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621#
发表于 2011-9-7 14:42 | 只看该作者
唐建武,扎实做学问、认真育新人的专家导师,国家医学领域新一代的领军人,栋梁之才!

谢谢谭老师的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2#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2:19 | 只看该作者
魏曦
2010-02-02 www.dlxww.com

魏曦(1903—1989),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共党员,大连大学医学院原细菌科主任、原大连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主任。1939年从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回国参加抗日活动,在昆明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制品所,为抗战军民提供了大批战时急需的疫苗和血清。他致力于微生物领域的教学研究,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人体正常菌群学说,在1981年的第七届国际生物学会上,报告了我国研制“促菌生”和对菌群失调与菌群调整疗法的研究情况,赢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朝鲜战争时,美国在朝鲜和中国东北投掷了细菌武器,为揭露其罪行,他毅然参加了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争罪行调查团,在枪林弹雨中搜集美国细菌战的罪证,发表了《美国在朝鲜和中国东北进行细菌战的事实》的调查报告,因此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曾当选民盟中央委员,是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3#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9-8 22:28 编辑

百科名片


魏曦,医学微生物学家。他对我国生物制品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科学生涯中,主要集中于人兽共患病——立克次体病及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他还是我国微生态学的奠基人,培养了大批人才,提出了菌群调整疗法治疗菌群失调症并获得良好效果。






简介  
      医学家。湖南岳阳人。1933年毕业于
上海医学院(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中科院院士、医学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生平
  魏曦,字东升,1903年12月25日生于湖南岳阳。他在中学时代就参加了进步学生团体,阅读《新青年》、《响导》等刊物。五四运动给他带来了科学、民主的思想。中学毕业后,他于1924年考入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5年改称湘雅医科大学)。这期间他经常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为共产党传送过信件,掩护过共产党员,因而遭到反动军阀的通辑,湘雅医科大学也将他开除了学籍。于是他参加了北伐军,继续追求革命。北伐失败后他来到上海医学院学习。

  这时期,微生物学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已被公认,但有很多未开垦的领域需要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引起魏曦极大的兴趣。他的毕业论文《肺疽的细菌学》,受到好评,获医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生涯。

  大学毕业后,他到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继续进行微生物学研究。他首次用鸡胚培养回归热螺旋体,并对其生活史做了详细观察。在此期间,他还对牛胸膜肺炎支原体(PPLO)的培养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他是国内最早研究支原体的学者。

  1937年,他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因立克次体琼脂斜面组织培养的研究获得成功,荣获哈佛大学的奖状和奖金。1939 年回国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战争活动,同时任重庆国民政府卫生署中央防疫处技正。他协助汤飞凡在昆明重建了中央防疫处,并担任检定科科长,负责产品质量检定工作。当时抗战的军民急需大量的血清和疫苗,该处生产了大量生物制品解决了燃眉之急。其后又参与组建了贵阳生物制品所。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兼中央防疫处上海分处处长。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组织的推荐下,他举家途经香港奔赴解放区大连,任大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兼大连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1951年,抗美援朝期间他参加美军细菌战争罪行调查团,并任检验队队长,因工作成绩突出,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53年以来,他历任中国民主同盟第二、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会顾问,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人兽共患疾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会名誉主任委员。198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宿愿。
成就与荣誉
  1957年,他调至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983年改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历任立克次体及钩端螺旋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等职。他在立克次体和钩端螺旋体以及微生态学领域

  成就与荣誉

  研究回归热螺旋体、支原体成绩卓著;研究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组织培养获
哈佛大学研究院奖;对二战期间滇缅英美军中流行的“不时热”经确证为恙虫病,获哈佛大学考察团授予的战时学术性功绩勋章;抗美援朝期间从美军投掷细菌武器中分离出鼠疫和霍乱菌,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和中国国务院奖状;50年代提出了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的概念并率先开发了生态制剂,促进了“微生态学”学科的发展;从事诸多动物源病――人兽共患病调查研究,在中国首次判定弯曲菌。 魏曦在1937年赴美留学前尚未建立明确的研究方向,赴美后,投师于专长立克次体学研究的著名微生物学家H.秦瑟(H.Zinsser),从此也进入了立克次体学的研究行列。在他到达秦瑟实验室时,秦瑟的研究生F.菲茨帕特里克(F.Fitzpatrick)正在进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琼脂斜面培养的研究,但一直未获成功,便决定放弃这项研究。魏曦对菲茨帕特里克所采用的方法作了仔细推敲,发现她所用的泰洛氏液浓度不足,于是增加了其浓度,同时把供立克次体生长用的组织细胞剪碎涂于琼指斜面上(使组织细胞处于代谢低下状态),然后接种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结果获得了成功。哈佛大学对魏曦这一贡献授予了奖状和奖金。

  魏曦的这项研究成就为后来病毒的转鼓培养技术提供了参考。当时在同一个系工作的E.恩德斯(E.Enders),与魏曦朝夕相处,恩德斯受到魏曦的研究途径的启发,从研究细菌免疫学问题转向病毒的培养问题,并获得了成功。恩德斯因成功地用单层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而荣获生理学与医学诺贝尔奖金。在我国对外开放之后,年已84岁的恩德斯于1981年11月25日给魏曦亲笔写了信,信中回忆了这段往事。魏曦回国以后,仍对立克次体进行研究,在昆明用血清学方法首次证实恙虫病在我国的存在。

  1945年,在滇缅边境反法西斯战场上,在英美盟军中发生了一种“不明热”的流行,严重地威胁着部队的战斗力。美国组织了一个以哈佛大学专家为主的斑疹伤寒考察团对此进行调查,但一直没有搞清病因。这时魏曦被邀赴缅进行工作。他到达现场后,跋山涉水进行调查。他再一次发挥了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找出原因的特长,发现别人是将试验用的盛装动物的笼子放在草地上,使昆虫叮咬动物,然后从动物分离病原体。其所以未获成功可能是因为笼子下面的草被压成一个草垫,有碍昆虫接近和叮咬动物。魏曦设计了一个不存在这种缺点的试验方法,即将草地围成一个小环境,实验动物在其中自由活动,结果草地上的恙螨叮咬了动物,动物发生恙虫病立克次体血症。于是,魏曦成功地证实了“不明热”的本质是恙虫病,而不是预先估计的斑疹伤寒。当采用了针对恙螨的防制措施之后,“不明热”得到了控制。1948年,美国哈佛考察团为表彰魏曦的杰出贡献,特授予他一枚学术性的“战时功绩荣誉勋章”。

  50年代,魏曦针对斑疹伤寒疫苗生产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流行性斑疹伤寒疫苗的免疫效果取决于使用毒株的毒力,只有强毒毒株才能生产出免疫原性高的疫苗。如何才能保持和提高毒力,通常的办法是通过虱鼠传代。在这里人虱成为关键性的生物。人虱的生活习性是只吸食人血才能生存繁殖,因此供传代用的健康人虱要在未经斑疹伤寒疫苗免疫的健康人体上喂养,而已感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人虱则需在高度免疫的人体上饲喂。为了生产斑疹伤寒疫苗,喂虱者不得不经受着极大痛苦。魏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与其助手范明远着手驯化虱种,使其能适应动物(如家兔)血液。经过人、兔交替喂养终于获得一株兔化人虱虱种。该虱种经过鉴定证明:在繁殖立克次体中保持和提高毒力方面与正常人虱完全相同。1959 年,卫生部生物制品委员会批准该虱种在全国有关生物制品所推广使用。从此结束了在生产斑疹伤寒疫苗中人喂虱的痛苦局面。

  人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最佳宿主,斑疹伤寒患者血中含有立克次体,人虱吸食后可受感染。因此,用人虱分离普氏立克次体是最敏感的方法,但人虱的喂养是个困难问题。苏联曾用死后不久的人皮做皮膜喂血,很显然,人皮来源不多。魏曦和他的助手张婉荷改用了乳鼠皮膜,获得与人皮相同的效果。

  魏曦还关心我国是否存在其他立克次体病,在50年代曾做了调查,发现很多地区有Q热存在,部分地区有北亚热存在。

  1943年,魏曦在昆明从水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但真正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从50年代开始的。当时,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魏曦很快派出调查组赴现场调查,结果从黄胸鼠和狗体中分离到钩端螺旋体。一次,魏曦去罗马尼亚访问,他很有心地带回12型钩端螺旋体标准菌株。从此,魏曦开始了推动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研究。

  1.我国第一代钩端螺旋体菌苗的试制成功

  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地区不断扩大,流行菌型也不断增加,急需有效的预防办法。魏曦看到这点,立即组织力量试制菌苗,并于1958年通过鉴定,证明有很好的免疫效果。于是,各生物制品所大量生产这种菌苗,在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钩端螺旋体疫源地的考察及确定

  1959-1960年,魏曦根据苏联学者自然疫源地理论,结合我国三峡水力工程的开发计划,对我国湖北省境内长江沿岸钩端螺旋体病自然疫源地进行了考察,发现该地区黑线姬鼠是钩端螺旋体自然疫源地的贮存宿主。为了消灭黑线姬鼠,他还对黑线姬鼠的生态学进行了调查。魏曦还亲自到河北、河南等地考察,确定了我国广大北方的钩端螺旋体疫源地是以猪为主的家畜疫源地。其防制办法是圈猪积肥,既净化疫源地,又增加肥源,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在大跃进的年代里,魏曦根据钩端螺旋体病疫源地的特点,在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上郑重指出:发展水利工程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必须同时注意某些媒介动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散播,否则将会造成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疫区的扩大,从而给人民带来危害。可惜这些有预见性的科学忠告反被诬为给“大跃进”泼冷水,而他本人在“拔白旗”运动中也作为“资产阶级白旗”遭到不应有的批判。 [1]

  早在1950年,魏曦就注意到了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问题。他认为抗生素干扰了人类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必然导致机体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即菌群失调症(两重感染),因而提出菌群调整疗法,即把正常菌群的成员制成活菌制剂给病人服用来辅助缺失或减少的细菌。在他指导下,他的助手康白制出的“促菌生”是一种需氧腊样芽胞杆菌,它在肠道内有耗氧作用,造成厌氧状态有利于厌氧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生长繁殖,从而调整菌群恢复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实践证明这种疗法具有良好效果。魏曦指出:“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他专门为活菌制剂起了个拉丁术语,称为“Biogen”,例如大肠杆菌活菌制剂称为“Colibiogen”,乳杆菌活菌制剂称为“Lactobiogen”,肠球菌活菌制剂称为“Enterococcobiogen”,“促菌生”称为“Cerobiogen”。1981年,魏曦率代表团去日本参加第七届国际悉生生物学讨论会时,提出“促菌生”在菌群调整疗法中的作用,受到好评。

  魏曦是第一个把悉生生物学术语和有关内容介绍给我国的学者。悉生生物学(Gnotobiology)是用无菌隔离器技术研究自然界生物,包括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发展和利用悉生生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魏曦为“Gnotobiology”这个术语做了详细推敲,最后否定了日文译成“无菌生物学”的译法,而提出更为确切的“悉生生物学”的译法。魏曦为推动和发展微生态学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

  魏曦为人正直、宽厚、谦和和乐于助人。他的科学生涯充满了探索和创造,他几次在科学上的突破都是认真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之后,另辟新径而取得成功的。他十分重视同事之间经验与看法的交流,从交谈中常可得到宝贵的启发。他在科研活动中非常重视实践,实践能使人心灵手巧,这是科学家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我们从魏曦的治学经验和方法中将会得到有益的启发。


简历
  1903年12月25日 生于湖南岳阳。

  1921-1922年 长沙雅礼大学二年肄业。

  1923年 南京金陵大学一年肄业。

  1924-1926年 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5年改称湘雅医科大学)二年肄业。

  1926年 参加北伐军,任第四集团军警卫团三等军医正。

  1927年 在长沙广雅中学任教一年。

  1928-1933年 在上海医学院学习,1933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3-1937年 任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1937-1939年 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

  1939-1947年 历任国民政府卫生署中央防疫处技正、处长。

  1947-1949年 任上海医学院教授兼卫生署中央防疫处上海分处处长。

  1949年 任大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兼大连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

  1951年 参加我国政府组织的美军细菌战争罪行调查团,任检验队队长。

  1953-1989年 历任中国民主同盟第二、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会顾问;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 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

  1957-1989年 调中国医学科学院(1983年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任立克次体室及钩端螺旋体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1982-1989年 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人兽共患疾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1989年5月20日 卒于北京。[2]
主要论著
  1 魏曦.关于菌群失调和菌群交替症问题.中华医学杂志,1964,50 (4):194.

  2聂第楷,魏曦,汪履祺等.我国中部某地区钩端螺旋体自然疫源地调查报告.广州钩端螺旋体病学术资料汇编,1964:165-175.

  3 张婉荷,魏曦.Q热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杂志,1965,3(1):30-33.

  4 聂第楷,魏曦.钩端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的研究:Ⅰ.钩端螺旋体红血球致敏物质的抗原分析.微生物学报,1965,11(1):63-71.

  5 王庆泰,高守一,魏曦.与急性腹泻相关的一种病原菌——类似“弯曲菌胎儿肠道亚种”细菌.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0,3:25-27.

  6 魏曦.斑疹伤寒防治概要.全国防疫联合办事处,1947.

  7 魏曦,范明远.兔化虱之研究.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补印篇,1956:1

  8 魏曦,张婉荷.在动物皮膜上饲养和感染人虱.大连生物制品研究所学术资料汇编(1949-1957),1957:277-279.

  9 聂第楷,魏曦.广东新会江门中山地区钩端螺旋体的调查报告.大连生物制品研究所学术资料汇编(1949-1957),1957:230-238.

  10 魏曦,李福声,张婉荷.干燥牛痘苗的大量生产及效价的研究.大连生物制品研究所学术资料汇编(1949-1957),1957:346-353.

  11 康白,范明远,魏曦.菌群失调和菌群交替症.中华医学杂志,1962,48(4):201.

  12 魏曦,康白.鼠型链丝杆菌败血症弗利兰德杆菌菌交替症一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62,48(6):376.

  13 范明远,魏曦.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小白鼠肺脏感染的实验研究.中华病理学杂志,1964,8(3):212.



原文http://baike.baidu.com/view/187851.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22:31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微生态学的奠基人——魏曦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5#
发表于 2011-9-10 0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02# bywwcnll976


    去年我们去农科院樱桃园采摘了那里的樱桃,很好吃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9-16 20:19 编辑

杨烈宇


杨烈宇(1918-1993),重庆市铜梁人,农工党党员,原大连海运学院船舶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一级教授。我国著名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船机修造工程和等离子表面工程专家。毕生致力于船机修造工程、离子轰击渗扩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教学与研究,为我国航海高等院校船机修造工程专业的建设、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被评为全国交通战线劳模、全国高校优秀科技工作者,198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曾当选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副主席。

人物简介


杨烈宇(1918~1993),教授。四川铜梁(现属重庆市)人。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矿冶工程系。曾任重
庆兴国工矿公司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大连京华公司总工程师,大连海运学院副教授、教授、船舶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农工民主党第九届中央常委、副主席和第十届中央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研制成功钢铁大批量连续等温淬火新工艺。主持研制的灰口铸铁离子氮碳钛三元共渗新工艺1983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编著有《金属学及热处理》。

人物生平  
杨烈宇出生于县一个自耕农兼小学教员的家庭。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和日本侵略军对我国进行野蛮侵略之时,他下定决心,要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933年,他考入杭州高中,高中毕业后随即考上武汉大学矿冶系。从这时起,他便立下了工业救国的志向,这个信念一直激励着他在漫漫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拼博前进。

  1942年,杨烈宇在武汉大学毕业,并获得工学士学位。他先后在四川乐山、成都、重庆等地的工厂、公司里担任技术员、工程师、厂长等职务。在此期间,他积极为共产党所领导的地下组织筹集经费。1944年,他加入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中国青年民主社”,1946年,加入了当时尚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杨烈宇应聘到大连海运学院,先后担任金属工艺教研室主任、轮机系副主任,并负责主持船机修造工程专业的创建和教学工作。

  1957年,“反右派”斗争在全国展开,杨烈宇被下放工厂劳动,随后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赶到农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霜飘知柳脆,雪压觉松贞”,杨烈宇虽然身处逆境,仍然坚持写论文,写教材,并紧密结合实际搞发明创造。1975年,杨烈宇被请到了乡办企业——旅顺龙头机械厂做技术顾问。在这里他受到了工厂党组织的关怀和工人的支持,搞发明创造的劲头更大了。他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特殊铸造新工艺,相继完成了鞍钢七号高炉冷却壁和风口大套,以及全国第一台铸铁煤气脱硫箱等重大高科技生产任务,还研制成功在国际上70年代刚开始应用于生产的50 安培离子氮化炉,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1979年1月15日,大连海运学院党委为杨烈宇彻底平反,并把他请回了海运学院。杨烈宇在花甲之年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他满怀豪情,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大业中去,抒发出“我欲跃马驰万里,直上青天不徘徊”的壮志心声。大连海运学院领导对杨烈宇的科研给予了大力支持:专门成立了船舶金属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现已更名为船机修造及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任命杨烈宇为所长,并为他调来了近50名科研人员,配备了价值500多万元的科研设备,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杨烈宇从这里开始腾飞,不断地向科学高峰攀登。他认真研究分析了国际上该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了研究所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这就是:以船机修造工程为基础,重点抓等离子表面工程,解决海洋运输及其他行业中的机件强化、修复等实际问题,并力争打入国际市场。

  为达此目标,杨烈宇多次带领助手们南下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广州等地进行调查,深入船厂等生产第一线,掌握实际情况。回到所里,他和助手们又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舍弃了数不清的节假日,以坚强的毅力、敏锐的目光、慎密的思维、大胆的设想,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设计、实验,终于研究成功多项船机修造新工艺,用心血培育出一簇簇光彩夺目的科技之花。

  从1981年至1992年,杨烈宇和他的课题组共获国家、部、省、市科技成果奖2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四等奖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交通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中国民航总局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各一项,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在这些获奖项目中,杨烈宇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从课题的提出、方案的制定到关健工艺问题的解决,都起了决定性作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在赠杨烈宇的条幅中写道:“科研绝顶能攀上,学海无涯任转旋”。高度赞扬了他在科学的道路上闯关夺隘、不畏艰险的拼博精神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1993年11月1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大连不幸逝世,终年75岁。
人物成就为我国船机修造作出重大贡献
  船机修造工程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该专业创办之初,所开设的金属学、热处理及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全部使用外国教材,讲的都是外国人的发明创造。杨烈宇的心被刺痛了,他决心编写我国自己的教材,当时他曾写过一篇题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金属及合金应用上的成就》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1955 年10月号上,苏联《冶金文摘》也曾摘译刊登。在文章中他批驳了当时国际冶金史料中一些孤陋寡闻的偏见,以大量事实阐述了中华民族在冶金领域中的辉煌成就和对世界的伟大贡献。文章最后写道:“在中国已经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今天,在科学技术已经有了无限发展前途的今天,努力学习现代先进的科技,并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传统的成就加以发扬光大,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我们的责任了!”杨烈宇呕心沥血,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查阅了几千万字的资料,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撰写出版了《船机工程材料》、《金属学及热处理》、《船机零件热处理》、《离子轰击渗扩技术理论基础》、《材料表面薄膜技术》、《离子轰击渗扩技术》等22部教材、专著,发表了120余篇学术论文,共计70余万字。为船机修造工程专业的教学和教材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杨烈宇发挥自己在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长,不断地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引入船机修造工程领域。50 年代,他主持制定了船舶主辅机及零部件的铸、锻、焊及热处理标准安全修复工艺;60年代,为原位修复某些开裂的船机铸铁件,他发明了用低碳钢制造低碳马氏体扣合修复波浪件,以代替昂贵的进口波浪件材料(高铬镍合金和Invar合金),其抗拉强度比高铬镍合金高出一倍以上,而成本却只为原来的1/30-1/20;70年代,他克服了冶炼铸造等工艺上的难题,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耐热材料——稀土高铝耐热球墨铸铁,用以制造船用锅炉、大型燃气阀门及其他耐热构件,改变了我国船用高温构件长期依靠以昂贵价格进口高镍铬钢的状况;80年代,他对国际上刚刚兴起的离子轰击渗扩技术和离子物理气相沉积(离子镀)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杨烈宇的这些发明和创造,使得船机修造工程专业不断丰富和创新,现在,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为国内外所瞩目。

  1983年,船机修造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的船机修造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杨烈宇为首任博士导师。同年,杨烈宇被晋升为一级教授。杨烈宇除为我国船机修造工程领域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外,还培养出了15名硕士生,5名博士生,其中一名博士生并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他在逝世前仍指导4名博士生攻读。

  1983年,杨烈宇任我国第一个船机修造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首任博士生导师。同年,被晋升为一级教授。自此,他一面加紧科研,一面培养高精尖人才,科研和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据统计,从1981年至1992年,他和他的课题组共获国家、部、省、市科研成果奖2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先后培养出15名硕士生和5名博士生,,成为我国著名的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船机修造工程、等离子表面工程专家。
研究发展离子轰击渗扩技术
  发明、发展并推广应用离子氮碳共渗新工艺。

  70年代,国外的离子轰击渗扩技术,普遍采用的是以纯氨或一定比例的氮加氢进行离子氮化。这种工艺虽能够达到某些预期的效果,却还存在一些严重的缺点。一是对碳钢的处理强化效果差,对合金钢的处理渗层浅;二是生产周期长,处理一个工件,保温时间至少需6小时以上。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国际上开始探索氮碳共渗技术,但没有确立最佳工艺规范和真正应用到实际上的先例。杨烈宇经过艰苦探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最后终于发明出“离子氮碳共渗新工艺”(亦称离子软氮化)。这一工艺与纯氮离子氮化工艺相比,不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后者的1/2至1/6),处理面广,对碳钢、合金钢和铸铁工件进行强化处理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且所处理过的金属工件的化合物层、有效硬化层、总渗层及表面硬度、耐磨、耐腐蚀、耐疲劳等方面都优于用上述气源的离子氮化处理的工件。在此项研究中,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用丙酮作为碳源,代替国外普遍使用的甲烷、丙烷、甲醇、乙醇等,获得成功,使该工艺进而又具有安全、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这项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连柴油机厂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球铁和45#钢制柴油机曲轴的强化上,使曲轴免除了短期开裂现象,柴油机的大修期由原来的1500小时提高到10000小时以上,超过了国际上最高8000小时的水平,寿命延长了3至5倍。截至1985年底,大连柴油机厂应用此技术处理了3万多根曲轴,经过5年的实践考验,运行中无一断裂,打入国际市场受到高度评价,仅此一项,即创经济效益2400余万元。
应用离子镀技术于机件修复
  1.发明“一种钢铁离子镀固体润滑膜的方法”。

  杨烈宇课题组采用离子镀技术在钢铁材料表面沉积Cu-pb合金固体润滑膜,并首先将此技术用于铸铁活塞环表面的处理上,经此工艺处理的铸铁活塞环具有优良的减摩效果和抗咬合性能,解决了柴油机气缸的漏气、窜气等问题,并显著提高了柴油机的输出功率。这一发明,1992年7月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发明“铝合金表面离子沉积(Ti,AI)N硬质膜的方法”。

  杨烈宇课题组采用离子镀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沉积(Ti,AI)N,用此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工件,兼有硬度高、韧性好、应力小、与机体结合牢固等优点,解决了国内外长期未能解决的铝合金活塞表面强化的问题。这一发明,在1989年9月在德国召开的首届国际等离子表面工程学术会议上,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于1992年7月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3.进行了“离子镀在飞机、发动机零部件修理中的应用”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

  我国民航有很多进口飞机,其发动机上关健性的高精尖零部件,因长期使用出现磨损而需要修复,修复的尺寸必须在15微米以上,精度要求极高。在此之前,国内外均未能解决此问题。因为用其他方法(如电镀、刷镀)虽能达到尺寸的要求,但却会产生氢脆,一有氢脆,工件便容易断裂,极不安全,不能在飞机上应用,只能采用离子镀工艺。而当时国际上离子镀膜的厚度最高水平只能达到几个微米,不能达到技术要求。国际上有关权威人士曾预言,离子镀膜厚度在本世纪内很难达到10微米。中国民航成都飞机维修公司有大量飞机上的高精尖零部件需要修复,他们在向国外寻求解决办法而无出路的情况下,最后找到杨烈宇,他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他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们,经过两年多的攻关奋战,终于在1991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使离子镀膜的厚度达到了20微米以上,且晶粒极小、组织致密、无氢脆,其耐用性是原件的10倍以上,完全可以满足飞机上200多种高精尖零部件磨损后尺寸修复的要求。经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对国内外16个数据库中的2745万篇文献进行检索,同时民航成都飞机维修公司派专人赴国外航空维修厂考察,均证明所达到厚度及所用工艺属国际首创。1992年11月,经过由中国民航局主持的专家鉴定,被确认为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国家专利局已受理该项发明的专利申请。民航成都维修公司采用此项技术,节约了大量外汇,年创经济效益最低在数百万元以上。现在,这一技术又被移植到船用柴油机油泵柱塞和针阀等精密件的修复上面,扩展了这一技术的应用领域。
贯彻“三实际”原则 为企业排忧解难
  杨烈宇常说:“搞科学研究不能只图出成果,不能出了成果就算完了,还要把成果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见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只能是展览品。”因此,他为自己规定了“研究方向要结合中国实际,研究课题要面向建设实际,工作作风要深入生产实际”的“三实际”原则,这一“三实际”原则,贯穿于他整个科研生涯的始终。

  1964年,大连和平铁工厂的主要产品钢锹,由于卷刃和开裂等质量问题,废品堆积如山,工厂领导心急如焚,找到了杨烈宇。他在一个供取暖用的煤炉上做实验,研究中温下贝氏体钢性能的转变,最后研制成功“钢锹大批量连续等温淬火新工艺”。使国产钢锹的质量提高6倍以上,超过了当时世界上著名的蜻蜓牌和永不弯牌钢锹,使国产钢锹一举打入了国际市场。此项工艺在全国推广至今,并由国家主持出口支援了马耳他。

  1977年7月,当时杨烈宇正下放在旅顺龙头机械厂,这个厂为鞍钢七号高炉改建承担的部分冷却壁的铸造任务以质量优良、不误工期受到赞扬。冷却壁发货不久,鞍钢七号高炉会战总指挥王崇伦请这个厂的“老师傅”杨烈宇(当时王崇伦不知道杨烈宇是大连海运学院副教授)立即到鞍钢来。原来承担七号高炉风口大套铸造任务的某工厂铸造了30多个,几乎都是废品,大套安不上,就要耽误工期,会战指挥部非常着急,特请他帮助攻关。

  2.发明“铝合金表面离子沉积(Ti,AI)N硬质膜的方法”。

  杨烈宇课题组采用离子镀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沉积(Ti,AI)N,用此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工件,兼有硬度高、韧性好、应力小、与机体结合牢固等优点,解决了国内外长期未能解决的铝合金活塞表面强化的问题。这一发明,在1989年9月在德国召开的首届国际等离子表面工程学术会议上,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于1992年7月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3.进行了“离子镀在飞机、发动机零部件修理中的应用”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

  我国民航有很多进口飞机,其发动机上关健性的高精尖零部件,因长期使用出现磨损而需要修复,修复的尺寸必须在15微米以上,精度要求极高。在此之前,国内外均未能解决此问题。因为用其他方法(如电镀、刷镀)虽能达到尺寸的要求,但却会产生氢脆,一有氢脆,工件便容易断裂,极不安全,不能在飞机上应用,只能采用离子镀工艺。而当时国际上离子镀膜的厚度最高水平只能达到几个微米,不能达到技术要求。国际上有关权威人士曾预言,离子镀膜厚度在本世纪内很难达到10微米。中国民航成都飞机维修公司有大量飞机上的高精尖零部件需要修复,他们在向国外寻求解决办法而无出路的情况下,最后找到杨烈宇,他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他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们,经过两年多的攻关奋战,终于在1991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使离子镀膜的厚度达到了20微米以上,且晶粒极小、组织致密、无氢脆,其耐用性是原件的10倍以上,完全可以满足飞机上200多种高精尖零部件磨损后尺寸修复的要求。经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对国内外16个数据库中的2745万篇文献进行检索,同时民航成都飞机维修公司派专人赴国外航空维修厂考察,均证明所达到厚度及所用工艺属国际首创。1992年11月,经过由中国民航局主持的专家鉴定,被确认为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国家专利局已受理该项发明的专利申请。民航成都维修公司采用此项技术,节约了大量外汇,年创经济效益最低在数百万元以上。现在,这一技术又被移植到船用柴油机油泵柱塞和针阀等精密件的修复上面,扩展了这一技术的应用领域。

  在对离子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杨烈宇系统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在这方面最新发展情况,编著了《材料表面薄膜技术》一书,1991年5月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当前国内有关离子镀膜研究的一本系统著作。

所获荣誉
  杨烈宇为祖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也因此获得了诸多的荣誉。1988年,他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他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他所领导的研究所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从1990年7月起,他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由国务院颁发荣誉证书。此外,他还多次获得“全国交通战线劳动模范”、“全国交通战线两个文明建设标兵”、“辽宁省劳动模范”、“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近10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技报》、《经济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海峡时报》等国内外几十家报纸、电台、电视台介绍了他的科研成果和事迹。1988 年,他被载于《中国当代发明家辞典》。1991年至1993年,他连续三年以“研究家和教育家”的头衔被载入美国传记研究所出版的《世界杰出名人录》。杨烈宇不仅是一位教育家、科学家,而且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担任了农工民主党大连市委第一、二、三届主任委员,农工民主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大连市第九、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研究所顾问,第一、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大连市科协主席、名誉主席。此外,他还在国内外工程技术的诸多学术组织中担任了职务。

(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8419.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9-16 20:00 编辑

献身多党合作事业的 优秀社会活动家 杨烈宇

2009-10-06 09:28:47

    杨烈宇,对于大连这座城市来说是一个明亮的名字。作为一位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船机修造工程和等离子表面工程等教学与研究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发表科学论文120多篇,先后组织完成几十个重大科研项目。作为一位教育家,他一生培养了二十多名硕士生、博士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头衔很多,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全国人大常委、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而许多人并不太了解的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劳动模范并不是中共党员。作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大连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烈宇多年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积极参政议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写出了许多积极可行的建议,为大连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3年11月9日,杨烈宇教授在家中打电话谈工作的时候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医治无效,不幸于次日逝世,享年75岁。前一天他还在视察工作,还在谈笑风生,还在奔忙操劳。一转眼,他的黑框遗像就刊登在报纸上。
    16年过去,当记者采访杨老的夫人江之京女士的时候,她说:“老杨走得太急了。不过现在大连人都想着他,记着他,作为家人,我们也很安慰了。”
    矢志不渝 肝胆相照
    江之京老人今年86岁,虽然满头银发,但是精神很好,和她聊起如歌的峥嵘岁月,老人的眼里闪着光亮。她介绍说,杨烈宇出生于重庆铜梁一个乡村的知识分子家庭,他追求真理,热爱革命,在武汉大学读书的时候就曾和同学一起合作创办工厂,为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筹集经费。一直要求进步的杨烈宇于1946年加入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农工民主党。新中国成立后,杨烈宇曾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党组织认为,他在党外会为社会主义事业发挥更好的作用。实际上,他作为一个多党合作事业的杰出代表,为科学教育和参政议政发挥了特殊作用。
    江之京老人介绍说,她十分崇拜杨烈宇,对杨烈宇印象最深的是身处逆境时的那份淡定和执著。杨烈宇用自己的言行给了家人深刻的启示:人是可以不被生活击败的。无论命运多舛,无论蒙冤多重,无论企盼多强,只要他热爱着,思考着,学习着,奋斗着,他的生命之火就能燃烧出一片光明。1957年,杨烈宇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并被安排“接受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烈宇又遭迫害。遭受无数次批斗之后,他和夫人被驱赶到庄河县石山公社落户。整整20年时间里,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始终坚信共产党的伟大,坚信社会主义的正确。那个时候,家里人都受到牵连,夫人江之京由一位中学老师变成了园林处扫街的工人。在这样的恶劣环境里,杨烈宇依然没有悲观失望,不去计较荣辱得失,而是全身心地投入火热的生产实际,用自己的智慧去为国家奉献。这位科学家最大的特点是与实践相结合。1975年,他在旅顺龙头机械厂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他带领工人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耐热材料,在冲击值和铸造工艺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后来,在承担鞍钢七号高炉改建部分冷却壁的铸造任务过程中,杨烈宇帮助鞍钢的会战总指挥王崇伦解决了七号高炉风口大套技术大难题。王崇伦那时对这位“社办企业”的老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却不知道他是大连海运学院的副教授。
    呕心沥血 参政议政
    江之京老人介绍说,杨烈宇对事业特别热心,对这座城市充满感情。作为一位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作为农工党大连市委主委,凡是对城市发展有益的,不管是大事还是小情,他总是不遗余力去热心奔走努力,那感觉,就像是在办自己家的一件事。上世纪80年代,杨烈宇带领全市农工党员,围绕我市的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就建立经济特区、加快旅顺开放等我市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堪称我市民主党派的一代参政楷模。
    他曾担任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每次到北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别人在会间游览休息,他却把自己关在屋里修改提案。1989年秋,他把一份关于“将旅顺半岛开辟成国际新型综合科学文化中心”的意见书递到了万里委员长的案头,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现在,当旅顺南路的高新产业带和旅顺大学城兴建的时候,人们不得不佩服杨烈宇教授20年前的远见和热心。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杨烈宇积极献计献策,多方奔波呼吁加快大连的建设步伐,争取中央的特殊政策。1993年7月,杨烈宇向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尽快将大连设立为经济特区的再建议》。洋洋数千字的这篇文字,对设立大连经济特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翔实的阐述,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这座城市的炽热情感。
    厚献薄取 鞠躬尽瘁
    在江之京老人家中,记者看到一本《杨烈宇纪念文集》,这是杨老去世后由女儿杨道立编著的。书中一帧杨烈宇晚年的手迹,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生贵在自尊,自立,自强不息,努力奋进,勿忘为人民为国家服务,厚献薄取,其乐无穷。志气,勇气,骨气,三气的统一,是创造一切的原动力。”江之京老人感慨道:“杨烈宇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家的概念,他对家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都表现在他对事业的执著上。”他几乎从来没有闲暇时间去和家人一起游玩,即使他本人出差在外,也极少带夫人同游,却经常打电话回来,要求他亲爱的夫人帮助他查资料、办事情、查电话号码,等等。1992年,交通部在厦门集美航海学院召开高级教师职称评选会,恰逢杨烈宇和江之京结婚50周年,于是在那里举行了一个金婚庆祝会,杨烈宇当时写了一首诗说:“患难与共长相守”,“高歌期盼钻石婚”。杨烈宇心里想的是别人,想的是国家,从来没有想他自己。上世纪80年代,他获得了5万元科研奖金,一分钱也没有留下,都捐给了学校做了奖学金。
    杨烈宇一直到死都在奉献,他生前留下遗言,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烈宇也是一位诗人,1998年,收录了120余篇作品的《杨烈宇诗词集》在大连出版,这些诗词是他内心世界的记录,是他高尚情操的写照。
    杨烈宇在世时,江之京是他的贤内助,特别是在他晚年,帮助他做了许多事情。杨烈宇走了,夫人有了闲情逸致在家作画,而且出版了两部画集。她说:“提笔作画,我心里总浮现烈宇伏案疾书的身影,真希望他能感知国家的强大。”
    杨烈宇教授,你那明亮的眼睛,永远在注视着这座城市的成长;你那忙碌的身影,永远伴随着我们后人奋进的脚步!张嘉树

责编:高佳欢     来源:大连日报




原文http://www.runsky.com/2009-10/06/content_3399492.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20:05 | 只看该作者


“厚献薄取”是他的名言,一直到死他都在奉献,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  


杨烈宇,一个明亮的名字







http://zjshouhuangjiashu.blog.163.com/blog/static/984221122009968431816/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2: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9-24 23:18 编辑



韩树英




  
    教授。奉天(今辽宁大连人。早年留学日本。1944年在晋豫中学任教。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大连市文教局局长。1950年入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后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育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主编《通俗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

  曾任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七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执行会长,第一届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等。现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日本学会顾问、唐鸿胪井碑研究会名誉会长、大连市中日友好学友会名誉会长等----来源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9-24 23:02 编辑

韩树英的哲人之路

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韩树英
【作者:理论网记者 程冠军】
      


     今年85岁高龄的韩树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如今,在我国目前仍健在的哲学家中,像韩树英教授这样的年逾古稀又影响卓著并且孜孜以求的学者,已是凤毛麟角。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致力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致力于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的功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求学日本
    1922年10月15日,韩树英生于辽宁大连的一个农民家庭。7岁那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他生存的村庄和土地,父亲韩玉展只好带着一家老小辗转来到大连市,靠以马车载客为生。父亲虽是半文盲,却十分重视对韩树英的教育,把他送到了大连的一个日本人所办的殖民地小学——“公学堂”学习。1938年3月,韩树英在公学堂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大连中学;时过不久,他又考取了日本最好的学校——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前身的日本东京一高。东京一高又称日本第一高等学校,是东京大学的预科(日本大学的学制是预科三年、本科三年)。在日本,能考取个学校的学生被称为“天下秀才”。日本战前的首相大都是一高出来的学生。当时东京一高报考与录取的比例是30:1,日本学生都以考取一高为荣。
    在东京一高,韩树英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入学第一年的下半年,他就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秘密读书会”。读书会有留学生的秘密图书馆。当时,读书会成员有大汉奸周佛海的儿子周幼海,周幼海比韩树英早一年进入一高,他反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思想进步。周幼海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在来往国内与日本之间不受日本宪兵的盘查,因此便可由上海携带进步书籍到东京一高。在东京一高,韩树英补上了近代史这一课。因为此前,日本在大连的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奴化教育,不让学生学习近代史。图书馆的书籍非常丰富,历史的、哲学的、经济的、文学的都有,其中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的《贫乏物语》、日本的《近代思想二十讲》、《东洋哲学史》、《西洋哲学史》、《哲学概论》、《哲学大纲》、《帝国主义论》等。
    韩树英每天在书海里徜徉,这段时日,使他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知识积累。韩树英回忆说,在读书会,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理论书籍解决了“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书籍则解决了他思想上的困惑。更为重要的是,韩树英在读书会受到了哲学启蒙,这为他日后走上哲学之路奠定了基础。
    1943年的春天,韩树英所在的读书小组决定放弃学业,回国去延安投奔革命。他所在的小组共有四个人,组长姓姜,是东京大学的学生,另外两名一个叫吉晋生,一个姓闫。大家经过商讨,决定先派吉、闫二人回国探路,并且定了一个回信暗语,如果可行就用名信片发过去一个暗语:医学书买到了。事情定好之后,吉晋生马上回国了,但闫姓同学却动摇了,迟迟不走。大家怕他走漏消息,硬是把他劝送回国。
    当时,作为家里独生子的韩树英,心中也有苦恼。他想:自己学业未成就弃学回国革命,一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二是前途充满了危险,更是让父母担忧啊!当他正在困惑的时候,读了矛盾的小说《路》,屠格涅夫的《罗亭》,肖洛霍夫的《毁灭》、《被开恳的处女地》等进步书籍,通过对书中正反两方面人物的对比,他开始反醒自己:如今国家有难,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的小家而活着,那么国家也就完了。决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路不正是自己走出来的吗?
    至此,韩树英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他开始走向了革命道路。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3:04 | 只看该作者

接上页:

投奔革命
    转眼间到了1943年底,韩树英与姜姓同学久等不见吉晋生的回信,却接到了闫姓同学从北京的回信,闫在回信中一开头就说:“故都北京,杨柳依依……”,丝毫没有了当日的豪言壮语。韩树英与姜同学说:“这个人看样子是放弃革命了”。后来才知道,闫回国后并没有去延安,而是在闫锡山的部队当了一名报馆编辑。

    1943年12月,韩树英与姜同学果断决定,不再等回信了,立刻回国。
    为了减小目标与风险,韩树英与姜同学决定分乘两艘客船回国。这时,与韩树英同一宿舍的一个名叫林杰荣的同学,也想与他一起回国投奔革命,但韩树英考虑到林是台湾人,不会讲普通话,容易被日本宪兵发现,便谢绝了他。可令韩树英没有想到的是,临行前,林在他的皮箱里放了一封信。韩树英在船上打开皮箱时意外地发现了这封信,信的大意是:你这次回国踏上了伟大征程……我的心目中充满了羡慕……。看到这封信,着实把韩树英吓了一跳,要知道,如果这封信被日本宪兵搜到,后果将不堪设想。韩树英机智地把信装在口袋里,借上卫生间之机,把它撕碎丢在了马桶里。
    船在海上行驶了九天九夜,终于到了大连。
    到了大连,韩树英没敢住在城里,而是到乡下躲了两个多月。两个多月后,父亲派人捎来一封由东京一高转来的明信片,明信片是吉晋生写的,只见上面写着:医学书买到了,请到北京石驸马大街来取,我等你。落款是吉人镜。
    吉人镜就是吉晋生的化名。看到这封信,韩树英喜出望外,他赶快收拾行李,赶赴北京。
    北京石驸马大街是吉晋生叔叔的住处,吉家是山西大地主,其叔叔是个伪县长。在这里,韩树英与吉晋生同己由日本到达沈阳的姜同学取得了联系,姜同学说:他已在沈阳接受了党分派的任务,不与他们一同去延安了。
    韩树英便与吉晋生一同乘火车先去太原。为了安全,韩树英造了个假劳工证,证上填写的住址是山西太原晋升路29号。后来,他们到了太原才知道,太原晋升路根本就没有这个门牌号。
    在去太原的路上,韩树英又两次遇险。一是从北京刚出山海关,就有一个日本宪兵和一个巡警过来检查证件。看完韩树英的劳工证后,日本宪兵突然用食指点着他的额头,用日语说了一句“这小子有点气派。”韩树英听了心想:这下完了。但表面上仍然很镇定。日本宪兵没看出破绽,也没再深纠。一场虚惊。
    到达太原,吉晋生与组织取得联系后,决定转道候马,再去山西太岳区抗日根据地。在山西候马火车站,韩树英又一次遇险。
    在候马车站一下车,韩树英看到出口有两排队伍在接受日本宪兵盘查,南边排的是中国人,大多数是老百姓;北边排的是日本人、朝鲜人及伪官吏。两排相隔20米左右。吉晋生在北排里突然地看到了叔叔的朋友——山西翼城县的伪县长,二人互致问候。吉与韩树英小声商议说,这排队伍盘查有可能相对较松,于是二人都站在了北边这排。
    到了检查口,韩树英才知道,他们的想法错了。这排队伍检查得非常严,就连日本人也不放过,伪县长的包裹和行李都被翻了个遍。于是他拉了拉站在前面的吉晋生小声说:我到南面那排去吧,我的证件是劳工证啊!吉说:“现在已不能去了,你一去反而更暴露了”。听了吉晋生的话,韩树英心里想,只得听天由命了。正想着就轮到吉晋生了。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日本宪兵一看吉晋生,突然指着吉的制服十分高兴地用日语说:你是一高毕业的,刚从东京回来的吧!”言语中充满了羡慕。吉忙笑着说:“是啊”!原来,吉晋生穿的是东京一高的校服,令日本宪兵肃然起敬。这时,吉晋生又故意回过头拍着韩树英说:“他是我同学”。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1-23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9-24 23:12 编辑


接上页:


虽然韩树英没穿一高的服装,但有了吉晋生这句话,日本宪兵也就没对他作仔细盘查。又是一场虚惊。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情,韩树英总是说,是东京一高的名气使我虎口脱险!

    1944年3月底,韩、吉二人历尽艰险终于到达了晋冀鲁豫太岳第四专员公署,参加了革命。由于当时专署亟需培训干部,他们便放弃了去延安的念头,留在了太岳区第四专员公署参与组建了晋豫中学,并留校任教。一直到解放见到父亲后才知道,他回国不久,日本一高的中国留学生就遭到日本宪兵的搜捕,并追查韩树英到了大连,到家中搜捕了三次,但那时韩已到山西,才躲过此劫。

哲学之路


    抗日战争胜利后,1745年10月,韩树英奉命随太岳大队奔赴东北,抢占根据地。1946年他被组织安排到大连高中任校长。一年后,改任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后改任大连市文教局局长。
    1950年6月,韩树英被选送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中央党校的前身)。选学的专业是哲学。当时,著名哲学家杨献珍、艾思奇正在这里任教,于是他由读艾思奇的书,变成了艾思奇的学生。
    1954年8月韩树英学成毕业,留校任教,从此便开始了他在哲学之路上的求索。
    韩树英不但自幼聪慧,而且勤奋好学。他不但精通日语、俄语、而且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
    在采访现场,韩老情不自禁地用俄语为我唱起了前苏联爱国歌曲《祖国颂》: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她有无数的田野和森林,我没有见过一个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韩树英唱歌的投入,像个天真烂漫的少年。他说,在太岳区当教员时,没吃没穿,仍然是顽强的革命,靠的就是这些歌曲的精神在鼓舞着大家。
    一边拼命地工作,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韩树英把在战争年代养成的这种精神,又带到了中央党校。在中央党校期间,他从助教到讲师,再到哲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一步步走进了哲学的最高殿堂,用满腔热忱和智慧参与并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中国传播与发展。
    1961年,韩树英作为骨干成员参加了由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一书的编纂。该书是新中国第一部统编的哲学教材。“文化大革命”后,这部书又于1978年在韩树英主持下修订再版。
    1983年,韩树英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该书1990年被中宣部推荐为全国干部哲学学习的参考教材,1998年被新闻出版署列为国家《常备书目》,1998年,被评为“深圳青年喜爱的书”,在200部推荐书目中名列第一。在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期间,他还主持编写了著名的哲学通俗读物《通俗哲学》,主编了国家八五重点图书《毛泽东哲学思想》等哲学著作和教科书。其中,《通俗哲学》一书发行量达300万册以上,先后被译成朝、蒙、藏、维吾尔四种文字,并受到陈云、宋平、江泽民、李瑞环等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好评。前不久,中国出版集团又将韩树英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作为“中国文库”(共十辑1000本)第一辑书目的首部著作再版。
    著作等身高,桃李满天下。韩树英教授不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他在中央党校校内和校外不同场合的讲台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在提高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他亲手培养了10名研究生(7个博士与3个硕士),其中有的已成为中央党校校、部级领导骨干。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3:11 | 只看该作者

接上页:

揭露康生


    无论从事哲学研究还是教学工作,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韩树英教授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独立思考的理论立场和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1977年12月8日,在当时主持中央党校工作的副校长胡耀邦同志的支持下,韩树英与中央党校哲学研究室的其他几位同志一起,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以大无畏的精神在中央党校的16楼率先张贴了第一张揭批康生问题的小字报,指出所谓“康生路线”,实质上与林彪、“四人帮”的路线不过是同一路线。这一批判向党内理论大奸康生打响了“第一枪”,从而揭开康生这个阴谋家的画皮。这一批判,掀起了中央党校的揭批康生运动,并迅速扩及全党、全国。从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露康生问题及以后中央对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结论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1978年7月,在胡耀邦同志的提议和指导下,韩树英撰写了《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一文,该文于1978年7月15日在第73期《理论动态》发表,并于7月23日被《光明日报》第一版全文转载。在这篇文章里,韩树英根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原理,鲜明地提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一分为二的,即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阐明了真理及其检验真理的辩证法,对推动真理标准讨论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起到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文章发表后的第七天,胡耀邦同志就应约与邓小平同志有一次重要谈话。后来耀邦同志对《理论动态》的同志说:“一见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大吃一惊,一听到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又吃一惊,对这些基本道理,一些老同志淡忘了,一些新同志根本不知道;毛泽东思想是什么?要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哲学的启蒙和启蒙的哲学”。
    韩树英生在农村,“大跃进”期间,他又被下放到河南农村劳动,因而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早在1987年,他就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提法就是由他首创和提出的。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1989年、1991年以及1992年等多次全国性的研讨会上,他都鲜明地提出了“三农”问题。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决议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他又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写成书面材料转呈中央领导,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采纳。
    1988年,韩树英从中央党校副校长的位子上离休,但仍被聘为中央党校的特级教授(终身教授)。离休之后,韩树英仍然在哲学之路上仔仔不倦地追求,并且,他把哲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
    2002年10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韩树英教授诞辰80周年、从事党校哲学教育工作5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萧前为其赠诗一首:
    投身革命即为家,追求马列艺无涯。
    白首不移报国心,与君谈笑看中华。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韩树英教授,仍然精神饱满,皓首丹心,胸怀祖国。他告诉笔者,他目前正在努力做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他作为中国唐鸿胪井碑研究会的发起人和名誉会长,正在努力通过民间的形式向日本索取被其1908年掠走的唐鸿胪井碑。唐鸿胪井碑现存日本皇宫内,该碑是唐朝诰封渤海国郡王时所立(渤海国是唐朝的地方政权),是见证我国领土统一、民族融合的珍贵文物。韩树英说,目前,他与研究会的同志正在努力,争取早日使该碑回归祖国。二是,当前韩树英教授正在主持一个哲学重大课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的研究他说,他要在有生之年,为党的哲学事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再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文章来源: 理论网  本网发布时间:07-10-18 15:43:56



原文:http://www.cntheory.com/news/Djftzjjd/2007/1018/0710181543560EB4J71AHB40H6591623.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9-24 23:26 编辑

耄耋老人的大连情怀

--------------------------------------------------------------------------------
来源:大连晚报 编辑:姜巍 时间:2010-06-13  



图片说明:本报记者(右)采访韩树英教授。



--------------------------------------------------------------------------------
文/本报记者 唐榕
图/首席记者 李传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从68年前他第一次离开大连东渡扶桑求学,除了中间五年在家乡任教外,他的大半生都在外地。他的口音当中,已少有大连乡音了,可他对家乡的热爱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近日,他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就是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的韩树英教授。


A寒门学子一跃成为“天下秀才”
     今年正逢“米寿”(八十八岁)之年的韩树英,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前牧城驿村人。韩树英家境贫寒,父亲识字不多,母亲是文盲,但他们却非常重视儿子的教育,将儿子送进西岗“公学堂”(大连一中现址,是日本人办的殖民地小学)学习。
     韩树英天分过人,学习成绩优异,甚至连学堂的日本老师对他也另眼相看。因此,在日本老师的推荐下,从“公学堂”毕业后,韩树英考取“大连中学”(沙河口军人俱乐部现址)。这是一所专供日本人子弟就读的中学,只有极少数成绩优异的中国人子弟能被录取。
     1942年春,韩树英考入“一高”。
     “一高”,是东京大学的预科,当时日本大学的学制是预科三年、本科三年。当年日本学生都以考取“一高”为荣,在日本,能考取“一高”的学生被称为“天下秀才”,许多日本政商要员,都出自“一高”。与韩树英同年进入“一高”的,就有曾任丰田汽车社长的丰田章一郎(其子丰田章男是现任丰田社长)。当时大连有四所专为日本人子弟办的中学,而每年敢于报考“一高”的学生不过二三人。


B在东京“一高”
     韩树英考取“一高”,可谓一举跳龙门,他的父母对于这个独生子更是寄予了厚望。
    “一高”的留学生素来就有集会的传统。开学一个月后的5月4日,“一高”的中国留学生召开“五四纪念会”,作为新生的韩树英也受邀参加。会上,来自国内各地的留学生们纷纷上台发言,他们慷慨激昂,大讲“五四”运动的过程、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新文化运动。这些内容是韩树英闻所未闻的,他感到,自己以往在日本人统治下的大连所受的教育,缺少了许多内容。为了补上这一课,他加入了中共影响下的秘密组织——读书会。
     这些书今天说来,韩老还记得清清楚楚:斯诺的《西行漫记》、斯诺夫人的《西行漫记续集》、史沫特莱的《华北前线》;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邹韬奋的《萍中寄语》和《萍中忆语》;鲁迅、茅盾和巴金的小说;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马克思的《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当然,也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蒋介石的《西安半月记》等。
     这些在国内公开场所都难以见到的书,怎么会出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心脏——东京呢?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郭沫若的两个儿子——郭和夫、郭博,也是“一高”的学生,郭沫若从国内得到的鲁迅等人的书籍,被兄弟二人转送给了读书会。二是读书会的一个重要成员周幼海,他是大汉奸周佛海的儿子,比韩树英早一年进入“一高”。他反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思想进步,他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在来往国内与日本之间不受日本宪兵的盘查,因此便可由上海携带进步书籍到东京“一高”。
     那时,韩树英书桌上明面上摆着数理化教科书,手里看的可都是进步书籍。读书的同时,他开始参与留学生中的抗日活动。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趁“一高”和东京工业大学留学生举行足球赛的机会,留学生们举行集会。当时正逢日军进攻长沙,造成众多中国军民死伤。集会上,全体留学生起立,为死难的前方中国将士默哀三分钟。


C投身疆场
     韩老回忆说,日本当局对留学生中涌动的抗日活动并非没有察觉,他们会派日本教授参加留学生的集会,以“掌握情况”。随着东京形势的严峻,中共地下组织动员留学生们回国。1943年底,韩树英回到大连,准备与国内抗日根据地接上关系后,投身抗日疆场。
     至今让韩树英难忘的是,在“一高”与他同宿舍的一位台湾林姓同学,也想与他一道回国参加抗战,只是考虑到林姓同学只会讲一口闽南话,回国后难以通过日本宪兵的盘查进入抗日根据地,只好放弃。可令韩树英没想到的是,在回国的轮船上,他在随身携带的皮箱里发现了林姓同学偷偷塞进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你这次回国踏上了伟大征程,我的心中充满了羡慕。”韩老说,台湾的留学生接触到了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后,爱国心表现得也很强烈。
     为了不引起日本殖民当局的注意,韩树英回国后不敢报户口,整天躲在牧城驿老家乡下只等着远方的消息。终于,他接到了先期回国探路的同学吉晋生的来信:“医学书已经买到,我在北京等你们。”这是联系好进入根据地的暗号。
     进入抗日根据地并非易事,要经过日本宪兵的层层盘查。当时从东北进关必须有旅行证或劳工票,韩树英当时是托人办了一张假劳工票。可他这个白面书生,刚出山海关,就被一个日本宪兵用手指点着额头说:“这小子有点气派”。
     临近根据地的最后一道关卡,韩树英手里拿着那张假劳工票,满怀忐忑地与吉晋生排队候检。这时,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一个日本宪兵发现吉晋生穿着的“一高”制服,高兴地用日语喊:“你是‘一高’的学生,刚从东京回来吧。”吉晋生一面答应着,一面指着韩树英说:“这是我‘一高’同学”。二人在日本宪兵的满眼敬意中,没经检查就通过了关卡。没想到,“一高”的名气,让韩树英虎口脱险。
     就在韩树英秘密进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后不久,日本宪兵队三次扑到他在牧城驿的老家搜捕他。原来,“一高”出事了。
     当时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除了中共的抗日地下组织外,还有国民党的抗日地下组织。1944年5月,因国民党地下组织不严密,“一高”的几名留学生被逮捕,相继株连到其他进步留学生。


D家乡解放后出任“学界领袖”
     苏军出兵东北解放大连后,请中共速派一个市委书记和民政局、教育局两个局长来。市委书记、民政局长自不待言,为什么单单还要点出教育局长呢?原来,当时大连的“最高学府”——大连高中的学生,嫌在敌后坚持了八年抗战的八路军“土”。
     学生们只看到了八路军“土”的一面,可不知道八路军中还有“洋”的。于是,韩树英受命回乡。
     韩老当年在大连高中的学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韩树英当年风华正茂,那个帅劲儿,一亮相就镇住了那帮高中生。再一讲话,那叫一个高屋建瓴,连平日里最能言善辩的刺头,都挑不出半个不字来。
     回首当年那段激情岁月,韩老倒不认为完全在于自己的个人魅力。他说,他只是从高中生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此,也是用读书会的方式来转变学生思想的。在他的影响下,大连高中一大批优秀学生自觉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当中,有后来出任驻日大使的杨振亚、大连市委书记毕锡祯、解放战争中写下《木船打败敌舰》的战地记者戚龙德。


E促成大连——福冈包机航线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大连市教育局长任上的韩树英进入中央党校。此后历经了共和国历史上的种种政治风云,他从未停止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1978年7月15日,韩树英撰写了《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发表于《理论动态》,并很快于7月23日被《光明日报》第一版全文转载。在这篇文章里,韩树英鲜明地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一分为二的。这一论述,对推动此后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的真理标准讨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几天后,胡耀邦对《理论动态》的同志说: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哲学的启蒙和启蒙的哲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的抗日名将王震,委派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韩树英组团访问日本。阔别东京四十载后,再次访日归来。韩树英于1985年组织曾经留学日本的各界人士,成立了大连市中日友好学友会,并出任名誉会长,为大连市对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大连并未有与日本直通的航线,直接影响了大连的改革开放速度。当时大连市的领导找到韩树英,希望他能促成此事。韩树英不负众望,通过自己当年在“一高”的日本同学的关系,开通了大连——福冈的包机航线,为大连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第一扇大门。
     今日谈及此事,韩老还是非常兴奋,他说,为了感谢他对故乡的这一重大贡献,当年他回大连探亲时,当时的市长魏富海请他住进了棒棰岛。


F故乡情怀
     “故乡”一词对于韩树英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当年他进入“一高”后,选修的是第一外语德语和第二外语英语,每周都有许多课时。每当课文中出现“故乡”一词时,韩树英的泪水就会夺眶而出。
     从中央党校副校长任上离休后,韩老受聘为中央党校终身教授,仍主持重大课题研究。与此同时,他还抽出时间与精力,关心家乡的史志与文物,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投身于抢救流失海外的大连文物的工作。他说,这叫做“义不容辞”。



■韩树英小传
     韩树英同志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前牧城驿村人。1942年留学日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秘密外围读书会的组织和活动。1943年底回国,1944年3月从大连去延安途中,留在晋冀鲁豫太岳区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从事培养干部的教育工作。“八一五”日本投降后,被派回大连工作。1946年在大连任市立高中校长。翌年起任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1950年去中央党校进修,留校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他从事党校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0年,桃李满天下。






原文:http://www.dlwb.com.cn/news/detailnews.htm?id=3922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0-2 21:00 编辑

齐春生



       齐春生,男,汉族,1953年出生,大学学历,国家一级编导,现任大连杂技团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杂技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市杂技家协会主席、大连市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六、七、八届文代会代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专家评审、国际杂技评委、全国“文华奖”评委、国家文化部金狮奖杂技比赛评委、中国杂技金菊奖终身成就奖评委。
  1959年3月考入大连杂技团参加工作,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先后做过演员、舞美、行政等工作。1991年担任团长后,为杂技团建成了办公及训练场所,同时开始解决团队基本建设、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问题。在节目创作中注重创新意识,倡导送戏下乡和献爱心活动。由他创作编导的多部作品获国际、国内大赛金、银奖。


生平
  先后做过演员、舞美、行政等工作。1991年担任团长后,为杂技团建成了办公及训练场所,同时开始解决团队基本建设、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问题。在节目创作中注重创新意识,倡导送戏下乡和献爱心活动。由他创作编导的多部作品获国际、国内大赛金、银奖。 艺术兼职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杂技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

  辽宁省文联副主席

  大连市文联副主席

  大连市杂技家协会主席

  大连市政协委员

  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六、七、八届文代会代表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专家评审

  国际杂技评委

  全国“文华奖”评委

  国家文化部金狮奖杂技比赛评委

  中国杂技金菊奖终身成就奖评委。 获得奖励和荣誉称号
  中国文联金菊奖“终身艺术成就奖”获得者;

  大连市劳动模范;

  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辽宁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大改革先锋;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1998年编导的杂技节目《单臂支撑》获金狮奖第三届全国少儿杂技比赛“金奖·编导奖”;

  1999年荣获大连市第一届艺术人才基金会颁发的“成果奖”;

  2000年编导的杂技节目《托起明珠·顶碗》获金狮奖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金奖·编导奖”;

  2001年《杂技演员比赛临场失态心理及其自我调节》荣获第三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作品“二等奖”;

  2001年9月获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杂技专场晚会“优秀编导奖”;

  2002年5月获辽宁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授予“辽宁省文艺之星”称号;

  2004年编导的杂技节目《大连女孩·车技》获金狮奖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金奖·编导奖”;

  2004年编导杂的技节目《大连女孩·车技》获第六届中国武汉光谷国际杂技节“金奖”和本届唯一的“创新奖”;

  2006年1月28日编导的杂技节目《大连女孩·车技》获第27届法国“明日”杂技节“银奖”、和本届唯一的“表演之星奖”、“特别奖”;

  2006年10月28日编导的杂技节目《大连男孩·腾飞》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金奖第一名;

  2007年10月编导的杂技节目《大连女孩·车技》在意大利第24届罗马国际金色马戏节获“金奖”;

  2008年1月编导的杂技节目《大连女孩·车技》在法国玛希第16届国际马戏节获“金奖”。

原文节选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15880.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0-2 21:21 编辑

杂技艺术改革家齐春生

 日期:2009-09-10 







 齐春生,加拿大侨眷,大连杂技团团长,大连市侨联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共党员,博士,国家一级编导,1953年出生于云南。1959年3月考入大连杂技团,现任大连杂技团团长兼书记,兼任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市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六、七、八届文代会代表。
  曾获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大改革先锋,中国文联金菊奖“终身艺术成就奖”、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大连市金苹果奖,曾多次荣获全国杂技金狮奖、国家政府文华奖、国际杂技比赛奖项。曾担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审专家、全国“文华奖”评委、国际评委。


齐春生先进事迹:  

齐春生同志从事杂技艺术事业49年来,热爱杂技事业,热爱集体,对杂技艺术孜孜不倦追求和钻研,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杂技艺术精华、研究中外杂技艺术发展规律、创作编导出许多极高艺术水准又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杂技精品,并在全国和国际的大奖比赛中获得金奖、编导奖。同时,有多篇杂技艺术方面的论文发表,在全国同行中得到好评并获奖。  

齐春生同志长期以来深入生活,深入市场,深入到节目。他有敏锐的创造性思维和高屋建瓴的艺术把握,有着大学文化底蕴、很深的艺术造诣和良好的人品艺德。  

一、担纲振兴、挥弹蒙尘  

大连杂技团成立1951年,成立之初赴朝鲜慰问演出100多天,得到中朝部队的表彰。58年来,杂技艺术事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光辉业绩,留下骄人的篇章。现在的大连杂技团已是蜚声海内外的一流团体,在大连文艺界中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然而,这颗明珠却一度“蒙尘”。上世纪90年代初,大连市政建设,杂技团址动迁,演出场所被征用、训练场地被动迁,杂技团曾先后租用了八个地址……。此时,全团在编人员92人,演员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7.5岁。人才老化,青黄不接,节目乏善,设备陈旧,资金更是捉襟见肘负债累累……。
如此严峻的形势,谁能挥弹蒙尘、触底反弹,担纲振兴?
  


齐春生——在大连演艺界可谓谁人不知,无人不晓。49年漫漫杂技演艺生涯路——在他身上涂满了浓厚的杂技演员特征和气息:行动如劲风吹过,静思辄秉气平息,感似初春的树林,寂静又生机无限。他厚积薄发:改革开放后的出国商演,一次次拓宽了他的视野;几十年的练功,一次次强壮了他的筋骨;岁月的磨砺,一次次净化了他的灵魂;长年的积累,夯实了他的业务根基。这些奠定了为他日后带领大连杂技团腾飞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他“临危受命”全面负责大连杂技团工作。  面对演出市场日新月异的催促……怎么办?    

      
1、吸纳新生力量,加快观念更新  

      齐春生同志随即接入一批学员入团。为尽快培养学员成长和演出队伍的训练及业务发展,他没日没夜的“泡”团里。白天在学员队里和老师一起抓训练,现场办公,处理团务。晚上又和老师一起研究节目发展,因材施教,设计节目。夜里就在团部的沙发上将就着过了大半年,全身心“浸”入工作中。此时,团里演出队伍确再现朝气,并于1991年5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大连杂技团“发展杂技艺术先进集体”。  他立志要将大连杂技团领入全国一流团体队伍。杂技团又纳新血液。1998年12月他又带领新演员65人队伍,租用金州-金洋乡的小剧场进行集中封闭式训练长达1年7个月,与演员同吃同住和教师共同制定训练计划,研究节目的创新和发展,又没日没夜地“泡”在金洋乡的小剧场了。有时白天到市里办公地点处理事务,无论多晚都赶回金洋训练基地,为的是掌握每天的训练进度,解决每天出现的训练难题。就这样,他带着早年练功落下的严重腰伤忘我工作,从动作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和音乐编辑,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许多创新的优秀杂技节目由此诞生。   

2、春天催生,花蕾绽放,金秋硕果,“三金三银”   
     2000年春天,结束了8年的漂泊,落定在中山区绿山巷28号这绿山绿水催蕾生花的宝地——春天里的春风和着细柔的春雨,悠悠然然、飘飘洒洒落入久违的土地,空气弥漫着春的气息,蓝天透着清新,阳光下正蕴育着金灿骄艳的杂技花蕾……。全团每人心中涌着暖流,脸上漾着春意。为迎接千禧年在大连举办的“金狮奖”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全团进入临战状态。这时,齐春生却在工作中不慎“脚踝骨骨折”了,被同事和同行称为“事业狂”、“拚命三郎”的齐春生团长柱着双拐出现在办公室和排练厅……,“羊群走路看头羊”,全团上下都感动了。全团奋力拼搏,金秋十月在“金狮奖”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上,《托起明珠•顶碗》、《群虎戏舞•转动地圈》、《繁星奏鸣曲•水流星》,获金奖;《飞雪迎春•飞板》、《矫健的男孩•爬杆》、《海韵•手技》获银奖。这“三金三银”的硕果,令人振奋!他结束了建团50年来,在国家成人“金狮奖”杂技比赛中无金奖历史,也创下了全国同行业中最好成绩。为此,文化部特别嘉奖了大连杂技团,并颁发了“精神文明奖”。  

这次比赛大大提高了演职员的杂技艺术创新意识,为开拓创新注入了新思维和源动力。这时,全团演员队伍平均年龄由过去的37.5岁,成功过度到今天的19.5岁,完成了队伍的新老交替,告别“青黄不接”。自此,大连杂技团也走上了杂技艺术精品创作发展的高速路,获国际、全国杂技比赛金奖优秀创新节目倍出。其中,他编导创作的获国际、全国杂技比赛“金奖”节目:《大连女孩•车技》娇美、靓丽、惊世骇俗,震动了国内外杂技艺坛。并成为大连市的文化品牌。2006年10月,新作《大连男孩•腾飞》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金奖”第一名。  
3、落实“三贴近”,热心于公益,长年服务基层  

     把“二为”“双百”作为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长年来,坚持组织义务下乡演出,开展送戏下乡和献爱心活动。他带领全团演职员自发捐款2万多元为贫困山区建希望书库,资助数十名贫困孩子上学;逢年过节到部队慰问子弟兵;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为大连市慈善基金募捐义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并首创“移动舞台城乡行”(庄河市城乡—金州区乡村)巡演活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5年6月他率队赴辽西地区—辽宁省文艺轻骑演出团“同心乐”慰问演出活动。鉴于在此次慰问演出活动中突出表现,大连杂技团的演技优良、纪律严明、体现了特别能战斗的良好素质和作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为此特发函,通报表扬大连杂技团,并号召“全省文艺工作者要以大连杂技团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那吃苦耐劳、崇艺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牢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为建设和谐辽宁和振兴老工业基地贡献更大的力量。” 他在成绩面前总是谦虚地说:我们做的还很不够……。  
      
4、大连明珠生辉,和谐文化唱响  
      大连杂技团有着出访演出的光荣传统。自1982年大连杂技团在全国首开商演之先河,先后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年来的出国演出达三千多人次,至今无一人在国外滞留,受到文化部和国家安全局的表彰,并被誉为“过的硬的团体”,大连市政府授予“外事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如:2002年10月为纪念中日邦交30周年,文化部选派齐春生为团长率队75人“中国文艺表演团”赴日本演出取得圆满成功;2005年底又带领《大连女孩•车技》走进人民大会堂,为胡锦涛主席和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演出,得到中办、外交部、文化部表彰。2006年5月28日大连杂技团接受文化部挑选赴沪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上海峰会6月15日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庆典演出。2006年9月21日大连杂技团接受中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电视台选派参加《感知中国•韩国行》在韩国首尔电视文艺晚会演出。2008年大连杂技团应吉林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邀请于8月15日赴法国演出,出色完成了文化使者的历史使命。  
    2006年12月12日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的邀请,受文化部委派,大连杂技团齐春生率团47人前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哈斯塔纳,为庆祝哈萨克斯坦“独立日”国庆大典活动进行专场杂技艺术友好国事访问演出。当地的新闻媒体和观众对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哈萨克斯坦文化部为此特颁奖表彰大连杂技团、杂技艺术专家齐春生团长。同时,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文化部对大连杂技团在杂技艺术领域表现出的专业素质给予很高的评价。
      齐春生同志率队多次随市委、市政府出国访问团演出,如: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大连活动周、赴日本招商等等,都获得圆满成功,他以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色的完成了“文化使者”的任务,同时,让世界了解大连、向世界介绍大连、为大连城市增光添彩、为大连文化、文明城市建设做出了文艺工作者的应有贡献。为此,得到大连市长在市政府大会上的多次表扬。
  




      二、与时俱进闯市场,焕发生机现活力   
      近10年来,大连杂技团的演出身影时常出现在法国、荷兰、日本等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挑剔的国外演出商,大连杂技团已经是“名优产品”,经常能拿到非常不易的“回头订单”。齐春生率团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例如:在日本东京Kitty(凯蒂)乐园,在东京多摩艺术中心大剧场等等,演出受到上千名观众的热情追捧。又如,在与法国欧洲迪斯尼乐园合作连续三年演出舞台主题剧《花木传奇》,进行商业性演出千余场、观众达百余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来自欧洲各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迪斯尼乐园演出部及剧场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这次成功尝试为进一步在欧州合作主题剧打下了基础。  为适应国外演出市场和观众需求,贴近法国观众的欣赏习惯,齐春生又与法国演出商共同合作,改变过去以大棚为主的演出模式,演出均在市立剧院和文化中心进行。并从服装、灯光、音乐等方面对节目重新包装,使之既保持中国杂技的特色和魅力,又更有现代气息。去年赴法国31个城市巡演,演出50余场,观众5万余人次。当演出团来到巴黎东部的贝赫马纳市市立剧院演出时,高潮迭起,观众掌声雷鸣。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直至演员第三次谢幕,掌声才渐渐平息。  在欧州演出期间,大连杂技团不仅将丰富多彩而又富于中国民间特色的杂技表演呈现给观众,还经常参加当地慈善机构组织的义演募捐活动。把中国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祝愿带给当地人民,成为传播中国和谐文化的使者。  在惊动世界的印度洋大地震海啸刚刚平息,大连杂技团是海啸后最先赴马演出的中国艺术剧团,为马来西亚人民和在马来西亚的华人演出,时值新春,给马来西亚人民带去平安、送去祝福。几十场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达十多万人次。马来西亚近30家媒体同时播报。大连杂技团的优美节目给马来西亚观众留下美好印象。演出受到前首相马哈迪尔先生的接见和高度赞扬,为促进中马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2007在与法国法国巴黎沙特丽歌剧院合作推出杂技版现代歌剧《西游记》,并于2007年6月18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国际电影节上首演。演出获得具大成功,英国《泰晤士报》艺术评论版亮出“五颗星”的满分演出,英国地铁列车也刷上通体的《西游记》剧照海报。9月12日《西游记》剧组又前往法国巴黎沙特丽歌剧院演出该剧,演出团还未到则票已售完,真是“一票难求”。为此,剧组又加演3场。该剧今年5月赴美国演出、7月赴德国演出、9月赴英国等巡演……实现东方《西游记》的“西游”。  
     该剧的成功(《西》剧从剧目至形式投资都是外方)触动了齐春生。身为首席一级编导他认识到,要全面实现“走出去”,就要有自己的品牌。2007年便着手改编创作杂技版童话剧《胡桃夹子》(我团自己投资的原创版权),于2008年9月21日晚七时,在海军大连舰艇俱乐部首演。全剧编演精彩,演员阵容整齐,首演非常成功,社会反映强烈。文艺生产最终要为市场服务,市场的繁荣取决于艺术生产的良性循环。想要占有市场,拿出精品的创作十分重要,拥有精品节目、知名演员和良好的团队声望,是实施抓人才、创精品、占市场的品牌战略。齐春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和国内外众多演出商建立了良好的沟通联系渠道,此次杂技剧《胡桃夹子》在创作初期即对准演出市场,目前运作理想,前景看好。  



    在创作初期,齐春生便瞄准演出市场,并积极与国内外演出商接洽,由于故事本身拥有一定影响力,改编选材新颖,大连杂技团长期以来良好的演出声誉,在没有宣传资料、没有演出脚本、未进行排练的情况下,演出商已蜂拥而至,纷纷对此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排练期间演员的舞蹈训练给演出商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齐春生又邀请国内外导演、艺术家对该剧进行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创作,使杂技与戏剧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加贴近生活,并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在人员方面,目前该剧36名演员,加上创编、舞美和翻译等工作人员,剧组共有43人,如此精简的人员结构在国内外杂技演出团队中实属少见,在市场接洽过程中,国内外演出商均对此感到十分惊讶。该剧将于今年11月14日首赴欧洲6国巡回演出,目前国内方面已有多家剧院向大连杂技团发出邀请,相信《胡桃夹子》杂技版定会给欧州的观众带去意想不至的惊喜,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必将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  


三、创新意识,制度创新,完善管理   
   1、创新意识,打造精品  齐春生创作编导的精品节目《大连女孩•车技》惊动世界杂技舞台,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产生了极可观的经济效益。创新是艺术团体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摆脱陈旧、过时的观念和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突破前人的模式和常规,创作出历演不衰的精品节目。目前,在演出二台大剧目的前提下,又有多队杂技演员与国外合作演出,有5人、8人、10人等等队伍,前往日本、法国、瑞士等国。这些演出宣传弘扬了中国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培养了人才,锻练了队伍,为更好地“走出去”积累了经验。而更重要的是齐春生带出了一批一流的演员、创作人员、编导和教师队伍,并创作和表演了许多优秀杂技艺术精品节目,并在国际、全国获金、银奖节目。   
     现在大连杂技团编导创新生产已进入快轨道,如2008年4月16日文化部、中国文联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迎奥运金奖杂技节目展演暨第七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次全国杂技比赛中,我团精品节目《大连女孩•车技》B组、《男女现代软功•情》获得金奖。值得一提的是新作《男女现代软功•情》得到全国最高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该节目的编创成功,怎是一个“情”字了得…….。  


2、制度创新   
     大连杂技团不仅在规模、资产、艺术等诸多方面都较上世纪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在文化信息交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这与制度创新成功相关连:  引进人才:十余年前剧团的演员平均年龄在37.5岁,面临着后备力量断档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采用了多种方式,吸纳新学员和演员。有老师推荐来的,有介绍来的,还有的慕名而来。学员家长和演员到杂技团以后,看到杂技团的办公大楼、宽敞的训练厅、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宿舍,都非常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团里。目前,在册演员的平均年龄从当年的37.5岁下降到19.2岁,完成了队伍的新老交替,剧团人才储备也形成了梯队式特点(现有后备学员80多名)。  

      培养人才: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一批有技术、精专业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将一些业务好、责任心强的退休教师请回到团里。为了让学员们早日掌握杂技的技巧,实行了封闭式训练,使他们不断成熟和自信,全方位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演员。在对演员的教育培养之外,齐春生还十分重视对中层干部和业务人员的人才培养,团内领导层学历从博士到大专,都具有高级业务职称。团内长期选拔年轻业务人员,对中层业务骨干进行专门培养,经常送往外地参加短期学习和杂技方面专门会议等。  
      在编创人员方面,团内的编导部分由国内舞院招进,目前专业编导5名,在团内多年来长期的培养鼓励下,编导们自身坚持努力,团内编导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在年轻教师的培养方面,团内选取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年轻人员,由拥有经验的老教师带领,并努力为年轻人创造各种实践机会。
  

     
    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培养过程,不但包括对演员的教育培训,还涉及业务管理、中层干部、创作人员、舞美和音乐人才等等,齐春生为演职员创造各种机会出去学习,加大对演员的培养塑造力度。  
      
    留住人才:杂技是一项特殊的行业,受年龄的限制,演艺生命较短,淘汰率较高,引进的人才也争取留住。全国在引进杂技演员方面,竞争非常激烈。首先解决尖子演员的户口、居住、待遇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工作。其次是在待遇方面打破大锅饭,引入竞争机制。按每个人所练节目的难易程度、节目演出数量的多少、演出水平的高低,按劳取酬。在近3000多人次的出国演出中,无一人在国外滞留,被国家授予“过得硬的团体”。  


   3、完善管理  
    在管理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在人事制度上,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按工作能力、专业水平的高低,签订工作合同。合同到期后,经考核合格续签合同。在工资分配上,设基础工资、工作工资和年终奖励工资,按节目难易程度、演出数量、贡献大小进行工资分配,拉开档次。同时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分离,按照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定岗定工资。  

四、杂技团今后的发展  
      首先,我们一直将“二为”“双百”作为剧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实。我们创作出的作品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观众,要让观众在剧场中坐得住、看进去,从而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文化艺术真正地繁荣起来。  

      其次,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们实事求是地将剧团的现状、困难、发展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规划和措施等与他们说明,让他们看到剧团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希望,看到个人未来发展的前景和空间。在业务建设上,我们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让杂技团尽快在业务建设、市场运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创作出一个宽松和谐、实事求是的大环境,力争将每项工作达到重点院团的要求,努力把大连杂技团办成全国最好的杂技团体。  



    探索实践之路漫漫,齐春生挑梁走过18载。当今大连杂技团在齐春生的带领下,从机制创新到结构调整,从投资多元化到全力塑造品牌,从与外商合作创作演出到独立创作自已版权艺术产品,实现了在制度和管理上完成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在经费分配使用上,一改过去将文化事业费用全部投在“养人”为首位的方式,将全部经费用在业务建设和激励业务发展上。使剧团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使各项建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发展。解决事业发展的所需资金来源问题,重要的是改变原来那种仅靠政府负责管理体制,引入激励、约束机制。走出了一条适合大连杂技团艺术生产、艺术营销、艺术管理的道路。同时坚持将“二为”“双百”作为剧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工作者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实。思想文化理念的根基扎实,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会更有生命力。  


五、结束语  
     杂技是齐春生同志一生的追求。在杂技团的49年历。齐春生同志干过很多行当,对每一项工作都是全身心去做。投入俞深,爱之愈初。齐春生同志愿意用满腔的热情,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不保留地献给杂技艺术和大连杂技团。这种挚爱和高度的责任感成为齐春生同志发展事业的动力,这动力也帮助齐春生同志实现了在杂技艺术事业上的理想和人生飞跃。事业永无止境。齐春生同志并不满足现状,只要身在杂技这行业一天,创作和发展贡献就不会停止。

责编:市侨联  来源:

原文:http://www.dlql.dl.gov.cn/info/177_1948.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0-3 08:50 编辑



接上页:

屡创奇迹 大连杂技团团长齐春生(来源:天健网)

      通过对当时国内和国际杂技演出市场的了解和分析,齐春生决定通过资金和人员的纽带把杂技团与“团中团”结合在一起,通过复合体的形式提高整体的效率,降低成本。借助大连杂技团本部的资金和人员优势,提高创编适合市场的精品节目的能力,来完成小团无法完成的工作,改变“团中团”依靠克隆来闯市场的低级文化产品劳务输出。通过建立良性的演员与教练的进入与流出机制,提供给“团中团”更多的人才资源,让“团中团”依托复合体中大连杂技团的本部,一改“小而散”的局面成为“小而精”、“小而优”。

     探索“团中团”的建设,针对不同团员的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使大连杂技团在齐春生团长的带领下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00年以来,大连杂技团终于结束了大连杂技团没有国家级金奖的遗憾,先后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获得三金三银的好成绩,这个几代大连杂技人问鼎国家和国际级金奖的梦想终于被齐春生团长带领下的大连杂技团变成了实现,而此前大连杂技团所取得的最好成绩不过是国家级大赛中的铜牌。

     人才梯队搭出一流演员

     “艺如海,心有帆;德如山,人为峰”这就是作为大连杂技团团长的齐春生带领大连杂技团全体演职员所追求的人生目标。  

     如何施展个人的抱负?齐春生感触很深,剧团只有为杂技团的团员创造更好的内部与外部条件,才能让他们的艺术抱负得以施展。当年的困境是今天很多年轻团员无法想象的,近百人的大连杂技团,曾经一度人均住宅面积不足五平米。齐春生成为杂技团团长后,解决住房问题让所有的团员都安居乐业就成为“以人为本”所要完成的第一项任务。从92年到96年,五年的时间齐春生团长通过各种途径先后筹借到了100万元用以解决全团的住房问题,到1997年新的房改政策颁布前,杂技团里的职工终于有37户在景山小区拥有了新居,大部分职工的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正是通过齐春生团长的努力,大连杂技团终于搭上了房改前的末班车。

     住房的“硬件”问题解决了,培养剧团骨干这一发展大连杂技团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就成为重中之重。育人难,养人更难,30多年来,先后出访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演3000多人次的大连杂技团为什么能够至今无一人在国外滞留,受到文化部和国家安全局的表彰,并被誉为“过得硬的团体”和“外事工作先进集体”、“文化部先进集体”称号,齐春生团长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泛泛的对团员讲爱国、爱团只能让人反感,关键是要以身作则,身传言教”。熟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几十年的杂技艺术生涯让齐春生团长体会到,杂技艺术是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在教练、老师辅导的同时,新学员更需要老学员特别是在一线摸爬滚打过的“老兵”用思想和信念来以老带新,使新鲜血液在大连杂技团中真正的流淌起来。尤其是赛前所需要的进行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集中封闭式训练尤其关键。为了使新团员最快速的进入角色,从“百日集训”到1年7个月的备战金狮奖,齐春生团长每一次都是身先士卒,从不会缺席与新演员们一起研究节目创新和发展,与老团员制定训练计划,和对信念的交流与传播。

     注重个人培养的同时,为大连杂技团的长远发展规划。齐春生通过外聘教师、梯队培养,使一线演员的年龄由早年的37.5岁降低到目前的20.5岁,在文化结构上,通过激励机制、培训机制使中专以上学历的演员达到40%以上,使目前大连杂技团中级以上职称人数达到近80人,副高以上职称20人。同时根据人才梯队的实际建设需要,多途径的创造条件,形成演员、教师、编导良性流动。

     齐春生说,能够成为大连杂技团的团长是他终身的荣耀,成立于1951年,有着半个世纪演出实践的杂技团,凝聚了几代大连杂技人辛勤努力的结果,而改革开放三十年又给予了大连杂技团一个千载难逢的加速发展黄金阶段,从文化体制改革的首次提出到今天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性、方向性指引都让大连杂技团受益匪浅,激励着齐春生和大连杂技团在杂技艺术的事业发展中再攀新高。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 2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0-2 21:50 编辑

大连杂技团的杀手锏:用创新诠释经典:http://www.cnci.gov.cn/content/2010622/news_58488.shtml

大连杂技团推首创杂技版童话剧《胡桃夹子》:

http://www.runsky.com/music/2008-02/29/content_2416725.htm


[改革开放三十年]群山之巅看朝阳 访大连杂技团团长齐春生:http://dalian.runsky.com/2008-12/15/content_2775937.htm





大连杂技最新王牌"男孩·腾飞"首次亮相:http://dl.people.com.cn/GB/channel2/20/200610/14/55915.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1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0-10 11:32 编辑



曲致正

2010-03-15 www.dlxww.com

     





      曲致正,又名致政,辽宁大连人,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自幼学习音乐、绘画,能熟练演奏二胡、钢琴、小提琴等多种中西乐器。1963年开始音乐创作,1965年在北京发表作品,同年指挥大连市红领巾歌舞团乐队为陈毅元帅演奏自己的管弦乐作品。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作曲、指挥及现代复调作曲技法与基础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我国新版《大辞海》乐理条目的撰稿人。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大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大连致正学校校长,教授,研究员,国家一级作曲,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一位在音乐创作、指挥、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活动等方面均做出突出成就的专家型人才。创作、发表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500余首(部),获奖作品逾百件。受到国内音乐界、教育界的瞩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0-10 12:16 编辑


作曲家曲致正

2010-05-17 07:53 来源:大连天健网




     




曲致正自幼学习音乐,兼喜文学、绘画和体操,会演奏多种中、西乐器。十几岁公开发表作品,创作的管弦乐就被乐队演奏。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声、器乐作品,获奖作品逾百首(部)。主要作品有:交响音诗《沧海横流》、交响叙事曲《棒棰岛的传说》、《舞蹈组曲》;无伴奏合唱套曲《唐诗四首》、大型合唱套曲《苹果红了》;歌曲《爱心无疆》、《我的家乡》、《走遍中国》、《我爱朝霞》、《妈妈的爱》、《嫦娥奔月》、《海风》等。为《大连棒棰岛》、《新生活交响曲》、《爱的传说》、《卡尔美拉》等20几部电视片、广播剧、歌剧、话剧、舞蹈等作曲和配乐。出版了《曲致正独唱重唱歌曲选》、《曲致正合唱歌曲选》、《曲致正艺术歌曲选》等个人音乐作品系列,还为孩子们编辑出版了《中外少儿歌曲1300首》等。



原文:http://news.runsky.com/node_61615.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22:57 , Processed in 0.07360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