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1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国学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16:26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一首诗,贾政贾宝玉这对父子一笑泯恩仇
2019
08/20
19:56
珍爱红楼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作者:清风羽


对于贾政,我之前的认识是:书呆子、麻木父亲、卫道士。


从宝玉周岁抓阄抓了些脂粉钗环,他便“大怒”,认为“将来酒色之徒耳”开始,到每每见面不是怒喝就是嘲讽,最惊天动地的一次,就是“笞挞”宝玉的“不肖种种”。仿佛,他们是前世的仇人,今生的现报。


然而,近来再读,渐渐理解了贾政的父爱。


贾政为人极其谦逊。他是皇上特赐“入部习学”,后升了员外郎的,未以科甲出身,是他的遗憾。他应该不愿意让别人认为他是托祖上的光或是沾女儿皇妃的光。所以他最敬重科举出身的读书人,比如贾雨村。所以他需要儿子像雨村似的考中进士,以寄托自己的学历之愿。当然也是儿子们安身立命的资本。




然而现实是这样的令他焦虑:宝玉偏偏最恨八股文。


他打自己的儿子,也是在打自己: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令儿子把聪慧劲使在应举上呢?


父子俩几乎没有可以沟通情感的家常话。在家宴上说个笑话给贾母听,儿子不敢笑。一个父亲,是如此孤独、无奈与失败。


面对宝玉的成长,贾老爷一直都在试图“规以正路”,却眼睁睁地看着宝玉与主流社会背道而驰。




然而作为血浓于水的父子俩,却又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在战战兢兢中犹自完满交卷,令他暗自惊奇;林黛玉拟的景点名字全部被他取中上报最后留用,对外甥女的欣赏,其实是对儿子眼光的肯定;众姐妹兄弟们拟的元宵灯谜,他最爱的镜子谜语竟然就是宝玉编的;每与猥琐的贾环一同出现,他都明显感觉到宝玉的丰神俊秀,这不就是“腹有读书气自华”的明证吗?


他曾经害怕宝玉不读“圣贤书”就会成为“酒色之徒”,却没有想到,宝玉活出了他心灵深处最想要的清雅境界:文章作得不拘一格,“空灵娟逸,说得四座春风,虽有正言厉语之人,亦不得压倒这一种风流去”。


眼见着宝玉在风雅人士群里人气越来越高涨,而且,“起初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的本心大于名利之心的时候,他与儿子之间多年的冰冻才开始消融,父子俩迎来了蜜月期。




蒙圣上恩旨,着贾政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落的人士。贾政想起前朝一位女子林四娘,貌美善武,号称“姽婳将军”,忠烈为主复仇的故事。


贾老爷命自家的三位公子写诗咏颂。贾兰、贾环能写到什么程度,政老爷是明白的,他早就看出他们“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若论杂学,则远不能及”。但宝玉能写到什么程度,他无法预计,只有期待。


在写作方面,聪敏如宝玉,胆大如宝玉,哪怕当年在大观园题对额时,父亲那样的逼斥,他处于战战兢兢之中都要表达出对平庸的蔑视。何况现在?所以他一开口就先说自己的创作意图:“这个题目,须得古体,或歌或行,长篇一首,方能肯切。”


贾政听说,也合了主意,“遂自提笔”,向宝玉“笑道:‘如此甚好,你念我写。若不好了,我捶你的肉。谁许你先大言不惭的!’”


这一个自然段的文字竟像锤子一般击打在我的心上——贾老爷难得的温暖笑容与话语,弥足珍贵而竟让人有幸福的疼痛之感。




盖刚刚贾兰与贾环的七言与五言,实实是隔靴搔痒,既未解主题人物的风情与高义,也未解出题老师(贾政)的内心诉求。


宝玉决定用“长篇歌体”式的创作风格,才是正解。因为原本已经有序,又是要呈给圣上颁布嘉奖令的,不是长篇不足以抒情,也不足以触动朝堂之心。谁说宝玉不通人情?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非所有的人情都是圆滑与狡诈。宝玉懂。贾政也懂。这一刻,父子俩的观点惊人一致。


现场有那么多清客,谁都可以誊写的,而贾政竟是“自”提笔向宝玉“笑”言!


这一笑,笑暖了宝玉的整个青春。心田上的父爱不再是荒野。


还有“你念我写”。父亲有点迫不及待了。急切地想探寻儿子脑袋里会嘣出怎样新奇动人的词句。这样的赞赏,这样的配合,不就是最正常最温暖的父爱么?


还有“若不好了,我捶你的肉。谁许你先大言不惭的!”呵呵,这多么像许多现代的妈妈,对自己的小儿女说“你这个小调皮哟!”




贾政跟儿子讨论起学问来了:他评价“丁香结子芙蓉绦”太是“大开门的散话”,需要一句“连转带煞”的句子来将诗文引到歌颂林四娘的“武事”上去,当心宝玉心有馀而力不足。他是在用心地记录、鉴赏儿子的诗句。这是对儿子作品与人品的尊重。


谁知宝玉下一句“不系明珠系宝刀”,不但轻松收住前文对林四娘“俏影红灯”之形貌的刻画,而且轻巧地转入下文对人物英武之态的描述。


一首《姽婳词》,儿子用才情再次震撼了父亲,父亲也用心看懂了儿子——在“保持人性”这一点上,父亲终于承认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坦然。


然而可惜可叹!这场只有男人在座却以歌颂女性为题的品诗会,这场标志着贾政父子间天伦之乐真正开始的聚会,偏偏发生大厦将倾前夕。美好的亲情似乎就要开始,家族这个大身体却早已病入膏肓。这个蜜月,最终还是,成了记忆里最后的一抹温暖,一次绝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16:38 | 只看该作者
王阳明:人生没有心想事成,只有水到渠成
2019
08/19
18:00
中华善德网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文 | 洞见


在东南亚,有一种捕猴子的陷阱。


猎人把椰子挖空,放上猴子爱吃的食物,在上面开一个小洞,绑在树上。


猴子闻香而来,爬上树,从洞口伸进去抓食物。结果抓食物的手攥成一团比洞口大,便拿不出来了。


当猎人赶到,猴子不愿舍弃诱惑,只能被捕获。


没有任何人抓住猴子不放,它只是被自己的执念所俘虏。


做人也一样,心中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执着使我们受束缚。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修行,是福,还是祸,只源于四个字:放下执念。


01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师城楼下的会试放榜墙被围的水泄不通。


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昂首阔步从人群走出,谈论着去哪里摆庆功酒。


然而,落榜的大多数,却正倚着墙角掩面痛哭,捶胸顿足。


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却面无表情,旁人以为他悲伤过度。


他却笑道:“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这个人名字叫,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


在他看来,人生本就是修行,科举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这步落空了,他还有下一步要继续。


《小窗幽记》中有一幅对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难免遇到波澜,重要的是,平心静气,做好自己。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终于高中进士的六品小官王阳明,却因仗义执言得罪刘瑾,被贬龙场。


看守龙场3年的老站长,见到王阳明,大喜过望,直呼:我终于可以回家啦。这里地处边陲,既无房,也无粮,只能居住山洞,采蕨充饥,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差不多。


让仆人没想到的是,王阳明没有破罐子破摔。


没有吃的他就开荒播种,还教授当地人种植技术,自给自足。


没有房屋,他就砍树搭棚,把居住的山洞取名“玩易窝”,搭建的窝棚取名“何陋轩”。


王阳明身体一直不好,而此地生活艰苦,瘴气遍布,他干脆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算是解了后顾之忧。


龙场的历练犹如一场修行让他放下了荣辱得失,甚至放下对生死的眷恋,依着一颗平常心更加专注的研习心学。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盘腿而坐,冥想悟学,还教当地蛮夷学习汉文,教化他们。


这样的日子,王阳明一过数年,不知年月。


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叫一声,惊醒后浑身是汗,顿觉心中畅快,如浩瀚宇宙,无一丝尘埃。


从那晚“龙场悟道”,他明白了心即理,明白了吾性自足。


他明白了,即使圣人也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圣人要做的就是不让环境阻碍修行。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佛家说:人都有执念。


人生的修行,正是学习放下执念。


前半生,苦苦追寻庄子、朱熹,却每每思之不通。


恰恰是他放下圣人的执念,专心悟学之后,才有了“龙场悟道”,心学横空。


不是你不行,只因还欠人生一场修行。




02


明末有一著名收藏家吴宏裕,临死之前,他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


这幅画正是《富春山居图》,作画的人叫黄公望。


作为那个时代的大loser,考了几十年的科举才做了小书吏,没当几天受冤下了大狱,出狱时已过半百,一贫如洗。


一生潦倒坎坷的黄公望,似乎走到了人生尽头。


就在50岁那年,他想去拜当时的大画家王蒙为师。


王蒙一看此人年过半百,直摆手:太晚了,你回去吧。


黄公望可不觉得晚,他不顾王蒙的白眼,每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盯着远山,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几个月后,竟然技艺大增,王蒙不解就问他:“你每天都坐在石头上,干什么呢?”


黄公望回答:“我在看山看水,观察莺飞草长,渔人晚归”。


黄公望就像对画画入了迷,之后的29年里,他走遍山川大江。


79岁那年的秋天,他与师弟无用来到浙江富阳。


只见这里白日江面如练,夜时星垂平野。


黄公望决定不走了,这一停就是四年。


四年里,他每天头戴斗笠,脚踏芒鞋,沿江徒步数十里,风雨不断。


周围的人看到他头发花白都说:快死的年纪了,每天还匆匆忙忙的,何必呢?


对于黄公望来说,死从来不是他考虑的事情,他也决定不了。他唯一能决定的就是画画,他有画不完的画。


直到80岁那年,黄公望才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


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人用四年和一条河对话,也从没有人像他这样读懂眼前的这条富春江。


四年后,《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当他的师弟无用看到这幅画作时,热泪纵横,久久不能言语。


黄公望,举手将画作赠予无用,重重的将笔扔入江中,长吁一声:我完成了。


青源惟信禅师悟道时说人生的3种境界:


每个人生的起点,都是见山观水,但是经历世事人情,便看不到原本的山水,更是很少有人能看穿山水,回归自我。


黄公望做到了,人生暮年,他没有执着于还能活多久,也没有抱怨前半生的潦倒坎坷,而是决定放下过往,重新出发。


历经30年看遍江河山水,不为惊艳众人,只求自我达成。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纵使人生多荆棘,也要做好每一天的自己,走好每一步路。




03


作家穆帆说:“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人生的路,是一条修行的路。


修的是放下执念,修的是自我达成,修的是做好自己。


《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不管听闻了多少人生,若不修行,如若不闻,画饼充饥,终觉不到。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叫旅途,长的才是人生。


— EN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1:39 | 只看该作者
圣人仲尼创立儒学,孔子影响华夏二千多年,构成中国封建文化主体
2019
08/22
11:37
龙观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圣人仲尼创立儒学,孔子影响华夏二千多年,构成中国封建文化主体


上一篇图文我们说到了被诸葛亮效仿的春秋时代能臣管仲,本期图文我们将一起说说在我国历史上占有很高位置的一位圣人--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父逃难到鲁国。父叔梁纥(音合he),曾做鲁陬(音邹zou)邑(山东泗水县东南)宰。宋是商朝的后代,鲁是周公的旧封,春秋时列国都到宋、鲁“观礼”,因为它们是保存商周文化最多的旧国。




01 孔子儒家学派。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和宋、鲁两国主要是鲁国有密切的关系。孔子生于前五五二年(鲁襄公二十一年),卒于前四七九年(鲁哀公十六年),年七十三岁。这正当东周后半期,公室卑弱,大夫兼并,宗族制度在瓦解,家庭制度在兴起,社会发生大变动的时候。


当时处在社会中间的士阶层,上有贵族大夫,下有庶民工商,能上达但不能顺利上达,怕下降但可能失职下降。士在军事上任作战骨干,政治上任中下级官吏,文化上学得古今知识,经济上拥有私有田宅产业,社会地位重要而不高,想取得官职,必须依附把持国政的世卿贵族。


02 儒学论述士阶层。


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篇》),耻恶衣恶食,认定耕种要挨饿,学道可得禄(《论语·卫灵公篇》“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看不起老农老圃的劳苦生产,惟一希望是做官食禄。但士在未出仕时,生活接近庶民或过着庶民的生活,还能看到民间的疾苦,懂得“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百姓足,君(国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篇》)、“财聚则民散,财散则聚”、“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礼记·大学篇》)一类治国安民的道理。


士是统治阶级的最下一层,当他求仕干禄向上看时,表现出迎合上层贵族利益的保守思想,当他穷困不得志向下看时,表现出同情庶民的进步思想。士看上时多,看下时少,因此士阶层思想保守性多于进步性,妥协性多于反抗性。孔子学说就是士阶层思想的结晶。


03 关于中庸哲学思想。


士阶层思想偏上而地位近下,对上妥协,对下也要有些妥协,这样,中庸就成为最适合的哲学思想。孔子学说全部贯注着“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他赞叹中庸是至高极难的一种美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少有)久矣!”(《论语·雍也篇》)中庸应用在人伦上,是父慈,子孝;兄良,弟;夫义,如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中庸应用在政治上,是“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礼记·缁(音资zi)衣篇》)。


中庸应用在行为上,是“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篇》)。中庸应用在教育上,是“求(冉求)也退(性好谦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性好胜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一切都得合于中庸之道,而中道所在,要依据情况随时移动。移动求中道称为权(秤锤),权总是偏在尊者贵者亲者一方面。孟子阐发权的作用,《尽心篇》里说“杨朱主张为我,如果拔他身上一根毛对天下人有利,他是不干的;墨翟主张兼爱如果把自己身体磨成粉末对天下人有利,他是愿意干的。子莫(鲁人)主张执中。执中近于中庸之道了,但中一定要有权,按照事情轻重来得到中,如果执中而不变,那是偏、不是中。执着一偏便失去中庸之道”。




04 中庸与礼学


《礼记·仲尼燕居篇》载子贡问孔子“中到底是什么?”孔子说“礼呵礼礼是所以制中的”。尊者贵者规定了礼,合乎礼就是合乎中。尊者贵者不能对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都规定出一个礼,而处理事情又必须有一个中,孔子和儒家大师处理或议论这些事情的所谓中,弟子记录下来都成了礼或理(说明礼的意义就是理)。孔子活着的时候,齐国晏婴说他礼节繁盛,几辈子也学不完他的礼。孔子死后,儒家大师各说他们认为得中的礼或理。儒家代贵者尊者制礼并讲理,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孟子以前,儒学实际就是礼学,遭受墨家猛烈攻击的也就是这个礼学。


中庸思想是士阶层妥协性的表现。理论上中道虽然偏在贵者尊者方面,对卑者贱者的利益却还要兼顾,但事实上贵者尊者并不实行自己应负的责任,而卑者贱者总负着片面的过度的义务。这样,中庸之道讲不通了。凡讲不通的事情,都归到天命。高远莫测的叫做天,无可奈何的叫做命。得罪了天,祈祷是无用的。君子畏天命,不畏天命的是小人。孔子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就是说懂得天命一切都能讲通了。孔子不很谈天道与天命,战国时,唯心的仁义学派大师子思孟子才开始发挥天命和五行学说,唯物的礼乐学派大师荀子把天看作只是自然存在的无知之物,根本否认有天命。


05 关于人鬼神的关系


孔子也用中庸思想来看人与鬼神的关系。他不谈神怪,也不明确否认神怪。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篇》)。这种对鬼神的不可知论,实质上掩藏着唯物论的因素。墨家有鬼,道家无鬼,儒家居中,可以引申出无鬼论,也可以引申出有鬼论。在和有鬼论作斗争的时候,儒家常常是无鬼论者。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各式各样的宗教侵入中国,尽管它们在某一时期得到盛行,但总不能生根长存。从南北朝到隋唐,高度盛行的佛教,也并无例外。抵抗宗教毒的力量,主要来自儒家学说,固然它本身也含有封建礼教的毒汁,两毒比较,宗教毒当然更重。因为儒学毒根一般生在统治阶级的土壤上,而统治阶级是可以消灭的。宗教的毒根,一般生在被压迫阶级里,要拔生长在广大劳苦群众里的毒根,费力很大,收效缓慢。汉族受宗教毒较轻,不能不归功于儒家学说的鬼神不可知论。




06 关于士阶层的反抗性


士阶层在当时是新兴地主阶级也是新兴家族制度的有力代表,它对宗族制度有一定的反抗性,不过这只是一些微弱的反抗性。孔子曾为鲁国大司寇,要加强鲁君的权力,拆毁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的都城。孟孙氏拒绝毁城,孔子攻打不下,也就妥协了。佛算(音必希bi xi)据中牟反抗晋大夫赵简子,请孔子去帮助,孔子要去,被弟子子路劝阻。


孔子修《春秋》,寄托他的政治思想。按《春秋》书法,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表示国人皆日可杀的意思,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孔子所反映的士阶层的反抗性就是这么点。


07 儒学关于礼乐


孔子创儒家学说,主要内容是礼乐与仁义(《论语》)说义比说仁少,说礼实际即说义)两大部分。“道(导之(民)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篇》)是孔子最高


的政治思想,德指仁义,礼指一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是礼的根本,依据这些固定不可变的根本,制出无数礼文,用以区别人与人相互间复杂的关系,确定每一个人应受的约束,使各守本分,不得逾越。


单要求人守礼,孔子认为不合中庸之道,必须用乐来配礼。乐是从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相互间的妥协中和,使各安本分。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乐用以求同,缓和上下的矛盾。礼使人尊敬,乐要人亲爱。礼严肃形于外,乐和顺存于内。礼有乐作配,礼的作用更增强了。




8 儒学关于仁义


单有礼乐,没有道德作根本,还不够适合政治上的需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就是说,没有仁作思想基础,礼乐是空虚的。“仁者人也”(《礼记中庸篇》),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爱或同情心。爱或同情心不可流为兼爱,必须有等次。


等次称为义。“义者宜也”(同上),义的意义是适宜、合礼,也就是中庸之道的权。爱父母叫做孝,爱兄长叫做悌,爱君上叫做忠,按照尊卑、贵贱、亲疏、长幼、男女等差别,表现出各种轻重不等的爱或同情,与礼相适应。


所以说“仁近于乐,义近于礼”(《礼记·乐记篇》),在外的是礼乐,在内的是仁义。讲来讲去实际只是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服从统治阶级的礼。孔门第一大弟子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答称“克己复(合)礼为仁具体做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一句话,不合礼就不合做人的道理。


09 仁的本质是什么?


据说,孔子很少讲仁,但《论语》记载讲仁的话,却在一百条以上,其中很多是孔子讲的。不过孔子虽然讲了很多条的仁,一般是讲士的修身法。孔子讲仁的真正要义在孝,他的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少)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人)之本欤!”(《论语·学而篇》)


子弟敬爱父兄,本出于心理的自然,在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里,孝悌应是一种基本道德,也是为庶民所乐于接受的一种道德,但在儒家看来,提倡孝悌,在于防止犯上作乱,不问那个“犯”和“乱”是否合理。新中国开国领袖在《实践论》里说“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确是不可移易的真理。




10 对孔子儒学的概括


孔子学说妥协性多于反抗性,也就很自然的保守性多于进步性。孔子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篇》)。《论语·先进篇》载他的弟子冉求做季氏宰,替季氏聚敛,孔子很愤怒,说“这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敲着鼓攻击他罢!”这是孔子出于真情的爱民精神。


他主张举贤才,慎刑罚,薄赋敛,重教化,斥责那些为政者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预先告人准备)视成(立等成功)谓之暴,慢令(自己无信)致期(要民从令)谓之贼”(《论语·尧曰篇》),这都是孔子学说的进步面。不过孔子把民看作愚昧无知的人,可以使由(服从)之,不可使知之,这又说明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保守的。


孔子主张大一统,要求天子治天下,诸侯治本国。他祟拜辅相成王制礼作乐的周公旦。他想复兴周道,保持并加强周天子和各国诸侯的权力,举贤士大儒作辅相。他的理想政治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齐晋等霸主)。一“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篇》)。


孔子生在东周,还只好寄统一的希望子名义上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不可能成为事实,但中央集权的统思想,开始萌芽,实含有进步的意义。因为孔子要用礼乐仁义来求得统一,对战争取反对态度(《孟子·尽心篇》所谓“春秋无义战”),不了解兼并战争客观上正是破坏诸侯割据的旧秩序,走向大一统的必经路程。“仍旧贯(守礼制),何必改作”(《论语·先进篇》),就是孔子保守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




11 本文总结与启示


孔子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礼记中庸篇》)的复古主义者,但又是善于用权、“无可无不可的“圣之时者”(《孟子·万章篇》),孔子学说含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学派总能适合整个封建时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需求,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孔子和儒家学说无可置辩的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2:02 | 只看该作者
“老而不死是为贼”,怎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2019
08/24
07:06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一杯茶,一部手机,一份好心情。经典散文精选美文,我们一起品读。


本文来源于:读散文赏美文dusanwen.cn


“老而不死是为贼”


乍一听让人感到十分的冒犯,


人老了长寿点怎么就是个盗贼、害虫了?


这句话到底出自于何处?


为什么会有这样充满敌对性的说法?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是我们的至圣孔子所说的,出自于《论语·宪问》。


原文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什么意思?就是说有原壤这么个“人才”,某次在会客厅等待孔子的时候,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还岔开双腿坐着。


要知道先秦是特别讲究礼法的时期,为了表示敬重与礼节都是跪坐在地上,叉腿坐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举止。


孔子本身就主张“不学礼,无以立”,那么看重礼节的人看到原壤的熊样,内心的无名火蹭蹭往上冒,立马开启怒怼模式。


毫不留情地说道:“你小时候就不懂孝顺尊重长辈爱护兄弟,长大了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现在老了还不死,简直是祸害!然后就拿起手杖抽他的腿。”




刚说了孔子本人少而好礼,能让他大动肝火而且丝毫不给情面的破口大骂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


其实孔子对原壤这么一副烂泥扶不上壁的咬牙切齿的模样是有原因的,那孔子跟原壤是什么关系?


孔子跟原壤的关系在《礼记·檀弓下》中有记载:“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


这段记录说的是原壤这号人是孔子的老相识,结果原壤的母亲去世时,他居然敲着他母亲的棺木唱歌!这简直是丧心病狂加辣眼睛,完全上演真实版亲妈坟头蹦迪,厉害了我的哥!




孔子当时无视了他,但是作为一个推崇礼节尤其是孝道的人,内心说不嫌弃恶心他的这个老友肯定不可能。所以后来真性情的孔子又碰上了他坐没坐相的损样就直接骂上了。


所以各位看官看到这应该知道孔子又被断章取义了吧,就像是“以德报怨”的梗,今人给孔子老人家甩的黑锅还真不少。


第一,孔子说“老而不死”是针对到具体的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毛病多多的原壤,而不是泛指某个群体,更不是指老人。




第二,“老而不死是为贼”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 ”,也就是从小不讲仁义道德,长大还没作为,老了也没有长者风范的人,因此现在用这句话来形容任意一个老人,是非常不恰当且不礼貌的。


当然,地铁或公交车上出现网友口中的“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的现象,近年来确实也是屡屡可见。


网上曝光的这类老人家往往倚老卖老地进行道德绑架,要么就是带着晚辈进行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举止。




对于某些确实是为老不尊的老人家,诗词君想说的是网友在口诛笔伐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自勉。


等到年老色衰的时候不会被后辈无礼地来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毕竟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有可能也不知道这句话是有具体语境和前提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5:53 | 只看该作者
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老祖宗的经典名言,有何讲究
2019
08/24
12:04
诗词歌赋汇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小田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曾产生了很多的文化精髓,其中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同时也形成了由孔子和庄子开创的儒家、道家的学派思想,华夏子孙也因为受到儒、道传统思想的熏陶,与人相处时特别注重于礼节。久而久之,中国人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等优良的传统思想也深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佩!而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有太多的文化需要我们代代去传承和发扬。


受传统思想的熏陶,古人对于礼节是非常重视的。《礼记》中曾有名言“来而不往非礼也”,就是说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善意,应当做出友好的回应,否则是不合乎礼节的;还有孔子也曾在《论语》的开篇中写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说对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表现出非常热情的态度,朋友就会觉得我们非常重视他,这才也显得我们很有礼节。




对于礼节来说,大到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节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就像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句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所说,从字面上来,这句俗语非常好理解,意思就是说“父与子不能同桌吃饭、喝酒,叔与侄之间不能同桌喝酒”。这其中是有礼数讲究的。


那么古人的这句经典名言,到底有何讲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含义吧!


受当时传统思想的影响,古人是很讲究辈分之分的。我们都听说过“父母之恩大于天”这一句名言,一是强调“长辈为尊”,二是鞭策我们要“尊老、敬老”。就拿这句“父子不同桌”来讲,其实古人的意思也是非常明了的,父与子是有辈分之分的,在古人的思想里,晚辈是不能与长辈同席而坐的,更别说一起吃喝了。


再有一点,如果父子之中有一人喝醉酒了,说了一些没有分寸的话,做出一些不该有的举动来,这就显得有些尴尬了。前些天在网上就流传了一段非常火的短视频,视频中姑爷和丈人喝酒喝多了,最后两人是又碰杯,又搂抱,最后还差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引来网友们的一片热评!


这爷俩要是等醒酒了,看到自己出名了,这得有多尴尬?所以说,古人的这句经典名言小田觉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叔侄不对饮”其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叔与侄虽然关系很近,但也是有辈分之分的。作为晚辈的侄子就不要和长辈们一起吃饭喝酒了。这样不仅乱了辈分,让别人笑话,还可能闹出不雅的“笑话”来。


对于礼节上讲究,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尤其是在农村那就更多了。前些天小田回农村老家聚会时我就发现了一个至今还存在的现象:婶子们做饭炒菜,菜熟后男人们开始围在桌前吃饭喝酒。而婶子们却都在桌边忙乎着,我们小辈人一直叫她们过来一起吃饭,她们都不肯过来吃。其实这也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礼数,大致可以概括为“男人吃饭,女人不能围桌”,还有就是“公婆吃饭,儿媳不能围桌”,目前农村还有这些讲究呢。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很多过去的礼节、礼数也就渐渐消失了。不过对于有道理的俗语我们依然可以遵循。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俗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下当时古人生活的历史环境。


现如今的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取其精华”,万万不可死守古人遗留下来的这些俗语教诲,毕竟时代在往前发展!不过对于这两句俗语来说,小田觉得古人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最后小田还是嘱咐大家一下:尊老、敬老是必须的,千万别酒后乱了分寸,跟丈人、父亲来个“桃园二结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8-25 12:28 | 只看该作者
《易经》: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福禄随之,众神卫之
2019
08/25
09:00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福禄随之,众神卫之,众邪远之,众人成之。


善念是一粒种,善行是一朵花,善报是一枚果。


每个人降生的时候,都怀揣着善的种子。有人选择丢弃它,逐渐走向邪恶;有人选择培育它,自然开花结果。


善心如花开,福报如泉涌。




01


《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是因为天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造福众生、惠及自身,自然受到天道的青睐。


既然天道对我们一视同仁,那么做不做得成一个大写的人,就全靠我们自身。你的所作所为决定着你的命运,你内心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你人生格局的宽窄。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一个善字。心存善念,其实并不难。


不为钱财算计人,不为利益伤害人,不玩手段陷害人,不耍心机折磨人。能单纯的时候就别算计,能善良的时候就别恶毒,能真诚的时候就别虚伪。


对父母,孝敬点;对朋友,真诚点;对伴侣,珍惜点;对同事,热情点。善待周围的人,关心身边的人,永远都有后路可退,永远都有知己相陪。


施人以爱,赐人以福,精神上感受到愉悦,福禄也会降临在身边。一个善念,一句善言,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还有可能结一段善缘。


怀揣善良,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才能享受幸福人生。




02


曾子曰:“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你心存善念,就算福气一时还没赶到,灾祸却已经离你远去了。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吉祥如意,有的人会求神拜佛,想要得到上天的帮助。


其实福报不在别人,也不在别处,而在自己的修行。


《警世通言》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古时候无锡城东门外住着吕玉夫妇。二人有一独子,乳名喜儿。喜儿长到三四岁上,看灯会时被人贩子拐走。


夫妻俩在城中四处寻遍,也未能找回儿子,只得向大户家借钱,到外地寻子。这一路山高水远、盘缠有限,吕玉只得沿途做些小生意贴补路费,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未成想某日如厕时捡到个青布包袱,里面装有沉甸甸的二百两白银。


吕玉虽贫困,却懂不意之财不可取,便在茅厕外苦等一天,最终物归原主。


失主感激不尽,热情邀请吕玉去他家中做客,好酒好饭款待,还想赠金为报。


吕玉自然不肯接受,失主见他人品可贵,便问他可有儿子,想与他攀一门儿女亲家。




提起伤心事,吕玉感慨万分,便将孩子走失、外出寻子的经过如实告诉对方。失主深表同情,表示愿将自家小厮送给吕玉,充作养子侍奉左右。


老天有眼,失主送给吕玉的这名小厮,正是被人贩子拐卖的喜儿。


故事至此皆大欢喜,喜儿当场与失主女儿订立婚约,其后二人成家,儿女也多有成才者。


可见心善行善,不仅惠及自身,更有利于家庭兴旺,乃至造福后世子孙。


这正是:


善良之人有福报,真诚之人鸿运随;


心存善念天必佑,心怀真诚福必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08:57 | 只看该作者
经常听说“上善若水”,原来是这个意思
2019
08/26
06:38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老子的思想以道为主,崇尚自然。《道德经》中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自然为师。老子敏于观察,富于想象,他的人生智慧,很多也是来自他对自然的体悟,譬如水的特性,老子就有非常深切的体悟,多处以水为喻,引证人生的大道理。


“上善若水”,上德之人,像水一样。上德之人是人生的理想,上德之人的修养如何。老子以上德之人和水相比,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水的三个特性。


1、水的三个特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水有哪些特性?老子认为,水的特性有三:


一是水能滋养万物,为万物生命存在的重要依据。水、空气、阳光,三者缺一不可,天地万物如果没有水的滋养,生命就很难生存持续,但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种不居功,不争功的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一。


其次,水性柔弱,决之东方则东流,决之西方则西流,盂岡则圆,盂方则方,这种不与万物相争的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二。


再者,众人恶居卑湿垢浊之地,水则不嫌弃,愿意处卑、处下,处众人之所恶,这种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三。


水有“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等三个特性,和道的特性很接近,所以老子说:“几于道。”因为道无、水有,所以水不等于道,但是老子常常道、水并论。




2、不争,乃天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就是以水喻道。道之在天下,无所不在,水之在天下,也是如此。整个世界有三分之二的面积是水,水与万物生命的关系,非常重要。正如道的化生万物,无穷无尽,只是道是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触的抽象存在,水是具体的可见、可听、可触的实物。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的流行,可左可右,无远弗届,无所不至。“泛”,原是形容水流泛滥,河川浸溢,老子借以形容大道的流行盛大。又“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形容大道的作用,而水的特性也是如此。


老子主张不争、守柔、处下,是从水的特性得到的体悟。老子告诫世人不要过分追求,好争的人,结果什么都争不到,即使争到了,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带来痛苦与不安,以及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伤害。


相反的,不争的人,没有人会和他争,由于不争,所以内心平和、快乐,获得真正的幸福。




3、上善若水,最高明的处世之道


《道德经》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太脆,其死也祜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七十八章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太刚强、太猛烈的东西,容易被摧毁、被消灭,用刚强和猛烈的手段,也不容易成功。反之,用柔顺、温和的手段,受到反对的压力最少,最容易成功。


至于处下的好处,如江河处下,而万流归之,人君处下,而万民归之。古代国君髙高在上,而自称孤、寡、不谷,这就是以退为进,以下为上的作法。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得道的人,像水一样,“与兮若冬涉川”,形容其立身行事,非常谨慎小心,不敢妄进,就像在冬天涉水,怕不小心就陷入水中。“涣兮若冰之将释”形容其修道进德,除情去欲,好像冰水融解。“浑兮其若浊”,形容其生活表现,浑骝愚昧,不露锋芒,好像浑浊的大水。




《道德经》第二十章:“澹兮其若海。”形容得道的人,恬淡宁静,好像大海一样,寂寥广阔。有第二十三章:“骤雨不终日。”强调不是正常的暴雨下不了整天。来得急,去得快。一切的人情事理,总是以自然为贵,不要强求,不要妄自作为。


上善之人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之人处身退让谦下,宅心寂寞深沉,就像水的“处众人之所恶”;博施而不望回报,说话真诚不妄,为政能获得很好的成绩,做事有很有的效率,就像水的“利万物”;行动能掌握很好的时机,该有作为才有作为,不该有作为,就不要有作为,不要一意孤行,勉强表现,就像水的“不争”。


总之,自然界的一山一水,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人在天地间,永远是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2:06 | 只看该作者
黄俊杰:经典研读的目的
2019
08/25
17:29
腾讯儒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作者:黄俊杰


首发:腾讯儒学


《一种说法》黄俊杰:经典研读的目的
自动播放
【摘要】儒佛都主张,经典阅读必须着重在"心解",而且要以"体知"作为基础。"体知"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要"体现"才是他的目的。




我们知道"朱子读书法",可以说是千余年来,中国人读书方法最系统性的,论述朱子读书法有两个关键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亲切"。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阅读经典而达到亲切的境界呢?朱子提示我们四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虚心",完全放空自己,就完全排除自己的主观,自己的先入为主的各种偏见,完全虚心的聆听圣人的教诲。


第二个就要"循序渐进",要一步一步的来,不能一步登天。第三个"不能求快"!你读了以后,读了这些经典以后,你要"涵泳浃洽"。


"涵泳浃洽"这四个字,一再的出现在朱子与学生讨论读书方法的言论里面。用我们的现代语言来讲,可以说如果我们把经典的义理,想象成一个池塘,一个游泳池,我们可以进去里面游泳。"浃洽"就是我们现代讲的"浸润",浸润我们的身心,完全浸润在经典的精神世界里面。然后你经过虚心,循序渐进,浃洽以后,你了解书中的义理了,你最后要反求诸己,要用书中的义理,跟你自己的身心相印证,以上是朱子读书法第一个关键词。




《朱子全书 答潘恭叔》


敬之一字,万善根本;涵养省察,格物致知,种种功夫皆从此出,方有据依。


第二个关键词,我要说的就是"敬"这个字。他说"敬之一字,万善根本;涵养省察,格物致知;种种功夫皆从此出,方有据依。"是的,这个"敬"就是我们现在人讲的serious的意思,就是非常的恭敬,和读一般的书不一样。读一般的书,我们把它当作一种游戏,一种game,这是朱子所不能接受的。


《增壹阿含经 卷一》


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昙经为三藏。


朱子读书法两大关键词,第一是"亲切",第二是"敬";我们都知道佛教经典无量无边,所谓"三藏十二部",在增壹阿含经里面,"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昙经为三藏"的讲法。"经"就是指佛陀直接的教诲,什么叫做"律"呢?就是指佛陀对出家、在家四众弟子,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记载这种行为规范的书,叫做"律"。什么叫做"论"呢?"论"就是历代的祖师所造用来解释这个经的内容的这些书,就叫做"论"。




《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能,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佛教主张要"广泛学习经典"。八大人觉经,非常精简很容易阅读,有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告诫佛弟子、菩萨,要常常念、常常思考,要广学多闻,才能增长智能。佛教强调要"深入经藏",你才能"智慧如海",他们把经典放在最高的、最重视的这个层级。


《大般若经 卷四二六》颂读经典才能于诸深法,能尽源底。


大般若经里面"颂读经典,才能"于诸深法,能尽源底"。在大般涅盘经里面,佛要告诉他的第一代弟子阿难说,"欲供养我报于恩者,不必以此香花伎乐"就不必用很美妙的音乐,用很香的花来供养我,而是你要读诵经典,并且要思惟这个经典中的诸法深妙之义,这都可以看出佛教对经典的重视。


讲到佛教对经典的态度,最具有革命性,最震撼的是,中国化以后的佛教宗派,那就是禅宗。禅宗主张,生命智能有时候可以超越于语言文字之上。




《六祖坛经 行由品第一》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南宗就是六祖,就是惠能,他原来是南海新兴人,就是广东的人,样子很不起眼,而且他又不认识字,那么所以到了五祖那里以后,就被指派去舂米。这个五祖有一天经过,就跟他讲了一下话,然后这个把他的这个杖敲了三下,他就知道了,原来是深夜三点钟,三更的时候,要去扣五祖的门。然后五祖用那个蚊帐遮住那个窗子,然后跟他讲法。据六祖坛经记载,五祖告诉惠能法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是的,就是一切的学习,要"回归自心"。


《六祖坛经 行由品第一》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第一个教义就是"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因为他主张"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明镜"其实都是"心"的一种展现,生命智能有时候是超越文字之上。


这一个禅宗非常革命性的这一个命题,在这个六祖刚到韶关南华寺的时候,当地就有一个比丘尼,他的名字叫做无尽藏。那我们都知道,六祖是不认识字的,于是这个比丘尼,就拿着经典来问六祖那里面的字,哪一个字怎么样…结果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就是那个字我是不认识的,但是这个经里面的意思,你可以问我。




《六祖坛经 机缘品第七》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这个比丘尼说,那就怪了,"字尚不识,焉能会义?"你连字都不认识,你怎么能够知道那个意思呢?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八个字实在是惊天动地,实在是这个中国化以后的这一个佛教,最具有革命性的一个主张。


儒佛都主张,经典阅读必须着重在"心解",而且要以"体知"作为他的基础。体知其实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要"体现"才是他的目的。也就是你实际的实践,这才是读经的目的。儒佛经典阅读必然是落实在作为"道德目标的体现"这件事情之上。儒佛都共同强调,我们的身心要受到经典的感召,这个感召非常像二十世纪初年,伟大社会学大师韦伯所讲的那样,那是一种召唤,一种calling,一种来自人类精神原乡的召唤,这是儒佛所认知的经典研读的最高目标。




主讲人简介:


黄俊杰,现任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学术咨询委员、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台大讲座教授兼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东亚思想史,近年着有《东亚儒家仁学史论》、《大学之理念》、《东亚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等书,多种著作被译为英、日、韩、越、德、法、西、斯洛维尼雅文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12:0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想要招来福气,少灾祸,需要记住这3句古人天规禅宗智慧
2019
08/27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国学智慧,美好生活”,这里是【国学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国学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凡事只顾眼前的开心,那么永远不会拥有长久的幸福。


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总是不能随我们的心愿,甚至会朝着我们不喜欢的方向发展。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应对的智慧。


有智者,见云知雨,会提早做准备;无智者,见云则喜,只顾看那云的千般姿态,却不知雨之将至,最后只会被淋得浑身尽湿。【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一个人,想要招来福气,少灾祸,一定要记住以下三句话。




居安思危,方可保身


智者不立于危墙之下,眼前的繁华只能满足于短暂的苟且,那些能够掌控命运的人,无不是凭借着内心的敏锐,才能在现实的诱惑下全身而退。


佛陀经过竹林精舍时,遇见一个人赶着群牛回城。这群牛个个肥壮,一路上嬉戏追逐。佛陀见此情景,就做了一偈: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养命去;千百非一,族性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寿之消尽,如荧穿水。


回去后,阿难请示佛陀:“尊敬的佛陀,您在路上说的偈语,弟子未能明白其中深意,还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说:“回来的路上,牧牛人赶牛回城,这牛主人是个屠户,为了让牛健壮肥美,天天将牛赶到肥沃的地方吃草,之后会挑选最肥的那只宰杀。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群牛被宰杀的超过半数,这群糊涂的生灵却浑然不知,还日日为此开心。我感伤它们的无知,所以才会做此偈语。”


接着,佛陀对弟子们说:“不仅仅牛是这样,世人也是如此,不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总是为了一些无用的贪欲之乐伤害他人。当无常来临,无力超脱,只能生生世世掉入轮回的深渊。”


世人迷惑,不知花团锦簇的背后是万丈深渊,波光粼粼的深处是暗流涌动,真正的危险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身处危险而不自知。


一个人,只有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在危急时刻全身而退。世间万物,必有因果,当你沉湎于眼前的安逸,那么危险已经在暗中潜藏。




富贵知贫,少壮念老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人在富贵得势的时候,要知道贫穷人家的艰辛痛苦;人在年轻力壮的时候,要体念老年人的衰弱凄凉。富贵无久,生死无常,谁能知道自己明天的命运?


陶朱公范蠡,就是这样一位“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智者。


他在功成名就时能够做到全身而退,拥有万贯家财却愿意三次散尽,愿意放弃眼前的利益,换得将来的平安,这样的眼光和智慧着实令人敬佩。


范蠡辅佐勾践二十年,终于帮助他成就复国大业,称霸天下,可是范蠡深深明白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共安乐。毅然决定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与西施西湖泛舟。【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相比于范蠡,他的好朋友文仲下场就比较悲惨了。文仲自觉功高,不肯听从范蠡的劝告,继续留下为勾践效劳,最后勾践不容他,落得个自刎而死的下场。


两人的命运如此不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是否能够得宠念辱。范蠡在顺境的时候,能够预知将来的不利处境,所以早做打算,全身而退;而文仲安于顺境,不懂得宠念辱的道理,最终下场悲惨。


人生之中,最难能可贵的不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而是能够富贵知贫、少壮念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身处顺境的时候,我们要警惕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事情发展的先机,避免可能发生的不好事情。




拥抱变化,无畏向前


《易传·系辞》中讲:“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才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时刻在改变,不要畏惧改变。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记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刘羽冲的人,偶然间得到一本古兵书,熟读之后,觉得他能够带兵打仗了。于是他按照书上的方法训练军队,但是真正上阵之后,被别人一击溃败。


后来,他又读到了一本古代水利书,多年学习后,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将荒地变成肥沃土壤。州官听了他的建议,决定让他用一个村庄来测试。


他带人按照古书上的方法,修好了水渠,结果水渠一修好,就发了大洪水,把村庄的村民们都淹死了。


自那以后,刘羽冲认为古书是在骗他,郁郁寡欢,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这个故事中的刘羽冲就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不知道古书里的描述可能己经不适用于现代了。一成不变,拘泥于那种方法,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现代社会更是发展速度极快,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不会和你打一声招呼。


一纸文凭找工作、一个单位呆一辈子、开个门面就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不改变自己,只会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淘汰。


所以,这个时代注定不会有真正的稳定,因为稳定不是来自外界的施舍,不是来自体制内的庇护,而是源于自身的努力,唯有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稳定。


很多人认为自己现状安稳,逐渐在安逸的环境中失去了动力,但是哪有一成不变的环境。当山穷水尽时,只有提前预知、未雨绸缪的人才会华丽转身。


一帆风顺的稳定,最后只会无路可退,懂得变化提升自己的人才会是最后的赢家。


长路漫漫,唯有未雨绸缪才能走的更远,而我们提前所做的努力,终将成为他人眼中的遥不可及。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10:48 | 只看该作者
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2019
08/28
06:35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道,渊深似海,高耸如山。


01


第一次会面。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


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两人离别时,老子指着黄河说道:“你为何不能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不解,问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样的?”


老子回答说:


“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逐利,处于天下众生所厌恶的地方,反而更接近于道,这是谦虚的德行。


江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成为百谷之王。


天地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事物,水滴石穿。


可见,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不见具体形状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


由此可知,无言的教化和无为的益处更甚于有为。”


孔子恍然大悟,说:


“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幵。天下之人都高高在上,只有水处在下方。


天下之人都喜欢安逸,只有水处于艰险;天下之人都喜欢洁净,只有水处在污秽之中。


水趋向的处境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老子接着说:


“当你不与天下人相争时,天下将没有人能与你相争,这就是效仿水德行事。


水最接近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水避高趋下,从不回流,善于利用地势的起伏。


你看那深潭中的一汪碧水,表面淸澈而平静,却是那样的深不可测。


水也会有流失,但却从不会枯竭。


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这就是水至善至仁的品格。


它遇到圆形障碍就绕其而行,遇到方形障碍就折回而走,遇到堵塞就暂时停止,一旦出现决口就浩荡奔流,这就是水的信誉。


它能洗涤肮脏污秽,能使崎岖的地势趋于平缓,这就是水的能力。


它用浮力载物,用清面照人,用坚毅的恒心克服障碍,这就是水的长处。


它日夜而人、贤人和聪明的人都善于选择时机,能随机应变、顺天应时,就像皓皓明月,静观世事沧桑。


你现在冋去,应该戒骄戒躁。


要不然,你人还没到,名声就已经传来,身体还未动,声势已经先行,张张扬扬,就像老虎走在大街上。


这样,谁还敢用你呢?”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




02


第二次会面。


两人第二次会见,是在老子辞官回到故乡苦县曲仁里。


这次会见,两人谈到了仁义,但老子并没有认同孔子所言的仁义。


在老子看来,这扰乱了人的本性,人应该顺应自然。


老子说:


“人出生在世界上是—种自然现象,因此人的行为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你看,天地按自然规律运行,日月星辰按次序周而复始的运转,飞禽走兽按彼此的生存之道和谐共处。


这并不是人为的刻意安排, 而是它们遵循自然之理,按天性生存、发展。”


人生于宇宙之间,和天地万物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之理。


人的生、死、荣、 辱,都应遵循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顺理而作,任凭人们按自己的喜好自得其乐,人的本性就显示出来了。


人为的标榜仁义的结果,只能离仁义越来越远。


你苦苦求索仁义,意在实现人的本性,可结果却适得其反,扰乱了人的本性。”




03


第三次会面。


两人第三次会面是在很多年后了,此时孔子已闻名于世,老子隐居于世。


这次,主要探讨的是何谓天道。


对此,老子说:


“阴阳之道,深不可测,人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到,有语言却不能传授,是平常人的智慧所不能理解的。


因此,所谓的得道并非真正得道,而只是体道。


假若你像认识宇宙中的有形事物一样去认识它,借助于眼、耳和语言,那将永远无法懂得道。


求道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如果内心体悟不到道的存在,道将不能保留。


心中体悟到了道的存在,还要在现实中进一步印证,得不到现实印证的道,不能畅通无阻的前进。


这就是得道的圣人虽内心有所领悟,却不能为外人道的原因。


一个人仅仅希望能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而不去用心体会,即便是圣人也不愿意教授他。”




学问渊博也不一定懂得大道,就像擅长辩论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一样。


无用的知识和辩术早已被圣人所摒弃,所以得道的圣人总是处于一种体悟大道的状态。


道,渊深似海,高耸如山,周而复始循环运转,主宰万物并赋予万物以永无穷尽的动力。


宇宙万物,都是因为有了道的给予,才不至于匮乏。


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孔子获益良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11:44 | 只看该作者
人生低谷时,悟透这条天规金律的人,可触底反弹
2019
08/28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来源:天成聚焦(ID: TCjujiao)


福祸之道,受福不骄,受祸不苦!


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难免会经历起起伏伏。


在低谷的时候,有些人选择怨天尤人,从此逐渐消沉,越陷越深。


有些人选择自我检讨,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走出低谷。


对于鬼谷子这样的智者来说,命运并非一成不变。


他因为不被世人认可,而避世隐居,就在世人皆以为他从此消沉,泯然众人之时,他反而谋略大成,名震天下。【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自助者天助,在人生低谷时,悟透这条天规金律的人,可触底反弹,福报自来!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


上天要降灾祸给一个人,一定会先给福分滋长他的骄慢之心,要看他是否懂得承受。


得微福而骄慢,骄慢便是祸根。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人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


项羽攻破秦国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各诸侯国,不可一世,谁都不放在眼里。


鸿门宴之中,项羽因为轻敌,放过刘邦;楚汉相争时,项羽屡战屡胜,又因为轻敌,被刘邦围困于垓下。最后,项羽只能自刎了事。【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上天要降福给一个人,一定会先给祸事来稍做惩戒,要看他是否会自救。


欲降福而先降祸,是天之善意。不明祸何能降福?


逆境,就像是一场人生的试炼。


将那些意志坚定、志向明确、敢于吃苦的人送上成功的道路,将那些心智脆弱,不懂付出、不能承担的人淘汰。


唯有经受过一次又一次逆境的洗礼,人生路才能走得更远。


以前有个人叫塞翁,得到一匹胡人骏马。


塞翁儿子天天出去跑马,不慎摔于马下,摔成残疾。


邻居都来规劝,塞翁却说:“谁知道会不会给我带来福气呢?”


果然,第二年开春,朝廷和胡人打仗,四处征兵,塞翁儿子因为残疾,躲过一劫,这真是“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啊!


老子:福祸之道,受福不骄,受祸不苦!


人生没有永久的福分,也没有永久的祸事,失意与得意总是交相而来的,有福时要居安思危,有祸时要摆脱厄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6:20 | 只看该作者
庄子:五大人生境界,让你看透生死,走向逍遥之境
2019
08/27
20:24
老子道德经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李商隐的《锦瑟》中有一个千古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在这句诗中,暗藏着一个浪漫的故事:


有一天,庄子做了一个美梦,他梦到自己化作了一只蝴蝶。


在这个梦中他忘记了人间的烦恼,拍打着美丽的翅膀,自由自在的飞翔着。在他醒来之后,竟不知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庄子倾其一生都在追求逍遥的境界,只可惜,古往今来,没有多少人真正品尝过逍遥自在的滋味。


因此,庄子提出了《齐物论》,即使身体不能自由,我们的精神也能化作蝴蝶,逍遥来去!


参透以下的五点大智慧,庄周化蝶,蝶变庄周的美梦,也是可以成真的。




放松心态,万物归一“齐物论”的核心其实只有三个字,那就是“齐万物”。这三个字,其实也是庄子思想的重点


在庄子的眼中,世间的万物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有共同点的,这世上本没有真正的相同与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万物,都归于道。


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遭受过挫折而怨天尤人,也不能因为自己含着金汤匙出生,就骄傲自满。


脾气太火爆,是因为境界太低,看人不顺眼,是因为修行不够。


人生在世修一个好心态,为人处世顺其自然,迎合天道,就足够了。


遵从本心,放下是非人与人,终究是不同的。因为不同,所以难免会产生是是非非。


而是非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内心对于“正确”与“错误”的不同认识。


两个发生争执的人,往往都是各有各的立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当双方纠缠了半天都吵不出个结果时,就算是找来第三个人评理,也只是徒增烦恼。


针对这种现象,庄子提出了“齐是非”的观点。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那么多是非,万物都是依照天地大道去发展的。


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果我们硬要分出个是非,最终只是枉费口舌而已。




生死自然,无需留恋庄子妻子去世后,他并没有感到伤心难过,反而敲打着木盆唱起歌来。


庄子的好友惠子都难以理解他的这种行为,殊不知,这正是庄子所提出的“齐生死”的思想。


在庄子看来,生老病死就像是四季的更替,这是正常、自然又美丽的事情。


大自然给予我们生命,走完了这一生,我们也会重回自然的怀抱,这并不需要我们伤心难过。


一个人能在生死大限的面前保持从容,这才是真正的逍遥。


物我合一,不受约束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在庄子瑰丽的思想世界中,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心境修得如同天地一般辽阔时,世间万物就会和此人的内心合为一体。


此时,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天地的精神。


庄生梦蝶的故事,正是体现了庄子思想中的“齐物我”,也暗藏着庄子的人生理想。


那就是人与物能够和谐统一,人生从此不再受到外物的约束。


人唯有将自己的心灵融于天地万物之间,才能获得精神世界的自由。


人际关系,顺应自然庄子鼓励我们追求精神世界的逍遥自在,他也提醒我们,人终究是生活在现实中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社会关系。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鼓励我们用“道”来平衡人际关系,这就是庄子《齐物论》之中的“齐人我”的思想。


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当然要遵守自然的规律。




庄子认为,在交往的过程中,刻意去讨好他人或者尝试改变他人都会显得很尴尬,倒不如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方式,发自真心的与人沟通。


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会很假;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会很累。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宝贵的时间,好好地做自己。


世间万物本相同,蝴蝶原是毛毛虫;若是不经彻骨痛,岂能凌云御清风?


我们的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


想要逍遥自在,就要记住这五句箴言,修成最好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12:36 | 只看该作者
司马迁《史记》中的十大名句第二弹,内含大智慧
2019
08/29
15:44
最美诗画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前面咱们已经讲述了一部分《史记》中的名句,今天咱们继续来分享学习《史记》中的其它至理名句。
1、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译文: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
2、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史记·外戚世家》
译文:洗澡不一定非要到江海中去洗,主要的是能去掉身上的尘垢脏物就行;骑马不一定非要骑名马千里驹不可,主要的是能跑得快跑得远就行。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4、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译文:运筹策划于帷幄之中,无形之中克敌制胜。
5、故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
译文: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后必生祸害;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将来一定要后悔。
6、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
译文:宁肯多次中止洗头,多次中止吃饭,也不能慢待贤士。
7、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史记·楚元王世家》
译文:国家的安危存亡在于所制定的法令如何,所任用的官员怎么样。
8、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
译文:努力耕田不如好遇上好年景,善于做官不如遇上性情相投的君主。
9、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只会株守常规之事却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发事件则不知如何灵活对待。
10、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译文: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15:20 | 只看该作者
曾国藩: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2019
08/29
07:03
有书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4


文 |儒风君· 主播 | 阿成
来源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与人交往。
想要轻松处理人际关系,就要做好这三件事:
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看人长处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总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其实是自身修养有问题。
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无论看谁都是越看越顺眼。
拿别人的短处开玩笑,再好的关系都不可能长久。
曾国藩以知人善用闻名后世,他的识人秘诀就是看人长处。
他曾对九弟曾国荃说,“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凡有一长一技者,断不肯轻视。”
意思是,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
人才只有经过发掘,才能显现出来。
领导者要有容人之量,切莫陷入求全责备的误区。
眼界太窄,看不到周围人的长处,用人时却说身边无人可用,实在是自己没眼光。
曾国藩指出:“衡人者但求一长可取,不可因微瑕而弃用有用之才。”
他认为,衡量一个人,既要用精明的眼光,又要有包容的胸怀。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瑕疵,就全盘否定一个人。
瑕瑜互见,长短共存,才是真正的人生。
帮人难处
曾国藩曾任两江总督,为江南百官之首,往来皆是勋贵之家。
某天,一个乡下老农来到总督府门前,指名道姓地要见曾国藩。
原来这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在老家务农的干爹。
曾国藩亲自将老人迎进府,好酒好菜当作上宾款待。
席间老人支支吾吾,说是有事相求:
原来老人祖居湖南,家中祖坟风水极好。
这块风水宝地,被当地一位富户相中了。
富户先是出高价买地,老人自然不卖;
于是富户便买通当地官府,打算硬抢。
老人气得无法,只得赶往南京,求助曾国藩。
曾国藩连夜派人回湖南,调查事情原委。
实情确如老人所说,是富户仗势欺人。
于是曾国藩当众题写了一把扇子送给老人,上书:
如父大人侍右,如男曾国藩敬献。
大意是,干爹在上,干儿子曾国藩敬献。
总督亲笔为一老农题写扇子的事,很快就在江南各大衙门间传开了。
这下,不必曾国藩亲自出面调停,老人的难处就迎刃而解。
人的一生总有高峰和低谷,无论你身处什么位置,都不要忘了保有一颗助人之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你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对别人来说却是救命的良药。
帮人难处就是在帮自己,因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在别人有难时施以援手,也是为自己和家人结一份善缘。
心善的人走到哪都有人帮,人生之路只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记人好处
曾国藩说:“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父母、老师、朋友的帮助。
常思常想这些人的好处,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花时间去记恨那些烦心的事,就等于少了时间去爱自己喜欢的人。
记好不计错,记恩不记仇,人的幸福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忘掉那些不愉快,只把美好留在心中,你的生活才会更加轻松。
很多时候,人们容易忘记别人的好处,却又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老死不相往来。
《菜根谭》有言:“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否定人家的好,不要因为一次拒绝就忘记对方的恩。
- EN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6:37 | 只看该作者
易经智慧:阴阳不交必有凶险
2019
08/31
06:21
张其成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张其成国学基金
国学改善生活
归妹卦是第五十四卦。“归”是出嫁,“妹”是少女,“归妹”就是出嫁女儿或出嫁少女。整个卦就是以少女出嫁作比喻,说明男婚女嫁、阴阳交合、天地感应的道理。
归妹卦的卦象是雷泽归妹,上面是雷,下面是沼泽。下卦的兑卦在自然界代表沼泽,在家庭里代表少女;上卦的震卦在自然界代表打雷,在家庭里代表长男,归妹就是说少女嫁给了年纪大一些的男人。婚嫁应该是喜事、好事,可是我们来看卦辞: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归妹”,往前进的话是有凶险的,没有什么好处。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嫁女儿这么好的事情卦辞却说有凶险呢?
其实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如果嫁女儿行为不当,前进就有凶险,也就是说男女和合不正当了,就有凶险。所以同样是嫁女儿这件事情,爻辞里是有凶有吉的,时位不当的,肯定有凶险;如果时空点刚好是正的,就是吉的。
《彖传》解释: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出嫁少女,体现了天地阴阳和合的大道理。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这一件事情,这件事实际上是反应了整个天地阴阳交合之道。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如果天地不交、阴阳不和了,万物就不会兴起,所以出嫁少女是人伦的终结和开始。一切人伦伦理关系都是从嫁女儿开始的,出嫁女儿不仅是起点,也是终结:男女和合了,就组成了家庭,先有男女夫妻的关系,然后才有父子的关系、兄弟的关系,这样人类才能繁衍生息。
为什么说天地不交呢?归妹卦的上卦是震卦,表示打雷,是阳性的,会上升;下卦是兑卦,兑卦为泽,属阴,阴性的东西会下降,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中间没有交通,就好比否卦,阴阳不交了,当然就凶险,所以这是从反面来强调阴阳一定要交合,天地要相交。
“说以动,所归妹也”:少女非常喜悦然后去行动,这时候才可以出嫁。“说”是下面的兑卦,也就是少女要喜悦;“动”是上面的震卦,长男跟它能够呼应,这个时候才是嫁女儿的好时机。
“征凶,位不当也”:为什么前进有凶险呢?因为位置不正当。归妹卦中体现男和女最核心的两根爻就是中间两根爻,也就是第二爻和第五爻,最重要的这两根爻位置都不当,九二爻是阳爻处在阴位上,而六五爻是阴爻处在阳位上,男女的位置都没摆正,当然没有好处,就凶险。
“无攸利,柔乘刚也”:为什么没有利益呢?因为阴柔乘在阳刚上面了,阴柔之人骑在阳刚之人的头上,当然是没有好处的。
这是指下面兑卦的六三爻乘着九二爻,就是阴爻骑在阳爻的头上;上卦震卦的六五爻乘在九四爻上面,这样都是阴柔乘在阳刚之上,当然是不利的。
这个卦是从反向思维来看,讲男婚女嫁是人类繁衍的根本因素,强调女子出嫁一定要守正道,以柔顺为本,要成为贤内助,否则就有凶险,当然这也反映了古代礼教对女子的约束。
结合家人卦可以看出,不仅女子要守正道,男子也同样要守正道,“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所以“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传》解释: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泽上有雷,归妹”:下面是沼泽,上面是惊雷,这就是归妹之象。沼泽上面打雷,表示春天来了,万事万物都非常欣喜地开始活动了。阳在上面动,阴在下面非常喜悦地跟从,好比少女跟随长男,表示少女就要出嫁了。
“君子以永终知敝”:君子看到这样的卦象,要永远地保持夫妻之道,不让它被破坏。“知敝”就是知道弊端,弊端在哪里呢?就是位置不当,如果柔乘着刚,阴阳不交,长男和少女背道而行,肯定会导致败坏,不可能长久,这是一种告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7:33 | 只看该作者
不论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学会不去烦恼
2019
08/30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3


不论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学会不去烦恼。
佳句
言语伤人,比杀人还要严重。忍辱就像大海、能够纳百川。
1.人家侮辱你,你要当作是培福;人家伤害你,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
你受尽委屈,记得!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一个伤害别人的,心肠不好,常常伤害人家,就是拿钱去给人家赚;一个忍辱的人,就是一直收钱。
2.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3.心好嘴不好,荣华富贵折去了。
4.什么都不能忍耐,你的成就有限。
忍辱也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恒心、毅力、长远心。称心如意的要忍,为什么?怕生贪爱,要保持距离。冤家对头也要忍,为什么?保护你自己的清净心。修忍辱的果报是相好。
5.“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嗔恚心一起,智慧就没有了,理性被蒙蔽了,于是全凭感情用事,不仅伤害自己,而且有意无意与一切众生结冤仇。冤仇若不能化解,因缘成熟时,报应就现前,冤冤相报,而且果报必定一次比一次残酷。
6.纵然别人侮辱我、毁谤我、陷害我,也仍然要以善心待之,并由衷地感恩。
正是由于对方的侮辱、毁谤和陷害,消除了自己过去今生所造的罪业,因而决不能有丝毫怨恨之心。若有丝毫怨恨之心,不但不能消业,反而增长业障。
7.“发脾气是修行人的大忌,‘火烧功德林’不是妄说。
如果不改掉这个坏脾气,无论一天念多少部经,讲多少次法,度多少人学佛,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发脾气本身就是无明的表现,无明就是不明白。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怎么可能很圆满的度人?
8.言语伤人,比杀人还要严重,这个事实真相,很少人知道!
口造业是最容易的,而且造得最多,来生的果报非常惨烈。
9.佛教我们不跟一切众生结怨,宁愿受别人的侮辱、陷害,绝不能有一念报复之心,才能超越三界。
如果怨天尤人,生起怀恨之心,依旧要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冤亲债主互相报偿,一次比一次残酷。过去无始劫累积的这些罪业,你要是留在六道里面,冤亲债主无量无边,哪里有好日子过?世间人无论享多大的富贵,依然免不了冤亲债主包围。
10.不论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学会不去烦恼。
因为烦恼比岁月更容易催老我们的容颜。它会影响我们的心境,增添我们身心的负重,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11.口最容易造罪业,多少很好的修行人,修行一生,积功累德,到后来功德都漏掉了。
从哪里漏掉?从口里漏掉。你为什么会看到别人过失?自己心里有过失,才看到别人有过失。每天所修的这些功德,都从口里流出去了。
12.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全在于忍耐功夫之高低。
忍耐功夫愈高,成就愈大;忍耐功夫愈低,成就愈小。不能忍耐,则无成就!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儒家圣贤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0:32 | 只看该作者
《道德经》:人有没有贵气,只需看这六点
2019
09/01
14:29
腾讯儒学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一个人身上的贵气,不是金钱可以买来的。
它是在日积月累,慢慢熏陶出的美好修养。
真正贵气的人,都有六大特征:
1
厚道
《道德经》:“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真正有贵气的人,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他们做人厚道,不肯让别人吃亏,心存大气,懂得宽谅别人。
生活上不计较,不过度追求繁华、虚名,见素抱朴,返璞归真。
《菜根谭》中说:“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村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没有厚德,仅靠功名、机遇或者是非法手段求得的福,就会像插在花瓶中的花,因为缺乏生长的土壤,马上就会枯萎。
厚德方能载物,如果德行不够,却有很多的财富,很高的地位,一般是灾祸的象征。
2
善良
《道德经》里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天不分亲疏,但是经常眷顾善良的人。
善良是一个人的长相。
与人为善的人,气质祥和,日积月累,就会镂刻在面目上。
他们喜欢帮助别人,并且享受别人回报的微笑,这样的人从内到外洒满阳光,不自觉地让人亲近。
曾子曾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求神拜佛,不如保持善良,善良才是一个最好的护身符。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善良是内心的高贵和坚守。
是仰不愧天,俯不怍地的坦坦荡荡。
做一个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
3
守信
《道德经》里讲: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缺乏了诚信,就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一个人没有信用,就会失去力量和机会,一个人的信用破产,就意味着人格破产。
《论语》上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要是没有信用,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就无法行走。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他诓骗了各地诸侯来驰援,连着几次,诸侯们不再相信他。
等到外敌入侵,没有一只军队来救援,最终身死国灭。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
诚信,是一个人在世上立身的根基,若无信用,寸步难行。
4
谦虚
老子说:“江海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懂得谦逊处下。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强大。
目空一切,早晚会让自己吃大亏。
谦虚,是一种大智慧,也是藏而不露的真聪明。
他们懂得示弱和让步,人皆爱之。
貌似处下,却总是在默默汲取,谦逊学习。
满招损,谦受益。
《周易》六十四卦中,谦卦是唯一的全吉的卦象。
谦逊待人,才能收获别人的尊重;虚心学习,一个人才能不断强大。
5
正直
《道德经》: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唯畏。
一个人明白道理之后,最怕的就是误入歧途,走了歪门邪道。
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是不可以不正直。
正直是坦坦荡荡,是非明确,光明磊落。
他们秉持内心的良知,时刻检省,力求行得正,做得端,办事正直、公道。
孔子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他们内心没有私利,敢于独自面对天地鬼神。
很多人心术不正,喜欢玩弄心机,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人,虚伪轻狂,见之令人生厌。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正直的人,内心自有一份浩然之气,遵从良知,内心的浩然之气会愈发壮大,气质自有一份不容冒犯的威严。
正直,是人的精神脊梁,也是这个浮躁社会中最难得的贵气。
6
坚持
《道德经》里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世上从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凡事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但是肯下苦功夫的却并不多。
王阳明曾言:“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万事万物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注意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曾国藩以中人之姿,成为近代立功、立德、立言的第一人,就是因为他有恒心,能坚持。
从三十岁立志洗心革面,到临终的时候,他练字、习作、日记的习惯一日不曾间断。
几十年的坚持,累积出了曾国藩的高度。
很多人聪明,但是却少了一份恒心。
大道至简,要出类拔萃、成乎卓越,就要持续、坚持做好日常生活中最简单平凡的事情。
如此,日久自见高度。
本文转载自國學養心文化大講堂
图源自网络
腾讯儒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1:45 | 只看该作者
基于《周易》哲学思想的翻译研究:以《大易翻译学》为例
2019
08/31
12:27
翻译教学与研究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此文发表于《上海翻译》2018年第6期
转自: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一、引言
《周易》(《易经》)是一部旷世奇书,它以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将生动的形象与深刻的哲理结合,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形成了恍惚窈冥的象征哲学,闪现出人类智慧的灿烂光辉(陈东成,2016)。《周易》“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挥之弥广,卷之在握;用舍行藏,关照自在。是机神的妙旨、人事的仪则。符号数理的意象,表之于外;内圣外王的大道,蕴之于内。是圣人钩深致远、极深研精、崇德广业、开物成务的一门学问,探赜索隐、创业立功、近取远则、观象制器的高深哲理。是故学之而弥深,用之而弥精,尽古今,盖天下,没有比《易经》更高深、更美、更神奇了!”(徐芹庭,2009:自序1)《周易》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均享有崇高地位,它雄踞六经之首、三玄之冠,“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南怀瑾,2008:5)。“知《易》明道,悟《易》启智,用《易》获益。”(陈东成,2015)我们研究翻译,不妨发掘和借鉴《周易》的智慧,援易入译,以易治译,以易弘译。
二、援易入译
《易》准天地,弥纶大道,范围万化而无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断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傅惠生、张善文,2008:42)在翻译研究史上,“援易以为说”可追溯到我国论述翻译的第一文——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该文提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及。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支谦,2009:22)其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出自《周易·系辞上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黄寿祺、张善文,2007:396)梁慧皎《高僧传》(卷第七)载有晋宋义僧竺道生“彻悟言外”,视“忘筌取鱼”为译经大法时说的一段话:“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慧皎,1992:256)这段话源自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中如下的一番议论:“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王弼,2011:414)而这番议论是王弼对《周易·系辞上传》“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王弼,358-359)的发挥。清严复《译例言》“援易以为说”甚为明显:“《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严复,2009:202)“修辞立诚”引自《周易·文言传》:“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进入现当代,翻译研究受《周易》浸染越来越深。例如,许渊冲《译学与》(1992)、郑海凌《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1999)、钱纪芳《和合翻译思想初探》(2010)、孙迎春、周朝伟《易学视角——翻译的本质与译者的无妄之灾》(2011)、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新方向:和合翻译学》(2011)、魏建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中国传统译学之易学影响发微》(2015)等,皆援易入译,利用《周易》的智慧阐释有关翻译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些译论在整个翻译研究中只是凤毛麟角,只能算零星散论,有的还只能说是旁论,不仅数量非常有限而且缺乏系统性。相对于辉煌灿烂的《周易》文化,翻译研究中映现的《周易》身影何其少!因此,在当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中,加强援易入译的研究工作极为必要且意义重大。为顺应时代要求,笔者致力于易学与译学研究,试图将两者融合,撰写了专著《大易翻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此书并非简单零散地援易入译,而是较深入系统地以易治译,力图以易弘译。
三、以易治译
世界是一个系统,人类社会是一个系统,文化是一个系统,大易翻译学也是一个系统,他们分别实现自己的太极建构。就大易翻译学而言,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元素,而是一个成分多样的复杂的太极建构,其研究范围不囿于一隅,研究内容不拘于一端。总的说来,《大易翻译学》以《周易》文本和文化、翻译理论和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易学和译学融为一体,创立新的翻译研究话语体系——大易翻译学。全书共十三章,涉及的主要话题有:大易翻译学的哲学依据、翻译含义与本质、翻译标准与策略、翻译原则与方法、翻译审美(包括审美本原、审美表现、审美态度、审美境界、审美理想)、翻译伦理(包括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存异伦理、译者伦理)、翻译风格(包括风格的可译性、翻译风格与译者个性的关系、译者风格与原文风格的统一)、翻译距离(包括翻译距离的成因、翻译距离调整的原则与方法)、复译(包括复译原因与策略)、翻译批评(包括翻译批评标准、原则与方法)、翻译生态环境(包括翻译生态环境的特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理想状态)等。
本书根据其所涉及的话题提出和论证了一系列观点,主要有:(1)生生之谓译,译有生生之德;(2)“太和”可定为翻译标准,其实现策略——阴化与阳化策略具有阴阳合德之美;(3)文无定诠,译无定法,变文之数无方;(4)翻译审美应把握如下要点: 审美本原:生命即美; 审美表现:立象尽意; 审美态度:贵时通变; 审美境界:精义入神; 审美理想:止于太和;(5)译者应恪守“修辞立诚、利以合义、交通成和、以同而异、进德修业”的翻译伦理;(6)翻译风格是译者风格和原作风格的结合,两者“致中和”的主要途径有: 材料选择:各从其类; 原文理解:心悟神解; 译文表达:适中得当;(7)翻译距离在翻译的“言—象—意”与“意—象—言”多级生发的思维过程中必然产生,为使翻译距离产生翻译之美,译者应遵守“适旨、适性、适变、适度”的调整原则;(8)复译的原因可归结为: 文本的开放性:文无定诠; 译者的主体性:言人人殊; 读者的差异性:人以群分; 语言的时代性:言随时变;复译可采取如下策略: 纠错性复译:改错迁善; 改进性复译:渐臻至善; 建构性复译:见仁见智; 适应性复译:趋吉避凶;(9)翻译批评应以“中和”为标准,以“善、公、实、全”为原则,多层次、多视角、多途径进行;(10)翻译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创生性、动态性,各要素交相感应、相生相克、生生不息,其理想状态为“保合太和”。
本书以《周易》以及推演这部经典的观点和学说(统称为“大易”)为理论支撑,从哲学的高度综合研究一系列翻译问题。它主要汲取易学和译学两个学科的营养,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审视、分析,对相关观点进行科学论证、推演。因此,本书写作的基本思路是让大易(主要是《周易》)的哲学思想始终贯穿于翻译研究中,以易治译,以易弘译,即以“翻译”为经,以“大易”为纬,经纬交织,将“体(道)”、“相”、“用”贯通,以致“成务”,建成大易翻译学,图示如下:
本书主要借鉴《周易》的整体论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展开写作,即为达到既定目的,集中分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综合研究其各种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宏观上,把握大易翻译学研究中各要素的关系结构,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微观上,以相关的易理为理论支撑,以客观翻译现象和现有翻译理论为事实依据,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研究具体的翻译问题。具体研究方法上,根据需要择用类比法、比较法、考释法、例证法、图表法等。研究方法的使用不拘于一格,以能产生最佳效果者优先。
全书内容安排合理,章节紧凑,衔接自然,观点环环相扣,论证层层推进,行成一个彼是相因、交融互摄、旁通统惯的和谐体系。
四、以易弘译
援易入译、以易治译的终极目的在于以易弘译,而以易弘译的突出表现在于大易翻译学的创新。综观《大易翻译学》,其创新之处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一)学术概念创新
当代法国著名口译研究专家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说:“学术研究创新可归为三类:实证方面的创新、概念方面的创新、方法论方面的创新。”(Gile, 2001:4)在概念创新方面,本书最为明显的是其关键概念“大易翻译学”:“大易翻译学(Yi-translatology),简称易译学(YT),是一种援易入译、以易治译、以易弘译的翻译研究途径。换言之,大易翻译学是按照大易所揭示的道理来研究翻译本质、翻译标准、翻译原则、翻译审美、翻译伦理、翻译风格、翻译距离、翻译批评、翻译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寻求翻译规律以指导翻译实践的一种翻译研究途径。”(陈东成,2016:1)书中提出和解释了一系列新概念,如:“太和”翻译标准、“阴化、阳化”翻译策略、“守经达权”翻译原则、“阴译、阳译”翻译方法、“利以合义”翻译伦理、“中和”翻译批评标准、“善、公、实、全”翻译批评原则、“三多”翻译批评方法,等等。这些概念都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时下的翻译研究中,不仅为中国传统译学而且为国际译学灌注了新的血液。
(二)学术思想创新
学术思想创新是学术研究者在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创新能力,突破思维定势,创立新思想的活动。学术思想创新是整个学术创新的基础,自然是大易翻译学得以构建的根由。本书创新的学术思想主要有:(1)《周易》弥纶天地之道,易理不仅可用于政治、经济、军事、伦理、医药、建筑等,还可用于翻译研究,且是其巨大的宝贵资源,能指导大易翻译学的构建。(2)“生命”范畴为大易翻译学体系的核心。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普通的语言文化现象,而应原始返终,究其本原——生命。翻译的哲学是生命的哲学,“生”是翻译哲学的根本,翻译研究,特别是其哲学思考与审美观照应以“生”为核心展开。(3)译者创造性翻译活动是精神生命的运动和高扬,其究极归趋是止于至善。所以,译者之精神生命是由自然生命向心理、艺术、哲学乃至宗教步步上跻,层层超升,翻译研究也应循此递进。
(三)学术观点创新
冯友兰在其《三松堂自序》(2011:228)中认为,学者的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照着讲”,另一种是“接着讲”。前者的重点是要说明以前的人对于某一问题是如何说的,后者的重点是要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是怎么想的。自己怎么想,总要以前人怎么说为思想基础,但也总要有所不同。概括来讲,“接着讲”不是停留在对传统的一味继承上,而是要突破,要扬弃,要创造,要发展,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本书不仅照着《周易》“讲”,而且接着《周易》“讲”,学术观点有较大创新。例如:(1)从审美本原来看,提出了翻译审美的本原在于生命。生生之谓译,译有生生之美。其中“生生”含“创生、化生,相生、共生,生生不息”之义。(2)从体用关系来看,强化了“易为体,译为用,两相增益,一体俱化”的观点。易译相通。犹如《周易》的八卦互依互生,化生万物,翻译的“八易”相存相荡,演生万象。(3)从翻译标准来看,拓展了“太和”的概念作为翻译标准。“太和”作为翻译标准,它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审美性、动态性,其实现策略——阴化与阳化策略可用易理、太极图、十二消息卦等得到科学论证,这比其他翻译标准更具哲学解释力和科学性。(4)从译文表现来看,基于人们“象思维”的特性,强调“立象尽意”,以言造象,以象传意。这将更加充分传达原文的意象、意境,最大可能地全面准确地再现原文的美学意蕴。(5)从翻译风格来看,提出了风格的可译性可用《周易》的模仿观来论证;翻译风格和译者个性的关系可借鉴八卦图来阐释;翻译风格之美在于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致中和”。(6)从翻译的生态环境来看,发现了易理配合八卦图和五行图可解释翻译生态环境存在和发展状况;译者孜孜追求的是其太和状态。
(四)研究方法创新
本书的研究方法不落俗套,超乎寻常:(1)不尾随用现代语言学、文艺学、文化学等理论来套翻译的潮流,而是另辟蹊径,援易入译,以易治译;(2)走出把中国译论置于西方译论标准中进行定位的做法,在《周易》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与发展中国传统译论,打破作为评价标准的西方翻译理论“神话”,将中国译论推向前台,彰显中国译论的优势;(3)根据跨学科研究原则,综合运用哲学、文学、美学、文化学、文艺学、心理学等对研究对象进行宏观解读和微观审视,探赜索隐,钩深致远;(4)古今贯通、中西结合、体用融合,使大易翻译学形成一个时空交汇、旁通统贯、和谐开放的体系。
五、结语
《周易》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等至理名言,揭示宇宙人生颠扑不破的真理,可超越时空的阈限,放之四海而皆准。《周易》中如斯之至理名言,令人读之愈勤,愈感其日新;思索玩味愈久,愈觉其蕴含宏深;研究应用愈多,愈见其智慧无穷。因此,发掘并创造性地运用《周易》的智慧于翻译研究,毫无疑问既弘译道又弘易道,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提莫志克(Maria Tymoczko)认为:“翻译研究中,更灵活、更深刻地理解翻译极为必要;非西方民族关于翻译这一最重要的人类活动的思想对构建更广泛、更持久的翻译理论至为关键。”(Tymoczko,2006:2)《周易》涵具东方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从《周易》的视角审视和理解翻译无疑能使翻译研究“更灵活、更深刻”,有助于建立“更广泛、更持久的翻译理论”。《大易翻译学》以《周易》以及推演这部经典的观点和学说为理论支撑构建新的译学话语体系,提供了一个区别于西方翻译研究的独特视角,有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翻译现象,更好地从事翻译研究和实践。同时,它也为《周易》这部体大思精的著作提供了较好的哲学思想注脚。展卷读之,读者可领略古圣先贤们的睿智精思,陶然于他们的智慧之美,赞叹翻译研究因之产生的新思维、新气象。
大易翻译学是个新生事物,正值处屯之时,发展道路漫长,但其发展前景广阔光明,有望在翻译研究的世界里开拓出一条光辉灿烂的康庄大道。诚望相关研究后继有人,英才辈出,弘前人之智慧,补笔者之不足,推动大易翻译学蓬勃发展。
注释: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含六十四卦卦符和经文;《易传》由《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七种十篇组成。有时人们用《易经》代指《周易》。
参考文献:
[1] 陈东成. 大易翻译学初探[J]. 周易研究,2015(2):72-78.
[2] 陈东成. 《周易》复译策略研究[J]. 周易研究,2016(4):81-88.
[3] 陈东成. 大易翻译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4] 冯友兰. 三松堂自序[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5] 傅惠生(英译)、张善文(今译). 周易[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6] 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 慧皎. 高僧传(卷第七)[M]. 汤用彤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92.
[8] 南怀瑾. 南怀瑾选集(第三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 钱纪芳. 和合翻译思想初探[J]. 上海翻译,2010(3):11-15.
[10] 孙迎春、周朝伟. 易学视角——翻译的本质与译者的无妄之灾. 翻译季刊(第六十二期)[J],2011:51-84.
[11] 王弼. 周易注(附周易略例)[M]. 楼宇烈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 魏建刚.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中国传统译学之易学影响发微[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70-74.
[13] 吴志杰. 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新方向:和合翻译学[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2):77-81.
[14] 徐芹庭. 细说易经[M]. 北京:中国书店,2009.
[15] 许渊冲. 译学与《易经》[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83-90.
[16] 严复. 《天演论》译例言[A]. 罗新璋、陈应年. 翻译论集(修订本)[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7] 郑海凌. 翻译标准新说: 和谐说[J]. 中国翻译,1999(4):2-6.
[18] 支谦. 法句经序[A]. 罗新璋、陈应年. 翻译论集(修订本)[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9]Gile, Daniel.Getting Started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1.
[20]Tymoczko, Maria.Enlarging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Intergrating Non-Western Thought About Translation[EB/OL]. [2016-05-29] http://www.soas.ac.uk/literatures/ satranslations/ tymoczko,2006.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易翻译学:译学的大易视角研究”(2013WYXM0104)。
[作者简介]陈东成,湖南临湘人,文学硕士、管理学硕士,深圳大学翻译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大易翻译学创始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国学双语研究会常务理事,《周易研究》《翻译季刊》等多家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译学和易学研究,出版专著《大易翻译学》《文化视野下的广告翻译研究》等3部,在《周易研究》《中国翻译》《翻译季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专著《大易翻译学》获深圳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并收录至《深圳社会科学年鉴2017》。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5:24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大家钱穆《人生十论》:物与心
2019
08/31
23:41
收获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8月30日是钱穆先生忌辰。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人生十论
物与心
文 | 钱穆
1
世界之大,千品万俦,繁然杂陈。然而简单地说来,实在可以说,只有两样东西存在着。这两样东西,即是物与心。当世界方始,根据近代科学家研究,那时尚只有物,而还没有心。虽照宗教家说,此宇宙先有心,先有上帝来创造此世界。但此说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就目前人类知识,还无法证实它。
一俟我们这个地球,自太阳系分散出来以后,不知经历几何年代,才产生了生命。但生命的起源究竟在那里,还是从别的星球中飘落来的,抑或在此地球上,那一时所有的物质,在某种境况中,自己酝酿化生而有的?这在今日,还是一个未获解答的问题。但先有物质,后有生命,则似已有明证,无需怀疑了。而且生命必需寄托于物质,生命若离开物质,即无从表现其为生命。到目前止,我们还没有发现能离开物质而自行独存的生命,这也是常识所易了的。
至于生命是否就是心,有了生命是否即有心,这事亦还遽难论断。但就一般事实说,就现在人类常识言,有生命的不一定就有心。例如植物有生命,不好说植物已有心,但动物有生命,同时也有心。依据这些事实,我们至少暂时可以如此说,没有生命即不可能有心。犹如没有物质,即不可能有生命一般。心必须寄托于生命中,犹如生命必须寄托于物质中。这也是我们人类今天一般的常识。若说先有心而后有生命,先有生命而后有物质,只在西方的宗教信仰里有如此讲法。有许多哲学家,也在如此讲,但在科学上则此讲法并不能证实。最近二三十年来,西方科学家研究原子学,知道所谓物质,也只是一些原子的活动,而并不像原先所想的物质那样地存在。或许若干年后,人类又可能创立出一种新宗教或新哲学,像最近西方有一辈科学家所努力,所模糊想像的所谓科学的新唯心论。到那时,或许人类对于物质生命与心,可有一种较新的,与今不同的讲法。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殊不能轻易推翻此宇宙先有物,后有生命,再有心的那一番常识的判断。
2
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心和动物的心是否有不同?我这里所说动物一词之含义,并非如生物学上动物一词含义之严格,而仅系就一般意义而言,乃指除开人类以外之其他动物言。今若谓人心和动物心,容可有不同,则其不同处又何在?至少在目前,我们绝无人承认人心与鸡心狗心全相同。我此刻也并不想根据生物学、心理学所讲来精细地辨析,我还是仅就现在人类的常识来判断,人心与一般动物心,实在确有些不同处。而且还可说,那些不同处,实是不同得既深而且大。
我们刚才说过,没有物质,生命即无从存在;没有生命,心即无从存在。由物质演化出生命,生命即凭借于物质。由生命演化出心,心即凭借于生命。此刻说到我们的身躯,也只该算它是一些物质,它是我们生命所凭以活动而表现的一种工具,却不能说生命本身即是那身体。然则什么才是生命呢?这一问,似乎问入玄妙了。让我们姑且浅言之,我们与其说身体是我们的生命,不如说我们的一切活动与行为才是我们的生命。至少我们可以说,生命并不表现在身体上,而是表现在身体之种种活动与行为上。我们只是运用我们的身躯来表现我们的一切活动与行为,换言之,则是表现我们的生命。因此,可以说身体只是生命的工具。如我们日常讲话做事,那都是我们生命之表现,即成为我们生命之一节或一环。但讲话做事,绝非听从身体所驱使,而是听从心灵的指挥。心与生命之究竟分别点在那里,此问题不易急切作深谈。但人类才始能运用心灵来表现它生命的一项常识,则暂时似可首肯我们来作如此的说法的。依此来说,物质、生命、心灵,三者间的动作程序,就人类言,又像是心最先,次及生命,再次及身体,即物质。因于此一观点,我们所以说,宇宙间心灵价值实最高,生命次之,而物质价值却最低。换言之,最先有的价值却最低,最后生的价值却最高。但心灵价值虽高,它并无法离开较它价值为低的生命,生命也不得不依赖较它价值为低的身躯。如是则高价值的不得不依赖于低价值的而表现而存在,因此高价值的遂不得不为低价值的所牵累而接受其限制,这是宇宙人生一件无可奈何的事。
3
现在另有一问题,心灵能否不依赖生命,生命能否不依赖物质呢?譬如我们停留在这屋子里,我们不能离开这屋子,我们就受了这屋子的限制。但此屋子必然会塌倒,我们能否在此屋子将塌之前先离开此屋子呢?我们能不能让生命离开身体而仍然存在,而仍有所表现呢?这是生命进化在理论上应该努力的一个绝大的问题。让我们再先从浅处说,如一切生物之传种接代,老一辈的生命没有死,新一辈的生命已生了,这即是生命想离开此身体而活动而存在的一种努力之成绩。又如生物进化论上所宣示,老的物种灭迹了,新的物种产生了。生命像在踏过那些凭依物而跳跃地向前。其实心灵之于生命,依我看来,正也有类此的趋势。人心和动物心之不同处,似乎即在人的心可以离开身体而另有所表现。也可说,那即是人的生命可以离开身体而表现之一种努力之所达到的一种更是极端重要之成绩。
例如这张桌子吧,它仅是一物质,但此桌子的构造、间架、形式、颜色种种,就包括有制造此桌子者之心。此桌子由木块做成,但木块并无意见表示,木块并不要做成一桌子,而是经过了匠人的心灵之设计与其技巧上之努力,而始得完成为一张桌子的。所以这桌子里,便寓有了那匠人的生命与匠人的心。换言之,即是那匠人之生命与匠人之心,已离开那匠人之身躯,而在此桌子上寄托与表现了。我们据此推广想开去,便知我们当前一切所见所遇,乃至社会形形色色,其实全都是人类的生命与心之表现,都是人类的生命与心,逃避了小我一己之躯壳,即其物质生命,而所完成之表现。狗与猫的生命与心,只能寄附在狗与猫之身躯之活动。除此以外,试问又能有何其他表现而继续存在呢?
上面所举,还只就人造物而言,此刻试再就自然界言之。当知五十万年前的洪荒世界,那时的所谓自然界,何尝如我们今天之所见?我们今天所见之自然,山峙水流,花香鸟语,鸡鸣狗吠,草树田野,那都已经过了五十万年来人类生命不断之努力,人类心灵不断的浇灌与培养。一切自然景象中,皆寓有人类的生命与心的表现了。再浅言之,即是整个自然界,皆已受了人类悠久文化之影响,而才始形成其如今日之景象。若没有人类的生命与心灵之努力渗透进去,则纯自然的景象,绝不会如此。
所以我们可以如此说,在五十万年以前的世界,我们且不论,而此五十万年以来的世界,则已是一个心物交融的世界,已是一个生命与物质交融的世界,已是一个人类文化与宇宙自然所交融的世界了。换言之,已早不是一个无生命无心灵的纯物质世界,那是千真万确,无法否认的。
4
以上所说,主要只求指出人类的生命与心,确可跳出他的身躯而表现,而继续地存在。现在我们要问,为何鸡狗禽兽的心,跳不出它们的身体,即物而表现,而存在,而人类独能之呢?关于这一层,我们仍将根据现在人所有的常识,来试加以一种浅显易明的解答。人有脑,狗也有脑;人有心,狗也有心。但人有两手和十指,狗没有,其他一切动物禽兽都没有。因为人有两手,所以才能制造种种的器具,所以才能产出种种的工业,人类文化才能从石器时代进化到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乃至煤呀,电呀,原子能呀,而形成了今日世界的文明。依照唯物论说法,从石器到原子能,这一切都叫做人类的生产工具。而且它又说,生产工具变,人类社会一切也随之而变,因此它说只是物决定了心。但我要再三地说明,我们的身体也只是物质,我们的生命,仅是借身体而表现,我们凭借于身体之一切活动与作为,而使生命继续地向上与前进,所以身体也只是一种工具。但试问,这种工具是否即可名之为生产工具呢?耳朵用来听,鼻子用来嗅,眼睛用来看,嘴巴用来饮食和说话,人身上每一种器官,在生命意义上说来,都有它的一种用处。人身上每一种器官,都代表着人类生命所具有的一种需要与欲望。中国理学家所说的天理,浅说之,也就指的这些人类生命所固有的需要与欲望。有需要,有欲望,便有配合上这种需要与欲望的器官在人身上长成,所以中国的理学家要说性即理。当知生命要看才产生了眼睛,要饮食和说话,才产生了嘴巴。人身一切器官皆如此。因此,为要求使用外物,支配外物,才又产生了两手和十指。依照这个道理说,身体实为表现生命的工具,却绝不可称之为生产工具。同样道理,直从石器、铜器、铁器,而到原子能,实在也都是我们人类的生命工具,那可仅说是生产工具呢?
我们畏寒怕热,要避风雨和阳光,所以居住在房屋里,好借以维持我们适当的体温。人身皮肤的功用,本来就是保持体温的,所以房屋犹如我们的皮肤。衣服的功用也相似,所以衣服房屋,全都似乎等于我们的皮肤,此乃是我们皮肤之变相与扩大。我们在室内要呼吸新鲜空气,所以得开窗户,窗户也等如我们的鼻子。关着窗,便如塞着鼻子觉闷气。我们在室内,又想看外景,窗户又等如我们的眼睛。闭着窗,便如蔽着眼,外面一些也见不到。我们该说,这一切东西,都是我们生命的工具,难道你都能叫它们作生产工具吗?
我们穿衣服,衣服即等如我们的皮肤。我们用这杯子喝水,这杯子就等如我们的双手。太古时代人没有杯子,便只可双手掬水而饮了。我们现在有了此杯子,水可放杯子里,不再用双手掬,岂不是那杯子便代替了我们的双手吗?同样道理,汽车等如是我们行走在陆地上的脚,船等如是我们行走在水面上的脚,飞机等如是我们行走在天空中的脚。皮肤吧、手吧、脚吧,身体上的一切,我们都可说它是生命的工具。因此,衣服呀、杯子呀、车呀、船呀,我们也说它是生命工具了。中国古人说天地万物,与我一体。正因为人的心,能不专困在自己的身躯里,人的生命也能不专困在自己的身躯里。因于人的心灵之活动,而使人的身躯也扩大了,外面许多东西,都变成了我身躯之代用品,那不啻是变相的身躯。因此,我的心与生命,都可借仗这些而表现而存在。人的手和足,显然不单是一种具有经济意义的生产工具,而更要的乃是我们的生命工具呀。若照唯物论推演去,则人身也将全成为生产工具。连人生也将全成为生产工具了,那岂不将成为宇宙之终极目标与其终极意义便只在生产吗?这话无论如何也讲不通。当知天地万物,皆可供人类生命作凭借而表现,皆可为人类生命所寄托而存在。因此天地万物,皆可为人类生命之活动与扩大。即就生产论,当知是为了生命才始要生产,不是为了生产才始要生命的。
由上所言,可知生命之存在于宇宙间,其价值实高出于物质之上。物质时时变坏,而生命却能跳离此变坏之物质而继续地存在,所以生命像是凭依于一连串的物质与物质之变坏间而长存了。再用杯子作例,杯子犹如我们的双手,我们双手随身,却不能割下假借别人用,而此杯子则人人皆得而使用之。我们的皮肤,也无法剥下赠送人,但衣服则可借赠与任何人穿着。这乃是人类生命工具之变进,人类生命工具之扩大,也即是人类生命工具之融和。私的工具变成了公的工具,一人独有的工具,变成了大家共有的工具,所以说是工具之融和。当知,正因人类生命工具之扩大变进与融和,而成为人类生命本身之变进、扩大与融和。人类生命经此不断的变进扩大与融和,才始得更为发扬而长存。这便是所谓人类的文化。人类文化则绝不是唯物的,而是心物交融,生命与物质交融的。
5
我们刚才说,心跳进瓷土,就造成了杯子,心跳进棉麻,就造成了衣服。人类心灵这一种跳离身躯而跑进外物的努力,都得经过双手的活动而实现,而完成。现在我们说到嘴,却使我们的心,跳离身躯而跑入别人的心里去。猴子鸡狗都有心,它们也知有喜怒哀乐,它们也能有低级的思维。所惜的是它们的一张嘴,不能把此心所蕴来传达给别个心。因此它们的心,跳不出它们的躯体,跑不进别个躯体的心里去。我们大家都知道,表现内心情感知识一种最好的途径是声音,声音能表现我心,表现得纤细入微。人有了一张嘴,运用喉舌发出种种声音,内心的情感与知识得以充分表现,让别人知道我此心。人类一切的内心活动,均赖语言为传达。所谓传达者,即是跳出了我此躯体,而钻入别个人的心里去,让别人也知道。若作生产工具看,试问人的那张嘴,又能生产些什么呢?果照唯物史观,嘴该是没有经济价值的。因此手的活动在历史上能把来划时代,而嘴的活动,便没有这样的作用与分量了。那岂不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吗?
人类又经嘴和手的配合并用,用手助嘴来创造出文字,作为各种声音之符号。人类有了文字以后,人的心灵更扩大了,情感思维理智种种心能无不突跃地前进。这真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标记。譬如说,人类有语言,是人类文化跃进一大阶程。人类有文字,又跃进一阶程。人类有印刷术,又跃进一阶程。但在唯物史观与生产工具的理论下,这些便全没有地位来安放了。
从前中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仙人,用小笼子装鹅,笼子小,只像能装一只鹅,但再添装千万只鹅进那笼子,也尽不妨,尽能容。那鹅笼子能随鹅群之多少而永远容纳进,但却并不见那鹅笼子放大了。今天人类的心量,也正如那仙人装鹅的小笼。别人心里之所有,尽可装入我心里,上下古今,千头万绪,愈装进,心量愈扩大。但心还是那心,并不是真大了。这不是神话,却是日常的实况呀。
即就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言,种种衣物用具表面看,岂不是都由我们这一代人自己做成吗?但仔细想便知其不如此。这已是几千年来,经过千千万万人心灵之创制改进累积而成有今日。所以我们一人之心,可变成千万人之心。如某人发明一新花样,人人可以模仿他。而千千万万人之心灵,也可变成为一人之心。如某一人之创制发明,其实还是承袭前人的文化遗产而始有。又如我一人造一杯,万人皆可用。一人写一本书,万人皆可读。而任何一人,也可用万种器具,读万卷书。诸位当知,鸡狗并不是无心,无智慧,无情感,无奈它们缺乏了我上述的那种用来表现心灵传达心灵之工具。因此,它们最多也只能表现它们的心灵,在它们自己那个躯壳里。人类则不然。如人类运用数字计算,最艰难的数学题也可用笔来解决。若使以前人没有数字发明,即最浅易的算题有时也会算不清。我们因此也可说那些数字,便是我们人类的新脑,是我们人类自创的文化脑。不知那时代人发明了数目字,从此却成为人类计算一切的一种新脑子。所以数目字也同脑一般,是我们计算的工具,也同脑一般,是我们的生命工具了。现在人发明有电脑,此电脑二字,却是很恰当的。电脑也是生命工具,非生产工具。即如爱因斯坦吧,若没有前人发明供他来利用,他也无从发明他的相对论。所以爱因斯坦的脑子,实在是把几千年来人的脑子,关于此一问题之思维所得,统通装进他脑子里,变成了他的大脑子,这脑子自然要更灵敏,胜过宇宙天赋我们的自然脑。此刻爱因斯坦死了,有人把他脑子解剖,也和平常人类一般的,但这只解剖了他的自然脑,没有能解剖他的文化脑。他的文化脑,岂不正像我上面所说的那位仙人的鹅笼吗?但我们更应该说,电脑绝非是人的文化脑。倘要把电脑来代替人的文化脑,如欲用机器人来代替真人,而不知其间的差别,这又将是他日的一大错误。
再说如记忆吧,你的脑子记不清,写一行两行字,便记住了。那一行两行字,也是你的生命工具,也是你的文化脑。而且那一行两行字,不仅替你记忆,也还能替一切人记忆。一切人看见此一行两行字,便都会记起那一行两行字中之所记,所以那一行两行字,也便变成了千万人之公脑了。千万人之公脑,又能变成一个人的私脑。如人走进图书馆,千万人所记,随手翻阅,都可记上他心来。这便是语言文字之功,也即是那一张嘴的功。
6
我还要进一步说明,我的身体与你的身体虽然是不同,而我们的生命则尽可融合为一的。这如何说法呢?试让我再举一例来说明。人与鸡狗岂不都有雌雄之分吗?但人却有夫妻婚姻制度之创建。这种夫妻婚姻制度,乃由人类生命中的一种艺术与欲望之配合而产生。从单纯的动物雌雄之别,进而为人类的夫妻的婚姻制,这里面有一种要求在促成。这一种要求,也可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有了此夫妻婚姻制,就接着有合理的家庭和社会,人类的一切文化,都由此引生出。所以我们说,婚姻制度与家庭制度之出现,这并不是一个人的生命表现,而实是人类的大生命之共同表现。诸位在此听讲的,早迟都会要结婚,那时你们将感到新婚之情感与快乐和对婚后之一切想像。你们在那时,可能认为那是你们的私事,但这想法是错了。大家莫误会,不要认为这是由于你们自己夫妻两人间独有的私心情。当知这些事,实在是由你们的父母双亲,上至你们的列祖列宗,一代接一代的生命的表现与扩张而引起,也即是整个人类大生命中的表现之一瞥。换言之,这已是从前曾有不知数量的人的心,此刻钻进了你的心里,而你始获有此种情感与想像的。否则猫与狗,为何没有你那样的情感与想像呢?五十万年以前的原始人,他们那时心里为何也没有你那样的情感与想像呢?而何以在你同时同社会的男女,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感情与想像之表现,又是大致相差不远呢?所以整个人类生命演进,实是一个大生命。在此大生命的潮流里,实不能有严格的你与我之别,也不能有严格的时代与地域之分别。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生命之融合。
以上说人类生命是共同的,感情也是共同的,思想理智也仍是共同的。因人心久已能跳出此各别的躯体,在外面来表现其生命。至于在各时代,各种人间的生命表现之尽有所不同,那可说是生命大流在随势激荡之中所有的一种艺术吧。而逼其采取了多方面的多样的表现,在其深藏的底里,则并非有什么真实的隔别的不同存在。故人心能互通,生命能互融,这就表现出一个大生命。这个大生命,我们名之曰文化的生命,历史的生命。
根据上述,可知我们要凭借此个人生命来投入全人类的文化大生命历史大生命中,我们则该善自利用我们的个人生命来完成此任务。
7
现在让我讲一故事来结束上面一番话。
大约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苏州近郊登山漫游,借住在山顶一所寺庙里。我借着一缕油灯的黯淡之光和庙里的方丈促膝长谈。我问他,这一庙宇是否是他亲手创建的。他说是。我问他,怎样能创建成这么大的一所庙。他就告诉我一段故事的经过。他说,他厌倦了家庭尘俗后,就悄然出家,跑到这山顶来。深夜独坐,紧敲木鱼。山下人半夜醒来,听到山上清晰木鱼声,大觉惊异。清晨便上山来找寻,发见了他,遂多携带饮食来慰问。他还是不言不睬,照旧夜夜敲木鱼。山下人众,大家越觉得奇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所有山下四近的村民和远处的,都闻风前来。不仅供给他每天的饮食,而且给他盖一草棚避风雨。但他仍然坐山头,还是竟夜敲木鱼。村民益发敬崇,于是互相商议,筹款给他正式盖寺庙。此后又逐渐扩大,遂成今天这样子。所以这一所大庙,是这位方丈费了积年心,敲木鱼打动了许多别人的心而得来的。我从那次和那方丈谈话后,每逢看到深山古刹,巍峨的大寺院,我总会想像到当年在无人之境的那位开山祖师的一团心血与气魄,以及给他感动而兴建起那所大寺庙来的一群人,乃至历久人心的大会合。后来再从此推想,才觉得世界上任何一事一物,莫不经由了人的心,人的力,渗透了人的生命在里面而始达于完成的。我此后才懂得,人的心,人的生命,可以跳离自己躯体而存在而表现。我才懂得看世界一切事物后面所隐藏的人心与人生命之努力与意义。我才知,至少我这所看见的世界之一切,便绝不是唯物的。
我们若明白了这一番生命演进的大道理,就会明白整个世界中,有一大我,就是有一个大生命在表现。而也就更易了解我们的生命之广大与悠久,以及生命意义之广大与悠久,与生命活动之广大与悠久。而一切由物来决定心的那一种唯物史观,以及其仅懂得生产与财富价值的人生理论与历史观,实在是太褊狭,太卑陋浅薄得可怜了。(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6:35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才能做到宠辱不惊?老子《道德经》告诉你一个秘密
2019
09/03
18:05
符号帝国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每个人的周围,大概都有一个具有“刺猬人格”的人,什么意思呢?这种人满身都是刺,见谁刺谁,碰到谁怼谁。你看他一眼,他怒了:你愁啥,是不是看不惯我?你嗓子痒,吐了口痰,他说你是在吐他,那是在侮辱他;你对着他微笑,他说你的笑容有问题,带着一种讽刺和嘲弄。
总之,就像是青春期的孩子和热恋中的人,神经非常敏感,少有风吹草动,总觉得那是冲着自己来的;放佛他就是世界的中心,人群里最举足轻重的人物,世界就是一个超级大陷阱,处处都在以他为敌,处处都在设计他,给他下套,等着他入坑。
这种人就是太拿自己当回事了,就像《道德经》中所说的:宠辱若惊。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具有“高敏人格”的人一般都非常固执,在他的感官里,一个人就能站成一支军队,对抗这个不怀好意的世界。也就是常说的受害者心理。
比如你评论一个明星,说了一些负面的言论,但是并非捕风捉影,更不是抹黑诽谤,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可是因为那是他的爱豆,他就不答应了,一听到就暴跳如雷,像是被踩到了尾巴:你说他就是不行!我是他的铁杆粉丝,你是不是针对我?
有人跟他穿了风格类似的衣服,但是并不适合他,大家就说了,他应该换一个风格,这种的他hold不住,这句话如果让他知道,马上就炸锅:我觉得人家挺酷的,是你审美有问题吧。哎,我穿的也是这种衣服啊,你是想说我穿不起来是吧,你怎么就那么能呢?
工作中,大家针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对事不对人吗,可是到他这儿就不行了:你凭什么否定它啊?还说得真么难听,你是在指桑骂槐攻击我是吧?我就举得这种做法挺好的啊,我知道你是对我有意见,你这是公报私仇!
甚至于,他喜欢吃香菜,但是你不能吃,觉得那味道太冲,他都会觉得你是在嫌弃他。
总之,在这种人的世界观里,生活学习工作白天黑夜春秋四季,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里都是危机,和他交往就像是进入了一个高密集的雷区,随时都可能暴雷。
这种人当然会活得很累,一天24小时精神都紧绷着,可能做梦都是在跟别人撕逼。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这种时期,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孔老夫子说,见贤思齐,见不咸则思己过。
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何必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呢?自己活得十万分辛苦,周围的人也要跟着遭殃。
老子则把这种状态称为“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不管是遇到好事还是坏事,被人是赞扬还是诋毁,他都无法坦然接受,从容以对,即使是表面淡定,内心其实早已波涛汹涌,总是容易反应过度。
我们也常常说这种人太情绪化,脾气捉摸不透,很难相处,除非是交情很深或者是非常亲近的人,否则多半会“敬而远之”。毕竟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需要面对的问题,谁都没有义务包容你的坏情绪,甘愿当你的垃圾桶。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人会有这样的情形,社会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呢?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贪婪的小孩子,手中拿着一根彩色的画笔,他会在走过的每一种东西上做标记,说凡是那些自己接触过的东西都时属于自己的,别人都不许碰,只有他才有对这些事物的处置权。
刺猬人就像是患有“多占强迫症”,会在跟自己有关的一切上面盖上自己的私章,并在心里郑重其事地宣示主权。凡是经过我嘴里的观点就代表了我,我喜欢的事物就象征了我的人格,如果有人胆敢否定它们、轻视它们或者无视它们,就是我的敌人,就是故意跟我过不去。为了维护我的尊严,我必须奋起反击,捍卫自己的荣誉!
很显然,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状态,如果一时心理崩溃染上了,很可能会在周围人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留下心理阴影,让我们的人际关系亮起红灯。
这样的人就是交际圈的“瘟疫”,谁遇到了都会躲着他。
如果遇到这种失控的状态,不想让自己变成这样的人,应该怎么解决呢?
这个样子在佛家眼中叫做“我执”,太执着于自己,觉得什么都跟自己有关。既然是宠辱若惊,《道德经》里开出的药方就是“宠辱不惊”,正好反其道而行之。
就像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他其实一生遇到了很多坎坷,经常会受委屈,有一次甚至是因为写了一首诗都会受到连坐,觉得他是居心不良有了反叛之心,于是多次被贬官。
可是苏轼是怎么面对这些境遇的呢?一个事情可以说明。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当时这里还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非常偏远和贫瘠,日常的食物能吃到的,最高级的就是猪肉了。好消息是,猪肉很便宜,管饱。
苏东坡并没有沉浸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漩涡里,他每天都了呵呵地在官邸旁边养花种地,还发明了一种美食——东坡肉,并特意为这道菜写了一首诗。
再如明代圣人阳明先生王守仁,他因为受到奸臣宦官刘瑾的迫害,被发配到了贵州龙场,从一个朝廷大员变成了没有品位的小驿丞,出发前还被脱掉裤子打了四十大板,途中还派了锦衣卫追杀。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可是他到了龙场之后,不但没有就此消沉,反而和当地人打成了一片,凭借自己深厚的学识悟出了“心学”这个思想界的超级大宝藏。
后来朝廷替他平反,封他为新建伯,是当时文臣的最高荣誉。可是王阳明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一心只想着传播自己的心学,监督学生们好好悟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种状态古人也有描述,宋代大儒范仲淹称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佛理所说的放下、不执著、无我相。
对治高敏的对策其实也很简单,多关注关注宇宙、大山大河这样宏大的事情,在对比自己,心里的那点事是不是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多劝劝他们,我们都是凡人,扔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庸庸之辈,你自己整天紧张兮兮的,其实根本没人注意你。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容易闹笑话,自己活得也很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2 10:58 , Processed in 0.08736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