渐融入天台、禅宗的思想。五祖圭峰宗密禅师,倡导教禅一致。会昌法难后,华严宗门式微,至宋代,乃有子睿、净源重兴,元、明、清续有人才宣扬宗义,民国后,有月霞大师创办华严大学,今有成一法师所创办的华严专宗佛学院继传宗脉。

  五、律宗

  律宗以研习及持守戒律得名。东晋时陆续传入《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只律》、《五分律》等律典。北魏法聪弘《四分律》,慧光承之,继而唐朝道宣更以大乘教义阐扬《四分律》,撰著律学五大部,创南山律宗。另与道宣同一时代的,尚有法砺所创相部宗,怀素所开东塔宗,合称为‘律部三宗’。后唯存南山宗独秀,后代所称的律宗即指此宗。南山律宗将戒律分为止持戒及作持戒;教理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判一代时教为化教及制教。

  唐末五代,律宗与诸宗衰落,直至宋代,因有允堪、元照律师的弘传,加上天台宗师多兼弘戒学,律宗乃应运中兴。明末清初古心律师及其法嗣三昧律师在宝华山主持戒席达百余坛,宝华戒坛名震一时。清末民初因有弘一、慈舟律师的弘扬,律宗乃存续不衰。

  六、密宗

  密宗因自称受法身大日如来真实言教(密咒)的传授,且须经灌顶等入教仪式和秘密传授方可传习,故称密宗或密教。该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主要教义为胎藏界、金刚界两部曼荼罗所代表大日如来智德显现的宇宙万有之说;另以一切万法的六大本体,四曼相大,三密用大,阐明本自具足如来德性,当身即是大日觉位,修习手结契印,口诵真言,心观大日如来的三密加持,则能达到‘即身成佛’,顿证当体大日佛位。密教思想早在三国时期传入,至玄宗开元年间,印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陆续来华,译出弘传《大日经》、《金刚顶经》后,始形成宗派。该宗传承法系为龙树-龙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一行-惠果。密宗因理论教义与修持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颇有差异,因此民间不甚流行,唯在元、明、清之际仍受朝廷护持,今日中国西藏地区乃密教盛行区或。另外,欧美及台湾密宗的弘扬也有日渐兴盛趋势。

  七、禅宗

  禅宗的‘禅’,即梵语‘禅那’的简称,原义是心念的专一。禅宗即因主张以禅为生活中的修持而闻名。本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著称,此思想乃根源于佛陀在灵鹫山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的典故,成就了‘以心传心’的美谈,此后历代祖师‘以心传心’次第传承。

  南朝时,菩提达摩携付法衣钵东来,被奉为中国禅宗初祖。再传慧可,三传僧璨,至唐朝四祖道信,融和达摩所传《楞伽经》禅法与《般若经》离言绝相之教,进一步开展出‘随心自在’的禅修生活,成为中国禅宗的基本风格。五祖弘忍发展道信倡导的修行与农耕结合,强调于日常生活中持守真心,成为自然的农禅生活。中国禅宗即在道信及弘忍师徒的弘传下正式形成。其后分为神秀、惠能二派,北宗神秀主渐悟说,南宗惠能主顿悟说。南宗因神会的力争,乃逐渐取代了北宗地位,于中唐后独盛。六祖惠能的弟子有荷泽神会、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三系,后二系更开演为五家七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禅宗重视心性的特殊教法,虽历经唐末至明清各代的战乱,仍能屹立不摇。今日台湾许多道场如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等,皆为禅宗丛林,其影响之深远可知。

  八、净土宗

  净土宗以专念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得名。根本经论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等三经一论。主要思想可归纳为信、愿、行三资粮--由信发愿,由愿起行。行则包括四种念佛、十六种佛观、发三种心、修五念门等种种法门,其中尤以念佛法门,仗佛愿力接引往生,三根普被,而称为易行道。

  本宗的弘扬以东晋慧远于庐山结社念佛为开端,乃中国净土的主流,后有北魏昙鸾的弘扬,至唐代道绰、善导承其旨。开元初年,慧日倡禅净双修、戒净并弘的‘不舍万行’,承远、法照、飞锡继其说。因此,净土宗在唐代可分为慧远、善导、慧日三系。唯该宗并无祖徒相传承的直接法系,直到宋朝石芝宗晓法师,将历代弘扬净土法门有重大贡献者,如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和省常等诸位大师列为净宗七祖,明代又举袾宏、智旭,清代举行策、省庵、彻悟及民国印光共成十三祖。

  净土法门不仅禅师力倡兼修,亦为天台、律家所重,又因简单易行,彻上遍下,无所不宜,故流传广远,历代不衰,至今仍弘传兴盛。近代台湾以广钦、煮云、李炳南及妙莲等倡导念佛最具代表性。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四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7#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11:5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喜欢写边塞诗?是因为唐朝特别喜欢打仗吗?
2019
07/17
08:02
无风起念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朝代之一,也是诗歌文化发展到达顶峰的时期。在这段岁月中,国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百姓的基本生活也获得了保障,因此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等人。


而在这个时期,先人们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诗歌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个类别的诗歌更是达到了顶峰。这就是——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唐朝比较著名的有杨炯、高适、岑参、王昌龄及陈子昂等,很多经典边塞诗更是流传了上千年,比如王昌龄的《出塞》、王昌龄的《凉州词》、王瀚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看到这些诗歌,人们不禁要发出感叹,为何唐朝诗人如此喜欢写边塞诗呢?难道是因为唐朝喜欢打仗吗?其实不是,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烽燧不惊,华戎同轨”: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人们之所以做边塞诗,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国家处于混乱之中,受到了他国的侵略。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一个王朝处于繁荣昌盛的时代,边疆地域广大,并且需要派遣一些优秀的人物前去镇守。而在这种时候,这些有情调的人看到了边疆的壮阔景象之时便会想到国家的繁荣,并油然而生自豪感,最终写到了雄伟壮观的边疆诗。


第二,“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盛唐时期的中国是亚欧大陆上的霸主,是一个超级大国,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们对于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的希望,更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做事,为国家开疆辟土,闯出一番事业。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人们便能够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与“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等诗句。


由此不难看出,唐朝时期出现如此之多的边塞诗,与国家的强盛、国民的自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国家的局势稳定,人们才能够在太平年代获得应有的教育,并且在从军之后可以利用知识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生活在盛世年代的人们对于国家是自豪的,对于国家的未来是寄于希望了,对于自己的未来是有所展望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即使是身在边疆之人,都能够写出很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资料:《旧唐书》、《全唐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8#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12:02 | 只看该作者
柳永创作出当时最长的词牌,宋朝只有苏轼一人能够驾驭
2019
07/17
09:13
小珏说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说起宋词,我们更多的会想起苏轼、辛弃疾,其实苏辛固然代表了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最高峰,但是柳永对于宋词的贡献,却是两人所不能及的。他是第一位全面对于词曲进行革新的文人,并且将大量的俚词俗语灵活运用其中,这才让宋词变得雅俗共赏,才有了如此的勃勃生机。

更为重要的是,不仅会填词,还精通音律的他将慢词推到了前台。在柳永之前,词的形式是以小令为主,慢词的数量很少,大约也就十来首。柳永一生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极大丰富了宋词的形式,也让小令和慢词齐头并进,不分伯仲。


更厉害的是,柳永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词调,是宋代词坛使用词调最多的人。而且,在800多个词调之中,他就创作了一百多个,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而且这一百多个词调中还有难度极大的,比如长调词牌《戚氏》。

这个词牌难到了什么程度?宋代词人辈出,无数风流人物,可是能够填写这个词牌的,除了柳永自己,就只有苏轼填过《戚氏·**山》,即便是风格与柳永很相近的白石道人姜夔也无法驾驭。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整个历史,也只有宋元之交的丘处机完成过。当然,这不能包括某些人自诩填写,却拿不出手的作品。


那么,柳永的这首《戚氏》写得如何?在他的作品之中,算是第几流的水准呢?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是不是感觉很长?是不是庆幸中学语文课本中没有收录,切切实实为我们减负了?它分为上中下三阙,字数长达212个。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这么长的词牌,直到南宋时,吴文英创作的《莺啼序》才将这个记录提高到了240字!也就是说,柳永前无古人地创作了当时最长的词牌,而且保持了很长时间的世界纪录。

柳永长于叙事抒情,这么长的词牌,更是给予了他极大的空间,可以肆意驰骋。上阕是写景,词人主要通过微风细雨刚刚吹过的薄暮景色之中,开启了对于过往羁旅生涯的回忆。中阙是集中写情,词人在旅馆之中,回忆起了他风流倜傥,放荡形骸的生涯,他以浪子之名,行走在红尘之中,却还做着白衣卿相的美梦。在下阙中,他却由写情,转移到写意。尤其是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描述了曾经狂放的少年郎,却落入孤旅天涯的命运之中。


尤其是最后一句“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这首词就是柳永晚年时的作品,他将此词的最后镜头,定格在一个无比孤寂寥落,让人同情的画面。在当时就有人惊呼,可与《离骚》媲美:

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王灼《碧鸡漫志》

能不能比得过《离骚》,小珏不敢乱说,但《戚氏》确实是柳永一生的真实写照,只有读懂它,才能体会这个才华横溢却饱受争议的词人内心孤独。难怪,《乐章集》要将它称为柳词的压轴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9#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12:08 | 只看该作者
《诗经》第2篇:和《关雎》齐名,讲的是一个女子回娘家的故事
2019
07/17
10:1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就单纯内容上来讲,《诗经》所讲述的非常简单。比如说第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实就是讲的爱情追逐的主题。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主题之一,而在《诗经》当中,这样一首古诗更是被赋予了很多社会伦理价值。包括弘扬夫妇之德,包括对于爱情的那种含蓄而真挚的表达,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社会文化心理,一直影响到今天。

今天我们谈到的《诗经》这首诗歌,和《关雎》齐名。就内容上来讲也很简单,说的是一个女子回娘家的故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这首诗词就是《诗经》当中的《国风·周南·葛覃》,“葛”,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经过加工后可以做绳子,还可以织布。“葛覃”就是葛草的藤蔓。诗歌的一开始尽力的在描绘这种草的生长茂盛。“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山谷之中到处都是。


植物的茂盛生长也吸引动物来到此地生活,此地“黄鸟于飞”,纷纷聚体在灌木群上“集于灌木”,发出非常婉转清丽的鸣叫。诗歌的第一行就如同一首歌谣一般,描绘的是先民们生活的环境,讴歌了大自然的美丽,讴歌了大自然的和谐。

第二行诗句的一开始在极力地描绘这种草的漫天遍野的生长,(“施于中谷,维叶莫莫”)。不过诗歌重点放在了对于这种草的使用上,“是刈是濩,为絺为綌”,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就把这种草割藤蒸煮织麻,为了准备能够做衣服,而且穿到身上非常舒适。


在这个女子忙碌的背后,第三行显现出了她内心所思想的事情。“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表述的非常直白:她想回娘家。古代社会对女子归宁有很多的要求,毕竟长期以来,女子的地位相对低下,即便是表露出了想回娘家的想法,也要忙完手中的事情。“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把穿过的脏衣服清洗干净,还要“害浣害否”,把洗干净的和没有洗干净的分门别类,这样才能够回娘家去看望父母。


这样的一首古诗,对比《关雎》,在普通人的印象当中流传度要低了很多。但是我们在事中可以看得出古代一个贤惠的女子。古代社会对女子的要求很高,虽然她们长期处于附属的地位,但是整个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却很高。

就如同这首诗中的女子这样,看到漫山遍野的葛草,她们要忙着采摘,要忙着蒸煮,要忙着搓麻绳,要忙着做衣服,做好了衣服还需要清洗。在古代社会当中,女子的这些工作断言是少不了的,而且要比这个要多很多。


正是因为女子如此的忙碌,对于各项工作非常熟悉,而且对家人真正做到了贤妻良母的角色。所以这样一首古诗才会被后世的解读者,认为是为了弘扬“后妃之德”。也就是以诗中的这个女子作为榜样,来衡量现实生活中的女子。

《诗经》当中的诗歌有文学价值,有社会学价值。他们的内容承载着价值是非常复杂的。在文学之外,我们可以看得出一整套的社会价值规范。这首古诗当中的女子,就是规范的化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00#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12:12 | 只看该作者
醉卧花丛的北宋词人,宛若贾宝玉,一首离别宋词却写得如此痴情
2019
07/17
10:2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北宋词坛上大小晏鼎鼎有名,虽然晏殊有经典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很有哲理思辨的韵味,但在后世的评价之中,都一致认为他的儿子晏几道在宋词方面的成就要高出乃父很多。


晏殊和晏几道是北宋非常著名的词人。而且晏殊身居高官,做了几十年的太平宰相。他的儿子可以说是生长在蜜罐之中,生活环境和《红楼梦》当中的贾宝玉甚至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晏几道敏锐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情感表达更为细腻的关照。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这首宋词就是晏几道的《清平乐·留人不住》,题目当中就能够看出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恨的诗词。晏几道虽然宋词内容非常单薄,非常狭窄,但也就如同李煜的诗词作品都是怀念故国之思一样,晏几道把离愁别恨这一类的诗词作品抒发到了极致。


他的诗词作品当中通常都有真挚的情感,通常都有婉转清丽的词句,在离愁别恨之中,有着对雅致文学的极致追求。“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就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1000多年前的离别场景之中。女子苦苦的留不住,情郎乘着醉意踏上画船,扬帆而去。


呈现在女子眼前的是碧波荡漾,“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虽然情郎舍弃女子远去,但是女子心中依然满怀的期待和柔情。“碧涛春水”、“晓莺啼处”如此诗情画意的画面,定然陪伴着情郎一路远行,周边鸟儿的鸣叫也会充满它的耳朵。让他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抒情女子的情意绵绵。


情郎离去,自己的心也随之远去。回过头来看到眼前的场景。“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只看到杨柳树郁郁青青。每一枝每一叶,无不在诉说着离别的愁情。古人折柳送别,看到柳树就看到了离别,看到柳树就看到了十里长亭,看到柳树就看到了杨柳依依。


最后的词句似乎有几分嗔怒,也有几分抱怨。“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情郎毅然决然的离开,实在是让这个女子伤透了心。她沉默地责怪对方“此后锦书休寄”,你走吧,你走吧,走了以后别再回来。当年的甜言蜜语,山盟海誓皆是空口无凭,都被这现实当中的离别击得粉碎。


晏几道的离别词,向来都有这种如痴如醉的绵绵情意。相比他父亲,他在诗词中的真情表达显然要更胜一筹。尤其在父亲去世之后,家道中落更刺激了他这种敏感的心绪,写出这样的诗词作品,也就毫不为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18 09:07 , Processed in 0.0443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