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3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国画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5: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18 | 只看该作者
他是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者,他走了!
2019
12/04
14:26
书画文化新风景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著名画家方增先先生于2019年12月3日去世,享年88岁。

方增先是中国画坛人物画创作最具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是“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


方增先曾直言画家不应该是“描匠”,批评不少年轻人的国画作品不见传统,取而代之的是刻意的“描”和“抠”:“运用毛笔、宣纸、水墨、写意等传统元素的画作很少,大部分人物画,轮廓是准的,线画得比较细,但不用宣纸,而用处理过的纸,在上面反复磨、不断改,明显是慢慢描出来的。中国画传统的线、点、皴、擦、染等技法荡然无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27 | 只看该作者
李可染《万水千山图》2.07亿拍出!成今年全球最贵中国近现代书画
2019
12/03
09:28
南方都市报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90
此前备受藏家关注的李可染巨构《万水千山图》以9800万起拍,经场内藏家阶梯式轮番竞价,最终以1.8亿元落槌,加佣金2.07亿成交,一举成为2019年全球最贵的中国近现代书画。
南都记者获悉,在12月2日举行的北京保利2019年秋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此前备受藏家关注的李可染巨构《万水千山图》以9800万起拍,经场内藏家阶梯式轮番竞价,最终以1.8亿元落槌,加佣金2.07亿成交,一举成为2019年全球最贵的中国近现代书画,创造了近8年来李可染作品在拍卖场的最高价格。同时,这也是李可染目前第二高价的作品,李可染拍卖纪录的保持者,是2012年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以2.9325亿元易主的《万山红遍》。


97×143 cm·设色纸本·镜心·1964年作
李可染万水千山图

《万水千山图》与《万山红遍》同年绘制,重要性与精彩程度均可媲美。该画抒写毛泽东长征是诗意,创作于1964年,为本季保利秋拍近现代书画夜场的扛鼎之作。画面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如犬牙高低,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山体以浓墨重色写成,并敷染偏暖赭的红色,块面厚实稳重,以留白形成的山路、水道穿插其间。从深浓墨色、赭色过渡到留白,色调的明暗变化,平衡了画面厚重的体积感。全幅结构规整,笔墨精严,气象万千,是一帧文学性、艺术性与时代意义结合的精品佳作,是新中国美术史中的里程碑,也是画家个人创作历程中的重要代表作。

在同一夜场,傅抱石《听泉图》以5186.5万元顺利成交,创作于1954年的石鲁巨构《移山》以4255万元易主。张大千、齐白石等近现代书画市场的中流砥柱亦发挥出色。


傅抱石 听泉图 110×53 cm·设色纸本·立轴

石鲁 移山 117×87 cm·设色纸本·立轴·1954年作
据悉,12月2日晚的北京保利2019秋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之夜,“闻妙香斋藏画”、“艺海宝藏——南洋重要私人收藏”、“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三个专场157件书画精品最终成交9.18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32 | 只看该作者
岭南画派四大家,风格各有异同,同样光彩夺目
2019
12/03
05:30
名人字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岭南画派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的一支绘画流派,是人称“岭南三杰”的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所创立。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的创作始终沿着创新的道路而行,在20世纪30年代脱颖而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岭南画派第二代的主要人物有方人定、黄少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等。其中赵、黎、关、杨四人被誉为当代岭南画派四大画家。

赵少昂


赵少昂(1905~1998 )字叔仪,男,汉族,原籍广东番禺。中国画家。1905年3月6日生于广东广州。1998年逝世于香港。少丧父,家贫,以做工谋生。业余自学绘画。赵少昂擅花鸟、走兽, 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他的画能融汇古今,并汲取外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注重师法造化。作品笔墨简练、生动,形神兼备,深受人们的欢迎。






黎雄才


黎雄才(1910~2001),广东省肇庆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三十年代初作品《潇湘夜雨》荣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1954年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卷》被美术评论界誉为"抗洪史诗"。






关山月


关山月(1912.9—2000.7),原名关泽霈,中国现代画家。广东省阳江市人。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被高剑父被吸收入春睡画院学画。1946年,被聘为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中国画科主任。1947年作南洋之行,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旅行写生,作品描绘热带风光,并举办个人画展,受到华侨的欢迎。翌年又在香港、上海、南京举办西南、西北及南洋旅行写生画展,并出版《关山月纪游画集》。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关山月先生禀承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并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他的创作实践,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之中。








杨善深


杨善深(1913年10月26日--2004年5月15日),字柳斋,广东台山县赤溪镇客家人。他自幼酷爱绘画,12岁开始临摹古画。1933年,20岁的他开始从事绘画。1935年留学日本,在京都堂本美术专科学校攻读美术,1938年回国,于香港兴办第一次个展。1940年赴新加坡、南洋举办画展。1941年与高剑父、冯康侯等人在澳门成立“协社”。1945年与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五人在广州成立“今社”。1949年定居香港。杨善深擅长中国画。兼长山水、花鸟、人物。出版有《杨善深画集》多种。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10:50 | 只看该作者
詩、書、畫“三絕”的海派大佬
2019
12/15
06:20
遊觀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别署且以居士、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嵊县三合乡(今嵊州三界镇)长桥村人。擅画山水,兼画花卉人物,不拘一格,能融诗、书、画于一炉,堪称中国画“三绝”。民国时期海上画坛大佬级人物,艺术成就卓著,而且交友极广、声望极高,在民国画界有很高的话语权和很强的号召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2:19 | 只看该作者
鼠年将至,看黄永玉笔下老鼠,趣味满满!
2019
12/18
08:00
欢呼会睫毛膏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一种动物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有的象征勤奋、有的象征威望,又或者成为励志的象征,比如骏马奋蹄、虎啸山林、雄鹰展翅等等。古画中最常见,也最有名的,可能莫过于牛、马和虎了,古往今来以这几种动物为题材的中国画家简直数不胜数。


但自古以来,画老鼠的画家却是少之又少,这当然和老鼠广泛受人讨厌有关。这种动物自古以来都不受人们待见,甚至可以说是厌恶至极的。有很多成语都来形容这种动物,或者用来形容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比如“鼠目寸光”、“贼眉鼠眼”、“獐头鼠目”等等。


但奇怪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鼠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十二属相之首就是老鼠,这看起来似乎又有些矛盾。


虽然很少有人画老鼠,但不等于没人喜欢画,而他就是一位非常喜欢画老鼠的大画家。


黄永玉是中国艺术界知名的“老顽童,”他笔下各种动物都极富趣味,画面也非常有幽默感,他画的老鼠可谓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这幅老鼠画不仅非常幽默风趣,同时也发人深省,画面中一只白色的母猫竟然在给五只黑色的老鼠喂奶,这简直太有悖常理了!自古猫鼠势不两立,猫怎么可以喂养老鼠呢?黑白两色的运用也很有意思,再看画面题词:爱得没有原则就是祸害!仔细一想,其实生活中真的不乏这样的现象。


画面对比鲜明,一只老鼠正吃着桌上的一排排鼠药,它张着大嘴把满满一大勺鼠药倒进嘴里,画面题词:我拿耗子药当早餐。看得出来,这也许是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极力讽刺,简直是幽默到了极致!


原本老鼠夹子是用来抓老鼠的,但画中这只老鼠,竟然拿老鼠夹子当成了健身器材!


这幅老鼠画,画面笔墨简洁生动,极富趣味,一大一小两只老鼠正看着空中的蝙蝠,看画面题词这两只老鼠应该是母子俩,一只蝙蝠正在空中飞舞,画面题词简直神来之笔!妈妈!瞧!小天使!


这幅画中的老鼠喜笑颜开,手中拿着一只烟斗,样子看起来十分惬意,而黄永玉出生于1924年,这一年正好是鼠年,想来这幅画肯定是黄永玉为自己所画。


也不想一想,她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咱俩合资买只宠物好不好


我丑我妈喜欢


甲子金鼠


鼠年大吉


看了他笔下这些生动有趣的老鼠,不得不佩服黄永玉这个艺术老顽童,他不仅画技惊人,而且有着满满的童心,就连人人讨厌的老鼠在他笔下都变得如此幽默可爱,充满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7 19: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画的颜色、笔墨、空白的关系
2019
12/27
18:38
一点书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王颂余(1910.7-2005),著名书法家、山水画家。原名王文绪,斋室名曰:安素阁、易简楼。先后从溥心畲(溥儒)、刘子久学画,山水构图新奇,笔墨老辣,别具一格。摘录自《中国画技法述要》,王颂余编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出版。


中国画除少数只用颜色的画法外,用色多数是在笔墨已完成基本造型之后,也就是在用色之前已具有许多笔墨效果。我们知道墨分浓淡干湿,墨除黑色外,还有不同程度的灰色,它们之间有不同的明度,淡墨是灰色,有的干墨也起灰色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国多数留有大小错综的空白,这些空白是整个画面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空白所表现的空间,可以是天、地、气韵,可以是活略了的背景,以至是物与物间的间隔,于是整个画面就形成了一个在颜色中间错综着许多黑、灰、白的关系,成为画面的基调,颜色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作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而发生变化,达到相互对比与映发,这种特点,在着色时应该注意适当地处理。


一幅画上色与墨的关系,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墨与色相邻接的对比关系,例如墨勾的轮廓与轮廓中间色彩的关系,一组浓淡墨与其四周色彩的关系等。一种是墨与色的覆盖关系,例如在墨韵所表现的物体结构体面关系上加染颜色,下面分讲这两种关系。


黑、灰、白三色在一定条件下可有协调作用。把一块浓墨涂在白纸上,如墨的边缘湮出一些水墨 ,则黑白的对比可因湮出的水墨而发生变化,显得协调。一幅画的色彩经常错综在这种关系中间。把两个对立的颜色平涂邻接在一起,一般是不好看的,如用墨把它们划开,则强烈的对比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又如把石绿、朱砂一类不透明色涂在浓墨当中,厚重有光泽,涂在淡墨当中效果就不同了,如四周是白纸,就会显着灰暗。又如有的画用浓淡墨中间的一段空白来虚一部分的手法,如在这个基础上用色,用色是错综在黑、灰、白中间,就必须随时照顾到和它们之间的邻接对比关系,才能混为一体,相辅相成。


现讲色与笔墨的覆盖关系。如果着色之先已有笔墨,则色便有的是加在笔墨上面的。从笔墨来讲,在这种覆盖关系中,墨是一种衬托关系。这是着色是要照顾到的另一方面。因为处理得当,看上去似乎“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色彩不是硬附上去的,墨和色互相映发。处理不当,也会影响笔墨和色彩的效果。


例如水墨人物画的面部,有时要用墨表现皱纹和体积,用墨多少和浓淡应参考对象的特点、年龄来酌定,从着色来讲,在用墨时要考虑到下一步用什么颜色,就像一般画老年人的面部用墨多些,在要用覆盖性较强的颜色或要重染的部分,如色把墨盖过分,那一块就会发“闷”,像是一块脏,一块黑。有时为了保护墨的效果,用色就把这部分墨有意地避开。画青少年的面部,肤色要求红润有光泽,如需要用墨,就要慎重些,不宜多,不宜厚。又如同样的暖色,染在淡墨底上比染在无墨处看去冷些,这种变化用得恰当可丰富色彩,但在用墨和染色时,也要注意这种变化的副作用。


又如已用墨画过的山,着色前应根据整体情况考虑哪一部分要先用墨染,染到什么程度?哪一部分不用墨染,可直接用色?用什么色?例如需要明快透亮又准备薄用色的部分,一般不宜把墨用多用重,有的可不染墨,但有时其中有一部分需要突出墨的,就应该适当地多用些墨,因为这部分色彩并不要求有很鲜明的作用。


中国画用色要求达到自然融化,看不到色彩上的人为的涂痕。把色用在笔墨上,笔墨负担着基本造型的任务,如果着色后颜色压倒笔墨,使已有笔墨所表现的效果被色搅浑,以至消失,从色彩效果讲,从前称为“色伤笔墨”,用色到这种地步,颜色可能变成灰浊,不只色泽晦滞,也会影响造型效果。但是如在着色后,先有的笔墨与色不能融为一体,笔墨不恰当地突出色外,用色到这种地步,颜色是软弱轻浮“墨浮于色”,也是不好的。


除工笔平涂填法外,一般水墨画着色也要见笔,不宜都平匀填涂,也要灵活处理笔的连接和间距,间距可以是细微的空隙,如颜色湮开,留有水渍,湮开的色掩没整个或部分空隙。如笔较干,有时间距的一部分是飞白,这种自然出现的效果都可以丰富色彩的变化。又如一笔分出颜色的深浅,也要靠用笔,这些变化可以在一个面上画成深浅干湿凝化交融的效果,对表现物体的体积感、质感、达到生动,有一定作用。



王颂余山水画示范_标清
自动播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20-1-3 18:25 | 只看该作者
陆俨少独家传授8个用笔诀窍,全掌握了不怕你画不出好看的画
2020
01/03
13:23
话题陶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用笔中锋

用笔不是笔杆垂直竖起,就是中锋。中锋的好处,在于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纤弱之病。所以不论写字作画,都贵中锋。

写字可以用同一个执笔姿势,只要中间能换笔,就可以达到中锋的效果。

作画要求不同,它横拖竖抹,作用多端,因之不能永远竖起笔杆,有时把笔卧倒,也可取得中锋的效果。


陆俨少作品

用笔要圆

所说执笔无定法,归根到底只是用笔无定法。然不定中也有定的一点,就是用笔要圆。圆的对面是尖薄偏枯,僵硬不糯,断续无气,妄生圭角。

要做到圆,第一笔锋必须永远在墨痕中心,也就是中锋。

笔平划是中锋,但转了一个弯,笔锋偏出墨痕边缘,就不圆,就不是中锋,这样必须换笔,那末笔锋又回到墨痕中心来,还是中锋。不论竖笔,卧笔,都是一样。


陆俨少作品

线条大小

上面所说竖笔卧笔之外,又须尽量运用笔的工具特点。国画用柔毫尖锋。一枝笔头有笔尖、笔腹、笔根三个部分。

运用笔尖时,要提得起,留得住。

画一根线条,要用全身的力量送到底。

送的时候中指向下按,同时臂腕向里拖,中指微微拨动,摇曳生姿,不是平划过去。

这样线内就有东西,有了东西,就留得住。如我们时常听到说:某人笔头大,某人笔头小。


陆俨少作品

用笔提按

笔既要提得起,还要揿得下。执笔法中所说起倒提按,就是这两个方面。提得起,用笔尖,揿得下,就要用笔腹、笔根。小揿用笔腹,大揿用笔根。

要一揿到底,揿得重,揿得杀,不管笔头上水多水少,或湿或干,要有决断,无所疑忌。

切不要欲揿又止,不重不透,观望不前,犹豫不决。这样才能达到沉着痛快的效果。尤其提揿二者穿插互用,抑扬收放,产生节奏感,画面就不平,有韵味。


陆俨少作品

用笔诀窍

中指拨动,是用笔的诀窍。但要用到创作中,必须经常训练。其法把注意点时刻放到中指上,使中指觉到有重量,而且好象有长一节的感觉。

无事时,空手拨动中指,让它本能地自会拨动,积久之后,对用笔大有帮助。

此外还须训练运腕,要求腕的运使圈得转。就靠平时不断地训练画圆圈、打圈子。把指腕运活,配搭紧密,以达到圆转无碍的境界。


陆俨少作品

落笔和收拾

古话“大胆落笔,细心收拾”。

初落笔时,胆子要大,着重笔的运用,就是用笔要有变化。当落笔之前,大体心中要有个底稿,至于细部,往往画了一笔,从这一笔的笔势,生发出下一笔,也就生发出一个局部的章法来,预先想是想不出来的。

所以稿子不能打得太细,老辈画家,作画每多不打稿子。所谓“九朽一罢”,我的猜想,是用在人物或花鸟画上,要求形象极端正确,所以必定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方才定下来。

至于山水画,在大体结构上,是要用脑子经过反复推敲,至于细部,不必预先稿子打得很明确。

我的经验,每画一图,先看幅式横直阔狭,要画什么,大体怎样章法,怎样取势,既定之后,至多画一个小稿,表出位置,心中记住,也不必在纸上打木炭稿,就可以下笔。

这样做,画出来就活,变化就多。而给看的人探索不尽,挹趣无穷。


陆俨少作品

皴法

唐以前,山水画中山石无皴,到了唐代后期,以至五代,山石才有皴。

有皴是山水画的一大进展,是许多前人观察自然,逐渐积累而成的经验。

有了皴,山石就有质感、立体感。


陆俨少作品

用笔要毛

作画用笔要毛,忌光。笔松乃见毛,然后有苍茫的感觉。

但不是笔头干了才见毛,湿笔也可见毛。要做到笔松而不散,笔与笔之间,顾盼生姿,错错落落,时起时倒,似接非接,似断非断,虽湿也毛。


推荐一个超实用的公众号,给喜欢养花的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20-1-5 1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1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13:33 | 只看该作者
一部“芥子园”,阅尽三百年绘画史,美的惊叹!
2020
01/26
08:30
国画艺术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19世纪后半叶,

一位湖南湘潭乡下的小木匠,

偶然得到半部《芥子园》,

从此进入绘画的天地,

后来成为妇孺皆知的大画家,

他就是齐白石。

康熙年间初版本的扉页

与齐白石的艺术经历一样,

当时学画的人大多都临摹过

《芥子园画传》,

包括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

等一代艺术家。

陆俨少称《芥子园画传》为

“启蒙之良师”,

何镛(清代传奇作家)称此书

“足以名世,足以寿世”。


康熙年间初版本的扉页

画坛巨匠齐白石,幼年家贫好学,初以雕花匠为生。

20岁那年,随师外出做活,见到一主顾家有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传》。仔细翻阅之后,发现自己能画,故如获至宝,遂借来用勾影雷公像的方法,画了半年之久,勾影了16本之多。

从此,他以所画为据来做雕花木活,既能花样出新,画法又合规则,为其后来绘画打下良好基础。真到晚年,白石老人还念念不忘此事,说《芥子园画传》是自己的启蒙老师。


齐白石

著名国画家潘天寿,14岁到县城读书时,从文具店买到一部《芥子园画传》,成了他学画的第一位老师。在无人指导下,他照谱学画,如醉如痴,终成一代大师。

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从小喜画,苦于无师。12岁到南翔公学读书时,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园画传》,像得到心爱的宝物一样,如饥似渴地临摹,从此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介子园画传》也影响了黄宾虹,傅抱石等一代艺术家,他们都把《芥子园画传》作为进修的范本,称《芥子园画传》为启蒙之良师,毫无过誉。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一部三百年前的画谱,何以有如此魅力?

《芥子园画传》又称《芥子园画谱》,作为中国绘画入门的教科书,此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最具系统性的入门读物。

《芥子园画传》首次刊刻于康熙年间,该书详细讲解了中国画的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方法,门类齐全,体例完备,很好地表现了历代名家绘画的技法,同时并在理论上汇集了历朝画论的精髓。


在编撰和刊行过程中,《芥子园画传》的经历颇为曲折。

此书最初是由清初名士李渔之婿沈心友延请王概、王蓍、王臬兄弟三人共同编集,书名来自李渔在金陵的别墅“芥子园”。

先是沈心友藏有明代画家李流芳课徒稿四十三幅,王概在此基础上整理增编了九十幅,同时又附上了临摹的古代各式山石四十幅,从而构成了完备的绘画技法体系,此为《芥子园画传》的初集。

二十年之后,王氏兄弟再受沈心友的委托,共同编撰了《梅兰竹菊谱》和《翎毛花卉谱》,采用木刻五色套版印刷,此为《芥子园画传》的第二集和第三集,世称“王概本”。

至光绪时,原版早已磨损严重,画家巢勋临摹原刻的三集,并增编人物画法,黑白石印刊行,世称“巢勋本”。


后来,《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此次出版的《芥子园画传》,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1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20-1-30 15: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画创作中,笔墨结构的两度神化
2020
01/30
12:29
话题陶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赵孟頫 二羊图

中国画,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哲理思考。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意象审美观(涵造型观)和写意的笔墨结构观(涵造型法则)为主魂的畅神载道的艺术语言体系和辉煌的绘画成就而显居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成为世界精神文明的颠峰。


明宣宗 三阳开泰图

中国画几千年在始终追求气骨意向表现中保持以“神”、“逸”为最高艺术境界,并不断“增高增阔”的持续发展。所以如此,除了坚持优秀传统文化和独有的哲学思想为根底外,关键在于它那具有极高质量要求和极为丰富内涵的一笔一墨的“中国功夫”及其由一笔形态为因子组合而成的中国画体笔墨结构,成为了中国画“技”“道”合一的艺术表现主体骨魂。


郑板桥 墨兰图 北京故宫藏

笔墨结构作为中国画的意象精神载体,将意象表达与匠心经营髙度融合,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创作状态和神游领域。这在历代画家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凡中国画画家,包括当代和未来,都必须具备这一“中国功夫”和“笔墨结构”的提炼概括能力,才能实现中国画“始知真放本精微”(苏轼观尤兴寺吴道子画壁诗句)的写意精神的传承发展。


宋 苏轼 潇湘竹石图(局部) 绢本墨笔 28x105.6cm 中国美术馆藏

其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在于笔墨结构的不断创新神化;而笔墨结构的创造又必须游刃于生活、传统、修养、人格个性之中,在“迁想妙得、临见妙裁”间创获机化。即为中国画创作的“临池”状态中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胸中之竹”再到“笔下之竹”的两度神化来实现。

/

第一度神化。是艺术家以中国画特有的眼光和胸怀,体察生活,将心中的文思意匠与生活感受“神遇而迹化”,也就是把本质感受、技巧旨趣连同对个性的激发,通过意象审美活动的移神取象,意立而象出“度物得道”,形成成熟的意象笔墨结构;而这个笔墨结构之象对于画面主题而言是具有特定旨向的,是鲜活的,是理想的,是具有中国画传统之根又具有自然生命感悟为依据的。这就完成了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第一度神化。


蒲华 竹石图

此为艺术创作的第一要务,艺术家须“寓意于物”移情夺神,呈现笔墨意象,并不断接收先贤经验中由自然到艺术的升华,在长期生活体验中大量积累形神骨意一致的形象佳构,为步入中国画创作的第二度神化打下基础。

/

第二度神化。第一度神化的“胸中之竹”既出,尚意畅神的“浩然之气”勃发,便激起李白“斗酒”式的创作情怀,在艺术家临池挥运笔墨之际,以意使法,气雄物外,得意而忘行,“解衣盘礴”忘我忘法忘物,乃是写意画创作状态的最高境界。


范宽(北宋) 溪山行旅图(绢本设色) 206×1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忘我者,忘我而存牲。画道深藏却不伤其性情,达形神双畅“技”“道”合一之本真。忘法者,忘法而存理。画理不背而趣在法外,得“真放本精微”之奥妙。忘物者,形必从意,忘物而存象,神情自出;意象真而神完气足,得大羙于常形常理之外,“度物得道”画之要旨也。以上三忘,唯不得忘意、气、神三者,以气运势(笔),即以“苦铁画气不画形”之慨,夺神取象,绘事乃大成。


吴昌硕 错落珊瑚枝

此时画家的人格气质、才情旨趣、功力修养一并倾注于画面空间,时而气凝笔端,神行天外,气势捭阖纵横;时而清思妙笔,得古今之变,挥洒自如,浑化无迹。将“胸中之竹”的成熟笔墨结构再度升华到神、奇、玄、妙、逸的不意境地。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神来之笔”、“意外之境”,其气韵意蕴充溢于艺术家的功力、才智之外,正如潘天寿先生所谓“画须有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即臻妙谛”。


潘天寿 石榴图轴 58×68.4cm 1960年代

在深厚修养、积学致远的基础上,自由心灵得以高度发挥,理性思维得到妙悟,最终使“胸中之竹”得以神化表现,落笔则超乎胸中之竹的笔墨结构之外,打破理法“瞑心玄化”,技道合流,出神于“笔下之竹”而笔墨结构臻于化境。其意在能而不能,似而不似,或天机泄漏得“狂怪有理”无法之致,或会心高远得“真放本精微”之妙。这就是笔墨结构在艺术表现中的第二度神化。

/

潘天寿先生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云:“艺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人之思想、学养、天才与技法之艺术表现。不然,何贵有艺术。”以上笔墨结构的产生和“临池”挥运中笔墨结构的两度神化,就是中国画的创作特征,是其它绘画难以涉足之境地,因此意象绘画其艺术境界与客体自然拉开的距离较之其它画种最远,而它又与大自然之间最似最本真,这才是中国画写意精神,实为中国画之神髓。也正是中国画创作中特殊审美、特殊艺术语言结构表现的特殊神化需求。


徐渭 墨葡萄图轴

中国画的创作离不开这两度神化的规程,是中国画创作的核心规律,只有在两度神化中深刻领悟并妙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文通语)和“迁想妙得,临见妙裁”(顾恺之语),方可“造化在心,变化在手,能察自然变化之神奇,有化天地万物之手段。”(潘天寿语)从而使“眼中之竹”转换到“胸中之竹”最终迹化为“笔下之竹”,不断创造出崭新的笔墨结构,直达中国画的“神”、“逸”之佳境。


潘天寿 晴霞图 中国画(指墨) 178.5×148cm 1961年

在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最具写意精神的中国画,乃为“文中之文”。现代中国艺术巨擘伟大教育家潘天寿先生教导我们说:“国画在东方绘画系统中早已达到了世界的水平有极辉煌的贡献。凡是中国人,都可以引为骄傲的;我们中国的国画家,更是以此自豪。”在走进中国画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艺术实践和审美活动中的两度神化,是最可宝贵的精神体系和创作规律。当今只有倍加重视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它,使之再度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画的时代创新,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文/张立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1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1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20-2-4 1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04:53 , Processed in 0.07250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