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慧宗杲禅师: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2017年10月10日 15:06  新浪佛学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19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法本无法,心亦无心,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本无法,心亦无心,心法两空,是真实相。而今学道之士,多怕落空。作如是解者,错认方便,执病为药,深可怜愍。故庞居士有言:“汝勿嫌落空,落空亦不恶。”又云:“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若觑得这一句子,破无边恶业无明当下瓦解冰销;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亦注解这一句子不出。当人若具决定信,知得有如是大解脱法,只在知得处,拨转上头关棙子,则庞公一句与佛说一大藏教,无异无别,无前无后,无古无今,无少无剩,亦不见有一切法,亦不见有一切心,十方世界空荡荡地,亦莫作空荡荡地见,若作是见,则便有说空者,便有闻说空者,便有一切法可听,便有一切心可证,既可听可证,则内有能证之心,外有所证之法。此病不除,教中谓之以我说法,亦谓之谤佛法僧。又教中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前所云内有能证之心,外有所证之法,便是这个道理也。

  佛弟子陈惇,知身是妄,知法是幻,于幻妄中,能看个赵州狗子无佛性话,忽然洗面,摸着鼻孔。有书来呈见解,试手说禅,如虎生三日,气已食牛。其间通消息处,虽似吉撩棒打地,有着处则入地数寸,不着处则全无巴鼻。然大体基本已正,而大法未明,亦初心入道之常病耳。苟能知是般事,拨向一边,却把诸佛诸祖要妙门,一时塞断,向威音那畔讨个生涯处,方于法得自在矣。释迦老子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信知如是事,以我所证,扩而充之,然后不被法缚,不求法脱,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恁么不恁么总得。凡有言句,凡所受用,如壮士展臂,不借他力。箭既离弦,无返回势;非是强为,法如是故。得如此了,始可言无善无恶、无佛无众生等事。而今大法未明,若便说恁么话,恐堕在永嘉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中,不可不知也。“但得本莫愁末,久久淹浸得熟,不愁不成一片。勉之!勉之!

  (《云居法汇》第六册  示陈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如何对待嗔恨这个造业担当
2017年10月17日 11:33  昌列寺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0人参与) 收藏本文     


断除嗔恨,修安忍之心,反而可以清净很多罪障

  文/嘎玛仁波切

  有时,当别人用殴打、恶言等恶劣的方式伤害我们,在暗处中伤诬陷我们,或在背后挑拨离间等等。面对这些现象的时候,心中不产生嗔恨或愤怒,就是忍辱他人恶行的安忍。

  一、嗔心摧福善

  如果我们对于他人所施加的侮辱或伤害,产生瞋恨愤怒的负面情绪,自心却没有调伏,就会摧毁所做过的一切功德。“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一次的嗔恨心,可以摧毁掉千劫以来,上供诸佛菩萨和下施六道众生的一切功德与福报。

  如果行善法时,没有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所有福报也会因为一次的嗔恨心而全部销毁。就像一点点的火苗,可以烧毁广大茂密的森林一样,这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

  《入菩萨行论》中提到“罪业莫过嗔”,所有罪业中没有比嗔恨更严重的。“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功德比忍辱更难修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修安忍。

  如果我们理解嗔恨的来源,就比较容易会忍辱。无始以来,每个人都以我为中心,不断地轮回。在转生中,我执也不停地膨胀,从深重的我执中,产生对自己特别自私的爱。如果遇到有人对我们正面评价时,就会很高兴。得不到正面的评价或尊敬的时候,就会产生瞋恨。

  这时,随着别人的好恶,我们的情绪常常因世间八法:得、失、称、讥、毁、誉、苦、乐而起起落落。所以,当别人用肢体或语言伤害我们,或用其他的方式毁伤我们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强烈保护自己的心态,忍耐度非常薄弱。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面对外来的恶行,最大的对治力,就是对外境产生慈悲心。如果能从心中发出慈悲心,就能够很快调伏嗔恨。如果不好好调伏嗔恨,最后我们的心会因为没有正思惟来引导,反被嗔恨的负面情绪所控制牵引。无始以来所累积下来的功德,一刹那间就会消失得一干二净。

  二、忍辱最难修

  忍辱是最难修的。没有人惹你的时候,你没有感觉,以为自己修行得很好。一旦心被外境牵引,你会发觉,整个情绪就像海上的浪花一样相互叠起,难以平息。

  一个人修的时候,因为没有对境会让修行者产生贪、嗔、痴,大部分独自离染去修,比较容易。可是处在现实环境中,要真正修行就很困难了。

  三、反复嗔恨,害己害人

  人的心,不论是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正面或负面的情绪也好。只要在心中产生过一次,就会成为一种“因”,种在阿赖耶识里。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不断地增添覆盖。当有一天,某一件事情触动到比较敏感的神经,脑波传达的负面讯息比正面快好多倍。一下子可以把几个月前、几年前、几十年以来的情绪,通通连贯,爆发出来。

  有的人只会单方面思考,很容易钻牛角尖,一瞋恨起来,常常会伤害自己。我们和人吵架时,心中很气、很痛,气得刻骨铭心。只要别人骂过我们一次,我们的我执就会记上一笔。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情绪快稳定时,又去想一下对方当时如何如何。一再又一再地产生嗔恨心,伤害自己。你一直在重复记忆,帮助别人来伤害自己,又把这个罪过推说是别人造成的。就好像家里不小心发生火灾,你责怪为什么有人要创造火柴和电力一样。

  自己要学会检讨,否则,嗔恨的结果不是伤害别人,到最后多半是伤害自己。这现象是什么引起的啊?其实是自己在挑拨自己,是我执在作祟,自己却不知道。

  四、观察自己,断除嗔恨

  人始终不认为罪业是自己造的,都认为是人家做的,这就是人的坏习性。无始以来,人大多往外观察别人,很少观察自己的内心。所有的情绪大多是透过我执,膨胀延续。佛法常常讲,要放下我执,不是要你失去自我,而是要把对自我的执著放下。我们想想,除了别人的过错以外,自己有没有罪过呢?

  印度有一位高僧,是施身法父续传承的祖师,帕丹巴桑吉。他曾经来到西藏传法,他讲过:“认为敌人在伤害我们,是我们的错觉,能把嗔心转换成悲心,对我们是最受益的。”

  阿底峡尊者以前也讲过:“对所受的伤害不要去瞋恨,如果对伤害嗔恨的话,那就没有对象可以修忍辱。”

  所以,遇到有人加害我们,如果我们可以断除嗔恨,修安忍之心,反而可以清净很多罪障。依靠安忍,可以圆满广大的资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海法师:禅坐究竟在修什么?柏林禅寺明海法师2017-10-16 14:47
[url=]分享[/url]

收藏


禅修的核心就是观察、思维,前提是心能专注,身心堪能

文/明海法师

各位同参道友:

昨天我讲到腿痛也可以作为禅修的题目,作为坐禅时观察或思维的对象。

禅修的核心就是观察、思维,前提是心能专注,身心堪能,然后再用这个堪能的身心去做观察思维,所以腿痛可以作为我们观察和思维的题目。观察这种感受,思维是谁在痛——如果观察足够深入的话,就能在腿痛这个法上见到佛陀所讲的真理,有关诸法的真理。佛陀所讲的有关诸法的真理,就是苦、无常、空以及苦集灭道。

在佛陀的时代,许多修行的比丘悟道,有的是因为见到水倒在地上以后会慢慢地滑动,他就观察这个,悟入了佛说的四谛;还有的是见到女人微笑时露出的牙齿——一笑牙齿不是露出来了吗?以此作为观察的对象。你们可能会问说,这人一笑,牙齿露出来,这时间很短啊,就这么一会儿就能够悟道吗?实际上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怎么叫时间短呢?怎么叫时间长呢?这个题目也是可以观察的。如果拿到心念上讲,时间的短和长完全是相对的,不可思议的。以粗心看,即使很短的一刹那,在禅观深入的人的心念中已足够长了,足够可以让他见到真理。所以禅修并不神秘,说到底就是观察、思维。

讲到这里,如果是深入禅修、有长期禅修经验的人,他一定懂得把学到的教理直接用在禅修上。所以这里有两个题目,是我们一定要朝这方向去努力的,就是所谓的见地和修持,见地与修持最后都统一在心念上。我们大家可能有印象,说见地都是一套理论嘛,比如说“因缘所生法,我说既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我们从经论里记得很多的偈子、说法,这都是理论啊。而坐禅就是深入地观察心念,观察我们身心的法。你一定必须到达这里——哪里呢?到达你发现,其实见地就是我们心念的运作方式。你用理论怎么表达,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如用英语这么讲,用梵文这么讲,用汉语这么讲;或者还有一个问题,有的人有文化,有的人没文化,有的人从来没有受过理论训练。

我们众生都有我执,我们有身见,有边见,他说我没受过教育,我不知道,我没什么见解啊?殊不知这个见解不是思维,不是理论,就是你心念运作的方式,无论你有文化没文化,你知道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与这些都没关系,你一定有个见,所有的众生一定有个见在那里!你必须要在心念上看到这一层。你真切地看到,其实我们的那些邪见,那些不正见,那些边见,就在那心念的运作上。你必须到达这里,到达这里了,你才好往下讲,到达这里以后,你才有可能把见和修统一。修就是禅修嘛,禅坐里面的修行,究竟在修什么?不是练气,不是炼丹,也不是一味的要深入那个禅定,享受禅悦的快乐,不是!根本上是这个心念——起心动念在怎么样看世界呀,怎么样看诸法呀!是在这里用功。所以佛经上经常讲,应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信解、如是行。

你要看到自己心念运作的方式,这心念在生灭之中是怎么起落,怎么对待诸法?这需要专注力,有专注和深入清晰的观察,才能够看到这里。事实上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自己,什么意思呀?你之为你,你的性格,你的偏执,你心中的结,你内心深处很多的倾向性——其实就是佛学里讲的分别心,倾向就是分别心,你有一个方向的倾向,在那个方面有特殊的分别。有些分别心是俱生的,有的是后来培养的,后天形成的。所以你看到你心念的运作方式,你也就看到自己了,看到这个“我”。那么看到了这个“我”,我们说见和修是统一的,大德们还有一个词叫行,他们把修和行分开了,修是说像我们这一种专门的禅修,而行是在生活中,在生活中怎么待人接物,当你看到自己,看到自己心念的运作方式,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你怎么对待别人,怎么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外境,你就是怎么对待自己的,这两个东西是一起的,一样的。我再说一遍,你怎么对待别人,你怎么对待外边的法,你就会怎么对待自己,这都要拉回到刚才讲的——你心念的运作方式。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就能懂得,修行是怎么样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改变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道路,改变我们命运的轨道。这就串起来了。

禅坐究竟在修什么?

我们就以腿痛为例来说,腿痛里面其实有身见哪,我们为什么不能忍耐它呢?为什么会完全被那种痛的感受俘虏、牵制住了呢?这是因为你有身见,认为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构成我的身体的一部分,你有对这个东西的执著,当然这种执著也是在心念中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过。为什么我们难以发现它?就是因为它是念念相续没有间断,它是我们生命的一个背景。一个东西当它成为背景的时候,你就认为是没有,就很难发现它,也就是说我们要发现一个东西,往往是在参照之中,在对比之中才能发现嘛。

那么,这念念相续从未间断的执以为“我”的这种执呢,一向以来就是我们所有思维行动的背景,当然你很难发现它,也很难撬动它。这里打个比喻,我们用一根棍子要撬一块石头,如果这块石头没有边也没有缝,你根本插不进去啊,又怎么撬动它!然而要撬动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那就是你的心!禅修中必须足够的专注,足够的细腻,在生灭起落之中,在这里就能够透过。

通常我们说,禅修要有一个方法,其实禅修不需要方法,因为都是心,心就是念头,这个对象从来都在那儿,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法门是什么呢?古人讲的,这些法门都是敲门砖,我们要把门敲开,要用一块砖,进去了就不需要了。

从禅修到达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态度,待人接物,乃至于到达我们的性格、气质,乃至于到达我们人生的轨迹、命运的轨迹。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理路统一起来,从见到修到生活,把它统一起来。如果能统一起来,你会发现,坐禅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一件事,为什么呢?因为坐禅等于是在读一本书啊,读我们心灵的书,也可以说是读我们心灵这本经,我们在这一本经上看见我们自己,也能看见佛——这里说的佛不是佛像,如果我们真正能看见我们自己,那我们就离看见佛性不远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打坐就没什么枯燥的了,一点都不枯燥,而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同时,在打坐中我们自身会发生变化,会发生蜕变,会有很多东西剥落掉,有很多内心深处潜藏的执著呀、习性呀会显现出来,其实一旦显现出来,它就容易剥落,我们就容易放下它。只有到了这种时候,我们才会乐此不疲,一天到晚打坐也不会烦。腿痛呢,你就观察痛喽,你深入观察一下你的心念是怎么对待这个痛的感受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方方面面都能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见,看见自己的心。

我今天讲的这些,是从一般的理路上讲禅修的一个线索,你没有必要把这个东西记在心上。但是也许能够有点启发,知道我们要向什么方向努力,我们在打坐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可能就是我们的钥匙,它是锁,它也是钥匙;它是关,它也是门;它是我们的困难,它也是我们的希望。这样的话,修行离我们就不会遥远。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摘录自明海法师柏林禅寺戊子年冬季禅七开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语九中 不如一默 散心闲谈 鬼神不屑腾讯佛学圣玄2017-10-16 15:10
[url=]分享[/url]

收藏


十语九中 不如一默

文:圣玄

北宋时候的永安禅师,从小就性情庄重,不喜欢喧嚣热闹,出家以后结茅而居,精进修行,后来前往韶国师处参学,并阅读《华严经》,豁然入定十余天方才起来。

后来,吴越忠懿王钱氏仰慕其道风,请他住在清泰寺,他也只是终日禅坐,有一次在禅定中,见到天神在周围护卫,留心一看,见到两位僧人倚立栏杆谈论佛法,是故天人拥护倾听。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见到天神散去,却有恶鬼在旁边唾骂他们,甚至扫去他们的足迹。

永安禅师十分好奇,询问恶鬼何故如此。原来这两位僧人一开始在探讨佛法,所以天人都赶来拥护倾听;后来他们在叙旧闲聊一些世间的闲事;再到后来竟然谈起了名闻利养之事,以致于天神厌离,连恶鬼都不屑于他们的言行,还要扫去他们的足迹才解气。

永安禅师大为震撼,终生都没有与人谈一些世间的闲话,更何况纵情享受、名闻利养之事。他圆寂后,舌头烧出舍利子,十分柔软,如同红莲花的叶子一般。

言谈之间,一个人的脾性展露无遗,是故言语是进道之关要。明教契嵩禅师就说:“游宴中有鸩毒,谈笑中有戈矛,堂奥中有虎豹,邻巷中有戎狄。”在走街串巷、谈笑游玩中,或自赞毁他,或趋炎附势,或骄慢放逸,或导欲增悲,或挑拨是非,或恶口伤人,都有着难以一般人觉察的危险。

《贤愚经》就记载了过去迦叶佛时,一位喜欢游玩嬉笑年少比丘见到一位老比丘读经,他的声音浑浊,气力虚弱,年少比丘却自恃音声清雅,得意忘形,开玩笑说老比丘声音如同狗吠。可是老比丘却严肃地告诉这位青年:“我今已得阿罗汉道,沙门仪式悉具足矣。”这时,年少比丘知道自己在谈笑间却犯了毁谤圣者的罪业,突然心惊毛竖,惶怖自责,急忙忏悔!可还是只能免去堕地狱的恶业,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直到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才因为曾经出家持戒的善因,转投人身,证阿罗汉果。

浮山法远禅师说:“学未至于道,炫耀见闻驰骋机解,以口舌辩利相胜者,犹如厕屋涂污丹雘,只增其臭耳!”修学佛法,还没有悟道,却喜欢卖弄口舌,炫耀自己的见闻或是说一些自己都没有参透的机锋,以口舌之快争胜于人,就象是那茅厕的墙上涂一些丹青颜料,有些好看,可也不过是徒增臭气而已!

云门文偃禅师一次应刘王之请,与许多人一同到宫内过夏,许多大臣近侍都请问法义,在座的诸多法师都应答如流,而只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不言,也就没有人亲近问法,都不知道他的德行智慧,却有一位直殿使,写下一则偈子,贴在了碧云殿上:“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云门总不言。”是故禅门常说:“十语九中,不如一默”。

而有道的禅师,又论化会将言语谈为道用。正如浮山法远禅师在《与青华严书》中谈及“古德住持闲暇无事,与学者从容议论,靡所不至,由是一言半句载于传记,逮今称之。其故何哉?一则欲使上情下通,道无壅蔽。二则预知学者才性能否,其于进退之间皆合其宜,自然上下雍肃遐迩归敬。丛林之兴由此致耳!”古代有德的住持,总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与弟子们相互切磋,从容地议论,无所不至,就是世间的茶米油盐,也都往道上会。一来能够沟通全寺上下的思想与感情,道法能够弘扬;二来可以勘验学人的才德品行。所以总是能够一言半句,点破迷津,使人回心达本,更能千古流传,启迪后人。

故莲池大师才感叹说:“古人为生死行脚,才逢师友惟汲汲商略是事,何暇他论!今人终日杂话,求如二僧亦不可复得。鬼神在侧又当何如?噫!可惧也已。”古人为真为生死大事行脚参学,一见到有德的师友就殷勤请教,探讨这一大事,哪有时间谈别的俗事!可是现在的人,终日散心杂话,连永安禅师定中见到的这样先谈佛法后谈俗事的人,都很难见到了。如果鬼神在侧,情何以堪啊。唉!真是替他们担心害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念诵之要 修行人实不可轻忽丨清凉禅话腾讯佛学清凉2017-10-16 10:00
[url=]分享[/url]

收藏


莫轻念诵(网络图)

文:清凉

在三业中,口业看似不及身意业重要,其实不然。表面看,身业成就明显,意业统领身口,口业既不具统领位置,也不如身业显明。实则口业有其独具的作用。古语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佛教则认为,唯独口业,同时具备三业:言语内涵,为意业;呼气发声,为口业;唇吻舌动,为身业。

故修行人俭言禁语,以增上三学;从语业之清净、和雅、谛诚与否,便见德行之成就。

借助口业修行,有音声事佛如梵呗唱诵;更重要的,则是念诵。唐代东密弘法大阿阇黎空海大师有《声字实相义》之论著,谓声字乃实相,实相显为声字。近代藏密能海上师则谓:“修定从念诵下手是为上法。当其澄神静虑,讽持经咒,即能截断世间杂染生灭之念,般若净智自然出生。”藏密极重念诵,诵经而外,持咒动辄百万千万记。藏地之普通妇妪,诵观音等心咒以亿记者,所在多见。多宝讲寺智敏上师仍特强调念诵。汉地净土大德,日课佛号数万,习以为常;宋代云门宗禅德明教契嵩大师,顶戴观音圣像,日课圣号十万;当代禅净密三宗大德黄念祖尝谓,平素日课不少于弥陀圣号及莲师心咒两万,即在注解《无量寿经》最忙时,亦不少于五千,黄老每日尚有密乘修法数座。并谓,一般学人,如日课佛号少于两千则无有作用,抵不过业习也。禅宗自五祖以下,倡诵《金刚经》。明憨山大师日诵《法华》等数大经以为常课;太虚大师尝每日默诵《法华》三部。当代禅门泰斗本焕老和尚日诵《普贤行愿品》数卷,数十年无间。印土大德,修学佛法则自背诵始,梵文为典型的表音文字,印土以口耳相传为文化之传承方式,故古来译经大德译经,多自口诵出,并以贝叶梵册相校。宋明以来,汉地寺庙经历代祖师之努力,形成禅净通用之《朝暮课诵》(禅宗道场之《禅门日诵》,大同小异),实为汉地佛法之命脉所系。

不唯如此,儒学及中国传统之教育,亦特重吟诵。通经大儒,义理烂熟,文辞脱口成诵;诗文之教尤重吟诵。即便武术、医术……口诀、精要亦须背诵。

由上可知,念诵之要,修行人实不可轻忽。

念诵内容,主要为经偈、圣号、心咒,以及祖师论著。念诵之要,身须端正,意须专诚,口须轻徐和雅。诵经要能随文入观,贯通领纳甚深真实义;持名贵能摄心,以至入三摩地,契入实相;持咒除与持名相同之要求外,亦有本尊、咒轮及种子字之观想,唯须灌顶传授方可,无师从事,难得要领,获益不多,且有盗法之咎。

不论经偈、圣号、心咒,皆以专诚为贵,且须长久坚持方有大益。念诵不可忽,然日常现实之修行,学人心地之功夫,亦同等重要。

念诵何以重要?若经偈,则为广闻思、树正知见,以破邪知见;熏习圣言量,以树信根、培资粮;久而定力功深,随文入观,入不思议三昧境界,乃转凡成圣之关棙,非言思所能度量也。若圣号,乃万德所庄严,功德所凝聚,悲愿所摄持,万法之总持,持诵不唯能摄心、消业、除障,亦具无量大光明,能入深妙禅定,成就无量功德事业。若心咒,乃本尊之化现,三昧之总持,法身之现量,即身成就之无上密钥也。

念诵之功德效用若此,岂容轻忽?若心口相到,专诚精进,日久功深,定能成就,学人万勿轻忽!

或以禅不立文字,辄以为念诵于禅之修行可有可无,实为莫大之误会。姑不论诸法一体,禅教相资为明眼大德所提倡,历代宗门大德在彻悟前,或专通一经,或广学诸方,必有深广的戒律闻思或多劫之修行为资粮;纵彻悟之大德,以专持圣号或心咒圆成法身者,亦所在多见。而古来诸宗大德,皆发心深远,学修广大,决非拘墟偏狭、触途成滞之徒。而究竟极则无修之禅德,纵或不务念诵,也决不以念诵为非,概已臻触目菩提、一切法皆是佛法、心法不二之境,岂有以经偈、圣号、心咒为非之理?!末世学人,有几人能单刀直入,探骊得珠?!浮浅之徒,盲从蛊惑,实愚不可及,自误误他,罪岂容恕?!亦绝非宗门本分学人也。

原载于《禅》刊2011年第6期,原标题《莫轻念诵》,腾讯佛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17课堂笔记219张。
【昨日】20171016课堂笔记236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觉醒者才是大医王
2017年10月17日 08:17  佛教在线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只有觉醒者才是大医王

  文/如清

  治疗疾病的医生,只是名医。

  超越生死的觉醒者,才是大医王。

  当我们为身体的衰老生病死亡而痛苦时,大医王给我们开示妙方:“我们的身体,是有生有死的父母所生,必须遵循有生有死的规律;我们的灵性,则是不生不灭的宇宙赋予,必然具有不生不灭的特性。实在说来,有生有死的身体,只是我们灵性寄托的载体;不生不灭的灵性,才是我们自己。我们要顺随身体的生老病死,而不要执着身体的长生不老不病不死。”

  当我们为爱与恨而烦恼时,大医王又给我们开示妙方:“我们的身,是无常暂时的存在;我们的心,也是无常暂时的存在;爱与恨,都是心的妄想妄念。我们要超越爱与恨的极端情识。只有情识常保中性,才能使我们的灵性常在中性。只有中性的情识、中性的灵性、中性的宇宙时处合一时,才能时处享受极乐。因此,我们也不要执着心的妄念妄想。”

  当我们为自已是高等动物而得意时,大医王再给我们开示妙方:“一切众生,人类、动物、植物、鬼神,都有不生不灭的灵性,都有觉知觉悟甚至觉醒的可能。我们要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不要执着自已甚至人类为高等。”

  当我们炫耀自性时,大医王仍给我们开示妙方:“一切众生的身体虽然各不相同,一切众生的灵性却都是宇宙的一分子,不仅相互合一并且和宇宙合一,并没有我性、他性、众生性、长寿性、短命性的分别。我们要同体对待一切众生,也不要执着个性。”

  当我们骄傲自已拥有了觉悟的方法时,大医王继续给我们开示妙方:“自已修行,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助人修行,也需要施予适合他人修行的正确方法。修行者,必须具足一切方法,又必须舍弃一切方法,才能真正觉醒。因此,我们更不要执着任何方法。”

  我们需要名医,更需要大医王。高超的名医,只能冶疗我们的身体;觉醒的大医王,却能重塑众生的灵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是善恶的根源 受戒就是回归我们的佛心腾讯佛学本源法师2017-10-18 10:11
[url=]分享[/url]

收藏


心是善恶的根源(网络图)

文:本源法师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心是恶源,这个地方就讲出了关键,心是罪恶的根源。心若是恶的,那嘴巴里面肯定也吐不出象牙,对不对?形就是身口,你心都是恶心了,心里面有贪嗔痴,你的身体肯定是杀盗淫。你的心是贪嗔痴的心,贪求种种的欲望,那你的身体,你说你身体会做出好事情吗?不可能。如果说你内心,你的心是一个佛心,那么你的行也一定是戒定慧这些行为啦。

所以我们要知道,受菩萨戒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像菩萨一样,就是回归我们的佛心。我们受持声闻戒、五戒、八关斋戒,乃至于受持比丘、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戒,它是管住我们的行,管住行。

但是我们的根源是心,心,这个才是究竟的法,前面都是方便之法。所以我们要经常反观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是恶心还是善心?恶心要令其消灭,善心要令其生起与增长。所以我们看这个“佛”,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叫“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啊?觉字底下一个看见的见。悟,一个竖心旁加一个吾,就是要时时刻刻要看见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到底是恶心还是善心,这个才是根源啊。

所以说,你能够经常如是观察的话,那这个了生死的心就慢慢的生起来了。那么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劝发菩提心文》里面讲到,为了生死要发菩提心,因为这个生死、这个轮回苦不堪言啊。所以今天我们刚刚初发心的菩萨,如果有机缘你们都要去看看省庵大师所著的《劝发菩提心文》,这个讲得非常好。你要能发菩提心,经常如是观察、如是思考,那么你这颗凡夫的心,便转化到了成佛觉悟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善法都是佛法吗?佛教的“法印”是什么?腾讯佛学寂然2017-10-17 11:44
[url=]分享[/url]

收藏


文:寂然

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于佛陀涅槃后,自印度南北分传,诸声闻、菩萨及诸大德智者,本心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部分或彻底地解决世间的烦恼和苦痛,因而提携方便,以为自上而下,契理契机,竞相开出万千法门:或说“无我我所,离贪瞋痴”;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或说“四悉檀”统摄一切法门,许“第一义悉檀”为不可破坏的究竟了义;或说“三法印”及“一实相印”才是辨识佛法的根本原则;或说“缘起性空”是佛法最高无上义——真是波澜壮阔、浩瀚无涯。

与佛有缘的朋友,不论是初学或老参,假如他是真诚的关注生命实相,而且不一味的“信仰增上”与“因信称义”[ 在此,笔者姑妄把因信称义,理解成为一种以信仰为先为首要的判断,否定理智的分别观察力,拒绝适当的简择批判精神],那么在他的学佛生涯中,应会触及一个关键的问题:法海舟帆无数,在遍尝法味、饱饮甘露后,却一日顿觉己身仍滞此岸,犹在云深不知处时,那清净、解脱、寂静的“第一义洲渚”,究竟在何方——面对多渠道多方面传出的经与律与论,应如何不轻信、不诽毁,不盲从、不错漏,又能直取根本,判别究竟,真实践行?

佛陀转大法轮

辨识佛法的原则是什么?

(一)、“四大教说”和“佛语具三相”

关于真正的佛法具有什么样的特质,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争论。

古来在南北传阿含及各部律典中,如《增壹阿含经·声闻品》及《长阿含·游行经》等经中,即有“四大教说”[ 四大教法,出自《长阿含经·第一分·第三卷》]的提示,大意为:各处传来的经律,如果与固有经律之文句相合;经审慎查考探究又与法义相应,则抉择认可其为真佛法,应当受持,否则就要弃舍。

而这种四种勘辨真实佛法的方法,需要首先认定的是“佛语具三相”[ 佛语具三相,出自《增壹阿含经·声闻品》]的原则:

1、相应于修多罗(佛语契经)

2、不逾越毗尼(佛制声闻律)

3、不违失法性(不违背正法的胜义)

佛陀说法一生,未曾留下任何文字著作,因此要了解佛陀的知见,唯有经过声闻弟子的转述,因为声闻弟子们接受过佛陀完整的佛法指导,特别是其中的阿罗汉弟子对于佛陀言教的转述和阐释是根本关键的,因为凡夫与有学比丘听闻佛陀的教示,尚有妄图、误解、错误乃至遗漏之处,但阿罗汉却是佛陀正法活生生的真实示现。

佛陀正法的实践能在阿罗汉身上全然真实的体现,是因为阿罗汉证得了与佛陀同等体悟的五分法身[ 圣者所证成之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证法,比喻为法身,因证法共有五分,又名五分法身。

《增一阿含经》:“己身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复能教人成此五分法身,身能教化,复能教人使行其法。” “若比丘戒身、定、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便为天、龙、鬼、神所见供养,可敬,可贵,天、人所奉。是故,诸比丘!当念五分法身具足者,是世福田,无能过者。”],佛陀与诸阿罗汉弟子所知、所见、所证的“法性”,没有任何差异或丝毫出入,是完全相同的平等的。

虽然历史上真实的佛陀未曾留下任何著作,但还有阿罗汉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次结集,从己身已实证的体悟,为佛陀严谨保准了正法律的内容。

历史上,佛陀教导弟子的方式是依弟子各个不同的思惟方式及理解能力给予相应的指导,或在不同地点,或对不同僧众,而作独自或团体的开示,佛陀并没有按部就班整齐划一地排定一种固定系统的课程,而且许多比丘虽已证得阿罗汉,也不见得听闻并记取了佛陀每一次的说法,因此第一次结集的步骤是迦叶召请与会的四果大阿罗汉比丘们各自严谨复诵曾听闻的教法,再经由全体审核是否与正法的胜义法性相契合。

如此严格通过了诸四果大阿罗汉们集体会审的法,便按照部类编订全部汇集在一起,使散存于各比丘心中的佛陀最核心的教言,藉由此次结集而贯串起来,好比四散的鲜花,用线贯串成花蔓,不致散败,因此此次阿罗汉们所结集的法便称为《修多罗》[ 修多罗,是‘线、綖、经’的音译,代表契合贯串真理之主线。《修多罗》又称《相应修多罗》,意为相应于真理的教法。《相应修多罗》,在许多汉译经典中被简译为《契经》。《契经》的内容分为四诵﹝南传经典译为四品﹞:五阴诵﹝蕴品﹞、六入诵﹝六处品﹞、杂因诵﹝因缘品﹞与道品诵﹝大品﹞,计近千经。这四诵便是在王舍城结集,五百位阿罗汉审订出来的结论,也是正法的正义。],此《修多罗》之后被部派佛教所持,分部传诵保存在至今可见的北传《杂阿含经》和南传《相应部》中。

第一次结集,除了修多罗外之外,尚有“律”的结集。律的结集同样不可轻忽,第一次所结集的律法同样称为《修多罗》,计有比丘二百余戒、比丘尼三百余戒,律的《修多罗》,又译为《戒经》。

《修多罗》、《相应修多罗》、《契经》,佛法原始而统一的古义,是仅仅代表王舍城第一次所结集的佛法,和现代人对于“修多罗即是所有现存的‘佛经’”的认知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结集的结果并没有以文字记载下来,而是由参加结集的比丘们在三个月中全部统一背诵起来,之后各阿罗汉比丘回到自己常住的僧团,将这些法与律的《修多罗》,以口耳亲授的方式代代传承下去。

佛陀一生在人间游行弘化,一定与社会各阶层的各类人都作过广泛的各种对话,面对世人日常琐事的困惑提问,佛陀也一定报以适宜而方便的回答,“先说端正法,后说正法要”[ 《中阿含经·第38经》],所以说,佛陀不是对所有的人都直接晓以正法律,他所谈论的话题不全都是直捷表达了正法的核心,他也会为人间善道的居士、未见法的比丘导以世间良善端正之法,作为鼓励和警策——佛陀的这一类言论,阿罗汉们在第一次结集中未尽将它们纳入《契经》的考量中,因为它们并不顺趣涅槃、顺输涅槃,既非佛陀究竟证悟的核心内涵,也无关于究竟真理的彻底发挥,因此若将因应个人个性需要而方便开示的说法纳入《修多罗》,则只会混淆佛陀正法律的重点。

但是,《修多罗》的正法律,虽有阿罗汉们苦心维护,但一般人寻求情感寄托的渴切远超过理性的正思惟,历史上因为众多后来佛弟子的宗教情感诉求,世间思惟湮没了正法律的思惟,而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劣币逐良币的现象——佛弟子在佛陀入灭之后益发怀念佛陀,许多人心中都深深烙印着佛陀带给他们各种不同的觉省与感动,佛陀曾对他们说过的话语、佛陀与他们之间的故事、佛陀曾有过的世间传说,那些与佛陀当初亲切感触的温馨情节和动人交往虽然不被阿罗汉纳入结集,但众多佛弟子却不愿它们就此被遗忘,深信它们一样能对人大有助益而不断公开宣扬,并长久地传诵下去。随着佛灭日久,这些故事与传说四处流传,而因此产生的对于佛陀的日益神化,导致了人们更愿意接受“只要是佛陀所说就是佛法”的观点——这些越来越庞杂的法,包括了佛说、诸大弟子说,也包括后人的妄想、误解、错漏,甚至挟以私见、杜撰的相似法。

为了推断新近涌现的所谓佛陀说法是否符合正法律,僧团共立审核出三个标准,合乎这三个条件就准予认可为佛法,称之为“佛语具三相”,阿罗汉僧团用此强调《修多罗》的重要性和根本性,譬喻为佛法中的宪法,若国家的刑法、民法等法律违背了最高宪法就不能成立而被判为违宪,同样的,僧团中流传的各种‘佛法’若违背《修多罗》,便不足采信,不被认同为佛陀的正法律。

此后,佛陀入灭将近百年时,东西两方的比丘因对戒律的不同诠释而引起严重诤执,为了整合僧众的知见,法与律的重新整理势在必行,因此当时的部派佛教酝酿出第二次结集。

第二次结集的地点,是在毗舍离城共七百位比丘参与重新结集,引起诤议是戒律问题,最后决议从严处分“十事非法”,并为《戒经》作了详尽的解说及制戒的事件细节,这便是所谓的《广律》。

法的方面,由于当时被认可而流传的佛法,在数量上已远远超过当初阿罗汉们结集的《契经》,因此重新开始整编,法从原来的《契经》大幅扩编为《四阿含》[《四阿含》,有四部分,分别是属于究竟义的《杂阿含》﹝南传称为相应部﹞、重于论议的《中阿含》﹝中部﹞、解说世间法的《长阿含》﹝长部﹞、及依法数列增的《增一阿含》﹝增支部﹞。〈契经〉则与〈偈诵〉〈记说〉这两类佛灭初期便流传于僧团中的佛法,共同辑入《杂阿含》﹝相应部﹞中。]。

《阿含》[所谓阿含,义为辗转传来,以佛灭已近百年,佛陀的亲传弟子皆不复在人世,不再有人亲承佛陀教授、教诫,甚至也鲜有人仍是直接受教于诸大声闻圣众,比丘们所闻所学的佛法,皆由一代一代的僧众辗转传诵而来,故结集时将所集的法称为阿含,取其义为辗转传来的圣典。]与《广律》虽也收录了原始根本的法与律的《修多罗》,但由于结集的意趣已不同于佛陀初入灭时急于贯串四散而契合根本的法与律,是以所结集的结果也不再以《修多罗》为名目——《广律》与《四阿含》便是毗舍离第二次结集的成果,也是当时部派佛教僧团大致共同认可的律、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原始佛教认为:判定佛法真实义的准绳,首先应该考察其是否具备“佛语三相”。

“缘起性空”作为判定佛法的根本“法印”

(二)部派及大乘的“判教”

原始佛教之后,不同的论师乃至后来“大乘”结集出来的经典,开始以不同的标准去判定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

举例来说,部派佛教发明了“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等等不同的说法,以此印证什么才是佛法。

之后崛起的“般若系统”的众多经典,则一举推翻前说,推出“无自性空”为“一实相印”才是对终极真理的判定。

更后来,以“唯识”为宗的《解深密经》认为“识外无境”、“三性”等为佛陀密传的最幽深教义,自称是比起较早传出的“般若”、“无自性空”之说更为殊胜、究竟,是为“第三转之法轮”。

总之,依大乘的立场来说,印定佛法的标志为“一实相印”,规则则是“四依法”[ 《大般涅盘经》三十六卷:“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来大般涅盘。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变。若复有言如来无常。是人不知不见法性。若不知见是法性者。不应依止。”] 。

在近千年的思想史发展区间中,层出迭起的部派论典和新兴繁盛的“大乘”经典,彼此互判谁才是“了义”、“不了义”,是为“判教”。而且越是后出的经典论说,越是有对较早集出的有翻案的优势——已经流传开了的、较早集出的旧成果,毕竟无法对后起的重新组织的“新判教”作响应、辩解与反驳。

经过千年,佛法判教及于目前,佛教界大概最普遍也具最大公约数的讲法,就是以“缘起性空”作为判定佛法的根本“法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17课堂笔记219张。
【昨日】20171016课堂笔记236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别人的坏话,是一种修行转载2017-10-18 10:03:10
标签:太桥旦曾堪布原创言语修行清净观

修行人要管好自己的嘴(资料图)



文:太桥旦曾堪布

    作为一位佛弟子,应该具备一种素质——不宣说他人的缺陷。缺陷包括两类:一类是世间的缺陷,比如视力、听力、肢体、智力等方面的残疾,或者性格上的缺陷、工作能力的不足、婚姻家庭的失败等。另一类是出世间的缺陷,这是专对佛弟子而言的,比如有些修行人对上师三宝信心退失,或违背了戒律,或出家之后又还俗等。俗话说“人无完人”,因此,他人的缺陷几乎随处可见。
    对于大乘佛弟子来说,“不宣说他人缺陷”这个要求,看似通俗浅显,实际上道理很深、内涵丰富,下面为大家逐一介绍:
    第一,宣说他人的缺陷,会伤害我们自己。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述过一个公案:在迦叶佛住世的时代,一位年轻比丘看见一位阿罗汉跳跃着过河,就讥讽他的体态像猴子。以此恶语的罪业,这位比丘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猴子。
    可见,如果宣说别人的缺陷,即使嘲笑他人像动物这样的玩笑话,也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祸患。比如我们讥讽盲人,来世就会导致自己眼盲;我们讥讽残疾人,来世会导致自己身有残疾。这就是因果的规律。所以,为了保护我们,也为了保护他人,我们不应宣说他人的缺陷。


    第二,我们的判断不可信任。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说:“眼耳鼻舌非证量,身和意亦非证量。”证量是指能够正确衡量外物的工具。而我们凡夫身上没有一个工具是正确的。我们的六根感知范围极其有限,而且感知能力很不稳定。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舌之所尝、身之所感、意之所思,全都是不可信赖的错觉。我们之所以会看到他人的缺陷,正是因为自己的判断能力有缺陷。因此,“不宣说他人缺陷”是如理如法的要求。
    第三,我们诽谤的人可能是菩萨。
    ​很多大菩萨为了救度众生,需要顺应众生的机缘,往往会刻意显现为低劣、有缺陷的外表形象,甚至会显现为品行不端的恶人。作为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我们没有辨识的能力。如果我们不幸诽谤了一位菩萨,会遭受极为严重的恶报。
    噶玛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说:“诽谤诸菩萨之罪,较杀三界有情重,发露忏悔无义罪。”意思是说,诽谤菩萨的罪业比杀死三千大千世界的全部众生还要严重,而且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恶业。为什么说毫无意义?因为我们造作其他恶业,诸如捕杀海鲜、贩卖烟酒等,目的是为了谋生挣钱、养家糊口,这还勉强可以说有意义。但诽谤菩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必要?不诽谤又会有什么损失?什么损失也没有。可一旦诽谤了,就比杀光三界众生的恶业还严重,这当然是毫无意义的。
    俗话说:“祸从口出”。我们千万要管好自己的嘴,要给自己的嘴上把锁,然后把钥匙交给别人。为此,佛法提供了很多有效方法,比如奉持八关斋戒,保持止语等。
    第四,一切众生如母。

    ​大乘佛法的精髓是“智不堕轮回,悲不离众生”。要求我们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母亲。因此,说别人的缺陷,等于宣扬自己母亲的缺陷,我们于心何忍呢?


   第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指明众生和佛陀的本质毫无差别,但在显现上则有染污与清净之分。任何众生,只要依教奉行、勇猛精进,终有一日能恢复本性。因此,佛陀就是过去的众生,众生就是未来的佛陀。我们宣说一个人的缺陷,就等于诽谤一尊未来的佛陀,所以当然要加以禁止。
    第六,一切众生都是我们修行的助缘。

    ​要想成就佛果,必须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智慧资粮不能离开佛陀,而福德资粮则要依赖众生,所以众生是我们修行最好的助缘,对我们的恩德等同于佛陀。如果我们不但不知感恩,反要宣说众生的缺陷,那就等于障碍了自己的成就,拖延了自己成佛的时间。


    第七,常常说他人缺陷的人,会患一种令人难堪的疾病——口臭,喷洒再高档的香水也难以掩盖。因此,哪怕是为了避免口臭,我们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以上几条只是一部分道理,由此我们已经可以体会到“不宣说他人缺陷”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接受这些理由,就从现在就开始实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界诠法师:信仰的力量
2017年10月19日 09:10  新浪佛学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1人参与) 收藏本文     


界诠法师: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生命和心灵的力量。

  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会为所欲为,什么事都敢做。在没有信仰人的心里,没有因果,没贤圣。做好事与做坏事没有区别,没有前因后果,没有过去与未来……

  有信仰,心中有目标、有尺度。

  有信仰,生活是积极向上的,因为信仰,认为一切都有因果,善恶各有报应,做什么都会思虑再三。虽然烦恼、习气无法抑制,也会心生惭愧、忏悔。

  每个人由于智慧不同,故信仰浅深不一。有人追求未来的鸿福,有人祈求生命苦痛的解脱,或心灵的升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从没说过只念经不看病
2017年10月18日 13:37  昌列寺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1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

  文/嘎玛仁波切

  如果自己或亲朋好友生病了,一般佛弟子首先会想到的,要么是看医生,要么是给上师打电话。很多生病的弟子联系我,“师父,我头痛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们去医院检查一下,路上念药师佛心咒。我只能讲这些,最多我也帮你念一念。

  念药师佛心咒,这是有效的。你可以跟诸佛菩萨祈祷,佛菩萨利益众生,具有无处不在的慈悲,要智慧给你智慧的加持,要药物给你药物的加持。佛,从来没有说过让你只念经不看病,看病是必须的。而且佛陀自己也讲了很多关于医学的经典。

  我们藏族人通过学习佛陀所讲的医学,产生了伟大的藏医学。前后两个药王,前药王宇妥·云丹贡布写了《四部医典》,后药王第司桑结嘉措注解了《四部医典》。他们奠定了藏族最伟大优秀的医疗技术之基。

  古藏医对胚胎学的认识,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还要早一千多年。古唐卡形象地记载描述出人体受孕、妊娠反应,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鱼期、龟期、猪期”等顺序,与脊椎动物、鱼纲、爬行纲、哺乳纲和人类的进化顺序相一致。那时候没有显微镜,不是佛法的伟大与神通,他们怎么会知道精子长得像蝌蚪呢?唐代的藏医,已经可以做白内障手术、截肢手术、胆结石手术了。100多件精制的外科手术器械,至今还在西藏历史博物馆珍藏展览。

  后来,因为一些医生自私的心态,开始将医术只传给自己的儿子等近亲,不传给别人。慢慢很多藏医疗法,尤其是大手术的方法就失传了,只保留了藏药、放针灸等内容。古藏族人早就知道“有毒就有药”,把水银,剧毒的汞等提炼成药用于治疗病患。

  所有这些技术从哪儿来?是从伟大佛陀无尽圆满的智慧中来,加上那个时候的藏族人谦虚、谦卑。除了学习佛陀传授经典里所讲的医学内容,也学习中医和印度医学的发展成果。所以,当时的藏族医疗水平,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医学实践代表。

  由此可见,生病了,一方面要靠医生医术及药物的力量,一方面要靠佛的力量。所有的藏医必须要修药师佛法门,持药师佛心咒。包括我师父,尊贵的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也是非常伟大的一代名藏医。我们从小就看师父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有时候还奇怪,怎么来的病人看起来全是不正常的人。一天到晚验小便,我们一天到晚要去埋人家丢掉的验尿瓶子。

  老上师经常为人治疗精神病、癫痫症等等。他可以通过用火烧一种点穴的器皿,像针一样的铜刀,点住精神病患头脑里生病的神经,好多精神病患都被治好了。两个月以内,基本上可以快快乐乐地回家过正常人的生活。但直到现在医学这么发达,精神病和癫痫病还是很难治疗的。可见老上师的伟大,藏医学的伟大,佛陀的伟大!

  现在我们很多师兄是特级医师,但他们的医术不如老上师。不是说这些师兄的医术不精,只是他们没有老上师的加持力。

  师父一辈子修药师佛,我们那个时候搞不懂,觉得师父医术这么高明,药师佛可能是师父的本尊。后来发现师父又修度母,就认为度母是师父的本尊。然后又发现师父修文殊菩萨,看来文殊菩萨是师父的本尊。后来我们发现,原来所有佛菩萨都是师父的本尊,因为老上师是大成就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说法 无量威仪!《僧侣的姿态》刷屏网络腾讯佛学丁祖和2017-10-19 08:44
[url=]分享[/url]

收藏




《僧侣的姿态》(摄影:丁祖和)

2017美国《国家地理》

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人物类一等奖

这是一群疲惫的乘客

一位出家人卓而不群的身影

无心彰显佛门“四大威仪”中

“坐如钟”的庄严魅力

其无声说法的僧伽之美

让我们深受感染

遥想当年马胜比丘无声的威仪

度化舍利弗尊者

是何等的殊胜而亲切

众生无尽的烦恼生死流中

这一袭僧衣

乃是如来使者悲心不舍的

众生希望

做为佛陀的弟子

做为任何场合都穿着僧装的出家人

威仪教相、举止动态真的太美好了!

向庄严伟岸的僧

——致敬!

出得淤泥方显莲花洁,

道在平常稳坐威仪山。

《僧侣的姿态》

举佛音声慢水流,

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

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

左右回旋半展眸。

动静威仪常如是,

不枉佛门修道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你千般快乐 无常终会到来!快快老实念佛!腾讯佛学方海权2017-10-16 16:17
[url=]分享[/url]

收藏


快快老实念佛!

文:方海权

净土宗的祖师彻悟祖师,也叫梦中禅师,在前半生之中示现是一位参禅的禅师,而到后期专修净土得大成就。

祖师通达世间和出世间所有教典,每当为众生说法总是苦口婆心,而且学习了世间和出世间书籍之后,对我们说:

话到无常只自悲,百年弹指欲何为。

唯愿慈父遂哀愍,小小莲花给一枝。

师说在我们这一生百几十年之中,象弹一下指速度这么快一样,究竟我们爱做什么事,无常不断的在袭击着咱们这些人,世间的风灾雨灾,以及每天的车祸、疾病、战争困扰着我们。所以无常的信息每当提起时感到悲凉。所以师悟出一种道理,就是希望能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专修一个法门。希望阿弥陀佛能够哀愍着他,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尽管是下品下生也以足够了。故他说:小小莲花给一枝。尽管是最小的一枝莲花,也是心满意足了。

可见祖师对极乐世界有着无限的追求。他又这样说:

林岱眨眼变青黄,总是无常信息忙。

秽土但超转轮苦,莲池下品又何妨。

他观察到森林一年之间时青时黄的变化,所以说无常信息不断是在忙碌,而观察到这个世界是杂秽不净,而且明白到历生造了无量的恶业。所以他教导我们众生,尽管是莲池下品又何妨。彻悟祖师又这样说:

猛切提名如救头,娑婆那可久迟留。

猛切也即如是猛猛提着阿弥陀佛的名字,如在救自己的头一样,当无提的时候,恐怕这头会即刻掉地上,所以他不断提着佛的名字,而且告诉我们,娑婆不可再留下来了。我们心中必须在这一生之中生到莲中去,到那时已经是一大菩萨,再来回归娑婆世界,救度众生,使众生和我们一样,离苦得乐,了生脱死,而且在现生之中能得大福报,心身安乐。

善导禅师是莲宗二祖,在日本是称莲宗初祖,据说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师对大家这样说: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蓑残去病。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会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祖师对我们说:目前青春貌美,音声殊胜。但是,转眼之间,我们的皮肤,琉璃般的皮肤会变成鸡一样粗,头发会变成鹤一样白,而在行路相当缓慢了,尽管有满堂金玉,难免有生老病死。尽管是有千般的快乐,像贵族一样的快乐,但是无常信息总是会到来的。当无常到来时,我们会跟妻儿眷属父母亲朋各走各路,没能永恒在一起。

所以祖师发现到我们这些人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和亲朋眷属在一起,知心朋友能在一起,唯有径路修行,径路就是相当短的路就能行到,就能修行成功。就是但念阿弥陀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了那么久 你贪嗔痴的情绪多久能平息?腾讯佛学南怀瑾2017-10-17 15:25
[url=]分享[/url]

收藏


你的贪嗔痴多久能平复?

文:南怀瑾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少秒、多少分钟可以过,还是几天、几月,甚至几十年都忘不掉。假如你这些贪嗔痴能在几秒钟马上平下去,那已经了不起了。平下去不算,还要作得了主。

我们修道做功夫要随时注意,白天在起心动念处下手,练习作得了主,不要生贪心,嗔心,不要散乱昏沉,不要起慢心,才是修行的第一步。进一步要连在睡梦中也作得了主才算,否则真一点把握都没有。但是你不要去试,你拚命想在睡梦中作主,那一定睡不着,因为你不作主才睡着了。

能在梦中醒中都作得了主,就是一念清明,灵明不昧,修行才能算有把握。这只是讲修行,不是修定,还不算悟道。你们在修行的,不论是什么法门,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不要来问我。你只要问问你自己,在平常起心动念处,能作得了多少主。比如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少秒、多少分钟可以过,还是几天、几月,甚至几十年都忘不掉。假如你这些贪嗔痴能在几秒钟马上平下去,那已经了不起了。平下去不算,还要作得了主。大乘小乘修行的路线都从这里开始,然后达到般若智慧的成就,才能完全作得了主。这作得了主的境界,就是观自在,真做到了自在。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是华严经中的一首偈子,忏悔是净诸业障的第一步。忏悔是由两个观念组成的,忏的意思是对以前所做的错事感到难过、惭愧,悔是警策自己以后不要再犯了,也就是孔子说颜回的话——不二过。孔子说颜回了不起,所有学生中只有颜回做到“不迁怒,不二过。”这就是菩萨道。一个人有了痛苦烦恼,不把自己的痛苦烦恼加到别人身上,就是不迁怒。平常我们心里烦的时候,谁找你谈话,他一定倒楣,你一定没有好的心情对他,你一定没有好的言语对他,这种心理行为叫作迁怒,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过错。不二过,犯了一次过错,下次决不再犯,可是,我们很难做到。孔子所提的“不迁怒,不二过。”就是净诸业障的办法。

唐代六祖的弟子——永嘉大师,这和尚年纪很轻,不过,他先学天台宗的大止观,看了维摩经而大彻大悟。后来见六祖之后,作了一首证道歌,全部的佛法都包括在里面。永嘉大师原来是学天台修止观的。自己修止观,自己悟道了。学任何法门都可以悟道。他悟了道没有老师印证。不过,他自己很有自信,晓得自己悟道了。有一天,碰到了一位道友——左溪朗,两人谈了起来。他的朋友说:“老兄啊!你是见道了,不过,须要找个人印证。”他说:“现在天下哪有大善知识,我找谁去印证?”他的朋友叫他去找六祖看看。他就去了。

到了广东曹溪,见到六祖。六祖坐在那里。他绕六祖走了三圈。然后,叉手而立,不讲话。六祖说:“出家人要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是哪儿来的?怎么这么傲慢?”他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绝不象我们,要问怎么打坐?怎么参话头哦!六祖说:“你既然晓得这样,何不去了生死?”他说:“那个体本无生死,还了个什么?”六祖说:“如是,如是。”好!好!好!已经对了。六祖给他印证了。当时小和尚们一个个都愣了,怎么回事?永嘉这才向六祖礼拜,然后准备要走。六祖就说:“你从浙江那么远走到广州来,我说了一句话,说你对了,你就走了?路那么远,住一晚,再说。”永嘉大师就在那里住了一晚,然后回来,这就是有名的“一宿觉”。

回来以后,作了一首有名的《证道歌》,把整个的佛法三藏十二部,变成文学化的东西。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好了,先讲这几句。悟了道的人,那真是闲道人,心中无事。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用心去除妄想,这不是妄想吗?想求一个真如境界,这不是妄想吗?妄想本空,用不着你去除。所以说“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我们念头妄想都是无明,那个能起无明的是什麽?就是佛性。这个幻化空身就是法身,不要另外找。“法身觉了无一物”,什么是法身?本来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就是自性法身。

你要是有个空空洞洞,那已经是有了。“本源自性天真佛”,这个就是佛,心即是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你懂了这个以后,身心的色受想行识,如空中浮云,就不怕妄念来了,不怕五阴了。贪嗔痴这三毒,不要去跟随它,它本来是没有的东西,所以说“三毒水泡虚出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如明镜 常照我心 何妨不去试试以心为镜呢?腾讯佛学清风徐扬2017-10-16 11:19
[url=]分享[/url]

收藏



以禅洗心(网络图)

文:清风徐扬

曾经在一本佛书里看过这样一段话:“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镜映照。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是民初净宗印光大师的一首偈子。

仔细地研读这句偈,就能觉悟我们为什么总被境界所转?不仅仅是我们心性觉照的力量不够,还有就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用功方法。

首先让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是要虚的,要明的。心中不能够有一物牵绊,不可以有牵绊、执着、分别。如果有了,那就是妄心了。真心是什么都不能有的。参禅之人如果要觉悟,心里若是有了牵挂,就应该及时地反省自己,当即放下。

“如镜当台”,心应当如镜子一样。神秀大师道过,“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虽然六祖的偈语更是清明玄妙一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说,能够达到神秀大师所说的境界就已经非常不易了,很需要费一番精深的功夫,就更别说六祖所说的那个连佛门大师都觉得深邃奥妙的境界了。

“随镜映照”,就是随着外边的境界而映照。古人云:“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的胡人呢,当然是指汉人以外的北方少数民族。胡人站在镜前,镜子就会出现一个胡人的影像,而当汉人来到镜子前,镜子就会出现一个汉人的影像。其实呢,镜子里并没有什么胡、汉的区别的。镜子里面空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它只是随着境界而映照的。虽然是这样,“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映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却无法转变它。它永远都如如不动,千干净净,一尘不染的。若是心镜也无一物,无牵无挂,那心镜自然就明了。若是有所牵挂,就像镜子照见的影像被画在上面,那就杂了,就为境所转了。

尘世的人都是很可怜的,因为我们都在为境所转。眼观色,为色所转;鼻嗅味,为味所转;耳闻音,为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自己的主。我想把我们这样的人都称作老牛,牛就是被一根绳子穿着鼻子牵来牵去的,指东向东,指西往西的。我们现在就被五欲六尘所牵绊,想想看,可不可怜呀!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就是我们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湛然的,灵虚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

而讲的“妍媸自彼”,镜子里的影像,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又有何干?其实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所以我们的心就要是一面镜子,要照虽照,却一尘不染。美丑、香臭、好坏都是外面的境界,只要我心如镜,实在不染,如如不动,那就很不错了,就可以修得一颗真心。

如果明白了外面那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的心性无关,那自然就“来不豫计,去不留恋”了。这该有多自由、多自在啊。境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去等待它;当它去了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心,没有留恋,如明镜照人一样。

心如明镜,常照我心。你我何妨不去试试以心为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19课堂笔记202张。
【昨日】20171018课堂笔记191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4-18 17:20 , Processed in 0.09368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