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641|回复: 2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國學天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2 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14:42 编辑
+ I" o. S* z* ?
! ]6 c9 a. V$ L9 p# J3 u, w9 E2 p   各位冬泳朋友,今天建立這個【國學天地】是想尋覓愛家,求得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我欣賞西方文化,但更崇敬東方文化。
; G) y3 p. I8 y# t( a" Y      聖人孔子是一個近情近理的人,人們崇拜他,無非因為他有著坦白的常識和自然的人性罷了。當我們同蘇格拉底對話時,精神必須高度集中,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概念的圈套,不知所雲。而與孔子對話時,則如從山陰道上行,輕鬆自如,一路觀賞,一路閒談,其妙語警言,如落英繽紛,令人應接不暇。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收起 理由
白云515 + 5 很给力!
海的港湾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12:12 编辑
3 m2 p/ f* R( i+ h0 x* {
  X  d* M1 v4 D* x6 Z【儒雅的君子風度】孔子說:“學習知識并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同學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不被別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風度的嗎?”
2 q1 R+ m  V: S- i. X  y# D     【賞析】求知自得其樂,交友衷心喜悅,懷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個從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啊!
  t! {* J2 [. f) l) E     現代人形色匆匆,疲於奔命。知識爆炸,讀書囫圇吞棗優恐不及,人情淡薄,交友結友工於算計;追名逐利,懷才不遇怨天尤人。7 U5 g8 D  }" g( j0 t: l
     真是古典風範蕩然無存;現代焦慮油然而生啊!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48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收起 理由
白云515 + 5 很给力!
文苑 + 2 没有想到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12:11 编辑
9 @" b# D5 @% L7 _7 u: \; ]1 J
- [# [8 B5 V1 D【怎樣才算是好學】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舒適,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接近德才兼備的人而改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2 A: S) G7 w# O! g, Y      【賞析】安貧樂道,精神境界昇華重於物質奢華;多做少說;以他人為鏡來修正自己。在這三點中最難的是——安貧樂道。尤其是在物欲橫流,金錢具有擋不住的誘惑的時代......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4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云515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8-2 20:12 | 只看该作者
孔子的学说主要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精华是中庸之道。与我们现在倡导的gdp实在是难以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12:10 编辑
. z6 u" W; ~. `% A& K4 J! c0 T3 K9 ~
【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人,富有而不驕傲奢侈,這種人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樂觀,富有而好禮的人。”孟子說:“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
! v' I5 s0 f; Q' e0 y      【賞析】二者又有層次上和境界上的差別。“富而好禮”,追求精神方面的涵養,追求學問,講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別人,處處以仁愛之心待人,那豈不是達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4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云51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20:26 | 只看该作者
孔子的学说主要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精华是中庸之道。与我们现在倡导的gdp实在是难以和谐。% t$ s: t' g1 R5 G5 A
wwj 发表于 2010-8-2 20:12

* H  r5 m  @3 w6 z
6 ~( ?1 Y( r7 \! G0 Z: _4 A! S
) q* _; }) A7 ~7 z    中庸只是其中的一部份,我們可以在他整個精髓中,吸取自己缺乏的成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8-3 1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双鱼 于 2010-8-4 09:42 编辑
; l2 w& j$ s5 m5 {0 j/ G
. O! m  S5 k  ?  v: i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0:59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J1 B- D& C, h

( u4 T4 d. }: u7 r8 f# r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q1 b& m9 ^/ u0 z
& D8 E: S( G; h6 O# l7 ]
) n1 E1 S" B3 ]( B      【赏析】与其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不如说“人到七十万事休”。表面上看,圣人似乎说人到七十已经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但实际上,这种“自由”,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以欲望的消退为代价而换来的。
, c4 e) g) E- ]: u& r5 D5 l7 m          圣人回顾生命历程,也饱含人生的品味和喟叹,言有尽而意无穷。当然,“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 ~9 e' ]) `) }1 R6 n) F, L, h" n
          我们冬泳朋友根据自身的人生历程和体验来品味圣人的微言大义,必然是酸甜苦辣各有不同,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8 m+ _8 D" K+ J  ?* {# ]: M4 t
          朋友你是什么滋味呢?

点评

我们这一辈,最缺少的就是学习,因此,如今到了老年,还是犹如“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也。”  发表于 2017-3-2 15:31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5:11 | 只看该作者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P. y( `2 n- U* ~' v4 o
【賞析】孔子對學生真可謂是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了。孝道的根本不在于贍養父母,而在於要有孝心。沒有孝心,僅僅是無可奈何地盡責任,那所謂的贍養就與飼養家禽牲畜沒有什麽區別了。
& c# p, X% m  x. T# D         當今社會,經濟發達,吃穿方面的贍養問題日益退居次要地位,老父老母所期望于子女的,更是心到而已。另一方面,寵貓寵狗之風盛行,視貓兒狗兒重於先人老子的也大有人在。
* l6 }! s5 Y+ q6 k% A$ n: E        如此看來,聖人之論還真有現實意義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云515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8-4 1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双鱼 7 T1 M! z" C" q8 R2 O8 _

7 M: V/ e( k! s2 c3 e; O
$ [3 V. ~7 T! F: M+ b+ N0 h, c+ a' x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 x4 g3 z$ z0 J! @: A; E; s: f
/ c8 @, Q4 r3 h- W3 y% b, F& ~

  |3 y; u. V1 [+ l% `3 k- s4 I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 B% G3 l+ [/ K2 K6 b8 I' H% U. ^2 @
5 p8 n8 _% Z3 {6 M* A0 P6 V  冬泳论坛的网络培训之所以有那么多朋友积极参加,也正因为此。

点评

如今过去7年,网络急速发展,玩微信的比上网,比qq来的方便,这里的人烟有点如荒漠上的人家,稀而少了。  发表于 2017-3-2 15:35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4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双鱼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7:07 | 只看该作者
【態度不是小問題】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7 G1 n6 U) d1 g$ E3 X! e7 }
    【賞析】孝心和態度其實是一個問題的裡外兩面。孔子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所以,無論你是否為老人做事,也無論你是否拿好吃的給老人吃,如果你內心不恭敬,態度不好,臉色難看,就是失去了孝道的根本。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今天做晚輩的注意。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白云515 + 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8-4 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小行星
; G5 e/ u' ^# e% s; i, P' z  C; f6 r+ r1 _
* H: @5 T! V: V9 i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0 |  l8 B8 E6 j" u9 K1 P
- Q1 M: H# }3 j- T( e; _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 V+ C3 M: R+ v6 l; } ' }3 j& w* c5 Y5 k
孔子的话对我们每个人,无论小孩、青年、老人都适用。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双鱼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7:24 | 只看该作者
【溫故而知新】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7 N- p9 ~9 i6 Q: |! B0 y- z

- `/ l' i0 I9 a    【賞析】孔子說:“溫習舊知識而能夠獲得新知識,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悅在哪裡?就在“溫故而知新”。學習最重要的是獲取心得,逐步達到無師自通的程度。換言之,無師自通,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
' k3 C# f5 a. u5 N3 W- ^6 f       所以,高明的老師總是致力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8-5 07:48 | 只看该作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u5 M% ~. {  _  k, F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 W- y9 c+ E7 ?5 M( I9 U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9:42 | 只看该作者
【不要不懂装懂】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 |+ `; a+ Y2 N  k( b) R ; `4 b" F) `" O
# B* y- S6 ~6 s$ I& q
      【賞析】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裝懂。如果只是讀書求知,也不外乎就是害己而已,沒有啥大礙。但如果讓這種人從政治國,那可就不是害己的問題了,小則害己害人,大則亡黨亡國。所以,絕不要低估了不懂裝懂的危害。因為它完全可能由一種個人品質而發展成為一種社會公害,貽患無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2:46 | 只看该作者
【凡事不必苛求】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 G; ]# R- U; v0 R# w  @8 i    【賞析】正如毛澤東:“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比賽射箭不一定要射穿箭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一樣。射箭如此,為人處事也是如此。有的人對別人太過苛求,別人也反過來苛求他,結果等於他自己作繭自縛,活得非常拘謹,非常累。
  i" x" P( k# a        所以,我們對人對事都要多一份理解,少幾分苛求。只有這樣,才能使環境寬鬆,人際關係不那么緊張,大家心情愉快,過得輕鬆自在。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3:16 | 只看该作者
【理解的困難】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R& L2 {6 M/ V5 ]( t
2 {$ A( c# \* ?  O1 _, m! H- k
    【賞析】孔子說:“服事君主,完全盡到做臣子的禮節,別人卻以為是在諂媚哩!”1 q) X5 _/ E; t6 H8 p. P
         雖然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不被人理解畢竟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就連聖人也不由得發生了感慨。
5 h7 q+ t1 G: N  `2 k( }0 b         比如在現階段,在一個單位或一個公司里,如果你處處對領導盡禮,時時按領導的意圖辦事,也難免會被旁人認為是拍馬屁。
; Z( t9 h& ?/ U6 f8 w         這就是理解的困難。總之是立身處世的艱難罷了。古往今來都是同樣的道理。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6:48 | 只看该作者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v7 }1 u8 H8 g( f   【賞析】孔子說關睢的詩,快樂而不過分,悲哀而不傷感。實質上表達了他對情感控制的看法,也就是凡事講求適度的“中和之美”,再進一步深究,就是《中庸》裡面所說的:“中庸其至矣乎!”
! ~" z/ t2 |' }5 c6 n6 J2 N       以中庸之道來評價美與藝術,處理情感與理性的關係。( U5 F/ d3 O1 ?. k* }- V% F: ?
      這當然是一種古典的審美觀,也是具有古典情趣和有修養的人才能做到的。對於現代人來說,崇尚歇斯底裡的先鋒藝術,尋找強烈刺激,追求“過把癮就死”的生活,那裡還有什麽“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涵養呢?
- b* R, n( h1 W        這就是時代的差異吧。

点评

xx  发表于 2016-12-11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8-7 22:07 | 只看该作者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生---為人謀而不忠乎,為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i7 L1 ]3 G0 ^- `  b/ o( u  {此乃為人處世之道也。}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0:07 | 只看该作者
【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喲,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Z1 `) p  k/ k, w, Z
  【賞析】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
  s! y- u5 E+ m/ m* l1 u0 P  Q7 G8 O       仁者安於仁和智者順從仁是由於他們氣質不同,就像孔子還說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雍也》水性動,動者順勢,所以順從仁;山性靜,靜者安定,所以安於仁。我認為無論是安於仁還是順從仁,對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3 i4 G) X0 j% t3 ~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沒有仁德仁心的人。由於沒有仁德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穩定的人格,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不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正如孟子說的“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一言歸總,這種人因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礎,所以必然是反復無常的小人。而仁者和智者有智慧、有涵養,修養達到了仁的境界,無論是處於貧富之間還是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6-12-11 2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0-19 19:10 , Processed in 0.13007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