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日环照月的一篇征文,他本人以前发过,没能列入参加投票,请尽量列入投票,作者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他辛辛苦苦写了好长时间,直到今天早晨,他听说还有机会,游完泳急急忙跑回家,认真的做了最后一次修改。现已一发到征文专区。前些日子由于他不懂如何发表参赛 故误了时间。请总编尽量给列入投票评选为盼间。附日环照月的散文 亲与海母。文章耐人寻味,值得一读。 母亲与海fficeffice" /> 如果把地球比作母亲,那么大海是什么? 登寻中国冬泳网,发现许多故事,许多新闻,还有许多有趣的网名,神圣而美丽,动人而光采,好像把我进入一个神圣的海底世界。 有的称自己是大海的女儿、有的称自己是大海的娇子,还有称自己是条小鱼的、小虾的,海螺、螃蟹的。可能觉得还是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干脆就叫大沙鱼、海狗鱼、大海龟!至于那些驰骋大海或是置身大海的网名则更加的丰富多彩,含意深刻。什么大海的风帆呀、浪里金身呀、畅游大海呀,浪里白条呀,等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总而言之,好像这里不是一个网站,倒像是一个大海的家族,大海的王国。 我不禁有些嫉妒。尽管我生在海边,却不懂大海,远没有他们对大海的那样钟情,那样眷恋。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心情不觉有些郁闷,便想到海边散步。其实不是散步,是散心,把心里的不快散出去。那一夜,我碾转反侧,不能成眠,心里总觉得寂寞、空虚、还有无名的惆怅和失落。 时间还早,天色暗淡,海上灰蒙蒙的,昏睡的龙王还拉着帷帐。海浪用舌头轻轻舔着海岸,一伸一缩,恩爱无比的样子。这时候,天边冒红了,天边逐渐出现了灿烂的红光,很壮观很艳丽。先是一条金线,接着呈现了圆弧:圆弧一点一点地上升,一点点地变大,接着出来一个又大又圆的太阳。到海边看日出的外地游客按耐不住自己的兴奋,像小孩子一样欢呼着、跳跃着,有的还唱起了歌,大有不虚此行的快乐。 那天好像特别奇怪,可能上帝有意给我什么启示,有意让我感受什么似的,非常真切非常生动给我演绎了生命的诞生过程。只是以前被我一次又一次地忽略。 ——你看,大海与太阳若即若离的时候,分明有一条长长的血红色的光带延伸过来,海天相接处的海洋线明显地向上隆起。你再看,那一望无际的海水不就是母体子宫里的羊水吗? 我惊讶了,几乎惊呼,但我立即缄口。因为有句古训:天机不可泄露。这是大海像母亲一样的生育。 恰在这时,一个拾海的老者道破了天机:那不是一条普通的光带,是大海连结太阳的脐带! 我不敢说“英雄所见略同”,可这心有灵犀的碰撞让我惊喜不已。 不错,那就是一条脐带,地球连结太阳的脐带。因为,海天一线的隆起,分明是母亲鼓胀的肚腹;那汪洋激荡的海水,分明是母亲子宫里的羊水。 可是这一切,为什么在自然科学面前讲不通呢! 如果拋开呆板、僵硬的学术教条,我们完全应该相信这样的事实:日出的过程,其实是分娩的过程。 哲学家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其实就是说,地球每天都有一个新生儿,那就是太阳。因为只有新生,才可能全新。 我想到了母亲,因为母亲身上也有一个这样大海。那大海非常开阔,里面的空间很大,可以容纳很多羊水,而且有一条紧紧连着婴儿的脐带;那脐带是红色的,和我们在海边看到的光带完全一样。 可是我不懂,为什么新生婴儿生下来总是哭闹不止,伸拳踢腿,而不像太阳这样容光焕发的样子。 后来我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安静,有疾病也有瘟疫,还有争吵和战争,人们都非常恐惧,也非常疲惫,远远没有母亲身体里那样安详、那样自由、幸福。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游泳的文章(舒婷:《夜泳》):弗洛伊德的同事桑多费伦兹曾经论述过人类“回归海洋的趋势,”提出了埋在人们内心一个隐秘的愿望,就是回到母亲子宫里过“水式生活”;再往前追溯,即回到生命的最初起源(海洋)里去...... 我终于明白,爱好冬泳的泳友们为什么给自己起了那么多与大海紧密相联的名字。原来,并不是一个个简单的代号,而是一个个寄托崇尚大海的美好愿望、美好祝福。而那个“一天到晚游泳的鱼”的小伙更是想身体力行地证明一个真理,把人生和海洋连在一起,永远相伴,永不可分离,是人生的崇高的境界!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海水哗哗呼地呼唤,对我说:回来吧,征战的人;回来吧,疲劳的人,回到人生的起点,抚慰你的肌体、抚恤你的心灵,你一定和从前一样。 ——于是,我下水了,成为一名冬泳者。 地址:山东日照港建安公司 电话:0633—8385378 邮箱:cdxrz@sina.com 姓名:崔顶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