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老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网络连环画】西域漫游记(二)从拉萨——乌鲁木齐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8:38 | 只看该作者



古人曾诗咏:“ 春风不度玉门关”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玉门关、阳关这被誉为丝绸之路海关的两大重要关口遗址,昔日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婉,寂寞荒凉,而今的两关,早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还有那西千佛洞,被称为丝绸之路上又一明珠— — 榆林窟,那汉长城烽燧,那鸠摩罗什传经东来的白马塔,那沙洲古城,那养育天马的渥洼地,阳关道上卧佛山,星罗棋布的古墓群,戈壁美景— — 海市蜃楼,千姿百态的雅丹地貌,无不使您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19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8:35 | 只看该作者



进了大门,就见到巨大的沙丘和伏在地上休息的骆驼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8:33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片沙漠....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8:34 | 只看该作者



换乘公共汽车驶入去鸣沙山的大道后,很快就到了,原来鸣沙山离市区相当近,车票一元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8:27 | 只看该作者



在常书鸿老先生的半身雕塑前,我虔诚地敬了一个鞠躬礼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14: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8:36 | 只看该作者



敦煌鸣沙山是世界著名的沙鸣奇观之一,古称沙角山、神沙山。位于敦煌市南5公里处。沙有红、黄、绿、白、黑五色,沙峰起伏,沙脊如刃,为典型的金字塔沙丘。其奇妙之处是:天气晴朗游人滑沙时,便会发出尤如飞机马达般的轰响,其声之宏,使人难以忘怀。月牙泉是鸣沙山环抱的一变翡翠般的清泉,形如半月。泉水清澈如镜,周边芦苇丛生,东西长218米,南北宽54米,平均水深约5米,最深处在7米以上。据称古代泉内因盛产铁背鱼、七星草而闻名于世。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15: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8-3-12 19:06 | 只看该作者
介绍的太详细了,尤如身在其中.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21:4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泳乐康[/B] 发表: 介绍的太详细了,尤如身在其中.

谢谢支持!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到市里,为旅游者开办的夜市灯火辉煌,玩累了休息的人们在这里喝啤酒,聊天,听音乐...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赞  发表于 2017-5-15 1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0:24 | 只看该作者


朋友们不要以为我万里漫游有什么了不起,这等车的三位老哥,老姐才真正了不起,面向镜头站起的那位老姐是湖南人,65岁了,背对镜头坐起的那位老哥和老姐是一对老夫妻,男的76岁,女的73岁,江苏人,他们两人在旅途中遇上湖南的那位老姐,就结为旅伴了,我是在敦煌和他们一同坐车到哈密,又一同坐车到吐鲁番,他们也是驴友啊!也是行走几千公里的背包客呀!而我,比他们年轻呀!是小弟弟一个。 他们才是真正使人敬佩的!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0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39 | 只看该作者



差点忘了告诉朋友们,去鸣沙山玩最好是在下午6时左右(晴,太阳天),因中午沙子晒烫了地表温度很热的...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53 | 只看该作者


仍然是荒漠戈壁的景象,仍然是荒凉的土地,这里还算有树有房,那么,肯定也有水(小河,水渠或坎儿井)....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44 | 只看该作者



在回旅馆的路上,人行道的石板都透出浓郁的艺术氛围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0: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文由 [B]翻江鼠[/B] 发表:



在新疆叫“馕”的,在内地叫“大饼”,我这次漫游,从成都起,就与锅盔,大饼,馕,等食品打上了交道,朋友们以后到新疆,别忘了买来带在身边,起的作用可大啦!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45 | 只看该作者



次日清晨,我的西域之行又出发了,下一站是新疆的哈密,啊!要品尝又大又甜的哈密瓜了...出了敦煌市,又是大漠荒原的景象。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08-3-14 10:42 | 只看该作者
随楼主旅游……谢谢拉!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0:10 | 只看该作者



种瓜的农民用大车把哈密瓜拉进城,在街道旁出售...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2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1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10:21 | 只看该作者






新疆哈密市西郊的回王陵墓地,维吾尔族称之为“阿勒同勒克”(意为黄金之地)。历史记载:1709年第一代哈密王----清封一等扎萨克额贝都拉死后便葬于此。从此这里便成为历代哈密王王室的墓地。现在的回王陵建筑群由大拱背、小拱背和大礼拜寺(艾提卡寺)等三部分组成。大礼拜寺殿高大宽阔,可容纳5000人同时礼拜,据史料记载,该寺修建于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时期(即康熙年间)。这是一座伊斯兰式的长方形穹顶建筑,高 15.56米,四角塔柱撑立,圆尖拱顶用绿色疏璃瓦覆盖,周身以蓝花祥云白瓷砖镶砌,与木结构亭榭式的小拱背以及土木结构的大礼拜寺互相照应,风彩各异。整个建筑群占地约20亩。绿树成荫,建筑独特,不仅是专家学者们研究从一世到九世(共233年)哈密回王府历史以及我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重要文物古迹,也是人们游览观赏的胜景之地。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2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43 | 只看该作者



在敦煌,游客大多都要购买的旅游纪念品是夜光杯,夜光杯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玉料酒器,因盛酒则月光可透壁入杯而得名。早在周穆王时,西域曾向朝廷献“夜光常满杯”之玉杯。汉东方朔《海内十州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夕出杯于庭,天比明,而水汁已满。”唐代诗人王翰脍炙人口的诗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使夜光杯在中国文化史上焕发耀眼的光彩。

  嘉峪关南侧的祁连山上盛产老山玉、新山玉和河坝玉,自唐代肃州就有玉石作坊三十多家,延至明清时仍有作坊十多家。
  
  生产夜光杯,要经过选料、钻棒、切削、掏膛、冲碾、细磨、抛光、烫腊等二十多道工序。“夜光杯”采用优良的祁连山玉精雕细琢而成,造型独特,式样精巧,分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其色,黑赛乌漆,白如羊脂,墨绿似翠,纹饰天然。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尤为月光下对饮,杯内明若水,似有奇异光彩,因而自古就有“酒泛夜光杯”之佳传。传统夜光杯有大、中、小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泡台玉盖碗。仿古杯有爵杯、凤杯、觞杯、牛头觥、双凤杯、双龙海棠杯及酒具、茶具、玉雕旅游工艺挂件八十多个品种。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2
了解  发表于 2017-5-15 1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9:40 | 只看该作者


日落西山,黄昏来临,但天还是较亮的,再见了,鸣沙山...

点评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2
分享!  发表于 2018-3-16 10:22
欣赏  发表于 2017-5-15 15: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5 06:24 , Processed in 0.07614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