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5|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事实:老祖宗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疾病的来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3 0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4-3 04:39 编辑

文/ 米鸿宾

医易同源

文化的核心功用,是用来解决生命问题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体现了这个功用。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以国学为代名词,基本涵盖了一个国家抵达本民族智慧的所有学问。国学之范畴,简而言之,包含如下几方面:国文、国医、国术、国艺。其中,国文指的是传统文化,国医指的是中国特有的中医,国术指的是中华武术,国艺则指的是琴、棋、书、画、工等中国特有的艺术、建造等内容。


追我赶

习近平主席倡导传统文化回归

随着习近平主席倡导传统文化回归,国学热也随之升温,而其中,就包含了国医(中医)热。

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孝”的理念:而如何才能做到呢?除了尊亲、弗侮、能养三条之外,还有一基本要求:你要懂医。这样能够更好地善待老人。对此,金元四大名医之首的张从正在其《儒门事亲》中就专门指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他为天下读书人提出了尽孝基本要求:学问是用来调心的,医理是用来养生的,真正的读书人,一定要具备身心具治的本领!

那么,作为医人,如何才能做到既明理又能知医呢?




国学之大在经学,经学之首在《易经》。

国学之大在经学,经学之首在《易经》。唐代药王孙思邈为人间的明医定下了基准——“不研易,不足以为太医。”是说,作为一个医人,你要精通《易》道,才能达到医家的最高水平:太医。对于孙思邈和张从正所言,晚清重臣曾国藩总结的更是一语中的:“各朝学者,无不读《易》者,无不悉医者。医者,易也。医则调身,易则调神。”我们从中不仅能够看到古代学者的学养,更可窥见“医易同源”的思想共识。因为,智慧在源头上是没有分别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收起 理由
精灵企鹅 + 3 赞一个!
无所得 + 2 很给力!
山水游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04:39 | 只看该作者

何为中医?

中医有很多代表人物,比如周朝的神医扁鹊。扁鹊有两个哥哥,有人称赞他的医术最高明,他说:你们说的不正确——我大哥是最神的,为什么呢?在人未生病时,就开始给你吃药了,别人都骂他是疯子,没病吃什么药啊,但他被君王请走了!我二哥是专治人的,人有什么身心不舒服,他会帮你调理,所以经他调理的人都很感激他。只有我是最笨的,但我的名声要比两个哥哥大,因为人之将死时,我用药一治,很多都能起死回生,这样就出名很快。以上,扁鹊对兄弟三人医技水平的描述,展现了《黄帝内经》所言“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道理。我们从中可以见到,医生的标准是不同的。

那么,扁鹊所言“中医治人”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病不服药,如得中医”。

对此,东汉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中早已有精准表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即:不服药为中医!强调日常的身心调养和食疗。当调养和食疗也不能解决身体痛苦时,才进行医疗处置。关于医疗处置,《黄帝内经》也更有明确排序:首先是用针、其次是灸法,再其次是服药。而严格说来,服药已不是中医的范畴了,因为“病不服药,如得中医”,这是清代大学者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提到的关于何为中医的八字金丹。

很多疾病的来源是什么呢?《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是的,人有其内,必彰其外。那些爱抱怨的人容易得胃病;易发怒的人,容易得肝病;疑心重、猜忌心强、思维多幻想、联想者,易患风湿疾患;而任性与偏执者则多患神经性头痛;那些由嫉妒和疑心所引发的内心不平衡,则多患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等疾患等。因此,要想不与疾病为伍,就要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调和好心态。

当年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所写之信,便深得中医精髓。他叮嘱儿子:“治心病,当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以不药为药。”真正的养生,要以饮食起居调理为要,顺时而作,并且内心要中正平和,过事不羁。此番话语,足见曾国藩很清楚,真正的中医是治未病,通晓天、地、人三才之道,能平调阴阳,精通五行,有着转化人心的正能量。只有这样,才是对生命的呵养。




联合国曾就医疗问题所作定位与中医思想完全相契。

前些年,联合国曾就医疗问题作过如下定位:“从关注人生的病,到关注生病的人。”此言也与中医思想完全相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4-3 1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04:39 | 只看该作者

养生之要是什么?

中医是为了生命的健康和长寿作保障的。那,怎样才能长寿呢?对此,清代大儒方苞早有怡人之解:“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故仁者寿。”意思是说,一个人,性格温和、品质慈悲善良、心胸宽宏大度、言语简洁不躁,具备这些特质的人,都属于是仁者,真正的仁者,必定长寿。




吃时令菜。

中医除了强调调心之外,还强调日常的食疗。古语言“时来天地皆同力”、“得时者为上上”,这些都是强调人要“与时偕行”,除了按时休养之外,就食疗而言——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养生和养运气的方法,就是——吃时令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4-3 1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4-3 07: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4-3 08:45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3 11:16 | 只看该作者
"时来天地皆同力""得时者为上上",传统文化回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4-3 11:4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老祖宗留传下来的这些瑰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4-3 13:21 | 只看该作者
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4-3 16: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4-3 17: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8:59 | 只看该作者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6-4-3 17:05
学习了,谢谢!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9:00 | 只看该作者
岸上人 发表于 2016-4-3 16:11
学习了,谢谢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9:00 | 只看该作者
探索真谛543(院长) 发表于 2016-4-3 13:21
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9:00 | 只看该作者
巫山云 发表于 2016-4-3 11:43
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老祖宗留传下来的这些瑰宝。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9:01 | 只看该作者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6-4-3 11:16
"时来天地皆同力""得时者为上上",传统文化回归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9:01 | 只看该作者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6-4-3 08:4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19:02 | 只看该作者
合肥冬泳 发表于 2016-4-3 07:01
学习了,谢谢!

谢谢好朋友合肥冬泳第一时间关注,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4-3 1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4-3 19:24 | 只看该作者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4-3 19:01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无价之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4-3 19:37 | 只看该作者
智慧在源头上是没有分别的!中西文化是相通的。西方哲学说:相爱或者死亡。东方文化主张慈悲喜舍。世界必将走向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2-29 08:43 , Processed in 0.06974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