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双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國學天地】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22:38 | 只看该作者
礼记        经解第二十六
8 A) m5 G6 {8 H  [" u9 c  孔子曰:
/ q& W1 i8 P+ q$ G' K) C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5 f( s: }: @: G5 p. [* U* _
    温柔敦厚,诗教也。
3 f+ |: g- ?. p$ U# o" a...$ f  a+ n% k, X* d& p& L
文苑 发表于 2011-3-28 00:30

% P4 v- \4 v# m  b% p7 C2 q
( R4 _: C! R" A: {6 ]0 J7 T
6 }) B) V! v9 [; i7 J# N  O    文苑老师客气了,对于国学略知皮毛,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学而缺失了的中国文化,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1-3-28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2# 双鱼 8 g+ F( q  N3 x

; Y0 Y3 I1 h4 \1 W8 O/ q5 b) M) L
. e: X9 l( A4 V, E# Q    版主说的很对!您在冬泳网上开辟的国学天地就是很好的现身说法!所以我用孔老夫子的话说您:“其为人也”。让我了解了您和您的学识!感谢双鱼版主!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2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1-3-29 10:07 编辑
$ g) L7 I- c: u; N  X5 t# E: w* \: ^5 n0 ^4 k. o! G( X  e0 o% x

浩瀚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经典著作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其思想智慧成为了传之千古的结晶。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学国学,魅在领悟,工在体味,效在吸纳。读国学经典,能助今人修身怡心,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境界;品国学经典,能让今人以圣人为师,汲取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哲理。

让我们一起来品迭它之精髓吧!

愿大家在这片园地能感悟国学的魅力,读有所悟、学有所得,收获人生的财富。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2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15 | 只看该作者
   出於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赏析】突出于所属的类,超拔于所属的群,自从有人类以来,还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17 | 只看该作者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

  【赏析】子贡说:“学习而不知满足,是明智;教育而不知疲倦,是仁爱”。

点评

这  发表于 2016-12-12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22 | 只看该作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赏析】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小孩。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2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24 | 只看该作者
     以五十步笑百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赏析】逃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前者)只不过还没跑到一百步,但也是逃跑啊。


) C& W5 u/ g$ C6 o
3 f: D+ F7 e: _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27 | 只看该作者
    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庄子杂篇·天下》

   【赏析】以仁来施行恩惠,以义来建立条理,以礼来规范行动,以乐来调和性情,表现温和仁慈,称为君子。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29 | 只看该作者
7 i+ \3 `2 ?6 j) Q
3 V. |9 F  e& M; ^. p
   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庄子杂篇·天下》)

   【赏析】君子不求苛刻计较,不使自己为外物所役。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33 | 只看该作者
    礼者,谨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礼论篇》

   【赏析】礼,对于生死之事的办理最为慎重。活着,是生命的开始;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生与死都能按照礼处理得十分妥善,人道就全了。所以君子敬畏生命而慎重对待死亡,态度如一,这就是礼义文理了。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58 | 只看该作者
   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荀子·礼论篇》

  【赏析】厚重的德行,是积累礼仪所致;君子博大的精神,是处处遵循礼仪所致;君子高尚的品德,是推崇礼的结果;君子能够明察,是因为完全做到了礼的要求。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00 | 只看该作者
    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篇》

   【赏析】礼,上是用来祭祀天的,下是用来祭祀地的,也是表示对祖先和君师的尊重,这是礼仪的三个根本。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04 | 只看该作者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荀子·正论篇》3 R9 F4 E# Z; i  W1 Z1 \; W0 q

  【赏析】浅的东西不足以测量深的东西,愚昧的人不足以与智慧的人相谋,坏井里青蛙无法和它谈论遨游东海的乐趣。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06 | 只看该作者
/ G3 J( ?- @4 i: m. s1 R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天论篇》

  【赏析】君子尊重自己的努力,而不羡慕那些由上天决定的事;小人放弃了自己的努力,而羡慕由上天决定的事情。所以君子日益精进,小人每日退步。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09 | 只看该作者

! i: F: F9 V; X! Q: F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荀子·天论篇》

   【赏析】万物都得其(天)调和以生,都得其长养以成,看不见它化生万物的痕迹,只见到它的功效,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妙啊。人们都看得见大自然所生成的万物,却不知道它生成万物的那种无形过程,这就是称其为天的原因。天道难测,所以只有圣人才知道只尽人事,而不费力气去寻求了解天的道理。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12 | 只看该作者
; a/ n. g. p. U0 p$ B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赏析】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讲究义气,所以人在天下万物中最为尊贵。人的力气不如牛大,奔跑不如马快,但牛、马却被人役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能结成社会群体,而它们不能。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1:14 | 只看该作者
   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荀子·王制篇》

  【赏析】仁德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人不亲近他。道义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人不尊重他。威严高于天下,所以天下没有谁敢与其为敌。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1-4-2 09:30 | 只看该作者
[b]走进《国学天地》,使我回到那快乐的童年。真是温故更知新啊!现在我开始年轻、聪明、活耀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1-4-5 18:57 | 只看该作者
   双鱼,你好!我已经把你这个帖子转载到我专区了。 & l8 {( H+ A/ U

* d) b1 L% G! k$ y   
. G( @, ]" t8 l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S' Y5 i+ `& u+ y1 z3 g, N; D- `   

3 r- r; t& [5 y$ z+ m& S   [译文]孔子说:
; ?$ W& t1 s1 m3 M0 Q: I$ |% {" c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1 w: M2 S( z$ a" c" k* p- `5 ]
  《中国冬泳网》论坛之所以有那么多朋友积极参加,也正因为此。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1-4-5 22: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收藏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5 22:26 , Processed in 0.05434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