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冰雪乐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样的评选活动,最好不参加!还是冬泳网好!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6-7-31 19:4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评选活动,虚名假象,无任何公正,公开,公平,毫无意义。同意老兄的观点,大家在冬泳网上交流多好呀。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8-3 00:48
版主所言极是!  发表于 2016-7-31 2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6-8-1 10:5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评选活动,纯属瞎胡闹。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8-3 0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6-8-2 07:52 | 只看该作者
虚假评比没意义!
形式主义不可取!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8-3 0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6-8-2 18:10 | 只看该作者
不觉得吗?许多时候连冬泳网,冬泳俱乐部都只是少数人的娱乐工具。

点评

有点同感,故发了下面的帖子。与跟帖者的观点截然不同。  发表于 2016-8-4 09:20
赞!  发表于 2016-8-3 0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6-8-2 20:08 | 只看该作者
虚假评比没意义!- L7 i. p5 j5 i" A6 a3 I
形式主义不可取!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8-3 0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6-8-3 12:57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好,我赞同这一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6-8-3 15: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6-8-3 15:45 编辑

是啊,近两年的网上投票评选的确扰民,而且有的网站以营利为目的,关键的时候不交钱投不了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6-8-3 20:52 | 只看该作者
对这类评选,我的态度是:不参与,不支持,视而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6-8-4 09:19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

    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从知道的第一天起,天天如此。仅仅因为东北是冬泳的发源地。

    但楼主说什么通讯运营商靠这个挣钱等,那就是笑话了。

    全中国冬泳人数几百万,甚至千万以上,但在冬泳网注册的才20来万吧。您我都热爱冬泳网,但这是您我的兴趣与爱好所在。

    如果是我,绝对不会贬低一个活动,而抬高另外一个。尽管这另外一个是我的钟爱,这是我做人的原则!


    自己喜欢的事情,写出来,身边的部分泳友们爱看,就默默去做,辛勤耕耘。>我*自己的努力,现在是“长老级别”(并非版主)了。

    轻声地向您与冬泳网的高层汇报一下。我身边的泳友们,总体来看,越来越不怎么上冬泳网了,但在微信群里,确实是否热闹。——扩大一点,整个武汉,几乎如此,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冬泳网要认真反思。



    比如,武汉两江四岸的冬泳人,以“长江救援志愿队”为组织,用大爱谱写人间善举,使每年的溺亡人数由120多人减少到60多人,在全国志愿者的队伍中,反响强烈,是群体的正能量。但我钟爱的冬泳网及时宣传了吗?冬泳网评选的活动,该群体榜上有名吗?武汉的草根的救人英雄们能够上榜吗?……

    朋友,光有您我热爱冬泳网是远远不够的…………

    与您以及跟帖的版主们以及冬泳网的管理者商榷。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雪乐人 于 2016-8-5 16:03 编辑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8-4 09:19
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

    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 ...


首先 ,谢谢冬泳博士老师将此贴全局置顶,(这对我来说,上网八九年了,还是第一次)让全冬泳网都能看到,也说明此贴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所以得到了这么多有水平,有学识的冬泳朋友们的同感,认可和支持,在这里一并向这些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真是"网内有知音,天涯若比邻"啊!

  至于,对此事有点儿不同看法,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会有所不同嘛!适逢今日有点儿时间,我也试着对"老兵新传"朋友提出的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不当之处,再容探讨嘛!
  一"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从知道第一天起,天天如此,仅仅因为东北是冬泳的发源地.
  我首先被这位朋友的热情所感动,热爱我们东北的冬泳,认为东北冬泳,特别是哈尔滨冬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冬泳,哈尔滨是冬泳的发源地,所以我要向这位朋友,说声谢谢!出于对哈尔滨冬泳的热爱才关注此次投票活动,天天在投票,这种执着精神,很值得赞赏!
  我所要说的是,这次手机微信群投票活动,一没有公布评选标准,二冬泳协会也没有推荐候选人,而是不论谁写个材料发到群里,就可以成为候选人,您说是不是太不严肃和有失公正了?还有天天投票,一投二十多天,是不是太扰民了?参与投票的都是候选人的亲朋好友,会玩手机的年轻人居多,对于这样一个不太明确标准的活动,天天在投,有意义吗?您可能退休在家无事,可以天天投,但对于只凭手机微信群上介绍的那点儿资料,就想评选出一个真正的冬泳达人来,是不是有些幼稚了?您不感到少了点儿啥吗?
  二,楼主说什么通讯营运商靠这个挣钱等],那就是笑话了.
  那我问一下这位朋友,通讯运营商,不靠客户使用通讯流量挣钱,靠什么呢? 懂点业务知识的人都知道:通讯运营商的利润=通讯流量收入-通讯运营成本. 投票20多天,点击量达88万多次,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不增加吗?手机流量是要花钱的啊!是笑话吗?
  三,全中国冬泳人有几百万,甚至千万以上,但在冬泳网注册的才20来万,您我都热爱冬泳网,但这是您我的兴趣与爱好所在,如果是我,绝不会贬低一个活动,而抬高另一活动.
  这位朋友和我一样,热爱冬泳网,对冬泳网的有些不足之处,有些看法,对某件事情,提出点儿批评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对这次评选的看法,是旗帜鲜明的,对就是对,(出发点是好的,)错就是错(没有评选标准,组织不充分,过程成了形式,平台太小)绝没贬低微信群的意思,(批评就事不对人)而冬泳网所具有的优势和作用,是几十万会员有目共瞩的,是无声自威的,还用特意抬高吗?您说也热爱冬泳网,为什么只盯着冬泳网的一点儿不足之处,而对其巨大的作用和优势,视而不见呢?注册会员20多万人,还少吗?您能要求所有能冬泳的人,都上网吗?再说,能冬泳的人哪里会有几千万呢?
  对于您最后一句话;(朋友,光有您我热爱冬泳网是远远不够的,,,,)我还是很赞赏的!是啊,热爱一个组织或网络,和热爱一个人一样,不但要积极支持她,维护她的声誉,参与她的活动,充实她的内涵,也要对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提出诚恳的批评和建议,这才是真正热爱冬泳网的冬泳人!

144109sshhmc931owh1nua.jpg (100.57 KB, 下载次数: 8)

无限风光勇攀登!

无限风光勇攀登!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9 收起 理由
wan老兵新传 + 4 有容乃大。
上海人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6-8-6 15:52 | 只看该作者
冬泳人优秀不优秀不是那些人手机触摸出来的?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8-7 0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6-8-6 22:58 | 只看该作者
视而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6-8-7 1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6-8-8 04:22 编辑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8-4 09:19
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

    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 ...

     wan老兵新传长老晚上好,您的跟帖评论,本人不敢苟同,但是你举例说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事迹,冬泳网没有宣传”......

      我认为此话有差异,可能你不上网的原因吧,你要是经常登陆冬泳网,就会看到上海人数十几次在我们冬泳网上转发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及武汉冬泳人的事迹(我把过去发的有关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及武汉冬泳人的帖子,重新再发出一部分,你可以在下面看到)。这些,经常上网的网友都会有目共睹的,不少网友跟帖评论,对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及武汉冬泳人的事迹给予高度关注、评论和点赞!

      我想问你:你想让冬泳网还怎么宣传!?难道你想让鱼王亲自宣传不成?!

       话又说回来了,冬泳网,是冬泳人的家园,每一个冬泳人、每一个网友都可以在冬泳网上发帖,网站繁荣,网友有责,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也是冬泳网的一员,那你怎么不率先垂范的在冬泳网上宣传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大爱无疆的事迹?!你究竟还想怎么样让在冬泳网上宣传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您的帖子阐述的让人费解!!真言啦!

      毛主席语录: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点评

本人行不改名做不改姓,。开自己的姓名(您点击我的图像就可以看到)并不需要勇气,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的有关冬泳日记或者主题帖中,也多次公开自己的年龄(今年54岁并未退休)您和许多版主们,做得到吗?  发表于 2016-8-8 11:01
人人都知道,有时候,说真话是要有勇气的,也是一种挚爱的情怀。  发表于 2016-8-8 10:24
上海人泳友,您最后的压阵是用一代伟人的诗词,很明显,是在给我的帖子定性,同时也是规劝。定性为“牢骚太盛”,规劝为“防断肠”。我们是应该看到“冬泳网”长远的未来,但我认为,我的帖子是实在的不趋炎附势的。  发表于 2016-8-8 10:22
上海人泳友,如果我“可能你不上网的原因吧”,能够从一个初级会员,到中级,到高级,再到“黑铁长老会员”吗?请问,不是版主的会员,能够成为“长老”的泳友,人数多吗?  发表于 2016-8-8 10:18
鱼王主席亲自宣传长江救援志愿队,那样更加好啊。一个最值得冬泳网宣传的群体,让日理万机的网站创建人来宣传并且弘扬极大的正能量,我看没有什么不好的。  发表于 2016-8-8 1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6-8-7 1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6-8-7 19:22 编辑
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6-8-5 11:10
  至于,对此事有点儿不同看法,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会有所不同嘛!适逢今日有点儿时 ...

同意冰雪乐人的观点,给冰雪乐人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6-8-7 1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6-8-7 19:40 编辑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8-4 09:19


    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 ...


请“wan老兵新传”看一看:




我玩的应用:

电梯直达[url=][/url]
1#
发表于 2015-3-23 10:49: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3-23 11:11 编辑


冬泳队救溺水者逾200人 队员平均年龄55岁

2015-03-23 07:30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图为:王家巷冬泳队部分队员手捧陈忠贵遗照合影。 (长江救援志愿队提供)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成熔兴 实习生 刘艺霖

  昨日武汉,暖日融融。

  长江武汉段王家巷码头,来自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十几位队员齐聚于此,游泳、聊天之余,交流救援技术,摆弄着救援设备。“一到4月气温升高,就有人开始下江游泳,我们也要提高警惕”,救援队总队长俞关荣来到这里交代工作。

  近半年来,老俞一直很忙。去年10月至今,志愿队人数由600人扩张到1000人,旗下冬泳队数量增至31个,还覆盖了武汉市远城区及市外部分县市。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让老俞有了压力,“一定要及时培训‘新人’,树立正确的救人理念,掌握好救援技巧,老陈的悲剧一定不能再发生。”

  陈忠贵为救人不幸牺牲

  俞关荣所说的老陈,全名陈忠贵,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王家巷冬泳队队员,也是救援队目前唯一牺牲的队员。

  去年10月25日晚8时许,同样是在王家巷码头,3位男青年在上游野泳时不慎遇险,被江水裹挟而下。

  时值深秋,江水湍急、暗流汹涌,江面上还漂浮着厚近半米的水葫芦,将3人团团围住,险象环生。

  正在岸边值守的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闻声而至,发现情况危殆,“不及时下水救人,3个人肯定都没了。”

  没有任何犹豫,64岁的陈忠贵、65岁的童淑华和50岁的蔡从庆先后两次跃入水中,向溺水者游去,李首快等其他4名队员则在岸上指挥、接应。

  7人同心协力,成功将溺水者全部救起。但在营救最后一人时,一团顺江疾冲而下的水葫芦将陈忠贵兜头盖住,他没能探出头来……

  直到4天后,陈忠贵的遗体才在15公里外的长江天兴洲被找到。

  英雄长辞,秋雨含悲。

  一同参与救人的童淑华说,陈忠贵加入王家巷冬泳队已有七八年时间,一直是队里的“热心肠”。冬泳队每年都会救出五六名溺水者,时常都有陈忠贵的身影。

  报名需签“生死状”

  人们发现,这样的救人故事,在长江救援志愿队,不胜枚举:

  2014年5月,队员张纯详在青山建设五路江滩救人时,被溺水者踢中要害,几乎晕厥;7月23日晚,武昌汉阳门码头,队员赵汉清下水5次,救起6人,最后一次上岸时双腿打颤,体力完全透支……
  可以说,随便一位志愿者都有一肚子谈不完的救人故事,但别人不问,他们也不说。在他们看来,冬泳队员个个在水里打滚几十年,见过溺水险情无数,关键时“捞人一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俞关荣等队委会成员称,这样的侠义行为,需要组织起来,才更有力量。

  2009年,俞关荣在网上发帖提议,“我们需要组建一支队伍,开展专业救援”。

  此帖迅速引起响应。2010年5月18日,18支冬泳队齐聚一堂,拟定报名表、出台章程,武汉水上救援队就此成立,俞关荣全票当选队长。

  拿着报名表,队员们不约而同留意到了“报名须知”第五条:

  “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

  俞关荣解释说,“救援是生死之间的事,不是儿戏,设高门槛,是要尽量确保每一位队员具备舍己为人的志愿精神”。

  不少人笑称,这成了张“生死状”。但笑归笑,发下去的128张表,最终收回了114张。到了2011年,又有4支冬泳队加入。

  17个月救起200多人

  这22支冬泳队,覆盖了三镇各处亲水点:长江最上游有平湖门队,最下游有钢城建五队;汉江最上游有古田队,最下游有龙王庙队。

  队员中,有像陈忠贵这样的下岗工人,还有干部、银行职员、教师、公务员、出租车司机、私企老板、公司高管……

  他们中最小的41岁,最大的70岁,但不管身份如何,只要穿上泳衣,就是长江救援志愿者。

  2014年5月,志愿队推出区域值守制度,在长江、汉江8个游泳人群密集区域进行值守。每天3个时段,每个时段2个小时,至少需2名队员到场。

  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统计,在志愿者帮助下,2014年武汉市溺亡人数不到30人,同比下降一半,获见义勇为表彰的救援者有60多人,同比增加一倍,“这一升一降,足以彰显长江救援志愿队值守工作的成效。”

  据长江救援志愿队统计,自2013年5月成立到2014年10月,全队累计救起溺水者200多人。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给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信中深情写道:“在长江边选一处合适的地方,为舍身救人的英雄塑像立碑,让活着的人们永远记住他们,让英雄事迹世代流传,让英雄精神成为永恒。”

  昨日,俞关荣告诉记者,武汉市已计划在集家嘴江滩建设一座武汉城市英雄广场,陈忠贵有望作为首位牺牲的“城市英雄”进驻该广场。

  “目标还是最大限度减少溺亡”

  俞关荣说,陈忠贵牺牲后,整个志愿队受到了全社会强烈关注,媒体采访、宣讲交流络绎不绝,但整个队委会的目标仍然十分明确:尽快搭建起水上救援培训平台,对志愿队员进行救援培训,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故。

  此前,志愿队曾组织多次救援培训,颠覆了不少人的观念。队员陈建钢说,“救了那么多人,直到上培训课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救人”。

  当时培训老师问:“看到江里有人溺水,不停地上下扑腾,应该怎么办?”

  陈建钢脱口而出:“马上跳下去救人!”其他队员也纷纷点头。“不对,应该先呼喊队友,带上游泳圈等救生器材后再入水。”

  “长江救援志愿队成立之前,救人完全凭一腔热血。”回想起自己多次在水中被溺水者“熊抱”的情景,陈建钢阵阵后怕。这堂课上,他牢牢记住了“岸上救生优于入水救生”、“器材救生优于徒手救生”、“团队救生优于个人救生”等救生原则。

  俞关荣打了个比方:长杆、游泳圈、抛绳包被称为“水上救援三宝”,如果使用正确,救人者根本不需要下水就能够有效实施救援,效果最佳。可不少队员因为缺少练习,使用水平并不高,“这些还需要继续加强。”





点评

请您记住,您的几十人、百把人点击的帖子里。只要有关于“湖北的”“武汉的”“长江救援队的”,都有我的一次点击查看。谢谢您继续转发好贴!!!  发表于 2016-8-8 0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6-8-7 19:48 | 只看该作者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8-4 09:19
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

    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 ...

wan老兵新传 看看:


发表于 2015-6-29 13:29: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6-29 13:31 编辑


长江救援队员为守护游泳圈被砍伤 获捐万余元

2015年06月29日 11:30 来源:长江日报 


  受伤长江救援志愿队员获捐万余元

  昨日,本报5版刊发报道《为守护专用游泳圈 长江救援志愿队员被砍伤》,引发广泛关注。光明网、凤凰网、腾讯网纷纷转载,网友们为受伤志愿队员吴桂涛点赞,谴责伤人者暴行。目前,警方已锁定涉事车辆。

  本报官方微博率先发布上述事件,截止到昨日17时,引发百余网友转发评论,新浪湖北、今日头条等也参与转发。不少网友为志愿队员点赞,网友“妞妈咪QHM”说:“这些志愿者是我们武汉的骄傲,好好保护自己。”网友“幸福人生31807284”说:“好人有好报,祝你早日康复。”更多网友对伤人者表达出愤慨,并呼吁警方尽快破案。网友“行不改名做不改姓”说:“性质太恶劣了,不严惩凶手,于法不容。”“一定要全力缉拿砍人肇事者,还救援志愿者一个公道!”网友“张驰有度ZY分享传播”说。

  志愿队员吴桂涛家境贫寒,受伤住院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事发后,水上警方相关负责人赶到病房慰问吴桂涛及其家人,并送上慰问金,长江救援志愿队各支队队员及热心市民陆续前来探望并自发捐款,善款已达万余元。

  据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大桥派出所已调集骨干力量全力侦查。通过调取附近监控录像,民警目前已锁定涉事车辆,正加紧对涉事人员进行排查。

  (记者刘智宇)




点评

长江救援志愿队黄鹤楼支队队员吴桂涛——是我不但认识,而且还很熟悉的一位泳友。2016年五一节后,我每次横渡长江的下水点汉阳门,还多次看见他值守、游泳健身,并与之留影。  发表于 2016-8-8 10:4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wan老兵新传 + 4 吴桂涛,好样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6-8-7 19:51 | 只看该作者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8-4 09:19
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

    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 ...

wan老兵新传 看看:

发表于 2015-6-19 21:47: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6-19 21:49 编辑


六旬太婆跳江轻生被冬泳队员救起

2015-06-04 15:25:00 来源: 荆楚网-楚天金报(武汉)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 (记者吕俊磊 实习生刘雪芹)昨日上午9时许,一名太婆在汉江水域沿河大道港航管理局附近跳江轻生,所幸被冬泳队员救起。由于太婆拒绝到医院就医,民警随后送其回家。

      昨日上午10时,记者赶至现场时,太婆已离开。长江救援志愿队宗关支队队长刘国泰介绍,事发时他和几名队员正做热身运动,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刘国泰立即跑向事发地,一名冬泳队员则携带救生圈紧跟其后。

      刘国泰入水前看到,轻生者身穿深色衣物,在水里一动不动。见状他立即跳水,向老人游去。“直到将人拖上岸,我才发现是个近60岁的婆婆。此前向婆婆喊话时,婆婆说不想活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刘国泰说。

      婆婆被救起后,赶到现场的急救人员立即将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在送医过程中,婆婆拒绝到医院治疗。无奈之下,民警最后将其送回。

      作者:吕俊磊 刘雪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wan老兵新传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6-8-7 19:57 | 只看该作者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8-4 09:19
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

    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 ...

wan老兵新传看看:

发表于 2014-11-26 19:10: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4-11-27 05:00 编辑


武汉老人长江激流中救人不幸牺牲 人民日报发文点赞

2014.11.25   09:30:26   来源: 荆楚网




  编者按

  人民日报昨日4版“点赞中国”专栏,报道武汉老人陈忠贵长江救人不幸牺牲,其所在志愿队多年来频繁冒险参与志愿救援的感人事迹。本报全文转载。

  近日,64岁冬泳队员陈忠贵勇救落水青年,献出生命的英雄事迹,让武汉三镇为之感动。英雄牺牲之后,多年来频繁冒险参与志愿救援、“拿命搏命”的长江冬泳队受到关注。平凡人的至善让江城在悲恸中不断收获感动。

  冬泳队员陈忠贵——

   救人心切,儿子的婚礼他再也看不到了

  11月18日,陈思又一次来到武汉王家巷轮渡码头,凝望大江,趸船静默,水葫芦随波摆动。但稍微熟悉水性的人都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江面之下,水流汹涌,漩涡密布。就在上个月25日的晚上,这片江水吞噬了陈思的父亲陈忠贵。

  那天,3名男青年落水,被水葫芦缠住,卷进激流。听到呼救声,64岁的陈忠贵和童淑华、蔡从庆等7名冬泳队员立刻赶到现场救人。3名青年全部获救,但陈忠贵却因体力不支,未能挣脱水葫芦的缠绕,被漩涡卷入水底后失踪。

  陈忠贵是在当晚第二次下水救人时被江水卷走的。下水救人的3人中,童淑华将驳船甲板上的塑料软管绑在腰间,蔡从庆套了一个游泳圈,而陈忠贵救人心切,未做防护准备,便纵身跃入江中。

  几分钟后,陈忠贵、童淑华一左一右将一名年轻人托住,推出江面。在甲板上队员们的帮助下,年轻人被拉上来。

  上岸后,3人来到上游,再次下水救人。而此时,不断有大团的水葫芦随着湍急的江水席卷而下。在岸边指挥的李首快称,一个浪打过来,一大片水葫芦漂来,直接压在了陈忠贵的头上……4天后,警方巡逻艇在15公里外的天兴洲找到了陈忠贵的遗体。

  陈思的母亲颜惠玲一遍遍念叨25日的事情,泪流满面,“老陈一直惦念着抱孙子,儿子已经定好了明年5月份结婚,可惜他再也等不到了。”

  追悼会上,陈忠贵生前的亲朋同事、冬泳队友、街坊邻居,以及普通群众200多人纷纷赶来缅怀致哀。跪拜在追悼会现场的3名落水青年说:“陈老给了我们新生命,我们以后也要做好人。”

  长江救援志愿队——

    很多人都有冒死救人的过往,你不问便不提

    陈忠贵的牺牲,让人们开始关注长江冬泳爱好者这个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援救宝贵生命的特殊群体。多年来,他们自发组织在一起、义务守望两江四岸,人数已达600名。其中长江救援志愿队17个月来已从汹涌波涛中救起200多人,成为长江、汉江两江溺水事故救援的主力。

  这些平均年龄接近55岁的救援志愿队队员,来自武汉22支冬泳队,平时游泳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值守点。“每个值守点均搭起帐篷,每天安排至少2名队员值守。”长江救援志愿队负责人俞关荣说。“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这是长江救援志愿队2010年3月成立之初,“报名须知”的第五条,被队员们戏称为“生死状”,当年签署“生死状”的有114人。大家都知道,陈忠贵是志愿队的第一个牺牲者,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没有一个人要求退出。“我们当然也害怕,但是听到呼救声,能不救吗?对我们来说,救人是一种本能。”和陈忠贵并肩救人的童淑华也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一员。他坦言,每次救人后,回到家都觉得后怕,但曾担任过海员游泳池救生员的他,“听见别人喊救命,就忍不住跳下去救人,甚至忘记了相依为命的患病儿子还需要自己照顾。”

  在长江边冬泳已经快20年的童淑华,实在记不清曾救过多少人。像他们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

  今年8月,张仁锰在晴川桥下救起一名溺水男子;2011年2月,当年55岁的志愿者胡银荣救过一位轻生的老婆婆;2013年夏天,周国华救起一名10多岁的男孩……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随便一位志愿者,都有一肚子冒死救人的过往,你不问,他们便不说;在他们看来,长江之中,“捞人一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在长江边选一处合适的地方,为舍身救人的英雄塑像立碑,让活着的人们永远记住他们,让英雄事迹世代流传,让英雄精神成为永恒。”11月19日,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给长江救援志愿队的信中深情地说。

  赞语

   冬泳英雄舍身救人,至善义举感动江城。守护生命这样的重量,对于冬泳爱好者救援队,是坚守江边的“捞人一把”,是默默践行的“你不问,我便不提”。

  英雄有一张张普通人的脸。他们有冬日徜徉长江、亲近江波之乐,也多次为救人一命面对无数的暗流汹涌。他们说自己也有怕和后怕,但听到呼救声,救人就成了忍不住的本能。友善人人可为,平凡英雄的伟大,就是遇人危难时施以援手的本能,就是虽有后怕但仍无畏的坚守,就是点滴爱和温暖的传递。




点评

关于陈忠贵老英雄的见义勇为行为,我们本地的冬泳人比您知道更加“精细”的内容,是您想不到的内容。——7月24日,我本人还在湖北省宣传部拍摄的有关公益的15分钟的微电影《生命链》中,出演了救援者的角色。  发表于 2016-8-8 0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6-8-7 20:00 | 只看该作者
wan老兵新传 发表于 2016-8-4 09:19
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

    您关注该项活动,您就有兴趣参与。比如我是武汉的,就参与了投票。 ...

wan老兵新传看看:

发表于 2015-3-4 21:14: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3-4 21:16 编辑


2014年度武汉十大新闻事件、十大新闻人物

2015-03-04 17:41  来源:长江网

                          十大新闻事件


                             1、武汉GDP突破万亿  实现连续4年千亿量级增长
                                   ......




                      2、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托举大爱之城新高度

  长江救援志愿队成立于2009年。他们常年在长江、汉江危险地段义务轮流执勤,仅2014年就成功施救200多人。

    2014年10月25日晚,队员陈忠贵因救人牺牲,长江救援志愿队开始走入公众视野并赢得社会广泛认同。随后,加入志愿队的冬泳队从22支扩大到31支,人员从14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覆盖全市各城区、各大水域。

     市委书记阮成发赞扬志愿队“将武汉精神、大爱之城托举到一个新的高度”




点评

长江救援志愿队,在“生命阳光救援中心”之前,就以个体或者小群体的方式存在,多年来救人无数。本身就是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草根英雄群体。他们也不求回报,不图扬名立万。至于“社会的广泛认同”,则是因为时代需要。  发表于 2016-8-8 10:35
“ 2014年10月25日晚,队员陈忠贵因救人牺牲,长江救援志愿队开始走入公众视野并赢得社会广泛认同。”——陈老英雄的牺牲,有官方的指示,有本地官方媒体的跟踪报道,有全国媒体的广泛传播。仿佛一夜之间火了。  发表于 2016-8-8 10:3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wan老兵新传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6-8-7 21:11 | 只看该作者
讲得好!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26 21:19 , Processed in 0.07465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