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双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國學天地】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3:25 | 只看该作者
姜子牙 发表于 2012-2-17 22:45
1 u( }5 `) x% O+ y# `: A0 O7 k6 T) _其实于丹所讲的同你所表述的方式完全一致,只不过她稍微运用了些现代相关比喻的范例(结合现实) ...
, ~- a' N+ |) x, h0 V" e& L
       得到子牙大哥的鼓励,自然是内心愉悦和倍受鼓舞。我明白自己的分量,只有不断努力学习的份儿。谢谢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01 | 只看该作者
      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庄子外篇·庚桑楚》
    【赏析】动作自然出于不得已是为德,动作自然不由于我是为合理,鹜名则相反而求实则相顺。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2-4-12 11:03 编辑 2 d. J9 C% N& Y* c# |

0 g1 c, j+ x5 e2 @% y* p( b       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庄子外篇·庚桑楚》 * E+ m( m3 K  \  ^; ]
     【赏析】至礼是没有人我之分的,至义是没有物我之分的,至知是不用谋略的,至仁是不表露爱迹的,至信是不用金钱做质证的。 & Y7 x: o4 j% {' x8 f2 c

0 [  w0 A6 F  W, x/ u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06 | 只看该作者
         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人见其跂,犹之魁然。 《庄子外篇·庚桑楚》
       【赏析】行为不拘名迹的人,充实而有光辉;志在求取财用的人,只是商人而已,看他跂行着,自以为安稳的样子。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08 | 只看该作者
        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诛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後能独行。 《庄子外篇·庚桑楚》         【赏析】明目张胆地作恶,便要受到大众的制裁;暗地里作恶,便要受到良心的责备。能够坦然地面对人,坦然地面对良心的,就能独行而无愧。 9 C6 h! E: R0 M- k5 d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12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13 | 只看该作者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庄子外篇·庚桑楚》
       【赏析】心境安泰的人,便发出自然的光辉。发出自然光辉的,人便显现其人的天然本质。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2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15 | 只看该作者
           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庄子外篇·知北游》
          【赏析】学问广博的不一定具有真知,善于辩论的不一定具有慧见,圣人早已弃绝这些了。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17 | 只看该作者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赏析】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12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27 | 只看该作者
       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必极。”《庄子·达生篇》
        【赏析】孔子说:“不要太深入而潜藏,不要太表露而显扬,像柴木一般无心而立于动静之中。三种都能做到,可称至人。”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29 | 只看该作者
      “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达生篇》
        【赏析】“舍弃俗事就形体不劳累,遗忘生命中的事务就精神不亏损。形体健全,精神充足,便和自然合而为一。”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16 | 只看该作者
     
+ S1 u- K1 [- z5 G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庄子·达生篇》
/ _% p! [# I4 j1 {+ J) n, j! x0 p
          【赏析】“通达生命实情的,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实况的,不追求命运所无可奈何的事故。”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18 | 只看该作者

  g# b2 ~- U* O& \' {4 m! R         “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庄子·至乐篇》
. O: V" ]8 z" [  j/ C$ j2 I
          【赏析】“身体乃是外在物质元素假合而成;外在元素假合而产生的生命,乃是暂时的凑集。生和死就好像昼夜一样的运转。”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21 | 只看该作者

5 Y, c$ P- X/ n2 k; |. J; N, B; X% |5 A0 u4 d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篇》
* z, S( a. ^! O, q: F5 u9 p! `( |# e5 S
      【赏析】不要用人事去毁灭天然,不要用造作去毁灭性命,不要因贪得去求声名。谨守这些道理而不违失,这就叫做回复到天真的本性。

点评

xx  发表于 2016-12-12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23 | 只看该作者
; l" @% i& H  q7 u; l7 s
" F$ l& Z- I7 H3 P( y- q/ h) t+ m
       庄子曰:“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庄子·缮性》" \- I5 v/ J+ E+ |1 I
      【赏析】庄子说:“荣华高位在身,并不是真性本命,外物偶然来到,如同寄托。寄托的东西,来时不能抵御,去时不能阻止。”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9:26 | 只看该作者
  k# [6 M3 H$ i
6 ~+ Q4 T9 m; X3 W; i$ M8 D# n0 J
          庄子曰:“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庄子·天运》    # M: z" R3 [9 b6 n
     【赏析】庄子说:“以财富为追求对象的,便不能让人利禄;以荣显为追求对象的,便不会让人名誉;迷恋权势的,便不肯给人柄权。”
! }7 L2 S5 p/ M6 p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12-6-10 10:14 | 只看该作者
双鱼 发表于 2010-8-2 20:07
) ?1 }: _. H- S, l* V! _【怎樣才算是好學】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舒適,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接近德才兼備的人 ...
. K7 h; P8 _; _- e; v& i$ g6 W7 N2 D
学习了

点评

谢谢妹妹的关注!  发表于 2012-9-17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12-8-25 11:08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2-9-17 16: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6:58 | 只看该作者
, Q& {. L- d# |6 W' D
           庄子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显,名誉并焉。”《庄子·天运》
+ T' j5 x) Y, X% Q2 L) Q" a7 }) D
         【赏析】庄子说:“最尊贵的,一国的爵位可以舍弃;最富足的,一国的财货可以舍弃;最显荣的,任何名誉可以舍弃。”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7:00 | 只看该作者
       庄子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天道》
     【赏析】庄子说:“用敬来行孝容易,用爱来行孝难;用爱来行孝容易,使父母安适难;使父母安适容易,让父母不牵挂我难;让父母不牵挂我容易,使天下安适难;使天下安适容易,让天下忘我难。”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7:02 | 只看该作者
      庄子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庄子·天地》
     【赏析】庄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一个人迷惑,所要去的地方还可以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少;要是两个人迷惑,就会徒劳而达不到,因为迷惑的人多。”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2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30 18:01 , Processed in 0.108565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