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水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经典名著,句句精华,读懂处事哲理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5:24 | 只看该作者
71.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72.三月不知肉味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73.杀身成仁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4.色厉内荏
【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75.善贾而沽
【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76.生荣死哀
【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7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8.升堂入室
【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79.手足无措
【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0.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5:24 | 只看该作者
81.食无求饱
【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82.逝者如斯
【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3.述而不作
【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4.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5.驷不及舌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86.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8.斯文扫地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5:25 | 只看该作者
89.温故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90.文质彬彬
【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1.无为而治
【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92.小德出入
【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93.血气方刚
【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94.学而优则仕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5.循序渐进
【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 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5:26 | 只看该作者
96.循循善诱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97.言必信,行必果
【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98.言必有中
【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自】:《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99.言不及义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自】:《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00.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102.一言以蔽之
【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5:26 | 只看该作者
103.一以贯之
【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 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04.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105.以直报怨
【解释】: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06.因人废言
【解释】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7.用行舍藏
【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08.有教无类
【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109.欲罢不能
【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10.愚不可及
【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8-7-31 15:27 | 只看该作者
111.怨天尤人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12.择善而从
【解释】: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3.知之为知之
【解释】:为: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女:同“汝”,你。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4.众星拱辰
【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15.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1:56 | 只看该作者
1、自强不息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释义】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2、厚德载物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释义】厚德载物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释义】上段话实际上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像锋利的刀剑一样能斩断铜铁,后常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喻指紧密团结,力量无敌;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4、惩忿窒欲
【出处】《周易?损》:“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释义】惩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克己与忍让。
5、信及豚鱼
【出处】《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释义】信及豚鱼的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要讲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诚实守信。
6、卑以自牧
【出处】《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谦谦君子与卑以自牧。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1:56 | 只看该作者
7、朝乾夕惕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释义】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8、刚柔相济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释义】刚柔相济的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剂补充,使之恰到好处。这条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必须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和谐、协调、平衡,做到不偏执、不过激,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9、尺蠖之屈
【出处】《周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三个成语: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龙蛇之蛰。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适应各种境遇,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尺蠖之屈比喻以退求进的策略;龙蛇之蛰比喻引退。
10、藏器待时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藏器待时和待时而动。藏器待时的意思是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比喻不急于表现才干能力,等待施展的机会;待时而动是说等待有利的时机,然后行动。
11、见机而作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释义】见机而作的意思是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刻行动。
12、安不忘危
【出处】《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释义】安不忘危表示要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1:57 | 只看该作者
13、履霜坚冰
【出处】《周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释义】履霜坚冰释义是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即将到来,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
14、物以类聚
【出处】《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释义】指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现多比喻坏人和坏人常在一起,互相勾结。
15、谦尊而光
【出处】《周易?谦》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释义】谦尊而光的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更显示其美德。
16、改过迁善
【出处】《周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释义】改过迁善是表示道德品质和作风的用语,意即:有德行的人见到别人的善良德行就学习、仿效,见到别人有错误就自觉对照改正。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决”表示迁善和改过速度很快且果断。
17、触类旁通
【出处】《周易?系辞下》:“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释义】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能推知同类的其它事物。
18、探赜(zé)索隐
【出处】《周易?系辞》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
【释义】这一段话有两个成语:探赜索隐和钩深致远。赜:幽深玄妙。探赜索隐的意思是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钩深致远也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1:58 | 只看该作者
19、数往知来
【出处】《周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释义】数往知来表示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即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
20、极深研几
【出处】《周易?系辞》:“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释义】极深研几指的是要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形容钻研深刻、细致。
21、见仁见智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释义】对同一事物,因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作“见仁见智”。
2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出处】《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释义】积善:积累善举,指经常做好事。余庆:遗留福泽。旧时指经常行善的人家,一定会给子孙留下幸福。也就是所谓善有善报。
23、殊途同归
【出处】《周易?系辞下》:“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释义】原作“同归殊途”,意谓通过不同道路,达到一个目标。孔子曾经说过,天下的人,最后都回到同一个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但人们却有种种的思虑。
24、应天顺人
【出处】《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释义】应、顺:顺应、顺从。天:旧指心目中的上帝。顺应天命,顺从人心。旧时常用以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中国古人认为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革,是天意和人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应天顺人演变成为封建社会帝王登基时常用的套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1:59 | 只看该作者
25、满腹经纶
【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释义】经纶:治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满腹经纶泛指人很有学问,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26、匪夷所思
【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释义】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也形容所见事物的离奇或复杂。
27、群龙无首
【出处】《周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释义】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一个领头的。比喻众人会集,没有领头人,无法统一行动。
28、革故鼎新
【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释义】革:《周易》卦名,意为变革。鼎是烹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变熟,由硬变软,故引申有更新之意。 革故鼎新,意为破旧立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29、出神入化
【出处】《周易?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释义】神:神妙。化:化境,极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 ,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形容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
30、否极泰来
【出处】《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周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
【释义】“否”、“泰”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谓之“泰”,不交谓之“否”;“泰”则亨通,“否”则失利。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达到一个关节点,就要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否”可以转化为“泰”。后来便常用“否极泰来”形容情况从坏转好。
人们说“乐极生悲”、“苦尽甜来”、“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等都是“否极泰来”的意思。它充分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改变原有的形态,出现新的状况。
“好”可能转化为“坏”,“坏”可能转化为“好”,“有利”条件可能转化为“不利”条件,“不利”条件也可能转化为“有利”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这种事物互变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1 | 只看该作者
思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2 | 只看该作者
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3 | 只看该作者
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4 | 只看该作者
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4 | 只看该作者
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9、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0、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5 | 只看该作者
雄心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6 | 只看该作者
爱国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8、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7 | 只看该作者
鸿志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8、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2:08 | 只看该作者
思念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5 17:04 , Processed in 0.06729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