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双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國學天地】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有仁德才能夠正確對待他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9 R# f. v$ p0 }+ G& i
【賞析】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厭惡人。眾人都厭惡的人,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眾人喜歡的人也一定要加以考察。1 j* x; ?! O0 M0 G% B# X
         可見,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準,既不能只憑個人的私心得失之見,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云亦云。實際上是要求我們修養以“仁”為核心的內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見,正確對待他人。9 m9 e1 `1 a6 Y- r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8-10 22:27 | 只看该作者
阅人者,皆从自己的视角,阅事者,多从利益利害出发,孔子的核心,一曰儒家,一曰中庸,后人切不可误读。自己不求甚解,影响的不过是自己,误导他人,则是罪过了。今人的浮燥,由来已久,恐怕也有六十多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急功近利,口号升官,白卷英雄,砍光森林炼毛铁,批这批那,唯我是中心,唯我正确,只看数字,只靠gdp来考核官员,不计后果,不管环境地破坏和污染,和孔子的中庸之道反其道而行之,与和谐社会的道理和精髓相去何其远尔?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1:23 | 只看该作者
【從人的過錯中識別人】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之仁矣。”
2 C4 ~: O* d$ x% h   【賞析】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不同的類型。觀察一個人的過錯也可以知道這個人有沒有仁心。0 q- f3 y0 `0 x4 L7 \6 C# P
      觀過知仁,實際上也就是從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中識別人。這是很有意思的考察人的方法。這種方法蘊含著從反面看問題的辯證思想,因為每個人都難免有過錯,過錯的性質有所不同,有的過錯十惡不赦,有的過錯有種種複雜的原因,都需要詳細觀察、分析,從他的過錯中進一步認識他的品質,發現他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1:33 | 只看该作者
【唯利是圖必然招來怨恨】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1 @/ W7 m4 V$ R7 e% l8 ] ! @( ]% e& S# h) q' t3 s5 f
   【賞析】孔子說:只根據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來很多的怨恨。) c0 {6 M7 n$ J* |/ g' w
      一個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獲得利益為依據來進行處理,唯利是圖,最後必然是以招來怨恨而告終。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1:40 | 只看该作者
【關鍵在于練好內功】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 o5 k6 _5 L* V" T' r& L  【賞析】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讓人知道的本事。所以苦練內功才是硬道理。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8-14 01:0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大家的帖子,加之前几天到青城山去了一趟,不由想起隋唐诗坛王绩的一首诗: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5 B" P# F8 h3 W* c* q2 u* I

+ U' X" V8 C7 L* G0 r/ R7 c' E     在人境溶为一体的氛围中,还真想深醉一番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2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8-15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ds216710 于 2010-8-28 11:14 编辑
% W' n/ U7 \  `, Q
& ~( J% q& @* o8 F3 f& {8 I( }回复 4# wwj 9 f6 W; K$ H( P8 H0 }3 \. r; s1 b

. }/ ~& X6 w* B$ D2 ?6 m
) R- M% h: ?6 ^6 N* w        “給歷史100名人排名次”一書是美國邁克爾,h,哈特寫的,前五名分別是:穆罕默德,牛頓,耶穌,釋迦牟尼,孔子。+ I5 ^6 ^3 {- j7 I
  “孔子”,,,,,,,可見孔子對人類是有巨大貢獻的。
8 C- a& K' Q2 K7 e) U9 n7 c   GDP高的層面都離不開黃金切割法和中庸。(續上)
$ C; ~2 I7 @$ r8 m+ x  ]) `; l  \   把中國人排一下:5--孔子;7--蔡倫;(發明家之首. M3 U$ C. I$ `* P
   18--秦始皇;20--毛澤東;75--老子;82--隋文帝;
7 H8 L, n) F* J; e   92--孟子。(牛頓是科學家之首,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 M; u0 g" e2 g1 o. j7 i
                 (佚夫佚拙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6:57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1】: ^' r$ y6 O% J! U  h9 E

" m/ B% I9 D+ _, o- I) ^# r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U: [5 D+ F+ P7 ^4 J* b8 z( ^5 T9 Q6 o5 Q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X- T* C/ p& U2 s/ Q" N( I* N1 F) ]5 `7 q. o& l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k6 R) q! c5 H  |$ K/ N, U+ X1 l; ~. s! g/ _, N; M# ^& @* N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F. ~& L9 Q4 [: g4 ^! ?# R

4 I4 Z- R8 j' k% ~1 Y( `5.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0 |2 i9 x) R0 ~5 W
- i6 R# f* e5 k$ V& T# z; n6.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7 x  U2 H0 ^# V- W) v( k& K: P, f2 R0 T- s: n
7.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5 D7 W9 G9 d, v5 N- X" p6 }9 ]5 L  u0 l6 G( z% _- l  K. p
8.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5 b/ C; D. |+ Y  ~9 f4 U
1 ^8 r* U+ \- P1 r# p6 Q
9.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8 \# P; A6 b. s6 ^0 D+ n    10.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9 y  a( F9 c2 l- k3 E% B
: |9 V* h% T5 S% M! M3 y11.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 ^2 c+ q- }, ?7 ?' t& F4 H    12.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D6 g) T/ o+ w& B4 a- F6 b$ h
* w! E. n* K3 B* d% I: q9 h
1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 r) M3 {* P3 g1 X% h) o! D* ~; }7 j" o' D
14.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6:59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2】
4 W6 l# I1 j" c3 N% x) v, ] " m" T% I8 z8 \! g( a" O- W( x. L
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i3 B9 h. O( E$ _- a% @

; r) k# y; N) K/ G" W/ M9 |2.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z6 p9 u7 @' r; a
$ ]1 |% T& h! z( e
3.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f% c1 a) p5 x# ~% l' X

3 \2 l6 F9 Z) P1 e( ~4.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T* X% {: _" V: M% f3 f
8 G6 y% k7 f  i
  5.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 \4 O; M4 k9 P( [* \
+ v- N4 Q5 F  z+ t3 r4 N9 R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P5 }$ h: L8 `/ h$ \! }9 e( C: H" w* F: I$ ?" ]- b  t. `- a
7.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3 L% ~" O- i( f7 ?# ]2 }* J( D* s% [; I/ P# I2 J/ g8 F
8.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1 e7 {, B7 v: d% A$ M. c6 p: g
, i, |; M% S5 d9 h% y! g
9.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h+ x4 i6 K# \2 ]   10.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7 C$ `5 h  }9 i8 ?  V* E

  S* ?7 i& m4 F3 m" d" j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02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3】
$ q4 E+ j- n4 F2 B& N4 P. O8 \   u8 k$ u. u( R/ _
1.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7 V' w# q0 Q& ?% V& i8 ~6 s* Y! A: L7 U& @. [# p- z, Q
2. 满招损,谦受益。
' R8 F" d2 B- B$ ?$ M0 K
2 I* W  L. f- |5 W
3.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 w5 N& |8 G6 o2 J2 g3 d8 e
0 p; u. u# o% E0 h) S5 l, P" w
4.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7 K/ V' U6 ?9 n$ c/ P5 k
9 V& l  s. E5 X5.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1 i: C% W0 D9 o* @( |( H   

5 K; _  L- M6 r* J0 W8 o1 c( I6.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2 {3 @- v9 |" ^. ~4 L
   

* J, E  C8 F6 g: g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  n0 p5 c* l
   
. V+ D" B8 P% ^5 X5 x
8.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P  M6 _# i: Y/ L* D1 w
   

" J0 j) w5 M3 t$ Z  ^/ u9.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07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4】! T& ^7 ^# Z7 U4 a. j8 h
! r# J+ j$ G' _8 M" |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9 [4 u( \  k9 W( z2 O, i7 i" \3 a6 C3 w7 V. W" `8 T' b  G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6 ^- @& \& W$ Z5 ?0 w$ H% d2 p. e+ |$ c2 o1 u1 c) Y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0 q+ V; s5 U3 X0 g
* l7 H3 `" `  u4 o1 Z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 e2 j; ^0 B3 ~7 E4 P2 Z4 S
( K9 F9 `* A2 L' d3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 E( S0 a1 ?: ]6 A+ H* ~# y# C
5 {* ~* k- |8 }0 {. v  [
6.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 u2 X8 }2 F1 e) {: N7 \
6 @7 o' {8 V0 w) H7 Z" `; `: k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K# L& J2 l2 h  ]; j7 z) _+ B

* C) U( r& q# u8.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论语·学而》
2 f: y: i- k5 w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 a5 W4 N" ]4 g3 P1 |% _% z. R* t( g' G  t: O* T' U4 P; C% V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11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5】
. S% C: H. H2 N; x
  i& ^9 T( ?( r6 O
8 \2 U! f. R9 [4 C, R3 w' ]+ s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h+ @9 y$ t; D. b) U( i2 x, H5 |

5 {4 H& k9 g6 E9 O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 q; b, ~8 h! K* `" L1 P0 A% j
4 m5 z6 u& k  M+ J0 ~: R0 P  u13.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 n, J$ A, `5 p0 s8 J9 _( Z8 V  n' j0 o: \, \9 C: d
1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 S7 U' ~/ M8 |- D6 V! D3 |2 a- c. c3 t/ }3 ^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 @) c: k0 \" [: f( {# g( C' y+ ?
; h# ^) {/ D7 V0 b- M( r16.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 {" a- R' N# c0 C
( m1 o1 p: W( \: N17.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
& d$ ]0 b5 Z8 G& W- y2 X
, A( l7 ]" v9 X; B/ c
18.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论语·雍也》* x% N& R7 _( e- i. ?) E8 Z
* Y4 y3 {5 w2 m9 U
19.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 H, N- v6 @4 g- U$ F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 O3 g9 {7 p- P3 K& y3 R8 ]

" o! A+ q! i: P6 j- |5 t- z$ P2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j+ h9 ]3 o/ v3 k4 ~4 L  O& y- w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15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6】
" H6 R. M: p7 {
- I1 r' r7 Y' n* w( K22.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7 F: O* p8 m: w23.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2 S& y4 c. y
# p! u4 F% Z7 X7 S; Z, |9 k
2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 M; ~! C9 y7 a9 ?0 i" Z2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9 r. Q0 i' ~6 u$ I3 I2 s+ k3 s26.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W" g# ~7 o# C: V

- N5 b3 J6 i4 V! J! ]# T2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5 O) F+ _( L" Q  x5 a
28.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3 B. I7 t$ N9 M2 B. v9 _* u

7 k) t  S* K4 n. h, h9 C0 X" P29.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4 V. o0 C# y! t% f2 Q6 q30.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 Y% U, U, i# _+ B9 ^( l1 @7 [- S8 C, t/ R+ E
3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 b; i! M( w9 t0 u& V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16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7】+ o! [/ z* }% J7 P/ N
: a: b- Q3 z$ T% a9 @! [
3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0 ?2 H  b* g: M

% c! m/ t: b+ p. w3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 Q) o. p0 G/ e8 C6 _$ s- w. H7 L$ D6 X. u4 N: |
35.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 r, i- `5 z% w" X0 g0 r0 z  H
& V# i0 ~* d6 e: K0 c+ B36.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5 j/ \/ P* f3 ?

9 H9 l: c$ L( Q! N& t2 e37.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5 d& M$ I3 S9 k; m
3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
, f# L- p( D: W9 h/ W. F
% `1 X  v7 `4 X- C- b3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q) A  i7 l6 k8 H

: }- b' O4 a- L/ K) x9 S# h40.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
1 ?5 I: |8 |% f# z# l4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 R& N- }1 Y8 W. z4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5 V0 C2 B2 _- H+ P; v& s
3 H. }% R1 q( R; d5 t: g& k3 Y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19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8】
9 o/ m5 z! x; k6 ]5 H5 h! C0 K % Z5 d2 z  j  _0 F5 |+ s
4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 k( L+ e3 m  ?  G  X
; B7 B( f$ x% i44.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
: p9 ^1 }" {* D) \" z: B$ v& o: ~  C" Y/ J; c8 h
45.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7 p, c5 s1 O  j

* l/ R0 L" p* P# v# x46.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 r. r% c6 V! t! b. q; A( o' ]. a0 |( |9 v2 y0 A! ]% J: N
47.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3 G" }! U0 X. K/ J
$ S" Y* W5 o8 L8 \: m- U# [48. 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 E2 c  E/ M% G! J8 V' }, P49.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8 ~: }# h0 |+ E

! C3 q- p3 Z/ T1 X6 G# U5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Z" J) |. x8 L4 t  }

$ W- Y* _9 v' j% C+ N, ?. s6 i51.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7 p  J; F4 b2 o* r
7 Q5 w+ F4 z* J  V52.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20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9】
- t4 y6 [; G3 A4 } 9 y' K/ ]2 a) H% E
53.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 ~% y2 w0 H4 Q2 U- h+ z; a7 |! k7 w
54.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6 O. A6 z3 ~1 z5 b% s2 n7 Z, l1 m! ~2 I; a" ]- W4 S
55.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 q* ~$ a! l3 Z4 I  ?0 F
1 s3 }( N: U2 w56.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 X! U+ S5 i) I" {+ [( v' S3 k
57.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
1 ^- e3 v4 I1 Z: E7 b+ {58.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  g$ N7 r& ^1 ]- e' w( Q
1 K& o1 ~; W6 w1 S2 n: |# A( I; C
59.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0 @2 S, a  p" X" p- r
4 ?/ f1 Q) U2 U
60.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0 X* w- y# Y  S* L
. R& ]4 H1 S- @. \% z8 T
61.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M9 U8 @$ B* o0 @# z
5 u* l5 [& f  P' l( }! X9 e
6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10】0 t& h6 C9 q) R& k" j* ?
: X% D* u* \. ^, K
1.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K# j! d2 V9 B7 k* H
9 l5 Q; S8 j0 w6 t& S" ]! R
2. 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8 g2 h/ O+ B  e& E9 B

( [( ^- e& F4 I* U3.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 J0 C' z9 J5 i& E5 ?) i
/ f. X8 s; Y/ [: z( l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 p- x3 F: u1 _8 I7 A1 \
     5.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 l9 g% V3 u- R% ?# e0 M
5 k7 b9 x" t9 _% K1 H  K" O, z6.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 T8 N0 {# D" w' q     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 _9 m4 i8 c0 j. n
8 G7 {/ L, j+ J; D( O* P1 c/ j! P 8.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 B. |% c2 y( K3 H
' N& D( J  j% p+ \6 t9.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 e" L2 M/ z* C# ]  T6 |1 j5 G* `5 |& `( y
10.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30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11】
7 E" D0 p7 q7 f$ n 0 a, V" |5 w6 S/ u6 N3 ?, f
1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f/ v; s& I! e  o; o4 V1 S, Y0 [5 C" ]' Y  z( {
1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 W' A8 \- o0 p& B  o' s5 [6 L$ M+ O4 F
1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8 f6 s# n1 \3 P  \! A6 v

, w9 @5 I; K5 V- h1 \% h14.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4 |! H  U+ i4 O. u
     15.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
6 s5 X4 {6 V! |2 U+ ]! b; S     16.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n* @( K, k) F7 [  t6 V1 [% p

( }& t7 S9 n! [5 {" x! e  e. W1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 o& V8 i( P- |0 z% c: L) C* B, }5 M
  q* t( W" M* n0 ?, h9 |9 {
18.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下》2 @" m1 t* a" }0 ]$ e* Q
# @: m- J$ {( L0 k" `' O3 ]  K. X
19.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x  N. p1 j) U5 d9 J

7 l" [( y% j% |2 o20.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32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12】
. S, E3 f, ~3 k" _! M
# ~: e5 G- q* f2 v21.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6 Y7 w+ n+ o5 G$ m9 \0 c) N
6 n$ E/ ^1 Z6 h4 e7 ?; U8 i* K% |
2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z8 _9 ^0 \0 a& ?2 Z
) K6 o9 S/ e" ]+ D/ V+ g: j
23.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 S; q4 t: c) K# M- x  I- }3 G    24.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 f# W! e: u- \+ }     25.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 r  j1 \% o' R% e1 w$ }; L1 C8 A  s

& z( l# |; {5 N: R9 ?, V26.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B- I- B6 c) k  Q' v
! G- p* y8 _# T1 x( N  b0 x
27.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D# ?& ^. ~9 w1 Z$ f7 e) d: q* u
" P; z0 a' o$ w: J1 H! {
28.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33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名句13】
: _) W! M4 ^) r" o, T! L
: t$ o  T3 f$ S29.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i" n) i! I! \- \1 h
$ I7 W. t4 L0 L* S
3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N1 r1 O/ ]2 G2 p
9 m( s: @& }2 A
31.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 S5 v9 Z6 k- C4 A2 e2 s
- W& a6 h( x; P32.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孟子·尽心下》
/ y; N% ~/ m2 r* G. V3 E6 p0 p0 w3 E/ {: M) ?# q
3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7 P# ]; c" w% u: ^9 }* x! [

' m/ K1 z3 W( B) o* y8 ?4 ~( {34.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5 |3 \  ?2 v  M2 }  P8 o1 V

& N7 M* T. l5 l35.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c, C, [+ k# R  l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2-23 03:38 , Processed in 0.53147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