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白山老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網絡新語

  [复制链接]
360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1:11 | 只看该作者
      难以“准点”


2019-04-12 11:39:08 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贾元熙
核心提示: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欧盟27个成员国同意将英国脱欧期限延长至10月31日。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竭尽全力,也未能说服议会通过脱欧协议,按原计划脱欧。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欧盟27个成员国同意将英国脱欧期限延长至10月31日。(原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网站)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2#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13 21:20 编辑

       【时人语录】“我宁可蹲1000次监狱也不想成为死人。”


      2019-04-10 10:34:39 来源:参考消息网


I prefer 1,000 times being jailed than being dead.”

“我宁可蹲1000次监狱也不想成为死人。”(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


——在墨西哥寻求避难美国的洪都拉斯人塞尔温·阿尔瓦拉多说,虽然越境进入美国可能会被关押,但也好过等死。29岁的阿拉多在老家因曝光腐败问题而遭到追杀。根据美国内政部提供的数据,2月拘押的越境移民人数超过76万,3月的数字则可能超过100万。


The choice of Zelenskiy was a choice in favor of an uncertain future as opposed to a definite and unsatisfactory present.”

“选择泽连斯基就是宁要不确定的未来也不要明确不称心的现在。”(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

——乌克兰基辅的政治分析人士瓦连京·格拉德基赫说,虽然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毫无政治经验,但民众更加厌倦惨淡的现实。在乌克兰总统大选首轮投票中,喜剧演员泽连斯基获得近30%的选票,遥遥领先于现总统波罗申科。泽连斯基现年41岁,因主演政治讽刺喜剧《人民公仆》走红。(沈丹琳编译)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3#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13 21:53 编辑

      参考日历 | 加加林在成为“遨游太空第一人”前,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2019-04-12 07:33: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这次飞行并非一切顺利,应该说经历了相当惊险的时刻。


地球外面是什么样?北京时间10日晚9时许,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再度激发了世界对于神秘太空的求知欲。其实,在参考日历小编看来,探寻苍穹之秘的最好办法就是亲自去看看。这对于人类曾经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直到58年前的今天,那个名叫尤里·加加林的27岁苏联小伙成为遨游太空第一人。由此,4月12日也成为世界航天日。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于1961年4月12日上午9点零7分升空,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原苏联境内。

这次飞行仅仅延续了108分钟,但足以改变寰宇,扭转人们对于可能与不可能的看法。

在加加林成功完成太空之旅后的很多年里,与之相关的材料都属于机密。直到2011年为纪念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克里姆林宫档案管理部门把一些档案材料结集出版,才让我们得以了解当时的一些情况。

起飞前遇到风波

据《俄罗斯报》2019年2月报道,在起飞前,地面指挥中心忽然发现气密传感器有异常,而这时加加林已经坐进驾驶舱等待起飞了,他头顶的舱盖已经被合上锁死。

加加林(右)和另一位苏联宇航员季托夫交谈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安装工不得不把舱锁上的32个螺母拆掉并打开盖子。“东方”1号的设计师伊万诺夫斯基发现加加林微抬起左胳膊,透过袖子上的小镜子凝视他,并低声吹起了口哨,那是一曲经典老歌,“祖国听得到,祖国知道……”

伊万诺夫斯基检查了传感器所在的部位,一切正常。当时已经没有时间与加加林再次告别了,他只是捕捉到后者投来的炯炯目光。舱盖再度锁上,螺母重新拧紧。真空计的指针没有摇摆,密闭性能良好。

后来,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承认,是他们那里的一盏指示灯出了问题。

返回时发生意外

起飞前的这个小波折算是虚惊一场,但是这次飞行并非一切顺利,应该说经历了相当惊险的时刻。

据美联社报道,返回途中,制动火箭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飞船快速旋转。座舱和设备舱实施分离的速度也很慢。此外,科学家们在飞船朝地面下落期间还与飞船失去了联系,他们当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另据《俄罗斯报》报道,专家维克托·布拉戈夫回忆说,火箭将宇宙飞船带入的轨道远地点比既定值高出100千米。当时大家都寄望于制动系统。它是启动了,但却提前4秒停止运行,因为有个零件坏了。这也是导致加加林未能在预定区域着陆的原因。

历史学家认为,目前的加加林纪念碑所在地是他从太空返回地球时第一脚踏上的地方。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2002年文章记载:“莫斯科时间10时55分,尤里·加加林在用108分钟的时间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在7000米高度顺利弹射出飞船,降落在伏尔加河左岸、恩格斯区斯梅洛夫克村附近‘列宁道路’农庄的耕地上。”

1961年4月13日在太空归来后的第二天,加加林在打台球。新华社发

临行前写下“遗嘱”

风险可以预知,但是发生在何处真的难以把握。

其实在飞行前,参与筹备加加林首次太空之行的科研人员最担心的是人类能否承受得了失重的影响,心理健康是否会受损。

据美联社2011年报道,当时评估的风险很高。设计部门的高级官员鲍里斯·切尔托克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按照当代衡量火箭可靠性的标准来判断,我们在1961年4月前没有任何理由持乐观态度”。

尽管存在诸多风险,包括加加林在内的20名年轻的飞行员为能参加那次太空之旅展开了激烈竞争。

火箭发射的三天前,加加林被告知,他被选定为太空之旅的航天员。加加林给妻子瓦莲京娜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请求妻子养育他们的女儿,如果太空之行要了他的命,她可自己做主再嫁给别人。

加加林在信中写道:“信看上去像是遗嘱。但我不这么想。我希望,你永远都看不到这封信。”

58年过去了,国际航天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时至今日,人类每一次进入太空,仍存在巨大风险。

他们以巨大的勇气,踏上未知的行程,成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先行者。在此,我们郑重向他们致敬!(文/余诗泉)

这是加加林胜利完成历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任务之后,顺利归来。新华社发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4#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18 22:37 编辑

      参考日历|爱因斯坦不是每次都对……


   












































































2019-04-18 07:37: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即便最近被世界感叹“又对了”的爱因斯坦,也不是每次都是正确的。


今天是4月18日,64年前的今天,一位“巨星”陨落——1955年4月18日,理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逝世,享年76岁。

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纪伟人”的爱因斯坦,他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国界、跨越时空。

就在一周前,爱因斯坦的名字又一次被广泛提及,外媒感慨道:爱因斯坦又对了!

黑洞照片验证广义相对论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9时,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发布。

这是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新华社)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知道黑洞的存在,可从未“眼见为实”。黑洞照片发布后,美联社发出这样的感叹:爱因斯坦又对了一次!

关于大型黑洞的形状和光辉的预言,都收录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黑洞发现参与者这样表示:“(黑洞照片的发布代表)广义相对论通过了又一次关键的考试。”

这位科学家还感叹道:“爱因斯坦的方程式是美丽的。”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伊桑·维什尼亚克也说,不断述说爱因斯坦的正确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每次当他的广义相对论得到证实的时候:“我们就会淘汰掉一大堆的替代理论。”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记载,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在这以后的十年内,爱因斯坦一直不断完善着自己的理论。

1915年,36岁的爱因斯坦又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完整的广义相对论方程。

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的这100多年里,人们还在不断证明着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质疑声也从未间断

然而,爱因斯坦的理论不是每次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爱因斯坦(新华社)

      爱因斯坦在1905年时算出,光在真空中以每秒18.63万英里(合每秒29.98万公里)的速度传播,且速度恒定不变。这个理论在一个多世纪后被推翻了。

2014年,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提出:爱因斯坦可能算错了光速。因为一项有争议的最新研究结果称,光速是可以被突破的且比我们认为得要慢。此外,据英国《独立报》2011年记载,科学家宣布,一束亚原子粒子的运动速度略微超过光速。这些让爱因斯坦的光速恒定理论受到质疑。

他的静态宇宙学说也被宇宙膨胀说取代了。2016年,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盘点的十大著名科学谬误中,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学说被列入其中。爱因斯坦在1917年写道,他认为宇宙是刚性的——既不会扩展,也不会收缩。然而这一理论在1927年被勒梅特提出的“宇宙膨胀说”推翻了。

多年来,科学界对爱因斯坦理论的提问和求证从未间断。

《参考消息》的电子稿库中,收录着一千余条境外媒体对于爱因斯坦的报道。其中能搜索到的时间最早的一篇报道是这样的:

据法新社报道,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教授马约朗纳在1957年2月11日在给“林西”国立学院写的一篇论文里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他说,爱因斯坦是在本世纪初当物理学的某些定律还未发现时形成他的相对论的,而爱因斯坦从来就没有用实验来支持过他的理论。

不过,包括首张黑洞照片在内,过去几十年里的每一次重大天体物理学的发现,都倾向于证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普通人”爱因斯坦

《参考消息》的报道中,有关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占了大量篇幅。科学界都想知道,这样一个传说智商160的“天才”的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然而研究结果也许会让大家失望。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12年报道称,研究结果显示,爱因斯坦的大脑的整体大小和不对称形状与常人无异。

如同他自己所说,我没有任何特殊的天才,我只是有强烈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新华社)

爱因斯坦是否是天才,见仁见智,但是一百多年间,一批又一批科学家在验证爱因斯坦理论真伪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接近真相。这也许是爱因斯坦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2015年,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庆祝100岁生日”时,美媒这样评价道:爱因斯坦知道,只有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能够证明这些新效应的实例,他的奇思妙想才会得到重视。

如今,曾经听起来天马行空的黑洞“妙想”已经被证实,那其他理论呢?期待科学快速发展,为我们逐一揭秘。(文/孙之冰)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5#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21:30 | 只看该作者
      【译事帖】小鲜肉/Little Fresh Meat
       2017-05-03 11:32: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陈雪莲


   核心提示:Little fresh meat对应中文词语“小鲜肉”,是word-for-word translation,或者loan translation,也就是字对字的翻译,借用原文的翻译。单看英语令人费解,因为little跟meat搭配,指的是“少”而不是“小”,因此会被误以为是“没有多少鲜肉”。


《南华早报》网站近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娱乐圈的漂亮男孩:他们的事业能比俊俏容貌持久吗?》文章开篇称,xiao xian rou,or little fresh meat - mainland internet slang for young,good-looking male actors - are dominating Chinese screens(小鲜肉——内地网络俚语,形容年轻漂亮的男演员——主宰着中国的荧屏)。澎湃新闻国际版“第六声”(Sixth Tone)去年也曾刊登一篇文章,题为How Little Fresh Meats are Winning China over(《小鲜肉如何逐渐征服中国》)。

《南华早报》的文章接下来解释说,little means the stars are young, around 25 years old, fresh refers to their handsome faces and lack of love affair scandals, and meat refers to their muscular bodies, giving the impression of health and vigour(“小”指的是这些明星很年轻,在25岁左右;“鲜”指英俊的面容和少有桃色新闻;“肉”指肌肉发达,给人以健康活力的印象)。

以“鲜肉”指称年轻人在英语中有例在先。有一部描述大学生活的英剧就叫Fresh Meat,中文译成《新生六居客》。

Little fresh meat对应中文词语“小鲜肉”,是word-for-word translation,或者loan translation,也就是字对字的翻译,借用原文的翻译。单看英语令人费解,因为little跟meat搭配,指的是“少”而不是“小”,因此会被误以为是“没有多少鲜肉”。

关于字对字的翻译存在很多争论。有人在美国“知乎”网站Quora上提问: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听起来完全是中式英语,能用于日常交谈和写作吗?有些网友,特别是从事语言相关职业的,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翻译要传达的是意思,而不是词语本身。因此直译没有意义,等于是用英语在讲中文,对方不懂你在说什么。有网友提出,英语里形容人多的常见说法——比如the place was crawling with people(挤死了,全是人),the people were packed in there like sardines in a tin(人多得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the place was a zoo(简直就是个动物园)等等——跟“人山人海”都有些区别,最接近原文的大概是a sea of people或者a sea of faces。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可能不是最佳译法,但因为“奇异”而让人印象深刻。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6#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2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19 21:39 编辑

       4月19日译名发布:Ekrem Imamoglu


            2019-04-19 10:16:53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Ekrem Imamoglu,中文译名:埃克雷姆·伊马姆奥卢


    外文全称:Ekrem Imamoglu

    中文译名:埃克雷姆·伊马姆奥卢


背景介绍:土耳其选举当局4月17日确认埃克雷姆·伊马姆奥卢当选为伊斯坦布尔市长。伊马姆奥卢出生于1970年6月,是土耳其政治家,共和人民党成员,毕业于伊斯坦布尔大学,他承诺要成为“每个人的市长”。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2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19 21:58 编辑

       从首张黑洞照片可看懂什么?你需要明白这些信息




       2019-04-12 14:50:5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科学家们数十年来一直知道黑洞的存在,但只是通过间接途径。三年前,他们实际上听到了两个规模较小的黑洞碰撞在一起形成引力波的声音。20日公布的图像首次展示了黑洞的边缘——即所谓的“事件视界”。


美媒称,黑洞是宇宙中的禁锢之地,任何东西都无法从中逃脱,就连光线甚至数据也逃不出。但是,10日公布的第一张显示超大质量黑洞的阴暗边缘的照片却释放出很多内容。

据美联社4月10日报道,以下是我们从中学到的四个道理:

1.眼见为实

科学家们数十年来一直知道黑洞的存在,但只是通过间接途径。三年前,他们实际上听到了两个规模较小的黑洞碰撞在一起形成引力波的声音。10日公布的图像首次展示了黑洞的边缘——即所谓的“事件视界”。

波士顿大学天文学家艾伦·马舍说,确实存在一些学术上的顽固分子,他们否认黑洞的存在,但现在他们不能这样做了。

2.爱因斯坦又对了

过去几十年里的每一次重大天体物理学的发现,都倾向于证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是这位前专利局职员在计算机尚未问世的1915年凭借倍率低得多的望远镜所思考出的有关引力的全面解释。

10日,爱因斯坦有关大型黑洞的形状和光辉的预言被证明是正确的,一个又一个天文学家向这位大师表示了敬意。

3.引力强大

被科学家们拍到照片的这个黑洞位于一个名为M87的星系的中央,其规模比银河系中的任何黑洞都巨大得多。其质量——即黑洞的主要衡量指标——是太阳的65亿倍。其事件视界的延伸范围大约与我们的太阳系相当。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8#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22:00 | 只看该作者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9-4-19 21:57
从首张黑洞照片可看懂什么?你需要明白这些信息

  • 有些黑洞并不活跃,但这个黑洞却不是。这意味着它以高出核聚变100倍的效率把附近的气体和物质转化为能量。核聚变是恒星获得能量的方式。

    4.合作见成效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说,这个项目取得成功是由于在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大约200名科学家之间展开的耗资5000万到6000万美元的国际合作。

    为了获得一个遥远黑洞的图像,科学家们不得不在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多个大陆上架设八台射电望远镜,以便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个地方进行观测。通过把这些观测仪器连接起来,他们实际上创建了一台地球尺寸的联网望远镜。

    生成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以至于无法通过互联网传输,于是便动用了喷气飞机把它们运送到数据中心。收集到的数据相当于4万人一辈子拍下的自拍照片量。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9#
    发表于 2019-4-20 0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色海湾 于 2019-4-20 04:19 编辑


      时尚的新闻(黑洞照片),却来自一百多年前科学家的理论。
    科学家的伟大就在于此。
    谢谢白山老人!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09
    谢谢蓝版关注点评鼓励光临!  发表于 2019-4-22 20:5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白山老人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22 20:55 编辑

           4月22日译名发布:Khalifa Haftar

          2019-04-22 10:28:35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Khalifa Haftar,中文译名:哈利法·哈夫塔尔


    外文全称:Khalifa Haftar

    中文译名:哈利法·哈夫塔尔

    背景介绍:4月19日, 美国白宫发布消息,总统特朗普与利比亚国民军司令哈利法·哈夫塔尔讨论了利比亚局势。哈夫塔尔现年76岁,因反对卡扎菲政府曾流亡美国20年,直至2011年初利比亚爆发反卡扎菲运动,哈夫塔尔回到利比亚参与推翻卡扎菲政权的斗争,2016年晋升为陆军元帅。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22 21:10 编辑

           外媒:专家认为酗酒应该被认定为是一种流行病            

           2019-04-21 06:15:02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欧洲人死于酗酒导致的疾病,酗酒带来的医疗费用、旷工和家庭闹剧无法量化。


    外媒称,喝酒成瘾是一种通常不被认为有多严重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直到1999年才公布了有关这一问题的首份报告。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欧洲人死于酗酒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酗酒应该被认定为是一种流行病。

    据《西班牙人报》网站4月14日报道,酗酒带来的医疗费用、旷工和家庭闹剧无法量化。政府对酒精销售和消费的限制从未能结束一些灾难,在某些国家,这些灾难会占据意想不到的比例,甚至正在与日俱增。

    报道介绍,东欧是全世界酒精消费最多的地区。在酒精摄入量的全球排名中,前六名都来自东欧,其中多数都属于所谓的“伏特加酒带”,也就是伏特加最受欢迎的地区。非官方数据估计,每天有约100万波兰人喝醉,其中90%是在家醉酒,此外,还有200多万人每天都离不开酒。

    报道称,就像美国的汉堡比世界其他地方的都要更大一样,在波兰这样的国家,啤酒罐的尺寸都要比其他国家大一些。直到几年前,那里的啤酒罐经典容量是半升,但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销售0.55升或0.6升的罐装啤酒,许多情况下价格要低于1升牛奶。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22 21:13 编辑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9-4-22 21:07
    外媒:专家认为酗酒应该被认定为是一种流行病            

           2019-04-21 06:15:02 来源: ...

    在波兰,杂货店在星期日会打烊,但几乎在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找到一个24小时营业的饮料店,无论是夜间还是节假日都不打烊。正因为有了这些商店,即使是在最小的村庄,也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日子随时随地购买到酒精,而不是面包。

    在华沙、基辅、莫斯科、维尔纽斯等城市,家庭工资的3%至5.6%用于买酒。在大多数波兰超市中,最大的货架总是放置酒精饮料的,有时甚至占到超市总面积的1/3,且与其它货架经常缺货的情况不同的是,这些酒精饮料的货架总是供应充足。(编译/韩超)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20: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25 21:00 编辑

           公饱私囊


    2019-04-23 11:56:16 来源:参考消息


    核心提示:联邦政府库存空空如也,钱袋充斥着特朗普的竞选基金,幕后的特朗普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的税收政策起作用了!”

    联邦政府库存空空如也,钱袋充斥着特朗普的竞选基金,幕后的特朗普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的税收政策起作用了!”(原载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21:06 | 只看该作者
    地球之火


    2019-04-25 11:34:52 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闫齐
    核心提示: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世界地球日的隐喻。4月22日第50个世界地球日之际,地球母亲正在经历全球变暖的煎熬。

    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世界地球日的隐喻。4月22日第50个世界地球日之际,地球母亲正在经历全球变暖的煎熬。(原载英国《一周》杂志网站)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5#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2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27 23:23 编辑

          4月26日译名发布:Hossein Salami      

          2019-04-26 10:14:35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Hossein Salami,中文译名:侯赛因·萨拉米


    外文全称:Hossein Salami

    中文译名:侯赛因·萨拉米

    背景介绍:伊朗国家电视台4月21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任命侯赛因·萨拉米准将为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并晋升他为少将。萨拉米现年59岁,曾就读于伊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后参军入伍,加入伊斯兰革命卫队。他曾担任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司令和副总司令。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23:32 | 只看该作者
          西媒盘点:关于睡眠的九种错误说法
          2019-04-26 14:00:34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表示,睡眠是生活中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精神状态、整体健康状况和幸福程度的重要部分。破除有关睡眠的错误说法有助于促进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从整体上改善健康状况。


    西媒称,纽约大学医学系的研究人员从8000多个网站上找出关于睡眠最常见的20种猜想,并按照其真伪以及可能给健康造成的伤害进行区分。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4月21日报道,研究人员在美国《睡眠健康》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不足5小时的睡眠已足够、打鼾对身体无害、饮酒有助于睡眠,都属于可能给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错误说法。

    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丽贝卡·罗宾斯表示,睡眠是生活中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精神状态、整体健康状况和幸福程度的重要部分。破除有关睡眠的错误说法有助于促进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从整体上改善健康状况。

    1.只睡5小时

    “睡5小时或更短时间已经足够”这一错误说法会带来由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的最严重的风险。为了避免由包括该说法在内的种种误区导致的后果,罗宾斯和她的同事建议人们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并每天至少睡7个小时。

    2.打鼾无害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说法和打鼾有关。罗宾斯表示,打鼾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征兆。该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睡眠障碍,伴有夜间呼吸暂停。研究人员建议有此问题的人不要忽视严重的打鼾现象,而应该去就医,因为这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其他疾病。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23:34 | 只看该作者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9-4-27 23:32
    西媒盘点:关于睡眠的九种错误说法
          2019-04-26 14:00:34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这 ...

    3.睡前饮酒

    研究人员在已发表的研究中发现了足够证据表明,尽管有悖于人们的想法,但睡前饮酒不是健康的睡眠习惯。专家表示,它降低了人体实现深度睡眠的能力,而人们进行良好的工作和活动需要深度睡眠。

    4.周末睡懒觉

    科学家承认,睡眠专家们对于一些错误说法仍存在不同意见。比如,尽管在周末一直睡到下午会打破自然生物钟,但对于需要轮班的特定职业人群而言,睡到下午要好过减少整体睡眠时间。

    5.醒后再睡5分钟

    睡醒后关掉闹钟再睡5分钟不是好做法。睡眠专家建议一听到闹钟就起床。如果多睡那5分钟,身体确实继续躺在床上,但睡得很浅,睡眠质量也很差。

    6.在床上看电视

    罗宾斯表示,通常,看诸如晚间新闻等电视节目会造成失眠或睡前紧张状态。

    7.没睡着还躺在床上

    许多人都有过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看着时钟越来越焦虑的经历。这时怎么办?罗宾斯说,没有入睡问题的人通常花15分钟左右就能睡着。如果花的时间比这长很多,就应该起床换个环境,做一些不需要太过集中精力的事。

    8.睡觉不择地点

    专家认为,在汽车、火车、飞机以至于任何地方都能睡着并不标志着一个人休息得好,而是恰恰相反。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23:38 | 只看该作者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9-4-27 23:34
    3.睡前饮酒研究人员在已发表的研究中发现了足够证据表明,尽管有悖于人们的想法,但睡前饮酒不是健康的睡 ...

    研究指出,一个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立即入睡表明他睡眠不足,并且存在“微睡眠”问题。

    9.睡觉不择时间

    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因为这控制着人体生物钟,而后者控制着所有体内激素、体温、饮食消化以及睡眠和清醒的循环。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2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山老人 于 2019-4-27 23:59 编辑

           北约前高官:恐怖主义迈入3.0时代             
           2019-04-25 13:12:47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文章称,世界已经进入恐怖主义3.0时代,若要遏制并最终战胜它,人们不仅需要硬实力解决办法,还需要结合21世纪的其他手段。


    彭博新闻社网站4月24日发表北约前最高军事长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的文章称,世界已经进入恐怖主义3.0时代,若要遏制并最终战胜它,人们不仅需要硬实力解决办法,还需要结合21世纪的其他手段。

    恐怖主义逐步升级

    文章称,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前,绝大多数美国人恐怕在地图上都找不到斯里兰卡,甚至不记得它在受英国殖民统治时的名字——锡兰。但在复活节的周末,这个有着约2000万人口的印度洋岛国突然出现在新闻中,那里发生了一连串造成人员伤亡的爆炸事件。

    这些袭击是通过自杀式炸弹和简易爆炸装置实施的,斯里兰卡一个激进组织声称系其所为,但袭击事件的实施规模似乎远远超出了它的能力。因此,人们越来越怀疑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行动层面上参与其中。

    文章称,世界已经进入恐怖主义3.0时代。全球恐怖主义的演变有点像计算机新软件的发布——几十年来逐步升级。

    现代的恐怖主义1.0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红色旅”、德国的“巴德尔—迈因霍夫”组织以及秘鲁的“光辉道路”等。它们大体上互不相干,以在国内活动为主。恐怖主义2.0是在柏林墙倒塌后形成的,体现为包括“基地”组织、青年党和“博科圣地”组织在内的激进组织崛起,这些区域性组织都有零零星星的国际影响力。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00:00 | 只看该作者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9-4-27 23:57
    北约前高官:恐怖主义迈入3.0时代              
           2019-04-25 13:12:47 来源:参考消息网

    ...

    文章指出,在恐怖主义3.0中,人们看到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它遍布全球、具有高度杀伤力、经济实力雄厚、极具创新能力。虽然西方压缩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地将其从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辖地赶走,但它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组织,持续发动高度复杂的袭击并在全球各地建立基层组织。

    文章称,在商业语境下,“伊斯兰国”就像一个跨国企业集团不再局限于经营既费时又费钱的实体店生意。由“伊斯兰国”鼓动或实施的全球袭击事件发人深省,这远远超出了“基地”组织力所能及的范围。而且毫无疑问,它将不断发动致命袭击,寻求获得化学的、生物的、放射性的和网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反恐聚焦三个方面

    文章指出,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组织及其新战略,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是继续把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斗争国际化。打击“伊斯兰国”的联盟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它由奥巴马政府组建,得到特朗普政府继承。遗憾的是,两位关键设计师——退役将军约翰·艾伦和外交官布雷特·麦格克——都被特朗普抛弃了。需要任命新的专业人士来指导这项工作。人们应当向国际社会表明,在叙利亚取得的重大胜利并非“任务完成”,而是说明需要加倍努力协调和分享情报来应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行动。






    点评

    赞  发表于 2020-1-6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13:10 , Processed in 0.181242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