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箱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泳之外(四梁八柱)

  [复制链接]
50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22:44 | 只看该作者
绿果 发表于 2015-3-16 15:00
这就叫不看不知道叫 一看吓一跳 差距在于比较中 差距藏在事实中!

,师夷长技,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
发表于 2015-3-17 15:22 | 只看该作者
箱子 发表于 2015-3-16 22:44
,师夷长技,呵呵。。。。。。

你的日本之行证实了很多东西 单凭听说和猜测是不现实的 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21:18 | 只看该作者
绿果 发表于 2015-3-17 15:22
你的日本之行证实了很多东西 单凭听说和猜测是不现实的 你说呢?

是转的。 我还没去呢,五一后,去。  作功课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11:45 | 只看该作者

转:

兰亭集序


是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是中国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

全文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⒇,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
发表于 2015-3-18 1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12:02 | 只看该作者
转:

  花雕酒是中国黄酒中的奇葩,选用上好糯米、优质麦曲,辅以江浙明净澄澈的湖水,用古法酿制,再贮以时日,产生出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据科学鉴定,花雕酒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氨基酸、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被称为“高级液体蛋糕”。根据贮存时间不同,花雕酒有三年陈、五年陈、八年陈、十年陈,甚至几十年陈等,以陈为贵。总的来说,花雕酒酒性柔和,酒色橙黄清亮,酒香馥郁芬芳,酒味甘香醇厚。
在我国对黄酒的最新标准中定义,黄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等为原料,经过蒸料,再加以麦曲、米曲,进行糖化和发酵制成的。
   
花雕酒,状元红,女儿红,它们其实都是同一种酒,是从古时“女儿酒”演变而来,但因饮用的情境不同而有不同名称。早在宋代,绍兴家家会酿酒。每当一户人家生了女孩,满月那天就选酒数坛,请人刻字彩绘以兆吉祥(通常会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然后泥封窖藏。待女儿长大出阁时,取出窖藏陈酒,请画匠在坛身上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同时以酒款待贺客,谓之女儿红;若女儿未至成年而夭折,则该酒就叫“花凋”酒——即花雕酒。 女孩夭折是悲伤的事情,谁也不希望喝花雕酒,所以有句话就说“来坛女儿红,永不饮花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绿果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15:32 | 只看该作者
转: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曰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
永淳初,历尚书左丞、御史大夫。时武候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奏之。高宗临轩问仁祎,仁祎惶惧,应对失次。思谦历阶而进曰:“臣与仁祎连曹,颇知事由。仁祎懦而不能自理。若仁会眩惑圣聪,致仁祎非常之罪,即臣亦事君不尽矣。请专对其状。”辞辩纵横,音旨明畅,高宗深纳之。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谦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发表于 2015-3-19 15:45 | 只看该作者
箱子 发表于 2015-3-17 21:18
是转的。 我还没去呢,五一后,去。  作功课中

我搞错了 抱歉 真添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
发表于 2015-3-19 15:49 | 只看该作者
百灵鸟 发表于 2015-3-18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0#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17:51 | 只看该作者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同毛泽东谈话时讲到: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他说:“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听了黄炎培的这番见解后,毛泽东对他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调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认为:“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海娘 + 1 文化大革命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发表于 2015-3-19 1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2:22 | 只看该作者
有空,多读读古书经典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发表于 2015-3-20 16:50 | 只看该作者
箱子 发表于 2015-3-19 22:22
有空,多读读古书经典人物

想读 但是理解难 特别是古文古书 简直是有点弹琴的感觉 归根到底就是才学浅薄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4#
发表于 2015-3-20 16:50 | 只看该作者
百灵鸟 发表于 2015-3-19 1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发表于 2015-3-20 1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发表于 2015-3-21 05:45 | 只看该作者
百灵鸟 发表于 2015-3-20 1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7#
发表于 2015-3-21 1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8#
发表于 2015-3-21 21:39 | 只看该作者
百灵鸟 发表于 2015-3-21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9#
发表于 2015-3-23 23:20 | 只看该作者
箱子 发表于 2015-3-19 17:51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同毛泽东谈话时讲到: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 ...

所以不管事为如何 各个国家都把“民主












所以 民主大旗要高举 民主的具体体现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0#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6:06 | 只看该作者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29 15:45 , Processed in 0.06035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