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561#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1:25 | 只看该作者

张大煜

2010-02-01 www.dlxww.com





张大煜(1905-1989)
  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催化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的创始人。
  江苏省江阴人,1905年2月15日生。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同年考取公费留德,在德累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讲师、教授、西南联大、交通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1949年任大连工学院教授、化工系主任、大连大学研究所(大连化物所的前身)副所长,1953年任所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77年调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在组建石油研究所和煤炭研究室,发展中国的能源研究工作,建立中国最早的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合成氨原料气新流程研制工作方面,均有开创性贡献;在大连化物所致力于催化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微观反应动力学和色谱四个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为大连化物所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2月20日在北京病逝。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2#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1:32 | 只看该作者







人物简介  
中国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06年1月15日生于江苏江阴,1989年2月20日卒于北京。1929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公费留德。1933年获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交通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大连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石油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顾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燃料化学学报》主编等职。曾倡办《催化学报》,是中国开创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早年从事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的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曾在云南宜良创办利滇化工厂从事褐煤低温干馏。50年代初在中国天然石油匮缺之时,组建起第一个石油研究所,开展对石油、页岩油和煤的加工工艺和化学基础研究。由他指导的合成油七碳馏分环化制甲苯和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三等奖。60年代组建了兰州石油研究所和山西煤炭研究所,促进了内地科学事业发展。领导催化、色谱、化学激光和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了中国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肥工业、高能燃料等方面的进步;组织领导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的研究开发,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科研与生产部门合作攻关的重要经验。还提出了表面键催化理论见解,推动了催化化学、化学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

  
张大煜,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从事胶体和表面化学以及人造燃油的研究;在大庆油田开发以后,组织了石油炼制、石油

化工、高能燃料、色谱、激光和化工过程的研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的研究基地,并为我国培育了几代研究人才。晚年仍关注石油工业有重要影响的强化采油中界面现象新领域的开拓。


人物经历
  

张大煜,字任宇,1906年2月15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县长泾镇。他从小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北洋大学(即天津大学),后转清华大学。1926年张大煜和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等校学生发起组成大地社,该社由翟凤阳负责,成员有葛春林、袁翰青、张大煜等十余人,他们经常探讨如何“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并多次参加学生运动,为清华脱离外交部管辖,从留美预备学校转为正式大学起到了一定作用。 1929年,张大煜于清华大学毕业,同年考取了公费留学德国和美国,他把留学美国的名额让给了同学,自己赴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学习胶体与表面化学,193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讲师、教授。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虽然自己曾经有很大的抱负和雄心,想用学得的知识和技能为祖国服务,但是当时政府只把科学当作点缀品,哪怕是很小一点研究工作也得不到支持,……。” 抗日战争爆发,张大煜从北平到长沙,又从长沙辗转到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学所研究员。从基础研究转向石油、煤炭方面的技术科学研究,以期为抗日胜利贡献力量,当时曾尝试过从植物油制造重要国防物资并开展了将煤炼制成汽油的方法。他利用云南丰产的褐煤,在昆明附近宜良滇越线上建立了一个从褐煤低温干馏提炼汽油的小型实验工厂(利滇化工厂),边实验边生产,历尽千辛万苦炼出了油。但在人力、物力、设备和经费等方面困难重重,终于被迫停办。张大煜“工业救国”的尝试遭到了挫折,但为他后来创建我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提供了最初的经验。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煜从昆明到上海,任交通大学教授兼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讲授工业化学和胶体化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还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留学回国十余载的经历,使他思想处于彷徨之中,他亲眼看到知识分子在旧中国不可能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1948年底经上海地下党负责人介绍毅然离开上海,绕道香港和朝鲜,于1949年初到达大连。 1949年大连大学创办初期,他任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同时担任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改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研究员、副所长。1952年该所划归中国科学院领导,并先后更名为工业化学研究所、石油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他一直担任所长。 50年代初期,张大煜紧密围绕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需要的重大课题开展工作,在我国天然石油资源尚未开发的情况下,他组织和发展了我国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页岩油加氢、汽油馏分环化制甲苯等研究,取得杰出成绩,有些成果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完成国民经济重大研究课题的同时,张大煜也很重视基础研究,50年代初期开始,他就致力于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担体研究,结合水煤气合成石油的钴催化剂和合成氨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逐步建立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并且提出了表面键理论的设想,并以此为指导,研制成功了合成氨新流程3个催化剂,超过了国内外同类催化剂的水平。通过实践,培养和建立起一支学科配套,有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催化科学队伍。 随着国家建设对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张大煜在研究所的布局和发展上,及时提出了建议。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先后于1958年和1960年从石油研究所抽调科技力量,建立了兰州石油研究所和太原煤炭化学研究所,他兼任这两个所的所长,为促进内地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62年,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改名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在担任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期间,跟踪国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向,及时提供最新信息。他查阅大量文献,经常到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他特别关心培养新生力量,对青年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水平,使研究室成为学术空气浓厚、工作勤奋的研究集体。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大煜遭到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抑郁成疾。但是,就在这样重重压力下,他仍多次要求开展磁场对化学反应影响的研究,不断提出建立催化剂库等发展催化科学的新建议,坚持为科学献身。 1977年,张大煜调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任顾问兼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顾问。他培植了严谨的优良学风,并为创建界面与光催化研究室,强化采油界面现象研究等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做出了贡献。 张大煜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谦虚和蔼,待人宽厚,善于发挥他人之长,深受同行们的崇敬,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在组织和发展我国的人造石油、石油炼制、催化科学、化肥工业、化学工程、色谱、激光和相应的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在胶体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催化剂研究、水煤气合成、表面化学研究等方面发表过学术论文30余篇。 张大煜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曾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 张大煜为我国科研事业、教育事业和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学和煤炭研究基地的创建与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中国科学院创建石油、煤炭研究基地
  
       张大煜在文章中回忆道:“我于1948年初由上海来到东北,解放区处处阳光普照,朝气蓬勃,顿觉心情舒畅,大有来之恨晚之感。当我看到鞍钢、抚顺工业规模巨大,工人兴高采烈地恢复生产时,心想这才是工业救国的处所和榜样。参观大连研究所时,见到很多设备及图书,真象我心目中的天堂,并对各种各样的高压设备爱慕不已。” 不久,他被聘为大连大学化工系主任兼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这个所始建于1908年,其前身为日本“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我东北资源进行调查和科研而设置的,盛时日本职工曾达600人,.中国工人100人(全部为体力劳动工人和勤杂工)。日本投降后,隶属中苏合营的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当时该所的研究方向混乱,1948年底到1949年初,苏方移交该所,隶属于大连大学,由屈伯川兼任所长。张大煜到所后,全力以赴地投入接收和改组工作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团结留用日本科研人员。这些专家如顾问丸泽常哉、燃料室的小田宪三、滨井专藏、窑业室的闵皓之、资料室的获原定司等,回日本后还一直为促进中日友好而奋斗。 1952年,该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农化室迁往长春综合研究所,窑业室迁往沈阳金属所)。1953年,在所长张大煜和燃料工业部的积极倡议下,成立了液体研究委员会,张大煜任主任委员,侯祥麟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有赵宗燠、张定一、刘放、顾敬心、曹本熹等,定期地对研究所的计划和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审查评议,这对加强研究所与生产部门的协作联系起了很大作用。1954年,工业化学研究所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同时成立“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由苏恒任书记,张大煜任所长兼煤炭室主任。 张大煜回忆当时情形说:“建国前在昆明宜良我曾研究褐煤炼油的方法,那油简直是一杯杯熬出来的……”抚今追昔,他感慨万千。当张大煜领导实力雄厚的队伍重新制订研究合成燃料油等课题规划时,他禁不住心潮澎湃.他认为选择石油化学作为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使之逐步形成我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的研究基地,方向是正确的。在我国天然石油资源尚未发现之前,合成燃料是急需的研究课题,因此他选择了页岩油高压加氢和水煤气合成人造石油两大研究课题。此外,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对于炸药的急需,选择了直链烷烃芳构化制甲苯的研究课题。由于全所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些研究课题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其中“七碳馏分芳烃化合成甲苯”以及“熔铁催化剂用于流化床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曾获1956年国家科学三等奖。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为石油工业部门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研究人员。 在建所之初,张大煜同时抓了仪器厂的建设和研究室的装备工作(1962年正式成立技术装备研究室)。实践证明,新型仪器的研制对科研成果的取得、推广和放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所是在科学院最早采取这种有效措施的单位之一。 张大煜从实践中认识到,一个研究所必需具有良好的学风,才有生命力,尤其是要有民主的学术气氛。作为所长,必须能容纳不同意见,支持新生事物,才能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学术领导中心,大连石油所于1955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一个成立了所“学术委员会”。经过10年的发展,建成了包括催化、近代分析、化工等学科的近千人的大型研究所。
为发展多相催化基础研究提出表面键理论
  
      自本世纪20年代起各国催化研究工作者围绕预见催化剂活性、探讨催化作用本质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各国学者纷纷提出各种催化理论或见解。人们将催化剂比喻为化学变化中的“点金石”,而催化理论是寻找“点金石”的“魔棒”。建国10年来,在石油炼制、人造燃料等大量的实践基础上,1960年张大煜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大会上作了《多相催化研究中的表面键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而国际上表面键理论直到70年代随着新的表面物理实验方法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才逐步形成。 当时,我国催化研究状况正如1959年在第一届全国催化学术报告会议上吴有训副院长所谈及的那样:“我们不仅已能仿制和掌握国外成熟的催化剂和先进技术,而且对国外处于探索阶段和初露苗头的催化剂研究,也能根据国家需要,集中力量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张大煜感到在新形势下需要尽快加强催化理论研究,为催化剂研制工作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张大煜发展表面键理论的历程并不平坦。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张大煜即对催化过程深感兴趣,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石油研究所内主要接受应急任务,基础工作还相当薄弱,他当时亲自兼任一个课题组长,从物理吸附开始逐步开展有关催化基础研究,首先利用日本人留下的一些玻璃活塞和真空泵,建立了国内最早的两套BET真空吸附装置,又专门请玻璃细工刘兴信(后来任副总工程师,成为玻璃吹制技术专家)来所工作。在国内首先试制成功了真空活塞、石英弹簧以及高真空扩散泵。1955年制成压入水银测孔仪,配合其它大型仪器的建立,初步具备了催化基础研究条件。1953年开始催化剂物性的测定;以后又进一步开展了催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在工业催化剂载体的物理化学结构对催化剂活性关系研究中发现载体(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碳、硅藻土等)对催化剂有重要影响。1955年,在钴催化剂制备中发现钴硅复合物含量不同时会强烈地影响催化剂的还原和空隙结构。由于水煤气合成反应受扩散控制,因而孔结构会强烈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热稳定性和寿命,从而提出了催化剂制备时对孔隙结构的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水煤气合成熔铁催化剂的还原和生成孔隙结构问题,1957年开始化学吸咐的研究,在上述钴催化剂上阐明了氢气、一氧化碳吸附与反应性能间的关系。此外还从化学吸附等压线等实验事实出发归为甲、乙、丙三种吸附类型,讨论了表面不均一性所产生的能量图谱,并推论丙型吸附可能与反应活性的关系密切,加上以后大量催化实验事实的积累和对文献中日益增多的数据的总结,逐渐形成“表面键”理论。 催化反应特点,在于至少反应物之一与催化剂表面发生了作用而形成“化学吸附键”,此键在本质上与化学键相同,而又区别于一个分子内的化学键。由于催化剂表面所固有的或诱生的不均一性所形成的表面键在键角、键长与键能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形成一个表面键谱图。强表面键是弱表面键存在的基础,不强不弱的键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较弱和较强部分都困难于活化而不易发生反应。如何得到表面键谱图以预言催化剂活性,这是表面键理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062年组织开展这一工作时,微观的表面测试工具,有的尚在初期应用阶段(如红外光谱),有的仍在研制(如各种能谱仪),因而测量表面键谱尚有困难。当时,一方面是从表面振子模型出发,从理论上分析表面覆盖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同时测量在反应条件下表面的真正覆盖度,从而设法求得在这种覆盖度下表面键能;另一方面研究吸附等压线的规律,试图以等压线的某些特征判断表面覆盖度与反应之间的关联,研究吸附热与表面键的联系。从表面振子模型出发,推出了吸附等压线上极大处温度与催化剂德拜温度接近。在实验上进行了铁、镍等催化剂的一系列等压线的测定,包括与吸附和混合吸附等压线;第三方面是反应机理的研究,如甲酸分解机理随表面键强弱的变化而不同。在镍催化剂上乙烯加氢机理研究中,探讨预吸附氧对表面键的影响。当时还进行了铂、镍催化剂上吸附一氧化碳的红外光谱研究,以期从微观角度接近表面键问题,1964年后他又提出了表面振子模型如何发展,覆盖度与表面键有什么规律,如何沟通催化剂微观和宏观的表征参数等比较深入和具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 “文化大革命”时强调应用研究,停止研究“表面键”后,张大煜承担了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3个催化剂攻关任务并任组长,经过研究所和化工设计、生产部门的大力协作,发挥催化基础积累的作用,不到一年,就研制成功了3个高效催化剂并在工业上迅速推广,为我国合成氨工业的技术改造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国家经委、科委誉为协作攻关成功的典范。
编辑本段科学组织工作中的远见卓识  张大煜十分重视从实际中提出应用性很强的课题,也安排必要和可能的基础研究。在集中力量开展石油化学的研究中带动了催化和色谱两门学科的发展,并在国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57年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去该所检查工作,总结了“任务带学科”的经验并在全院推广。 早在1956年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周恩来总理一再提出科学院要十分注意基础研究,建国10年来,张大煜在完成应用研究任务过程中一再感到基础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此时产业部门石油化学研究队伍业已成长,为避免研究工作中的重复,并提高研究水平,1960年,张大煜提出了表面键理论,以加强基础研究。 1961年11月,大连石油研究所正酝酿改名为化学物理所时,所内一度思想比较混乱。张大煜和当时的所党委书记白介夫一起,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明确了化学物理所的方向和任务、主要发展的科学领域(催化、色谱、燃烧和动力学,金属有机、化工和物质结构组成综合的研究力量和建立强有力的技术系统),并制定出化物所的长远规划,这对化物所成立后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张大煜总结出科学组织工作中的6大关系①处理任务和学科的关系,以任务带学科,学科的发展促使为国家解决更多更大的任务;②挑选任务和课题应以国家“最重要”的为前提,本着我们“最合适”的尺度,严肃灵活地挑选;③“赶与超”、“远与近”、大与小”等关系;④集中与分散的关系;⑤学术民主与学术领导两方面的统一关系,就是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⑥处理专业研究和设计、生产单位的关系。 在蓬勃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化物所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全盛时期,1966年初被中国科学院和中共中央东北局树为大庆式的“红旗单位”。郭沫若院长和国家科委韩光等领导都曾到化物所进行考察。郭沫若还写了《水调歌头》一阙以示嘉勉,其下阙云:“出成果,驱虎豹,御熊罴,赶超任务,重担争挑乐莫支。攻破尖端堡垒,满足国民经济,接力把山移,永蓄愚公志,长颂冬云诗。” 正当张大煜带领化物所全体职工奋发图强,攀登科学高峰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化物所的科研人员受到了摧残,科研工作受到了破坏。张大煜被迫停止参加科研工作,但他坚信乌云终会过去,1972年,他获得“解放”。当时,他获悉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丙烯氨氧化催化剂,在此启发下,1973年他提出了建立“催化剂库”的建议,组织力量对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工业催化剂开展规律性的研究。这个建议得到研究人员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的支持。他还写成国外工业催化剂的研制中“理论走在前头”的成功的10例提纲,意在科研人员中引起学术讨论,以改变当时科研工作的混乱局面,加强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1973年,他又受到“四人帮”的反复批判,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催化剂库”的设想也随之夭折。 1976年10月,“四人帮”打倒以后。张大煜以十分欣喜的心情迎接新的工作,他回忆道:“我深深庆幸这是中国人民的第二次解放,10余年来的经历,虽然我在家庭和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很大的损害,但我们要以春蚕吐丝的精神,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祖国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张大煜晚年还热情支持开展新的科学领域的研究,如磁场对化学反应影响等基础研究,他看到胶体界面科学在三次采油中的重要作用,热情关心并支持强化采油中界面现象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直到他病逝之前,仍然为恢复和发展表面键的研究而呕心沥血。 (作者:俞稼镛) 感谢葛春霖、段超人、张丰胄、陈荣、庄叔贤先生提供有关资料和素材以及李宗琦、王之玉、王涵慧、赵濉在撰稿中的协助。
简历
  1906年2月15日 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 1929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 1929—1933年 留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1933—1937年 任清华大学讲师、教授。 1937—1945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1946—1949年 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兼交通大学教授。 1949—1952年 任大连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东北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53—1961年 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兰州石油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所所长。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62—1977年 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委16院副院长。 1963—1982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1977—1989年 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顾问。 1989年2月20日 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Lottermoser A. Chang Ta-yu. PhySic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f iron sols. I. The charge of iron oxide sols.on dilution. KolliodZ.,1933,(64):268—79. 2 Lottermoser A., Chang Ta-yu.Iron Oxide Sols.Ⅱ.The Chargein irregular Series.Kolloid Z,1933,(65):62—72. 3 Chang Ta-yu,Peter P. T. Sah. Soy-lean Curd skin as dialysis mem-brare.Seience Repts.Natl.Tsinghua.Univ.,[A]1934,(2):257—261. 4 Chang Ta-yu,Wang Deh-shi.Electrolytic reduction of m-haloni-trobenzenese to the azo-compounds.J.Chinese Chem.Soc.,1935,(3):218—222. 5 Chang Ta-yu,Chiao Shou-tsung.Ability of neutra1 saltS to permeate a collodion membrane.J.Chine SeChem.Soc.,1935,(3)308—320. 6 Chang Ta-yu,Chen Kuan-Jung,Yin Chao-Lan.Thermal conducitiv-ity of kaoling toard.Science Repts.Nat1.Tsinghua Univ.,[A]1936,(3):539—544. 7 Chang Ta-yu,Kao Pan.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opper scetate.J.Chem.Eng.China,1937,(4):160—163. 8 Chang Ta-yu,Wu Chih,Liu Chang-chiu.Activation of Charcoal by Super-heated Steam,I.Time and Temperature of activation.I.Chi-nese Chem.Soc.,1936,(4):370—379. 9 Chang Ta-yu,Lo Chien-pen,Chen Hsin-min.Miscibility of thermal-ly treated castor oil with mineral oil.J.Chem.Eng.China,1940,(7):11—16. 10 Chang Ta-yu,Wang Deh-shi.Fractional digestion of reeds and cornstalk.J.Chem.Eng.China,1940,(7):5—10. 11 Chang Ta-yu,LO Chien-pen,Chen Hsin-min.Termal treatment of caStor oil.J.Chinese Chem.Soc.,1942(9):66——72. 12 Chang Ta-yu,Leo Nan-tsuen,Chang Chum-hao.Researeh on syn-thesis of liquid fuels.Petroleum(London),1957,(20):336—40. 13 Chang Ta-yu,Leo Nan-tsuan,Chang Chum-hao.Report on Pilot Plant Synthesis of Liquid fuels.Chem.Eng.Progr.,1958,54(3):5558. 14 张大煜,曾奕昌,藏景龄,陈荣.钴催化剂,Ⅱ.表面和由于钴-氧化硅复合体生成的孔结构.燃料学报,1957,2(2):128—135. 15 张大煜,藏景龄.在不同硅胶上,二氧化碳、甲醇和氮的吸附.科学通报,1957,(8):239—240. 16 张大煜,曾奕昌,藏景龄,陈荣.钴-二氧化碳表面复合体存在时,钴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科学通报,1957,(8):301. 17 Chang Ta-yu,Leo Nom-Tsuen,Chang Chun-Hao.ChineseA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of Liquid Fuels.Chem.& Proc.Eng.,1957,38(10):403. 18 Chang Ta-yu,Leo Nan-Tsuen,Chang Chun-Hao.Untersuchungenuber die Synthese flussiger Brennstoffe in dem Petroleum-Institut,China.BrennStoff-chem.,1957,38(12):362. 19 Чжaн Д аюй.Иэвст.Серия,отдел.xим.,AHCCCP,1959,(2):70—80. 20 张大煜.1959年全国催化研究工作报告会会刊. 21 冯奎程,张大煜.用高炉煤气为还原气体生产氢.燃料学报,1959,(4):414-416. 22 张大煜,徐晓.熔铁催化剂的还原条件对表面结构的影响.燃料学报,1960,(5):53-56. 23 Чжан Д Аюй,Цзанцзин-лин,Чжень Жун,Чзень И-чaн.физико-Фимические свой-cтва Поверхноcти кооальтовог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ПpоблeMы кинeTики и ка-Tализа AHCCCP,1960,(10):429—434. 24 李春瑭,朱葆琳,张大煜.常压氢氧燃料电池的研究.科学通报,1963,(4):55. 25 章素,楼南泉,张大煜.催化色谱的某些特征及规律性——镍-氧化硅上丙烯加氢反应的考察.科学通报,1964,(2):175. 26 章素,楼南泉,张大煜.催化色谱动力学I线性平衡时反应物及反应产物的保留时间及区域半宽问题.科学通报,1964,(6):548. 27 章素,楼南泉,张大煜.催化色谱动力学Ⅱ线性不平衡色谱时反应物及反应产物的保留时间.科学通报,1964,(6):551. 28 刘建业,张大煜,郭燮贤,吕永安.合成氨反应条件下氮、氢吸附及反应速度的关系——反应速度与吸附等温线.科学通报,1966,17(4):171—174. 29 刘建业,郭燮贤,张大煜.合成氨反应条件下氮、氢吸附与反应速度的关系反应速度的动力学处理.科学通报,1966,17(8):355358. 30 刘建业,张大煜,郭燮贤.氮、氢混合吸附与合成胺反应条件下氮、氢吸附的比较.科学通报,1966,17(11):510512. 31 尹元根,张大煜.分子催化的新发展——金属簇和表面科学对多相催化基础研究的推动.化学通报,1980,(1):1—7. 32 俞稼镛,王涵慧,胡成南,张大煜等.流动态中异丁烷光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杭州:第二届全国光化学会.1982,12. 33 张大煜,蔡启瑞,余祖熙,闵思泽.我国催化研究五十年.自然杂志,1982,(11):817.
参考文献
  
     〔1〕陈庆道,张存浩,楼南泉.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大煜.化学通报,1988,(4):6162. 〔2〕张大煜(1906— )中国物理化学家.世界著名科学家简介,458—459. 〔3〕张大煜(1906—1989)中国物理化学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Ⅱ1197.



                                                    -----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3#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6 11:39 编辑

张大煜——张大煜



发稿人:俞嫁镛


  

张大煜

大连理工大学校友总会    大工撷英






我校化工系第一任系主任兼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催化科学奠基人之一,1906年2月生,江苏江阴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称院士),1989年逝世。
       张大煜,字任宇,从小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南开大学,后转清华大学。1926年张大煜和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等校学生发起组成大地社,该社由翟凤阳负责,成员有葛春林、袁翰青、张大煜等十余人。他们经常探讨如何“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并多次参加学生运动,为清华脱离外交部管辖,从留美预备学校转为正式大学起到了一定作用。
       1929年,张大煜于清华大学毕业,同年考取了公费留学德国和美国。他把留学美国的名额让给了同学,自己赴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学习胶体与表面化学,193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讲师、教授。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虽然自己曾经有很大的抱负和雄心,想用学得的知识和技能为祖国服务,但是当时政府只把科学当做点缀品,哪怕是很小一点研究工作也得不到支持,……”
       抗日战争爆发,张大煜从北平到长沙,又从长沙辗转到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学所研究员。从基础研究转向石油、煤炭方面的技术科学研究,以期为抗日胜利贡献力量。当时曾尝试过从植物油制造重要国防物资,并开展了将煤炼制成汽油的方法。他利用云南丰产的褐煤,在昆明附近宜良滇越线上建立了一个从褐煤低温干馏提炼汽油的小型实验工厂(利滇化工厂),边实验边生产,历尽千辛万苦炼出了油。但在人力、物力、设备和经费等方面困难重重,终于被迫停办。张大煜“工业救国”的尝试遭到了挫折,但为他后来创建我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提供了最初的经验。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煜从昆明到上海,任交通大学教授兼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系主任,讲授工业化学和胶体化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还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留学回国十余载的经历,使他思想处于彷徨之中。他亲眼看到知识分子在旧中国不可能实现富国强民的思想,1948年底经上海地下党负责人介绍毅然离开上海,绕道香港和朝鲜,于1949年初到达老解放区大连。
       1949年,经党中央批准创建的大连大学处于创办初期。他任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同时担任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改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研究员、副所长。1952年,该所划归中国科学院领导,并先后更名为工业化学研究所、石油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他一直担任所长。
       50年代初期,张大煜紧密围绕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需要的重大课题开展工作。在我国天然石油资源尚未开发的情况下,他组织和发展了我国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页岩油加氢、汽油馏分环化制甲苯等研究,取得杰出成绩,有些成果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完成国民经济重大研究课题的同时,张大煜也很重视基础研究。50年代初期开始,他就致力于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担体研究,结合水煤气合成石油的钴催化剂和合成氨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逐步建立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并且提出了表面键理论的设想。并以此为指导,研制成功了合成氨新流程3个催化剂,超过了国内外同类催化剂的水平。通过实践,培养和建立起一支学科配套,有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催化科学队伍。随着国家建设对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张大煜在研究所的布局和发展上,及时提出了建议。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先后于1958年和1960年从石油研究所抽调科技力量,建立了兰州石油研究所和太原煤炭化学研究所。他兼任这两个所的所长,为促进内地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62年,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改名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大煜在担任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期间,跟踪国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向,及时提供最新信息。他查阅大量文献,经常到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他特别关心培养新生力量,对青年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水平,使研究室成为学术空气浓厚、工作勤奋的研究集体。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大煜遭到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抑郁成疾。但是,就在这样重重压力下,他仍多次要求开展磁场对化学反应影响的研究,不断提出建立催化剂库等发展催化科学的新建议,坚持为科学献身。
       1977年,张大煜调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顾问兼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顾问。他培植了严谨的优良学风,并为创建界面与光催化研究室,强化采油界面现象研究等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做出了贡献。
       张大煜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谦虚和蔼,待人宽厚,善于发挥他人之长,深受同行们的崇敬,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在组织和发展我国的人造石油、石油炼制、催化科学、化肥工业、化学工程、色谱、激光和相应的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在胶体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催化剂研究、水煤气合成、表面化学研究等方面发表过学术论文30余篇。
       张大煜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曾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
张大煜为我国科研事业、教育事业和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学和煤炭研究基地的创建与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中国科学院创建石油、煤炭研究基地

       张大煜在文章中回忆道:“我于1948年初由上海来到东北,解放区处处阳光普照,朝气蓬勃,顿觉心情舒畅,大有来之恨晚之感。当我看到鞍山、抚顺工业规模巨大,工人兴高采烈地恢复生产时,心想这才是工业救国的处所和榜样。参观大连研究所时,见到很多设备及图书,真像我心目中的天堂,并对各种各样的高压设备爱慕不已。”
       不久,他被聘为大连大学化工系系主任兼大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这个所始建于1908年,其前身为日本“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我东北资源进行调查和科研而设置的,盛时日本职工曾达600人,中国工人100人(全部为体力劳动工人和勤杂工)。日本投降后,隶属中苏合营的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当时该所的研究方向混乱。1948年底到1949年初,苏方移交该所,隶属于大连大学,由大连大学工学院院长屈伯川兼任所长。  张大煜到所后,全力以赴地投入接收和改组工作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团结留用日本科研人员。这些专家如顾问丸泽常哉、燃料室的小田宪三、滨井专藏、窑业室的闵皓之、资料室的获原定司等,回日本后还一直为促进中日友好而奋斗。
       1952年,该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农化室迁往长春综合研究所,窑业室迁往沈阳金属所)。1953年,在所长张大煜和燃料工业部的积极倡议下,成立了液体研究委员会。张大煜任主任委员,侯祥麟任副主任委员,委员有赵宗燠、张定一、刘放、顾敬心、曹本熹等,定期地对研究所的计划和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审查评议,这对加强研究所与生产部门的协作联系起了很大作用。1954年,工业化学研究所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同时成立“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由苏恒任书记,张大煜任所长兼煤炭室主任。
       张大煜回忆当时情形说:“建国前在昆明宜良我曾研究褐煤炼油的方法,那油简直是一杯杯熬出来的……”抚今追昔,他感慨万千。当张大煜领导实力雄厚的队伍重新制订研究合成燃料油等课题规划时,他禁不住心潮澎湃。他认为选择石油化学作为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使之逐步形成我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的研究基地,方向是正确的。在我国天然石油资源尚未发现之前,合成燃料是急需的研究课题,因此他选择了页岩油高压加氢和水煤气合成人造石油两大研究课题。此外,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对于炸药的急需,选择了直链烷烃芳构化制甲苯的研究课题。由于全所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些研究课题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其中“七碳馏分芳烃化合成甲苯”以及“熔铁催化剂用于流化床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曾获1956年国家科学三等奖。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为石油工业部门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研究人员。
       在建所之初,张大煜同时抓了仪器厂的建设和研究室的装备工作(1962年正式成立技术装备研究室)。实践证明,新型仪器的研制对科研成果的取得、推广和放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所是在科学院最早采取这种有效措施的单位之一。
       张大煜从实践中认识到,一个研究所必须具有良好的学风,才有生命力,尤其是要有民主的学术气氛。作为所长,必须能容纳不同意见,支持新生事物,才能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学术领导中心,大连石油所于1955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一个成立了所“学术委员会”。经过10年的发展,建成了包括催化、近代分析、化工等学科的近千人的大型研究所。

                                                          为发展多相催化基础研究提出表面键理论

       自本世纪20年代起,各国催化研究工作者围绕预见催化剂活性、探讨催化作用本质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人们将催化剂比喻为化学变化中的“点金石”,而催化理论是寻找“点金石”的“魔棒”。建国10年来,在石油炼制、人造燃料等大量的实践基础上,1960年张大煜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大会上作了《多相催化研究中的表面键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而国际上表面键理论直到70年代随着新的表面物理实验方法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才逐步形成。
       张大煜发展表面键理论的历程并不平坦。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张大煜即对催化过程深感兴趣,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石油研究所内主要接受应急任务,基础工作还相当薄弱。他当时亲自兼任一个课题组长,从物理吸附开始逐步开展有关催化基础研究,首先利用日本人留下的一些玻璃活塞和真空泵,建立了国内最早的两套BET真空吸附装置;又专门请玻璃细工刘兴信(后来任副总工程师,成为玻璃吹制技术专家)来所工作。在国内首先试制成功了真空活塞、石英弹簧以及高真空扩散泵。1955年制成压入水银测孔仪,配合其他大型仪器的建立,初步具备了催化基础研究条件。1953年开始催化剂物性的测定;以后又进一步开展了催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在工业催化剂载体的物理化学结构对催化剂活性关系研究中发现载体(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碳、硅藻土等)对催化剂有重要影响。1955年,在钴催化剂制备中发现钴硅复合物含量不同时会强烈地影响催化剂的还原和空隙结构。由于水煤气合成反应受扩散控制,因而孔结构会强烈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热稳定性和寿命,从而提出了催化剂制备时对孔隙结构的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水煤气合成熔铁催化剂的还原和生成孔隙结构问题。1957年开始化学吸咐的研究,在上述钴催化剂上阐明了氢气、一氧化碳吸附与反应性能间的关系。此外还从化学吸附等压线等实验事实出发归为甲、乙、丙三种吸附类型,讨论了表面不均一性所产生的能量图谱,并推论丙型吸附可能与反应活性的关系密切,加上以后大量催化实验事实的积累和对文献中日益增多的数据的总结,逐渐形成“表面键”理论。
       催化反应特点,在于至少反应物之一与催化剂表面发生了作用而形成“化学吸附键”。此键在本质上与化学键相同,而又区别于一个分子内的化学键。由于催化剂表面所固有的或诱生的不均一性所形成的表面键在键角、键长与键能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形成一个表面键谱图。强表面键是弱表面键存在的基础,不强不弱的键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较弱和较强部分都难于活化而不易发生反应。如何得到表面键谱图以预言催化剂活性,这是表面键理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962年组织开展这一研究工作时,微观的表面测试工具,有的尚在初期应用阶段(如红外光谱),有的仍在研制(如各种能谱仪),因而测量表面键谱尚有困难。当时,一方面是从表面振子模型出发,从理论上分析表面覆盖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同时测量在反应条件下表面的真正覆盖度,从而设法求得在这种覆盖度下的表面键能;另一方面研究吸附等压线的规律,试图以等压线的某些特征判断表面覆盖度与反应之间的关联,研究吸附热与表面键的联系。从表面振子模型出发,推出了吸附等压线上极大处温度与催化剂德拜温度接近。在实验上进行了铁、镍等催化剂的一系列等压线的测定,包括与吸附和混合吸附等压线;第三方面是反应机理的研究,如甲酸分解机理随表面键强弱的变化而不同。在镍催化剂上乙烯加氢机理研究中,探讨预吸附氧对表面键的影响。当时还进行了铂、镍催化剂上吸附一氧化碳的红外光谱研究,以期从微观角度接近表面键问题。1964年后他又提出了表面振子模型如何发展,覆盖度与表面键有什么规律,如何沟通催化剂微观和宏观的表征参数等比较深入和具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
       “文化大革命”时强调应用研究,停止研究“表面键”后,张大煜承担了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3个催化剂攻关任务并任组长。经过研究所和化工设计、生产部门的大力协作,发挥催化基础积累的作用,不到一年,就研制成功了3个高效催化剂并在工业上迅速推广,为我国合成氨工业的技术改造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国家经委、科委誉为协作攻关成功的典范。

                                                            科学组织工作中的远见卓识

       张大煜十分重视从实际中提出应用性很强的课题,也安排必要和可能的基础研究。在集中力量开展石油化学的研究中带动了催化和色谱两门学科的发展,并在国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57年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在该所检查工作时,总结了“任务带学科”的经验并在全院推广。
       早在1956年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周恩来总理一再提出科学院要十分注意基础研究。建国10年来,张大煜在完成应用研究任务过程中一再感到基础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此时,产业部门石油化学研究队伍业已成长,为避免研究工作中的重复,并提高研究水平,1960年,张大煜提出了表面键理论,以加强基础研究。
       1961年11月,大连石油研究所正酝酿改名为化学物理所时,张大煜和当时的所党委书记白介夫一起,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明确了化学物理所的方向和任务、主要发展的科学领域(催化、色谱、燃烧和动力学,金属有机、化工和物质结构组成综合的研究力量和建立强有力的技术系统),并制定出化物所的长远规划,这对化物所成立后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张大煜总结出科学组织工作中的6大关系:①处理任务和学科的关系,以任务带学科,学科的发展促使为国家解决更多更大的任务;②挑选任务和课题应以国家“最重要”的为前提,本着我们“最合适”的尺度,严肃灵活地挑选;⑧“赶与超”、“远与近”、“大与小”等关系;④集中与分散的关系;⑤学术民主与学术领导两方面的统一关系,就是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⑥处理专业研究和设计、生产单位的关系。
       这时,化物所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全盛时期,1966年初被中国科学院和中共中央东北局树为“红旗单位”。郭沫若院长和国家科委韩光等领导都曾到化物所进行考察。郭沫若还写了《水调歌头》一阙以示嘉勉,其下阙云:“出成果,驱虎豹,御熊罴,赶超任务,重担争挑乐莫支。攻破尖端堡垒,满足国民经济,接力把山移,永蓄愚公志,长颂冬云诗。”
       正当张大煜带领化物所全体职工奋发图强,攀登科学高峰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化物所的科研人员受到了摧残,科研工作受到破坏。张大煜被迫停止参加科研工作,但他坚信乌云终会过去。1972年,他获得“解放”。当时,他获悉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丙烯氨氧化催化剂。在此启发下,1973年他提出了建立“催化剂库”的建议,组织力量对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工业催化剂开展规律性的研究。这个建议得到研究人员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的支持。他还写成国外工业催化剂的研制中“理论走在前头’’的成功的10例提纲,意在科研人员中引起学术讨论,以改变当时科研工作的混乱局面,加强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1973年,他又受到“四人帮”的反复批判,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催化剂库”的设想也随之夭折。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打倒以后,张大煜以十分欣喜的心情迎接新的工作。他回忆道:“我深深庆幸这是中国人民的第二次解放。10余年来的经历,虽然我在家庭和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很大的损害,但我们要以春蚕吐丝的精神,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祖国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张大煜晚年还热情支持开展新的科学领域的研究,如磁场对化学反应影响等基础研究。他看到胶体界面科学在三次采油中的重要作用,热情关心并支持强化采油中界面现象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直到他病逝之前,仍然为恢复和发展表面键的研究而呕心沥血。

                                                            (摘自《中国现代科技专家传略》化学卷)


原文
http://alumni.dlut.edu.cn/Elites/Detail.aspx?ID=2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1:41 | 只看该作者





《一代宗师——化学家张大煜传》昨日揭封
李晓佳 记者阎红 2006-11-19 www.dlxww.com
来源:大连日报
   本报讯 今年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工业化学的先驱、催化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大连化物所第三任所长张大煜院士诞辰100周年。为缅怀张大煜先生,弘扬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作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邀请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徐光荣撰写了长篇传记文学《一代宗师———化学家张大煜传》。昨日,该书的揭封仪式在大连化物所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该书作序,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和大连化物所所长包信和为新书揭封,化物所前几任所长顾以健、楼南泉、张存浩、邓麦村,卢佩章、林励吾、沙国河、李灿等院士以及张大煜院士的亲属参加了揭封仪式。   与会人士动情地回顾了张大煜先生杰出的一生。他解放后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他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催化过程中表面成键的新理论,并于1965年成功组织研制了合成氨新流程的三种催化剂,创造了国际领先的奇迹。几十年来他培养扶植的优秀物理化学家、两院院士达数十位之多,被后学尊称为“一代宗师”。张存浩、卢佩章、楼南泉、林励吾、李灿等5位院士都表达了他们对张大煜院士的感激与崇敬。   化物所礼堂正中央的投影仪上,张大煜先生的音容笑貌跃然屏幕。“给大家介绍张大煜院士的生平,是我莫大的荣幸。”张存浩院士站在台前,低沉有力的话语缓缓道来,“他43岁即身负重任,担任起大连化物所的领导。新中国原油奇缺,他组织并领导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究;抗美援朝军工急需甲苯,他组织并领导直链烃环化制甲苯研究,领导合成高性能炸药……”这样一位在20世纪和民族历史同命运的一代知识分子,让台下听众无不动容。   卢佩章院士展开一本《难忘的岁月———八十岁生日回顾》,其中一页彩印着一张他和同事们在张大煜雕像前的合影。“是导师张大煜以远见卓识将色谱分析列入大连化物所四大学科方向之一,才有了中国色谱学科的发展。我的一生都受益于张大煜院士的培养与激励。”   楼南泉院士谈到老所长,流露出无限感佩:“解放初期,我所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195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第一届自然科学三等奖,张所长作为项目的指导者,既不让在论文上署名,又不拿分文奖金,表现出一位科研领导者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   “这本传记值得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好好阅读。老所长身上凝聚着伟大的人格和学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弘扬这种精神。”林励吾院士说。   李灿院士说:“1983年,我被张大煜院士关于催化科学的一篇学术论文所吸引,于是决定报考大连化物所。我们后辈应当学习老一辈科学家急国家所急、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怀,不断创新、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提携后生的崇高品格。”   昨天的揭封仪式上,有很多七八十岁白发苍苍的老科研人员,更多的是朝气蓬勃的年轻科技工作者。一场以“学习宗师,承传精神,牢记使命,献身科学”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已经在大连化物所展开,激励着科研人员在知识创新工程中不断有新的建树,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再立新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5#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6 11:50 编辑

难忘张大煜先生的科研启蒙之恩


难忘张大煜先生的科研启蒙之恩

■谢炳炎



     岁月如流,我们的老所长张大煜同志逝世不觉十余年,但他的音容笑貌还经常在人们的脑海中萦绕。回溯过去在张所长领导下的工作往事,心中不胜感慨。

    1956年从北大分配到大连化物所(当时为石油所)的几位同学中,我有幸被安排在他直接领导下的室组工作,感到十分幸运,立志要努力奋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育。当时题目组的工作是属于基础性的研究,对我来说都感到新颖和陌生,实验室的复杂真空设备和仪器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使用,也不懂得当时所搞课题的科学意义,就好像刚入伍的新兵,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是在张所长和臧璟龄老师的启蒙和指导下,使我步入科学殿堂的大门。给我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是当时张所长提出的在科研工作中要贯彻严格、严密、严肃“三严”精神。

    记得刚到组里时,一件小事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一次张所长看到一架分析天平的称盘上有些因样品撒上去而造成的腐蚀斑点,他要我磨两块重量完全相等的表玻璃,放在称盘上以保护免受损坏,我花了很大功夫才磨出来,没想到这个“基本功”训练却给我后来在重水分析工作中研磨成功一批锥体完全对称的“浮沉子”带来很大帮助,当时张所长也很高兴,说我为重水分析解决了一个高难技术,我自己也觉得得到了一次严格训练。

    在工作中,他对年轻一代要求十分严格,希望我们要勤俭搞科研,爱惜仪器设备,操作要专心仔细,记录要详细严谨,数据要及时归纳整理,在实验室不要嬉耍打闹,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在“三严”精神的影响下,使我逐渐养成了以上一些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科研素质不断提高,初步掌握了如何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整理数据、编写报告等科研的基本程序,并有了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来所承担的几项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历经十多年的时间,我所从事的三项重要科研任务,都是由张所长从有关部门承接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的。

    1961年七机部委托我们研制“正一仲氢低温转换催化剂”的任务。由于作为火箭燃料的液态氢在近23°K低温下正氢会自动转达换为仲氢,在转换时会放热而导致液氢大量损失,因此必须用一种高效催化剂,在低温状态下迅速将正氢催化转换为仲氢,这样才能使液氢很好保存。当任务下达后,张所长很快筹建研究组,由从当时苏联留学回国的田馨华同志任课题组长,我任副组长,工作很快得到开展。经过近四年的工作,研制成功,在上海试剂厂进行催化剂批量生产,很快用于液氢的实际生产中,从而解决了液氢的储存问题。

    接着就承担五机部委托的“硝基胍炸药合成”任务,因当时我国紧缺作为生产黄色炸药T.N.T的甲苯原料,为解决急需,张所长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采用以硝铵和尿素为原料,用催化合成的技术路线研制硝基胍炸药。他对此项军工任务十分重视,敦促我们要加快速度,确保安全,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为适应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形势,我们日夜奋战,不畏艰难危险,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就研制成功,接着就进行中试,中试完成后在亮甲店化肥厂建立生产车间,1966年正式投入生产,所合成的硝基胍炸药装填手榴弹和炮弹,其爆炸主要性能与用黄色炸药T.N.T的相近。此项任务从研制到生产,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得到圆满完成。

    1968年张所长又从防化院承接了研制“新型防毒面具活性炭催化剂”的任务。因原用活性炭催化剂装填防毒面具,吸潮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使防毒性能下降,给防毒面具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张所长要我负责这项研究课题,很快组织人力,筹建实验室开展工作。我们在原催化剂配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改进后防毒炭催化剂吸潮后仍具有很好的防护性能,达到了任务的要求,不久后防化院又委托研制“抗陈化防毒面具活性炭催化剂”,即要求防毒面具吸潮后经过陈化三年以上对各种毒气仍具有有效的防护能力。这比第一阶段所提出的任务要求更严,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详细研究了炭催化剂吸潮后发生陈化的机理以及活性物质在陈化前后物化性能发生变化的情况,通过这些工作,为研制抗陈化防毒面具活性炭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才研制成抗陈化炭催化剂,在太原九○八厂进行放大和批量生产,用抗陈化炭催化剂装填不同类型的防毒面具,经过在海岛、坑道等高湿环境中陈化三年以上和战士佩戴的考验后,其面具的防毒性能仍能有效防护各种毒气,满足实战要求。

    以上所述三项科研任务都如期完成,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其中“正一仲氢低温转换催化剂”迄今还在使用)。均荣获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这应归功于张所长及参加这些科研任务的所有工作同志,我本人也通过这些工作得到锻炼与提高。

    回首往事,我在化物所工作40年,如今已年逾古稀,亦难忘却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在科研方面的启蒙之恩。
张大煜先生是大连化物所创始人之一,为化物所今天的发展和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化物所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人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他对化物所的功绩。



原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68395



张大煜先生塑像落成典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7:33 | 只看该作者

郭东明
2010-02-02 www.dlxww.com

  
  1982年2月在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在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3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84,12-现在在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3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现代制造技术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
  1995年赴日本中央大学进行三个月的合作研究,并被聘为客座教授,1998年赴美国Oreg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学习和访问三个月。2000年5月-2001年5月应邀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担任教授,进行一年的学术研究。
  1996-1998年任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1998年至2002年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02年1月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2001年3月被选拔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2年被选拔为辽宁省高校拨尖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200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 。
    2009年郭东明及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海内外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专业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专业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大连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工程学部委员;辽宁省留学归国博士联合会副主席。《机械工程学报》、《工业工程》等杂志编委,《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领域为特种及精密加工、数字化设计制造。   已主持完成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二十余项省市及企业委托项目。主持的主要项目包括:

  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精密及超精密加工”,100万元,2004,1~2006,12,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先进电子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科学问题”(1600万元)的子课题(52090101)“超精抛光中的纳米粒子行为和化学作用及平整化原理与技术”,300万元,2003,1~2006,12,课题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5018),“理想材料零件数字化设计理论研究”,24万元,2003,1~2005,12,项目负责人。
  4、航天“十五”预研项目,天线罩电厚度精密测试与修磨技术,296万元,2002,11~2004,6,项目负责人。
  5、航天科工集团项目,天线罩强度测试技术,87万元,2002,11~2003,12,项目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59935110),面向快速制造的特种加工理论与技术基础,100万元,2000,1~2002,12,项目负责人。
  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大型复杂形面硬脆材料工件精密测试和磨削技术,90万元,2001,10-2003,12,项目负责人。
  8、航天工业总公司重点攻关项目,硬脆材料复杂型面天线罩精密修磨和测试技术研究,212万元,1998,9,~2002,12,项目负责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975016),基于视觉的自由曲面快速测量技术的研究,17万元,2000,1~2002,12,项目负责人。
  10、航天工业总公司攻关项目,天线罩几何厚度及外廓形测量仪,65万元,1997,10~1999,7,项目负责人。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775065),微型及小型柔性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17万元,1998,1~2000,12,项目负责人。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475070),实变场控制电化学机械精密加工动态理论与技术,7万元,1995,1~1997,12,项目负责人。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场控制电解珩磨去除规律、动态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4万元,1989,1~1991,12,项目负责人。

《大工郭东明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09年1月9日上午,在神圣的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郭东明教授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中郑重接过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大红证书。承载着大连理工大学3万多名师生的光荣与梦想,这一刻庄严而隆重。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辽宁省高校由此实现了该奖项零的突破。

    凭借“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摘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此时,郭东明教授和团队的贾振元教授、康仁科教授、王永青教授、盛贤君副教授等所有团队成员怎能不心潮澎湃?12年的拼搏与求索,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终于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郭东明教授带领团队,针对国家重大工程急需,在无任何国内外参考的情况下,自主研发,成功研制出“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已获4项专利,成果全部获得应用,解决了我国具有高性能要求的石英陶瓷类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难题,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不仅占据了该领域学术前沿,而且成为领跑者。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辽宁省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也得益于大连理工大学历年来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氛围和土壤。        独辟蹊径  勇者无畏前行    位于凌水河畔,美丽的大连理工大学校园的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外表看起来并不起眼,却是孕育和诞生这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大本营。    1977年的冬日,让一位求知欲望无比强烈的年轻人没有感到丝毫的寒冷,而是热血沸腾。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考生,郭东明沐浴着1978年破冰之后的和煦春风,踏进了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的校门,选择了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他太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了。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他拼命地吸吮着深奥的机械工程制造理论,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寒窗四年,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1984年留校任教。继而在职攻读博士。在这所素以学风严谨著称的全国重点大学,郭东明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知识功底,并显露出良好的科研潜质。    日后,郭东明对研究方向的选择,清晰地反映了他的旨趣和志向:“既然做研究,就要做点真东西。我愿意选择对机械制造专业发展有推动意义,又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的问题。”    从1992年3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进入特种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领域伊始,郭东明就在不断夯实基础和专业理论,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对复杂曲面精密加工与测量方法的研究上:“学术研究不能囿于既有的传统,应该突破羁绊有所创新。”有些朦胧但不失大胆的想法,在经过了九十年代初教师短缺,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低谷后,变得更加清晰和紧迫。郭东明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3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后赴日本中央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并被聘为客座教授。1995年,国家实施推进211工程,而后又是“985工程”,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制造学科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沉寂之后的迸发,让郭东明等来了时机也找到了舞台。    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与测量,在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机械工程领域有极广泛的应用之需,天上飞的航空器,地上跑的汽车,水里开的轮船,以及重大工程的成套设备中,无不涉及这一技术。复杂曲面的制造过去常规方法是按图纸的几何尺寸加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复杂曲面的形状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零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郭东明带领课题组的贾振元老师根据科研实践发现,仅仅依据几何尺寸加工零件,对于性能要求特别高的一类零件,往往无法胜任,通过反复测量修整加工的试凑方法肯定不是最优的,也不尽科学。    要第一个吃螃蟹,需要勇气。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可供参考,一切都要创新。郭东明教授带领贾振元老师和研究生,针对重大装备制造中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投入了全新的基础理论、制造技术和装备的系统研究。困难重重,难题多多,仍“不坠青云之志”。在充分调研、反复实验的基础上,他们首先“颠覆”了以往的加工测量办法,提出了直接测量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壁厚的新原理,发明了复杂曲面零件几何厚度及外廓形测量仪,攻克了三坐标测量机等无法满足其精密测量要求的“堡垒”。    这一闪耀着创新亮点的研究成果,吹皱了国内机械制造领域的一池春水。一“出笼”,就引起了机械工程界的关注。记得用户是背对背用原始的毁坏性办法先自行测得数据,最终验证了他们这一成果所有数据的准确性。2001年该成果获得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郭东明教授举重若轻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复杂曲面零部件好比近视镜片,他们是通过发明有悖传统的加工测量技术,将镜片的透光均匀性能和聚焦性能提升到最佳,为更加准确清晰地捕捉目标提供了保证。    郭东明教授1998年赴美国俄勒冈科技研究生院(Oreg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学习访问。2000年应邀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担任教授,进行一年的学术研究。这让他具备了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独到而敏锐的洞察能力。而身为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对全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发展的总体把握,使其高屋建瓴,更能随时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取其精髓,继而与自己的研究相融合。    此后,一发不可收。郭东明又带领课题组提出了面向性能补偿的精密修磨理论,建立了由性能误差求解其任一点修磨的反求方法,研究出面向性能的精密修磨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对工件任意区域按要求去除量逐点可控数字化精密修磨加工,200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采用微波透射原理,发明了石英陶瓷复杂曲面薄壁零件物理厚度精密测量方法、技术与设备,实现了整体扫描测量;发明了能甄别出有微裂纹缺陷的复杂曲面石英陶瓷薄壁零件的充气加压强度筛选方法与设备,解决了零件服役过程中因强度缺陷而破碎失效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回转式、真空吸附、可控加载、自动定位的硬脆材料薄壁零件与金属环精密粘接方法与技术,实现了陶瓷薄壁零件与金属基体的高精度可靠连接,2007年获得了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这一系列工艺与成套设备的发明和研制,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全部获得应用,解决了我国重大工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重大装备的制造能力和水平。    郭东明先后被选拔为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高校拔尖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最近的一个项目刚刚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这是大连理工大学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此殊荣。    名至实归,郭东明教授当之无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天摘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时,郭东明教授与团队的同事们深知,这无疑是对他们问鼎科学技术高峰创新精神的最高褒奖。    回望走过的路,也许,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发明创造直接与国家强大,民族昌盛的美好希冀联系在一起,但锲而不舍从未动摇过的创新信念,自始至终抱定的目标,确是他们勇敢前行的驱动力。        砺剑拼搏  一路殚精竭虑    跋涉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郭东明不曾有过懈怠和满足。从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到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工作繁忙可想而知。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周末和节假日几乎都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度过。      悉郭东明的人,对他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无不心生钦佩。贾振元教授与他共同打拼二十几年,对此印象深刻,曾经的往事更是记忆犹新。为了做课题,郭东明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泡在实验室,一干就是大半夜。有时忙起来能做到凌晨四五点,回家的路上,晨曦微露,正好碰上出来晨练的人。贾振元每每刚从实验室回来睡下,说不准一个电话打来,太熟悉了,准是郭东明又有了什么新想法、新问题。两人煲电话粥全是讨论问题。挑灯夜战司空见惯,门卫的师傅被几个人的拼命劲折腾得连连叫苦,半夜三更,还得起来开门,笑称他们是干活不要命的“疯子”。新来的师傅不知那是副校长,知道底细后,有的只是感动。     郭东明常说:不论大小项目,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难题,或理论或实验过程方面的,他一定会鼓励大家别灰心、别放弃。自己苦思冥想,大家集思广益,加上虚心请教,千方百计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课题组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在晚上甚至后半夜收到郭老师探讨学术问题或修改论文、评审材料的邮件,一点都不奇怪。找专家谈项目,他可以不厌其烦地陈述新的思路和方案,直到对方心悦诚服。那股韧劲,行内的不少专家都有领教。    郭东明为科研特别能吃苦,也在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中赢得了口碑。    一次,抚顺有个项目,需要从大连将特殊钢材和管料送过去。郭东明押车,连当装卸工,到了地方已是半夜,工人们谁也没想到这是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在大连机床厂搞齿轮定量冷精挤加工机床时,团队人手少,他与课题组人员吃住在厂里,冷了困了,身穿棉大衣就靠在暖气上眯一会,需要时随叫随到。1993年,在四川乐山沙湾镇某厂搞齿轮测量加工,一连住厂三个月没回家,还是学校提拔他做系副主任,一封电报催回来的。    科研“大家”的卓越成就,就孕育产生于这夜以继日,无怨无悔的追求与实干中。当立志投身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以报效祖国的理想之光照亮他的梦想时,郭东明用勤奋和汗水,严谨的科学态度,书写了自己人生最华丽的篇章。    十几年来,他发表论文180余篇,发明专利成果9项,主持完成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0余项国家及省市和企业委托项目。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三成果人)。围绕特种加工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测试、设计与制造 、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方向,已经指导毕业24名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2名博士后。现正指导博士生10名、硕士生13名。        人格魅力  凝聚精英团队    有人说,科学家的人格也是科学的一部分,它是科学的脊梁。郭东明教授时时用“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作为自勉,诠释了这一真谛。    在郭东明的团队中,成员各自的能力都很强,但就是愿意死心塌地跟他干,这除了他具有高超的学术造诣令人服气外,大家看好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团队第二负责人贾振元教授的话十分真诚:“我非常敬佩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的工作作风。与郭东明合作让我感到心情愉快,甘愿一直做他的助手。”    1999年大连理工大学承担了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CAD工程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5个院系、多个学科。当时,厂方对老师之间的合作协调比较担心。为把这个项目做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郭东明亲自协调,组织起跨院系由多位知名教授组成的课题组,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郭东明说了一句话:“我只负责组织大家把项目做好,一分钱不要,成果不挂名。”在他的协调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得到了厂方的高度评价。最后总结时,大家按技术、管理、协调做出的贡献一致要求郭老师挂名拿钱,他却一口回绝了:“我要说话算数,钱不能要,名不能挂。”结果只做了一回“没名没钱”的负责人。    郭东明不以领导自居,更多是以学术带头人的角色出现。很多大的项目都要亲自联系、论证、写申请书,但项目做完分奖金时,总是主动要求拿得最少,他说:“第一,年轻人孩子小、要买房子比我更需要钱;第二,我的工资最高,奖金就少拿些吧。”在他的影响下,多年来,团队20多人从未在名利上发生过争执。淡薄名利,先人后己,同事们了解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也就愿意跟着他,因为干得舒心。    作为团队负责人,郭东明关心着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他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准一个方向去申请项目,再帮助把关指导。团队每年年底都要开年度研讨会,在做过团队和自己的总结,听取每个人的总结后,他会把国内外的最新学术情况介绍给大家,再落实下一年的研究进度、需要跟踪的热点等,增加了团队合作的凝聚力。    生活上不管谁遇到困难、家里有大事小情,郭东明都会想办法帮助解决。机械工程学院的孙宝元老师生病住院期间,郭东明即使工作再忙也经常抽空去医院探望。就在孙老师去世的当天,他还在出差前专门到医院探望,他是孙宝元老师生前见到的最后一个同事。    如何看待人的优缺点,郭东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要互补,在一起共事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想办法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优点,抑制每个人的弱项,小毛病没有必要过分批评。”这种宽广的胸怀,使团队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都自觉往好了干,一些小毛病也就没有了施展的空间,避免了很多矛盾。团队成员在一起团结和谐,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目标,互相取长补短。    人气儿旺,事业红火。有年轻教师说,郭老师人格中蕴涵的那种高尚精神就像一束美丽的激光,穿过世俗的尘埃,映出了科学工作者学术道德的挺拔。    在郭东明的带领下,他的团队不断成长壮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发展到今天,团队已有21位教师,其中有两位非常有实践经验的返聘老教师,教授职称占大半以上,团队成员都是博士或博士生导师,此外还有在读的博士研究生52人、硕士研究生130余人,可以说是一支阵容强大的队伍,实力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申请项目时基本一出手就能拿下,所以国内同行经常开玩笑说大工的一群“高手”又来了。现在几乎每个成员都有基金项目,而且很多人不止一项。团队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课题等累计40余项,在研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1000多万元。        声名远播  成就领军人物    郭东明教授由最初的科研能手,逐步成长为国内机械制造学科领域颇具声望的领军人物,带起的是一支逐步成熟的队伍,推动着大连理工大学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团队的成员既有引进的优秀人才,又有博士毕业留校的年轻力量。他们意识超前,充满睿智,能打善战。以多年陆续攻克一批973项目、863项目等重点项目做依托,为机械工程学院顺利通过211工程、985工程一期验收, 985工程和211工程二期启动了提供了保障,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2007年初,郭东明敏锐地发现并提出要在我国率先开展核主泵制造技术的研究,经他亲自酝酿、策划和组织,将他带领的团队和学校4个院系的有关教师联合,围绕“核主泵制造”形成一个项目组,再吸收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和企业的有关教师,通过无数次的研讨,完成了“核主泵制造基础科学问题”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973项目)建议和申请,并于2008年一举获得国家973项目的批准,实现了我校973首席单位零的突破。    经过多年的积淀,目前,郭东明教授带领团队围绕机械加工工艺领域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形成了三个极有特色、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复杂曲面的设计与制造,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根据国内国际电子制造的发展需求,前瞻性地发现我国半导体基片与光学基片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是非常好的方向,工程界急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半导体基片和光学基片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的研究,在国内高校建立起设备最完备、研究条件最好、队伍实力最强的研究基地,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的支持,与其他高校共同向国家基金委建议的重大专项已获批准立项,并正在与相关学校共同申请973项目;加工过程的测量与控制。主要针对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特种加工过程中的精密测试和控制系统的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郭东明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奠定了他领军者的地位,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同。2001年,由郭东明发起和倡导的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联席会议首次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和欢迎,已发展成为每年召开一次的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联席会的系列研讨会,最初只限于有一级学科的20几个高校参加,现已发展到150多个高校,成为高校机械行业规模最大的一种聚会,郭东明也得到了大家的拥戴,多次担任大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教司等有关部门对联席会给予充分肯定,为大连理工大学赢得了声望。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在国内率先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郭东明是第一任主任委员。现在,他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海内外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专业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专业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留学归国博士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工程二部学部委员;辽宁省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brasive Technology》、《机械工程学报》等5杂志编委,《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多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    在国际学术舞台上,郭东明同样活跃。2006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联合举办国际机械工程大会,中美双方各出一个大会主席,郭东明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他在制造领域很多国际会议中被邀请担任职务,主持过多个国际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国外很多知名学者也与他保持着学术联系,邀请其到国外做特邀报告。一些国外大学教师慕名而来,与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包括聘请“海天学者”、研究生交流互派联合培养等。    一位哲人说过,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当鲜花与掌声响起,站在人民大会堂神圣的领奖台上,郭东明教授的心中不仅澎湃着兴奋与自豪,更感到了责任和压力。不待扬鞭自奋蹄。为着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梦想的实现,他和他的团队将重新出发。(来源:大工新闻网)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12 17:37 编辑

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教授摘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09-01-10

  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发一系列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辽宁省高校该奖项零的突破。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在热烈的掌声中,郭东明教授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中郑重接过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大红证书,这一刻庄严而神圣,承载着大连理工大学3万多名师生的光荣与梦想。   郭东明教授带领团队,针对国家重大工程急需,在无任何国内外参考的情况下,自主研发,成功研制出“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已获4项专利成果,全部得到应用,解决了我国具有高性能要求的石英陶瓷类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难题,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不仅占据了该领域学术前沿,而且成为领跑者。






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教授研究团队  凭借“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摘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郭东明教授带领贾振元教授、康仁科教授、王永青教授、盛贤君副教授等团队所有成员历经12年的拼搏与求索,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这一项目的发明成果是具有高性能要求的石英陶瓷类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的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技术领域为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具有高性能要求的石英陶瓷类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一般属于硬脆材料复杂形面的薄壁结构功能零件,其制造中的关键和瓶颈问题是如何实现基于高性能要求的精密制造和有强度缺陷件的筛选,包括如何保证其物理性能和几何性能的精确测量、基于性能要求的数字化可控精密修磨加工、强度缺陷检测筛选和与金属基体零件的精密可靠连接。传统制造工艺无法满足零件性能和加工效率的要求,而面向性能的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的精密制造方法、技术与装备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必须自主研发解决。  郭东明教授带领团队

主要发明了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几何参数测量方法和测量仪,解决了径小孔深、结构复杂的薄壁零件法向厚度和外廓形的精密测量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根据物理性能误差反求几何修正量补偿该误差的加工修磨量分布的方法,以及等效物理厚度的精密测量机,为零件的物理性能误差修磨补偿提供了检测手段;发明了集精密测量、数据处理和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复杂曲面逐点可控精密修磨加工工艺与装备,解决了按物理性能误差精密修磨加工的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提供了能甄别出有微裂纹缺陷的复杂曲面石英陶瓷薄壁零件的充气加压强度筛选方法与设备,解决了零件服役过程中因强度缺陷而破碎失效的问题;实现了硬脆陶瓷材料零件与金属连接环的高精度和可靠连接的粘接工艺与设备。其中后两项成果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此次获奖项目可用于其它类高性能要求的大型复杂曲面薄壁零件的测量和加工,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 



原文
http://my.dl.gov.cn/rss_info.jsp?diid=105B02003090111190609011029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12 17:43 编辑



郭东明:十二年铸就至高荣誉



2009年01月14日09:41  来源:《科技日报》

2009年1月9日上午,神圣的人民大会堂,掌声响起———郭东明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中郑重接过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大红证书,这是12年的拼搏、4000多个日夜的坚守铸就的辉煌。

  凭借“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摘取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不仅郭东明,贾振元、康仁科、王永青、盛贤君……这个团队所有成员一样的心潮澎湃。

  2008年,郭东明教授带领团队,针对国家重大工程急需,在无任何国内外参考的情况下,成功研制出“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已获4项专利,成果全部获得应用,解决了我国具有高性能要求的石英陶瓷类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难题,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不仅占据了该领域学术前沿,而且成为领跑者。

  勇气,志气

  1992年3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进入特种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领域伊始,郭东明就在不断夯实基础和专业理论,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对复杂曲面精密加工与测量方法的研究上:“学术研究不能囿于既有的传统,应该突破羁绊有所创新。”有些朦胧但不失大胆的想法,在经过了九十年代初教师短缺,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低谷后,变得更加清晰和紧迫。郭东明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3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后赴日本中央大学进合作研究,并被聘为客座教授。1995年,国家实施推进211工程,而后又是“985工程”,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制造学科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沉寂之后的迸发,让郭东明等来了时机也找到了舞台。

  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与测量,在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机械工程领域有极广泛的应用之需,天上飞的航空器,地上跑的汽车,水里开的轮船,以及重大工程的成套设备中,无不涉及这一技术。复杂曲面的制造过去常规方法是按图纸的几何尺寸加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复杂曲面的形状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零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郭东明带领课题组的贾振元老师根据科研实践发现,仅仅依据几何尺寸加工零件,对于性能要求特别高的一类零件,往往无法胜任,通过反复测量修整加工的试凑方法肯定不是最优的,也不尽科学。

  要第一个吃螃蟹,需要勇气。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可供参考,一切都要创新。郭东明教授带领贾振元老师和研究生,针对重大装备制造中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投入了全新的基础理论、制造技术和装备的系统研究。困难重重,难题多多,仍“不坠青云之志”。在充分调研、反复实验的基础上,他们首先“颠覆”了以往的加工测量办法,提出了直接测量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壁厚的新原理,发明了复杂曲面零件几何厚度及外廓形测量仪,攻克了三坐标测量机等无法满足其精密测量要求的“堡垒”。

  这一闪耀着创新亮点的研究成果,吹皱了国内机械制造领域的一池春水。一“出笼”,就引起了机械工程界的关注。2001年该成果获得全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

  郭东明教授举重若轻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复杂曲面零部件好比近视镜片,他们是通过发明有悖传统的加工测量技术,将镜片的透光均匀性能和聚焦性能提升到最佳,为更加准确清晰地捕捉目标提供了保证。

  创造,创新

  郭东明教授1998年赴美国俄勒冈科技研究生院学习访问。2000年应邀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担任教授,进行一年的学术研究。这让他具备了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独到而敏锐的洞察能力。而身为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对全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发展的总体把握,使其高屋建瓴,更能随时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取其精髓,继而与自己的研究相融合。

  此后,一发不可收。郭东明又带领课题组提出了面向性能补偿的精密修磨理论,建立了由性能误差求解其任一点修磨的反求方法,研究出面向性能的精密修磨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对工件任意区域按要求去除量逐点可控数字化精密修磨加工,2006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采用微波透射原理,发明了石英陶瓷复杂曲面薄壁零件物理厚度精密测量方法、技术与设备,实现了整体扫描测量;发明了能甄别出有微裂纹缺陷的复杂曲面石英陶瓷薄壁零件的充气加压强度筛选方法与设备,解决了零件服役过程中因强度缺陷而破碎失效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回转式、真空吸附、可控加载、自动定位的硬脆材料薄壁零件与金属环精密粘接方法与技术,实现了陶瓷薄壁零件与金属基体的高精度可靠连接,2007年获得了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这一系列工艺与成套设备的发明和研制,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全部获得应用,解决了我国重大工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重大装备的制造能力和水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摘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时,郭东明与团队的同事们深知,这无疑是对他们问鼎科学技术高峰的创新精神的最高嘉奖。

  回望走过的路,也许,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发明创造与国家强大,民族昌盛的美好希冀联系在一起,但锲而不舍从未动摇过的创新信念,自始至终抱定的目标,确是他们勇敢前行的驱动力。

  拼劲儿,韧劲儿

  跋涉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郭东明不曾有过懈怠和满足。从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到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工作繁忙可想而知。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周末和节假日几乎都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度过。

  熟悉郭东明的人,对他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无不心生钦佩。贾振元教授与他共同打拼二十几年,对此印象深刻,曾经的往事更是记忆犹新。为了做课题,郭东明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泡在实验室,一干就是大半夜。有时忙起来能做到凌晨四五点,回家的路上,晨曦微露,正好碰上出来晨练的人。贾振元每每刚从实验室回来睡下,说不准一个电话打来———太熟悉了,准是郭东明又有了什么新想法、新问题。两人煲电话粥全是讨论问题。挑灯夜战司空见惯,门卫的师傅被几个人的拼命劲儿折腾得连连叫苦,半夜三更,还得起来开门,笑称他们是干活不要命的“疯子”。新来的师傅不知那是副校长,知道底细后,有的只是感动。

  郭东明常说,不论大小项目,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难题,或理论或实验过程方面的,他一定会鼓励大家别灰心、别放弃。自己苦思冥想,大家集思广益,加上虚心请教,千方百计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课题组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在晚上甚至后半夜收到郭老师探讨学术问题或修改论文、评审材料的邮件,一点都不奇怪。找专家谈项目,他可以不厌其烦地陈述新的思路和方案,直到对方心悦诚服。那股韧劲儿,行内的不少专家都有领教。

  “没名”,“没钱”

  有人说,科学家的人格也是科学的一部分,它是科学的脊梁。郭东明教授时时用“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作为自勉,诠释了这一真谛。

  在郭东明的团队中,成员各自的能力都很强,但就是愿意死心塌地跟他干,这除了他的学术造诣令人佩服外,大家看好的是他的人格魅力。“我非常敬佩他的精神、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工作作风。与郭东明合作让我感到心情愉快,甘愿一直做他的助手。”团队第二负责人贾振元教授的话由衷而真诚。

  1999年大连理工大学承担了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CAD工程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5个院系、多个学科。当时,厂方对老师之间的合作协调比较担心。为把这个项目做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郭东明亲自协调,组织起跨院系由多位知名教授组成的课题组,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郭东明说了一句话:“我只负责组织大家把项目做好,一分钱不要,成果不挂名。”在他的协调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得到了厂方的高度评价。最后总结时,大家按技术、管理、协调做出的贡献一致要求郭老师挂名拿钱,他却一口回绝了:“我要说话算数,钱不能要,名不能挂。”结果只做了一回“没名没钱”的负责人。

   合作,和谐

  郭东明不以领导自居,更多是以学术带头人的角色出现。很多大的项目都要亲自联系、论证、写申请书,但项目做完分奖金时,总是主动要求拿得最少,他说:“第一,年轻人孩子小、要买房子比我更需要钱;第二,我的工资最高,奖金就少拿些吧。”在他的影响下,多年来,团队20多人从未在名利上发生过争执。淡薄名利,先人后己,同事们了解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也就愿意跟着他,因为干得舒心。

  作为团队负责人,郭东明关心着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他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准一个方向去申请项目,再帮助把关指导。团队每年年底都要开年度研讨会,在做过团队和自己的总结,听取每个人的总结后,他会把国内外的最新学术情况介绍给大家,再落实下一年的研究进度、需要跟踪的热点等,增加了团队合作的凝聚力。

  生活上不管谁遇到困难、家里有大事小情,郭东明都会想办法帮助解决。机械工程学院的孙宝元老师生病院期间,郭东明即使工作再忙也经常抽空去医院探望。就在孙老师去世的当天,他还在出差前专门到医院探望,他是孙宝元老师生前见到的最后一个同事。

  如何看待人的优缺点,郭东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要互补,在一起共事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要想办法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优点,抑制每个人的弱项,小毛病没有必要过分批评。”这种宽广的胸怀,使团队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都自觉往好了干,一些小毛病也就没有了施展的空间,避免了很多矛盾。团队成员在一起团结和谐,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目标,互相取长补短。

  人气儿旺,事业红火。有年轻教师说,郭老师人格中蕴涵的高尚精神就像一束美丽的激光,穿过世俗的尘埃,映出了科学工作者学术道德的挺拔。

  人物档案

  郭东明


  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奖者。

  1982年2月在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在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3月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3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6至1998年任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1998年至2002年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02年1月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

  十几年来,郭东明教授发表论文180余篇,发明专利成果9项,主持完成8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和40余项国家及省市和企业委托项目。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第三成果人)。围绕特种加工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测试、数字化设计制造研究方向,已经指导毕业24名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2名博士后。现正指导博士生10名、硕士生13名。

  链接

  不能不说的团队


  郭东明教授由最初的科研能手,逐步成长为国内机械工程制造学科领域颇具声望的领军人物,带起的是一支逐步成熟的队伍,推动着大连理工大学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这个由21名教师组成的科技创新研究团队,是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和辽宁省科技创新团队,依托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和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集中在精密与超精密和特种加工工艺技术和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包括新的加工工艺与方法,加工过程中的几何量精密测试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精密及特种加工的装备制造技术等。团队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课题等累计40余项,在研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1000多万元。

  这个团队的成员既有引进的优秀人才,又有博士毕业留校的年轻力量。他们意识超前,充满睿智,能打善战。以多年陆续攻克一批973项目、863项目等重点项目做依托,为机械工程学院顺利通过211工程、985工程一期验收,985工程和211工程二期启动提供了保障,使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进入了良性循环。

  2007年初,郭东明敏锐地发现并提出要在我国率先开展核主泵制造技术的研究,经他亲自酝酿、策划和组织,将他带领的团队和学校4个院系的有关教师联合,围绕“核主泵制造”形成一个项目组,再吸收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和企业的有关教师,通过无数次的研讨,完成了“核主泵制造基础科学问题”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973项目)建议和申请,并于2008年一举获得国家973计划的立项。(许梅杰曲长生)

                                                                                 

(责任编辑:李保金(实习))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0:52 | 只看该作者

林励吾

2010-02-02 www.dlxww.com


   
林励吾(1929-),广东省汕头市人,中共党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催化研究四十多年,在催化科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研制的性能优异的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已为国家创造利税四亿多元,70年代与合作者研制的我国第一代多金属重整催化剂,达到国际水平。先后获石油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名。197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19 21:17 编辑

林励吾

林励吾,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石油化学、合成气化学等方面的催化剂、催化过程及有关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在多相催化作用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长期以来,他对我国石油化工和C1化学催化新技术的开拓及有关催化理论的概括和创新都作出了贡献。





基本介绍
林励吾,中国物理化学家,林励吾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在催化学科领域潜心研究了几十年,林励吾在当选中国劳动模范后,继续自己的化学研究。直到76岁的林励吾仍然继续自己的工作,不过承担第一线工作比较少,林励吾只保留了化物所咨询委员会主任头衔,给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里重大项目、重大规划的决策当参谋而不直接参与。另外,76岁的林励吾还担任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刊物《催化学报》主编。林励吾工作还有带研究生,到2009年1月为止,林励吾带研究生在学的还有八九人。在外人看来是枯燥的催化学,在林励吾眼中却觉得催化学很有趣,林励吾认为,催化学和在文学作品中形容一样:某件事成了一对年轻人谈恋爱的催化剂。卫星上天、宇宙飞船遨游。哪一个领域的重大进步都少不了催化科学的‘催化’。直到2009年1月为止,林励吾院士不仅对催化基础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然气及应用催化实验室的工作了如指掌,而且始终紧跟该学科发展的前沿。林励吾认为,做研究工作的话,一般的人都喜欢看结果,往往是有些你没想到的东西,它所给你提供的信息比你想到的东西还要印象更深、还要更有启发。所以我就觉得失败跟成功的关系,就是允许你失败的地方,你要多失败;不允许你失败的地方,这时候就是要万无一失了,那就不能够失败。

  林励吾最在意学生的德行,林励吾认为,要做他的学生,首要条件必须要做一个正派的人。林励吾认为,一名导师,应把学生的成就看作自己的成绩,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的责任。林励吾说,它和学生们感情深厚,林励吾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不少东西。林励吾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出名的摄影爱好者,2002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50周年庆的时候,还专门给林励吾办了摄影展。 林励吾爱拍花,一年四季110种花,在林励吾的《百花集》相册里都有照片。大连的星海湾的壮丽景色也被他收入镜头,林励吾说,这些照片可以用来记录大连日新月异的变化。 散步、游泳、打球、听音乐是林励吾的最大的兴趣。

  林励吾不单在化学作研究,林励吾在天文地理气象环保的科普读物也广泛涉猎。这不是是为了解闷,也不是为了放松。是为了使眼光不能被催化给箍住。林励吾认为,只有单方面的知识是很难创新的,好多创新的念头不是来源于专业书籍和业内信息,而很多是受这些仿佛不相关的杂书的启发。 林励吾觉得科普工作对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很重要。





人物简历
1929年10月14日 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1949-1952年 在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毕业。

  1952-1965年 在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压加氢室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长;1965-1979年任副研究员、课题组长、多相催化研究室副主任;1979-1992年任研究员、多相及金属催化研究室主任。

  1982年 任辽宁省科协常委。

  1992年 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 任《催化学报》主编。

  1995年 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79-1987年 任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人物经历投身祖国
  1949年,林励吾入读浙江大学,当时正好是中国解放的时候,林励吾很年轻,只想怎么样给中国国家建设能够发挥作用。当时,当然也可以选理科、也可以选工科,林励吾当时觉得好像工科应该更快地、更直接地能给中国国家建设去发挥作用,所以林励吾选择了工科。1952年,林励吾和他的同学们提前一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奔赴中国各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建设之中。当时林励吾和他的同学们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开始,需要大量人才,所以林励吾和他的同学们就把4年的课程压成3年,学完以后提前毕业。就这样,23岁的林励吾响应号召,来到了渤海之滨的中科院大连石油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为一名实习研究员。到2009年1月为止,石油被化学界认为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血液。然而,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原油产量还不到10万吨,是中国需求量的1/10左右。贫油,深深地困扰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励吾刚到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就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合成人造石油。人造石油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德国,传统的做法是在200到300个大气压的高压下处理煤或煤焦油,来制成人造液体燃料。然而,这个过程既复杂,费用又高,而且极易发生事故。在当时在的技术条件下,按这个办法生产人造石油是难以实现工业化的。林励吾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研究用改进催化剂的办法,在70个大气压下,把焦油加裂化制造人造液体燃料的实验。这在当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没有先例的大胆设想。


挑战权威
  1958年,著名人造液体燃料专家、前苏联一位学术权威来中国访问,听到这个设想后,认为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异想天开的林励吾决心向权威挑战,在中国完成中压加氢的试验。他带领一班年轻人经过反复的探索,终于攻下了这个难关。大庆油田的发现使得林励吾他们放下了刚刚获得成功的人造石油工作,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从大庆原油中生产极具中国国防价值的航空煤油的研究开发之中。从研究所到大庆,林励吾记不清往返了多少趟。从实验室到中试,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当时,这样一个大的高压加氢装置,可能是在中国从来没有搞过的。200个压力,这么高的压力、这么大的装置,所以很多问题都是过去没有经验的。就是一面设计,一面凭着研究的经验不断地来探讨、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是非常严格的,要求是只能成功,不能够失败,失败是不可想象的。经过五年多的努力,1967年元旦,他们设计的30万吨航空煤油生产装置正式开工了。1986年南京烷基苯厂首次用林励吾和他的同事发明的新型催化剂进行工业试验,获得成功。


获得成功
  之后,林励吾一直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和合成气化学等方面的催化剂、催化工艺以及有关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他不断地调整科研方向,不断开展新的课题,不断地开拓催化领域,也不断催化自己的科技人生。到2009年1月为止,资源、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环境温和的催化剂,改造污染严重的化工生产过程,并在资源、能源优化利用的基础上,同时保持环境和生态的平衡,是林励吾正在研究的课题。林励吾认为,催化反应的发现与应用已经超过了100年,在此期间,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个题目短期内解决不了,但作为长期的,2020年以后这种东西可能会变得很重要了。林励吾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他本人做不成了,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做不成了,他学生的学生再做,他们一代一代做下去,肯定能做成。





退休生活


林励吾在78岁的时候已经是退休了,他用自己熟悉的专业术语解释了自己的养生观, 身体的保健实际也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勤于锻炼、心情愉悦,身体就会产生健康的反应。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做好,它就会成为疾病的催化剂,催生疾病。 搞了大半辈子科研的林励吾院士,生活态度也非常严谨,十分注重身体健康,散步、游泳、打球、听音乐,这些年轻时的爱好他一直保持至今,而在诸多爱好中,他最喜欢摄影。走进林励吾的家,精美的照片随处可见,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很多初次登门者常以为这些是出自名家之手,仔细观看后才发现都是林励吾的作品。 但在这些作品中,出现最多的要数娇艳的鲜花,一年四季110种花,在林励吾的《百花集》相册里争奇斗妍。而且他拍摄的花卉作品,都是鲜花怒放时的千姿百态,林励吾认为,这种姿态给人一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感觉,看着心里就舒坦。 林励吾在大连,经常拿着专业的照相设备,在花草丛中专注地拍摄,在公园、广场的花草丛中,海滨、山边的优美景色里,经常可以看到林励吾步履矫健的身影和俯仰侧身的拍摄姿态,穿梭于鲜花盛开的大自然中,定格于色彩斑斓的秀色里,欣赏着美丽的风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对身体是锻炼,对精神是陶冶,绝对是很好的养生手段。最令林励吾高兴的还是照片洗出来的时候,每每看着自己的拍摄成果,听着妻子或朋友们的称赞,林励吾感到十分高兴,林励吾退休后,已经成了单位和邻里闻名的“摄影家”。   林励吾退休后,除了是闻名的“摄影家”,林励吾还是业余的“游泳家”,从出生地广东汕头到辽宁大连,林励吾一直没有离开过大海,因此他对大海和游泳有着特殊的感情。林励吾认为,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得到锻炼,尤其在大海里搏击风浪,对心理素质也是一种锻炼。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怡然自得,林励吾在紧张的学术生活与愉快的平民生活之间,找到了健康的平衡。




成就及荣誉脱离贫油状态  
60年代以前,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为了尽量减少对进口油料的依赖,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当时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就是以煤焦油、页岩油,甚至煤为原料来合成人造石油。林励吾当时承担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来使煤焦油通过加氢裂化反应而制造汽油和煤油等液体燃料。在国外,当时德国和苏联也进行过煤焦油催化加氢的研究,一般要在1.5万~2万千帕高压氢气下才能有效地制得人造液体燃料。但林励吾知道,要使用这样高的反应压力,在我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难以实现工业化的。因此,他开展了在7000千帕条件下的煤焦油加氢裂化制人造液体燃料的试验。这种中压煤焦油加氢的构想,那时候在国外和国 内都是很大胆的想法。当时有一位前苏联人造液体燃料专家听了林励吾的工作介绍之后,曾轻蔑地说,要在约7000千帕条件下进行煤焦油加氢,真是异想天开。但是,林励吾没有被这位权威吓倒,他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认真地在催化剂和反应工艺上进行反复探索,终于在催化科学家何学纶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压煤焦油加氢的研究课题,并在工业装置试验成功。这时,我国发现了第一个大油田——大庆油田,人造石油研究暂时变为次要。于是,林励吾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研究开发我国石油炼制催化新技术的工作中。   那时候的林励吾,还不过30岁,已经在研究工作中显示了勇于开拓、急国家之所急、勇挑重担的思想作风。   有了丰富的大庆石油,并不等于就解决了我国的石油产品供应问题,因为还要有先进的石油炼制技术,才能从大庆原油中生产出国家需要的多种多样的油料。在60年代初,我国的喷气飞机用的航空煤油就非常短缺,仍然要靠从前苏联等国家进口。而前苏联却突然断绝了对我国的供应。由于大庆原油属于石蜡基的油,所制得的航空煤油馏分冰点在-50℃左右,而合格的航空煤油则要求冰点低于-60℃。要从大庆原油制得合格的航空煤油,最好的途径是对大庆重油馏分进行“加氢异构裂化”。而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要研究出同时具有加氢和异构裂化两种特殊功能的催化剂。当时,国外的大石油公司也正在全力以赴地对这个课题开展研究。林励吾了解到了国家的这一急需,就毫不犹豫地把解决这个课题作为自己的任务,决心要和国外同行一比高下。


开辟石油新路  
当时国外的关键技术资料大都处于严格保密状态,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林励吾并没有把研究思路寄托在抄袭国外的技术诀窍上,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开辟自己的研究途径。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的特点是要同时具有催化加氢、异构化和裂化三种反应性能,一般认为,加氢反应依赖于催化剂的金属组分,而异构化和裂化则与催化剂担体的酸性强弱有关。当时催化化学中流行的一种理论,认为在这种所谓“双重性”催化剂上,金属组分与酸性组分各自形成分立的催化活性中心。林励吾根据自己在煤焦油加氢裂化研究的实践,参考国外文献,加上观察和思考,认为双重性催化剂上活性中心的形态实际上比这种理论概括更复杂和更多样化。为了更深入系统地掌握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以及它所催化的加氢异构裂化反应的实质和内在规律性,以便从理论的高度来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他和同事张馥良一起,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再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电子(金属组分)—酸性(担体)相互作用和杂交”的理论,其中心思想是:①金属与担体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中心;②金属的加氢性能越强,相互作用后越有利于异构化的选择性,而担体的酸性越强,则相互作用后越有利于裂化反应的选择性。他的这个“杂交中心”理论,比传统的“分立中心”理论能够更全面合理地概括和解释文献上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因而更能代表真实的规律性。林励吾在这个理论思想指引下,不到两年的时间,研究成功了我国第一代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代号为219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其性能与当时国外几家大石油公司推到市场的同类催化剂不相上下,而其制造方法则完全是我们自己创新的。 当时的石油工业部领导对219催化剂的研究成功给以了高度的评价,并决定以219催化剂为基础,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在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建立我国第一套30万吨/年规模的加氢异构裂化装置。这是我国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如此大型的石油加氢装置。林励吾在石油工业部专门成立的“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作为技术主要负责人,担负起从催化剂到反应工艺的中试、装置投产的全过程中的科学技术指导工作,并在流程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在一个反应器内装填219-甲和219-乙两种根据反应最优化原理调变的催化剂的创造性设计(国外同类装置在多年之后才采用这种设计)。这套装置在1967年正式顺利投产,生产出了国家急需的、合格的低凝固点航空煤油。从此,中国人在航空煤油的生产上,真正完全立足于自己的资源和自己的技术,再也不受任何人的牵制了。据统计,这套装置从1967到1985年的18年间,为国家创造利税达4亿元。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这一研究成果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   林励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并被下放到农村。1972年,重新回到这个研究所,他痛心地发现,原来我国已经跻身于国际水平的一些炼油技术,如“轻油催化重整”技术,国外已经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我国仍然踏步不前。当时我国石油公司开发成功了“多金属重整催化剂”,被认为是炼油技术的一个划时代的突破,我国石油部也准备组织“多金属重整”的技术会战。林励吾抱着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的一贯信念,毅然投入了这个课题的攻关研究。为此,他又一次在全面系统归纳分析国内外文献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研究方案,并与石油部两个研究所、三个工厂联合研究成功我国第一代铂—铱—铈/氧化铝多金属重整催化剂。其后,这个催化剂成功地应用到了大连石油七厂的15万吨/年的重整装置上,使我国的轻油重整炼油技术迅速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这项成果获得了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的石油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打破工业垄断  

在多金属重整催化剂的攻关研究刚要结束的时候,一个新的挑战又出现在林励吾的面前,那就是如何打破国外石油化工公司在关键的工业催化剂上对我们的垄断。我国在70年代中期就陆续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而制造合成洗涤剂原料烷基苯的生产装置是当时从美国引进的一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其中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是关键技术之一。这种催化剂是美国UOP公司的垄断产品,UOP公司只出售烷基苯生产装置,催化剂则只能向UOP公司购买。这种铂—锡/氧化铝催化剂价格很贵,使用寿命又比较短,不断购买这种催化剂需要耗费相当多的外汇。为了打破外国公司对这种关键催化剂的垄断,林励吾主动迎接了这个难度很大的挑战,终于首创了络合制备铂—锡/氧化铝催化剂的新方法,制备出了我国自己的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并且与有关单位合作,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此,我国的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实现了全部国产化。经过工厂生产的实践检验,我国自己制造的催化剂,其性能不但优于当时由UOP公司引进的DEH-5型催化剂,而且达到了1986年UOP公司推出的DEH-7型最新一代催化剂的水平。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一等奖和轻工部二等奖。10年来,该催化剂已在国内外同类型工厂广为应用。


要论著  
1 林励吾,梁东白,蔡光宇等.石蜡基石油馏分临氢异构化催化性能研究.燃料化学学报,1965,6:193   
2 林励吾,吴荣安,白玉珩等.络合法铂—锡催化剂的特性及其脱氢性能的研究.石油学报,1980,1:73   
3 杨维慎,林励吾.无机陶瓷膜的制备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Ⅰ.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自然科学进展,1993,3(2):182   
4 Lin Liwu,Wu Rongan,Zang Jingling, et al. The active sites on Pt-Sn catalysts and their selectivity in n-hexane reactions. Proc. 8th Inter.Congr. Catal.Ⅳ. Berlin: Verlag Chemie,1984. 555   
5 Yang Weishen,Lin Liwu,Fan Yining, et al. Surfac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upported bicomponent catalysts.Catal.Lett.,1992,12:267~276   
6 Tang Cailin, Zang Jingling, Lin Liwu. Role of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on methane oxidative coupling over CaO and Sm2O3 catalysts.Appl. Catal. A:General, 1994,115:243~256   
7 李新生,徐杰,林励吾(主编).催化新反应与新材料.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

原文http://baike.baidu.com/view/211264.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1#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1:20 | 只看该作者
不断催化的人生——林励吾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8日 11:12 来源:CCTV.com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


  你在那爬山,别人也在那爬山,还总有人爬在你前面,能跟上人家科学发展的步伐,这已经是一个科学家非常难做到的,而且是一生所追求的。


  林励吾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


         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这是一个壮怀激情的年代,刚刚成立的共和国百业待举,急需人才。


  1952年,林励吾和他的同学们提前一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奔赴祖国各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共和国的工业化建设之中。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


  当时我们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开始,需要大量人才,所以我们就把4年的课程压成3年,学完以后提前毕业。


  就这样,23岁的林励吾响应号召,来到了渤海之滨的中科院大连石油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为一名实习研究员。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


  我入学时正好是全国解放的时候,我们很年轻啊,就想怎么样给国家建设能够发挥作用。当时,当然也可以选理科、也可以选工科,就觉得好像工科应该更快地、更直接地能给国家建设去发挥作用,所以我选择了工科。



  在当今的世界上,石油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血液。然而,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原油产量还不到10万吨,是全国需求量的1/10左右。贫油,深深地困扰着新生的共和国。林励吾刚到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就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合成人造石油。人造石油起源于二战时期的德国,传统的做法是在200到300个大气压的高压下处理煤或煤焦油,来制成人造液体燃料。然而,这个过程既复杂,费用又高,而且极易发生事故。在当时在的技术条件下,按这个办法生产人造石油是难以实现工业化的。


  他们开始研究用改进催化剂的办法,在70个大气压下,把煤焦油加氢裂化制造人造液体燃料的实验。这在当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没有先例的大胆设想。


  1958年,著名人造液体燃料专家、前苏联一位学术权威来我国访问,听到这个设想后,认为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异想天开的林励吾决心向权威挑战,在中国完成中压加氢的试验。他带领一班年轻人经过反复的探索,终于攻下了这个难关。


  大庆油田的发现使得林励吾他们放下了刚刚获得成功的人造石油工作,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从大庆原油中生产极具国防价值的航空煤油的研究开发之中。从研究所到大庆,林励吾记不清往返了多少趟。从实验室到中试,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经过五年多的努力,1967年元旦,他们设计的30万吨航空煤油生产装置正式开工了。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


  这样一个大的高压加氢装置,可能是在国内从来没有搞过的。200个压力,这么高的压力、这么大的装置,所以很多问题都是过去没有经验的。就是一面设计,一面凭着研究的经验不断地来探讨、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是非常严格的,要求是只能成功,不能够失败,失败是不可想象的。


  林励吾一直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和合成气化学等方面的催化剂、催化工艺以及有关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他不断地调整科研方向,不断开展新的课题,不断地开拓催化领域,也不断催化自己的科技人生。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


  做研究工作的话,一般的人都喜欢看结果,往往是有些你没想到的东西,它所给你提供的信息比你想到的东西还要印象更深、还要更有启发。所以我就觉得失败跟成功的关系,就是允许你失败的地方,你要多失败;不允许你失败的地方,这时候就是要万无一失了,那就不能够失败。



  催化反应的发现与应用已经超过了100年,在此期间,合成氨和石油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如今,资源、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环境温和的催化剂,改造污染严重的化工生产过程,并在资源、能源优化利用的基础上,同时保持环境和生态的平衡,是林励吾正在研究的课题。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


  这个题目我们认为短期内解决不了,但作为长期的,2020年以后这种东西可能会变得很重要了。所以可能我做不成了,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做不成了,我学生的学生再做,他们一代一代做下去,肯定能做成。


责编:新影


原文http://www.cctv.com/history/special/C13326/20070228/102060.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2#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19 21:34 编辑

林励吾院士八十华诞学术报告会及庆祝会隆重举行
www.dicp.cas.cn    发布时间:2009-09-14    供稿部门:五室 八室


  
今年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林励吾院士的八十华诞。为了表达对林励吾先生的崇敬之情,弘扬先生的科学精神,推动催化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应用催化研究室于9月5日在大连隆重举行林励吾院士八十华诞庆祝活动。
  庆祝活动主要以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十余位国内外的学者做了精彩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催化科学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前沿。此外,报告会还安排了林先生的学生张涛所长和王承玉研究员分别回顾了林先生的科研成就和科研生涯。

 


  

当晚,在博览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各级领导、林先生的同事、学生纷纷致辞,表达了对先生的崇敬和祝贺,向林先生和他的家庭表示诚挚的祝愿,祝贺林先生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各界人士也纷纷致电致函表示祝贺。我们先后收到了单位和个人以及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的贺电、贺信,祝贺林励吾院士80华诞,并感谢林先生为我国催化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林先生和夫人杨亚书研究员对各位来宾表示了感谢。
  作为庆祝活动之一,“林励吾催化奖”在庆祝会上首次颁发。 “林励吾催化奖”由林先生及其学生们捐助设立,包括“林励吾优秀青年奖”、“林励吾优秀博士生奖”和“林励吾优秀研究生奖”三个奖项,目的是为促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事业的发展,奖励成绩优异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
  这次庆祝活动中,《催化学报》还以“可持续发展能源研究中的催化科学和技术”为题出版了专刊,以此向长期从事能源相关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主编林先生表示敬意。此外,林先生的学生们撰写了画册《志庆集》,敬献林励吾先生八十寿暨从事科研工作近六十周年,祝愿林先生福悦康宁,寿逾期颐。
  林先生的朋友、家人、同事,相关兄弟单位的领导和学术带头人,我所的所领导以及研究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了庆祝活动。

 


  

林先生长期从事有关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的新催化剂和催化工艺的研究,在催化科学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成功研制出219加氢异构裂化新型催化剂,并发展了与催化剂配套的加氢及工艺,实现了从大庆重油制取航空炼油的大规模工业生产,解决了国家的燃眉之急;七十年代他与合作者研制的我国第一代多金属重整催化剂成功地应用在我国第一套多金属重整新装置中。八十年代首创了络合制备铂-锡催化剂的新方法,并研制成功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性能超过国际同类催化剂的先进水平;九十年代林先生和他的学生们深入研究高分散度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性能,同时在他的参与下,以他的学生负责的重大项目费-托合成油金属催化剂、润滑油异构化铂催化剂、无机膜材料及膜催化等工作在工业化过程中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林先生曾21次获得国家、部委级成果奖。由于他在推动我国催化技术和催化科学中所做的卓越贡献,2008年中国化学化催化委员会授予林励吾先生“中国催化成就奖”。几十年来,林先生不但在催化科学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对人才培养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师德人品都堪为楷模。( 供稿/五室、八室 摄影/赵艳荣)



原文http://www.dicp.ac.cn/xwzx/kjdt/200909/t20090914_2481929.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1:26 | 只看该作者
大连化物所林励吾院士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8-8-19 9:01:26 点击288次


林励吾院士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日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收到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通知,林励吾院士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FRSC)。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成立于1841年,历史悠久,是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学会之一。英国及国际上在化学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和为推动化学科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有资格被推选为其会士。

至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有包括李灿院士、张存浩院士、沙国河院士在内的四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林励吾院士简介:

林励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咨询委员会主任,催化学报主编,“Catalysis Letters”,"Topics in Catalysis”等国际刊物编委。目前结合国家能源,化工发展需求从事催化剂及催化过程研究,涉及催化反应化学,催化新材料、新工艺,催化剂表面结构和反应性能等方面的研究。
在60年代,林励吾和同事们研制出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及工艺,缓解了当时国内航空煤油短缺的严重问题。70年代与石油部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多金属重整催化剂。80年代研制出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生产洗涤剂原料。这些催化剂都在工业上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和学生们长期从事金属催化研究,在催化剂制备科学、烃类转化、无机膜及催化材料、C1化学、F-T合成,及甲烷转化方面提出了创新性的概念。从1990年至今,他和合作者先后在SCI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91篇。SCI他人引用757次。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0多名硕士研究生10多名,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1964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987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中国科学院二等奖4项,石油部、中石化一等奖各一项。另有2项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得何粱何利基金奖。


原文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80819/021196.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1: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19 21:32 编辑

老骥伏枥,甘为人梯——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优秀共产党员林励吾研究员

http://www.cas.cn/jzd/jfk/jrwzx/200207/t20020711_1726474.shtml

林励吾 为神舟造舵

http://www.dlrc.gov.cn/info/117271_117727.vm






科学网—林励吾院士和张涛研究员分享第二届“中国催化奖”

http://www.bizteller.cn/trade/news/newsSearch/newsContent/64236951.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1:33 | 只看该作者

钱令希

2010-01-22 www.dlxww.com

钱令希(1916—2009),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共党员,原大连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工程师、教育家。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也是使结构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先行者与奠基人,在我国的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舰船工程、港湾工程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当选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四、五、六、七届代表。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27 21:55 编辑

钱令希,工程力学家,著名力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钱令希院士毕生热爱科学技术,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在学术和工程技术两方面都卓有建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内外力学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建国初期他出版的著作《静定结构学》与《超静定结构学》培养了我国一代土木工程师,至今仍在被人们称道。




人物介绍  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院长。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1991至1995年任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95年起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至第七届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辽宁省功勋教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两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术上,在结构力学、板壳理论、极限分析、变分原理、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重要成果。主张力学为工程服务,并身体力行,在桥梁、水坝、港工、造船和国防等工程中发挥了力学研究的作用。鉴于电子计算机强力推动科技进步,在我国大力倡导建立计算力学学科,并在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和带领出一支优秀的计算力学队伍,在工程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出显著成绩。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令希院士于2009年4月20日10时01分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享年93岁。



人物生平家庭介绍
  钱令希院士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38年在比利时自由大学获得“最优等工程师”称号后,回国参加叙昆铁路建设。他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尽自己全力为全民抗日打开一条国际通道。1943年钱令希应邀到浙江大学任教。在那里他写出了一些有杰出创见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发表并获奖。1950年,他担任了浙江大学土木系主任,年方34岁。解放前夕,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掩护浙大学生运动中的地下共产党员或进步分子,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著名力学家
  钱令希院士是著名力学家。1952年1月,钱令希院士接受大连工学院院长屈伯川博士之邀,来学校任教授,并先后任大连工学院第一任科学研究部主任、大连工学院副院长、大连工学院院长、大连理工大学顾问等职。50多年来,钱令希院士呕心沥血,为学校的成长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54年钱令希院士入选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1958年在他的主持下,创建起工程力学系和工程力学研究所;半个世纪以来,工程力学系和工程力学研究所在钱令希的悉心关怀下不断成长壮大,人才辈出、成果卓著,在国内外力学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建国初期钱令希院士出版的著作《静定结构学》与《超静定结构学》在培养我国土木工程师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0年钱令希院士在《中国科学》发表“余能原理”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0年代钱令希院士和助手一起在《力学学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的关于壳体承载能力的论文,固体力学中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等,为塑性力学中变分原理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在力学界引起很大反响。60年代初,在苏联撤离专家的艰难时期,钱令希院士毅然承担了潜艇结构锥、柱结合壳在静水压力下的稳定分析任务;并在文革期间和助手们一起,在逆境之中、以赤子之心研究出复杂形状锥、柱结合壳体的有利和不利形式及理论分析方法,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我国核潜艇的研制,并被纳入国家设计规范;后来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70年代钱令希院士致力于在中国创建“计算力学”学科;倡导研究最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油港——大连新港主体工程的设计任务,领导了海上栈桥的设计和建造,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奖。80年代初,由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钱学森推荐,钱令希院士被选举为第二届理事长;他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并成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领导开发出结构优化设计程序系统DDDU,该系统在许多工程领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后经进一步发展1990年又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3年钱令希院士的专著《工程结构优化设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 杰出的教育家
  钱令希院士是杰出的教育家。他“爱才如命”,有口皆碑,培养了胡海昌、潘家诤、钟万勰、程耿东等国内外著名的力学与水利工程大师。钱令希院士曾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由他担任名誉理事长的“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他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已奖励了600多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力学学科的持续发展。

  钱令希院士自1956年起先后当选为政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1-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79年,钱令希院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又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987年,比利时列日大学以比利时国王名义授予钱令希院士名誉博士学位。1994年,香港理工大学授予他“杰出中国访问学人奖励计划”奖;1995年钱令希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得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2005年,大连市政府为他颁发了大连市最高科学技术奖“大连科学技术功勋奖”。

  孙懋德 程耿东 背景简介
  钱令希,著名力学家、工程师、教育家。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的教学和研究,是我国计算力学的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也是使结构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先行者与奠基人,在我国的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舰船工程、港湾工程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善于教书育人,爱护人才,培养出了几代优秀的力学家。

  钱令希,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钱伯圭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从教于荡口镇果育学校。其学生,后来成为国学大师的钱穆在《师友杂忆》一书中,曾回忆他与伯圭师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一次谈话,说:“余之毕生从事学问,实皆伯圭师此一番话有以启之。”钱令希的哥哥钱临照,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比他大10岁。钱令希幼年时代,父兄对他的管教甚严,特别是哥哥,对他后来的成长帮助很大。童年的钱令希表现出了高度的自治能力。他9岁即离家到附近的梅村镇高小住读,11岁考上了刚刚建校的江苏省立苏州中学,读初中一年级。从农村到大城市,钱令希什么都觉得新鲜,不禁贪玩起来。读了一学年,英文连26个字母都背不连贯,历史课还没考及格。他顿感问题严重,决心从头干起。1928年10月,年仅12岁的钱令希经过一个暑假的发奋学习,跳过初中考入了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高中部。这是一所用欧战赔款由中、法两国合办的高等学校,分大学部和高中部,各读四年,高中第一年专学法文。钱令希小小年纪就知道汲取教训,不再贪玩。他潜心攻读,第一年,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法文集中训练;第四年,他又以优秀成绩直升大学部土木科。当时,这所大学按照法国习惯,不呼学生姓名,只叫学号。“800”号的钱令希一路顺风,大学年年都考第一名。这段经历,钱令希后来经常作为体会来向学生作介绍。他说:学习如同钉螺丝钉,开头要锤几下,搞正方向,把基础打牢,后来拧起来就顺利了。否则,开头钉得歪歪扭扭,拧起来就事倍功半。求学之道慎起步啊!


忧国忧民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内忧外患交困、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的年代。大学时代的钱令希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抱着“科学救国”的满腔热情刻苦学习,1936年9月,以土木科第一名的成绩,从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毕业。同年10月,得中比庚款委员会的选拔,被保送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2年后毕业,获得了“最优等工程师”的学位。

  1938年,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二年。钱令希满怀抗日救国的赤诚,立即回国。在昆明,他被刚刚成立的叙昆铁路局录取为“试用”。这条铁路计划从四川的叙府南达云南的昆明,然后与滇缅铁路接通,以期为全民抗战打开一条国际通道。刚参加工作,钱令希便和一位老工程师一起在人烟稀少的西南边陲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进行桥梁踏勘。经过麻疯病流行地区,他们两人也毫不畏惧。那年冬天,他们硬是凭着两条腿,在140多公里的线路上,为上百个大小桥梁、涵洞定位定型。这段经历,为他今后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以及为工程建设服务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1941年到1943年,他先后在川滇铁路公司、熊庆来为校长的云南大学和茅以升领导的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工作。

  1943年11月,钱令希应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王国松教授之邀,到内迁遵义的这所大学任教。在那里,他受竺可桢校长倡导的“求是”学风的熏陶,埋头钻研学术,写出了一篇篇崭露头角的学术论文,其中的《悬索桥近似分析》一文,1946年经当时内迁重庆的北平图书馆推荐,在美国《土木工程学报》发表。他的另一篇《关于梁与拱的函数分布与感应》的论文,1946年获得当时政府颁发的科学奖。那时,浙江大学的学术空气很活跃,年轻的钱令希作学术报告时,竺可桢校长也去听讲,并给予热情鼓励。1950年,在这所大学搬回杭州的第四年,钱令希担任了土木系系主任。他励精图治,改革求进,大力整顿和加强了资料室和实验室,并提倡教师写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这些措施,深受师生欢迎。

  解放前夕,浙江大学的学生运动轰轰烈烈,他的助教和学生中不少是地下共产党员或进步分子,钱令希心里有数,并对他们十分钦佩。有一次,他的资料室的柜子里发现一藤箱书籍,都是《新民主主义论》、《唯物辩证法》等革命书籍。从此,他严格保管钥匙,不让人随便进入。事后,掩藏这批图书的地下党员、后来担任宁波大学校长的朱兆祥说:“钱先生真是深知我们的好老师。” 教书育人
  钱令希1942年2月在云南昆明结婚。夫人倪辉是位数学教师,毕业于河南大学。生有一子一女。

  1952年1月,钱令希接受大连工学院院长屈伯川博士之邀,来到大连工学院(现改名大连理工大学),任教授和第一任科学研究部(现科研处)主任。1979年任副院长,1981年至1985年任院长,现为大连理工大学顾问。40年来,他把全部心血奉献给该校,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该校土木系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的创建工作,又创建了工程力学系和工程力学研究所,建立了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骨干梯队,使该校的工程力学成为国家的重点学科,并办起了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他爱校如家,领导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大力改革,并着意促进与国外的学术交流。

  在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同时,钱令希潜心学术研究,努力使力学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1954年,他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工程顾问,并于1958年参加了南京长江大桥的规划工作。1959年他还参加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规划会议。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新型支墩坝型——梯形高坝的建议,后为浙江湖南镇128米高坝及其他几个水电站工程所采用。

  60年代初,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国际形势也较严峻,自力更生地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显得十分迫切。为研制核潜艇,钱令希承担了壳体的强度、开孔和稳定问题的研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74年11月,大连工学院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油港——大连新港主体工程的设计任务。这项工程是落实周总理“三年改进港口面貌”指示,为扩大原油出口而兴建的,钱令希领导了海上栈桥的设计和建造,他提出“百米跨度空腹桁架全焊接钢栈桥”方案,并亲自参加设计和施工。1978年此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奖。 倡导和发展计算力学
  钱令希对倡导和发展我国急需的计算力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早在60年代初,钱令希就已敏锐地看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将会给科学技术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会影响到各门学科的进程。他预感到计算机将给结构力学带来全新的面貌和前景,就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共同勤奋学习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进行知识更新;同时,在力学界竭力倡导把古典的结构力学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结合起来,努力在我国兴建计算力学这一新学科。在197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规划座谈会上,他作了题为《结构力学中最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近代发展》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力学界和工程界的关注和响应。

  当时,大连还没有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为了抢时间培养出一支队伍,钱令希克服种种困难,取得学校的支持,带领一支小分队到上海,结合实际任务掌握这门技术。刚去时,他领着中青年教师跑了8个设计院,在工程实际中作调查研究,找寻课题和服务对象。在他的指导下,一批中青年教师很快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1977年,他的主要助手钟万勰研制成功了通用性相当强的大型组合结构分析程序JIGFEX.1981年,教育部举办的技术鉴定会认为,这是我国计算力学和科技应用软件方面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现在这项成果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土木建筑、桥梁、造船、航天、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1980年,钱令希领导开发出了多单元、多工况、多约束的结构优化设计——DDDU系统。它把力学概念同数学规划方法相结合,成功地克服了一些传统难点,在为火车、汽车、特种车及雷达天线等进行优化设计时均取得良好效果,当时在实用性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项成果于1985年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由于钱令希倡导计算力学,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更由于他在科技界崇高的道德风尚和治学精神,在1982年召开的中国力学学会大会上,经过原理事长钱学森的推荐,大家一致选举他担任第二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钱学森作推荐时说:“钱令希教授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知识,走到了前面。我表示十分钦佩!”同年,他还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年2月,为推动力学与工程结合,并反映我国计算力学的最新成果,钱令希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他亲自担任主编。1985年8月,他担任编委会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出版。

  由于钱令希等的倡导,中国力学学会直属的计算力学学会已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团体,它在国内多次举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80年代,钱令希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1981年,他率领代表团赴比利时和英国访问与讲学;1982年,他又去美国考察、讲学。同年,他担任了国际著名的计算力学杂志——《应用力学与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的编委。1983年8月,他在大连主持了中美工程计算力学学术讨论会。他还是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的发起人之一。该协会已于1986年9月正式成立。1985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应用力学大会上,钱令希介绍了我国应用力学的现状和展望,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1985年11月,他又应日本东京大学前校长、大连工学院名誉教授向坊隆博士的邀请,去日本作学术访问和交流。近年来,年逾七旬的钱令希为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多次出访比利时、法国、瑞士和美国等。

  1956年起,他当选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至1993年,他被推选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的常务委员;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1979年6月,他实现了50年代以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又被评为大连市的特等劳动模范。

  1987年9月,他接受以比利时国王名义授予的比利时列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我国计算结构力学的开拓者
  1990年5月,钱令希在《力学与实践》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力学与工程”的论文,他以自己的认识和实践谈了力学的渊源和发展动力问题。他认为,力学一开始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特别是与工程结合后,逐渐形成了应用力学这门独立的技术科学中的骨干学科。它服务于自然科学,但更重要的是为工程技术服务,并且服务对象极其广泛。它发展迅速,分支林立,很难说有人能通晓和掌握其全貌。钱令希是搞土木工程出身的,因此深谙力学与工程的关系。工程需要力学,但自古没有力学家,工程也进行与完成;有了力学的参与和服务,工程科学就更加灿烂多姿,力学服务要有创造性,更要具体,要以计算和实验定量地回答问题。他说:“在学术上,我老是不安份的。”他从没有满意过自己的学识和工作。钱令希正是以这种面向工程的服务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努力,在学术上作出一系列成绩,同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 悬索桥的近似分析
  40年代中期,钱令希从铁路桥梁工程实践转入内迁至贵州省遵义的浙江大学教书。那时,在云南边陲澜沧江上,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悬索桥刚刚落成。他蓄意研究这种桥型的力学性能。这种桥适用于大跨度的跨越。跨度一大,挠度就比较大,用当时的弹性小挠度理论计算就不够准确。但是,要用非线性挠度理论,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工程师们是力不从心的。钱令希经详细研究后发现了两点:一是非线性因素对悬索的水平拉力的数值大小固然有影响,但是对其在桥梁活载下的变化规律却是影响极小;二是非线性因素对加筋梁的影响可以用一个柔度系数来表征,而这个系数在给定的恒载与活载比例下是相对稳定的。这两个力学性质的发现大大地简化了非线性分析。他推演出了一套完全是显式的计算公式和供工程实用的曲线,使设计者使用计算尺便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一个设计方案的近似非线性分析。这项研究成果在194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报》上发表。由于它的创造性和深入浅出、面向工程的风格,于1951年被授予结构力学的莫采夫(Moiseff)奖。但因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爆发,钱令希拒绝接受此奖。以后,这个奖临时改授予以研究立柱非弹性稳定理论著名的美国力学家F.R.尚利(Shanley)了。 余能理论
  余能理论1950年,钱令希在《中国科学》1、2期上发表了论文《余能理论》,这个理论本是德国学者Fr.恩格赛(Engesser)于1889年提出来的。但是,很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钱令希在论文中论证了余能理论,为非线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能量变分原理。文中还用以证明了直梁在纯弯曲情况下,一个平截面仍然为一平截面,不论材料是弹性的还是塑性的。长期以来,这本是梁的工程理论中的一个假设,他用余能理论简明地给予了证明。这篇论文开创了我国力学工作者对变分原理的研究。以后,在我国出现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变分原理研究成果。它也有力地说明,以变分原理为基础的有限元法研究在我国是有传统的。

  编写了两本结构力学教材1951和1952年,钱令希的《超静定结构学》和《静定结构学》两本教材问世。薄薄两册,以其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风格,严谨而不落俗套的系统,深受读者喜爱。书中有不少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得和研究成果,例如《静定结构学》中的机动分析的通路法、《超静定结构学》中的集体分配法和调整分配法以及空腹桁架分析都是概念比较新颖而又便于工程实用的新内容。当时,结构力学盛行弯矩分配法,他提出的调整分配法,后来被人称为“无剪力分配法”,颇受人注意而得到推广和发展。直到现在,50年代读土木工程的学生,还常称道这两本教材。但钱令希则说:“现在已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这两本教材的不少方法都已过时,不足道矣!”不过这两本教材在概念上力求深入浅出和在叙述上简洁流畅的风格,还是值得流传的。 拱坝分析和支墩坝新坝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大型薄壳拱坝是极有利的坝型。当时,薄壳理论还很难用于拱坝分析,国外习用的试载法又过于繁复,且结果难于判断,而中、小型拱坝常用纯拱法和拱冠梁法,其力学模型的假设虽然清楚,但略去的因素太多,过于粗糙。钱令希于1959年在《大连工学院学报》和《中国科学》上连续发表文章,把拱坝壳体的扭转作用纳入拱冠梁法,虽然增加的计算量不大,但得到的结果却更接近于实际,因此这一方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1959年,钱令希出席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规划会议后,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梯型坝坝型,这是一种介于传统的重力坝与大头支墩坝之间的坝型,可用于高坝建筑。比之重力坝,它比较经济,且施工中容易散热,坝底浮托力也较小;比之传统的大头坝,由于它每一坝垛的横截面沿坝高都是等边梯型,截面内没有突变,所以可避免大头坝横截面内在头部可能产生的拉应力。它的最突出的优点是施工方便,混凝土工程可以采取大面积的平面模板,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灌,投资也较节省。这个坝型被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院用于浙江乌溪江上湖南镇的水电站建设。该坝高达128米,长440米,分22个支墩,是我国最高的支墩坝,于1979年10月建成,后来,广西32.6米高的龙门坝等也采用了这种梯形坝型。 结构极限分析与安定分析
  从工程观点出发,钱令希一贯认为结构分析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结构在给定荷载环境下的极限承载能力,用它才能估计一个结构方案的真实安全度。通常,工程设计依靠的弹性分析只能给出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和变形。用允许应力和允许变形准则做出的设计,由于忽视了材料塑性赋予结构的潜力,不仅得出的结构安全系数不真实,而且造成材料资源的浪费。因此,长期以来他总想为工程师提供一种方便而又实用的极限分析方法,包括复杂加载下的安定分析方法。

  60年代初,他在《力学学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了关于壳体承载能力的论文,从能量原理提供了一个方法。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个虽然简单但不够一般的方法,后来,他又和他的学生钟万勰一起发表了固体力学中极限分析的一个一般变分原理,它以假设的速度场和应力场彼此独立变分,以满足极限分析的全部方程,包括材料的塑性屈服条件。变分结果可以给出介乎上限与下限极限承载能力的近似解。它为塑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创出一条新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以后,钟万勰又把它发展成极限分析新的上、下限定理。

  80年代,钱令希和博士生把计算机技术、有限元方法和线性规划相结合,在《力学学报》上发表了一个便于工程实用的一般性方法——温度参数法,用以统一解决极限分析和安定分析问题。他们利用可变参数的温度场构造出一个虚的自平衡应力场,用来适应极限分析和安定分析的需要,效果很好,在美国1990年的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及管道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报告。近来,他和博士生又改进这个方法,用弹塑性弹簧和刚性单元来构造有限元模型,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工作,又可以提高应力分析的精度。这个方法可望有效地用于岩土力学中的极限分析问题。 结合壳的稳定问题
  60年代,为制订我国潜艇结构的强度计算规则,钱令希承担了锥柱结合壳在静水压力下的稳定分析的任务。当时,对于这种形状复杂的壳体,很少有参考资料,他和他的助手们研究了这类壳体的有利和不利形式,并给出相应的理论和算法,成功地应用于我国核潜艇的研制,并被纳入国家设计规范。这项工作和后来发表的论文《潜水耐压的锥柱结合壳的强度和稳定性》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大连新港海上栈桥的设计和建造
  这座栈桥主要用于承载通油通水的管道和一个车道,将陆地与1公里外的油码头沟通起来。鉴于荷载分布比较均匀,为节约钢材,再加上工期奇紧,钱令希在仔细研究了各种方案之后,认为最优方案是采用100米跨度全焊的抛物线上弦的空腹钢桁架。这种桥型以国际上的首创者比利时教授维冷第(Vir, ndeel)命名,30年代,曾在比利时风行一时,但是,由于当时设计和施工经验不足,曾屡有破坏事故发生。钱令希提出这个方案时,有些人劝他:“这种桥型,国内无先例,国外也没有这么大的跨度,还出过不少事故,何必去冒这个风险!”钱令希认真总结了国外失败的教训——节点设计不合理、钢材质量差和焊接技术不成熟。他肯定这种桥型对于大连新港的海上栈桥是十分有利的。他潜心研究,用扬长避短的方法,通过模型试验,找到了以柔克刚的办法来降低节点的应力集中,他认真检验使用的钢材,跑了十多个工厂,组织并培训了优秀的焊接技工,集中了工厂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经验,制订了加工程序和海上架桥的方案。接着,钱令希带领他的设计组到工厂和海边工地自始至终地参加了钢梁制造和海上架设工作。

  这是一个国内尚无先例的成功的工程设计,整个工程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它节省材料、受力合理、使用方便、美观大方。栈桥建成之日,那全长近1公里的9跨拱形钢结构长桥飞架在蓝天碧海之间,气势甚是雄伟壮观,赢得了中外工程界的称赞。现在,栈桥已在海上服务了17年,依然完好如初。大连新港工程投产后,仅三年半的时间就收回了建港的全部投资,它每年出口原油占全国总出口量的90%以上。这项工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奖。设计小组编写的《全焊空腹桁架钢桥》一书于1982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计算力学和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要搞好基础理论研究”的指示下,中国科学院召开力学规划设想座谈会。钱令希在会上倡导发展计算力学;他还提出力学要越出仅作分析的老传统,还要以综合研究工程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为工程服务。他指出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国外力学分析的新局面已经打开,并且发展迅速,而优化设计亦正在形成气候,我国力学工作者必须迎头赶上。会后,他在《力学情报》上发表了《结构力学的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的近代发展》一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1978年,在制订全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时,他极力主张把“计算力学”列为力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他的主张被采纳,并被指定主持了全国力学发展规划中“计算力学分支学科规划”的调研与制订工作。之后,他致力于组织队伍,进行研究与实践,发表了一批论文。1980年和1981年,他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力学专业组组长,在大连和杭州亲自组织了两个全国性的计算力学会议,进行倡导。很快,于1983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学科和队伍得到迅速的发展。当时,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在国际上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依靠数学规划,其理论基础强,并有通用性,但实用比较困难;另一条是依靠一些简明的准则,来指导优化的算法,它便于工程实用,但仅限于部件截面的优化问题,因此有局限性。在这类问题上,钱令希的研究表明,两条途径实际是可以统一的,都可归结到相同的序列线性规划的算法上来。这个结果和当时国际上几位先进学者的工作一致。但是,人家是先行10年后才走到这一步的。他和同事们进一步研究,在1983年发表了《工程结构优化的序列二次规划》一文,找到一条比序列线性规划更为切合实用的途径。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开发了DDDU程序系统。这个系统后来有4个版本,逐步从研究性的优化程序发展到切实面向工程应用的程序。这个程序比较完善,得到工程界的应用,也为国外同行重视。

  1983年,钱令希总结了他在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领导的部分研究工作,写出了专著《工程结构优化设计》。该书于同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

  在钱令希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里,目前已成长起一支研究力量,他们正在计算结构力学领域内努力工作。除进行一些理论性研究之外,结构优化设计方面正继续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方向发展。已开发的混凝土结构的FCAD系统以及用途更广泛、功能更全的MCAD系统,都坚持一条准则:面向工程,理论联系实际,切实为工程服务。

  他主持的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工作,集体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善选英才 甘为人梯
  1978年,在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期间,年过六旬的钱令希感奋不已,他夜不成眠,信手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献身科教效春蚕,岂容华发待流年;

  翘首中华崛起日,更喜英才满人间。

  这首诗,写出了这位力学家和教育家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写出了他献身科教、执著追求的品格;从这首诗里,也看到了他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和甘为人梯、鼓励后来人超过自己的愿望。

  作为一个有眼光的教育家和力学家,钱令希认为:一名教师做为个人来说,想永远保持优势在天底下是没有的,因而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经常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超过自己。他说:“学生要是不比先生强,我们的科学和教育还怎么发展?”

  早在40年代末,钱令希在浙江大学土木系开了一门选修课:《高等结构力学》。听课的学生只有两人,胡海昌和潘家铮。在课堂里,钱令希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此师生双方都感到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更多的时候是他把自己的讲稿提纲给他们看,让他们提意见。当学生提出有意义的新见解时,钱令希就把它吸收到自己的教材中去。有时,则干脆鼓励他们自己把它写出文章来。就这样,师生之间切磋琢磨,教学相长,钱令希感到很有收获。后来,这两位学生都很有建树,于1980年,双双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直至今日,他们师生间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钱令希谦虚地说:“在他们的业务领域里,都作出了比我强得多的成绩。”

  钱令希和中年力学家钟万勰合作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事迹,更为大家传颂。钟万勰是个非常有才能的青年力学工作者,但他当时处境不佳,难以发挥才能。1962年,钱令希趁一次人才交流的机会,把他调到大连工学院。报到的那天,还亲自到火车站去迎接。这棵好苗子进入了新的环境,果然枝叶繁茂地成长了起来。第一年,他接替钱令希的教课;第二年,两人合作,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提出了一篇关于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的论文,引起了力学界的注意。60年代研究复杂壳体时,钟万勰是钱令希的主要助手;70年代开始开拓计算力学,钟万勰在钱令希的引导下,更是一马当先,成果累出。1978年,根据钱令希的推荐,钟万勰由讲师被破格提升为教授。1981年,钱令希出任大连工学院院长不久,就把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的职务交给了钟万勰。他们一起搞优化设计的研究。他们研究成功的DDDU程序系统已经打进国际市场。现在,钟万勰又在新的领域里开拓,致力于计算力学和最优控制理论的交叉渗透,开拓新的路子。钱令希高兴地说:“多好哪,钟万勰的路子宽,已跑到我的前面去啦!”

  在70年代初,钱令希还克服种种阻力,先后把受到左倾路线影响而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程耿东、林家浩、隋允康等年轻教师都调来学校。现在,他们在科学研究上也都生气勃勃,“跑”得飞快。

  钱令希爱才、识才,并且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努力在大连理工大学和工程力学研究所造成一种良好的学风和环境。1981年,他的博士点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施浒立,大学时学的是机械工程,硕士论文属于电子工程,他是抱着改变过去国内外天线的电磁与结构两部分孤立地进行研究和设计的传统做法,来大连工学院学习计算力学这一第三专业的。钱令希对此十分赞赏,经过考核,欣然录取了他,并且给予了精心的指导。1984年7月,施浒立跨学科的博士论文《双反射面天线“结构——电磁”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复合场的最佳偶合设计方法》,顺利地通过了答辩,被一致认为是有开创意义的论文。事后,钱令希谈到这件事时说:“施浒立的论文涉及两个学科,一部分内容超出了我的专业,我是不熟悉的。我就是喜欢学生的知识面比教师的更宽、更加现代化。这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

  中国共产党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第二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4月20日10时零1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3岁。

  钱令希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于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上午8时30分在大连殡仪馆特大厅举行。
编辑本段一生无悔毕生热爱科学技术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大连工学院第二任院长、大连理工大学原顾问钱令希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4月20日10时零1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3岁。

  钱令希院士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2年8月至1936年7月就读于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1936年8月至1938年7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获得“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先后就职于叙昆铁路、川滇铁路、云南大学、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1943年11月应邀到内迁遵义的浙江大学土木系任教授,1950年担任浙江大学土木系主任。1952年1月,钱令希院士接受大连工学院院长屈伯川博士“三顾茅庐”之邀,来到我校任教,历任科学研究部主任、数理力学系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大连工学院副院长、院长、大连理工大学顾问。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理事、国际计算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历任大连市政协第二、三、四、五、六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四、五、六、七届代表。

  1950年在《中国科学》发表“余能原理”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4年和1958年,他先后以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工程顾问的身份,参加了这两座“天堑变通途”的桥梁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1959年,他在我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规划会议上提出了建新型大头坝型——梯形高坝的建议。后来,我国兴建的乌溪江水力发电站,就采用了这个坝型。60年代他和助手一起在《力学学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的关于壳体承载能力的论文,固体力学中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等,为塑性力学中变分原理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在力学界引起很大反响。60年代初,在苏联撤出援华专家的艰难时期,他毅然承担了潜艇结构锥、柱结合壳在静水压力下的稳定分析任务,并在“文革”的逆境中,与助手一起协力攻关,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建造第一艘核潜艇做出重要贡献。这项成果被纳入国家设计规范,后来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文革”中,他还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原油输出港——大连油港主体工程的设计任务,主持了海上百米大跨抛物线空腹桁架全焊接栈桥的设计和建造,后来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奖。70年代他致力于在我国创建“计算力学”学科,倡导研究最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此,他冒着风险带领一批中青年教师到上海开辟新天地。他们研制的一种大型组合结构分析程序被广泛应用到土建、桥梁、造船、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令工程界、高教界瞩目。80年代初,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钱学森推荐他为第二届理事长时说,“钱令希教授紧跟时代步伐,我表示十分钦佩!”。钱令希院士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并成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在1983年出版的专著《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于同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1995年他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获得了陈嘉庚技术科学奖。2005年,大连市政府为他颁发了大连市首届科学技术奖的最高奖——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

  从1941年担任云南大学教授起,钱令希院士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六十八年。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一贯倡导在教学中树立“启发式认真教”和“创造性自觉学”的学风,深得学生欢迎。他也竭力主张深入工程实际,并身体力行,以充实提高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他主张,学校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摆脱新、旧框框的束缚,大胆进行改革,既搞好教学,又搞好科学研究。他担任院长期间,提出加强“学术细胞”,大力推动学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他自己精心编写教材,授课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2002年,已经86岁高龄的钱令希院士,还非常关心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亲自挑选了《工程力学》和《理论力学》两门课程进行全程听课、跟踪,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他亲任名誉理事长的“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他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已奖励了600多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力学学科的持续发展。他“爱才如命”,有口皆碑。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育家,他认为,教师在学业上永远保持优势的情况,在天底下是没有的。因而,他经常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超过自己。正是基于这种教育理念,他先后培养出了胡海昌、潘家铮、钟万勰、程耿东等国内外著名的力学与水利工程大师。如今,经过钱令希院士培养的学生成千上万,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条战线,桃李满天下。这些毕业生大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关岗位的领导人和业务骨干。为了表彰钱令希院士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他多次被授予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功勋教师”等光荣称号,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钱令希院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早年留学比利时,学业优秀,才华出众,导师非常希望他留在比利时工作。而此时,中国正国难当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千百万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国,并马上投入到全民抗战斗争中。他把自己的毕生心血都投入到了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无怨无悔、勤勤恳恳,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光荣职责。粉碎“四人帮”后,年过六旬的钱令希院士在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时,写下了表述心迹的诗句:“献身科教效春蚕,岂容华发待流年;翘首中华崛起日,更喜英才满人间。”

  钱令希院士一生谦虚为人,不管职位如何变化,地位如何提高,始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生活中,他谦虚和蔼,风趣幽默,非常乐观。他说:“人的一生,风风雨雨,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要坚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坚持过好每一天。”

  钱令希院士的一生,是不懈追求、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一生;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他的精神风范,是大工精神的最好诠释和集中体现。他是我国工程学术界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更是党和人民信赖的科学家、教育家,是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钱令希院士的逝世是我国教育界、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巨大损失,全校师生员工和各界同仁无不深感哀恸。我们要深切缅怀钱令希院士潜心科研、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身体力行、爱才如命的为师风范,爱党爱国、甘当春蚕的崇高品德,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永远铭记他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钱令希院士的遗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努力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敬爱的老院长、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院士永远活在师生员工和广大毕业生心中!------原文http://baike.baidu.com/view/23247.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6-27 21:53 编辑

访钱令希院士
大连日报 记者 张轶、杨国胜
 
90岁,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无疑已如盛开过的花朵,岁月正残酷地让它渐渐地走向凋落。然而,我却见过这样一位老人,在他的生命走到第90个周年的时候,虽然他的身体已无法再如年轻人那样健步如飞,但是,当我直视老人的眼睛,和他说起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科学和教育事业,说起这座城市的发展,说起他所在大学的腾飞时,老人眼中闪烁出的光芒和依然敏捷的思维、毫不落伍的话语,不禁让我深深地感动,更为之肃然起敬。而在随后的一系列采访中,我更惊奇地发现,老人生命中的精神光芒———振兴中国的献身精神、对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都已深深根植在他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以及成千上万年轻后辈的脑海中,如泰戈尔诗句中的夏花般绚烂,永不会磨灭……
这位老人就是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的大连理工大学的钱令希先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大师级的教育家和卓越的工程大师。作为中国第一批中科院院士的健在者之一,7月16日,老人在无数的祝福声中,微笑着度过了自己90岁的生日。
1 不平凡小镇走出的才子
走进钱老的家,客厅里迎面是王羲之《兰亭序》的拓片,对面的墙上,则是两联老人自书的草书,分别为苏东坡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写时虽已是86岁高龄,但其字质朴有法,足见钱老深厚的书法功底。虽然是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但环顾四周,摆设十分简朴。看着书桌上的毡垫和笔墨,记者问钱老:“您还写字吗?”老人笑着摆摆手:“年纪大了,不写了。”此时,记者却仿佛看见几十年前的江南小镇上,一个正在习字的少年的身影……
江苏无锡城外东南方有一座小小的鸿声镇,它的特别在于,一是早年时,镇上的人家多姓钱,二是这座小镇近代一下子涌现出6位名人,其中5位院士分别是钱伟长、钱令希、钱临照、钱俊瑞、钱易,还有一位是国学大师钱穆。6位名人中钱临照是钱令希的哥哥,钱穆是钱伟长的叔父。此外,钱令希的父亲钱伯圭还曾是钱穆的老师,钱穆曾称自己毕生的学问,皆出自伯圭先生的启迪。
1927年,11岁的钱令希考入省立苏州中学,后来又跳级考上了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的高中部,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直接升入该院大学部的土木科,并年年考第一。1936年9月,胸怀“科学救国”志向的钱令希以土木科第一名的成绩大学毕业,同年10月被保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学成归国,25岁的他就被云南大学聘为土木系教授。1942年10月,他任教于浙江大学工学院,之后的一系列成绩,让钱令希以最年轻的教授扬名在当时有“东方剑桥”之称的浙江大学。
2 第二故乡之于老人的特殊意义
钱老身边的保姆告诉我,钱老很喜欢散步,总喜欢到院子里、以前还经常到校园里走走,看看。记者知道,钱老太热爱这片土地了——一个本出生在江南的才子,却将他人生中55年的时光都给了大连,更何况,这55年是他最有成就、最有收获的55年啊!究竟是什么让他这么眷恋大连?老人给记者的回答非常简单:“大连好啊,大工好啊。”
钱老和大连的缘分,要追溯到1951年的夏天。一天,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院长屈伯川博士来到浙大土木系,找到当时任系主任的钱令希,两人一见面就非常投缘,从同一时期赴欧洲留学,一直聊到党为了给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在东北工业基地之一的大连创办了大连工学院,条件很好,但师资很是紧缺,诚挚邀请钱令希到大连去工作。屈伯川求贤若渴的精神打动了钱令希,随后,他在上海巧遇来自大连石油研究所的张大煜先生,他的一句话让钱令希下了决心:“大连工学院没有老框框,的确是个干事业的好地方。”当年的12月,35岁的钱令希从西子湖畔来到了大连,再也没有离开。
作为我国著名的力学专家,钱老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力学变分原理研究的带头者,也是使结构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先行者与奠基人,在我国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舰船工程、港湾工程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钱老参与和设计建造的工程项目不胜枚举,获奖无数,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等都凝聚着钱老的心血。但在钱老的心目中,上个世纪70年代由他设计的大连新港主体工程,才是他的成就中最耀眼的一笔。
1974年11月,为了落实周总理“三年改进港口面貌”的指示,大连工学院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油港———大连新港主体工程的设计任务。钱令希带领中青年教师们投入到了紧张的工程设计中。“百米跨度空腹桁架全焊接钢栈桥”?当他提出这个施工快、材料省、受力合理、使用方便、美观大方的方案时,有人劝他:“用这种桥型,国内无先例,国外则不少都断裂酿成灾祸了,别冒险了!”但钱令希坚持认为,这种桥型在力学上是无可指责的,造成事故主要是因为节点设计不合理、钢材质量差、当时的焊接技术不成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不知跑了多少腿,逐一寻找方法。经过钱令希和大家的努力,1976年这项浩大的工程竣工,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项。到今年,这座栈桥已经使用了整整30个年头。海港的人说,老人过去经常去栈桥那看看,他对那座桥,就像自己的孩子……
3 翘首中华崛起日,更喜英才满人间
采访中,记者问钱老:“您一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让所有在场的人心头一颤:“是我的学生们都比我强。”老人随口说出了几个学生的名字:“像潘家铮啊,那是三峡工程的技术核心人物,还有胡海昌,钟万勰,程耿东(这些都是院士)……他们都比我强,我心里高兴啊!”
钱老的确可以为自己的学生骄傲———在他从事高等教育的65年时间里,他培养出的教育、科技、工程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仅有两院院士,还有大学的校长,以及工程部门的骨干。在他的带领下,大连理工大学的工程力学系一直保持着国内国际的领先水平。大连理工大学的前任校长程耿东曾经说过:“钱老最大的成就不仅在他的学术上,更在育人上。”而他的学生林家浩教授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更是含着眼泪说:“没有钱老,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浙大读书的时候,缺乏中文的超静定结构教材,只有几本英文参考书。老师计划自编一本讲义,他破天荒地让胡海昌和我把那几本英文书读完后拟出讲义的初稿来。这当然不是认为我们有资格写,而是要看看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课时难点是什么,想的是什么,这种做法在学校里是很少见的,对我来说真是受惠终生。至于钱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我考入大学后,父亲暴亡,母亲重病,哥哥和姨母患精神病,二年级时又因代人补考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重罚,剥夺公费和工读权利,经济上陷入绝境,已打算休学去当教师了。这些事情我从未透露给老师,他从旁知道后,从微薄的薪资中挤出钱来资助我,让我完成了学业。毕业后介绍我走上水电建设之路,还继续借款帮我渡过难关。多少年后我把这些事告诉妻子时,她不禁泪如雨下……(国家电网公司潘家铮院士)
……太多的深情,从一篇篇回忆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出来,怎是这一页纸可以写就!我想,没有什么语言,能比钱老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写下的自勉诗句更能概括钱老可贵的献身精神:“献身科教效春蚕,岂容华发待流年,翘首中华崛起日,更喜英才满人间!”
4 九旬老院士的心和年轻人一起跳动
4年前,大连及中央级媒体都报道了86岁的老院士和本科生一起听课的故事,当记者问起老人这段经历时,老人开心地笑了,然后告诉我:“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啊!”
对于时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钱老也有自己的思考,他告诉记者:“我就给自己起过外号,叫‘钱试用’!”钱老寄语年轻人:“不要对工作寄望太高,国家建设需要各种人才,只要用得好,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一定会找到你的位置!”钱老话锋一转,又说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国人才相当多,从来就不存在缺乏人才的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善用人才,不要束缚得太紧,应该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让人才尽情发挥。”
采访中还出现了一个难得的小花絮——当记者无意中说出认识一位也曾经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年轻人时,钱老顿时眼前一亮:“真的吗?我一直在大连寻找自己的留学校友,可一直没有遇到过,我能见见他吗?”在记者的联络下,目前在软件园简柏特大连公司做 IT咨询师的张韬来到了钱老的家,钱老一看见他就高兴地拉起了这个小伙子的手,年龄相差62岁的两代“海归”,聊起上学时的经历,却都那么开心,老人的眉宇间,始终绽放着快乐……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钱老:“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钱老笑着说:“我的心愿就是一代都比一代强。”老人顿了顿,说:“我在乎的,不是我自己的人生,而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都要超过我!”记者又问钱老:“那您这一生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老人笑着说:“我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了!”
离开钱老家的院子时,窗台上盛开的鲜花正在微笑,于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涌上记者的心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钱令希小档案
●1932-1936年,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获土木工程师学位。
●1936-193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最优等工程师学位。
●1938-1942年,云南,川滇铁路工程,任桥梁工程师。
●1942-1943年,云南大学土木系,任教授。
●1943-1952年,浙江大学土木系,任教授。
●1981-1985年,大连工学院,任院长。1982-1987年,中国力学学会,任理事长。
●1984-1988年,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任理事。
●1982-1992年,中国高教学会,任副会长。
●1952年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任教授。
●195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老爱好书法,客厅里散发着书香。

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享受天伦之乐。


原文http://www.cas.cn/zt/rwzt/2009yldqx/qianlingxi/qlxjnwz/201003/t20100331_2810284.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2:00 | 只看该作者

钱令希(1917—2009.4.20)
发布时间: 2010-04-01  |  
http://www.stdaily.com 2010年04月01日 来源: 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著名力学家、教育家,曾参与和设计建造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等工程项目。




新华网大连4月20日电 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4月20日在大连逝世,享年93岁。

钱令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1938年在比利时自由大学获得“最优等工程师”称号后,回国参加叙昆铁路建设。1954年,他入选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钱令希毅然承担了潜艇结构锥、柱结合壳在静水压力下的稳定分析任务,并和助手们一起,研究出复杂形状锥、柱结合壳体的有利和不利形式及理论分析方法。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我国核潜艇的研制,并被纳入国家设计规范,后来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钱学森推荐,钱令希被选举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长。钱令希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并成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的发起人之一。

钱令希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培养了胡海昌、潘家铮、钟万勰、程耿东等国内外著名的力学与水利工程大师。钱令希曾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由他担任名誉理事长的“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奖励了600多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力学学科的持续发展。

他是一座宏伟的“桥”——追记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院士   

2009年4月20日,大连阴雨绵绵。上午10时01分,大连理工大学第二任校长、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院士与世长辞。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心中,钱令希院士已化作一座承载科学精神、爱国精神、学识与智慧的精神雕像。   

71年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成并获得“最优等工程师”学位的钱令希,谢绝导师的挽留,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   

1952年1月,受大连工学院首任院长屈伯川“三顾茅庐”之邀,时年35岁的浙江大学教授钱令希来到大连工学院做了第一任科学研究部主任。1955年,钱令希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1958年,钱令希在大连工学院创建了数理力学系。1978年,他又创建工程力学研究所。在他的带领下,大连理工大学的工程力学研究始终保持着国内国际的领先水平。   

钱令希是我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他将结构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在我国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舰船工程、港湾工程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钱令希参与和设计建造的工程项目不胜枚举,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等,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钱令希的学生、大连理工大学前任校长程耿东说:“钱老最大的成就不仅在学术上,更在育人上。”   

大连理工大学拥有9位院士。其中,除了钱令希本人,有7人是钱令希的学生。在大连理工大学,钱令希被尊称为“伯乐院士”。   

很多人问钱令希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的回答总是一样:“我的心愿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在乎的,不是我自己的人生,而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都要超过我!”   

钱令希不仅编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结构力学教材,还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启发式认真教”模式,为学生开启了走向力学世界的大门。课堂上,钱令希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他把讲稿提纲给学生们看,然后把学生们有意义的新见解吸收到自编教材中。   

他还率先在学生中倡导“创造性自觉学”的教育,这也是钱令希对高等教育界的一大贡献。在学习方法上,钱令希特别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提高,这才是真才实学”。他要求学生多读书,每周写一篇学习总结,每月还要写一份学习汇报,这些他都面批面改。   

担任大连工学院院长后,钱令希在全国最早倡导并践行加强高校“学术细胞”,大力推动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即高校不能一味重视教学而忽视学术研究氛围的营造,应加强“学术细胞”。在他的关怀下,一批中青年教师被选派出国深造,回国后大都成为学术骨干。   

钱令希写的一首自勉诗是他科教人生最好的注释:“献身科教效春蚕,岂容华发待流年,翘首中华崛起日,更喜英才满人间!”   

《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12日第1版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special/content/2010-04/01/content_170463.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22:07 | 只看该作者
钱令希的贡献
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daliandaily/2002-12/19/content_99873.htm




献身科教效春蚕 追记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组图)http://news.163.com/09/0427/08/57T2TEO8000120GR.html



著名力学家钱令希院士因病逝世(图)
http://news.sina.com.cn/o/2009-04-21/151815502938s.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0#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2: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5 23:13 编辑

楼南泉
2010-02-02 www.dlxww.com
      楼南泉(1922-2008),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从事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防军工以及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建国初期,他研制出的催化剂超过世界水平,1978年率先在国内开辟了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在短期内建设成了两套具有国际水平的交叉分子束装置,其中一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培养研究生30余名。        





站在科技前沿——物理化学家楼南泉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5日 11:29 来源:CCTV.com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楼南泉


  科学是要发展的,思维方法和看到的问题要跟上去。发现的问题,问题在哪儿,要怎么去做,这就是基础研究考虑的几个方面。而且你要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它的前沿是什么情况。


     楼南泉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


     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国际分子束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获得者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科学大会的召开,预示着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这一年,一直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楼南泉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了当时国际上最前沿的基础研究领域——分子反应动力学。当时,分子反应动力学是国际上倍受重视的新学科,它是从微观上、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它要揭示的是化学反应的根本问题。然而,这项研究由于投入大、难度大、风险大,被科学界称为可望不可及的“上帝的圣餐”。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楼南泉


  火箭、导弹,包括飞机的燃烧,化学能作为动力的这样一些现代化的运载工具,这些东西牵涉到一个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有慢的、有快的,我们这个领域属于高速反应。高速反应控制比较难,就是高速反应怎么控制它,怎么样才能把化学能变成一个动能。当然要控制它,不控制的话不是等于爆炸吗?或者太慢了也不行,这是比较难的工作,那我们从头来起。


  1978年开始,知难而上的楼南泉率先倡导在国内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和分子传能研究,并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组建、领导了国内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交叉分子反应束实验装置。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楼南泉


  第一套设备做出来的时候,我记得是1980年。做出来以后,外国的科学家来参观,他觉得我们研究所,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设备加工出来,他很佩服,甚至有人说要到我们这来订货。



  在以后的几年里,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相继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叉分子束装置,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深入探讨金属原子与多种氧化物的反应动态学,在反应机理、新生物态分布和能量配置、分子传能以及分子空间取向、在反应动态学中的作用等,做出了一批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这在当时国际上也只有美、英先于我国运用此类设备从事类似的研究。这项成果获得了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楼南泉


  应该说从1978年开始,由小变大,一直到1992年完全建成。这么大的设备在对付一个很小的原子,眼睛看不见的东,比细菌还小得多的多,原子、分子。所以这个工作就属于基础工作,为将来新发展,科学新发展,真正是为高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当然是一部分,不是全部了。


  楼南泉认为,紧跟科学步伐,勇闯科技前沿,是科学家最基本的素质。


  早在20世纪60年代,正值探索新型火箭推进剂研究的年代。探索固体火箭成为当时国际上一种新思考。为了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楼南泉开始了固体火箭推进剂燃料和配方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楼南泉


  我们的专业是搞燃烧的,反应动力学、火箭就牵扯到这个核心问题。那么做什么火箭?当时我们跟国防科工委是有联系的,他们希望我们做的不是现在正在用的东西,而是将来要发展的东西,打基础的东西。因此我们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国际上发展的形势,尤其是美国发展形势,考虑到将来远程火箭的第三级,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的火箭。


  1965到1967年,经过多次的实验,他们开发出了全新的复合材料,研制出新型的火箭推进剂固体药柱和点火方案并成功进行了地面模拟高空点火实验。这项成果获得了国防科研荣誉奖章。


  20世纪90年代,楼南泉被聘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反应动力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在此期间,他们在分子传能规律的研究、原子分子理论、光谱和动力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成果。



  目前,楼南泉与人合作建成飞秒激光化学实验室,现正在开展有关飞秒激光控制化学反应的研究。小小的分子、原子,在这位年逾七旬的科学家的眼里,依然充满了诱惑。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楼南泉


  你想想看,空气里的分子在那乱跑,你怎么可以叫它一下子并成一条线这样对撞,那所以叫分子束对撞。交叉分子束,就是两束分子、原子交叉起来,进行反应,就这样一个目的,但是不一定能成功,但方向肯定是这个方向,所以你不一定能成功的话,也得要去做。



责编:新影



原文
http://www.cctv.com/history/special/C13326/20070215/108126.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9-25 18:18 , Processed in 0.147257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