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428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2:28 | 只看该作者
弘一法师:佛法宗派大概
2017年10月23日 15:45  新浪佛学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10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1938年11月28日讲于福建安海金墩宗祠

  弘一大师讲述(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着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

  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在此途径上,自不妨有种种宗派之不同也。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法精神完全承受外,并加以融化光大,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伟大悠远基础上,更开展中国佛法之许多特色。至隋唐时,便渐成就大小乘各宗分立之势。今且举十宗而略述之。

  一、律宗(又名南山宗)

  唐终南山道宣律师所立。依《法华》,《涅槃》经义,而释通小乘律,立圆宗戒体。正属出家人所学,亦明在家五戒、八戒义。

  唐时盛,南宋后衰,今渐兴。

  二、俱舍宗

  依《俱舍论》而立。分别小乘名相甚精,为小乘之相宗。欲学大乘法相宗者固应先学此论,即学他宗者亦应以此为根柢,不可以其为小乘而轻忽之也。

  陈、隋、唐时盛弘,后衰。

  三、成实宗

  依《成实论》而立。为小乘之空宗,微似大乘。

  六朝时盛,后衰,唐以后殆罕有学者。

  以上二宗,即依二部论典而形成,并由印度传至中土。虽号称宗,然实不过二部论典之传持授受而已。

  以上二宗属小乘,以下七宗皆是大乘,律宗则介于大小之间。

  四、三论宗(又名性宗,又名空宗)

  三论者,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三部论皆依《般若经》而造。姚秦时,龟兹国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来此土弘传。

  唐初犹盛,以后衰。

  五、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又名有宗)

  此宗所依之经论,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唐玄奘法师盛弘此宗。又糅合印度十大论师所著之《唯识三十颂之解释》而编纂《成唯识论》十卷,为此宗著名之典籍。此宗最要,无论学何宗者皆应先学此以为根柢也。

  唐中叶后衰微,近复兴,学者甚盛。

  以上二宗,印度古代有之,即所谓“空”、“有”二派也。

  六、天台宗(又名法华宗)

  六朝时此土所立,以《法华经》为正依。至隋智者大师时极盛。其教义,较前二宗为玄妙。

  隋、唐时盛,至今不衰。

  七、华严宗(又名贤首宗)

  唐初此土所立,以《华严经》为依。至唐贤首国师时而盛,至清凉国师时而大备。此宗最为广博,在一切经法中称为教海。

  宋以后衰,今殆罕有学者,至可惜也。

  八、禅宗

  梁武帝时,由印度达摩尊者传至此土。斯宗虽不立文字,直明实相之理体。而有时却假用文字上之教化方便,以弘教法。如《金刚》、《楞伽》二经,即是此宗常所依用者也。

  唐、宋时甚盛,今衰。

  九、密宗(又名真言宗)

  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入此土。斯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

  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

  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愿诸君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诸疑惑矣。

  十、净土宗

  始于晋慧远大师,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而立。三根普被,甚为简易,极契末法时机。

  明季时,此宗大盛。至于近世,尤为兴盛,超出各宗之上。

  以上略说十宗大概已竟。大半是摘取近人之说以叙述之。

  就此十宗中,有小乘、大乘之别。而大乘之中,复有种种不同。吾人于此,万不可固执成见,而妄生分别。因佛法本来平等无二,无有可说,即佛法之名称亦不可得。于不可得之中而建立种种差别佛法者,乃是随顺世间众生以方便建立。因众生习染有浅深,觉悟有先后。而佛法亦依之有种种差别,以适应之。譬如世间患病者,其病症千差万别,须有多种药品以适应之,其价值亦低昂不等。不得仅尊其贵价者,而废其他廉价者。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故法门虽多,吾人宜各择其与自己根机相契合者而研习之,斯为善矣。

  (1938年11月28日讲于福建安海金墩宗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2:37 | 只看该作者
抄经功德无量 但是这些事项一定要注意!腾讯佛学佚名2017-10-24 08:23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抄经(网络图)

抄经有很多好处,除了很大功德利益之外,还能培养我们的定力。一个人能够集中精神之后,就比较不容易为外界所动摇,而且也能断除种种杂念,以达到一心不乱之境。“一心不乱”就是一种定力,我们知道:念佛可以一心不乱,其实抄经一样可以抄到一心不乱。抄经的功德利益与注意事项,当我们在抄经的时候,以下几点忌讳要切记:

一定要沐手

写经是一次心灵荡涤的过,而我们的双手是触及万物之表,因此,抄写心经一定要手心洁净,一定要沐手,以表对经书法宝的恭敬。

忌字迹杂乱

写经是将崇高的经文一字一字地抄写下来,所以先决条件是字体要写工整,最好是以正楷书写。

忌错字

抄经不是打手稿,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信笔挥毫,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字字准确,千万不要写错字,或有脱漏、重覆的情形。

抄经(网络图)

忌精神分散

写经,要心无旁骛,这正是写经的最重要目标。大家在写经时要集中精神,不要像有些人在写经时戴耳机,甚至有些人边写经边讲话,还有边吃东西的,这些都不是很好的,所以我们要能够集中精神。佛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能够专心,好好去做一件事情,我们就能够把这件事情完成。

忌应付

在抄写以前要以最虔诚、恭敬的心来抄写,并且最好先读诵过一遍。既来之则安之,禅宗说要活在当下,来到这里就用最虔诚、恭敬的心好好的来抄写。

要回向

抄经要回向,也就是分享,我们要将写经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具正知见,乃至究竟成佛。不论修什么功德,甚至念佛、禅修、出坡作务、抄经我们记得每次做完之后一定要回向。抄经如此,不要自己独享,而要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

忌半途而废

抄经是一种修行方式,因此最重要的是在于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以培养自己长期的精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2:40 | 只看该作者
烦恼是客人 你不留 它就走腾讯佛学达照法师2017-10-24 11:17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烦恼是客人 你才是主人

文:达照法师

《楞严经》里讲:烦恼都是客人,叫客尘烦恼。你喜欢把这个“烦恼客尘”在你家里多留几天,烦恼的时间就长几天;你要不留它,它自己就走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你愿意留它,它才会在你家里,你不愿意留它,它就马上离开。

通常人们是执着外在的东西,所谓的着相凡夫,所以我们先从身体、服装、行为上一点点去改善。看到别人行为不好,我们就会起心动念;但是如果你有了一点修行经验,你就一定是从身体回归到内心,看看自己这颗妄想的心,是不是还在东想西想,是不是一天到晚都想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随境流转——乘公交车、吃饭、读书等很难保持自己的心不随境流转,很难保持无所求的状态。能在安静的环境下用功,在别人提醒你的时候用功,这是初级阶段。

真正会用功的人无论是在静还是动,无论别人是对还是错,无论自己正在接受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心都随时能够回到无所求、无所得的当下。这个力量是慢慢形成的,并不是一下子马上就有的,但是我们起码要能了解,要能感受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2:44 | 只看该作者
佛法的修行逻辑:“苦 集 灭 道”四圣谛腾讯佛学寂然2017-10-24 10:15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修学佛法的重要逻辑

文:寂然

现今有许多佛教徒将四圣谛略称为苦、集、灭、道,其“略称”的深层原因其实是:

首先,漠视苦圣谛直接告知世人生命现象的存在就是苦;轻忽集圣谛所说明的是生命现象的集起;不理会灭圣谛所交代的是生命现象的永灭;不肯面对道圣谛是为了指导生命现象永灭的实践。于是,苦成了一个圣谛,集、灭、道则是另外三个:苦是八苦、集是业因、灭是涅槃、道是八正道——这样的解说是把四圣谛生生拆解成四个独立不相干的各别单元。

其次,如果执迷法印为实相,含糊地认为生死和涅槃是一样地空幻,也就是说,把“一切法空”被标榜为凌驾于涅槃和四谛的终极智慧,就会把涅槃误会为某种实相立场或某种存在状态,就也会“连涅槃都超过的一切法空”、把涅槃当作是分别意识所区分的二元中的一端那样,陷入涅槃不可知与解脱不可得的悖论里,因为此时他自己的佛法修行,毕竟也成为了“二元一元、相对绝对”的戏论了。

因此,佛陀强调依着“四圣谛”作清楚地分别——造成、集起苦迫的原因(“集谛”),要正确地诊断,要有具体的、次第的净化行动才能断除;涅槃(“灭谛”)是安全可靠的、有智者的真实依归、非空洞虚无的、是修行之确切导归处;修行(“道谛”)需要具体改善身口意活动、正确使用注意力、透过“止观”而逐渐精准化价值评判,而不是以“一切法空”的大一统认知来取代。

如果用苦迫是真实的经验(“苦谛”),否认苦迫的真实性就不可能有出离;以为苦迫是“如梦幻”就不能真的对“过患”、“短期和长期的危机管控”有警醒之心;以为“法法无差别”就无法准确评判“什么才是有价值”、“什么是不值得、危险的”。

无常、苦、无我是法印、是生命的真相,但为什么四圣谛不以无常或无我为统一标题前缀,而只以苦为唯一的标榜?

原因就在于‘苦’才是众生最直接感触、最不能隐忍、最耿耿于怀、最羁绊难舍的,‘苦’才是生命现象的必然配备与引发修行动机与修行所要解决的唯一对象,无论是世间法或出世法,‘苦’才是众生需要拼命力争出家解脱的唯一鞭策与推动力。

只要是众生,就有背苦趣乐的本能,修行若是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暂时止痛和安慰疗愈上,那也就谈不上出离世间、彻底解脱了。如果实际修行中所要对治的只是偏重在众生升起执着、升起烦恼时所引发的苦,还是会使得修行目标变得肤浅且失去了与四圣谛的深刻关联。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除灭是导致佛陀发心出家修行的正因,不过佛陀之所以能探究出灭苦的正确方法,还是由于找出了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源,那就是五受阴无常故苦的生命真相。如果生命本身不是无常、无我的变易法,也就不会衍生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么多的烦恼了。

因此,原始佛教认为必须建立在“无常无我二法印”有深刻的体验基础后,才能如实知缘起空寂性的可生可灭,即中道。

也就是说,必须先经历无常、无我的次第,否则容易走上违背因缘法的“先验性的神秘经验”之上,从理性现实的立场来解说,无常首先应有破我见证初果的体验,才可谈其之后涅槃的真实境界。

如果我们对于苦的探讨,变得仅止于浮泛的表面意思,而无能深刻地透视到苦根本就是整个四圣谛的核心,最后也一定会堕入先验性的虚妄涅槃之歧途。

苦圣谛讲五受阴无常是苦;四念处、八正道等道品是‘苦灭’道圣谛,它们所要灭的是五受阴无常所带来的苦。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一系列缜密而完整的详尽修行规划,非此不足以灭苦。

如果佛弟子修四念处、八正道却不将目标放在五受阴无常、苦的永灭,那么无论修到什么境界,成就何等精妙的止观,带领多少徒众修行,也都还是名副其实的愚痴无闻凡夫。

因此说,所谓佛法的修行逻辑,是必须以苦和苦灭作为基础和前提,也必须在知苦、见苦、彻苦后,才许有灭苦与见道的境界,四圣谛不是四个无甚关联的独立单元,它是正法实践的四个步骤,这即是佛法最重要的修行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2:51 | 只看该作者
温金玉:念·书腾讯佛学温金玉2017-10-23 11:19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静(网络图)

文:温金玉

窗外

落叶缤纷

在轮回交替的季节里

岁月寂然运行

总是无法忘记

那一份深入骨髓的期盼

精舍小院里

午后阳光透视着泛黄的书影

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

从清晨直至黄昏

手在书页间慢慢翻转

倾心细读

心思氤氲于浓浓的香茗

墨迹里透出生命的张力

纸张上刻满苍劲的印痕

耳旁没有车马的喧哗

眼前的沉香

散发着一种浸润灵魂的宁静

不觉间

光阴又过一站红尘

祈祷着

声声诵读放射出无量光明

从沉沉的心底

默默地许个愿

如果阅读是一场修行

我愿是读书会里那盏不灭的灯

——周日于顺义净土小院访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2:30 | 只看该作者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24课堂笔记181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3:33 | 只看该作者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2017年10月25日 08:48  新浪佛学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0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文/圣严法师

  许多人对待佛教,通常有两重标准:你如果是沈潜静修的山林佛教,他们说这样等于逃避现实;你如果是走入群众的世间佛教,又很可能被讥讽为六根不净。原因是一般人的心理,既希望佛教是清高绝尘的,又期待著佛教能给予世间人类实际的利益和救济。以菩萨道的精神来说,便是以‘无我’出世的精神,做入世济众的事业,因此,正好解决了两种不同型态的冲突,而溶汇于‘福’‘慧’圆满的佛道中了。

  对于这类的问题,我曾于《人生》第四期,以〈慈济。文化。修持〉为标题,写过一篇社论,今监于此,认为有重新呼吁的必要,因此再次提出。

  佛法的总纲是慈悲和智慧,沈潜于内的是智慧,表现于外的是慈悲,在修行期间,一定是悲智双运,待福德和智慧圆熟之后,便是‘两足尊’的佛了。

  因此,近代太虚大师,为顺应时代潮流,奔走号召以建设‘人间佛教’为职志。所谓‘人间佛教’的建立,即是基于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依佛的教诲,指导我们如何达到自立而立人的目的,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自立需靠教育,立人要靠文化和慈善。所以,慈航法师也提出了一句口号说:‘教育、文化、慈善’,是佛教的三个救命圈。而东初老人,继承太虚大师的遗志,创办《人生》月刊,倡印《大藏经》,从事救济事业,鼓励教育事业,也是以建设人间净土,作为佛化社会的目标。

  何谓佛教的教育、文化、慈济呢?

  教育是指以佛法来自我教育,并教化信徒。从生活上,出家在家,应各有其伦理分际和行止标准,以戒律为纲宗,来健全教团应有的规范。

  从修持上,除平日固定的摄心方法,并能有定期的精进修行,以体验佛法。

  从义解上,如能由佛教会召集各佛教学院来统筹编订一套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案及课业教材,则可造就因应时代环境及住持佛教的人才。

  文化是指在内部教育的同时,也经由研究、写作、编撰、出版的方式,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传播设备为工具,通过文字的、口述的、表演的,乃至修行活动等,介绍过去的佛教遗产,也开发明日的佛教前途,用以净化社会,诱导民众来信佛学佛。

  慈济是指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从事各项改善民众生活的福利事业之推动。例如,创办各级学校,以助社会培育所需的各类人才,又如冬令救济、急难救助、残障者及孤儿的收容教养、青少年的辅导、老年人的关顾,创办诊所、疗养院,设立各类奖学、文化、慈善基金会等。广义地说,随时随地给人适当的精神或物质支持,都可说是慈济精神具体的实践。

  因此,一个健康、健全的宗教,必定是由内到外、由个人到团体、由精神到物质,各方面都能充分而均衡发展的。教育的目的,在自求完善;文化的目的,在广化人群;慈济的目的,在为现实的社会解决现实的困难。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若不以佛法作为修持的依准,则文化和慈济的发扬,顶多成就人天善法,甚至沦为野心家牟利的手段。若只侧重自修自了,则苦难的众生,将何以依怙?而佛教的生存,亦值得担忧。

  因此,六度法中,首重布施,这包括了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众生从佛教的布施中得到的利益越多,信仰佛教并护持佛教的人数就越多;若佛教对社会大众在精神及物质上都吝于施予,纵然教内稳定,最后也会受到现实环境的遗弃而遭淘汰。

  今天,出家和在家的佛教徒及佛教团体中,有以教育及修持为重的,有以文化工作为重的,也有以慈济事业为重的,能够三种目标同时兼备的,则不多。从个别看,各有各的可贵处,而从佛教的全体慧命而言,则必须彼此配合,注意平行发展,不可偏废,方为自救救世之道。

  在近年以来,佛教的僧俗四众当中,几乎每年都有被选为全国好人好事代表的,都是因为对社会公益事业有卓越的贡献,而荣膺内政部的表扬。这显示了佛法济世的光辉已延伸至十方角落,并获得了舆论大众的重视及肯定。

  去年当选全国好人好事代表的圣灵寺住持今能法师,在颁奖时曾对记者说:‘我没有做什么!如果没有佛陀的教诲,诸山长老的训勉,以及所有三宝弟子们热心的支持,我能做出什么吗?其实,全中国佛教的出家大德们,都足以当选好人好事代表。因为他们献身命,以弘扬佛法,教人谨守五戒:不杀生,使人人生命有保障;不偷盗,使人人财产有保障;不妄语,使人人信用有保障;不邪淫,使人人家庭有保障;不饮酒,使人人人格有保障。如此一来,社会自然安定繁荣,世界自然日臻和平。’

  虽然今能法师自谦,能当选好人好事代表,心中感到惭愧,但能藉此宣扬佛法,又令人觉得无比欣慰。在平日,法师也经常出席各种社会工作的会议,参与公益事务,他并支持佛教的文化及教育事业,他说佛法既是度众生的大事,故不能离开群众而独存,只要能坚守出家人的本位,则随时随处皆能于有形无形中,达到弘法的目的。

  这便是说,将来佛法的流存,既不能保守著孤芳自赏的山林佛教型态,也不能降低层次而仅仅从事于世俗的慈善事业。弘扬正法,是佛弟子的正行,慈济工作是助行,如何来本末兼顾而不颠倒,应是今后佛教徒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了。(摘自: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人生》二○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8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3:41 | 只看该作者
有的人诵经后 为什么会出现不如意的事?腾讯佛学慧广法师2017-10-24 14:25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诵经(资料图)

文:慧广法师

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可以先不诵了呢?

诵经的目的就是福慧双修,诵经就是为了积累功德。由于以前没有功德,因此没有冤亲债主讨债,现在有点功德了,冤亲债主就来了。可以说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果报现前业就消掉了,如果果报不现前最终会成为我们解脱的阻碍。

由于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诵经后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仅不对生生世世以来所造恶业认账,还埋怨是诵经造成的。好比一个不务正业、穷困潦倒满负债务的人忽然醒悟,感觉应该挣点钱,不要靠别人救济。于是就做点工作挣点钱。由于挣了一点钱了,于是以前所欠过债的人都找来了,要他还钱。

聪明人会知道债主索债是以前自己所欠,和自己参加工作没有关系,应该认账,并继续工作。而愚痴的人则会认为,债主讨债是由于自己工作带来的,从而放弃工作。

看到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业力现前是自己前世所造业因,和诵经没有关系。退一步讲,就算有关系,也是因为诵经有功德了,应该继续读诵,继续回向给冤亲债主。这样精进不懈地用功,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业海干枯,得大解脱。所以千万不要在诵经之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放弃自己的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3:53 | 只看该作者
可祥法师:修行人遇到追求者 做到一条就会迎刃而解

2017年10月25日 07:46:39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可祥法师








7人参与 4评论


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七塔禅寺方丈可祥法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宁波七塔禅寺)
编者按:二十一世纪被喻为是“心灵的时代”,但现实世界中不少负面事件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人心的荒凉,学佛就成为不少人填补内心空缺的首选。那学佛修行究竟是修的什么?是为当下?还是为未来?修行是达成执念?还是消除执念?是为了断烦恼,引爆潜能开发无尽的大智慧,还是为了最终利益无边的众生?2017年8月23日,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七塔禅寺方丈可祥法师做客凤凰佛教原创节目《师父来了》,讲解佛门修行的终极价值和方法。并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在线答疑解惑,以下为可详法师针对网友提问进行开示。
网友问师父:真正修行的人还会有桃花劫吗?师父,您身边会有爱慕者和追求者吗?您都怎么对待?
可祥法师说,事实上我们这个世间的构造就是男人和女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的言行举止会比普通的人更加注意。或许,自然而然会有追随者,我们与人往来要特别深知自己的身份,我是谁?是行什么业?一定要清楚明了。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情不能去做,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不能去想。始终要记住我们是修行人,那么,我们遇到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管好自己,非常重要。
我不但这样要求我自己,也这样要求我身旁的每一位师父,尤其是入门不久的年轻法师。我们一定要管住自己,铭记我们的使命:弘扬佛法,振兴佛教,度化众生,这是根本要务,放下那些干扰修行的无关问题,拿起正法久住的心念,多着力,多思考。当我们思想有正念,行正业,逐步精进,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想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相符、与自己的道业不相符的事情,自然而然你的干扰就没有了。所以关键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13:5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轮回真实存在,为何我们对前世一无所知?

2017年10月25日 07:33:28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作者:星云大师








23人参与 11评论


人在投胎前喝“孟婆汤”,就会忘掉过去种种?(图片来源:资料图)
编者按:正信的佛教徒都坚信轮回的存在,但为什么世人都不承认轮回或看不见轮回?既然我们都有前世,对于前世之事为何没有一点记忆?看完这篇开示,或许就能明白答案。
既然有轮回的存在,为什么我们对于前世过往的事却没有一点记忆呢?经上说:“人生真是苦,孙子娶祖母”。什么使我们忘却过去,愚痴颠倒,甚至将过去世的祖母纳娶为妻子呢?根据中国民间流传的玉历宝钞一书的记载,人在投胎之前,一旦喝了“孟婆汤”,就会忘掉过去的种种。西哲柏拉图则认为灵魂投胎前要经过酷热的沙漠,口渴难忍,饮用“莫愁河”的清凉河水,再去转世降生,但是一喝了“莫愁河”的水,对于过去生中的点点滴滴将遗忘尽净。罗马人则相信人在投胎时所经过的河叫做“奈思河”,喝了“奈思河”的水,对于前生往事奈何再也思忆不起来了。
佛教主张人之所以会忘掉过去的事,是因为“隔阴之迷”。阴指的是“中阴身”,也就是我们的身体。人死了之后,下一期再投生前的精灵称为“中阴身”。“中阴身”,六根具足,状如三尺小儿,具有神通,能够穿越铜墙铁壁,去来迅速,无所障碍,唯有母亲的子宫以及佛陀的金刚座不能穿过。“中阴身”有生死的现象,七日为期,死而后生,长寿者也不过七七四十九天,短暂者仅仅二七日或三七日,便去受生轮回。由于这个“中阴身”的隔离,使我们忘记前生的种种造作,不知身为何道众生。有人也许会很遗憾地说:多可惜!如果我们有宿命通,没有隔阴之迷,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未来,人生不是很惬意自在吗?人类果真有了神通就很快乐吗?譬如我们能够测知过去,当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堕为牛羊猪马的畜生道,那时将情何以堪呢?当我们预知自己只剩下三年的生命,还能悠游度日、逍遥生活吗?有了他心通,看到对方美丽的笑容里面却包藏祸心、口蜜腹剑,能不痛心疾首、觳觫愤恨吗?没有神通,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处,多么洒脱自在!因此宇宙人生的发展,有它自然的轨则,各安其位,遵循它的变化秩序,才能得其所哉。众生由于隔阴之迷,换了个好身体,忘记了不好的过去,何尝不是很美好的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1:09 | 只看该作者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25课堂笔记165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3:19 | 只看该作者
佛教的随众过堂与食存五观
2017年10月26日 08:14  少林寺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0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佛教知识:随众过堂

  随众过堂,就是指集体吃饭。

  堂,就是指斋堂,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吃饭用膳的地方。因为寺院里人多,集体吃饭采用“过堂”的方式。用“过堂”方式吃饭有一定的规矩,好处很多。或许有人初时“过堂”会有点儿不习惯,样样要有规矩,有点拘束,但是慢慢便自然适应,觉得有受用。随众过堂利益,古德云:好处有八。

  (1)不懈怠故──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去到斋堂;第三通,排班静候,恭迎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2)供养省力──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

  (3)平等无我──大家吃同样的饭菜,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不同,平等供养,无人我相,因此便没有分别心。

  (4)不偏众食──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5)甘苦同受──大家无有拣择、如尝甘露、法喜无穷,体现出佛教的平等。

  (6)存正念故──不生妄念,妄念一起,当观信施难消,为药食故,借假此身,息诸妄缘,即起即空,是谓存正念。

  (7)如法如理──唐代以后,因为寺院人渐渐多,尤其是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不设这些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便心安道隆,佛法时时现前。

  (8)起止威仪──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也有规有矩,令人一见便会生欢喜及恭敬心。此就是现身说法。

  “五观”之意就是: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吃饭时,要怀清净心,当观这些饭菜是施主所供,来之不易,要思量自己有多少功德来承受应供。当然更不可计较食物多寡,好恶之心,要知其(食物)空性,精进修行。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要用智能去思索自己的德行够不够,如持戒、坐禅及为三宝事业等,做到几多?否则信施难消,受施主供养,生极惭愧。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3:26 | 只看该作者
你有没有将佛法当成哆啦A梦?腾讯佛学果如法师2017-10-25 16:22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你有没有将佛法当成哆啦A梦?

文:果如法师

有些人在学习到一些佛法后,可能会抱着一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想法,只有当你受到伤痛想要疗伤的时候,会用上一些,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时间,佛法就变成知识上的教导,和生命无关。

佛法如果变成知识上的一种教导,只在偶尔面临困顿或烦恼的时候,才拿它来当做一个身心躲藏的去处,那你可能永远都没办法真实的面对自己,只能在苦乐里进退,没办法完全从烦恼中解脱。

其实众生常常如此,面对很多痛苦烦恼,不敢去承担面对,因此产生了一种苟且偷安的态度,或者放任自己堕落下去。马克思曾说:“宗教是一般老百姓的毒药。”因为很多人的身心不够安定、无法真正面对问题,就拿宗教作为挡箭牌,以为如此就能安定己心。

这就像把宗教当作糖果,受伤的时候,给他吃颗糖,就暂时忘掉伤害带来的痛苦,只要觉得很甜就好了,等到相同的痛苦来了,又再躲到宗教里寻求抚慰。但是这就像是裹着糖衣的毒药一样,只是在求一时的安定,事实上根本无法真正的疗伤,而失去了一个可以真正让自己从这个因缘中看见生命实相的好机会。

我们的生命每天都在眼、耳、鼻、舌、身、意,五欲尘劳中打滚,要与他们分离是不可能的,即使你躲在深山里隐居都无法当个不沾锅。但是如果将佛法当作生命中的一部分,好好都摄六根,那境一来,就能勇于面对,心里的痛苦烦忧也能涤除。

那如何都摄六根呢?也就是要六根同时都应用,放开你的眼睛去看,也放开你的耳朵去听,鼻子能够闻到什么就去闻,嘴巴能够尝到什么也不禁止。我们常常以为摄是收在一起,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眼不可以乱看、耳不可乱听、嘴不可以乱说,那是落在相上的执着。

六祖惠能照样也会起种种心念,他说:“如果说心念不数起,那就变成死人!”耳朵就是要去听的,眼睛就要去看的,嘴巴就是要去尝味道、说话的,它本身有什么过失呢?

那过失在哪里?过失在你着相了,着在相上的贪求,掉落在相上的实有,所以都摄六根就是眼睛要去看、耳朵要去听,当下自己在看、听之间,升起智慧的观照,没有所谓的相可去分别,当下就好像镜子一样任它出入,或如水中月一般;如果月亮被云彩遮住,月不现,水中也见不到月亮。

以前我还在文化馆时,每年七月拜拜,人们都喜欢请歌仔戏团来演出,那时的大喇叭声响非常地大,很高亢也很刺耳。本来打坐坐得状况差不多了,但他一唱下去就整个受到影响了,心里想:“真是噪音!吵到别人都不知道!”心里产生一种排斥,觉得很难忍受,恨不得拿耳塞把耳朵塞起来。

等到我用智慧观照持续用功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那个杂音就变成只是一个普通的声音,不会觉得它很刺激,反而所有的声音都会变得很祥和、和谐。原来吵杂的声音,突然会觉得它是活跃的生命,可以带动内在的律动。内心很安然自在,完全不觉得吵。

可以顺应一切因缘,不去执着攀缘,知道当下它是空寂、圆满、清净的。我们通常看了些花花绿绿的东西之后就放不下,见到美丑好坏的境界也放不下,听到一些好好坏坏的声音心里也执着,所以都摄六根是说看就是看到、听就只是听到,不要落在分别意识里,观照因缘,缘生缘灭,当下就是如是,没有所谓的好坏是非。

好坏是非是从我们的角度、某种观念来看才产生。你可能会说:“世界没有好坏是非不就变成了乡愿,没有价值、没有平等了?”并不是如此,这里所讲的是,没有个人私心的好坏是非。

但是,大众共同的语言、道德、伦理、善恶等一些标准,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也要随顺着这样的因缘,仔细观照,让自己在世间法中不落入二边。既然来到世间,就要学习在六度万行中和佛法打成一体,照见生命的实相,这才是修行真正的价值。

当我们掉落在颠倒无明里,遇到大大小小的考验的时候,这些累积在生命里对佛法真实的认知,就会转变自己的心念,面对每一段因缘都不会逃避。所以不要把学习佛法当作是来玩票的,要知道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要怎么把戏演好,就要看自己有没有用心作功课。

舞台上无论是跑龙套的,敲锣打鼓的,任何的人都是在成就你的道业,你也要尽你的本分,大家各尽其职,才能把一场戏演得好。

不然主角作了逃兵,这出戏还怎么唱下去呢?

果如法师简介:

祖师禅林方丈,是法鼓山创办人圣严长老的第一位出家弟子,也是圣严长老的传法弟子,曾担任法鼓山禅堂板首,以指导话头禅最为著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3:35 | 只看该作者
对未来,我们为何总是充满担忧?腾讯佛学2017-10-26 12:56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文:学诚法师

每当准备出游,或是有户外活动时,我们会担心遇到坏天气,担心明天是否会下雨。这种类似的担忧在其它事件中也会频繁发生。


担忧物价上涨,而采购商品;担忧自己的健康,而服用各种补品;担忧子女的前程,而准备很多财富。

甚至有些看似积极的活动,其根本也是担忧的心态。

例如有些人会去化妆,会去美容,甚至还会去整容,而实际上是担忧自己的长相不够漂亮。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渐渐老去,头发变白,牙齿掉光,脸上布满皱纹。这种不必要的担忧会让我们焦虑不安,丧失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让我们看一看佛陀给予的启示:

一天一位失魂落魄的梵志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原来他十四岁的女儿因突染重病而命终。祸不单行,他赖以维生的庄稼,又被一场大火烧得精光。

梵志为此苦恼不已,忧愁恍惚,甚至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他听人说佛陀能为人排忧解难,于是特地去拜见佛陀。

“我最疼爱的女儿突然生重病过世,我实在无法克服心中的悲伤,希望世尊能慈悲开示。”

佛陀为其开示:“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梵志听后心生法喜,即刻化解了丧女的哀痛。

每当出现忧虑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担忧、不安?这些担忧真的会发生吗?

其实,对明天的担忧,往往来自于我们不敢去面对现实中的不完美,或者是想一直保持在安逸的常态中。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外在的事物达到或是满足内心中的某种形象时,那么注定会痛苦不断。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就像天气一样,一会万里无云,一会乌云密布,一会大雨滂沱。

这种外在的变化我们是无法掌控的,而要求外在和我们的想法达成一致,这种情况始终是少时,少数。

近代高僧弘一大师的一则故事,可以让我们体会其中的用意。一次大师外出到一个寺庙。寺庙的侍者有意想试探大师的修为,所以第一餐饭做得特别咸。

用斋后,侍者问大师饭菜的口味如何。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而第二餐饭,侍者又少放了盐,做得特别淡。他问大师饭菜的口味如何。大师答,淡有淡的味道。

侍者由衷敬佩大师的功夫——无论咸淡,大师都以一颗平常心视之,保持内心的坦然与安乐。

与其担忧未来的事情,不如想好现在能做到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一条河不拐弯,也不会有永远一帆风顺的道路。

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遇到了,就去解决。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中的问题。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

与其担心明天是否会下雨,不如学会坦然欣赏雨中别样的人生,走好当下的每一步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3:40 | 只看该作者
远山禅影:岁月乃百代之过客 流年亦为旅人腾讯佛学隆智2017-10-24 11:12
[url=]分享[/url]

[url=]收藏[/url]



蓝毗尼圣地(图文:隆智)

文:隆智

岁月乃百代之过客,流年亦为旅人——松尾芭蕉

十月过半,小城四处飞花落叶,秋意正浓,一年又近尾声。近日重读《妙法莲华经》,阅至“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竟有心心相印之潸然,恰逢生日临近,在这”五十知天命“的半百之际,回首流年逝旅,亦是获未曾有之恩赐,行未曾有之旅程,得未曾有之欢欣。

皈依侍佛之前的青春年华,除了工作我极少出门远行,步入中年逐渐认清人生方向,遂发愿朝拜佛陀八大圣地,如愿以偿后一发不可收拾,稍有假期便前往朝拜巡礼全世界各个佛教圣地,去西藏和印度的次数之多让身边居士道友都称我为“朝圣向导”。

蓝毗尼圣地(图文:隆智)

我不知自己的记性算好算坏,我甚至无法想起昨天晚饭的内容,对某些十年二十年前的旅途见闻轶事却又历历在目。我清晰记得十几年前也是一个深秋,在尼泊尔境内的一处偏僻乡野,迦毗罗卫国遗址坐落于此——也就是佛陀离家出走前生活的王宫遗址。我们一行人从加德满都乘坐大巴颠簸了整整一天才抵达这里,王宫占地面积不算大,时过境迁两千多年,王宫现状连残垣断壁都已不可寻,净饭王与悉达多太子当年富丽奢华的宫廷生活只能通过典籍窥见。可能是去之前对王宫有太多想象,身临其境目睹其苍凉颓败多少有些失落。

金光熠熠

我离开同伴独自到园外闲逛,绕过几颗参天古树看到一片没有尽头的油菜花田,心中当时一怔,没想到尼泊尔人也食用菜籽油。我在田埂上席地而坐,眼前的金色花田一直绵延到地平线与天际线的交汇处,一条笔直的土路把花田分成两边同样蔓延至远处。这般灿烂温暖的光景,是我在国内也难得一见的,更何况这是迦毗罗卫国遗址外的风光,此地虽属尼泊尔国境内,地貌却和不远处的恒河平原保持一致,往前十几公里即是印度国的边境线。

未几夕阳下沉,记忆中那天的夕阳轮廓尤其大,可能是雾气让太阳的光辉发散得更远。金乌持续落下,我一晃眼太阳竟垂直于田间小路,余晖暖阳和油菜的金光交相辉映,连草青色的土路都被染上金光熠熠。遥想当年,悉达多太子在城外目睹生老病死之疾苦后郁郁寡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生活在他眼里黯然失色,太子早已准备好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于是全世界佛弟子共同福报的感召下,在一个美丽的夜晚,悉达多太子就从这里出发,一路向西奔袭到尼连禅河边的森林,走上探索真理的光荣道路。

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一位俊美的青年身骑白马,义无反顾地走在我眼前这条路上,边走边褪去他身上的华服和珠宝,跃马扬鞭往菩提迦耶的方向远去。

离开迦毗罗卫国遗址后我们回到几十公里外的蓝毗尼,这里是佛陀出生的圣园,世界各国都在此圣地建寺弘法,我们借宿在韩国寺,十几人挤一个房间,直接睡在水泥地板上,被褥也都潮湿不堪散发着霉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居然睡得无比香甜,那一夜,我得到了来自佛陀出离勇气的加持。

僧侣诵经

悉达多太子连王位和国家都可以舍弃,我等凡夫俗子还有什么理由执着于一切身外之物?纸上得来终觉浅,身临其境地站在佛陀曾经行走的土地上,我才醍醐灌顶般地理解佛陀的勇气,并以此铺就我后来所有的道路。

佛陀圣迹

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有名句:岁月乃百代之过客,流年亦为旅人。人生最多百年,我已跨越过半,细细品味大师充满禅意的这首俳句,颇有光阴似箭青春不再的感伤。但也正如萨迦格言云:大小河流都有两岸,大小事情都有两面。虽然韶华远逝,经年以来悟性多少有些增长,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把生活重心位移到修行上是最让我心安的一桩大事,也深知勇猛精进仍是我未来的努力方向,愿我时刻铭记迦毗罗卫的花田远山,还有两千多年前佛陀离家出走、远行寻求真理的无畏背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4:59 | 只看该作者
佛教所说的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

2017年10月26日 07:44:20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77人参与 6评论


佛教中的大千世界有多大?(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经中说,一个日月系,为一个小世界,须弥山为日月环绕的中心,也就是说,一个须弥山,即是一个小世界。须弥山的问题,至今仍是佛教学中的谜,一些开明的看法(如日本学者),说是出于印度古老的传说,佛陀在世时,仅是假用传说来阐明佛法,传说中的须弥山或有或无,不是佛陀所要阐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乃是利用须弥山的传说而阐明觉世济民的佛法。
小世界的范围,既是一个日月系,那该是指太阳系或恒星系了,因为每一恒星,均有若干的卫星,恒星都是日,卫星都是月。对太阳而言,月球固是月,地球等九大行星,也是卫星也是月。
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围,是由一个须弥山至色界的梵天。
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净天。
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范围,到达色界的光音天。
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小世界,累进千倍为中千,再由中千累进千倍,一共经过三次千数的累进而成,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只是一个大千世界而已。
大千世界的统治者,是色究竟天的大梵天王。
每一个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无量无数,大梵天王也有无量无数。我们这个大千世界总称为娑婆世界,每一大千世界,即为一佛的化区,释迦称为娑婆教主,原因即在于此。
我们所处的地球,乃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单位而已,释迦为了普化他的化区,所以要用千百亿化身,才能应化周全,虽化千百亿身,仍在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千世界中而已。
由此可见,佛教的世界观,非常的广大而又合乎近代天文学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9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0:18 | 只看该作者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26课堂笔记180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0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26 20:36 , Processed in 0.08935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