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白山老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網絡新語

  [复制链接]
254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4 23:15 编辑

     【时人语录】行政机构某些做法粗暴蛮横
      2017-11-04 00:19: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我们必须不再假装行政机构中的某些做法是正常的。它们实际上就是鲁莽草率的。


“我们必须不再假装行政机构中的某些做法是正常的。它们不是正常的。鲁莽草率、粗暴蛮横、有失体面的行为被辩解为实话实说,而它实际上就是鲁莽草率、粗暴蛮横、有失体面的。”(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

  

  ——美国亚利桑那州共和党参议员杰夫·弗莱克上周发表声明,本届参议员任期结束之后,他将不再参与竞选,因为他对共和党以及美国政治现状感到十分失望。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3:23 | 只看该作者
     【双语汇】抗老化
      2017-11-02 00:16: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天僚


    核心提示:近来曾被广泛使用的anti-ageing(抗老化)也逐渐遭遇到了political correctness的挑战,距离黑名单越来越近。

  

  Political correctness(政治正确)对于美国媒体来说是上纲上线的要求,因此有不少词被拉入了“黑名单”,比如最早的时候黑人叫Negro,而现在只能叫非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以前残疾人一般叫disabled,政治立场最正确的叫法是physically challenged(身体遭遇挑战的人)。而近来曾被广泛使用的anti-ageing(抗老化)也逐渐遭遇到了political correctness的挑战,距离黑名单越来越近。

  当人们看化妆品广告时,很容易发现anti-ageing这个词,这也是不少商家的卖点。不过近来有时尚媒体宣布不再使用anti-ageing这种表达方式,美国时尚刊物Allure(《诱惑》杂志)的编辑Michelle Lee(米歇尔·李)解释:“We're subtly reinforcing the message that ageing is a condition we need to battle,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 about ageing starts with changing the way we talk about ageing”(我们巧妙地强化了这样的信息,即老龄化是我们需要去抗争的,而改变我们对衰老的思考方式始于改变我们谈论老龄化的方式)。

  Ageing(老龄化)目前是不少国家都遇到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均寿命大幅提高有关。比如据统计,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现在则达到78岁。

  当人们的年龄普遍增大后,ageing就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在很多语境下要避免ageing discrimination(老龄歧视)。在不少人看来,改变谈论老龄化的方式,才有可能celebrate the beauty in all ages(称赞各个年龄段的美丽)。

  当然,一旦anti-ageing因为politically correct原因被彻底拉黑,那么用什么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呢?其实已经有商家在未雨绸缪地尝试使用pro age、age-defying、age perfect或者slow age。(王亚宏)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2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4 23:49 编辑

     【媒库文选】很快我们就会嘲笑要拥有汽车的想法  
      2017-11-01 14:58:30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未来,至少在大都市,你不会拥有汽车。不,连电动汽车也没有。


在不太远的将来,我们或许会吃虫子。要知道,大多数肉类会贵到吃不起,不过虫子肉不会。显然,最常吃虫子的是穷人,因为相对有钱的人不会吃太多虫子,不是吗?除非虫子味道绝佳,可显然并非如此,否则我们早就吃了。现在假如要查禁虫肉汉堡:这就会推高食物价格,对一上午只能靠一条虫子果腹的上班族冲击最大。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0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5 00:10 编辑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7-11-4 23:47
【媒库文选】很快我们就会嘲笑要拥有汽车的想法  
      2017-11-01 14:58:30 来源:参考消息网

      【媒库文选】很快我们就会嘲笑要拥有汽车的想法(2)

  

  思考“毒气费”这事儿便想到了虫子。“毒气费”是伦敦市长萨迪克汗昨天针对污染最严重的柴油车开征的额外税费。查禁廉价的破烂货往往会重创穷人,因为这是他们更有可能拥有的东西。这令人遗憾,的确如此,不过再没有别的看法能比这更偏离重点了。

  这不是对穷人发动的一场战争。这是对私家车发动的战争。私家车不绝迹,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而且,更重要的是,不管你现在有多么喜欢你的车,你不会为失去它而难过。你会感到高兴。这是你会期待的些许未来。和虫子那部分不一样。

  未来,至少在大都市,你不会拥有汽车。不,连电动汽车也没有。我承认,眼下这让人难以置信。

  在有些城市,你或许已经在怀疑为何要拥有汽车。我的第一辆车被盗后,我千真万确是过了一个月才发现。我现在的这辆车用得频繁一些,为的是接送孩子,不过若是你非要我计算一下如果卖掉这辆该死的车改乘微型出租车的话我的手头会比现在宽裕多少,那我可能要哭了。在情感上,我和许多人一样,就是喜欢自己开车。

  可是如果我不开车了会怎么样?谷歌、特斯拉、苹果、优步和其他公司都在致力于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往常一样,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以为未来的情形和过去差不多;你会拥有汽车,就像现在这样,但你不用去驾驶。

  比如,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开车载着家人去往南海岸。交通状况很糟糕,我们龟速行进了三小时。同样的行程,如果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大家都会更快,因为算法比人类更具协作精神。

  蠢吗?或许吧。不过,如果你不再真的驾驶汽车,而且可以片刻之间召来一辆神奇的机器人汽车时,那还有什么比拥有一辆花掉你一半薪水、常年停放在住所外的自有汽车更蠢?

  我的意思是,放弃你的汽车并不真的像吃虫子。虽然现在或许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因为汽车长久以来一直是自由自在和男子气概的象征。伦敦开老旧柴油车的司机昨天在抱怨街道上没有足够多的标志牌提醒他们需要额外缴费,这样说不无道理。不过下一次或许针对全体内燃机车的收紧行动到来时,痛苦会少一些,而不是更多,因为那时人们的行为将已经在发生改变。而最终,就连电动汽车也被认为不受欢迎时,痛苦将几近于无。到那时,反正你或许已经不再拥有汽车。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0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5 00:17 编辑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7-11-5 00:07
【媒库文选】很快我们就会嘲笑要拥有汽车的想法(2)
    思考“毒气费”这事儿便想到了虫子。“ ...

      【媒库文选】很快我们就会嘲笑要拥有汽车的想法(3)

  

  想想维多利亚时代那场著名的社会革命,当时在短短二三十年间,由于汽车的出现,城市街道上突然没有了马粪。如今很难想象那种恶臭、肮脏和从中解脱的快慰。也想想你自己所处的街道吧,如果没有那么多巨大、难闻、嘈杂的汽车停在上面,它看起来会有多棒。这是未来所向,它的确不那么糟。或许,除了食物不太好以外。(李凤芹译自英国《泰晤士报》10月24日文章)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08:40 | 只看该作者
     【时人语录】双重标准
      2017-11-06 00:19: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欧洲国家承认科索沃独立之时就已经开启了分裂主义的潘多拉盒子,抨击西方国家对待不同的独立事件使用双重标准。


  “原来,我们一些同僚认为,有些人是争取独立和自由的‘优秀’战士,而有些人则是即使使用民主手段也不配捍卫自己权利的‘分裂分子’。”(“俄罗斯内幕”网站)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14届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上谈及加泰罗尼亚独立事件,认为欧洲国家承认科索沃独立之时就已经开启了分裂主义的潘多拉盒子,抨击西方国家对待不同的独立事件使用双重标准。(张伊宇编译)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0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6 08:53 编辑

      时间去哪儿了?美媒:吃饭、打扮、看电视
      2017-11-04 00:19: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11月2日文章盘点了人的一生不同阶段的每天清醒时间最有可能如何度过——以及你能在哪里稍作停留来品味人生的应有滋味。


  美媒称,激动人心的时刻会在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但生命并不是由它们构成的。是打扫卫生间、挑选一个软硬适度的鳄梨所花的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我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杂货店里挑挑拣拣、评头论足,然后想不明白这一天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11月2日文章盘点了以下人的一生不同阶段的每天清醒时间最有可能如何度过——以及你能在哪里稍作停留来品味人生的应有滋味:

  15-19岁:花44分钟梳妆打扮——漂漂亮亮地去约会。

  25-34岁:花1个小时进餐——在新陈代谢减速之前好好享受美味。

  35-44岁:花13分48秒开车接送——因为孩子们不能自己开车去商场。

  55-64岁:花3小时13分钟看电视——刷你因为照看孩子而错过的电视剧。

  75岁以后:花23小时24分钟在园子里忙活——退休终于让你的关注重点转向草坪和菜地。(编译/何金娥)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2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8 22:15 编辑

      豪华餐
      2017-11-06 10:06:3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力推进的税改计划看似拿富人开刀,实则让最富有的美国人最有可能从税改中获益。

  “减税”服务员一手端举着“富人”大餐,另一只手拎着“中产阶级”快餐。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力推进的税改计划看似拿富人开刀,实则让最富有的美国人最有可能从税改中获益。(原载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22:21 | 只看该作者
      说易行难
      2017-11-08 14:58:36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美国人对枪击案遇难者的祈祷声传到了天堂。天使回应说:“我感谢这些祈祷者,但口头说说是很容易的!!”对**泛滥表示沉默即是默许。

  美国人对枪击案遇难者的祈祷声传到了天堂。天使回应说:“我感谢这些祈祷者,但口头说说是很容易的!!”对**泛滥表示沉默即是默许。(原载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网站)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2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9 23:21 编辑

     【时人语录】纽约人决不会向恐怖主义低头
      2017-11-08 12:02:50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纽约人已经表现出来的是,我们不会改变。我们不会被吓倒。我们不会被任何事打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纽约人已经表现出来的是,我们不会改变。我们不会被吓倒。我们不会被任何事打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曼哈顿下城发生自9·11事件以来伤亡最惨重的皮卡撞人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纽约市市长白思豪表示,纽约人决不会向恐怖主义低头。纽约随后还是按计划照常举行了万圣节大游行和纽约马拉松。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2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10 22:00 编辑

      锐参考|听完中国领导人的这三句话,有人热血沸腾,有人则瑟瑟发抖
      2017-11-09 21:43:20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喻新 杜薇


    核心提示:两天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的亲切互动,掀起了网络上的讨论热潮。小锐注意到,其中,下面三句来自中国领导人的“金句”,格外触动海内外网友。


  两天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的亲切互动,掀起了网络上的讨论热潮。

  小锐注意到,其中,来自中国领导人的三大“金句”,格外触动海内外网友——

  

  “我们是龙的传人”

  昨天(8日)下午,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陪同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参观故宫博物院。

  当两位领导人谈起古代文明的历史时,习近平向特朗普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他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

  这一句话,获得了无数网友点赞。有人说,主席一句话,令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22: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10 22:20 编辑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7-11-10 21:56
锐参考|听完中国领导人的这三句话,有人热血沸腾,有人则瑟瑟发抖  
      2017-11-09 21:43:20 来源 ...

  “不愿成为对方国家逃犯的避罪天堂”

  

  如果说“我们叫龙的传人”这句话令全球华人热血澎湃,那么,今天习近平主席说的另一句话,则一定会让某些人胆寒。

  习主席的原话是这样讲的:

  “我们同意加强执法及网络安全领域合作。双方重申不愿成为对方国家逃犯的避罪天堂,将责成两国有关部门,积极探讨在追逃追赃、非法移民遣返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两国元首在今天的会晤中,听取了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双方牵头人的汇报,并就深化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习近平指出,执法及网络安全事关两国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希望双方围绕追逃追赃、禁毒、非法移民、打击网络犯罪、网络反恐、网络安全保护开展更多合作。

  事实上,就在一个多月前,首轮中美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这标志着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期间宣布建立的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全面启动。

  根据中美双方发布的成果清单,双方在对话期间深入交流反恐、禁毒、打击网络犯罪、追逃追赃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朱宇翔介绍称,在追逃领域,中美双方同意将成立联合工作组,梳理逃犯的情况,共同确定重点案件开展追逃合作。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2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10 22:13 编辑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7-11-10 22:07
“不愿成为对方国家逃犯的避罪天堂”  如果说“我们叫龙的传人”这句话令全球华人热血澎湃,那么,今天 ...

  “防止中美关系大局受到(台湾问题)干扰”

  

  并不令人意外的是,今天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也备受海峡对岸舆论关注。

  有台湾媒体表示,尽管外界认为贸易和朝核问题是会晤的核心议题,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小布什和克林顿任内首度访华时,都曾提及了“台湾”。

  

  在与特朗普会晤中,习近平谈及台湾问题时,句句掷地有声——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也事关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希望美方继续恪守一个中国原则,防止中美关系大局受到干扰。”

  特朗普随即给出了清晰明确的回应。他表示,美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中美元首之间的这番互动,令台湾网友感慨良多,不少网友相信,对于妄图破坏两岸关系的人和事,这番话说得足够明白了。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23:25 | 只看该作者
      【双语汇】油腻/Greasy
       2017-11-10 12:15:02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Greasy或者oily还有一种解释:very friendly and polite in a way that is unpleasant and not sincere,也就是油滑,虚伪,跟油腻不太一样。


  《现代汉语词典》说,油腻指“含油多而使人不想吃的”。在英语里,比较接近的表述是greasy或者oily。但这种译法只表达“油多”,缺失了“使人不想吃”的意思。Greasy或者oily还有一种解释:very friendly and polite in a way that is unpleasant and not sincere,也就是油滑,虚伪,跟油腻不太一样。所以,准确一些的译法或许是unpleasantly greasy,也就是油得令人不舒服。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有一段对话。“我用一个词的时候,”蛋人傲慢地说,“我想让它是什么意思它就是什么意思,不多也不少。”爱丽丝说:“问题是,你能不能让词语有那么多意思。”蛋人说:“问题是,哪种意思才是主宰,关键就在这。”可见,要理解词语,词典远远不够。语言是有生命有层次不断变化的,词典却是死板单薄静态的。事实上,语言从来都没有大一统过,比如萧伯纳的剧作《皮格马利翁》里卖花姑娘说的伦敦东区英语跟女王英语就是两套体系。不同语言体系背后是文化的差异和权力的较量。

  在新技术打破种种壁垒、使知识和信息前所未有地在人群之间激荡交流的时代,词典或者语言学家的权威更是越来越弱——他们仍然在那里,但大众都参与到创造语言、解释语言、定义语言的工程中来。这不仅带来无数新词语,也给固有词语提供了新的释义。油腻就是一个例子。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这里的浊臭逼人约等于油腻——清爽正好是油腻的反面。与曹雪芹一棒子打倒一半人类(全体男性)不同,最近在网络上得到热议的油腻起初只针对中年男人。先是一条博文建议这个人群通过不戴串、多运动、注意个人卫生、不群发微信、不传授人生经验、不主动往年轻人团体里扎、不在聚会时朗诵诗歌然后开始哭、吃自助餐按需取食等步骤“去油腻”。随后,作家、音乐人、主持人等各界名流都发表观点,对如何避免油腻提供指导。自媒体和广大网友也纷纷加入,从各自的视角探讨油腻。

  很快,中年女人也成为被批判或提醒的对象。据建议,中年女人避免油腻的办法包括多运动、多读书、多交友、少晒娃、戒戾气、戒歇斯底里、戒动不动就劝别人成家生子等。

  中年人跟油腻发生联系,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在于身体容易堆积脂肪。脂肪本来是好东西,在艰苦环境下提供能量,帮助生存。但过犹不及,掌控得不好就成为烦恼甚至变得可恶。说到底,油腻跟年龄、性别、胖瘦、穿衣打扮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气质,一种自以为拥有足够资本的自满与自得。避免油腻,乔布斯的名言可作参考: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赵菲菲)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23:35 | 只看该作者
      女王的“宠物”
       2017-11-09 10:03:18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最近被曝光的“天堂文件”显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可能通过一个叫兰开斯特公爵领地的投资项目,向被称为“避税天堂”的开曼群岛进行离岸投资。

  女王最爱的宠物可能并非她的那些柯基犬,而是一只背着“开曼群岛离岸投资”保险箱的吃钱巨鳄。最近被曝光的“天堂文件”显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可能通过一个叫兰开斯特公爵领地的投资项目,向被称为“避税天堂”的开曼群岛进行离岸投资。虽然这并不违法,但这种涉嫌避税的做法引起了外界对女王的质疑。(原载美国政治漫画网)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2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11 23:42 编辑

      一周年
      2017-11-10 09:22: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亲爱的特朗普先生,您已经当选美国总统一周年了,不知您感觉如何?

  亲爱的特朗普先生,您已经当选美国总统一周年了,不知您感觉如何?(原载美国《纽约时报》辛迪加网站)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8-1-14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7-11-14 21:52 编辑

       锐参考 | 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马克思热”悄然兴起——
        2017-11-14 11:11:45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这就像是一次‘文艺复兴’。”历史学家鲍尔认为,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元危机,以及目前全球化遇到的困境,让人们重新审视马克思及其思想理论,希望从中找到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
  

    今年是卡尔·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首次出版150周年,明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随着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先后到来,一股纪念马克思的热潮正在其故乡德国特里尔市以及其它地方兴起,德国公众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理论的兴趣越来越浓,看法也更加正面。


柏林杜斯曼书店内的马克思头像存钱罐和有关马克思的著作(任珂 摄)


汉堡劳动博物馆展览用十个关键词解释马克思的《资本论》(任珂 摄)


  《资本论》特展安排别具匠心

  今年以来,在德国许多地方,与马克思相关的展览、出版物和纪念品越来越多。一些有关马克思的展览已经开始,并将持续到明年。在特里尔市,新闻发言人告诉本报记者,特里尔将举行一系列大型庆祝活动,纪念这位该市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于特里尔,17岁之前在这里度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1:57 | 只看该作者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7-11-14 21:50
锐参考 | 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马克思热”悄然兴起——  
        2017-11-14 11:11:45 来源:参 ...

      锐参考 | 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马克思热”悄然兴起——(2)

  据介绍,高5.5米的马克思大型塑像即将在年底动工,将被竖立在特里尔市中心,预计在明年5月5日马克思200周年诞辰时正式揭幕。特里尔的“马克思1818-1883——生平、著作和时代”大型历史文献主题展也正在筹备中,将在明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开放。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首次出版,第一版印刷的1000册用了四年才全部卖完。汉堡劳动博物馆从2017年9月起举办了《资本论》(第一卷)特展,将持续到明年3月。

  《资本论》晦涩难懂,如何形象直观地展出是一个难题。记者发现,展览入口处摆满了整墙的近2000个白色罐头,每个罐头上白底黑字地印着不同的德语单词:面包、幸福、健康、爱情和《资本论》等。

  博物馆工作人员马里奥·鲍莫告诉记者,这些番茄酱罐头象征着,无论是什么东西都能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商品,甚至包括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资本论》开篇第一句话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这些罐头就是想直观地表达这句话。”鲍莫说。

  马克思签名送给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总书记约翰·格奥尔格·埃卡留斯的《资本论》(第一卷)成为展览中最宝贵的展品,马克思的一些手稿也在展览中展出。

  展览选取了十个关键词描述资本主义:商品、金钱、物质崇拜、资本、剥削、生产、积累和危机等。包括中文版在内的几十种语言的《资本论》(第一卷),甚至许多关于马克思生平故事和《资本论》的不同语种的漫画书,也在展品之中。


  《资本论》分析仍有现实意义

  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的早上,但观众数量仍然不算少。有十几名中学生由老师带着来参观学习,学生们认真地记着笔记,仔细听着录音讲解。观众中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一些父母甚至怀里抱着婴儿或推着婴儿车在参观。

  乌韦·施密特抱着他不到一岁的儿子认真地看着。这位34岁的父亲在汉堡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他认为《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马克思是最早分析资本主义的学者之一。他揭露了资本主义所有最丑陋的方面,尤其是在他生活的年代,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恶劣。”施密特认为,虽然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了,但马克思的一些哲学思想,比如辩证法,仍然对分析当前的经济社会问题很有用。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发表于 2017-11-14 21:59 | 只看该作者

  时事快餐,应有尽有。谢谢白山老人!

点评

谢谢蓝版的鼓励!  发表于 2017-11-14 22:2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山老人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2:02 | 只看该作者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7-11-14 21:57
锐参考 | 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马克思热”悄然兴起——(2)
  据介绍,高5.5米的马克思大型塑 ...

      锐参考 | 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马克思热”悄然兴起——(3)

  娜塔莎和两个同学从马德里来汉堡旅游,大清早就一起来看展览。

  “为什么来?因为我们喜欢他啊!”娜塔莎说。她认为,《资本论》仍然能解释现在甚至未来的经济现象。

  据鲍莫统计,平均每周有1500名观众来看展览。虽然从绝对数字上来看并不多,但作为一本晦涩难懂,而且在西方世界饱受争议的著作,观众数量仍然超出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预期。随着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临近,鲍莫估计观众数量会越来越多。他还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游客来看看《资本论》最初是什么样子。

  在展览的出口处,观众可在一个显示屏上投票:您认为《资本论》还有现实意义吗?有三分之二的投票者选择“绝对是的,他的观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现实意义”,只有不到6%的人选择“不,他的分析已经过时了”。

  “这个展览的目的是想让人们思考一个问题:《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年后,这本书还是那么重要吗?我们今天需要读这本书吗?我们能告诉人们,世界的确变化了很多,但是《资本论》的许多分析仍然有现实意义。”展览策展人、历史学家约阿希姆·鲍尔告诉记者。

他举例说,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分析,现在看来仍然非常深刻,他也是最早预见并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学者之一。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的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的过分强调,这仍然是现在需要反思的社会弊病。


  马克思原著读者越来越多

  于尔根·赫雷斯是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的研究员,20年来一直从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工作,整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手稿和通信,并出版成集。他告诉本报记者,他明显感觉到,近年来马克思原著的读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谈论马克思和《资本论》,报纸上提到马克思和《资本论》的次数在增加,有关学术会议也比以前更多。

德国媒体上有关马克思的报道的确在增加。在《资本论》(第一卷)首次出版150周年之际,德国的各大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很多都提到了汉堡劳动博物馆的展览。德国之声在一篇报道中用统计数字说明,现今大企业对德国国民经济的高度垄断,正是当年马克思准确预料到的。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1-14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23:46 , Processed in 0.10095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