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57|回复: 2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螺号——中国冬泳人的骄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4 1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些天,鱼王来到了呼和浩特市,他随身带来一本画册,本来这是准备带给“鹰戈”的,不好意思,被我半路打劫了。人们常说:偷书不犯法,那截留就更算不了什么了。这是一本什么画册呢?请朋友们看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收起 理由
江南宜春冬泳 + 10 赞一个!
崔大嘴 +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8:32 | 只看该作者

王立翔何许人也?








[此帖子已被 冬泳网总编 在 2008-3-5 13:54:59 编辑过]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22 15:09
3#
发表于 2008-3-4 18:34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与绘画两大艺术的融合
4#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8:3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大家就都明白他是谁了。

这不正是人见人爱,和蔼可亲,怀奇才而不张扬,

平和、幽默、诙谐的北京版主海螺号吗?正是!





朋友们可以查查“海螺号”的注册资料,

真实性名:王立翔...此人毫无马甲,坐不更姓,行不改名,真可谓堂堂正正!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5 8:27:34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0
5#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8:47 | 只看该作者

全家福





前第二排左起第四人即海螺号是也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4 18:55:00 编辑过]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22 15:10
6#
发表于 2008-3-4 18:55 | 只看该作者
冬泳人的骄傲!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8:58 | 只看该作者

清晨,吹响了海螺号!




冬泳人将聚会在烟台海滨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22 15:10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01 | 只看该作者

烟台冬泳协会主席“龙王”从海螺号的手中接过了经过战斗洗礼的海螺号!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22 15:13
9#
发表于 2008-3-4 19:03 | 只看该作者
太有才了,真是冬泳人的骄傲!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07 | 只看该作者

海螺号吹响了冬泳人团结奋进的号角!


冬泳人没有理由和道理,去做毫无意义的争吵、攻击、甚至谩骂!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5 8:36:32 编辑过]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12-22 15:13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13 | 只看该作者

   fficeffice" />

“音符在钢笔线条中跳跃”

王立翔先生的《钢笔画爱乐》是一本很好的、图文并茂的画册。我一开始读它就停不下来,一口气就读了一遍。它不单引起我很大的兴趣,还启发了我对很多问题的思考。我和他素味平生,但读了他的画册后就认为他很了不起。他一定是一个年轻有为、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激情、并且对真善美有一股执着追求的意志和毅力的青年。所以这本画册表现出他已取得的成就,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我常想,任何艺术的表现,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感情则是这个“物”的主要的“物”。艺术的创作首先要有“物”,还要加上作者创造性的想象力,才能将这个“物”提升为艺术的形象——画家的画,音乐家的音乐,摄影家的作品……等等。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形式和技巧才能创造出一个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言之有物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就一定会有说服力,能吸引别人的兴趣去欣赏它。王先生的画和文,可以说是犹如音乐在钢笔线条中跳跃,已经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相当高的境界。许多地方都激发了我对音乐、美术……许多方面问题的新感情、新思考、新认识和新理解。我也深信其他的音乐、美术爱好者看了这本画册也会产生和我同样的感受。我衷心祝愿王立翔先生的艺术发展前途无量,我热烈推荐这本画册给广大的美术、音乐的爱好者。

                                                                         黄飞立

                                                                 ffice:smarttags" />2004427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6-12-22 15:12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1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音乐就没有生命”fficeffice" />

   王立翔,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中国东南技术贸易总公司员工,北京高能筑博建筑事务所总工程师。他兴趣广泛,尤其酷爱音乐和美术,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六点半都可在八一湖中看到他的身影;白天,他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晚上,他又会出现在首都各大音乐厅,聆听着诸多世界美妙的音乐篇章;节假日,他的身影常出现在美术馆、展览厅……在我们这个文化群体中,他是出类拔萃的,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不仅自己热爱生活,还带动和鼓励周围的朋友们和他一起创建美好的生活。一天的繁忙工作后或在闲暇之时,他常常拿起钢笔勾勒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没有音乐就同样没有生命”。正是有着这种对生命和音乐的执著,使王立翔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对各国著名音乐家的个性、特征的记述。为了把自己的感受带给更多的对生命和音乐有着特殊情感的人,王立翔决心将自己的作品创作发表出来。作为王立翔工作单位的领导,我以我们集体中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员工而骄傲,更以我们有这么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而欣慰。我们欣赏王立翔的钢笔画,欣赏他所介绍和讴歌的艺术篇章,也希望他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有更好的成绩。

                                                                          杨元惺

                                                                      20043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2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那仁朝克图 于 2018-9-26 06:42 编辑

天底下的爱乐人大体上分那么三种类型:一是投入其中进行创作或演奏演唱什么的,比如贝多芬、卡拉杨、海费茨等等;二是拿笔带嘴点评天下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进而借题发挥抒发情感长吁短叹引出寓意;再就是出版发行杂志以此谋生,甚至于形成一种产业。在下另辟跷经归属于第四种类型——用钢笔画探寻音乐大师们的精神世界,向世人表现出我眼中的爱乐,它是怎样塑造了我得审美意识,以及又是如何诱使我走进发烧友的行列。 华文新魏">听了二十多年的贝多芬、舒伯特,在不同版本的比较中论高低、记短长,面向世界的思维长时间在音乐的溪流中浸泡,不经意间由痴迷变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发烧友,于亢奋中总感觉意犹未尽。可以想象,如果仅仅是为了欣赏大师们的风采,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从作曲家、指挥家到演奏家、歌唱家们的各种照片和图像,可对于一个重度发烧友来说那是很不过瘾的。坐在那里听别人的演绎,或看别人拍摄的艺术家们的照片,老有一种消极被动的局外感觉,而作为一个自称为业内人士的我总是想要以某种方式介入音乐艺术的世界。在听音乐的时候我向来喜欢手执一只铅笔,垂首闭目,在起伏的管弦声浪里呼风唤雨、指挥如意。这些指挥动作大多是从卡拉杨或小泽征尔那里学来的。任凭我那几近撕裂的高音喇叭似醍醐灌顶、脑后摘筋,我这里如醉如痴、手舞足蹈、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星月无光、江水倒流……但这还是不能使我尽兴。当然若真的让我半路出家学习指挥或演奏,这把年纪怕是为时已晚。不满列位,我到现在还不大识谱呢,一样乐器也不会操作,连口哨都吹不好,不过好在我曾潜心研究过钢笔画艺术,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钢笔代替乐器,变成一个双料的发烧友。华文新魏">音乐家们的形象仪态万千,仅仅把他们画的逼真,象照片一样,这并不可取,那是照相馆的事儿。钢笔画的任务不能只满足于复制他们的外表,还更应该向纵深挖掘出他们的秉性与品格。为使造型坚实可信、性格毕见,还须调动一系列绘画要素,用精心设计的排线布局在他们的面孔上画出节奏和韵律,画出层次分明的管弦乐般美妙的织体和蚀刻画一样的笔触。幅音乐家的肖像以及一点不成熟的评论和见解,或者是钢笔画上的感言。听觉上的刺激最终总是留给我一些难以名状的缺憾,进而遐思畅想如能化这些流动的音符为视觉形态岂不快哉。正是这种绘画的动机和爱乐的动机组合起来推动我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这本画册。 华文新魏">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人们不管他是否意识到,都在过着一种不情愿的“异化”的生活,这从近年来人们一遇到节假日总要千方百计涌向远离都市的乡村可以看得很清楚。上世纪年代美国卡逊女士《寂静的春天》问世后,人们似乎突然被提醒,我们的家园已遭到多么愚蠢的毁坏,殊不知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正处于凋敝和复兴的十字路口。如果有一天大自然不再有鸟的啁啾,艺术家也必将死于枯竭;这句话的同义反复也就是:如果缪斯女神的羽翼折断,大地将彻底荒芜,欲望的战争将使残存的生灵重返原始的冰河时代。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2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28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fficeffice" />

对任何一个伫立悬崖、面临失意的“哈姆雷特”来说,贝多芬都是一味强有力的特效药,专治心灰意冷,萎靡不振,另外迷茫、空虚、前程渺茫什么的。要说命运多桀,老贝比谁不背,什么贫困了、耳聋了,还有政治上的压力,艺术上的树敌,童年承受的摧残,爱情生活的挫折,贝多芬可以说尝遍了人世间数不清的辛酸苦难。幸有超人的禀赋和坚韧的意志,这才成就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圣贤。现在您看到的是我画的第一幅音乐家肖像。他既不是一个帅气逼人的美男子,也不是一头暴烈不训的雄狮。正相反,他身材短小,面色蜡黄,身体赢弱。只有在他面部绷紧的肌肉和一头不加修饰的乱发上,人们才能感受到一种誓要扼住命运咽喉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寻找灵感,作此画时我身边循环播放的是克莱伯指挥演奏的“贝七”第二乐章,在一步一顿的葬礼脚步中,我自认为完成了对一位英雄的理解。






朋友们,好好欣赏海螺号的钢笔画作品吧。他的作品能够净化你的灵魂、触动你的情感...

作品很多,我将先把作品发上来,文章容我每天打好字后再陆续发上来。这样能够保证钢笔画清晰一些。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4 23:19:52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2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34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

    多芬差不多被看成是全能的,在整个音乐领域无所不包的尊神。不论是交响乐,协奏曲,歌剧,室内乐及宗教音乐都各有建树,且影响力一直辐射至今。我尤为热衷他的小提琴奏鸣曲,如果说其他体裁的作品有后来者,那他的“克鲁采”“春天”及“G大调第十”可以说是空前又绝后(弗朗克和勃拉姆斯的同类作品亦稍逊风骚)。在“春天”奏鸣曲里就像他的“田园"里一样,充满了阳光、麦田、河湖、森林和草地、柳莺和布谷鸟。人被彻底放松了,头脑也彻底清醒了,世界依然是躁动的,但上帝的法则清新而有力,他托负贝多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阳光普照、牧歌悠扬的和谐天堂。可怜失聪的贝多芬生前无缘聆听自己心声的流淌,死后化作大理石,悄无声息地迎风而立,注视人间。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4 23:43:51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2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35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fficeffice" />

扎特不同于贝多芬并不仅在于其创作风格的平稳规整流畅轻松,缺少激昂的情绪和灾变的动机,主要的差异还在与他们各自人文经历的大相径庭。他没有像贝多芬那样热情拥抱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也没有像贝多芬那样饱受莎士比亚、席勒、卢俊、歌德等人的思想熏染。他的趣味多是西欧市民社会广泛流行的打情骂俏、插科打诨、歌舞升平、皆大欢喜。尽管过得很不如意,三十出头便尝到了死亡的滋味,但流出笔尖的旋律依然是小步舞曲的节奏和宫廷花园里华丽的曲调,不能说莫扎特是肤浅的,在很大程度上他的人文精神是被森严的宫廷压制的,只是在他临死前的创作才有些许抗争命运的悲剧因素表露出来,如最后三部交响乐和安魂曲等。所以我们无法看到莫扎特面孔上能有像贝多芬那样起伏的张力和凝重的目光。莫扎特是单纯的,他没有承载人类命运的悲抢之力量,他只知道向人间播撒欢乐。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5 17:43:17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1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36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fficeffice" />

  比较起贝多芬英雄主义的性格,勃拉姆斯更像是一位深沉内敛的哲学家,其交响思维继承了贝多芬气势宏大,结构复杂的特点,然笔法更加工细,管弦织体更加丰富多变,更多地注入了人道主义的关切和对大自然的深情向往。既有低回委婉的木管在苍茫暮色里的吟唱,亦有刚毅果敢的猎号在浩瀚原野中高歌,裹挟着山谷里的秋风,应和着丛林倒映的湖水,在高潮迭起的展开部,铜管的金属光泽映衬出独奏钢琴大理石般的高贵音色。作为一个德国人勃拉姆斯完全没有日尔曼种族主义愚蠢的高傲自大,相反他更加宽厚而谦逊地向其他一些斯拉夫或闪米特族裔的朋友取各个不同民族的音乐养分,乃至于声称要从德沃夏克德废纸篓里“偷”取旋律。勃拉姆斯敦厚而幽默,其宽广博大的胸襟都溶解在那几部大型交响作品之中。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5 17:50:19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1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36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fficeffice" />

   然读过一些有关勃拉姆斯的传记,但最刻骨铭心的印象还应该说是从他的交响作品得来的。尤为使我倾心的是他的第一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与舒伯特“未完成”中的第二乐章颇为神似。幽怨的英国管把人带到夕阳斜照的丛林中,寂静的湖畔也浸染了感伤的暮色。勃拉姆斯教人们学会了读懂大自然的神秘信息,找到寄宿灵魂的天堂。我猜想勃拉姆斯的灵感多是从南德意志的黑森林那里萌生的,就像俄罗斯的风景画家希斯金一样,没有辽阔繁茂的大地和普照的阳光便无从铺展自己艺术生命的画卷。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连外貌都有些相似,都是丰神飘逸的美髯公。他们的艺术气质也很相近,以至于可以把勃拉姆斯比作音乐世界里的希斯金,把希斯金比作绘画领域里的勃拉姆斯。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5 17:46:16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1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36 | 只看该作者

 



舒伯特---小夜曲

                         舒伯特

fficeffice" /> 

   于作品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舒伯特被看成是贝多芬优美而委婉的副歌。“未完成”交响曲,写尽了人间的惆怅和悲凉,因为性格上的内向和低调,舒伯特的天才能够为他带来艺术上的多产和流芳千古,却不足以维持他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个时代的艺术家像他这样的窘困也不在少数,听起来真让人感慨唏嘘。

   舒伯特有一张宽厚慈爱的面孔,肥头大耳的外表叫人难以相信他的营养不良,一副大号的金属园边眼镜后面是一双平和而自信的眼睛。在为他画像的时候我得思绪总是游走与苍凉暮色中的山路和河滩,好像看到他伫立在波光粼粼的湖畔,望穿秋水,目光如注。作画的时间刚好是未完成交响曲的演奏时间,灵感由此而来。厚重的低音弦乐启迪了钢笔线条起伏跌宕的编织体,并在他零乱的卷发阴影处结束了舒伯特穿透云层的叹息。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5 17:48:19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1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19:37 | 只看该作者

 


                       瓦格纳fficeffice" />

   相信音乐有超越历史的力量,并最终归于永恒。不管人们怎样斥责瓦格纳的思想意识、人品和艺术风格,比如说他的反犹主义,政治变节(背叛了1848年革命的初衷),粗鲁傲慢,第三者插足等等等等,他的音乐最终还是征服了世界。尤其是他的合唱及大场面的管弦乐序曲,情绪亢奋的似熔岩奔涌、倒海翻江。其中也不乏对大自然的咏叹,如“森林的低语”等等。我经常独自一人徜徉在山谷密林之中,专注地聆听瓦格纳的《众神的黄昏》,不是为瓦格纳那些狂热而虚幻的神话故事,而是要在远处传来的鼓号声中沐浴参天古树顶上倾泻下来的阳光。沙文主义的瓦格纳也时有对大地的泳颂和膜拜,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对他的反感和抵触。我开始用钢笔琢磨瓦格纳的肖像,看看是否能找到“人性的光辉”。那位问了,找到了吗?我说找到了,不在这张嘴脸里,听他的歌剧吧。那里有森林的低语,有纺纱女吟唱,有英姿勃发的女武神之骑和排山倒海的巡礼者合唱。



[此帖子已被 那仁朝克图 在 2008-3-5 17:49:37 编辑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6-12-22 15: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0 06:35 , Processed in 0.07399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