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鲨鱼巡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园地(<< 小 至>> )

  [复制链接]
1661#
发表于 2012-9-28 12:55 | 只看该作者
培训小故事: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智慧分享】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9:51 | 只看该作者
我要漫翔 发表于 2012-9-28 12:55
培训小故事: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 ...

寓意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20:00 | 只看该作者
       99%的人都不知道 鸡蛋的9个养生谬传(转)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红壳蛋更有营养。实际上,检测表明,蛋壳的颜色与营养无关。鸡蛋的营养与饲料有关。

        错误观点1:鸡蛋不要和豆浆一起吃

        主张“鸡蛋不要和豆浆一起吃”的人说:“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活性,影响蛋白质(比如鸡蛋中)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问题是,没有人喝生豆浆,我们都喝熟的,豆浆加热之后,胰蛋白酶抑制物就被破坏,不起作用了。所以鸡蛋和豆浆一起吃没有任何问题。不过需注意的是,有人习惯在生豆浆中加入鸡蛋一起煮,这个就要避开啦。

        错误观点2:农家鸡蛋(土鸡蛋)更有营养

  真正的农家蛋(假冒的不算)可能会更好吃一些,但检测表明,在营养素含量方面,农家蛋并不比洋鸡蛋(蛋鸡场的鸡蛋)更多。

        错误观点3:“初生蛋”更有营养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初生蛋”(母鸡下的头几个或若干个蛋)比后来的蛋更有营养。是典型的炒作概念。

        错误观点4:蛋黄颜色越黄营养越好

  蛋黄颜色与其含有各种色素有关,其中一些色素如胡萝卜素等的确具有营养价值。不过,现有的“技术”很容易让蛋黄颜色加深,而与营养无关。相信“红心鸭蛋”的案例大家还没有忘记吧。

        错误观点5:“毛蛋”是滋补品

  毛蛋即“死胎蛋”,是鸡蛋孵化至半途的胚胎,在很多地方(至少辽宁的很多城市)作为滋补品食用(常是烧烤)。实际上,毛蛋营养价值并不高。而且,常含有很多细菌,非常不卫生。

        错误观点6:生吃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会干扰生物素(一种B族维生素)的吸收,虽然偶尔的、不是经常的生吃鸡蛋并不会导致生物素缺乏,但生吃鸡蛋总是不太卫生。要知道,母鸡生蛋和排便是同一套管道,很容易污染的。

        错误观点7:产妇要多吃鸡蛋

  产妇大量吃鸡蛋的古老习俗,在食物极大丰富的今天,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谬误。产妇应该吃各种各样(包括肉蛋奶豆类粮食蔬菜和水果)的食物(鸡蛋每天一二个足矣),以达到膳食平衡。那种“小米粥+鸡蛋”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错误观点8:“功能鸡蛋”比普通鸡蛋好

        所谓“功能鸡蛋”是指通过饲料技术使鸡蛋富含锌、碘、硒、钙等营养素。这听起来是很好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因为没有标准也没有检测,很容易假冒的。

         错误观点9: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有营养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红壳蛋更有营养,红壳蛋市场价格比白壳的贵约0.2元/斤。实际上,检测表明,蛋壳的颜色与营养无关。鸡蛋的营养与饲料有关。不过,近来我发现市场上红壳蛋和白壳蛋价格一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06:35 | 只看该作者
                     特        供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友人分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枭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诗人高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词人尽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情人伤感,“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酒啊酒。红白喜事,酒不离口。
时下更有“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豪饮,成为男人豪气、仗义、讲究、哥们和够意思的生动体现。

        但国人的这一“壮举”,着实吓坏了老外。他们在感慨中国人腰包膨胀了之外,多少还有那么一点那个。因为有些酒是不能一饮而尽的,例如威士忌,例如白兰地,它们需要的是慢慢品,方能品味出酒的滋味、甘醇,以及弥漫在酒外的成就感、优越感。

人头马与中国的缘分

         1996年8月的一天,人头马公司总裁亲自考察中国酒类市场。在一家夜场,他看到了一幕令他目瞪口呆的情景:有人在饮人头马,竟像喝啤酒一样,大杯豪饮。随同人员告诉他,这在中国很普遍。这位总裁惊讶无语。他为自己的品牌如此受到欢迎而欣慰,又为这种不识饮酒文化的行为感到遗憾。

        人头马V?S?O?P,酒味丰富细致,清淡芬芳,混有紫罗兰、杏、桃、甘草等醉人的香味,相互融合且层层递进,浅酌一口,醇和圆润、丰富细致,在口中轻轻绽放,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他摇摇头,方才看到的一幕不是他所希望的。太浪费了!这样豪饮几千元一瓶的酒,不是人头马所倡导的。

        于是,人头马针对中国消费人群的特性,为了保全一些阔绰者“豪饮”的面子,同时又节约饮酒的消费,率先研制生产了一种可以加冰的酒,投放到中国市场。果然,这一“特供”的人头马一上市就大受欢迎。

        人头马推出了加冰饮用的方式,除了口感更加舒爽以外,加冰饮用还降低了消费者饮酒所需的开销。针对人头马V?S?O?P这款产品,其在夜场推广中提倡姜水勾调V?S?O?P的新喝法。这种不同产品对应不同喝法的引导,使人头马一直站在时尚的前沿,成为夜场、酒吧这些洋酒消费主力终端的强势品牌。

人头马哲学

        “特供”中国的“人头马+加冰”,被人戏说是人头马非常给中国人面子。

        其实,应该说这是人头马与中国很有缘分。

        在1904年3月22日人头马调酒大师的手写纪录中,留下了清晰的一笔,这份资料精确记述了“上海之樽1904”干邑的成分、浓郁、略带香料的醇香,尤其符合东方人士的口味——这是人头马当年专为适应中国爱酒人士的味觉而特制的一款干邑。

        一个世纪之后,人头马决定再次创造这一独特的产品,以此向中国致敬。

         2005年,为了欢庆“中法文化年”,并配合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于10月26日至11月7日在上海进行的顶级奢侈品展览,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顶级洋酒品牌,人头马展示的是价值3万欧元、名为“上海之樽”(Coupe Shanghai)的极品干邑。

        人头马现任调酒师皮尔海特·特里歇根据100年前的手迹配方,成功地再创了“上海之樽”的神奇韵味。一个世纪前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为“上海之樽”平添了一丝神秘光环,当其中的一瓶起开后,“上海之樽”的浓郁顷刻展现,仿佛从杯中冉冉升起一丝纯生姜和坚果的芳香,轻呷一口,一股肉豆蔻、藏红花、檀香木的浓郁醇香油然而生。

        更令此款“上海之樽”突显稀罕珍贵魅力的,在于全世界仅限量8瓶。这是人头马向当年给予它灵感的中国的致意,也契合了人头马的哲学:眺望远方,创造未来,使人的记忆永存。

如何不“掉价”

        人头马并没有为“豪饮”而欣喜,而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企业的境界所在。与此同时,人头马主动地“低调”完成了自己的“高姿态”塑造。这与国内一些酒家兑水、虚报酿制年份等造假坑蒙消费者的行为相比,孰高孰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人头马+冰”,不是简单的“特供”,而是产品组合策略的需要。那就是适应和引导。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中国一些特殊人群的“豪饮”个性,又不能让人头马的文化品位“掉价”,只有适应性地推出一些中档产品来丰富产品线。而通过加冰、加饮料、勾兑姜汁等方式去引导,既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同时又为品牌注入更多的时尚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 0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鲨鱼巡航 于 2012-10-2 06:31 编辑

        第一帅哥死于不懂官场潜规(转)




        公元300年,洛阳西市处斩了一批疑似谋反者,其中的两个名头很大:一个是西晋首富石崇,另一个便是古代第一师哥潘安。

        “才过宋玉,貌赛潘安”。生活于西晋乱世的潘安,曾以美貌而成美男子的代名词,后世公认其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帅哥。    这位潘帅哥本名潘岳,字安仁,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父潘瑾当过安平太守,其父潘芘则任琅玡内史。潘岳不仅长得“美姿仪”(《晋书·潘岳传》),而且年少时就才华横溢,四乡八里之人都称他为“神童”。成年后更是擅长诗赋辞令,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潘岳之貌美,既见诸各类稗官野史,又载于正史。《晋书·潘岳传》说潘岳年轻时,经常带着弹弓乘车出洛阳大道去郊游,沿途的女子见到这位风姿仪态俊美的帅哥,便手挽着手地围着他欣赏,很像是当今的那些“追星族”,只不过1700多年前的古人尚无缠着“名星”签名的习惯,于是看够后便纷纷朝潘岳的车上扔水果,表示对这位帅哥的崇拜与仰慕,这便是成语“掷果盈车”的典出。

        由此可见,这潘岳绝对是当年多少青年女子心中的“白马王子”或“梦中情人”。

        令人惋惜的是,这位才貌双全的绝代帅哥,最终却落得被“灭三族”的悲惨结局,连累自己年迈多病的老母也不得善终。

         潘岳之死,既冤也不冤。

         说其冤,冤在罪不当死;

        说其不冤,不冤在他实在太不懂官场潜规:

        其一,在官场混,往往是无才便是德。所以你最有才也得学会收敛,锋芒毕露,肯定会遭忌妒与排挤。

        这潘岳美貌,倒并无惹出什么婚外风流艳事,他和妻子杨氏相爱终身,杨氏早逝,他写的三首“悼亡词”可谓情谊真挚,缠绵无尽。但潘岳实在太有才,而且不懂得如何收敛,总是显得锋芒毕露,让同僚感觉到是升迁的一个强劲对手。

        潘岳早年被征召到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后遇晋武帝司马炎“作秀”,带着皇后、妃子亲自耕种农田,以奉祀宗庙。当时有很多官员吟诗作赋拍皇帝的马屁,潘岳也不甘寂寞,作《藉田赋》进行赞美。潘岳之赋写得太美,招致不少同僚的忌妒,于是总是受人排挤或暗算,在官场原地踏步十年之久亦未能升迁。

        潘岳出任河阳县令时,自恃才高,觉得当个小小县令太委屈,总是郁闷不得志。后来转任怀县县令,调补任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不久被免职。后来被选为长安令,征召补任博士,这次迁升还未拜授官职,因母亲生病而离去,官职被免。他赋闲时曾作《闲居赋》,说自己“自少年到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八次转变官职才晋升一级官阶。”流露出在官场的委屈与不满。

        其二,在官场混,自然得找个“大靠山”。但这“靠山”也有倒的时候,所以你得学会踏踩几条大船。

        傻瓜皇帝司马衷即位后,杨骏辅佐朝政,召潘岳为太傅府主簿,潘岳算是傍上了权臣杨骏这棵大树,一时间春风得意。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杨骏被贾南凤诛杀,潘岳被就地免职。当时杨骏门下的人都受连累获罪,与潘岳同为主簿的朱振遭诛杀。潘岳那天夜里正巧请假在城外,又碰上自己曾厚待过的楚王长史公孙宏专管宰杀政事,算是逃过一劫,成为一介平民。

        不甘心仕途失意的潘岳很快又回到洛阳,继续他的官场冒险。这次,他投靠专权的贾南风外甥贾谧,算是玩大了,历任著作郎、散骑侍郎,最终升迁为给事黄门侍郎,这是他毕生做的最大官。这给事黄门侍郎是侍从皇帝左右、传达诏命之官,俸禄六百石。

        潘岳趋炎附势,成为贾谧的“二十四友”中的一号人物。他与文人石崇等谄媚地侍奉贾谧,每次等候贾谧出门时,两人就望着车马扬起的尘埃顶礼膜拜。潘岳一时成为贾南凤与贾谧的“御用文人”,贾谧关于《晋书》起笔年限的议疏,是出自潘岳的手笔。贾谧上朝时的文辞也多出自潘安之手。贾南风设计陷害太子司马遹时,那封对傻瓜皇帝大逆不道之信,又是潘岳的杰作。

        他母亲曾几次讥诮劝告他:“你应当知道满足,难道还想再存侥幸心理在官场冒险吗?”但潘岳对母亲的忠告充耳不闻。

        潘母的话不久便应验,赵王司马伦发动的“废后不废帝”宫廷政变,尽诛贾后党羽,潘岳的仕途也走到尽头。

        其三,在官场混,难免与诡诈的小人为伍。你可以与小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千万不可得罪那些小人。

        更不巧的是,司马伦辅政时的中书令孙秀竟是潘岳的宿仇。

        潘父任琅玡内史时,孙秀任小吏侍候潘岳。潘岳厌恶孙秀的诡诈,认为这是一个地道的小人。于是经常鞭挞侮辱他,孙秀便一直怀恨于心。

        宫廷政变后,潘岳在宫禁里问孙秀:“孙令还记得过去相处的事吗?”    孙秀冷笑着回答:“心里藏着这件事,哪一天能忘记它。”    潘岳知道自己大难临头。

        不久,孙秀便诬告潘岳、石崇等图谋尊奉淮南王、齐王作乱,随即被诏令夷灭三族。

        潘岳临刑前跟老母告别时痛心疾首地说:“我辜负了阿母的教诲!”

        潘岳与石崇相互间均不知对方被抓,直至行刑的弃市才碰面。石崇问:“安仁,您也如此呀?”潘岳答道:“我们是‘白首同所归’啊!”    潘岳曾赠石崇《金谷诗》中有一句“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想不到竟然成为一句谶语。

        最可怜的是潘岳的老母亲,还有兄长侍御史潘释、弟燕县令潘豹、司徒掾潘据,潘据的弟弟潘诜,兄弟的儿子,自己生的女儿,无论年长年幼一起受株连遭斩首。只有潘释的儿子伯武逃难在外免于一死,潘豹的女儿与她母亲相抱哭喊,一时无法拆散,诏令赦免,算是皇恩浩荡。

        潘岳被诛时,53岁。绝代帅哥就这样身首异处,只留下明人张溥所辑之《潘黄门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6#
发表于 2012-10-2 12:02 | 只看该作者
鲨鱼巡航 发表于 2012-10-2 06:26
第一帅哥死于不懂官场潜规(转)


当代谁是官场第一帅哥?台湾有马英九,被李敖痛贬不适合做首领。一张明星脸在官场上是很危险的,他们做不到心狠手辣,强力治国,脂粉气太浓,一不留神被指“与多名女性发生或长期保持不正当的性关系”,都是民主惹的祸;近代大陆有汉奸汪精卫,文革时的王洪文,还有刚倒台的某政治局委员。潘安如活在当代,跟定会是谢贤第二,要是去官场上混,则地位越高越离死不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 13:17 | 只看该作者
大风哥 发表于 2012-10-2 12:02
当代谁是官场第一帅哥?台湾有马英九,被李敖痛贬不适合做首领。一张明星脸在官场上是很危险的,他们做不 ...

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2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鲨鱼巡航 于 2012-10-4 20:14 编辑

                         中国史上七大未解谜案(转)



        中国历史悠久,人物众多。既有英雄壮士的慨慷悲歌,又有帝王将相的传奇经历。而有些故事,就象谜一样牵动史学家和大家的兴趣,至今仍有很多人为此废寝忘食的进行考证和研究。现在本人经过认真筛选,特列出七大谜一样的悬案。也请各位历史爱好者和网友给予补充和指正。

  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著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

  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致意外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有在儒家著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西施的生死之谜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
  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这与上述记载相同。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绝书》却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徐福的东渡之谜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鸟,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

  徐福到底去了那里呢?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而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事的是司马迁,可是没有讲明徐福浮海到了何处。后人以为是台湾或琉球,也有说是美洲,但大多数认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

  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

  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黄遒宪等人,都参观了徐福墓,并诗文题记。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战国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卫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台湾学者彭双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书,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

  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传员七人墓、徐福宫,九洲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另外,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能抵达。人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  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后只得下令。  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  也有人认为,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这可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诗句,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

  一些人称,杨贵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实际上是吞金而死。这种说法只出现在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驿,只是被贬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本人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蕴含着另一种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五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当时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为贵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况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难解。

  宋太祖暴死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一种意见是,宋太宗“弑兄夺位”。持此说的人以《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

  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都沿袭了上述说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许多宋太宗“弑兄”的细节。

  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引用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据此,太祖死时,太宗并不在寝殿,因而不可能“弑兄”。毕沅《续资治通鉴》即力主这一说法。还有一种意见,虽没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弑兄的凶手,但认为他无法开脱抢先夺位的嫌疑。在赵光义即位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现象,即据《涑水纪闻》所载,宋后召的是秦王赵德芳,而赵光义却抢先进宫,造成既成事实。宋后女流,见无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史·太宗本纪》也曾提出一串疑问:太宗即位后,为什么不照嗣统继位次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忙将只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传弟”的遗诏,太宗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何自杀?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为“开宝皇后”,但她死后,为什么不按皇后的礼仪治丧?

  上述迹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后人怎么会不提出疑义呢?近世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但有关具体的死因,则又有一些新的说法。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燥狂忧郁症。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纵观古今诸说,似乎都论之有据,言之成理,然而有关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确凿无疑的材料。

  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此总是不放心,这件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

  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统领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军队进入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中。《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后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祖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在什么地方,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不少锦衣卫士,这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

  民间传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先逃到云贵地区,后来又辗转到了南洋一带,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至于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两种说法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李自成的生死之谜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他家境贫寒,但有勇有谋,大仁大义。他当过驿卒,当过边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不断壮大,几十万大军所向披靡,终于推翻了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摇摇欲坠的明王朝。但因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李自成领兵退出北京,转战河南、陕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终。有人说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 《明史》的结论是, 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它的根据是,当时追击李自成的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朝廷的报告说,李自成兵尽力尽,仅带亲信20人,窜入九宫山中,被村民围困,无法脱逃,自缢而死。

  他派人前去验尸,而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了。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但是,这个“遇难”说却难以令人相信。因为李自成雄才大略,骁勇非常,一直是官府的死敌。

  无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统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生死绝对是当时的重大事件。而阿济格报告中说是“尸朽莫辨”,纯属浮夸不实,清王朝怎能相信?何腾蛟的报告简直就是马后一炮,谎报战功,南明王朝也不会相信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时,他的手下还有40余万兵马,驻九宫山一带至少也有数万人,说他仅带20名亲信与事实明显不符。况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杀,他的几十万大军岂能善罢甘休?九宫山能平静吗?

  然而,事实上,当时九宫山很平静,那几十万大军也很平静。那么,为什么有“遇难”说,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推测,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放的烟幕弹,一个缓兵之计。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下一步可能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时机成熟,李自成可东山再起。也有人说李自成在夹山寺隐居。据说,清朝初年,即将上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赴任途中,游访石门夹山寺,与寺中方丈谈古论今,颇为投缘,相见恨晚,视为知己。几年后,他又重访夹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诉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在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亲赴夹山寺调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亲眼见过一幅李自成的画像,据称,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门夹山寺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据考查,在一个瓷坛中盛的遗骨,与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与李自成家乡陕西米脂县的习俗相同。但这一说法仍有不同意见。

  有人说,奉天玉大和尚墓等的发现,只能说明石门夹山寺确实有奉天玉大和尚这个人,并不能证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又有人说,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伤失明,但李自成画像却双目炯炯有神,以此证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隐居于夹山寺一说,也成不了定论。李自成的生死之谜至今仍成为史学家探讨不休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05:33 | 只看该作者
鲨鱼巡航 发表于 2012-10-4 20:09
中国史上七大未解谜案(转)

故事由此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鲨鱼巡航 于 2012-10-8 16:20 编辑

       惊!10类常见家常菜搭配致病(转)


1、豆腐+葱
        豆腐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而葱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当豆腐与葱合在一起时,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草酸钙难以被人体吸收。如果长期食用小葱拌豆腐、大葱炒豆腐之类的菜,就会造成人体钙质的缺乏,易发生缺钙而出现小腿抽筋、软骨症、易骨折等病症。

2、胡萝卜+酒
       “胡萝卜下酒”的吃法不利于健康。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精一起进入人体,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引起肝病。所以,胡萝卜不宜做下酒菜,饮酒时也不要服用胡萝卜素营养剂,特别是在饮用胡萝卜汁后不要马上饮酒,以免危害健康。

3、牛肉+栗子
        栗子中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含量达40毫克。牛肉则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栗子中的维生素C易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削弱栗子的营养价值,这两种搭配同食,不易消化。故牛肉不宜与栗子共食,最好间隔一段时间,分开食用。

4、萝卜+木耳
         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益胃等功效。但需注意萝卜与木耳同食对某些特殊敏感性体质的人,容易引起过敏性皮炎。为健康起见,最好是不要将这两种食物混合食用。

5、菠菜+酸菜
         解读:吃快腐烂的菠菜可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6、海虾+柿子
         海味中的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同食,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刺激胃而引起不适,出现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因此水果不宜与海味菜同时食用,以间隔2个小时为宜。

7、萝卜+水果
        人吃萝卜后会在体内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如果此时摄入大量含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苹果、葡萄等,这些水果中的类黄酮物质在肠道被细菌分解,转化成羟苯甲酸及阿魏酸,它们可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大。

8、胡萝卜+白萝卜
         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但胡萝卜中却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一旦红白萝卜配合,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就会丧失殆尽。不仅如此,在与含维生素C的蔬菜配合烹调时,红萝卜都充当了破坏者的角色。

9、土豆烧牛肉
        土豆烧牛肉是一道大家喜欢与熟悉的菜肴,从口味上讲,这是一道很好吃的菜,但从健康的角度上讲,是不应该提倡长期食用的。因为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时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引起胃肠消化吸收时间的延长,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

10、维生素+虾
         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与服用的“维生素C”反应,转变为有毒的三钾砷,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砒霜!砒霜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巯基酶的活性,并使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为慎重起见,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应当忌食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6:26 | 只看该作者
             警惕!苹果这样吃有“中毒”的危险(转)


        苹果富含维C、维E、多酚和黄酮类物质,都是天然抗氧化剂,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有效。苹果的含钙量比一般水果丰富,可帮助代谢掉多余盐分,有助减肥。但苹果核中含有氢氰酸却少有人知。氢氰酸大量沉积在身体,会导致头晕、头痛、呼吸速率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

        但也不必过分担心,苹果中的氢氰酸主要存在于果核,果肉里并没有。需要提醒的是:吃苹果时习惯啃到果核,虽不会马上导致中毒,但长期这样吃,的确对健康不利。

       苹果的潜在“中毒”危险:催红素增色。现在人们常抱怨“吃水果没有水果味了”,因为有很多水果在生长过程中,过量使用催长素、催红素、膨大素,或者存放中过量使用防腐剂,甚至出售中也使用着色剂、打蜡、漂白染色等,借此满足消费者“以貌取果”的心理,这些有毒水果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害。

        食用苹果的危险:膨大素催个儿,催红素增色,防腐剂保鲜。过量使用膨大素、催红素、防腐剂会伤害肝脏。零售果贩还会给苹果打上工业石蜡,目的是保持水分,是果体鲜亮有卖相。

        那么苹果表皮有蜡怎么办?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应该选择连皮吃苹果,因为与果肉相比,苹果皮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其实,苹果皮上的蜡主要分成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苹果表面本身带有的天然果蜡。这是一种脂类成分,是在苹果表面生成的植物保护层,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外界微生物、农药等入侵果肉,起到保护作用,这是无需去除的。

       第二种是一些进口苹果人工加上去的食用蜡。这种“人工果蜡”其实是一种壳聚糖物质,多从螃蟹、贝壳等甲壳类动物中提取而来。这种物质本身对身体并无害处,其作用主要用来保鲜,防止苹果在长途运输、长时间储存中腐烂变质。要去除这层蜡也很简单,直接用热水冲洗即可去除。

        第三种则是工业蜡。其中所含的汞、铅可能通过果皮渗进果肉,给人体带来危害。辨别方法是:用手或餐巾纸擦拭果皮表面,如能擦下一层淡淡的红色物质,就可能是工业蜡了。

       苹果颜色可以预示保健功效。红苹果:更有益心脏,提高记忆力,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青苹果:更利于牙齿和骨骼强壮;黄苹果:可强健人体免疫系统,对预防某些癌症也有好处。

        不同颜色苹果的保健功效各有侧重。红苹果入心: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更强,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青苹果:具有养肝解毒的功效,并能对抗抑郁症,因此较适合年轻人食用。此外,青苹果还可促进牙齿和骨骼生长,防止牙床出血。黄苹果:对保护视力有很好的作用,经常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可适当进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鲨鱼巡航 于 2012-10-11 17:09 编辑

    吃肉要看颜色 红肉与白肉功能大PK(转)






        导语:大家知道什么是白肉和红肉吗?哺乳动物的肉称为红肉,如:羊肉、牛肉等。白肉呢?则是非哺乳动物的肉称白肉。如:鸡鸭鱼。可是到底哪种更有营养价值呢?


红肉与白肉辩论赛

第一轮身份辩论

观点一:肉熟后的颜色为红即为红肉,为白即为白肉。

        根据肉类食物在做熟后的颜色来分。那些在做熟后是红色的肉就属于“红肉”,包括我们经常吃的猪、牛、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而那些在做熟后是浅颜色的肉类就属于“白肉”,包括我们平常吃的鸡、鸭、鹅、鱼、虾、蟹、牡蛎、蛤蜊等非哺乳动物的肉。


观点二:按是否为哺乳动物来区分,“是”为红肉,“否”为白肉。

        哺乳动物的肉称为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等。非哺乳动物的肉如鸡、鸭、鹅、鱼、虾、蟹等称为白肉。


观点三:根据肉中所含的肌红蛋白来分,多的则为红肉,少的则为白肉。

        从解剖学角度区别,红肉的颜色来自哺乳动物肉中含有的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能够将氧传送至动物的肌肉中去)。红肉和白肉的区別,取决于肉类中所含的“肌红蛋白”的多寡。“肌红蛋白”越多肉质就越红,就是红肉,少一点的就是白肉


评委点评

        烹饪后的颜色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红肉的标准。牛肉不论烹饪前后都是红色;猪肉虽在烹饪后变为白色,也是红肉。相反的,鸟类(鸡、鸭、鹅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 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等非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可以算作白肉)。三文鱼、煮熟的虾蟹等都是红色,也不能算作红肉。


第二轮:营养价值

        红肉方:红肉的脂肪偏多,但是红肉中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锌,并且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还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A、D)等。

        白肉方:白肉类食物能提供丰富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不容易造成“三高”。


评委点评

        不管红肉还是白肉,都含有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只是含量有高低。同样重的肉中,猪肉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在红肉的瘦肉中,脂肪含量也不少。鸡、鸭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肉中的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并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中富含EPA和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第三轮:对疾病影响

        红肉方:只要摄入不过量,不会产生疾病。

         白肉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轻癌症的威胁。


评委点评

        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并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多。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动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和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最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这些病的危险性,延长寿命。

        由此可见,“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的说法是符合现代营养新观念的。为了健康,建议您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3#
发表于 2012-10-11 17:43 | 只看该作者
鲨鱼巡航 发表于 2012-10-2 06:26
第一帅哥死于不懂官场潜规(转)


似有所指,寓意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0:49 | 只看该作者
兵缘 发表于 2012-10-11 17:43
似有所指,寓意深刻。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鲨鱼巡航 于 2012-10-12 10:56 编辑

                               专家验证7种传言(转)






        导语:那些关于营养啊、家庭秘方之类的谚语是时候该更新一下了。 你也许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传言”,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最新总结,这些“传言”该被打破了。

1.口香糖会在胃里残留7年

         事实是:你小时候不小心咽下的口香糖不可能留到你上大学。和小孩子不小心吞下去的那些异物一样,体液会把口香糖带到肠道中,几天就会分解代谢掉。费城健康网的资深医师戴维说,即使口香糖不容易在消化系统中分解,它也不会导致肚子痛。

2.湿着头发出门会感冒。

        事实是:“你会觉得冷,但不会影响健康”。美国加州圣克莱门特的儿科医生吉姆,他引用了感冒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志愿者们接种了感冒病毒,他们中的一半人在温暖的房间里,另一半去洗了澡,湿淋淋地在走廊站半小时,再穿几个小时的湿袜子。结果,后一组患感冒的人数并不比呆在温室里的那组多。 由此,结论是“感觉上的寒冷病不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

3.感冒要多吃,发烧要少吃。

        事实是: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正常吃喝,尤其要多喝水。保持水分是最重要的,因为当你生病的时候会流失大量体液,不需要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除非你因腹泻严重脱水。
4.面包不能去皮吃,因为面包皮富含维生素。

        这个说法源于2002年德国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面包皮中的抗氧化剂含量非常高。而事实是,不管是去皮还是不去皮,全麦面包是最好的,它的抗氧化剂含量最高。最重要的健康选择不是吃不吃面包皮,而是选购时,最好确认成分表上写着“100%全麦面粉”。

5.人体75%的热量是由大脑消耗掉的。

        事实是:“这个谚语可能是基于婴儿的头部大小来说的,因为婴儿的头和身体的比重要比成人大得多。”这也许更能说明这样一件事:在冬天包裹好婴儿的头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成人来说,他们的头部只占体重的10%。记住,任何暴露的地方都会消耗掉热量(手、脚、胳膊等),所以戴帽子不比戴手套更有用。

6.惊吓能治好打嗝 。

        事实是:大多数的家庭疗法,都没有得到医学的论证。不过,有些小方法确实有效,例如1971英国发表的医学试验证实,吞咽一勺白砂糖让20个打嗝患者中的19个停止了打嗝。
7.喝温牛奶有助于入睡。

       事实是:牛奶中含有微量色氨酸,“但你要喝超大量的牛奶才能起到催眠的作用”美国亚利桑那州临床心理学家迈克说,“如果把喝牛奶作为一种方法的话,它只不过起到了安慰剂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6#
发表于 2012-10-13 02:31 | 只看该作者
  太谢谢了,呵呵,养心同时养生,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5:56 | 只看该作者
箱子 发表于 2012-10-13 02:31
太谢谢了,呵呵,养心同时养生,太好了。

愉悦身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鲨鱼巡航 于 2012-10-13 20:47 编辑

长嘴的都看看:七大短命饮食法(转)  

   
        果蔬当主食
  危害:造成人体缺乏蛋白质等物质,营养失衡,甚至引发疾病。
        不食早餐
  危害:严重伤胃,使你无法精力充沛地工作,而且还容易“显老”。
  建议:早餐食物尽量做到可口、开胃;有足够的数量和较好的质量;体积小,热能高;制备省时省力;在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干稀搭配,荤素兼备。如果时间真的赶,可以带些饼干什么的充饥。
        晚餐太丰盛
  危害:傍晚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为一天中的高峰,胰岛素可使血糖转化成脂肪凝结在血管壁上和腹壁上,晚餐吃得太丰盛,久而久之,人便肥胖起来。同时,持续时间通常较长的丰盛晚餐,还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容易使人患上失眠。
        饮水不足
  危害:导致脑老化;诱发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影响肾脏代谢功能。
        进食过快
  危害: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肥胖。进食速度过快,食物未得到充分咀嚼,不利于口中食物和唾液淀粉酶的初步消化,加重肠胃负担;咀嚼时间过短,迷走神经仍在过度兴奋之中,长此以往,容易因食欲亢进而肥胖。
        保温杯泡茶
  危害:茶叶用80℃左右的水冲泡比较适宜,如果用保温杯长时间把茶叶浸泡在高温的水中,就如同用微水煎煮一样,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使茶香油大量挥发,鞣酸、茶碱大量渗出。
        餐后吸烟
  危害:饭后吸一支烟,中毒量大于平时吸十支烟的总和。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这时人体吸收烟雾的能力进入“最佳状态”,烟中的有毒物质比平时更容易进入人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9#
发表于 2012-10-13 20:57 | 只看该作者
鲨鱼巡航 发表于 2012-10-13 20:44
长嘴的都看看:七大短命饮食法(转)   

   

学习了,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01:16 | 只看该作者
百灵鸟 发表于 2012-10-13 20:57
学习了,谢了。......

客气了.开卷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29 11:07 , Processed in 0.12625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