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豹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学游泳技巧[转帖]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2 编辑
5 S0 U. W" |* u/ P) k- u+ ?8 s- G6 f; K! z! @) r& u# U, |1 b6 y
蛙泳技法练习12:蛙泳划水与蝶泳打腿: v" H* f2 i, z+ }. z( A( \/ O
8 a8 F. y9 ]$ O
' g- j( `2 {% D; ~; ^: ?
: l$ t: e# ^. g
4 p) G" V7 E0 z) i% N7 t+ H  L/ s0 Z
6 [( l8 i6 |& I

1 K% l7 L9 l7 t1 I4 A: E
练习目的
2 U9 J7 S1 G9 V" V3 A& M! o, O3 o, @
结合蛙泳和蝶泳动作的特点练习波浪式蛙泳的躯干动作。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适应这种波浪式蛙泳动作,虽然这个练习不是关键练习,但根据运动员的不同特点,这个练习可能对许多人是非常有效的。  O0 _% y/ P. ~! A/ o! Y/ ~) S
! |" N! _- T4 P; ~
动作方法

# l" O9 n( h, n1 c# I4 B  t" I7 A" B; m# B( d: ?) I5 @1 S
1.戴脚蹼,先俯卧成流线型做蝶泳打水,然后做一次蛙泳划水动作,并在划水时吸气。- T5 V4 M* J$ {9 t/ _# K
2.在向前伸臂时将臀部向上拉起,然后做一次蛙泳划水动作,并在划水时吸气。8 ~9 L* |" d4 q% H6 \8 w2 n+ ~& A) i
3.在向前伸臂时将臀部向上拉起,然后做向下的蝶泳打水。手臂一定要尽量向前伸展。打水后再做下一次划水,然后重复练习。* Q1 x0 n0 Q9 v( K! ?( T/ N7 o
4.根据运动员蝶泳打水的熟练程度决定动作的节奏。如果躯干波浪式动作非常熟练,可以用很快的节奏进行。0 `" D+ S5 A6 F% D; K( M; M) ?+ ~9 C
/ N' |/ C8 D, m- Y% j0 I/ u
动作要点
- L0 J; @. D- u2 d" y
$ p. T/ }3 m6 G9 T8 [/ h- M
手臂充分向前伸展。
2 Y$ N4 l- n" W0 L+ }每次打水时臀部和腿要升到较高的位置。
& @+ d6 I# t- a: i0 M保持快速打水。
/ J6 k: G, Z; U& E2 v* d$ a尽量保持较高的身体位置,避免身体下沉

1 Z% c- q- R( ^% B
/ A7 y* T7 ]6 k$ h% m练习提示4 f+ r; d! D/ M7 p7 I! s/ _# q
5 L$ C; i3 @  W% r
为获得良好的节奏感,可以每两次或3次划水吸气1次。% q2 r3 R3 J, d+ |9 q1 U! h%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2 编辑
. R% T) Y5 }4 \9 M- G: q7 ?7 t) u+ a4 b7 u; Y
划手篇

* b  K/ g3 j* K( b& f( @蛙泳的技术形式和风格是最为多样化的,几乎有多少蛙泳教练,就有多少种技术风格。但是,优秀的蛙泳运动员的技术都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
' J1 D* l9 d! B/ D( p% f8 ^2 ~5 ?0 U% s9 A7 i- m$ i
优秀蛙泳运动员的技术有下列特征:
4 ]& n9 ^9 V' L# ]6 X
* W" B+ D6 f: B( N$ F0 s每个动作周期中身体有一定时间的滑行过程,滑行时身体呈流线型姿势,充分伸展,并以最高效率前进。: i0 V! G# X% d, F8 a' k
划水的过程包括向外划水、向内划水和向前伸臂,从划水开始动作逐渐加速,在手臂前伸成流线型之前没有任何停顿。
7 n5 ^' K/ D+ G* M9 H游进过程中髋关节始终保持在较高的位置。" f' U1 ?4 H1 O: `
以强有力的夹水和脚的鞭状夹水结束蹬水动作。5 Z1 \- L8 x/ i5 q$ p$ ^" [
控制好头的姿势,下颌始终收紧。) O% R9 Y3 @; S* Y' x' k8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3 编辑 1 K8 L! B  e6 ^
4 G9 S- z: ]" l1 S- o, U+ f
到边、转身篇
转身、到边
; ]" _. o8 l" V1 ]  Z) N1 C) z  f9 Y/ B2 l8 O
竞技游泳有7种转身技术,其中的4种需要双手同时触壁,然后转身进行后面的比赛。由于技术比较复杂,许多游泳者难以流畅地完成转身动作。要快速高效地完成这些转身动作,需要一些专门的技巧。当掌握了一些特定的细节,并改进错误后,转身技术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这里介绍了有效进行这些转身的基本技术,并逐一提供了练习方法。
$ f: j: P0 _4 O
7 ?' K* q; X3 J( l, A( D: E! B1 A这些练习的重点是:6 K5 l" ^' L' I9 G4 ]
快速触壁和快速离开池壁。. |7 H: L  d8 ^( @) T
按正确的步骤和顺序完成快速转身。
' r; G5 S" ^  }7 k3 n7 I. I蹬离池壁后保持流线型身体姿势。
6 L" I: [$ M- [- D$ A, ]5 `以流线型姿势触壁或触板(自动计时触板)。; O* g6 [6 t5 @

! p) ?6 Z" i$ ]% Q/ d仰泳转蛙泳技术,这是唯一的只需要单手触壁的转身。虽然这种转身可以有不同的完成方式,但这里介绍了基本的技术。只要掌握了这种方式,可以考虑学习其他更高级的方式。
9 G5 b7 \/ J/ N7 k# P# C. g
0 a( a$ ~/ d" x9 {: {% |! F& p5 u( P这部分包括以下11个技法练习:
% l* c& K- a7 A! h# y1 @$ G& \, b/ h1 t5 B* w9 k& A! B
双手触壁转身- J3 L6 n2 ?& Y8 `* u; _
蛙泳到边" T. t, m& _1 _0 g
蛙泳长划臂
1 G9 {1 B: S' @蛙泳转身
/ d/ ]. f( z* o) C
蝶泳到边* u& M3 T( b7 z# s/ z1 x
蝶泳起游
) u- n( q% Q! T( X1 t蝶泳转身. Q- E; v' S. c8 M. @1 y  V- b
蝶泳转仰泳: S" ~0 C/ w' h2 e2 n4 {9 I  B
仰泳转蛙泳& a: L0 |" A- j$ T
蛙泳转自由泳, W4 q) S0 S/ ~! N. ^
自由泳到边$ S/ |- y8 S/ |# p, Q
5 O: _3 d5 J. j1 w
注:这里仅介绍与蛙泳相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4 编辑
# ]* N4 Q. _& ?3 i
9 \# K1 G/ H! ~4 b% K
蛙泳技法练习13:双手触壁转身2 v. o& F% o& q6 b% \2 j' l

* i1 l0 J+ v, N/ w0 s. ]" h0 ?
* z. @& E0 o7 J7 H) U8 L
5 u# R7 ?) L/ q: H$ ]  s& m4 o9 _# |3 ]7 ^
: \% n& u- c+ h: k/ [* b

6 W7 F0 d. T0 i6 J- n
* e5 f' E9 }6 n
练习目的
) }% T) o9 `( Y
3 M4 a0 f* A& [$ r4 ?
理解双手转身的基本技术要求。这个练习适用于4种转身:蝶泳转蝶泳、蝶泳转仰泳、蝶泳蛙泳转蛙泳和蛙泳转自由泳。+ v* o; G. h* H. F! |

( O8 @& d! ?+ j+ q( l$ h动作方法$ U7 o0 {/ {) X  |! L
: A. I# f2 T9 o/ b  w* b  m; o0 o
这4种转身都要求双手同时触壁后,身体应向前侧面略转动。两手绝对不能同时离开池壁,应分两步使两手离开池壁。先离开的手在水下移动,后离开的手从空中摆动。按以下步骤进行:$ |  L& [. N" Q' E

7 k; c$ q- s8 h1.两手同时触壁,将两膝收到胸下,两脚触壁。
$ c/ ^! H6 Q% s2.一臂从池壁沿弧线移到体侧,同侧肩向后转动。  j) A7 a7 R' R9 X: D; F& D
3.将头摆入水中。& \0 L$ H0 ~+ A0 T
4.另一臂从头上摆入水中,使两手会合。7 f* W3 }2 V% I0 m" L3 W( F) O. t
5.从水下蹬壁,身体成流线型。
% d. v3 I2 Q1 q5 `4 G; H/ |/ _- B1 }; V1 B$ ^/ V# B* X6 n
动作要点# |8 J- j+ S; a* [( T3 A0 ^% N" m; q
/ X3 u3 J/ i  G7 Y- Y- ^# Q
按顺序慢慢练习。
& R( k$ Z8 `* ?3 C在蝶泳转仰泳时,将手臂直接从头上向后摆动。在其他的转身中,手臂主要向一侧从脸前摆动,类似自由泳的空中移臂。% e* n! a  W, S. h% Q
记住下面的动作顺序:触壁、转动、水下移动一臂、摆动另一臂、蹬壁。
* x  z* B- G( F  }- e: i! ]

, H" S* e, [6 v练习提示
0 {! q" ]/ u/ ], c+ Y5 ~: }8 Y
( [+ H% B, R+ A9 a$ @. ?0 E# ]- H在加速转动时,尽快使转身方向的同侧手离开池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4 编辑
# i1 N; f+ C) P8 I5 F6 r* `8 W5 D2 [2 C% p& N7 e

" ]& p1 _4 N* F4 V# K) @* u" j) V; [+ Z2 u" P" B; @/ n6 m4 d. r

4 C5 p8 r7 G3 U, {; e- n$ l
. O; k+ y, R/ B# v. r2 S  t, S0 g4 ]+ S# V! U7 A
* `" g6 h3 p, |9 p) P
* P2 i* S8 T) m3 x* V+ K. Q" n% |6 M
6 R( B) j# |4 F7 j
" Z) [- a6 d9 M  E6 m' F6 {$ H# V
蛙泳技法练习14:蛙泳到边
& |! h9 |: C. _
& o+ O9 }0 G! v4 X( n6 S- h
0 }7 y+ K2 }( h( g5 i
/ f4 {+ x/ u& q1 N% {8 r& T, M! X" Z/ V% ?7 h
4 _, v$ X. l$ y2 N* E0 K* A
4 s/ ~' p3 E3 T7 j2 f5 B$ u. r0 J
练习目的
5 ?" j9 x  ^8 L
8 z0 n$ _5 i) r5 Q0 P掌握正确的蛙泳到边触壁技术。
, m& r  M9 L+ |, `# y+ P5 L* f8 N  c5 q. \& `( ^! Y' j3 z8 K
动作方法0 E. W5 r1 W' Z4 Q: b: g

$ b: N/ o' E+ z1 n; a运动员在游近池壁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减小动作幅度,增加动作次数。正确的方法是采用较少的动作次数和强有力的蹬水滑行到边。8 j" p' {' k8 e5 b+ Q5 B5 Q7 ~7 S
" N. A7 \& T4 b
1.从距离池边10~12码的处全速向池壁游蛙泳。当到达标志线时,尽量用较少的动作次数到边。
, v2 u8 l( j. U2.在最后一次划水动作时,手臂充分向前伸展成流线型,蹬水并滑行到边。
& y9 J7 V! x9 O+ C2 M3.即将到边时低头成流线型,指尖从水下触壁.  y8 B4 W9 b: N) f! T
4.记住两手必须同时触壁,否则即为犯规,在比赛种可能被取消资格.+ H' u) w( }! J) i+ F
0 v3 f" X+ l8 j, W+ `0 u4 M, L
动作要点
7 n1 K1 n1 A3 x+ l; E; Q2 E. N- D# \& o) V( J  {
成流线型姿势到边.
* A5 }, T% T! f' Z0 u$ s1 A1 R从水下触壁

  i, h. G% C0 w/ b! O
( R( H  @' k) ^7 N练习提示8 A/ G4 H& X: i4 \, {. Z
, u8 K6 D( R, O1 A# [8 I' g
练习在水下两臂前伸成流线型并蹬蛙泳腿,看看每次蹬水能滑行多远.
' D1 X* I( n3 |从5~10码处练习水下蹬水到边,体会每次蹬水能前进多远.
! D% ?7 l9 C7 [2 D8 z

1 [  o! R0 p; q& Y3 \$ D/ D$ e# I2 d  c3 O/ a" u/ \  A

. |( d2 Y0 j0 j5 o* L2 r&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5 编辑 + ~& J% |" \6 P2 G  m/ A- m% [1 o
  J* d: |6 `1 \: x' }4 G
蛙泳技法练习15:蛙泳长划臂1 m9 r5 P7 Z% t. t5 K0 A4 O0 d# |6 b) G

9 [/ j+ ]8 ?# l+ i  g+ W / ?8 @; a7 Z0 w

, B( i$ d# z+ v2 K% j1 ?: }& I: C. T7 h( W
# m& ~' n& o0 D! y

" R$ l5 W1 ]* }& z练习目的
, m% G+ w# c' z8 g4 [1 A  w" a" p
( Y4 N3 |! t% a' y8 Z& d掌握出发和转身后正确的蛙泳长划臂技术。这个练习指出了好的配合时机和顺序的常规方法。好的长划臂技术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占得先机。  h" e# X1 \7 \8 |% c" m
$ Y0 a: t: X, y0 t8 h' v& Y
动作方法$ r4 E* U) E* J

, x! S! Y* x6 O' D3 m6 |* o6 x1.俯卧从水下蹬离池壁,身体成流线型,脸向下目视池底。保持这个姿势数3下。( G2 y; ^( C/ b
2.两臂向后划水,直到两手划到大腿处,膝关节上面。划水要深,手指向下。划水结束后保持这个姿势数两下,脸仍然朝下。
7 Y1 [8 c) s( V0 H4 e# Y3.两手向腹部前移,开始收腿,为蹬水做准备。" E3 Q( c( q: k1 F( T
4.两腿蹬夹水,手臂向前伸展成流线型。. i6 P9 l( Y0 z- S
5.保持流线型姿势数1下。
4 D/ z/ ^+ D) s) |' f$ E% E  E6.开始游蛙泳动作。
" U9 \  w4 c1 ~( Z7 U6 i
# W5 f8 l* Y, u1 Q3 k$ ^( H: b
动作要点
, M5 y! {6 g8 m, b1 I

$ z0 Z6 M; E: J% N$ b9 x记住滑行时分别数3下、两下和1下。( K" D1 _! x7 R. E3 N8 I: }
练习所有的步骤。
' E9 w$ _# v1 m" q6 K' U' U' c在水下的深度要保持稳定
. K1 T4 ?! u6 _" d  x

( m7 g" y) G* B) P# q7 m4 b$ w练习提示5 e8 P, w9 w+ S% w$ |& l$ T+ d, c
& _8 o7 f7 b; F9 a' |
这个练习有很多步骤,一次增加一个步骤。
. c7 _+ F1 Z3 l! l0 R. c3 Z$ `1 }动作熟练后,观察自己长划臂滑行的远度。
7 X% k" H( A1 i7 y) h  G6 F' J5 }3 l8 ?- E7 t: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23 | 只看该作者

4 y) t3 B1 Q  ^: Q9 j# i: b
' S% f( F9 P5 s2 Y1 }+ Q! k  u7 X, x4 Q, @2 E; C5 X
8 p5 [' `0 P, P6 z" t6 Z! t" K
# B/ s( m$ R6 \; D

" l) Q; |& c! E5 [+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5 编辑   a( D/ E9 P3 _9 _) C- F

5 w+ B, l. ?; s3 `
蛙泳技法练习16:蛙泳转身
/ b6 j4 k& M  h' r5 o# e1 ?) T2 c9 \( o- g% f
- G; R4 H, C& M8 ]
5 _1 ]0 z. Y9 `4 K' f

. @6 M4 |  n, M, {0 y/ Y0 D
$ f0 W- p) ^& R; z& I
. k1 d9 @* J/ Q1 z; F. N( G8 S练习目的
( C, `) p4 Y% x7 [% b+ `( _! y1 f. \) v1 _3 J) Z/ _- i
掌握正确的蛙泳转身技术。要将下面3个步骤结合起来:游近池壁、转身和长划臂。
/ ~, o1 g3 V) Y/ {' r
# e( @/ N, K( ]  }; B1 M1 O动作方法:$ N  \3 F7 `/ `7 ^" `9 k8 U( w( }7 k: c
7 m+ z+ V) J* k+ C' E# ]; h
1.用蛙泳游近池壁。
7 x  Z% G) @  O) L2.与终点触壁不同,转身触壁时两手互相靠近。. E- q0 P5 x7 ]2 w( d
3.进行转身,记住动作顺序:触壁、转动、水下移动一臂、摆动另一臂、蹬离。
1 Z9 o- {( `# t& K; Q* d4.保持流线型姿势数3下,然后进行后面的长划臂动作。
% R# w- N, G5 Q: {+ d6 [9 A- N: c% ]
- \; Y3 \# j. T$ |! \动作要点
& `' S1 ~; E" l4 t; p+ J3 x, c( f! I: L. s% R
转身时头保持在较低的位置。7 [8 b& S1 j  [
在做长划臂之前确保肩部成水平姿势,否则即为犯规。
/ _2 m6 _2 W/ U

6 |& O/ j2 k8 k' n, j练习提示) [% l5 @# s% a, |' Y

) H) Z2 O6 r9 D) ^# y9 @" X触壁时尽量用最快的速度收腿,这样能够加快转身速度。. Z7 x% l0 ~! A# A9 A4 ]* S6 O

5 h0 e1 I7 Z# G4 o: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6 编辑 $ G, f9 S- I& @' L4 V

0 }9 Q, r% x/ L# |2 U出发篇
蛙泳技法练习17:蛙泳出发5 ?' Q( G+ L/ j( M- ~

4 @( R6 x7 h. {
5 V/ ^! |: g9 q. \1 I: ?% J! Q+ @% m. x1 \

' M0 u& b% j9 D  j' `/ b
! E  }$ q2 r1 Z: \2 y: ^! W' j3 e& j
练习目的
1 Z# \! k1 F! s$ |) w  ~: s在台上出发技术(另见自由泳版块)的基础上加常蛙泳长划臂和起游。. p- }- b3 `2 _& Y: T7 }

$ q% N% U  E" e( Q动作方法/ }4 `4 w" H. `7 j& c

9 s% }8 p6 i! ]+ R# f4 o7 f- n  p蛙泳出发的入水深度应最深。一般来讲,多数运动员的入水深度达到了约90厘米。
5 L' q2 [) g6 E. t( O1.弯腰成准备姿势,在平衡临界点保持稳定。
8 P( C1 Q4 |! d& W; [8 {5 y$ J2.在出发信号发出后,蹬离,经腾空入水。
! r4 f% r7 i+ r/ ~; |- K5 l7 e3.入水后,保持流线型姿势数3下,做长划臂。
. G! ?) ^7 A: a: i3 w8 J4.划水后保持这个姿势数两下。
- X- W8 f4 d/ s* J5.收腿、蹬水和伸臂,再数1下,然后开始蛙泳动作。; u1 e& T" f# E7 b0 s" g; u

+ ~# L# G- X- }* X8 L$ \' I7 R动作要点" T& l' V- |9 c  U

+ b: a! S5 ?0 i; t) c) T5 P
入水时身体成良好的流线型。
! l$ F0 G9 Y5 Y- B6 G* [4 x控制长划臂的滑行时间,不要急躁。

& x7 _8 I- q% {- s; E# _( \
* ^" J) q; i$ y' ]' K6 u/ p+ [练习提示  d' Y- Z- R/ X" T3 f
, L3 t1 Y* H& N, x3 _
看看出发后到身体出水能有多远的距离。然后请他人帮助计时,看经过练习后能用多快的速度达到相同的距离。
1 \9 g; l4 c7 h#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6 编辑
6 g7 @' n' v0 y; G; u7 M1 v2 n  j" }% x: n1 @, m
蛙泳技法练习到此, 仅作为参考, 不妥之处请版主及大家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7 编辑 % O! U- y$ A# m

" _8 h$ Y/ D# B6 V3 ?' I9 q+ B) I陆上训练 -- 徒手与垫上力量练习

陆上训练 -- 徒手与垫上力量练习


% e' C( F! V, J6 g1 g* R% q. R2 o' w) Z% a6 `; X

4 d- s/ W+ A) `% Q3 G& B   游泳运动员非常重视陆上辅助训练。有一些游泳运动员所需要的素质,例如力量、灵敏协调和柔韧素质,很难在水中得到直接有效地训练,因此需要进行一些陆上辅助训练。许多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每年用于陆上训练的时间长达300小时以上。根据游泳运动的特点,陆上辅助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发展游泳所需要的力量、柔韧协调性和灵敏性。) r* x: D# |1 p- K% r) o6 |& T+ [

; t1 O  h7 v' V# B- y- M5 A1 h' g  这里主要介绍徒手练习和垫上腰、腹、背肌力量练习。2 p8 ~7 e, F* X0 n( _  W: N1 s

% B! l1 U6 G2 s& C" m' b9 g  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训练水平有选择地进行练习; v; u( [9 X8 a) E- Z7 E
, K5 U8 c5 y5 Y4 n' p
(一) 徒手练习和垫上力量练习的作用9 h7 M: x4 e4 {0 G  V: `" }
7 R0 g" z/ S  t- o& _  v
     徒手练习和垫上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肌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大腰、腹、背等全身肌肉的力量,从而达到改善和提高游泳技术,增大肢体动作的推进力,提高动作效率的目的。
& u& c6 ^7 y5 F4 ?8 F! `% r. n4 ?4 w% W. A) Z3 ^# n4 {
   从本质上讲,游泳是受技术限制的项目。游泳是周期性、重复性运动项目中最复杂的一种,与其他重复性项目相比,游泳需要动用的肌肉群更多,动作幅度更大,配合要求更加准确协调,流畅、高效的游泳技术需要有极高的协调能力。而且,由于游泳的动作和身体姿势与正常情况不同,因此对身体平衡和肌肉精细感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X0 Q" t- X" v& _
  o5 ^% p* T' N$ Y
     协调和配合能力的提高应与全身力量练习结合进行,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增大游泳时的推进力,还能够使全身肌肉系统达到平衡,避免伤害事故。
/ p( j( d- `- R. D
. I) E9 b* D; i" G(二) 徒手练习和垫上力量练习的方法4 D4 y4 ?$ A! G8 t

; m2 k) E8 T$ b8 B# s, g     徒手练习和垫上力量练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x% R5 n2 B. p& [2 q2 Y
/ l) p& j$ a2 w! s3 G
     利用自身体重进行练习,例如俯卧撑、立卧撑等,练习者需要克服自身的体重,达到提高肌肉力量的目的。在游泳专项训练中,做模仿练习显得较为困难,因为复杂的划水曲线不太好掌握,利用自身体重可以针对大肌肉群进行训练、改进速度和耐乳酸能力,还可以作为主要计划的辅助练习。
2 N! s- G& {- l) r* L. j( F% R- o5 e; ]2 m
    互助练习,例如仰卧起坐等练习,由同伴帮助练习者固定某一环节,以免影响练习效果。
, M3 Y. Y# S6 x) w* i, L; W7 Z4 t) ?4 H3 T# B
    业余体校的运动员训练时间有限,可以周末在家里练习。垫上练习在床上就可以进行,可由家长帮助练习。
$ H- q7 E0 Y0 y# a3 ]: l* o* m. J$ G
  E. s6 N0 ]1 y- C6 V5 O$ I2 ](三) 徒手练习和垫上力量练习需注意的问题
% r" f5 R6 m' U  H( Y+ X1 N
. F, h& u) k6 [. E; m     在游泳中,耐力(以有氧供能为主)和无氧能力(速度耐力)是重要的。因此游泳专项力量的训练计划通常是由每组15次的最大强度练习组成。过多的无氧力量训练会破坏肌肉中的线粒体,从而削弱有氧能力。在练习时应注意:
# D% ?$ Y7 I4 `' h" Q
" I2 ~, @" s( u5 q" Y4 x每次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练习后应进行相应的肌肉牵拉。: t) Q# g( g( R: E/ Z3 C
7 E& w2 {# D- L* g: r( w
循序渐进。力量训练的计划应当从低水平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强度。为期可以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损伤。7 R" ~* p. i) V# e

$ I/ Y, z# x7 L新手每星期可练习1~2次,每个肌肉群2组,每组15~30次。7 J7 ?; I+ P8 `
- Q& H+ g3 X, U% b8 p' t! X) n) c8 }3 {
已适应的运动员:每星期2~3次,每个肌肉群4~6组,每组15~30次
, ]8 c- m7 \4 y6 @/ i3 S' W- @% o3 u+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7 编辑
* S0 c) L; B/ V8 J
. j! N/ a8 s! [) B
四)徒手练习和垫上力量练习的常用手段
9 k3 |% I+ P% g4 S' R& G$ @, a2 N

5 d4 {- ?3 D( H

1.立卧撑

" m' W' k) C- W& M3 t! A
3 t( ~; b5 s+ |  o3 Q! y2 I! x
目的:提高灵活性、协调性、身体控制能力,增进腹肌力量和弹跳力。
/ a+ ]( D7 Y5 Z! R8 K4 Y# q* M2 `6 Y) p0 G) o( O9 Y
预备时双手分开同肩宽,撑地,身体蹲伏。腿向后跳,身体俯卧,躯干、臀部成一直线。双腿跳回到蹲伏姿势,两脚尽量靠近两手。两臂向上摆动成流线型姿势,身体竖直向上跳起。双脚落回地面后,再用手撑地,蹲伏,做下一次动作。一般每组练习15~25次,每次4~8组。& d* x! t. I$ }
. B: M  w1 j$ R$ f1 n2 L& K

下载 (61 KB); O% A0 H$ |- V
2009-4-26 03:29
, G, l1 B- }; w% x; V; Z! F. Q6 J
4 @  p& O& J0 u- o* }* H5 ?
. K* `+ t$ R. h/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7 编辑 8 J1 H/ @7 i* K! L0 j! E; [8 W

, R1 p' V# c0 F5 E( Q; N/ I/ l$ Q

2. 蹲起

/ t& \4 }* {+ E* b4 j
9 H# D! n5 u$ O& v' q3 h
目的: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
4 n) v, t: }. J+ N9 ^1 Q1 T% V: I& g( x: x
预备时身体直立,两脚分开同肩宽,背手。身体下蹲后起立,尽量保持脊柱和腰部、颈部的稳定。一般每组练习15~25次,每次4~8组。
3 Z0 @  g# o9 B, v! N- @
/ b/ m; S+ H3 O: f! O" d; N6 ^4 B. [

下载 (33 KB)( ]* [, B$ _  l" F' j
2009-4-26 03:334 d( V: W! ~7 e0 ^% r, S. @+ w
  r" v4 |0 z5 C) w

% ^/ y5 }" {, L1 m0 \* O

) B, l4 X4 l  Y- M$ V/ N( ^* v
( Z& \1 V0 O# }3 I6 b; E3 C' B
, v1 b7 C/ N# w( V0 L; u# Y( l7 F+ l' q8 p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 @" Y* o) U  _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8 编辑
/ i( d! g  M+ F$ @7 g+ ~0 A7 d. }$ d( c- r) Z) l- U3 B

3. 蛙跳


  V8 }9 m( P" S+ k; w5 C3 K' N
$ z; L% j) _4 l
目的: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发展下肢力量。5 d: }. G6 a8 P2 V

, g9 r9 h) v0 {2 K! _/ C预备时两脚开立,向上跳起,腾空阶段两腿模仿蛙泳的收腿动作,小腿和脚外翻,用脚后跟碰两手。身体保持正直。一般每组练习15~25次,每次4~8组。& y; u( V; M' q: G1 i

  N) [- Y+ w9 H'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8 编辑
) }% d; O& ^) ^
* S% V7 T5 U' h  i: [* w  U

4.俯卧撑


3 ^) ?. m* T% P. U* p+ Y1 I! o' C/ u
5 Z. F& [/ c. z, W& R( B9 F    目的:发展上肢和躯干上部的力量,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d3 E3 P/ N2 P# S: ~6 e

" ]% u1 J# U, |9 G    俯卧撑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例如两手分开较宽,主要发展胸大肌,三角肌等肌肉的力量;两手分开同肩宽,肘关节紧贴体侧,主要发展肱三头肌等肌肉的力量。# ]/ n3 o. G: X

& y% f2 T* P+ }' M

下载 (32 KB)
/ S3 ]/ \' m  `3 H+ }" p! K4 s0 O2009-4-26 03:41
, N3 W2 T7 E4 Q+ D7 _( ?) x: L& r- {6 G" w
- k2 G* ]5 U, {  Q. N
' ?8 o6 T8 j, \# V9 B# f
- q7 {) @' e9 w" {: o
  练习还可以加大难度,例如一腿上举做俯卧撑;或撑起后拍掌;或边撑起身体边先前或向后移动等。5 R' ~. x/ N, G- N9 o( u
! y2 e* Q, U6 A* `& N! G8 ]

下载 (30 KB)
7 H6 S3 w" u8 U" S2009-4-26 03:411 F5 S7 R5 l, j: x+ L
+ I, u5 l& x7 Q# L1 ]7 ?

2 r; J  c" a% _: l# h$ Q/ X4 ?! D7 r. u& j" S% t
  U7 q, T3 [( [5 H; }# [: q6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49 编辑
" x. m3 J( P+ K' I" ?1 F! o& Q) x' K) z2 b/ ~

5. 仰卧起坐

$ @1 y- ~8 o) F8 W5 Y
1 o# q. R/ U+ {0 _  u- a
4 k3 f* {" B. K5 J; I
目的:发展腹部肌肉群的力量。
/ s1 n7 c/ v3 W; l! T) }0 [$ F1 r& {8 b2 e- A+ J5 ?
一人屈膝抱头躺在垫上,另一人压住其脚。练习者挺胸向上坐起,起至45~60度即可,然后缓慢趟回。为发展腹部斜肌的力量,坐起时可以侧身。
7 e. Q9 G* l) T+ c6 z5 ^# X/ _- f! M) M6 k4 v7 i1 }

下载 (46 KB)
+ {7 K" ^  f8 ^$ M  }4 ^2009-4-26 03:43
# u! [5 d4 F8 [  |4 Z5 D! M0 I+ X& O; H2 m" G5 m1 s, q9 P
) w3 J& g! k3 r9 D3 M

' `) B. e( @5 y: J! l- u) D3 j$ d) ~" r
( F3 W+ r# X3 q2 s为提高动作难度,可以将两腿屈膝翘起,上体起坐。
+ i, y, O) F& O" I; S% p' C4 c/ C; k7 J& g.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50 编辑 ! l& J# Z, j" }9 f' n/ D
( n/ _' L, e) g. j, n

6.侧卧和侧卧举腿

# H: b) ^5 f8 d9 I0 e& p

& ~/ X) f4 m" c- p+ |, V目的:发展体侧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 ^1 F. M  W2 P+ \& r+ o9 F2 i: |; }% |
在同伴的帮助下,练习者侧卧,抱头将上体抬高,再缓缓落回。或者侧卧。一臂前伸,另一臂叉腰。髋关节固定,双腿并拢伸直,向上举腿,腿尽量不要碰地。每组练习5~20次,每次练习4~8组。
4 F1 u) Y; I/ ?7 c. m$ r
, k! Y( ?& t+ @+ Z9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50 编辑
7 _4 B4 y1 z$ P* T, R5 s. `0 \
8 R0 B& a7 b6 B; A  _" A& \4 T! A/ M

7.两头起


& {0 X" Q- s6 l6 F! S% ?/ q: Z) e* G0 I# L1 l5 i* \
( {  h2 D1 N& g2 ^3 g
目的:发展腹部肌肉群的力量,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 M1 E  o8 D; L7 B: e8 S( v3 @5 Q0 Z4 b! e% a1 f
练习者仰卧,手臂在头前伸直,同时向上抬上体和下肢,身体折叠,两腿伸直,用手碰脚,然后再恢复到仰卧姿势。每组练习10~30次,每次练习4~8组。开始如果觉得难度大,可以屈膝做两头起。
+ t2 R9 G5 n' ]( s( {
6 d1 K& w) u, i# X5 z6 u  X% _% }( c

下载 (37 KB). j# M- p( r6 S% l7 g
2009-4-26 03:57& M4 r% \! X. P* @

4 M6 w, q( p' H0 Z/ a" u5 B
" ^" a3 W& T% p$ B% {! W- C8 O6 m8 c4 v; a6 K7 q& J. S+ P
5 {; P& r6 d3 ]
如果要发展腹部斜肌的力量,可以变换练习方式,用单手去碰对侧的脚,或屈膝抱头,用一侧的肘关节去碰对侧的膝关节。
- h; g4 a- O3 @. C6 z8 t3 I& e$ L9 H" i* j% L

下载 (28 KB): [5 O+ N4 u5 z5 v
2009-4-26 03:579 q. B  k( Z) v3 ]
5 b) Z; C9 x( Y9 h4 O. H: i: |

7 B0 F8 I& I- D+ J5 x, I5 {# v( T# Y9 B0 S6 C+ q
下载 (28 KB)
/ r* `6 G  J/ _# I2009-4-26 03:57
; A8 W1 ^- _* v- Z) T3 a& f+ n/ q$ ]. v; \8 L& D8 j6 w% p
7 Z  r9 m5 N# j8 U
/ g1 p' u. z" }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50 编辑 . J, m" X+ K  q, ]* f
' @: l' ~" m  k6 R1 X7 A

8.仰卧(侧卧)举腿

: V* b$ Q) @9 T5 D' g( m0 d% O0 D% F
, U6 o  ?( |, f  i6 A4 M. ~
目的:发展腹部、体侧和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4 e# J- |- D& f1 @1 ~% h: h1 L& W" P9 f* ^
; J0 _9 d- j# V$ g; l! n
仰(侧)卧举腿可以有多种练习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腿回落时速度要慢,有所控制。每次练习20~50次。每次4~8组。, T0 E( S# f5 Z" f# _

) [6 B1 o  q8 x

下载 (31 KB)9 d3 b+ U2 y. z2 u* K8 b6 Q) J
2009-4-26 04:018 j! m% ^  Q& P8 |& q: v" j
9 G6 j0 T! q, A' P* ]5 R) c
/ A- C( O1 q) @

4 w/ P1 O$ ]3 n! B7 k4 i3 S( f
* E; I# }* I* a7 n% H/ j-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豹哥 于 2010-4-28 20:50 编辑
5 m2 ^  M$ Q5 k* U& O; z/ {# l8 L2 k# n) S8 a. |

9.肩肘倒立


2 u& ~1 q- p$ y- R
4 Y; S" R  N8 X9 ^6 \+ A的:发展身体的控制和平衡能力$ x4 N8 T1 c% M

8 q  q/ e7 n/ X, I5 r4 ~用头、肩和肘支撑身体倒立,身体保持竖直。可以在练习间歇时作为恢复手段,每次倒立10~30秒。. c: V+ W: N) e+ M* [
- N, m0 F! W( \/ e1 K1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9-14 06:20 , Processed in 0.07408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