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5561#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6:12 | 只看该作者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的总骨,要我们降伏其心!
2018
06/28
10:27
黄龙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外离相即禅 · 内不乱即定

  欢迎关注江西黄龙禅寺



  佛教新

  导读?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

  (一)无住生心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

  又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曹溪惠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此为东土第六代祖师,故《坛经》中叫人从《金刚经》即可成佛的。



  (二)自度度生

  云尝恭读《坛经》,至五祖以袈裟遮围,为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于言下大悟,即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路说来,如天花乱坠。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渡,后一句是渡生。“能生万法”者,一切种智也。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广佛法于无边,渡众生于无尽。故释迦不终老于雪山,六祖不永潜于猎队,为传佛种智耳。



  (三)降伏其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著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

  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

  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小涅槃,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杂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瞋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

  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子、做饺子、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助建寺庙 功德无量

  期待您的支持与参与

  三宝门中福好求,一文付出万文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2#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6:25 | 只看该作者
超越生死:不能忘却的中阴窍诀
2018
06/28
11:53
慧灯之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慧灯·问道》特别节目——超越生死篇中,慈诚罗珠堪布将详尽地介绍临终、中阴、投生各阶段的情形,以及各种具体的应对方法。此外,作为亲友,怎样帮助临终之人,如何超度离世的亡者?慈诚罗珠堪布也将在本次的特别节目中为大家一一做出详细的讲解。

  超越生死篇 第3期

  本期视频约38分钟

  阅读版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这一期的《慧灯·问道》节目。在上一期的节目里,我们请慈诚罗珠堪布为我们解答了很多面对死亡的问题,这一期节目我们接着请堪布为我们答疑解惑。掌声有请慈诚罗珠堪布!

  

  中阴时会遇到怎样的恐怖景象?不学佛的人也会遇到吗?



  观众1:听说中阴身时会遇到很多恐怖的景象,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慈诚罗珠堪布(下文简称“堪布”): 对,中阴身的时候,会有一些恐怖的景象,有些小孩儿大概五六岁的时候也会出现类似现象,但十岁以后慢慢会消失。我想在座的各位观众中,有些人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比如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红色,像火一样红;然后又变成了白色,这些红色、白色,都不是很美妙可爱的,而是让人感到非常恐惧;再然后整个世界又变成了黑色的。这样的经历,我想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些都是中阴身的一些景象。因为小孩儿离开中阴身并不久,所以在他身上就会出现很多奇特的现象。有些小孩儿小的时候,如果每天晚上都爱闹爱哭,可能就是因为他在经历一些类似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比如为何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而且这种白色让人感到很恐惧?这是因为我们内在贪嗔痴里面的嗔在起作用,这种现象是嗔恨的一个投影。而红色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贪心的投影。黑色则是无明(也就是痴)的投影。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内在投影出来的,但是我们却一直认为这是外面的一个世界。

  

  我们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天地都是红色、白色或黑色的世界,这是一个从未来过的陌生的地方,然后就会感到恐惧。如果此时我们知道这些都是自心投射出来的现象,实际并不真实存在;并且打坐思维“我的心到底是什么样子?”一打坐,所有这些显现出来的世界,最后就全部收回来,一切都变得非常平静,变成一个非常祥和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就感觉到了“本来的面目”。

  

  另外一个,此时可能会有很多比较恐怖的声音,人的声音,猛兽的声音,还有像地震、海啸这类的声音。这些声音,实际上也是我们内心烦恼投射出来的现象,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训练过,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很恐怖的声音,然后产生巨大的恐惧,想跑到一个可以躲藏的地方,就这样不断挣扎。

  

  还有,如果有些人生前造过一些罪,比如说杀盗淫妄等,那么这种人在中阴身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比较糟糕的状态,比如环境险恶,周边有各种各样恐怖的众生,等等。

  

  这些现象的产生,绝大多数是因为此时人的意识离开了身体。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好的作用,当它跟我们的意识结合以后能把意识稳住,不让意识发射出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就不会有太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投射出来。而意识离开身体以后,比如我们做梦的时候,就不像现实生活这么稳定,一会儿是这个景象,一会儿又是那个景象,有各种各样不可能出现的东西被投射出来。中阴身的时候也是这样,各种现象层出不穷,非常不确定。当各种各样的现象出现以后,我们不知道这是自己内心的变化和投射,所以就觉得非常恐怖。

  

  因此,所有中阴的诀窍可以归纳为一句话:你必须要知道,这个时候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内心投射出来的;而且,此时你还要知道自己的内心是什么。如果是有一点开悟、证悟的人,这时候是非常容易解决问题的。如果不知道所有这些现象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就会产生很多恐惧;如果知道这些现象如同梦境一样,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中释放出来的,外境并不真实存在,这些现象一下子就都会消失了。此时如果我们能打坐,完全可以成功地进入佛性,明心见性,这就叫作中阴身的诀窍,也是这个阶段唯一的诀窍。没有这个诀窍、知识,也没有训练的话,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从来没有看到过,也从来都没有听到过,只是感觉到非常恐怖,以至于祈祷等这些平时的训练全部都忘掉了,或者来不及做,一直都在恐怖当中挣扎。

  

  观众1:请问很多从来没有接触过藏传佛教的人,他们死亡时出现的中阴景象,也跟藏传佛教描述的一样吗?

  堪布: 对人来讲,出现的景象都是一样的;对动物是不是一样,我不是很确定,也许是一样的。总体来说,人的身体结构都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死亡过程、眼耳鼻舌身停止的过程都一样。在这个停止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外面的现象,也都是一样的。这个跟学不学藏传佛教没有什么关系。唯一不一样的是,学了密法的知识以后,到那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些现象是什么东西,而没有学过的话,就没办法知道。

  

  我们活着的时候,有一个训练的方法,就是藏传佛教《西藏度亡经》里介绍的“六中阴”,它有六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其中一个是梦瑜伽,就是训练梦,通过梦去模拟死亡的方法。另外一个,是中阴的一个单独的训练方法。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到这个时候,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现实生活当中模拟、训练。其实这些东西之间有一些共性,所以这些训练对我们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主持人: 刚才我们听堪布讲解了中阴的诀窍,特别珍贵!相信对大家都很有用,可能就这么一句诀窍,在大家真的进入中阴时,就能起到很大的帮助。非常感谢!

  

  堪布:密法里面的一些本尊的观想,其实都是针对死亡时的昏迷、中阴身和投生这三个阶段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几乎所有无上密宗的禅定过程,都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皈依和发菩提心以后,还没有观想佛的时候,先修空性,进入到空性的状态中。第二个阶段是在空性的状态当中观想佛、本尊,观想的时候,也不是直接观想一尊佛,而是先观想一个佛、菩萨的种子字,比如说文殊菩萨的种子字“?????”(德),还有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字“?????”(舍),等等。先不要观想菩萨的身体,只观想这个种子字,然后这个种子字发光……大部分本尊修法都是这样,有时候也会有一些不同:比如有的修法会把这个种子字变成一个很小的明点、亮点;有的则首先在莲花上观想一个很小的亮点,然后再将这个亮点变成一个种子字,例如“?????”(德)或“?????”(舍)等。第三个阶段,将这个种子字变成一尊佛、菩萨的形象。观修完了以后,从佛、菩萨的边缘上慢慢地化光,成为一个很小的亮点,最后在空中消失。

  

  本尊修法基本上都是这几个程序。这是在讲什么呢?首先要进入空性,这是什么意思?这是针对死亡后的昏迷阶段。人死亡后首先是昏迷,在昏迷阶段修空性与本尊修法中首先进入空性是一个道理,通过空性可以把人死亡的昏迷阶段变得清净,让它变成空性的智慧。空性就是法身,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把死亡的昏迷状态转化为佛的法身。

  

  然后再观想种子字,或者是先观想一个明点,然后变成种子字,这又代表什么呢?这针对的是中阴身到投胎的阶段。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人,精卵结合的时候只是一个明点这样的东西,这时候我们还没有头、手、脚。所以观想一个明点,然后再观想明点变成一个种子字,就是要在中阴时,通过这种观想的方法,把中阴身转化为佛的报身。

  

  最后观想种子字变成了一尊佛或菩萨本尊的形象,这是针对投生以后的阶段。就像被怀胎十个月过后,就会变成一个人;通过把种子字变成佛、菩萨本尊的观想就可以把投生以后的阶段,转化为佛的化身。

  

  通过上述本尊的修法,就可以将死亡后的昏迷、中阴和最后投生的阶段转化为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修完了以后,再从佛菩萨的边缘上化光,直至完全融入到空性当中。意思就是说,人最后又要从头开始。比如说一个人投生了以后,他到了70岁、80岁……100岁,最终死后又要进入到昏迷的状态,又要从头开始了。所以本尊修法的最后,也要观想佛菩萨的形象融入到虚空当中。它的全部的修法,都是针对这三个阶段,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转化。密法里面很多修法都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试着重复下您刚才所讲的意思,在昏迷的这个阶段,有可能成就佛的法身?

  

  堪布: 法身,对。

  

  主持人: 然后在中阴阶段有可能成就佛的报身?

  

  堪布: 报身,对。

  

  主持人:投生以后有可能成就的是佛的化身?

  

  堪布: 化身,对。这三个阶段就包含了一个人的死亡、中阴、还有投生。通过上述这种方法可以把三阶段转化为佛的三身,这就是修本尊的目标和目的。

   中阴阶段真的会有冤亲债主幻化成佛菩萨的形象吗?我该怎么分辨?



  观众2: 有一种说法是,在中阴时期冤亲债主会幻化成佛菩萨的形象,骗亡者堕入三恶道,这是真的吗?

  

  堪布: 这是有可能的,冤亲债主或一些其他的魔障,这时会有一些类似的干扰。但是这个时候,你可以把整个中阴时所看到、听到的一切,都观想为自己的本尊,如果没有特别的本尊,就把它们观想为观世音菩萨。无论看到好的或不好的东西,如果都能把它当作观世音菩萨来祈祷的话,这些冤亲债主或其他魔障,就不会影响到你。这是中阴时的一个方法。

  

  观众2:那我们该怎样去分辨,哪些才是真正的佛菩萨呢?

  

  堪布:我们现在活着的时候、修行的时候这种现象也可能会出现。比如我看见了阿弥陀佛或者其他佛、菩萨,这真的是阿弥陀佛还是魔障的幻化,当下我们是分不清楚的,需要观察后面的结果。如果自从我看到了这位所谓的佛、菩萨以后,我的菩提心以及各方面的修行都出现下滑,那么当时看到的就不是好东西了。相反,如果我的菩提心、出离心等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和增长,则可以判断,我看到的是本尊或者是一个好的现象。当下做判断比较难,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去应对:不管他是佛、菩萨还是魔障都没关系,无论他是什么,我们都可以把他观想为本尊,比如说观想为观世音菩萨,然后祈祷。这样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修行。

  能否通过亡者尸体的冷却情况判断其神识是否离开和投生去向?



  观众3:很多人都说人死了以后,可以通过他身体最后冷却的位置或柔软程度,来判断人到底往生到哪里了。这个说法有依据吗?

  

  堪布: 这个说法有依据。小乘佛教的《俱舍论》里讲,有些人的体温最后都集中在头顶,其他地方的体温都没有了,但是头顶还有,会冒气,最后体温从头顶消失;有些人则是在脚底下;还有些人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佛经里有这样的依据,可以判断这个人下一世投生的基本去向,是人还是天人等,这是有依据的。

  

  观众3:刚才您讲,有的人死了以后,他的神识并不是立刻就能离开身体,有一段时间还和身体在一起,如果长时间没有离开,还能用这种测试温度的方法去判断吗?

  

  堪布:体温消失的时候,可以说是他的灵魂即将要离开的时候,比如说最后他的体温集中在头顶的话,意思就是他的灵魂、意识,要从头顶出去。但是这个体温从头顶消失的时候,灵魂意识是不是已经出去了,我想可能还不是。因为体温不会保持很长的时间,很快就会没有了;但是人的灵魂意识,可能不会那么快就离开。我没有在佛经上看到过详细的记载,我猜可能还不是。

  

  观众3: 堪布您能解说一下,亡者身体最后冷却的部位,分别表示人往生到什么样的地方去了吗?

  

  堪布:如果他最后的体温全部集中在头顶,也就是说其他部位的体温都已经消失了,而头顶的体温最后消失的话,这就说明这个人往生到了天界;如果最后的体温在脚底下,就是往生到了地狱;在心口,就是人间……大概是这样。《俱舍论》里有这方面的讲解,我们现场可能有一些人也学过。

  

  主持人: 今天堪布给我们讲了很多死亡时要面对的情况,以及面对的诀窍和方法,非常重要,也特别感谢堪布!听了堪布的讲述,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觉就是,修行一定要趁早,而且要落到实处。希望每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能够有把握,不恐惧;都能够战胜它,并且把它变成一个真正的机会。再次感谢慈诚罗珠堪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2:28 | 只看该作者
【般若禅堂】
(一)【早晚功课】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新业绩】20180628课堂笔记241张。
【统计范例】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最高纪录】20180623课堂笔记314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111 优良200 优秀222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80528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课堂笔记2018041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531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36,450  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张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4#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5#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3:16 | 只看该作者
净慧法师:八念法门
2018年06月28日 15:27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那么要使烦恼淡化,要使压力减轻,那只有从这个禅定当中来观察我们的身体那么要使烦恼淡化,要使压力减轻,那只有从这个禅定当中来观察我们的身体
  各位居士,大家早上好!

  (大众:阿弥陀佛!)

  去年给大家讲《维摩经》,结果没讲完,后来由明海法师来讲,所以,大半年没给大家做讲座了。去年寒假以后,这里的讲座也停了,因为常住的事情比较多,人手总是不够用,所以讲座一直没有恢复。本来这个讲课,就是作为僧团或者佛教协会,应该经常不断地举行的一种活动,所谓引导在家信众、出家信众,共修共学,那必须要通过讲法来落实,如果不能讲法,共修共学往往就会出偏差,所以说讲法应该坚持。居士们也一再要求,作为僧团或者佛教协会应该主动地来做这件事情。在各位居士的督促之下,要求之下,我们来讲,好像就被动了一点。不管怎样,我们会尽量在每个礼拜派人来讲,不一定都是我讲。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今天所讲的八念,就是在六念之外再加上“念出入息、念死亡”。

  这个八念法门是佛教在修禅定的时候,产生了恐怖心理,自己在单独修定,比如说,修不净观、修九想观时,把我们这个身体看作是一种非常不清净的,由脓血、骨骼、屎尿,总而言之,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结合起来的,虚假的一个身体。由于我们能够把自己的身体,看清了、看破了,对这个身体不产生爱染之心。我们人的欲望会逐步的淡化下来,才会不向外追求,而是向内心来观察。

  人生的种种问题,从哪里产生的呢?我们的心总在向外。外界是什么东西呢?外界的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为了满足我们感官的需求、刺激,就拼命地向外去求。如果我们一个人追求的愿望,过分地强烈,那我们的烦恼就重。压力重了,思想负担就重。我们一个人如果又有烦恼,又有压力,又有重重的思想负担,你说我们还怎么生活?还怎么工作?还怎么来做一切事业?

  那么要使烦恼淡化,要使压力减轻,那只有从这个禅定当中来观察我们的身体,那不过是四大、五蕴假合而成。

  我们只要能使自己的身体具备一定的热量,维持生命的活动,从事善法的修行,就可以了。不要有过剩或者过分的追求,因为它对身体来说,不是帮助而是一种戕害。

  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有生活经历、生活经验,我们就可以来反省自己的生活经历。是那种过分追求的生活快乐,还是那种清心寡欲、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生活更快乐?大家可以比较。

  所以说,八念法门,是我们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恐惧,觉得这个人无依无靠,那怎么办呢?你就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出入息,念死亡。

  当然,一口气可以把这八件事都说出来,但是具体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比如说,我们在打坐,正精进的时候,忽然产生一种恐惧感,觉得魔王来了,死亡到了,觉得自己的身心一下子不知所措。又不能够马上找到解除迷惑的人,这个时候怎么办?你就念佛。

  念佛的什么呢?我们平常所说的念佛,都是比较抽象。你就把念佛当作一种工具,来降伏自己的妄想、杂念和烦恼。那么在禅定过程中,在修行过程中,产生了恐惧的时候,念佛就很具体。

  比如说,念佛的名号。佛的名号不是指阿弥陀佛,也不是指药师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都具有十种名号。

  我们在寺院里做功课的时候,所谓单日弥陀,双日佛。双日佛就是念大忏悔文里面的八十八佛。八十八佛在开始的时候,要诵如来的名号,也就是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一共有十种名号,每一种名号都代表一种功德,代表佛的一种德行。我们能够念如来,佛是乘如如智,来到人间教化众生,我也是佛教化的众生之一。那么你这时候就会想到有种依靠,佛与我同在,我与佛是结合在一起的。那你就觉得你的恐惧会慢慢、慢慢地消除。

  南无如来,应供,佛是天人师,是无上福田,我要以身心来供养佛。供养香,供养花,供养果,还要供养我们的身心。身心怎样来供养呢?如法修行来供养。这个时候,我们发起这个心来,发起这样的供养心来,你的精神马上就会焕发起来,觉得有使命、有责任,不被一切天魔所扰乱,你的信念马上就增强了,就能够继续地来修禅定。

  所以说,首先念佛的名号。第二是念佛的相好。

  念佛的相好,这个“念”带有观察的意思,它是内心的一种意念活动、观察活动。

  我们在修禅定时,或者在用功的时候,或者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是感觉到寂寞无依。这个时候你就念佛的相好。

  当然,我们大殿里供奉的佛,是泥塑、石头雕,是人工制作出来,人工制作的这尊佛像,就是佛的真身的一种体现,我们就要把大殿里供奉的佛像,把你家里佛堂供奉的佛像,当作是佛的真身一样,这样来观察,来意念。

  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的相貌圆满,功德具足。就会成为我们信念上的一种依靠,会使我们增强无穷的力量,那么你的恐惧就会消失。

  第三,要念佛的禅定。

  佛有甚深的禅定。佛的禅定,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佛的一切功德,都从禅定中生。佛的禅定非世间禅定所能比。与佛同行,与佛同定。在这样的一种信念之下,你的恐惧心、怖畏心就会随之消失。

  第四,念佛的智慧。

  佛是法中王,具有大智慧,彻解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现在学佛修禅定,目标就是要达到佛的智慧,那么你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你在修行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

  第五,念佛解脱。

  佛出世间,解脱了所有的生死障碍,世间一切的障碍,对佛来说都是不能起作用,所以佛是如法自在,得大自在,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他都可以无所牵挂,所以说念佛的解脱,目标也是要求解脱。这样就能解除修行过程中的恐惧,

  第六,念佛大悲。

  佛祖有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对一切众生看待平等,就像对待罗侯罗一样。都要慈心悲心,与乐拔苦,佛既然能够与乐拔苦,我们在修行当中,所有的障碍,正是佛陀要解除、要照耀、要济度的对象,所以我们有了依靠。有了依赖,能够得救,这样,我们的精神就能振作起来,就会觉得我在佛的身边。佛能自在,我也能自在。佛能解脱我也在追求解脱。佛有大慈悲,我们正是在佛陀的悲怀中修行、学佛。

  所以,念佛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念佛是名号、相好、禅定、智慧、解脱、大悲。

  这样一个念佛的信念就很具体,就能够排除我们在修行中来自各方面的障碍。当然,这种障碍、具体来说,是指魔障。魔障包括四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我们在修行的时候,面对的各种干扰,佛把它归结为四魔。

  (二)念法

  法有两种,一种是佛说的十二部经,又叫三藏十二部,这个叫做法聚。就是这个法一类一类,有的叫做经,有的叫做律,有的叫做论,所以经藏、律藏,这个一类一类,一章一章的,叫做聚。第二叫法义。法聚用佛教的名词讲叫能诠;法义叫所诠。用现在的语言来说,法聚是载体,法义就是截体所表达的内容。

  法义、法聚具体表现到佛法,其作用有六个方面。

  第一叫巧出。巧是方便的意思,能够以善巧方便引导众生出离三界,所以叫巧出。

  第二叫得今世界。我们能够以善巧方便来修行,就是在种因,同时也是在结果,这个果报不是要等到来生后世,佛教修行的一切善因善果,都是同时的,都是当下的。因和果看起来是有阶段性的,但实际上,这个阶段性是不存在的。因为因果的相续是在一分一秒,中间没有断层,就像大江的流水一样,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中间没有断层。如果因果之间有断层,那就是佛教说的断界外道。因果之间没有断层,也没有一个人能够主宰这个因果。因为因果是随因缘而起,中间没有一个主宰者,所以它又不是常见。因为佛教讲诸行无常,不落断见,诸法无我,不落常见,所以佛法是讲非断非常。那么得今世果,就是现法涅磐,当下能受用。

  第三、无热恼

  佛法是清凉之法,能够教导我们远离烦恼,为什么称烦恼为热恼呢?热就是不冷静。一个人只要一时一刻不冷静,就要冲动,一冲动就要造恶业,所以佛法又是无热恼。

  从它的作用来说,从它能够使众生保持清凉的作用出发,佛法又是无热恼。

  热恼分为:身恼和心恼。

  表现在身体上的烦恼或者热恼,就是杀、盗、淫。

  表现在心理上的热恼是贪、嗔、痴。

  第四、佛法是不待时

  不待时的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修习禅法随时随地都可以,不是说早上能修,晚上就不能修;年轻人能修,年老的人就不能修;也不是说现在能修,将来就不能修。

  所以佛法是在一切时中都可以修行,一切时中,都是好的时间因缘,昼夜六时恒吉祥。

  这就是佛法对于时间、机遇的一种界定。

  不待时意味着我们修行的机会,成就的机会,随时都存在。

  不待时,这种观念,如果我们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运用的好,我们时时刻刻都有机遇,就看你善不善于把握。善于把握的人,时时刻刻都有收获,时时刻刻都有进步,时时刻刻都有成就;不善于把握的人,他就会失去很多的机遇。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把握好不待时这种观念。

  不待时又分为行不待时,处处可以修行;果不待时,修行就有成果。

  第五、能到善处

  修学佛法,比如说修禅定慧,三十七道品,这些佛法的内容,能够指引我们到达善处。

  善处是什么呢?就是得到好的果报。比如说我们念阿弥陀佛,能够到极乐世界,就是善处;我们修五戒十善,能够保持人身,得升天上,那也是善处。

  善处包括三善道和声闻、缘觉、菩萨、佛,都是善处,就看你修行的程度怎么样,功夫怎么样,决心怎么样。

  第六、佛法又能通达无碍

  为什么佛法能够通达无碍呢?因为佛法有三法印,或者说一实相印,能够衡量、鉴定、印证,一切法是佛法还是非佛法,是正法还是非正法,都可以用三法印来加以衡量和印证。

  所谓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这些抽象的道理,听起来就像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我们不妨用简单的、浅显的比喻来说三法印。

  我们要理解三法印和每个人生活紧密相连,不是离开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不是离开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另外有一个三法印。因为三法印就是要来印证一切万法的。

  第一个就是诸行无常。

  行是什么意思呢?行本身就是运动的意思。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佛法上的定义,行是造作义。为什么是造作呢?因为世间一切诸法,都是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产生的,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产生的东西,它就一定会受到一定的因缘条件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显得最明显的,就是在那里生灭不停地变化。比如说,我们两个人见面,彼此都微笑,很亲密一样,如果我说一句令你不高兴的话,笑马上就没有了,是不是无常的?我国现在正流行非典型性肺炎,我们在座的都很好,如果有一个得非典型性肺炎的人走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这些人可能会被感染,感染了以后,本来是很健康的人,马上就得病。这些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可以看到我们造作的无常性、运动性,实际上我们坐在这里稳稳当当,每个人好象都没有变化,其实,并非这样,因为变又叫迁流,它是流动的,时时刻刻都在流动地方。

  西方有位哲学家说,我们在过河的时候,每一脚不会踩到同一条流水,那就是迁流。

  我们的心念在流动,我们的身体在流动,这一座楼房在流动,这个宇宙万物都在流动,都在变迁,这个变迁是分分秒秒的事。绝对不是说,今天13号,明天14号,13号变一下,14号变一下;也不是说在13号的一点钟变一下,两点钟变一下,三点钟变一下,也不是;一小时六十分钟,一分钟六十秒,一秒钟就没办法分了,那每一秒里还有无尽的刹那、刹那、刹那。变就是这么变,它是把无穷的动态,为了表达起见,规定一分钟,一秒钟,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年,两年。把无穷无尽的动的东西,把它慢慢地压缩,压缩到一秒。

  佛在2500年以前,他已经以他的大智慧,观察到我们宇宙人生的变化,观察到迁流不息。他只能用这样的话来表达世间万物的属性,叫诸行无常。

  在这个迁流变化当中,有没有人能够做得了主宰?今天13号,我就说是12号,行不行呢?不行。到了60岁,硬说是20岁,人家相信不相信呢?不相信。就是说,在这个迁流变化当中没有主宰,没有一个能自在的“我”,在那个地方能够做主,所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是从哪个地方来分析的呢?

  诸行是指包括我们人身在内的宇宙万事万物。这个诸法无我,主要是说,我们个体的生命,在宇宙万事万物当中做不了主,找不到一个主宰。从五蕴来找,色、受、想、行、识,谁是我呢?从六根来分,眼、耳、鼻、舌、身、意,谁是我呢?从十二处来分,六根六尘,谁是我呢?从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当中,找不找得出我来呢?找不出我来。如果说十八界每个里面都有一个我,那就分为十八个我,既然有十八个我,我在哪里?有十八个我,哪个我能够自在啊?

  所以说,诸法无我,这是一个法,印的法,印者决定义。

  诸行是无常的,诸法是无我的,能够了解了、证得了这样一种坚定的认识,世间一切法就寂灭。什么叫寂灭?就是一切法,你都参透了、看破了、自在了。自在什么呢?自在就是寂灭、涅磐。寂灭、涅磐就是证得了二无我,所取得的一种成果。涅磐是果,是二无我所显示的一种结果,所以叫做寂灭涅磐。

  三法印是世间万法的决定义,能够通达三法印,能够证得三法印,就能够对世间一切的邪见、偏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所谓的外道种种见解,都能够迎刃而解,所以这是念法的意义。

  (三)念僧

  僧分为圣贤僧和凡夫僧。

  包括佛在世的时候,也说我在僧数,佛也是僧团的一员。僧最根本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谓有戒才有僧,包括我们四众弟子亦如是,有戒才有四众弟子,没有戒,佛弟子这个词不存在。当然,我们作为四众弟子来说,每一众戒律各不相同,每一众只要是把你本所受戒保持清净,就算是如法弟子。

  什么是本所受戒呢?

  比如说,我们归依了三宝,三宝就是戒。那么我们归依佛竟,宁舍身命,誓不归依邪门外道,守这一条,这一条就是戒;归依法竟,宁舍身命,誓不归依外道典籍,这也是戒;归依僧竟,宁舍身命,誓不归依外道邪众,这也是戒。所以能够严守三归,作为在家佛弟子,也算是清净弟子。如果说在家弟子又受了五戒,保持五戒的清净,受了菩萨戒,保持菩萨戒的清净,各位出家的二众,亦复如是,都要保持本所受戒的清净,那就算是佛弟子。

  这里所说的念僧,主要是指圣贤僧和持戒清净的福田僧。

  作为福田僧,有五个条件:

  1、戒众具足,2、禅定众具足,3、智慧众具足,4、解脱众具足,5、解脱知见众具足。

  我过去曾给大家讲过,所谓戒众具足,住戒不倾动。持戒清净就好象我们的身体坐在这里如如不动,所以住戒不倾动,坐在这里稳当。

  禅定比做什么呢?引禅定弓,坐在这里,手持一把弓。智慧是什么呢?智慧是一支箭。持禅定弓,放智慧箭。智慧箭做什么呢?破烦恼魔,得解脱。然后,在解脱中出生智慧,那就是解脱知见。

  这又叫五分法身,或禅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

  作为僧宝,它一定要具足这五个方面。

  作为在家居士怎么办呢?也一样,也要持本所受戒,清净无染,戒身具足,然后引禅定弓、放智慧箭,破烦恼魔,得解脱,于解脱中获得智慧。

  佛弟子众的一切根本功德住处,就是我,有戒就有一切功德。无戒一切功德没有寄存的地方,没有修戒,一切功德无从谈起。

  在《大智度论》上有个比喻,说持戒、禅定、智慧,这三样是我们的财富,解脱、解脱知见就是势力,有力量。有财富才有力量,没有财富就没有力量。说一个人有法力,有法才有力,法力无边,有法而产生的力量。法是什么呢?就是戒、定、慧。那是法,那是财富,解脱,解脱知见,那是力量,那是势力。

  僧又叫福田僧,我们怎么样来耕种这快福田呢?

  要以智慧禅,耕出结使,什么叫结使呢?结就是缠绕,我们的心里不快活,我们的疙瘩解不开;使是一种趋动,现在我们常讲利益的趋动,我们在三界当中不能出离,就是烦恼在趋动我们。

  我们要以智慧犁耕出结使,以四无量心魔治调柔,诸檀越下信施种子,浇灌清净心如水,结出今世、后世三乘圣果。

  (四)念戒

  戒有有漏戒、无漏戒。

  有漏戒又有律仪戒、定共戒。

  律仪戒是需要守持;定共戒是需要修持。

  律仪戒包括七众所受戒,定共戒是得到了禅定,不追求世间的五欲,自自然然,所产生的戒,它是通过修定所得到的戒。戒律里也有种种的分别,大体说起来,有以下一些具体的分析。

  第一,是清净戒,持戒清净,无有毁犯,就像一块美玉一样,没有瑕秽。

  第二,是不缺戒,就是不毁犯四重戒以外这些重戒。四重戒就是杀、盗、淫、妄。这是四个根本戒,从五戒来说,除了根本戒不能毁犯,第五是饮酒戒,饮酒戒在五戒里边,虽然不是根本戒,但它是重戒,如果有所毁犯那就是缺戒。比丘戒,除了四根本戒像十三僧残戒等,这个都是重戒,如果有所毁犯,就是缺戒。所谓不缺戒,就是除了四根本戒不犯,连重戒也不犯。

  第三,叫不破戒。大体上说起来,表现于身体上所犯的戒叫缺戒,表现于口所犯的戒名为破戒。或者说大罪叫缺戒,小罪叫破戒。不破戒就是既没有缺戒的过失,更没有破戒的过失。

  第四,叫不穿戒

  就是善心回向涅盘,不令结使,及恶觉观得入。

  第五,叫杂戒。

  我们世间的果有两类:所谓出世间的果就是涅磐。世间的果就是人天福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要一心一意,走向涅磐,这就是不杂,如果说今天修行想着成佛,明天又想着人天福报,这就杂起来了。持戒要不杂,要把持戒的功德回向给涅磐,为无漏法而持戒。不为有漏法而持戒。

  第六,叫自在戒。

  自在戒就是说,我们在持戒的时候,要随戒,不要随外缘,我们行走坐卧,都以戒为师,不随外缘,不随恶因缘而毁犯戒体,也就是说在持戒的时候,自己完全做到了自觉,自觉也就是自在,不能自觉地持戒那就不能自在。

  第七,不著戒。

  随缘我们持戒已经到了自觉自在的境界,于戒能够不生爱著、我慢之心。做为佛弟子,持戒是自己应尽的、应守的一个原则。本分事,持戒清净,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正因为能持戒清净,所以才是世间的福田,所以叫不著。就是不产生我慢,不在戒律上面起执著。戒律上面的执著,实际上就是法的执著,对世间的东西不执著,对法也同样不能执著。比如一个人犯了法,进到牢狱里边去带上了枷锁,受到了约束,忽然有一天刑满释放,出来后虽然没有牢狱里边的枷锁,他又弄了一个金子做的枷锁带起来,虽然枷锁的质量很好,毕竟使他不自由。持戒清净,起了执著,起了我慢,就好比带了金子的枷锁一样,那同样不得自在。

  第八,持戒清净为智者、圣者所赞叹。

  智者、圣者就是诸佛菩萨,声闻罗汉,持戒不清净,也有人赞叹,那就是魔王赞叹,“我的魔子魔孙又多了一个”,持戒清净,诸佛菩萨赞叹。

  所以说在念戒的时候,要从这八方面来思考,你就能够断除魔障。你就会精进勇猛地修行。排除一切障碍。

  (五)念舍

  舍和施稍微有点不同,舍包括施舍和舍诸烦恼。要把烦恼捐弃,也有种舍心,为什么呢?一个人有烦恼,往往他并不觉得烦恼。不觉得自己烦恼,觉得自己挺好的。比如说,有邪见的人,他就觉得自己的知见很正确,他不舍。

  施,主要是指自他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关系。一般有两种:一种叫财施,一种叫法施。在有的经书上讲,有三种施,除了财施、法施之外,还有无畏施。

  无畏施就是安全的布施,给人力量,给人信心。

  还有的经书上讲,除了无畏施之外还有同喜施。同喜施就是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或好事,人家有好事我也同样欢喜、高兴。别人有好事,我不会产生嫉妒、障碍,犯红眼病。甚至于,有些社会现象,知道某人要提升了,马上就写匿名信说张三他怎么能提升呢?他哪里哪里有错误,这样事好像还不少。这就是对于别人有好事不能够升起欢喜心,总觉得这个好事都要降到自己一个人头上,不要降到别人头上。实际上,不是如此,毕竟,你一个人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们这一屋子人,都是大富翁,只有我一个是乞丐,那我也会很富有,因为每个富翁都会向我施舍,那该多好啊!如果说我们一屋子人都是乞丐,只有我一个人是富翁,我要向大家施舍,但又没那个力量,所以一定要共同富裕。大家好,才是好,一个人好,好不起来。

  所以佛教讲布施一份欢喜心,这个不花一分钱,但是最难做到。

  讲到财势的时候,很多经书上都说财势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在这个世间生存的需要,最基本的东西是财富。我们能够把生命中最基本的东西布施出去,你说那是不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法施,是以清净心向他人解说三藏十二部教义当中的世出世间的善法。

  在财施法施当中,法施第一。所以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财势仅仅只能够解决人的饥寒或者贫困。法施才能够解除人的生死痛苦。

  为什么念施、念舍能够使我们产生力量,能够降伏魔障?

  因为施舍是一种功德,持戒也是一种功德。我具足持戒、布施的功德,就觉得这个人有了力量,对于外界的干扰,就能够抵抗,能够解除怖畏,获得自在。

  (六)念天

  在念天当中,主要是说,我们人由此会产生一种归属感。本来学佛的人要证得涅磐,证得解脱,证得无漏。但是佛陀的教法,即包括无漏善果、也包括世间的有漏善法,所以佛的教法叫五乘教法。

  五乘教法其中就包括人天乘,因为之所以有天,是说天人是由于持戒布施的功德而获得天人的报应。

  当我们修行禅定产生怖畏的时候,如果我们一下子还不能够接受无漏教法,还在人间想升天堂,那么我们不妨想一想天人的福报,天人福报是从布施持戒中来,我现在正在修行禅定,我命终之后就要生在天上,那么这样的人,你也可以产生力量,来排除障碍。

  念天,之所以有天,有天这样一种生命的现象,那也不是偶然的。有五种善法因缘,才能够得升天果,对于天果,我们究竟该怎么理解?

  特别是在今天,科学昌明的时代,宇宙飞船上了天,走到月球上去了,月球上并不那么美妙,连生命都没有发现,你说我们上到月球上有什么好处?如果离开了飞船,在月球上不能真正地生活。所以说,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天?

  天者,就是有大福德的人所感的一种生命。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所谓人间天堂,在人间有大福大贵的人,他也在享天福。那么这种大福大贵享天福的人,是怎么感得这个果报呢?

  《大智度论》上说,有五种善法因缘,才能够感得这样一种果报。

  第一信罪与福。相信罪,相信福。罪就是恶因缘,恶因恶果;福就是善因缘。要知道人间善恶因果,是得生天去的第一个条件。

  二要守持净戒。守五戒,修十善,才能够得生天果。

  三闻善法。时时刻刻能听闻善法,听闻善法,才能信罪福,才能持净戒。

  第四要修布施,布施是天嘛!

  第五要学智慧,没有智慧,要想升天,也不可能,为什么呢?你没有智慧,就不知道信罪福,没有智慧,就不知道持净戒,没有智慧,就不知道闻善法、修布施。因为智慧是统帅。天上的人是修这五种善法作为先决的条件,那么我们修行的人也应该修这五种善法因缘,这样在命终之后,就能够得生天国。在眼前的修禅定当中,遇到的障碍,就可以持这种信念来排除。

  (七)念出入息

  念出入息实际上就是念禅定,出息、入息,就是我经常在禅七讲的“息道观”。

  因为修行最基本的办法或者最古老的方法就是观呼吸。观出、入这个息道。出入息,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没有一分一秒能够离开的一个最根本的生命特征。我们生命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还有呼吸,我们说一个人死了,叫咽气了、断气了,呼吸停止了。呼吸和我们的生命如此密切,我们如果很好地来观察自己的呼吸,从呼吸入手来修禅定,那是最容易取得效果的。

  出入息,就是在打坐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呼吸,呼出来吸进去,呼出来吸进去。这里有两个方法可以用,一是让我们的意念随着呼吸的出进——随息,使我们的意念跟心保持同步,叫做念依于息。第二种方法是数呼吸,一出一入为一个数,从一数到十,这种方法在开始观呼吸时是非常有效的。使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我们纷纷不停、瞬息千里的妄心很快收摄过来。念呼吸,调呼吸能够制止一切妄念和烦恼。妄念和烦恼,能够得到制止,得到调伏,那么外在的魔的干扰自然就会停止。因为外魔的干扰,是以我们内心的烦恼作为一个起点,如果我们内心没有烦恼,外界的干扰就不能进入。

  所以念出入息,也能够排除魔障的干扰,排除恐惧的心理,使我们能够安住在禅定当中。

  最后就是念死。

  对于念死,特别是现代的人听起来认为这个讲法很消极,我们现在都是想尽一切办法,要生存,要活,要活下去,甚至于一个垂危的病人,毫无生存的希望,也要用各种办法来挽救他的生命。那么佛教教我们八念,念到最后是念死,是不是太消极了?

  实际上佛教的念死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理念。这个理念是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生命在呼吸之间,我们趁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精进不懈地努力,推动我们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来创造事业,抓住机遇。

  所以说念死是积极的思想,不是一个消极的思想。

  佛在世的时候,曾经以这个问题问当时僧团在座的人。问到第一个人的时候,“请你说一下,你打算活多久?你的生命可以延续多长时间?”那个比丘说,“我想可能有七年吧!”佛说,“你这种心理是一种放逸的心理,不是一种精进的心理。你觉得你还可以活七年,你修行、做善事就觉得还可以慢慢地来,你就不会在每时每刻保持精进、不放逸。”又问到第二个人,“你觉得你的生命还能活多久?”他就进步了说,“我至少还可以活七个月吧!”佛说,“你这也是一种放逸、懈怠的表现,你没有真正理解到生命是那样的珍贵。”又问到第三个人,“你觉得你还能活多久?”他说,“至少可以七天吧。”佛说,“你这也不对,也是放逸的心态,存在侥幸心理,也没有真正看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又问到第四个人,他说,“还有七个时辰吧。”佛说,“你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紧迫感。”问到最后一个人,“你的生命还有多久?”他说,“照我的观察,生命就在刹那间。”佛说,“善哉!妙哉!你才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

  所以念死就是这个意义,时时刻刻不放逸,时时刻刻精进努力,成就一切事业,以善业为基础,做一切事情和善业结合起来,实现生命真正的意义,追求生命真正的归宿,所以念死是积极的。

  死亡有两种:一是自死;二是他缘死。

  自死是寿终正寝,报已尽,这是生命的必然。

  他因缘死,不一定是果报,一种是偶然的,比如种种安全事故,都是他因缘死。

  《药师经》上讲了九种横死,都是因为意外障碍,提前结束了生命。当然这其中也有因果关系在内,错综复杂、一言难尽。

  我们能够念死,对魔王的干扰就可以不在乎,可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横下一条心就可以降伏一切波旬魔王,具足无穷力量,死都不怕,难道还怕魔王吗?

  念死也是修行禅定时排除障碍的一个法门。

  今天讲了八念,我们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就可以用来排除来自波旬魔王的种种干扰。

  [唱回向偈]

  2003年4月13日

  于石家庄于底镇虚云禅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6#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3:51 | 只看该作者
落处即是归处: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2018
06/28
17:12
佛法僧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说:随缘放下,心安是家。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要被人生百味所迷。



  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正狂热追求的,并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迁就了别人或者社会;也许,你正为之苦恼,肝肠寸断的,未必是你真正想爱或者该爱的,只是一时的不甘心。坐下来,静赏花开,静观水流,心静了,自然就看清了。笑看花开,是一种宁静的喜悦;静赏花落,是一份随缘的自在。



  永远不要怪别人不帮你,也永远别怪他人不关心你。活在世上,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痛苦难受都得自己承受。没人能真正理解你,石头没砸在他脚上,他永远体会不到有多疼。



  人生需要沉淀,宁静才能致远;人生需要反思,常回头看看,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华。向前看是梦想和目标;向后看是检验和修正。不艾,不怨,心坦然。生活,有苦乐;人生,有起落。学会挥袖从容,暖笑无殇。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乐观,不是没烦恼,而是懂得知足。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你一辈子执著的子女,只是你的一个缘。你一辈子放不下的家庭,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驿站。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幻影。梦醒时分空空如也,满世界都是你的,整个世界又都是空的。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已非苔,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早就告诉我们,人生活的太累,就是我们尘念太多,放不下该放下的,自寻烦恼罢了。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前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放下贪念、执著,才能还心灵以自由。能否让自己获得梦想的成功,能否让自己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就看你能否领悟“放下”的奥妙。



  人生之所以可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太多,而是计较的太少,无论名与利,得与失,最终都将化为灰烬,我们一生苦苦追求的,终究抵不过刹那间的尘烟。学会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学会放下吧,放下心中的恨,放下心中的悔,放下心中的情,放下心中的贪欲,放下心中的名和利,装一些平淡,装一些坦然,装一些潇洒,装一些淡定,处变而不惊,宠辱而不动。学会了放下,你便多了几分淡定。在花海里你不会眼花缭乱;在风中,你不会摇摆不定;在名利面前,你不会利欲熏心;在世俗面前,你依然会出淤泥而不染。



  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才能拥有一世的光明;心情放弃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人生就是选择,而放弃正是一门选择的艺术.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追求。唯有放下,才能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学会放下,才会活出你的精彩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7#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3:57 | 只看该作者
人这一辈子,千万别被“邪淫”给毁了
2018
06/29
11:38
上海玉佛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7


  从一般意义上讲

  只要佛弟子受了皈依

  就确立了正式的佛教徒身份

  皈依后一旦因缘成熟

  在家佛弟子则会希求受持五戒

  因为皈依三宝只是种下善根

  而想要进一步深入宗教修持

  想于来世也不失人身

  就要受持五戒

  受持五戒就是做到

  不杀生,不偷盗

  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这一期将为大家继续详细讲述

  五戒中的第三条戒律

  不邪淫



  夫妻关系的和谐

  家庭关系的和睦

  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

  显得弥足珍贵

  现今一些社会悲剧的发生

  男女关系问题的弥乱不当

  皆是由不正当的

  男女关系而产生的

  为了人间家庭的和乐

  亲情的稳定、爱情的和谐

  佛陀为在家的男女信众

  制定了“不邪淫”戒



  不邪淫

  是人生幸福的基石

  如果能做到不邪淫

  一生都会幸福安乐

  关于“淫”的戒律

  出家人与在家人不同

  出家人因受沙弥戒等

  戒律的缘故故需要戒除

  一切关于“淫”的身语意的行为

  也就是断除一切不净行

  而对于要守持

  在家“五戒”的居士来说

  做到“不邪淫”

  是十分重要的

  为何说“万恶淫为首”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

  卵生、胎生、湿生

  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圆觉经》

  可知众生的存在

  皆由淫欲而来

  若要凡夫众生全部断绝淫欲

  那是不可能的事

  修禅定而入初禅以上

  始能伏住淫欲

  只有修证至三果阿那含时

  才方可永断淫欲

  众生于命终后

  若往生于欲界的一至六层天

  也仍在淫欲之中

  只不过行淫的方式不同而已

  欲界天人通过拥抱、握手、微笑

  凝视等手段而解决淫欲

  所以淫欲的烦恼

  是很难调伏的

  什么是“不邪淫”



  佛陀设教固然盼望

  一切众生皆能离欲

  但此终属难为之事

  所以佛陀巧设方便

  在家弟子可有正当的夫妻生活

  所以五戒中的戒“淫”

  即是指“不邪淫”

  “不邪淫”的定义即是

  除了夫妻之间的男女关系外

  一切不受国家法律

  及社会道德所承认的

  男女关系

  从“婚外情”看“邪淫”的过患



  婚外情对于一个

  本来无风浪的家庭而言

  威力简直犹如一枚炸弹

  它的破坏和波及范围十分广大

  在这场“战役”中许多人伤痕累累

  婚外情或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就足以说明邪淫给家庭

  社会所带来的惨痛教训



  一、对受害人的创伤

  受创最严重的人

  当然是事件中的男女主角

  就是那对曾经海誓山盟

  要长相厮守的一对

  通常双方中受害的一方

  因情绪大受刺激

  而导致心灵的哀痛及彻底崩溃

  情绪极不稳定

  可能还会一哭二闹三上吊

  更有甚者假戏真做

  断送了宝贵的性命



  二、出轨者的痛苦

  被弃者固然受伤最深

  但出轨者最终也

  很难得到真正的快乐

  有人开始时

  因抵受不住情欲的诱惑

  满以为那些露水情缘来了就走

  太阳一出露水即散

  殊不知后果代价如此之大

  有时第三方还不肯放过

  或为真情或为假意

  或因金钱等原因

  最后大多闹得难以收场

  古语说得好“一失足成千古恨”

  精神所受的折磨与煎熬

  是首当其冲的惩罚



  三、对孩子、亲友、社会的伤害

  另一批直接的受害者

  就是面对父母感情有变的孩子们

  他们可能从此就要生活在恐惧

  和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日子里了

  直接导致学业上的退步

  甚至日后对自身的婚姻

  也不会抱有积极和乐观的看法

  而三方的父母亲友等

  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随之而来的社会舆论

  更是不可忽视

  “邪淫”罪业之轻重



  按照邪淫造业

  严重程度的不同

  邪淫可分为三类

  大邪淫、中邪淫、小邪淫



  大邪淫

  是指对父母、阿罗汉

  及梵行者等作不净行

  这属于近五无间罪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

  玷污僧尼者当堕无间地狱

  所以染污僧尼的罪过非常大

  造此类恶业者

  不但来世会堕入地狱

  甚至今生也可能苦果现前

  《感应篇说定》中记载

  晋江有个叫许兆馨的人

  一天他偶经一座尼姑庵

  对一位年少的尼姑生起了贪心

  第二天许某竟无故发狂

  最后自己咬舌而亡



  中邪淫

  是指不仅对别人的妻子作不净行

  而且对自己的妻子在白天、斋戒日

  妊娠期间、不愿意等情况下行淫

  或者在佛像、佛塔、佛经

  以及上师所在的地方行淫

  果报也十分严重

  现在虽然有很多在家信众

  虽然对佛教有虔诚的信心

  但是由于不懂因果之理

  没有深入法义

  受了五戒后

  仍行邪淫者犯佛制罪

  没有受五戒者则犯自性罪

  小邪淫

  是指具足上述邪淫的一分

  在行邪淫方面

  自己行邪淫和教唆他人行邪淫

  其罪过是一样的

  现在的一些人气歌曲

  电视网络的节目内容很不健康

  引发无数人产生贪心

  甚至有些艺人已经去世了

  但他们的音像制品还在世间流传

  还在不断地向千千万万人的

  阿赖耶识中熏染不清净的习气

  这种业造的实在是可怕

  有些文人也是如此

  他们在书中描写男欢女爱之事

  读者一看到这些文字

  便会产生强烈的贪心

  这些作者也因此

  造下了十分深重的罪业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的公案



  宋代有位书法家名为黄庭坚

  他不仅书法写得好

  诗词也十分出名

  他还写过很多男女情爱的艳词

  一次他拜访圆通秀禅师

  禅师呵斥道你身为大丈夫

  怀有盖世文才难道竟用来

  写动人邪思的哀艳词章吗

  当时的画家李伯一心画马

  精神气质都化为了马

  他的妻子在睡前竟看到

  在自家床上卧着的是马

  而不是李伯

  禅师据此说到

  李伯是天天心想马

  要堕落也是堕落为马

  勉强还是个畜生

  而你以艳词诱动天下人的淫心

  你的果报恐怕是要堕地狱的

  黄听后悚然悔谢从此绝笔

  但也许是以前写艳词的恶业

  已成熟的缘故

  他一生坎坷多难

  二位爱妻先后死亡

  老年时自身也是

  疾病缠身不得善终

  甘肃女孩被老师猥亵后跳楼



  8天前网络上报道了

  甘肃的一位年仅19岁的女孩

  用跳楼的方式

  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

  女孩从八层高楼纵身一跃

  急促潦草又痛苦无奈的

  给自己的花样年华

  画上了一个沉痛的句号

  报道中说到女孩

  因被其所在学校的老师猥亵

  从而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

  之前曾几度选择轻生而未果

  就因为老师的一念淫心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

  女孩纵身一跳的背后

  是消防员拼尽全力的营救

  是其亲人撕心裂肺的呐喊

  也是对施害者无声的审判

  如何对治“邪淫”



  一、戒邪淫不能仅仅靠压制

  要善于依仗佛力的加持

  通过念佛菩萨圣号或诵经

  或持咒或礼拜磕大头等方式

  得到一种外力加持

  这是十分重要的

  如此精进不懈的努力

  很快就会发现

  自己的欲望明显转淡

  淫心不起戒邪淫

  就会不战而胜



  二、积极行善增福增慧

  减少戒邪淫的障碍

  因为当我们积极修善时

  就会将精力用于有价值

  有意义的事情上

  提升生命价值和品质

  自然远离低级趣味

  修善还会增加我们的福慧

  相当于增强了

  对邪淫的免疫力

  能有效帮助我们

  减少戒邪淫障碍

  三、务必远离一切恶缘环境

  切不要去考验自己的定力

  千万不要故意去

  污染自己的内心

  要把电脑上存有的

  各种黄色图片电影

  全部删除毁掉黄色光碟

  烧掉黄色书刊

  坚决不上黄网绝对不看、不听

  不主动接触任何与

  淫色有关的东西

  断掉一切不良来源

  同时多多接触善缘环境

  读好书、交贤友

  感念父母恩

  学习圣贤教诲

  常怀感恩心面对身边的一切

  常怀慈悲心多为他人着想

  心存善念、力行善事

  这样在体内便自然而然地

  行成一股浩然正气

  如此“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这就是我们不去邪淫的根本

  编辑 | 伊豆

  图片 | 网络

  责编 | 明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精灵企鹅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8#
发表于 2018-6-29 14:49 | 只看该作者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6-29 13:57
人这一辈子,千万别被“邪淫”给毁了
2018
0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9#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5:16 | 只看该作者
学《心经》:若把五蕴破了,就能度一切苦厄!
2018
06/29
07:06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8




  我们为什么有灾难?

  就因为有我执、有法执,二执不空的缘故。

  五蕴,又叫五阴。蕴是集聚的意思,阴是遮盖的意思。我们为什么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解脱?就因为被五蕴所覆的缘故。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有障碍为色,有形相为色。色蕴不空,见到色被色尘所迷惑,闻到声被声尘所迷惑,嗅到香被香尘所迷惑,尝到味被味尘所迷惑,触到觉被觉尘所迷惑。如果把色蕴空了,就是内无其心,外无其形,远无其物的境界。

  色,有种种颜色,能令你眼花撩乱,认识不清楚,迷迷茫茫,好像瞎子一样。在《道德经》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这些境界,都是被色蕴所执著。若能破了色蕴,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空了,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所以说,色蕴不空,便执著在色上,若着色上,见惑不能破。见惑,就是「对境起贪爱」。境界,就是色,对着境界生起一种贪心和爱心,就执著了。

  见惑有八十八品,如果断尽,就证初果罗汉。我们修道人,先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然后再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思惑,就是「迷理起分别」,也就是对一切理认识不清楚。如果断尽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证四果阿罗汉。

  二、受蕴

  就是领纳的意思。境界来了,不加考虑,就接受了,有舒服之感觉。

  譬如吃一种好东西,觉得很自在,这就是受。穿一件好衣服,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住一间好屋子,觉得很漂亮,这就是受。坐一辆好汽车,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乃至一切身所接受的,觉得不错,这就是受。

  三、想蕴

  就是思想的意思。因为五根领受了五尘的境界,就生出种种的妄想,种种的念头。忽起忽落,起了作用,去想色,去想受。

  四、行蕴

  就是迁流的意思。随来随去,随去随来,没有停止,川流不息。作善作恶的动机,由妄心所支配,而反应于身口的行为。

  五、识蕴

  就是分别的意思。境界来了,就生起分别心。例如:见到美色,生欢喜心;听到恶声,生讨厌心等等的分别。

  若能把五蕴破了,才能度一切苦厄,也就是没有一切的灾难。我们为什么有灾难?就因为有我执、有法执,二执不空的缘故。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0#
 楼主| 发表于 2018-6-29 15:22 | 只看该作者
今生,是我在红尘的最后一生!
2018
06/28
17:19
佛法僧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1
  如若我是来还债的

  那就尽量多还一些

  宁人负我,我不负人

  如若我是来报恩的

  那就尽量多报一些

  今生为人实属不易

  我要把人性发挥到极致



  每当遭遇困境 面对挫折

  感觉不被理解

  内心不能够平静时

  告诉自己

  今生已经是最后一生

  我将永远告别这个娑婆世界

  没有什么值得长久计较

  虽一时之间

  偶尔会有抵触与抱怨

  但我会很快

  提醒自己保持正念觉知



  此生

  无论我拥有怎样的父母

  儿女 爱人 兄弟姊妹

  遇见怎样的朋友

  金刚同修

  无论我每日与何种人

  在一起

  我与她(他)们之间

  都将是最后一世相遇

  最后一世的缘聚

  在这最后一生当中

  与她(他)们相逢

  应该值得珍重



  无论我现在住在

  怎样的住宅

  从事的职业是否满意

  经济是否丰盛

  资粮是否备足

  这都是前世注定的

  走完这一生

  我将永远不再

  重复这样的生活



  再最后一次品尝

  做人的滋味吧

  味道也许不好

  却是留给自己

  在红尘最后的一道记忆

  在这最后一生日子里

  要紧的只有一件事情

  出生入死

  超凡脱俗

  证悟菩提



  人生再长

  不过百年

  这一生的岁月

  只是我在这个空间的

  一场梦幻

  不论如何活着

  快乐着或是痛苦着

  其实都是最有意义的一生

  值得自豪的一生

  值得珍惜的一生



  今生

  将是我在娑婆世界的

  最后一生

  这真是一件天大喜事

  当慧命在红尘历尽

  劫难之后

  我终于可以回归

  万有的源头

  那么

  还有什么值得抱怨

  唠叨遗憾

  痛悔嗔恨的呢



  如果还有

  就是忘记了

  “最后”这两个字

  或者是对“最后”

  这两个字认识不够

  信心不够

  时时牢记着,今生

  是我在红尘的最后一生

  再来时,我必脚踏莲花

  乘愿而来。来时凡夫

  回时必己超凡入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1#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13:53 | 只看该作者
【般若禅堂】
(一)【早晚功课】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新业绩】20180628课堂笔记241张。
【统计范例】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最高纪录】20180623课堂笔记314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111 优良200 优秀222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80528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课堂笔记2018041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531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36,450  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张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2#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1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3#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15:49 | 只看该作者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2018年06月27日 14:55  佛弟子文库 微博        我有话说(6人参与) 收藏本文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摄影:惜缘法师)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摄影:惜缘法师)
  问: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仁清法师答:首先,只要是佛经,只要是没被别人改过的经书都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法宝。所以当我们读任何的经书的时候,都会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么作为我们个人来讲,读什么经书好?应该是一种原则性的指导,没有一个定数。

  就是你有缘得闻哪一部经书?比如说我发现《金刚经》了,我也发现《地藏经》了,我也发现《佛说阿弥陀经》了,能发现、能接触到、能看到,这是你的缘。就是容易接触,比较普及的这种。比如《佛说阿弥陀经》我们经常读诵,也可以作为一种定课来读诵。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当你看了《普门品》的时候,你就知道诸佛如来那种救度众生的慈悲心,随求而化身。就是你有任何的苦难,一求他就能到,他能变现很多种不同的身形来救度众生。这是诸佛如来和菩萨慈悲心的表现。能知道他们是以救度众生为目的的,并且能知道他们是以不同的身形来救度我们。

  《普门品》主要体现的是往生之前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急需解决的一些事情,可以说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一个真正修行正法的人,他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婚姻状况,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以及他的身心都是有所变化的。从修学那一天开始,随着修学工夫的不断提高,肯定是有变化的。如果一个人修了好多年了,什么方面都没有变化,穷得一塌糊涂,或者是身心烦燥,或者非常不健康。这说明什么呢?他就没有好好起修,佛法的作用在他这里没有显现。所以《普门品》要多读诵。

  《金刚经》如果有缘的话也多看,为什么呢?《金刚经》是揭示如来本性的一本经书,它是般若经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经法,般若经是佛家的珍宝。当然法我们都可以用宝来体现,来对待。但是般若经是佛法宝中之宝,为什么呢?般若经是告诉我们佛法的本质如何?就是诸法的实相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4#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17:58 | 只看该作者
印光大师:完全没有一点苦,也成就不了大道
2018
06/30
11:39
弘化社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2018年已过181天 慎勿放逸



  原文节选

  北俱卢洲之人,了无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使世间绝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于逸乐中,谁肯发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

  ???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增广卷一

  ?复袁福球居士书

  参考今译

  北俱卢洲的人,没有一点苦,所以不能入佛道。南阎浮提的苦事很多,所以入佛道而了生死的人,不能穷尽数目。假使世间绝对没有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那么每个人都醉生梦死在安逸享乐之中,谁肯发出离世间的心,来求了生死呢?

  ——如诚法师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2:22 | 只看该作者
【般若禅堂】
(一)【早晚功课】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新业绩】20180630课堂笔记266张。
【统计范例】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最高纪录】20180623课堂笔记314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111 优良200 优秀222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80528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课堂笔记2018041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6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43,445   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张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6#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3:39 | 只看该作者
与生命相约 序言
我从16岁出家,至今算来已有70年,在经历战争与无数的苦难之后,更加相信自己年轻时的选择,是佛法给予我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时间抗衡,佛法让我变成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它让我能够时刻保持清醒,观察自己以及周围的生命。在我还是一个沙弥的时候,就受到中国近代佛教大德太虚法师人间佛教之理念的激发。

与生命相约 序与生命相约 推荐序与生命相约 译者序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1)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2)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3)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4)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5)与生命相约 导读1 绽放生命之花(6)
《与生命相约》 第一部分
如果你很痛苦,那不是因为事物无常,而是因为你错以为事物有恒。一朵花凋谢时,你不会太难过,因为你知道花开易谢,原本无常。但是你却不能够接受你所热爱的人遭受无常,当她去世时,你会悲痛万分。如果你看透事物无常的本质,那么你现在就会尽最大努力使她过得快乐。认识到无常,你会变得积极、慈悲和富有智慧。无常是好事情。没有无常,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有了无常,每一扇门都为变化敞开着。我们不仅不应该抱怨,相反我们应说:“无常万岁!”无常,是我们解脱的一个工具。

初恋三摩地法雨润泽初恋滋味大乘佛教之始春之美纯净之爱
《与生命相约》 第二部分
当我们深入地研读这部早期的佛教经典时,可以看到后期大乘经里为我们提供的很多方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有一句话,几乎字字源自此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即使是真正的佛法,最后你仍然要放手,更不要死死抓住它。

捕蛇诀窍安住当下捍卫纯真花非花亲身体验此有故彼有 此无故彼无常见与断见道别三法印涅槃寂静溯源而上把佛教带入世界期待相见
《与生命相约》 第三部分
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将会清楚地看到,这张纸里有一朵云在飘飞。没有云就没有雨;没有雨树木就不能生长;而没有树木我们就不能够用其造纸。云对纸的存在来说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云,也就不可能有这张纸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云和纸是互即互入的。“Interbeing”(互即互入)这个词,字典里找不到,但是如果我们把“inter”这个前缀与“to be”这个动词连接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动词“inter-be”。

缘起性空空掉了什么?一粒盐想知道大海有多咸没有无常怎么能长大知己无知乃知之始玫瑰和垃圾月亮总是月亮佛是由非佛的因素构成的解脱萨婆诃
《与生命相约》 第四部分
独处并不意味着拒绝世界和社会。佛陀讲,独处意味着生活在当下,深入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假如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将不会被卷进过去,或者被对未来的思虑所吞没。佛陀讲,如果我们不能安住在当下,即便我们生活在僻远的莽林中,我们仍算不上是真正的独处。他说,假如我们完全安住在当下,即便我们生活在拥挤的市区,我们仍然可以说是独处。

与生命相约跋地罗帝偈在原始佛教中的地位不要拒绝世界和社会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烦恼习气现在也是由过去构成的不要让自己迷失于未来过去和未来存在于当下从当下发现生命宁静、自在、快乐的生活超越生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3:50 | 只看该作者
法师出家前辞别儿女:人生一场,终有一别!
2018
07/01
07:30
腾讯佛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59


  贤书法师著《半路出家》

  出家是很久以来深藏在我心里的想法,机缘有了,这事就干了。当然,能够出家也是需要有外力的感召,需要有高人的摄受,自己的那点力量是很难就从当下世俗的欲望中摆脱出来。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因为之前和僧人提出过出家的愿望,客堂的法师问,听说你曾发心出家?

  回答是。

  客堂法师事后就去告诉了主管出家的法师,很快就被约谈。

  说是准备好了吧,也没什么思想准备;说是没准备吧,但多年来也一直是这样为自己安排和计划的。就这样,再次约谈,填表,去医院体检,水到渠成。因为岁数大了,时年三十九周岁。在恩师学诚大和尚的特批下,作为超龄者成为“准净人”,七月二十二日正式离开居士居住的地方,进入内院集中管理,师兄弟一起共二十人。

  按照龙泉寺的制度,正式剃度前还需要先成为“净人”,成为净人之前还要先做一段时间“准净人”,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确实符合出家的条件,才能进僧团,予以剃度。在成为准净人期间,除了接着承担护持寺院这样的居士分内工作外,还可以处理一些个人的世间事。这些世间事包括个人财产乃至辞亲割爱,需做好亲人的工作,免得出家时有障碍。

  返回天津,一一处理好这些事情,只悄悄告诉侄子刘炳琦,希望他能引领公司的同事们做有正念的事情。他很听话,很快便能领悟。

  世间有些作品需要做个交代,部分作品的影视改编委托给一位导演,承蒙他的厚爱,购买了我的部分文字的影视改编权,这些收益将由妻子在我出家后,用于支付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所需费用。

  书籍的出版确定了《盲流》的韩语版事宜,别的版权还未有着落,计划将所有书籍的出版随缘交付给一个机构或个人。

  然后是孩子。

  女儿然然、儿子刘二子在一个私塾里读书,正在背诵《佛说大乘无量寿经》和《大佛顶首楞严经》。我需要和他们有一个当面的交代和嘱咐。

  然然已经大了,在一位居士办的一所私塾里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在这所私塾里,我们谈了很多问题,生命、爱情、婚姻、死亡、国家、个人、社会,凡是所能涉及的,全都谈到了。

  我们的共识是,既然生了,就一定要能够掌握死,否则稀里糊涂地来一趟人世间,实在是窝囊。可是我们面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情欲的问题。我走了很多很多的弯路,这些弯路都很凶险。

  然然也会面对这些弯路,是否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些生死大敌,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不是上根利器很难做到,像我这样笨拙的人是吃了屎才知道屎臭的人。女儿认为她不会如我这样,她觉得自己能够做到不用吃屎也知道屎臭。

  然然的母亲之前告诉过然然我要出家的事情,她在电话里直接就哭了,问了妈妈几个问题,第一,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妈妈说,爸爸留下了一些版税。

  然然说,那够什么呀,你那么能花钱。

  妈妈说,没关系的。

  然然说,那我以后怎么办啊?

  妈妈说,去问你爸。



  见到然然,我们没有谈怎么办的问题,那样谈就太俗了,我们谈到了人要平静。人活在世界上要能够随缘,改善自己的内心就能够改变环境。我举了一些例子,希望她能理解。

  过去,我住的地方有一段时间因车位有限,停车的地方离家很远,每天还要步行一段,于是就抱怨真倒霉;上班塞车会抱怨;进电梯人多会抱怨;进了办公室也会抱怨,等等。

  现在反过来想想,每天有机会步行一段,还可以锻炼身体,很庆幸。塞车了,这一段时间完完全全是属于我的,可以有时间想很多问题,很庆幸;电梯人多,有利于观察人,给写作增加灵感……等等。转心,人就舒服了。

  然然很理解,也完全明白。她对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在哪里读书,去做什么,应该是很坦然了,很是放得下的样子,认为在哪里只要自己好好读,都是可以读的,不好好读,在哪里都读不好。

  刘二子背书背得很好,一天能背下三四百字,只是比较贪吃。我们闲聊了一些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他竟然都还记得。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关于觉悟和做有智慧的人或事的交谈。希望他能够广学多闻,然后一门深入,真正能够成为生活愉快,有益于他人的人,有智慧的人,有成就的人。

  这些安排,对于他们的整个人生和机缘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用处,完全是我的一厢情愿。但作为世间的一个俗人,也不能完全放下。

  刘二子关于我出家的事情,和我提了些要求。

  一是可不可以多和他住一天,我没同意。对于生死来说,多一天少一天,没有什么意义。

  二是刘二子央求我可否下午再走?我没同意。早晚都要走,最后还有生死别离,上午走跟下午走区别不大。

  刘二子报着最后的希望央求,可否吃完早饭以后再走?吃早饭的时候,我却临时改了主意,想立刻就走,省得添麻烦。刘二子听到我说的话,放下碗筷转身就走了,叫他也不答应。我赶紧追过去,发现他在墙角抹眼泪。于心不忍,最终还是答应他吃完早饭再走。孩子这才高兴起来。

  吃完早饭,从山上下来,还要走十来分钟,然然和弟弟送我,一路走下来都还算平静,遇到小路,可以抄近道,二子却径直走过去。然然不干,问他为什么不走近路?二子说,这样就可以和爸爸多待一会儿了。

  人生一场,终有一别,不是现在,也是将来。现在一别还在掌控之内,未来生死大限来了,就不在掌控之内了。那样哭天抢地地离别,不光惨,没有智慧,也没意思。

  现在的别离倒是挺好的。

  毕竟是俗人,没有修为和功夫,回头看一眼,姐弟俩孤独地站在山坡上目送我离去的情景,也有一些酸楚。

  从此,各担佛业,一心向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7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6:08 | 只看该作者
一日禅:心态平和 知足常乐
2018年07月01日 03:06:47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37人参与 25评论


心态平和,知足常乐。(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生活总是悲喜交集,快乐总是无法预约,痛苦也总是无法避免。我们总是渴望温暖,拒绝寒冷,喜欢微笑,排斥冷漠,但生活更多的是磨砺!所以不管如何,给生命一份感激,让心空一片光明,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安于一种平实的幸福,享受一种淡淡的愉悦,一种宁静的温馨,一种心灵的闲适,心态平和,知足常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80#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2:04 | 只看该作者
【般若禅堂】
(一)【早晚功课】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新业绩】20180701课堂笔记223张。
【统计范例】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最高纪录】20180623课堂笔记314张。
【评分标准】合格100 良好111 优良200 优秀222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80528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课堂笔记2018041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6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143,445   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张
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26 22:40 , Processed in 0.06826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