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好女儿赵桂兰 [/td]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39 更新时间:2009-9-29
提示:党的好女儿赵桂兰前不久被评为“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
1930年赵桂兰出生于山东省安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9岁跟随家人到大连谋生。1946年,16岁的赵桂兰在大连国光工厂参加了工作。1948年她被调入宏昌工厂。进厂后,她埋头苦干,危险关头总是奋不顾身冲上去。
1949年12月19日,下班的笛声刚响过,工友们都已走出工厂大门,赵桂兰拿着100颗雷汞往仓库里送。突然,她感到一阵剧烈眩晕,倒了下去。如果雷汞触地,就要引起爆炸,工厂就要遭到破坏。为了工厂的安全,她毫不犹豫地把这100颗雷汞压在自己的身底下,雷汞爆炸了!当大家从血泊里把她抱起来时,她已是遍体鳞伤,失去了一条胳膊,而工厂却安然无恙。1950年,旅大市委授予她“党的好女儿赵桂兰”和“护厂模范”的荣誉称号。当时的旅大行政公署给予在生产新纪录运动中成绩卓著的赵桂兰一等奖金的奖励。同年,赵桂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此后,赵桂兰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当时的华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党的好女儿赵桂兰》一书,把这本书作为当时“扫盲运动”的“速成识字补充读物”。
群英会上见到了毛主席 1950年6月14日,赵桂兰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看见了毛主席,赵桂兰心跳加速,她握住毛主席的手,紧张的她只说了一句“我是东北大连的工人赵桂兰,”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看着身后的长长队伍,稍微平静了一下的赵桂兰鼓起勇气说:“我代表大连的工人、妇女和学生问候毛主席好,祝领袖身体健康!”说完,赵桂兰深深地给毛主席鞠了一躬。毛主席面带微笑连说“好的、好的”。
那天中午,中央设宴款待大家,宴会结束后,周总理快步走来握住赵桂兰的手问“你是东北大连来的,你叫赵桂兰吧。”“我是!”赵桂兰边回答边纳闷,总理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周总理问。
“我在党校文化班学习。”
“好啊,学习好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你很勇敢,你的事迹很感动人!要好好学习,加强智慧,更好地为党工作。有了你们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我们就放心了……”
谈话过程中,赵桂兰感觉总理的目光亲切,就像一个慈祥的父亲。尽管50多年过去了,在赵桂兰心里,当年的一切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1950年9月25日,赵桂兰再次赴京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会上,赵桂兰作为东北代表给毛主席献旗献礼,已经认识赵桂兰的毛主席微笑着说:“又来了。”赵桂兰没想到毛主席会记住自己,忙高兴万分地说:“祝毛主席身体健康!”
利用会议休息时间,赵桂兰壮着胆子请毛主席为自己签名留念。毛主席在赵桂兰的笔记本上签下了龙飞凤舞的“毛泽东”3个字。摄影师及时地拍下了一张让赵桂兰幸福一生的照片。
刻苦学习 投身祖国建设 1957年党组织保送赵桂兰到东北人民革命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法律系学习。当时赵桂兰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将两个大一点儿的孩子留在大连由丈夫照顾,自己带着老三踏上求学之路。1961年,赵桂兰顺利完成学业,在组织的关照下回到大连,在西岗区法院民事科担任助理审判员。一年后,赵桂兰被调往西岗区民政科工作。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赵桂兰都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她想用最佳成绩回报党组织对自己的关怀培养。1986年,赵桂兰从西岗区信访局光荣离休。
退休不褪色 永葆劳模本色 1997年5月1日,赵桂兰等全市89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劳模喜迁新居,搬进了“劳模楼”。赵桂兰分到了其中一套所有家电都是配备好的80多平方米的房子。新房里,陪伴赵桂兰的是她曾经获得的几十本荣誉证书和挂在墙上的50多年前颁发的“党的好女儿”的锦旗。
赵桂兰请人将她和四代新中国领导人的大幅合影挂到客厅里。街道领导与她商量在她家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赵桂兰不怕麻烦,欣然接待了近万名参观学习者,她也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区志愿者”。
“不为名,不为利,就是想为党多做点儿工作,晚年还能为社会发挥余热,我非常欣慰。”近几年,她与其他几个劳模带头成立了一支劳模信息服务队,在楼里办起了信息站、教育室,义务为下岗职工提供信息,开展就业观念教育,想方设法与辖区单位联系,安置下岗职工,先后为842人次解决了就业问题。每看到一个下岗职工能够重新上岗工作,她就打心眼里高兴。
[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09-10-13 19:1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