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48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2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1 13:08 编辑

凤凰网资讯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亚姐”总决赛在合肥揭晓 辽宁姑娘王欣夺冠
2010年12月06日 05:25
合肥在线【大 中 小】









佳丽们清凉上阵
晨报讯 12月5日晚,2010年亚姐总决赛在合肥大剧院迎来终极PK,18位佳丽角逐后冠之位。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激烈争夺、十大环节的精彩展示,来自辽宁的18号王欣摘下桂冠,8号佳丽维他·芝宝丝娃则夺得亚军,季军亦是来自辽宁的15号刘晓智。
穿得不多,挑战不少
从一出场的连体泳衣、到大露背的晚装、再到比基尼,亚姐们穿得越来越少,可表现却是渐入佳境。
经过第一轮的自我介绍、第二轮的激烈淘汰,等到亚姐们穿上银色比基尼时,她们就需要独自站在麦克风前,面对三位主持人的盘问、八位评委的挑剔和台下上百观众的审视。
诸位美女的表现和她们的相貌、身材一样“给力”。除了机智的回答,还有表演金鱼的各种表情、写一幅毛笔字的、舞一段鹅毛扇的,亚姐真是多才多艺。
本土元素闪亮舞台
整台颁奖典礼中本土元素也不少。
2009届的亚姐——咱安徽老乡许莹来了;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带来了黄梅戏,记者身边两位香港观众听罢连说了三个“真棒啊”。
不仅有名人,还有名胜。明教寺教驽台、徽园、巢湖忠庙 、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包河公园 、天鹅湖 、三河古镇……如果台上的亚姐们将其选对了,就能进入下一轮。
香港味够足
既然是香港来的项目,自然也少不了香港味。
“如果你是一位去香港的游客,你知道下面香港的潮语代表什么吗?升呢、O嘴、卖飞佛。”21号殷晗没有被吓住:“升呢就是游戏过关升级,O嘴就表示惊讶,卖飞佛应该是英文的谐音,意思是我最爱的。”
看咱合肥人对香港这么了解,“马仔”也一下乐了,投资的订单哗哗地来了。
12月5日傍晚,合肥市政府特意举办了一场投资环境推介会。酒会上,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当场宣布:明年在合肥投资至少2亿美金,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


晨报也来为亚姐颁奖
三个半小时的角逐,十大环节的展示,2010年亚洲小姐颁奖典礼最终捧出了十位星光熠熠的佳丽。作为现场见证者,晨报记者也忍不住为这些佳丽颁发“晨报大奖”。
最意外奖:9号 邱淑芬
亚视定义“友谊小姐奖”。
仅仅在第一轮的自我介绍后,她就脱颖而出,恐怕连她自己也没有准备好。所以在听闻获奖后,这个女孩瞪大了眼睛、捂住嘴,一脸惊讶和欣喜。
最智慧奖:2号 何娅萌
亚视定义“最完美体态大奖”。
记者观看位置离舞台较远,点评体态尚不够资格。不过看看她的介绍就不得不感叹,女孩要外表更要智慧。
“我希望成为金融分析师。”乖乖,来到这舞台上的美女很多都冲着演员、模特去的,大学还没毕业的她就立志投身金融界,没点头脑哪里行。
最羞涩奖:3号 万嘉丽
亚视定义“晶莹美丽肌肤大奖”。
18岁的她,看起来只有16岁,瘦瘦的、小小的。就连面对镜头,笑得也很羞涩。
连主持人都感叹:“3号那孩子太可爱了。”
最风情奖:11号 权蕙洙
亚视定义“亚姐第四名”。
她有着韩国人特有的范儿,身段傲人、舞姿妩媚、笑容甜美,看起来乖巧可爱,表演起来风韵非凡。
在最后四位选手的展示笑容、电眼,走猫步、摆美态中,她都显得与众不同,尤其“放电”,令记者身边一位男士啧啧感叹:“太厉害了!”
最清丽奖:15号 刘晓智
亚视定义“亚姐第三名”。
出身辽宁的她,看起来反倒像江南女子,有那么一丝清丽和婉约。
身为民族舞蹈老师的她,在最后的拉票环节用手语舞蹈展示了自己的梦想:“今天很高兴来到合肥,和众多女孩一起展现独特魅力,衷心祝愿你们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最友谊奖:21号 殷晗
亚视定义“亚姐前十”。
“大家好,我是21号殷晗。”最后一个登台做自我介绍,合肥姑娘殷晗得到了最热烈的掌声。
来“亚姐”的舞台,谁不想捧回个大奖?更何况是本土作战。可咱合肥姑娘瞄准的可不是冠亚季军,“我最想拿‘友谊小姐’奖,因为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合肥,很有缘分,我就想尽地主之谊,带大家看看合肥的美景。”
看,多有气度啊。
最异域奖:8号 维他·芝宝丝娃
亚视定义“亚姐第二名”、“最上镜小姐奖”。
身高2米多的维他,站在众佳丽间显得很跳眼。更为重要的是,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她可是位金发碧眼的姑娘,很有异域风情。
当镜头推到她的特写时,坐在记者身边的情侣一下子直起腰来:“真漂亮啊,果然很上镜。”
最受关注奖:18号 王欣
亚视定义“亚姐第一名”、“最完美秀发大奖”。
身着银白色的比基尼、脚蹬银白色的过膝靴、腰间还系着银白色的纱状装饰裙,观众们瞪直眼睛,以为要评选什么身材奖,结果此轮看的只不过是秀发。
不仅头发好,身材、口才也不错,评委最终以专业眼光和标准选她成为最能代表亚洲的女孩。
最没印象奖:19号 张毅
亚视定义“亚洲女性魅力大奖”。
为了颁出这个奖项,主办方请出了全部18位佳丽,其中8位已经在第一轮的“激烈淘汰”中被PK掉了。
“‘亚洲女性魅力大奖’的得主是19号……25岁,来自中国山东。”再仔细一瞅,真没啥印象啊,原来该佳丽并不在前十当中。人长得美,但展示得太少、撤得太早。



冠军专访

爱合肥大剧院 爱妮可基德曼
我叫王欣,我是2010年亚洲小姐
晨报讯 与“姐妹们”合影、与主办方及赞助商拍照、与粉丝留影,再依次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在拿到2010年亚洲小姐的皇冠后,22岁的王欣又足足被“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我胜出,因为综合素质
“没有想过能拿这个冠军,所以最后只剩下4名选手时,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是最后的微笑者。”成为亚洲小姐,王欣很淡定也很大度,“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舞台,每个人跳出最好的舞,我们就是成功者。”
对于自己的制胜法宝,王欣则认为是综合素质。“每一个环节都很平均。”没错,就是这个姑娘,在泳装的压力问答中,拿起了毛笔,就在宣纸上写下一个“人”字。“我小时候学过,有点功底。”
我美丽,因为有保养秘笈
作为美丽的代表,新晋亚洲小姐王欣也告诉所有女孩一个保养秘笈:“其实很简单,少吃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另外要适当运动,注意睡眠。”
对于时下热炒的整容手术,王欣在对超女王贝表示遗憾的同时,也坚称自己不会去做类似的手术。“美貌是爹妈给的,我希望能把这份真实的美丽保持下去。”
我成功,因为怀有平常心
在合肥待了这么多天,又在合肥加冕,王欣自然大爱合肥。“合肥人民很热情,我们刚开始采外景时,就有市民过来看。但我最爱合肥大剧院。”
22岁的王欣还是艺术学院在校生,她梦想着成为一名艺人:“我的偶像是妮可基德曼,她的气质太完美了,演技也很棒,这就是我努力的目标。”但要想成功还要踏踏实实地做,“好的演员是能胜任任何角色的,我也不会挑戏,以平常心对待。”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张沛/文见习记者 李福凯/摄


原文: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0_12/06/3360129_0.s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2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12-31 20:36 编辑


2010亚姐总决赛揭晓 辽宁女大学生成赢家(组图)

中国南昌新闻网 2010-12-06

在线投稿  新闻热线:0791-3988076


冠军18号王欣(右二)、亚军8号维塔-芝宝丝娃(右一)、季军15号刘晓智(左二)和第四名11号权蕙洙合照。

三甲合影

冠军王欣形体展示阶段

亚军维塔-芝宝丝娃爆乳出镜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12月5日晚,2010亚洲小姐竞选总决赛在安徽合肥举行。经过一轮竞逐之后,辽宁佳丽18号王欣夺得冠军以及最佳演艺潜质奖。芳龄22岁的她还是一名大学生,三围34、26、37,之前已经夺得《2010亚洲小姐》内地赛区冠军。来自俄罗斯的8号佳丽维塔-芝宝丝娃则夺得亚军,季军也是来自辽宁的15号刘晓智。

  当晚颁出的首个获颁的奖项是佳丽互选的“友谊小姐”,得奖者是9号来自泰国的邱淑芬,是一名拥有大学学历的模特儿,三围35、27、38,今年24岁。  随后,亚姐决赛在未经现场决斗的情况下就选出十强,八名佳丽很快就被踢走,而十位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佳丽分别是2号何娅、3号万嘉丽、4号祁翼、5号闵兰、8号维他。芝宝丝娃、11号权蕙洙、15号刘晓智、17号潘佳星、18号王欣、21殷唅,六位港澳佳丽中有四位入围。而“最完美秀发大奖”由18号内地佳丽王欣夺得。  在“诱人身段”环节中,一班佳丽在白幕后摆出诱人姿态,仅以剪影展示身形,最后“最完美体态大奖”由2号何娅夺得;至于早前已揭晓的“晶莹美丽肌肤大奖”也于现场颁发,3号万嘉丽成为得奖佳丽。  经过一轮恶战后,四强名单终于诞生,分别是8号维塔-芝宝丝娃、11号权蕙洙、15号刘晓智及18号王欣,至于港澳佳丽则一个都不入围;而“亚洲女性魅力大奖”就由被踢出四强的19号内地佳丽张毅获得。  最后在四强之间,进行了本届亚姐的决赛。最终。辽宁佳丽王欣获得冠军,俄罗斯姑娘维塔-芝宝丝娃获得亚军。15号刘晓智、11号权洙分获第三四名。


原文:http://www.ncnews.com.cn/xwzx/gnxw/t20101206_651158.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20:32 | 只看该作者


夏天的大连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俄罗斯美女,没想到大连姑娘能胜过俄罗斯姑娘。应该算奇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7 14:40 编辑

张贞慧

爱的奉献--第三届辽宁省道德模范张贞慧

大连文明网 www.dlwmw.net 2010-04-13 来源:东北新闻网



张贞慧(助人为乐),女,1919年生人,中共党员,辽宁师范大学退休教师。长期以来,张贞慧老人坚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自觉奉献爱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敬佩。她通过慈善总会先后资助68名学生完成学业。从1951年至今,她为灾区和希望工程累计捐款12万余元。去年汶川大地震后,老人先后三次捐款,累计15000元。2006年,老人通过法律程序,与有关部门签署了遗体捐献书,表示将自己捐的"干干净净"。老人是大连慈善总会年龄最大的一名义工,从2002年至今,仅短短六年的时间就义务工作了5000余个小时。先后荣获大连市劳动模范、十佳优秀女性、雷锋奖章、希望工程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东北新闻网)

[ 责任编辑:孙海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3:02 | 只看该作者

编号081辽宁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张贞慧事迹
推荐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问一世到底多少爱
——记辽宁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张贞慧

她衣服很少,通常只是布衣胶鞋;她吃得很简单,去市场只买“扒堆菜”;她所有的收入除了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外,都捐给了社会,甚至包括她自己;她已90岁高龄仍每天下午去参加义工站的工作,是全国年龄最大的义工之一。她,就是辽宁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张贞慧,一位无数次扶贫帮困,倾其所有奉献社会的老人。

尽管很早前就听说过她的名字、她的事迹,但她带着笑音、迟缓而温柔的回忆,仍然给我一种强烈的震撼,回荡在我心间。一个人,一辈子,到底能为社会奉献多少爱?好多人都试图算一算她到底捐出过多少钱、多少物,但计算的结果已没有任何价值,重要的是那种境界,很真很纯的人生境界,让我们景仰。

义工今年90岁
熙来攘往的青泥洼桥街头,一位身材虽高却显得瘦弱的老妪在散发义务献血的宣传单,这令许多行人侧目的举动,对张贞慧来说太普通了。2003年2月,她在84岁高龄之际报名参加了大连市慈善总会组建的义工队伍,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义工之一。“我念大学时得了肺结核,是慈善救济金给我治的病,我对慈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年龄大了,可能做不了太多的工作,但我也愿意为他人尽点微薄之力。”她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成为一名义工的。
自加入义工队伍以来,她为慈善总会义务工作5000多个小时,丰富多彩的义工活动就成了张贞慧老人绝对的生活重心:慈善总会在老虎滩栽种义工林,有她购买的千棵树苗和挥动铁锹时流下的汗水;在义工献血活动中,有她发放宣传义务献血传单的忙碌身影;在街头募捐,她手捧募捐箱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清点公共场所捐款箱善款,她在那堆成“小山”的零钱中,有时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无论大家怎样劝她,她都不肯提前下班,她工作的认真劲,让年轻的义工常常竖起大拇指;张贞慧老人还参加了慈善义工公共场所环保活动,每次去公园等公共场所捡拾垃圾,她都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一次,一位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在公园玩耍时,看到张贞慧老人一次次弯腰在捡拾垃圾,便对小孙子说:“你看老奶奶都在捡拾垃圾,以后再不要乱扔垃圾了。”环卫工人曾不解地问张贞慧老人,“你们捡拾垃圾一天给多少钱?”当得知是义务奉献,没有报酬时,环卫工人赞叹道:“真不容易!” 别的义工说“您老年纪大了,不用做什么了,您老往那儿一坐就是我们的好榜样”,可她还是闲不住。此外,张贞慧老人还经常到福利院、特教学校、监狱等地参加义工活动。
为了让自己做得更好,也为了让大连市的义工们做得更好,老人还养成了剪报习惯,把报纸上有关义工队伍建设的相关内容都收集起来。近年来,社会上许多单位都邀请张贞慧老人做报告,她不顾年迈,有求必应。在她的影响与感召下,我校数学学院于2005年率先成立了义工组织,参加大连市慈善总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个组织最初的负责学生高海悦回忆说:“2005年9月10日,是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日子。去看望退休的张贞慧老师时,我第一次从她口中了解了‘义工’,随后就和几名同班同学加入了大连市义工组织。”随着义工队伍的不断壮大, 2006年4月成立了“辽师义务工作站”,现有注册义工1500多人,甚至留学生也加入了这个队伍。他们长期开展义务劳动、给贫困家庭学生辅导功课、帮助视听有障碍儿童、照顾孤寡老人、募捐、担任志愿者等活动。在张老这个现实榜样的引领下,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经成为校园内外追求文明人生的新途径。
在张贞慧看来,她所做的这一切都很平常,她说:“有人说我‘傻’,更多的人赞扬我‘高尚’。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退休20年了,老伴儿也走了,大家都以为她会过得很寂寞,而她却说现在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很充实。每天下午都要去义工组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月要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每个周四要去老年大学合唱团唱歌,还要为社区教育活动做报告,探望一些病号,和他们讲一讲自己战胜癌症的经历,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她说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表达能力不好,不能更好的为党做宣传

“因为他们比我更困难”

熟悉张贞慧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捐款专业户,扶贫助困已经成了她一辈子的事业。上世纪50年代刚来大连参加工作时,学校动员买公债,单位里其他同志没完成的,她就包了下来。抗美援朝时,她捐出了自己半年工资的一半。也许这就是她最早的捐款吧,从那以后,历经邢台地震、抗美援越、援助非洲旱灾、历次水涝灾害等,到底捐了多少次、捐出多少钱,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有人替她作过不完全统计,从1951年至今,她共为灾区人民和希望工程捐款达15万余元。仅希望工程一项,从1996年8月至2008年1月,共12次捐款8万余元,资助了百余位贫困学生。98年我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老人看着电视里滔天的洪水、救援的场面,心急如焚,“别说他们的苦了,就是往水里扔的沙袋,那得多少个、多少钱哪?我在后方能忍心吗?”于是,她在学校捐了3500元之后,自己又跑到民政局,掏出了5000元钱,社区居民委员会搞募捐时,她再次捐款100元和棉衣、棉被。66年邢台地震时,她一次性捐资2000元,81年和91年大连市北三市自然灾害她两次捐款2700元。甚至60年代参加营口县“社教”时,也向当地公社捐款400元。今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张贞慧老人又先后在慈善总会、学校、街道捐款6500元,缴纳特殊党费3500元。
她是富翁吗?不,她只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大学教师。那她的钱从哪里来?只要看看她身上衣裳口中食,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没退休时她就常年那么几身衣服,一种男式老棉袄朱德服,谁都不穿了,她还穿在身上。和满街时尚精致的女性相比她的确太邋遢、太老土、太没有女人味儿了,可她内心博大的母爱不是抵得过千万件美丽的服饰吗?“您觉得自己漂亮吗?”老人笑着一个劲儿的摇头,可那件领口已经破损的白衬衫、那件有点小的黑色旧西服里面的心灵,真的很美很美。
老人一生无儿无女,已经过世的老伴儿当年曾是大连化物所一位很有才华的科学家,组织领导过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但风华正茂时双目失明,张老师照顾了他大半辈子。当问她一直这么捐款老伴有没有意见时,张老师说:“他做的比我还早呢。”老人拿出一张医科大学遗体和器官捐赠中心颁发的证书,什么也没说,但我知道,她也已立好遗嘱,准备和老伴儿走同一条路,为社会做最后一点贡献。
老俩口省吃俭用,绝大部分积蓄都奉献给了社会。在她家拥挤的小房间里,除了一台弟弟给的老式冰箱和一台叔叔赠送的老式电视外,就没什么像样的东西了。满屋里堆的是老人家常年订阅的大连日报,纸页发黄,一捆捆一摞摞散发着陈旧的味道。几口旧皮箱沉寂在墙角,恐怕在破烂市场也没法找到了。屋里很少的几处鲜亮是几位新朋老友送她的书法条幅和一张大照片,还有一些她亲手用糖纸做的花花绿绿的小手工。清冷的厨房里没发现一点好吃的,光秃秃的炉盘和水管已锈蚀不堪。“我其实也很注意保养的,”老人很认真的说,“以前我每顿饭都吃一个鸡蛋,后来大夫说那不行啊,消化不了,我就在午饭和晚饭时吃一点鱼,吃一点肉。”
这就是她所谓的“保养”!多少人对她的行为难以理解,说她“彪子”,说她“有问题”,她都是淡淡的一笑,依旧我行我素。谈起这样做的原因,老人陷入深深的回忆。1919年,她出生在旧上海,5岁丧父,家境十分贫寒,曾在上海怡和缫丝厂做过童工,15岁时才在叔父的资助下上了小学。也许正是童年坎坷的经历,使她对穷苦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五六十年代在农村社教时,她吃住在老乡家里。每当吃饭时,老乡家那些面有菜色的孩子,总是可怜巴巴的盯着她手里的苞米饼子,他们吃不饱,他们饿!“把饼子给他们,我就吃不饱;但是不给他们,我也吃不下去,心里边怪难受的。”于是,每顿饭,她都掰下一小半饼子,连同最朴素的爱心,给那些饥饿的孩子。
1950年她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东北任教,一下火车居然看到开101路无轨电车的是位女司机,她心里那个震撼、那个豁亮!妇女翻身得解放了,妇女也要为新社会、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我是穿着一身学校发的棉袄棉裤,两手空空来东北的,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是新社会给的。”老人说这话时发自肺腑,她知道国家建设需要钱,所以就拼命的买公债;她知道穷人家的孩子上学不容易,所以口挪肚攒把钱捐给他们;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好了,比以往强上千倍百倍了,而那些需要捐助的人,“他们比我更困难”!
真情真爱无悔一生
“张老师对党对社会非常热爱,她把自己看得很渺小,把善心表达得特别充分。这一切她做得很真。”原数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新华这样说。
“88年张老师得了癌症,我到北京照顾她。我们带了三个条子,可以去找当时卫生部的副部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主任、还有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可是她把条子全揣起来,一个人也没找,生怕给别人带来麻烦。我们天天跑医院、等床位。她身上还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宣传部部长张广鑫讲了这样一件事。
是啊,她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一辈子,真心真意地奉献了一辈子。“假如把您捐出去的钱都攒起来还给您,您会用来做什么?”良久,她两手一摊,说:“我也没有什么用。”“难道一点也不觉得亏、不觉得后悔吗?”她缓慢而坚定的摇着头,很慈祥很满足地笑着。
她的精神,她的事迹,知之者无不为之动容。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人民给了这位无私的老教师以许许多多的荣誉:从1954年9月至1965年12月,她连续担任大连市第1届至第6届人民代表。从1953年3月至2008年11月,累计获各种荣誉和奖励54项,其中包括辽宁省老干部先进个人、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感动辽宁20佳慈善人物等4项;市级劳动模范、助人为乐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三八”红旗手、希望工程爱心奖、特别贡献奖、雷锋奖章、党员义工先锋模范、慈善总会十佳义工、十佳优秀女性、十大公益女杰、慈善之星等24项;西岗区十大优秀由帼志愿者、公民道德标兵、爱心使者等6项;校级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奖项19项。2005年,张贞慧还被大连市慈善总会评为五星级义工,授予义务工作终身成就金星奖,这是大连义工中惟一的一颗“金星”
荣誉,被她珍重地收藏,爱心,依然如甘泉般汩汩流淌。生命不息,她的善行义举也不会停止。做一辈子好事虽难,她却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地在做下去。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7 14:50 编辑

《大连人的一天》91岁的张贞慧与她的慈善人生
这位老人就是被大家称为“张妈妈”的张贞慧,今年91岁的她,现在住在中山区茂田巷的一个陈旧的小区里。从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就开始了自己的慈善生涯,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这位老人的一天。




张妈妈每天7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楼拿当天的报纸。别看老人年岁大,可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腿脚也很利索。


取回报纸后,张妈妈就坐在书桌台前,阅读当天的报纸,别看张妈妈今年91岁的高龄,本该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她对天下大事可是十分的关心,可以说是做到足不出户,遍晓天下事。最近中国的物价上涨,引起了老人的关注,老人一边看着报纸,一边神情凝重,不知是不是又在想那些,吃不饱、穿不暖、上不了学的孩子、是不是在想那些和自已一样年岁的老人。


张妈妈平时除了爱看报纸,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写作。这不最近一位军旅女作家华珠知道张妈妈事迹后,想为张妈妈出一本自传。张妈妈现在正整理素材,每天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写写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和感想。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报个料,这本张妈妈自传名为《红烛点燃永恒之宝》,现在看到的就是整本自传的第一章节《启蒙的记忆》,主要是介绍老人的身世以及家庭背景,这可是张贞慧老人的手稿。张妈妈说,每天看报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动脑子,经常用脑子,就不容易得老年痴呆了。



老人的屋子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洋娃娃,张妈妈说,这些都是慈善总会的志愿者、在校学生和社会上的好心人每次看望她时带来的,有世博吉祥物海宝,喜羊羊、中国结,还有好多连我都叫不上名字。



很多娃娃张妈妈都记不得是谁送的了,唯一能记住的就是这只小羊,因为这是今年她过生日时,一个志愿者送给老人的,因为张妈妈属羊,所以就记住了。



由于老人没有儿女,老伴在多年前去世,所以老人一直是一个人住,平时只有老人的侄子周一和周三来看看她,给老人带点水果,收拾收拾家务,每逢年节也会有志愿者不约而同地来看看老人。



这张已经泛黄的单子,是老人捐助越南的一张收据,由于时间太长,上面的日期已经模糊地不能辨认,这是老人手中最早的一张捐款单。



老人手中的“雷锋奖章”是市里颁发给她的,哪年获得的老人已经记不住了,因为像这样的
奖章证书足能堆满半间屋子。



老人正在讲自己做慈善的经历。有一次老人想让在辽师当老师的同事和她一起做慈善,可这位同事却说,我不会像你这样做慈善,我买彩票也是做慈善。老人说买彩票只是一部分钱用于慈善,买彩票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能得更多的钱。这次经让老人决定以后只做自己的慈善,慈善是一种态度,是强求不来的。



平时大家都是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张妈妈,说的也都是她如何帮助失学儿童,救助贫困人士。其实张妈妈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她也是个老人,也同样需要关怀。在面对社会上一些人的质疑时,虽然她嘴上说自己并不在乎,也不会去辩解,但心里还是希望被大家理解。说到这里,老人眼眶有点湿润了,她的眼中流露出一种我很难读懂的沧桑。



前天,张妈妈去医大二院检查身体,在回家的车上,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大爷,走过来气冲冲地对张妈妈说,你说你把钱都给捐了,你自己过的那么苦,何必呢?你就是捐的再多,也不会感动那些有钱的大老板,捐的钱还不如给自己买点吃的用的。张妈妈说,其实这个人是好心,是想我过得好一点。


相对于一些人的不理解,更令张妈妈难过的其实是孤独感,张妈妈没有儿女,自己的老伴也在多年前去世,这也是她不愿提及的禁区。今天老人的心情不错,所以就讲了自己那段已尘封已久的记忆。张妈妈和自己的老伴是经组织介绍认识的,当时自己是辽宁师范大学的老师,她老伴在大连化物所工作,婚后两人一直很恩爱,但遗憾的却一直没有孩子。前些年,张贞慧的老伴去世。刚说到这儿,老人便有些哽咽,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



上午10点半钟老人去菜市场买菜,老人平时只买些最便宜的地瓜和黄瓜,总共只花了四元钱



这就是老人的午饭,一锅炖烂的鱼,一锅炖了三天的白菜肉片还没有吃完,还有一个凉菜,三根小黄瓜



下午2点钟,老人和往常一样,到慈善总会去做义工。今天的天气比较冷,老人穿上了棉服,头上也带了帽子



来到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见到老人来了,又是端茶又是送水,这让老人感到很亲切,这些工作人员和义工就像她自己的孩子一样。


老人每天在慈善总会的工作就是数零钱,将残破的零钱分拣出来,凑成100元再去银行换成整钱



老人将分拣好的零钱,十元一捆用皮筋砸好



老人数的非常认真,每一捆钱都要数上三遍,才扎起来。



下午4点30分,老人完成自己的工作,正在等23路公交车回家



整辆公交车上,只有老人、司机和我,老人看着窗外的光景,不知张贞慧老人在这条路上走了多少个来回,可能连老人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回到家中,老人便开始准备自己的晚饭,今晚老人吃的是四片馒头、五颗扇贝丁、和两根小黄瓜。



由于老人没有牙,所以无论什么食物都得要熬成糊才能吃得下去。



老人吃东西时,只能有用牙花慢慢的抿着食物,我们平常只用三两分钟就能吃完的馒头糊,老人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才吃完。



老人吃完晚饭后,就喜欢翻看自己以前的照片,那里面有老人无尽的回忆和思念



这就是张贞慧老人年轻时在复旦大学的毕业照,看看照片,再看看面前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我感到,时光真的就像是一把无情的刻刀,悄无声息地在我们的脸上雕刻出岁月的痕迹。岁月带走了很多的东西,而不变的是张贞慧老人那颗善良的心。






原文:
http://bbs.we54.com/viewthread.php?tid=238881&extra=&page=1




更多有关信息
http://www.baidu.com/s?wd=%D5%C5%D5%EA%BB%D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7#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5:03 | 只看该作者


网友评论摘录:

每个小人物的身上都会有许多容易被忽视的闪光点。

张奶奶做慈善的这种方式远比富豪一掷千金来得动容,敬仰张奶奶,希望老人健康长寿!




张贞慧确实是一位可敬的老人,有人觉得权贵一掷千金,这对于老人太不公平。其实,老人得到的内心满足和人格升华又岂是那些权贵可比的?百年之后,这样的老人会上天堂,而有的人必下地狱!




看得我这个难受~让我们也为这个老奶奶做点什么吧~




张老师从五十年代初“抗美援朝”时期开始捐献,近六十年来坚持以这种方式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奉献爱心。这非常难得非常感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她的事迹不为人所知,甚至本单位同事也不了解。后来才在单位里慢慢传开了。在社会上在大连市弘扬她的慈善精神,我记得好像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当时大连电视台《新视点》栏目最先报道了她的事迹,记者就是现今新青年网站新闻顾问卢壬子(可能因为卢是“辽师子弟”,早就听说了张老师的情况吧)。现在,贵站策划的《大连人的一天》在“第二天”就推出张贞慧老师,我觉得非常之好!在鞭挞社会假恶丑的同时,着力追求存在于普通人中间的真善美,这是媒体人新闻人应当永远坚持的理念和品质。




伟大中的酸楚。

一直付出爱的人,最终根本不在乎得不得到爱。

拜佛不如拜张奶奶!




可爱的老人,可敬的心胸!我想去大连看看你,哪怕能为你做一顿晚餐!




想想吧,她为那么多人排忧解难,我们应该为她做点实际的事情了!



让老奶奶的慈善精神传承下去,她现在也许不需要太多的宠物和勋章了,需要的是有人陪伴她。别让她成为只有奉献没有回报的慈善家,让慈善的人活得更好才有更多的人敢于做慈善,不是吗?




是的,拜佛不如去拜张奶奶,奶奶,您什么时候在家,我想到家中拜见您!




张奶奶,大连天冷了,整个东北都降温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近期到大连,如果有缘,我们说不定会在大连市慈善总会的大门口撞见的呢!奶奶您是不是也有一台电脑,和一部手机,凭您的学识和精力,每天上一两个小时的网肯定没问题,许多人想要和您聊天,受您熏陶,让您这种慈爱之光照得更远!



真的很感人。
像这样的老人已经不多了。
好人一生平安,祝愿张奶奶身体健康。




老人总是在关心别人,其实她最需要我们的关心,祝老人家身体健康



注意到一个细节,老人没有牙。是不是因为现在要配一副假牙太贵了,老妈妈舍不得呀?!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衷心祝愿老妈妈健康长寿!



张妈妈这种常年坚持做慈善的精神真应该弘扬,很值得让人尊敬的老人~~









----------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14 13:49 编辑


郭述申同志
2010-03-16 www.dlxww.com
  郭述申,1904年12月生,湖北省孝感县城关镇人。原名郭树勋,号耀珊,曾用名李振寰。贫民家庭出身。7岁进私塾读书,12岁到武昌读中学。 1922年5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就读,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2月任学校学生会负责人。同年秋根据组织决定加入中国国民党,任湖北省党部宣传委员、党部执行委员。11月被选为各界团体组织的湖北省国民会议促成会常委。同年冬在董必武领导下从事国民革命活动。1925年1月作为湖北省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4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五卅运动发生后,参加罢课,组织反对日、英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10月退出共产党。1926年春任许昌中学教员。9月北伐军占领汉口,先后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秘书长、宣传部秘书长、武昌市党部主任委员。1927年3月被选为湖北省农民协会常委、教育部部长,创办省农民协会合作社训练班,任班主任。筹办湖北省乡村师范学校,兼任校长。6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湖北省农民协会党团成员。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7月底任中共京汉路南段区特委书记,准备组织秋收暴动。11月领导农民武装广泛出击,支援了黄麻起义。1928年春赴上海,同年夏初入中共中央主办的短训班学习。同年秋被派往中共河南省委,被省委任命为郑州市委书记。后任中共河南省委巡视员。1929年4月任中央巡视员。1930年3月至9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鄂豫皖边特委书记,推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与发展。9 月至12月任京汉特区行动委员会总负责人。同年12月至1931年2月任中共鄂豫皖特区临时委员会委员。1931年2月至5月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组织部部长。5月任中共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省委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同年7月至1932年1月任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1931年9月至 11月任中共陂孝北县委书记。11月至12月兼任中共陂安南县委书记。1932年1月至1934年9月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员会书记。参与创建和巩固领导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和壮大了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1932年10月任中共鄂皖工委书记兼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七军政治委员(至同年11月),掩护红四方面军转移。同年底返皖西北地区,仍任中共皖西北道委员会书记,参与组建和重建红二十八军。1933年10月至1934年4月任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领导军民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4月至8月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9月被错误处理,降职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1月随红二十五军长征,任第七十五师第二二四团政治处主任。同年12月至1935年9月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1935年1月至8月兼任红二十五军第二二五团政治处主任。同年2月任中共鄂陕特委书记兼中国工农红军鄂陕游击总司令部政治委员,领导开辟鄂陕边游击根据地。5月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9月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中旬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同时任中共陕甘晋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参加劳山伏击战和榆林桥战斗。10月同中央红军会师,同年11月至1936年春任红一方面军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注重发挥政治工作威力,发动群众,瓦解敌军,团结巩固部队。决定在红十五军团政治部的《红旗》报上刊登红军三大纪律八大注意歌,促使这首歌在红军中广泛传唱。参加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6月至11月参加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任第一科支部书记。结业后留校任第二期第一科科长。12月底任红军前敌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春至8 月任红三十一军政治委员。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至12月任中共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书记兼工人运动委员会主任,领导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和群众工作。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任中共湖北省临时委员会书记,1938年1月至5月兼军事部部长。同年6月至1939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兼军事部部长。1938年8月至1939年6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委员。1938年9月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1月和刘少奇等由延安出发,前往河南确山竹沟镇。同月至1941年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1939年2月在新四军第四支队做加强团结教育工作。同年7月至1940年8月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委员、军政委员会书记。参与指挥半塔保卫战等战斗。参加开辟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9月出发赴延安。1942年1月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3年5月任中央党校三部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代表出席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往东北地区。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任中共辽北省委书记、辽北军区副政治委员。1945年12月至1947年5月任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委员。1946年1 月至3月任中共吉江省委书记、吉江军区政治委员。3月至5月任中共嫩南省工委书记兼嫩南军区政治委员。3月任解放齐齐哈尔攻城指挥部政治委员,参与指挥解放齐齐哈尔市战役。同年5月至1947年5月任西满分局常委、组织部部长,率土改工作队参加和领导土改运动。1947年9月至1949年9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主持出版农村刊物《翻身乐》(现名《共产党员》)。1949年6月兼任东北局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同年9月至1950年10月任中共旅大区委副书记,同月至1954年7月任中共旅大市委副书记,其间,1949年11月至1951年2月兼任工人委员会书记,1949年12月至1950年12 月兼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49年10月至1952年6月兼任旅大市总工会主席。1951年2月至1952年8月任旅大市总工会党组书记。1951年4月至1955年7月任旅大市政协副主席。1952年6月至1955年1月兼任中共旅大市委统战部部长,1952年12月至1955年9月兼任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曾兼任旅大区党委私人工业研究小组组长,东北区海员工会主席,北洋地区海员工会主席,旅大市抗美援朝分会党组书记,旅大市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等职。1952年12月至1954年6月任旅大军事部党委书记、政治委员(至1953年5月)。1954年7月至1956年6月任中共旅大市委书记、书记处书记,1954年10月至1956年5月任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54年12月起)。1955年7月至1964年9月任旅大市政协主席。 1955年9月任旅大防卫区第一政治委员。1956年5月至1959年4月任旅大市兵役局政治委员。1956年6月至1963年7月任中共旅大市委第一书记。1958年10月至1963年7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1959年4月至1963年7月兼任旅大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1960年8月至1964年4月任旅大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9月任红二十五军战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1962年9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63年因在工作中抵制“左”的错误而被撤销领导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平反,恢复名誉。1978年3月至1983年6月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78年12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八大代表,列席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十四大特邀代表。1994年7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主要著述收入《郭述申文选》。
  2004年10月30日纪念郭述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郭述申的夫人许云、昆明军区原司令员、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銍秀、成都军区原政委万海峰、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袁宝华、李东冶、中纪委副秘书长李熙、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原航天部第三研究院党委书记贾克、北京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二师分会会长沈为刚、北京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秘书长朱介元、北京新四军长城林监理会主任彭城等老革命、老红军战士及北京其他部门的人士100多人出席。出席的还有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郑位三的夫人蒲云等。湖北省孝感市致电、致函表示纪念。当天,北京市邮票公司还发行了郭述申百年诞辰纪念邮票。纪念郭述申诞辰100周年的专著《怀念与继承》也同时出版面世。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14 13:49 编辑

郭述申同志



    郭述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他自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一生就与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战争年代,他曾长期担任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转战南北,浴血奋战,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他身居高职,但有功不自使傲,名重不自恃,老老实实做人民的公仆,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他的一生,屡经坎坷,几次被错误地批判、撤职,甚至险些被杀头。但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始终坚贞不渝,并为此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他走过了70年的奋斗之路。党和人民将永远记住他的英名。
    1904年12月,郭述申出生于湖北孝感城关镇。他同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一样,从青少年开始,就逐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1922年,他抱着“农业救国”的志向,考入武昌高师生物学系,并于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实际活动之中。他连续3年在家乡开办暑期学校,宣传进步思想,启迪民众。1924年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势下,他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委,武昌市党部书记、省农协常委兼教育部长,在董必武同志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国民革命活动。
1927年6月,在中国革命处于白色恐怖的低潮时期,郭述申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与创建和领导了鄂豫皖、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是第一任中共鄂豫皖边特委书记;他领导过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和红二十五军等,为党组织和红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战斗在长江南北,担任过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和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中共辽北、吉江等省的工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中共西满分局常委、组织部长及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新中国建立前夕,郭述申调任中共旅大区党委副书记,1954年7月任旅大市委第一书记兼旅大警备区第一政委,直至他1964年离开大连。在大连这块土地上,他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了14个春秋。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大连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探索和总结出有效的经验,他把人民的疾苦挂在心上,为改善大连地区人民生活作出不懈的努力;他重视人才的培养,为发展大连地区的文教事业作出了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古稀之年战斗在纪检战线上,担任中纪委副书记近4个年头,为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加强党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长期的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郭述申与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全国解放后,无论是战友到大连、北京,还是他出差去外地,他都抽时间前去看望,共叙战友之情。离休后,他虽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但仍多次访问革命老区,会见战友和烈士遗属,出席烈士纪念活动。他还应邀到曾经任过职的老部队看望指导员,向他们讲述红军光荣传统。他把赤诚炽热的心献给了党的事业。
    1985年,郭述申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仍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著作不辍。为了对党史、军史、革命史的研究有所补益,他对自已所经历的革命实践进行了认真的回顾和总结,撰写了大量纪念文章和回忆录,并参加和领导了红二十五军战史的编写工作,为研究党史、军史留下了一批宝贵资料。他的晚年是在继续拼搏中度过的,是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以超越自我的精神向党和人民作的最后奉献。






原文http://www.sydsw.net/Show/View.aspx?sort=00010005&id=8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14 13:35 编辑

1937年彭德怀,徐海东、彭雪枫,和郭述申在陕北合影


彭德怀(左2)、徐海东(左1)、彭雪枫(左3)和郭述申(左4)于1937年在陕北合影
                             ----图片来自互联网









纪念郭述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组图)
http://news.163.com/41030/1/13VJUSAV0001124T.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21 16:21 编辑

骆琳同志

2010-03-15 www.dlxww.com



  骆琳,男,汉族,1955年9月生,辽宁大连人,197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
  现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1974.08——1978.08,辽宁省大连市新金县瓦窝公社插队知青、公社团委副书记、徐庄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大连制药厂工人、团委干事;
  1978.08——1982.07,在沈阳药学院制药系化学制药专业45期学习[1]?,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07——1983.02,沈阳药学院团委副书记;
  1983.02——1985.04,共青团沈阳市委副书记;
  1985.04——1989.01,共青团沈阳市委书记(其间:1986.03—1986.08 在辽宁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89.01——1992.12,共青团辽宁省委副书记(其间:1992.03—1992.07 在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经济管理进修班学习,1990.11 当选辽宁省青联主席[2]??);
  1992.12——1994.12,共青团辽宁省委书记;
  1994.12——1995.03,辽宁省抚顺市委副书记(正厅级);
  1995.03——1996.02,辽宁省抚顺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1996.02——1997.11,辽宁省抚顺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1992.08—1997.06 参加辽宁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
  1997.11——1999.11,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其间:1998.08—1999.07 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9.11——2000.11,辽宁省葫芦岛市委书记;
  2000.11——2001.04,辽宁省委组织部部长;
  2001.04——2006.10,辽宁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2006.10——2008.01,辽宁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兼);
  2008.01——2008.12,辽宁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兼);
  2008.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0.02止[3]?),共青团中央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 





原文
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daliandaily/2010-03/15/content_2979125.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21 16:23 编辑

更多相关信息
http://baike.baidu.com/view/563401.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26 | 只看该作者

李一氓同志
2010-03-15 www.dlxww.com
       李一氓(1903---1990)

  外交家。四川彭县人。1903年2月6日出生。上海沪江大学、东吴大学肄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南昌总政治部秘书长,同年参加南昌起义。
  1932年到江西中央苏区,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秘书长。1948年4月,由华东调大连,历任中共旅大地委副书记、第二副书记、中共旅大区党委第二副书记、旅大地委财经委员会主任兼大连建新公司政委(对外名为建新公司副经理)。1949年担任旅大行政公署第一副主席、大连大学校长。  1953年后,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工作。  1958年后,历任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是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译有《马克思文选》,著有《一氓题跋》、《存在集》等。  1990年12月4日病逝于北京。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1-27 12:58 编辑




学者式革命家李一氓


肖枫
  提起李一氓,很多人并不陌生,他是新四军的将领之一、外交家,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学者式的革命家”,他提出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很有启迪价值。
  “国际共运是因袭下来的提法,真正说起来,这个国际共运是不存在的”
  1979年秋天,李一氓应邀到中央党校作报告,他在《关于国际共运问题的讨论意见》的报告中谈了许多新思想。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报告一开头就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现在提国际共运,只能是个因袭下来的提法,真正说起来,这个国际共运是不存在的”。此言敏锐地抓住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的带全局性的大变化,真是落地有声。
  一氓同志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下面是他当时的阐述:
  关于国际共运一个总的看法。1962年以前,就是六十年代初期,中苏关于国际共运总路线的大论战,特别是关于苏联问题的大论战以前,有这么一个国际共运。但是六十年代大论战以后,再加上六十年代后期中国“文化大革命”,这个形势就变了。现在还提国际共运,这就很难说了。我以为国际共运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组织,共同的纲领,共同的目的,共同的行动,如像从前第三国际时代,或者后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时代。那是可以这样讲。现在两者都没有了。现在提国际共运,只能是个因袭下来的提法,真正说起来,这个国际共运是不存在的。中联部有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的报道刊物,原来题《国际共运》,现改题《世界共运》。国际共运是有各方面内部联系的,现在这个联系没有了,用世界共运这个名词可能好一点。为了照顾习惯,我今天还是用因袭下来的“国际共运”这个词。
  如何理解李一氓同志说的“这个国际共运是不存在的”?依我的理解,一氓同志说“真正说起来,这个国际共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作为“运动”还是存在的,不过已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所以他主张改称“世界共运”。二是这个运动曾经表现出来的那种“国际性”(有一个共同的组织,共同的纲领,共同的目的,共同的行动,如像从前第三国际时代,或者后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时代),是不存在了。
  至于这第二层意思,初看起来似乎是完全否定了共运的“国际性”,但实际上只否定了国际性曾经表现出来的那种“形式”,而非彻底否定国际性“本身”。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主义运动不再具有原来那种“国际性”,也不搞原来那种“国际联合”,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的,它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需要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支持,从而使社会主义获得更大的国际舞台,具有更深远的国际意义。总的说来,一百多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虽然现在与过去的强调点不同,以前强调“国际联合”和“共同规律”,而现在强调“独立自主”和“民族特色”,但仍是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的运动。
  我赞成一氓同志的思想和观点,但为避免误解,主张明确地提为:“国际共运原来意义上的国际性已不复存在了”,在“国际性”前面加上“原来意义上的”几个限定词。1989年5月,我在《国际内参》上发表的《对国际共运形势的几点看法》,对此做过说明。随后我将此文送一氓同志征求意见。一个月后,正在病中的一氓同志口授并签名给了我一封回信。他在信中说,“虽然隔多少年了,我那些论点还是站得住脚的”。这说明他仍坚持原来的观点,但对我说的“国际共运原来意义上的‘国际性’已不复存在了”也没表示不赞成。
  值得注意的是,一氓同志的这一观点是在报告一开头作为对国际共运“总的看法”提出来的。他这么做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即决不只是想简单地改动一下提法(将“国际共运”改为“世界共运”),而实际上是要人们由此出发,对国际共运有一个“总的看法”。换句话说,他实际是提出了一个“如何认识国际共运的形势、如何认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问题。在他看来,原来存在过的“国际共运”已不存在了,当代“世界共运”已不同于历史上的“国际共运”。这是一个很大的带全局性的变化,他称之为“总的看法”。
  一氓同志的这一观点,可以说是对我们党对外工作环境的一种新认识、新概括。所谓从实际出发,对党的对外交往工作来说,就必须从这一新实际出发。因此,这一理论创见对调整我们党的对外交往工作是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的。
  “我们的国际战略不能拘泥于‘三个世界’的划分,对这个‘理论’,要重新研究”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工作的重点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但对国际形势的估量却基本上还是老看法、老提法。不必说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对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的提法仍基本沿袭“文革”时期的提法,就是到1980年代初,我们党对国际格局的认识所依据的仍是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在“战与和”的问题上仍强调“战争不可避免”。
  这就是说,到1980年,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及我们当时的外交政策,都已经到了必须进行较大调整的时候了。就是在这个时候,李一氓同志在中联部组织了对“大论战”问题的清理,以及对“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对“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研究,分别写出了一批《讨论稿》上报中央。
  当时我被调去参与对“三个世界”划分“理论”问题的重新研究,知道的情况更直接、更具体一些。那时我们国内各部门还很强调毛泽东同志1974年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而一氓同志却对此已有不少想法和看法。他在向我们交待意图时说,首先,将这一划分称为“理论”看来不甚恰当。列宁、斯大林不同时期对世界政治力量都作过不同的划分,但他们本人和别人都没将其称之为“理论”。我党十一大的文件,甚至说“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国际无产阶级的世界战略”、“无产阶级在国际斗争中的阶级路线”,就更值得研究了。现在我们党主张各国党要独立自主,可又把自己提出的这种“划分”称为“国际无产阶级的世界战略”,似乎别人都要照此办事,岂不矛盾?岂不让人产生误解?其次,偌大的世界,粗略地划一下,似乎还像,战略上也有此必要。但是细划起来,问题不少。三个世界,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特别是哪些国家属第二世界,很难划得清。不宜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地划成几块,实际斗争要比这复杂得多。再者,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已突破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框架,我们的国际战略思想不能拘泥于“三个世界”的划分,应改变从“三个世界划分”出发所形成的,针对苏联霸权主义威胁而采取的“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我们现在应强调“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
  后来中央听取和讨论中联部这些《讨论稿》时,李一氓同志参加了。记得他回来传达过中央讨论后的意见,大意是中央当时接受了我们关于“三个世界”划分不要称之为“理论”的意见,决定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正式讲话,今后不再提“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但也不正式向下传达,学术界仍可继续讨论。
  “世界大战在相当长时间内打不起来”
  “战与和”的问题,是当时李一氓同志组织研究的另一重要问题。我因没直接参与这个专题,所知情况不多,只记得李一氓同志当时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他很强调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这一面。
  最近从网上读到一篇何方同志谈《李一氓和宦乡建言外交政策》的回忆文章,其中较具体地谈到一氓同志当年组织中联部同志研究战与和等问题的情况,特引来作为对这个问题的补充。
  何方同志回忆说:“1980年前后,李一氓在中联部组织专门班子研究有关当时国际形势和对外关系中的六个重大问题,写成《讨论稿》报送中央。由于他同我的关系和了解我在这方面多少懂得一点,单独找我同他议论和改稿。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邓小平对外谈话常说,战争只能推迟不可避免,我们希望推迟2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就可以使我们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李一氓主持写的报告则提出,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战争不但有可能避免,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打不起来。据李一氓转告,政治局专门讨论了中联部上报的《讨论稿》,并请他列席。在谈到战与和问题时,大家还一时转不过弯来。邓小平就说,你这个李一氓啊,帝国主义还存在,战争怎么能避免?但是这个问题终究引起了领导上的重视和思考。到1982年,胡耀邦在十二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出,“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维护的”。1985年邓小平更进一步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邓小平1985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曾以“总结”式的口吻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他所说的“第一个转变”,指的是改变了过去一直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就可以使我们能“放胆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了。邓小平所说的“第二个转变”,指的是我们的对外政策,改变了过去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搞“一条线”的战略,转变到“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看来,李一氓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对“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要重新研究,世界战争在相当长时间内“打不起来”等观点,在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党的上述“两大转变”中显然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李一氓小传
  李一氓(1903-199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陕甘宁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秘书长。抗战胜利后,先后任苏北区党委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大连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中纪委副书记,中顾委常委等职。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但全党的思想并非在这次会议闭幕后就立刻彻底解放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在全会结束后的改革开放初期,各条战线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很艰巨。时任中联部副部长并实际主持中联部日常工作的李一氓同志,是一位 “学者式的革命家”。他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拨乱反正时期,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就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提出了三个很有理论创见的观点。回顾他当年提出这些观点的情形,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肖枫





原文
http://epaper.yangtse.com/yzwb/2008-11/14/content_11918144.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2:55 | 只看该作者
何方:记李一氓同志的为人和几个重要观点
http://wenku.baidu.com/view/6f043ab069dc5022aaea00fb.html







百度百科---李一氓同志
http://baike.baidu.com/view/393876.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2-3 14:40 编辑

欧阳钦同志

2010-03-16


           欧阳钦(1900—1978)号惟亮。湖南宁乡人。早年在长沙长郡中学学习,后入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了中国旅法学生爱国请愿活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到苏联入军事训练班学习。1926年回国,入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1926年9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军委秘书兼武汉《国民日报》编辑。1927年初,任中共中央军事部组织科科长。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1928年秋,任中共中央军事部组织科科长。1929年10月,兼任中共中央军事部秘书。193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秘书长。1931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1933年,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34年,任红三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三军团第六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不久,改任中央组织部科长。1936年,任中共陕甘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陕甘省工委书记,中共陕西省西北军工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长。1937年起,任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局副局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副秘书长、秘书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秘书长,中共旅大地委书记、旅大区委书记、旅大市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旅大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东北协作区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记。1978年2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原文
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daliandaily/2010-03/16/content_2986429.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4:42 | 只看该作者
顾全大局 为国为民——思念欧阳钦同志
王震
【字号 】【留言】【论坛
  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钦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3年了。在将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欧阳钦同志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全部心血和力量。他的不朽业绩、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和深深的思念。

  我和欧阳钦同志1931年在瑞金相识。以后,在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工作和学习中、大生产运动中,直至1954年的大连旅顺、兴安岭修铁路和开垦北大荒的战斗中,我们有过许多工作联系和交往。共同的革命事业,使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同志情谊,相知甚深。欧阳钦同志早年投身革命,1919年与李富春等同志留法勤工俭学,1924年5月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建党初期的老党员。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艰巨繁重的建设事业中,他久经磨练和考验,始终保持着老一代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

  从建国初期到60年代,欧阳钦同志长期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和东北局第二书记。他立足本职,胸怀大局,自觉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以地方利益服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表现了高度的党性原则。1954年6月和9月,我两次去黑龙江密山、虎林地区,看到那沉睡千年的大荒原还未得到开发,而当时大批铁道兵复员转业官兵又需要安置就业,我与一些同志认真商量,有了“寓兵于农,屯垦戍边”的想法。1955年8月,我向中央报告了这一建议。当月,党中央正式决定以军队屯垦的方式开发北大荒。从1955年到1958年,铁道兵先后有9个师的复员转业官兵开赴那里。欧阳钦同志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始终积极支持。他向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各个部门提出,要从各个方面支援垦区建设。在充满艰辛的开创时期,黑龙江省及时将大批粮食、副食、日用品和建筑材料等物资送到垦区,还派来了许多专业干部和大专毕业生,直接参加北大荒的勘查和开发。当时有的同志对开发北大荒的意义一时看不清楚,在一些问题上有些议论,欧阳钦同志就积极向干部们宣传开发北大荒对于发展我国农业、巩固和建设边疆的重要战略作用。他充满深情地说:北大荒要变成北大仓了,应当给开发者立碑。欧阳钦同志当年的预言早已成为现实。如今,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垦区,拥有耕地3000万亩,占全国国营农场耕地总面积的40%多,是一个以生产粮食和大豆为主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包括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型综合性农工商企业,每年向国家提供数十亿斤商品粮,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抚今追昔,当年开发北大荒的数十万官兵和职工,都不会忘记欧阳钦同志的宝贵支持。在北大荒的史册上,将永远镌刻着欧阳钦的名字。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遇到困难的关头,欧阳钦同志总是以大局为重,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替国分忧。1954年,一些省区遭受了严重水灾,粮食紧缺,中央要求黑龙江省多征购一些支援全国。欧阳钦同志毫不含糊地承担了任务。在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本省的情况后,他提出了“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厉行节约,分担困难”的口号,带领干部群众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国家的征购任务。1960年,黑龙江省同全国一样,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了保证全局利益,欧阳钦同志提出,从大局出发,积极调拨粮食支援国家,他说:我们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也要节省下粮食支援受灾更重的地区。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黑龙江省出色地完成了粮食调拨任务。三年困难时期,我国所以能够战胜罕见的灾害,除了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对头外,全党同志心系大局,团结奋斗,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我们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同样需要全党同志顾全大局,同心协力。

  欧阳钦同志常说,顾全大局,贵在“自觉、主动、积极、热情”。为支援大局,他从来不提条件,不讲价钱,不遗余力。1959年,在黑龙江省发现了油田,党中央决定迅速组织力量开发。欧阳钦同志随即主持召开了省委专门会议,落实支援油田建设问题,提出了“全力以赴,全力支援”的方针,当时正值困难时期,黑龙江省各种物资都十分紧张,还是千方百计为油田送去大批粮食、蔬菜、农副产品和其他生活、生产物资。他对余秋里同志说:油田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只要我们能帮上忙的,就一定全力以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建设,也得到了欧阳钦同志的全力支援。我当年曾对陈赓同志说,如果没有欧阳钦同志的支持,你的哈军工是搞不成的。他说,确实是这样。

  自觉坚持全局观念,不仅要有高度的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还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在各种具体复杂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与局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欧阳钦同志处处顾全大局,是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的。他在谈到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局观念的论述时说:“为了取得胜利,必须懂得全局。因为局部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的,懂得了全局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他经常教育黑龙江省的干部:“全国和全省经济是一盘棋,各级都要服从国家的一盘棋。”“只有大局好了,小局才能好,大局不好,小局即使好也是暂时的,不可能持久,因而要以大局为重。”他还以黑龙江省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明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黑龙江是国家工业发展的重点省份,国家“一五”计划的156项重点工程,有20多项安排在黑龙江,国家投资达二三十亿元。这些工程的建成,不但增强了国家的实力,而且对壮大地方经济,促进和带动地方各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欧阳钦同志由此指出: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是国家支援的结果,我们发展了,也有责任支援全国。

  欧阳钦同志说的是一个省的情况。实际上,全国各地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何尝不是这样?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哪一个地区的发展离得开国家的支持,而哪一个地区又没有为全国的发展作出贡献?事实告诉我们:全局和局部、中央和地方,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整体,全局兴旺了,局部才有生气;局部搞好了,又可以为全局增添活力。因此,顾全大局,不但不会影响地方的发展,相反,只会促进和有利于地方的发展。黑龙江省并没有因为支援北大荒、支援大庆油田、支援哈军工、支援受灾的兄弟省区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尽管他们确实为此付出过许多,但从长远看,这样做既维护了全局利益,又促进了地方的发展。各地的实际情况都能说明这一点。

  在欧阳钦和许许多多共产党人身上充分体现出来的全局观念,归根到底,来源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来源于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因此,我们党必须也能够维护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局利益。全局观念还是我们现实经济基础和社会本质关系的反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一致的,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的国家必须也能够维护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局利益。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全局观念是我们党的一个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优势。任何非无产阶级政党,任何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下,都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局利益和全局观念。保持和发扬这个优势,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今天,我们纪念欧阳钦同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提倡和发扬这种顾全大局,坚决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崇高精神,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奋发努力,战胜困难,做好工作,把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宏伟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人民日报 1991.10.13 第5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4:46 | 只看该作者
纪念欧阳钦百年诞辰座谈会举行

李瑞环出席
李术峰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纪念欧阳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今天
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
席座谈会。
  欧阳钦,湖南宁乡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北伐
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担任过中央苏区党的中
央局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和抗战时期的陕西省委书记
等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旅大市委书记、
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东北局第二书记。粉碎“四人帮”后,当选为
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在座谈会上讲话,缅怀欧阳钦同志一生的
业绩。他说,欧阳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老一代无产阶级
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
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杨汝岱说,欧阳钦同志党性强,原则性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在中央苏区时,他反对“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战略战术,坚定地拥
护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路线。在“大跃进”期间,他保持比较清醒的头
脑,批评和制止了一些过火行为,减少了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
他更表现出铮铮铁骨,与林彪、“四人帮”进行了坚决斗争。欧阳钦
同志胸怀大局,顾全大局,一切以大局为重。他在旅大和黑龙江主持
工作期间,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急需粮食,他提出“顾全大局、
服从整体,厉行节约、分担困难”的口号,从黑龙江调出大量粮食支
援全国,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赞扬。欧阳钦同志尊重知
识,重视人才。欧阳钦同志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思想工
作领先的原则,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主持
中共黑龙江省委工作时,他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党的思想工作看作
是自己的职责”,“每个党员都要把党的思想工作看作自己份内的任
务。”欧阳钦同志重视统战工作,热情支持统战工作,关心爱护统战
干部。他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安排了一批党外人士担任各级领导干
部,千方百计为党外各界人士排忧解难。

  座谈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俊生主持。欧阳钦同志的亲属和生前
友好100多人出席座谈会。


来源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发表于 2011-2-9 18:2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张贞慧老人的事迹心里很酸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12:3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张贞慧老人的事迹心里很酸楚----
田草 发表于 2011-2-9 18:29


同感!
  本期介绍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蒙受的20年不白之冤的革命先辈宋黎同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0 17:09 , Processed in 0.23446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