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医? 中医有很多代表人物,比如周朝的神医扁鹊。扁鹊有两个哥哥,有人称赞他的医术最高明,他说:你们说的不正确——我大哥是最神的,为什么呢?在人未生病时,就开始给你吃药了,别人都骂他是疯子,没病吃什么药啊,但他被君王请走了!我二哥是专治人的,人有什么身心不舒服,他会帮你调理,所以经他调理的人都很感激他。只有我是最笨的,但我的名声要比两个哥哥大,因为人之将死时,我用药一治,很多都能起死回生,这样就出名很快。以上,扁鹊对兄弟三人医技水平的描述,展现了《黄帝内经》所言“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道理。我们从中可以见到,医生的标准是不同的。 那么,扁鹊所言“中医治人”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病不服药,如得中医”。 对此,东汉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中早已有精准表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即:不服药为中医!强调日常的身心调养和食疗。当调养和食疗也不能解决身体痛苦时,才进行医疗处置。关于医疗处置,《黄帝内经》也更有明确排序:首先是用针、其次是灸法,再其次是服药。而严格说来,服药已不是中医的范畴了,因为“病不服药,如得中医”,这是清代大学者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提到的关于何为中医的八字金丹。 很多疾病的来源是什么呢?《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是的,人有其内,必彰其外。那些爱抱怨的人容易得胃病;易发怒的人,容易得肝病;疑心重、猜忌心强、思维多幻想、联想者,易患风湿疾患;而任性与偏执者则多患神经性头痛;那些由嫉妒和疑心所引发的内心不平衡,则多患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等疾患等。因此,要想不与疾病为伍,就要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调和好心态。 当年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所写之信,便深得中医精髓。他叮嘱儿子:“治心病,当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以不药为药。”真正的养生,要以饮食起居调理为要,顺时而作,并且内心要中正平和,过事不羁。此番话语,足见曾国藩很清楚,真正的中医是治未病,通晓天、地、人三才之道,能平调阴阳,精通五行,有着转化人心的正能量。只有这样,才是对生命的呵养。
联合国曾就医疗问题所作定位与中医思想完全相契。 前些年,联合国曾就医疗问题作过如下定位:“从关注人生的病,到关注生病的人。”此言也与中医思想完全相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